和金融有关但又考古界不敢公开的秘密,一对一的说教模式,有点像融资,但又有点不像,这算什么性质呢。

867被浏览70867分享邀请回答234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279被浏览96930分享邀请回答357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0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8年金融从业经验,多家银行总行财富顾问,多家媒体财经顾问,业内知名讲师,独立财经评论人,职业财经撰稿人,公益理财师,多家高校青年就业导师。
作者的其他原创文章
曾经广东金融培训有一堂半天时间的加课,同学们听的饶有兴趣,因为课程内容不涉及银行的核心内容,大家又建议我总结成博客让大家长期浏览,我特意将内容总结成两篇博客,供银行的从业人员参考。
我在年轻的时候接受过台湾和新加坡等地专业金融讲师的培训,他们多是某银行私人银行的资深专家或银行的培训董事,曾经有一个观点是他们的共识——银行员工的职业形象至关重要,一位老师曾经的一句话我永远记得“你们以为外资银行的客户经理真的很高明吗?你们真的觉得他们比你们强吗?不过是穿着更专业罢了”,那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是他们穿的更专业而不是业务更专业,今天就和大家交流银行客户经理10大不专业表现吧,这是我从业多年总结出来的,是大家身边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发生的事,我们一起共勉吧:
不专业表现一:发型独特
过去银行要求男性不能留长发,女性不能梳夸张发型,其实这个标准很难执行,首先不会有男生上了班还留长发,多长算是长发?其次是女性的什么样的发型算是夸张发型?所以后来有些银行就干脆规定男性头发不能长过5厘米,女性长发必须盘头、短发不能过肩; 我理解的银行员工不能发型独特,其意思是要中规中矩,有些男孩子刚参加工作,头发确实不长,但是明显过于“时尚”,这就会给客户一种不成熟不稳定的印象,如果作为金融机构的员工想要维系自己和单位的形象,树立个人品牌,又不知道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型,可以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发型。
不专业表现二:上下装不统一、短袖扎领带
银行员工统一工装是基本要求,但是就有很多银行的员工到了单位后,把上衣换掉,下装还是普通的便装,我们经常会看到上身工装下身牛仔裤、休闲裤的银行员工在营业大厅穿梭,更有甚者女性员工还有穿着靴子上班的情况,这些都会严重损害金融机构的形象,如果是客户经理这样的穿着,我作为客户就会很怀疑这个银行员工的专业性和工作严谨性,对自己不负责任怎么能对客户负责任呢? 还有很多银行员工夏天穿短袖扎领带的,这样虽然看似统一,却犯了商务礼仪的错误,反而让懂行的客户认为这家银行的领导没有受过职业训练,职业装的短袖是不能配领带的,要么就是短袖衬衫配西裤,衬衫左胸处佩戴工号牌,要么就是长袖衬衫配西裤并扎领带,衬衫左胸处佩戴工号牌;
不专业表现三: 不准时
作为银行的职业人士要以准时为职业操守,现在城市交通确实拥堵,如果是会见客户就要打出较长的提前量,宁可等待客户也不要让客户等待,如果确实没办法按时到达会见地点,也要立刻给客户打电话道歉,并说明迟到的具体原因,例如:车堵在什么地方,大概还要多长时间能到,深感歉意等等,切记没有任何音讯,等晚来半小时后,见到客户了才说“不好意思,车太堵了”,提前通知客户叫做“尊重”和“危机处理”,来晚解释叫做“借口”,性质和结果完全不同,大家自己细细体会;
一名对时间要求极其严格的银行人士,会在客户心中树立绝对的诚信口碑,客户相信你一点就会相信两点、三点直到更多;
对于诚信不仅仅指的是时间方面,很多工作的细节都会体现金融人士的诚信,例如:某银行做户外活动,因突降大雨只有10%的客户到场,这种情况有些银行会通知来的客户改天再搞活动,有些银行则会把少数客户请到室内,坚持把活动做完,并再次告知全体客户,过几天会再搞一次这样的活动,让没有参加的客户参加,参加过的客户也可以带朋友参与,第二种做法的银行就叫做“维护银行诚信”;
不专业表现四:肩背电脑包
银行的客户经理经常要带着电脑包上下班或去拜访客户,有的时候可能是觉得累了就会用一个肩膀背着电脑包,其实这样的举动会损害银行员工的职业形象,说的通俗些这样的形象更像是“推销员”而不是“职业经理人”,单肩背包会导致一个肩膀自然上倾,走路的姿势也会随之改变,有谁能在这样的状态下走出“金融气质”吗?当然不能。正确的方法是无论电脑包多重,都要硬着头皮用一只手拎着,并保持稳健的步伐,抬头挺胸,因为这个时候你代表的是一家银行的形象,而不是一名推销员;
不专业表现五:签字笔不下水
银行等金融机构经常要与客户签署各类的活动,有时候还要上门为客户服务,如果在签署合同时出现签字笔不下水的情况则会非常尴尬,有时候银行员工只带了一支签字笔,而会见客户的环境可能还没有多余的备用签字笔,这样就会让银行员工很被动,客户也会很难堪。我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客户直接回答就是“你们银行平时不上门给客户服务吗?笔都没有还办什么业务?”,从那件事以后我都要求员工无论是在网点还是上门服务都要携带2支以上的签字笔,而且每天上岗前必须检查签字笔是否能正常使用。
我遇到的最专业的做法是,营销人员携带了一支超级精美的签字笔,笔的两端都镶嵌着宝石,他找我签约时,将笔双手奉上,说“能与您签约是我们银行的荣幸,行领导很重视,特地让我为您准备最高级别的礼遇,连签字笔都是特别为您准备的。”其实说到这已经让我很感动了,没想到接下来更让人感动,他说“这支笔是为您特别选购的,您的签字代表着对我们的信任和托付,这支笔也请您留下做个纪念,作为我们合作和友谊长存的见证”,天啊,我几乎要感动的哭了,就马上小心翼翼的接过笔,心存感激的签上自己的名字。那支笔我后来在商场见过价值2千元以上,而这笔业务我给银行贡献了6万元的中间业务收入。
不专业表现六:名片手改电话号码
其实一名专业的金融从业人员应该长期固定使用一个号码,如果持有两个电话号码最好是一个移动号一个联通号,这样就能确保在任何情况下电话最大限度的畅通。有些时候客户经理的电话变了,这时应该第一时间短信通知所有的客户,部分重要客户要电话通知。有时候客户经理电话变更后,为了省事会在名片上手工改成新的电话号码,这样的动作很“业余”,对客户经理的金融形象损害很大。
不专业表现七:普通话不标准
客户经理的主要工作是营销,需要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业务,这就需要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标准的普通话不是证明你说话有多么清楚,而是证明你受过专业的训练,证明你有专业的素质。
我在有些银行做培训,很多客户经理说“刘老师,我们当地都说方言啊,没人说普通话”,我说“这种情况我了解,在你们这儿说普通话似乎很另类,但那是对普通人讲的,我们是专业的金融人士,正是因为你们这儿都说方言,你说普通话反而很突出,反而容易给客户深刻的印象,当然,我不是让你任何时候都说普通话,正式场合、讲课、一对多讲解产品、与客户第一次见面等等,这些场合要说普通话,与客户尤其是熟悉的客户一对一时,则可以说方言,这样更亲切。”
有些地方的方言虽然很有特色,但不适合金融从业人员经常挂在嘴上,我无意诋毁方言,但是事实上是很多方言会让客户认为“土、不正规”,这样的营销风险是不值得冒犯的。
不专业表现八:错别字和用错标点符号
作为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员工经常要协助客户签约写字、读字必不可免,这时候如果写错或读错就会让客户大失所望,客户会直接怀疑客户经理的文化水平,而客户经理也会非常的尴尬;
有时候,金融从业人员要准备文字较多的材料、要给客户发送邮件或短信,这时候正确的文字和标点符号就非常重要,一名严谨的金融从业人员即使是对短信息的标点符号也非常的谨慎和准确,如果我们是客户,每次接到银行客户经理发的短信都是错字和错误的标点符号,我们会什么感觉呢?相反又会怎样呢?这些细节都可以证明客户经理的金融素质和态度是否严谨,对于客户选择非常重要;
不专业表现九:说“俗语”
这里的“俗语”和“方言”不一样,俗语在这里指的是“脏话”的意思,很多听我课的客户经理说“刘老师,我跟客户说话很谨慎,怎么会对说脏话呢?”对于陌生客户或者对于不太熟悉的客户,我们营销人员往往都会很谨慎,说话也会谨小慎微尽量不出错,但是对于认识多年的老客户,我们往往容易放下自己的戒备心,尤其是在工作单位以外的场合,与客户一起办理事情时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尤其是遇到紧急的、自己无法有效控制的特殊环境,例如:交通拥堵时车上还有客户时,是不是有些客户经理会因为不耐烦而不经意说出“俗语”呢?说俗语表面上虽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营销人员必须明白我们和客户之间是“金融交易”的关系,任何一个小动作都可能影响客户经理在客户心中的形象,如果让客户出现“没想到他(她)是这样的人”这样的想法,那我们之前的努力是不是白费了呢?
不专业表现十:陋习小动作
金融机构客户经理要随时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培养专业的“金融气质”,把该做的事、该说的话、该有的行为融入到日常的点点滴滴,才能逐渐打造自己的专业形象;
我对金融从业人员抽烟一直持否定态度,因为有时工作环境是不允许抽烟的,客户经理只有在单位门口抽烟,而这样的举动非常影响职业形象,容易让客户认为客户经理有“社会气息”,而经常抽烟的人说话时会有烟草的味道,这种味道很多女性是非常反感的,这就会影响客户经理工作的开展;
还有一些同志有挠痒痒、抓头皮、摸鼻子、揉眼睛、打哈欠等等不良习惯,这些都会有损你的金融形象,这些举动都会影响客户对你金融专业能力的信心,专业的财经人士不仅仅要有专业的金融知识,更要有专业的金融气质和金融形象,对于金融机构客户经理来说,自己的金融形象只有自己能打造,除了穿着稳重得体外,生活中的细节往往更加重要。
私募基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投资形式,因为不是金融机构发起,而是采取民间募集的形式,所以叫“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募集形式可以分为合伙制、股份制和信托制,从投资阶段可以分为VC投资和PE投资,从投资形式可以分为股权类私募、债权类私募和股票类私募等等,总之,私募基金不是简单的理财产品,需要较高的投资技巧和丰富的投资经验才能规避风险并很好的驾驭。
由于中国股市的长期熊市,近年来股权类私募和股票类私募产品,不被市场所热捧,反而固定收益的“债权类私募基金”在市场上盛行,也给广大投资人带来了可观的投资收益,但是,出现问题的此类产品也很常见,2013年初“华夏银行理财产品事件”,当广大投资人看到其产品资料后才终于发现,原来这款出现风险的所谓“金融产品”不是信托理财计划,而是一款贷款类的“债权私募基金”。
什么叫做“债权类私募基金”呢?此类基金主要通过成立“合伙制企业”组建基金主体,将参与投资的合伙人资金通过借贷形式发放给融资企业或个人,融资方通过抵押、担保、出让股权等形式对该基金实现风险控制,并承诺固定期限固定回报,借贷关系到期后,融资方通过溢价赎回抵押物或股权等方式,最终实现该基金的本息退出。因为此类基金是融资方和借款方的债务关系为基础,所以称为“债权类私募基金”。
一、债权类私募基金的风险体现? 由于私募产品的核心性质是“合伙投资”,与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信用委托”完全不同,其实质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产品运作和法理上很多环节可能会体现风险: 1、没有监管可能存在道德风险;
私募基金不是金融机构,没有相应的监管机构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容易出现利益输送等道德风险,尤其是“债权类私募基金”,由于其期限短、融资成本高,更容易出现这些问题,而一旦因为没有监管出现道德风险,在法律层面上也很难举证和法律追究;
2、人力资源短缺可能存在监控风险;
私募基金不是金融机构,不像银行或信托公司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多层级的部门制约,反而很多私募基金为了压缩成本而尽量少的雇佣员工,这样,无论在内部风险控制还是对融资单位的全流程跟踪管理上都很难尽善尽美,而更多的依赖于抵押和担保,这样很容易忽略事中隐患,而不能及时退出最终走向拍卖;
3、经验不足可能存在技术风险;
很多债权类的私募基金其员工配置都很年轻,而且对于此类业务过于乐观,与金融机构丰富的评估、抵押、处置不良资产经验相比,私募基金的经验多显不足,而经验不足很有可能导致贷款业务的技术风险,在贷款流程的每个技术环节上一旦出现了纰漏,都有可能涉及风险,甚至有被骗贷的可能;
4、无备用金可能存在兑付风险;
银行应对贷款风险除了抵押担保外,还有资金池管理模式来缓冲风险,信托公司应对贷款风险除了抵押担保外,还有多重担保和净资本管理,净资本管理也就是俗称的备用金风险缓冲;
而私募基金多以合伙制形式,基金公司本身一般在一个项目出资额在1-5%之间,而对于私募基金公司没有资质和备用金的要求,所以私募基金多没有后备资金进行风险缓冲,一旦出现了兑付风险,首先的应对措施只有拍卖和履行担保,这样投资人很有可能纠缠于无限期的法律流程中;
二、哪些债权类私募基金的风险最低?
既然债权类私募基金存在以上的四大风险体现,那么是不是这类投资就一定是高风险而且不能参与呢?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以下几类债权类私募基金风险相对较低:
1、对融资企业极其了解则风险较低;
其实私募基金本来就是特定人群的投资模式,而特定人群有时就被解释为“知情人士”,如果一群投资人对于融资企业非常了解,而且对其未来的产业发展非常有信心,在充分论证后就可以进行投资,这种因为“知情”因为“了解”而参与的投资其风险就相对较低;
有些投资者对于一些不懂的行业因为收益高而盲目投资,反而就会涉及较高的风险,因为不了解而涉足了风险;
2、基金发起人的上级机构实力雄厚则风险较低;
很多私募基金的发起单位是有较雄厚背景的,这个雄厚的上级机构可能是其母公司,也可能是其集团公司,也可能是其关联单位,这样一旦项目出现了风险,则基金发起单位可以依托其上级机构的能力快速化解风险,从而保证投资人的利益; 例如:很多地产私募基金的上级集团公司就是大型的房地产开发商,如果地产私募基金对应的融资企业无力还款,则可由基金公司的集团公司全盘接收,这样就能迅速盘活资金,实现投资人正常本息兑付;
三、哪些债权类私募基金的风险最高?
由于私募基金市场没有门槛和相应的监管,整个市场鱼龙混杂,很多基金公司实力低下,有些本身就是非法集资,甚至有些私募基金就是为了诈骗,所以,认清私募基金的实质才能有效规避风险,那么哪类私募基金的风险最高呢?
1、小贷公司对接的融资项目;
现在很多私募基金的发起非常简单,尤其是小贷公司对接的融资项目,不但简单而且隐含道德风险和技术风险;
例如:现在很多小贷公司的合伙人不敢接大额和长期的贷款项目,他们认为自己的钱没有必要冒这样的风险,这时小贷公司的某个合伙人就可以通过发起“债权类私募基金”的形式在社会上募集资金,这样就形成了小贷公司的体外“资金池”,而且风险完全由投资人承担,私募基金发起人可以赚取打包融资成本减去投资人利益之后的全部利润,而且可以再获得产品到期后客户利润的20%(收取客户利润20%作为基金管理费,是私募基金的行业潜规则),而这种高利润的背后就极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和技术风险,因为高利润而产生利益输送,因为高利润而忽视风险控制;
2、门槛较低的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一般采取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而公司制要求股东人数不能超过200人,有限合伙制要求合伙人不能超过50人,因为人数限制而一旦对应资金需求较大的项目就必然对应较高的门槛,例如贷款5000万,并采取合伙制,就要求参与人不能低于100万,所以,私募基金产品的门槛理论上应该较高才对;
如果有一款债权类私募基金的门槛只有20万,则很有可能超过法律要求的人数,那么就会涉及“非法集资”,也可能是通过“代替持有”模式来解决,非法集资的风险自不用说,代替持有同样让投资人没有明晰的法律身份,一旦出现纠纷则很难通过法律来快速解决;
3、涉及海外投资的私募基金;
现在市场上经常会发现以投资海外项目为目的的“债权类私募基金”,这样的私募基金一般有两个特定,一是基金发起单位不再国内,一般在香港居多,二是被投资企业一定在境外,例如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而投资项目也多为稀有矿产,包括黄金、白银、钻石、碧玺等,这类私募基金由于发起单位和被投资单位都在国外,则无法验证其真伪,一旦出现投资风险也无法维权,而很多此类私募基金并非真正的投资了稀有矿产,而是通过资金多次流转而从事了“高利贷”行当,其实就是一种“借鸡生蛋”的模式,如果高利贷正常回款则客户资金尚可保全,如果高利贷出现坏账或资金链断裂,则投资人资金不保,更为难办的是几乎无法维权;
4、抵押物流通弱的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的风险控制主要通过抵押和担保,抵押物的流动性就决定了此类投资的风险大小,很多此类基金的抵押物属于稀缺资源,市场认同度较低,或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一旦融资方无力还款,在拍卖抵押物时就会非常尴尬,经常会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例如:抵押物是城市郊区的划拨用地及地上的厂房,即使抵押物足值也很难找到接收的新买家;抵押物如果是贷款企业的股权,如果贷款企业真出现资金链断裂,并走到破产清算的地步,则抵押的股权是最后顺位的资金兑现,企业清算后应先还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然后是其他形式的借款,最后才是股权变现,如果清算完毕股权对应无现金形式,则意味着抵押的股权血本无归,如对应的股权为负资产,则不但没有现金回收,还可能因为股东身份而牵连债务风险。
私募基金本身是非常好的高收益投资形式,但必须对应成熟的投资者和风险可控的投资项目,盲目因高收益而参与私募基金,很可能面临各种投资风险而资金不保,甚至血本无归。
随着国内金融行业的日渐成熟及与国际金融接轨的大背景下,在过去10年间中国的金融理财行业蓬勃发展,随之而来也培养并成熟了一批资深的国内金融理财师,在日趋渐热的金融行业内“理财师”成为炙手可热的岗位,每年各类金融机构都会出巨资选拔和培养大量的金融理财人员,为广大的投资人提供专业全面的金融理财服务,本文仅以一名从事金融行业18年且从事理财业务10年的老员工的身份,向已经踏入或即将踏入理财师行列的新生一代分享部分从业经验,希望帮助初入职场的理财师门更快的成长更快的成熟。
必修之一:风险控制
进入金融行业的首要必修课就是风险控制,尤其是金融机构的理财师岗位,因为金融机构的理财师岗位是涉及金融业务最广、管理客户资源最多、掌控客户资金最雄厚的重要岗位,各类风险无处不在,而且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刚刚从事理财师岗位的年轻员工容易触碰风险,理财师岗位常见的风险包括:资金风险、信息风险、合规风险三大类,资金风险就是由于理财人员对市场判断的失误造成客户资金上的损失;信息风险就是由于理财人员管理不当或经验不足遗失或间接流失客户的信息资料,造成隐形的信誉风险或其他风险;合规风险就是由于理财人员有意或无意的工作失职,并触犯法律法规或内部管理条例形成的相关风险。
案例解析:年股市有一轮跨年度的大牛市,当时的基金业务火爆一时,很多年轻的理财师由于没有经验,也没有对中国股市的历史总结规律,盲目乐观,在股市的高点大量销售基金产品,有些产品甚至卖给了老年投资者,而后,股市的暴跌让投资人的资金出现了无法挽回的风险和巨大的损失,很多理财师长期接受客户的投诉和上访,甚至不得不调离原岗位,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2008年后的股市大跌,为所有的金融理财师上了一堂风险课,惨烈的事实告诉我们趋势投资是有风险的,不要将可能损失本金的金融产品销售给老年人,更不能让客户将全部资金买入风险投资。
经验之谈:刚入行的青年理财师首先要严格遵守标准的业务操作规程,坚决不触碰各类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对投资市场要加强学习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操作思路,严守客户组合投资的理念,保护客户资料维护客户利益。
必修之二:职业规划
金融机构的理财师岗位是普通职员(柜员)岗位提升的“分水岭”,成为理财师后意味着工作性质有了质的变化,刚刚从事理财师岗位的年轻员工往往处于新鲜、好奇、知足的工作状态,轻年理财师很少有对未来职业生涯有明确的规划,这方面恰恰是从事理财师岗位员工最应该关注的,“边走边看”的心态不应该是理财师的职业心态。
金融机构的理财师未来会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是由于业绩突出、管理能力超强而在此岗位上继续晋升,不断向高级、资深方向发展,甚至提升到单位重要的领导岗位,另一方面则是向专业技能发展成为资深的管理岗位(后台岗位),例如资深培训师、讲师、高级顾问、产品总监等。青年理财师在逐渐进入岗位状态后,就应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有目标有方向有步骤的按着规划一步步的实施。
案例解析:目标明确的理财师在从业初期就会有准确的职业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理财师很早就计划好了自己的未来,一方面逐年参加各类理财资质的学习和考试,尽早拿到各种级别的理财资质,一方面积极推进自身工作的不断进步,同时,不断完善个人品牌建设,经常参与授课、媒体采访、撰写各类专业文章,努力实现专业基础、个人工作、业内品牌齐步发展,在各类机遇面前当仁不让、大胆尝试,短短几年就迅速走上领导岗位。
经验之谈:理财师在金融行业是倍受关注的岗位,对于青年人来说未来有很多的机遇,而规划自己是把握机遇的关键,规划的重要基础离不开理财师的三项技能:学、写、说,学就是学习能力,写就是写作能力,说就是语言表达能力,一名能够坚持学习、善于写作、能言善辩的理财师才有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否则,再伟大的目标都将是空谈。
必修之三:品牌建设
金融理财师的业务发展和职业规划来源于两个平台的依托,一个平台就是所属的单位平台,通过单位的背景和品牌不断提升自己,另一个平台是自己创造的平台,通过各种机遇、方法不断提升专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两个平台相互支撑共同发展才是理财师品牌建设的关键,年轻的理财师刚参加工作就应该明白,自己之所以是理财师并非是自己很有名气,而是因为单位给了自己机会提供了发展的平台,这时候就要利用好这个平台提升自己,同时,年轻的理财师更要明白,与自己做着同样岗位的员工有很多,大家起点和平台是一样的,如何在这个群体中脱颖而出?则需要自己不断的加强个人品牌建设,及早成为“专家”“名师”才是理财师个人品牌的真正体现。
案例解析:作者的一位学生是某银行的高级理财师,这位年轻人在入行时就十分关注个人的品牌建设,无论是对待同事还是客户他从来都是信守诺言,从不迟到,答应别人的事从不爽约,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经常向领导献计献策,在行内经常发表各类专业文章,深得同事们和领导的信任和器重,在单位选拔内部讲师时,他又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达能力获得“首批内部讲师”的资质,随后他又开通个人财经博客,经常发表各类财经文章,经常参与社会上的各类比赛和评比,同时还义务为大专院校担任“校外金融讲师”,经常接受各类媒体的采访并在各类财经杂志大量发表金融文章,成为了业内小有名气的导师级专家。
经验之谈:要想在众多理财师中脱颖而出,必须善于利用外部平台提升理财师的个人品牌,网络、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社会上的各类培训讲堂是理财师可以利用的外部平台,开通个人财经博客、成为某类媒体的财经撰稿人或栏目嘉宾是快速提升自己名气的捷径,需要提醒理财师的是,凡是单位以外的平台尽量不使用单位的名头进行个人介绍,可以用“某机构理财师”作为介绍,避免出现麻烦或纠纷,如果一定要用具体的机构名头则必须获得相关单位及部门的许可。
必修之四:职业操守
理财师既是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要为所在单位负责,努力实现单位的利润最大化,同时又是客户的贴身金融服务人员,实现客户利润最大的增长也是职责所在,当单位利润和客户增值出现矛盾时,如何选择就体现了理财师的职业操守;还有,理财师岗位掌握较多的信息、资源、资金,经常要面对社会上各个方面的诱惑,如何守住法律、法规、道德的底线也同样体现了理财师的职业操守。
年轻的理财师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往往要被晋级、奖金、评优所困,不能摆正客户利益和单位利益,容易丧失职业操守,误导销售、隐瞒信息的情况经常出现,还有一些理财师有意无意的被利益引诱,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投资人的利益而丧失职业操守。
案例解析:曾经在央视新闻报道过一则某金融机构员工泄漏客户信用卡资料的内容,这是一起严重违反职业操守的典型案例,甚至触犯了相关法律,金融机构由于管理的都是客户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资产信息等核心隐私,容易被社会上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有些来自社会上的诱惑是显性的,理财师容易辨认,有些则是隐性的,甚至防不胜防,这就需要金融理财师必须有严格的职业原则和是非观念。
本文相关的原创文章
知乎上曾经人问:技术类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他自己的技术水平,这种实力的评估是可以被量化的。但对于营销类工作者,往往依靠公司的背景和支持,自身到底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则很“虚”。一个优秀的技术类工作者,其存在往往是不可替代的,但似乎营销类工作者很容易被替代。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你认为的营销类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与其讨论营销类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不如聊一聊如何成为一名顶级的互联网营销人才。在传统行业,营销人才深受重视,往往因为传统行业非常重,在市场与运营方面,流量受限于渠道,营收受限于销售,使得依靠营销人才去开拓市场与销售至关重要;在产品与技术方面,产品周期漫长,技术含金量较低,通过产品和技术去撬动市场很难。于是乎,在传统行业,发展最顺利的往往是营销人才,许多传统行业的老总都是市场或销售出身的,一般是销售老总一把手,企划老总二把手,鲜有技术出身的老总。到了互联网行业,技术人才变得炙手可热,一方面因为稀缺原因,互联网+使得技术与产品人才一下子变得非常紧缺,稀缺必然导致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技术的含金量正在大大提高,使得技术驱动市场成为可能,而市场传播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口碑与事件加速了传播,渠道正在逐渐弱化,从而营销人的作用也在逐渐弱化。可以说,从传统营销到互联网营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视传统营销与互联网营销的差异,是成为一名顶级互联网营销人才的前提。思维决定成败,要成为一名互联网营销人才,必须具备哪些思维?流量思维流量始终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京东和腾讯,58和腾讯,都看上了腾讯的流量。没有流量的互联网产品,那只能是自嗨。做流量,就必须明白流量在哪里,哪些流量最优质,整个大盘的流量有多少。流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很多人说搜索营销不好,我举个例子,美乐乐每年在SEM的投放是十亿级别的,一家卖家居的。像现在一些大型的连锁整形医院,就是依靠SEM从一个小诊所发展到全国数十家连锁集团。还有一些做金融的,只投微信大号,一年花上亿。做流量之前,需要搞清楚用户是谁,用户获取信息的行为,渠道的流量走向。拿金融举例,如果我们的产品门槛比较低,标准化,面向小白用户,那么用大众媒体就能触及更多的用户。如果用户偏白领,那么微信大号和APP商店就能触及更多。对于单个渠道,流量的分布很重要。比如搜索的流量基本都在前两位,广点通的资源很多,有手Q,空间,新闻等,不同的地方流量价值不同。今天,传统媒体,数字媒体,社会化媒体交叉,利用多种媒介进行传播成为主流。赞助好声音,摇一摇或发送短信现场参与活动,触发用户兴趣并开展CRM营销;用户产生兴趣后,会去搜索引擎搜索了解产品信息并进行互动,或者进入APPSTORE进行下载。另一方面,借势热点开展事件营销,找到流量的引爆点。我曾经讲过一个例子,用品牌传播的思维做做流量。如果该市场日均100亿的流量,我要占据其中10%,如何占据这些流量,如何覆盖足够多的目标用户从而产生足够的曝光与互动?(感兴趣的入群探讨。)用户思维市场做流量,运营做用户。用户进入产品后,会产生各种行为。这种行为不在于产品对用户的引导,而在于用户本身的需求。拿金融来举例,很多产品做了签到,我认为不妥。理财不是高频需求,签啥到?O2O已经是高频了,签到也没做起来。用户进来后,了解理财产品,投资风险,个人账户信息,投资状况,收益明细等,这是基本的需求。那么在这些基础需求上,如何深入挖掘用户价值,是运营人员要深入去做的。用户思维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用户是谁,第二个是用户想干什么。前者帮助我们提高市场传播的精准度,后者帮助我们提高运营的效率。通过分析用户的各种行为,划分用户等级,制定用户成长体系,帮助并引导用户跨越新手阶段。运营的核心手段之一是做活动,做活动的目的很多,比如促活,比如拉销售额。如果只是为了活动而做活动,就很容易舍本逐末。糯米曾经推出满额即送电影票,但是送的电影票根本不能用,很多城市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活动非常伤害用户体验。所以做活动也需要深入分析用户行为,送券也好,送礼品卡也好,需要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就像有的互联网金融直接送1000的返现券,需要投资50万,是否分析用户消费的起?品牌思维互联网企业往往是小市场架构,好一点的,集中精力做流量,差一点的,自嗨式PR,发新闻稿,做微信公众号。结果就是公司做了好几年,用户也不少,但是品牌毫无起色。数字广告对品牌的塑造比较微弱,一方面数字广告过分强调点击与互动,忽略曝光度与深度,导致在用户心中没有留下明确印象,缺少知名度;另一方面,缺少明确的营销定位,顶级媒体背书,多元化文化建设,导致在用户心中没有占据明确地位。产品到了一定阶段,比的不再是体验,而是品牌。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如何利用权威媒体塑造公信力,如何借势知名品牌提升企业影响力,如何通过跨品牌运动赋予年轻化形象,迫在眉睫。这里提一点,品牌传播一定要围绕核心用户群来打造,不然很容易走偏。我们曾经在海外投放过广告,但是发现在传播的过程中,用户不care。主要是我们的用户都是中产或中产以下,他们不懂在纽约广场的广告意味着什么,事实上,如果我们投放的是大众媒体,如央视,那效果会好很多。在文案和UI方面,要围绕品牌定位来塑造。像一些消费品,要说大白话,像李叫兽提到的,说人话,拒绝自嗨。像金融这种比较专业严肃的,可以说的绕一些。比如在介绍企业背景方面,我们可以选用海外合作方,世界一流的公司。(这块操作技巧性很大,具体操作入群深入阐述)UI设计要符合国际范,传递出大牌的风范。大家可以看一看奔驰,UBER的设计。另外做品牌要和流量形成互动,品效互动的关系。如央视背书+媒体公关+全网内容(视频、图片、文字)覆盖+类似好声音等顶级电视栏目引流+全网数字营销互动+CRM营销,既有流量效果,也有品牌塑造。竞争思维互联网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很多时候,一个月就决定了成败。作为顶级的互联网营销人才,一定要审时度势,有强烈的竞争思维,知道在什么时候打大战。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纷纷启动央视及各类传统大媒广告,表示这个行业发展非常迅速,部分市场已经教育成熟,各大平台为了快速收割用户,唯有拿金钱换时间。这个时候,作为优秀的互联网营销人才,应该拿出自己的魄力,决定是否出击。曾经有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赶集网请姚晨代言,花5000万在全国范围大面积投放广告,一时间58流量下降很大,赶忙花了一个亿请杨幂代言才算打了个平手。商场如战场,没有强烈的竞争思维,就不会笑到最后。商业思维互联网免费大行其道,为的是成为入口。最典型的如360和搜狗的三级火箭策略,还有现在的支付宝。通过免费或亏损,获取用户,通过其他产品与服务,赚取利润。过去淘宝很多店主1块钱卖袜子,或是0利润充话费,都是为了赔本获取用户,现在流行爆款,也是为了获取用户,然后卖给用户其他的产品来赚取利润。今天,我做这样一个公众号,不仅仅是为了分享我的经验,也是在做一些事情。未来希望和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提炼互联网营销的精髓,提升整个互联网营销人的素质和水平,并应用到互联网+,帮助企业合理营销,科学营销,健康营销,做中国一流的营销社群。如果您有兴趣,请加入我们。营收思维作为营销人,营收思维必不可少。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留住一个用户的成本,单个用户生命周期贡献值,营销的人力成本,品牌的塑造成本等等,对成本越敏感,在执行上就越深入。战略思维有人说,阿里巴巴重新启动口碑是为了让支付宝的入口更稳定,而口碑启动的生活服务平台模式瞬间对新美大形成了战略级的竞争态势,由此可见,战略思维对营销格局的影响。今天做互联网金融,有的布局流量,有的布局跨境资产;有的引入风投,有的引入国企;有的转型做大平台,有的坚持小而美,这都是战略。作为顶级的营销人,要不断思考行业的发展趋势,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逻辑,深刻理解是形成战略思维的前提。今天,很多做互联网市场或运营的人都觉得没有太多出路,那是因为没有找到方向。事实上,互联网做市场或运营都非常有前途,前提是看你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和付出。正如我前文提到的,有的企业只依靠SEM,支撑年数十亿的销售额;有的企业只依靠DSP和网盟,一年也做了几十万用户;还有的企业只做免费营销,一年也能做到百万用户。像OPPO几乎包下了中国大部分的娱乐资源进行营销,效果非常好。成功之处在于他们把营销放在了战略级的位置,深入坚决执行,如果只是看短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今天关于如何成为顶级的互联网营销人才就写到这里,我们希望把更加干货的内容留给我们的高级社群,如果你从事或对互联网营销感兴趣,如果你希望提升整个互联网营销的水平,通过科学的方法论,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请转发这篇文章。后面我们将从流量,用户,品牌,竞争,营收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做好互联网营销。(注:转发本文,并关注本公众号:刘渝民,ID:liuyumin3578,即可获得入群方式。媒体转载请联系我获得授权后转载。我们组建了互联网高级营销群,里面均为资深互联网营销人才,一起探讨学习,合作共赢。)
他们也关注
金融营销的十大搞笑话术
&&&&&&&金融产品在营销时总会有一些或几点我们认可的因素才会购买,过去我们只有在银行购买,没什么选择,是卖方市场,现在银行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逐渐进入混业经营时代,很多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金融产品,而且还有一定的同质化趋势,当投资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时,就逐渐进入了买方市场(投资人逐渐拥有了主动权),当我们投资人有了主动权的时候“选择”就变得极其重要,那么当面对各类金融产品和“推销话术”的时候,您知道哪些推销话术是没有专业底蕴的吗?哪些话术其实不具备购买依据吗?今天和朋友们交流“金融营销的十大搞笑话术”,不专指任何一家金融机构,也不代表任何金融机构的观点。
&可笑一:我们信誉高他们是个人开的
& & & &&现在银行间的竞争很激烈,很多地方逐步开设新的银行机构,除了过去的国有商业银行外,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信用社等等各类银行越来越多,当银行间竞争达到短兵相接的时候,有些银行的营销人员就会用一种最初级、最没专业水准的营销话术来挽留客户“某某家银行还能存款?那都是个人开的,弄不好哪天就黄了,我们是国家的银行,啥时候也黄不了,千万别去那家银行存款。”
& & & &&分析:我们国家的银行大都是股份制的,没有哪家银行是个人开的,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也分别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例如工商银行,全名叫“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不良资产已经在上市前进行了剥离,现在国有银行的性质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银行都是“上市股份制银行”,另外还要说明一件事,我们国家之所以在国有银行基层之上又鼓励更多的银行形式存在,其根本原因就是要与国际接轨,让银行走入市场化,过去只有国有银行的时候,银行的服务是怎样的?银行的不良资产又是怎样的?只有在市场注入新鲜血液——股份制银行,形成“鲶鱼效应”,才能打破垄断,才能促进市场良性发展,才能提高银行的服务水平和降低不良资产,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在,国有商业银行依然是制度陈旧、服务质量低下、人浮于事、工作效率很慢的旧局面,正是因为银行市场走入市场化,有了更多的所谓“小银行”,这些大银行才开始改变,最终受益的只有我们投资者。
& & & &&所以,作为一名专业的银行人士,贬低其他银行,说人家随时都可能黄掉,恐怕有失职业道德,更有失专业水准,连银行的性质都没弄明白,这样的营销人员何谈专业能力?能信任吗?
&可笑二:收益率低是因为更安全
& & & &&有些时候当客户问金融机构为什么收益率低时,营销人员竟然会说“我们收益率低是因为安全,他们收益率高是因为不太安全”,这样的回答其实很可笑,因为金融机构的各类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不可能出现哪家金融机构有“独家秘籍”,最多只是产品出现的时间先后的问题,当一家机构推出一款产品后,用不了多长时间其他机构就会效仿作出完全一样或是类似的金融产品,所以,在产品结构一样或类似的时候,不存在谁的更安全,谁的更危险;
& & & &&那么,为什么同样结构的产品在不同金融机构销售的收益率不同呢?原因有三。
& & & &&原因一:运营成本不同
& & & &&&每家金融机构的网点成本、人力成本、经营成本不同,会计核算的标准和要求也不同,就像做生意一样,成本高自然价格高,成本低自然价格低,同样的产品但是各家金融机构的成本可是不同的,所以产品收益就出现了差异;
& & & &&原因二:利润要求不同
& & & &&金融机构和商家是一样的,有的要求多赚钱,有的要求薄利多销,如果一家金融机构过于强调利润,那么给予客户的收益就自然不会太高;
& & & &&原因三:营销策略不同
& & & &因为金融产品的收益率是客户最为敏感的内容,对于敏感内容金融机构的策略也不同,例如,有的银行把超过存款利息的理财产品看作是“辅助服务的手段”,属于次要配合的角色,有的银行把高收益理财产品看作是“重要争夺客户的武器”,属于战略重要地位,这时对应策略重点就产生了不同的收益率,有些银行为了吸引客户不惜提高产品的收益率,甚至不惜放弃银行的所有利润,全部分配给客户;
& & & &所以,如果营销人员把自己销售的产品收益率低当作是营销卖点,真的挺可笑。
可笑三:过去收益都实现了以后应该没问题
& & & &这句话是金融机构营销人员使用率最高的话术,营销的可信度较高,且成功率也较高,这句话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对于“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这句话确实没有错,另一方面是对于“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这句话就是一种推测,有时甚至是故意放大产品的历史业绩来诱导客户,正是因为这句话对于有些产品是“真话”而对于有些产品是“假话”,所以极具隐藏性,而营销人员往往愿意打这样的擦边球来引导客户。
& & & &一般像基金类产品、债券类产品、保险类产品、保本浮动型产品经常用这样的营销话术,虽然有些产品的宣传单上用很小的字标明“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预期”(或是类似的内容),但几乎很少有人能看得到,所以营销人员依然在用这种可笑的话术来引诱你。
& & & &很多浮动型的金融产品背后都要依托于“趋势投资”,就是说趋势如果延续,历史有可能重演,趋势如果终结则收益一定会有变化,甚至是亏损本金,这句可笑的营销话术如果用到“趋势投资”的金融产品上,有时可能是极其危险的。
& & &&&例如:年出现过跨年度的股市牛市行情,如果在行情结束的时候有人用前两年的基金业绩来推荐新基金,则客户最终的结果是深陷其中,难道这样的案例还少吗?
& & &&&例如:利率进入下行通道时,债券市场会迎来机遇,但是一旦进入升息通道时则债券市场的收益就会降低,2008年金融危险到现在债券市场已经经历过多次的牛熊转换,近两年来又走出了上升行情,所以去年很多债券型基金收益丰厚,但是,随着利率市场的稳定,未来降低通胀为经济的主要基调,则升息预期增加,那么现在购买债券型基金就不一定会获得去年的高收益,一旦升息还会减少收益,甚至低于定期存款利息收益;
& & &&&例如:保险业务中“储蓄型保险”产品近来投诉特别多,有些甚至被央视曝光,就是因为此类产品在很多年前卖给客户时告诉客户是固定收益加上预期收益,基本都能超过5年期的定期存款收益,其理由就是拿出曾经的预期收益来推测以后,结果很多此类产品到期根本没有存款利息收益高,所以被投资人投诉,这样的投诉案例以后还将被不断爆出,我们拭目以待;
&可笑四:我都干了这么多年了
& & & &有些金融机构的营销人员会强调自己的“资历老”,一旦客户对产品产生疑问时,往往会说出“我在XX行业都干了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相信我吗?”这句话看似合理但其实和金融产品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干了很多年能说明产品没有风险吗?能作为客户对产品放心的佐证吗?显然是不能的,“干了很多年”只能说明可能有从业经验,这句话完了之后应该是更为详细的产品解释。
& & & &投资人在购买金融产品时,往往容易被这样的所问非所答而误导,你明明是对产品有疑问,可对方却是在强调他的“资历”,这种回答往往是在转移客户的注意力,避重就轻的进行错误引导,所有,如果以后投资人再遇到这样的“营销话术”时,可以用两种回答,温和一些的回答是“我相信你的经验和能力,所以才想请教您关于产品更多的信息,我觉得别人都不懂,也只有你这样的资深人士才能弄明白”;强硬一些的回答是“如果你是专家那就给我详细讲讲,如果连你都讲不明白,那你们单位的整体金融素质还真需要怀疑,我有理由担心你们的能力”,客户在购买金融产品时,一定切忌不好意思提问,该问就问该质疑就质疑,因为我们是用血汗钱在投资,要为自己负责任要为自己曾经的付出负责任,如果对方回答的不满意就可以终止投资。
可笑五:如果,那么
& & &&&在金融产品的营销中还有一类话是营销人员经常使用的“如果,那么”,如果说前一点提及的“历史成绩”是以过去进行引导营销,那么现在这个词组就是用未来的可能预期进行的收益推测,当营销人员向客户推荐产品时会列举出未来此类投资可能出现的情况,当然都是尽可能的好预期,而且往往会把这个好预期无限的放大,从而引起投资人的购买欲望,从营销策略讲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之所以说是“可笑”,是因为很多营销人员经常用这个词组只宣传乐观预期,而很少甚至不用这个词组说明悲观的预期,而这样的词组又可以让营销人员处于免责状态,因为人家说的是“如果”,没说“一定”。
& & & &例如:曾经有很多银行发售过“保本浮动型”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其收益率会标注“0至18%”甚至更多,要知道如果该类产品要想获得超高的收益需要满足很多严格的指标要求,而达到这样的要求概率极低,但是银行的营销人员往往只强调那个最高的收益,而且会用“如果,那么”来轻松的解释,让投资人感觉好像达到这么高的收益应该比较容易,一时间各家银行开始逐鹿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有些银行甚至会将最高预期标注到25%,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绝大多数的此类产品都没有达到最高收益,甚至连基本的银行利息都没有超过,部分产品甚至是0收益;
& & & &同样,很多挂钩股票、基金、黄金等波动标的的理财产品也是这样的营销方式,营销人员利用假设的美好预期无限放大产品的未来,而投资人一旦收益落空或损失本金,才发现原来预期是有两面性的,有可能好也有可能坏。
&可笑六:我们有赠品
& & & &&其实金融机构为了招揽客户向客户赠送相应的礼品本无可厚非,这是对投资人的一种回馈也是一种尊重,但是如果拿“赠品”作为引诱客户购买某类金融产品的营销手段就显得非常的拙劣,也非常的可笑了。
&金融机构有时为了达到产品销售的预期目标会配备一些赠品作为客户回馈,这种礼品的本身其实是一种“附属品”,是额外的惊喜,但是有些营销人员往往忽略了对产品的钻研和介绍,见到客户一开口就是“这个产品不错,我们有赠品”,要知道“赠品”本身不是我们购买金融产品的原因,购买金融产品的原因一定是:一这个产品适合我,二这个产品我看懂了,三这个产品我愿意买,用赠品这样的小恩小惠诱导客户购买产品,只能说明营销人员的业务水平太低,理解能力太差,对客户不负责任。我们投资人也一定要正确看待所谓的赠品,动则几万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投资可不是儿戏,且不要把赠品作为购买产品的理由。
& & &&&“赠品”在各类金融产品中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项目,有则更好没有也无所谓,购买金融产品应该关注的内容是:一产品的潜在风险及应对,二产品的收益率,三产品的适合度,在这三点都满足的情况下才是对比哪个有赠品再倾斜哪个产品。
& & & &例如:当投资人对某一类基金比较认可时,这时此类基金有多个产品在发售,买任何一款产品的区别不大,这时投资人可以关注哪家银行有赠品再作为最后的选择依据。
&可笑七:他们说应该差不多
& & & &当营销人员向客户介绍一款产品时,当被投资人追问产品的未来和收益预期时,有些营销人员由于没有做好“功课”,而且对此类投资又不太懂,往往会搬出所谓的“专家意见”,这个专家有时候会冠以头衔,例如“XX基金公司或XX保险公司的领导说应该差不多”,有时甚至连头衔都没有,直接用“他们说应该查多多”来向客户解释,要知道这种目标转移的所谓“差不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是苍白无力的,你作为金融机构的营销人员,正在销售这样的产品,难道连你自己都不了解吗?用别人说“差不多”向客户解释难道不可笑吗?
& & & &我们投资人当面临这样回答时,且不可相信其内容,很多金融机构销售的产品本身就是“代理销售”,销售单位和产品发行单位本来就不是一家,销售单位说发行单位的领导或专家说这类产品“应该差不多”,怎么能可信呢?谁会说自己的产品不好呢?如果好就说出好的道理,而且不应该是别人说,而应该是营销人员自己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消化、总结,最后得来的结论,是要有理有据的,是要说的清清楚楚的,如果我是投资人有哪位理财经理向我这么解释“他们说应该差不多”,我直接转身就走,因为我怀疑这个理财经理的业务能力、怀疑他的职业操守,怀疑业务能力是因为他自己都说不明白,怀疑职业操守是因为他不敢承担责任,而是推给别人,一个没有能力没有操守的营销人员向我们推荐的理财产品能买吗?
可笑八:我说的你还不信?
& & & &有些时候金融机构的营销人员愿意卖弄自己的“老资格”“老关系”,当一款产品实在说不清楚或者不愿意给客户解释了,就会用“我说的你还不信?”这样的内容来逼迫客户,有时候客户莫不开或实在不好意思细问,就只好购买。其实“我说的你还不信?”这句话看上去比较委婉,而且有突出熟悉关系的感觉,但其实这句话是有强制销售内涵在其中的,因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不信我你还信谁?”“我的话不信你是在怀疑我吗?” “咱们这么熟你难道不想相信我吗?”有潜在的攻击性和强制性,如果客户不同意购买就意味着客户对营销人员的公开怀疑,有时候客户真不好意思把关系闹僵,有时候客户真的问不出其他什么问题,被营销人员将了这么一军,反而一激之下就购买了产品。
& & &&&其实“我说的你还不信?”这句话本身对产品没有任何的解释,跟产品的构架和投向没有任何关系,其实就是一个心理暗示,所以,说出这样话的营销人员很可笑,“你”又能代表什么呢?“你”说的就一定对吗?不讲产品光靠“你”就确保产品没有问题了?而因为这句话购买产品的投资人其实也很可笑,人家连产品就没有解释,光靠他说的就可以购买了?这样对自己的资金是不负责任的啊!
& & & &有些投资人问“那人家都这么说了,我咋说啊?说多了好像不相信人家似的”。好办,当我们投资人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可以靠“转移法”或“转嫁法”来解决,转移法就是把提问的主体转移给他人,例如:这个钱毕竟是家里的钱,我一个人也说了不算,得回家和爱人商量一下,咱们很熟了那是不用说的,但是我爱人比较较真,她一问起来我要是回答不上来,就不能让我买啊,所以,有几个问题你还是给我详细解释一下吧,转嫁法就是转嫁到其他金融机构上,例如:这款产品某某银行的理财经理上次给我说过一次,说不能轻易买啊,我觉得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都是为我好,所以,为了解决我的疑虑,有几个问题你再帮我解释一下,言外之意就是:有人和你观点是不一样的,你也别想骗我,相信你可以,但必须给我详细解释解释,如果能说服我我就购买,两种回答都可以,第一种回答委婉一些,第二种回答强势一些,投资人可以视情况而定。
&可笑九:买这款产品的特别多
& & & &有时候我们去购买某类产品是,营销人员会说“这款产品可好了,买这款产品的人特别多”,这类营销话术是在利用客户的“从众心理”,就是别人、大家、很多人都做了,言外之意就是“你还不放心吗?”这种从众心理常常会麻痹客户,客户会简单的认为,比我懂得的人多了,比我投的钱更多的人也多了,那么多人都买了,应该没什么问题,所以我也就买了吧。其实,运用这类话术的营销人员,根本没有运用理财的基本原则,就是“适应性原则”,其他人可以购买不见得我也可以购买!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是不一样,适合别人不一定适合我!客户之所以可以购买此类产品是因为“他适合”,而不是因为“别人都买了”。对于客户来说如果因为这句话而购买了产品也挺可笑,他(营销人员)说很多人买了就真是很多人买了?很多人是多少人?很多人买了就说明产品安全?就说明适合我吗?真理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上?还是那句话“很多人买”不是我们购买产品的依据。
& & & &我是客户,是投资人,当我问营销人员关于产品内容时,他跟我说“很多人买了”,这叫所问非所答,多少人买不是我作为客户应该关心的问题,我关心的是产品的内容,是产品是否适合我?如果营销人员说适合我,那么就要说明怎么适合?为什么适合?其实,真正专业的营销人员可以使用这句营销话术,但必须有延伸的辅助说明,例如:购买这款产品的人特别多,大多数客户和您的情况非常相似,都是。。。。。。,比如客户XXX和客户XXX都是和您一样的情况,所以,这款产品真的非常适合您,如果营销人员这样回答就意味着对投资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对,是在为客户着想的基础上进行的产品推荐,这是负责任的说法。
&可笑十:再不买就没有了
& & & &有时候金融机构的营销人员会采取一种“饥饿营销法”,就是告诉客户“数量有限,欲购从速”或者“再不买就没有了”,让客户有一种量少需排队的饥饿感,投资人往往因为怕买不到而仓促成交,其实金融机构的产品都是循环运作,而且具备极高的同质化,几乎不存在唯一的产品,所谓的卖完了就再也没有了是不现实的,最多是这期卖完了,但是还有下一期和不断的循环产品。
& & & &产品额度没有往往是营销人员虚构的假象,投资人且不可把这个因素当作是购买产品的依据,总之,产品没讲清楚就不能购买,如果营销人员用这句话来诱导客户,客户一定要冷静,不要轻易“被营销”。
& & &&&当投资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询问“这期产品卖完,下期什么时候发售?”如果营销人员说“下期什么时候发售可不一定”,这时千万别信,不信您可以再问问“如果我有2千万想下期做,那按你说的就不一定了呗?”对方一定会说“没关系,我现在就给您预约下一期产品,争取让您第一个买上”,原来有钱就什么都能买上了。所以,还是那句话——投资人购买金融产品的依据一定是“适合自己”,一定是建立在对产品充分了解并充分认可的前提下,其他与产品无关的营销话术或购买借口都没有任何意义,且不可被营销人员误导,钱是我们辛辛苦苦的赚来的,必须为其负责任,理财非存款购买需谨慎。
(本文内容不得以盈利为目的进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有 1045 人读过
(25人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世界不敢公开的秘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