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拿PSP作为低端人士前端怎么样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正文
  索尼家用综合电脑娱乐平台: 1994年日本索尼公司发布的次世代电视游戏平台。PS最大的特点(优点)是它的超群的图象处理能力。目前M33和早前的OE自制系统的PSP主机都支持PS模拟,但是PSP模拟的PS游戏需要通过转化成PSP能读取的格式才行。PSP支持的PS游戏格式有两种方法可以得到:1、上网下载转化好的PS游戏;2、通过“PSX2PSPV1.3”软件实现转化。
  自制软件开发者KingSquitter 最近更新了基于Dark_AleX PS游戏转换技术的前端图形工具PSX2PSP 。这个软件可以非常方便的将PS1游戏镜像转换成PSP上能运行的格式。新版本1.3已经完全支持将多盘游戏转换成单个EBOOT文件,也支持80x80大小的图标。目前著名汉化作者上帝之右手对此软件进行了汉化,方便玩家转换自己喜爱的PS游戏重温在PSP上。
&&&&&& 特色:
  ●图型化操作介面,简单清爽  ●支持ISO IMG BIN镜像格式转换  ●可自定义所有图标和背景音乐  ●支持替换警告图  ●图标会自动缩放到指定规格内,支持预览  ●自动读取对应之图标和背景音  ●自动读取ID和名字,可以自定义修改  ●内建欧版游戏转换  ●自定义文件输出位置,可自动建立文件夹  ●支持压缩  ●支持修改EBOOT  ●可还原成ISO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frontopen主题V1.5.04.15版本已发布 推荐更新!
frontopen “讨论区” 正式上线
鸣谢主题捐赠者:感叹帝,Calon YE,孙玉龙,魂客,创想,孜夕寒
顾余笑,小菜,晨风,菠菜,*忠杰,浪子,99开发赞助,IT江湖,小熊
如果发现更新最新版出现缩略图无法显示,请先装回v1.4.03.02版本
Photoshop CS6最新官方正式中文破解版(32位、64位)
Photoshop CS6最新官方正式中文破解版(32位、64位)
围观220821次
编辑日期: 字体:
Photoshop是强大的图形处理软件,在前端开发领域中,主要用于页面的图形设计与网站UI切图。
目前最新版为Adobe Photoshop CS6 在CS6中整合了其Adobe专有的 Mercury图像引擎,通过显卡核心GPU提供了强悍的图片编辑能力。 但是相对于CS5来说,操作上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所以建议使用时仔细查看说明文档。
此次提供的版本为官方正式中文版,非汉化版、精简版、绿色版。包含Photoshop CS6中的所有组件与素材。
安装时请断开网络,并选择安装试用版。待软件全部安装完毕后,将下载的破解补丁解压,并复制到软件根目录,替换相应文件即可完成破解。
近期经常遭到他人恶意举报文件,导致安装文件缺种。如果发现Photoshop cs6的主体安装文件无法下载,可以先到网上下载一个官方正式版的photoshop cs6 ,然后用再使用破解补丁即可激活。
本文固定链接:
转载请注明:
作者:品味人生
就是一个管理员,frontopen的管理员,嗯,介绍完毕!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处,请支持作者!鼓励作者写出更好更多的文章!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个人关于前端相关的整理(略杂,纯粹个人用)のkenwood篇
健伍kenwood
首先是A7和B9之间的区别,这个很多XD都已经上了,我也不想太罗嗦,有的基本一致,素质上基本没什么差别``但是风格上是有差别的,素质上我个人认为有一点距离,但很小很小,是A7比B9的细节和高频的延伸要少那么一点,很少很少的一些,这是我个人的,其他的XD责认为差不多。B9的高频要比A7亮一些,但也不是很多,而A7的低频下潜和量感要稍多一些!&&
然后是A7和D9之间,A7和D9之间的风格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个人感觉也是D9的素质要比A7稍高,高频能推4P推的稍微亮写,还有就是分离度上,因为我听的都是流行,就人声和乐器来说,D9的人声和乐器之间的距离拉的更开一写```也就是一点,也不是很大`但整体风格基本一样。&
&&B9和D9之间的素质基本是一样的``!就是风格上的区别了``!B9的高频能比D9亮一些,而D9的低频下潜和量感能比B9多那么一点,D9的声场能比B9稍微拉开那么一点,(这点对比A7很可能是推力的关系)`!&&
三个机器的整体对比``底噪A7&B9&=D9&
高频A7暗,B9明亮,D9比B9暗比`!A7明亮&
低频A7下潜好,B9和D9和一般,但D9的解析要稍好,速度也要快些`!3个机器弹性都不错&
B9钢琴的颗粒感好,A7
D9一般,B9声音高度比较高,D9音色比较温暖但不够明亮`!A7在这里的表现基本和D9一样`!&
中频三位兄弟表现的基本一样``!&
(以上的这些都是相对三个机器而言想对比)&
给我惊喜的是A7虽然价格比D9便宜了近一半,但是素质差距很小的,风格的差异是可闻的,也许5C确实不适合A7,但是在4P的对比下,差距很小了。B9的高频确实惊艳,不愧一代神器。D9则显的中庸了一些,但是素质绝对不在B9之下。气势的优势弥补了高频的不足。D9和5C的配合应该说相当好了。我不感说完全推好了5C,但是素质已经相当高了。木头的机器搭配4P都不错,看来有木头的兄弟又多了一个很好的选择。感叹下D9的性价比,我只能用续航和容量和中庸即王道的思想来安慰下自己。
——————————————————————————————————————
因为习惯了CK9的声音,所以我用的是CK9给A7,B9和D9以及VIDEO做的横向比较~~&
首先已经三天没听音乐了~~~耳底比较清净了,方便听出更多的区别~~~&
听的是曲目万宝路~~~先用VIDEO听的~~感觉高频很直~~~声音开大有点刺的感觉,而且整体声音想蒙了一层纱~~~我觉得应该是解析的问题~~乐器的分离还凑合,但是对每个乐器的细节缺乏表现力~~~也就是说细节少~~~我以前一直用VIDEO的,对它的声音很清楚。。&
后来换上B9,同一曲目~~~眼前一亮的感觉~~~首先最大的亮点是声音有了立体感~~~而且气势上强了很多,对每个乐器的表达都很完整~~~细节丰富~~高频很亮~~但是味道很正确而且没有刺的感觉,听到这里终于什么叫金属声了,也知道为什么大家总说VIDEO有金属声了~~~&
相对来说D9的声音更含蓄一些~~~素质不亚于B9,而且给人以深藏不漏的感觉~~~觉得声音的底蕴很厚~~~而且不张扬~~~高频稍微暗一些,估计长时间聆听的话会很有味道~~~&
最后换上A7~~~A7的细节要稍微少一些~~~不过在各方面也都非常优秀~~~而且它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它的音乐氛围非常重~~~很好的音乐味~~~听流行真的很舒服~~~&
A7,B9,D9~~~这个家族的貌似真的很强大~~~在随身听上能出这个效果~~~不容易了~~&&
———————————————————————————————————————————
听感耳塞均为e5c&
a7,声音甜美,声场狂糟糕,定位狂差,素质有,不过也就有素质了&
b9,靓丽的高频让e5c听小提琴也有了high的感觉,不过无法让e5c通透起来&
d9,和谐的声音,各方面都很强,高频没有b9靓丽,但是也很到位,不过仍然无法让e5c通透起来&
以上,e5c不是木头的好选择。&
4p,对于木头来说是一个很值得考虑的耳塞,当然如果不太介意低频的不足!!&
—————————————————————————————————————————————————————————
第一篇(外观篇),
A.同其它MP3的优缺点…
& 说实话黑色的建伍如果不是因为声音,随身的时候真不好意思拿出来.缺少sony apple
特有的工业外观设计给人的美感….白色还是有点风骚的.A7的白色是珍珠白,B9,D9是纯白.各有所长.A7白色和黑色由于用漆的原因,壳漆有可能会产生冰花裂纹,个人经手过有3个A7有这种现象。
另外,因为考虑散热,前后壳有一道细缝,导致屏容易进灰。
比较简洁,方正。在同等体积,容量,续航要求下。音质无出其右。比较随身。比起创新砖头和D50来说。。大小是可以接受的。
B.同门比较
& 建伍只有小弟弟B7不一样,其它的A7 A9 B9 D9
除了字不同,外观是一样的。
小弟弟B7,实在说太厚了。虽小,但比例不协调,像个大号加厚的麻将牌。。。。放在口袋里太突出了。。。。
第二篇:(操作及传歌编)
& 这个不展开,建伍必须要专门的KMA(建伍的传歌软件)。
才能正常的在菜单内被显示。但软件的安装和使用都还是很方便。支持XP和VISTA。
Win7没试过,有用过的补充。
& B7以后可以直接拖放,但只有自己去找歌,不会给你自动分类。。
很多刚收到机的,卖家直接在win下删除,造成目录看到,文件没有的。
需要进入软件ctrl+F5。
& 这个比只有XP系统下才能用的卡玛,ZEN
NJB等还是要方便的。。
第三篇:(音质和听感)
A.同其它MP3比较。暂缺,待续
B.同门比较。。木头虽是同门但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以下听感均为不开EQ
D9&A7&A9&B9&
前后差距10%& B7在这里差了20%
B9&A9&D9&A7&
前后差距10%& B7在这里差了20%
A7&A9&B9&D9&B7&
前后差距20%到30%& A7的低噪最明显,
这个低噪的度,大概就是动圈不明显,不留意的话可以忽略。。。
动铁基本可闻,但音乐响起可以忽略。。。这个给高灵敏度动铁塞带来一点点遗憾,不过听过E5C E4G se310 TF10 CK100
X10 E500 UE10 UE11 大众耳朵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存储空间大小及可扩容性
D9(标配60G& &
1.8寸5mm厚,可以加大到160G)
&A9=B9(标配30G&
1.8寸5mm厚,可以加大到40G)
&A7(标配20G& &
1.8寸5mm厚,可以加大到40G)
B7标配10G& & &
& 1寸5mm厚,没研究能否加大
同原配电池比较,换了1200ma(实际都是1150ma左右)三洋电池后提升30%续航以上。可能大家的原电都久远了。这里公布下
三洋电就是20元的价。。。。高过的是利润。有实际购买,还包换好线。。之前那些40+的,35+的,49+的。我也买过。。。大家心里有数就行了。。。
& & D9换大缓存硬盘后提升30%续航以上。有120G D9EC
原配电合格标准& D9& MP3 15+ 无损
&&B9=A7=A9& MP3
10+& 无损 6+
这里特别说明 d9因为换了硬盘不同于(A7,A9,B9),硬盘的缓存大了,故续航要好于B9
50%以上。后面的都差的不多。。。
素质(含层次,量感,分离度等等)&
D9&B9&A9=A7
这个同门差距在10%
其实是木头的唯一弱项&
但也只是比飞碟等稍弱而已..只有D9可以...
D9=D9EC 完全一样.....观感不同而已.
听感是主观的,个人感觉
A7最暖,适合摇滚.搭配A8,ER4P这类素质高冷塞会互补,搭se530,E5C是
B9最冷,适合女声,部分音乐类,配上UE10,A8,ER4P是加强了了本声的特色.
A9相对平淡些,在A7和B9之间.需要有感情的塞去配,,耳塞主导音感,
D9相对各方面都有提升,高音不如B9亮,低音没有A7猛.但感觉控制力更强,不好形容,就是更好听吧
—————————————————————————————————————————————————————————
b9:b9的低频我相信不需要多说,下潜很多,很好,冲击力不错,量一般大,不小了,质量上也很
好,但是速度一般,也许是下潜和量稍微大的原因
ipc:ipc大家也很了解,低频上,量不多,质量一般,纯净,收发很快,很宽的声场,没有发声点的感
觉,下潜的话,似乎就很少了
飞碟:飞碟的低频冲击力最大,下潜一般,量很大,随便调一下音频的低频,就会感觉大了很多,速
度也算中等,质量不错,质量感觉不如b9,但是绝对是小小差距
——————————————————————————————————
b7:b7的中频不薄,也不厚的类型,稍微偏一点点薄,但是质量却不是非常好,搭配se530听某些男
声比较强的歌曲,会有点点混乱的感觉,比如陈奕迅的十年,刘德华的爱你一万年
还有经典的弯弯的月亮(刘欢)。这些经典的老歌,听上去会觉得男声的确很醇美,有磁力,不过说
了,中频品质不是非常好的那种,会有点小遗憾,稍微乱了点,有时候不是特别清晰明朗
b9:它的中频要好些,不会混乱,在不厚不薄的前提下,解析程度也不错,整体要比b7高上一点水平
飞碟:特点也是不薄不厚,但是解析程度很好,稍微偏一点点薄,质量非常好,清晰明朗,当然,这
也许也导致了飞碟听男声不会像b9和b7那么醇美的感觉,
乐感没有那么强烈了,而是分离和细节等等
ipc:薄了点,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平和清淡,干净利落,
小总结,加上个人喜欢清晰亮丽的声音主观因素的话,小排一下:b9,飞碟,b7,ipc
注明一下:个人主观,而且实际差距没太大,加上听音爱好才大,就算ipc最后,并不代表它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7:我很注重高频的,我觉得b7比b9最大的差距在于高频。b7的高频显得暗,相对说的。拿2首非常
甜美的女声听吧,挪威美少女2人组m2m的pretty boy和the day you went
再b9上表现的都非常美丽,亮丽,如果此时你立马接到b7上,会突然感觉蒙了一点点薄得纱,仔细能听得出来的,而且解析力度上,也是差点
高频延伸很好,但是最高音还是没法和b9比,b9能彪上宇宙飞船的话,b7彪到白云之上。当然,这里的“高”,包含在素质基础上
还有试听海豚音vitas最高音destination(上次评测写错单词背骂了,这次应该没错),最高音就很能区别,b9非常凌厉,很高,b7虽然也很高,但是差一点点
b9:上面都说的差不多了,,,b9的高频很亮丽,非常高,如果能配合er4和eq,应该很少对手了。
飞碟:飞碟的高频其实你不做什么手脚,是属于高于b7,逊于b9的水平,但是你要是随便动一点手脚,调音一点,立马会高很多,同样解析度非常高,高于b9,容易产生齿音,
ipc:说实在的,ipc高频不怎么样的感觉,不会怎么刺激的,因此在eq里面调了个高音加强,结果,齿音暴露,画蛇添足,基本没用.
剩下大总结了(没心情看三频的朋友应该最喜欢看这个):
(问题缺点)b7相对于b9,最大的差距是高频不如b9的解析和高度,整体解析度要差一点。其他方面很接近,b7相对于飞碟的话
主要差距在于,基本上解析度被飞碟+er4差不多可以使用禁词“秒杀”,接近半个档次。b7相对于ipc,显得厚重,混乱
(优点):b7相对于b9更为均衡,声音不刺激耳朵,舒服耐听,而且更频段素质也很高,只是某些方面不如一些机器的最大优点。
b7相对于飞碟:我也不知道有什么优点,但是绝对包含了相对b9的优点。b7相对于ipc,男声好些,更方面要胜出一点(均衡的前提下)
补充一点个人的心的:这个b7是我第二个了,b9我不知道几个了。其实提到的b7混乱,高频偏暗都可以说是不会动手的朋友比较明显的问题
像我这个eq党不调音的话,我只感觉随身机器里面飞碟最好。如果调音的话,,,毫无疑问,对比n多,还是b9最好。
b7也是可以调的,但是局限于b7的eq没有b9强大,而且只有3个可调的选项(每个选项可以从4个频段选择一个)
因此要借助电脑了,其实很简单,再电脑商调好音,把eq加入音源,另外存一份就行了,,保留一份没调的备用。
个人在加强60hz左右的低频和14khz的高频后,b7低频下潜好了些,当然,不能完全达到b9的,但是基本没多少差距,高频上,虽然有点提升
但是不多,因为再高点就齿音了,,,,奇怪了b9那么高怎么会没太多齿音,也许这也就是素质吧。
最遗憾的是,b7的解析度真的不如b9,不管怎么弄,b7还是差b9一些,分离度啊,层次啊,声场啊,都差一点,没有那么大气。
能接受的朋友,其实都没什么了,很多小小的差距不认真去比较,还真不容易发现。
--------------------------------------------------------------------------------------------------
OLUFSEN(俗称B&O)之前在我眼里一直是一家神迷而高不可攀的厂商。来自丹麦的B&O在HIFI影音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是奢华和品质的代表,也是丹麦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其奢华的品牌定位让我这个平民很难有机会去接触。当年在BeoSound2(飞碟)推出的时候,我就一直观望,并持怀疑态度。当彩屏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的时候,居然4000多块的随身听连个屏幕都不带。当WAV格式已经成为当代随身听里基本必须所兼容的格式时,居然连WAV格式都不能支持。当大存储容量随身听已经成为当时高端随身听的象征之一的时候,居然本机内都没有存储容量,只能依靠SD卡存储歌曲,而且最大只支持2G的SD卡。当随身听多元化已经成为市场潮流的时候,居然只能回放音乐,并无其他功能。而且其高昂的售价实在是让我无法理解与接受。&
BeoSound6是目前B&O最新的一款定位于顶级奢华随身听产品,并由三星代工完成。这款产品的问世,终于把BeoSound2上如没有屏幕,没有存储空间等诸多缺陷进行了改进和调整。但依旧不兼容WAV格式且功能和BeoSound2一样单一,只能进行音乐回放。&
建伍的HD系列随身听,我都分别购买过。在Kenwood的第一款硬盘随身听A7发售的时候,以音质为卖点,并无其他功能,只注重音乐回放素质的设计思路是与当时随身听多元化的潮流背道而驰的。但就是这个功能单一的家伙,给当时还是器材发烧友的我,带来了一丝曙光,让我看到了便携也能实现高回放素质的可能。而A7也不负众望,以出色的素质赢得了当时大家的认可。&
时隔三年,A7的最新改进版硬盘旗舰随身听Kenwood-D9上市了。D9秉承了A7的追求高回放素质的理念,优秀的音乐回放素质是其宣传的卖点。Kenwood给D9定义为Digital
Player。功能和Kenwood以往的硬盘随身听系列也并无二致,都是只有音乐回放的功能。并没有当今主流的FM调频收音机,视频播放以及图片浏览等功能。&
非听感篇:&
D9的外观还是一如既往,和之前Kenwood所出的几款硬盘随身听毫无差别。而BO6的由于是三星代工的,和Z5大致上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但银色的外壳赋予了她高贵的气质,实物很有一分奢华的感觉。&
不过两款随身听都有个相同的缺点,就是指纹收集器。而且容易产生划痕和擦痕。&
D9是日本组装生产,其本身的做工已经算是不错,不过和BO6比起来就有些小巫见大巫的感觉了。BO6的做工很精细,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能感觉到有种不平凡的气质。还有一点需要说的是,D9的屏幕有些容易进灰。&
D9和BO6的功能均非常单一,只能进行音乐回放。虽然在现代,有些非主流的意思。但如果换个思路想这个问题,它们把这种单一变成专注,几千块钱都投入在声音上,又何尝不可?&
D9相比B9的改进,续航绝对能算是最重要的改进之一。D9的实际续航时间相比B9大大加强,具体的时间我并没有仔细的测过,但从我三天充一次电的情况来看,已是相当乐观。和之前B9几乎是一天一充的续航相比,改进非常明显。&
BO6由于是采用闪存为存储介质,其本身非常省电,续航能力也非常优秀。我正常使用五天左右充一次电,比D9还要长一些。&
体积和容量:&
这两点都无需多言,BO6明显比D9更小巧便携,虽然D9的体积我也可以接受。从容量上来说BO6的4G在D9的60G面前显得非常渺小。&
软件及传输速度:&
BO6直接从电脑上把可兼容的音频文件直接拖进去就可以,非常方便。而D9还需要用KMA,这个软件在我看来不太好用,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写个教程和大家分享下使用技巧。
D9很寒酸,就只有一只原配耳塞和一条USB数据线。BO6配件相比D9要奢华许多,有LV的皮套,A8耳塞,数据线等。(但是配件真的有用么?)
听感对比篇:&
对比前端:BeoSound6 / Kenwood HD60G-D9&
对比耳塞:UE11pro&
音频格式:MP3 320K&
(由于D9不支持OGG,BeoSound6不支持WAV,故格式均改为320K
高、中、低频分析篇:&
两款随身听的三频都很优秀,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更主要的还是在风格上存在的差异。&
BO6拥有犀利而且顺滑的高频,质感优秀的中频以及快速充沛的低频。而D9的三频我认为是柔美的高频,具有肉感的中频以及下潜优秀且量感十足的低频。&
如果非要分出优劣,我个人认为BO6更强一些。&
音色、风格分析篇:&
D9的声音比较大气,大气之余还多了一份小日本独有的婉约。BO6的声音相比D9则给人更清爽的感觉,线条感要比D9明显很多,声音也要比D9硬朗许多。D9的泛音在众多随身听里已经算是多的了,而BO6的泛音则比D9显得更为充沛。&
D9的声音是有明显染色的,还原性做的不太好。整体音色比较温暖,但声音并不阳光,有点像雨前乌云密布那种闷热的感觉,感染力相比BO6要出色一些。而BO6正好相反,对音乐的还原非常到位,声音显得很清爽。没有什么染色,或者说像雨后初晴,有一分滋润的感觉。这个对比让我想起了ES3和UE10PRO之间的音色差异,颇有几分神似。&
音色和风格这两款各不相同,可以说几乎是相反的,由于音色和风格这样的感觉太过主观,所以在此不予评论高低优劣。
声场和其他:&
BO6的声音密度,我认为是要高于D9的。但在风格上又有不同,D9的声音很饱满,修饰过。BO6则颗粒感更为明显一些的同时,声音又代有点滋润的感觉。&
从声场规模上,D9无疑要比BO6大,而且很明显的大了一圈。D9的声场呈球体,横向和纵向都非常不错。在听大编制交响的时候,乐器分得很开。而且三频间的距离明显要比BO6拉的开很多。BO6的声场更像一个正方体,纵向的声场感觉不错,横向也还可以,比较规整,层次感也不错。而且由于其音色的缘故,整体的声音要比D9透明很多。在听人声的时候,BO6的人声感觉充满了整个空间,而D9是人声在中间但和耳朵有点距离的感觉。D9的人声显得更为靠近耳朵。而BO6的人声有时候会有被乐器掩盖的感觉,大致上是平行于乐器或更靠后一点的位置。&
两款机器在UE11pro下都能听出底噪。BO6的底噪很小,不论流行还是古典,都不会影响正常听音。而D9的底噪,还是和之前几款一样,是其最大的诟病之一。在听乔治温斯顿的钢琴曲的时候,D9的底噪严重的影响了听感和听音心情。但出门在外听些流行,还是可以接受的。&
D9整体声音更为饱满,但不厚实,有点肉和肥的感觉。BO6相比D9则显得更为骨感一些。&
D9由于声场相比BO6要大不少的缘故,分离度更为优秀。各个器乐间分的很开,有时候会让我有D9的解析更强一些的错觉。但通过反复对比发现,两款随身听的解析都很优秀,并不存在根本上的谁优谁劣。&
这是一个不得不谈论的话题。音效一直是Kenwood的一项强项。在D9上也不例外,自定义音效能根据自己的听音习惯来调整5段EQ,很是方便。BO6的音效也是非常强悍,尤其是动态过滤,开启后有了明显的变化,声音更为大气,而且也没有什么损失。
这两款随身听在我听过的所有随身听里,素质都不算低,但各有特色。D9更适合动态更大一些的流行歌曲,BO6则对乐器诠释的更为出色。如果综合各个方面,满分是100分的话。D9我打70分,给BO6打75分。两款产品在我眼里看来,都不能算作是完美之作,希望以后所推出的随身听能够越做越好吧!&
这次的听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和帮助。如果能达到这一目的,对于我来说,就心满意足了。&
-------------------------------------------------------------------------------------------------------------------
Vision:M& vs& Kenwood HD30G
非听感篇:
ZVM的外观,大方,卡通,沉稳。
B9的外观则是高贵。
重量上ZVM要比B9沉一些。
体积上ZVM比B9宽一点,厚一点,长度差不多。(如图1、2、3)
握感上ZVM对于手比较大的我来说更好,更有分量和质感。
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喜欢ZVM的外观。
Zen Vision:M》Kenwood HD30G B9
关于外观的耐磨度:
ZVM是明显不如B9的,正常使用的情况下ZVM指印和划痕都很容易出。虽然B9也易粘上指印,但是划痕很少会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出现。
Kenwood HD30G B9&Zen Vision:M
关于背光灯和屏幕背光篇:
单说这个是因为B9的背光灯实在太漂亮了。。。幽蓝色的键盘背景灯加上屏幕和键盘中间的那个三角红灯一闪一闪的,在夜间B9绝对算是聚光利器。ZVM的背光灯也不错,但是没有B9那么抢眼。
屏幕背光我一直摸不着头脑,为什么ZVM不锁键盘屏幕就不能关闭,只能关闭背光。这样对屏幕寿命也有影响,这个小毛病应该很好解决吧?B9就没这个毛病。
Kenwood HD30G B9&Zen Vision:M
ZVM的操作方式主要是依赖于键盘中间部位的触摸屏,灵敏度适中。但是周边4个键和触摸屏的左右键的手感对于手相对较大的我来说,只能算是一般。
B9的操控相比ZVM来说,要方便不少。而且比ZVM操作起来更傻瓜,更容易上手。键盘的按键手感很不错。
Kenwood HD30G B9&Zen Vision:M
传输软件篇:
两款随身听的软件都很傻瓜,只不过B9的软件不支持中文,对于英文能力不强的烧友来说,稍显烦琐。
在这里要大力夸一下ZVM的传输软件。ZVM的软件是我目前玩过的所有硬盘随身听里最好用的,非常人性化,你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
Zen Vision:M&Kenwood HD30G B9
随身听系统软件篇:
两款随身听的系统都很容易上手,但是相比较来说,ZVM的系统做的更完善,而且反应速度也要比B9稍快。可随意更换的桌面背景,等等这些的系统实用功能是单放硬盘播放器B9所不具备的。而且单说从系统的语言支持上,ZVM也要比B9好太多。
Zen Vision:M&Kenwood HD30G B9
两款随身听的屏幕都非常不错,可惜啊可惜,相比ZVM,B9输的比较多。
曾有传言ZVM的屏幕是SHARP产的。不管是不是SHARP产的,屏幕效果非常棒,不管看电影还是看图片,视觉上就是一种享受,我的ZVM在公交上已经吸引了不少MM的眼光了。。。
Zen Vision:M&Kenwood HD30G B9
ZVM的续航时间同放WAV要比B9多1个多小时。但是基本上都是2天一冲,ZVM的续航也扛不过第三天。
Zen Vision:M&Kenwood HD30G B9
B9的接口只是耳机输出,电源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而ZVM通过插上原配的底座后,可以实现Lineout。
在接口上,无疑ZVM比B9更好一些。
Zen Vision:M&Kenwood HD30G B9
B9和ZVM在同推低阻高敏的耳塞时推力上的差距微乎其微。但是一到高阻低敏的耳塞时,B9推力大的优势就显现的很明显了。ZVM的推力也不能算小,只能说是适中吧。毕竟屏幕+很多功能也是很耗电的。
Kenwood HD30G B9&Zen Vision:M
B9只能播放音乐,而ZVM的整体功能就太强大了,这也是我看重ZVM并最后选择它的理由。
视频,录音,FM,FM录音,图片浏览等等,都非常实用。
非听感篇的总结:
抛开听感来说,B9基本上没有什么功能和设计可以和ZVM来抗衡。
(洒家是来买P3的好吧,要那么多功能干个球啊,魂淡!)
测试歌曲为图6。这些歌曲都是我常听的,不需要重新适应新的歌曲。对这些歌曲也比较了解了。
测试前端为:Zen Vision:M / Kenwood HD30G B9
测试耳塞为:Shure-E4C
音频格式为:WAV(非古典均为原版抓轨,古典是在电驴上下载的)
在贝9和贝5的表现上ZVM和B9表现风格迥异。ZVM更注重整体编制的描写,而B9则更注重每把乐器的刻画。就拿小提琴来说。ZVM更注重小提琴编制下的合奏的共鸣。而B9则更注重每把小提琴的泛音和力度。ZVM的音色相比B9来说更正一些,但是在听古典的时候B9的层次感比ZVM好不少。而且解析力也强于ZVM。整体听感我更偏向B9。B9没有ZX适合古典,但是和ZVM相比,B9的听感还是很好的。
Kenwood HD30G B9&Zen Vision:M
人声、流行:
在这方面B9和ZVM相比古典的时候差距更大了。我并没有吹捧B9。ZVM是我自己的,谁不想为自己的机器说一些好话。但是写听感实话实说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B9的分离度明显比ZVM好,虽然ZVM的分离度已经很好了。有很多细节被分离开了,在ZVM感觉不明显的细节都分离的很清晰。而且层次感上也是比ZVM明显的好。可能夜里耳朵比较灵敏吧。
在听节奏比较慢的人声的时候,比如纯真等歌曲的时候。B9让我注意到了ZVM下从没有过的一些咽唾液的声音。在听可惜不是你的时候,梁静茹变的更悲情。在听疼你的责任的时候,品冠变的更有磁性。
在听Nightwish的歌曲的时候,有段萧的solo,B9比ZVM细节表现的更清晰。而且分离度非常好。
Kenwood HD30G B9&Zen Vision:M
听感分析篇:
笼统的三频:三频B9都要比ZVM稍好,不是好的夸张的程度,但是耳朵可闻,而且比较明显。和B9的三频相比,ZVM的三频显得有些肉。
解析:如果ZVM的表现是清楚的话。B9的表现则是更清楚。在对比听感的时候,体会最深的就是这点了。听贝9的时候,我隐约就感觉到了。在听人声的时候,在B9下我听到了以前在ZVM上没注意过的一些口水音和颤音。并不是ZVM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没有B9刻画的那么清晰。
分离度:B9这方面优势很大。能比较明显的感觉到乐器被分离,而ZVM的声音分离的说开不开,说不开仔细听还能感觉到。不够从容。拿吉他来做比方。扫和铉的时候,B9的主音和泛音表现的都很明显,尤其是泛音。而ZVM基本上只能感觉到一点泛音,其他的都是主音。
声场:ZVM的横向更宽一些,但是相比B9而言,比较平面。B9的声场纵身比ZVM好很多。比较立体,动态感明显强于ZVM。
底噪:ZVM秒杀B9,是的,你没看错,是秒杀。如果说B9的底噪能让人适应,那ZVM的就是没底噪。
风格趋向:
ZVM的声音比B9要稍暖一些。B9声音还算中性。说B9暖的烧友,我不知道是什么耳塞搭配的。E5C+B9我也试过,也没感觉到过暖。
顺便说下EQ:
ZVM的EQ是提高某部分但是也会损失某部分,听感上比较明显,所以我基本不开。
但是B9不同,设置对于自己来说理想的GRAPHIC
EQUALIZE参数后无异于是明显的提升。如果B9的玩家懒的话,不开EQ声音就是我如上所描述的听感,或者开POPS以后层次感还会有明显的提升。
听感的总结:
B9和ZVM直推其实是整体上微小的素质差距,但是在听感上则能比较明显的感觉到。
B9比ZVM以及其他随身听强的最主要的地方就是细节的刻画,分离度,声场,层次感。而且都很明显。
我想Kenwood以音质为出发点宣传,是一种宣传策略以外,也确实有一些过硬的技术。不锈钢框架,分体式放大电路等我想并不只是宣传噱头。真实的反应在听感上,虽然是不大的提升,但是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能做出些许突破不算容易了。
性价比上来说ZVM无疑比B9好太多,还算不错的声音+很多实用的功能+漂亮的屏幕和外观,以及现在的价格(我的ZVM
1870买的全新行货)。如果只想听音乐,并且资金充足,又对底噪不敏感或者持无所谓的态度,B9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
D9EC的听音感受
小四和5破这两条塞子的特点我就不用多说了,老友们可能比我的认识还深刻,说得简单点,小四就是纯净,5破就是偏向于低频的表现。
仍然向上篇一样,虽然这几天我用D9EC听了很多各种类型的音乐,但我仍然没有写具体听哪首歌的感受,只是稍微带了几笔,而主要是写宏观上的感受,我觉得这样更适合大多数普通的朋友了解D9EC的特点。D9EC和ipod
mini听音的格式是无损的WAV,
D-EJ01是正版CD,MZ-N1则是用正版CD通过光纤转录的MD,mp3格式最后也小试了一下。
下面言归正传,开始谈谈我的听音感受了。
&&1、关于D9EC的所谓“音染”的我个人的看法
原来我说过,我个人觉得,D9EC在不开音效的情况下有一定的音染,这种音染偏暖而且在低频的量感上有所加强。其实我用“音染”这个词并不正确,我只是用了大家习惯的“音染”这个词来描述。在我看来,一台好的机子或档次高的机子,这种表现不能称之为“音染”,而是这台机子放音风格的取向,是它自己的风格和特点。“音染”其实是不正确的东西,而放音的取向、风格和特点是客观存在的,就像同一个交响乐团在不同的指挥家的指挥下,演奏同一支曲目,听起来也会感觉不一样,因为指挥家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及他自己的性格、风格也融入进去了,这样才是令人激动的!而我的SAMSUNG
YP520和D-777(在不开音效时)放出的那种声音就真正叫有“音染”了。
所以,准确说,D9EC还没到“音染”的程度,而是D9EC的放音风格是偏暖的、有弹性的、是稍带热烈和活泼的,有类似于老的优秀磁带随身听放出的那种模拟味的声音。
&&2、用ER4P听D9EC
在收到新版小四前,我就判断,小四搭配D9EC肯定棒,因为小四是纯净、冷静的、低频量感自然,而D9EC是温暖而活泼的、低频的量感稍强,二者结合可以做到互补。
果然,当我将小四插上D9EC后,这种变化就产生了,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甜美的音乐世界,放出的音乐是温和而柔软的,但底噪比较明显。
高频滑而不腻,有一定的延展性(例如我在听BEYOND的《冷雨夜》的开头的那段),不会有SONY
CD随身听的那种“叮叮铛铛”的刺感(我不知道我的这种描述是否到了位,我只能用这样的词来描述了)。
中频醇厚,但又不会觉得像有什么东西稍有阻隔,很自然、有一定的通透性,人声非常美,录得好的CD转的WAV,我甚至能稍微感觉到演唱者的口型(例如我在听周华健的经典歌曲时),歌手的换气和咽口水声也表现自然、交待得很好(例如我在听齐秦和齐豫的经典歌曲时)。
低频下潜得深,量感正合适,很舒服,例如在表现鼓声时能感受到密集的鼓点带来的气势,录得好的CD转的WAV,我甚至能稍微感觉到鼓皮的弹性和振动。
解析力极佳,不过小四在这里面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播放场面较大的交响乐时,还是能比较容易地将各种乐器区区分开来,瞬态的反应也不错。不过,虽然我听古典比较少,但我还是能感觉到D9EC在表现交响乐时总体有点点混浊,表现钢琴和小提琴也稍欠火候,琴音有点不正。
关于声场我在后面会单独谈到。
用小四听D9EC,放音长时间也不会让人觉得疲倦,虽然我的耳道配小四会有点不舒服,前天晚上,我带着小四躺在床上一直在听它,听了三四个小时后不知不觉睡着了都没发现。
总之,小四和D9EC的搭配还算是比较完美的。
super.fi 5Pro听D9EC
我买这条塞子,其实并不是打算配给D9EC的,我想把它配给D-EJ01在不开音效时来听。事实再次验证了我的想法,5破插上D9EC后,把它的放音风格真正放大成了“音染”,有点像D-EJ01和D-EJ915开了两段MB音效的那种感觉,有点混浊(熟悉这两台SONY经典CD机的朋友应该更能体会到我所说的是一种什么感觉)。当然,D9EC的素质毕竟还在那里,用5破放出的低频还是极富有弹性的,高频也还过得去,但整体感觉还是过于下沉,而且听音时间长了让人觉得疲劳。
所以,我这里就不想多谈5破搭配D9EC的听感了。当然,如果你酷爱摇滚和爵士,或者你是一个强烈的低音爱好者,用5破来搭配D9EC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比用SONY的MDR-EX70来听只有“下半身”的音乐好得多(不过,EX70和5破本来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4、关于D9EC的声场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讨论随身音乐播放器搭配耳塞放出的声音的声场问题了,这里,我想和大家探讨或是更想纠正一些朋友的看法。
总是有些朋友问我,“你用的某某机子的声场如何,我正想购入,用它听交响乐会不会感觉就是坐在观众席中啊”,其实问这样的问题就是没有正确认识播放器播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我们都知道,我们买的CD、LP或磁带它们的母带都是在录音棚或现场(如演唱会、交响乐)通过话筒录制的,CD等上记载的实际上是话筒录制的声音而不是观众听到的声音,要想还原作为观众坐在现场听到的声音,现有的技术还不能完全做到。
&&&我非常赞同耳放界让人尊敬的老前辈叶立老师的观点:声音重放实际上真正是要做到重现录音师通过录音话筒录制的声音!这就和我前面举的指挥家的例子一样,不同的录音师他的录音风格也不一样,他摆放各种话筒的位置也不一样,好的声音重放就是要把这样的录音效果重放出来,顶级的声音重放还能把录音师个人的录音风格重放出来。我记得有一位“金耳朵”烧友(名字我忘记了)就能在叶立老师制作的耳放推的耳机中大概听出录音现场话筒摆放的位置!这才是真正的原音重现,或者不如说成是录音重现。
说了这么多,我想朋友们对重放出来的声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吧。现在回到D9EC的声场上来,我觉得用D9EC推小四,放出的音乐的声场还是有一定的水准的,如果听歌手在录音棚里录制的专辑,你可以感觉到,歌手发出的声音是从你的正前放一定的距离传来的,但不是太远,不过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声音偏向于额头的上方。另外,D9EC对打击类的乐器的重放表现还是不行,仍然是感觉到基本上就在左右耳两边、给人一种平面的感觉,对弦乐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能大致分出区域。
&&5、与D-EJ01、MZ-N1、ipod
mini的对比
这个对比其实很重要,因为通过对比的情况,就得出了我将在最后谈到的关于是否入手的推荐意见。
对比情况我就简单点说,不搞长篇大论了,大家可能也看累了。
考虑到普遍性,先谈用MDR-E888LP进行听音的对比,这个对比让我觉得很惊讶,可能也许是因为我不是“金耳朵”:D9EC用WAV格式、D-EJ01用正版CD、ipod
mini用WAV格式、MZ-N1用经正版CD通过光纤转录的MD,在均不开音效的情况下,居然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真是让我惊讶,特别是ipod
mini!我原以为ipod mini的表现会是最差的,不过我原来也从没有用ipod
mini试听过WAV,都是听mp3格式的音乐,所以这次ipod mini的表现让我很吃惊!看来有部分网友说ipod
mini的音质不错不是空穴来风啊!但是在开了音效后的表现差异就出来了,D9EC脱颖而出,其次是MZ-N1,再次是D-EJ01,最差的是ipod
换小四,由于小四的解析力很强,换上小四后,不开音效,一定的区别我还是听出来了,此时ipod
mini的声音明显感觉比较单薄、而且有些干,抛开各台机子的自身风格,我觉得是D-EJ01居首,其次是D9EC,然后是ipod
mini,最后是MZ-N1。当然,这里面可能也有我个人的喜好,我比较喜欢D-EJ01在不开音效时的那种严肃性,有些朋友这样对比后可能会把D9EC排在前面。
顺便,我还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对比mp3格式,用MZ-N1、ipod
mini与D9EC对比,简单地说一下,在比特率不是特别低的情况下,D9EC的Super
EX功能(这毕竟是D9EC的最大卖点)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放音效果明显好于另外两台机子,ipod
mini最差。
&总结和建议
总体来说,D9EC是台非常不错的机子,风格偏暖,有模拟味。还是那句话,健伍能在其它众多厂商越来越重外表、重功能、逐渐轻音质的今天,坚持自己“做最好音质”的理念,做出这样一台机子来,实属难能可贵!不愧它为“一代神器”的称号!
我对想入D9的朋友的真诚的建议:
1、如果你是个米人,不管“好不好这一口”,不要犹豫,赶紧去订购吧!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2、如果虽然你资金比较紧张,但你属于随身烧友的行列,经常看着它的图片流口水,不过你又在犹豫,怕“神器”是被炒作出来的,有点怀疑它,那我告诉你,不用有任何担心,攒够了钱后,就马上去订购吧!它不会让你失望的!不过我要声明,如果你喜欢听古典,我就不敢打包票,因为我不知道你是否会喜欢它这种风格。
3、如果你喜欢听“无损”,但又不是烧得很厉害的那种而且也不是什么“金耳朵”,或者虽然有点发烧但实在资金有限,我劝你也不要流口水了,还是不要浪费钱买D9,完全可以考虑买创新的ZVM、苹果的ipod、SONY的RH1等等,它们又漂亮功能又多(要知道,D9甚至不能单独播放图片,更不用谈视频了),否则你绝对会后悔——也许你会说,我怎么听不出有太大区别啊!(我前面介绍了,如果用E888听,WAV格式,D9EC和ipod
mini的差别都不是很大)
4、如果你不是那种只能接受“无损”的,平时主要是听mp3,那就更可不必考虑D9,花这么多钱买个只是多了个Super
EX功能的D9来提高音质,真是太不值得了,完全有很多其它的选择,例如SONY的S610F系列、A800系列。
———————————————————————————————————————————
RWA iMod与A9的对比
A9的底噪问题可以说是那么多随身听里面比较严重的了
也是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所以放在第一来讨论
如果iMod也有底噪问题的话,再听下去也是没趣的
用了Tomahawk,A9的底噪完全消失了
证明A9的底噪是可以消除的那种
iMod在Tomahawk上面也是完全听不到底噪
在Tomahawk上面,A9和iMod在底噪方面打成平手
------------------------------------------------------------
看了不少听感,测评
很多玩家都喜欢讨论某件器材的高,中,低频如何如何的
但却忽略了,三频的均衡才是最重要的
iMod的3频衔接的非常的平稳,给人一种很大气的感觉
A9的低频稍微欠缺力度,但是中高频的渲染的很不错
三频方面,iMod以更出色的低频控制,整体质素比A9高10%
----------------------------------------------------------
解析,声场,定位感
解析永远都是随身听的一大难题
随身器材不上到高档的器材的解析根本就不行
下面来看看这两个顶级随身音源的解析能去到什么程度
解析方面就是iMod的天下了
iMod的解析明显比A9更高,而且是明显的高
音场定位方面都比A9优胜
解析方面是两台机的最大差距了
解析方面,iMod以绝对的姿态胜出
--------------------------------------------------------------
由于本人不听古典的原因
所以乐器这一栏就是最接近古典的了
听Take Five的时候,A9的感觉要比iMod要好
iMod的表现太冷静了,A9听感更加的暖,更加的讨好耳朵
在听一些交响的时候,iMod明显就比A9优胜
A9在大编制下的表现有点力不从心
而且在金属敲击乐器方面,iMod的凭着较高的解析有着更加好的表现
在乐器方面,iMod领先A9不到10%
-------------------------------------------------------------
本人一直都钟情于女声
而且还要求多多,非常的挑剔
做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A9就是W1000,味道非常好,渲染很到位
iMod就是W5000,偏冷静,更有一种高贵的感觉
人声方面,两机素质上相当,判平手
-------------------------------------------------------------
选了Guns N' Roses的精选
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队Guns N' Roses了。。。。。。。。。
iMod的力度和bass的下潜都明显比A9好
电极他失真的控制两个都做的很不错
在一些吉他solo上面的
iMod的表现比A9稍微理智一点,A9稍微更有激情
摇滚方面,iMod领先大概10%,因为低频更加准确和到位
------------------------------------------------------------
金属是最让耳塞吐血的一个类型
一个不小心,低频就被推死或推成一团
A9在表现一些很厚的失真的时候相对有点挤的感觉
iMod就更加的开放和大气
在失真的控制上,iMod明显比A9控制的更加好
A9给人很拖泥带水的感觉
iMod反应和力度都明显在A9之上
金属方面iMod领先10%,因为更加的平整和有力
------------------------------------------------------------
流行就要听得舒服
A9对流行的演绎一直都让我非常的感动
这个方面iMod就明显被比下去了
A9在流行方面非常的有感觉,渲染也刚刚好
iMod就相对来说有点太乖乖了
流行方面A9领先10%,因为iMod在流行上的表现太平直了
---------------------------------------------------------------------
以下部分古典听感部分由coco_34友情补充
关于古典的部分我补充下好了~(注:ALO线略有不同)
iMod (套装) 的声音&
清澈,透明的声音,每一声十分干净,不失细节,但空间感少。
A9的声音则是更有空间感。但对比起来,还是有些混,在声音的把握上不如iMod,但残响丰富。
高频上iMod 是饱满,嘹亮,我记得配合Hornet的时候就不会那么亮了。A9是更饱满但圆润。
iMod的三频的解析,细节,定位都在A9之上~
--------------------------------------------------------------
写到这里,大家已经不难看出我会判决iMod胜出了
总体来说,虽然iMod确实比A9有所提高,但仍然有不足的地方
iMod是以准确的声场和定位,更加出色的解析胜出这场神器PK的
A9也凭着对中高频精彩的渲染捍卫了自己一代神器的尊严
A9听流行真的是非常的不错,这也是A9在iMod面前的唯一强项,也挽回了一点面子
总体的听感就是iMod更加冷静,高贵,A9就更加的热情,有味道
A9最弱的低频正好就是iMod的突出之处
所以导致两者之间的整体差距达到了明显的20%之多
不足之处就是两者明显都没有摆脱随身听的瓶颈
看来,目前随身听里,做到A9和RWA iMod这个程度,也就真的到头了
再花更大的力气,提升也不可能超过几个百分比
如果你问我,更加喜欢哪一个??
相对于渲染,我更加喜欢大气的声音
不过A9在流行方面的表现的确很出色
如果希望低调一点出门,我会选用A9+E4c
如果是回国或者长途旅行,我会选用RWA iMod+UE10pro
-----------------------------------------------------------------
外观来说,A9和iPod我觉得都很好看
软件的方便方面,A9直接被秒掉了。。。。。。。。
电池的续航能力也是iPod较为优胜
iMod自身可以连续播放10个小时,因为只使用line out
所以时间比官方公布的14小时要短
不过胜在还可以选用很多周边的外置的电池,这样续航时间基本上无限了
A9的续航时间就是略小于8个小时,而且没有外接电池这样周边
而且漏电情况严重,放在那里不听两天就没电了
所以A9在续航方面也直接给秒掉了。。。。。。。。。。
随身听就是用来听音乐的
什么看图片功能我直接无视
看电影我用PSP:)
操作方面我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习惯了就好了
一直以来,我的随身理念就是直推
我认为,随身耳放完全失去了随身意义
直到我发现我的A9无法把E4c推好,这个对我的打击很大
于是下定决心上随身耳放
然而这个耳放也一定要在素质,大小和续航能力上都过关
Tomahawk就很自然的成了我最好的选择了
自从有了Tomahawk之后,我无法继续继续以前的坚持了
Tomahawk带给我不单只是惊喜,而且完全另一个层次的随身享受
Tomahawk带给我的不便远比快乐要小的多
我绝对把Tomahawk归入我新的随身理念中,为了追求更高的享受
我也很久都没有这么用心写这么多东西了
但是RWA iMod真的让我很感动,所以才这么有动力写
这次的升级算是圆满的成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9,硬盘机里的代表作,论坛内外,身边朋友,听过它的人没有说它素质不高的。而也因为这品牌随身听素来都有很好的音质,因此也有了木头党。&
D50,异类,专业,在便携和非便携之间徘徊,身份也在录音机,闪存MP3播放器,超迷你台机,耳放这几个身份间不能确定。但很多听过它的发烧友,都说可以用D50来退烧了。&
正面交锋--D9 VS D50
对比音乐:主要为LARA FABIAN 的 A WONDERFUL
LIFE日本版CD,另外还有若干发烧碟和器乐专辑&
音乐格式:均为WAV格式&
使用的耳塞:YUIN的最新旗舰OK1,使用时间超过300小时。&
听音方式:使用OK1的开放式耳塞形式听,没接任何入耳导管。另外都基本上是带了海绵套。
首先说,两个机器都表现出非常高的素质。&
这在便携设备里都是出类拔萃的。&
为了让对比更全面,我尽可能的在各方面都做了详细对比。&
D9在一出声,就表现出大家风范。无论是歌曲的人声还是配乐乐器声,都分离的很好。&
D50的PO,效果比D9更好。明显的听出比D9开阔的。然后接LO,声场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个跟上面的音场联系起来说,都是D50更显实力。&
两者都很优秀,都分离的很好,然后,每一个发声点都处理的很好,所以结像都很到位。不过还是D50更加让你有“看”清楚歌曲的场景的感觉。&
这个是D50“完胜(跟我一起听的朋友激动的说法)”,比D9听到的声音要扎实。当然了,D9的密度也已经是不错了,但,就是差了点结实。&
D9的高频是清亮的,亮,很有光泽但不刺。真想赞一句,素质啊!!&
D50,明显很有监听的味道,因为它的高频是清澈的,非常的自然,感觉不到有修饰的味道。&
两机在此项上都很好,但D50,的确要更胜一筹。&
这部分主要我听LARA FABIAN的人声来做对比。&
D9,人声是微甜的,结像也很到位。不过单听这个,觉得人声似乎是微微厚了点。也就感叹,的确这好像论坛很多朋友说的,D9就是暖声机。&
D50,跟D9的风格真不一样啊。觉得人就在你面前唱歌一样。人声是有感情的,但却不是上面D9听的出声音的甜和暖。但却真实,因为,她的嘴型就在那里,而且他的喉音,颤音都很清晰的在你面前表现出来。还是那句,监听的感觉。&
D9,瞬态还可以,量也足够,不过出来的泛音就把整个音场都微微的染了点色。而下潜在此耳塞中表现的不怎么深。&
D50,瞬态一流,量刚好,不多,干静(但不是干脆)。有一定的下潜。敲击的那种立体感出来了。&
泛音和残响:&
D9,特别是在钢琴和人声里面表现的很到位。&
D50,似乎只要有泛音的细节,你都几乎能够捕捉的到。但,绝对不会过分。(注:对于这个情况我还特地挑选了几个点来聆听对比,觉得那是对原曲的尽可能忠实还原而不是人为加重的。)&
因为我选用的是阻抗是150欧的耳塞,所以,不好意思,都没听出任何底噪。&
(或许是我木耳,呵呵)&
D9,微暖的感觉。就好像初秋的森林里点起的小篝火。这暖,绝对不过分,很轻微,要在宁静的地方听歌才能感受到。在听流行和人声(特别是女声)方面起了很好的修饰作用。很讨好耳朵。&
D50,中性的音色。个人认为是无音染的声音。而朋友说,声音微微有点冷。我问他这冷到底有多冷,他说,要认真听和对比才听的出来。&
两个重点对比点:&
第一首歌NO BIG
DEAL的第7秒到第10秒的钢琴声,就是表现出两者高频区别和结像能力和泛音和残响表现的最好的地方。&
D9就是上面说的清亮,感觉就是舒服。&
而D50就是清澈,真的好像有一钢琴在你面前弹奏似的。而心也随那几声活泼的声音打起节拍来。&
第六首REVIEW MY KISSES(3:48--3:54这6秒里LARA的高音):&
D9,声音开到40,最大音量。伴随着破音,非常明显,只要不是聋的都应该听到。&
不过当声音开到30以下就没有此情况。&
D50,PO,声音开到5,跟D9的40声音音量效果一样大。有破音,较明显。但已比D9小很多。&
D50,LO,声音音量比D9的40还要稍微大一点,没破音。LARA的高音在这里完美表现了。&
以上是D9和D50直推OK1的对比。&
下面再来看,当V500这个耳放分别接了D9和D50后有什么不同。(简略对比)&
D9+V500:声音清润了,但D9原先的微甜和微暖保留,不增加也不减少。声场横向微宽,纵向有较明显的加强,听感更好。&
D50的LO+V500:声音的细节处稍微变的圆润,其他方面无太多变化。&
整体听感:&
D50的LO+V500约等于D50的LO&D50的PO&D9+V500&D9.&
D9,综合实力都很强大,的确是高端便携MP3播放器的佼佼者。&
D50,SONY多年的音频播放器的研发能力再次告诉我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撇开它的录音功能不说,对于好像我这种以听音乐为重,但又希望便携能带着到处走到处听,也要求多功能的发烧友,能同时得到一个顶级音乐播放器和一个迷你入门级台机,的确是件很便捷的事情。
客串演出两场:&
第一场,A826+V500 VS D9(测试对比耳塞:OK1)&
没办法,素质摆在那里,价格摆在那里。D9好太多了,听了D9后,我都有了出A826的冲动了。&
不过,还好有不过,呵呵,A826在EQ是比较出众的(但不是说调节后出来的音质能够比的过D9)&
而低音方面的素质也接近D9的了。&
其他方面还是输的很惨就是了。~~&
PS,幸好有接V500,不然在声场和中高频上,A826会输的更加无地自容。&
(我也不想相信这个事实。唉,那可是我粉喜欢的A826啊!!!)&
第二场,AKG K240(高阻啊,600欧姆)VS OK1&
在这里,我们估计是听到了K240的70%的功力和OK1的90%的功力吧。&
K240都用了上两年了。完全褒开了。&
都接D50的LO&
细节,结像,高频,横向声场都是OK1胜。OK1已经听出了大耳机的部分质感。&
而K240却仿佛一个与世无争的大家。在悠然自得的表现着自己的素质。纵向更宽松自然。细节也丰富,但却没小耳塞的咄咄逼人。让人听的更轻松舒适。&
K240听着声音很宽松。适合听小编制室内演奏。&
而OK1似乎更适合听交响。&
不过这对比是不算公平的。为什么?&
因为,K240要推好,还要更好的耳放。&
而OK1,如果声音小点,呵呵,听着也会更舒服。声音用LO推太大了.用PO的话,虽然素质没LO好,但声音音量可随自己的听音感觉调整,所以更适合OK1。差不多4个小时都用LO接OK1的测试对比下来,耳朵都被轰的有点难受了。&
另外,补充事项:&
对于OK1,曾经在A826+V500的搭配下和EX700对比过。OK1略胜,分离度和解析度相对EX700要高些。&
另外EX700的低频的确比较强劲,但稍微松了点,另外觉得有些肥大。不过,论坛的索党主席毛毛兄就用A826的EQ搭救了。。。呵呵。&
对于AKG K240和D50
LO的搭配,可看出K240的阻抗是太高了,D50要推大耳机的话,估计还是得加耳放的。或者可尝试直推300欧以内阻抗的耳机吧。&
对于D9,声音好得没话说,而且体积的确不大,也比较轻。而且推力大,把OK1推的像模像样的。但,要诟病几点:做工太山寨,如果真有人不认识KENWOOD的话,肯定认为是MADE
CHINA的DD。塑料感太重了。不支持中文,看歌曲巨麻烦。另外,没办法直接拉歌曲进去,不爽。另外那么大的硬盘(60G,而我的朋友还把之改成三星的80G硬盘)传歌那么慢,还要装软件。虽然空间大跟传输速度是两码事,但人的心理总是会想,空间越大就希望传的越多越快嘛~~&
对于OK1和PK1,OK1是现在使用的,PK1是刚转手了的。两个都有长时间使用,之前自己也做过对比。PK1是个性张扬的,低频强,来势猛,而且收的也快;中频偏薄,高频上扬飘逸,整体横向音场非常开阔,但纵向音场却相对较窄。OK1在声场上有了很大改变,没有了PK1那一耳朵的惊艳,音场横向稍微收了一点,但纵向演绎到位。低频虽不如PK1强劲但回归理性。中频的听感明显提升,特别在人声的演绎方面。高频也不是PK1的华丽,而变成是仿佛有些拘谨的实在。一开始用A826+V500也还是推的不算好,用D9或D50推就给推出脱胎换骨的声音了。但无论是用哪个设备来推,推出来的声音都是比较忠实表现器材的原本素质的。所以在我看来OK1是属于理性监听型耳塞。PK1是抓耳朵的,瞬间剧毒型的,要是对上号就喜欢的不得了的那种;但OK1是慢性中毒型,慢慢听,不断更换音源和耳放来让声音提升,会让你一点一点的喜欢上它。虽然现在大致上说是很满意OK1的,但还有点小遗憾就是没和小4去正面PK过。&
对于A826,其实这样的音质真的不能较真听,一较真就让自己痛苦。不过看着外表还算可以,加了个V500后声音还能凑合,那就凑合着留在身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A7,A9,B9的区别~~~我在这里说明一下~~
有很多人一直不知道这3个机器有什么区别~~~
首先,A7,A9的低躁是一样大的~~而且都是内置了一样的二房~~
A9比A7多了10G,就是A7 20G,A9 30G,A9比A7多了自己的无损格式,
就是KLS,他是一个无损的格式,而不是一种音效~~~
还有SUPERME技术,就是对MP3起到辅助作用,对MP3失真做了修补,
A9和A7比主要就是这3个区别,其他都是一样的~~~
B9是用更先进的回放电路,对低躁进行了控制,是低躁降低~~~
B9的音质比A9更好~~~其他和A9是一样的~~~
包括容量,KLS,SUPERME..........
要是拥有KENWOOD的MP3的兄弟有其他观点请补充~~~
这文章主要是对想了解KENWOOD的MP3的兄弟了解一下~~~
A7 颜色有白色,深蓝 参考价格 2700
A9 & & & 深蓝
B9 & & & 黑色,限量白色
(价格就不要参考了,这都老黄历了)
补充:B9比A7,A9配件少了充电器...
SUPERME只对MP3有效,对无损无效,甚至会反作用~~~
还有使用时间是A7&A9&B9 &
KENWOOD的KLS虽然能把无损的容量压缩更小,但是播放比WAV废电
& 如果只听WAV可以WS KLS
& & a9的supereme补偿是到22k
& & b9的supereme ex补偿是到 44.1k
& & a7 a9输出 6+6
把“DA”和“放大”分成两块芯片来处理,带来的好处就是减少了底噪又提高了推力,
& 缺点是播放时间减少。
& A7,A9的“DA”“放大”由一块芯片完成,
——————————————————————————————————————
全方位对比A9与EH1
两款随身听都是两家公司对音乐的理念与技术完美结合所产生出的产品。
& 两款随身听也是众多烧友对比的对象和争论的焦点。
&&写在正文之前:
我想先说下我对两款随身听的观点:同一素质层次。这两款随身听相比都有各自比对方强的地方。
& 我要强调一下,我主听流行。但是EH1与曾经的A9里也都有古典和摇滚,也是经常听的。
这篇文章完全是对于我很早很早写的一篇EH1与A9的对比文章的一次补充及修改。那次对EH1写的太片面了。现在EH1到手听了段时间,想再多絮叨几句。
&&音色的趋向:
EH1的音色趋向与A9有着明显的区别。EH1的三频都无时无刻不表现着华丽的音色。听什么类型的音乐都能感觉到EH1所带来的华丽听感。而A9与EH1相比,并不算华丽,但是动态更强,相比EH1更真实,更活泼。EH1与A9相比数码味比较明显。A9与EH1相比则更偏向模拟味。
&&高频的表现:
两款随身听可以说是不分伯仲。只是音色走向上的区别。A9的高频相比EH1是比较真实的。而EH1的高频是华丽的。两款随身听高频的延伸都在随身听里算极好的。
&&中频的表现:
A9的中频相比EH1感染力十足。而且也很真实。而EH1的中频是唯美的,依然比较华丽。但是我认为中频A9的表现更优,而且差别也比较明显。并不是EH1的中频不好,只是A9的中频在随身听里算做的太好了。饱满程度,密度都是A9占优
&&低频的表现:
与中频相反。并不是A9的低频差,而是EH1的低频太强悍了。低频的解析力,打击力比A9要好
不少。拳拳到肉,而且我前面写到了,EH1的音色决定了低频一定是非常漂亮的,很华丽,很充实,下潜很深。
都不小,但是A9比EH1音场更宽阔。EH1的音色走向华丽,音场又相比A9稍小一点。所以与A9相比在某些时候会稍许感觉到有一点点闷,但只是一点点。音场演绎的方式也有所区别,A9的音场是层次感较强,且动态也较强的类型,而EH1与A9相比则是以一个平面铺开,华丽细腻的类型。
& 都很强,不分伯仲。
EH1与A9相比,推力不及A9,推一些低敏高阻的耳塞/耳机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声音发软。
而A9则基本没有这样的问题。并不是EH1推力小,而是A9推力的确很大。
A9的底噪是我能接受的范围,但是A9要与EH1比底噪,基本是被秒杀的。EH1的底噪基本没有。
& EH1更优,优势比较明显。但是A9的续航在硬盘MP3里算是不错的了。
&&操作性和随机软件:
& 仁者见仁,我认为A9的操作性和随机软件要比SONY的SS方便易用。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能正确的看待EH1与A9,尽量少说没用的话。让大家能看的比较明白。
在文章最后,我要说几句:不要看不起MP3,尤其是A9,A9我个人认为是随身听里的一座里程碑,并不是说A9素质多好,而是让我们看到了MP3替代其他随身听的可行性,毕竟A9的30G硬盘
相比EH1的HIMD碟有很大优势。A9对于EH1,只算打个平手,因为EH1的素质也很高。也不用
过多的神化A9。A9并没有超越EH1的实力。
EH1与A9相比,还是能听出比较明显的日本人对音乐的理解---华丽、细腻。而A9与EH1比,则感觉是大气。
文章最后还想说说NH1,初听NH1与EH1可能觉得差别很小,但是听EH1时间长了以后我已经不想再去听NH1了,感觉NH1的声音相比EH1来说,声音紧,放不开。所以我并不认为NH1与EH1及A9是一个素质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拿到传说中的D9,的确除了表面所印字的颜色外观和B9几乎完全一样,感觉木头有些偷懒啊。就声音而言D9和B9都是木头一贯的华丽染色,一耳朵区别还真不大,但仔细对比还是能感觉到两者声音走向有些许不同,B9的高频要稍亮一些,D9的确如友人所言有些偏暗,中频两者都表现突出,人声染的极为动听,配上CK9或者SCL4听JPOP的女声的确可谓剧毒,这的确是木头的过人之处,感觉D50也有所不及。D9的低频更为有力,量感也较B9有优势,听LP之类的摇滚D9会更过瘾些。在解析上我没觉得两者有什么差别,在听班得瑞的《风之变换》时感觉D9下乐器的定位似乎更清楚些,结像略好。
总之在我听来B9和D9在素质上差异很小,只是一个风格偏冷一个风格偏暖的问题,B9更适合小编制纯音乐,D9则是摇滚的绝配,且两者都是诠释流行乐的高手。不过D9的续航较B9并无很大改善,听了一下午WAV,刚充满的D9就只剩一点电了。
顺便谈下许多XD关心的4S/4B搭配木头的问题,个人感觉4S/B直推,B9下的4B虽然较捆绑系统显得软弱无力,但解析以及声场定位等都已相当出色,低频也并不残废,还是有一定的下潜的。D9搭配4B能很好解决4B高频过亮的问题,D9丰满的下半身对小四也是种弥补。在森之源尝试过B9直推4S,感觉比4B容易控制一些,但声音偏软的问题依然存在。
另人失望的ZEN VISION
以前听过一耳朵ZVM对创新的风格还是有爱,这次虽然无缘强大的ZX,但ZEN
VISION的声音还是很令我期待。友人很认可ZEN
VISION甚至较D9更为偏爱它。PS:友人和我都偏爱高频。
插上大四一耳朵听感就是ZEN
VISION要比D9亮的多,声底较纯净,典型的创新风格。但再听就发现问题了,首先解析力较D9差不少,细节少,声音也显的粗糙,低频和D9差距更大,显的没有层次而且又散又浑。也许是产品定位的原因,我不觉得ZEN
VISION能代表创新硬盘机的水平,确实比印象里的ZVM差很多。
诺亚对米来的一耳朵听感
说实话之前自己一直天真的以为线材对系统的声音影响是微乎其微的,IMOD+BIBG+4B下,我的确很难辨别锋少改MOD送的垃圾线和诺亚线有什么区别,但前端升级到D50后,我惊喜的发现线材对捆绑系统的影响简直可以用相当大来形容,看来当系统其它各部分达到一定水准后,线材在调音方面还是起关键作用的。
之前一直用诺亚,接上米来后最直观的感受是低频收紧了,量感比诺亚少的多,下潜倒很是出色。高频延伸方面米来做的很好,解析比诺亚好也是明显可闻的。但米来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音色太冷,尤其在D50+BIBG+4B整一个从头冷到脚的系统里,真的是体会不到半点暖意啊...冷声直接带来的副作用就是给人感觉音乐味缺乏,听人声尤其明显。这点诺亚做的很好,即使是冷声前端,依然听来感情十足,大量感的低频在听流行时也更HI。原以为入米来后诺亚就留不住了,但现在看来线材上的双修也是相当有必要的。
个人觉得线材对声音的影响还是以前端过硬为前提的。就目前流行的国产IMOD而言,个人觉得烧线材的意义还是不大的。
IMOD下两种DOCK的初步听感
国内改MOD目前基本还是以2红BG和4蓝BG为主流,手头两个DOCK都有,就小比较了一番。
两种DOCK的声音还是一耳朵能区别的,2红BG的声音更纯净,通透,高频更上的去。4蓝BG在中,低频改善更明显,低频可谓有质有量,而且低频下潜深,收的快,用4B听真是每一下鼓点都打在心里,很强大。2红BG的低频量感也不小,虽说不及4蓝BG,较磨机前改善还是一耳朵的事,2红BG的低频速度明显要慢,有些肥散,有点听动圈的感觉。
解析感觉2红BG要好些,也可能是其纯净风格带来的错觉,总之相差不大。个人更推崇2红BG的声音,除了通透感和高频更符合我口味外,2红BG在耐听度上要比4蓝BG做的好的多,4蓝BG配小四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声音硬,不够耐听。
顺便提下国内改IMOD和B9/D9的素质对比,由于手头没有适合直推的高素质塞子,只能说下两者推4B的差别,这对B9/D9很是不公平,但多少能说明些问题。
简单的说IMOD在气势上优势明显,但木头在解析上要胜出。而且木头的声音更为细腻,返过去听IMOD,声音就显的粗糙多了。声场上无疑IMOD要大一圈,但木头的声场小但更为精致,得益于良好的解析力,木头的空间定位,结象都稍好于IMOD。但由于推力的缘故,B9/D9下的4B和捆绑系统总体还是有差距的。
个人的感觉是即使用4B这样的难推塞子依然可以窥见B9/D9强大的素质,如果换作TF10之类的塞子,木头可能会比国产IMOD表现更好。
一笔带过EC7
EC7以前听过,相比OMX90感觉这个老铁的样子货还是有优势的。但今天面对众多动铁高手确实只能甘拜下风啊...
一耳朵听感:有点染,有点妖,女声舒服。
邂逅初恋---CK9
记得自己第一个入耳塞子就是老铁的CK6,至今对它轰轰的低频和BT的染色印象深刻。当时初烧的我很是喜欢这种声音,就YY同系列的CK9应是我理想中的天籁了。不过当时CK9超过1900的售价实在是难以接受啊...只能看着IT站上的枪文YY它的声音了。CK9给我的感觉就像初恋,可望而不可及。
现在当CK9到了自己面前,虽然对它的声音不再YY,但感动依然,毕竟这是以前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插上D9按下播放键,曾经为之魂牵梦绕的声音缓缓飘进耳来...带着些许感动与失落,我记下以下听感:CK9不是那种初听让惊艳的耳塞,没有小四抓人的解析与高频,没有5C震撼的低频,中频也不及大四浑厚,但它就是那种让你听的舒服然后慢慢为之倾倒的声音,这似乎和大四算是殊途同归。CK9的高频不算亮但很精致,中频染但不显的腻,低频量少但质并不算差,总体声底不算纯净,但依然舒适耐听。
我第一次戴上听半首歌就拿下了,有些失望,毕竟素质差小四太多。但随后我总不自觉再戴上,再失望放下,再戴上...也许是初恋塞的情节吧。聚会到尾声了,我最后一次戴上CK9,插上B9,被音乐震撼住了,竟然不想拿下来...GARNET
CROW的&夢みたあとで&很平和很舒服的声音,清淡中带着一丝丝甜,静静的听到了歌曲的最后...这种感觉我很喜欢
不过我终究不会入CK9的,有些东西还是得不到更能体会它的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到B7的时候,由衷的感叹:B7真小啊,这么小的硬盘机。和ZVM的屏幕一边大的体积,做工精美,外形漂亮。金属感很强的机身,和ZVM类似材质的按键,在夜晚非常的抢眼。可以算上是吸引眼球的利器。&
B7的操作非常傻瓜,比B9上手还要简单。关于传输方面也比B9傻瓜不少,可以用WMP来传送,也可以像我一样把文件夹直拖进去。&
大家最关心的可能是声音了,B7那么小的体积能保证声音不缩水么?能保证和B9的声音一样吗?&
答案是:不能。我对比时所用的耳塞是ES3,主听流行和人声,副听古典。B7的声音其实严格来讲,只是相似于B9,但是素质上坦白地说还是有差距。B7没有B9那种君临城下的气势。整体的声音没有B9放的开,声场也明显比B9小。各个乐器表现的力度以及层次感都不及B9。对比B7,B9听的时候感觉更像是在听现场,B7感觉更像是在听录音。B9的声音棱角分明,B7的声音则有点偏向HIMD。&
关于推力,B7要比B9小。可能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所以感觉B7的声音没有B9那样硬朗、直接。更像是小日本的风格。&
B7的缺陷其实不多,这些缺陷对于它的体积来说我觉得都能容忍。&
缺陷1:发热量大,我想B7用了这么多的金属,可能就是为了散热考虑吧,充电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机身优点发烫,听的时间久了也能感觉到机身有些升温。&
缺陷2:B7的处理器或运算器速度我个人觉得有些慢,这主要体现在开机和歌曲播放完自动换歌的时候,开机大概8秒左右(装满了9G音乐),换歌的时候能感觉到明显的空白时间。&
关于底噪,我想说一下,不要迷信官方的宣传,B7的底噪基本上和B9持平,或者说比B9稍微小一点。A7的底噪要稍小于B9,这些我都是AB过才得出的结论。&
这篇文章写到最后,并不是想拍B7,而是想让大家看清楚,B7的声音并不是和B9一样。但是B7的素质还是得以肯定的。&
B7能在这么小的体积内作出这种声音实属不易,其素质我个人认为直推和EH1、ZVM相仿,要比IPOD5.5U2素质高。&
B7面向的购买群体我认为是对体积有极度要求而且对声音有一定需求的烧友。
———————————————————————————————————————————————————————白天的时候G508刚到手,好像很少有人拿它来推大耳机。我的耳机是歌德SR225I,第一耳朵人声真不错,有点像D350这种老CD机的暖声系人声。
只听了一天,简单的说说几点感受:
1.这货绝对是个简单好用的纯音MP3,支持中文,没有FM没有电子书没有视频没有歌词,只能听歌。
2.人声真心好听,男女声都不错,是那种偏暖的风格。
3.解析也不错,比台式PC集成声卡好,这个价位能有这样的解析算是不错了。
4.续航很给力,介绍里说有20小时左右,保守估计15+不成问题。
5.缺点是推力略小,低频力度不够,量很小。
简单对比一下:
人声:D350&G508&飞碟
推力:D350&飞碟&G508
中频:D350&G508&飞碟
声场:D350&飞碟&G508
低频:D350&飞碟&G508
耐听度:D350&G508&飞碟
D350就不多说了,和MP3没太多可比性。老CD的推力明显强于闪存播放器,是那种三频均衡中频温暖的风格,调音很适合流行,解析和温润度较好,G508也类似于这样的风格,可惜推力不大,低频量小,力度不太够,可以视为老CD机风格的小功率MP3版本。
正好同事有个飞碟,于是拿来对比一下。飞碟在我看来名过其实,听感偏冷偏硬,听人声没什么感情,一耳朵不如G508,飞碟的解析略好于G508,但我不喜欢飞碟那种刻意突出的解析,好像是把高频刻意拎出来解析的感觉,盖过了人声,显得突兀。
如果在G508和飞碟2个中选一个听流行的话我会选G508,在700+价位算是个流行利器,应该被重视起来,不过不适合冷声系耳机,不适合低频党。
如果你有个低阻高敏容易推的暖声系耳机或耳塞,又主听流行的话,G508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G508这货如果搞个升级版,把推力加强,低频的质感和量都提升一点,即使是1000+也毫不犹豫掏钱买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