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中三农信贷概念在三农领域的贡献吗?

农行三农信贷产品简介-宜人贷问答
农行三农信贷产品简介
问题分类:
请输入验证码
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思考
  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并要求农业银行发挥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涉及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两个领域,将会对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解决好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下如何服务“三农”问题,是农行成功改革的关键。
  中央确定农业银行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从国有商业 银行改革、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要求农业银行强化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和责任,为农行确立独具特色的市场定位战略指明了方向,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是符合农行实际的。
  一是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当前,农村金融仍是整个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产品和服务单一,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贷款难问题突出,“三农”金融服务不足的矛盾亟待解决。作为惟一一家在全国所有县域都有分支机构的大型商业银行,农行拥有全国最多的物理网点,最大的从业人员队伍,覆盖面最广的电子化网络,最广泛的客户群体,功能全面的业务产品体系和先进的科技支持系统,在服务县域经济方面具有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农业银行坚持面向“三农”,为广大县域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成为县域先进金融产品的推广者和农村金融层次提升的引导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二是有利于优化国家金融战略布局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从国家金融战略布局来看,除农行外,其他大型商业银行逐步退出了相当部分县域市场,主要为大城市、大客户和大项目服务;合作金融机构单个经营规模较小、市场较分散,系统服务能力相对较弱;政策性银行受服务功能限制,只能在特定领域开展业务。而农行拥有1万多个大中城市网点、1.4万多个县域网点和多家海外分支机构,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金融服务网络,在国家金融战略布局中发挥着连接城乡金融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同时,农行能提供对公、对私、银行卡和电子银行四大系列230多种产品,代理 证券、保险、基金、黄金等其他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不断推出综合化、集成化、精细化和套餐化的新型金融产品。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农业银行面向“三农”,以县域为基础,发挥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城乡联动,农工商综合经营,既可以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又有助于建立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银行业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三是有利于发挥农行自身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农行以服务“三农” 为己任,形成了独特的市场布局和鲜明的经营特色。2006年年底县域贷款和城市行管理的涉农贷款共计1.7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5%;农行60%的网点、51%的员工和42% 的存款也都分布在县域。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已全面涵盖各种经济成分和越来越多的产业,农村金融需求正在呈现出综合化、多样性的特征,客户价值链不断延长,农行在县域的有效发展空间也在日益拓宽。着眼于充分发挥在县域的固有优势,着眼于未来潜在的市场,农行都应继续巩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地位,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增强核心竞争力,在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确认识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建立县域业务新型经营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业银行发展县域业务已进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广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第二、第三产业日益繁荣,特色资源开发成为新亮点,中小企业异军突起并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投资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对金融服务的旺盛需求,预计到 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资金15万亿~20万亿元。县域商业金融的潜力很大,农业银行大有可为。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农业仍是弱质产业,农村金融业务的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依然高于城市业务。农行要解决好服务“三农”与商业运作之间的矛盾,必须做到“三个统一”:
  首先,要将服务“三农”与提升农行市场价值统一起来,重点支持县域有效金融需求。新时期农业银行面向“三农”,不是要走专业银行时代大包大揽的老路,而是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按照风险管理和分类指导原则优选重点产业、行业和客户,提供本外币结合、境内外联动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一揽子金融服务,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努力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和价值最大化,真正处理好提高自身效益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其次,要将服务“三农”与提高农行核心竞争力统一起来,着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农业银行要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集中力量发展有坚实基础、有竞争能力、有市场需求的县域业务,推动城乡联动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建设最大的服务“三农”的银行,最大的中小企业银行,最大的个人银行和最大的网络银行。近年来,农行很多规模大、效益好的分行在逐步确立县域市场主导地位的基础上,稳步拓展其他高端业务市场,形成了多元化市场相互促进、有机联结和协调发展的格局,为全行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实践证明,这是现阶段符合农行实际的发展战略。
  第三,要将服务“三农”与推动组织、机制和流程创新统一起来,积极探索建立因地制宜、灵活高效、有机衔接的城乡双层经营体系。农行要用创新的思路推动县域业务有效发展,重点创新业务发展模式、风险管理机制、业务管理流程和产品服务体系。适应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点,改革控制与决策机制,构建有别于城市行、适应县域经济特点的县域机构管理模式,着力打造高效率、有特色、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三农”服务平台。借助信息技术系统,加强和改进县域农行的基础管理、资本管理、风险定价管理与合规管理,建立金融服务“三农”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合理安排资源配置倾斜政策,加大对县支行的投入力度。发挥城市业务在资金、管理、产品、信息等方面对县域业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着力加强县支行服务能力建设。
  坚持商业运作,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农业银行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新时期,必须按照商业运作原则,合理确定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职能分工和服务重点,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们将其概括为“四个服务、四个促进”:
  一是服务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重点扶持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发展,推动千家万户的农户小生产与国际国内大市场对接。积极介入特色农业和特色资源开发领域,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大对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的信贷投入,畅通城乡商品双向流动渠道。配合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为农产品(18.88,-0.20,-1.05%)贸易和境外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提供全球化金融服务。
  二是服务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创新型、特色型县域中小企业和小企业集群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支柱产业。抓住城乡产业依存度和相融度提高的机遇,制定实施对城市周边的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体服务方案,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为农村城镇化中的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科教文卫、通信传媒等公共事业项目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利用覆盖全国所有县域的骨干金融服务网络,为其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和中央政府调控农村经济提供网络平台。
  三是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东部发达地区,积极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拓展市场提供创新服务,推动产业梯次转移和资本流动。在中西部地区,加大对重点县支行的指导和扶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着力培植一批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支柱企业。在西藏、青海、新疆兵团和其他经济金融欠发达地区,履行好公共金融服务职能,促进公共金融服务均等化。
四是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促进农民增收。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内配套农户为重点,稳步增加农户贷款规模,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和提升消费结构。积极参加政策性贷款招标,努力提高扶贫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推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依托电子化服务网络和特色银行卡产品,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代发工资和汇兑服务。大力推广电子银行、银行卡、保险、基金以及个人 理财等金融新产品,为相当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提供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发展对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批发性融资业务,增强其发放农户贷款的资金实力。
 不可否认的是,在金融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农业银行如何在面向“三农”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目标,这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不同层面存在一些争议,国内也没有成功经验可资借鉴。但是,我们认为,农业银行有国家的信用基础,有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优势,有长期服务“三农”的品牌和信誉,已经具备了在这些地区开拓县域市场的坚实经营基础。同时,对于贫困地区低于市场平均收益率的业务,也确实需要国家给予财政、货币和法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目前,农业银行正在全面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财务重组的各项基础工作和公司治理建设,抓紧构建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积极稳妥地推动股份制改革进程。只要农村金融的扶持政策到位,农业银行未来同样可以在服务“三农”中创造有吸引力的经营业绩和股东回报,维护上市公司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百度
回答者:g***6 |
同事,这涉及到银行操作秘密,不是随便好发的。再,每个分行的题库有异同,为了您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您还是问您的主管部门吧。
回答者:g***8 |
第一,在经营战略上,把支持“三农”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这是它自身战略发展的定位。
第二,在组织体系方面,农行通过建立“三农”事业部,把经营决策中心下沉,就是给基层农行以更大决策权,能够真正立足于农村开发一些新的产品。
第三,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了“金穗惠农卡”。该卡具有小额贷款自助、小额信贷循环使用、资金汇兑、电子化缴费、生产消费“二合一”、涉农补贴资金兑付等六大功能,手续简便,实用性较强。
第四,农行原来已经撤出来的网点,现在已经开始恢复,所以在网点建设方面,农行也做了很多努力。
回答者:d***9 |
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难"瓶颈亟待破解三农资讯网
添加时间:
新华网武汉7月23日电
近日,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对湖北295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简称龙头企业)进行了一次调研,结果显示:有92.9%的农业龙头企业表示因为“融资难”,企业存在资金缺口问题;同时,有36%的企业认为贷款难度较过去有所增加。专家分析认为,只有以资本为纽带,整合市场、资源和资金,充分发挥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财政政策及政府管理的联动作用,才能有效缓解农业龙头企业融资困难,共促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融资难”龙头企业类型分析
据了解,本次关于湖北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难”的调研,采取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在湖北13个市州,选取了295户龙头企业(占湖北龙头企业总数14.8%)。其中国家级16户,省级154户,市级125户;中小型企业占92.9%,大型企业占7.1%;私营企业占77.3%,国有和集体企业占14.2%,外资企业占8.5%;从事粮棉油收购加工等传统农业经营的企业占82%,从事农业科技、生物制种及农业综合开发等新型行业的企业占18%。无论从企业规模、注册类型、从事行业和组织形式看,样本企业涵盖面都比较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显示,“融资难”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类企业中:
一是创业成长型的龙头企业。这类企业普遍存在自有资金少、负债率高、融资条件不成熟等特点,因而融资渠道较为狭窄。
二是规模扩张型的龙头企业。这类企业生产扩张愿望强烈,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设备更新的资金需求量大。
三是季节收购型且缺乏抵押担保物的龙头企业。这类企业主要从事农副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资金需求季节性强、时间急、需求量大,在收购旺季资金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四是信用等级和信用状况较差的企业。调查显示,8.3%的未获贷款企业,主要因为信用等级偏低。还有的改制企业产权不明晰,银行对贷款存在后顾之忧。
——金融体制滞后加剧龙头企业“融资难”
1.龙头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结构不合理。湖北省龙头企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失调,过度依赖信贷的现象十分明显。在抽样企业中,2006年信贷融资和股票、债券融资总额54.2亿元,占企业外源性融资总额的93.22%,但其中信贷融资占到93.2%,而股票和债券融资几乎为零。
一些金融专家表示,湖北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潜力有待挖掘。即使在2006年股市步入上升通道并持续走高的形势下,湖北省也仅有2家企业通过配股、定向增发等方式募集资金6.5亿元,仅占中部六省的1.6%,占全国的0.4%,且无一家新上市公司。2006年全省债券发行额为112.5亿元,仅占全国的3.7%,其中还主要是人民银行推出的企业短期融资券,其贡献率达92%。
2.支农金融体系、信贷制度等不能完全适应龙头企业融资需求特点。一方面,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龙头企业的支持虽呈政策性、商业性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格局,但仍主要集中在农行、农发行和农信社等涉农金融机构。2006年,三家机构对湖北龙头企业累计信贷投入额占全省金融机构的62.9%。而由于这些资金供应主体本身存在着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客观上限制了其对龙头企业的投入。
另一方面,调查显示,有28.8%的企业是因银行信贷规模或审批权限限制而未获贷款批准。这表明,一些银行业信贷制度设计,还不能适应龙头企业发展的要求。
3.民间金融发展不畅。尽管允许民间资本投资村镇银行、小额信贷组织等金融组织的政策已出台,但尚处于探索阶段,加之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社会监督,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湖北民间借贷作为地下金融,向正规金融发展的渠道还不畅通,因此在龙头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还很小。2006年,抽样企业的民间融资额,仅占融资总额的4.68%。
4.保险对农业和龙头企业的风险补偿功能不足,使龙头企业经营风险难以规避。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赔付率高,湖北农业保险发展较慢。2006年,湖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占全省保费收入的0.2%,而农业保险赔款支出占全省赔款支出的3.4%,后者高出前者3.2%;全省仅有1家财保开办了涉农保险业务。
5.培植龙头企业的外部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不够完善,使金融部门满足企业融资存在顾虑。首先,龙头企业的管理存在一些普遍问题:评定标准不一,准入门槛过低;缺少规范、统一的行业指引和科学的市场统筹规划,行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项目多;部分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重管理、轻服务,对龙头企业加以名目繁多的收费。
此外,部分龙头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等现象大量存在。资料显示,至2006年末,湖北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类案件胜诉金额15.4亿元,执结5.3亿元,执结率仅为34.4%;部分社会中介机构短期行为严重,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随意为企业出具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和资产评估报告等文件;担保体系不健全,担保基金规模小、担保费用高、放大倍数低、反担保条件高、现金出资比例低等问题普遍存在;企业办理抵押贷款和银行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存在收费部门多、收费种类多、收费标准高、办理时间长等问题。
——化解“融资难”尚需政策配套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及湖北省农业部门专家建议,要逐步化解农业龙头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从若干政策层面给予配套:
一、各级政府在尊重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的同时,应加强对各地农业产业化布局的规划和引导,制定统一、规范的龙头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根据地域特色,培育和扶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品牌,防止重复建设。同时,加大财政政策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介入贴息资金、担保资金、支农风险基金的协作辅助机制,发挥财政公共支出对龙头企业融资的杠杆作用。
二、加强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传导,引导资金向龙头企业和“三农”倾斜。加大对龙头企业贷款监测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对龙头企业监测点制度,掌握企业资金动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投入;出台支持“三农”和龙头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增强服务功能。
三、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增强金融市场对龙头企业融资的外在动力。一是培育龙头企业良好的守信氛围。建立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由政府领导,人民银行牵头,与工商、税务、司法、技术监督等部门联合,对地方金融生态进行综合评定并实施动态奖惩制度。二是借鉴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模式,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体系。
四、完善支农金融体系及信贷管理制度,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信贷市场对龙头企业融资的主导作用。
五、培育龙头企业逐步进入资本市场,打开企业直接融资通道。尽管目前大多数龙头企业还达不到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条件,但作为今后融资的方向,有关部门可争取或创造政策条件,为改善企业融资结构做出积极的努力。可适当放宽资本市场准入条件,支持有实力、有发展潜能的龙头企业开展直接融资;鼓励发展信托市场,允许经清理整顿后符合条件的信托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创造条件使信托业储蓄积聚功能辐射至龙头企业。
六、加快建立适合农村和龙头企业发展的农业保险体系,增强龙头企业融资的抗风险能力。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商业性保险为辅的农业保险体系。成立隶属于政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允许商业性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与政策性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和竞争;组建全国农业再保险公司,通过再保险机制分散风险,并对农业保险经营者的亏损给予补贴。
回答者:s***7 |
您目前处于未登录状态信贷资源将向“三农”倾斜 鼓励民间资本支农【人际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67贴子:
信贷资源将向“三农”倾斜 鼓励民间资本支农收藏
腾讯财经3月6日,银监会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2014年,在保持合理信贷投放总量前提下,信贷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银监会合作部主任姜丽明表示,应当在现有的宏观调控的背景下,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制度创新,持续增加涉农信贷投入。而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亦要求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文件要求大中型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向三农业务倾斜;要求农信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强化支农服务。大中型银行:稳定县域网点银监会的通知要求,大中型商业银行要稳定县域网点,优化机构网点布局,拓展乡镇服务网络,严格限制现有乡镇网点撤并,适度提高农村地区网点覆盖水平。通知要求,农业银行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和资源配置力度。邮政储蓄银行要立足服务农村和社区的零售银行定位,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农业发展银行要强化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中小金融机构:鼓励民资进入 强化支农服务银监会的通知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不断增强支农服务功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好发挥支农服务主力军作用。在谈及民间资本进入农商行、村镇银行时,姜丽明表示,在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股东的逐利行为,监管部门要求新进入的股东签署承诺书,保持机构的支农的性质不变。对于受到广泛关注的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持股比例问题,姜丽明表示,对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持股比例的要求已经由20%降到了15%;由于村镇银行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未来还将会维持15%这一要求。但是对于风险管控能力较强的机构,可以尝试降低主发起行的持股比例,甚至在部分村镇银行进行主发起行退出的试点。银监会的《通知》要求,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稳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入股,提升民间资本股比。稳步培育发展村镇银行,进一步提高民间资本的参与度,科学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此外,《通知》还明确,金融体系应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突出对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和现代种业的金融支持,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慎重稳妥开展“三权”(林权、承包土地经营权、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强化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
登录百度帐号&>&&>& > 正文
破解“三农”融资难助推农业新发展 市政府与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更新时间:&&来源:攀枝花日报
  12月7日,市政府与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在我市签订财金互动助推农业产业发展信贷担保合作协议,破解“三农”领域融资难题,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钧出席签约仪式。   按照协议,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将充分发挥财金互动惠农机制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金投向我市农业产业。签约仪式上,省农担公司为市金惠农担公司授办事处牌,并为我市首批农业担保项目授信。   沈钧指出,合作协议的签订,是我市深化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转变财政支农方式、助推我市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康养+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我市围绕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创新“康养+农业”发展模式,全市农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而资金短缺成为制约我市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沈钧强调,与省农担公司加强战略合作,将有效缓解我市农业农村融资难题,为我市特色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沈钧要求,要有效解决我市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发展受限的问题,破解银行信贷担保合作难题,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投向我市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大力推动我市“三农”发展,为我市在全省高水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记者&彭莉)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每日头条热点导读
中国攀枝花网 | 蜀ICP备号 |
admin#pzh.gov.cn(#换@)下半年农发行信贷重点注入三农领域四大方向
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 贺霞)作为国内市场第三大发主体,由于没有个人金融业务、不吸收居民储蓄,迄今已成立21年的中国农业发展(下称“农发行”)并不被大家所熟知,但其支持三农的主业依然开展得如火如荼。
农发行办公室主任孙兰生在今天举行的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农发行上半年已累计发放贷款7400多亿元,同比增长7.4%,主要投向支持粮棉油收储、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下半年,农发行信贷支农的重点将放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四方面。
夏粮、秋粮继续丰收 收储做到“钱等粮”
目前小麦的收购市场还是以政策性收购为主,市场性收购为辅。农发行客户一部李汉光副总经理介绍,今年农发行较往年提前40天启动夏收准备工作,全力支持启动预案区托市收购,截至7月20日,已投放夏季粮油收购贷款694亿元,收购粮食655亿斤、油料6亿斤。
今年夏粮继续丰收,有关部门显示,今年夏粮总产量2821.3亿,比2014年增产了89.4亿。夏粮以小麦为主,小麦上市初期价格弱势运行。除了河北以外,其他五个小麦的托市收购的预案区都已经启动了小麦最低价格预案。随着后期天气转好,一些小麦的这个主产区将恢复正常的收购节奏。
此外,农发行还要求夏粮收购资金供应过程中,在节假日资金供应不断档,延长服务时间,确保托市资金及时兑付到农民手中。
今年秋收有望再获丰收,农发行秋收准备已经启动。
多方位、宽领域支农格局
孙兰生主任介绍,农发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政策性,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最大的不同,一个是政策性,一个是优惠性。所谓政策性就是我们的信贷资源配置一定要符合国家战略导向,一定是三农领域的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去。多年来农发行的信贷资金始终按照这一个原则来配置。农发行的客户对象主要是公司类的客户,贷款利率基本都是央行基准利率或下浮利率。
除全力支持粮棉油收储资金供应管理这项重任,农发行适应国家统筹城乡发展需要,逐步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领域,形成多方位、宽领域的支农格局。
在支持水利建设方面,延长水利中长期贷款期限,与专项过桥贷款组合使用。推进涉农棚户区改造方面,重点支持城中村改造、农村危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方面,放宽区域准入政策,对中西部地区重点倾斜。加大对贫困地区、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扶贫开发支持力度。研究推进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探索整区域扶贫等模式,实施精准扶贫。农发行还推出整体城镇化建设贷款业务,积极支持“62+2”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和发达县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孙兰生主任表示,优惠性是农发行服务“三农”的显著特征。农发行一直坚持减费让利,优惠支农,90%以上贷款实行基准利率或下浮利率,收费项目少、收费标准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情况,对符合条件的涉农中小企业不抽贷不压贷,帮助企业渡难关。
政策性银行融资的新模式
农发行资金计划部总经理刘定华坦言,利率市场化以后,农发行在筹资上面临资金需求量显著增加、发债规模遭遇竞争瓶颈且成本是显著增加,能否在市场上筹集到满足不断加重的职能任务所需的资金量,同时又要管控好成本,实现在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对农发行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由于不能接受居民储蓄存款,农发行资金来源过去高度依赖人民银行再贷款,发行金融债券,同时在市县域范围内吸纳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存款,这些年农发行坚持自主自立,面向市场,既主要依托于国内市场来筹集资金,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面发展债券,我们在国际债券市场上发行了四期债券。去年境内境外的人民币利率债利差200个BP左右,相对稀释一部分发债成本。
这几年农发行也重视了对存款资源的管理和对一项公共存款的营销工作,每年新增存款量都在一千亿元左右,自筹资金能力逐步增强。目前资金自筹率达到90%左右,即政策性金融债占资金来源71%左右,存款占资金来源的20%左右,再有一部分主要就是央行的再贷款,成为市场第三大发债主体和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业农村的重要平台。
改革路上的农发行
农发行在支持“三农”发展的同时,实现了自身规模、质量、效益的统一。2014年,农发行人均经营利润96万元,资产利润率1.78%,成本收入比23.3%,近10年来累计上缴国家税收800多亿元,实现积累与贡献3500亿元。资产质量明显改善,不良贷款率0.57%,大大低于同业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483%,是监管标准的3倍多。
同另外两家政策性银行一样,农发行因目前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受到市场关注。“可以预见,随着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影响农发行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农发行将确立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约束机制,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建设成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孙兰生主任表示。
(责编:值班编辑、刘阳)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日头条三农领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