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谋求独立上市,努比亚z11上市时间独立了吗

努比亚创始人亲下战书:全面屏是偷换概念,努比亚要做颠覆者
今天上午,努比亚智能手机总经理、努比亚品牌联合创始人倪飞发布了一篇题为《全面屏的全面“战争”在争什么?》的问题,正式向外界表明了努比亚手机对于全面屏的理解,同时这也可以视为努比亚像目前市面上的诸多全面屏手机下的一封战书。
在这篇文章中,努比亚主要提出了几个观点:
1.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和功能的需求,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手机;
2.过分强调18:9屏幕比例,不考虑边框给机身正面屏幕美感造成的毁灭性破坏,违背大众美学的需求,以此来乱定义“全面屏”是严重的偷换概念;
3.“全面屏”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没有边框,或者从正视角度看不到边框,与努比亚一直努力的窄边框设计思路相符;
4.努比亚的全面屏2.1不仅是屏占比的提升,还包括对无边框屏幕美学的探索、屏幕交互体验的提升。
当然,全文讲的内容远不止这些,但从这四点中我们可以看见努比亚对全面屏2.1的态度:屏占比高,有18:9屏幕比例但不过分强调,继续通过窄边框来提升正面美感,围绕在全面屏周围还有相应的屏幕、边框交互体验。
努比亚全面屏手机已经确定将于10月12日正式发布,这个时间点卡得也非常有意思,虽然没有凑9月中下旬这波全面屏手机潮的热闹,但是正好比华为Mate 10/10 Pro更早一些,同时与努比亚新品发布会时间很接近的,还有来自荣耀的高性价比全面屏新机荣耀7X。
根据此前曝光的消息,努比亚全面屏将命名为Z17S,配备一块5.73英寸屏幕,正面为高屏占比和左右无边框设计,后盖采用四曲面玻璃,中框为CNC工艺铝合金材质,网友jayxlyou制作了一张努比亚全面屏手机的效果图,从效果图来看,努比亚Z17S的正面屏占比几乎高于现在市面上的所有全面屏手机,同时无边框的视觉效果也和全面屏相得益彰,这也是努比亚在全面屏时代最大的优势所在。
如今努比亚直接发文章表明自己对全面屏手机的理解,加上此前努比亚官方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对现在市面上各种刘海儿、宽下巴、宽边框全面屏的调侃,这Flag算是立下了,努比亚能否如倪飞所言用全面屏2.1颠覆现有的全面屏手机,还需等到10月12日发布会那天努比亚拿出真机才能见分晓。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努比亚肯定会在Z17S这款全面屏新机上下大功夫,毕竟有之前的无边框技术铺垫,努比亚有这个技术基础去进一步提升手机的屏占比,并且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努比亚正在谋求独立上市,而努比亚Z17的销量与其实力并不相符,是一款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的国产旗舰机,Z17S通过对现有全面屏手机建立优势是有潜力为努比亚拿下更多市场份额的。
(文/韦康)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地球的事儿,我们都知道!
36氪的科技资讯小分队
今日搜狐热点通用要推动Cruise上市,这一步百年巨头稳赢吗?
  文 | 大壮旅
  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
  新智驾按:换来了财务灵活性的 Cruise 也可能成为其他公司的兼并对象。
  在自动驾驶的万里长征中,通用汽车又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不过说实话,这也只是第一站而已。
  前不久彭博社消息称,汽车巨头正在为旗下自动驾驶部门 Cruise 规划未来。据悉,通用内部正在考虑让 Cruise 独立上市或将该部门剥离等战略选项。不过,财大气粗的通用并不着急,它希望该业务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后再做最后决定。
  虽然一时半会我们还等不到 Cruise 这个超级独角兽 IPO,但通用有意推动 Cruise 上市的消息已经足够重磅,毕竟它才刚刚拿到软银 22.5 亿美元巨额投资,而现在 Cruise 的估值已经达到了 115 亿美元。
  这条重磅新闻不但彰显了通用在自动驾驶大战中的从容自如,还一并让老对手福特感觉无地自容。
  通用 2016 年豪掷 10 亿美元收购 Cruise,去年福特则如法炮制,为自动驾驶新创公司 Argo AI 注资 10 亿美元。不过,后者的投入并没有激起什么水花,福特的自动驾驶出租车 2021 年才能正式部署,而通用则把部署时间定在了明年,“艺高人胆大”的通用甚至一点都不给自己留后路,直接取消了车辆的方向盘和油门踏板。
  *为了自动驾驶,两家公司的研发投资都在不断攀升
  对于 Argo AI 毫无作为这个事实,福特也有自己的解释。它表示自己更看重获利能力,部署速度并非第一要务。
  这样的理念确实新奇,毕竟现在市场上的各家公司都在拼速度。不过福特的想法也无可厚非,毕竟这场自动驾驶大战不可能所有人都笑到最后,所以研究怎么挣钱可能更加重要。
  福特确实也是按这个脉络来执行的。上周五,福特宣布与路径和调度软件新创公司 RideOS 达成合作,而此前它还与 Domino 和 Postmates 携手,一同测试自动驾驶递送服务。
  关于自动驾驶未来的商业化,现在还有很多问题函待解决,比如到时自动驾驶打车服务领导者到底会用第三方技术还是坚持自主研发?同时,导航和递送服务未来市场前景如何,它们能和自动驾驶汽车一样重要吗?此外,福特给自己规划的道路真能走得通吗?专注利润的福特“失血”速度可是在不断加快。
  如果你关注过两家公司的股价,恐怕就知道投资者到底更偏向于谁的发展战略了。
  *不同的发展战略换来了走势差异巨大的股价
  那么对通用来说,放开对 Cruise 的保护,将它推向 IPO 真的是最佳选择吗?投资者心里很清楚,自动驾驶是未来,通用在这方面的进步也让他们欢欣鼓舞。不过,投资者并不喜欢自动驾驶行业这种疯狂砸钱的竞争方式。要知道通用在 2008 年的金融海啸中曾经倒掉过一次,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商业模式还是让人不大放心。因此,将 Cruise 业务独立出去可能会减少投资者的担心,同时给这个部门更强的财务弹性。
  不过,任何形式的股权出售或定向股都只能是暂时性的解决方案,因为过于复杂的股权结构可能会成为影响公司估值的拖油瓶。
  此前,在休斯电子的问题上通用就曾使用过定向股的形式,而 1997 年时,休斯下属的防务部门则被整体卖给了雷声公司,剩下的车载电子部门则被整合进了通用的子公司德尔福汽车,而后来德尔福也被分拆出来独立成军。21 世纪初,通用还卖掉了新闻集团旗下通讯业务的定向股,而这部分业务最终变成了现在的 DirecTV,2015 年时被 AT&T 收入囊中。
  这样来看的话,一旦自动驾驶市场战局逐渐明了,上了市的 Cruise 会成为众人觊觎的大肥肉,它很有可能会成为其他自动驾驶公司的兼并或收购目标,通用对它的控制力就会逐渐削弱。当然,如果通用能保持现在的快速上升势头,在为 Cruise 的未来选择道路时它们就能有更多话语权了。【完】
  欢迎在新浪微博、网易号、今日头条、天天快报、UC 头条、搜狐号、一点资讯关注@新智驾。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相关阅读手机维修太贵?三星“专属管家”为你省钱就是耀自由荣耀畅玩手环A2"自由白"心动首销Galaxy C8:F1.7 VS F2.0 相差不止0.3!Q3季度GPU排行:王者荣耀拿MVP就靠这8款手机手机摄影讲堂22期:玩转延时摄影终极指南
相关推荐资本冲动能否助力汽车之家继续振翅高飞?在家还用耳机听音乐?是时候用音箱享受听觉的盛宴试用福利 | 花香何必等春天,一台香薰机就够了12.99万买中型SUV剑走偏锋!与奔驰合资销量惨淡,10年原地因太偏科?丰田新车打“网红”牌!别人家的卡罗拉!一键求助、手机关车窗砸下44亿续命!“德系老四”还有过这么一段?空气悬架都是它玩剩下的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中兴或将出售努比亚部分股权 后者谋求独立上市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5月24日讯 据科技报道,有意出售手中的努技术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将持股比例降至50%以下,目前正在接洽意向收购方。出售股权同时,努比亚也正在寻求独立上市。中兴通讯目前持有努比亚60%股权,为第一大股东。通过旗下公司持有努比亚33.3%股权。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中兴或将出售努比亚部分股权 后者谋求独立上市》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康佳转型,为什么让人不淡定_百度知道
康佳转型,为什么让人不淡定
我有更好的答案
20年前,彩电是高科技产业,还是最性感的。“不过,2000年以来,我们关注焦点是传统企业如何转变”,并强调,“康佳不再只是一家彩电公司,将转型投资控股平台,彩电业务则谋求独立上市”。这基本给康佳定了中长期调子。但隐含的信息,有些让人不踏实,不淡定:1、彩电业之前确实性感,但要说2000年以来康佳关注焦点就是“传统企业如何转变”,明显托大,有点为眼下找台阶的意思,让人感觉它很互联网或很平台;2、“不再只是一家彩电公司”,转型投资控股平台。语义重心在后面,说明整个集团架构将是投资驱动,彩电业务在这层下面。3、彩电业务谋求独立上市。这,这是什么逻辑呢?一方面你说它已经不像20年前那样性感,说明至少不是当下新概念,如今又要它独立上市。你这圈钱吗?我的预感是,彩电业务接下来可能想融资,比如释放部分股权,引入战略资本,如此,既可获得资本奥援,也可摆脱包袱压力。至于寻求IPO,短期可能只是说辞,尤其可用这个由头吸引战略资本。这里面一定有康佳集团的资本技铺垫。毕竟,现有的康佳A若失去彩电主业,那整个就主业空洞化了。不要说投资者很难同意,就算同意,它自己这个周期怎么填补空洞,确实很难。所以,这里体会一下我为何开头说不希望成为乐视风或者早起国美风。你知道这两家公司曾有过将旗下上市子公司过度工具化的典型经历,甚至也是脆败的原因之一。此处,你再将2、3结合就能看出,康佳集团未来也不排除走向依托旗下上市公司做为平台,为投资业务创造新的融资条件的路径。未来,很有可能出现类似的工具化一幕。那时,本质上,家电业之于康佳集团,就像乐视网之于此前的乐视控股,国美电器之于鹏润。你会说,这有什么呢,不过就是很平常的集团化架构。不也跟联想集团之于联想控股一样吗?形式上一样,但同样架构里,核心业务扮演的角色并不一样。我说希望它成为联想控股的架构,其实是想说,刘凤喜的逻辑,应该建立康佳家电主业至少在中国获得相当强的地位才好那样表态吧。如果只是为了转型,即便有这样的逻辑,也不过是空架子。这是我对它不太放心的一面。由于之前的2015年,它经历过一轮极为严重的震荡,足以“留名”全球商学院经典教材,我担心的一面在于,康佳是在寻求一种妥协,过度迎合大股东主导的变革。当然,我们没有任何权利非议一家公司的转型。尤其对于康佳。它身上其实有太多悲情。它可是中国老牌家电企业。有近40年的历史。当年它曾是中国CRT时代三巨头之一。转型平板时代也很有看点。但在体制约束下,它起个大早,赶了晚集。当海信、TCL们快速崛起后,它的地位却开始持续滑落。我说它有体制约束,主要是它身处大股东之下,有太多约束,导致它的机制很难符合市场化特征。它的意识绝对没问题,当初朝平板时代转型,过去几年多朝智能化转型,意识应该说都不落后,但它没有真正的能力整合关键资源快速引导,更多停留在意识与理念阶段。这种体制给康佳带来诸多约束,导致它与大股东之间不断出现矛盾。早在2009年末,双方矛盾就很明显了。我记得很清楚,当年,康佳模组厂落地昆山,就是矛盾结果。深圳那边尤其期望落在当地,但很难给它土地,而昆山有更多优惠。一个细节显示出矛盾,项目动工时,深圳那边来了多家媒体,回去后却被要求不能作为重点报道。主要矛盾集中在同业竞争。康佳是家电制造业。在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基本都是地产企业。康佳的商业模式注定了无法真正脱离土地经济与地产形态。但由于大股东主业也是地产(主要是商业地产),双方之间同业竞争矛盾持续很久。对康佳来说,地产业务有双重意义:一是天然的工业地产形态;二是有许多配套项目很容易变通转化为商业地产形态甚至商品房,从而能平衡自身家电业务运营的压力。多年,它手中的地产确实也增值多多。格力、海尔、海信、长虹、TCL,地产业务都不弱,有的早就是上市公司了。康佳因为受制于华侨城,导致它很难在这个维度上有更深的布局。因此,双方博弈深深。后来它们为了一处关键地块,甚至对薄公堂,那可真是罕见一幕。几年来,康佳危机感深深。主业被对手拉开距离,它对业外收入就有一定依赖。地产业务能平衡部分风险。另外,华侨城虽身为大股东,并非绝对控股,只是占据逾20薇壤2还て诓┺闹校中季萆戏纾娲碚季菘导袮董事会最多席位。这种局面也导致过去多年康佳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一直缺乏激励措施。与其他同行相比,它显得相当被动。但上述一幕持续到2015年,竟被康佳中小股东联合内部派系完成一场逆袭。它们竟然占据了董事会多数席位,从而决定决策层的人马。当时刘凤喜被架空,换了新人。虽然后来很快又作了平衡,吸引大股东方面的代表,包括刘凤喜本人,但中小股东选定的新总裁,仍然代表更多自己的利益。那新总裁,也就是刘丹,当年也曾长期任职康佳,立过汗马功劳。但后来转战行业,被中小股东选定、回归后,实施的却是休克疗法。他激烈地甩掉了许多老人马,中间甚至短短几天还有反复。整个康佳无法经受住震荡,主业明显不利,而资本市场更是不满。随后复牌,竟然创下9个跌停。这也直接促成刘丹下课。之后华侨城重新主导了董事会,康佳重获安定。当然,大股东与刘凤喜等人显然也没有完全走回过去老路,而是开始展现创新变革风向。整个2016年,主业元气恢复,虽然利润没有真正的变化,许多业务主要来自资产处置,但是智能化转型尤其是互联网服务取得不错的成效。当然,最大的看点在于年末落实的全球高管人选竞聘。虽然有些方面很难立刻改变,但仍还有新的血液流入。2017年以来的康佳,基本上就在重新定位。它一是迎合华侨城整体转型,二是自身也在寻求变革,厘定了刘凤喜开头的表述。这一步确实取得了成效。中报至少再度盈利,虽然更多来自营业外收入,市场倒也稳定下来。但是,我们也看到,康佳集团眼前的改革并不彻底。它依然有两重风险:一、转型投资控股平台,我们并不担心它的资本力量。更多是它需要丰富的投资经验。康佳这方面积淀不深,虽有新的人马帮持,想短期建立起口碑,还很难。而且,它并投资那些新创项目,更多追求能更快产生投资效益的领域。市场上有,但也未必成就它多少机会。二、家电业务,过去为康佳集团甚至华侨城创造了很多营收,较长时光里,现金流也发挥了作用。但是眼下,我们认为,康佳集团对于这部分业务有透支的可能,就是说,它虽然不能带来多少利润,但短期还是要依赖它带动营收,如果能IPO,还可以打通资本市场。在投资控制业务壮大之前,家电业务还不能过度弱化,否则整个康佳集团都可能显得空洞化。2017年,康佳营收目标是300亿,净利要达到3亿。这意味着,家电业仍会是核心营收倚重,而利润恐怕仍会来自业外。最新公告里提到,一处核心资产处置如果能按预定目标,在2017年完成,按它持有的70蘩扑悖赡芑竦?0多亿的收益。现在看看,到底还是地产生意才能拯救公司啊。我说康佳转型,不让人淡定,并非完全否认它选择的这条路径。后者确实有一种新的味道:不但可以进一步消除与大股东的同业竞争关系,也可以化解地产政策调控与彩电板块成长的双重压力。早在10多年前,海尔就确立过金融+产业两轮驱动的路径,它一度被视为GE的拥趸。但康佳主业谈不上稳固。它在跟时间赛跑。如果不能尽快形成新的造血功能,尤其是利润点的挖掘,它也会面临坐吃山空。它的财务面很难形成真正内在的体质化的提升。2017年中报虽然表面盈利,但也建立在透支某些资源基础之上,在我们看来,2018的康佳,将会面临一波更大的挑战。
采纳率:88%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努比亚z9上市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