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盘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游冰太平洋,渴了就会醉代表什么数字?

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8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8&ISO:100&曝光补偿:0&EV&曝光时间:0.01&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8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8&ISO:100&曝光补偿:0&EV&曝光时间:1/125&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8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8&ISO:100&曝光补偿:0&EV&曝光时间:0.01&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8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8&ISO:100&曝光补偿:0&EV&曝光时间:1/160&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8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8&ISO:100&曝光补偿:0&EV&曝光时间:1/60&sec&
漂亮,欣赏!感觉2、3、5P有点斜,后期调整下更好
以色“获众”,以摄会友。。。。。。
地平线斜了
主体最好置于黄金分割点,欣赏
漂亮的风景,欣赏了
漂亮,感觉还是D800出来的成像漂亮,今日无分了,素顶支持新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俄罗斯风格的各式建筑。游览其中,犹如置身异国他乡。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13&ISO:200&曝光补偿:1/3&EV&曝光时间:0.01&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13&ISO:200&曝光补偿:1/3&EV&曝光时间:1/80&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14&ISO:200&曝光补偿:1/3&EV&曝光时间:1/125&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14&ISO:200&曝光补偿:1/3&EV&曝光时间:1/125&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14&ISO:200&曝光补偿:1/3&EV&曝光时间:1/125&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14&ISO:200&曝光补偿:1/3&EV&曝光时间:1/125&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14&ISO:200&曝光补偿:1/3&EV&曝光时间:1/60&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13&ISO:200&曝光补偿:1/3&EV&曝光时间:1/160&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13&ISO:200&曝光补偿:1/3&EV&曝光时间:1/160&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13&ISO:200&曝光补偿:1/3&EV&曝光时间:1/160&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13&ISO:200&曝光补偿:1/3&EV&曝光时间:1/160&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4.5&ISO:560&曝光补偿:-1&EV&曝光时间:1/30&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4.5&ISO:200&曝光补偿:-1&EV&曝光时间:1/40&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4.5&ISO:200&曝光补偿:-1&EV&曝光时间:1/320&sec&评论相机品牌:NIKON&CORPORATION&相机型号:NIKON&D700&镜头:24-70mm&f/2.8-2.8&曝光:光圈优先&光圈:F4.5&ISO:200&曝光补偿:-1&EV&曝光时间:1/2500&sec&压缩的很心疼哈。谢谢浏览。请指点。
用脚步丈量健康,用镜头记录美好。
色彩用光都很好,向你学习了!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bbs4/logo/.gif
拍的不错噢,欣赏
精彩,欣赏
http://i1.3conline.com/images/upload/upc/face/20/55/07/48/x150?1
镜头后面的这个头不給力了
很精美的欧式建筑,欣赏了
三湘四水欢迎您,请关注湖南摄友论坛
http://itbbs.pconline.com.cn/dc/f768995.html
领略雪域高原风情,请关注西藏摄友论坛
http://itbbs.pconline.com.cn/dc/f76882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评论相机品牌:Canon&相机型号:Canon&EOS&5D&Mark&II&镜头:EF16-35mm&f/2.8L&II&USM&曝光:Manual&control&光圈:F2.8&ISO:100&曝光补偿:0&EV&曝光时间:1/500&sec&评论评论相机品牌:Canon&相机型号:Canon&EOS&5D&Mark&II&镜头:EF16-35mm&f/2.8L&II&USM&曝光:Manual&control&光圈:F2.8&ISO:100&曝光补偿:0&EV&曝光时间:1/500&sec&评论相机品牌:Canon&相机型号:Canon&EOS&5D&Mark&II&镜头:EF16-35mm&f/2.8L&II&USM&曝光:Manual&control&光圈:F11.3&ISO:100&曝光补偿:0&EV&曝光时间:1/15&sec&评论相机品牌:Canon&相机型号:Canon&EOS&5D&Mark&II&镜头:EF24-70mm&f/2.8L&USM&曝光:Manual&control&光圈:F11.3&ISO:100&曝光补偿:0&EV&曝光时间:0.25&sec&评论相机品牌:Canon&相机型号:Canon&EOS&5D&Mark&II&镜头:EF24-70mm&f/2.8L&USM&曝光:Manual&control&光圈:F11.3&ISO:200&曝光补偿:0&EV&曝光时间:15&sec&评论相机品牌:Canon&相机型号:Canon&EOS&5D&Mark&II&镜头:EF16-35mm&f/2.8L&II&USM&曝光:Manual&control&光圈:F2.8&ISO:100&曝光补偿:0&EV&曝光时间:1/180&sec&评论相机品牌:Canon&相机型号:Canon&EOS&5D&Mark&II&镜头:EF16-35mm&f/2.8L&II&USM&曝光:Manual&control&光圈:F16&ISO:100&曝光补偿:0&EV&曝光时间:1/45&sec&
分享支持!
漂亮佳作!
色彩漂亮支持
成都摄友会技术交流、外拍活动组织的QQ群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31029型伏尔加发动机测评
  一辆31029型伏尔加轿车行驶时,抖动,车速达到90km/h时,转向盘抖动,检查油电路均未发现问题,清洗化油器亦不能奏效。检查分析首先应明确判断出发动机是在冷车时还是热车时,是在怠速时还是中、高速时抖动,是否与转向盘抖动相伴随。   检查发动机各缸工作情况是否正常,查找点火系统、燃料系统或机械机构(进、排气门密封情况等)可能引起发动机抖动的故障原因,并予以排除。如发动机各系统工作正常,应考虑由于发动机支承不平衡与前悬挂产生共振而引起发动机抖动的因素,注意检查发动机前后三点支承胶垫是否变形损坏、与前悬挂联接部位是否松旷及前悬挂各联接部位情况等。该车行驶速度为9Okm/h时转向盘抖动(即转向盘跳摆),如果在其他车速下无此情况,故障就是由于前轮和前悬挂产生共振引起的。  引起故障的原因主要有:(1)前轮动不平衡。(2)前轮定位失准。(3)悬挂系统变形、松旷。(4)转向机构不良。(5)前、后轴距不相等。以上各种因素均能造成上述故障,具体是哪种原因,还须综合分析,逐一排除。其中前轮动不平衡是引起小轿车转向盘抖动的常见原因,轮辋变形、轮胎磨损不均匀和车轮平衡块丢失等则是造成前轮动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可以采用车轮换位法进行试车比较。车轮动不平衡应在动平衡机上进行动平衡检查,调整不平衡度,消除不平衡量。
10.99-16.29万
10.78-15.98万
11.59-16.99万
10.3-14.68万
17.98-25.98万
9.98-15.9万
10.78-16.38万
16.98-23.78万
18.99-31.69万
23.98-42.28万
太平洋汽车网官方热线服务时间: 9:00-18:00
热门IT产品
请登录后操作伏尔加河上的灯火--漫话苏联小说(中)
40,《伏尔加河上》、《一年级小学生》、《沙沙日记
夏令营日记》  普里列查叶伐:《伏尔加河上》
  普里列查叶伐,通译作普里列扎耶娃。1903年出生,教师出身的作家,在大学受过文学和教育学专业训练,做过15年教师。30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题材多与她熟悉的青少年生活有关。在苏联儿童文学史论著中,她的描写青少年学校生活的中篇小说《同志们和你在一起》(杨寿均译,作家书屋,1953)受到高度评价:“从头到尾都在培养读者极有价值的同志情谊、对学校的爱、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憎恨(美国的保卫者--在美国的旗帜下作战的黑人士兵却不能在资本主义世界过活),以及对伟大苏维埃祖国的自豪感(苏维埃国家已在世界上肯定了这样一条法律:‘苏联公民不分民族和种族一律平等’)。”“教导读者不要追求便宜的荣誉,教导他们了‘消除人们意识里的资本主义残余’――私有者的感情、狭隘的利己主义,这部小说还讽刺了生活行为上的无原则性”(《苏联儿童文学》,格列奇什尼科娃著,张翠英、丁酉成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
  《伏尔加河上》发表于1953年,是普里列扎耶娃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继续深化了《同志们和你在一起》的主题,讲述一个散漫无章、无组织无纪律无秩序的七年级班级怎样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努力下转变成为一个优秀模范的班级,写了杰出的教师、优秀的学生,以及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家庭、城市生活、工厂、有灵感的创造劳动的人们、故乡秀丽的风景、美丽的大河伏尔加”,广泛探索了苏联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性格成长,苏联教育模式的优越性也渲染得恰到好处。对我国少年读者来说,可以从中观摩苏联青少年激动的、活泼的、乐观的、创造性的集体主义校园生活。
  普里列扎耶娃还有一部《玛莎的青春》(白琳、周爱琦译,光明书局,1955)也写得很不错,讲述一个师范大学的女大学生在卫国战争期间的学习、工作和感情生活,很有布尔乔亚言情味道。在普里列扎耶娃创作生涯的后期,主要成果是一系列关于列宁生平的长篇小说,八十年代后出了若干中译本,主要有《列宁的一生》(彭卓吾译,北京出版社,1986)、《列宁的故事》(胡曙中、孙梅琳译,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不平凡的一年》(彭卓吾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列宁的一生》(陆永昌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施瓦尔茨:《一年级小学生》
  很多五十年代的小朋友们大概都还记得这本可爱之极的小书,记得封面上那个瞪着大眼睛神气十足的小女孩马鲁霞,丁玲同志为这本书写了一篇充满感情的前言,热烈地向小朋友、教师和家长介绍这部让她“整个都被吸引住了”“沉醉在里面了”“极有趣味”的好书。顾名思义,《一年级小学生》讲述刚刚上学的小女孩马鲁霞一年的生活,她的进步、快乐和烦恼,许许多多生动好玩的事情,描写儿童心理细致入微,生动感人,此外还刻划了热心教育工作的苏联教师安娜.伊凡诺夫娜的光辉形象。丁玲同志这样总结《一年级小学生》的内容:“这本书告诉我们,苏联孩子们怎样正确地过集体生活,怎样爱人,这样听奶奶妈妈的话,怎样有礼貌,怎样帮助同学,怎样样改正自己的缺点,它启发我们的小学生怎样用思想,去思索一切所碰到的事。……启发人们对生活有更可爱的理想,而又以美好的理想来使自己生活得更愉快些。”
  其实严格而论,《一年级小学生》是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只是叙述方式和小说别无二致,读起来跟小说一样;它的篇幅不长,可一口气读完,像盛夏的冰棍那样凉爽宜人。作者施瓦尔茨生于1896年,1958年去世,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23年开始发表作品,是一位经历过沙俄时代的老资格作家,从薄薄的一册《一年级小学生》可以看出此老的艺术功力相当了得,而此老兼擅小说和戏剧创作,剧本似乎更胜一筹,其他作品的中译本有以下这些:《两兄弟》(王石安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3)、《雪女王》(任溶溶译,青年出版社,1952)、《我们的工厂》(任溶溶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两颗枫树》(叶小铿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奥列克辛:《沙沙日记 夏令营日记》
  奥列克辛,通译作阿列克辛,《沙沙日记 夏令营日记》又译作《三十一天
沙沙日记》(邱陵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一本超级可爱的作品,描写苏联少年儿童、少先队员的夏令营生活,以日记体记载少先队员沙沙从日到8月14日一个月的经历,从驶往夏令营的火车上结识新朋友开始,到驶回莫斯科的火车上开夏令营总结会议结束。如果说我在前文多次说到“苏联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是个含混不清的概念,那么这本《沙沙日记》所描写苏联少先队夏令营生活确实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幸福”。
  关于苏联人民的休闲生活,邱陵先生在《译者的话》中这样介绍:“苏联的工人、职员和儿童,都有享受斯大林宪法第一一九条所规定的休息权。每逢夏季,他们有的到苏联南部风景优美的地方去。大人住休养所,儿童进夏令营。夏季休养机构的设备非常完善,经常有体育和娱乐活动。这是苏联的人民和儿童在幸福生活中最愉快的一个时期。夏季休养机构,都是最好的建筑物,有的是从前的贵族、地主、资本家的寓邸别墅,有的是新建的新式房屋。生活在里边,简直是生活在真正的极乐世界中!”苏联儿童的夏令营生活是怎么过得呢?五十年代初出过一本《苏联少年先锋队夏令营》的专著(雅洪托娃编,郭一民、高长荣译,青年出版社,1952),详尽论述了夏令营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去夏令营之前的准备工作、夏令营的设备、夏令营生活的组织、政治教育工作、文化和群众工作、体育、观察大自然、行军生活、少年技术家、劳动教育、医疗卫生工作等等,充满魅力的营火晚会、林中宿营、狂欢节、歌舞剧演出等等活动,让我这个童年时代从来不知夏令营为何物的人大有白活的感觉。
  在《苏联少年先锋队夏令营》里,还有一份供各年级同学假期阅读的书目,其中我听说过或者读过的书只占三分之一。书中另一份供苏联儿童假期观看的电影目录,绝大部分闻所未闻。在我的青少年时代,五十年代的苏联小说可以看到,而绝大部分苏联电影再也看不到了,当年可以看到而且翻来覆去反映的苏联电影只有《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寥寥几部而已,这也是我当年由衷羡慕五六十年代青少年的原因之一。
  《三十一天
沙沙日记》的作者阿列克辛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生于1924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东方学系,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从五十年代至今,他的作品在中国拥有相当数量的读者群。文革前出版的作品除了《三十一天
沙沙日记》之外,还有一部《中队齐步前进》(邱陵、叶冬心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4)也深受当年小读者的欢迎。文革后他的作品一直在出,从八十年代的《前天与后天--阿列克辛中篇小说选》(蒋望明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七楼广播电台》(王昌茂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鼓手的秘密信号》(昌茂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两个同学的通信》(昌茂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冒名顶替》(王志冲译,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小谢瓦奇遇记》(吴泽林译,北京出版社,1987)到最近几年的《可怕事件》(陆肇明译,译林出版社,2004)、《我的哥哥吹黑管》(陆肇明译,译林出版社,2003),版本众多,篇目多有重复,
  阿列克辛的作品轻松幽默,故事性强,尤其擅长写冒险小说,塑造机智勇敢的苏联少年形象,非常好看。《三十一天
沙沙日记》是他的早期作品,还不算老到,以致引起苏中学界中人的批评:“恶劣性格不痛不痒地轻易就改正过来,夸口的变成了谦逊的,放荡不羁的变成了守规矩的,一切误会冲突也同样轻易地就解决了,错误也同样轻易地改正,破裂的关系很容易就恢复过来。”“作品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作家没有生活,或者生活贫乏,才不得不根据自己的臆想,而用概念来写作,以致写成公式化、一般化的作品。原来生动复杂的生活,给简单化了,这不是很明白吗?”(《在学习苏联儿童文学的道路上》,陈伯吹著,少年儿童出版社,1958)这些批评或许不无道理,但无关痛痒。对我而言,在这部作品里可以了解苏联少年儿童无忧无虑丰富多彩的夏令营生活,在那个蒙昧的年代里可以神往一番社会主义苏联少年儿童的生活方式--足够了,知足了。
  《伏尔加河上》(左海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
  《一年级小学生》(任溶溶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
  《沙沙日记
夏令营日记》(邱陵译,上海新亚书店,1952)&&&&41,《小家伙》、《小星星》、《永远在一起》
  李克斯坦诺夫:《小家伙》
  战争爆发后,在德军的闪击攻势下,最紧迫的任务是把工业企业从危险地区撤退出来,最初三个月撤退了大约1360个大型企业。由于适龄的青壮年大多参军去了前线,撤退到后方的工厂面临人手不足的严峻挑战,为了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飞机、坦克、大炮以及各种轻装备、弹药、军服、粮食等物资,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一些少年经过短暂的训练走上了工作岗位,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这些少年活跃在车间、矿山、工地、农田,为了战争的胜利辛勤劳动,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力量。《小家伙》描写的就是这些战争期间的少年劳动者,主人公叫柯斯嘉.马雷歇夫,外号“小家伙”,他经过不懈的努力,刻苦的学习,掌握了高超的复杂的技术,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工人,而且组织他的同伴们共同进步,探索革新技术,在工作岗位上作出了非凡的业绩。小说详尽描写了柯斯嘉及其同伴们的成长经过和大后方人民用忘我的劳动支援前方的爱国激情,后方人民艰难的日常生活和和不畏艰险的高昂斗志、富有诗意的精神生活也写得生动感人。
  作者李克斯坦诺夫生于1900年,十月革命后开始他的记者生涯,1930年后长期在乌拉尔地区从事新闻工作,非常熟悉这一代的工厂企业和风土人情,特别是战争期间大批工厂撤退到了乌拉尔,这里成了大后方的工业中心,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绝佳的题材。李克斯坦诺夫的重要作品大多是以乌拉尔地区的工人阶级为背景,比如描写乌拉尔矿区斯达汉诺夫工作者事迹的《第一个名字》》(白琳译,光明书局,1954)和描写矿山工程师为苏联探寻矿藏的《绿宝石》(郝今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写得最好的还是《小家伙》,这部作品在苏联儿童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声誉。
  瓦西连柯:《小星星》
  苏联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瓦西连柯的作品以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的中篇小说《小星星》最为杰出。这部作品描写技工学校的几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他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开动脑筋,勇于创新,掌握了新的知识和技术,并且在集体生活中互相帮助,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共同提高了思想道德品质。这是一本写得很优美的小说,把苏联少男少女的学校生活渲染得极为动人。
  瓦西连柯生于1895年,1966年去世。十月革命后在工会和教育部门任职,他的作品主要为青少年儿童题材,文革前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来的瓦西连柯作品相当多,这些作品篇幅都不长,印制精美,很受当年小读者的喜爱。当年的小读者们如果不记得瓦西连柯这个名字,不知下面这些作品可否勾起他们的童年记忆:《家庭会议》(任溶溶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3)、《胆小鬼》(汤觉宇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3)、《最有意义的一天》(阎童译,重庆人民出版社,1955)、《小鬼》(平子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3)、《魔匣》(柳朝坚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9)、《绿木箱的故事》(于少文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9)……
  哈夫金:《永远在一起》
  哈夫金的《永远在一起》也是一部很有名气的儿童文学作品,描写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附近一所矿山附属学校的学生生活,按照中译本内容提要的说法,这本书是写怎样培养学生集体生活的,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如何使个体趋向于集体;如何细心地发现学生的特性;如何改造落后的学生以至家长进而使家长与学校融为一体;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如何把学校办得生气勃勃;如何启发教师们培养下一代的热情。《永远在一起》的别致之处在于,这些官式内容以外还有其他不俗的段落:师生们探索地质资源的远足行军,老游击队员包劳维考夫大爷的教诲,热爱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们的工作,以及贝加尔湖地区自然景色的描绘――“严寒,浸透了寒冷的阳光的冬季空气,春天在外贝尔加盛开的石楠草的淡紫色的烟雾,夏季的骤雨,森林里的僻静小路”。在作者笔下,社会主义苏维埃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社会主义苏维埃少年的生活是如此的快乐,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诗意。小说结束在1941年6月的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经历了“有趣而富有内容的年月”,满怀豪情“走入巨大生活中”。在小说的题词页,作者写到:“为纪念牺牲在伟大卫国战争前线上的莫高钦中学的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而作”,这句简单而意蕴深远的题词显示了这些同学们的命运--为了捍卫苏维埃祖国的美好生活,苏联的青年一代毫不犹豫地献出了青春的生命。
  在我读过的所有描写苏联学校生活的小说中,这本《永远在一起》最为出色,阅读这部作品总有让人激动的感觉。作者哈夫金名气并不大,他出生于1912年,父母是流亡斯德哥尔摩的俄国革命者,他本人毕业于莫斯科师范学院地理系,1929年开始创作生涯,作品多为青少年题材。除了这部《永远在一起》,还没有发现其他作品的中译本。
  本文所讨论的苏联儿童文学作品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大体包括所有与7~18岁中小学生年龄段有关的作品,有些作品以相当篇幅描写了主人公的童年、青少年时代,或者童年、青少年时期写得特别出彩,也可划入儿童文学的范围内,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普通一兵》、《古丽雅的道路》、《卓娅与舒拉恶毒故事》、《船长与大尉》。在风评不一的苏联文学中,儿童文学是最有光彩的一部分,50~60年代,在我国进口的精神食粮中,苏联儿童文学作品占了相当大的份额,除了上述几部耳熟能详的作品外,马卡连柯、盖达尔、卡达耶夫、卡西里、洛索夫、阿列克辛等作家的名字和作品也深入中国青少年的灵魂中,对中国青少年的精神成长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苏联儿童文学具有鲜明的特色,它的首要和差不多唯一的任务是教育,它的使命是要完成教育苏联人的新一代的人物,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并把文学视作特定意识形态教育的工具是苏联儿童文学与其他社会体制儿童文学的显著区别。因此,读者从苏联儿童文学作品中得到的精神财富多是正面的、纯洁的、崇高的和健康的价值观:要热爱斯大林、热爱苏维埃祖国、热爱苏联人民和土地、热爱学习、热爱劳动,要善良、正直、诚实、勇敢,要培养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总之,苏联儿童文学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化的丰饶的土壤里栽培出来的一株鲜花,也必然是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新生一代的最有力量、最有效果的文艺武器”,而我们中国的青少年特别是文革前十七年的青少年从苏联儿童文学作品中获益良多,这些数量众多品质优异的作品打造了中国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尽管在主题和形式上受到严格的限制,苏联的儿童文学作家们还是各尽所能创作了题材各异的优秀作品,生动的故事,动人的人物,优美的文字,美丽的景致,无论是十月革命、内战、卫国战争还是战前战后的学校、工厂、集体农庄、国际主义舞台,苏联儿童少年青年在战争年代的英勇斗争,在和平年代的勤奋学习、创造性劳动,他们的幸福生活和健康快乐明朗的风采,一一再现在读者眼前。对我而言,正像我前面多次说过的,苏联少年儿童的生活方式是我早年神往不已的,至今仍然时常回味当年的阅读快感,可惜如今老之将至,还从来没有见识过类似苏联少年儿童的生活。
  当然,与其他社会体制国家的儿童文学相比,苏联儿童文学也有其可商榷的一面。由于过度强调作品的宣传教育作用,以致作家们不能或者不敢深入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描写他们的私人领域,也无法直面社会阴暗面特别是政界高层的丑恶给少年儿童的影响,从儿童到青年的成长过程的种种复杂问题大多流于表面,没有得到全方位和立体的表现和深入的挖掘。当生活在童话世界的主人公或者读者走上社会,骤然发现跟外面的世界跟他们在书里想象中的世界落差太大时,他们怎么办?苏联的儿童文学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
  《小家伙》,吴墨兰译,新文艺出版社,1953
  《小星星》,任溶溶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
  《永远在一起》,王子云译,时代出版社,1954&&&
42,雷巴柯夫:《短剑》、《铜雀》、《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
  1988年,我买到了中国文联版的雷巴科夫《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这本书不仅装帧很简陋,内容编排也异乎寻常的简陋,没有前言后记,也没有作者介绍,只是在封底有这么几句简单的内容介绍:“本书是当今苏联最畅销的小说,是继《日瓦戈医生》之后的最重要的小说。本书再现了三十年代苏联大清洗时代的腥风血雨,刻画了在艰难岁月里人民的悲苦辛酸,许多人被逮捕、遭审讯、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这部小说首次真实、细腻、大胆地揭示了斯大林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读完之后,冰冷的感觉就像那句烂俗的形容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果记得不错的话,这是我第一次阅读直接描写斯大林大清洗背景并直接描写斯大林本人心理活动的长篇小说,之前读过的若干历史读物到底没有文艺作品来得这样震撼,虽说这部小说在艺术上还称不上完美。
  雷巴科夫是苏联犹太人,生于1911年,1998年去世。他的一生历尽坎坷,创作活动多姿多彩,著作等身,被评论家称为“苏联时代最后一位革命浪漫主义者”,以他有中译本的作品而论,早年以儿童文学作品《短剑》起家,《短剑》、《铜雀》、《阿尔巴特街的枪声》三部曲以及《克罗什历险记》三部曲奠定了他经典儿童文学作家的地位。中期创作的几部主流作品《司机》、《叶卡捷玲娜.沃洛尼娜》、《沉重的黄沙》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好评,晚年发表的力作《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及续集《从阿尔巴特街到西伯利亚》堪称石破天惊,争议不断,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雷巴科夫的童年时代随父母住在莫斯科著名的阿尔巴特大街,那正是十月革命后新政权危机四伏而又充满朝气的年代,日后他写了一系列描写阿尔巴特街青少年的作品,从《短剑》三部曲到《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可见阿尔巴特街丰富的童年生活给雷巴科夫留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记忆,一个作家的一生围绕一条街道写了那么多作品,这种情形相当罕见。
  《短剑》三部曲用惊险小说的形式描写了阿尔巴特街少年米沙和他的伙伴们在内战时期到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历。第一部《短剑》发表于1948年,讲述米沙们和白匪军反革命特务的斗争;第二部《铜雀》(又译作《青铜鸟》)发表于1956年,讲述米沙们在夏令营的生活以及与地主富农坏分子的斗争;第三部《阿尔巴特街的枪声》(冯明霞、冯肇元译,江苏文艺出版社,1983)发表于1975年,讲述米沙们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和新资产阶级分子、流氓盗窃集团的斗争。整个系列小说节奏明快,紧张刺激,加上大量描写主人公童年生动幽默的细节,趣味十足,令人爱不释手。
  《短剑》三部曲的写作持续了很长时间,早在战争期间,身为苏军军官的雷巴科夫就在构想战后的创作计划了,阿尔巴特街的童年记忆自然成为他首选的题材,他自己也说,《短剑》是他对童年的回忆,他靠记忆过日子,用不着去寻找素材,因为他有自己的长处――丰富的人生经验。在湖南人民版《短剑
青铜鸟》的“译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评价:“此书内容惊险、紧张,情节开展迅速,结构紧凑、严谨、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质朴、流畅、富于个性化,书中偶尔出现的大自然景物的描写,虽寥寥几笔,却恰到好处地收到了烘托氛围和人物心境的效果,特别可贵的是雷氏文笔的洗练,叙事总是紧扣主题,不枝不蔓,惜墨如金”。我以为这个评价准确概括了雷巴科夫儿童文学作品的特色,这个特色在《克罗什历险记》三部曲中又得到进一步发展。
  与阿尔巴特街少年系列不同,完成于60年代的《克罗什历险记》三部曲(程文、粟周熊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描写的是战后下一代的生活,全书分为《克罗什历险记》、《克罗什的假期》、《无名战士》三部,讲述战后少年谢廖沙(外号“克罗什”,意为“小不点儿”)从八年级学生到中学毕业参加工作的经历。小说写了谢廖沙探求个性独立的少年时代,写了他在社会上的漫游,写了他参加工作后对战争时期的思考,通过谢廖沙的成长和变化,展现了战后苏联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雷巴科夫有两个儿子,长子出生于40年代,正是克罗什的年纪,经过仔细观察下一代苏联青少年的生活和性格,雷巴科夫总结了新一代少年与战前那一代阿尔巴特街少年的多方面不同,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几十年来苏联青年在精神上的传承。与《短剑》相比,《克罗什历险记》在保持原有那些特色的同时,更多地描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技巧更为娴熟。
  在儿童文学题材以外,雷巴科夫在他创作的黄金时期还写了几部生产建设题材的作品。长篇小说《司机》(岳麟译,作家出版社,1955)获得1950年斯大林文学奖金,描写某汽车总站朝气蓬勃的生活,书中的主人公、汽车总站站长米沙.波里雅柯夫跟《短剑》三部曲那个少年米沙是同一个人,这是一部标准的斯大林时代小说,深受斯大林本人的好评,不过,斯大林在盛赞这部小说的同时,又认为雷巴科夫隐瞒了曾经被开除团籍学籍并判刑流放的经历,差一点剥夺了他获奖的资格。长篇小说《叶卡捷玲娜.沃洛尼娜》(杨骅译,新文艺出版社,1958)的基调与《司机》类似,描写苏联河运工作者的生活,同样是写主人公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与落后现象、官僚主义斗争,大搞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故事。这两部作品在文革前的中国拥有不少读者,不过今天看起来就显得相当沉闷乏味了。
  发表于1978年的《沉重的黄沙》(信德麟、展凡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是雷巴科夫最成熟的作品。描写一个犹太家庭在苏联时期的悲欢岁月,小说中第一人称“我”的父亲雅科夫是祖居乌克兰的瑞士犹太人,1909年在乌克兰旅游时,爱上了当地一个犹太姑娘拉希莉,婚后回到乌克兰生活,生下了五子二女,小说写了这个家庭及其亲友们的遭遇和磨难,特别是雅科夫和拉希莉真挚动人的爱情,感人之极。而小说中所描绘的苏联犹太人在斯大林时代的生存际遇,凝聚了雷巴科夫作为苏联犹太人对以往岁月的深沉思考,惊心动魄之处让人感觉非同一般的沉重。
  在一些关于雷巴科夫的背景资料和词典条目中,都说他1934年毕业于莫斯科运输工程学院,我想这种说法并不确切。雷巴科夫于1930年考入莫斯科运输工程学院,1933年因为牵涉批判反对派校领导的运动及一首打油诗而被开除团籍学籍,稍后以所谓进行反苏宣传罪被捕,并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流放期满后当上汽车司机浪迹天涯,因此他是不是从学校“毕业”显然是有疑问的。战争爆发后,雷巴科夫参军,在苏军运输部门工作,随军一直打到了柏林。因为表现出色,晋升至少校军衔,并被撤销了“前科”,这就是斯大林认为他“隐瞒”的经历,而这一段非凡的经历构成了他日后震惊天下的《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系列小说的素材。
  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之后,雷巴科夫即开始构思创作《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但直到1987年才得以发表,立即引起巨大的轰动,并被迅速引入中国,我当年看到的范国恩译本大概是第一个中译本,至今大概有不下十个各种书名的中译本问世,阵势之大空前绝后。1988年以后,这本书一直是热门读物,相关评论已经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关于斯大林的肃反运动,从苏联官方资料到我国的正式读物,各种各样的详实史料、当事人的回忆、民间记忆、学人评述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在《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的最后,当书中人物得知基洛夫被暗杀后,忧心忡忡地预言:“黑暗的时代来临了”,我以为看待这段历史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吸取经验教训,探索如何避免这种“黑暗的时代”,而不是试图翻案,为斯大林的肃反扩大化涂脂抹粉,甚至于为了美化斯大林的清洗,向被冤杀的三大元帅身上大泼脏水。像这样居心叵测地公然歪曲历史,假使斯大林从墓中苏醒,想必也是会脸红的吧。
  《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自然具有永恒的价值,不过平心而论,由于雷巴科夫有太多的感触要抒发,太多的观点想表达,太多的史实要反映,反而找不到合适的表述方式,除了开头一部分比较出色,后来越写越乱,枝蔓太多,与他的前期作品的简洁相比显得罗嗦了许多。至于雷巴科夫后来写的续集《从阿尔巴特街到西伯利亚》,试图反映斯大林肃反运动的全貌而匆匆赶写出来,连作者本人也不满意,并没有引起前一部那样震撼性的反响。雷巴科夫移居美国后创作的《灰尘》,描写这群阿尔巴特街少年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居然至今没有见过中译本,颇感意外和遗憾。
  在雷巴科夫这么多作品的中译本中,哪些是最好的或者最值得一读的?我以为比较而言,《短剑》三部曲写得最好看,可以列入最优秀儿童冒险小说的行列;《克罗什历险记》对战后苏联青少年的生活有独到观察;《沉重的黄沙》在艺术上最为成熟,可惜在我国几无影响;最有价值的作品当然是《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雷巴科夫作品中精彩的章节比比皆是,比如我以前阅读《短剑》时,印象最深刻的是该书第16节“书柜”,少年米沙奉母命整理书柜,别出心裁地展示了那个时代苏联少年的阅读生活,看到那些熟悉的书名,特别是看到米沙张罗着和小朋友交换书籍的场景,自然大感心有戚戚焉,对作者雷巴科夫也自然大有好感,只有对生活充满感情的人才会烹制出如此鲜美的大餐,虽然当时不知道这位雷巴科夫日后还会发表《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这样非凡的作品。
  《短剑》,柳朝坚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
  《铜雀》,冬麦译,群众出版社,1958
  《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范国恩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43,安德列耶夫:《明朗的远方》、《青春激荡》
  苏俄文坛有好几个安德列耶夫,最有名的是白银时代著名作家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代表作有《红笑》、《七个被绞死的人》,以及不久前出版的《撒旦日记》等等,这30年来出了不少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的作品,影响不小。这里要说的是同姓的另一位安德列耶夫,苏联时期的亚力山大.安德列耶夫(),文革前很受欢迎的儿童小说《明朗的远方》就是他的作品。文革后,他的两卷长篇小说《青春激荡》(上卷《是非请人们评说》,下卷《不会安静的人们》)不同寻常地打动了我,成为我挚爱的一部苏联小说。
  这部《青春激荡》不是什么名著,安德列耶夫也不是一流作家,大概二三流都算不上,至今我还没见过苏联文学史书上提到过他和他的作品,甚至连权威的苏联文学辞典都没有收入,可见他的地位之低。综合中译本附的简单资料得知,安德列耶夫出生于农村,15岁时进入斯维尔德洛夫工厂附校学习,当过电焊工、木工、司机,毕业于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演员学校,曾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学习,战争期间在前线作战并担任战地记者。1942年开始写作,作品多以青年工人题材为主。
  《明朗的远方》发表于1950年,是一部青少年题材的中篇小说,曾获得儿童作品征文比赛一等奖,讲述30年代中期一群在工厂实习的少年如何学习技术取得进步的故事,小说写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工业企业的面貌,新一代工人团结互助、提携后进的劳动热情,党团组织在工厂的活动和领导作用,少年工人在一个大发展时代的豪迈情怀,以及少男少女朦胧的情感,此外还用抒情的笔调描写了美丽的自然景致。《明朗的远方》虽然是一部斯大林时代模式化的小说,倒也清新可读。
  安德列耶夫还有一本早期小说《洪流》也有中译本(郝建衡、徐景南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讲述青年工人安东的恋爱纠葛,从内容到形式都很一般,乏善可陈。据说根据该书改变的电影《安东的爱情》曾经在我国放映过,五十年代的读者或许还有印象。
  80年代初,苏联小说解禁,大部分不需内部发行了,各出版社争先恐后地出了一堆苏联当代小说,多数是小32开、每本二三百页、定价在一元左右的小册子。当时我对苏联小说已经不像早些年那样热衷,只是按个人口味随意挑了若干:《红莓
恋人曲》、《月蚀》、《未列入名册》、《悦耳的钟声》、《是非请人们评说》等,其中最喜欢的是田德里亚科夫的《月蚀》(王寿仁等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和安德列耶夫的《是非请人们评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特别是《是非请人们评说》尤其喜欢,翻来覆去读了好多遍,一直到今天依然放置在书橱的显眼处,时不时拿出来翻一翻。
  《是非请人们评说》发表于1962年,描写60年代苏联青年工人和大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爱情婚姻生活,采用男女主人公阿廖沙和热妮亚交错自述的方式展开情节:复员军人阿廖沙偶遇女大学生、将军的女儿热妮亚,两人一见钟情。阿廖沙没有考上大学只好去当了建筑工人,并和热妮亚陷入热恋,热妮亚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和阿廖沙结婚,住进了阿廖沙的工棚。婚后,热妮亚的激情渐渐冷却,厌倦了艰苦的生活而离开阿廖沙回到家里,后来热妮亚在父亲劝说下返回工地准备向阿廖沙认错,却发现工棚已不复存在,阿廖沙与伙伴们已经奔赴西伯利亚建设水电站去了。热妮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自己是如此孤独,如此落寞”……
  小说至此戛然而止,此后我一直惦记着阿廖沙和热妮亚以后的命运,盼望着下卷《没有安静的人们》的中译本早点问世,盼了好几年,下卷中译本才姗姗而来。1985年花城出版社把上下卷合为一册出版,更名为《青春激荡》。花城此举总算让该书完壁,功莫大焉。
  《青春激荡》下卷接着讲述阿廖沙和热妮亚分别后各自的故事,阿廖沙和他的同伴们远赴西伯利亚,在安卡拉河畔修建水电站,克服了艰苦环境的挑战,投入充满青春激情的建设生活。热妮亚则回到学院学习,失去阿廖沙的生活显得百无聊赖。后来两人都遇到了新的追求者,他们的感情面临挑战。在西伯利亚,阿廖沙和随大学生建筑队而来的热妮亚重逢,两人对于今后的生活道路产生分歧,差一点分手,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圆满的。由于人物情节设置的关系,下卷的故事不够集中,阿廖沙的部分太过丰满,热妮亚的部分尽显单调,两人的比重严重失衡,结局也设计得太匆忙,说服力不够。整体而言,下卷比上卷逊色很多。
  当年就有人很诧异,我为什么会如此喜爱这样一本显然没有什么文学价值的通俗言情小说。其实我也不是很明白,一个人喜欢一本书,就是喜欢,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如今回想起来,大概有这样几点理由:1,在80年代之前,我读到的苏联小说大多是按照现实主义原则创作的,叙事方式按顺时针自然进展,很少玩形式花样。因此《青春激荡》采用的两个主人公用第一人称交错自述的叙事方式对我来说很有新奇感。2,女主角热妮亚靓丽、爽朗、有品味,而且敢作敢为,有魅力,很符合我想象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当年另一个让我心折的女性形象是《战争风云》里的娜塔丽)。3,整部小说故事的叙述很顺畅,好看,没有滞涩的感觉,文字也很漂亮。人物方面除热妮亚外,其他人物也个个不俗。4,上卷所展现的60年代莫斯科青年的生活方式对我很有吸引力,而下半部描绘的西伯利亚自然风光也很吸引人。5,第一版《是非请人们评说》的插图很不错,可惜花城第二版没有保留,不过花城版的封面设计非常别致,很有美感,让人过目难忘……总之,《青春激荡》是一本让我喜欢得没有道理的小说。
  《青春激荡》里的一处细节值得提一下,花城版第31页有这样一段对话(热妮亚回到房间,他的同学瓦吉姆正在房间里看杂志):
  “你在看什么?”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重大期待的时代》。”瓦吉姆把杂志合上,食指夹在书页中间,“空前的时代!”他赞叹着大声说,“一九二〇年的敖德萨;浑浑噩噩的市侩、古里古怪的浪漫派、作家、记者、狡猾的骗子。乱七八糟。有趣极了!一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生活在那样的时代太快活了!可现在呢?......纪律,热妮亚,粗暴的呵斥,把人的个性都消灭了。每迈出一步之前我都得仔细听听是否有人会呵斥:‘站住!不行!别往那边去!’”
  这里提到的帕乌斯托夫斯基《重大期待的时代》让我困扰了很多年,我是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忠实粉丝,此前,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只读过《金蔷薇》,80年代之后,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中译本陆续出版,可从来每见过这部描写1920年敖德萨生活的《重大期待的时代》,我一度还以为是他很少见的早期作品。一直到本世纪初,河北教育版的《一生的故事》出版,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所谓《重大期待的时代》就是《一生的故事》第四卷《怀着巨大希望的时期》,讲述帕乌斯托夫斯基1920年在敖德萨的经历,确实“有趣极了”。
  《明朗的远方》,樊立堂译,光明书局,1954
  《青春激荡》,刘寰宇译,花城出版社,1985
44,巴巴耶夫斯基:《金星英雄》、《阳光普照大地》
  四人帮倒台后的那一年,文革前拍摄的数百部电影解禁,那一年里看文革前电影是国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大家乐此不疲,大过其瘾。有一次,我跟我哥哥一起看了一场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至今仍在传唱),一群农村知识青年改造家乡的故事,美轮美奂,感觉很舒服。散场后老哥突然冒出一句:很像“金星英雄”嘛!此前由于我一向排斥农村题材的苏联小说,所以并不知道《金星英雄》的来头,竟是如此的出名!
  翻开战后至今的苏联文学史,几乎每一本都要提到巴巴耶夫斯基的这部长篇小说《金星英雄》。在斯大林生前,《金星英雄》及其续集《光明普照大地》备受青睐,赞誉之声不绝如缕,在五十年代的中国自然也是热门读物,由年轻时的邦达尔丘克主演的同名电影也大受欢迎。1949年,《金星英雄》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一等奖第四名;1050年,《光明普照大地》的上册竟然独占一等奖,把革拉特珂夫、卡扎凯维奇、恰科夫斯基、潘诺娃一干人等全都压制到二三等奖去了;1951年,区区一本《光明普照大地》的下册居然占据了二等奖第一名,仅名列获得一等奖的《自由人》(革拉特珂夫)和《收获》(尼古拉耶娃)之后,可见巴巴耶夫斯基当年的气焰之惊人,凭这两本书的殊荣,巴巴耶夫斯基风头之劲一时无两。到了斯大林身后,风向迅速逆转,《金星英雄》等不再是杰作,反而成了斯大林时代“无冲突论”的代表作,歌功颂德粉饰现实的样板作品,冷嘲热讽同样不绝如缕。到了当下,《金星英雄》当之无愧是苏联文学史册上盖棺论定的标准反面教材,苏联文学的头号垃圾。
  我就是在听够了对《金星英雄》、《光明普照大地》种种非议之后,怀着巨大的好奇专门借来了这两本书,试图一睹为快,结果却是没啥特别的感觉,既没觉得像斯大林之前被赞美得那么好,也没有觉得像斯大林之后被糟践的那样不堪。《金星英雄》描写一位在卫国战争中获得金星奖章的战斗英雄谢尔格依带着战友谢明回到库班家乡,面对家乡混乱落后的局面,他决心带领乡亲们改变家乡面貌,他以战争中锤炼出来的大无畏精神,组织集体农庄的庄员们制定五年计划,克服官僚主义和落后意识的骚扰,领导大家建成了水电站,集体农庄一片光明,满怀希望奔向美好未来,谢尔格依和谢明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光明普照大地》接着叙述水电站建成之后,谢尔格依更加信心满满,计划带领大家继续建设果园、学校、医院、文化宫、育种站、园艺中心等等,在领导的教育下,他勇敢地面对现实,更加成熟地带领乡亲们向社会主义明天前进,最后以谢尔格依到莫斯科汇报工作、眺望莫斯科的美丽夜色结束。如果读者是赤诚热爱苏联赤诚热爱斯大林的执着苏迷,肯定会认为这部作品杰出之至,书里很多抒情的段落确实写得相当不错。但对一般读者而言,巴巴耶夫斯基和《金星英雄》背后的故事也许更为有趣。
  在《金星英雄》和《光明普照大地》的中译本里,都附有巴巴耶夫斯基的肖像,我仔细端详对比了一下,觉得此君面相甚恶,有点像秘密警察,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其实巴巴耶夫斯基并非像人们传说的那样是个蹩脚作家,此君生于1909年,出身农民家庭,早在1929年就开始发表作品,1939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属于正宗科班出身的苏联作家,绝对不是什么半文盲之类。战争爆发后,巴巴耶夫斯基上前线做过战地记者,战后以《金星英雄》赢得斯大林的好感,一举成名。
  1997年,八八高龄的巴巴耶夫斯基出版了回忆录《最后的传说》,记述了当年《金星英雄》轰动背后的故事,饶有趣味。原来《金星英雄》第一部在潘菲洛夫主持的《十月》杂志发表后,《真理报》收到了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书评,一篇肯定一篇否定,都有道理。《真理报》主编梅赫利斯(这位梅赫利斯是斯大林时代的闻人,斯大林的头号宠儿,《莫斯科保卫战》里当斯大林训斥朱可夫胡说八道时,旁边帮腔的就是这位老兄)拿捏不定,和潘菲洛夫商议后决定请斯大林圣裁。结果斯大林高度赞扬了《金星英雄》,指示梅赫利斯发表肯定《金星英雄》的文章,并说了这么一句后来名扬遐迩的话:“在《金星英雄》里没有一个词说到爱国主义,但是通篇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有斯大林如此撑腰,巴巴耶夫斯基自然一夜爆红,荣华富贵滚滚而来,作品连获斯大林文学奖,本人当上了最高苏维埃代表,他甚至洋洋得意的说,当年还有漂亮的女大学生鸿雁传书向他表达爱慕之情……
  斯大林为何如此青睐《金星英雄》和巴巴耶夫斯基,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金星英雄》纯正的斯大林时代色彩,胜利是如此自豪,生活是如此妖娆,道路是如此宽广,明天是如此美好,这样的小说难道不是好作品?不值得予以嘉奖?至于小说是不是投了斯大林个人所好,那就不好随意揣测了。不过在《金星英雄》里有这样两个情节值得注意,一是谢尔格依在莫斯科参加坦克节庆祝活动,在红场检阅时见到了斯大林同志,“他全身感到了斯大林的视线,他的眼前站着生动的、亲爱的领袖的形象……幸福的一分钟!你多么令人快乐又多么短促啊!”二是在推选最高苏维埃代表时,谢尔格依的父亲代表顿河上游地区人民郑重地推荐斯大林同志为最高苏维埃代表候选人,全场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斯大林去世后,特别是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之后,巴巴耶夫斯基一落千丈,从炙手可热的御前大作家一下变成了前朝鹰犬,他的成名作品成了现成的标耙,被人非议辱骂,谁都可以唾上一口,臭不可闻。尽管他百般辩解:我写的都是真诚、高尚的人啊,这样的人到处都有,怎么能说我粉饰现实呢?难道现实不是我写的这样吗?可谁会听他的?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巴巴耶夫斯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只好拼命写作,排遣郁闷。60年代以后,他的小说产量相当惊人,虽然不再那么像《金星英雄》引人注目,品质上却比《金星英雄》进步很多。比如七十年代在我国内部出版的《人世间》(上海新闻出版系统五七干校翻译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和《现代人》(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在当年拥有众多的读者,在那个蒙昧的年代里,这两部作品同柯切托夫的《你到底要什么》、《落角》一起成为七十年代读者的精神食粮,如今在回忆当年阅读生活的文字里,总可以看到这几部书的身影,有趣的是,巴巴耶夫斯基和柯切托夫都是潘菲洛夫手下的《十月》派悍将,他们两位在中国的影响甚至比在苏联俄罗斯还要大一些。
  巴巴耶夫斯基的后期作品几乎都有中译本:《哥萨克镇》(第一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第二部,闻学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故乡》(郝建恒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野茫茫》(力冈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虽说都不能算是特别出色的作品,但也不是一钱不值。纵观巴巴耶夫斯基的创作生涯,基本保持了一贯的水准,后期作品颇有点干预生活的味道,最后一部作品《野茫茫》甚至还有一些难得的现代派色彩。
  巴巴耶夫斯基于2000年去世,享年91岁,算是高寿了。他生前境况凄凉,靠一份微薄的养老金生活。面对这几十年来对他一浪接一浪的非议责骂,他后来基本上缄默以对。不管怎样,《金星英雄》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一个历史插曲,会永远留在苏联文学的史册上,还会被人继续没完没了地说下去,即使念念叨叨的人中没几个是真正读过《金星英雄》的。
  《金星英雄》姚艮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阳光普照大地》(赵隆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45:尼古拉耶娃:《收获》
  卫国战争结束后,成千上万在战火硝烟中幸存下来的苏联军人战场上归来,他们洗去征尘,返回工厂、学校、集体农庄开始新的生活,他们能否适应战后艰苦的和平重建生活,他们如何医治战争创伤,他们遇到了哪些新的困难与挑战,他们的命运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话题受到了文学家们的高度关注,并因此衍生了战后数年令人瞩目的小说类型――复原军人回乡小说,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巴巴耶夫斯基的《金星英雄》、巴甫连柯的《幸福》、特里丰诺夫的《大学生》、柯塞夫尼柯夫的《活命的水》等。1950年,女作家尼古拉耶娃的《收获》发表,并获得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一等奖,成为这一类型作品的扛鼎之作,尤其在五十年代的中国拥有大量的读者,知名度与影响度几与《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勇敢》等并驾齐驱。
  格林娜.尼古拉耶娃是战后涌现出来的几位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仅在中国而言,除《收获》外,另一部中篇小说《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曾在五十年代引起过广泛热烈的讨论,团中央专门发通知向全国青年推荐这部作品,书中主人公积极干预生活的精神让中国青年眼界大开,因而大受欢迎。
  尼古拉耶娃于1911年生于一个教师家庭,1935年(一说1940年)毕业于高尔基州医学院,并继续就读于该校研究生班,1937年,她的父亲和丈夫曾受到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的波及,先后被捕。卫国战争爆发后,尼古拉耶娃作为军医上了前线,经历过斯大林格勒大战的考验。在紧张工作的闲暇,尼古拉耶娃开始尝试文学创作,抒写她的战场体验,诗集《火的洗礼》和短篇小说《统帅之死》发表后很受好评。战后,尼古拉耶娃在苏联各地旅行,熟悉并观察苏联人民的生活,特别是深入农村集体农庄调查研究,收集和积累资料,并以她的采访经历创作了长篇特写《拖拉机集体农庄》(收入《两个集体农庄》,陈复庵译,中华书局,1951),被《真理报》转载,引起广泛注意。在农村长期的观察与思考,使她萌生了创作长篇小说的念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尼古拉耶娃写成了《收获》,一举成名。
  《收获》描写一位苏军战士的返乡故事,前拖拉机手华西里.波尔特尼可夫在战争中头部负重伤,战争结束一年多后才伤愈回家,当他满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回到家时,却愕然发现生活不是那么美好:家庭濒临破碎,他所在的集体农庄也破蔽不堪。《收获》以两条平行的线索叙述了华西里返乡后的生活,第一条线索叙述华西里出任集体农庄主席后,在上级派来一起工作的共产党员布阳诺夫和瓦林蒂娜协助下,领导广大群众艰苦奋斗改善农庄面貌获取丰收的故事,第二条线索是叙述华西里的私人生活,他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特别是和妻子阿芙多蒂亚的复杂关系,关于这部分情节,梁羽生先生在他那篇名文《读苏联的小说》中这样概括:
  “这本书的故事很有趣,一个拖拉机手,在战争中受了重伤,在医院里整整躺了两年,他以为自己的病永远不能医好了,为了不想耽误妻子的青春,两年中都没信给她。他的妻子以为他死了,和另一位青年房客结了婚。可是后来他竟然医好了,而且回到本村担任了集体农场的主席。他的妻子本来是热爱他的,但他们两人的感情上却有着矛盾,因为他不懂得关心自己的妻子,也不引导妻子到集体的生活中去。而且那位房客,性情兴趣和她更为投和,又懂得细致的关心人。因此她虽然和前夫复合,但却念念不忘后夫。这里面有少女的初恋、少妇的美梦、对丈夫的热爱和对情人的怀念,情感上的冲击起伏,震动心弦!直到后来这对夫妇在分居之后,又在劳动中重新认识,这才真正地复合。”
  这一部分私人情感生活的故事虽然零零碎碎,不够完整,但却是整部作品中最出彩的部分,诚如梁先生所言:情感上的冲击起伏,震动心弦!我以为,尽管重建农庄的情节占了多数篇幅,当下看起来却因为时代变迁的缘故而略感乏味,幸亏有了作者作者精心设计出来的婚恋情感故事,才让这部作品有了别样的风采,尤其是华西里美丽温柔的妻子阿芙多蒂亚,这是苏联小说少数几个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之一,作者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细腻的文笔,把这个处于进退维谷中的女性复杂的情感、矛盾重重的心理活动、独立坚强的性格、美丽善良的品质塑造得无比动人,深深地打动了读者,颇有荡气回肠之感。
  与斯大林时代某些走红作家不同的是,尼古拉耶娃不屑于凭空捏造完美的所谓英雄人物,《收获》里的人物众多,但每个人物都有其特色,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有各自的缺点,甚至严重的缺陷。比如主人公华西里,这是个自我意识膨胀的人,个性强悍,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家庭事务上都不懂得尊重人,因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样是战后复员的军人,同样是从事农村战后的基层骨干,华西里跟前文说到的金星英雄对比鲜明,哪个人物更为真实可信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收获》描写的主要内容,即苏联集体农庄的建设生活是否真实,这部分很难下断言。1953年,尼古拉耶娃发表了她的著名文章《论艺术文学的特征》(高叔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谈到了《收获》发表时的一段往事,原来《收获》的原稿有一关键的章节,涉及优秀的女庄员布尔莎科娃怎样退出集体农庄,在尼古拉耶娃看来,这是居于中心地位的一章,“十分尖锐地提出了关于集体农庄庄员对于物质的关心与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相互间的正确关系的问题”,可时,在预定发表《收获》的《旗》杂志编辑部看来,这一章显然是大有问题的,“在《旗》杂志编辑部里,从‘艺术’方面赞许了这一章,但是由于它过分‘尖锐’而被断然拒绝发表。”无奈之下,尼古拉耶娃屈服了,删去了这中心的一章,她自责地说:“这样,我就违反了生活的真实,背弃了作家的职责,因而使我的小说比原来的样子逊色多了。”以注重描写真实生活著称的尼古拉耶娃都有这种经历,其他更加自律的作家会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显然是可以想象的,特别是苏联的集体农庄小说,每一本都可疑。
  1954年,尼古拉耶娃发表了中篇小说《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引起更加剧烈的反响。这部作品描写刚从学校毕业的女青年娜斯嘉.柯夫莎娃来到一个偏僻地区的拖拉机站当总农艺师,她以年青人的激情与理想勇敢地投入现实生活,与因循守旧、一团和气、不思进取的拖拉机站领导群进行了尖锐的斗争。这部作品的中译本正文只有129页,却在中国引起巨大的轰动,至于什么样的轰动,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当时报刊发表的相关评论文章数不胜数,盛况之空前从这些题目里可见一斑:“向娜斯嘉学习,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娜斯嘉是否无组织无纪律”、“娜斯嘉的形象鼓舞我们前进”、“向娜斯嘉学习”、“向娜斯嘉学习什么?”、“让我们沿着娜斯嘉的道路前进”、“应该向娜斯嘉一样生活”、“要敢于战胜保守力量”、“要为新事物开辟道路”…….
  1957年,尼古拉耶娃发表了长篇小说《征途中的战斗》,据相关资料介绍,《征途中的战斗》描写斯大林去世后工业战线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对斯大林本人和斯大林时代作了深刻反思,并融进了她的个人经历。这部作品反响巨大,在后斯大林时代的解冻文学浪潮中是一部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遗憾的是,《征途中的战斗》未见有中译本,或者是内容敏感,或者是遭逢中苏文学交流中断未及翻译出版。总之我找了很久,就是没找到这部作品,估计是从来没出过。
  1963年,尼古拉耶娃因心脏病不幸去世,年仅享年52岁。她的文学创作起步较晚,加上英年早逝,作品不算多,但每一部作品都是响当当的,是斯大林时期少数几个有艺术良知的作家之一。希望当下出版界的有识之士能够意识到尼古拉耶娃和她的代表作《征途中的战斗》的价值和我等读者的期待,让这部与中国读者失之交臂的作品重见天日。
  《收获》,王民泉译,时代出版社,1952
  《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草婴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
46,巴甫连柯:《幸福》
  五十年代或者八十年代的苏联小说读者,应该还记得巴甫连柯的《幸福》,这是八十年代得到重印的少数几部斯大林时代名著之一。当年,巴甫连柯是苏联斯大林时代当红的作家,他的名作《幸福》在五十年代曾经风靡中国,可如今在人们的阅读视野中,他更多是以曼德尔施塔姆案件告密者的身份被提及,就算有人说起当年如何被《幸福》感动,也不会忘记提一提巴甫连柯陷害曼德尔施塔姆的不光彩历史。巴甫连柯到底是个什么人?他在曼德尔施塔姆案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他的真实面目究竟怎样?这些是我一直想搞清而至今还不清楚的问题。
  根据巴甫连柯的自述和其他相关资料记载,巴甫连柯1899年生于彼得堡一个铁路员工家庭,在高加索的第比利斯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内战爆发后参加红军并加入共产党,在红军和外高加索地区从事党的组织工作。年在苏联驻土耳其商务代办处工作,早年以土耳其的工作经历写出特写集和中短篇小说《伊斯坦布尔和土耳其》、《亚洲故事集》等。1930年,巴甫连柯随同其他作家去土库曼斯坦旅行考察,创作了特写集《土库曼斯坦纪行》和中篇小说《沙漠》,1932年发表描写巴黎公社起义的长篇小说《街垒》。1934年,巴甫连柯去远东地区考察,在高尔基的指导下,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在东方》,1936年发表后奠定他一线作家的地位。战争爆发后巴甫连柯作为战地记者奔波在前线战场,战后发表了著名小说《幸福》和《草原的太阳》并多次出国访问,写了《意大利印象记》、《美国印象记》等出色的散文集。除小说散文外,巴甫连柯还是一位优秀的电影剧作家,著名电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宣誓》、《攻克柏林》即出自他的笔下。巴甫连柯于1951年去世,未及完成长篇小说《和平战士》。
  《幸福》是巴甫连柯最受欢迎的作品,尽管以当下的观点来看,书中对斯大林时代的热烈讴歌和对斯大林本人的恶毒吹捧很是令人作呕,但还是掩饰不住这部作品在苏联小说史上的别样风情。
  《幸福》讲述卫国战争末期残废军人伏罗巴耶夫上校在克里米亚的经历,伏罗巴耶夫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被迫退役,他的精神陷于颓唐中,只身来到解放不久的克里米亚,计划在温暖的南方找一所带花园的房子住下来打发余生,可当地的残破不堪、官员的庸碌无为、集体农庄的混乱无序刺激了他,使他振作起来投入工作,带领群众重建集体农庄,成绩斐然,在新的生活中结识了新的朋友,建立了威信,重新找回了幸福的感觉。1945年初,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期间,专门找伏罗巴耶夫亲切谈话,领袖的关怀让他和当地干部群众深受鼓舞,他们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战后重建生活中。在小说的后一部分穿插了伏罗巴耶夫的女友苏拉.高烈娃军医随军横扫欧洲直抵维也纳的见闻,抒发了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军民大获全胜的豪迈情怀。
  就是这样一盘绝对主旋律的原料居然被巴甫连柯妙笔生花生生地炒成了色香味具全的大菜,让人佩服不已。这里不妨拿巴巴耶夫斯基的《金星英雄》与《幸福》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1,同样是复原军人回乡从事战后建设的主旋律题材,巴甫连柯不像巴巴耶夫斯基那样生硬地拙劣地做作地向读者灌输标语口号式的概念,毫无忌惮地美化现实,而是如实地描写战后苏联的真实生活图景,并不隐晦大战过后的悲惨现实,自然而然地歌颂了苏联人民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战斗精神,更加有说服力。
  2,同样是刻划从战场归来的英雄人物,巴甫连柯笔下的伏罗巴耶夫上校比巴巴耶夫斯基笔下的金星英雄更加真实可信,他有自己的弱点,有心理上的问题,多次经历精神危机,在现实生活的感染下,他的转变痕迹清晰可见。伏罗巴耶夫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没有像金星英雄那样被人为拔高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3,同样是歌颂斯大林本人,巴巴耶夫斯基只是让主人公远远遥望了斯大林一眼,抒发了几句见到斯大林的激动心情而已。与之相比,巴甫连柯的想象力和魄力要强得太多,他做得更彻底,索性让斯大林成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精心设计了斯大林接见伏罗巴耶夫的场景并尽情渲染之,艺术地赞美了斯大林的“英明”、“果断”、“平易近人”的领袖风范,笔法比开此类先河的潘菲洛夫更为老到。虽说这种作法日后颇受非议,但我认为其实可以理解,西方二战小说中直接歌颂罗斯福、邱吉尔的例子比比皆是,凭什么要指责巴甫连柯呢?
  4,同样是描写苏联战后的和平重建生活,《幸福》的场面和视野要比《金星英雄》一类战后复员小说要宽广宏大得多,与《金星英雄》局限于一个小小的集体农庄不同,《幸福》随着主人公的足迹,从前线到后方,从城市到乡村,从普通的招待员到苏联领袖,甚至随着苏军的铁流深入欧洲腹地,见识了反法西斯盟军的众生相,这些丰富的素材在作者的调配下周转自如,天衣无缝。
  《幸福》的比较优势还不止这些,巴甫连柯把苏联人民的生活细节写得特别有美感,描写黑海沿岸景色的笔触优美动人,笔下的人物个个富有人情味,他们对人生、社会和个人情感的思考很有深邃的意味。从艺术上讲,《幸福》确实高出不止一个档次,因此也避免了像《金星英雄》那样被泼上一辈子洗不掉的脏水。在五十年代,《幸福》感动了无数中国读者,其中好些当年的文学青年、当下的文坛耆宿至今也不否认当初对这本小说的迷醉。
  巴甫连柯的其他作品中比较有名的是《在东方》,这是30年代中期为对付日本军国主义的威胁,为了国防需要而赶制出来的应景作品,我只找到民国时期的中译本《红翼东飞》(叶灵风译,时代书局,1940),这个译本似乎是个节译本,坑坑洼洼,上气不接下气,不堪一读。另一部名作是青少年题材的中篇小说《草原的太阳》(王汶译,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这部作品有好几个中译本,当年很受小朋友欢迎。国际主义题材的《和平战士》(孙梁译,泥土社,1953)是巴甫连柯计划中的长篇小说第一部,从后来整理发表的这部分来看,这部遗作已经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气魄。
  关于巴甫连柯与曼德尔施塔姆案件的关系,目前众口相传,似乎已是板上钉钉,但我以为此案还有说不通的地方。1933年,曼德尔施塔姆写了一首嘲弄斯大林的诗,在一个很小的作家诗人圈子里朗读过。半年后因为有人告密,曼德尔施塔姆第一次被捕,在众多作家营救下幸免遇难。这个告密者是谁?应该不是巴甫连柯。1933年的巴甫连柯在作家圈子里还是个小角色,混不进曼德尔施塔姆得小圈子,够不上告密的资格。与巴甫连柯有关的是曼德尔施塔姆的第二次被捕,据说巴甫连柯写的一份曼德尔施塔姆诗作鉴定材料起了关键作用,这份鉴定材料暗示并引导内务部当权者联想起曼德尔施塔姆曾经写过反斯大林的诗,结果导致曼德尔施塔姆的悲剧命运,这份至关重要的鉴定材料到底写了什么?是不是直接扼杀了曼德尔施塔姆?目前好像还没有具有说服力的披露。
  另一个流传的说法是,1934年曼德尔施塔姆第一次被捕时,巴甫连柯曾经躲在卢比扬卡监狱的柜橱里,偷看曼德尔施塔姆受审,后来还津津有味地对人说,曼德尔施塔姆受审时精神恍惚,答非所问,裤子老往下掉,两手不停地提裤子。这个说法来自蓝英年先生的《冷月葬诗魂》一文,原文没有注明出处。我以为这个说法不大合常识:内务部监狱戒备森严,怎么可能容许一个无关人士偷看犯人受审,还躲在柜橱里?1934年的巴甫连柯只是个刚出道的小作家,除非他本来就是内务部人员,不然这么一个小人物怎么可能混进内务部看同行受审,还得躲在柜橱里?即使有这种事,按照苏联强力部门铁一般的纪律,至死都会噤口不言,怎么会津津乐道对人说?从巴甫连柯在《幸福》中对斯大林的艺术吹捧来看,我相信巴甫连柯绝不是什么善类,他跟曼德尔施塔姆案件也很可能有关联,但一个写出过那么多美妙小说的名作家,写出如此出色的《幸福》的巴甫连柯,背地里竟是一个如此身份不明、阴冷可怕的人,那也未免让人感觉太过不可思议而啧啧称奇了。
  《幸福》,草婴译,时代出版社,1953
47,若干文革前出版的苏联集体农庄小说
  二十年代末,斯大林领导苏共在苏联农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集体化运动,强力推行集体化的结果使千千万万个集体农庄如雨后春笋般一夜间建立起来,造就了苏联社会主义新农新面貌村。苏联农民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间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苏联农村的集体化运动也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小说类别――集体农庄小说,这是文学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新生事务,其滥觞为潘菲洛夫的《磨刀石农庄》和萧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战后,结合后方集体农庄支援前线和复员军人返乡参加集体农庄建设,这类作品越出越多,成了斯大林时代后期苏联小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来看,这类小说大多数都是回避现实的平庸之作,模式化严重,时至今日,基本上被遗忘得差不多了,不过也有些作品非常出名,比如前面提到的《金星英雄》、《收获》和《幸福》。这里整理了一部分书目,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全心全意》(马尔采夫著,张孟恢译,作家出版社,1956)。同上述几部名著一样,《全心全意》也是战后复员军人小说的名作之一,1949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一等奖。这部作品与其他几部作品的路数不同,战后复员回来的军人罗吉昂不是带领乡亲奔向美好明天的英雄人物,而是一身毛病,个人主义严重的负面人物,他的妻子反而是个集体农庄的模范人物。小说写了他们夫妻的冲突与转变,饶有趣味。马尔采夫又译作马利采夫,1917年出生,是战后涌现的新一代作家之一,他后来创作的代表作、两卷本长篇小说《走进每一家》反映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农村的变革,未见有中译本。
  《格瓦迪.比格瓦》(基阿契利著,陈大维译,时代出版社,1954)。基阿契利是苏联时期的老资格作家,格鲁吉亚人,生于1884年,早期作品多不传,现在能看见的中译本仅这部创作于1938年的《格瓦迪.比格瓦》,这部作品是1941年颁发首届斯大林文学奖金时六部获奖的长篇小说之一,描写格鲁吉亚农村集体化期间一个游手好闲的老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后的遭际和变化。
  《荣誉》(巴希罗夫著,施蛰存、朱文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荣誉》的作者巴希罗夫是鞑靼人(蒙古人和随蒙古人西征的突厥人的混和后裔),这部作品描写一个鞑靼集体农庄的青年一代在卫国战争的艰难时刻积极投入粮食生产支援前线的故事,写得优美动人,特别是女主角娜菲赛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1953年的初版中译本由施蛰存大师从英译本转译,后与朱文韬合作根据俄译本重译,1957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重印,译者的署名变成了“陈蔚、朱文韬”(陈蔚是施老曾经用过的笔名)。
  《登山》(萨克赛著,徐声越、朱惠译,新文艺出版社,1955)。《登山》描写拉脱维亚共和国战后重回苏联怀抱后建立集体农庄的故事,小说写了拉脱维亚农民为建设新生活与各式各样敌人进行的艰苦斗争,以及更替社会制度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复杂过程。作者安娜.萨克赛是来自拉脱维亚的女作家,除了这部《登山》外,她还创作了描写拉脱维亚解放前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黑夜星火》,终于中苏交恶,苏联五十年代后期和整个六十年代的优秀作品基本没有机会和中国读者见面,包括这部引起我很大兴趣的《黑夜星火》。
  《大路》(伊林柯夫著,党凤德译,时代出版社,1955)。描写斯莫棱斯克地区集体农庄的一对青年情侣在卫国战争前后的经历,大学生符拉季米尔是集体农庄主席的儿子,他的情侣玛莎是农庄的劳动能手、斯达汉诺夫工作者,战前他们感情经历了种种考验,战争期间他们投入了抵抗法西斯的残酷斗争,为营救被捕的玛莎,符拉季迷尔不幸牺牲。这是一部颇为复杂的小说,集战争小说、言情小说、集体农庄小说、青年生活小说于一身,相当好看。
  《儿子》(斯密尔诺夫著,汝龙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描写贫农出身的一家母子三人在农村集体化后从极度贫困走向富裕生活的过程,反映了广大贫下中农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作品中的母亲参加集体农庄后积极劳动,成了先进生产者,还荣幸地见到了斯大林。不过斯大林本人对此书并不算太领情,在讨论是否颁发斯大林文学奖金的会议上,斯大林说:是的,他写的很好,是很有才能的人。但我们现在需要这部著作吗?(西蒙诺夫《我这代人的见证》)。尽管直接歌颂了斯大林的集体化政策,但战争文学优先,这部《儿子》还是没能得到斯大林文学奖金。
  《快脚鹿》(宋吉克著,沈序译,新文艺出版社,1955)、《在遥远的北方》((宋吉克著,民文译,新文艺出版社,1958)。西伯利亚作家宋吉克曾经长期在楚科特卡地区工作,这两部小说就是以楚科特卡地区农牧业合作化和集体化为背景,反映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变化,以及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和对敌斗争。楚科特卡地区位于西伯利亚的东北角,和阿拉斯加隔海相望。比较而言,《在遥远的北方》以较多篇幅描写了对岸阿拉斯加人民的痛苦生活,更为有趣一些。(楚科特卡地区现在有点小名气,是因为此地出了个了不得的人物,就是购买英超切尔西队的那个超级富豪阿布。)
  《伊凡.楚普罗夫的堕落》(田德里亚柯夫著,水夫译,作家出版社,1955)、《女婿》(田德里亚柯夫著,郁飞译,作家出版社,1955)。《伊凡.楚普罗夫的堕落》讲述一个能干的集体农庄主席在成功之后如何搞不正之风,以及集体农庄内部坏分子的活动。《女婿》讲述一个正直的拖拉机手婚后和思想落后的岳父母的冲突,反映了集体化这么多年后还是有个别农民改不掉私有意识。这两篇单独刊行的短篇小说是田德里亚科夫早期的作品,创作于年,即斯大林去世前后,尽管还不成熟,但已经隐隐涉及了苏联农村的阴暗面,尤其是《伊凡.楚普罗夫的堕落》,曾经引起过很大的反响和争议。
  48,若干文革前出版的苏联集体农庄小说
  《当河水汇流的时候》(勃罗夫卡著,孙广英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讲述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交界处三个分属不同民族的集体农庄联合修建水电站的故事,从前这三个村庄互相视若仇敌,冲突不断。波罗的海三国加盟苏联后,这三个村庄建立了兄弟般的友谊,小说中还穿插了三个民族相互间的婚恋故事,歌颂了苏联了不起的民族政策。作者勃罗夫卡是白俄罗斯著名诗人,这部小说取材于真实故事,是作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
  《玛丽雅》(梅登斯基著,翁本泽译,新文艺出版社,1956)。卫国战争期间,青壮年男性上了战场,留在后方的妇孺老弱撑起了整片天空。《玛丽雅》讲述的是战争期间后方集体农庄的妇女们如何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发扬劳动热情支援前线的故事。书中塑造了集体农庄主席玛丽雅的光辉形象,她领导群众清除了混进党内的坏分子,带领农庄度过了战时的艰难岁月。本书作者梅登斯基生于1899年,他的作品很多,后期以青少年教育题材著称,有一本描写青少年犯罪改造的长篇小说在八十年代出了两个中译本,分别是《荣誉》(粟周熊等译,群众出版社,1982)和人格(范国恩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列络》(契什维里著,叶冬心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这部小说描写格鲁吉亚产茶地区古里亚的集体农庄生活,重点写了青年一代的劳动和爱情,如何和残余的旧思想旧意识做斗争,很富有生活气息,把古里亚地区的风土人情写得很到位,美不胜收。《列络》的第一部发表于1938年,第二部完成于1949年。作者契什维里是格鲁吉亚人,30年代外派到德国留学,专修西方文学,回国后从事文艺理论工作。
  《捷雅河畔》(普里希文著,方予译,新文艺出版社,1956)。一部描写复员军人返乡领导集体农庄克服困难战胜自然灾害、与官僚主义落后思想展开斗争、开展劳动竞赛、获得粮食和爱情双丰收、落后农庄转变成先进农庄的故事,基本上是按照一般苏联集体农庄小说的通用套路写的,没有多少新意。
  《阳光灿烂的冬天》,(普里希文著,方予译,新文艺出版社,1957)。这部作品是《捷雅河畔》的续集,讲述《捷雅河畔》里一个年轻的拖拉机手谢尼亚到远方探望妹妹,在妹妹工作的国营农场里,他发现由于官僚主义的场长领导不利,农场一片混乱,连拖拉机都是坏的,于是他不由自主地帮助农场修理了拖拉机。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了谢尼亚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比《捷雅河畔》要有味道得多。
  《党的委托》(谢维尔采夫著,乌蒙译,新文艺出版社,1956)。描写来自莫斯科的勘探队工程师、共产党员卡尔达晓夫帮助一个集体农庄设计土坝的故事。按照该书内容提要的说法,“生动地反映了苏联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苏联人民的热爱劳动的精神,苏维埃知识分子怎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苏联人民怎样随时随地和各种不良倾向进行不调和的斗争”,尽管带了这么多高帽子,在我看来,这本书缺乏亮点,单调呆板,索然无味。
  《丰收的故事》(列鲍柯列奇著,姚艮译,时代出版社,1954)。又名《佐劳道特侠奇》,描写顿巴斯地区的霞光集体农庄的老庄员佐劳道特侠奇在战后重建时期倡导革新耕种法,和官僚主义者和落后分子进行斗争,率领群众战胜困难获得丰收的故事。这也是按照集体农庄小说公式创作的作品,读者读多了这类作品,胃口会不舒服,相信作家们写起来也很别扭。
  《曙光照耀着加里库拉村》(果戈拉捷著,阿里译,时代出版社,1954)。描写格鲁吉亚一个落后的集体农庄经过改换领导、开展劳动竞赛,提高生产热情,终于改变了落后面貌。作者还用诗意的笔调描绘了格鲁吉亚的美丽风光,以近年来得到的格鲁吉亚信息观察,这个地方麻烦不断,总是出些奇怪的人和事,粗俗、野蛮、偏执、不讲道理,给人的印象很差,但从读过的几本格鲁吉亚小说来看,似乎还是个不错的地方。
  《野樱河畔》(柯罗纳托娃著,何宁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以集体农庄为背景的青年言情小说,描写一个集体农庄团委书记卡佳的爱情生活,以及她和伙伴们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受,还写了青年一代与官僚主义者的斗争。虽然故事老套,文笔还算流畅。
  《扎波罗吉村的黎明》(布雷里著,赵明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扎波罗吉村是西白俄罗斯的一个村庄,1939年9月之前位于波兰境内。该书描写战后在一个攻打过柏林的复员军人带领下建立集体农庄的历程,描写这些苏联的新公民怎样粉碎了地富反坏右的垂死挣扎,迈向集体化共同富裕的美好新生活。我手边的这册《扎波罗吉村的黎明》是多年前从北京旧书店淘来的,扉页盖着“外交学院图书馆藏书”字样,后边的借书登记卡是空白的。
  《农家》(卡拉瓦耶娃著,焦伯华译,新文艺出版社,1956)。这部小说的背景时间为1924年春,描写全面集体化之前,苏共在农村开展合作社运动的故事。小说写了红军复员军人在家乡办起了共耕社,还写了富农不甘心的反扑,以及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是怎样大有作为找到幸福的。这部作品的初稿完成于1926年,可算是最早涉及农村集体化的小说作品,其内容的丰富完全可以看成一部微型的《被开垦的处女地》或者《磨刀石农庄》,可惜连一点点的知名度都没有,完全被湮没了。
  苏联的集体农庄小说还找到其他几部:《我们时代的人》(塞迪克别科夫著,叶冬心译,作家出版社,1956)、《水上乡村》(萨克罗特金著,移模、怀禹译,文艺翻译出版社,1953
)、《曙光》(拉普捷夫著,陈大维译,时代出版社,1955)、《白金地的姑娘》(克尔巴巴耶夫著,姚芝娟等译,中华书局,1953)、《晴朗的日子》(莫斯泰苏著,方紫译,新文艺出版社,1952)、《不需要的荣誉》(伏罗宁著,秦顺新、白祖芸译,作家出版社,1956)等,由于内容和手法大同小异,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49,奥维奇金:《区里的日常生活》
  日,斯大林逝世,随着这位伟人的离去,绵延近30年的苏联斯大林时代终告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在斯大林去世前后,苏联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可遏制地发生着变化,冰封多年的大地在苏醒,解冻的时候终于来到。在高层,经过短暂的权力争夺,修正主义者赫鲁晓夫坐稳了第一把交椅,开始了对斯大林时代的拨乱反正;在底层,苏联老百姓的呼吸畅快了许多,以前不敢想的问题敢想了,不敢回忆的往事敢回忆了,不敢说的话敢说了,不敢写的文字也敢写了。苏联文学界最早感受到了春天的脉动,一批划时代的作品横空出世,其中奥维奇金的系列特写小说《区里的日常生活》如一颗彗星划过沉闷的夜空,熠熠生辉。这么说或许有点恶俗,不过事实确实如此,《区里的日常生活》与《解冻》、《征途中的战斗》等著名作品一起开创了苏联新时期文学的道路,绝对非同凡响。
  1952年,经过一番波折后,奥维奇金《区里的日常生活》系列的第一篇终于在《新世界》杂志上发表,这篇农村题材的作品与斯大林时代那些歌功颂德歌舞升平阳光灿烂的集体农庄小说截然不同,揭露了苏联农村不那么美好的现实,以尖锐的笔调抨击了基层官员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麻木不仁,发表后自然引起极为强烈的反响。此时斯大林尚在人世,苏联居然提前出现了如此不和谐的音符,可见在“无冲突论”掩饰下的社会冲突已经剧烈到再也掩饰不住了。
  《区里的日常生活》其实是一组连续性的系列中短篇小说,依次分别为《区里的日常生活》(1952)、《在前方》(1953)、《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作《在同一区里》,1954)、《亲自动手》(1954)和《艰难的春天》(1956),后合为一书出版,以第一篇的篇名命名传世。
  奥维奇金这五篇长短不一的作品是以一个苏共基层干部马尔登诺夫为线索连结起来的,这是个有思想有魄力的开拓型干部,跟斯大林时代时代文学作品那些千篇一律的干部形象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第一篇《区里的日常生活》里,马尔登诺夫是区委第二书记,该区的第一书记包尔卓夫是个冷漠的官僚主义者,只关心以自己名义向上级汇报的数字,为此宁可损害下级集体农庄的利益。有一次收获时节突逢大雨,该区有数千公顷的麦子来不及收割,面对这场大雨,区委领导的表现各不相同,包尔卓夫口授了不知说云的八股官样文件限时下发,并决定向已经完成交粮任务的先进农庄加码摊派,让他们代缴粮食,补足那些没有完成任务农庄的交粮数字。马尔登诺夫强烈反对这个不公平不合理的决定,双方争执不下,经过区委会议的热烈讨论,最后决定缓一缓,看看天气情况再说。幸亏后来雨停了,全区终于完成了交粮任务。
  第二篇《在前方》、第三篇《人类灵魂工程师》和第四篇《亲自动手》叙述马尔登诺夫升任第一书记后的工作情况和日常琐事,他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在基层集体农庄和拖拉机站,他了解到很多以往的上级官员不可能了解也不去了解的真情实况,以及前任包尔卓夫的官僚主义习气对基层工作的损害。马尔登诺夫勇于改革,大力反对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工作作风,为改进机关的工作效率做了不少努力。为强化集体农庄建设,马尔登诺夫决定派出区委干部下放到落后农庄,在区委引起一场风波。
  第五篇《艰难的春天》叙述马尔登诺夫住院后,第二书记梅德维捷夫代理第一书记职务,此人也是个不学无术瞎指挥的角色,官僚主义习气比以前的包尔卓夫更甚,为此与区里一个拖拉机站长、来自莫斯科的下放干部多尔古绅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斯大林时代的农村体制里,国营的拖拉机站与集体农庄是平行单位,互不隶属,在区委领导协调下配合工作)。马尔登诺夫经过调查了解,认识到多尔古绅是位了不起的好干部,他向上级建议由多尔古绅来接替自己,领导全区的工作。《艰难的春天》篇幅很长,内容丰富,是整部系列的总结之作。
  在文学史上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同一部作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的阅读观感会有很大的歧异,有人会读得手舞足蹈如痴如醉,有人会觉得索然无味而弃之一旁。这同一部作品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代读起来也会产生同样的歧异,以当下的观点看,这部《区里的日常生活》无论是主题思想还是叙事方式都很落伍,大多数读者会觉得味同嚼蜡,难以卒读。但这部作品放到后斯大林时代的语境,无论在苏联还是在中国,都是一部石破天惊的伟大作品。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这部作品与斯大林时代的模式化集体农庄小说迥然不同。前面说过,斯大林时代的集体农庄小说有公式可寻,无非是一个高大全式的先进人物(通常是复员军人,或者女劳动模范)与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集体农庄主席产生冲突,该先进人物在群众支持下与落后人物斗争,并接管农庄的领导权,领导农庄群众克服困难,战胜自然灾害,大干快上,获得丰收,一起奔向美好明天,该先进人物在工作中改正了缺点,并赢得了爱情。《区里的日常生活》与这种模式完全不同,这部作品勇敢的暴露了斯大林时代苏联农村工作的种种弊病,并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负责农村工作的苏共基层干部的官僚主义自私自利作风,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现实背后的问题。
  第二,这部作品采用了一种具有创新精神的体裁。在很多评论或者著述中都把《区里的日常生活》成为特写作品,作者也声称他写的是特写,其实不然。一般而言,特写指的是集中描写真实人物或某一真实事件的精华段落,要素在于真实,真人真事,生活中真有这个人,真发生过这件事,人物时间地点都有案可查,不能虚构。而《区里的日常生活》只是从作者观察和体验到的生活真实里提炼出来的虚拟真实,并借用了特写的叙事方法,让这部小说看起来很像真实的人物事件一样,其实本质上还是虚构的小说,看起来不像小说小说而已。奥维奇金的创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衍生出一种游走于特写和小说之间的新型体裁。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同样面临剧烈的变革,这种体裁居然在中国复活,出现过一大批令人难忘的奥维奇金式优秀作品。
  奥维奇金生于1983年,1968年去世,他做过新闻记者,曾经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对苏联农村的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卫国战争期间,奥维奇金在前线做新闻记者,战后发表了中篇小说《致以前线的敬礼》(陈复庵译,新文艺出版社,1953),此后又致力剧本创作,用力甚多,但似不成功。《区里的日常生活》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颠峰之作。这部作品不仅为奥维奇金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巨大的荣誉,还开创了一个富有战斗精神的文学流派――“奥维奇金派”,跟随奥维奇金的脚步,用奥维奇金的方式书写苏联现实问题的几位作家被划入了这个流派,比如田德里亚科夫、特罗叶波利斯基、阿勃拉莫夫、阿列克谢耶夫,都是著名的奥维奇金追随者。
  在斯大林去世后出版的每一本苏联文学史里,都会重点介绍或提到奥维奇金和他的《区里的日常生活》,甚至有人把斯大林之后的苏联文学称为“奥维奇金时期”。我国读者在国家书目上查不到《区里的日常生活》书名,或许以为没有出版过中译本,其实早在1955年,作家出版社就出版了《奥维奇金特写集》,收入《区里的日常生活》系列的前四篇作品,1962年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了《艰难的春天》,这样,奥维奇金的这部划时代作品完整地介绍到了中国,在中国引起的反响不亚于苏联国内,直接引导了中国文学界“干预生活”的浪潮,催生了中国的奥维奇金式作品,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八十年代。
  《奥维奇金特写集》,君强、冰夷译,作家出版社,1955
  《艰难的春天》,杨永译,上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伏尔加庄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