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note3和vivox20手机为什么卖不过vivo

手机高端化不可避免 但小米们为何卖不了高价
[摘要]当消费者省吃俭用只为买一部iPhone手机的时候,是在买iPhone本身吗?拆解来看,iPhone的元器件成本也不过200美元,远低于六七百美元的售价。
腾讯数码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腾讯数码立场。如果说3000元是国产手机难迈的一道槛,则敢于定价4000元以上的国产厂商需要何等的勇气。日前vivo的一场发布会,将国产手机的议价能力再次推到风口浪尖,简单的说vivo发布了不同配置的两款产品,Xplay5和Xplay5旗舰版,价格分别为。一石激起千层浪,4000元的定价引起媒体的诸多质疑。高端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不被看好,价格为什么还要定的那么高?从锤子、小米note、华为、到vivo国产厂商为什么纷纷推出高价产品,发力中高端市场呢?事实上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一个总的趋势是,包括手机在内的整个终端制造业都在经历着产业转移,即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由于标准统一,整体解决方案的成熟,手机、PC这些终端制造业的门槛降低,利润也随之下降。在欧美地区,可以看到手机品牌逐渐减少,诺基亚辉煌不在,爱立信逐渐退出、摩托罗拉被收购、黑莓奄奄一息。而剩下的苹果、微软、谷歌,如果不是推广自己的系统就是像苹果这样的软硬件高度一体,才能能攫取高额的利润。而且苹果所做的也是系统和硬件的设计,然后交由富士康组装,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基本已经放弃纯粹的硬件制造。视线转向国内,国产手机厂商对于这个道理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像小米这样的互联网手机商,在一开始就大张旗鼓的表示不依靠硬件赚钱,而是靠服务盈利。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明白这个道理并不意味着真的能依靠服务赚钱,林斌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以目前小米的用户规模看,小米还很难做到这一点,小米目前仍主要依靠硬件赚取利润。”主打互联网的小米尚且不能依靠服务挣钱,何况其他手机企业。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国内手机厂商来说仍然是依靠硬件赚钱,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也是通过硬件微利+庞大的出货量来实现盈利。这种看似“有利可图”的模式毕竟不可持续,加上竞争激烈,低端产品早已是一片红海,要想在低利润的硬件制造业存活,向上突破成了必然的选择,这也是为何所有品牌都在有意无意的试水高价手机。国产手机为何卖不了高价遗憾的是这些高价手机似乎并不成功。尽管我们艳羡甚至嫉妒,苹果和三星竟然能攫取超过100%的市场利润,然而一个悲哀的事实是对于国产高价手机我们向来不买账,从锤子降价打脸到小米Note对销量三缄其口,定价超过3000的手机大多销量惨淡,只能铩羽而归。这些向上突破的手机缘何屡次失败?小米靠性价比起家,第一代产品发布时,以最顶级的硬件配置,最震撼的价格确实大大超出了用户预期,但此后便不能吊起用户的胃口,因为大家都知道小米新品肯定是“低价高配”。这种模式让小米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对早期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带来的弊端也愈加明显,小米的品牌逐渐固化,开始沦为“屌丝机”,这也成了小米向上突破的障碍。更令人扼腕的是小米在后来的发布会中并没有改变此前的策略,甚至变本加厉,重点仍然放在对配置的介绍上,陷入了配置比拼的怪圈,以至于用户觉得小米手机的价格应该以各种元器件的总价来衡量。甚至配置稍有不足,消费者便会觉得“不值这个价”。在推出小米Note时,这种思维稍有改变,懂得了强调设计的重要,称是小米系列最美的手机,但仍然没有逃出比拼配置的怪圈。以配置来区分定价,顶配版定价甚至一度超过3000。正因如此,消费者就会就比配置来衡量价格,而配置又不可能一直领先,比到最后消费者就不会购买。无独有偶,锤子在这方面似乎犯了同样的错误,锤子期望在当前同质化的互联网圈,走出一条靠品质取胜的道路,让消费者愿意为体验、品质支付高溢价。但在发布会上我们看到锤子最得意的反而是用了多么顶级的供应商,多么牛X的元器件,但仅以配置论却不足以支撑起高昂定价的时候,我们看到早期锤子还讲过“情怀”。或许是吸取了第一代的教训,比较欣喜的是的锤子最近的活动上,对于产品的介绍中都在有意的淡化元器件方面的笔墨,而重点放到了对锤子手机体验交互上的宣传。让我们隐约看到了锤子在品牌经营方面已经开始上道。当消费者肯花高价的时候,买得是什么消费者为什么愿意为一些手机付出高溢价?当消费者省吃俭用只为买一部iPhone手机的时候,是在买iPhone本身吗?拆解来看,iPhone的元器件成本也不过200美元,远低于六七百美元的售价。因此当消费者愿意肯花高价买一部手机,就一定不是在买手机本身,一定还有手机之外的东西来弥补这部分差价,可以是品牌,可以是体验、可以是小众、可以是先进的技术。有时,手机之外的这些东西成了支撑手机高价的绝对因素,售价几万元起步的Vertu手机靠的就是纯手工打造的奢侈品定位,三星针对中国推出的W系列高端机,也是极尽表现商务人士的成功。明白了这个道理,回过头来看viov手机,这种定价策略便有些不妥,如果三千元是消费者对于中端手机的心里价位,在这一价位上vivo可以说渐渐站稳了脚跟,2015年,vivo智能手机的销量超过了4000万台,其中售价超过2000元的占比一半以上,依靠深扎三四线城市的线下渠道,并且没有竞争对手加入,vivo可以说坐享这部分红利。副总裁冯磊更是信誓旦旦表示vivo将在2016年发力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但对于4000元以上的定价可以说是高端手机价位,毕竟都快赶上一部iPhone的价格,对于这种价位,消费者看中的就不再是配置,了更多的是品牌,体验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因此vivoXplay5旗舰版,靠高通骁龙820的芯片、6GB+128GB存储以及2K双曲面屏、Hi-Fi3.0这些配置的提高支撑其4000元以上的价位,反而没有打中要害,相当于给了这部分用户他们“不在乎”的或者根本“不需要”的。高价的iPhone靠的是品牌,但更准确的来说是靠独一无二的软硬结合的体验,具有无可替代性。三星的溢价依托的是上游产业链地位,元器件的创新等,但更进一步讲是靠品牌,所以新品价格跳水较快。而定价4000元以上的vivoXplay5靠的是什么、定位是哪部分群体呢?恐怕还要想清楚。不过从冯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Xplay5没有销量预期来看,这更像是一次试水之举。后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做高端手机需要厚积薄发,切记心浮气躁,推出一款不成功的高价手机并不代表进军高端市场失败,华为Mate7的成功离不开Mate2和P系列的积淀,小米Note销量不足,不代表转战高端市场没有希望,锤子降价清仓也不能说是定位高端折戟,即使vivo新品销量惨淡又能说明什么呢?在走向高端这条路上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要知道三星也是从山寨走到今天。所以对于进军高端市场的小米们还怕什么呢?
[责任编辑:bennywu]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首先,要明确一点。小米mix2是一款高端机,而vivo x20是一款旗舰机。小米mix2肯定卖不过vivo的主力出货旗舰机,所以这个比较是错误的。但是出货量应该可以与vivo的高端机xplay6比一比。毕竟都是售价超过3000,乃至4000元的手机。
小米做为一款互联网手机品牌,主要以线上渠道来提升销量,其主要销量来源于中低端的红米手机。而对于高端机,小米一直是有心无力的。note系列的接连失败,最终推出了mix系列来主打高端市场,凭借着全面屏的概念,优秀的设计还是俘获了不少用户。特别是全面屏2.0的mix2,相比前一代更加成熟,销量也很不错,大概在300万台左右。
而vivo x20作为一款主打的旗舰机,看铺天盖地的广告就知道vivo对它寄于多大的希望了。这款手机的首期备货量就高达300万台,据vivo透漏的数据,这款手机上市四个月销量过千万台,也就是月销500万台左右,当之无愧的爆款旗舰机。
既然要比,那么小米mix2销量为何比不过vivo x20?
1,小米是做线上的,并且一直是做性价比的,低端的红米是主要的销量。所以小米的用户,都是线上的追求性价比的用户。而小米mix2产生了一定的溢价,并且售价超过3000元,与小米的用户不太匹配,导致了这款手机销量并不是太好,但也算是小米做高端机的一个成功的开始。
2,vivo x20作为一款主打线下的旗舰手机,依靠着vivo的铺天盖地的广告,以及线下数十万家渠道,再加上明星的代言。这款手机销量差是不可能的。之前的vivo旗舰机销量过千万也是很轻松的,这款手机只不过是一个延续。
3,新技术,新概念的加持。在全面屏概念刚刚火了之后,vivo就在最短的时间里发布了这款手机,可谓是抢足了风头。而作为老对手oppo,却没能适时的推出全面屏手机,这也给了vivo x20一个销量的增长空间。
4,供应链的问题,这是小米成立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虽然得到了改善。小米的每一个新品都必然要经过抢购,而小米mix2也是一样的。小米mix2的工艺比较复杂,再加上高通骁龙835的产能问题,导致初期的这款产品处于抢购中,错失了销售的黄金时期。因为vivo则财大气粗,首期备货300万台,并且自建工厂,不使用旗舰芯片,供应链问题较少。
所以小米mix2卖不过vivo x20,就连小米的主力旗舰机小米6估计也卖不过vivo x20。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互联网评论家其它文章
雷军作为小米的创始人,为了宣传小米可以说不辞辛劳。在微博上,雷军每天都会发小米的相关信息,雷军的微博就是小米重要的广告阵地。今日雷军又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大新闻:小米8和小米8se的产能爬坡很快,6月份的产能将达到100万,短期时间可能会缺货,但是大量的现货正
联想作为全球最大的pc厂商,在前几年的智能手机市场还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今影响力大为减弱。曾经的联想手机在中国市场叱咤风云,位居中华酷联之列;在小米崛起之后,联想这样的严重依赖运营商渠道的厂商高开低走,市场不断萎缩。虽然之后联想又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但
做为曾今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诺基亚经历了太多的辉煌。然而庞大的诺基亚在苹果面前不堪一击,最后不得已卖身微软。如今诺基亚集团把手机和平板授权给了HMD,诺基亚手机重获新生,市场份额稳步上升,已经成为行业不可忽视的玩家之一。深耕手机市场多年的诺基亚,在中国市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拉开帷幕,这不仅影响着每一位备战已久的莘莘学子,也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关注。而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家都会自发的组织去助力高考,有免费送考生的,也有主动让出高考通道的。高德新推的一项新功能,竟然成为了高考考生的贴心小助手!而考生们到考试结束
国产手机厂商为了博取眼球,扩大影响力,可以说是牛皮吹翻了天。先是罗永浩的515发布会,自诩为革命性的TNT遭到了诸多的差评,并没有太多颠覆性的创新;而小米8的发布会上也没有太多很吓人的黑科技,给用户们吊足了胃口,却未能达到用户的期望。如今,联想Z5发布;之前的
2017年是小米手机恢复元气的一年,这一年小米手机取得了大爆发,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取得了巨大突破,小米手机销量重回全球第四。而当家人雷军更是气势如虹,宣称小米手机要在10个季度内拿下中国市场第一。虽然小米增势迅猛,但是其他三大国产手机厂商也不是吃
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激烈,为了增加影响力,提高销量;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开启了吹牛模式。什么吊打苹果,什么颠覆性,革命性这些词都不够用了。先是锤子515发布会,罗永浩告诉锤粉们要在发布会旗舰准备纸尿裤,因为产品很精彩,很颠覆;之后小米有一堆很吓人的技术,到头来并
5月31日,小米在深圳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年度发布会,在之前给予了充分的预热,这次发布会新品太多了,你今小米8就有三个款式:分别是小米8/小米8探索版/小米8se,主打旗舰/高端/中端,可以说是全覆盖,每一个产品都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可以说小米手机一发布,各大厂商又要重
一年一度的促销节又来了,各大手机厂商使出了浑身解数,毕竟进入排行榜前列能为自家的品牌积累名气,而且还可以利用平台的流量增加销量,对于平台和厂商可以说是双赢的战略,不过厂商们得又拿的出手的产品以及价格。比如小米来说,要有小米8的新品,以及千元机的降价,这
魅族作为最早踏入智能手机行业的国产厂商,可以说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在发布了千元机魅蓝之后,魅族的情况有所好转,销量从10名开外终于进入前十名了,魅族的年销量也迈过了2000万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手机厂商,但主要但销量来源于魅蓝这样的低端机。和小米一样,这些依
三星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以及广泛的品牌认知,但是在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却接连失手,如今的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不足1%的市场份额;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顶峰时期是30%的市场份额,如今大部分被国产手机厂商抢走。三星和国产手机厂商可以说是亦
昨日,小米年度发布会在深圳如期举行,除了用户瞩目的小米8之外,还有小米手环3也是万众米粉期待的产品之一,毕竟在小米手环2之后已经间隔了太久。小米手环3这次主打的是大屏幕,可以与手机进行更好的互动,并且还增加了NFC的版本,价格还是小米价,169元起步,毕竟成本
三星和苹果做为业界数一数二的手机厂商,不仅仅销量大,也拿下了全球手机市场绝大部分利润,而且这两家厂商还有很多引领行业潮流的新技术。三星的硬件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对于供应链的控制三星可以说吊打其他手机厂商。就拿三星屏幕来说吧,毫无疑问的霸主,就连苹果都
今日,小米在深圳发布了多款产品:小米8/小米8探索版等等硬件,以及MIUI10。作为全球第四大手机厂商,小米可以说是春风得意。而MIUI10更是承载着小米的未来,毕竟雷军已经放豪言小米的硬件综合利润率不高于5%,也就是说硬件不赚钱,只是作为互联网的入口。而小米只能靠互
VIVO作为一家知名的手机厂商,很多人认为它是依靠渠道和广告才把销量给做起来的;其实不然,手机作为一项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没有丰厚的技术积累是难以取胜的,是不能作出好产品的。之前,VIVO似乎太重视广告宣传了,用户们对其认知比较浅,如今随着VIVO X21屏下指纹版发
随着智能手机的饱和,手机厂商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不过这对用户有不少好处,那就是可选择性的产品多了。手机做为生活中的一个必需品,我们用它通讯,其次用它方便我们的生活,最后是娱乐性,而且现在的娱乐性更加显著。用户们用智能手机不一定是打电话了,而是玩游戏、看
人工智能作为各大企业重金押注的领域,但是雷声大雨点小,人工智能落地的产品的不多,进入到消费端的产品更少,而智能音箱勉强能算一个。而随着智能音箱的不断普及,以及行业的不断升级,智能音箱可能成为手机之后的又一个巨大的风口;巨头们谁都不想错过。于是手机厂商
6月4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将如期举行,如果不出意外,将发布ios12系统,可能还会有一些硬件产品。ios为苹果生态的发展立下了悍马功劳,未来还将承担苹果公司的商业化。曾经ios的体验是无敌级别的,远远甩开安卓系统;如今两者已经互有胜负,ios的领先优势并不明显。并
2018年是小米丰收的一年,也是小米大跃进的一年。今年上半年还没过,小米已经发布了多款手机,从千元机到中端机再到高端机,可以说是机海战术得到彻底的贯彻。机海战术可以快速的提高销量,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家产品左右互搏,最终伤害品牌,也让用户们难以
再过四天,也就是5月31日,小米的年度旗舰机小米8将在深圳发布。这款手机被小米寄予了厚望,否则也不会迟迟不发布。小米给这款手机押注了众多的黑科技,经过了这么多天的打磨,终于要与世界见面了。关于小米8的配置,这就不用多说,肯定是业界最强,可以用安卓机皇来形容
互联网评论家这才是小米败给oppo vivo的原因 你想到了吗?
初闻小米败给了oppo vivo,不免让人有些诧异,但想到是销售额上败了,而不是销量,便豁然开朗,在小木看来,小米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全拜雷军引以为傲的追求高性价比所赐。
高性价模式不具独创性太容易被复制
小米刚开始做手机时,雷军曾说过,不打算靠手机挣钱,而是当小米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通过互联网服务挣钱。
如今MIUI用户已经达到2亿,而小米却始终没能拿出一个,让人信服的通过互联网服务挣钱的方案,由此来看,雷军的想法是不错的,但目前还是行不通。
小米还是要通过卖手机挣钱的,依靠在线销售,砍掉中间环节,追求高性价比,小米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高速增长,发展的相当不错。
但所谓高性价比,无非就是竭力压缩成本,卖低价,这种经营模式谁都可以做,魅族凭借跟小米的厮杀,从即将破产的谣言中,瞬间满血复活,并渐渐为更多大众所熟知。
除了魅族,还有华为的荣耀、酷派的大神,oppo的一加等,这些传统手机厂商学习小米的尝试,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有的勉强能够维持生存,但当众厂商围绕性价比这个点群起而攻之时,小米想要不流失一定的市场份额,显然是不可能的。
就在2015年,小米还险些将销量第一的桂冠让给华为。
高性价难以支撑起小米的品牌差异化
提到小米,人们首先就会想到高性价比,但当其它手机厂商纷纷推出,配置同小米类同,价格同样喜人的手机时,小米还有什么牌可以打吗?
结果是很尴尬的,在性价比差异不大时,魅族还有设计牌可以打,荣耀有实力强大的华为集团为之背书,就连后起之秀乐视还有会员可以卖,打打硬件免费的噱头,而小米只有米粉的一腔热血。
长期追求高性价比的结果就是,小米在其它品牌跟上来着,突然发现,除了高性价比,几乎无牌可打,而仅凭高性价比是无法构成小米品牌差异化的。
固守高性价比让小米进军高端市场举步为艰
苹果、三星、华为mate系列,是国内高端手机市场中的佼佼者,高端手机的高额利润,是包括小米在内的众多手机厂商所眼红的一块蛋糕,但迄今为止,小米没有一款定价在2500以上的手机,能够获得销量上的成功
高价性比禁锢了小米进军高端手机市场的步伐,在高端手机市场,比的是创新,比是的品牌溢价,小米在创新上没有什么好牌可打,追求品牌溢价又底气不足,反而还会担心砸了自己高性价比的金字招牌。
小米Max系列的推出就一个很好的事例,同华为mate系列同属大屏手机的小米Max,却没有选择走mate系列的高端路线,而是给出了最高1999的定价,看似是为了稳固小米在2000元价位的手机市场,但实际上反应了小米在进军高端市场上的犹豫不决。
但事实是,小米高端手机的缺失,同样会导致用户流失,小米手机之所以会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第一部手机,是因为年轻没钱,却有想要好的性能,但当这些人收入增多,生活品质提高后,想要更换一个更有面子更有档次的手机,小米就会被无情的从备选项里划掉。
一句话,高性价比是高端手机市场的死敌,小米如果想在高端机市场有作为,必然要换个打法了。
追求高性价比可能影响小米的供应链稳定
当众多手机厂商纷纷推出新机型时,必然会选配当时最新的CPU等配件,而零配件供应商,特别是芯片厂商,在一段时间内的产量是一定的,这就涉及到分配问题。
小米为了追求高性价比,必然会极力压低采购价,而oppo vivo等手机厂商,因为售价高利润高,在零配件采购价上浮动度也就高,出得起比小米更高的价。
如果你是供应商,此时你会做何选择呢?自然是价高者得,小米可以得到一些配额,但决不可能是足量供应。
起初这对小米的影响还比较有限,因为那时高性价比还是稀罕之物,跟其它厂商的高售价相比,用户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成本来等,即使当时就有手机厂商指责小米在玩手机期货,但用户大都不以为意,还直夸小米为良心企业。
但现在呢?多少用户因为买不到手机而对小米破口大骂?又有多少人因为等不及而转向了其它品牌的怀抱?
近日雷军开始负责小米手机具体业务,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好供应链关系问题,但其实供应链问题就是钱的问题,小米如果还想以低采购价维持高性价比,就是十个雷军也解决不了问题。
总而言之,小米成也高性价比,败也高性价比,如果雷军不能为小米手机找到新的打法,开辟新的增长点,那在这个前有狼后有虎的国内手机市场,小米手机的颓势就会进一步加剧。
关注小木公众号xiaomuzaping,每天最新科技评论及时送达,微博搜索小木杂评,可关注小木最新动态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2016年终盘点之vivo篇:vivo为何执着高端
【IT168 评论】相信看过相关统计数据小伙伴,都不会对vivo手机在主流和中端市场的统御力。vivo在2016上半年就获得超过2500万台的销量,而这还是在核心机型vivo X7上市之前的数据。然而vivo并没有自满于元价位段的良好成绩,在2016年接连发布Xplay5和Xplay6两款4000元级的旗舰手机。尽管离国际大牌旗舰的售价还有一定距离,但这无不透露着在一众本土品牌中,vivo的目光已经看得更远。
▲2016年终盘点:执着高端市场的vivo手机
2016年大事记
新年刚过,vivo就着手筹备旗舰Xplay5的发布,为此vivo还签约国民老公宋仲基代言。不过受限于上游供应链,真正意义的旗舰版到了5月才上市。直到进入第三季度,主打柔光自拍的vivo X7发布,&X&系列依然是vivo手机的&口碑担当&。接下来vivo X9发布会预热,柔光双摄的广告点亮了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地标。正当大家以为,X9/X9Plus就是vivo年度收官之作的时候,Xplay6会赶在圣诞前全面发售。
▲vivo手机2016年大事记
vivo对代言人的选择非常慎重,但是与品牌调性总是高度相符。相信今年不少小伙伴的微博或者朋友圈,都被下面两个男神的温情演出刷过屏吧。
▲宋仲基对柔光自拍的成功传播功不可没
▲据悉还有限量版的彭于晏定制版
年度机型:vivo Xplay6
上市售价:4488元
扩展阅读:《vivo Xplay6评测 看双摄旗舰的自我修养》
前面提到vivo Xplay5受限于上游供应链的问题,旗舰版拖到5月才正式上市,在高端市场上的反响并不理想。不过vivo Xplay6的到来,瞬间改变了用户对国产旗舰的印象。vivo Xplay6不但采用了曲面面积更宽的柔性2K屏,还覆盖了经过全曲面打磨的钢化玻璃。配置上搭载骁龙820+6G内存+128G存储一步到位,并采用1200万像素双摄头设计,支持F1.7光圈、全像素双核对焦、OIS光学防抖。此外,vivo Xplay6还拥有一颗隐藏式前置柔光灯。实际上除了性能之外,虚化双摄拍照是vivo Xplay6的最大卖点。
▲vivo Xplay6完美诠释了品牌新Sologan&&Camera &Music的精髓
您可能也感兴趣:
是不是觉得类似Uber和Lyft这样的巨头玩玩打车就到头了?你太小看它们了,两家公司的目标可是...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您的位置:
小米的营销这么牛,为什么干不过OPPO和vivo?
作者:小云子
  一说起小米,几乎所有人都能立刻想起一大堆时髦的营销词汇:粉丝经济,爆品战略,饥饿营销,口碑营销,互联网思维等等...
  当然,还有雷军那句著名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时隔五年,虽说小米早已起飞,公司规模也越来越大,不过如今的它却没有前些年飞得那么自在了。
  从多个研究机构的数据报告来看,小米手机在2016年的销量下滑超过30%,其国内市场的销量排名也从2015的第一滑到了2016的第五,分别落后于:华为,OPPO,苹果和vivo。
  华为和苹果就不多说了,2015年小米跟它们的差距并不算很大(甚至说不好华为和小米谁才是2015的第一…)。
  反倒是OPPO和vivo,当初的销量几乎只有小米的一半。
  2015国内手机销量情况(数据来源:IDC)
  而如今,OPPO与vivo这两个步步高还真就“步步高”了,分别排到了第二与第四,瞬间反超小米。
  2016国内手机销量情况(数据来源:赛诺咨询)
  那么,人们口中的“互联网营销之王”——小米,为什么今天会输给OPPO和vivo这两个“老实的孪生兄弟”呢?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ps,苹果就不说了,洋品牌...而华为本来就和小米差距不大,并且资历老,多方位发展,所以就简单提一下,主要分析小米和OV这两组极端案例)
  1.名字的因素
  2.线上vs线下
  3.性价比vs功能诉求
  4.生态vs聚焦
  5.进军高端市场
  一、名字的因素
  虽说小米与OV的用户定位并不完全一样,不过有一点是相似的:用户们不希望让别人觉得自己买了个相对便宜的手机,从而被认为是个屌丝。
  针对这一点,OV的“用户体验”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也许你不会相信,在三四线城市,或者那些经济不算发达的地方,有接近一半的被访者都认为OPPO和vivo是洋品牌。(甚至大部分人都搞不清楚它们二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OPPO和vivo都将自己的英文名作为“金字招牌”,印在招牌上,刻在手机上。而对于其真实的中文本名,就算去他们的官网也很难找到…(透露一下,其实它们的中文名分别为“欧珀”和“维沃”)
  这是由于一个普遍认知的存在:洋品牌往往更高端(或更时尚),用起来也更有面子。
  虽说这并不是多高明的招数,但的确屡试不爽。关于这一点,TCL,AUX,BYD,Galanz,Foxconn,Meters/bonwe,Midea和名创优品显然深谙此道。(ps,它们都是中国企业或品牌)
  当然,小米的Note和Mix,以及华为的Mate,它们都是两家公司的高端机型,之所以要采用英文名,很难说不是出于这种考虑...
  只不过,小米的主打机型并不是Note,而是小米和红米系列,而这两个名字无论是谁听了都能明白:这是国产机。(当然,米粉们肯定不会在意这个问题)
  二、线上vs线下
  2016年,小米在国内线上的销量占其总销量的74%,排名第1;而OPPO与vivo的线下销售量占其总量的96%以上,排名第1和第3;华为发展最为全面,线上线下都排第二。
  2016国内手机线上销量情况(数据来源:赛诺咨询)
  2016国内手机线下销量情况(数据来源:赛诺咨询)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极端的情况?
  其实,这还是跟小米与OV的整体策略有关。
  一方面,小米主打的用户群体比OV的更年轻:
  对小米关注最多的网络用户集中于24-30岁;
  数据来源:FooAds
  而对OV关注最多的网络用户集中于31-40岁。相比之下,年纪较轻的用户对各种网络信息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年长的人。
  数据来源:FooAds
  另一方面,根据这群年轻用户的经济和性格特征,小米主打的高性价比和粉丝经济的策略也使得线上渠道成为最佳选择,这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小米在线上抢先建立的渠道优势,以及因渠道优势带来的成本优势,其实都是暂时的。
  小米刚出道的时候,华为等老牌的手机厂商主要是依赖线下庞大的经销商,它们不可能因为看到小米成功了,就立马将所有的资源都挪到线上,这样会严重损害经销商们的利益。不过,它们也不可能对线上的市场完全弃之不顾,一旦时机成熟,早晚会出手。
  如今,且不说华为也能在线上市场呼风唤雨,就连比小米出道更晚的乐视手机,也能跟着在线上火一下...
  如果说当初小米的成功主要是依赖于互联网所带来的红利,那OPPO与vivo今日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线下渠道的抢先优势。
  据统计,OPPO与vivo在全国各有超过20万家实体店,再偏远的城市和乡镇都能找到它们,这是华为与小米不可能追得上的。而这些偏远地区的各种资源(比如信息和交通)的流动速度都相对较慢,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与一二线城市有所不同,所以,OPPO与vivo就能很好的抢占先机。当然,这种优势也只是暂时的。
  三、高性价比vs明确的功能诉求
  一直以来,小米一直主打“超高性价比”的旗号。一个一两千元的手机,伴随着数不清的“黑科技”,还整天嚷嚷着要跟别人比跑分,秀配置…其实就是为了突出两个字——实惠。
  虽然这些营销手段的确值得所有的小品牌学习,但“实惠”这个词其实是非常模糊的,这跟“自由”与“民主”类似,含义很多。事实上,又有哪家手机厂商会说自己的产品不实惠,或者性价比很低呢?尤其是当大家都学会了“互联网卖手机大法”之后…
  反观OPPO与vivo,一直将自身定位于“拍照手机”与“音乐手机”,其“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与“前置2000万,柔光双摄”的功能诉求也非常明确与独特。
  而当一个行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产品的特点或销售主张越独特,就越有可能脱颖而出。就像苹果与华为:如果你想体验IOS系统,那就买苹果;如果你想要商务手机,那就买华为。
  四.生态vs聚焦
  雷军一直有一个梦想:虽然小米手机销量很好,但并不指望靠手机赚钱,而是靠手机背后的互联网生态。
  “互联网生态”这个词,也是随着小米的成功才逐渐成为热词的。那时候,好像只要谁说自己的公司在做生态,其估值都能翻好几番…
  当然,雷军也一直在实践自己的梦想。如今,我们不仅有小米手机,还有小米手环、小米盒子、小米净化器、小米电视和小米笔记本等等...
  不过,产品的扩张势必导致营销的失焦。除了要照顾手机业务,小米还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和资源分配到其他业务上。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品牌和产品在社交媒体上的声量中很直观的看出来。下图依次为小米,OPPO,vivo,华为在社交媒体的声量:
  数据来源:FooAds
  以上的声量,仅仅是针对这几个品牌,而非特指其手机的声量。
  如果我们把“手机”添加到核心关键词中,就只能看到和手机相关的声量:
  添加核心关键词——手机
  数据来源:FooAds
  看出来了吧:
  与“手机”相关的声量,只占“小米”所有声量的37%;(37%=×100%)
  而OPPO与vivo则高达71%与70%;
  就连财大气粗的华为都是49%。(其实这个值应该是暂时偏高的,毕竟为国争光了,媒体上少不了对华为公司和任老总的曝光…)
  这也从侧面证实了OV的成功,与它们对手机业务的高度聚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实,对于小米的失焦,早在前两年,也就是小米最顶峰的那段时期,特劳特的大弟子——中国区的邓德隆先生早就发过话:“小米再不回归初心就很危险。”
  可是,当时血气方刚的小米又怎么听得进去呢?还是要继续玩生态...
  所以,即使小米在2016年一共推出了18款新手机,也敌不过只推出了9款新机的OPPO,与13款新机的vivo...
  五.进军高端
  目前,无论是小米,OPPO,vivo还是华为,都在向高端手机市场进行延伸。华为已经基本成功了,就不再多说,个人认为,与小米相比,OV更应该努力在中高端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原因很简单,目前它们还可以依靠庞大的线下渠道去占领偏远的乡镇市场。但是,世界越来越平,资源流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当这些地区的人能很方便购买到其他牌子的手机(比如华为)时,那又该怎么办?
  希望OV不要步了非常可乐的后尘...
  至于小米这个品牌,还是应该继续保持“超高性价比”的策略为妙。毕竟,这才是当初使它成功的根本。
  注:本文标题中的“营销”,更多是指狭义的营销推广。事实上,产品,渠道,推广和价格都属于营销的范畴。另,与手机上游渠道相关的内容就不涉及了,篇限。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note3和vivox2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