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文坛巨匠最出色的歼灭战巨匠

中国八大国画巨匠的顶尖之作,堪称一绝!
(来源 壹号收藏
www1shoucangcom)
  国画向来以简练的笔法来表达传神和意境之美,这些鼎鼎大名的画家笔下的动物也栩栩如生,作品昂然灵动,堪称一绝。
  齐白石的虾可谓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他常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画家画虾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
齐白石 《虾》
齐白石 《水草小虾》
齐白石 《虾族大家庭》
  徐悲鸿,现代绘画艺术大师,在绘画创作上,他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写实作风,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他继承我国绘画的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徐悲鸿擅长国画、油画,造诣极深。
  徐悲鸿画马为世所称,笔力雄健、气势恢宏,布局设色均有新意,其代表作《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间作花鸟及猫,亦别具风格、情趣盎然。著有《普吕动》、《初伦杰作》、《悲鸿素描集》、《悲鸿油画集》、《悲鸿彩墨画集》等。
  牛是李可染先生一生喜爱描绘的对象,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一直到他生命结束,他留下了许多以牛为题材的精彩作品。
  李可染画的牛极富生活情趣,这与他长期深入生活静观默察,对牛的动作习性熟稔于心不无关系。他笔下的牛,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寥寥数笔,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他能把牛的形状、比例、动态掌握得恰到好处,更能把牛的朴实无华的性格和充满泥土味的特色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
  他画的牛多一笔嫌多,少一笔不够,这就是他多年修炼艺术的结果。李可染把自己的画室也命名为“师牛堂”,表达了他以牛为师、刻苦进取的艺术追求。
  中国人在艺术上讲品位,对题材很挑剔,很多人不喜欢大众化的题材。毛驴黑乎乎、脏兮兮,似乎入不了大雅之堂。但黄胄画的驴,不仅画出了毛驴的憨态可掬,更画出了驴之美德,并为千百年来备受人类歧视的毛驴正了名。他曾赞叹毛驴“平生历尽坎坷路,不向人间诉不平”。其实,这恰恰是画家人格的自我写照。
  吴作人先生之表现牦牛骆驼等大西北高原的动物,不只是表现美,更不是如一般把美理解为“漂亮”的那种美,而是表现“力”,“表现一种雄强有力的艺术境界”。这种在认识上和艺术实践上对于力度的表现与追求,是对审美领域的拓展,对画坛矫饰面貌的一种校正。
  吴作人把师造化与夺天工相提并论,并突出了夺天工的目的和创造意义,对五六十年代处于困境的中国画坛也是起了矫正与推动作用。
  在李苦禅的艺术生涯里,以毕生的精力塑造了他自己心目中的“雄鹰”的形象。早年苦禅画的鹰,十分写实,毫无夸张之处。随着阅历的增长与艺术见解的不断提高,他开始仔细观察了鹰的同类隼、雕、鹫等等,在脑子里逐渐把它们的形象综合了起来,经过不断改变,它不再是客观世界原始的真实了,而是艺术的真实了。他说:“心中自有雄鹰千万,我才能凭借自己的感受,画出我理想中的雄鹰,作画并不是摹仿自然,它是在真实的基础上,重新再创造。”
  这一再创造,使李苦禅的鹰,有了自己的鲜明特征,在用笔上,他融进了“古拙的金石风格”,他把鹰的嘴、眼与爪都描绘成方形,突出了鹰的凶猛与雄伟,给人以无比锋利的一种艺术张力。
  古人论画兽有这样的说法;“凡画兽固须形神认真,不至画虎类犬。又不徒绘其形,必求其精神筋力。盖精神完则意在,筋力劲则势在。”
这段话可以看作刘继卣动物画创作的宗旨,精神筋力正是刘继卣刻画动物的致力所在。
  刘继卣在动物画创作中始终注意了这点,把动物形象在高度写实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夸张提炼,把生活中动物的某些形象缺陷加以改造(如画家把豹子身子的比例有意识地加长、删去老虎头部一些显得冗杂的胡须、夸张狮、虎、豹等大型猫科动物的头部比例等),并且善于捕捉动物从一个动作到另一个动作过渡的瞬间动态,这样才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比生活中的动物更为完美的形象。
  韩美林,有人称他为“东方毕加索”,文革期间受到迫害,入狱后又下放到安徽淮南瓷器厂劳动十几载,他在那创作了一些画,大多是可爱的小动物(如:小狗、猴、驴、狐狸、马牛)这些画代表了他那个时期的环境,心境和向往,这其中有些画还在国际上获了大奖。韩美林画熊猫堪称一绝,他的笔下的熊猫可爱,传神;栩栩如生,憨态可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他是中国历史上战功最光彩夺目的杀神,伟大军事统帅,歼灭战大师!
他是中国历史上战功最光彩夺目的杀神,伟大军事统帅,歼灭战大师!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神白起一生战功赫赫。古人有句话说得好:“一将功成万骨枯”,而战神白起一生的军功是千千万万的头颅换来的。人们往往只看到战场上功臣名将表面的荣耀,却忽视了这荣耀背后战死的无数英魂。白起的少年时代未见诸史书,据说他行伍出身,靠着勇猛作战一步步爬到高位,被封为战神白起。战神白起为何是“人屠”时间回到两千多年前那个“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国末期,在那个以杀人掠地为主要内容的时代里,秦国的战神白起无疑是将军中“男一号”。从历史上看,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神,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实际奠基者之一,但从另一面讲,他一生杀伐过重,是天生的屠夫。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十二年,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白起上任后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将秦军主力军绕至韩魏联军后方,多次击破联军分队及后方留守之军,逐渐将韩魏联军主力包围于伊阙,最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此战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白起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秦楚丹阳、蓝田之战后,楚国国势走向衰微。伊阙之战,秦军大胜,秦国意图展开南面攻势,继续削弱楚国。秦昭襄王写信给楚顷襄王,要率领诸侯与楚“争一旦之命”。楚顷襄王只得同秦讲和,并娶秦女为妇。以后的秦昭襄王二十二年、二十三年,楚顷襄王都与秦昭襄王政治会盟,表示服从于秦。[4]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前282年),楚国出现一位善用弱弓射雁的人,楚顷襄王听说后觉得稀奇,就召来询问。此人却是一位主张合纵的纵横家,他用楚国过去的光荣历史和今天的耻辱激励楚王。楚顷襄王也有向秦报仇之志,于是派使臣前往各诸侯国,进行合纵伐秦的活动,秦国听闻后决定予以楚国更大的打击。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1年),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80年),秦国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汉北上庸之军夺取鄢、邓等五座城池(今襄州),而后秦军越过秦楚边境山区,自断后援,分三路快速突进楚境,直围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9年),秦军穿插到楚军背后,大破楚军,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向东进兵至竟陵,楚军溃不成军,退却到陈(今河南淮阳),楚顷襄王将陈作为都城,仍称作郢。同年,秦又攻占了楚国巫、黔中郡。楚顷襄王迁都到陈后,聚集楚东地的武装,仅得10余万人,向西虽夺回了被秦占去的江旁15个邑,但已不能同秦抗衡。经过秦国一连串的打击后,楚国一蹶不振,直到最后被秦灭亡。秦国以郢为南郡,封白起为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白起名震天下众所周知,战国时期最惨烈的战争是秦、赵间的长平之战,这场大战赵军全军覆没,四十万降兵被秦军活埋,加上战死和被斩首的人,赵国军队大约损失了四十五万,基本失去了和秦国争霸天下的能力。而这场大战的指挥者及坑杀命令的直接下达者,便是战神白起。四十五万忠烈惨死!要知道,那时赵国全国的总人口,也不过三百五十万左右,这样的死伤比例何其巨大!然而这四十五万白骨,在战神白起的杀人账本上,还只是一小部分。请看白起的杀人简历:在伊阙斩首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在鄢城决水灌城淹死楚军数十万;在华阳斩首魏军十三万;在黄河淹死赵军二万;在陉城斩首韩军五万;在长平杀害赵军四十五万。以上还只是有史料可考的杀人数字,而据梁启超先生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战神白起所杀人数就占二分之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最新军事新闻,最强武器解析!
作者最新文章盘点谁是中国最杰出的歼灭战大师?这几位足以称之为世界级名将
盘点谁是中国最杰出的歼灭战大师?这几位足以称之为世界级名将
粟裕: 首战是宣家堡和泰兴,他的反常用兵,用反进攻战法,歼敌于将出未出时;如南战斗,他舍近而趋远,飞兵百余里,拊敌侧背;海安战斗,以节节抗击之法,挫敌锋芒;李堡战斗,乘敌“祝捷”得意忘形之际,挥兵奇袭;丁堰、林梓战斗,则选敌弱点,剑指敌腹;尔后,攻黄(桥)救邵(伯),钻到了敌人肚子里去打,把中国古代“围魏救赵”的战法成功地运用于了战役作战实践之中,不仅有力地策应了邵伯方向的作战行动,又在运动中歼敌1.7万余人,打得敌人是六神无主,不知所措。粟裕率兵3万,临12万大敌,在靠近敌人心脏的战略前沿地区与敌军周旋一个半月,七战七捷,歼敌达5万多人,在这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苏中战役的意义远不止歼灭了大批的国民党军,对扭转南线战局也起了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内战全面爆发之后共产党军队第一个战胜美式装备国民党军的大规模歼灭战,带有战略侦察性质。摸清了国民党军的情况,获得了战胜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的宝贵经验,且改变了毛泽东战争初期的外线作战方针,而发展为了内线歼敌的方针。孟良崮战役:毛泽东曾对粟裕说:“孟良崮一役,全歼74师,击毙敌酋张灵甫,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就是我。”记得从电视上看过一个报道称:当时国军的王牌74师师长的张灵甫,有人问他认为共军之中谁堪与敌,他脱口而出就是粟裕。后来张果死于粟之手。东北林彪打不动国军精锐新一军新六军时,粟裕却能全歼整编的74师。在解放战争开始时,就部队装备而言,74师与新一军新六军不相上下。部队战斗力74师与新一军不相上下,比新六军高出了许多。一支部队打了胜仗战斗力就能提高,打败仗就会下降,在孟良崮战役前74师与华野交手互有胜败,战力维持在原有水平。新一军在林彪夏季系列攻势之后战斗力最高,达到了历史的颠峰。不过此时东北来了草包陈诚。远征军时美国人口中的“东方隆美尔”孙立人被调离了部队,部队编制被打乱了,从此则一蹶不振。孟良崮之所以能成功,第一是74师被逼上山地筑不起工事。第二是大量的重装备带不上去,水冷式机枪无水制冷战斗力削弱了。第三是身处绝地仅靠空投,弹药食品饮水也不能得到有效补充。第四张灵甫和83师长李天霞有隙,国军对粟裕的围点打援十分忌惮。所以83师并没派主力援军。这一切战机都是粟裕捕捉和创造而出的。白起是战争史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中战功最为卓越的。他是中国战争史三个最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另外两人是成吉思汗与粟裕。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武安君,秦国眉(今陕西眉县东)人。自十六岁从军,白起一生指挥了许多的重要战役。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攻楚三次,烧其祖庙,共歼灭了35万楚军。伊阙之战又歼灭了韩魏24万联军,彻地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了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的先例。白起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了武安君,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达165万,六国闻白起而胆寒。虽然,白起一生嗜杀,历代史家对此也是多有些微辞;但作为统帅来说,白起绝对是一位世界级的顶尖名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华北之窗是华北地区的综合新闻门户网站
作者最新文章凤凰号出品
巨匠讲坛 | 李可染:谈学山水画(一)
李可染的这篇《谈学山水画》,从自身实践出发,讲述学山水画的宝贵经验,通篇语言朴实,没有深奥惊人之语,却道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百年巨匠——李可染》是美术篇讲述的人物之一,分三集立体解构画坛巨匠的艺术人生。纪录片已在国内外五十余家卫视播出,获得观众一致好评。2017年9月“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学艺术大师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与此同时《百年巨匠》美术篇之《关山月》、京剧篇之《梅兰芳》首登13家卫视,再次掀起观影《百年巨匠》、品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的热潮。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许多热心于中国画、山水画的同志,要我谈谈学山水画的问题。我想从自己学画的经历出发做一点总结。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体会,不一定正确,其中即或有可取之处,也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别的同志。加上近来有病,来不及做一番深入浅出研究的功夫,现在先从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我不成熟的看法。美术是创造性的工作,真正搞好是不容易的。要有正确的艺术道路、把路子走正;还要下很大的苦功夫。“生而知之”“不学而能”是没有的,只有学而知之。对学画的人来说,天份是有高低区别,但也只是学习上有快慢之分。绘画本身应该说是很难的,因为它不仅是门学问,同时还要有很高的技能。随随便便是搞不好的。我在广东温泉养病时,有个女孩子问我,她能不能学画,我说楼下有一棵树,你坐下来认认真真画四个小时,不要起来。关键不在几个小时不起来,而在考验她有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李可染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1964年作我一生很有幸,有机会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林风眠、盖叫天等前辈艺术家在一起,我与他们很熟悉,他们都有很高的成就,我看他们在艺术苦功方面无一不是惊人的。“天道酬勤”是齐白石的一方图章,这是他的座右铭。我是在他八十七岁到九十七岁这十年里向他学画的。他在八十几岁时,每天早上至少要画七、八张画。九十多岁高龄,每天还要画四、五张画。去世前两天仍在作画。他的另一方图章“痴思长绳系日”,是说不愿时光流逝,恨不得把太阳拴住。黄宾虹是在1955年去世的。生前,他每天不停作画。1954年他91岁了,有一次我在他家呆了六天,看到他在一个晚上就画了八张画稿。徐悲鸿同样也是很勤奋,常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两句话勉励青年。回想我在杭州时,有一次和盖叫天在茶馆里喝茶,当时他已七十多岁了,穿着长衫、盖着两腿。我发现他把一只脚放在八仙桌的横档里,原来是在练“伸筋拔骨”的苦功夫,他是什么时候都不忘练基本功。著名武生京剧老演员尚和玉对我说:我们在台上演戏,别人看来很轻松愉快,不知我们在台下流过多少血汗,实际上我像是半个出家人,许多休息、娱乐都牺牲了。当代画家黄胄作画很勤奋,听说他一年画了廿多刀宣纸;吴冠中画画,可以坐下去继续画十个小时不起来,只吃点干粮接着又画。这种艰苦精神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艺术家的地下工作,要天天练。他们露面的只是展览会上的作品、舞台上的表演、观众往往不知道,作者付出了多么巨大的艰辛劳动。鲁迅先生说得好,我坐在桌子前写作是工作,坐在藤椅上看书是休息,“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确实,千千万万人学艺术,真正有成就的不多。学文学艺术的废品率相当高,搞不好就成了空头的文学家、艺术家,随随便便是难以成功的。这次在黄山,我看到两个青年在写生,一边画、一边聊天,嘀嘀咕咕没个完,画画完了,话还没说完,半心半意是不成的。绘画最根本的关键是道路的正确和坚强的毅力,古今中外,有成就的艺术家没有一个例外。你把全付精力放进去还不一定能学好,何况半心半意呢!做一辈子基本功20世纪50年代,我几次外出写生,背着沉重的画具,每天跋山涉水,行程数万里;力求创造有现实生活气息、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新山水画现在不知不觉已是七十以外了,我总结了一下,刻了一方图章“七十始知己无知”,意思是天地之大,万物之广,道理之深,自己知道一点,也是微不足道的,实在是无知得很。我七十岁总结中还有两句话是:“做一辈子基本功”“天天做总结”。画画必须根据创作的需要,练一辈子基本功。有一次我在香山画一棵树,有个青年人看我一笔一笔地仔仔细细地描画,他说老伯伯头发都白了还练基本功哪!我说因为没有学好,是在练基本功。客观事物无止境,学问也无止境,我请唐云同志刻了一方印章,叫“白发学童”,我觉得我在中国画学习上,还是一个小学生。有些青年作者问我,学习中难于提高,为什么?我看原因当然不止一端,但基本功不扎实,根基不深,有碍事物的成长,往往是个主要原因。做基本功,勤学苦练,说来容易,真正做到很难,要一辈子做到更难。曾经有人反对做基本功,说是只要到生活中去画画速写就可以搞好创作了,这真是千古奇谈。其实,他们哪里真心提倡到生活中去,以我看来,他们是千方百计地毁灭艺术。我们要求艺术真实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的生活,必须遵循艺术的特殊规律,发展和提高我们的艺术。这里要把树立起无产阶级世界观、深入三大革命斗争实践放在第一位;要掌握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要用形象思维反映现实,同时必须在正确指导下踏踏实实做一辈子基本功。基本功概括了创作的基本需要,完全是为创作服务的。假若不创作就无需乎基本功,如同不盖房子就无需乎打地基一样。“四人帮”一伙所谓“用基本功反对创作”的说法,如不是捏造歪曲,强加罪名,那就是愚蠢无知。李可染
1978年作还有一种说法,“基本功好,不一定能创作”,言外之意,创作不行,病根在基本功,其实,不能创作,是因为没有在创作上下功夫,基本功仅仅是创作的一个基础环节,其它还要做很多很多工作,创作必不可少的生活根基和各方面的修养如果有所欠缺,难以搞出创作,这能怪基本功吗?这种否定基本功作用的说法使我想起一个笑话:一个人饿了,先吃了个烧饼,不饱。再吃个馒头,还不饱。又吃一个包子,饱了。他说:早知道烧饼、馒头无用,开头就只吃一个包子就好了。在基本功和创作的关系上,有的人也如此浅见,总想走快捷方式,“毕其功于一役”。基本功看来是不等同于创作,但它是创作需要的某些最基础的规律、法则的集中表现;是从历代艺术家长期艺术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艺术语言的规范化。如歌唱家的练发声吐字,武打、舞蹈演员练腰腿功夫,看来似乎不同于舞台的表演,但歌唱家如不在练发声吐字上下功夫,歌唱就不能字正腔圆,武打、舞蹈演员如不在腰腿上下苦功,动作就不能准确有力。基本功的高低决定创作发展水平的高低。盖叫天生前曾请黄宾虹老人写“学到老”三个大字刻在他的墓碑上,他说他要用这三个字教育后来的青年。他到了晚年仍不分寒暑每天都在院子里练基本功。他演的武松等戏动作矫健、准确有力,真是静若泰山、动若游龙,被人誉为“杰作惊人”,绝不是偶然的。他所以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除了各方面修养的广博,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就是因为严格的、天天苦练基本功。艺术创造没有基本功,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里再说一个打虎的故事:传说有一个村庄,虎患严重。村民计议备酒筵请别村高手除害。结果请来的竟是一个驼背老头和一个小孩,村民大失所望。老人观察到众人神情,便未入席而先去寻虎。老人让小孩走在前边,行近虎穴时,小孩模仿幼畜的声音,老虎闻声而出。老人手攥利斧、置于肩头。老虎猛扑过来,老人头略偏,饿虎扑空,垂地而毙,众人大为惊异。走近观看,恶虎自咽喉至胸腹剖裂一条直线,命中要害。这时老人才从容入席,酒肴犹温。老人向众人讲述来由:自己父亲、祖父都被猛虎伤害,父亲临死告他,老虎伤人主要在于向前猛扑,因下决心针对虎性苦练基本功,练到眼前晃动毛帚而眼不眨;臂力能攀九人而不动,终成杀虎高手。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认识“基本功”和“用”的关系,要有决心、有毅力练一辈子基本功,而不是等到急用时才去练,临渴掘井是不行的。天天做总结上面说的是做一辈子基本功的重要性。再说说我的另一句话:“天天做总结”。天天做总结,总结什么?主要总结自己的缺点。人的进步有两条;一是发展自己的特长,一是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是一对矛盾,而改正缺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长处跑不了,缺点是拦路虎,是前进中的障碍。缺点是自己感到最困难、最画不好的地方。如同走路,后脚不向前,你只好永远停留在那个地方。如果你画不好树,就要花气力专攻画树,树画好了,就前进了一步。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就是善于认识缺点,改正缺点的人。客观事物的发展是永远不平衡的,落后点永远存在,事物总是在不断改正落后点而逐步前进的。我觉得我的画缺点多,每克服一个缺点、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我画画时总是在旁边放一个本子或一张纸,有所感受就记上几句,是不断总结的。天天做总结,总结很重要。我的总结都是从实践中得出来的。没有实践,就没有理论,有了实践而不总结也不会有理论,有总结而不做系统周密的思考,就不会有系统完整的理论。实践经验只有提高到理论上来,知识、技能才能巩固和发展,减少盲目性。这就是毛主席说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不做总结,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就要停滞不前、就不能进步,很愚蠢。董其昌画山水不会画点景人物,倪云林也不会,董其昌就原谅自己说:“有云林遮丑于前。”有的人画山水一辈子没画好点景小人。其实,只要善于总结,全力攻关,全力攻克缺点,“难”是可以向“易”转化的。不会画点景人物,我就花上一个月功夫专画点景小人,一个月不行两个月,两个月不行三个月……一年都画小人,一年画几万个小人,还能画不好吗?一年看来很长,但对比一生来说到底还是短暂的。山画不好,专门画山,树画不好,专门画树,最后一定能画好。我还有一方图章“千难一易”,是说困难是绝对的,容易是相对的,容易是困难的解决。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不费功夫”从“踏破铁鞋”中得来,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天下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李可染 《黄山风光》 1963年作说到这里,不能不涉及到学习态度问题、学序问题以及治学方法问题。有一次,一个青年人要我写几个字作为座右铭,我写了“实者慧”三个字,意思是老老实实的人、诚实治学的人,才能有智慧。做学问一定要踏踏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争名争利、投机取巧是不会有成就的。投机取巧必然带欺骗性,就好比拿一百元想买两百元的东西,是愚蠢的、不可能的。学艺术一定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想廉价获得是办不到的。投机取巧的人看来很机灵,实际是在欺骗自己。有些青年人摹仿一、两张画,表面看来差不多,就觉得自己有才气,了不起,就骄傲了。学习的最大障碍是态度不老实,是骄傲自满。骄傲自满是浅薄无知的表现。学序、治学方法很重要。毛主席说,饭要一口一口吃,万里长征要一步一步的走。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打好地基就想盖摩天大楼,想同时把什么问题都解决,想一举就达到最终最高目的,这完全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看似聪明,实是愚蠢。学习要有严格的顺序、循序渐进。学序混乱,想躐等,是造成困难和不能进步的重要原因。天份高,也不能例外。自己是二年级认为是一年级可以,这样能够把基础打得更结实些。你是一年级认为是二、三年级就驾空了。破格录取、破格跳级,那当然不是躐等,因为他的知识、理解力都达到了那一步。没有经过那个学序,跳级、躐等是不行的。我从小爱拉胡琴,对琴音的感觉很敏锐,音色很好,一个琴师听见我拉胡琴,说这孩子将来可以成一个很好的琴手。但因为没有好的老师指点,学序混乱,没有在基础上下功夫,不会读谱、记谱等等一套基本功,其结果半途而废、没学成功,很可惜。天底下的大学问家都知道这个治学方法:先搞通一个问题,把一个问题搞通了,了解了一个事物的规律性,再研究另一事物,对把握客观事物的共性,也就有了借鉴。所谓深入一点,普及全面。聪明人所以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关键在于先对某一事物有了规律性的理解。各个击破的方法是最聪明、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为了击破一个要害环节,不惜以最大的精力来对待最小的问题。挖井七、八个,一个也没有挖出水,不如集中力量挖一口井见水,了解地层的结构,掌握规律。再挖第二口井就容易多了。共产党三万人要消灭国民党八百万人,这个仗怎样打?毛主席用了这个最聪明的方法。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各个击破,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其有生力量,而后总攻,夺取了胜利。“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历代兵家都把它看作重要的制胜法宝,我们治学也不例外。李可染(),江苏徐州人。13岁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师范科学习。1929年以优异成绩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师从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以“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为座右铭。擅长画山水、人物,尤擅画牛。将西画技法融入传统笔墨造型,作品凝重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代表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剪 影▲ 日,“金铁烟云——李可染的世界(书法篇)”展暨“纪录片《百年巨匠——李可染》开机仪式”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与李可染夫人邹佩珠女士共同为开机仪式揭幕。▲ 《百年巨匠——李可染》开机仪式后,李可染夫人邹佩珠(左三),李可染之子李小可(右四),李可染之女李珠(右二),李苦禅之子李燕(右三),文怀沙(左四),《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左二),《百年巨匠》美术篇前三部总导演赵伟东(右一),《百年巨匠》策划总监丁吉林(左一)合影▲ 《百年巨匠——李可染》开机仪式现场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画巨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