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件在线检测工具分析

【图文】计算机硬件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计算机硬件分析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你网购的电脑还好吗?典型1699元套装主机硬件分析(五)
你网购的电脑还好吗?典型1699元套装主机硬件分析(五)
14:02&&|&&作者:
&&|&&关键字:,,,,
从基础性能上来说是,这套1699元主机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而且能用上最新的Skylake平台对于大部分入门级用户来说都是很有吸引力的。然而这套主机的电源是个大坑,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本文约3384字,需6分钟阅读
今年的3·15我们在天猫上选购了三套价格分别为1299元、1699元以及2299元的PC主机,希望能够通过直接分析实物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到在电商上选购DIY电脑整机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早前我们已经对1699元套装进行了快速的开箱体验,现在我们则对这套主机进行更深入的硬件分析与基本性能测试,看看它在日常性能、扩展潜力、硬件品质等多方面的真实表现。相关阅读: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套1699元主机的基本硬件,其基于Core i3-6100处理器打造,配置单条-1600 8GB内存以及128GB,预装Windows 7 SP1
64-bit旗舰版系统。Core i3-6100处理器是英特尔架构的新品之一,整合HD Graphics 530,从基本性能来说可以满足日常使用以及轻度游戏的需求,内存与固态硬盘的配置在目前来说也是主流。主机内部基本结构主机所使用的Alexander Weise N550机箱采用RTX主板倒置和电源
下置设计,提供有1个后置8cm、1个前置12cm和1个顶置12cm风扇位,可兼容Micro-ATX与Mini-ITX板型主板,从结构上来看似乎支持走背线,但实际上其背线空间几乎为零,因此商家装机时还是采用了传统的正面走线。其拥有2个3.5英寸硬盘位和1个2.5英寸硬盘位,不支持安装光驱但可以安装长度达33cm全高显卡,也算是一个比较适合小钢炮平台的机箱。
CPU:暂时查不到保修信息的散片,性能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套平台的核心——Core i3-6100处理器,这是一颗基于架构打造的主流级双核CPU,默认主频为3.7GHz,支持超线程技术,其整合的HD
Graphics 530拥有24个EU单元,可以满足日常应用以及轻度游戏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英特尔官网上对处理器的保修进行了查询,但是就“X550A893”这个FPO编号来说,我们并没有得到任何查询结果,意味着这颗Core
i3-6100处理器毫无疑问是散片,而且很有可能是从OEM领域流出的散片。当然这在电商DIY整机领域甚至是卖场的零售散片中都很常见,绝大部分情况下大家也不用特别在意。但如果玩家购买的是盒装产品,又或者商家有承诺使用盒装产品,这种情况玩家就得果断要求退换产品了。由于CPU是散片,因此商家在平台中配置的是V-Game冰刃散热器,V-Game这个品牌常见于电商的DIY整机上,但是在传统卖场却很少看见,知名度也不高,因此我们认为这又是一个“电商专供”的品牌。而从这款散热器的结构来说,12cm风扇与铝制底座是可以满足Core
i3-6100处理器散热需求的,不过由于散热风扇仅采用3pin供电接口,因此其并不支持PWM调速,不过其转速仅为1400RPM,噪音上相信大部分玩家都是可以接受的。我们对Core i3-6100处理器进行了简单的性能测试,包括是3DMark以及PCMark
8,从成绩来看其确实有着满足日常普通应用需求以及轻度游戏需求的能力,不过在面对大型游戏时就有些不够看了。
3DMark Sky Diver得分3239分
3DMark Fire Strike得分622分
家庭应用测试得分2856分
初始状态PCMark 8跑分不到800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一开始是在预装系统的初始状态下对这套1699元主机进行测试,结果其PCMark
8成绩还不到800分,显然是有不正常的地方。而从PCMark
8的子项成绩可以看出,这套主机在视频编解码部分的表现是有问题的,初步判断是因为缺少合适的解码/编码器。在把硬件驱动更新至最新版本并安装好各种视频编码解码器后,主机的PCMark
8得分才回归正常。
主板:扩展性能尚可,只有两个内存槽是个痛主板方面,这套1299元主机使用的是华硕B150M-ET D3主板,其采用Micro ATX板型设计,3+3相核心供电设计,拥有两条
DIMM内存插槽、1条PCI-E x16插槽和2条PCI-E x1插槽,硬盘接口则为6个SATA 6Gbps,是一款平台的入门级产品。虽然说这款B150主板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不强,不过它的基本配置还是完整的,虽然没有配置M.2接口,但千兆网卡和前置USB
3.0接口并未因为成本需要而被精简,唯一有些遗憾就是仅有两条DDR3 DIMM插槽,不过由于主机仅配置有1条内存,因此扩展的空间还是有的。主板后置I/O提供有2个PS/2接口、2个USB 2.0接口、4个接口、1个千兆LAN接口以及1组HD
Audio接口,显示接口则是VGA以及DVI-I,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要。主板采用3+3相供电设计
主板扩展接口一览
内存:主流级产品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套主机的内存与硬盘,其配置单条-1600
8GB内存和128GB,前者为英睿达(也就是常说的美光)铂胜运动系列,1.5V电压,时序参数为CL9-9-9-24,常规3cm高度,内存颗粒上贴有黑色散热片,是一款主流级的产品。
英睿达铂胜运动系列DDR3-1600 8GB内存固态硬盘:三星·电商专供,写入性能偏弱固态硬盘方面其采用的是三星·电商专供的CM871 128GB产品,是标准的2.5英寸SATA
6Gbps接口固态硬盘。从品牌知名度方面来说是无可挑剔的,不过我们在三星官网上并没有搜到CM871型固态硬盘的具体信息,因此这款固态硬盘与其说是“电商专供”,我们更相信它是面向OEM渠道的产品。对这款固态硬盘进行拆解后
可以看到,其采用的是三星自家的主控与闪存,其中主控型号为S4LN054X02-Y030,闪存型号则为K90KGY8S7C,这是一颗40nm工艺的TLC
V-,单颗容量为128GB。
三星CM871 128GB固态硬盘主控与闪存
固态硬盘PCB背面我们单独取下了这块固态硬盘,然后在我们的平台上进行了简单的快测
。从成绩上来说其连续读取性能是不错的,有超过500MB/s的表现,但是连续写入方面则仅是略高于HDD的水平,在130MB/s左右。4K读写方面也是普通水平,大概在20MB/s和30MB/s左右。
电源:半桥结构无PFC,一级二级EMI滤波全被精简最后我们来看看这套1699元主机所使用的电源,这款型号为MX 350的电源同样来自“德国品质”的Alexander Weise品牌,
是一款SFX电源,仅标注有最大功率350W,没有标注额定功率,不过商家提供的信息则称其额定功率为230W。这款电源标配8cm散热风扇,实际运行中还算比较安静,但是其线材长度都比较短,24pin主供电接口与4pin的CPU供电接口线长
不足40cm,要走机箱背线是比较困难的。Alexander Weise MX 350电源的标签贴纸很不符合规范,首先其仅标注有各路输出的电流值以及电源的最大功率,没有标注额定功率,而且+5V待机输出也被标注为“-5Vsb”而不是正常的“+5Vsb”,堪称是一种低级错误,这样的电源真的是“德国品质”吗?另外电源接口的配置也已经跟不上时代,除了24pin主接口和4pin的CPU供电接口外,就只有2个SATA电源接口和2个D型4pin接口,这已经是上一个世代的接口配置了。至于电源里面的用料则可以说是“极致精简”,其采用的是半桥+单磁放大结构,不仅一级EMI滤波以及二级EMI滤波全被省略,就连PFC也是不存在的,一次性的保险管
则是直接焊在PCB上。这样的电源完全可以归类成劣质产品。
总结:基本性能满足日常使用,就是电源太坑爹在这次对网购主机的体验中,我们将对主机的CPU、主板、内存、显卡、硬盘、机箱、电源等7各部分进行“坑爹指数”的评价,“坑爹指数”最低评为1级(?),最高的评为5级(?????),最后在根据整体表现评分。以下就是这套1699元主机的评价:- CPU:?- 主板:?- 内存:?- 硬盘:??- 显卡:?-
机箱:??- 电源:?????整机“坑爹指数”评价:???从基础性能上来说是,这套1699元主机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而且能用上最新的平台对于大部分入门级用户来说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至于扩展能力以及后续升级潜力方面是有一些限制,表现并不突出,但是比起之前的1299元套装来说则明显要好。实际上这款主机最大的问题是集中在其配置的电源上,这款号称来自“德国品质”Alexander Weise品牌的MX
350电源不仅接口配置落后于时代,标签也很不规范,用料更是极度精简,就连PFC都被省略了,这样的电源或许在短时间内不影响使用,但是给整机的稳定运行却埋下了较大的隐患,进一步限制了整机的升级潜力。至于主机的以及机箱方面,前者主要是栽在连续写入性能上,后者在是因为仅支持SFX电源。但相比与电源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了。综合目前体验的两套网购主机,我们可以发现主机它们都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配置的电源都堪称是劣质产品。实际上不仅是电商平台,在传统卖场中同样有类似的情况。相比于决定着整机性能的CPU、内存、显卡,电源和机箱在大部分玩家特别是初级玩家眼里都是最后才需要考虑的部分,而且大多数都持着“又不是不能用”的态度来选择,这无疑就留下了很多可钻的空子。实际上机箱和电源的重要性并不比其它部件低,机箱对整机起着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屏蔽电磁辐射,同时还可以起到改善散热风道的效果;电源则决定着整机运行的稳定与否,供电不稳的电源会导致硬件工作不正常,轻则死机重启,重则直接损坏硬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玩家在选购DIY整机的时候,电源与机箱还请选择一些更可靠的产品。
本文读者还喜欢
游客:对你这样的S13简直无语……动不动就DIY,DIY。你tm祖上三代都是在中关村装机的民工吗?全世界都要跟你丫的一样DIY?
12:40 已有10次举报
游客:如果你可以忍受JS给你的炸弹电源,大号U盘SSD,返修主板,工包卡,最多一年的破保修(甚至没有保修)的话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买电脑DIY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可以入到一台质量较好有正常质保的机器。或许你觉得一个破电脑BOOM了就BOOM了但是从连买个电脑这点小事都这么随便就侧面反映出你这个人处理事情都会是能懒就懒无甚责任感的态度。东西谁都想买到好的但是你连一样东西的好坏都不用一些时间去分清这样哪里能买到好货同理做任何事都是一样。
ls全家,除了你自己,剩下你爸妈都是蛋疼的人,因为他们肯定不会装机。
已有4次举报
游客:对你这样的S13简直无语……动不动就DIY,DIY。你tm祖上三代都是在中关村装机的民工吗?全世界都要跟你丫的一样DIY?
12:40 已有10次举报
如果你可以忍受JS给你的炸弹电源,大号U盘SSD,返修主板,工包卡,最多一年的破保修(甚至没有保修)的话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买电脑DIY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可以入到一台质量较好有正常质保的机器。或许你觉得一个破电脑BOOM了就BOOM了但是从连买个电脑这点小事都这么随便就侧面反映出你这个人处理事情都会是能懒就懒无甚责任感的态度。东西谁都想买到好的但是你连一样东西的好坏都不用一些时间去分清这样哪里能买到好货同理做任何事都是一样。
游客:iMelodyFox&博士&:CM871无缓存,这速度看起来也没有SLC cache,就是V-NAND的实际写入能力
三星:你在说什么?
三星CM871固态硬盘,零售版根本没这个型号。所以是属于电商特别定制版,实际也是缩水版
小编肯定是基于舆论压力没有经过系统精确的比较与测试,也是情有可原能够理解,毕竟能顶着压力在这个纷乱复杂的垄断型一边倒社会稍稍做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实属不易。望珍重
22:19 已有5次举报
游客:目测性能是三星EVO 750性能级别 反正最便宜那种 不用看的啦 好歹是三星嘛哈 那个标签可能自己批量做的 然后贴上去也说不定哦 赞一个 电商专供
游客:别胡说 这性能比750低多了好么
这性能连ASSSD这种娱乐大师级别的测试软件都能测出200多分的大号U盘成绩
灯罩&终极杀人王&:这是一颗40nm工艺的TLC V-NAND闪存
对比了一下,还真是850EVO同款,主控似乎差些
虽说120GB和250GB写入性能多少会有些距离,但这个实在是……
iMelodyFox&博士&:CM871无缓存,这速度看起来也没有SLC cache,就是V-NAND的实际写入能力
三星:你在说什么?
游客:目测性能是三星EVO 750性能级别 反正最便宜那种 不用看的啦 好歹是三星嘛哈 那个标签可能自己批量做的 然后贴上去也说不定哦 赞一个 电商专供
游客:别胡说 这性能比750低多了好么
这性能连ASSSD这种娱乐大师级别的测试软件都能测出200多分的大号U盘成绩
灯罩&终极杀人王&:这是一颗40nm工艺的TLC V-NAND闪存
对比了一下,还真是850EVO同款,主控似乎差些
虽说120GB和250GB写入性能多少会有些距离,但这个实在是……
CM871无缓存,这速度看起来也没有SLC cache,就是V-NAND的实际写入能力
对你这样的S13简直无语……动不动就DIY,DIY。你tm祖上三代都是在中关村装机的民工吗?全世界都要跟你丫的一样DIY?
已有10次举报
性能还要看什么?配置都看见了。
游客:目测性能是三星EVO 750性能级别 反正最便宜那种 不用看的啦 好歹是三星嘛哈 那个标签可能自己批量做的 然后贴上去也说不定哦 赞一个 电商专供
游客:别胡说 这性能比750低多了好么
这性能连ASSSD这种娱乐大师级别的测试软件都能测出200多分的大号U盘成绩
这是一颗40nm工艺的TLC V-NAND闪存
对比了一下,还真是850EVO同款,主控似乎差些
虽说120GB和250GB写入性能多少会有些距离,但这个实在是……
游客:目测性能是三星EVO 750性能级别 反正最便宜那种 不用看的啦 好歹是三星嘛哈 那个标签可能自己批量做的 然后贴上去也说不定哦 赞一个 电商专供
别胡说 这性能比750低多了好么
这性能连ASSSD这种娱乐大师级别的测试软件都能测出200多分的大号U盘成绩
手抖了下多了个0,已经修正了
目测性能是三星EVO 750性能级别 反正最便宜那种 不用看的啦 好歹是三星嘛哈 那个标签可能自己批量做的 然后贴上去也说不定哦 赞一个 电商专供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爱玩,爱吃,爱电脑,爱DIY,爱妹子,爱喵星人,自此一家绝无小号~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酷冷至尊天猫店开张~
2000元价位手机该如何选?
1000元买哪部手机?
现在市面上有哪些智能音箱可选?2017年上半年,全球计算机硬件与存储市场研究报告
分析师洞察_凤凰资讯
2017年上半年,全球计算机硬件与存储市场研究报告
分析师洞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2017年上半年,全球计算机硬件与存储市场研究报告 | 分析师洞察
编者按:【分析师洞察】是36氪最新推出的栏目,每天推出彭博社分析师对行业的分析和见解。本期由彭博社 BI 资深可再生能源行业分析师 James Evans 就全球太阳能行业年中发展为切入点,对近期该行业的一系列动向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BI资深行业分析师Anand Srinivasan和分析员Wei Mok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对下半年全球计算机硬件、存储市场进行展望。总体来看,PC市场正在回暖,惠普重新成为第一名,小企业退出市场,大企业市场份额上升。在云计算领域,混合云只是中间站,最终企业会拥抱公共云。在存储领域,HDD受到了SSD的威胁,不过SSD因为价格高、容量小,扩张仍然受到限制。
1、BI 2017年年中展望:全球计算机硬件、存储市场
展望数据中心硬件市场,固态硬盘与快闪存储器储存阵列(All-Flash Array)会出现很大的增长,从而拉动一些公司的销售,比如NetApp。传统服务器、存储系统的云需求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元化,从而使得EMC等公司的销售增长,但是价格给会销售增长造成一定压力。下半年,PC销售下滑的形势会有所好转,因为下半年是旺季,惠普、戴尔可能会从联想及其它企业手中夺取一些市场份额。网络从硬件向软件功能转化的速度可能会放缓。
戴尔/EMC、NetApp是存储系统市场最大的两家企业,它们既有基于传统硬盘的产品,也有全闪存储阵列。
2、硬件企业的每股收益更好、市盈率更高,跑赢了标普
标普500科技硬件指数的表现比宽泛的标普500指数好2.8倍。虽然苹果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是今年至今为止它的增长仍然强劲,苹果仍然是领头羊,在16个指数成份股中有11个的表现比总体指数好。PC环境越来越健康,一些企业的销售额增加,比如惠普、希捷、西数,成本削减仍然是利润率和每股收益(EPS)增长的动力。
3、HDD、SSD拉动西数增长,PC回暖抬升惠普地位
存储设备制造商西数、PC制造商惠普和苹果的表现明显好于标普500指数的硬件板块,最终使得整个同业群组(Peer Group)跟着上涨。因为PC环境有所改善,加上微软、谷歌、亚马逊增加开支,拥抱固态硬盘(SSD),企业IT部门转向聚合系统和全闪阵列,一些企业因此受益,比如NetApp、Nutanix。在16家成份股企业中,惠普的回报率排名靠后,只有9%,与总体指数基本一致。
4、科技硬件企业的市盈率仍然比标普500企业低
科技硬件企业的混合向前市盈率只有不到15倍,比标普500企业低了18%。为什么?标普500企业的利润增长率约为22%,科技硬件企业只有19%,而且科技企业每股收益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成本缩减,照预测,标普500企业每股销售额将会增长7%,而科技硬件企业只有4%。自2011年三季度以来,科技硬件板块就一直落后于总体指数,这点可能不会改变,毕竟服务器与存储设备已经商品化,价格压力很大。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联想、HPE(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惠普企业)、NetApp、惠普公司(HPQ)等科技硬件企业的利润一直承受压力,因为DARM和NAND闪存的价格上涨,美光、三星、SK海力士是主要的供应商。
5、西数、希捷、惠普的市盈率虽然上升了,与同行相比仍然偏低
西数、希捷、前惠普分拆之后成立的2家企业在同行中估值是最低的。西数对产品组件进行了优化,增强了固态存储业务,主要是通过收购SanDisk完成的,销售有所增长。PC市场好转,惠普的份额上升。虽然2017年好了一些,但是与同行相比这些企业的市盈率仍然偏低。那些利润率更高、利润增长更快的硬件企业市盈率也更高。
6、2017年年中展望:PC市场规模、增长仍然是重要的
PC 是最流行的计算设备,2016年销售额达到1690亿美元。由于智能手机崛起,成为移动、多媒体消费、移动通信的主设备,PC的流行程度下降,不过在密集运算、存储和通信中PC仍是主导。由于装机量巨大、机器老化,新操作系统、新应用软件和新的硬件功能可以吸引用户升级。最近的数据显示PC出货量正在上升,市场正在复苏。
惠普、联想、戴尔仍然是全球PC市场的前3强,占了出货和营收的57%。苹果销量虽然只占7%,但是它的产品价格比较高,占了营收的15%。
7、PC市场以1%的增长速度复苏,惠普成为第一大PC商
在智能手机、平板的激烈竞争下,PC产业已经萎缩了很多,尽管如此,PC升级循环只是推迟了,并不是没有升级了。拉长的PC升级周期现在开始成为出货、销售增长的动力,一季度出货量增长了0.6%,这是5年来第一次增长。惠普卖出的PC比联想多,4年之后终于开始从联想手中夺取份额。从2013年一季度以来,PC市场下滑的速度变慢了。IDC的初步数据显示,一季度PC出货量约为6030万台。
PC市场继续整合。与往年同期相比,前5大PC制造商惠普、联想、戴尔、苹果、宏碁的出货量全都增加了。市场上还有200多家其它的PC制造商,它们的出货同比减少11.4%。
8、PC领导者的市场份额增长,整个市场萎缩
整个PC市场正在萎缩,小企业退出,大企业市场份额上升。2016年,全球台式机与笔记本的出货同比减少5.7%,而最大的PC制造商(联想、惠普戴尔)份额上升。私营公司戴尔明显增长,根据IDC和Garter的数据,与往年相比,戴尔的市场份额上升了10%,出货量也在增加。Alienware是戴尔的子公司,它的产品在高端游戏PC市场很流行。
惠普既是最大的PC制造商,也是打印、打印耗材市场的领导者。
9、中国PC市场增长使得联想出货增加,但是利润率并不高
中国对于PC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中国的出货量、销售额很大。不过由于消费者选择较低价格、功能低端的产品,使得利润率受到影响。PC制造商正在控制低利润产品,一些企业(比如惠普)关闭了部分生产线,削减了部分地区的业务。尽管如此,亚洲制造商联想、宏碁、华硕仍然依赖亚洲刺激销售增长。
10、消费者升级PC,苹果Mac的份额增长有限
在过去5年里,苹果在PC市场的份额一直在上升,一跃成为五大制造商之一。它的产品价格明显比一般PC贵很多,利润率几乎是大多设备的5倍。尽管如此,最近几个季度的数据显示,它的份额可以已经触及顶峰。一些消费者和专业人士(尤其是美国)正在考虑更换旧PC。苹果Mac平台将会面临新推出的专业、消费型iPad Pro的竞争。
按营收份额计算,联想、戴尔、惠普是最大的PC制造商,整个市场规模约为1690亿美元,它们在全球大多数地区都很强势。苹果在发达市场比较强,是领导者。宏碁、华硕的大多数销售来自亚洲,也是顶级PC制造商。
11、消费PC销量下降,企业PC起到支撑作用
整个产业心神不安,因为消费和商务PC销量下滑,从历史角度看,消费PC本来占大头。2016年,商务PC销量减少了2%,整个市场减少6%,商务PC出货超过了1.38亿台,比消费PC的1.22亿台多。虽然高端消费PC增长不错,但是在近期之内差距仍然会存在,因为大多的可变形设备(2合1设备)可以用作平板。企业买家购买一般更稳定一些。
惠普、戴尔、联想在商务PC市场是领导者。不过苹果与微软推出了专业级设备,正在向该市场进军。
12、惠普、联想、戴尔认为游戏和高端PC才是增长点
2016年PC出货量达到2.6亿台,自2012年以来平均减少7.1%,因为智能手机崛起,宏观经济不景气。笔记本减少了6%,台式PC减少了9%。虽然整体比较糟糕,有一些市场还是不错的。面向消费者和企业用户的游戏台式机、高端PC出货量增长更快,2016年比其它价格区间和其它类型的产品增长快。惠普、联想、戴尔等PC制造商借势在这些市场增长。
2016年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出货量增长,戴尔与惠普位列其中。
13、2017年年中展望:新设备拥抱云计算2.0
在公共、商务、混合领域,云服务快速扩张,越来越多元化。大型的、多样化的工作负载推动多种类型的云系统、架构高速扩张。服务器根据负载改变,还有存储的类型和堆叠。网络设备商品化的速度变慢,首先从边缘设备开始。系统技术不断演进,渐渐扁平,更多的系统智能、控制由硬件朝着软件和App代码转移。
谷歌、亚马逊、Facebook、微软是美国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云服务提供商。
14、云IT采购改变了消费者,改变了销售宣传方式
企业IT朝着云计算迈进,改变了那些从设备制造商手中购买设备的企业。买家不再只是企业IT基础设施专家。现在他们是首席信息官、云计算和企业架构师,或者是研发/运营专家,他们根据业务指标而不是系统规格评估解决方案。为了讨好这些人,NetApp在销售过程中更加重视教育、试用、客户推荐,模仿云设备商的运营模式。这样可以提高用户参与度、强化推荐。
15、在公共云领域,亚马逊Azure提供更宽更深的运算选择
在云基础设施中,服务器是最分散、最先进、商品化程度最高的部分。AWS在EC2服务中至少提供57种运算节点供客户选择,最低端的LightSail月租只要5美元,它提供虚拟服务器,内存、存储、核心处理能力、数据传输都受到限制。亚马逊还提供其它一些选择,比如专门针对特定任务的租赁运算。公共云接受非英特尔CPU也为规模较小的云计算资源买家提供了更多选择,比如小企业。
客户对微软平台比较熟悉,它与公共云的内部IT系统有着相似性,这些可能是Azure公共、混合平台的最大价值亮点。
16、混合云也许只是企业IT过渡的一步
从私有IT系统(以离散的云格式存在)到租赁公共云,中间用混合系统过渡,这是许多企业的构想,不过这种构想有点脱离现实,因为成本高、不灵活。现实是混合云只是企业IT前进的中间站,最终企业会使用大型、高效、灵活的公共云系统,同时在安全、不灵活但是合规的内部系统上保留一些IT组件。超融合(hyperconverged)和全闪系统等新兴IT系统可能无法大规模使用。
微软Azure可能是最现实的桥接方案,因为大家熟悉的IT提供商在一套系统中提供更便宜的公共云和相似的功能,这套系统可以在企业网络内部维护。
17、聚合设备可能会对私有和公共云造成限制
在企业IT领域,聚合和超融合设备正在快速扩张,企业用它们替代传统系统,因为新系统更灵活、更敏捷,用在私有云中特别合适。一般来说,这些设备打的是供应商的品牌,为特定任务定制的,并不是分散、商品化的产品,因此系统普及的速度比不上公共云。一些系统向外扩展,提供一些云计算功能,但是规模比不上公共云,成本也没有那么划算。
Nutanix、Simplivity是超融合系统市场的领导者,聚合硬件市场则由大型系统制造商控制,比如惠普企业、思科/NetApp、EMC、甲骨文和VCE。
18、企业选择云服务器和存储系统首先考虑的是工作负载
谈到服务器,服务器、存储或者网络系统处理哪类任务、执行哪类存储活动——也就是所谓的工作负载——越来越重要,它成为云或者企业IT部门选择哪种系统的关键考量因素。一些企业(比如广达)的离散组件和系统比较便宜,在公共云中大量使用,如果执行的是特殊任务,企业IT和私有云服务会选择Nimble、Nutanix、Pure Storage、惠普企业、NetApp等企业的产品。
有些系统可以自动聚合,形成私有云,企业正在向着这样的系统挺进,比如惠普企业、戴尔推出类似的系统,或者连接到公共云,NetApp选择这个方向。亚马逊与Azure拥有高度定制的存储集群,它们离计算单元更近。两类系统都被接受,具体视工作负载而定。
19、分散的存储系统将公共与私有云分开
从复杂的云存储系统架构向更简单的架构转移,现在已经有了商品化系统设备和组件。随着
云计算的扩张,转移的趋势会更加明显。专有的EMC和NetApp系统已经扩充了软件产品。NetApp提供的Cloud OnTap软件可以用在商品化硬件中,能够连接到亚马逊或者微软。私有云是从老IT系统的资源分享模式发展而来的,它想扩张会有点困难,至于混合云,它只是通向公共云的中间站。
公共云的基本构造完全不同,加上规模大,对转移有利。如果是混合云,企业只是在新的工作任务中使用该方法,而且受到了传统模型(处理老数据模型)的限制。
20、2017年年中展望:存储媒介的进化仍然处在初期阶段
数据存储技术正在转变,这种转变历时多年,由几个因素驱动。从企业预期型离散IT系统向云模式转移大大提高了服务器、存储效率。从硬盘(HDD)向NAND内存式SSD转移提高了工作负载性能,它与正确的IT系统紧密匹配。客户使用PC越来越少也是改变产业的另一个因素。系统资本支出与运营支出仍然是障碍。
三星、东芝/西数、美光是较大的SSD生产商。
21、在工作负载中使用SSD是合理的,虽然早成本比较高
固态硬盘可能永远无法比传统硬盘便宜,尽管如此,固态硬盘仍然会在消费者、企业、云计算中普及。就消费PC而言,SSD将会出现在任何设备中,最便宜的设备除外,电池续航与便携性是最关键的原因。成本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过3D NAND供应已经增加,瞄准消费者的低质量SSD更是增长很快,SSD的出货可能因此增长。云连接与存储越来越流行,用户对设备大容量存储的要求降低。
西数与希捷是最大的HDD生产商。西数2016年收购SanDisk之后也在NAND市场有了一定的地位,但是希捷没有。三星、美光、SK海力士与东芝是NAND技术的最大竞争者。
22、随着产业的转移,存储介质分化的局面会继续存在下去
HDD与NAND闪存SSD是两种主要的存储介质,至于光存储(CD-ROM)和3D-Xpoint(英特尔Optane)及其它特殊技术,只有特定用途才会使用。随着公共云的进化,工作负载量越来大,越来越多样化,人们渴望找到新方法存储数据。亚马逊、微软、Facebook可以将工作负载的容量、性能、重要性与HDD、SSD及其它存储系统匹配,判定拥有成本,这种趋势可能会继续下去。
23、2017年年中展望:闪存对希捷、西数的硬盘销售造成伤害
从长期来看数据增长速度仍然很高,达到两位数,SSD制造商的营收正在上升,比如三星、英特尔和美光,各个领域的消费者需要高速、高性能存储组件。SSD的扩散威胁到硬盘制造商,高端消费者、商务PC、企业、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都一样。固态硬盘的价格明显比硬盘高很多,不过价格正在稳步下降。
24、NAND闪存供应影响价格,对HDD造成威胁
NAND闪存供应不断增长,SSD仍然是硬盘的最大威胁。如果NAND与SSD供应量大,价格可能会下降,与HDD相比就会更有吸引力。这样一来HDD的需求就会受到影响。用于SSD的NAND供应量也在增长,一是因为三星、美光增加了产量,还有就是PC与智能手机需求大——虽然PC与智能手机市场仍然很疲软。如果进一步疲软也会影响HDD的销量。
25、与硬盘相比,SSD的增长仍然受到了价格和容量的限制
硬盘制造希捷认为,在存储市场SSD是基于传统硬盘增长的,并不是替代传感硬盘,因为SSD的生产与增长曲线仍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2016年,基于硬盘的存储容量达到6.1亿terabytes,NAND闪存式SSD只有5400万 terabytes,前者是后者的11倍。企业消费者追求便宜,需要存储海量数据,闪存仍然不太适合。不过SSD正在向两个领域渗透:一是高端、对性能要求高的存储系统,二是低端企业笔记本。
另外,如果NADN想大幅扩张,工厂资本支出需要180亿美元,这可能也是阻碍扩张的一个因素。
26、在谷歌Facebook的推动下网络围墙倒了
超大规模云计算企业——比如谷歌、Facebook——正在瓦解数据中心网络交换机市场,这个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它们让软件与网络硬件分离。与服务器相比,网络的转移速度算是慢的。因为注重规模、可编程性与自动化,数据中心架构师开始重新思考如何构建网络,他们将目光转向了网络式软件。现在,不只云客户接受了“网络定义软件”这一概念,就连大企业也接受了。
27、分解网络软件与硬件创造了新机会
与PC产业相比,在网络领域将软件与硬件分离算是比较新的概念。这种转变在软件领域创造了新机会,会给现有网络设备制造商造成长远影响,包括思科。从属性上讲,使用封闭式系统的传统网络更像静态系统。SND(软件定义网络)从网络硬件中抽取控制层,可以方便企业在网络上管理多个交换机,还可以编程,实现自动化。
28、SND对设备的影响微不足道,但是服务器虚拟化却完全不同
很难将SND与服务器虚拟化相提并论。向SND转移对网络设备普及、增长影响有限,或者没有影响,但是向服务器虚拟化转移却对服务器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在SND中将网络操作系统虚拟化,运营商就可以有更大的弹性,可以更好掌控自己的网络和网络流量。服务器虚拟化的目标是提高数据中心服务器CPU的使用率。
虽然服务器虚拟化影响了服务器市场,SND对端口的影响却是微不足道的。2016年至2021年,每秒25GB甚至更高的数据中心交换机端口预计将会增长42%,随着虚拟化的升温,服务器的增长却是基本持平的。
【编译组出品】编辑:杨志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60728
播放数:138775
播放数:485835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硬件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