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找到用英语怎么说两件,至尊怎么说找到用英语怎么说3件

我的图书馆
&&&&王者“王”字写成三横一竖,上面一横代表天时,下面一横代表地利,中间一横代表人和;一竖代表姓王的本人,堂堂正正,顶天立地;既得天时,又得地利,更兼有人和之“王”,自然是胜者,因此,古人云:“胜者为王”。王者,高贵、好、华丽之谓也。王,是玉中的极品,都有高贵、圣洁、美好的含义。因此,姓王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王者之气&——“王而不王,不王而王”王姓人自立姓之后,整体上呈现出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王而不王,不王而王”。&虽然这个族群有着最正统的王室血脉,然而,在秦朝统一全国、确立皇权制度后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几乎没有王姓人像模像样地登上过皇位。当有王姓人试图挑战这个命题时,其结果都是以惨烈的悲剧收场。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王莽篡汉”了,王莽这个无比勤政的王姓人在代汉之后,企图以他的复古式的改革,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孰料适得其反,他是在置民于水火,终于遭致全民声讨,最后落得个碎尸万段;还有一个例子是,唐末义军领袖王审知率部进入福建,开创“开闽王氏”;他的后代在福建建立割据政权闽国,并一度称帝;接下来是上演子杀父、弟杀兄的连环惨剧,以致使得这个家族差点全部灭绝。“王而不王”,当王姓人试图在世俗生活中称王称帝的时候,总有一个并不美妙的结局在等待着他们。&而当他们不再觊觎皇位,转而潜心于经邦济世,潜心于宇宙人伦,潜心于艺术止境时,却能够获得至高的成就、至尊的荣耀。王翦助秦统一六国,居功至伟,却深谙伴君之道,得以善终;王羲之醉心书法,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圣”;王安石倾力变法,虽功败垂成,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宰相之一;王夫之皓首穷经,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王国维一代国学宗师,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王而不王”,这些王姓人从没有想过在他们的活动领域里称王称霸,但事实上,他们已经成为这些领域里的王者。&王者之气还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它更呈现在一个家族的整体色彩上。王姓不能成为帝王家,但他们却总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成为当时中国最显赫的贵族。在欧洲中世纪的法国,姓氏中拥有一个“德”字,是贵族身份的象征;一些平民出身的人为了赢得这个“德”字,不惜用尽手段,乃至粉身碎骨;同样的,在中国历史上,“王”姓也有这样的效果,不少人在统治者面前冒称姓“王”,从而获得高位和显贵。以宰相王导为代表的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王氏几乎控制了司马氏政权中所有重要的职位,而在南朝频繁的政权交替中,他们又扮演罗马教皇式的为新朝统治者加冕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可以像摘果子一样摘取皇位,然而,他们始终没有这样做。琅琊王氏所达到的巅峰状态,恐怕至今、以后也永远不会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以超越了。此外,太原王氏所创造的三百年位居“五大望族”之首、三槐王氏在宋朝成为除赵氏之外最大的贵族,都显示了王姓族群天赋般的旺盛的生命力。&当然,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皇家,也没有永远的贵族,科举制度完善后,田舍郎也可以位登天子堂。在这种情况下,王姓人就选择默默发展,慢慢地走向繁荣、走向壮大,以致到今天,他们当中的一些家族,可以不出震古烁今的名人,可以不被世人所关注,只做平头百姓,但当猛然回头,却发现他们已成为遍布海内外的最大族群。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槐王氏和开闽王氏,前者是今天王姓中人口最多的群体,后者则在逆境中顽强崛起,子孙遍布世界各地。这是不是“不王而王”的更高境界呢?&在今天,王姓成为所有姓氏中人口最多的姓氏,正是“不王而王”精神实质的最好印证。王姓人不事张扬而事业精进,朴实无华而芬芳四溢。王选发明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号称“当代毕曻”;王小波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以其小说成为一代中国人的“精神骑士”;王石举重若轻,是中国地产界教父级的人物;王志以“质疑”的风格在电视界独树一帜,领一代新闻采访的风气之先。不称王的“王”,就是人们常说的“无冕之王”。王姓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今天中国最大的一个姓氏&历史上,刘姓借助刘汉天下、李姓借助李唐王朝,相继发展成为中国的一个大姓,应该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而对于王姓,虽然她有着显赫的前世,但按传统的说法,她在得姓之时其实是相当失意的,究竟是一股什么力量能让这个姓氏在众多姓氏中脱颖而出?&综合起来看,有以下两大原因:&第一,在所有的姓氏中,王姓无论是“源”、还是“流”都是最多的一个姓氏,这为她在后世的超强繁衍提供了可能性。王姓的源头之多,为各姓之最,已如前所述。至于她的“流”,主要是指历史上四夷民族的改姓、冒姓。四夷民族改姓,在历史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南北朝,在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北魏孝文帝实行全面的汉化改革之后,北方几支主要的少数民族都有改以王姓的记录。第二个时期是唐朝,在大唐一统的聚合力和感召力之下,周边一些少数民族中出现改以王姓的现象。第三个时期是宋元以后直至清末,契丹、女真、蒙古、满等曾经在中华版图上建立过政权的民族,在政权趋于衰落或消亡之后,其中的王公贵族陆续有改入王姓的情况。四夷民族改以王姓,普遍带有仰慕高门大姓的意味,为王姓大河的形成贡献了力量。&&&&&第二,在立姓后的几千年里,王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居于贵族姓氏的地位,甚至是居于贵族姓氏中第一的位置,这一位置很大程度上不随改朝换代而发生改变,从而保证它的繁衍、传承总是居于最优的状态。王姓能居于贵族姓氏的地位,除了一定的历史偶然性外,更与王氏家族一代又一代的传人披荆斩棘、精心修为分不开。汉末的王允计杀董卓,壮烈殉难,从而把太原王氏推为天下名门;稍后的王祥为母亲“卧冰求鱼”而位列“二十四孝”,把琅琊王氏推向历史的前台;两晋之间的王导更是一手策划了东晋江左王朝的诞生,从而把琅琊王氏推到顶峰。在门阀制度衰落后,王姓人并没有跟着衰落,他们很快调整心态,适应科举时代的新要求。五代时期的王祜就开了这样一个好的家风,他在自己的庭院里栽下三棵槐树,激励他的后代科举成名,位登“三公”,以此造就三槐王氏自宋至今的极度兴旺。&王姓人获得最优发展机会的事实,还可以从其他侧面反应出来。历史上,这个族群拥有数量最多的宰相、皇后和驸马。这其中,自汉至唐,光是琅邪王氏就出了九十二个宰相,一百零四人次。这是在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身为贵族血统的王家人,在与帝王联姻时,占有着他姓无可比拟的优势。据统计,历史上总共出了三十六位王姓皇后和王姓驸马。王姓人享有这份荣耀,是以较大的人口基数作为基础的。在各个姓氏中,王姓人还拥有数量最多的郡望,达到二十一个,另有三十八郡望之说;她还拥有数量最多、最完整的族谱,现收藏于中国家谱资料中心的三千多部族谱中,王姓资料最多,占了十二分之一。&考量王姓人,可以探究以下问题:第一,上古时期王室成员们的辉煌历史能给王姓人带来什么;第二,王姓的得姓始祖在失去王位时的失意能给王姓人带来什么;第三,一想起“王”这个字眼所引起的心理暗示能给王姓人带来什么。&也许我们会想到高贵与荣光,我们还会想到一种深沉、一种激越,一种热血沸腾。历史告诉王姓人,做事要讲究内在修为,以此,他们总是潜于事功,不浮躁,不张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抵达了“不王而王”的彼岸。&王姓人的性格塑造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格,研究王姓人的性格,对于中国具有十分实际的当代意义。事实上,王姓人的生存哲学正为当代全体中国人所运用。中国人越来越懂得说和做的关系,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光说不做是花架子,边说边做是一心二用,做了再说或做了不说才最了不起,这种行事风格跟“不王而王”的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运用于人的策略也可运用于一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一直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并一再宣称,中国永远不称霸。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霸”也好,“王”也好,都不是自封的,历史上的自封者大多以失败告终。抚古惜今,中国能以“和而不同”的心态与各国交往,随着自身实力的日益强大,自然而然就能形成一种感召四方的王者之气。&解读王姓,一定程度上就是解读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之道。&&王者之裔&&&——“王氏,天子之裔也。”新“王”为三大姓之一根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在“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张是中国最大群体的姓氏,分别有9&500多万人、9&300多万人和9&000万人,三姓人群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这次统计虽然无法十分准确得到全国正在使用姓氏的数目。但分析表明:没有姓氏的、稀有姓氏的和假姓的总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07%,因此,中国主要姓氏的分布数据是非常可靠的。”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说,“这是至今全中国(含全部领土)最完整的姓氏数据库,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再次宣布当今中国百家姓排序的理由。”王姓的源流可归纳为以下五个。出自姬姓出自姬姓,分为三支:其一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毕公高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至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公元前225年魏国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遂姓王。其二源于太子晋。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字荣,世以字行,故称王荣)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遂有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其三为周平王太孙姬赤之后。周平王死后,太孙赤继位,但不久即被推翻,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族,改姓王,是为山西王氏。妫姓的后裔妫姓是王姓的源头之一。妫姓的始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虞舜。虞舜以虞为姓,是因为这个家族所生活繁衍的地方位于今天陕西省的南端薄州、芮城、平陆一带,境内有虞山,又是古虞国所在地。关于虞舜的家世,《史记》的记载是:舜的7世祖名昌意,昌意的儿子为颛顼,颛顼子为穷蝉,穷蝉子敬康,敬康子句望,句望子桥牛,桥牛子瞽叟,瞽叟的儿子就是舜。《吕梁碑》的记载则与《史记》大同小异:“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乔牛,乔牛生瞽叟,瞽叟生舜”。按照《左传》的记载,这两种说法都没错,颛顼和幕都是虞舜的先祖。虞舜家族为什么又姓妫呢?据《史记。陈杞世家》记载:当初,虞舜没有被选为尧的接班人时,尧为了考察和培养他,把自已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虞舜与他的两位夫人当时就住在妫水之滨。这条妫河就在今天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南,它从历山发源,向西流入黄河。所以舜的后代便以所居住的这条河为姓,为妫氏。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姓氏不下万种之多,而在古代,每个姓氏的形成都有自己特殊的缘由。有的以封国为姓,有的以所居之地为姓,有的以所居次第为姓,有的以官为姓,有的以封爵为姓,有的以所从事的职业为姓。此外,还有以吉德为姓,以凶德为姓,以事件为姓,以谥号为姓等等。妫姓则是以地为姓。但是,妫姓是从舜居妫汭开始的吗?《史记`五帝本纪》又记载了关于舜的这样一个故事:舜的母亲死得早,他的父亲瞽叟又娶了新妻,以后又与新妻生了个儿子名字叫象。瞽叟喜爱新妻及后子,对舜由亲到疏,由疏到厌,由厌到恨,多次设计谋害他,欲把他置之死地。有一次,瞽叟让舜去修理仓廪的顶部,当舜爬到顶部后,瞽叟却在仓廪下放起火来,企图把舜烧死。幸亏舜事先有所防备,他用两只大竹笠护卫着自己,从仓廪上跳下。巨大的竹笠像鸟的两个翅膀,使舜稳稳地落在地上,平安地躲过此难。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舜居妫汭是和父亲及继母住在一起的,换句话说,瞽叟也居住在妫汭,按照以地为姓的原则,妫姓不应是从舜居妫汭开始,而应该从舜的父亲瞽叟开始。关于这一点,西汉人孔安国就明确热指出:“瞽叟姓妫”。这是可信的。  舜从尧那里以推举的方式继承了天下,他退位之前,又以推举的方式把天下传给了夏禹。夏禹因舜传位之恩,把舜的长子商均分封在虞(今河南虞城县北),从此妫姓的一支在这个地方代代生息繁衍。经过夏、商两朝,妫姓在妫水流域和虞国这两个地方都得到了发展。到了商朝末期,由于西方姬姓周国的日益强盛,两个地方的妫姓与周国的关系也渐渐密切起来。妫姓流域的妫姓与周国密切的最典型事例就是历史上“虞、芮观周”的故事。“虞、芮”就是当初舜家族活动生息的地方。据说在商朝末期,虞、芮之人发生了争执,久久不能解决。他们听说周国的姬昌是个仁德之君,便到周国请求他们给解决。当他们进入周国时,意外地发现这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你争我夺,人们互相礼让,蔚然成风。虞、芮之人感到非常惭愧,他们说:“我们的争执行为,是周人认为耻辱的事情。我们把这不光彩的事情告诉周王,是自取其辱啊!”便没有见周王就回去了。在虞国的商均的后代,商朝末年也和西部的姬周有着密切的来往,一个叫遏父的妫姓人竟到了周国,作了陶正这样的官,负责周国的陶器生产。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实行分封制度,受封的对象有3种人,一个是先圣先贤之后;一个是功臣谋士之后;一个是自家兄弟。作为先圣先贤,神农、黄帝、尧、禹的后代们都得到了封地和封爵,舜的后裔妫氏也不例外。武王找到了遏父的儿子妫满,把他封在陈,爵位为公。陈国的国都在宛丘(今河南淮阳县),妫满因此被称为胡公满或陈胡公满,成为妫姓的一支在河南淮阳地区的祖先。陈国君主的位置传了10代,换了15位,到了宣公杵臼时,国内发生了一次动乱。宣公即位后立御寇为太子。后来,宣公的宠姬又生了儿子,名字叫款,深得宣公喜爱。宣公打算让款作自已的继承人,于是便杀掉了太子御寇。御寇有一个十分亲近的人,名叫陈完,是陈厉公的儿子。御寇被杀,陈完也在陈国呆不住了,便带着自己的家人逃到了齐国。这时候,中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了春秋时期,齐国正值齐桓公在位,处于蒸蒸日上的强盛阶段。齐桓公本打算让陈完任卿相,陈完推辞职说:“我这个亡命寄身之人,您能收容我就是很大的恩惠了,不敢再当高位。”于是,便作了齐国的工正,主要负责齐国的器械生产,陈完一支在齐国落了户,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陈改成了田。关于为什么陈完让自己姓了田,历史上有三种说法:一种是陈完到齐国后“始食菜地于田,由是改姓田氏”。还有的说陈完奔齐,“以陈田二字声相近,遂以为田氏”。也有的说陈完到了齐国后,“不欲称本国故号,故改陈字为田氏”。不管怎么说,陈完把自己的姓氏改作了“田”,而这次改姓,成了妫姓后裔的王姓在其发展源头上的最后一个醒目的标志。田完虽然谢绝齐桓公给予的高位,但田完家族似乎被注定了要在齐国身居高位。在田&完入齐约170年以后,田完的的后代田乞在自己的封邑内用大斗出、小斗收的办法笼络齐国人心,使得田氏宗族的势力越来越大,一些有远见的人都说:“齐国之政恐怕最终要落到田氏手中。”果然,在齐景公死后,田乞用强力杀死支持景公太子孺子荼的高昭子,赶跑了孺子荼的另一个支持者国惠子,最后杀死了孺子荼,立了景公另一个儿子齐悼公阳生,自己为齐相,掌握了齐国大权。又过了100多年,田乞的曾孙田和取代了齐康公,成为齐国的君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事件。此时,中国的历史已经进入了战国时期100多年了。在战国时期,田氏统治下的齐国经历了由昌盛到衰败的过程,8代君主184年以后,齐王田建时期,齐国就被秦王赢政横扫六合的扫帚席卷进了统一的秦帝国版图之中了。齐王田建在亡国后被迁到河南共县(今河南辉县),他的儿子田升在秦末反秦风暴中被项羽封为济北王。项羽称霸仅仅4年就被刘邦打败,随着项羽的失败,田升的济北王爵位也不复存在。然而这短短数年的济北王的待遇却开了妫姓之王的先河,从此,田建的子孙后代便世世代代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了。子姓的后裔子姓是王姓所从由来的又一个源头。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传说契的母亲叫简狄,是有娀氏的女儿。有一次,简狄与她族中的姐妹一起在大河中洗浴,忽然看见天边飞来一只大鸟。那鸟在河边下了一个蛋,正好离简狄很近。简狄便把那个鸟蛋捡起来吃了。说也奇怪,简狄自从吃了那个鸟蛋以后,便怀了孕,以过十月怀胎,竟生下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就是契。这虽然是被记入《史记·殷本纪》中,但我们也只能把它当作一个神话传说。这种传说不仅我们今天不把它看作是历史事实,即使是古代的人也怀疑它的真实性。例如,传说中说简狄是帝喾的妃子,对此,三国时谯周就说,帝喾生尧,而契在尧时出生,在舜时才长大成人被提拔,所以,简狄一定不是帝喾的妃子,契也不是帝喾的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疑点岂只这些,吃鸟蛋怀孕这件事本身就令人难以置信。不过,我们从这个传说中可以发现这样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契出生的年代是远古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第二,在契出生的时候,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不再被视为天经地义的正常现象了,人们开始要求既知其母又知其父了。所以才有了吃鸟蛋而怀孕的故事,以此来为不知其父制造个体面的理由。这说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契在尧的时候出生,在舜的时候成长,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对他进行表彰的时候,大禹就说这里有稷、契、皋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还专门下了命令,任契为司徒,让他用父、母、兄、弟、儿子等伦理观念教化百姓,把他封在商(今河南商丘县南)地,赐姓为子。契在自己的封地传了一代又一代,到了他第13代孙汤的时候,经过了8次迁都,最后终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定下了统治中心,成为与夏朝抗衡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那时候,夏朝已经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与夏朝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商王国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时期。商王国的首领汤很会治国,他有一句名言:“人通过水可以知道自己的形象,君通过民可以知道国家治理与否”。汤还是一个仁义的君王,人们纷纷前来投奔他。在这股离夏奔汤的人群中,有一个叫伊尹的能人,成了汤治理国家的良辅。最后,汤向夏王朝发动了进攻,一举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毫(今河南偃师二里头)定都,建立了商朝。这些以子为姓的契的子孙们,既有汤、盘庚、武丁这样的杰出人物,也有太甲、太庚、小甲等平庸之辈,而商王朝也时盛时衰地延续了500&多年的时间,最后终于亡在第31位君主帝辛手中。提起帝辛,一般人会有一种子陌生的感觉,但要说纣王,则人人都会知道。他是历史上有名的骄奢淫逸的暴君,百姓都盼着上天早点惩罚纣王,早点降下受天命的人来代替他。然而,以子为姓的殷商宗室并不是人人都像纣王那样,他们之中不乏明智之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子比干。比干是纣王的爷爷帝太丁的儿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当时他正担任少师的职务。纣王如此昏庸,人们纷纷离去,就连的兄弟微子也走了,另一个兄弟箕子也装起疯来,以示不与纣王合作。而比干却下了决心劝谏纣王改弦更张。他见到纣王,对他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纣王不听,比干就不走,一连在宫中劝了3天。最后把纣王说得不耐烦了,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如此。"说完,便把比干剖腹挖心,活活杀死了。王子比干死后不久,商朝就被在其西方兴起的姬周灭掉了。商朝虽然灭亡了,但商王室的3个子姓贵族却因为不与纣王同流合污而被视为商朝的3个仁人,他们就是微子、箕子、比干。微子后来被封在宋,箕子也受到了周武王的优待,比干的墓地所在的地方也被周武王封疆益土,赐给了比干的后代。比干的墓地,《水经注?清水》说是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史记?周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说在卫州汲县(治今河南卫辉市)10里250步。比干的后代便在从淇县到卫辉市一带的土地上生活,并以王作为自己的姓氏。最早生活在商都一带的王姓,实际上是殷商王族子姓的后裔。他族改姓或赐姓公元8年12月,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投奔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后唐建立,高季兴表示归顺,刘去非因曾与李存勖作对,为保护自己改姓王,名保义。北朝时,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不久即死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又嫁给北周王粲,支收改姓王,儿子即隋朝末年一度称帝的王世充。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姓孙,都改姓王。&少数民族改姓王氏北魏孝文迁都洛阳,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族人一律把户籍改为河南洛阳,姓氏改为汉字姓,可频氏改为王氏。隋唐之际羌族钳耳宗、钳耳干兄弟,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营州地区高句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屡见不鲜。如《周书》卷二十《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旧唐书》卷一百一十《王思礼传》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句丽人也”。同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载,霍国公王毛仲“本高句丽人也”。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设立安东都护府,所辖回纥人中有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帐下,被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在与汉族交往中也有不少把姓氏改成王姓。契丹人建立辽国,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另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在长期与汉人接触过程中也有许多改姓王氏。除一些原来是王氏外,有大量的姓氏改为王姓,在少数民族中都有曾经为王、称王、做官、称王意图的&、做大官意图、称帝王的人和后代把自己的本姓氏不是王姓的姓改为王姓,也有做上大官和有当官、称王、称帝意图、王族、皇族、被赐姓王的人把本姓改为王姓,王姓由来复杂。天下王氏出太原& 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门阀士族的地位。她开基于两汉之间,东汉末年的王允以他在国家、社稷上的力挽狂澜而把这一家族推为天下名门。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门阀政治走向兴盛,太原王氏既是这一政治的受益者,也是这一政治的受害者。他们曾封侯拜相,纸醉金迷,也曾屡遭灭门家难,四散逃窜。历尽兴衰沉浮之后,在北魏,太原王氏最终还是凭借祖上荫功和贵族身份,得以位列天下一流望族,兴盛不坠达两百年之久。大概就是从这时开始,“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美誉流行开来。“天下王氏出太原”是错误的&——王瑜臻&&&引“王碧《为什么这几年整个中华王氏都变成太原王了?》&&&&&&出于爱好,我一直关心并查看了相关王氏资料,比较出名的是琅琊郡王氏,其次是太原郡王氏,另有其他如东海兰陵王氏,京兆王氏等等。王氏共有21个郡望,38个派别;可是近几年来,网上出现的文章或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整个王氏都变成太原王了?不管闻名于世的琅琊王氏,还是东海王氏等等,全部归属为太原王了,为此,本人百思不得其解。。。。。堂堂琅琊王氏代表人物如:王吉、王导、王羲之、王褒、王方庆等等等等,,,都成太原了人,请问专家和学者们是否解答这个问题???期望——&”&&&回复王碧宗亲:“天下王氏出太原”这种叫法是错误的&&  这是近代极少数海外王氏宗亲和福建一带极少数缺乏谱牒知识的王氏代表人员迷信于“天下王氏出太原”的错误意识所致,为此山西太原市政府出于地方招商引资的经济利益考虑驱使,迎合海外极少数王氏人这种荒谬思维心里因素,同时成立“海外太原王氏联谊后援会”,专门编出《太原王氏》一书,书中大张旗鼓地宣传“天下王氏出太原”所迷惑的结果,故使一些不明历史源流真相的许多王氏网友并不加以分析而相互照搬上传。&  对此近代学者王汝涛教授在《琅邪王氏为太原王氏分支说质疑》一书中谴责说道:“《太原王氏》造出了宗敬(疑问:春秋时没有人会命名叫“宗敬”的,可见宋代时就造假了)奔太原,又造出琅邪、江左、咸阳王氏都是太原王氏的分支,这两个无稽之谈,相信了它,便只得承认天下王氏出自太原了。”20世纪九十年代达良先生(即王大良教授)编的《中华姓氏通书”王姓》书中有句也曾责疑:“所谓琅琊王氏出于太原王氏云云,纯属无稽之谈。”对此,希望全世界广大王氏宗亲和爱好于王姓研究的学者们有时间看看《琅邪王氏为太原王氏分支说质疑》和《中华姓氏通书”王姓》等书籍,要以历史的责任感对待这个问题,慎重,严谨考证王氏历史,还原源流的本来面目。在本站论坛也有公布该相关帖子,到时你就会明白到底是不是闻名于世的“琅琊王氏”属于“太原王氏”的荒唐结论了——&  关于这些问题,在适当的时候本人也准备公布《关于王氏受姓始祖至琅琊临沂王览的世系人物和至太原王霸世系人物的探研》,届时希望爱好于王氏世系研究的广大朋友共同探讨。&——王瑜臻&日&天下王氏出太原&太原郡王氏,琅琊郡王氏,其他如东海兰陵王氏,京兆王氏等等。王氏共有21个郡望,38个派别。家谱都会出现同一人王氏始祖&-太子晋太子晋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属于以王族身份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以“王”为姓,称为王氏。&王氏始祖是太子晋,而晋国周代春秋时期诸侯国名,疆域约为今山西省。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太原市西南汾水东岸),秦始皇时太原郡辖7县:晋阳、界休(山西介休)、邬(山西介休东北30&里)兹氏(山西汾阳)离石、榆次、霍人(山西繁峙东)。汉代&太原郡仍治晋阳&汉代&。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太子晋、晋国、晋阳三晋不分,全归太原,正好又有一个太原郡王氏。因为“天下王氏出太原”绝不是一个太原郡王氏的宣传能做到的,应该是有一个漫长且复杂过程。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的区分(1)太原郡王氏与太原王氏太原郡王氏一般是指太子晋为始祖所属所有王氏支派,其中包括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因为从太子晋到其19世王元、王威兄弟时,王元迁居琅琊而成为琅琊王氏祖;弟王威仕汉扬州剌史归太原之广武称为太原王氏祖。而太原王氏,则应该是太原郡王氏除去琅琊王氏的王氏支派。琅琊王氏有时也有琅琊郡王氏与琅琊王氏之别,但实质并无区别,都是指王元为始祖的王氏支族。当然也有人将王吉称为真正的琅琊王氏祖,其实只能说到王吉时琅琊王氏才兴旺发达。但一般还是称王元为琅琊王氏祖。(2)“天下王氏出太原”是高度概括从上所述,以太子晋为始祖的后裔下分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二大干系,二大干系下又繁衍出许许多多分支世系,其中著名的支系有王导为始祖的江左王氏、王肃为始祖的龙门王氏、王羲之为始祖的山阴王氏、王褒为始祖的咸阳王氏、王壁为始祖的新安王氏、王潮王审知王审邽为始祖的开闽王氏、王景肃为始祖的豫章王氏、以王鉷为始祖的鼓角王氏,以王明远为始祖的湖南上梅王氏……等。尤其是以王言为始祖的三槐王氏,是目前以堂号命名的王氏支族中最大的一支,属后太原世系。三槐世系下又分有许许多多的分支,其中著名的有王懿支下以王睦为始祖的永泰王氏;王旦支下以王皋为始祖的三沙王氏(分东沙、中沙、西沙),王鏊所在的洞庭王氏,王守仁所在的余姚王氏;王旭支下的以王明远为始祖的楚南上梅王氏,以王玄为始祖的昆山王氏等。还有太仓王氏、嘉定王氏、汉阳王氏、上潢王氏,……等等。2008年月11月,中华王氏大成总谱编辑部经过认真考证,已认为三槐王氏上源应是太原王氏王威的后裔,详见《三槐王氏上源考证总结报告》。&总之,目前所见的王氏宗谱和王氏宗亲十之八、九称是以太子晋为始祖,大多称是源自山西太原,有的称是太原郡王氏。所以“天下王氏出太原”不仅仅是唐太宗皇帝一人的说法,也是大多数王姓同宗依据自己的家谱或祖传的传说的一种高度概括。(一)王姓是以上古时期中国最高统治者的“王”的爵位为得姓因由的,这是她区别于其他姓氏的一个显著特点。&与其他姓氏不同的还有,其他姓氏多以上古时期某一个人物作为血缘始祖或得姓始祖,而王姓则拥有一个始祖群。在她高贵的血缘始祖群里,有大禹、子契、后稷、虞舜等等这样响亮的名字,大禹、子契、后稷分别是夏、商、周三代的始祖,而虞舜则是上古“五帝”之一。在她的得姓始祖里,有冒死进谏的比干,也有不太为人所熟知的田安、毕公高、太孙赤、王子城父、桓公揭,当然,更有被王姓后人最为推崇的太子晋。这些得姓始祖们分别居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使得王姓的得姓过程从商朝末年一直持续到西汉初年,前后横跨将近一千年。得姓始祖们与血缘始祖们一起,形成王姓的一个庞大的始祖群。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姓氏所无法比拟的。&王姓的得姓过程复杂而漫长,尽管有如上所述的明确的得姓始祖,但鉴于这个姓氏以夏、商、周三代的王室作为得姓渊薮,目前存在着究竟是得姓于君王们在位之时还是王子们失意之后的争论。也就是说,那些君王们究竟是在他们当“王”的时候就已经以“王”为氏了呢,还是在他们的子孙们失去王位之后才纷纷改以“王”姓?如果是前者,那么王姓的得姓历史将会大大提前,一直提前到夏朝建立之初。当然,目前这种说法还很难界定,譬如像“周文王”、“周武王”这样的天子称号,尽管具有无尚的威仪,但如何判定它就具有以“王”为氏的功能呢?&在上古乃至远古,除了三代君王,还存在着几个在名字前冠以“王”字的人,他们分别是曾经与黄帝论道的隐士王倪,商王朝的先祖、被誉为“中国商业鼻祖”的王亥,以及周文王的祖父王业、父亲王季。这三批人何以在名字前冠以“王”字,各有所因,如果以他们作为王姓的得姓始祖,那么,王姓的得姓历史可以进一步提前,甚至提前到黄帝时代!当然,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第一,王倪是传说中的人物,王亥、王业、王季等称呼皆为他们的后代所追封;第二,一个姓氏在确立之后就应该具有传承性的特点,而这里的“王”不具有这样的特点。鉴此,谱牒学界一个较为公认的说法是,“王倪”等人只是在形式上具备了以“王”为氏的特点,可以把他们看成是象征性的王姓始祖。&(二)&王姓人自立姓之后,整体上呈现出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王而不王,不王而王”。&虽然这个族群有着最正统的王室血脉,然而,在秦朝统一全国、确立皇权制度后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几乎没有王姓人像模像样地登上过皇位。当有王姓人试图挑战这个命题时,其结果都是以惨烈的悲剧收场。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王莽篡汉”了,王莽这个无比勤政的王姓人在代汉之后,企图以他的复古式的改革,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孰料适得其反,他是在置民于水火,终于遭致全民声讨,最后落得个碎尸万段;还有一个例子是,唐末义军领袖王审知率部进入福建,开创“开闽王氏”;他的后代在福建建立割据政权闽国,并一度称帝;接下来是上演子杀父、弟杀兄的连环惨剧,以致使得这个家族差点全部灭绝。“王而不王”,当王姓人试图在世俗生活中称王称帝的时候,总有一个并不美妙的结局在等待着他们。&而当他们不再觊觎皇位,转而潜心于经邦济世,潜心于宇宙人伦,潜心于艺术止境时,却能够获得至高的成就、至尊的荣耀。王翦助秦统一六国,居功至伟,却深谙伴君之道,得以善终;王羲之醉心书法,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圣”;王安石倾力变法,虽功败垂成,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宰相之一;王夫之皓首穷经,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王国维一代国学宗师,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王而不王”,这些王姓人从没有想过在他们的活动领域里称王称霸,但事实上,他们已经成为这些领域里的王者。&王者之气还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它更呈现在一个家族的整体色彩上。王姓不能成为帝王家,但他们却总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成为当时中国最显赫的贵族。在欧洲中世纪的法国,姓氏中拥有一个“德”字,是贵族身份的象征;一些平民出身的人为了赢得这个“德”字,不惜用尽手段,乃至粉身碎骨;同样的,在中国历史上,“王”姓也有这样的效果,不少人在统治者面前冒称姓“王”,从而获得高位和显贵。以宰相王导为代表的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王氏几乎控制了司马氏政权中所有重要的职位,而在南朝频繁的政权交替中,他们又扮演罗马教皇式的为新朝统治者加冕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可以像摘果子一样摘取皇位,然而,他们始终没有这样做。琅琊王氏所达到的巅峰状态,恐怕至今、以后也永远不会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以超越了。此外,太原王氏所创造的三百年位居“五大望族”之首、三槐王氏在宋朝成为除赵氏之外最大的贵族,都显示了王姓族群天赋般的旺盛的生命力。&当然,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皇家,也没有永远的贵族,科举制度完善后,田舍郎也可以位登天子堂。在这种情况下,王姓人就选择默默发展,慢慢地走向繁荣、走向壮大,以致到今天,他们当中的一些家族,可以不出震古烁今的名人,可以不被世人所关注,只做平头百姓,但当猛然回头,却发现他们已成为遍布海内外的最大族群。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槐王氏和开闽王氏,前者是今天王姓中人口最多的群体,后者则在逆境中顽强崛起,子孙遍布世界各地。这是不是“不王而王”的更高境界呢?&在今天,王姓成为所有姓氏中人口最多的姓氏,正是“不王而王”精神实质的最好印证。王姓人不事张扬而事业精进,朴实无华而芬芳四溢。王选发明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号称“当代毕曻”;王小波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以其小说成为一代中国人的“精神骑士”;王石举重若轻,是中国地产界教父级的人物;王志以“质疑”的风格在电视界独树一帜,领一代新闻采访的风气之先。不称王的“王”,就是人们常说的“无冕之王”。&(三)&王姓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今天中国最大的一个姓氏呢?&历史上,刘姓借助刘汉天下、李姓借助李唐王朝,相继发展成为中国的一个大姓,应该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而对于王姓,虽然她有着显赫的前世,但按传统的说法,她在得姓之时其实是相当失意的,究竟是一股什么力量能让这个姓氏在众多姓氏中脱颖而出?&综合起来看,有以下两大原因:&第一,在所有的姓氏中,王姓无论是“源”、还是“流”都是最多的一个姓氏,这为她在后世的超强繁衍提供了可能性。王姓的源头之多,为各姓之最,已如前所述。至于她的“流”,主要是指历史上四夷民族的改姓、冒姓。四夷民族改姓,在历史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南北朝,在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北魏孝文帝实行全面的汉化改革之后,北方几支主要的少数民族都有改以王姓的记录。第二个时期是唐朝,在大唐一统的聚合力和感召力之下,周边一些少数民族中出现改以王姓的现象。第三个时期是宋元以后直至清末,契丹、女真、蒙古、满等曾经在中华版图上建立过政权的民族,在政权趋于衰落或消亡之后,其中的王公贵族陆续有改入王姓的情况。四夷民族改以王姓,普遍带有仰慕高门大姓的意味,为王姓大河的形成贡献了力量。第二,在立姓后的几千年里,王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居于贵族姓氏的地位,甚至是居于贵族姓氏中第一的位置,这一位置很大程度上不随改朝换代而发生改变,从而保证它的繁衍、传承总是居于最优的状态。王姓能居于贵族姓氏的地位,除了一定的历史偶然性外,更与王氏家族一代又一代的传人披荆斩棘、精心修为分不开。汉末的王允计杀董卓,壮烈殉难,从而把太原王氏推为天下名门;稍后的王祥为母亲“卧冰求鱼”而位列“二十四孝”,把琅琊王氏推向历史的前台;两晋之间的王导更是一手策划了东晋江左王朝的诞生,从而把琅琊王氏推到顶峰。在门阀制度衰落后,王姓人并没有跟着衰落,他们很快调整心态,适应科举时代的新要求。五代时期的王祜就开了这样一个好的家风,他在自己的庭院里栽下三棵槐树,激励他的后代科举成名,位登“三公”,以此造就三槐王氏自宋至今的极度兴旺。王姓人获得最优发展机会的事实,还可以从其他侧面反应出来。历史上,这个族群拥有数量最多的宰相、皇后和驸马。这其中,自汉至唐,光是琅邪王氏就出了九十二个宰相,一百零四人次。这是在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身为贵族血统的王家人,在与帝王联姻时,占有着他姓无可比拟的优势。据统计,历史上总共出了三十六位王姓皇后和王姓驸马。王姓人享有这份荣耀,是以较大的人口基数作为基础的。在各个姓氏中,王姓人还拥有数量最多的郡望,达到二十一个,另有三十八郡望之说;她还拥有数量最多、最完整的族谱,现收藏于中国家谱资料中心的三千多部族谱中,王姓资料最多,占了十二分之一。&(四)考量王姓人,可以探究以下问题:第一,上古时期王室成员们的辉煌历史能给王姓人带来什么;第二,王姓的得姓始祖在失去王位时的失意能给王姓人带来什么;第三,一想起“王”这个字眼所引起的心理暗示能给王姓人带来什么。&也许我们会想到高贵与荣光,我们还会想到一种深沉、一种激越,一种热血沸腾。历史告诉王姓人,做事要讲究内在修为,以此,他们总是潜于事功,不浮躁,不张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抵达了“不王而王”的彼岸。&王姓人的性格塑造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格,研究王姓人的性格,对于中国具有十分实际的当代意义。事实上,王姓人的生存哲学正为当代全体中国人所运用。中国人越来越懂得说和做的关系,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光说不做是花架子,边说边做是一心二用,做了再说或做了不说才最了不起,这种行事风格跟“不王而王”的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运用于人的策略也可运用于一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一直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并一再宣称,中国永远不称霸。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霸”也好,“王”也好,都不是自封的,历史上的自封者大多以失败告终。抚古惜今,中国能以“和而不同”的心态与各国交往,随着自身实力的日益强大,自然而然就能形成一种感召四方的王者之气。&解读王姓,一定程度上就是解读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之道。&王氏源流(以王姓最为推崇的太子晋为王姓始祖加以分析)太古1.黄帝—2.玄嚣—3.蟜极—4.帝喾开族世系4.帝喾—5.后稷&—6.不窟—7.鞠—8.公刘—9.庆节—10.皇仆—11.差弗—12.毁隃—13.公非—14.高圉—15.亚圉—16.公叔祖—17.太王&&讳古公亶父—18.季历—19.文王姬昌—20.武王姬发—21.成王姬诵—22.康王&&姬钊—23.昭王姬瑕—24.穆王姬满—25.共王姬翳扈—26.懿王姬禧(艰)—27.夷王&&姬燮—28.厉王姬胡—29.宣王姬静—30.幽王姬宫滔—31.平王姬宜臼—32.姬孤(泄父)姬宜臼子—33.桓王姬林—34.庄王姬佗—35.釐王姬胡齐—36.惠王姬阆—37.襄王姬郑—38.顷王姬壬臣—39.定王姬瑜—40.简王姬夷—41.灵王&&姬泄心,其长子即为太子晋,是王氏系姓始祖。王氏受姓晋公—宗敬—王森—王彬—王升—王宥—王硕—王错—&王贡—王渝—王恢—王原—王颐—王翦—王贲—王离&(史籍记载:秦二世之时,王翦及其子贲皆已死,而又灭蒙氏。陈胜之反秦,秦使王翦之孙王离击赵,围赵王及张耳钜鹿城。或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强秦之兵,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居无何,项羽救赵,击秦军,(正月)果虏王离,王离军遂降诸侯&&&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太原王姓王威—王仪—王熙—王晦—王诚—王贺—王禁—王谭—王昱—王霸—王殷—伯符—王廷—王烈—王书—王融—王览—王载—王导—王恰—王询—昙首—僧绰—王俭—王暕—王承—王昶—王湛—王述—坦之自从王翦之孙王离率领秦军在秦末的纷争中被项羽打败自杀之后,他的两个儿子王元、王威就再也没有返回老家频阳,而是举家迁往山东琅邪皋虞(今山东即墨东北)避乱。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的记载,身为长子的王元一直定居在琅邪,他的后世发展成为琅邪王氏;而作为次子的王威,后来又迁往太原晋阳,他曾官至汉初扬州刺史,其后世子孙发展成为太原王氏。就这个过程,有两个疑点值得提出。一是既然说王元、王威两兄弟分别迁往琅邪、太原两地,从而开创当地王姓人之始,但为什么后来的琅邪王氏和太原王氏都没有分别尊此二人为开基始祖呢?二是就太原王氏来说,传统观点一直强调太子晋被废后,他的后代就到了晋阳一带生活;既然如此,那如何会出现太子晋的九世孙王翦是频阳人、王威又迁居到晋阳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呢?&总的来看,这里面有不少矛盾和附会的地方。关于王元、王威兄弟的活动,《汉书》、《后汉书》中都是没有记载的,尽管唐代以后的史书把他们的踪迹描绘得很具体,但两支王氏毕竟不敢轻易地就把他们认定为开基始祖,而只让他们担任世系传承关系中的一个环节。这其中,关于王威曾担任扬州刺史的事,也很让人不解:按理,王威只能是汉初人,可是历史上正式出现“刺史”这个官职是始于汉武帝时期,他怎么可能担任扬州刺史呢?既然有这么多的疑点,要确认真正的开基始祖,那就一定不能脱离《汉书》或《后汉书》的记载。而至于说太子晋的后代从一开始就生活在了晋阳,已经有人提出,这只不过反映了后世太原王氏人的一种急迫的心情罢了,他们试图以此证明“天下王氏出太原”这句话的确凿无疑。事实上,采用王威定居晋阳后、太原王氏的历史正式开始的说法,都有点经不起推敲。&&&太原王氏——名震天下而又历尽沧桑北魏时,太原王氏嫡系后裔王慧龙及子王保兴,孙王琼做到了高官。王琼四子,特别是王遵业,王延业,文才出众,人称“英英剂剂,王氏兄弟”,以后四房王氏成了太原王氏一大支派。魏孝文帝列天下四大望族,太原王氏居一。后唐太宗列天下七大望族,太原王氏也名在其中。不过,回想太原王氏历史,真是叫人感慨万千。一、地方望族太原王氏出自周灵王太子晋。这点天下皆知。其子宗敬先为周室司徒,后隐居太原,人称王家,遂姓王氏。后王错为魏国大将,王翦王贲为秦国大将,灭了六国。王贲子王离为秦将,为项羽所掠。其二子藏身太原。后汉开国,征天下读书人为官,兄王元为琅琊郡守迁居琅琊,为琅琊王始祖。弟王威退休后回到故乡(有说一直在当地做官),为太原王公认祖先。&&&王威后裔长期无名,直到一百几十年后,出了东汉淮陵侯王霸,因行为奇怪,人称“太原俗党”,以区别别的王姓人。其实他是许昌人,大约祖先来自太原。这样太原王氏在全国有了称号。后来王柔王泽兄弟一文一武,一为“护匈奴中郎将”,一以“经学”起家,做到代郡(太原)太守。太原王氏此时发展为地方望族,但天下知名。二、勃兴东汉末年,王允设连环计,除了董卓,一时掌握了东汉军政大权,名满天下。王允自杀后,曹操征其子王凌为官。王泽子王昶因为其族弟,一并出山。王昶先后担任伞骑常侍,洛阳典农,充州刺史,政绩显著。尤其是他推崇的“先王之风”、“古制”有改革曹魏政治的意思,深得司马懿赏识。他也与司马懿相交甚厚,为其朋友兼心腹私党。青龙四年,司马懿以“才智文章,谋虑深渊,料远若近”为由,举荐王昶,齐王芳正始年间,王昶封为武观亭侯。并以征南将军衔“假节都督荆、豫两州军事”。王昶到任后,将驻节地由宛城移至南边新野,垦荒屯田,大练水军,而后主动出击,连战连捷,特别是“江陵之役”,斩将夺城,插入长江上游,取得了对吴作战主动权。被封京陵侯。“&平陵之变”后,司马氏掌权,拜王昶为司空,位列三公。(此后江东五大望族王祥为名义国老,王昶死后为司空;颍川庾氏的庾翼为襄城令,庾嶷为太仆;陈郡谢氏谢瓒为典农中郎将)。三、昙花一现的嫡支王昶死后,长子王浑嗣爵,历任扬烈将军,征东大将军等职,政声较好,在徐州刺史任上,曾开仓救济灾民,颇受士林好评。也会打仗,在豫州刺史任上,以少胜多,大败吴将薛莹、鲁淑,威震疆场。但他优柔寡断,结果在平吴之战中坐失先机,功劳被人抢去了。但他依仗“太原王氏”势力,上书骂人不受他节制。不过,他四平八稳,不介入“八王之乱”,发展了自己的力量。一时间,太原王氏有七个侯爵,十万依附民,三千家兵。&&&王浑长子王济“有才俊,能清言”是玄学名士。他以奢华出名,开赛马场,用人乳喂猪。他长得分外英俊,是父亲的骄傲,母亲也看着儿子就得意忘形。他做过不少官,政绩平平,但他任过本州(太原)大中正,标志着“太原王氏”乃天下冠冕望族。不过,王浑父子喜欢匈奴人刘渊,刘后来成了西晋死敌,天下怨恨,故本支后来默默无闻。四、兴旺的旁支王浚父王沈为王昶堂侄,养子。王沈为司马氏上台立下汗马功劳。被拜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加散骑常侍,统领城外诸军事,封博陵郡公。其子王浚担任宁朔将军,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八王之乱中,王浚结好鲜卑、乌桓势力,与成都王司马颖对抗刘渊石勒,势力不断扩张。引起司马颖忌恨,准备刺杀王浚。失败后他在荡阴大战中击败东海王司马越。王浚与并州刺史司马腾起兵夺取司马颖之邺城。被授以镇抚河北全权。之后,王浚多次打败石勒。威震华夏。不过,王浚自此有了取代晋朝的雄心,加上他为政苛刻,引起内部不满,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异想天开的与敌人石勒合作,被石勒“反客为主”诱杀。&王浚之死,标志着太原王氏在北方势力的结束。&五、“齇王”世家王湛系王昶三子,身高八尺,龙颜大鼻,相貌堂堂。他少年老成,沉默寡言。众人以为“痴儿”,但王昶了解儿子,也十分疼爱他。父死,王湛独自在墓旁结庐守孝三年,不言不语。晋武帝都知道了他的痴名。侄王济一次见三叔床上有《易经》,才知三叔研究易经,大为惊奇,两人谈了一天一夜,竟毫无倦意。以“上方山涛,下比魏舒”对武帝,王湛名声大噪,跃居名士之列。后担任尚书郎,太子中庶子,汝南内史。王导说过:“我与安期,千里共游洛水边,何处闻有蔡充儿。”他是推崇王安期的。王安期名王承,王湛之子。自幼聪慧活跃,伶牙俐齿,善于清谈,成为“天下称首”的名士。司马越兵败逃难时,他去追随之,后成了司马睿的核心班子,地位仅次于王导。惜46岁英年早逝。王承之子王述是个急性子,但却度量大,不过人痴。王导晚年,人喜阿谀他,王述道:“丞相非尧舜,岂能事事正确?”王导大惊,道:“怀祖(王述)清贞简贵,不减祖父。”王承从此声誉日隆,地位蒸蒸日上。先后任宛陵令,临海太守,会稽内史,征虏将军,扬州刺史,徐州之琅琊诸军事,卫将军,并,冀,幽,平四州大中正,负责品评四州南下士人高低,说明太原王氏依然是冠族之首。王文度子坦之,王承之子,是他把江东太原王氏推上士族高峰。时人言:“大才槃槃谢家安(谢安),江东独步王文度,剩德日新郗嘉宾(郗超)”。三人合力,终于抗拒了桓温篡位野心。帮助晋朝涉过一个险滩。宁康二年,他以宰辅身份坐镇广陵,统领北府兵,标志着太原王氏地位如日中天。六、互斗惨祸王坦之三子王国宝,因祖上名声,加之堂妹为孝武帝弟司马道子王妃,以太子太傅身份辅佐朝政。王恭乃王昶之兄王默后裔,谢安为抑制王氏大宗,推举王恭妹为孝武帝皇后。不料司马道子势力发展快,引起皇帝猜忌,发生矛盾。结果使王国宝与王恭成了敌人。王恭掌握北府兵,王国宝兄弟也兵权在手,互相攻击,王恭多次打败王国宝,将王坦之在后几乎杀尽,王恭自己也被部将刘牢之所杀。太原王在“斗族”中自相残杀,几乎同归于尽。不久,刘裕掌握东晋大权,杀了王坦之次子王愉一家,只有他的孙子王慧龙逃到了北方。&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沉浮(一)【提要】本文是关于北朝世家大族的个案研究之一,论文选取了太原王氏这一由北至南,又由南入北;先显于南,而后达于北的独特家族,重点论证了这一家族宗族背景及其与宗族、乡里的关系,从一个侧面阐释了南北士族社会环境与社会结构的差异。在北朝高门大姓当中,太原王氏是一个很独特的家族。北魏初年,东晋太原王氏的后裔王慧龙只身渡江降魏,以此为契机,江左盛门太原王氏重新立足于北方社会;北魏太和中,王慧龙之孙王琼又以孤子之身得入“四姓”,成为北朝士族中的一流高门,历隋唐而声名不坠。作为魏晋旧门,太原王氏由北至南,又由南入北,先显于南,而后达于北,其经历与其他历数百年不离根本之地的北方士族迥然有别。太原王氏在北朝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这一家族与乡里的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南北士族社会环境的差异。王慧龙的北奔及其家族背景太原王氏在北朝的历史,始于东晋丧乱、北魏勃兴之际。在东晋末年的主相矛盾中,太原王氏的两支分别依附于孝武帝和会稽王司马道子,在东晋末年的政争中翻云覆雨,最终两败俱伤,死亡殆尽,王辑之子王慧龙幸免于难,只身降魏[1]。据《魏书》本传及《通鉴》系年,王慧龙北奔的情况大致如下:晋安帝兴元三年&(404),刘裕讨灭桓玄,独秉朝纲,以谋反为名,诛杀尚书左仆射王愉及子荆州刺史王绥。王愉之孙、王辑之子王慧龙为沙门僧彬所匿,西上江陵,投靠叔祖王忱故吏荆州前治中习辟疆。义熙元年(405),刘裕荆州刺史魏咏之卒,习辟疆与江陵令罗修、别驾刘期公、土人王腾等奉王慧龙为盟主,举兵欲袭江陵。刘裕恐荆州有变,遣其弟刘道规至荆州,起兵密谋流产,罗修与僧彬奉王慧龙北投襄阳,在雍州刺史鲁宗之的资助下,投奔后秦。北魏太常二年&(417),刘裕灭后秦,王慧龙遂入北魏。王慧龙北奔,事起张惶,身无信物,来历难明,其士族身份在当时就曾引起普遍怀疑。崔浩见“慧龙鼻大”,符合江东“齄王”的相貌特征,遂以为“信王家儿也”[2]。其后鲁宗之子鲁轨入魏,谓王慧龙为私生子,本人亦无从辩白。至太和年间,郭祚与王慧龙之孙王琼争并州中正,仍谓“琼真伪今自未辩”[3]。北齐魏收著《魏书》,属王慧龙郡望为“自云太原晋阳人也”,述其北奔事为“其自言也如此”,引起王氏家族的不满,从而引发了一场“秽史”风波[4]。唐李延寿作《北史》,力矫魏收之失,却又不得不在王慧龙北奔事后重重加上一笔“自言如此也”。于是,北朝一流高门太原王氏的谱系,遂成为一段历史公案,千载之后,更无明证可寻。但寻绎现有史料,还有可供推测的余地。关于王慧龙的身份:晋宋易代之际,诛杀惨烈,某一家族被诛后,有个别子嗣在故吏亲旧的保护下得以幸免,这种情形在当时较为常见。如桓玄诛王元德,其弟王仲德奉元德子出奔刘裕[5];刘裕族诛渤海刁氏,“子侄无少长皆死,(刁)逵故吏匿其弟子雍送洛阳”[6]&。刘裕诛杀东晋宗室,司马楚之“乃亡匿诸沙门中济江”[7]。王慧龙的经历与上述情况类似,其自叙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与南北史传中所见的重大史实基本吻合,无明显的破绽可言,参照其相貌特征和文化素养,王慧龙系太原王氏之后,当无大问题。至于王慧龙是否为私生子,在“不避庶孽”的南方士人中本是件无足轻重的事,而在“重嫡庶,鄙侧出”的北方社会,则成为前途攸关的大问题。因此,一旦王慧龙被鲁轨指认为私生,虽有崔浩“成赞其族”,亦只能“久不得调”。北魏承十六国战乱之余,谱牒流散,多有豪强冒入士流,《魏书》中郡望属“自言”者不胜枚举,其中甚至包括累世贵显的弘农杨氏[8],而唯独对太原王氏有如此强烈和持久的非议,主要原因恐怕不在“伪托名族”,而在于“私生侧出”,而《北史》所删的,正是鲁轨指王慧龙为私生的一段记载,这也许正是太原王氏最为敏感的隐痛所在。关于王慧龙入魏的时间:《魏书》记载有矛盾之处。本传谓“泰常二年(417),姚泓灭,慧龙归国”,崔浩弟以女妻之,其后,鲁轨入魏,揭其身世,似乎其间经历了数年时间。而据《魏书·明元帝纪》,泰常二年九月,刘裕灭后秦,大批羁留于后秦的反刘之士悉数入魏,中有司马休之、司马文思、司马国璠、司马道畅、温楷、桓邃、桓道子、鲁轨、韩延之、段约、袁式等,独无王慧龙之名。[9]这样看来,王慧龙既与鲁轨等大批南人同时入魏,其士族身份本来是不难确证的,却要经过本人自陈,崔浩亲验等周折。司马休之、刁雍等人长期为后秦政权所庇护,南北皆知[10],王慧龙自义熙元年(405)至泰常二年(417),在后秦的十余年中却声迹全无,亦有些费解。据此推测,《魏书》本传恐有误,王慧龙入魏时间可能早于泰常二年,王氏与降魏的其他反刘势力并无较深的渊源,也没有任何反刘“功业”可言[11]。关于王慧龙的家族背景:王慧龙以“羁旅南人”的身份只身入魏,既无雄厚的土著根基,亦无强大的宗族势力。早在魏晋之际,太原王氏曾是北方一流的高门大族,王浑、王济等人并显于西晋,既是累世贵显的公卿,又是雄张乡里的强宗,在并州具有强大的宗族势力和深刻的社会影响力。西晋初年,王濬与王浑争平吴之功,所上自理表云:然臣孤根独立,朝无党援,久弃遐外,而结恨强宗,取怨豪族……今浑之党姻族内外,皆根据磐互,并处世位。[12]而百年之后,南北形势发生变化,“孤根独立”、“久弃遐外”的反倒是太原王氏自身了。太武帝初,除王慧龙乐安王傅,领并、荆、扬三州大中正,他却“抗表愿得南垂自效”,又“自以遭难流离,常怀忧瘁,乃作祭伍子胥文以寄意焉”。临终之时,谓“吾羁旅南人,恩非旧结”。更值得注意的是,王慧龙身殁之后,“乞葬河内州县之东乡”。按北魏之制,南人入国者皆葬于桑乾,以为羁縻之策。而王慧龙既不愿葬于桑乾,为何不归葬其郡望所出的乡里太原晋阳,却立冢于南北对峙的前沿?似乎是有些难言之隐。检《宋书·王懿传》:王懿字仲德,太原祁人,晋太元末,徙居彭城。……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若不至者,以为不义,不为乡里所容。仲德闻王愉(王慧龙祖父)在江南,是太原人,乃往投依之。愉礼之甚薄,因至姑熟投桓玄。太原王氏中王承一支自永嘉南渡后,脱离乡里达百年之久,旧有的宗族观念已十分淡薄,“不为乡里所容”的王慧龙不得不舍并州而改葬河内[13]。总之,太原王氏自入魏之始,即处在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既无确凿可信的士族身份,于北魏又无寸叶之功;与其他入北南士既无过深的历史渊源,又缺乏强大的宗族根基,因而在北方士人眼中不过是一介“羁旅南人”,而非重归故里的汉魏旧门,从而决定了这一家族在北方坎坷而曲折的历史。&&在北朝的沉浮(二)——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沉浮及其门风的转变北魏自太宗明元帝末至高祖孝文帝初,历五朝近80年。太原王氏在北朝的地位并不十分显赫,人物单鲜,官宦不达。自王慧龙至王琼,“三世一身”,一脉单传。王慧龙官至荥阳太守,授龙骧将军,赐长社穆侯;其子宝兴袭爵,闭门不仕;其孙王琼,太和初始为典侍令,例降为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寡人物、乏仕宦的家族,却在太和中得入“四姓”,一跃成为与崔卢齐名的北魏一流高门,无怪一些当朝的士人也颇感不平[14]。&事实上,王氏地位的陡升并非偶然,这是其家族长期苦心经营的结果,与其门风的转变也有着密切关系。如前所述,太原王氏北奔之后,孤根独立,既无功业,更无实力,只得放下南方士族不以庶务自缨的架子,置身朝政,谋取功名,以为其门户的久远之计。王慧龙入魏之始,即见明元帝,流涕痛陈,“请效力南讨”,不惜甘为南人所不耻的将门,却终因个人实力和政治影响有限,多年不为所用。而与其先后入魏的司马楚之、刁雍等人,却均被魏廷赐以刺史、将军之号,在河济之间招集流散,扰动宋边。王慧龙至明元帝末年,一度拜洛城镇将,配兵三千镇金墉,十余日后,因皇位易主,“咸谓南人不宜委以师旅之任,遂停前授”。至太武帝之世,才终于得到领兵之机,历南蛮校尉,安南大将军长史,至龙骧将军、长社侯,拜荥阳太守,“在任七年,农战并修,大著声绩。招携边远,归附者万余家,号为善政”。曾参与了太武帝对刘宋的数次重大战役,屡败刘宋名将王玄谟、到彦之、檀道济。太平真君元年&(440),拜使持节、宁南将军、虎牢镇都副将,未至镇而卒。王慧龙一生虽历尽坎坷,备受冷遇,“功高而位不至”,却终于建立了足以为北人所称道的功业,为整个家族在北朝博取了起码的立身之资。作为江左盛门,太原王氏以玄风相扇,名士辈出,而南方士族那种纵心调畅,放任自达的门风与北方士族尚儒学、重礼法的社会习俗有着相当的距离。[15]王氏由南入北之后能否在文化和社会习俗上认同于北方士族,已经不是个人的好尚问题,而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声望与前途[16]。王慧龙入魏,门风为之一变,“生一男一女,遂绝房室,布衣蔬食,不参吉事”,被游雅奉为“古之遗孝”。其子宝兴,“事母至孝”,蒙崔浩之狱,“尽卖家产,以赎卢遐之妻”,时人称为义举。其孙王琼,史传中见不到什么可称道的品行,但《魏书》所载的诸&多“鄙陋”之事,也不过是些悼女“哀痛无已”、“造次之见令人笑愕”,以及贪财好物等,无碍礼法宏旨;而琅邪王诵贬王琼,谓“东海之风,于兹坠矣”[17],这种评价恰恰反映出入魏数世之后王氏门风与东晋时期的巨大差异。至孝明帝之世,王遵业、王延业为天子讲《孝经》,时人以为荣;北齐初,王松年恸悼孝昭帝,朝臣咸敬。经过数代的苦心经营,王氏家族最终在北朝树立起一个忠孝传家、礼义济世的门户风范。与门风的转变相关,王氏家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王慧龙出奔到入魏的十余年间,沙门僧彬一直追随左右;王慧龙死后,“吏人及将士于墓所起佛寺,图慧龙及僧彬像而赞之”;王劭事隋,著《舍利感应记》二十卷[18],又广引佛经之言,取媚文帝。据此推测,太原王氏入魏之后,已逐渐由玄转佛,成为一个世奉佛法的家族。王氏家族的这种转变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世说新语》中有许多王门名士与高僧交往的记载,但东晋名士对佛学的认识毕竟有限。王慧龙六世祖王坦之著《沙门不得为高士论》,以为“高士必在于纵心调畅,沙门虽云俗外,反而更束于教,非情性自得之谓也”[19]。而佛教在北方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南方迥然有别,无怪王氏入魏之后,逐渐弃“高士”而奉佛法了。太原王氏地位的上升,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就是它与北朝高门大姓的累世婚姻。太原王氏是魏晋时期首屈一指的显门,历江左而官宦不坠,有着北方一般士族难以企及的“世资”。北魏初年,东晋一流甲族入北者罕有其人。因此,王慧龙虽既无根基,又无功业,但对于以“整齐人伦,分明姓族”为政治理想的崔浩来说,仍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奇珍。为此崔浩不计私生之嫌,不顾“讪鄙国化”之非议,“数向诸公称羡”,以“成赞其族”。在崔浩的一手筹划之下,王慧龙娶崔浩弟崔恬之女,其子宝兴娶卢遐之女,而王慧龙之女又嫁李宝之子李承[20]。据《魏书》本传,王慧龙仅有一子一女,以二世三人之族竟分别与当时北方一流盛门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结为姻亲之家。通过这一特定机缘,太原王氏得以顺利进入北朝高门大族的婚姻圈内,这种关系又在以后的数世中不断得到巩固[21],从而使王氏家族在婚姻方面赢得了与崔、卢等高门同等的社会地位。经过数世的苦心经营,太原王氏终于在孝文一朝骤显于世。太和中,分定姓族,太原王氏凭借其雄厚的魏晋“世资”、有迹可追的入魏“功业”,以及“无贬于时”的婚姻和严整闺肃的门风,得以占据要津。在其姻亲之家陇西李氏的大力举荐之下[22],孝文帝纳王琼之女为嫔,太原王氏得以成为“四姓”家族。《全唐文》卷五四五王颜《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后魏定氏族,佥以太原王为天下首姓,故古今时谚有“鼎盖”之名,&盖谓盖海内甲族著姓也。于是,太原王氏一跃成为与崔、卢、李、郑齐名的北朝第一流的高门大姓。王琼四子在孝明帝时翩然登朝,长子遵业领黄门郎,多参机事,世谓“小宰相”,弟广业卒于太中大夫,延业位中书郎,季和位治书侍御史、并州大中正[23]。时人呼为“英英济济,王家兄弟”。从王慧龙到王琼,经明元至孝文五朝,太原王氏历三世而基本完成了由“羁旅南人”向北朝一等大姓的转变。但问题似乎并没有就此完结,入为“四姓”后,王氏家族的门户等第与其在政治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尚有相当的距离。王琼在孝文、宣武之世“多年沉滞”,先以受纳之嫌为权臣王显所劾,后由宅居之争为宦官刘腾所屈,郁郁而终。王遵业领黄门郎,“政归门下”,有其特定的原因,权力有限,且在任时间很短[24]。王松年于北齐参定律令,却因“恋旧情切”而为武成帝所忌;王劭事隋,在著作二十年,除广引图书谶纬、苟媚取容外,别无事迹可言。太原王氏人物单鲜,权位不达的阴影始终未能彻底摆脱。长期官宦不达势必要影响到门第的升降,这一点突出表现为太原王氏在“四姓”排列中的位置。太和中,以崔、卢、郑、王为“四姓”;而到唐代,却逐渐演化为以崔、卢、李、郑为“四姓”加太原王氏为“五姓”[25]。《唐国史补》卷上:四姓唯郑氏不离荥阳,有岗头崔、泽底李、士门崔,家为鼎甲。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汲镂王家,誉金质而银饰也。“汲镂王家”之称,反映出王氏的实际地位:虽属誉美之辞,却反映出王氏的实际地位:虽为“金”,毕竟是“饰”。至少到唐朝初年,太原王氏不能不恭居豹尾,被摒弃于“四姓”之外,成为与崔、卢、李、郑虚相称美的装饰物。太原王氏在北朝隐约透露出这一家族一个最根本的先天不足,那就是在世资、婚姻、家学、门风等种种优越条件的背后,缺乏宗族势力和土著根基。这一点,正是我们下文要着重探讨的内容。&&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深浮(三)“中山王氏”与并州地方势力《通典·食货典·乡党》引宋孝王《关东风俗传》略云:至若瀛冀诸刘,清河张、宋,并州王氏,濮阳侯族,诸如此辈,一宗近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这段史料涉及到魏齐之际北方豪强大族的势力和动态,向为学界所重视。其中“并州王氏”指称何族,与太原王氏有何关系,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可以较为肯定的是,文中“并州王氏”并非太原王氏(王慧龙一族)。理由之一,自王慧龙至王琼,“三世一身”,至王琼始有四子,而此时已近魏末,太原王氏人丁不盛,又“不为乡里所容”,在数十年的时间内不可能具备如此强大的宗族势力。理由之二,太原王氏与其郡望所出的并州联系并不紧密,王琼与其子季和曾先后担任并州大中正,中正之官在北朝多为尊崇之位,仅表明其郡望所出,于地方事务干涉有限[26]。而终北魏之世,太原王氏似乎始终没有在并州居住,据《魏书》本传,王琼历光州、兖州刺史,“去州归京,多年沉滞,所居在司空刘腾宅西”[27]。王遵业“以胡太后临朝,天下方乱,谋避地徐州”,也证明太原王氏在并州没有可为依托的地方势力。如果说《关东风俗传》确有所本,是否意味着在王慧龙一族之外,另有一支太原王氏在并州活动呢?我们当别寻线索。《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载《魏故假节龙骧将军豫州刺史李(蕤)简子墓志铭》:君讳蕤,字延宾,陇西郡狄道都乡和风里人也。……亡祖宝……亡父承……夫人太原王氏,父慧龙,荆州刺史,长社穆侯。君夫人,太原王氏,讳恩荣……父洛成,太宰,中山宣王。表面看来,这条材料反映了陇西李氏与太原王氏的累世婚姻;而细绎史传,却发现两个太原王氏夫人竟出自两个完全不同的家族。《魏书·恩幸王睿传》:王睿,字洛诚,自云太原王氏人也。六世祖横,张轨参军。晋乱,子孙因居于武威姑臧。父桥,字法生,解天文卜筮。凉州平,入京。……(太和)四年,迁尚书令,封爵中山王。……谥曰宣王。……睿既贵,乃言家本太原晋阳,遂移属焉,故兄弟封爵移以并州郡县。……父子并葬(代京)城东,相去里余,迁洛后,更徙葬太原晋阳。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太原王氏栏:中山王氏亦出晋阳。永嘉之乱,凉州参军王轨子孙因居武威姑臧。五世孙桥……生睿,封中山王,号“中山王氏”。后徙乐陵。[28]“中山王氏”的郡望显系伪托,却受到北魏当权者的认可;至唐代,这一家族已堂而皇之地成为太原王氏谱系中的一支“中山王氏”支。为与太原王氏的嫡宗王慧龙支相区别,我们在行文中仍按《世系表》,称之为“中山王氏”。中山王氏初入北魏时,声名不显,王睿少传父业,以天文占卜之术见长。冯太后临朝,王睿“因缘见幸”,数年之间,由太仆迁给事中,再迁散骑常侍、侍中、吏部尚书,赐爵太原公,“内参机密,爱宠日隆,朝士慑服焉”。太和三年,诏与东阳王丕同入八议,永受复除;次年,迁尚书令,封爵中山王,加镇东大将军,一跃成为北魏政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29]。与此相应,中山王氏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也得到迅速上升,赏赐“前后巨万,不可胜数”,“加以田园、奴婢、牛马、杂畜、并尽良美”。王睿两女,一嫁陇西李氏,一嫁赵郡李氏,冯太后亲主婚仪,“时人谓天子、太后嫁女”。及王睿之薨,“京都文士为作哀诗及诔者百余人”,士女“造新声而歌之”,成为轰动朝野的盛事。王睿得幸于文明太后,有一定的偶然性。孝文帝亲政后,王睿子“袭王爵,例降为公”,“仍在高祖左右,然礼遇稍薄,不复关与时事”。但中山王氏并未因此而迅速退出北魏历史舞台,而是由中枢逐渐转入地方,在其“移属”的并州一带,成为一支颇具影响的地方势力。从北魏末到北齐初的数十年中,这一家族长期把持并州地区的政权,子弟多出为刺史太守之职,仅《魏书》所见的计有:王袭&&&&&&并州刺史王祖干&&&&并州刺史王椿&&&&&&太原太守王超&&&&&&并州治中王穆&&&&&&上党太守王绰&&&&&&并州刺史在北魏末年的政治角逐中,盘踞并州的中山王氏成为各派势力竞相笼络的对象。史载:“孝昌中,尔朱荣既据并肆,以汾胡构逆,表加(王)椿征虏将军、都督,慰劳汾胡。汾胡与椿比州,服其声望,所在降下。事宁,授右将军,太原太守。”及高欢据晋阳,“霸朝所在,人士辐凑。椿礼敬亲知,多所拯接”。中山王氏得以雄张并州“乡曲”,除文明太后的政治权势外,自身还有着强大的宗族势力作为后盾。在《魏书·恩幸传》中,这一家族有名讳可考、有官位可称者,近30人。以如此庞大的家传形式为一个“恩幸”列传,在正史中十分罕见,足见其宗族之强盛[30]。值得注意的是,同属客徙之家,中山王氏与只身北奔的太原王氏情况有别。据《魏书·世祖太武帝纪》:太延五年(439)六月甲辰,车驾西讨沮渠牧犍……冬十月辛酉,车驾东还,徙凉州民三万余家于京师(代京)。又据《魏书·刘昞传》:世祖平凉州,士民东迁……诏诸年七十以上听留本乡,一子扶养。据此,东迁的三万余家中,绝大部分属举族入魏,王桥一家不应例外。随着王睿的显达,这一家族便携众多的故吏、部曲、奴婢,拥巨万之资移居晋阳,数年间“僮仆千余,园宅广华,声妓自适,无乏于时”。魏齐之际,一些由凉州入魏的王姓人士似乎也逐渐聚集到并州一带。《周书·王士良传》:王士良字君明,其先太原晋阳人。后因晋乱,避地凉州。魏太祖平沮渠氏,曾祖景仁归魏,为敦煌镇将。祖公礼,平城镇司马,因家于代……(东魏初)授士良大行台右丞……令辅其弟(高)演于并州居守……齐文宣即位……仍总知并州兵马事……(周建德六年)授并州刺史,士良去乡既久,忽临本州,耆旧故人,犹有存者,远近咸以为荣。王士良之族属及其与中山王氏的关系,已不得详考,但两家相同的郡望以及极为相似的履历使我们有理由推测:中山王氏移属并州后,又有一些由凉州入魏的王氏疏宗攀附其间,张大其势。北齐河清三年,当地造像碑铭中也有“时王氏互根太原”的语句[31]。北魏时期,晋阳本地以至整个并州地区有无魏晋之后未曾迁徙的土著王氏宗族,情况有待后考,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山王氏自属的郡望不仅被上层权贵所承认,也为下层吏民所接受。史载:“(王)椿于宅构起厅事,极为高壮。时人忽云:'此乃太原王宅,岂是王太原宅。’椿往为本郡,世皆呼为王太原”。“椿性严察,下不容奸,所在吏民,畏之重足”,俨然以宗主自居。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关东风俗传》中“一宗将近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的“并州王氏”,不是指高居“四姓”的太原王氏,而是指以中山王氏为核心(可能包括部分由凉州内徙的王氏疏宗和部分土著王氏)在并州一带盘根错节的王氏宗族势力。于是,在北魏后期便出现了这样一个奇特的景观:同一时期,同一王朝之内,有两支郡望相同的士族分显于世,一支自属嫡宗,却广招非议;一支显系伪托,却攀附甚众;一支族单人鲜,孤悬京师;一支宗族繁盛,雄张乡曲,颇有些“假做真时真亦假”的味道。就史传所见,尚未发现这两个家族发生过直接冲突。二者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一家兼领中正之虚位,一家掌刺史、太守之实权,相安无事。究其原因,当是两家实力各有所长,利益各有所重。北朝后期,两家王氏的际遇又有所不同,盛极一时的中山王氏历北齐之后,便逐渐悄无声迹。这可能与《关东风俗传》所云“文宣之际,政令严猛”王氏“后徙乐陵”,可能即在此时,等到这一家族的后裔在唐代重新出现时,郡望已变成“沧州景城人”了[32]。而太原王氏凭借其显贵的婚姻和文化优势,历魏、齐、周、隋,间有闻人,至唐初仍不失为关东士族的主要成员,保持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北魏时期,除王慧龙与王睿外,还有一些自称为太原王氏的家族。1989年出土于洛阳邙山的《魏故使持节抚军将军瀛州刺史王简公(温)墓志铭》:公讳温,字平仁,燕国乐浪乐都人。……汉司徒霸,晋司空沉之后也。祖平,魏征虏将军、平州刺史。……父苌,龙骧将军、乐浪太守。……昔&&&&逢永嘉之末,晋太中大夫。从祖司空幽州牧浚遇石世之祸。建兴元年,自蓟避难乐浪。因而居焉。至魏兴安二年,祖平携家归国,冠冕皇朝,随居&&&&都邑。[33]另据《全唐文》卷五四五王颜《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王)卓字世盛,历魏晋为河东太守,迁司空,封猗氏侯,夫人河东裴氏,父仲贤,任雍州牧。卓翁年七十九,薨于河东,时属刘聪、石勒乱太原,晋阳不遂归葬,葬河东猗氏县焉。……至今子孙族焉。[34]对于各家的世系真伪,不拟一一考辨,由此却可以大略反映出北朝隋唐攀附名族的普遍性。太原王氏在北朝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由王慧龙至王琼(明元至孝文帝),际遇坎坷,官宦不达,但随着门风的转变及其与北方高门间的婚姻缔结,整个家族逐渐摆脱了“羁旅南人”的困境,逐渐融入北方士族社会。(2)从王琼至王遵业兄弟(孝文帝至北魏末),以孝文帝定“四,诸豪多被逐徙有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中山姓”为契机,太原王氏骤显于朝,一跃成为与崔、卢、李、郑齐名的北朝一流高门大姓。(3)从北齐至唐初,太原王氏基本上维持了作为山东士族主要成员的社会地位,但与其他高门相较,政治影响和社会声望已开始下降,并始终未能确立起强大的宗族势力和土著根基。太原王氏在北朝的沉浮,为我们探讨中古时期南北士族社会的演进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证。北魏一朝,由南入北的士人不在少数,血统纯正、世资高贵者有琅邪王肃、彭城刘昶之属,宗族强盛、实力雄厚者有渤海刁雍、河内司马之流,为什么只有太原王氏最终上升为北方一流门第,而其他诸族却历数世而湮没无闻?在北朝门阀体系的确立过程中,官爵、婚姻、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各起了些什么作用?有无决定性的因素?如果没有中山王氏的崛起,太原王氏是否能够凭借政治权势重新确立自身的土著根基?中古士族演进的一个长远趋势,是其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日渐消失,而士族本身最终成为“中央化”的官僚士大夫。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否意味着太原王氏由于根基不固这一先天不足,在客观上比北方其他高门大族“先行一步”,在北朝现实政治中“家族化”的色彩较弱一些,而“官僚化”的色彩更浓一些?中山王氏的出现,反映出北朝“冒称士流”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愈到后世,这种情况愈为普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有唐一代,太原王氏拜相者七人,而其中六人竟出自“中山王氏”、“河东王氏”、“乌丸王氏”等郡望可疑或先世无考的支系,而《世系表》所言唐末唯一的一个出自太原王氏嫡宗的宰相王溥,在其本传中却“失其何所人”[35]。如果这种情况还普遍存在于其他高门大姓之中,我们对士族在唐代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当如何评价?凡此种种,远不是一篇个案研究所能够彻底解决的问题,谨识于此,以待后考&琅琊王氏离公之长子元公,避祸迁山东琅琊,是为“王氏琅琊祖”元公四传至吉公,字子阳,初仕汉昌邑王刘贺,为中尉。昌邑王日以淫乱为乐,不理政事,吉公屡上疏谏争。昭、宣二帝时,吉公均被拜为谏议大夫,匡救时弊,裨益甚多。初家于皋虞,致仕后徒居临沂都乡南仁里,是为琅琊王氏“临沂祖”。琅琊王氏自吉公始,人才济济,日益兴盛。吉公子骏公,字子山(亦作伟山),先仁汉成帝为司隶校尉,后官至御史大夫,宪府端严,行狱明决,终封明义侯。生二子:长曰崇游,次曰崇礼。崇游公,字德艺,汉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以河南太守征入为御史大夫,继迁大司农,又徒卫尉左将军。平帝即位,王莽秉政,授为大司空,封扶平侯,岁余乞归以远莽。元始三年(3年)卒,生子遵。遵公,字伯业,少豪侠,有辩才,初仕隗嚣为大将军,后嚣将背汉光武帝而自立,遵公数谏不听,乃携眷潜归洛阳。光武帝嘉其忠义,拜太中大夫,封向义侯。生子二:曰旹、曰音(仁)音公,字少玄,大将军掾。生四子:曰谊、曰浚、曰典、曰融。融公,字巨伟,官至南康尹。初娶贾氏,生子祥(二十四孝之一);继娶朱氏,生子览。览公,字玄通。其母朱氏待兄虐,览公辄抱持泣谏其母,母虐少止,孝友恭恪,与兄齐名。生六子:裁、基、会、正、彦、琛。裁公,字士初,以世爵为晋抚军长史。生三子:导、颖、敞。导公,字茂弘,为扶助帝业,乃举族南渡,相东晋元帝于金陵,是为“王氏金陵祖”。自江左以至开闽一脉,俱览公所传,其兴旺昌盛,为世人仰慕。东晋琅琊王氏东晋琅琊王氏指东晋的王导等。永嘉之乱后,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集团辅佐琅玡王司马睿在南京中兴晋朝,史称东晋。&至此,王氏成了晋朝权势最大的家族,鼎盛时,司马睿曾一度“欲与之平分天下”,可见王氏之盛,史称“王与马,共天下”。&王氏名人:王导、王敦、王旷、王羲之、王献之等。&王与马,共天下从汉至西晋末年的500多年中,琅玡王氏不断吸收力量,并且成为最强大的士族豪强力量之一。这期间,王祥(24孝中的“卧病求鲤”的主角)、王览都位居宰相。而王览正是东晋名相王导的亲祖父。王与马,共天下——在南京登上顶峰永嘉之乱后,王氏士族集团辅佐琅玡王司马睿,王导的堂兄弟、王羲之的亲生父亲王旷认为:当时北方夷族太多,建议司马睿南渡,把首都定在南京,实施战略转移;而此前,王导、王旷已经南下“开辟”了根据地。公元313年,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永嘉南渡,整个中原地区的北方名门望族和精英,以及政府机构、官员、甚至士族家中的佣人和鸡鸭牛马都被带过了长江。这次以门阀士族为主要力量的大迁徙共有90多万人,琅玡王氏是其中最重要一支。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南京)重建晋室,史称东晋。由于对司马政权的大力支持和艰苦经营,琅玡王氏被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并欲与之平分天下,王氏势力最大时候,朝中官员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真正的是“王与马,共天下”。&&王氏的权重王氏的权重,还有这样一些事例说明:&&《世说新语》上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晋元帝会见臣下的时候,宰相王导来了,晋元帝甚至让王导与他一起坐龙椅,两人争执了很久。而晋成帝给王导手诏,用的都是“惶恐言”、“顿首”、“敬白”之类的敬语。&&《笑林广记》中记载,东晋初,国库空虚,库中只有练布数千端,于是王导就做了一套宽大的布衣服穿,结果不日朝中和建康城的士人纷纷效仿。库中练布以“一端一金”的价格很快卖了出去。不以王为皇后,必以王为宰相——从南京走出去的琅玡王氏&&琅玡王氏不仅仅是在东晋一朝风光,在整个六朝时期甚至至唐宋时期都对国家政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甚至有“不以王氏为皇后,便以王氏为宰相”的普遍现象。在南朝四代中,为了避免重现“王与马共天下”,各朝代统治者采取了与王氏联姻的措施,于是,短短170年间,分别有了刘宋时期的孝武文穆王皇后、明帝明恭王皇后、萧齐时期的文安王皇后、海陵王王妃、和帝王皇后、梁朝有简文王皇后、敬帝王皇后、陈朝的有废帝王皇后,前前后后共8位“王姓皇后”。琅玡王氏高官《二十四史》中明确记载的姓琅玡王氏的皇后,共有36个,琅玡王氏驸马则有35个。而琅玡王氏做宰相或者级别相当的高官者,在《二十四史》有确切记载的有186人。仅在唐代,名相就有王方庆,王同皎(又是驸马)、王搏等,最出名的是王方庆,武则天就是从他手上获得了王羲之的手迹;还有同名的,叫做王溥的宰相居然有两个。&&  至宋代,王氏宰相更多,除了王安石,王旦(寇准是其门生)等,王淮,王火仑也是名宰相……至于明代,更厉害,开国功臣中就有王姓豪族,后来出了王鏊、王锡爵、王铎等不少名相;即便是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元代也有王毅、王文统等两个名相,清代也有七八个能做到军机大臣级别的官员如王永吉、王熙、王文韶等。值得一说的是,上述王姓家族,都是属于琅玡王氏一支。南京的一位学者已经有确凿的证据提供这些证明。怎么看待“琅玡王氏”独特的“居高不下”的现象?其实,只要把琅玡王氏的发展史和中国封建历史对照就可以了解三个时期&琅玡王氏发展分为三个时期:一、崛起时期,地点是在北方的山东,从秦汉到西晋的约500多年间;二、巅峰时期,地点在江南的南京,从东晋至隋唐,也约500多年时间;三、唐以后的沉淀时期,地点则同时布于江南江北。而这个节奏,正是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用人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改变有着密切关系的。汉以来,正是豪强地主阶层——门阀士族的发展时期,琅玡王氏得以强大;而自东晋至隋唐,琅玡王氏则伴随着门阀士族制度逐渐由高峰到消亡;但是到了科考制度完全取代门阀制度之后的宋代,“琅玡王氏”又逐渐适应了“政治规则”,从而重新回到了主流政坛,虽然今非昔比,但是由于历代以来琅玡王氏的经济基础和世代教育习惯从来未曾动摇过。望族现象要看清“琅玡王氏”现象的本质,其实就是“望族现象”。历史上,像琅玡王氏一门出了这么多宰相皇后和各种名人的其他姓氏虽然绝无仅有,但各种名门望族还是蛮多的,比如颜氏、徐氏、谢氏、萧氏等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望族,绝非是某些“迷信”的原因,而是历史的必然。“望族现象是不可回避的,一些家族确实是影响历史的,研究它和中华民族历史有关联”。赵丹峰认为:目前他致力的研究,并非是弘扬单独的哪一个姓,而是从另外一方面去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三槐王氏三槐王氏有数不清的谱牒。三槐王氏出自太原王氏还是琅琊王氏,一直在争论不休。就象《中华王氏通谱》、《琅琊王氏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的总撰、特约主编、南京旺族文化研究所所长,自称为太子晋八十三世、王徽之五十世孙的王耿,也说:中国目前可能没有一部世系准确完整的家族谱(包括获得世界之最的孔氏谱都是至少缺了四代的残编)。当然,其人将宋以后各支系王氏最后都归于琅琊王氏,而后又以江左王氏一统天下的观点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因此,修谱者必须有一种负责任的平常心态,竭力厘清家族世系,切不可妄断祖事。&三槐王是太原王氏的又一衍派。褒公西入咸阳,传四世至綝公,綝有十子,第三子曒公为潞州刺史,曒公八传至言公,为唐滑州黎阳令,言公生彻,为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彻公生祐,是为三槐王氏始祖。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生于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卒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祐公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后晋天福年中,以书见桑维翰,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至后周,仕为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宋太祖即位,擢拜监察御史,后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至宋太宗时,知河中、开封二府,以病请告,拜为兵部侍郎。祐公生逢五代战乱,历事后晋、后周和宋朝,皆以文武忠孝而显名。祐公宦居于汴梁城东时,筑室于仁和门外,尝手值三槐于庭院中,言称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王祐裔孙因之而称为“三槐王氏”。王祐有三子:长懿,字文德,励志为学,举进士,太宗至道年间为袁州知州,有政绩;次旦;季旭,字仲明,真宗咸平年间为殿中丞,因兄旦官居宰辅,避嫌不任,后由判国子监出知颍州,卓有成绩。旦卒,由兵部侍郎出知应天府。王旦,字子明,祐公次子,生于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卒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旦公幼时沉默好学,有文采,深为乃父器重。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后历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太保太尉兼侍中。旦公辅弼真宗,竭忠尽智,事嫂爱弟,深致众望。三槐王氏自旦公而始显。旦公亦有三子,长雍,仕为两浙转运按察使;次冲,宋赞善太夫;季素。王素,字仲仪,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初以父遗恩为太常寺太祝,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官至屯田员外郎。后因事败,出知鄂州,仁宗思其贤敏,擢知谏院,迁天章阁侍制,淮南郡转运按察使,旋为龙图阁直学士。后知成都,为政务合人情,蜀人号其为“王公导断”。复知开封。治平初,西夏寇边,召拜端明殿学士。熙宁初以学士知太原府,入知通进银台司转工部尚书,卒谥懿敏。素公承秉家风,侍从仁宗三十余年,颇有名望。素公有九子:厚、固、坚、巩、本、硕、凝、常、奥。其中巩公采风流,为一时所宗。与苏轼友善,苏轼因之作“三槐堂铭”,铺陈其事,极言三槐王氏枝繁叶茂,槐荫满庭。三槐王氏自祜公以后,簪缨相继,历世为官,子孙分任各处,足迹遍于浙东之宁、绍、温、台等地。桐柏三槐王氏的由来在盛庄老堂屋里,每年春节,堂屋门上总好贴着“派衍江西自古三槐称鼎第,支分河南现有数代著名家”、“千里渊源来吉水,万年庇荫仰桐山”、“家本江西千里渊源来吉水,支衍河南子孝孙贤世泽长”这样的对联。家里用的斗、升、秤上也刻有“三槐堂记”的标志,还见过老太王进功用过的“千家诗文”书皮上也写有“三槐堂记”几个字,后来轶失的家谱上也有“三槐堂记”四个字。当时,对这个不甚明了,长大后也曾问过。老人们都说我们是清朝从白庙小栅子分家来的,还说,我们的老家是江西吉水的,“三槐堂”是我们这一支王姓的堂号。&1997年,在族人的鼓动下,决定用三年时间修编《三槐堂王淮源宗支族谱》,因此有机会翻阅史料,走访江西吉水,进行寻根溯源。因为经过了文革的洗劫,后来经过多方调查才找到一本幸存的家谱。据家谱记载,我们祖籍为“江西吉水同水乡泥田地方”。经过几年的考证,目前已基本弄清三槐王姓的世系渊源,历时三年修编的《三槐堂王淮源宗支族谱》也于1999年问世。现将一些情况介绍如下,以便后人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家传。在汉字的演进史上,“王”始为象形字,所谓“火盛为王”。后来变为会意字,汉代大儒董仲舒解释为:“三画连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找到了日语怎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