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购手机要看哪些参数机

走在大街上,看着到处是琳琅满目的拍照手机,数百万像素摄像头、光学变焦、ISO、白平衡等等这些我们以前只能在照相机领域看到的词语也开始融入照相手机市场。到底这些所谓“专业级”的拍照手机真的能让我们得到专业数码相机的体验吗?而选购拍照手机又有哪些必须注意的事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重要指标吧。
光有高像素是不够的
像素只是决定你所拍摄的照片尺寸大小
  像素是拍照手机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它就决定了一切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其实“像素”主要决定的是用户所拍摄照片的尺寸,而在其额定尺寸下并不影响到画面的清晰程度。
  比如说一款百万像素手机和一款700万像素的手机,如果都只用来洗一张大头贴的话,如果在其它功能相同的条件下,清晰度是一样的。只不过,用户如果要洗出普通的6寸照片,百万像素手机就无法达到那样的清晰程度了,在数码相机领域,200~300万像素其实就可以洗出非常清晰的6寸照片。
镜头品质成为首要条件
照相设备的镜头决定成像的质量
  可以说镜头是拍摄系统的灵魂,目前数码相机的镜头都采用的是玻璃材质,而且有多个透镜组成,尼可尔、蔡司都是著名的镜头厂商,表面也有很多的“镀膜”。镜头的材质决定了光线进入的质量以及在感光材料上的成像。  现在手机摄像头所采用的镜头材质,绝大多数产品都是单镜片,也几乎没有多少镀膜工艺,只有极少数高端产品在镜头上有所突破。由于尺寸问题其光线进入量严重不足,造成了手机拍摄时对于环境光线条件要求非常苛刻,室内拍摄成为手机拍摄的一大弊病。
电子感光材料的材质和尺寸
相同像素下CCD比CMOS好,尺寸越大性能越高
  CCD被广泛应用于专业的数码相机产品中,拍摄出来的照片在感光程度、色彩都比CMOS感光材料要更好一些。目前除了少数几款照相手机产品采用的CCD作为感光材料,其它都使用的是相对陈旧的CMOS感光材质。   感光材料的尺寸也是影像成像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感光器件的面积越大,也即CCD/CMOS面积越大,捕获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而考虑到手机制造成本以及手机尺寸的限制,照相手机中采用的感光材料面积相对比较小,其性能也就有限。
对焦性能决定拍摄的清晰程度
“自动对焦”的能力能使焦点足够清晰
  大家要得到更加清晰的画质首要的问题就是要看这款照相手机是否具备“自动对焦”的能力。目前市面上超过95%的拍摄手机都采用了定焦设计镜头,其有效对焦范围是固定的距离,拍摄稍远或者较近距离的物体时便会模糊不清,而不断提高像素值也会影响对焦清晰度,随着像素提高,景深将越来越窄,照片效果会很容易受对焦不清所影响。  因此自动对焦这一能使焦点足够清晰的技术才应运而生,出现在手机产品之上,可以说是真正能在本质上提高拍摄画质的决定性功能。
拥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手机推荐
索爱Cyber-shot系列\
诺基亚\\\\
变焦性能有时不过是宣传噱头
我们需要的是“光学变焦”而非“数码变焦”
  不少手机在宣传时打出了“10倍变焦”的口号,准确来说,它们是“10倍数码变焦”。其实只有少数一些高端产品可以实现“光学变焦”功能。
  “光学变焦”才真正具有实用价值,它是通过镜头内多块透镜的组合之间距离的变化实现画面拉近和拉远。而数码变焦则是通过软件的方式,强行放大画面以取得类似于光学变焦的效果,这是以牺牲画面质量为代价换来的,让本来就不清晰的照片变得更加“血肉糢糊”。
ISO调节以及白平衡功能更有实用价值
ISO值和白平衡有利于光线不佳的环境下拍照
  ISO值越高其感光性能越强,例如ISO值为200时得到的照片效果要比100的更明亮清晰。这更有利于大家在光线条件不佳的情况下拍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ISO过高的话,画面会出现噪点而影响画质,在购买和使用的时候都需要注意。
  白平衡则是提供给用户在不同场景光线条件下拍摄出色彩更准确的照片,画面不会因为周围光线而产生色彩偏差,不过从使用情况来看,现在手机照相的白平衡功能并不十分准确。
选购时将拍摄的照片传送到电脑上察看
手机屏幕反映出来的照片细节不全面
  在大家最为关心的照片清晰程度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怎样去检查手机的性能呢?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手机屏幕来观察,所拍摄的照片是否清晰,这其实是不能够完全判断画质的。  目前的手机屏幕相对所拍摄照片的尺寸来说大相径庭,由于屏幕像素的限制,所反映出来的照片细节也不全面。所以大家在选购的时候最好是将拍摄的照片传送到电脑上察看,才能看到照片的真正效果。
实用的辅助功能
“防抖”功能最实用,相框、特效增添娱乐
  现在新出的拍照手机中有一项“防抖”功能,算是辅助拍摄中较为实用的,它可以有效的减轻因为拍摄时使用者握持手抖动而产生画面模糊的现象。
大家在选购拍照手机时还可以注意一些娱乐功能,如矩阵拍摄、特效、相框等等,这样更加适合手机照相的娱乐性,让你的照片更加丰富多彩。
  另外,一些照相手机能够实现“网络摄像头”的能力,不需要多么高的像素,但一样能够让人感到贴心。
专题策划制作:COCO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安卓手机选购攻略 |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卓手机_什么值得买
选择太多有困难?这篇文章帮你买到最合适的安卓手机!
小编注:想获得更多专属福利吗?金币加成、尊享众测、专属勋章、达人福利任务你想要吗?如果想要,赶紧来申请认证站内生活家!前方长文预警!一次可能读不完。建议大家可以先点【收藏】,方便下次再看&上一篇关于笔记本选购的文章,出乎意料地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确实让我喜出望外,谢谢大家的支持&前方长文预警!一次可能读不完。建议大家可以先点【收藏】,方便下次再看临近开学,陆续有不少准新生找我推荐笔记本。想想这几年,帮新生选笔记本,成了我每年8月必做的事。接触多了,深感这里面坑真的很多。还有不少朋友因为不了解行情。在买本的时候被坑,无奈地要用着不合适的笔记本度过四年。也是非常悲剧的事情。所以| 赞1k 评论830 收藏4k马上又是MWC 2017大会了,按照惯例将会有大量发布。在一大波新机来临之前,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安卓手机选购心得。因为安卓手机更新换代快、价格波动特别大,所以这篇文章不涉及手机单品推荐。这里主要和大家分享关于手机性能、屏幕、拍照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克服手机选择困难症。(文介绍了一些帮助大家选购手机的小工具,大家可以收藏下,以备不时之需)为什么处理器/SoC那么重要?说起手机的处理器,很多人第一时间想起的都是手机的游戏性能、跑分。但其实手机处理器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这里先容我举个栗子&:我这里找来4台国产手机,在夜间拍摄同一个花坛。在上,四台手机都是用了索尼的感光元件,OPPO R9s拥有4台手机中最大的f/1.7光圈;而vivo则有Arcsoft提供的高质量图像算法支持。但是由于OPPO和vivo都是用了中低端的骁龙625芯片,内置的ISP(图像信号处理器)处理能力太弱,无法进行精细化的降噪处理,只能简单粗暴地涂抹成油画;相比之下使用高端芯片的魅族和小米的画面则显得从容许多,细节也丰富不少。可能又有值友会问了,这个例子跟手机的处理器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手机的硬件和PC有很大不同,我们常说的“手机处理器”,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SoC(片上系统)。比如骁龙821就是一款SoC,包含了5个大组件,是一个集成度非常高的芯片。而高端处理器不仅是性能更强,往往还意味着更好的图形(游戏)性能、网络连通性(Connectivity)和拍照表现。这很好地解释了什么DxOMark拍照评分前10位,全部被高性能旗舰手机霸占。因为SoC是一台手机的体验最关键,最基础的部分。如何判断处理器/SoC的性能表现?正如前面所说,手机的SoC是一个集成度非常高的系统。它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多,很难用单一的标准去评判它。不过作为消费选购,完全可以借用一些经验和技巧去选择。比如我个人的经验是:一般SoC的GPU表现越好,整体表现往往也越优秀。这里推荐大家可以参考GFXBench():以这个图为例,可以看到安卓阵营中,Adreno 530(骁龙821、820)的GPU性能仅次于苹果A9(iPhone 6s),比Mali-T880 MP12(Exynos 8890)和Mali-G71(麒麟960)都要强上一些。这个排名和我自己的使用体验十分吻合。说句题外话,不少人误以为苹果流畅全靠优化不堆配置。但其实每一代的iPhone性能都要比同时期的Android手机强得多,GPU性能更是一骑绝尘。强大的性能才是iPhone流畅的根本。在大家确定了购机预算之后,可以参考GFXBench评分或者3DMark评分()来判断不同机型的性能差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SoC对于手机的综合体验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但它毕竟不是手机的全部&。一句话总结:不看SoC肯定不行,只看SoC也不可取。内存(RAM)?闪存(ROM)?由于系统上存在先天的不足,加上国内各类“流氓”软件对内存的无节制占用。所以充足的内存,同样是安卓手机流畅运行的基础。除开几乎绝迹的1G RAM,目前比较流行的是2~6G的内存(8G内存还较为少见)。不同内存的手机的适用场景如上图,大家可以对号入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手机厂商对于内存的调度使用各有差异。比如华为的内存调度机制比较激进,杀进程较为频繁。所以具体使用起来也会有差异。至于闪存(或者说储存),大家可能会较为关心容量大小,这个按需要选择就好。反而是闪存类型比较容易被人忽视。目前安卓阵营中常见的eMMC 5.0/5.1和UFS 2.0/2.1两类闪存,而UFS闪存的读写速度要比eMMC快得多。直接体现在使用了UFS闪存的手机,打开App更加迅速、游戏加载时间更短;作用类似于电脑上的SSD。不过目前UFS闪存只出现在中高端手机中,低端手机仍然是eMMC的天下。怎么选择一块好屏幕?屏幕是和人互交最直接的界面。如果说SoC对一台手机的影响有50%的话,那屏幕就占20%。屏幕质量虽然是大家选择热点。但是在网购盛行的今天,要做到“眼见为实”太难。所以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好用的小工具——PhoneArena的Display Benchmarks首先打开PhoneArena的Benchmarks页面(),点击Display,再点开Screen Measurements。就可以查找到大量手机的屏幕测试数据(主流的国产手机也包含在内):不过这个工具只有英文,这里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从左往右,分别是这个手机屏幕的最大亮度、最小亮度、对比度、色温、伽马值、色彩偏离度和灰阶偏离度。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还是一头雾水:到底怎样才算好、怎么算差呢?不着急,下面给大家再举个栗子:比如这台Moto X Style,搭载的是一块5.7英寸的2K屏幕,在PhoneArena的屏幕测试结果是这样的:下面介绍这7个屏幕指标,如果觉得太复杂可以跳过&最大亮度—715尼特(极佳):顾名思义,就是屏幕可以达到的最大亮度。这一项主要影响屏幕在户外强光照射时的可视性。根据我测试的经验,屏幕亮度低于500尼特时,在户外阳光下就很难看清。最低亮度—1尼特(极佳):最低亮度越低,在黑暗环境观看屏幕越舒适。一般5尼特以内都是不错的。对比度—1:1072(好):这是指屏幕亮度固定在200尼特时,屏幕显示黑色和白色的亮度的比值。对比度越高,那屏幕可以显示的亮度层次就越丰富。PhoneArena这里是以1:1200以上作为极佳。比较有意思的是,由于AMOLED屏幕自发光的特性,这类屏幕是可以显示出“纯黑”的。所以使用AMOLED屏幕的手机,理论上对比度是无穷大,在PhoneArena这里就会显示为unmeasurable(无法测量)。色温—6748K(极佳):这里要敲下黑板了!国内用户很多都非常关心“冷暖屏”的问题。而屏幕色温就是反应屏幕冷暖的指标。色温越高(数字越大),发色偏蓝,就是大家口中说的“冷屏”;反之色温越低,发色偏黄,就成了“暖屏”。目前专业领域中常用6500K作为标准(也就是D65白点,颜色十分接近于自然日光),我自己也是坚定的D65白点支持者。但是很多国内用户不喜欢D65白点,认为它偏黄。前几代iPhone基本都是以7200K为标准,iPhone 7回落到6700K之后立刻又被说是暖屏。现在一些评测机构开始以7200K为标准,所以色温到底该多少才算“好”?恐怕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标准。好在现在大部分手机都有色温调节功能,能适应不同用户的喜好。但还是有一个硬指标:屏幕色温如果超过8000K,表明屏幕色温严重偏高,长期使用高色温屏幕可能损伤视力;如果系统还没有色温调节选项的话,选购时就要慎重考虑了。伽马值—2.19:伽马值解释起来非常复杂,它对屏幕的显示效果影响也非常大。但简单来说,伽马值越接近2.2越好,在2.1~2.3之间都是可以接受的。色彩偏离度—1.22(极佳)/灰阶偏离度—1.81(极佳):这两项可以合并起来说,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这两项可能不那么重要。但是对于摄影师、设计师、平面艺术家等色彩敏感的人群就十分重要了。这两项体现了屏幕显示色彩/灰度的准确程度。数值越小,色彩/灰度就越准确。一般在3以内的都是不错的,大于5就开始有肉眼可察觉的色彩/灰阶偏差了。总结来说,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首要关注的是屏幕的最大亮度、最低亮度和色温。如果是对屏幕有更高要求的话,再考虑其余的四个指标。值得一提的是,手机的价位和屏幕的质量往往成正比。虽然不是说价格高的手机屏幕一定好,但是千元机中屏幕好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虽然也有少数正面例子。但大多数千元机的屏幕都不够好,最典型的是魅蓝Note系列,屏幕一代比一代差。所以如果需要屏幕好的手机,千元机大概是满足不了你了。什么手机拍照好?手机拍照效果也是值友们非常在意的一点。但是手机拍照怎样才算“好”,包括业界、评测机构都没有达成普遍的共识。再加上个人主观上的审美差异,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所以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易行的辅助工具:GSMArena Photo Compare Tool | GSMArena照片对比工具()这个工具的功能相当完善,包含ISO12233(分辨率测试)、Good light(正常光线)、Low light(弱光)三个场景,统一的实验室拍摄条件可以保证可比性;同时也可以进行尺寸归一化(Scaling),比较像素不同的手机时非常有用。GSMArena的样张库数据非常多,也包括了主流的国产手机,一次可以对比3台手机。想要省事,可以直接对比弱光下的样张,毕竟弱光表现最能拉开手机间的差距。比方说:当你纠结于魅蓝Note5、红米Note4和荣耀畅玩5c这三台千元机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工具来遛一遛。这里可以看到,这3台千元机的暗光表现都不理想,但是荣耀畅玩5c的画面亮度、细节、噪点控制都要强那么一点;而红米Note4则是3台里面最差的。有直观的图片做对比,判断起来就容易多了&。另外提一提DxOMark Mobile,我个人不提倡以这个作为选购的标准。并不是质疑DxOMark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相反DxOMark在这方面一直都做得很好),而是因为DxOMark的评分机型太少(中低端机型基本空白);另外DxOMark非常看重手机录像和的表现。但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这两个功能的使用率其实不高;这都令DxOMark的评分参考意义不大。电池大就一定续航好吗?智能手机的续航是很多人心中的痛,这两年安卓手机流行起了大电池。可是电池大就一定有好须行吗?不一定!请看图:在过去一年里,我测试了10台安卓手机。在我的4+8续航测试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电池和续航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最典型的就是小米5s,仅仅3200毫安的电池,就跑出了仅次于金立M2017可通话的续航成绩。而华为Mate 9 Pro又是另一个极端,4000毫安的大电池也没能阻止它垫底。当然这不是说大电池没用,而是要大电池跟合理的性能调度、电源管理配合起来,才能实现长续航。作为选购参考的话,这里推荐同样是来自GSMArena的Battery life test / 电池续航测(),这个工具主要评价手机3G通话、网页浏览、视频播放三个方面的续航能力。虽然测试的项目有限,但用来辅助选购也已经足够了。看重手机续航能力的值友们,可以作为参考。这么多快充哪个更好?说完续航自然要讲快充。目前市场上的快充方案非常多,但都可以归结为高压小电流和低压大电流两类。就现阶段而言,个人比较倾向以QC 3.0为代表的高压快充阵营,毕竟兼容性无敌,而且有大量第三方外设支持。但是低压快充有着巨大的性能优势,谷歌和USB-IF的介入有望能解决兼容性问题,所以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主流。哪个品牌的系统更新最给力?一个优秀的系统是用户体验的重要组成,也是厂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关于各家安卓定制系统的优劣,要仔细分析又是一篇长文了。但作为一般用户,肯定希望在手机使用的整个过程中,手机系统能获得定时的更新,增加新功能并及时解决Bug。那么问题就来了:哪家的手机系统更新最给力?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统计了各大品牌的系统更新情况(截至2017年2月)。其中小米独步天下,小米2在发布54个月之后依然每周提供系统更新,甚至超过了iPhone 5和亲儿子Nexus 6。而锤子、乐视和ZUK这个几个新晋品牌都做到了全系列支持,值得点赞。如果按一台手机使用18个月算,则厂商至少要提供20个月的更新支持。按这个标准,还有不少品牌不及格。像vivo就有放弃“旧机型”的黑历史;一加全系列才5台机型,但一加X只更新了不到一年就停更了。在意系统更新的用户,对这些更新不太给力的品牌,需要慎重考虑。买手机时我会考虑些什么?跟上次的笔记本选购攻略一样,我认为选购手机同样是一个权衡与取舍的过程,而我的思路一般是这样的: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在预算确定的情况下,优先满足刚需,同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配合前文提到的选购技巧,选择手机就变得So Easy啦&今天的攻略就到这里。如果有关于手机选购的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里和我交流。喜欢我的文章,别忘了点赞+收藏哦!配合打赏效果更佳 !我们下一期再见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01)
【5折购买】Astrotec 阿思翠 AM90mic 楼氏动铁单元耳机
横评赢大奖—寻找最好吃的小龙虾
物灵Luka Baby绘本阅读机器人
Garmin佳明 fēnix(R) 5 Plus多功能GPS户外手表
【轻众测】iWALK Crazy cable小魔兽三合一移动电源充电线
菠萝斑马 笑脸美肤枕 日本设计可调节人体工学枕
邦先生 M1PRO 邦先生智能晾衣机
Wastemaid 唯斯特姆 T-800食物垃圾处理器
赞742评论377
赞406评论354
赞128评论143
赞857评论336
赞1063评论359
赞659评论258
赞1061评论1190
赞395评论31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最高全站日排行802名
搞玄幻科普的up主,tizen系统开发者,现在做视频只是为了传播知识跟交朋友,不违心,不跟风,粉丝群:(这是二群,一群满了投稿:94粉丝:1.1万分享--dynmicweibozoneqqbaidu将视频贴到博客或论坛视频地址复制嵌入代码复制微信扫一扫分享收藏0硬币--稍后看马克一下~用手机看转移阵地~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手机下视频请使用扫码若未安装客户端,可直接扫此码下载应用看过该视频的还喜欢正在加载...miniOF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手机主要看什么配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