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姬魔恋战纪 益州2boss之战和雒城之战相同吗?

《三国演义》地理错误研究
历史网收集&&www.lishi5.com&&&&&&&&&【 】
《》在地理描述方面有多种错误,对这些地理错误研究包括以下三方面:l
地理错误分析:分析《三国演义》中各种地理错误;l
地理错误原因分析:分析这些地理错误产生的原因;l
深入研究:通过分析研究《三国演义》的地理错误,揭示作家创作过程中和作品流传版本演化中的某些重大问题。《三国演义》地理错误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政区、地名错误等,第二类是地理方位和位置错误。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类的地理方位和位置错误。在这类错误中,表面从情节看,似乎并没有明显的问题。但如果按照历史地理仔细画出地图,就会发现地理方位和位置上有明显的不合理之处。这些错误不画出地图,一般很不容易被发现,也很少有人对此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对《三国演义》地理描写的总体评价有两点。其一,《三国演义》地理描述总体上基本是正确的。《三国演义》虽然是历史小说,但罗贯中在地理上也是非常认真、严肃的。大多数故事的地理方位并没有错误,发生错误的地理只是少数。和历史虚实问题的“七实三虚”一样,《三国演义》的地理也基本是“七实三虚”。其二,《三国演义》在某些方面的地理错误也很严重。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缺乏历史地理知识,也没有今天这样很详细的地图,要作者对《三国演义》所描述的各个地点的地理都很了解,是不可能的。因此,当时作者创作中遇到地理问题,只有两个解决办法。一个是根据各种文献,二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的见闻。这两种手段都有局限性,当时地理文献缺乏,作者又无法游历全部地点再创作。因此,在《三国演义》中发生各种地理错误就不足为奇了。地理研究中的课题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错误分布区域研究。从分析地理错误分布区域,到探讨作者生活区域,再进一步探讨是否可以从中分析罗贯中的籍贯。例如,通过绘制《三国演义》地图,笔者发现,《三国演义》地理错误的分布是很有规律的,地理错误在各个省份分布并不平均。有些省份(如江苏、浙江等)地理错误很少,但也有些省份(如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又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作者长期生活在江浙一带,因此作者对江浙的地理比较熟悉,而对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的地理不太熟悉。由此对罗贯中是东原(山东东平)人的说法提出疑问。2、成书过程研究。《三国演义》的地理错误和《三国演义》的成书一样,有个复杂的演化过程。通过对地理错误的分析,可以深入探讨《三国演义》的成书,探讨《三国演义》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利用各种素材,包括历史史实,以及民间传说、平话、戏曲、杂剧等,并加入自己的创作,综合在一起,最后完成了这部构思宏伟的巨著。3、版本演化研究。通过《三国演义》不同版本地理错误的统计分析,探讨《三国演义》版本演化过程。《三国演义》版本演化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三国演义》版本演化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可能只根据几个线索、几个例子,就对《三国演义》版本演化下结论。必须进行全面、多角度、多线索的分析。其中,《三国演义》各种版本在地理错误上的差异,也是分析版本演化的一个重要线索。[1]山东地理错误分析《三国演义》中地理错误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甘肃、四川等地,下面逐一进行分析。《三国演义》在山东发生的事件和地点、虚实及错误情况,见下表。此表只标明了事件的主要地点,省略了其中许多不太重要的地点。表19
《三国演义》在山东发生的事件和地点、虚实及错误情况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序号事件年代山东地点虚实地理错误1袁绍、公孙瓒界桥大战191平原、磐河史实+虚构磐河、界桥2收“青州兵”192兖州、寿张、济北史实 3曹嵩之死193琅玡、华县、费县、兖州、泰山史实 4曹操伐陶谦193兖州、东阿、范县、甄城史实 5刘备救陶谦193兖州、东阿、范县、甄城、青州、北海、平原虚构刘备救援 6吕布破兖州194兖州、东阿、范县、甄城史实 7吕布濮阳破曹操194兖州、东阿、范县、甄城、滕县、泰山史实泰山8曹操濮阳大破吕布195兖州、东阿、范县、甄城、定陶史实 9袁术七路下徐州197琅玡、沂都、碣石、浚山史实+部分地点虚构琅玡、沂都、碣石、浚山10吕布攻刘备、夏侯惇拔矢啖睛198济北部分地点虚构济北11曹操灭吕布198济北部分地点虚构济北12曹操徐州破刘备200青州、平原基本史实 13仓亭之战201青州基本史实 14曹操破袁尚、袁谭,袁绍之死203青州基本史实
为分析地理问题方便,本文论的地理问题均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本文的“山东”是指现在行政区划的山东省。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今日山东省包括青州的大部、兖州的大部、徐州的北部。而当时徐州的南部,即下邳、彭城(徐州)等地,今日属于江苏省,故不在本文论范围之内。根据统计,《三国演义》在山东发生的大事件有十四次,主要集中在曹操消灭吕布的过程中。曹操消灭了吕布以后,山东境内基本没有再发生大事件。这十四个事件中,有五次发生了地理错误。其余事件由于基本是复述历史,基本没有作者的再创作,因此也没有发生较大的地理错误。下面分析其中比较明显和主要的几个地理错误。(1)泰山的地理位置错误《三国演义》(以下均指嘉靖元年本,不再注明)中《吕温侯濮阳大战》一则描写曹操为报杀父仇,兴兵讨伐徐州陶谦,而吕布趁机夺取了兖州,曹操被迫从徐州回兵进攻兖州。按照《》的描述,吕布如果东出占据东平,可卡住亢父、泰山路线,阻止曹操从徐州回师兖州。而吕布却向西退守濮阳,结果使曹操得以先占甄城,再攻濮阳。关于曹操回师进军路线,按照《资治通鉴》的描述,曹操是先下鄄城,再攻濮阳。而《三国演义》没有描写曹操回军鄄城,而是过泰山直接进攻濮阳。[2]《三国演义》的描写基本是根据《三国志》的记载,但与《三国志》不同之处在于,罗贯中在描述曹操经过泰山时,利用陈宫之口明确指出:泰山在兖州“正南一百八十里”。这是完全错误的。从地图上明显看出,泰山是在兖州的东北面,而决不在其“正南一百八十里”。泰山是山东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名山,几乎无人不晓。兖州是山东境内非常重要的一州。作为一个对历史和地理都很熟悉的大作家,罗贯中竟然搞错了解泰山和兖州的位置,说明他对山东的地理很不了解。《三国演义》中除曹操进攻吕布时出现泰山外,还有四处出现泰山。有一例由于《三国演义》完全是复述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正确地指出,泰山在琅玡郡附近,所以没有发生错误。有三例中的情节不见于史书,故为作者创作。这三例中,作者虽然没有像前例那样,明确说明泰山在兖州“正南一百八十里”,但从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是认为泰山在小沛、徐州、萧关附近。这三例对泰山位置的描述,与前面所说的泰山在兖州“正南一百八十里”很接近,即作者认为泰山在徐州附近。而泰山实际在徐州以北五百里,接近前一例中的琅玡郡。由这三例充分说明,作者确实完全不了解泰山的具体位置。(2)沂都、浚山、碣石三地位置不明《三国演义》描写了袁术曾七路下徐州进攻吕布,据《后汉书》和《资治通鉴》记载,袁术确实曾分七道攻下邳,但没有说明是哪七路,如何分兵。而《三国演义》作者要描述这次战役,就不能简单地只说“袁术分兵七路”进攻吕布,还必须说明这七路兵的攻击地点。为此,作者编造了七个地点,分别是徐州、下邳、小沛、琅玡、沂都、碣石、浚山。由于作者不熟悉山东地理,有几路还比较正确,但有几路由于是作者编造出来的,结果出现了错误。第一个错误出现在琅玡、沂都、碣石、浚山四个地点。袁术七路进攻的主要目标当然是被吕布所占据的下邳、小沛、徐州三地。但为清楚地说明这七路兵,除这三个地点外,作者还必须另外增加四个地点。由于作者不了解山东地理,结果错误地加入了琅玡、沂都、碣石、浚山四个地点。下邳、小沛、徐州:当时确实为吕布所占,这三个地点在《三国演义》中故事很多,方位没有大问题。琅玡:按照历史地理,其在下邳、小沛、徐州三个地点东北方向数百里。但作者错误认为琅玡在徐州附近,说明作者不清楚琅玡的具体地理位置。沂都:东汉、三国时期无“沂都”。但东汉时期徐州琅玡郡有临沂县,在琅玡西北方向不远。《三国演义》中几次将琅玡、沂都连在一起。这都说明作者认为沂都在琅玡附近,因此“沂都”可能就是临沂。[3]浚山:东汉、三国时期无“浚山”。可能是浚水附近之山,浚水源出今山东费县,于临沂汇于沂河。由此可见,沂都、浚山都在琅玡、临沂附近。[4]碣石:曹操《观沧海》诗“东临碣石”中提到“碣石”。但这里曹操所到的碣石在河北,而袁术七路下徐州不可能进攻到河北。在山东出现“碣石”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原因是,作者对山东地理不熟悉,无法再编造出第七个地名,只好“明知故犯”,将碣石从河北移到山东来。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作者完全不了解河北和山东的地理,误以为河北的碣石就在山东。无论哪个原因,都说明作者不了解山东地理。将以上七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画出地图,就可以发现,袁术从淮南寿春进攻吕布据守的下邳、小沛、徐州,是从西南向东北进攻。下邳、小沛、徐州为一线,而琅玡、沂都、碣石、浚山四地点均在下邳、小沛、徐州背后的东北数百里以外。也就是说,袁军不可能越过下邳、小沛、徐州一线,去进攻三地背后的琅玡、沂都、碣石、浚山四地。地理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错误认为琅玡、沂都、碣石、浚山四地就在徐州附近,明显是搞错了琅玡等地的地理位置。[5]第二个错误在于,上述七路目标地点的相对位置,与《三国演义》仔细描述的袁术进军明显矛盾。根据《三国演义》索描述的袁术进军排列,这几个目标城市从左(西)到右(东)的排列位置为:下邳、小沛、徐州。也就是说,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小沛在下邳和徐州之间,但实际是徐州(彭城)在小沛和下邳之间。因此《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这三个地点的相对位置也是错误的。造成以上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作者完全不熟悉这一带的山东地理,对徐州、下邳、小沛比较熟悉,对徐州以北的地理不熟悉。为符合“七路下徐州”,作者只好编造出“沂都、浚山、碣石”三个地名。其中“沂都、浚山”两个地名可能是从“临沂、浚县”演化而来。而“碣石”可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将河北的碣石搬到了山东来。(3)济北位置不合理 《三国演义》描写曹操进军消灭吕布,夏侯惇作为先锋,中箭受伤后退到济北。《三国志·夏候惇传》中关于夏候惇伤左目的描写很简单,没有具体地点,《三国演义》中《夏候惇拔矢啖睛》一则中描写比较详细。曹操起兵攻吕布,先派夏侯惇进攻据守小沛的高顺,夏侯惇失利,拔矢啖睛,然后“退去济北下寨。”后曹操起兵,后曹“军行至济北,夏侯渊等迎接操入寨。”从地图看,济北在小沛以北近400里之远,夏侯惇攻高顺失利,就一下退到如此之远,很不合理,完全不可能。[6]这表明作者完全不了解济北的地理位置,他认为济北就在小沛附近,因此发生如此明显的地理错误。(4)磐河与界桥关系错误《三国演义》中《赵子龙磐河大战》中描述了袁绍与公孙瓒在磐河,以及磐河上的界桥大战。这一段故事基本来源于《三国志》的《袁绍传》和《公孙瓒传》。按照史书描述,公孙瓒之弟公孙越战死,公孙瓒移怨于袁绍,因此出军屯磐河。袁绍遂出兵攻公孙瓒,双方大战于界桥,公孙瓒大败。磐河发源于今山东平原,从西南流向东北,流经乐陵入渤海。磐河的流域基本在今山东境内,而界桥在磐河的西偏南约300里,在今河北境内。界桥决不在磐河之上,而是在清河之上。[7]无论《三国志》还是《后汉书》都没有明确说明界桥和磐河的关系,没有说明界桥是否就在磐河之上。按照历史,公孙瓒是先屯兵在磐河,然后与袁绍大战于界桥。按照《三国志》的描述,公孙瓒是先屯军磐河,然后袁绍出兵攻公孙瓒,双方大战于界桥。而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界桥是在磐河之上,双方是在界桥大战。罗贯中发生这个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他没有仔细阅读《三国志》,又不了解当地的地理,所以想当然地认为,“桥”就应该在“河”上。因此就认为,界桥就在磐河之上。这里,罗贯中在山东境内又犯了一个地理错误。山东的地理错误与罗贯中籍贯的东原(东平)说综合以上《三国演义》发生在山东地理错误的地点,除界桥在河北之外,其他地点:泰山、沂都、碣石、浚山、琅玡、济北、磐河,都集中在今山东的北部和东部,而且与罗贯中的籍贯东平不远[8]。这些错误如此集中,说明这些错误决不是巧合。由此可以认为:罗贯中对山东这一带的地理肯定不熟悉,如果罗贯中是东原(即东平)人,他不应该产生如此之多的地理错误。因此,有理由怀疑罗贯中是东原(东平)人的观点。可能还有人会有不同意见,对于《三国演义》在山东诸多的地理错误,有人提出另外一种解释,这种观点认为:罗贯中确实是东平人,但由于他长期生活于江浙一带,但对山东的地理完全不熟悉,因此才产生了这一系列地理错误。但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古人对祖籍都很重视,如果罗贯中确实是东原(山东东平)人,但他又没有去过山东,那他确实可能不了解沂都、碣石、浚山、琅玡、济北、磐河。但他作为创作出《三国演义》这样出色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竟然不了解泰山这样的名山的位置,这种解释很难另人信服。江浙皖的地理错误与罗贯中籍贯的浙江钱塘说另外,还有人认为罗贯中是浙江人。如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称“钱塘罗贯中”,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称“罗本,字贯中,……浙江钱塘人,或云越人”,郎锳《七修类稿》称“杭人罗本贯中”。另外,还有人根据《门人祭宝峰先生文》,认为罗贯中是浙江慈溪人。分析《三国演义》对江苏、浙江发生事件的描写,如孙策下江东等,在江苏、浙江几乎没有大错误。由此判断,罗贯中对于江苏、浙江可能比较熟悉,这也恰恰也符合罗贯中是浙江人的论点,或支持他曾长期生活在浙江、江苏的说法。河南地理错误作为中原腹地的河南也发生了更多处重大错误,这说明作者很不熟悉河南地理。表20
《三国演义》河南地理错误序号地点故事地理错误1中牟陈宫捉放曹中牟、成皋方位与故事矛盾2成皋曹操杀吕伯奢3梁县东孙坚战华雄汜水关、梁县东位置不对4汜水关关羽斩华雄5荥阳曹操被徐荣击败荥阳、洛阳位置与故事矛盾6虎牢关关羽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汜水关、虎牢关实际为同一关口7许昌—河北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许昌到河北,关羽路线不合理8南阳、穣城贾诩计败曹操南阳、穣城位置混乱 (1)中牟陈宫义释曹操和成皋曹操杀吕伯奢在中牟陈宫义释曹操和在成皋曹操杀吕伯奢,是《三国演义》中重大事件,但《三国演义》的描写在地理上有重大错误。曹操谋刺董卓失败后仓皇出逃,直奔故乡谯县。从地理看,应先路过成皋,到中牟,再奔谯县。而《三国演义》中却写成:曹操先到中牟,陈宫义释曹操,二人奔谯县,路过成皋,曹操杀吕伯奢。画出地图后就可以明显看出其中的地理错误。曹操从洛阳出发去谯县,是向东行。到中牟获释后,去谯县(或陈留,其父已避祸到陈留),都应该继续向东行。而《三国演义》描写,曹操与陈宫从中牟掉转180度,反向西行,走到成皋,杀吕伯奢后,再次掉转180度,向东行,到陈留。这样出现了二次莫名其妙的180度掉转,走了奇怪的“之”字。据历载:“中牟曹操获释”和“成皋曹操杀吕伯奢”,本是二件事,又刚好分别记载于不同的史书。中牟曹操获释记载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但义释曹操的是某“亭长”,而不是陈宫,而且从历史记载分析,也不可能是陈宫。曹操“得解”后就回到陈留,未言路过成皋,更未言曹操杀吕伯奢。而曹操杀吕伯奢记载于裴松之注,转载其他史书,包括王沈的《魏书》、郭颁的《世语》和孙盛的《杂记》,但可惜这些记载中没有明确记载曹操杀吕伯奢的具体地点,也均未提到中牟曹操获释。这个错误的原因在于,作者错误以为杀吕伯奢地点成皋是在中牟之东,导致出现地理上的错误。地理错误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作者对中牟、成皋地理缺乏了解,搞错了成皋的地理位置。
(2)孙坚战华雄《三国演义》描写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如三英战吕布等,但许多精彩的故事实际都是作者虚构的。历史上并没有十八路诸侯,只有十四路,其中公孙瓒、孔融、马腾、陶谦等四人其实没有参与讨董卓。历史上只有孙坚和曹操二路出兵与董卓作战,而《三国演义》对这二路作战的描述也有重大地理错误。《三国演义》描写孙坚对董卓军的作战有重大地理错误。《三国演义》描写,孙坚先在汜水关战董卓军,程普杀胡轸。华雄退到关上。孙坚屯兵梁东。华雄趁夜下关偷袭孙坚,杀祖茂,大破孙坚。历史上孙坚确实进兵到梁东,大战董卓军,孙坚让祖茂换戴其帽,才得以脱身。孙坚再在阳人杀死华雄。《三国演义》为遵从历史,写孙坚屯兵梁东,与祖茂换帽。然后,又再返回汜水关,被关羽所杀。情节上似乎没有大问题,但实际画出地图,就会发现其中有重大地理错误。《三国演义》作者的地理错误在于,作者认为孙坚屯兵的梁东就在汜水关下。但实际然梁东在汜水关西南百里以外。这是《三国演义》出现错误的原因。如果严格按照《三国演义》描写画出地图,孙坚首战获胜后,莫名其妙地退到百里之外的梁东屯兵。而华雄也从汜水关,追击到梁东,杀祖茂。又返回汜水关,被关羽所杀。 《三国演义》之出现这一系列地理上矛盾的事件,是由于作者既想遵从历史,又编造了一些新的故事情节。但作者又不了解当地地理,导致二者之间发生地理错误。(3)汜水关和虎牢关
虎牢关,又名汜水关,这两个关口实际是一个关口。为何在《三国演义》被分为两个关呢?这是因为故事情节的需要。罗贯中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中虚构了“斩华雄”和“战吕布”两个故事,而两场战役不可能发生在一个地点,所以只好将本来的一个关口变成了两个。(4)曹操荥阳战徐荣《三国演义》描写曹操追击董卓,在荥阳被徐荣击败也有重大地理错误。历史上曹操确实在荥阳被徐荣击败,但这是在董卓撤出洛阳之前。《三国演义》如实记载了“徐荣击败曹操”事件,没有改变地点,但作者搞错了荥阳和洛阳的位置,又改变了时间。这二个错误造成地理上无法解释的矛盾。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曹操在董卓西迁之后去追击。董卓西迁行至荥阳,布置徐荣阻击曹操。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荥阳应该在洛阳之西,而实际荥阳是在洛阳之东。由于地理上无法改变这个错误,造成地图上明显的不合理。(4)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三国演义》嘉靖元年本中第五十四则“关云长五关斩将”中描写,关羽降曹后斩颜良、诛文丑,立了两大功劳报答曹操,后得到刘备的书信,就挂印封金,拜书告辞,千里迢迢地去投奔刘备。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东岭关斩孔秀,洛阳斩孟坦、韩福,沂水关斩卞喜,荥阳斩王植,滑州黄河渡口斩秦琪。关羽离开曹操的具体时间及所走的路线,史书上并无记载。但可以肯定,他是不会走过小说所列的那五关的。当时,曹操的大本营在今河南中部的许昌一带,袁绍控制的北方黄河渡口基本在其正北方,直线距离不过400华里左右,而且其间地势平坦,并无高山大关。关羽如从许昌出发,可谓一马平川。但关羽所过五关,地理位置非常古怪。第一关东岭关。此关究竟位于何处,无人能够查考。为与第二关洛阳衔接,假设此关位于许昌西北方。第二关洛阳,在许昌西北二三百里处,即在东岭关的西北。关羽过东岭关后,继续向西北,直奔黄河,到洛阳。第三关沂水关。嘉靖本、黄正甫本为“沂水关”,而其他绝大多数版本均为“汜水关”。“沂水”应为“汜水”之误。关羽过洛阳后,立即折向东,经过汜水关。第四关荥阳。在汜水之东,关羽继续向东。第五关滑州、黄河渡口。滑州在汜水之东,方位不错,黄河渡口在三国时为白马,即前不久关羽斩颜良处。据《三国志》中的《武帝纪》及《关羽传》,公元200年二月,曹操在白马、延津两战获胜后,便退守官渡,与前进到阳武一线的袁绍大军对峙,两军相持不过几十华里。就在这时,关羽逃离曹营,去袁绍军中投归刘备了。在两军相距不过几十里路的情况下,关羽怎么会自讨苦吃,向西绕上这么一个千里大圈呢?造成这种地理失误的原因,并不是罗贯中因为缺乏实地考察,在地理方位上犯了错误,而是《三国演义》作者不得已而为之。关羽过五关的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而早期三国故事的说书人不清楚,当时曹操已经以许昌为临时首都,而还以为曹操仍在长安。因此元代《三国志平话》里将关羽辞曹的起点写成为长安。并按照长安城外的灞陵桥,虚构了“灞陵挑袍”。这样关羽从长安出发,一路东行,过洛阳、汜水关、荥阳、黄河渡口,地理完全合理,没有任何错误。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发现了关羽从长安出发是个明显的错误,就按照历史,将关羽辞曹的起点从长安改成许昌,但仍然保留了“灞陵挑袍”的故事,导致许昌的“八里桥”演变成“灞陵桥”。罗贯中虽然改变了关羽的出发地点,但由于保留了过五关的故事,而又无法改变关羽的出行路线,仍保留了洛阳、汜水关、荥阳、黄河渡口这四个关口,这样导致关羽就莫名其妙地转了一个大圈子。现在登封市东南35公里处与禹州市交界的王村乡有“东岭关”,传说这就是关羽斩孔秀之地。这里恰是许昌到洛阳的中点,但没有任何三国遗迹。查遍各种《历史地名大词典》,均没有“东岭关”这个地名,这充分说明“东岭关”完全是罗贯中虚构的。由“东岭关”往西北,关羽在洛阳关杀了守将孟坦、韩福,又拐了个90度大弯,东行到了汜水关,其实这里就是“三英战吕布”虎牢关的别名,斩了卞喜。再继续东行,在荥阳杀守将王植。然后经过曾经斩颜良的滑州(白马)关,最后在黄河渡口杀了秦琪,最后渡过黄河。这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地理错误很可能是罗贯中“明知故犯”,他明知这样描写有重大地理错误,但他舍不得放弃“过五关斩六将”这样出色的故事,而从许昌向北,又无法编造出另外五个关口。因此只好保留了洛阳、汜水关、荥阳、黄河渡口这四个关口。而为了衔接许昌和洛阳,作者又在许昌和洛阳之间,编造出一个“东岭关”。而“过五关斩六将”原型故事中的第一关,很可能是潼关,或函谷关,这都是陕西、河南之间的重要关口,而罗贯中将其改变为了“东岭关”。赤壁之战中的地理错误《三国演义》描写的赤壁之战也有重大地理错误。《三国演义》叙述赤壁之战实际分二段,第一段是三江口之战,第二段是赤壁、乌林之战。但《三国演义》叙述战事地点并未改变,这样按照《三国演义》的叙述,三江口与赤壁应该是同一地点。赤壁在地理上在何处有多种说法:1)黄岗赤壁:以苏轼“赤壁赋”出名;2)嘉鱼赤壁;3)蒲圻赤壁。这三种说法中,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赤壁之战发生在蒲圻。长江沿岸有三个“三江口”,一个在今湖北黄岗西,一在今湖北鄂城西,一在今湖南岳阳北。如果三江口在黄岗,则《三国演义》所记述的二段亦可以看作,第一段是黄岗赤壁之战,第二段是蒲圻赤壁之战。但历史上赤壁之战只有第二段的赤壁、乌林之战,并没有第一段的三江口之战。赤壁之战曹操曾横槊赋诗称:“东视柴桑,西观夏口,南望樊山,北觑乌林”,这是矛盾的叙述。从前三句看,赤壁在柴桑之西、夏口之东,应该是黄岗赤壁。但按照第四句,对面是乌林,则应为蒲圻赤壁。另外,赤壁之战中,刘备屯兵在樊口。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樊口就在赤壁附近,这也是错误的。从以上描写可以看出,《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地理描写有一系列的地理错误,作者搞混了黄岗赤壁和蒲圻赤壁。如果想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赤壁之战的地点应在黄岗,其中三江口、樊口、夏口的位置都与历史地理不符。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很可能是,苏轼的《赤壁赋》及历史上许多作家都认定赤壁之战发生在黄岗,而《三国演义》作者不熟悉赤壁之战的历史地理,也沿袭了黄岗赤壁的说法,导致《三国演义》描写的赤壁之战中发生一系列地理错误。四川地理错误分析根据统计,《三国演义》在四川发生的大事件主要集中在刘备入蜀、诸葛亮北伐和魏灭蜀的过程中。在其他时期,四川境内基本没有再发生大事件。而这些事件中,在刘备入蜀和诸葛亮北伐中发生了以下几处地理错误。(1)刘备入川中的涪水关和白水关之误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刘备入川会见刘璋后,北赴葭萌关,刘璋派“白水都督”杨怀、高沛把守“涪水关”,“以防玄德兵变”。后刘备听从庞统之计,回军涪江,擒杀杨怀、高沛,占据涪城。而按照《三国志》、《资治通鉴》的描述,白水军督杨怀、高沛把守的是“白水关”,不是“涪水关”。刘备是在白水关擒杀杨怀、高沛,之后才占据涪城。作者在这里混淆了“白水关”,和“涪水关”,即混淆了“白水”与“涪水”。“涪水”和“白水”是今嘉陵江的两个支流,涪水关和白水关分别是涪水和白水流经的两个不同的城镇。杨怀、高沛后确实是占据白水关并被杀,而不是占据涪水关,阻挡刘备而被杀。罗贯中错误描写成“杨怀、高沛占据涪水关,阻挡刘备而被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罗贯中没有仔细阅读史书,又不了解四川地理,罗贯中是无意中犯的错误。第二种:罗贯中“明知故犯”,故意为之。罗贯中也可能明知史书中,杨怀、高沛确是占据白水关,以防备张鲁。但为故事情节通顺,故意改动为“杨怀、高沛占据涪水关阻挡刘备”。因为从故事情节发展来看,刘备、刘璋涪城聚会后,刘备北上葭萌关防张鲁,刘璋派杨怀、高沛占据涪水关,以防备刘备南下,也完全合乎情理。(2)庞统之死、雒城之战、诸葛亮入川的顺序《三国演义》描写刘备入川夺取益州与史书相比,事件的先后顺序有很大的差异。 《三国演义》的描述:
历史史实:---------------------------1、庞统身亡
1、刘备擒杀张任2、诸葛亮入川
2、诸葛亮入川3、诸葛亮擒杀张任
3、张飞、赵云分兵4、张飞、赵云分兵
4、庞统身亡5、进攻成都
5、进攻成都 l
庞统之死:庞统确实是在雒城之战中流矢身亡,但时间是在擒杀张任、诸葛亮入川之后,《三国演义》完全颠倒了庞统之死、擒杀张任和诸葛亮入川的顺序。另外,《三国演义》描述庞统死于“落凤坡”的地名也是虚构的。l
诸葛亮入川: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诸葛亮是由于刘备久攻雒城不克,应刘备之招入川的。而历史上,诸葛亮实际是在庞统身死之前就已率兵入川,并非是《三国演义》所描述的,是因为庞统身死才入川。l
围困雒城、雁桥破张任、擒杀张任: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这些事件都是诸葛亮所指挥的。但按照历史,这次战役都是刘备和庞统所指挥,没有史书记载诸葛亮参与和指挥了此次战役。l
赵云、张飞分兵: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诸葛亮擒杀张任,攻克雒城后,分兵张飞、赵云分占四川各地。但历史上诸葛亮分兵张飞、赵云,是在攻克雒城之前,即入川占据江州,还未进攻雒城之时。而不是《三国演义》所描述的,是在攻雒城之后。历史上诸葛亮也并未参加和指挥雒城之战。《三国演义》作者应该很清楚史书所记载的历史史实,罗贯中之所以做这样的修改,完全是出于人物塑造的需要。为突出《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诸葛亮的形象,将庞统身死改在诸葛亮入川之前,将擒杀张任、攻克雒城的指挥者从刘备、庞统改变成诸葛亮,这种为突出主要人物而移花接木的手法,在《三国演义》中屡见不鲜。但这些修改,对这段历史没有太大和根本性的改变,作为文学作品,修改历史也无可厚非。(3)雒城之战、绵竹之战的顺序《三国演义》嘉靖元年本第一百二十七则《孔明定计捉张任》至一百三十则《刘玄德平定益州》描述,雒城之战后,刘备进行了绵竹之战,最后攻克成都。表21
刘备葭萌关起兵后进军成都的路线 123456三国演义葭萌关 涪城雒城绵竹成都史书葭萌关白水关涪城绵竹雒城成都 从上表可以清楚看出,刘备葭萌关起兵后进军成都的路线,《三国演义》与史书的差异主要有两点:(1)白水关问题,前面已经详细分析过。(2)雒城、绵竹顺序颠倒问题。按照《三国演义》描述,先有雒城之战,后有绵竹之战。而历史实际是,先有绵竹之战,后有雒城之战。从地理位置看,绵竹在雒城的东北,所以先有绵竹之战、后有雒城之战是合理和正确的。为何出现这样的地理错误?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叙述得非常清楚,《三国演义》作者对《三国志》和《资治通鉴》读得非常仔细、认真,为何还会发生这样的错误?仔细分析《三国演义》的地理错误,有以下三种可能。1、作者为故事需要而做的“明知故犯”,明知地理有错误,而仍为之。这类例子在《三国演义》中曾经出现。但从刘备进军成都的过程看,这种可能性不存在,作者完全没有必要将雒城、绵竹顺序颠倒。2、故事并非来源于史书,也不来源于作者创作,而是来源其他渠道,如民间传说、平话等。作者虽发现错误,但无法改变,只好将错就错。但从刘备进军成都的过程看,不是这种原因。3、作者不了解四川地理所至。从其他地理错误看,完全可能,在其他解释都不成立的情况下,这是唯一的解释。但为何作者不相信史书的描述,硬要颠倒绵竹、雒城之战的顺序?对此还很难解释。(4)剑阁问题。剑阁是《三国演义》四川地理错误中非常严重的地理错误。剑阁川北门户,号称“蜀北屏障、秦川咽喉”,是从汉中南下四川平原,和从四川平原北上汉中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剑阁在《三国演义》中有三个名称:剑阁、剑门关和剑关,剑阁在三国蜀汉时期属于梓潼郡汉德县。而剑门关和剑关实际是同一个关隘,在剑阁之北60里。仔细分析剑阁在《三国演义》中的出现,可以发现,剑阁(剑门关、剑关)主要出现在以下两个部分,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维三伐中原之后到魏灭蜀。在第一部分中剑阁地理错误非常严重,而在第二部分中剑阁地理错误很少,基本正确。《三国演义》诸葛亮六出祁山中对于剑阁的描述是不统一的,这在《三国演义》的地理描述中是非常少见的。大部分例子都说明,罗贯中是认定:剑阁是在汉中与祁山之间。但实际剑阁是在汉中与四川平原之间,在汉中西南。作者完全搞错了剑阁的地理位置。剑阁的地理错误的产生原因完全是作者不了解剑阁的地理位置所至,在六出祁山中的地理错误百出,剑阁错误就不足为奇了。导致这些错误的根本原因也很明显,剑阁本来是汉中盆地与四川平原之间的交通要道,而《三国演义》作者错误地认为,剑阁是汉中盆地与关中平原(或陇右高原)之间的交通要道。由于《三国演义》作者这个地理错误,导致上述一系列的错误描述。《三国演义》在姜维三伐中原之后到魏灭蜀,还出现了24次剑阁,但地理位置基本都没有发生错误。这可能是由于在魏灭蜀的过程中,由于主要人物已经故去,作者基本是在复述历史,所有有关剑阁的叙述都基本是来源于各种史书,只是改写史书,基本没有作者的再创作,所以也就没有发生地理错误。但为何前后两部分(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三伐中原之后到魏灭蜀),前面地理错误严重,而后面又不错,仅用复述历史解释似乎还不够透彻。《三国演义》在四川发生的地理错误在《三国演义》的地理错误中,并不突出,主要发生在刘备入蜀中。和其他地点的地理错误一样,其原因在于,这个时期还是《三国演义》描写的重点,主要故事和人物(如诸葛亮、刘备)还很突出,作者为使主要人物更鲜明,除可选用的历史素材外,还需要进行补充历史素材的不足,进行创作和发挥,而作者地理知识有限,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地理错误。《三国演义》最大的地理错误——诸葛亮六出祁山《三国演义》在地理上错误最突出的是诸葛亮六出祁山。表21
诸葛亮六出祁山序号时间诸葛亮作战作战地点主要战役与史实相符虚构历史小说历史小说1228春北伐北伐祁山祁山街亭之战以赵云为疑兵南安、安定降蜀张郃出兵街亭马谡失街亭赵云在箕谷被曹真击败诸葛亮斩马谡斩韩德大破夏侯楙骂死王朗破羌兵空城计2228八月北伐北伐陈仓陈仓祁山陈仓攻城战诸葛亮无法夺取陈仓诸葛亮粮尽退军王双追击被杀祁山破曹真3229北伐北伐武都阴平武都阴平祁山夺取武都阴平诸葛亮夺取建威郭淮退军诸葛亮占据武都、阴平祁山大破司马懿4230防守北伐汉中陈仓汉中陈仓祁山雨中防守战曹真从斜谷子午谷出兵司马懿从西城出兵曹真、司马懿遇雨退军祁山气死曹真祁山斗阵破司马懿5231北伐北伐祁山木门祁山木门上邽割麦射死张郃诸葛亮兵发祁山诸葛亮到上邽割麦李严运粮失误诸葛亮退军张郃在木门被射死击败雍、凉军6234北伐北伐五丈原五丈原祁山病逝五丈原诸葛亮出兵五丈原诸葛亮攻北原受阻诸葛亮联络孙权攻魏司马懿坚守不出战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魏延烧毁栈道,拦截魏延兵败被马岱追杀诸葛亮退回祁山诸葛亮造木牛流马上方谷火烧司马懿 《三国演义》描述诸葛亮曾六次在祁山作战,历史上诸葛亮确实曾六次对魏作战。但这六次作战中,第四次是魏军进攻,诸葛亮主要是防守,所以诸葛亮实际只有五次北伐,不能说六次北伐。而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实际只有二次在祁山作战,即第一次和第五次,其他四次(第二、三、四、六次)并未到达祁山。在二次祁山战役中,第一次是马谡失街亭,第五次是诸葛亮在上邽割麦。这二次战役地理错误相对其他四次,错误较少。六次对魏作战中,其他四次实际未到达祁山。第二次诸葛亮攻陈仓未果。第三次诸葛亮夺取武都、阴平二郡。第四次曹真、司马懿、张郃进攻,诸葛亮防守。第六次诸葛亮出兵五丈原。这四次本未到达祁山,作者为凑六出祁山,硬在每次作战中都增加祁山作战。加之作者又搞错了祁山和斜谷地理位置,导致地理上出现一系列错误和混乱。所以,六出祁山的地理错误都发生在作者所增加的祁山作战中。历史上诸葛亮六次北伐其中四次并未到祁山,但《三国演义》为保持“六出祁山”,让诸葛亮六次北伐都到达祁山,就硬增加了在祁山的一些战斗。这样导致诸葛亮不合理地往返奔走,导致地理非常混乱。《三国演义》在陕西、甘肃的错误非常严重,许多错误都是影响故事情节的重大错误。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陕西、甘肃离中原比较远,作者不熟悉。
张志和先生近年来发表很多关于《三国演义》作者、成书年代和版本演化的文章,都收入其论文集《透视〈三国演义〉三大疑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作者在其中一些文章中,通过分析《三国演义》中的几个地理错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长安、许昌等),进而探讨《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版本演化。作者利用地理错误分析研究《三国演义》成书过程和版本演化的思路是正确的,对《三国演义》成书过程和版本研究也很有参考价值。但作者最后得出“黄正甫本是《三国演义》最早版本”的结论却是完全错误的。陈翔华先生已经着文详细分析了黄正甫本不可能是《三国演义》最早版本。而导致张志和判断错误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作者进行这一系列研究时,根本没有看到《三国演义》志传系列中目前已知的最早刻本叶逢春本。作者所举出的地理错误(以及其他许多例证)实际叶逢春本都有,而叶逢春本的刊刻年代远远早于黄正甫本。[2] 参见台湾“三军大学”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第四册附图四—一三八。 谭其镶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1982年)第44-46页。[4] 关于沂都、碣石、浚山三个地点,可参看沈伯俊、谭良啸编著《三国演义辞典》第347页。关于浚山,有二个说法。《三国演义辞典》称其在临沂附近。而韩湘亭编著《历代郡县地名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602页称在今江苏宿迁县东南有“浚县”,谭其镶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1982年)标注该地为“凌县”。从《三国演义》描述看,《三国演义辞典》关于浚山(以及沂都、碣石)的说法比较合理。[5] 谭其镶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1982年)第44-46页。 谭其镶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1982年)第44-46页。 谭其镶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1982年)第47-48页冀州刺史部中画出了磐河,即从冀州平原县流向东北,流经乐陵入海,但图中并没有标注出“磐河”字样。另外可参见《三国志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第600页“磐河”,《后汉书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第571页“槃河”,《历代郡县地名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1009页。有关磐河的地理位置得到张靖龙和李金泉指教,特此致谢。 谭其镶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1982年)第44-46页。 作者:周文业
历史头条回顾
本文编辑:
盘龙新闻论坛
Copyright &
历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说明:为维持网站运行,历史网投放的广告对您阅读造成了不便请见谅,我们会推出无广告阅读页。联系信箱在对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姬魔恋战纪 益州2boss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