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三国乱世小白怎么设置为什么把USB接口设置在后面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接口上各种标识你都懂么?图说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各类USB
16323浏览 / 131回复
沧海一滴水 把此帖设为精华,作者+50经验
首先引用官方科普文:USB知识 ZOL术语&
今天来和大家说说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USB接口。
USB接口画着加号(+)
USB接口有一个闪电符号
USB上写了SS两个字母
■USB接口画着加号(+)
普通USB接口最大提供500mA电流,在遇到如、USB等“高能耗”设备时,就可能无法。所以出现了USB+接口,该接口的输出电流可达到1000mA(1A),使设备驱动能力大大增强。
■USB接口有一个闪电符号
USB接口有一个闪电符号
USB接口有一个闪电符号,代表该USB接口可以在关机状态下输出,即不开机给各种设备充电,很好的功能。
在最近的elitepad 900
(商务也能如此优雅 惠普ElitePad900评测_惠普 ElitePad 900 )
机器的底座就有一给USB口是支持关机充电的,而且可以给ipad直接充电,说明输出是大电流(ipad4充电器标称输出5.2V 2.4A)。
elitepad 900 底座
■USB上写了SS两个字母
USB上写了SS两个字母
这个就比较普遍了,现在USB 3.0设备也越来越多,SS USB 即是 SuperSpeed USB,也就是指USB 3.0。
USB3.0是由Intel、微软、惠普、德州仪器、NEC、ST-NXP等业界巨头组成的USB 3.0Promoter Group宣布,该组织负责制定的新一代USB 3.0标准已经正式完成并公开发布。USB 3.0的理论速度为5.0Gb/s,其实只能达到理论值的5成,那也是接近于USB 2.0的10倍了。USB3.0的物理层采用8b/10b编码方式,这样算下来的理论速度也就4Gb/s,实际速度还要扣除协议开销,在4Gb/s基础上要再少点。可广泛用于PC外围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USB 3.0在实际设备应用中将被称为“USB SuperSpeed”,顺应此前的USB 1.1 FullSpeed和USB 2.0 HighSpeed。
■mini USB
mini USB接口实拍
Mini USB(接口)
USB接口分为三种:
接口类型A:通常在PC上出现
接口类型B:通常在USB设备上出现
Mini USB: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移动硬盘、mp3等设备经常使用
■micro USB
micro USB接口实拍
micro USB广泛应用于各种数码设备上,也是平板的标配,micro USB大有替代mini USB的趋势,很多早期的mp3都是mini USB,厂商转型做平板只会大量的采用micro USB。micro USB让平板越来越轻薄。对于这样做的基础和根据,大家可以看下面这段话(引自于的新浪博客):
& & & &“Micro USB型连接器是在Mini USB型连接器基础上进行的外形缩减。Micro USB型连接器与Mini USB型连接器的平面尺寸相差不大,但高度降低了1/2左右。比如Mini AB型插座的高度约为4mm,而Micro AB型插座的高度仅为2mm。
虽然Micro USB型连接器尺寸变小,但对连接器的机械电气特性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接触电阻,通流能力等方面。新一代Micro USB型连接器,允许供电能力最大为1800mA,达到了Mini USB 3.6倍的特点。插拔耐久性为普通USB连接器的2倍,达到1万多次,拔出力在插拔1万次后仍高达8N以上。”
zolhaohao90(点击→这里&可以关注我的新浪微博)
分享、记录、成长
made by haohao90
新浪微博注册请点击→这里
【题外话】
这次pad首页改版,我们论坛新也马上上线,针对【评板汇】(感谢顾老师纠正,评板汇三个字中“评”“板”“汇”都是有各自涵义的,大家理解之后就不会写错了)这个ZOL平板论坛现在最火的综合版块,现在已经有了4个独立的小版块,针对内容作出跟详细的细分:
【拆机堂】主打国内首家专注拆解平板的版块,以平板为主、其他机器为辅,只要是数码产品拆解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自制平板】这个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牛逼至极的版块,是草根DIY自制平板的一个版块。
【评测之家】是一个重新树立民间评测的汇总贴提交版块,产品评测的多个子贴都写在产品相应子版块,讲最后的汇总贴提交到评测之家,并在文章顶部就一针见血的给出产品的优缺点,简单粗暴,让关注这个产品的网友直观的看到产品的好坏,决定是否购买。
【新闻评测】做有态度的分享帖,网上的新闻多如牛毛,逛论坛之余还要跳转其他的地方看关于平板的新闻,这里直接给你快捷途径,定位精准,加上分享者的态度、吐槽,大家一起跟帖回帖、讨论。
*【软件板块】是一个正在规划的板块,包括软件组我们也准备开始招募,因为现在很多的网友加入了新闻组的队列里面,我们ZOL平板论坛管理团队整琢磨着弄个软件组、新闻组,并配发勋章。
对 楼主 zolhaohao90 说:=========================学习了!
长知识了,原来还有这种分别。
对 楼主 zolhaohao90 说:=========================支持我还真不知道什么意思,学习了!
对 楼主 zolhaohao90 说:=========================都懂了
对 楼主 zolhaohao90 说:=========================学习了!
对 楼主 zolhaohao90 说:=========================这个必须支持~
恩,這種帖子,多來點
爱要,不错额。
真是长知识。。。。。。又学了一招。。管管牛啊
对 楼主 zolhaohao90 说:=========================写的真好啊!!!
科普贴 给分走人不解释
科普贴 给分走人不解释
对 楼主 zolhaohao90 说:=========================好教材,学习。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为什么要独立的USB数字界面?
现在有不少发烧友玩一种所谓“USB数字界面”的东西。这种产品往往不大,有的甚至非常小巧;有的靠电脑USB口供点,有的靠稳压式电源,少数的则插220V电。这种产品一般很简单,一头是USB入,另一头是同轴、光纤或AES/EBU的输出。在系统中,它所处在位置,在电脑和解码器之间。等于是把电脑USB输出的信号转换为传统的同轴、光纤或者AES输出给解码器。
这种产品最早出现已经有好几年了,国外较早的例子是美国Bel
Canto的产品,国内较早的是丽特的U-S1,我几年前就介绍过。由于结构比较简单,相对易做,这种产品在DIY中也颇为流行。
有些人不太理解为什么需要这么一个东西。须知现在大多数的hifi解码器,都已经具备了USB输入端,可以直连电脑,那么这个叫“USB数字界面”的玩意,貌似根本多余。
确实从“功能”上说,完全不需要一个独立的USB数字界面,除非是在用老式的、不带USB输入的解码器。不过,从“性能”上说,就有其必要性了。事实上,在每一台带USB输入的解码器里,都有一个部分叫“USB接收部分”,这部分起到的作用,就是把来自USB输入端的信号,转换为spdif信号,再交给后面电路去处理。它做的事情,其实就是独立的USB数字界面所做的事情。
问题是,这个步骤对声音的影响非常明显。一个解码器哪怕非常强大,但假如USB接收部分做得很一般,那么它接电脑出来的声音就不会太理想,会明显不如用同轴或AES接CD机的效果。独立的USB数字界面之所以可以获得更好的音质,在于它有独立的供电、独立的机壳和线路(没有周边线路的干扰)、独立的优质晶振。哪怕是完全同样的USB接收线路,如果把它装入解码器内,那么供电情况肯定不如独立时,而且线路会受到周边其他部分的干扰,晶振的工作状况肯定也不如独立时(晶振对供电和干扰都极其敏感)。有一个通行的原则——音响系统里对声音影响明显的环节,如果能独立出来,一般都是会取得更佳效果的,因为独立出来后,供电质量肯定更好,干扰肯定降低。USB数字界面的存在意义也在于此:它是一个明确影响音质的环节,把它独立出来,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往往胜出解码器机内的USB接收部分。
我举个例子:艾诗的MUA1数字界面、MDAC3解码器,就是厂家追求高音质的一个产物,所以把MDAC3设计为不带USB口的纯解码,把USB部分独立为MUA1界面。假如把MUA1界面的线路装进MDAC3的机壳里,那么MDAC3解码器的功能是齐全了,但其USB口输入时的音质,肯定会不如MUA1+MDAC3分体的表现。
当然,使用独立的USB数字界面后,要注意两根线——USB线、数字线。这两根线的品质都是明确影响声音的,不要掉以轻心,随便用很差的线。有些发烧友理解模拟音频信号线会影响声音,但不理解数字线为什么会影响声音(包括USB线、同轴线、光纤线、AES线)。我这里具体不展开了,只说一句,数字线肯定是影响声音的,这点没什么可怀疑的。有兴趣和条件的,自己试试就知。数字线对声音的影响程度,丝毫不小于模拟线!
本文的附图为最近评价很好的Orava
UT01数字界面及其稳压式电源。这是一个比较小巧的数字界面了,附带的稳压电源比界面本身还大、还重。确实,对数字界面来说,供电质量是很重要的。有些发烧友为了追求极致,甚至用上了高性能电池来给数字界面供电。数字界面的功耗很小,不需要大电流,但它对供电的稳定性、供电的质量(纯净无杂波),十分敏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乱世小白怎么设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