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弹少年团pop up store经典案例大阪具体位置

Pop-up-store新型活动策划创意案例
Pop-Up Store,游击概念店,是种全新销售模式,也被称之为快闪店,突然出现突然消失,时间结束,换一个游击点继续,严格做到“打一枪换一个枪眼”,这就是也被称为Pop-up shop的游击店(GuerrillaStore)。这种销售模式其实早已经被消费者所熟知并备受喜爱,这种销售模式具有新鲜感,用突然出现制造惊喜,刺激消费者神经,用快速消失,制造稀缺感留下热议话题,非常具备娱乐性。其实快闪店本质上就是临时商铺,就如商场内的临时专柜、临时品牌促销、特卖会一样,同样会让消费者有抓紧时间机不可失的紧迫感,然而快闪店更胜一筹的地方就在于包装,它的卖点是时尚和娱乐,基本要求是刷屏。案例一、知乎11月10日-11月15日,知乎将内容从线上搬到了线下,在北京青年人聚集的潮流地标三里屯太古里,面向青年人群打造了一间“知乎创意体验馆”——不知道诊所。“不知道诊所”基于当代年轻人关心的“时尚”、“美食”、“心理”、“电影”、“摄影”、“学习”六大领域设置六大科室(外科、口腔科、心理科、五官科、放射科、内科),体验者在挂号台提出问题,然后被分配到相应的科室,与在场坐诊的数十位知乎优秀回答者组成的“专家门诊”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最后前往“取药台”完成“诊疗”。知乎这次活动做得相对比较成功,参与人数非常之多。&&&&案例二、OPPOOPPO在北上广打造了线下拍照体验馆OPPO Beauty Box,成为许多网友以及各路网红拍照的打卡圣地,现场还有专业网红摄影师传授如何用oppo拍出媲美单反的精美写真。&&&&&&&&案例三、QQ音乐“不断电音乐能量站”&今年7月1日,QQ音乐为了庆祝其12周年策划了国内首家音乐快闪店,白天复古文艺、晚上炫酷洋气,仅作为自拍背景就已经达到潮人们刷屏朋友圈的标准。作为QQ音乐12周年献礼,“不断电音乐能量站”可谓用心良苦,整体造型是一座10米长、3米高的巨型录音机。一走进去是由复古音箱搭起来的工作台,最特别的设计在于4个独立的音乐视听间,原型是QQ音乐APP里的播放器,情怀、潮流再加上高质量的音乐,让乐迷感受更立体的品牌形象。&&(复古音箱:全部是由骨灰级资深乐迷从海外淘回来的天价绝版音箱)& (唱片封面墙)&案例四、《英雄联盟》快闪店(LOL POP-UP STORE)&今年3月17日,《英雄联盟》快闪店(LOL POP-UP STORE)第一站在深圳欢乐海岸正式开放,仅在开放的十天里,前来体验的游客就超过了3万人。其中不少人甚至远道慕名前去,只为一睹这中国第一家《英雄联盟》游戏线下文化体验店的风采。特别款周边、绝版手办、游戏场景立体还原、与明星同屏亲身降临电竞舞台与明星召唤师们一同开黑奋战...这些都吸引着电竞爱好者,与此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电竞文化,它已经不仅仅是体验,对于电竞爱好者来说更大的意义在于为电竞文化正名,让他们有机会向身边的家人朋友介绍自己的爱好。&&&案例五、快闪店组合:快闪空间&今年六月,雀巢咖啡、氧气内衣、Yi帽间、三只松鼠、Kobold五个品牌联合推出以爱之名的快闪空间。五个品牌分别代表了恋爱的不同阶段的爱情主题:&1)Dolce Gusto—邂逅,你会不会突然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雀巢咖啡这次快闪店推出Dolce Gusto全线的胶囊咖啡机,其实是一款“傻瓜”咖啡机,每个人都可成为“资深”咖啡师,体验者可以享受咖啡制作的乐趣也可品尝免费咖啡。&&&2)氧气内衣—暧昧,爱就是要诱惑他&氧气内衣其实是一个女性生活平台,快闪店里有内衣可以试穿出售,还有私密的情趣小用品(羞羞脸o(*////▽////*)q),在这里可以自助试穿内衣,试衣间里还有教体验者如何正确测量胸围的方法。&&&3)Yi帽间—约会,爱就要精心打扮&Yi帽间是一家时装共享平台,就是一个女生网上的衣帽间。这次快闪店把衣帽间从线上搬到了线下,女生在这里就像在自己家的衣帽间一样可以试穿各种好看的衣服。衣帽间提供奢侈品的租赁服务,还有国内设计师品牌的服装出售。还会有造型师为女生进行化妆造型,感受华丽大变身的改变。&&4)三只松鼠—热恋,和你在一起就像个孩子一样开心&三只松鼠布景是森林和小木屋,除了自拍和超多的互动体验以外,售卖形式设计也非常用心,体验者需要到大树下,亲自采摘丰收的果子。&&&5)Kobold—表白,在樱花树下的告白&kobld是一家德国的雨伞品牌,据说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折叠伞就是kobold发明的。快闪店墙上挂着历位设计师照片和各个年代的海报,文艺范儿满满。&&&案例六、网易联合饿了么推出丧茶&今年4月28日,网易联合饿了么在上海推出第一家丧茶快闪店,仅在4月28日开业当天,丧茶就卖出了近1000杯,很多人为了一杯丧到爆的奶茶甘愿排队几小时。而丧茶结束后,丧茶的羊驼店长网易王三三也彻底火了起来。成功将快闪店的线下资源引流到线上,王三三各大媒体平台吸粉无数。&&&案例七、兰蔻升级线下快闪店 牵手银泰定向挖掘顾客&快闪店的聚客属性是不错的,对于QQ音乐、知乎、英雄联盟...这类体验型产品来说,热度、话题都不缺,因为本来卖的就是文化,而像服装化妆品类等实用型产品来说,快闪店玩不好就很容易吸引到专业薅赠品羊毛的大叔大妈,再好的资源,受众不精准,都是被浪费了。兰蔻今年的双十一快闪店就在精准吸粉上下足了功夫,&兰蔻把快闪店做成定向邀约制,给邀约用户分类,实现了线下快闪体验的“千人千面”。今年7月,银泰与天猫、淘宝全面实现会员互通,打通了线上线下的会员数据,这一点就为兰蔻双十一快闪店的精准挖掘客户打下了基础,银泰通过线上的“喵街”APP以及线下的面对面推荐,从其800万消费会员中,根据兰蔻的要求,挖掘出30-50万个从未购买过兰蔻、但有消费潜质的新客户,将他们定向邀约到兰蔻的快闪店来。&&&兰蔻在快闪店设置了许多可以记录消费者行为的设备。例如,天猫魔镜可以记录下用户试了哪些色号的口红,线上试妆产品可以完全跟线下新品同步;自动贩卖机的购买记录也将与天猫官方旗舰店打通;参与AR体验的咖啡券是电子核销;开放街区的多个点都布有活动标识,用户是扫了桌上的标签,还是花坛里的标签...这些动作都会被记录下来。这家快闪店,可以说融合了欧莱雅集团近一年在世界各地的经验总结,是企业自身的“小数据”加上各大平台的大数据共同作用的成果。&案例八、早些年国外的快闪店&其实,快闪店这个玩法并不新鲜,它起源于2003年,在国内首次出现于2013年。全球第一家快闪店于2003年诞生在纽约,销售限量的Dr.Martens鞋履。2004年,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开设的Comme des Garcons快闪店让其快速走红。这些年,快闪店逐渐受到爱马仕、香奈儿、兰蔻、草间弥生等各行业一线品牌的青睐,风靡全球。早些年,国外有很多玩得很6的快闪店,风格多样,但着重点仍然是包装:&1)阿迪达斯:巨型鞋盒&&&这一家快闪店于2014年1月出现在伦敦的西尔狄区,只开了三天。该店的开张是为了庆祝斯坦·史密斯系列的强势回归。店铺内设计有“一个交互式地板,一个数字化的‘斯坦’站,还有一个3D打印站”。在“斯坦”中心,顾客可以把自己的头像做成Logo印在鞋舌上。&2)LV与草间弥生:波点王国&&&2012年,LV和日本艺术家草间弥合作的波点概念店在伦敦的塞尔福里奇百货登陆,共使用24个橱窗展示商品。这家快闪店从2012年8月一直开到10月。&3)H&M:海边集装箱&&&2011年,H&M的一家快闪店出现在了荷兰海牙的席凡宁根海滩。这家店铺的合作者是水援助组织。水援助组织是一家国际非盈利组织,致力于通过改善供水渠道以及卫生系统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家快闪店共开了两天。&4)宇舶:黑宝石雨&&&奢侈名表设计商宇舶的快闪店位于新加坡的百丽宫购物中心,店内提供了价值超过两千万的商品。这家店铺由Asylum公司的新加坡设计师克里斯·李设计。主题为“宇宙大爆炸”,店铺共有两层,以黑宝石装饰,看起来如瀑布从天花板倾泻而下。这家“一眨眼就消失”的零售店于2012年开放了两个星期。&5)优衣库:魔方屋&&&2012年,由HWKN设计的六个“优衣库魔方屋”落座于曼哈顿的高级溜冰场。这些方块落座以后,一部分会滑开来迎接里面的顾客,并展示陈列的商品。&6)的流行艺术快闪店&&&沃霍尔快闪店用1500个金属颜料罐构建了四个房间。这家快闪店位于科伦坡购物中心的中央,从2013年4月开到6月。店铺共有八层,下面三层是台子以维持稳定。这个临时零售店很受顾客欢迎——在短暂的营业期间吸引了超过十万的顾客。&总的来说,快闪店的重点就是包装,需要具有话题性的设计,别出心裁的策划,包装的冲击感是刷屏的前提,而刷屏就是引流的前提。每一个快闪店都是一次营销,快闪店的重点其实不是利润,而是话题和粉丝,毕竟快闪店的利润并不是像我们看到的销量那么高的,一家快闪店背后的资源成本往往要比实体店还多,在高成本面前,高销量也很难支撑起利润。所以,玩快闪店,包装一定要做好。&
需要什么帮忙
行以致远品牌营销机构&&|&&
杭州行以致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联系方式:2 &&&&
浙ICP备号-1 (C)undway新一期KAKAO FRIENDS POP-UP STORE在現代百貨新村店本館重裝開業!愛這些賤兮兮萌噠噠的Kakao Talk卡通人物的親們不容錯過[doge]兔子MUZI、桃子APEACH、喵NEO、狗狗FROOD、JAY-G等一系列大小周邊非常齊全。截止11月30日哦,這個周末抓緊行動!【新村店地下二層/與地鐵2號線新村站(???)1號出口相連】
微博廣場:
認證合作:
關於微博:
關注我們:Gentle Monster内地首家Pop-up Store空降上海K11
Gentle Monster内地首家Pop-up Store空降上海K11
  溥仪眼镜中国内地独家代理的潮流眼镜品牌Gentle Monster 内地首家Pop-up Store (临时概念店) 空降上海K11,热力席卷申城。Gentle Monster Pop-up Store秉承了品牌极具个性与时尚的DNA,从店铺布置到产品陈列都完美诠释了品牌致炫的精髓。百余款全新产品以圆形,方形,波音式,猫眼式框架与各种极富现代感的镜片组合,带来了强力的视觉冲击力。    此前承蒙粉丝们的厚爱, 部分款式销售火爆到一度缺货,此次溥仪眼镜精心准备充足的货源,多款内地限量款式也一并独家呈现。 更多机会浏览韩星最新及各类潮人精选佩戴图片,详情请关注溥仪眼镜官方微信&PuyiOpticalOfficial& 。    Pop-up Store将在K11持续至7月15日, 今天在现场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其超高的人气,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不妨找点时间来逛逛吧。    GENTLE MONSTER于2011年4月由5位怀揣引领潮流梦想的韩国人创立。品牌设计风格大胆,配色鲜艳,元素前卫,惊艳,个性鲜明。GENTLE MONSTER一直致力于在文化、科技、等方面成为市场上的领导者。&创新实验&是GENTLE MONSTER坚持的品牌理念。    明星全智贤,金宇彬,李钟硕,尹恩惠,美国时尚名媛 Hilton,影星 Alba等也是品牌的忠实拥趸。今年夏天经溥仪眼镜带入中国以后更是受到众多中国明星追捧,如吴亦凡、郑凯、张亮、田原等,搅动起一阵时尚热潮。    (国外明星图片来自GENTLE MONSTER官网)  GENTLE MONSTER产品依据东方人脸型设计,并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管控。一副眼镜从设计到完成耗时至少3个月。品牌坚持采用最优质的原材料,非反光膜镜片全部采用德国蔡司镜片,将光线对眼镜的刺激减少到最小。  目前溥仪集团旗下的溥仪眼镜、Glasstique、零一零眼镜和Reflections等店铺是Gentle Monster在中国大陆唯一的正品售卖处。    关于零一零眼镜  充满时尚魅力的零一零眼镜,突显个性而又亲切可人,是溥仪眼镜演绎生活品味的另一典范。从品牌标志到店铺设计和产品服务,零一零眼镜都已完美生活体验为主题。店铺采用开放式设计,色调柔和,生活话的舒适空间提供自由惬意的购物乐趣。  关于溥仪眼镜  溥仪眼镜于2001年创立,为香港首间眼镜零售商开拓高级眼镜市场,在业界一直稳坐领导者地位,目前分店遍布香港、北京、上海及大中华地区多个主要城市。集团提供殷勤专业的服务与优质时尚品牌云集的产品系列。为迎合不同顾客的需要,集团旗下有不同风格的品牌,包括尊尚高贵的溥仪眼镜、时尚的Glasstique、新颖前卫的零一零眼镜、至尊特尚的VAULT、全新男装眼镜店POINT DE VUE、女装眼镜概念店Reflections及引入经典同时创意无限的英国著名眼镜品牌专门店Cutler and Gross及Linda Farrow Gallery。
本内容由“太平洋时尚网“原创,未经允许,请勿擅自篡改、抄袭或转载。如有任何合作意向或疑问,请先与我们联系。
关键词:&&&&&&Pop-up Store 只为给你限时的新鲜(1)_社会_政经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当前位置:
个股查询:
Pop-up Store 只为给你限时的新鲜(1)
本文来源于 
Pop-up&Store在时尚圈早已不是新鲜事儿,在国外也已经流行了许久。这种形式在时尚圈的兴起要从川久保玲的“期间限定店(Guerrilla&Store)”说起,自从她在柏林东城旧区开出第一家“期间限定店”之后,这种低调却独特的销售模式真的如同打游击战一般遍地开花。Pop-up&Store与租期较长的店铺不同,追求的就是时间短、形式新、互动多、视觉冲击力强,常常出现在人流量较大、且相对开放的商场中庭或者广场。最近几年,中国很多商业购物中心开始引入这一概念,Pop-up&Store或许就在你身边,你还未注意到……从川久保玲说起近几年,大家对快闪的概念已经有所了解,而Pop-up&Store就像是店铺的快闪,所以有人将其翻译成“快闪店”也是极贴切的。“快闪店”顾名思义,来得快去得也快,在大家原本熟悉的地方突然出现,过了一定期限又消失不见,让人们有一种“不容错过”的稀罕之情。Pop-up&Store这种模式的产生和它的名字一样属于“灵感迸发”,1999年,美国市场营销公司Vacant员工很想知道消费者会不会排队购买一些比较小众的零售商发售的限量版商品,于是有了这样的尝试:开店销售限量版货品,销售完之后立即关店,直到有新的货品补充进来。或许是牢牢抓住了消费者的抢购心理,这种方式吸引了很多人,他们甚至不惜长途跋涉慕名前来购买。2003年Vacant在纽约开了第二家Pop-up&Store,为鞋履品牌Dr.Martens售卖限量产品。谁也没想到当初的大胆尝试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Pop-up&Store成为被时尚品牌热爱的营销手段要归功于上面提到的川久保玲,她作为时装界的反叛斗士,不仅改变了女性的着装,更革新了品牌的销售模式。2004年,川久保玲在柏林开了第一家为期1年的Comme&des&Garcons品牌&“期间限定店”,此后,这种“期间限定店”在世界各地移动开设,从柏林、巴塞罗那、新加坡到华沙,处处可见它的身影,每间店铺风格各异,犹如令人迷恋的艺术空间,店内提供的全是限量版产品,所到之处必受追捧。这种模式之所以令人备感珍惜,是因为每一间期间限定店永远都严格遵守不超过1年或3个月的期限。时间一到,人去楼空,等着新鲜的下一站,再带来从不重复的新刺激。要的就是新鲜劲儿在欧美国家,Pop-up&Store多被用在特定的节日期间,比如万圣节、圣诞节期间,售卖应季的服装、装饰品,以及在岁末年初时售卖台历、烟花等。其实,Pop-up&Store这种模式并不是国外专属的,像之前中国百货商店里的特卖会、流动专柜以及促销柜台等,都可以归入这个类别。但国外时尚品牌推出Pop-up&Store这个概念,并将其成功包装成时尚潮流的代表,传入中国之后,逐渐被大家关注、效仿、改进。“Pop-up&Store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比之前的中岛、流动专柜、花车等更形象化、工具化,大家也逐渐认识到它的价值:不仅仅是小小的售卖空间,更能传达品牌灵魂、表达品牌内涵,消费者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了解货品背后的故事。其实,Pop-up&Store卖的不只是货品,更是一种理念。”国贸商城副总监景春在接受采访时说到。Pop-up&Store与商场里租期较长的店铺不同,它们形式灵活多变、相对开放,与消费者的互动更加直接,并且可以给相对一成不变的商业空间带来新鲜面貌,刺激、吸引消费者。并且在Pop-up&Store里销售的产品多属于限量或者特别制作的,这也是区别于常规店铺的重要特点之一,也难怪很多消费者会不远千里专门赶到Pop-up&Store选购商品。比如去年路易威登在香港太古广场做的L’Aventure&Pop-up&Store活动,展现了品牌特有的旅行文化,发放特别设计的明信片,并在店中销售特别打造的L’Aventure旅行配饰;《迪奥剧院》去年在广州展览时,特别设计的香水、彩妆和护肤美妆Pop-up&Store,让消费者看展览的同时,近距离体验Dior迪奥美妆。作为以“新颖、有趣”为特色的Pop-up&Store活动,通常会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紧密相关,通过上传照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发展潜在粉丝,同时将宣传效果做到最大化,毕竟在人人都是传声筒的今天,口碑效应还是不可忽略的。Pop-up&Store的多重变奏川久保玲之后,Gucci、路易威登以及Dior迪奥等众多时尚品牌也开始结合品牌自身特点,慢慢开创出多种多样的模式。所有这些尝试都是在丰富这种销售模式,并且结合了自己品牌的文化和背后的故事,与消费者产生更直接的互动。如今,很多商场也愿意和品牌合作,尝试多种形式的Pop-up&Store活动,大到一个精心筹划的品牌展览,小到商场中庭的售卖柜台,在越来越重视体验式消费的今天,给大家带来持续不断的新鲜感。而双方的合作,既达到了品牌宣传的效果,也符合商场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的需求,可谓是双赢。正在国贸商城举行中的路易威登“系列二”展览也可以归入这种模式,3月27日至4月12日限时展出,将品牌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以富有创意的形式展现出来。正在三里屯太古里北区展出的KENZO&café车以2015春夏系列的主元素蓝白相间的波点为设计灵感,吸引了很多人拍照驻足、品一杯KENZO牌的咖啡。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的Pop-up&Store活动都可以在商场做,“做得用心、精致,筹划比较周全的Pop-up活动我们会更喜欢,这种活动可以将Pop-up&Store的存在感放大,达到更好的效果。”&景春这样说:“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给未能进入商城的品牌一个机会,让他们以Pop-up&Store的形式做临时的店铺。”除了商场,酒店大堂作为开放空间,也成为很多品牌做Pop-up&Store的绝佳之选,比如以旅行为灵感的JUMA全新部落印花配饰系列就选择在四季酒店大堂展出,并且为大堂酒廊、意大利餐厅Mio员工设计时尚工装、在公共区域摆设JUMA家居饰品等。另外,Pop-up&Store的概念不止是时尚的特权,已经延伸到生活方式类别,比如Cicada推出的香槟吧更像是一种Pop-up&Bar;创意文具品牌Moleskine在东方新天地的概念空间,设置了互动体验桌,让人们在亲身体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产品。开放空间产生更多互动Pop-up&Store这种形式被时尚圈广泛接受要感谢川久保玲,但现在很多Pop-up&Store与当初川久保玲开创的“期间限定店”有所不同。川久保玲的“期间限定店”其中一个标准是要远离成熟商业区,这样才符合川久保玲的原意——代表一种反叛、逃离,吸引的是真正的时尚潮人。而如今商业化了的Pop-up&Store更像是这种概念的商业升级版,就是要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在开放的空间里与消费者产生更多互动。除了售卖商品之外,现在的Pop-up&Store形式也更多样,办展览、举行互动体验、线上线下相结合等,Pop-up&Store给大家带来更多乐趣和创意。(下转D03版)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吴瑞丽
(编辑:internal)
财经网微评论(人参与)
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条)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op up sho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