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微狮商业是不是传销新型的传销

警惕新型网络传销渗透到朋友圈!_凤凰资讯
警惕新型网络传销渗透到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警惕新型网络传销渗透到朋友圈!  新华视点   目前,微商概念火热。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微商工作
原标题:警惕新型网络传销渗透到朋友圈!  新华视点
  目前,微商概念火热。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微商工作组估算,2017年微商从业人员规模为2018.8万人。“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微商传销等新型网络传销呈高发态势,多地频频查处相关案件。这些案件涉及人员动辄数十万人,金额达数亿元。
  代理面膜差点入伙网络传销,只要有“交入门费”“拉人头”等行为就涉嫌传销
  山东人何倩微信朋友圈有一位销售面膜的好友,几个月前,她注意到对方在朋友圈推销一款声称是国外进口的面膜,看上去销售情况“火爆”。
  何倩说,看着对方每天在朋友圈晒有关面膜的各类证书以及销售量、交易截图,她动心了,花5000元成了对方招募的代理。作为代理,单批次至少要拿50盒2000元的货,均价40元一盒;一次拿5000元的货,可以买150盒,相当于30多元一盒;而这款面膜对方在朋友圈的单盒售价为80元。“当询问如何更快地销售自己手中的面膜时,对方却建议我不要将赚钱的方式仅局限于销售面膜,让我想办法招募代理,称只要成功招募一名代理,便可以从拿货款中获得30%提成。”何倩怀疑这可能涉嫌传销,就退货一事联系对方,却被拉入“黑名单”。
  中国公安大学城市安全研究中心专家李小波介绍,微商传销本质上不再以商品买卖为目的,而是纯粹通过发展下线牟取暴利,何倩遭遇的微商已经涉嫌网络传销行为。2016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发布新型传销活动风险预警提示,不管传销组织如何变换手法伪装自己,只要同时具备“交入门费”“拉人头”“组成层级团队计酬”就可认定为涉嫌传销。
  利用优惠返现等手段诱人加入,打着政府旗号制造虚假繁荣
  山东公安部门介绍,微商传销往往推荐化妆品、美容美体器械、玉石之类的商品,利用会员优惠折扣、分享到朋友圈返现等手段诱人加入,隐蔽性强。
  微商传销通常不强制缴纳加盟费用,但是要求购买货物才能具备销售代理的资格。当成为代理后就发展次级代理,也就是俗称的下线。
  在山东近期查处的一起微商传销案例中,一个披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衣的团伙利用微信销售原生态纸,只要购买就能取得会员资格。会员可以在微信中分享链接,别人点击链接在该商家购买任何东西,分享人都可以获得该笔消费利润40%的收益。同时会员可以发展代理,一旦下线买东西,就可以获得6%至10%的利润。至案发时,这一传销团伙共发展会员14000余人,遍及30个省区市,涉案金额达1.2亿元。
  目前涉嫌传销的微商有一个共同点,即在朋友圈炫富吹牛,夸大宣传,有的甚至打着政府扶持、重点项目、中央部委特批等旗号,制造虚假繁荣。
  专家建议对微商实行简单备案制,有效监管资金流向
  专家认为,微商的成功依赖于低门槛、轻成本、微创业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由于虚拟市场准入机制不完善、相关法律缺失和监管不力,加之社交媒体的隐蔽性和高额利润的诱惑,微商被传销所利用。
  专家建议出台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健全行业规范及执行标准,制定发布诸如支付技术、身份验证技术等规范性文件,将微商营销行为纳入法治的框架中。目前,对于微商传销的监管主要依靠工商部门,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各部门联合执法。业内人士建议,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等多部门应联合制定管理办法,将微商纳入监管,实行简单备案制,尤其对资金去向进行监管。
  (据新华社济南1月29日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289863
播放数:129544
播放数:5808920全是坑 揭秘新型传销套路“七宗最”
对于遭到有关部门曝光的新型传销手段,鲁网记者进行了梳理归纳,并请山东豪才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帅进行了解读。
  鲁网7月3日讯(实习生 王琦崴 记者 肖飞)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传销的打击力度日渐增强,不法分子也“与时俱进”,不断翻新着骗人手法。对于遭到有关部门曝光的新型传销手段,鲁网记者进行了梳理归纳,并请山东豪才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帅进行了解读。王帅将新型传销手段总结为“七宗最”。
  最常规手段:借贷平台
  过去5年间,国内的互联网P2P平台爆炸式增长。其中不乏不法企业利用监管漏洞,打着网络借贷平台的旗号,组织“拆东墙补西墙”的圈钱活动,并利用传销手法扩大诈骗范围。2015年底,国内网贷平台巨头“易租宝”被曝非法集资,后被证明是“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像易租宝这样一个公司,打着互联网和P2P的幌子,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目前有关部门已经立案查处,正在追缴资产,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对P2P业务,尚福林表示银监会会继续加强监管,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治理。
  最泛滥手段:微商传销
  2017年6月,中国“第一大微商”摩能国际被曝涉嫌传销,“10万代理商遭骗百亿”。媒体指出,摩能国际至少涉嫌违规夸张宣传、产品安全性低、代理模式涉传等3条违规行为。该公司通过压货、库存和洗脑式的交易模式,依靠高额利润支撑层层发展的金字塔式传销组织。
  据腾讯公司统计,2016年微信的月活跃账户数为8.89亿,已超越QQ成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业内人士表示:庞大的用户基数决定了商机所在,让无数人盯上微商这块大蛋糕。微商本是互联网社群共享经济最早的实践者,可惜被急功近利的心态和传销给毁了!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和洗脑传销宣传充斥朋友圈,“好好的一张牌就这么被打臭了!”
  最高明手段:精神传销
  近年来,一种自称“教练技术”的企业培训项目近年火遍各地。学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种课程首先“消除人的羞耻心,然后膨胀人的虚荣心,最后导致学员丧失底线,出现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导师之间乱搞男女关系。”很多学员把“教练技术”定性为精神传销或邪教。
  百度百科将精神传销定义为传销变种,认为它与传销的区别在于:不再依靠层级返利来驱动销售,而是通过洗脑方式,使学员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从而主动把钱财献上。深陷其中的学员,会把发展下线视为重要人生目标。精神传销造成的危害,除了金钱损失,还会使受害人的家庭关系破裂,更严重的会遭受难以治愈的精神创伤。相关人士认为:精神传销其实是一种将成功学、心理学、催眠术和心灵鸡汤、甚至加上宗教等“乱炖”下的洗脑术,布局者往往都精通心理学。
  最隐蔽手段:消费返利
  “先投资1000元才能成为会员,兑换成积分在商城平台消费,过一个周期60-79天,返还全部积分就变成免费了,1年内有6次左右的周期返还,年息500%左右的收益。” 喊出如此动人口号的企业名叫“匀加速”,最近被质疑其实是一家玩“空手套白狼”游戏的骗子公司。近年来消费返利、涉嫌传销等网络骗局数量暴增,但大部分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庞氏骗局,比如浙江的“万家购物”、福建的“万商购物”、温州的“百业联盟”、重庆的“返本壹佰”等企业或网站,先后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处。
  新华社在报道中指出:“你消费、我返钱、零成本购物”,是一种听起来很美的购物模式。到了最后,频频出现资金断链、老板跑路现象,现金秒变积分烂在投资者手中。真正实现了“钱对我来说只是数字”。而且,消费返利模式善于伪装隐蔽,一般会披上正常消费的保护衣。
  最潮流手段:虚拟货币
  日,公安部发布消息,称“五行币”创始人宋密秋(化名张健)被从印度尼西亚缉捕回国。据了解,宋密秋在境外遥控、伙同他人先后推出“云讯通”、“五化联盟”、“五行币”等多个传销名目,大肆组织传销活动骗取钱财。尤其今年以来,以投资虚拟货币“五行币”为诱饵,吸引国内众多人员疯狂参与。甚至在宋密秋被捕之后,仍有被洗脑者仍在积极推行“五行币”。
  金融人士表示,虚拟货币的“老大”为比特币。随着其价格的一路飙涨,引起了各界的广泛注意。不法分子“与潮流接轨”,大肆套用“虚拟货币”、“数字货币”概念,进行传销活动。央行提示称:我国目前尚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企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目前市场上所谓“数字货币”均非法定数字货币。
  最无耻手段:养老投资
  云南省公安厅上个月发布消息,称查实华夏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互联网+众创、众筹、众扶、爱心、就业”工程项目的名义,在经营过程中按照“二二复制公排”模式发展下线,要求参与人员交纳900元入会费成为会员,已入会人员继续向下发展新会员,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返利依据,已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相关嫌疑人目前已被批捕。
  据了解,此类骗局的布局者一般以买养老保险、提供养老服务的名义诱惑老人,要求受骗者进行消费投资。投资者加入后可注册成为会员,并可得到公司提供的等价产品。如果能够发展新会员,还能得到返利。市民赵先生的母亲就是一名受害者。赵先生对鲁网记者说:“有些老人被骗去一生积蓄和养老救命钱。这些不法分子可以说毫无底线、让人不齿。”
  最搞笑手段:慈善骗局
  打着“扶贫济困、均富共生”口号,善心汇于2016年5月进入大众视野。善心汇宣传资料显示,其做了大量的扶贫帮困的具体工作,累计公益慈善救助捐款数千万元,扶贫济困达数十万人。然而,如此“好”的机构,最近被指出涉嫌利用传销手段非法敛财。
  类似的慈善、爱心传销骗局,一般打着互助、互爱和公益的旗号,成立公积金进行敛财。传销分子会鼓励成员进行“爱心捐款”,或是发展新会员,以此积累爱心币,最后兑换现金。所谓“帮助别人,福报自己”。慈善组织成员张先生认为:“以牟利为最终目标的做慈善,是我所见过的最可笑的诈骗套路之一。偏偏还有许多人甘心入局,幻想着最终名利双收。”
  看清套路,远离传销
  王帅表示,新型传销方式层出不求,但无论手段如何发展,都不会跳出用丰厚回报为诱饵的套路。“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别管是肉馅还是菜馅,无论如何符合你的口味,也不要轻易下口,因为免费很可能有毒!”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人陷入传销,人们可以向法律机构进行咨询,或是向公安机关或媒体机构寻求援助。
责任编辑:昀勍
新闻关键词:新型传销;P2P;精神传销;传销手段
头条推荐/热点新闻微商到底是传销还是直销?_Hi商学院
微商到底是传销还是直销?
|HiShop|阅读量:
导读:微商到底是传销还是直销?很多人都认为微商是传销,其实小编觉得微商既不是传销也不是直销,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微商传销这个话题。...
  微商到底是传销还是直销?很多人都认为,其实小编觉得微商既不是传销也不是直销,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微商传销这个话题。
  一、既不是传销又不直销的&微商&
  有的人说是微商是传销,我说微商不是传销但有传销的影子。传销是拉人头发展下线为主拉拢自己的亲朋好友加入,而微商是实实在在卖东西的,但是微商也是发展下线起了个好听的名称叫代理而已,好多代理也是把产品卖给自己的亲朋好友的,所以说它有传销的影子。
  有的人说微商是直销,我说微商不是直销但有直销的影子。直销是砍掉中间环节费的直接到消费者手里的。但微商并没有砍掉中间环节费的,总代 省代 一级代理 二级代理 特约代理 层层拨毛,到了消费者手上已经是加过好多价了,所以它不是直销。但是微商和直销一样都有级别制,所以有直销的影子。
  二、那么到底什么是微商?
  往大里说:是一些企业集团通过微信平台来宣传自己供的品牌企业文化让消费者更多的认可它。
  比如你们朋友圈能看到好多朋友分享的微视频,看着很搞笑的视频,其实是给一些公司品牌做广告,你在搞笑中已经看了广告。那么往小里说:就是微信朋友圈卖东西,通过图片文字把产品分享到朋友圈来销售。比如你打开你微信朋友圈看到的大部分是刷广告的微商。不管什么商吧,都是要销售。
  世界上最牛逼的销售就是传销,我们生活中所有的销售都属于传销,只是被几年前的非法传销影响讨厌这两个字,认为传销就是骗人的。那我们身边的哪种销售不是传销呢?我给你说说传销两个字的本身意义你就能理解了。何为传销:传播品牌,销售产品。
  三、朋友圈刷屏的这些面膜到底是怎么红的呢?
  我们先说说产品吧,微信朋友圈卖什么的也有,但唯独火了护肤品,更唯独火了护肤品中的面膜。好多以前根本没有听说过的牌子面膜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并在朋友圈快速迅速窜红。
  听我给你一一道来:好多公司或一些有钱的老板看准了移动互联网是个营销的好趋势,又知道面膜是属于快消品,又知道消费面膜的又是一些年轻女性,都懂得玩微信。这一切的一切催生这些老板们找一些化妆品厂家OEM面膜,知道OEM吗?
  就是代加工的意思。然后给这些面膜起个名字,然后注册商标。没有公司的老板,租个写字楼,买几台电脑 打印机 办公桌,然后招几个找工作的大学生就开工了,公司就办起来了。这一切就绪就开始炒产品了。微营销玩的是粉丝经济,熟人经济。例如他们会找到一些博客粉丝量多的明星谈合作,你明星在你你的博客或朋友圈发一条图文并茂的消息说自己在用某某牌子的面膜给你50万,50万不够给你100万。
  他们的策略是: 营销第一 产品第二。所以在朋友圈你们看到的都是一些爆款,以前有的一些很火的牌子不见了又出来新的。为什么? 因为这些人知道,这些产品的功效并没有广告那么夸张,到了消费者手里没有发挥出它的价值,顾客就不消费了。没有事,你不消费这个了,那么我就换个品牌,换个包装,继续炒,让你再消费。
  传销合理的理解应该是传播品牌,销售产品,所以这才是微商,这才是。
Hi微商社群来了
还找不到微商赚钱方式的你,快来Hi微商社群一起来365天免费学习,微商开店+运营+营销实战全面提升!
文章分享到:
HiShop销客多专业的微信分销系统源码,对接微信,微博,支付宝服务窗多平台,帮助企业微商做微信分销以及搭建微信分销系统,打
做微商的人一般都会拥有好几个微信号,这些微信号换来换去总是会很麻烦,最近小编发现一个方法能够在手机上下载两个微
欢迎关注HiShop官方微信
搜索“HiShop999”,HiShop电商经验谈510被浏览219,891分享邀请回答1764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2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商是不是变相传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