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的平均收入一年的真正收入到底是多少

现在的农民,人平均年收入是多少?有没有具体的数字?城乡差别是不是进一步拉大了?
中国农民的平均收入为2110元人民币
(合255美元),如果按联合国标准,每天每人生活费低于1美元算贫困人口的话,
则我国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几乎都处于贫困状态。
农民的贫富差距也相当大的。
少的一年少于2000
平均下来,农民人均收入官方数字是2000多,不到3000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09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预测,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176.9元。
  其中...
陕西 这里一般是200
复制 四川人均月收入 2006
到网站页面中间的空中,点百度搜索。就能查到四川的人均收入。
你查别的省市的把名字改下就好了。 2006的意思查2...
答: 做b超医生说孩子腿短,可朋友跟她老公个子都很高腿都很长,为此他们俩都觉得很疑惑,想知道怎么回事~
答: 能源、就业
答: 民主就民做主吧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8张图告诉你日本农民比中国农民一年收入差的不是一个数量级!8张图告诉你日本农民比中国农民一年收入差的不是一个数量级!春光灿烂百家号日本总人口1.27亿,而农民数量已经跌破200万,只占总人口的1.6%。发展到今天日本的农民有三大问题:1.日本农民太少;2.日本农民年龄大;3.日本农民收入高永尾宗男,他原来是当地町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年已经68岁,退休以后就在家里耕种祖传的农田。永尾先生祖传的家业主要是稻田,稻田的总面积有三町,一町15亩地。总共45亩地,这在当地属于很小的农户,一般大些的有几百亩。所有的环节都是使用农机,撒农药也是用一架小型的无人飞机,所以除了收割时需要临时请几个人帮忙之外,平时的管理,永尾先生自己一个人足够了。在当地像他这样种稻米的话,亩产是700斤左右,三町地一年的产量一般是3万斤,收入是380万日元,相当于24万元人民币。扣除秧苗和农机折旧成本,以及临时雇人帮忙的支出,纯利润是50%,也就是纯收入为190万日元,也就是12万元人民币。这一个数字,在中国人开起来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是在日本,还不及一名刚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毕业生的年收入,自然是养不活一个家的。永尾先生,他除了耕种这45亩地之外,还抽出一部分时间去町政府帮忙处理工作事务,加上他每月16万日元,相当于1万元人民币的养老金,加上夫人一个月10万日元的收银员工资,夫妻两人的年收入也可以达到500万日元,相当于30万元人民币。一位当地的佐藤先生是一个50几岁的中年男人,除了种植大约150亩水稻田之外,还养了100头牛,还有一个种植蓝莓的果园。佐藤家也算了一笔账,种粮食的收入,一年有1000万日元,牛是日本著名的丰后牛,一头牛可以卖80万日元,50头就是4000万日元(一年卖一半)。再加上蓝莓和蓝莓酱的收入,一家人一年的收入超过8000万日元,相当于500万元人民币。扣除成本和临时雇人的费用,实际年收入至少也有5000万日元,大约340万元人民币。这个收入在日本算什么水平?日本政府对于农民有许多政策性补贴,补贴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对购买农业机械,譬如像收割机、耕田插秧用的拖拉机等等设备,日本政府都给予20%的补贴。二是对于长成8成熟的稻谷作为饲料使用的农户,以1000平方米稻田,也就是一亩半稻田补贴8万日元,大约5000元人民币。像永尾先生一家3万平米的稻田,全部种上粮食,在稻谷8成熟时收割作为饲料的话,政府就会补贴你240万日元,也就是15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你只要把水稻种上,不管收成好坏,到时把8成熟的稻谷交给政府收购,就可以得到240万日元的钱。这一政策也导致一部分老年农民干脆把土地出租个大户,然后从大农户手中获取土地租金,一般是1000平方米5万日元,大约3000元人民币的租金所以在日本农村,你只要勤奋劳作,收入并不比城市的居民来的低,日本许多农民不愿意去大都市里生活,不愿意去城市里做农民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他们在农村的生活,实际上要比城里人过得滋润。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春光灿烂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日分享实时财经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热点新闻评论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24小时排行
产业市场近期专题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 如今一年收入680万|小岗村|年收入|生态农业_新浪新闻
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 如今一年收入680万
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 如今一年收入680万
  原标题: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如今一年收入680万!习总书记亲自考察!
  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因首先实行“大包干”而闻名全国,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78年末,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了红手印。小岗村的大胆改革,推动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广。从1978年到今天,小岗村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如今在新时代,小岗村又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呢?
  大包干带头人土地集中流转 农民变股东
  今年74岁的严金昌,是当年小岗村大包干按手印的带头人之一,这家以他名字开办的金昌食府成为小岗村生意最好的农家乐。很多来小岗村旅游参观的游客,都会选择到他家的饭店吃饭。吃饭之前,游客们纷纷和严金昌合影留念,严金昌就像导游一样,向游客讲解当年大包干的真实情况。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严金昌:这是日习总书记到小岗村,到我们家,在门口拍的。
  2012年小岗村实施“两年大变样”工程,沿街的房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资金来源由政府补助和村民自筹相结合。房子建好之后,依托小岗村的旅游资源,严金昌家里开了以农家菜为特色的农家乐。包括前面大厅和后面的包间一共有十多张大餐桌,一年的纯收入有十多万元。
  随着小岗村旅游的发展,前来参观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严金昌准备再增加一些包间,同时在楼上装修几个房间,作为农家乐住宿的地方。
  严金昌家里原来有30多亩土地,都分给了五个儿子,去年孩子们都拿到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土地承包合同书,这些土地以每年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村集体,村集体则给他们发放了集体资产股权证。
  严金昌:拿土地入股,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份,农民变股东。
  有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股权证,严金昌的孩子们可以拿租金、分红利,土地真正变成了农民增加收入的资产和资本。
  在严金昌家的后面,是一片石榴园,这片石榴园里就有严金昌家的十多亩土地。2014年这里的50多亩土地都流转给一个山东老板,专门种植新品种石榴和金银花。身体还很硬朗的严金昌被老板聘用,负责石榴园的日常管理,每个月有2000块钱收入。
  在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里,严金昌指着一张照片告诉记者,这是后来开始宣传大包干精神之后,他们十几个带头人于1980年合了一张影。
  1978年,包括严金昌在内的十八位村民,冒着极大的风险,按手印签订了“生死文书”,最终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在距离大包干纪念馆不远,还保留着一栋1978年之前的茅草房,如今已经成为小岗村的一个景点,帮助游客了解当年的小岗村。
  严金昌:这就是我们当年都住这种房子,上面盖的草,下面是泥巴垒得墙,上面盖得草,过去没有钱,在大包干以前,小岗村没有一块砖,没有一片瓦,家家住的都是茅草房。
  在茅草房的里面,摆放着当时村民家里的全部家当,这是1978年以前小岗村的真实写照。大包干以前小岗村是凤阳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代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正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严金昌他们才秘密按手印,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户。
  实行分田到户之后,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1979年小岗村实现了粮食大丰收,打下的粮食不仅填饱了肚子,还能有一部分收入。这栋建于1985年的砖瓦房,就是小岗村民有了收入之后盖的新房子。
  严金昌:1979年干了一年整个就解决了温饱,并且家里都余了两个小钱。到1985年家里有钱了,由原来的草房子变成瓦房了,那个时候很先进,家里搞得亮堂,砖瓦结构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看到,1985年之后,村民家里的家具摆设有了很大变化,梳妆台、写字桌、缝纫机、电视机开始进入到村民家中。
  严金昌:现在瓦房变成楼房了,小岗村在一天一个变化,你看在小岗村整个的都是同一个规划、同一个建筑,家家住的都是一样的房子,家家都有小轿车。
  不用农药化肥,不用除草剂
  小岗村鸭稻米价格翻5倍
  三十九年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对增加粮食产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地包产到户、分散经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耕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地块分割,农业机械和科技难以开展大面积作业,严重影响土地的收益和效益。为了提高农业效益,小岗村又把分到各家各户的土地再一次集中起来。
  程夕兵是小岗村的种粮大户,包括流转租赁和承包管理的耕地一共有590多亩。由于连续两个多月没有下雨,已经种了二十多天的稻茬小麦到现在还没有出苗,程夕兵心里有点着急,赶紧到地里抽水进行浇灌。
  按照小岗村的规划,2018年要把水利工程修到这里的高岗上,到时候小岗村90%以上的土地都可以引水浇灌,能够做到旱涝保收。程夕兵耕种的这块旱地,一旦有了水,就可以种一季水稻一季小麦,提高土地的收益。
  为了提高种粮的效益,小岗村与安徽科技学院合作建设了小岗现代生态农业研究所,专门划出65亩土地,用于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目前他们正在开展鸭稻、虾稻等循环生态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
  种粮大户 程夕兵:现在这一块就是讲有机稻,做的是有机稻,这四个棚子是养鸭的,里面是不用化肥,不用化学农药,不用除草剂。
  不用农药化肥,不用除草剂,水稻生长全靠这些驯化的野鸭。一亩地只要放养10到15只鸭子,就可以靠它们吃掉田里的杂草,同时鸭粪还是很好的有机肥。在试验田里还安装了诱虫设备,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虫子尸体,这些虫子可以用来喂养鸭子,这样等到鸭子长大的时候,还能增加一份收入。
  程夕兵:水稻栽插一个星期,这里面鸭苗就要放进大田了,到杨花灌浆期的时候,鸭子也就育肥出来了,这样的话鸭子可以出售了。
  程夕兵种植的普通水稻加工成大米之后,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只有2块多钱一斤,而这种有机大米的销售价格接近10块钱一斤,同样一亩地可以增加几倍的收入。程夕兵打算明年在流转的土地上试种一些鸭田稻。不仅如此,程夕兵还在建设一个粮食烘干和仓储为一体的加工厂,两台烘干设备已经到位,再也不怕刮风下雨,而且也能保证粮食质量,水分杂质都达到国家收购的标准。
  程夕兵还有一个计划,打算在烘干仓储厂房正常运行之后,再建设一个粮食加工厂,拉长粮食生产的产业链,提升农业种植的附加值。
  程夕兵:这样走向市场,就地深加工,每一斤粮食最起码又要增加了10%左右。我们敢投入,下一步回报,我们心里也有底,这样我们建下去从种到收,从烘干、到加工、到餐桌,这样能保质保量的吃上放心粮。
  酵素做农药 小岗村民种植绿色蔬菜
  户均收入8万元
  为了提高农业效益,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小岗村和安徽农垦集团合作经营4300亩高标准农田,全面探索新的农业经营体制。而村里新一代的致富带头人周党之,则是通过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带领大家致富。
  这几天,正是小岗创先生态蔬菜种植合作社的黄瓜、辣椒上市的季节,外面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度左右,但是蔬菜暖棚里却是生机盎然。工人把采摘的黄瓜、辣椒装箱装袋,然后一个个称重之后装上厢式货车。负责人周党之把一袋品相不好、个头较小的辣椒专门挑了出来。
  小岗村创先生态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周党之:像这样在大棚边上受冻的,我们就不能弄到市场上去卖,这个我们就把它销毁掉了,扔掉了。
  夜里十二点多,周党之拉着白天采摘的黄瓜辣椒等蔬菜,到六十多公里外的定远县城蔬菜批发市场进行销售。当周党之到达定远县城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多钟,借着路灯的光亮,周党之和工人开始卸货,他们把成箱的黄瓜和大袋的辣椒搬下来,摆放在道路边上,等待客户前来购买。到凌晨两点多钟,周党之的蔬菜已经售卖一空。
  2014年,包括周党之在内的6户村民流转了100亩土地,成立了创先生态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出资发展现代农业大棚蔬菜。之后又有10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总共流转土地150亩,一共建设了92个小拱棚和12个冬季暖棚,2016年合作社收入100多万元,户均8万多元,作为最大的股东,周党之收入25万多元。
  为了保证合作社的蔬菜绿色有机,减少农药的使用,周党之自己酿造了几十桶酵素,用来给蔬菜预防病虫害,增加营养。酵素的主要是卖菜剩下的、品相不好的西红柿。西红柿经过清洗干净之后切碎,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加上红糖进行发酵,三个月之后就可以给蔬菜喷洒使用了。
  周党之:发酵过以后,它打到蔬菜上可以杀菌,它又是叶面肥,所以这个东西打上是无公害的,是很好的,我们这是可以饮用的,因为我们搞的干净、卫生。就像酒一样的,酸溜溜的。
  周党之告诉记者,无公害蔬菜、口感、品质都要比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的蔬菜要好,为了达到生态绿色有机的种植过程,他们还从国外引进了高频振动传粉技术,来实现大棚蔬菜的授粉结果。
  周党之:如果是用老的方法,那是有激素的,对人体是不健康的,所以我们是绝对不用的。
  为了提高收益,周党之主要以反季节蔬菜为主,特别是过年前上市的反季节蔬菜收益最高。这些反季节蔬菜主要种植在暖棚里,每个暖棚的造价高达12万元,一年能够种植两季蔬菜。
  周党之:像这样的西红柿还有一个多星期至十天就可以上市了,这个上市时候我们送超市是两块钱一斤,一亩半地来讲我们可以在35000块钱到40000块钱,全年的收入在60000元,
  合作社的小拱棚不仅保温性差,而且抵挡大雪等灾害天气的能力差,所以收益要低一些,一年只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今年周党之利用政府提供的一比一大棚改造项目,合作社投入56万元,政府补贴56万元,拆掉了30多个简易拱棚,新建了两个连栋式蔬菜种植大棚。
  周党之:这个空间比较大,大机械可以进来工作,我这里面准备搞火龙果,它的效益比种植蔬菜又要高,我准备打造1万平米,现在盖好是接近7000平米了。
  2013年底,小岗村率先在安徽省开始土地确权试点,目前小岗村耕地全部完成确权登记,全村已流转土地8800多亩,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高效农业。2016年,小岗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8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69元,相比2012年的10200元,增长58.5%。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吴小林:打造现代农业平台,作优第一产业;打造工业园区发展平台,做强第二产业;打造乡村旅游平台,做大第三产业。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核心,提升我们小岗村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半小时观察:
  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在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他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既是对小岗村的殷切希望,也为新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同时,它地处中部,是传统的农业区,小岗村自身的特点很具典型性,是研究中国农村发展的极佳样本。从打破大锅饭的大包干,再到土地流转、合作经营,从注重产量的粗放生产到生态环保的绿色农业,在小岗村身上,我们看到中国农村近四十年发生的巨大变化,也看到了新时期、当年的改革者重新上路的脚步。小岗村日新月异的变化预示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正从美好的蓝图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张建利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农民的平均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