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为什么不推出双4g双卡双待手机机

库克不给力 iPhone双卡双待还得靠马云_网易手机
库克不给力 iPhone双卡双待还得靠马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库克不给力 iPhone双卡双待还得靠马云)
作为一个苹果手机用户,在享受着iOS系统的流畅和稳定的同时,也承受着一些无法言说的痛。这其中,双卡双待就是一个痛点。这个在安卓机上几乎已经普及的功能在iPhone上至今依旧没能实现。据传iPhone8可能会有双卡双待功能,但笔者已经等不及了,自己动手将iPhone&7&Plus改造成了双卡手机!苹果iPhone如何实现双卡双待我们都知道,苹果iPhone一直以来都只能插一张SIM卡,但很多苹果手机用户由于工作原因、信号原因、流量原因等,不得不使用两张手机卡。以笔者为例,一张手机卡从大学时就开始使用,从老同学到新同事,都存着这个手机号,从各类社交网站到各个金融APP,都绑定了这个手机号,要说换卡换手机号,那简直是噩梦。再买一部手机?不存在的,不仅携带不方便,最主要的原因是囊中羞涩啊,不然为什么要用更便宜的流量卡……但机智的劳动人民总能想出各种办法让iPhone能变身双卡手机。下面就看笔者是如何实现iPhone双卡双待的。各类双卡苹果皮大行其道不知从何时起,解决问题的途径从百度变成了万能的淘宝,淘宝上各类神器可不少,想当年笔者在大学的时候搜索宿舍神器,就淘到不少好玩实用的工具。想必淘宝上一定有实现iPhone双卡的神器。于是笔者搜索“iPhone双卡神器”。各类苹果皮果真不出所料,淘宝上有大批的所谓“苹果皮”的工具。笔者深度研究了一番,将目前淘宝市场上的双卡工具主要分为这两类:一、类似随身Wi-Fi的双卡伴侣这类手机伴侣大多独立存在,和手机无线连接。双卡手机伴侣而无线连接的方式又分为4G数据连接和蓝牙连接,不过目前市场上的这类产品大多以蓝牙连接为主。也有不少产品有自己定制的APP,可以通过APP的服务器相连。这类产品和原生电话应用最大的区别在于接听电话和接收短信。接听电话时,手机并不能弹出接听界面,仅能发出响声和弹出通知界面,必须解锁手机进入APP界面接听电话以及挂断来电。虽然从iOS&10系统开始对于这类APP有相关优化,但相比于原生电话应用在体验上还是有很大差距。这类产品大多不支持电信卡,也不支持使用副卡流量。看来笔者想要完美的主卡通话和副卡流量这一功能是没法通过这类手机伴侣实现了。二、充电宝手机壳和伴侣二合一这类产品看起来比第一种高端得多,而且有些还自带充电宝功能。带充电宝的苹果皮这类产品就像一个手机壳一样,包裹着苹果手机,因此很多商家直接把它称为苹果皮。其实这类苹果皮和第一种产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像一个手机壳一样套在了手机后面,改善了第一种双卡伴侣容易丢失的毛病。但这类产品依然无法使用副卡的流量,两者切换也极度不方便。还有第三种实现双卡的产品,这类产品看起来黑科技十足,直接在iPhone的卡槽上搞事情,一起来看看。第3页:将iPhone的卡槽强行变成双卡将iPhone的卡槽强行变成双卡这类产品打起了iPhone卡槽的主意。将iPhone的单卡槽延伸出另一个卡槽,通过手机壳绑定在手机背后,再通过手机软件实现双卡功能。iPhone卡槽扩展这类产品看起来就比较神奇了,但笔者还看到了一个更神器的东西。iPhone双卡卡槽这款产品竟然直接将iPhone的卡槽变成了双卡卡槽!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呢?就让笔者从安装开始为大家讲解。这款产品在商家的描述上写的是动手能力不强的最好不要自己尝试,但笔者作为一个修任何电器都不会少零件,还能多出零件的DIY大神必须一试。准备开干包裹里的东西并不多,只有一个双卡卡槽,一块很薄的芯片,一个特制的剪卡器。笔者选取了iPhone&7&Plus为大家讲解。两张卡均为联通卡,看看到底能否实现iPhone双卡功能。首先剪卡,这个剪卡和你之前剪过的任何SIM卡都不一样。我们知道,SIM卡分为大卡、micro&SIM卡、nano&SIM卡,iPhone&7&Plus上使用的是nano&SIM卡,而我们需要在nano&SIM卡的基础上再剪去一半左右的大小。剪卡的时候要注意方向,而且由于这类产品刚上市没多久,剪卡器做工也比较粗糙。所以一定要选择原生nano&SIM卡,不能使用旧款大卡裁剪之后的卡。剪好的SIM卡可以看到,剪好的SIM卡边缘很粗糙,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剪卡器背面进行打磨,而且最好将该SIM卡打磨得薄一点。毕竟要放进去两张卡。接下来就是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装配环节,一起来看看。(部分图片来自淘宝)第4页:你以为你能自己装上双SIM卡?你以为你能自己装上双SIM卡?将剪好的SIM卡放进小铁片和芯片的中间位置。将芯片安装进定制的双卡卡槽(或者可以叫卡框)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剪的卡是作为SIM卡2使用,而卡1是不需要剪卡的nano&SIM卡,如果是iPhone6/7这种小屏幕手机,可能nano&SIM卡也需要打磨一下。装配好的双卡如图所示。卡槽对比可以看到,改装好的iPhone&7&Plus卡槽满满当当地装进了两张SIM卡。而整体大小和原装卡槽一样大。如果你打磨得不太细致,你会发现并不能插进去,因为这个双卡神器对SIM卡2的大小和装配要求很高,稍有偏大偏厚就无法插入。顺利插入之后,会显示如下画面。iPhone&7&Plus截图经过短暂的网络搜索,iPhone&7&Plus主页的时间下方会多出一项,显示SIM-1,表示现在是SIM卡1待机状态,如果要切换成SIM卡2,需要手动拨打002号码,由定制卡槽上的专属Arm芯片处理程序切换SIM卡。这颗Arm芯片采用32位处理器,厚度只有0.1mm,与柔性电路板结合。正是因为要求的精度太高,所以会有很大概率造成卡2严重接触不良,此时会显示如下画面。重新安装好后,使用iOS自带电话APP拨打002,会切换到SIM卡2,但需要有网络才能切换,也就是说必须连接Wi-Fi或者打开蜂窝移动网络。切换过程会持续约30秒到一分钟左右。iPhone&7&Plus截图切换好后,同样的位置会变成SIM卡2。到这里,你也许会发现有点不对劲,明明我们要的是双卡双待,为什么这里变成了卡1卡2切换?那是因为这款产品只能实现单卡单待,如果想要实现双卡功能,还需要去网上营业厅给两张卡分别办理呼叫转移业务。开通呼叫转移笔者分别给两张卡都办理了呼叫转移业务。当卡2不在线但有来电时,便转移到卡1接。同理,卡1不在线有来电时,就转移到卡2接。这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双卡双待的功能。
这种实现双卡的方式虽然相当神奇,不仅运用了硬件设施,还运用了SIM卡软件功能,甚至还需要调用运营商的呼叫转移。但这种双卡神器也有几个弊端。一、这种方式虽然能接到不在线的那张卡的电话,但却无法收到那张卡的短信,必须要手动切换到另一张卡才行;二、卡1卡2切换速度不够快,会出现几十秒没有信号的情况;三、各大运营商会收取不同类型的呼叫转移通话费,增加了相应的支出。◆总结看到这里,你也许明白了这几种实现iPhone双卡双待的方法。但以上几种方法只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双卡功能,想要完全的双卡双待还是得等真·双卡iPhone发布。如果你对iPhone双卡的需求不是很大,那么建议你等新款iPhone发布,如果你对双卡iPhone有极大的需求,那么你只能妥协于这类“阉割版”双卡双待神器了。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段嘉祺_NT7312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为什么国产手机都是双卡双待?苹果却拒绝
如今,双卡双待已然成为手机最常见的配置,不管是从国产手机到跨国企业,还是从知名厂商到山寨机,就连在国际市场排名第一的三星,也追逐起双卡双待,那么,为何双卡双待手机备受热捧呢?
其一,中国拥有10亿多移动用户,但是三大电信运营商网络表现不一。中国移动覆盖广,但是,上网速度差强人意;中国联通网络快,但是覆盖盲区不少;中国电信天翼4G网络覆盖最好,但很多用户还是联通移动的号码,因为中国携号转网进展缓慢,不愿换号的用户,只能希冀与双卡同时在线,这就给双卡双待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双卡双待一般涉及到两家运营商,用户可以任意选择其服务,因此,灵活性比较大,颇受用户欢迎。
其二,就是购机成本上的差异,国内用户想使用双卡双待手机多是为了节约用机成本,因为往往手机很贵,但是SIM卡却很便宜。
简单说下,双卡双待的优点:
第一、方便使用,拥有2个号码,但是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国内一些用户使用双卡手机多是为了掩人耳目,将一张卡隐藏可以他人的“监视”。
第二、你可以选择使用话费便宜的来通话;流量需求大的用户,还可以办理一张专门上网的流量卡,节约成本。比如办理一张电信iFree卡,0月租,本地拨打省内电信号码免费,全国接听免费,流量全年不清零等,沟通无成本。
第三、全联络,适合野外探险等需要密切保持联系的场合,不用担心遇到网络死角。
那么,苹果为啥不出双卡双待手机?
首先苹果是注重极简设计的一家公司,所有产品都追求尽可能的简化、轻薄,比如的mini、Air等机型的发布。显然,已经十分紧凑的iPhone内部空间容不下通用的双卡槽设计。从越来越小的SIM卡卡槽到Lighting数据接口,可见苹果恨不得将外部扩展接口做得越来越小。
苹果这种为了空间可以修改SIM卡标准两次,摄像头不得不突出,甚至连耳机插口都砍掉,仅剩小得可怜的SIM卡和Lighting数据接口的公司,怎会在iPhone里再增加一个卡槽呢?
其次,国内运营商有三种不同的3G制式,但在以欧美为主的这些发达国家,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美国,四家运营商,两种网络制式,CDMA2000和 WCDMA,不仅选择多,而且通用性更强,双卡双待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合约机基本上都是机卡一体的,同时在国外携号转网也十分方便。
所以,除工作或少部分原因外欧美一些国家的用户很少使用双卡,而苹果的首要目标市场恰恰是欧美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首要目标市场鸡肋的功能,苹果会特别进行开拓吗?
技术来说,想要实现双卡双待其实对iPhone来说肯定是毫无压力的,不过这个功能显然带有很明显的“中国特色”。按以往惯例,除了手机价格,苹果公司并不会对任何地区的手机版本做任何特殊的处理,所以笔者认为,这也是为什么苹果至今没有单独为中国用户做双卡的原因。
iPhone双卡双待的解决之道——一卡多号
对于国内大部分手机用户特别是商务人士来说,双卡双待功能还是很实用的。使用iPhone如何也能实现“一卡多号”?现市面解决双卡方法,可以分为软件和硬件。
例如,给iPhone配备一部特质手机壳,手机壳内插第二张SIM卡与手机通过蓝牙相连。不过产品的稳定性、便捷性及资费计算需要用户在决定使用前仔细考量一下。
若走软件路线,相对就比较简单,比如说中国电信推出的“天翼小号”:iPhone用户只需安装一款APP,即可实现双卡双待功能。不换SIM卡,更不用接入外置蓝牙或WiFi硬件设备,iPhone轻松变身“双号双待”手机。而且拨打小号当地电话,语音资费低至0.1元/分钟,资费也便宜。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6G全国流量仅需19元/月
全新升级,省内省外放心用
今日搜狐热点苹果为什么不推出双卡双待版的iPhone手机?
首先,苹果手机的产地在美国,而双卡双待这个特色缘起于中国。美国人并不需要双卡双待服务,所以苹果公司没有必要耗费财力物力去开发研制。其次,大家可以看到苹果手机的设计越来越纤薄,而且自从iphonex问世,苹果手机追求的不再只是纤薄,还要小巧。所以要求手机内部的零部件必须安排的恰到好处,因此手机内部已经毫无空间去设计一个巨大的卡槽。还有,在我们中国市场,iphone销售量一直是首屈一指的,国人一直特别支持苹果手机。如果将苹果手机设计成双卡双待手机,那么有两张手机卡的用户只需要买一部苹果手机就满足需求了,那样就会影响苹果手机的销量,这也是苹果不推出双卡双待的原因。其实大家不必跟风追求苹果手机,如今国内的一些品牌手机功能也很强大,而且价位低廉,我们为什么不支持国货呢?
展开阅读全文
, 才能进行评论
iphone不出双卡双待,肯定不是技术的问题。是想多卖出一部手机。对于有两张卡的,肯定需要两个手机。另一部手机,至少有可能选择iphone。如果出双卡双待,iphone会减很多销量。就像iphone8几年只发布64g和256g,全都是苹果坑用户的套路。
展开阅读全文
, 才能进行评论
苹果手机在性能上已经没有槽点可以说了,不过,还是会有很多人抓住苹果不能双卡双待这个点来吐槽。其实鸟哥早前也有这样的疑虑,为什么苹果不支持双卡双待呢?原因有三。首先,苹果在技术上肯定是没有问题,毋庸置疑,说哪家不能双卡双待也不能说苹果不行。所以这不是技术问题。曾有内部人员透露,苹果主要是在规避双卡双待的专利,因为如果苹果手机要做成双卡双待的话,需要向第三方交这部分专利费。第二,在美国,手机需要和运营商绑定销售,也就是和最开始国内小米华为等厂家直接通过运营商销售一样,苹果也需要选择运营商合作,这也就决定了苹果不能支持双卡双待,否则用户将自由选择运营商。其实大家在国内也知道,苹果最开始进来中国也是和联通、电信合作,也是不能用其他运营商的卡。这也让移动用户很头疼。对利益在作祟。在苹果自身定位上用苹果的都是高端人群,如果需要自然会买两部手机,工作一部,生活一部,如果一部苹果就双卡双待了岂不是降低了利润了。总的来说,目前需要双卡双待的主要还是在中国地区,国外朋友还没养成双卡双待的习惯,不过,小林数码倒愿意看到苹果能够和三星学习,推出中国区的双卡双待版本,大家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 才能进行评论  自双卡双待手机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国人追捧。如今无论是千元机还是旗舰机,双卡双待俨然成为标配,不少人调侃,若iPhone推出双卡版本,将“再一次改变世界”。  更让人称奇的是三卡三待方案,虽然在国内并不常见,但巴西等一些国家却是非常流行,因为依靠单个运营商无法满足全国的通信需求。下面为大家说说多卡多待的那些事。  市面上的三卡方案  其实早在2013年,联发科就推出全球首个三卡三待(Triple SIM)3G智能手机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三张SIM卡可以在3G/2G移动网络中无缝切换,其中一张SIM可以用于网页浏览等数据业务,并且不会影响到其它SIM卡的通话业务。  高通自然也没有放过这块蛋糕,为骁龙200、骁龙400系列加入支持三卡三待(TSTS)特性。高通Gobi调制解调器使用户能够在一个终端上同时使用多个网络,同时主SIM卡最高支持21Mbps的HSPA+网络。  多卡多待为何流行  一机多卡的方案在许多新兴地区十分普遍,常见的就是双卡和三卡。各个运营商之间的流量和通话资费存在差异,跨地区漫游并不便宜。而有了多张SIM卡随时切换,分别用于本地和外地,或是通话和上网,选出最实惠的组合,方便了很多商务人士和多运营商地区的用户。  特别是在巴西,运营商采用的是预付话费套餐,用户能够免费进行网内通话,而跨网络间的通话收费比较高,准备多张卡可以使不同网络的用户相互之间免费通话。  那些三卡三待神器  LG曾推出一款名为Optimus L4II的小钢炮,巴西定制版加入3个SIM卡卡槽。Optimus L4II采用3英寸240 x 320分辨率的屏幕,配备512MB RAM+4GB ROM,1540mAh的电池以及200万后置摄像头。虽然配置方面毫无亮点,但是三卡三待功能使该机在巴西市场依然大受欢迎。  三星也面向巴西市场发布一款名为Galaxy Star Trios的三卡三待手机,采用3.14英寸240×320显示屏,512MB RAM+4GB ROM,2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电池容量为1300mAh。毕竟是几年前的老机型,配置方面非常古老,不过在巴西同样受欢迎。  这些都是元老级的三卡三待智能手机了。2014年宏碁发布了Liquid E700的三卡三待手机,在之后的2015年第35届台北电脑展上发布又一款三卡三待手机——Liquid X2。该机搭载MT6595八核处理器,采用5.5英寸的屏幕,前后均采用1300万像素摄像头,4000mAh电池。  总结  由此可见,SIM卡的形态取决于独特的市场环境。随着手机内部空间集成度的提高,SIM卡越做越小,近年还出现了虚拟SIM卡。该SIM卡以形式存在,没有独立的硬件实体,却有和传统SIM卡一样的通信功能。不妨猜猜未来iPhone将拿出怎样的解决方案。 阅读全文我们都知道苹果的iPhone是非常受欢迎的手机之一,而苹果的iPhone相比其他手机有不少优缺点,而其中最为中国用户所关注的就是iPhone的双卡双待功能了,而苹果将在新一代iPhone中加入双卡双待的这种消息已经陆陆续续的传了4、5年了,我们用户似乎都习以为常了。但在今年双卡双待的消息似乎比以往都要更加确信,尤其是苹果将会为中国推出双卡双待的特别版的方案让我们尤为注意。其他国家可能会发售普通的单卡槽iPhone,但是同时配备虚拟Apple SIM卡来实现双卡双待。
毕竟早在2016年,苹果就已经在中国地区申请了两项关于双卡双待的专利技术,这两项专利分别为双SIM网络选择和双SIM设备的功耗降低技术,也就是说技术上已经是可行的了,而双SIM卡也是用户所需要的,那么为什么为双卡双待的iPhone迟迟不推出呢?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根据有关消息我们不难发现,2020年很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开通携号转网的功能,这个时候用户可以自由的选择运营商,那么双卡用户的需求会大大降低,由此来看iPhone不推出双卡双待也是顺应趋势的体现。
其二,现在各家厂商除了外观上的创新,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5G新技术的支持上,高通联发科等厂商会在5G时代标配全网通。所以手机厂商不需要根据不同网络或者不同运营商来进行生产计划,而消费者也不需要考虑不同运营商之间的不同,所以使用双卡或者多号的用户会更少。
其三就是苹果现在所在推广的虚拟卡了。目前e-SIM卡技术已经能够在可穿戴设备上进行使用,而e-SIM卡这一技术,可以让用户能够在网上自助办理相关的业务,减少了运营商方面的人力成本与实体卡制作研发成本。而对于用户来说,虚拟SIM卡也能很好的解决入网转网的销号问题,可以更加方便地对运营商进行切换,降低用户换号的成本。对于手机厂商而言,也可以减少对于SIM卡模块的研发,减少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
随着国内漫游费的逐步取消,手机归属地和套餐的麻烦就不会出现,解决了相当部分的需求。而苹果的Apple SIM也就是虚拟卡的功能,已经可以很好的解决双卡双待所能带来的问题,虚拟SIM卡还能有效地节约手机内部紧张的空间问题,所以苹果暂时也不急着加入双卡双待的模组模块。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苹果不推出双卡双待,而去积极推广虚拟e-SIM卡技术非常合理。而随着眼下运营商逐步取消了长途漫游费和归属地等举措,加上未来会推行的携号入网和虚拟技术,在提速降费、5G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双卡双待的需求已经大大的减弱,苹果或许真的不用推出双卡双待的手机了不是吗?对于苹果的双卡双待功能你是期待呢?还是无所谓呢?一起来评论区里说说吧。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O6ROk=vOhnU5UALN=AokHa4RGpzVyQtv8RkLEH9MTtoGk2.jp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双卡双待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