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花3万玩王者荣耀之最坑小学生,这个社会怎么了

小学生玩王者荣耀花光家中一年收入,外婆被气入院,家长:系统有漏洞--扬子晚报网
小学生玩王者荣耀花光家中一年收入,外婆被气入院,家长:系统有漏洞
& & & & 江西吉安11岁的男孩聪聪在王者荣耀中消费了数万元,而孩子的家长一直被蒙在鼓里。当天,聪聪的外公收到一条消费短信,他从未使用过的信用卡竟然有了一笔300多的消费记录,他赶紧到银行查询,发现信用卡已经透支一万九千多,回家一问才知道,聪聪共用了3张银行卡,共花费35000多元玩王者荣耀,是家中一年的收入,聪聪的外婆也因此气到生病住院。聪聪的家长表示,相关支付系统存在漏洞,孩子可以跳过银行卡密码进行绑定和消费。目前游戏客服表示将适当退回一部分钱。
来源 看看新闻NEWS,江西都市报
| 微矩阵…> >正文
腾讯王者荣耀还能花光家里所有积蓄?遇到小学生你会怎么办~
数日前,深圳一名小学生在三个月内花光爸妈辛苦几年积攒的所有积蓄,据悉这位英勇的小学生将家中的3w余元全部用于购买游戏中的道具,腾讯方得知对象系未成年人,决定全部退还消费金额(为腾讯点赞)王者荣耀是腾讯旗下最火的一款手游,目前注册用户已经超过2亿,但是小伙伴经常在感叹王者农药是小学生的天下据数据统计这款手游年轻用户居多,11-20岁的占比为54%(小编就想知道4-14岁的占比是多少)小编估计30%的是肯定有的,那么问题来了,你遇到小学生的几率是多大?每局游戏由10个人组成,其中大概率是三个小学生,震惊了没?惊讶了没?当你全对最坑的时候你还敢骂小学生不?咳咳咳,咱是聊社会问题的,不能跑题~对于未成年人玩游戏花费家长积蓄,游戏公司不是每次都像腾讯这样全额退款,也有退部分的,也有不退的,就游戏公司该不该退款的问题,小编觉得不改退,自己的熊孩子凭啥要求别人来买单,你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http://www.19yxw.com/Article//495949.html 19游戏网整理报道编辑为您推荐的相关文章想必大家都见过小学生玩LOL的各种奇闻异事,玩排位连跪砸电脑什么的都不稀奇,现在就连王者荣耀也出现这样的逗比事情!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个奇葩的小学生,是吾辈的楷模,玩游戏这么认真,也是没谁了!近日有小学生玩王者荣耀排位最近有一个节目针对一些小学生进行了采访,主题主要是问小学生都玩什么游戏?都对哪些游戏充钱,都冲了多少钱。在调整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都是在玩王者荣耀,其他一下小部分的人是在玩倩女幽魂、球球大作战、酷跑、我的世界、阴阳师。而大家好,我是日常君!当你看完这篇文章的的时候,别人已经看完一页的书,或者做了一道题,或者听了一首歌,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为什么他们王者荣耀没有你打得好了吧?相信很多英雄联盟玩家都有一个体验,刚开始去玩王者荣耀的时候都会要说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的玩家是真的多,各种土豪也有很多,大手一挥几千人民币抽点皮肤都是小意思,这不就有一位玩家冲了3000人民币,不过更有意思的是他居然莫名的收到了腾讯客服打来的电话,问他是不是“小学生”,这就有点意思了。大家都知道暑假快要到来了,那么很直接的一个问题来了!小学生要放假了!在这里我想说玩玩消消乐多好,玩荣耀打打杀杀的对你们多不好!为了帮帮他们,也为了帮帮我们自己,小编也决定贡献出自己的一些力量!王者荣耀小学生最讨厌的五个英
荣耀相关新手卡荣耀热门文章一周热门文章网络游戏排行榜舜网-济南日报
舜网-济南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新闻网
人民日报网
楚天都市报
一起旅行摄影
研究发现,儿童期考试成绩的高低与疾病死亡风险大小有关,成绩高的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8%;冠心病死亡风险降低25%;中风死亡风险降低24%。12岁小学生沉迷手游《王者荣耀》,花掉环卫工母亲3万多积蓄… - 简书
12岁小学生沉迷手游《王者荣耀》,花掉环卫工母亲3万多积蓄…
当下,网络直播平台层出不穷看客“打赏”主播行为更是常见可是家住海口的李女士怎么也没想到正在读小学的儿子花了她三万多积蓄“打赏”主播、玩网游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网络主播”成为一个新兴职业,其中游戏直播拥有巨大的受众。看直播,玩游戏,甚至打赏主播,这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如果打赏行为发生在一个家庭并不富裕的小学生身上,那就值得引起深思。近日,海口一名12岁的小学生,20天内在直播平台和手机游戏上花费了3万多元,其中打赏主播就用了2万元,他所花的钱是当环卫工的母亲几年来的积蓄。
12岁小学生玩网游,20天花了3万余元
李女士是海口京环公司的一名普通环卫工,她儿子小彬(化名)今年12岁,目前上小学六年级。李女士说,小彬在家经常用她的手机玩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游戏,起初她并没有太注意。5月19日,李女士发现自己的手机微信上有一笔款没有到账,在亲戚的指点下,她打开交易记录查看。“从4月30日开始,基本上每天都有消费记录,加起来有3万多元。”李女士说,她常年在海口从事环卫工作,丈夫在外打零工,一家人在租住的房子里开了一间小卖部,手机微信里的钱是顾客转账来的。3万多元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这些钱都消费在哪方面了呢?李女士想到了经常用她手机玩游戏的儿子。在李女士的追问下,小彬承认钱是被他花了。从4月30日至5月19日,小彬在20天内玩游戏花了3万多元,其中2万元用于打赏主播。李女士说,她不知道儿子如何得知她的微信交易密码,花掉了她辛苦攒下的血汗钱。记者从李女士的手机上看到,自4月30日以来,3万多元大部分都打入了龙珠直播平台。
母亲是一名环卫工,每月工资才1500元
记者在李女士家中的电脑上看到,小彬已连续半个月向该平台充值,并全部打赏其中一位“王者荣耀”游戏主播。充值记录显示,小彬先后在这个直播平台上为该主播刷了2万元左右的礼物,其中仅5月1日一天就给该主播刷了7000余元礼物,这让李女士既心痛又愤怒。“我是环卫工,一个月工资才1500元,两年不吃不喝才能挣到这些钱,你说能不心痛吗?”李女士面带泪痕告诉记者,她在海口做环卫工作12年,每天辛苦劳累才积攒下这些积蓄,没想到被儿子在短短的20天里全部花掉了。据李女士介绍,小彬并不是一个顽劣的孩子,他从小就聪明听话,学习成绩一直也不错,经常拿到学校颁发的奖状,但自从接触了游戏直播后,成绩下滑了很多。记者了解到,虽然一家人每天都住在一起,但由于李女士平时工作较忙,没有过多注意到儿子的变化,也就没能及时发现并阻止儿子花钱打赏主播的行为。“有时候他放学回家了,而我还在上班,他在家里花钱玩游戏,我并不知情。”李女士说,她对微信和电脑并不熟悉,只知道那些东西对孩子不好,但没想到会给她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扮成年人与主播交流,想让其带着玩游戏
在交谈的过程中,12岁的小彬告诉记者,他是最近几个月才开始接触“王者荣耀”这款手机游戏,并在网上看游戏直播。他在龙珠直播平台观看游戏直播的过程中,看到一个名为“朝歌”的主播游戏玩得很好,他心里既羡慕又佩服,于是忍不住购买虚拟礼物打赏该主播。“就想让他带我一起玩,充钱之前也没想这么多。”小彬告诉记者,有时候充值的钱多了,该主播会在直播间当着广大观众的面念出他的网名表示感谢,这让他心里有一些高兴。 “出手阔绰”的小彬引起该主播的注意,两人在网上还聊了起来。记者从聊天记录上看到,小彬一直假扮成年人与主播交流,想让主播带着他一起玩游戏。
▲小王的“打赏”记录主播:我个人所得的那部分钱将退还家长
李女士说,发生了这件事后,她觉得自己对孩子疏于管教,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虽然我也有一些责任,但这些游戏也太坑人了。”李女士说,这3万多元是她省吃俭用存下来的,希望能追回其中部分血汗钱。随后,记者与该主播取得联系并说明了真实情况,该主播答应将把他个人所得的那部分钱退还李女士。据该主播介绍,观众所花的钱由平台和主播按比例分配,他所得的那部分将通过工资的形式发放,等他领取后将退还给李女士,其余的钱他就无能为力了。记者多次拨打龙珠直播的客服电话,但一直没人接听。
▲小王观看的《王者荣耀》游戏教学律师:家长可要求平台返还孩子打赏主播的钱
小彬用于玩游戏和打赏主播的3万多元能不能要回来呢?对此,隋鹤律师认为,小彬年仅12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家长若可举证打赏主播的钱是孩子在未经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花出去的,可主张孩子的行为无效。在此前提下,已经给付的钱,孩子的父母可要求对方返还。心理专家认为,孩子打赏礼物后能够得到主播的嘘寒问暖和互动行为,很可能是其家人在现实中对他们疏于管理和关心。小彬连续20天花钱玩游戏、打赏主播,而住在一起的父母却未能察觉,说明父母对小彬的关心不够。该心理专家表示,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引导孩子健康娱乐,同时也要保护好支付宝、银行卡等的密码。
集新闻信息、互动社区、娱乐产品和基础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资讯平台
海南海口的李女士,是一名环卫工人,为了多赚钱点,她还做点小生意,平日的货款大多通过微信转账。20号当天,她打开微信钱包一看,却发现辛苦攒了大半年的四万来块钱,只剩下两三百块钱。李女士一追查,问题竟出在12岁的儿子身上。 当着记者的面,第20次向儿子追问近4万块钱的去向,却仍...
网络主播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观众打赏,然而并非每个出手阔绰的观众都是真土豪,也有可能是熊孩子。近日就有一小学生,偷花环卫工妈妈近四万积蓄“打赏”主播、玩网游,让我们来了解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5月18日,家住海口的李女士打开手机微信支付功能,发现微信钱包竟有近四万元的转账交易...
海南海口的李女士,是一名环卫工人,20号当天,李女士打开微信钱包发现辛苦攒了大半年的四万来块钱,只剩下两三百块钱。 交易记录显示,4月30号开始,李女士有很多笔交易都是转账到“龙珠直播平台”、“4399小游戏”的账户上,转给龙珠直播平台上的数额总共达到了两万八。看到这,李女...
胡毓夏说:一个孩子如果沉迷于王者荣耀不能自拔,他同样会轻易沉迷于武侠小说、网络文学、动画片和其他游戏,甚至会沉迷更坏的事物。 过度沉迷于王者荣耀的孩子,肯定是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孩子,孩子的沉迷行为就是失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总和。 1孩子为何沉迷游戏? 累计用户超2亿,...
冒死记录中国神秘事件 作者:老夜(第三个宇宙的沉思、海中帆) 冒死记录中国神秘事件共四部,分为《开端》《深井》《格局》《启示》。 #序章:一张光盘 ##一张光盘 如果不是那次经历的话,我不会得到这张让我从此过上恶梦一样生活的光盘 一年前,我是一个中关村一个软件工程师,平时的...
每一个女孩内心都住着两个小人,一个是坚强,一个是脆弱。今天,一直强大的坚强小人突然承受不住压力,倒下了软弱小人一下子就占据我的内心,然后滚烫的泪水打湿了我的脸庞。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己的故事,有些自己的经历,今晚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虽然父母抚养子女长大是责任也是义务,可...
我放下了一个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的人,很放松,也很快乐。
可能从此以后,我所能记起的高中三年的生活都充满了他的味道。
其实他小我一岁,我九八年,他九九年。也算他的学姐了吧。
我梦中的良人,大抵是最爽朗、最干净的样子。
他呀!可是像极了梦中的那人。 记得初次遇见他...
《鹤年堂》创立于公元1405年,现已存世612年,比故宫、天坛的修建时间要早15年,比同仁堂创立要早264 年,故宫博物院80%养生史料来源于鹤年堂,1999年获得国家商务部认证的中国最古老的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2008年列入国家...
我们又出院了!!! 我们又出院了!!! 我们又出院了!!! 为什么是又出院呢?因为张太剖宫产后伤口愈合不佳,在离开医院一周后,来了个二进宫。就这样,在医院又待了一周,又遇见了一些想说的事儿。 我们住的医院是天津知名的妇产医院,在电梯间、护士站等公众场合“无红包医院”、“拒收...13岁孩子玩王者荣耀1个月花近5万元给自己“救命钱”|王者荣耀|网络游戏|存款_新浪育儿_新浪网
13岁孩子玩王者荣耀1个月花近5万元给自己“救命钱”
  看到支付宝的一长串账单,李先生头都大了。今年5月27日至6月24日,他的小儿子成成(化名)用他的支付宝给游戏充值了近5万元,最大一笔9999元,而这笔钱本来是给成成做心脏病手术的“救命钱”。目前李先生还在和几家游戏公司联系,希望能够退款。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热点话题。基于移动互联时代支付便捷、游戏登录门槛低的特征,家长稍不留神就让孩子进入游戏并“大方”充值。家长和游戏公司能怎样搭好“护栏”,防止孩子们掉“坑”呢?
李先生整理了长长的游戏充值账单。
  一下午游戏充值2.6万元
  在龙华区一间农民房里,记者见到了李先生。今年5月份工厂停工,到现在他还处于失业状态。5月22日,他回湖南邵阳老家,看望老婆和小儿子,发生了一件麻烦事。
  李先生说,13岁的小儿子成成在老家读书,孩子妈妈则回去陪读。
  回到家中,每逢放学和周末,成成就粘着爸爸要玩手机,“平常不怎么见孩子,孩子玩一下手机就当是增进感情。”李先生说。
  待到6月24日他回深圳后,翻看支付宝账单发现,回家这近一个月时间,有将近50条转账记录,少则五六十元,多则近万元,总额超过4.7万元。
  经过仔细查看,李先生才发现,这50条转账记录多花在了游戏充值上,最早的六笔转账记录发生在5月27日下午4时多,这几笔账单堪称“凶猛”,合计2.6万元,一笔3100元,两笔各5000元,最大的一笔9999元。
  而其中四笔共2.3万元的转账全部花在了一个叫“新大主宰”的手游上,李先生这才回忆起,6月27日正是周末,成成嚷着要玩手机,李先生也没想就给了他。
  这么多转账记录,为何李先生没一点察觉?李先生猜测,成成在他身边可能早就记住了支付密码,而且短信提醒可能也被孩子随时删掉。
5月27日的支付记录,最大一笔9999元。
  5万元本是孩子“救命钱”
  李先生说,成成大概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玩游戏,起初只是玩免费游戏,李先生觉得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不想管孩子太严,去年成成又回老家读书,也许是在老家无聊,孩子才开始沉迷游戏。
  在支付宝里,李先生绑定了4张银行卡,卡里的钱总共也就6万多元,这五十笔账单发生在三张卡里,光成成偷偷花掉的钱就差点“掏空”卡里的存款。
  在深圳打工二十多年,李先生一直做的是五金行当,夫妻俩一年能够攒下六七万元。加上成成游戏充值花掉的钱,夫妻俩也就十多万存款。
  这十多万元存款,在李先生看来,是成成的救命钱。2004年成成出生时,发现有兔唇。当时没有钱做手术。2005年,李先生经人告知,在深圳第二人民医院有富士康赞助的免费唇腭裂手术,成成遂在二院做了第一二期手术。
  手术之后,成成说话还是有些不清楚,李先生夫妻打算给孩子做喉咙咽部的第三期手术。2012年,李先生带成成在医院检查时发现孩子有心脏病,之后家里的积蓄多花在了心脏病手术上。
  李先生说,成成也不是总要玩游戏的,他喜欢穿溜冰鞋溜冰,可检查出心脏有问题后,也不敢让孩子玩太费力的户外活动,孩子在家也只能靠玩游戏打发时间。
  至今,李先生还在为孩子的第三期手术和之后的心脏病手术努力攒钱,没想到成成却为了游戏花掉了近5万元。李先生和几家游戏公司联系,争取把这笔“救命钱”拿回来。目前,李先生已经向腾讯公司、上海恺英网络申请退款,并提供了转账记录等凭证,“腾讯说正在调查当中,恺英直接拒绝了退款。”李先生称。
  保护未成年人的三重“技术护栏”
  护栏一:实名制
  “人、证、脸”合一
  深圳知名法律评论员张兴彬律师认为,未成年人在民法中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像成成这样为游戏充值短期消费这么大,且消费没有得到家长认可,家长可以撤销孩子的支付行为,要求游戏公司退款。并且根据现行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
  在张律师看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手游,应该在游戏登录这第一环节扎实“篱笆”。今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保存用户注册信息。
  不过,不少家长仍担忧,孩子一般玩游戏使用的都是家长的手机,可以绕开身份注册这一障碍,此外,还有未成年人可以从网络得到他人的身份信息,以此顺利登录游戏。
  “我认为游戏公司应改进技术,让实名制真正落地”,张律师认为,在游戏登录环节,不仅要实名注册,还可通过上传照片或人脸识别,保证人证合一。
  昨日记者就是否可引入人脸识别等技术强化实名认证咨询了腾讯公司,腾讯公司回应,实名认证方面,非认证用户或认证资料提交不全的用户,将需要在限定的10天内完成实名认证,否则将按12岁以下未成年人账号处理。后续用户必须要通过实名认证才能恢复其成年人账号功能。
  “现阶段,我们将通过身份证和后台数据进行综合判断,来加强实名认证”,腾讯相关负责人透露,其他强化实名认证的举措正在排入开发计划,在合适时机将披露进一步细节。
  护栏二:防沉迷
  家长一键禁玩
  日前,近来遭到不少家长批评的腾讯旗下热门游戏《王者荣耀》宣布启动“最严”防沉迷措施,腾讯相关负责人介绍,用户需提交身份证信息实名认证,他们还将综合后台数据进行整体判断,12岁以下(含12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一小时。
  在升级后,家长通过简单步骤就可以完成绑定,并掌握孩子游戏登录和充值状态。同时,平台将增加硬件设备绑定功能,避免未成年人通过多账号登录绕开家长监护。从而实现家长对指定的小孩设备实施一键禁玩的操作。
  此外,对未成年人可通过使用小号、新注册账号等方式,瞒过家长,绕过腾讯的成长守护平台的约束,这位负责人表示,从此前后台数据及家长回访情况来看,这类问题并不明显。但为了更好地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成长守护平台将于近期再次升级。
  护栏三:缓支付
  大额充值次日到账
  在游戏中获得成功感,再加上好玩的天性,在深圳市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张小梨看来,未成年人面对游戏的诱惑很难抵挡,再加上新一代对网络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好,家长也防不胜防。
  张小梨认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首先要家长做好监管,未成年人对网络支付没有“钱”的概念,家长要保管好支付密码。
  “我建议在游戏充值支付上设置‘缓支付’环节”,张小梨建议,如果游戏支付产生大额消费,相关部门可设置次日到账,以便家长及时发现并申请撤销支付。
  目前,《王者荣耀》还计划增加“未成年人消费限额”功能,张兴彬律师建议,相关部门可设置“消费警示”,如游戏支付出现大笔消费,超过家长所设定的限额,游戏公司客服可电话联系家长是否本人操作,以免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
  家长可以做点什么
  筑起三重“家庭护栏”
  手机游戏可以玩
  引导陪伴更重要
  “对待手游,一刀切的看法是不全面的”,深圳心理咨询专家王守莉认为,适当地让孩子玩手游,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孩子在游戏角色中吸取积极向上的品质,并将这种品质带到现实生活中,带到日常的待人接物中,是家长应给孩子培养的正确游戏观。
  说到未成年人玩手游,深圳市公共服务人才学院客座教授、心理咨询师王留锋表示,让孩子适当地有控制地玩游戏,可以达到陪伴孩子成长的作用。
  王留锋说,除了天然的好奇心,孩子玩手游要看他在游戏里获得什么,“有的孩子可能在学校成绩不好,在游戏里却一领风骚,可以刷存在感;有的孩子缺乏父母陪伴,在游戏里可以找到情感依赖。”
  这就需要家长了解孩子玩游戏的心理,不能站在游戏的对立面说游戏是“洪水猛兽”。如果孩子是缺乏父母关爱而沉迷游戏,家长就要在情感上多补偿,“孩子在心理上缺乏什么,家长就应尽快补位。”王留锋说。
  王守莉给记者分享了一个事例,一个学生在学校拿了英语竞赛冠军,当老师问他怎样取得这个成绩,孩子说“在游戏里记住了很多英语单词”。
  王守莉建议,家长应理性、智慧地引导孩子,在游戏里培养正确积极的价值观,首先孩子玩哪种游戏,家长应该牺牲一点时间亲自上手,了解游戏的健康度,可以陪孩子一块打。给孩子立下规矩,什么时候打,一天打多长时间,让孩子在游戏这件事上能上能下,离开游戏也可以心平气和不沉迷。
  从心理角度,张小梨建议家长科学引导孩子的游戏观,多培养孩子运动、阅读,或通过陪伴孩子一起进行课余爱好,“挤压”孩子玩网络游戏的时间。
  可能有家长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出于宠爱让孩子玩游戏,张小梨表示,这种做法不可取,家长应给孩子立规矩,赏罚分明,不要过于溺爱孩子。
  如果已经沉迷了
  亡羊补牢也未晚
  如果孩子已经沉迷游戏,王留锋建议家长用加重孩子游戏成本的方式引导孩子。
  “例如,有个孩子沉迷于看动画片,他父母就说如果看可以看,但看完要写800字的心得体会,孩子一听马上就不看那么多了。”玩游戏也可以借鉴类似的方法。
  支付密码保密
  充值要有底线
  在防止孩子非理性游戏消费上,王守莉表示,家长可以给孩子一点零用钱用于游戏消费,给孩子一些自由度但要设置底线,在零用钱的额度之内花费,不能用大人的钱。
  如果做不到的话,或孩子对游戏产生了心瘾,家长还是要对支付密码保密,孩子毕竟自制力比较差,有了网瘾后会对游戏产生病态的执迷。
  相关数据
  昨日,深圳市消委会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投诉分析数据,统计时间为日至日。
  共登记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投诉549宗,其中对腾讯公司的投诉达到456宗,占比超过八成。
  投诉涉案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有377宗,占68.87%,10000元及以上的投诉88宗,占16.03%。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崔宁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玩王者荣耀猝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