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玩神武佛门好玩吗还是天魔主要是日常

佛说四十二章经·天魔娆佛全文_原文|翻译_古诗文网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释】这个天神就是天魔——魔王波旬。魔王在佛成道时,他先派遣了很多魔的眷属,有魔军,去扰乱佛,但佛不被他所转。大家对佛的成道已经很清楚,佛成道的时候有很多魔来干扰他,很厉害的。这个不用考虑,别以为在你成道的时候就没有,要是没有,那你还没成道。【释】所以这第二十六章就是说,佛非但不被魔王所扰乱,还能把魔王化过来,成为佛的护法。“天神献玉女于佛”:天魔献三个玉女给佛。什么叫玉女呢?就是生得非常美貌,像玉那么样的可爱。这三个玉女的相貌都是人间、天上所没有的。他送给佛,“欲坏佛意”,他的用意是想叫佛生淫欲的念头,破坏佛修道的意志和愿力。所谓的玉女就是三个天魔女,就是天上都少有,人间更没有了,这个可厉害。这要是没有大定力,要是看不破,你要是有妄想,你就完了。脑子只要有想,恐怕就要顺着这个去走。所以我们现在就要特别加小心,这个东西太厉害了!有时候你心里不想,但是生理随着转动,这个厉害。这个习性它又追求,它内在的那个微细的淫欲根跟着追求。有时候你咬牙跺脚都不好使,你把俩眼睛抠下去,它都不好使,就那么大的厉害!所以说,必须在平时勤勤地去掉淫欲心,一念都不让它生起来,到时候你才能顶得住,这不是做不到。【释】“佛言”:佛就说了。“革囊众秽”:佛说不论是男人、是女人,男人生得相貌美丽也是一样,女人也是一样的。不是单单说女人怎么样坏,男人就没有那么坏了。所以“佛言革囊众秽”,就是说人的身体就是一个皮革之囊。就像一个皮造成的袋囊,里面装的什么呢?除了屎,就是尿。这是一点不假的,那食物刚一进嗓子眼,刚一嚼,还没等嚼呢,它已经变味了。这玩意才怪呢,你不信,那你试验试验,这个食物刚搁嘴里,你再吐出来,马上就有一股臭味。这个变化,你说多快?平时我们紧着嚼还紧着想呢,“这挺香啊,赶紧咽下去吧!”实际上你不知道,刚一嚼的时候已经变味了,这样就变味了,就臭不可闻了,何况嚼完了再送到肚子里,那马上就变得像大粪一样。你看有的呕吐,吐出来的那东西,狗都不吃,狗闻闻都不吃,就这样。所以说不管男人、女人,长得怎么样,都离不开这个皮袋。你看那个人相貌好,那畜生看畜生还好呢,它看自己那地方好,蚂蚁看蚂蚁好,狗看狗自己好,鸽子看鸽子自己好。人都觉得自己好,好在哪?都是那玩意。你这个东西,那都是一个破旧的房子,你有啥?现在看那个大楼,你看它好在哪呀?住的那个人还是那个人,一下弄了好几层高,最后还是那样。你房子再怎么好,里面那个人还是那个人,也是这样。你身体再怎么好,你再怎么描述长相,但是里面还是像粪囊一样。“众秽”,非常不干净,不可闻。【释】外表再好看,好像阿难似的,相貌生得那么好看,令摩登伽女一见就爱上了。当她到佛那里,佛就问她说:“你爱他什么?”她说:“他鼻子长得好,眼睛也长得好,耳朵也长得好,面孔也长得好。”佛说:“好!你爱他鼻子,我把他鼻子割下来给你。爱他耳朵,把耳朵割下来给你;爱他眼睛,把眼睛挖出来给你,你拿回去吧!”她说:“那又不行了。”她说“不干了”,你说好在哪?你说鼻子好,那给你鼻子,割下鼻子它就不好了。说眼睛好,挖下眼睛,把眼睛给你,它也不好了。说嘴巴好,嘴巴给你;说耳朵好,耳朵给你;说面孔好,把脸皮拿下来给你,它都不好。所以这个“好”根本就不存在,是我们想象的一个东西,把一个整体的东西认为好,它根本就不存在,你仔细观察以后,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所以摩登伽女因为佛这么给她讲,最后她放下了贪欲,在楞严会上证得阿罗汉。就这么样证果了,一个淫女都可以证果,只要我们放下贪欲心,就可以证果的。我们修道应该利用这些办法,所以《楞严经》非常妙,就是成佛的根本大经。这个经你要是不看,要在末法时期很快成就,那可就是痴心妄想,有时候甚至就是妄语了。这经讲得多清楚,怎么样来克服欲望心的问题。有时候我们有些人不知道这些东西,一听到女人说话他就爱往前搭言,说说话,往前凑。闻到味,他也觉不出来,实际上那些人处处在诱惑你,是你那个贪欲心起作用,并不是女人在起作用。最后佛给她讲不净观,这个摩登伽女就证得了果位。最后也出家了,不追求了,再也没有意思了,心当时一下就凉透了。我们为什么不凉?就是看不破这些。所以说,我们要证果就得用不净观。【释】那么,男女相爱究竟有什么意思呢?相貌生得再好,里边都是革囊众秽,里面装的是屎、尿,九孔常流不净。眼睛、嘴、鼻子哪都淌脏东西,都没有一样干净的东西。那嘴里吐的都是臭味,那心里更不干净,处处都是骗人的,都是为了自己,自私。人说话,你说哪个不是为自己,有几个不是为了自己?是不是?所以一听这个语言,实在没有意思。九孔常流不净,眼泪、鼻涕、痰、大小便、脓血……这些就是这样。最近我看了一个关于鸡蛋的介绍,台湾讲的,说鸡蛋是不能吃的。有的说能吃,没有被公鸡所乘的就可以吃。这个居士举了个例子,他说:“当你知道这个鸡蛋是母鸡的月水,月水就是所谓的“精”所化成的,用一个包装把它包好了,你说你还能吃下去吗?”他这个比喻挺好,女人最不净的东西,鸡也是,母鸡最不净的东西形成的鸡蛋,用个包装,用个壳包起来了。本来是生儿育女的东西,它的出处又是那么不净的地方,人还贪恋这些东西。你要是想到这,就吃不下去了。有人现在还把鸡蛋当成素食,这是不正确的,所以应该常做不净观。【释】眼睛有眼眵、耳朵有耳屎、鼻子有鼻涕、口有口水、身有大小便,你说这究竟哪件是干净的呢?所以说是“革囊众秽”,这些邋遢的东西。“尔来何为”,说:你送给我这个有什么用呢?对我没有用啊!“去,吾不用”,你们赶快回去吧,我不要!在这个时候,当天魔献玉女给佛时,佛一看这三个女人就观想:唉!你们要是老了的时候,面上的皱纹不知有多少,老得那个样子,头发也都白了,牙齿也掉了,什么都很难看。佛这么一想,这些魔女自然现出了这种样子。自己一看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所以佛就叫她们回去,“我不用你们。”就是这样,女人的相由于佛这么一观,说你老了就是那个样子,头发也白了,眼屎也流着,鼻涕满哪流着,牙齿也没了,老态龙钟的那种样子,有什么好的?你觉得你长得好看,瞬间就可以变的。佛这么一观想,她就真变了。大家说说,为什么佛一想,她就变了呢?谁能讲一讲?弟子:一念之差。一念之差,怎么一念之差?谁的一念之差?弟子:佛的一念,因为是正念。因为是正念。谁还能具体地再讲一讲?你说。弟子:心能转物。谁还能讲一讲?你说。弟子:佛是清净无为的,清净能照出她的本来面目。佛清净,能照出她的本来面目。谁还能讲一讲?弟子: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这句话说对了。大家都说得不错,但是“一切唯心造”更恰当,因为什么呢?那个好坏本来是空的,它没有的,不存在的。是你心里存个好相,它外面就存个好相。你心里的好相要是破了,它外面哪来的好相?你觉得她对你笑,是你心在笑;你觉得她表面上在说话,是你心里在跟她说话;你觉得她好,是你心里有个好,根本就不存在好的问题。所以我们这个人就堕落,迷在这里面,老觉得这人对我好、对我笑。实际上你不知道,那是你心里的动态,她只是一面空镜子,她脸上所有的表情都是你心里的活动,但是你不觉得。所以“一切唯心造”,是这么唯心所造。你若看不透,就永远放不下。老以为外面存在一个好坏的问题,这人这么样、那人那么样,你知道这个样都从哪来的?都是因为你心里有了那个样,是你心里所形成的,不是外面有那个样。我们无始劫把六根熏成了,对各种东西就产生了各种的想法和执著,所以我们就生出了各种的模样来比喻一个人。这个人耳朵大,这人眼睛这样,这人这么样,山河大地都这样……所以说呢,你这个妄想越来越坚固。对女人也是这样,“哎呀!这人说话细致,怎么怎么地,尤其这个那个……”你不知道,这些东西并不是对方对你笑,都是你自己在对自己笑,就像照着镜子,自己在对自己讲话,所以说愚蠢,愚蠢极了,我们自己都应该害臊。我们尽办一些愚蠢的事情,那些圣贤、清净之士、天人看了我们,都笑话死我们了,说:“这个人笨到这么个程度。”他认为好,但是好在哪?他不知道那是自己心里照出的相,自己去追求。俗话说:“自己导,自己去演。”自己编剧,最后演员也是你,看戏的也是你,自己看自己流泪,替古人担忧。人生就是这么一场戏,戏是自己编的,演员是自己去演的,看者还是自己,流泪的还是自己,伤心的还是自己,就演出了这么一场戏。我们人生就是这样,看不破,所以佛就告诉我们,一切唯心造。我们大家不知道诸法空相。你看看,两人很好的时候,那简直好得不得了。一旦翻脸了,什么都不好了,眼睛也不好,鼻子也不好,都不好。那不好哪来的?是他变了,他怎么变的,突然变的啊?那好是怎么回事?都是你心里生起的好,他就随着你心里的好而改变他的好。说:“这个人鼻子特别好,你看看,又尖又长。”过两天,突然发现这种鼻子是得癌症的鼻子,马上就,“唉呀!见到这鼻子就恶心。”这个是癌症鼻子,马上就不好了,是不是?都是随着心里转的,唯心所造。这个相貌的长短、好坏都是你心里所造的。有人说:“我没想,它也那样。”只不过你妄想坚固罢了,不受你这个想法控制罢了。你以为你的想法想什么就是什么?还有一个坚固的妄想,不受你控制,所以就迷在这里。颠倒妄想,整个就颠倒了。所以佛因为这么一观,这个魔女就变了,变成那种老态。佛有大定力,把这些丑相都给她观出来了,不光佛能看破她,她自己也得破,魔女想变成那个样子就不好使了,这回变成最丑的丑态了。因为佛也教育了她,说:你不要以为你是个女人,就用种种的姿态来迷惑人。你觉得你能迷惑人,佛就能破你。她不但迷不了佛,佛还能干吗呢?还能把她给教育了,不要贪恋这个魔女之身。她当时就变成老态龙钟,最后没脸见人了,赶紧跑了。这是成道之前的一个过程。成道之前得有一个过程,你若看不破,你怎么成道,是不是?人间你放不下,怎么能成道?你看破了,那心才能死下来,这些你看不破,说你开悟了,那是骗人的。这些魔女自然现出这种相来,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所以佛叫她们回去,“我不用你们。”后来就跑了。【释】“天神愈敬”,在这时候,天魔看见佛的道心这么坚固,所以他愈发恭敬了。这魔王都被感化了,不是说人教育不过来,都能教育过来。你多大的魔,在佛的眼前没有教育不过来的。所以佛菩萨都发愿,“众生未尽,我的愿未尽。”这是普贤王菩萨发的愿。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未空,我誓不成佛”,都是这样发愿。因为什么能发愿?因为每一个众生都能成佛道,都会转过来,所以他敢发愿。另外,他更知道诸法空相,能看破,所以才能发愿。看破的本身就是愿力,真正的愿力是你看破了才能发起来的,你发起愿力本身就是在看破,不是我们的口头愿。【释】“因问道意”,问什么是道?道的真实含义?他就问佛如何修道了。“佛为解说”,佛就给他讲法。“即得须陀洹果”,就证果了。你看这魔王听佛讲法也证果了。所以佛就像太阳一样,你多大的黑暗,在佛那里都不存在,都不存在黑暗,都会被度的。就魔王这样的顽固,他都证果了,证到初果阿罗汉。这段就讲到这里。这是第二十六章,这一段给大家多讲几句。我们将来修道都是要过关的,一个女人关,一个净业关。不光有世间的人要捣乱,还有这个天魔外道也要来的。你时时做好准备吧,随时随地都考验你。有时候的考验,你都不知道,为什么呢?因为他考验你,所变化的人往往就是你跟前的人,可能就是你最恨的人,你最不喜欢的人,或是你最喜欢的人来考验你。他会变成这样,因为你的种子识在那块搁着,他随着你种子识变化而变化,一切唯心造。你最恨他,得了,那你在修道最关键的时候他就来了,跟你唠嗑。你越烦他,你烦什么他跟你来什么,你就跟他生气,“你看你这人,我刚一修道,刚在这打坐,你就来捣乱,拿个香板左一下右一下敲我,这能行吗?”当时生气了,完了!这道修不成了。实际上你不知道,它自古以来就是利用这些来考验你。你越烦谁,他就利用这些来考验你。你一生气,马上就退道,你刚修那么一点儿定力,一起嗔恨心,马上没了。你对什么样的女人感兴趣,就来什么样的女人诱惑你。你喜欢听声音,就来个好的声音;喜欢看相貌,就来个好相貌……它就顺着你想、你追求的东西来变化。所以我们一定要学报怨行,一定要学心不动,对色、对嗔恨我们都要警惕。平时你就得练,为什么平时得练呢?谁能说一说?弟子: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什么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呢?弟子:聚少成多。什么是聚少成多呢?弟子:本来我们没有的东西,本来就是已经搅浑的沙水,慢慢地静下来。聚少要成多,多了之后我们才有力量,要不力量不够的。力量不够,就从开始做起。谁还能说一说?弟子:因为平时这些境界,都是天魔来考验你的时候。这就对了。你以为等到打坐的时候来天魔,实际上我们天天在考验之中,每时每刻都受骗上当。不是天魔来了以后再考验,实际上我们天天被考验,我们只不过不认为是。我们等待天魔来考验,实际上天魔天天来考验。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境界都是虚幻的、假的,而且我们有时候就上当,发脾气,大脾气一生起来,大嗓门一喊,完了!这下火烧功德林,好不容易修的那点东西,没了。说:“哎呀,等到关键的时候我才能冲上来,平时我用不着,干活的时候躲得远远的,等到关键的时候,修道的时候,那我一定会冲上去。”实际上他不知道,天天在修道,天天需要你冲,你要是不冲,今天就离道远了,就是这样。你觉得今天偷懒,明天再补上,那都来不及了,今天的道你就没修成。我们天天在修道,每时每刻都在修道,每时每刻都在考验之中。你有一念心冲不上去,就漏了一空;漏了一空,就有一个大漏洞,功德就损失了,就是这么样。不是说以后再干吗了,当下就是。这个魔非常厉害,有的说有天魔、地魔、人魔……但种种魔都没离开你的心,一切唯心造。你平时不注意观察,真正到时候,所谓的到时候,就是你功夫上到最高程度的时候,最关键的时候,就把持不住了。那时候你就是有微细的念头都不行,只要一动念,就像气球似的,你扎个小眼,这个气马上就没了,就泄了,你堵也不好使,你喊啊、叫啊,那都不好使。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天天是考验,事事是考验,你就不会上当了。这个警惕性应该提起来,也就是天天在修观、修空。天天修空,修来修去,慢慢地就把事情看破了。就像挺厚的一个东西,我们天天磨,磨来磨去,变薄了。有一天,当我们力量够了,一下子把它捅破了,云开雾散,完事了,生死了了,就这么自在。所以说,修道就是随时随地的,你就得天天受考验。说:“我走道。”走道也受考验哪,不踩虫子,走道要正,不要摇晃身子,不要东看西看,不要把头低得过多。因为旁边没有人,说:“我这可以放松了。”把手背过去,来回晃荡晃荡,那都不行的。你随时随地都在成道之间,平时就得刻苦地修炼自己。考验是这样,这个魔也是,每个事情都是魔来考验你,也可以说都是佛菩萨来考验你。这是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先不讲了,先讲到第二十六章。还有点时间,大家可以提个问题。就是说大家听了这一段时间有什么感觉,还有什么要求?大家可以提一提。弟子:是不是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做了一阐提的人能不能成佛?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是佛讲的。做了一阐提,他也没离开佛性啊。弟子:没有离开佛性,那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迷。弟子:什么时候迷的?就是从无始劫前的这一念之间,微小的一念之间就开始迷了,越迷越深,最后产生了各种的行为。弟子:佛是不是自心成的?是外边一个,还是自心的?内外都是自心,自心就是内外。弟子:咱们这些众生最开始到底是佛呀?还是一开始就是众生呢?众生非众生,只不过是迷,迷了就叫众生,悟了就是佛。弟子:那我们成了佛以后,还会不会再迷呢?就像钢被火锻了以后,去掉了这个迷,它怎么还有一个迷的概念呢?没有迷,它就是悟。就像金子一样,既然成为金子,就不会再混进铁等其它的物质了,它已经被提纯了。弟子:师父,我说一下这块好吗?你说。弟子:就他这个问题吧,我以前也看过书,它也解释过,是说木头被火一烧之后成了灰,这灰不会还原成木了。就像它所说的,我们成佛以后,就绝不会再成为众生,再还回来,就像灰。这是《楞严经》讲的。弟子:师父,为什么会有“我”这种观念呢?就因为我们刚开始不断地贪著,逐渐地演变;逐渐地演变以后,执著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了“我”。弟子:怎么这么多个我……所以说我们已经堕落到“我”的坑里了,那周围都是“我”。弟子:我有时候奇怪,为什么会有“我”这种感觉?就是我们的这种执著已经太深了,太坚固了。坚固了以后,就有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有了这些东西,“我”就已经形成了,这都是“我”的概念。我们痛苦就是痛苦在“我”这里,堕入这个“我”里了。“我”就是自私,就认假为真,就是迷,迷就是“我”,“我”要是破了,法执就破了。所以你处处破“我”,慢慢就能破迷开悟,就是这样。“我”是最不真实的。弟子:现在就是这个女色、财物都是非常的厉害,能破我们的道心,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免不了要跟一些女众或者什么打交道,应该做什么观想呢?做不净观,做父母想,做姊妹想,做亲人想,做未来佛想,做空观。如果能够不理她、不见她、不看她,我们就远离;实在逼不得已,就不跟她说话;实在不得不说话的,我们做不净观。用种种的方式来对治她,最后就是那样做了我们还得忏悔,用慈悲心。女人这一关是最厉害的。弟子:这个是不是也可以说是“一切唯心造”?就是因为有种种的毛病,我们就用种种的观来破除心里的污垢,并不是说灭掉谁,是灭掉我们心里的东西。因为我们从无始劫来就没有把这个事看破,所以说唯心所造的事情就得用唯心所造来破,还得返回来救你那个心,把心里的污垢抠出去,你不抠出去,它不好使的。弟子: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开始和一个结束啊?那成就众生的佛有没有开始和结束呢?实际上这个所谓的无始劫就是无边无沿。从开始,也就是那个时候的妄想是微细的,你察觉不出来的,逐渐演变出来的。当我们觉悟的时候,它也就彻底结束了。所谓的结束,也就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恢复原来状态的时候,就不存在这个开始和结束的问题。就像你自己家的房子似的,你这时候突然有一个想法:“这不是我的房子,这是别人家的。”就迷了。等你醒来的时候,这个房子还在,“哎呀!这还是我们家。”实际上不管你醒或没醒,始终没离开这房子。所以它没有个离去,也没有一个回来,也没有个开始,也没有一个结束,都是在一念之间,我们现在只不过是在做梦。弟子:师父,你说贪执甚重才有“我”这个观念,这个贪执又是谁在贪执啊?贪嗔痴就是“我”的概念,“我”就是一个贪嗔痴的化身,它已经成为一个重的妄想了。弟子:那是先有贪嗔痴才有“我”的吧?刚开始,他还没形成贪嗔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迷了,迷得越来越深。最后,贪嗔痴的执著不断地生起,由微细到粗,由粗最后形成“我”的概念,有了“我身体”等等。形成身体了,他更执著这个“我”字。“我”字还是个粗妄想,粗妄想有“我”,细妄想里也有“我”,等等。弟子:我这个问题始终也不明白,很长时间都在想这个问题。这大地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本来是佛,他为什么堕落?佛为什么能堕落呢?他为什么始终在佛的果位上,而我们为什么是众生?佛不会堕落,佛怎么会堕落呢?芸芸众生都是未来佛,我们都和佛一样有佛性,所谓一念不觉。没经过修行锻炼是不行的,这样修行的话,我们就不会再迷了。弟子:请问师父,就是我这个人嗔恨心挺强,用哪种方法能较快的灭掉这种嗔恨心呢?慈悲。就是诸法空相,讲这些事情都是这样。得行慈悲,替大家打扫厕所、修东西、爱护小虫子,用这些慈悲来唤起自己的心,这都会对众生生起感情,慢慢地这个心就好了。弟子:师父,因为我这个人心里也是很烦乱,有时候一干活,就像那虫子,怎么扫也扫不完,这时候心里的火就来了。这个很正常,有很多时候,就算嗔恨心小的,他也会因为虫子太多而生起来一种烦恼。一看这么多,怎么办呢?你就把这个看成是自己嗔恨心的变化。你扫一点,救一个,你嗔恨心就去一点。所以说,你救得越多,你的嗔恨心就越少。这样的话,我们为了去嗔恨心而去扫虫子,那你就没有什么想法了。如果你为了扫虫子来去嗔恨心,这时候就有想法了。弟子:师父,尤其是干零活的时候,那个起心动念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对,因为你没有做一个正确的观,老认为那个外面的物和你没关系,认为它不是你的嗔恨心。弟子:能不能具体举个例子?像我的领悟能力也不是太强,当我干零活的时候,多数时候并不是总想着为了大众,而是想:这个扫厕所的功德大,我得干点活,若不干活,在这地方呆不下了。若动这个念头好不好?这个虽然能克服自己,但还不是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心甘情愿地为大众去做。这些事情为什么大家没干呢?应该生起这种想法:“大家把这个机会留给我了,这是佛菩萨给我的安排,把机会给我了,要是别人把它抢去,我就干不成了。但愿佛菩萨天天把这个机会留给我,这样的话,我的嗔恨心就能去掉。不是大家不想干,是佛菩萨把这个机会留给我了,我得感谢他们。他们没有抓住这个宝贝,是一种谦虚,是为了成全我。”你这么想,就心平气和,而且还心甘情愿,还天天盼着有这个机会,这才行。弟子:师父,我还有个问题。我这个人也十分的骄慢,同时也是十分的愚笨,学什么东西也是很慢,怎么能较快地生起那个恭敬心呢?就是说,你先把你所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好好的。特别是骄慢心,如同厕所一样的臭,是不是?所以我们得常打扫厕所。弟子:师父,我说一下。我就想把过去所有的事情忘掉,这是最好的,因为我自己以前是想做什么就要做什么,就得怎么怎么地,老觉得我自私心太重。再比如说,我以前是干什么干什么的,瞅着那帮人,烦恼自然而然就起来,这个烦恼就是从这个方面开始起来的。所以佛就告诉你,出家了,你会什么就不让你做什么,就怕你在这里产生了新的执著,生起新的慢心。这也是一种观的方法,要把自己过去所有的都放下,因为你已经出家了,出家就是重新开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重新做人。这个机会就是给我们重新投胎、重新做人的机会,我们重新开始,过去了永远叫它过去。当然,我们不昧这个因果,不昧因果不等于我们还执著过去,我们把它放下,正是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你必须得对自己有信心,说:“我现在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我虽然造种种恶业,但已经是过去了,虽然这个因果没亡,但我会用心修道来补偿,主要是现在把握住当下。”这样的话,心里对自己有个信心,做什么事情就不会产生怨言,或是丧气,说:“我这完了,全部的业力又给我勾起来了,你看我罪业重,我不能成佛道。人家罪业轻,人家很快就没有烦恼了。”不要那么想,都是重新开始。过去了就过去了,原先的过去了,昨天过去了,那已经过去了,我只要求现在、眼下、当下这一念怎么处理。所以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这个心也不可得,等你想到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是不是?不可得的。就是当下这一念,我来怎么处理?这个虫子掉地上了,我捡起来吧。这个食物掉地上了,我捡起来。你不要在那里再有想法了,啥想法也没有。说:“昨天我那样,明天怎么样。”你都不要去想,就想眼前这一念怎么正确,怎么去完成,应该怎么做。这就完事了,还自在,完了烦恼还少,还能把握住。别这个事还没等干呢,“唉呀!昨天怎么个事,今天怎么个事,昨天我和他怎么个事……”你想去吧,一大堆。就那么一点事,你妄想飞了一大堆,最后养成一种分别心。养来养去,养出一个分别心,等到做事,你哪个也干不成。我为什么佩服能上高的人呢?上高的人,他分别心小。分别心大的,还没等上呢,“哎呀,掉下来怎么办?摔死什么样啊?成滩泥呀?命断了,那个东西归谁呀?……”他想一大堆东西,还没等上,腿就软了,他就得下来。所以说上高的人他想得少,他想得少就能上高,我们为什么上不去?就是打妄想太多,自己把自己拽住了。弟子:师父,普贤菩萨发的十大愿当中有一个叫“随喜功德”,什么是真正地随喜功德?什么叫随喜功德啊?就是不打妄想。你不打妄想,谁的功德都能随喜,十方如来的功德都能随喜,你要是打妄想,你就限制住了。弟子:在大悲寺也发生这事情,经常有人看你干点好事,就说:“随喜你功德。”我以前也曾经说过这话,但是后来我也感觉了,什么叫随喜功德呢?难道嘴说就是随喜功德?要是这样的话,那十方三世诸佛都成就了,我随喜他们的功德,我怎么还没成就呢?所以说你老打妄想。(众人笑)弟子:是。师父您说,有人干点好活了,打扫厕所,他一看高兴了,“随喜功德。”但是我认为那随喜功德是你心里得高兴,等到下回我也干,我也跟他学习,这就是随喜。有的人看见你干点活了,就说:“随喜功德。”这个明显就是打妄想。师父您说呢?也不是这样,能说出这些话的人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要对人都生起一种慈悲,而且不管谁有什么念头都能给予理解。他能打扫厕所,必然有打扫厕所的功德。我们实在打扫不了,就说一句“随喜功德”,虽然做不到,这一念也很殊胜了。我们不管对谁有想法,或对自己有想法,都要处处原谅别人。所以说每一句话,我们都要看到他的长处和好处。虽然你可能没去做,但别人做了,你觉得“我随喜你功德”,好像自己有欺骗性,自己没做呀!但这句话也教育自己,慢慢地,这个“随喜功德”就起来了。因为不能打妄语啊,下回再打扫厕所的时候,遇到因缘的时候,我也去打扫,是不是?说来说去,随喜功德就会一点点起来了。要不断地赞叹,因为我们这个心,有时候看别人做点善事,就挑毛病,“又表现你自己了,又逞能,你看这事是不该做的……”你怎么样克服它?先从这个嘴上随喜开始,然后有行为的随喜,最后全部放下,空相来随喜,是不是?得一步步走,你不能嘴上也不说随喜,心里还起嗔恨心。随喜总比你说怪话强啊,比起嗔恨心强,是不是?先说随喜,先一点点来呗,你别把自己限制得一步都走不了了,除了上天就是入地,中间没有阶梯了,那你怎么办,是不是?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那也不行的,什么都有次第的问题。今天基本到这儿,跟大家解答一点问题,大家都非常急迫地想知道佛性是怎么来的?我们怎么迷的?怎么样开悟?开悟了以后是什么样的状态?大家都有这种想法,但有些法是不能告诉你们的,是要你亲自去证,你不证,告诉你也不明白。告没告诉你呢?也许告诉你,也许没告诉你,但是怎么说你也不清楚。所以说,这些问题呢,不要追求。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呢?就是眼前、当下这一念,我怎么样让它清净,怎么样让它不自私、不自利,而且能够去很好地修行和努力,别的我再也不想了,水到渠成,就完事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就像这个念头,有多少人都在想这个事情,最后都没有结果,为什么没结果?它不是嘴上能说出来的,是你证到的,到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秘密。发现这个秘密,你才能真正地悟道。有时候讲早了就把你害了,把你坑了。你觉得明白了,说:“我这已经明白。”实际上你永远不会明白,你忘了去用功,不知道怎么用功。所以说,不应该这样,我们需要的是实证。我们不能向其他人去探讨这些问题,不要去探讨,就是往前走。你想一想,我们现在眼前、当下的这一点儿错误都没克服掉,我们说啥都没意义,啥意义都没有呀。就眼前这一点错误,你去掉了,才具备说这些东西、讨论这些东西的资格,否则没有啥意义。所以说,修道就是脚踏实地,一点都不允许超过雷池一步,脚踏实地去走,就看住眼下这一念就完事了。我跟你说,这还自在、还真实,别打妄想。当然,佛的智慧也不是我们能猜测计量的,佛曾告诉舍利弗,你以你的智慧——舍利弗是最大的智慧了,智慧就像稻草那样细,假使有世间上的稻草那么多的舍利弗,堆满了虚空,这些智慧加在一起,也不能测知如来的智慧。就他那智慧,世间的什么智慧他都能想到,但是他也不能想到如来的智慧。如来的智慧不是测知的,不是猜说的,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虽说我们用了很多的语言去描述,描述的目的只不过是让我们心里有点底,但是我们不应追求这些东西,我们追求什么?就追求眼前、当下这一念的清净。依据经典修行,主要落实在行上,解行并行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那才自在呢。为什么叫大家走这条路?因为少遭魔难。少在嘴皮上下功夫,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僧人,人这一生就自在了,这是关键的原因。为什么叫大家这么做呢?因为我这人嘴笨,不会说,所以想出这么个办法。好,今天就到这。※…………※…………※…………※…………※…………※昨天给大家讲了第二十六章,“天魔娆佛”。我们通过这章,看到佛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魔就会来干扰的。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如果我们懂得了这其中的道理,而且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好事。通过这个好事,我们也知道一个坏事,就是我们平时这个种子识留下来的东西太可怕了!无始劫来,我们不能成佛,就是因为我们留下了这些贪欲的种子。有了这些贪欲的种子,它深深地种到你的八识田里,当我们修到最后关键的时候,它就会现前的,这个现前的时候,确实很厉害。所以我们修道,首先要把我们种子识里的污垢抠出去,当它变化的时候,我们应该心里有数。修到每一个层次,都有每一层次的魔来干扰你,有人说:“我们现在修道怎么没有魔?”不是没有,是你没到那个层次,到那层次它就出来了。每一层有每一层的魔,大家应该记住这个问题,这个也是很关键的问题。有的人有时候就不理解了,“我原先怎么老遇着魔难呢?”那说明你是在进步、在修行,所以才会不断地遇着魔难。最大的魔就是天魔,天魔一旦真现前了,那你这个道业恐怕就有成了。通过它我们也知道,一个人的魔难有多大,就和他平时熏染的习性有关系,所以别造业。造业,将来肯定是要受果报的,这个很厉害的!另外,我们修道人首先应该有一个慈悲心,有个大慈悲心,所有的众生都要度。佛不光度女人,用他的心不动来度、不被其所染来度、观不净来度,所以佛能度过这一关。我们在没有成佛的时候说“我恒顺众生”。有时候你尽打妄语,你恒顺不了。真正的恒顺众生就是你用不净观远离她们,你就是真度;你越接近,实际上她早就把你“度”了。所以在天魔献女给佛的时候,佛就观想了,观想以后,她变老了,最后天神愈敬佩。这个波旬也是佩服佛的,因为啥呢?魔,他也是因为有这些淫欲心和嗔恨心,由贪嗔痴所成的魔。佛这个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而且佛这个力量威力无比,不管多大的魔,在佛面前,他都会变的,都会转化的,所以佛就发愿:一定要把众生度尽。他这个愿并不是空发的,确实能做到这点,而且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应该像佛一样来努力,要发愿,就算是魔,我们也要有这种心,有慈悲心,但是你这个慈悲心决不能顺从。这个我可得跟大家讲清楚了。不能魔来了,“哎呀,你太好了!”那完了!慈悲,什么是慈悲?得真慈悲,你别假慈悲。什么是假慈悲?你顺从他就是假慈悲。我们和魔争夺的是心和真理,如果我们有了“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心,我们的慈悲心就已经足够了。以这个慈悲心为基础,我们再对他做得不如法的一些事情,毫不留情地回击过去。你这样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慈悲。有的人打着慈悲的旗号,以为慈悲就是说小话,而且顺从人家,这叫慈悲,实际上反而害人。不能顺从,这点大家应该清楚。因为你以为你能随顺,你稍稍“随顺”,他就能顺着你那个假随顺而越起越厉害,你自己还不知道呢,还觉得挺好。这个挺厉害,所以说修道一定要有个坚固的心。同时,我们又讲了几种不净观,那个等以后再继续讲。佛在这个《四十二章经》里对淫欲讲得最长、最多,下面还是这个。&&
酒力先从脸晕生。粉妆新丽笑相迎。晓寒高护彩云轻。不语似愁春力浅,有情应恨烛花明。更於何处觅倾城。——宋代·陈三聘《浣溪沙(烛下海棠)》http://so.gushiwen.org/view_58509.aspx
酒力先从脸晕生。粉妆新丽笑相迎。晓寒高护彩云轻。
不语似愁春力浅,有情应恨烛花明。更於何处觅倾城。
第一折(冲末扮吴王领卒子上,诗云)太伯当年曾逊避,至今子姓居吴地。延陵何事慕高风,几使孤家不承继。某乃吴王阖闾,名姬光者是也。昔年征伐越国时,获得宝剑三口:一曰鱼肠,二曰纯钩,三曰湛卢,某常佩之。夫此剑者,昔闻越国允常使欧冶子监制。采五山之铁精,炼六合之金气,感得雨师洒尘,雷师击节,蛟龙捧炉,天帝焚炭,候天伺地,阴阳同体,久而成功。带之有威,用之无敌,真乃世之奇宝也。一向库中收藏,忽然湛卢失其所在。闻知此剑飞入楚国,被昭公收得。某数次遣使,多将金币索取,不肯付还,更待干罢!令人,与我唤将孙武来者。(卒子云)理会的。孙武安在?(外扮孙武子上,诗云)新书著就十三篇,篇篇兵法妙通玄。君王不信亲相试,宫中赐出女三千。某乃孙武是也。本齐国人,以兵法得见吴王,教练女兵数千,驱之水火,莫敢逃避,皆因某号令严威所致。兵法有云: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吏士之罪也。法令熟行,君令有所不受。某如今现为吴国大将,主公呼唤,须索走一遭去。令人报复去,道有孙武来了也。(卒子报科,云)军师到!(做见科)(孙武云)主公呼唤,有何事商议?(吴王云)且一壁有者。令人,与我唤将伍子胥、伯嚭安在?(外扮伍子胥、净扮伯嚭同上)(伍子胥诗云)千里间关弃楚归,短箫闲向市中吹。可怜不遂英雄志,辜负当年举鼎威。某姓伍名员字子胥,现为吴相国,这是伯嚭,皆楚人也。某因费无忌谗谮,害我父兄,不得已弃楚投吴,思图报复。恰遇伯嚭,也来投吴。一者为同是乡里,二者又为同是避仇,以此举荐于朝,为太宰之职。今日主公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令人报复去,道有伍员、伯嚭都来了也。(卒子报科,云)相国、太宰到!(见科)(伍子胥云)主公呼唤,有何事商议?(吴王云)军师,请您众将来,不为别事,则为湛卢宝剑飞入楚国,某数次差人多将金币索取,不肯付还。今请军师众将商议,有何计可以得此宝剑?(《孙武云》主公,多闻这湛卢之剑乃越国欧冶子所制,斩铁截石,断水吹毛,真为无价之宝,这个不可不取。(伍子胥云)主公在上,今楚国有二将,乃是子期、子常。论子期廉而爱士,颇知兵法,奈有智而少勇;子常怙势而骄,不惜军士,有勇而无智,皆不足为虑。况有奸臣费无忌当权,必然暗行谗谮,未必用他。主公何不先差人下将战书去,然后统兵征伐,有何难哉!(伯嚭云)若是楚昭公用那费无忌老头儿对阵,也不消伍相国费力,只我伯嚭身上,包杀的他尿流屁滚!(吴王云)相国言者当也。我如今先差人下将战书去,着孙?湮??Γ?喙??确妫?沉焖氖?蛐郾??胨?徽饺ァT蛞??⌒脑谝猓?晒Χ?亍?伍子胥云)则今日辞别了主公,教场中点就四十万雄兵,一来为楚昭王收了我家宝剑不还,二来有费无忌害我父兄之仇,誓当报复,管取马到成功,奏凯回来也。(诗云)弃楚奔吴几度秋,可怜犹未雪冤仇。今朝统领雄兵去,不斩奸臣誓不休。(同下)(吴王云)军师同相国、太宰三人去了,吾观此一战破楚必矣!(诗云)伍相国智勇无双,马到处谁敢相当?将郢城踹为平地,取湛卢重返吴邦。(下)(正末扮楚昭公同外扮芈旋领卒子上)(正末云)某乃楚昭公是也。数年前正寝之间,忽闻一声响亮,俄而素光明室,爽气逼人,惊起视之,见一口宝剑,坠于榻下。遍问朝臣,皆莫能测其来历。有司马子期,他言隐士风胡子能辨此剑,遂请视之。风胡子曰:此剑号为湛卢,闻越国允常使欧冶子铸此宝剑,后归于吴。此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带之有威,用之无敌,真稀世奇宝。某闻而大喜,佩服在身,未尝轻离。谁想吴王阖闾屡屡遣使索取,某不肯还他。但吴国方强,倘若再来相索,可怎了也?(芈旋云)哥哥,您兄弟想来,此剑原是吴国之宝。他既来索取,不如做个人情,送还了他,两国和谐,可不好那?(正末云)兄弟,你那里知道,此剑非同小可。既到吾国,也是天使其然,岂可便与他去?(唱)【仙吕】【点绛唇】这剑呵冰刃霜寒,玉华光灿,孜孜看。怎飞来坐榻之间,委实的紫气冲霄汉。(芈旋云)哥哥,量此物强杀者波,则是一口剑,那里取神光冲射牛斗之上?听那风胡子做甚么?(正末唱)【混江龙】这剑真为奇幻,世人休做等闲看。我则见英英结秀,湛湛生斑。这剑本在东方平百越,今日个飞来南国镇荆蛮。这剑按阴阳斡运,顺天地循环。采铜出那溪之水,取锡在赤堇之山。下雷雨消隔尘滓,有鬼神守护炉间。这剑他抱精灵多气爽助神威,真乃是免忧愁绝惊恐除危难。现如今河清海晏,国泰的这民安。(使命上,诗云)人去似星驰,江隔如天堑。亲捧一缄书,来索千金剑。小官乃吴国使命是也。奉主公的命,差往楚国下战书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小校,报复去,道有吴国使命在于门首。(卒子报科,云)喏,报的大王得知,有吴国使命求见。(正末云)道有请。(使命做见科)(正末云)使命来此,有何公事?(使命云)小官是吴国来的使命,有书在此。(正末云)将书来我看。原来为这一口剑不与他,果然下将战书来。似此可怎了也?(唱)【油葫芦】久与吴国姬光阻面颜,(芈旋云)哥哥,既是他下将战书来,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正末云)我不怕姬光,怕是那一个人!(唱)怕的那伍盟府天下罕,(芈旋云)量伍子胥有何英雄,哥哥直这般怕他?(正末唱)他正是良才奇宝在人间。我则道重修讯问传书简,原来他相期恶战呈公案。(芈旋云)虽然那子胥多有本事,凭着俺这名山大川,长江险阻,那伍子胥怎便容易到的俺国来?(正末唱)你休道是阻着大川,隔着大山,便有那波涛滚滚长江限,假若是无敌手战应难。(芈旋云)哥哥,若当初依着您兄弟,早早送还了这剑,也不到今日。事已至此,不如会集众官商议,保举一员名将,领兵与伍子胥交战,可不好也?(正末唱)【天下乐】哎,抵多少恶语伤人六月寒,无也波瑞,着俺把剑还,到如今事已在前后悔晚。现放着登仕台,空有这拜将坛,我则怕举贤才人去懒。(云)本待把这厮杀坏了,古云:&两国相持,不斩来使。&你回去,则说选日交兵便了。(使命云)理会的。出的这门来,不敢久停久住,回主公话,走一遭去。(诗云)湛卢宝剑惹刀检,纷纷战国各封强。忙离楚国登途路,不分昼夜到吴邦。(下)(芈旋云)使命去了也。哥哥,这战书上怎么写着来?(正末云)这战书上写着,道孙武为军师,伍子胥为元帅,伯嚭为先锋,领兵四十万,与俺交战。争奈俺国半老兵骄,怎生是好也。(芈旋云)哥哥,岂不闻古云:军来将敌,水来土堰。俺这里有司马子期、子常、申包胥,皆是南楚有名之将,请将来与他商议,有何不可?(正末云)兄弟,你那里知道?(唱)【那吒令】我端坐在,朝堂这间;聚集着,英才这班;怎经的,会临潼那番。(芈旋云)这伍子胥当初在临潼会上,怎生般英雄,哥哥试说一遍,您兄弟听咱。(正末唱)哪里取这般忠义人,英雄汉。他举鼎时,多敢有神力相关。(芈旋云)哥哥,你兄弟想来,秦国文有百里奚,武有秦姬辇,可怎生都不如那子胥,倒让他做个盟府?(正末唱)【鹊踏枝】他、他、他,吓的那秦姬辇怎敢遮拦,百里奚只瞪眼偷看。他向那斗宝筵前,顿剑摇环。(芈旋云)闻他当初在临潼,曾救姬光之难,到今日投吴伐楚,可知道来。(正末唱)便休题吴姬光攧碎了温凉玉盏,他直着秦公子曲躬躬亲送出潼关。(云)令人,与我唤将申包胥来者。(卒子云)申包胥安在?(外扮申包胥上,诗云)忆与伍员别时语,他要覆楚与我复楚。回头已隔数年余,前事今皆弃如土。小官申包胥是也,官封上卿之职。方今春秋之世,首称强楚,为中国盟主者久矣。自伍子胥去后,始觉本国微弱。今日主公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令人报复去,道有申包胥在于门首。(卒子报科,云)申包胥到!(申包胥见科,云)主公呼唤小官,有何事商议?(正末云)今有吴国下战书来,拜孙武为军师,伍子胥为元帅,伯嚭为先锋,领兵四十万,与俺决战,特请大夫计议,何以应之?(申包胥云)主公,论本国止有司马子期、子常二员大将,子期智高勇怯,子常有勇而无智。若吴国果用孙武为军师,子胥为元帅,其锋不可当也。(正末唱)【寄生草】从来道要得千军易,偏求一将难。闲时故把忠臣慢,差时不听忠臣谏,危时却要忠臣干。谁当这借吴雪恨伍将军,我则索求那扶周摄政姬公旦。(申包胥云)主公,若子胥领兵前来,切不可与他交战。你则深沟高垒,紧守城池。等小官直至西秦,借他兵来,那其间内外夹攻,方能取胜。(正末云)则怕秦昭公不肯借与咱兵,怎生是好?(申包胥云)主公,想秦、楚旧为亲戚之邦,必在借与咱兵,不必疑虑。(正末唱)【幺篇】你须想着归期急,休言他去路艰。止不过船临古渡垂杨岸,路逢峻岭滩头涧,小可如君骑羸马连云栈。(申包胥云)小官既为国解难,怎敢避的途路之苦。(正末唱)你休辞山遥水远路三千,我专等你坚甲利刃那兵十万。(云)大夫,你此一去何日可回?(申包胥云)主公,我去只消一个月便回也。(正末唱)【金盏儿】你道是一个月借兵还,三十日报平安。但愿你晓行晚宿无辞惮,休着我悬望的恶心烦。你只看风传金柝远,霜照铁衣寒。(申包胥云)主公放心,小官若见了秦昭公,借的军马即便回也。(正末唱)我可为甚着贤人投敌国,也则怕那猛将过昭关!(申包胥云)那吴国孙武子深知兵法,又加以子胥之勇,俺国中无能胜之者。小官去后,只愿主公坚壁不战,以待秦兵。休听一时之言,坐失万全之策。(正末唱)【醉扶归】你道是伍盟府能雄悍,孙武子又非凡。只要我高垒深沟紧闭关,专等待秦邦返。我只怕你人疲意懒,早淹的过了程期限。(申包胥云)小官则今日辞了主公,便索长行也。(正末唱)【赚煞】你去后我夜忧到明,明忧到晚。若是那秦公子将卿傲慢,你则索将火性儿全然都放坦,是必休便冒渎容颜。那其间借的些金鼓旗幡,将你那洗尘酒开怀儿做了送路盏。(申包胥公)主公,我这一去,若借得秦兵来时,料那伍子胥恐怕前后受敌,必解兵而归矣。(正末云)只要借得秦兵呵,(唱)恁时节吴兵自还,楚城无患,生则怕你别时容易见时难!(下)(申包胥云)二公子,你紧记者,若伍子胥领兵来时,休听费无忌那短见,就要与他家厮杀,有误大事。我即日往秦邦借兵去也。(诗云)东吴滚滚动征尘,济困扶危投远亲。方信家贫显孝子,楚邦有难识忠臣。(下)第二折(净扮费无忌上,诗云)人有好的我偏害,人有歹的我倒爱。我的分毫不与人,人的我会白厮赖。小官费无忌是也。现为楚国上大夫之职,奉主公的将令,着老夫为帅,与吴国伍子胥拒敌。我想来,他的父兄尚然被我杀了,这一个短命的弟子孩儿,有甚本事?我正要与他耍一耍,怕他怎么?(诗云)老夫本领甚可夸,子胥本是我仇家。不愁巨斧当头劈,也只结的碗口一个大疮疤。(下)(伍子胥、孙武、伯嚭领卒子上)(伍子胥云)某伍子胥领兵伐楚,如今已到郢城。大小三军,摆开阵势。远远的尘土卢处,楚家军马敢待来也!(正末同芈旋、费无忌领卒子上)(正末云)某乃楚昭公是也。大小三军,将阵脚射住。我与二公子在将台之上,看费无忌与伍子胥决战去来。(唱)【越调】【斗鹌鹑】他走樊城兀自红颜,过昭关早成皓首。只道他暮景萧萧,依还的雄威赳赳。他本为楚国萦心,权借这吴兵应手。现如今太宰伯嚭敢突前,孙武子为合后。只待要投鞭儿截断长江,探囊儿平吞了俺这夏口。【紫花儿序】将他那乾坤忠孝,更和盖世界英雄,来寻那旧日杀父母冤仇。我则见征云不散,杀气难收。飕飕凛凛,寒风不住吼。大刚来也则是冤仇深厚,扑腾腾鼙鼓惊心,明晃晃剑戟侵眸。(伍子胥云)兀那来将,莫非费无忌么?(费无忌云)然也。来将何人?(伍子胥云)某乃伍子胥是也。父兄之仇,今日须报,你早早下马来请死者!(费无忌云)口走!量你到的那里,且与你斗三百合耍子!(做调阵子科)(正末唱)【调笑令】你每做的来不周,结下了父兄仇,抵多少不是冤家不聚头。今日在杀场上面争驰骤,费无忌你索担忧。他只待摘了你心肝标了你首,可兀的便肯干休。(伍子胥云)出马来,出马来!(战科)(正末唱)【小桃红】史见他旗门开处跃骅骝,高叫道谁敢来和咱斗。早着俺千军万马都惊走,急难收,兀的般威风不信人间有。淹的呵抛下了戈矛,氲的呵遮漫了宇宙,莫不是剑气上连牛。(费无忌云)你看这小畜生,好无礼也,全然不省的有个前辈后辈。则你那伍奢老头儿,也还让着我哩!(伍子胥云)我今日不拿你这老匹夫锉尸万段,誓不收军。(战科)(正末唱)【金焦叶】那一个锦征袍窄窄的把狮蛮款兜,这一个凤翅盔律律的把红缨乱丢。那一个点钢枪支支的把黄幡狠揪,这一个铁胎弓率率的把雕翎稳扣。【天净沙】俺只道他两个都一般状貌搊搜,都一般武艺滑熟,管杀的惨迷离神嚎鬼愁。可原来半合儿不够,早一个先纳了输筹!(云)呀,费无忌却输了也!(唱)【秃厮儿】马以处敌兵乱走,枪着处鲜血交流,偏爱杀伐争战斗。两下里,不相投,难休。(费无忌云)我敌不过他,只是逃命的好,走、走、走!(伍子胥云)你这老匹夫,走那里去!(追科)(正末唱)【圣药王】则他那枪似虬,马似彪,骨碌碌地上滚人头,数载仇一鼓收,片时间叠尸高耸似山丘,恰便似落叶尽归秋。(伍子胥云)早将那老匹夫拿倒了也!大小三军,就此杀向前去,休教走了楚王者!(下)(芈旋云)哥哥,俺家兵大败了,我保着你走了罢。(正末唱)【收尾】眼睁睁见死可也无人救,索把这泼残生告天保佑。则被那借吴兵的伍相逞尽了十分强。(芈旋云)怎得这申包胥救兵到来,可也好也!(正末唱)遥望俺复楚国的包胥且耐着一时守。(同下)第三折(龙神领鬼力上,诗云)长江浩浩显威灵,风浪孤舟谁敢行?直待险时才救护,方知暗里有神明。吾乃汉江龙神是也,掌管着万里长江。有楚昭公弟兄妻子四口儿,明日到此,驾着渔船一只,过江逃难。明日正是四耗九丑之日,合起大风,眼见得都该淹死了的。吾神奉上帝敕令,但有下水者,救护至岸。如今在此等候,这早晚他敢待来也。(丑扮梢公上,嘲歌云)渔人顶笠又披簑,得蹉跎处且蹉跎。一杆轻钩浮游动,闲中无事唱渔歌。唱渔歌,眼观清水玩风波。黄芦随岸长,红蓼遍滩多。江边则老汉,屋中则有渔婆。渔婆道,大哥,大哥,镇日常有甚生活?吃的三杯村糯酒,绿阴中要结丝萝。摆过船舟,斜横了个舵。可打破则个锅。把个家婆来叫吖吖,吵闹得似风魔,阿外外。自家是个梢公,每日在这江边捕鱼为生。今日风平浪静,撑着这船,慢慢的打鱼去来。(正末同芈、旦儿,俫儿慌上)(正末云)兄弟也,走,走,走!(唱)【中吕】【粉蝶儿】则听的兵起东吴,可扑扑胆惊心惧,早则不三战杀入王都。吓得我乱慌慌,忙劫劫,不成活路。偏生生的望眼模糊,悄不见那西秦远来相助。(旦儿云)大王,后面吴兵追赶的至近,你休顾俺子母每,你和小叔叔则逃您的性命咱。(正末唱)【醉春风】则俺这妻子似瑟和琴,弟兄如手共足。(芈旋云)俺怎肯撇下了嫂嫂侄儿也!(正末唱)俺一家四口儿盼程途,俺端的苦,苦。几能够罢息干戈,还归宫阙,抚安黎庶。(芈旋云)哥哥,想俺申包胥与那伍子胥,原是故友。两个曾打赌赛来,一个要覆楚,一个要复楚。若俺申包胥借得兵来,必然退了吴兵,重安楚国也。(正末唱)【迎仙客】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慌速速的强逃生,急煎煎的甘受苦。(内发喊科)(正末唱)脑背后闹吵吵的起军卒,(芈旋云)哥哥,兀的不是追兵渐近了也?前面又阻着长江,江水泛涨,无船可渡,怎生是好?(正末唱)眼前面翻滚滚野水无人渡。(芈旋云)哥哥,兀的江岸边有一只渔船,我试唤他一声咱。兀那梢公,你快船撑过来,我有的赏你。(梢公云)来也,来也。(芈旋云)兀那梢公,将你这船渡俺四口儿过去,到了岸上,我还你的船钱,可也不少。(梢公云)客官,则是船小渡不的。(正末唱)【红绣鞋】不得已央及你个渔父,(梢公云)肯载不肯载,也则自的我。(正末唱)似这般装着势待要何如?我与你也是近疃邻庄共乡闾。(梢公云)怕不是乡闾,大家要看个风水,实是船小,载不起这几个人。(正末唱)你道是船儿小难装载,则要你量儿大救俺家属,早早的过长江无间阻。(芈旋云)兀那梢公,你认不得俺哥哥就是楚昭公,被吴兵追赶至近。你若肯渡半俺过去,久后平定了楚国,那其间将你官封三品,赏赐千金,不强似你在此捕鱼为活?你是寻思咱。(梢公云)你何不早说,既是楚昭公,我须是管下的百姓,便是船小,也只得载将过去。上船!上船!(芈旋云)哥哥,请上船去。(众上船科)(梢公云)仔细,船儿小,可都坐定了!你看偌远的江面,几时摆得到那岸边,才放心也!(正末唱)【石榴花】俺只见云涛雪浪接天隅,这的是海阔洞庭湖。(梢公云)我说不载,不载,您强要上这船来,还不开的半里,早起风了。你看泼天也似的大浪,可不苦也!(正末唱)你看这大惊小怪泼村夫,那里便叫苦,吓的俺魄散魂无。(梢公云)风浪越大了。船儿又小,淹上水来了也。不着亲的,快请一个下水去,才救的一船人性命。(众做悲科)(正末唱)他道是不关亲者当身故,俺四口儿那一个为疏?则被这一家老小同奔赴,(带云)艄公,你小心在意者!(唱)到今日只仗的你做护身符。(芈旋云)哥哥,这风浪越大了,船只较小,不堪重载,似此怎了也?(正末唱)【斗鹌鹑】兄弟是同气连枝,妻子是多情伴侣。(扆旋云)哥哥,则保你的前程,休顾恋你兄弟罢!(正末唱)眼睁睁弟觑着兄,(旦儿、芈做悲科)(正末唱)悲切切子随着母。好叫我穰穰劳劳意不舒,(梢公云)不着一个人下水呵,再一会连船都没了也。(正末唱)他道是霎时都命卒。(芈旋云)哥哥好觑当嫂嫂侄儿,您兄弟拜别了。哥哥,下水也去。(正末云)兄弟,不争你下水呵,(唱)着谁人买马招军,重与俺扬威耀武!(梢公云)风狂浪猛,看看的淹上水来了,快着一个下水去。(正末唱)【普天乐】俺只见掩掩泼泼画船儿歪,囊囊突突梢公絮。(梢公云)这风把船掀过来,淹上水了。还不着个下水去,敢多要死哩?(正末唱)我则见他无休的催促,待不的须臾。(旦儿悲科,云)儿也,则被你痛杀我也。(正末唱)儿悲啼为母离,母痛哭抛儿去。哎,你个掌命司的梢公可便休催促,百忙里割不断他子母每肠肚。但保全了孩儿的身躯,怎顾得夫人的性命?(芈旋云)哥哥,您兄弟下水去也。(正末云)兄弟,你住者!(唱)紧揪住俺这兄弟的衣服。(芈旋云)哥哥,梢公道疏者下船。您兄弟想来,嫂嫂、侄儿与哥哥,正是着亲的,唯您兄弟是个疏慢些的,理当下水。(正末扯芈旋科,云)兄弟,咱两个须亲,还有不亲的哩。(旦儿云)孩儿,眼见的我顾不的你也。大王,这兄弟同胞共乳,一体而分,妾身乃是别姓不亲,理当下水。(正末云)夫人,你说的是。(唱)【上小楼】我着你名标万古,那里也相随百步。你待要留了婴孩,替了亲叔,救了儿夫。你道不共族稍似疏,何妨的从新革故,(旦儿云)大王,我嘱付你咱,好生看顾我这孩儿,我下水去也。(诗云)半生空记百年恩,苦为波涛没汉津。眼看儿夫难共守,生抛幼子若无亲。手足自今同一处,姻缘到底属何人?幽魂定不随风去,飞上青山更化身!(下)(龙神云)鬼力,将夫人救上岸者。(鬼力云)理会的。(芈旋哭科,云)可惜了嫂嫂也!(正末唱)久以后史书中又新添个节妇!(梢公云)船便轻了些,争奈风浪越越的大了,再请一个下水去,还有救哩!(芈旋云)哥哥,风浪越大,可怎了也?梢公道,再请一个下水,还有可救。您兄弟则索辞别了哥哥,下水去也。(正末云)兄弟,咱两个须亲,还有不亲的来。(俫儿云)爹爹,眼见的不亲的是您孩儿也。(正末唱)【幺篇】儿也觑两个是亲骨肉,(芈旋云)哥哥,留着侄儿,休绝了俺楚家后代。你则放了手,您兄弟情愿下水去。(正末唱)兄弟也我和你是一父母。(俫儿云)爹爹,你则好看觑叔叔,你孩儿辞别了,下水去也。(正末云)儿也,你那叔父呵,(唱)他和我着疼,我和他着热,你比他还疏。(俫儿下水科,云)爹爹,我下水去也。(诗云)母亲一命丧黄泉,不由您儿泪涟涟。今朝下水投江去,和母亲幽冥路上受熬煎。(下)(龙神云)鬼力,与我将这小公子救了者。(鬼力云)理会的。(正末唱)儿也,但愿你去水府,往地狱,好寻娘去,(芈旋云)哥哥,你着侄儿下船,可怎忍也?(正末唱)又何妨死的来不着坟墓。(芈旋云)可惜嫂嫂、侄儿刚下水去,这风浪就宁息了。虽然安稳无事,使我不胜伤感。(正末唱)【满庭芳】哀哉子母,如今稀有,从古应无。又不是进胶舟那日昭王渡,怎生的也共为鱼?儿也你舍性命投江伴母,妻也你可便守贞烈出嫁从夫。似这等难相顾,总只是皇天丧楚,教你去龙颔下探明珠。(梢公云)渡过江了,撺下脚踏板,请登岸。(做上岸科)(芈旋云)解这金鱼下来,赏了梢公。后面有人追来时,若非本国之人,你是必休渡他过江也。(梢公云)理会的。等您回来时,我另打一只大海船在此等候。(下)(正末云)谢天谢地,上的岸来,兄弟也,这两条路您自往那一条路去?(芈旋云)哥哥,现今嫂嫂、侄儿都无了也,则有您兄弟一人相随,可怎生又教我那一条路去?不知哥哥主着何意?(正末云)兄弟,你那里知道!(唱)【耍孩儿】本待要相随相从相将去,也则为我胆儿自虚。我只见前山掩映苍苍树,那其间必有埋伏。小路行怕撞着孙都统,大路走须防他伍子胥。兄和弟谁防护?可不是免鱼鳖才离江上,逢豺虎又断送山谷。(芈旋云)既然这等,您兄弟则往这小路上,抄出大路相会。且辞别了哥哥去也。哥哥受您兄弟一拜,只愿哥哥稳登前路,无惊无恐。(正末唱)【二煞】兄弟也咱相逢时有限期,别离了无限苦,(正末走科)(芈旋追上,云)哥哥,您兄弟再送哥哥几步。(正末唱)两下里欲去也频回觑。好着我悲切切痛煞煞提着胆向刀尖过,倒不如悄促促低着头在剑下诛。兄弟也哭一声行一步,俺兄弟情气吁成云雾,他子母恨泪滴满江湖。(芈旋云)哥哥,但若打听的救兵来时,便当重返楚国,再整江山,休要挫折了志气者。(正末唱)【煞尾】俺如今一程程逐去途,一心心怀故土。大都来是一兴一败天之数,但不知肯分的秦兵几时到得楚。(下)(芈旋云)哥哥去了也,我往这小路儿去罢。(下)(龙神引鬼力上,云)那贤妇、孝子都救了,吾神不敢久停久住,回上帝话去来。(诗云)汉水东连扬子江,几多舟楫此中亡。凡事劝人休碌碌,举头三尺有龙王。(下)第四折(外扮秦昭公领卒子上,诗云)轻分一旅出函关,列国曾无匹马还。自古秦中多紫气,争教不想占江山。某乃秦昭公是也。昔年我父穆公因与楚结交,世为邻好。近因吴中有一口宝剑飞入楚国,那吴王屡次索剑,楚王只不肯还,以此惹动刀兵,几至灭国。有楚大夫申包胥前来借兵求救,某坚意不允。不意包胥在驿亭中,依墙而哭,七昼夜不绝,遂将邮亭哭倒。我想此人真烈士也,我如今要借兵与他,未曾与百里奚商议。令人,与我唤将百里奚来者。(卒子云)百里大夫安在?(外扮百里奚上,诗云)先事虞君后佐齐,还因陪嫁入秦西。曾向养牲家自卖,人号羊皮百里奚。老夫乃百里奚是也。有秦王呼唤,须索走一遭去。令人报复去,道有百里奚来了也(卒子报科,云)百里奚大夫到。(百里奚做见科,云)主公呼唤小官,有甚事来?(秦昭公云)为因申包胥借兵一事,特请你来商议,还是借的不是,不借的是?(百里奚云)想那伍子胥在临潼会上,对着十七国诸侯比试,文过小官,武胜姬辇,此段冤仇,未曾相报。今有申包胥来借兵,我想子胥深入敌境,兵老将骄,可不战而破,所谓取威定霸,在此一举。主公若不借兵与他,可不自失了这个机会?(秦昭公云)既然如此,令人,与我请将申包胥来者。(卒子云)理会的。(申包胥上,诗云)千里而来借救兵,秦王何事不相应?可怜七日号几绝,血泪斑斑在驿亭。小官申包胥,到于秦国借兵,争奈秦王不允,将小官羁留驿亭。小官恐负前言,楚国有失,乃倚墙而哭,七日七夜,水浆不曾到口。如今秦王呼唤,须索见来。若再不肯时节,我拚的扭住秦王,将颈血蘸他衣服之上,必然肯发救兵,不负我复楚之誓。令人报复去,道有申包胥来了也。(卒子云)喏。报的大王得知,有申包胥在于门首。(秦昭公云)着他过来。(卒子云)着过去。(申包胥做见科,云)俺楚王悬望大国救兵,不啻饥渴。大王怎生不念亲好,忍坐视乎?(秦昭公云)大夫,因你日夜号哭,忠烈动人。某今借与你十万雄兵,命姬辇为帅,即日救楚,你意下如何?(申包胥云)多谢了大王!俺主公必当重报。(秦昭公云)令人,与我唤将姬辇来者。(卒子云)姬辇安在?(净扮姬辇上,诗云)千钧力气生来有,单被子胥出尽丑。直自当年举鼎来,至今闪了右边手。某乃姬辇是也,官封大将军之职。主公呼唤,不知有甚差遣?令人报复去,道是俺姬辇来了也。(卒子报科,云)姬辇到。(姬辇做见科,云)主公呼唤姬辇,那厢使用?(申包胥云)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今蒙大王怜悯敝国,肯发救兵,有劳元帅领兵前赴,真乃小官万幸。(姬辇云)不敢,不敢。(?卣压??姬辇,我今拨与你十万雄兵,同申包胥救楚去,你可小心在意者。(姬辇云)主公,某想伍员在临潼会上拳打蒯瞆,脚踢卞庄,文赛百里奚,武过末将,主公着他做了盟府,又与他一口宝剑,筵前举鼎,欺人太甚。某今领十万雄兵,一来救楚,二来就擒拿伍员,雪我临潼之耻。(秦昭公云)只愿你马以成功,奏凯而还,某当与百里奚大夫,迎劳函关之外。你则小心着志者。(诗云)出函关鸣笳擂鼓,至郢都扬威耀武。破伍员誓灭强吴,助包胥重扶弱楚。(同百里奚下)(申包胥云)元帅,你早到楚国一日,解俺一日之难,不可迟延,有失本望。(姬辇云)即日传令大小三军,拔营而起,直赴楚国救援去来。(申包胥诗云)千里投人实是难,甘心就死不空逊。(姬辇诗云)若非七日墙边泣,焉得雄兵便出关?(同上)(正末领卒子上,云)某楚昭公,只为一口湛卢剑不与吴国,惹的伍子胥兵来伐楚,好生危急。今幸申包胥借得秦兵,与子胥交战。谁想子胥为有盟誓在前,即便收兵罢战而去。目今楚国重安,皆申包胥之力也。(唱)【双调】【新水令】包胥烈气子胥知,听的道借军来,他可便引兵先退。借兵的重扶楚国安,投吴的齐着凯歌回。这两个名姓天下知,真乃是忠与孝两完备。(云)令人,与我请申包胥来者。(卒子云)申包胥安在?(申包胥上,云)小官申包胥,借起秦兵与子胥交战,谁想子胥不忘旧交,将城池地面复还与楚,即日班师,还他本国去了,今幸楚国无恙。主公着人来请,须索走一遭去。令人报复去,道有申包胥来了也。(卒子云)申包胥到。(正末云)快请过来。(卒子云)请过去。(申包胥做见科)(正末云)此一场大功,多亏了大夫也。(申包胥云)托赖主公洪福,小官何功之有!(正末唱)【驻马听】伍员无敌,入楚地鞭尸尚恨迟;包胥有智,借秦兵复国偏能疾。(申包胥子云)子胥若不想旧交之情,凭着他武艺,量小官到的那里?(正末唱)虽然他会临潼八面虎狼威,怎如你哭秦亭七日英雄泪。(做悲科)(申包胥云)主公为何发起悲来?(正末唱)我今日安居宝殿里,猛想起渡江时,不觉心如碎。(申包胥云)主公,吴兵已退,楚国重安,此乃如天之喜,且省烦恼。(芈旋上,云)某芈旋。自从江边与哥哥别后,一向避于随地,可早半年光景也。听的申包胥借的秦兵,重扶楚国。我如今回去,见我哥哥咱。令人报复去,道有芈旋在于门首。(卒子云)喏,报的大王得知,有二公子来了也。(正末云)快有请!(卒子云)请进去。(芈旋做见,悲科)(正末云)兄弟也,你在那里来?(芈旋云)您兄弟自与哥哥相别之后,流落随国,听知哥哥复楚,一径的寻将来也。(正末唱)【沉醉东风】自间别伯夷、叔齐,我常只是坐想行悲。(芈旋云)许久不见哥哥,请受您兄弟几拜。(正末唱)既然为兄弟情,讲甚君臣礼。想当年在小船中寸步难移。(芈旋打悲科,云)您兄弟岂望今日与哥哥相见也!(正末云)令人,安排酒果来与兄弟拂尘者。(唱)今日相逢有限期,我又恐怕是南柯梦里。(云)兄弟,你满饮一杯。(芈旋云)您兄弟吃不下这酒去。(正末云)兄弟,你为甚么吃酒不下?(芈旋云)您兄弟心下则想着嫂嫂和侄儿哩。(正末云)兄弟,你嫂嫂有。(芈旋云)既然有嫂嫂,何不请将出来相见咱?(正末云)令人,请将夫人来者。(卒子云)夫人有请。(二旦上,云)妾身乃楚昭公继室夫人。大王呼唤,须索见去来。(做出见科)(正末云)兄弟,兀的不是你嫂嫂。(芈旋做认科,云)哥哥,这那里是我那嫂嫂也?(正末云)兄弟也,可知不是你那嫂嫂哩!(唱)【落梅风】他身丧在波涛内,名标在书传里。一个忠则尽命,一个孝当竭力。我今日立安邦还成子共妻,(云)兄弟也,当初我弃了嫂嫂侄儿,留得你在。哥哥今日还有嫂嫂,少不的生下侄儿。若无了你也呵,(唱)那里去再寻个同胞兄弟?(旦领俫儿上,云)妾身自同孩儿下水之后,谢天地可怜,将俺母子救于岸上,投到一个人家,唤做申屠氏。见说是楚昭公的夫人,将我十分供养,不觉过了半年光景。听知俺大王已复楚国,我如今引着孩儿认他去。这便是宫门外了。令人报复去,道有大王的亲眷在于门首。(卒子云)喏。报的大王得知,有两个亲眷在门首求见哩。(正末云)我有甚么亲眷?在那里?兄弟,待我自看去咱。(唱)【甜水令】我恰才与兄弟团圆,开怀笑饮,同欢同会。我这里那步出宫闱,远听声音,近观相貌,端详仔细,(旦儿云)大王万福!(正末做惊科)(唱)呀,原来是俺咏睢鸠窈窕元妃!(云)您母子每在何处来?(旦儿云)妾身自与大王离别之后,投于汉江,料无生理。不想水中金光闪烁,冷气逼人,一位神圣将妾身救于岸上。都是漫漫的芦苇,正在徬徨之际,则见孩儿也从江中爬上岸来。问其缘故,原来为着风浪越猛,相继下水,也见一位神圣,救了性命。俺母子投到一个申屠氏家,住了半年。大王今日复立家邦,那知俺母子在汉江中受尽苦楚?说兀的做甚!(诗云)当年母子没风湍,为保君王玉体安。虽然幸得神明护,只恐后人夺却故人欢!(正末唱)【折桂令】我则道你趁横波一去无消息,可正是堂上糟糠,休猜做墙上泥皮。想当日船小江深,风高浪涌,云锁天地。若不是贤达妇三从四德,若不是仁孝子百顺千随。我则道夫妇分离,父子乖违,怎能彀再得团圆,还见这笑眼欢眉。(芈旋云)哥哥当日在汉江之上,情愿舍了嫂嫂、侄儿,留您兄弟,岂知嫂嫂、侄儿,安然无事。可见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信不诬也。(秦百里奚上,云)某乃秦国百里奚是也。奉主公的命,要将金枝公主与楚昭王小公子为婚,遣某亲送吉帖来此。令人报复去,道有秦国使命在于门首。(卒子报科,云)喏,报的大王得知,有秦国使命求见。(正末云)快请进来。(卒子云)请进。(百里奚做见科)(正末云)前者多得秦王借兵救援,使寡人复还楚国,感恩非浅。只因丧败之后,百事未理,有失报谢。今日重劳大夫远涉敝地,益增惶恐。(百里奚云)救灾恤邻,乃是常礼,何足为谢。小官今此一来,不为别事,乃奉主人之命,有金枝公主,愿与大王小公子结婚,遣小官亲赍吉帖送上。倘勿弃嫌,实为万幸。(正末云)寡人有何德能,敢劳秦王如此错爱也?(唱)【沽美酒】谢大王怜下国,借猛将解重围。也只为丧败初还百无备,尚未及酬恩报德,非是俺急时偎缓时弃。【太平令】自斗宝临潼赴会,赐无祥公主来归。曾对天割襟为记,愿世世无相违背。这信誓,在彼,怎悔?难得见今朝这日。(百里奚云)小官闻知大王避难汉江,因风浪陡作,将夫人、小公子都送下水,可怎生又得完聚?敝国僻远,不知其详,请大王试说一遍,小官洗耳恭听。(正末唱)【锦上花】当日个避难临江,扁舟同济。陡遇风波,梢子惊啼。(云)他道是船小不能重载,内中有疏者,请一位下水,方才有救。(唱)他道所未倾危,刚争半米。疏者非亲,请其下水。【幺篇】夫人先拜辞,稚子继沉溺。也只为兄弟情深,难忍抛弃。谁想龙神,暗中呵卫。死者重生,生者不愧。(百里奚云)有这等事,可也难得。(正末唱)【清江引】可又得金枝公主成配匹,岂不是天缘美?永为唇齿邦,万古干戈息,将着甚的般花红酬谢你个秦百里?(芈旋云)今日俺一家团圆,又得与秦国结交,永不唇齿,真乃天大的喜事。就此殿庭之上,摆设起满堂花,遍地锦,椎番牛,窨下酒,做个庆喜筵席,款待百里奚大夫,到明日仍遣申包胥入秦报谢者。(正末唱)【收尾】殿庭中摆设下千金席,列两行鸾歌风吹。不争为青锋剑揽惹了那场灾,还落的赤绳书接受了这重喜!题目伍子胥一战入郢正名楚昭公疏者下船——元代·郑延玉《杂剧·楚昭王疏者下》http://so.gushiwen.org/view_70568.aspx
第一折(冲末扮吴王领卒子上,诗云)太伯当年曾逊避,至今子姓居吴地。延陵何事慕高风,几使孤家不承继。某乃吴王阖闾,名姬光者是也。昔年征伐越国时,获得宝剑三口:一曰鱼肠,二曰纯钩,三曰湛卢,某常佩之。夫此剑者,昔闻越国允常使欧冶子监制。采五山之铁精,炼六合之金气,感得雨师洒尘,雷师击节,蛟龙捧炉,天帝焚炭,候天伺地,阴阳同体,久而成功。带之有威,用之无敌,真乃世之奇宝也。一向库中收藏,忽然湛卢失其所在。闻知此剑飞入楚国,被昭公收得。某数次遣使,多将金币索取,不肯付还,更待干罢!令人,与我唤将孙武来者。(卒子云)理会的。孙武安在?(外扮孙武子上,诗云)新书著就十三篇,篇篇兵法妙通玄。君王不信亲相试,宫中赐出女三千。某乃孙武是也。本齐国人,以兵法得见吴王,教练女兵数千,驱之水火,莫敢逃避,皆因某号令严威所致。兵法有云: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吏士之罪也。法令熟行,君令有所不受。某如今现为吴国大将,主公呼唤,须索走一遭去。令人报复去,道有孙武来了也。(卒子报科,云)军师到!(做见科)(孙武云)主公呼唤,有何事商议?(吴王云)且一壁有者。令人,与我唤将伍子胥、伯嚭安在?(外扮伍子胥、净扮伯嚭同上)(伍子胥诗云)千里间关弃楚归,短箫闲向市中吹。可怜不遂英雄志,辜负当年举鼎威。某姓伍名员字子胥,现为吴相国,这是伯嚭,皆楚人也。某因费无忌谗谮,害我父兄,不得已弃楚投吴,思图报复。恰遇伯嚭,也来投吴。一者为同是乡里,二者又为同是避仇,以此举荐于朝,为太宰之职。今日主公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令人报复去,道有伍员、伯嚭都来了也。(卒子报科,云)相国、太宰到!(见科)(伍子胥云)主公呼唤,有何事商议?(吴王云)军师,请您众将来,不为别事,则为湛卢宝剑飞入楚国,某数次差人多将金币索取,不肯付还。今请军师众将商议,有何计可以得此宝剑?(《孙武云》主公,多闻这湛卢之剑乃越国欧冶子所制,斩铁截石,断水吹毛,真为无价之宝,这个不可不取。(伍子胥云)主公在上,今楚国有二将,乃是子期、子常。论子期廉而爱士,颇知兵法,奈有智而少勇;子常怙势而骄,不惜军士,有勇而无智,皆不足为虑。况有奸臣费无忌当权,必然暗行谗谮,未必用他。主公何不先差人下将战书去,然后统兵征伐,有何难哉!(伯嚭云)若是楚昭公用那费无忌老头儿对阵,也不消伍相国费力,只我伯嚭身上,包杀的他尿流屁滚!(吴王云)相国言者当也。我如今先差人下将战书去,着孙?湮??Γ?喙??确妫?沉焖氖?蛐郾??胨?徽饺ァT蛞??⌒脑谝猓?晒Χ?亍?伍子胥云)则今日辞别了主公,教场中点就四十万雄兵,一来为楚昭王收了我家宝剑不还,二来有费无忌害我父兄之仇,誓当报复,管取马到成功,奏凯回来也。(诗云)弃楚奔吴几度秋,可怜犹未雪冤仇。今朝统领雄兵去,不斩奸臣誓不休。(同下)(吴王云)军师同相国、太宰三人去了,吾观此一战破楚必矣!(诗云)伍相国智勇无双,马到处谁敢相当?将郢城踹为平地,取湛卢重返吴邦。(下)(正末扮楚昭公同外扮芈旋领卒子上)(正末云)某乃楚昭公是也。数年前正寝之间,忽闻一声响亮,俄而素光明室,爽气逼人,惊起视之,见一口宝剑,坠于榻下。遍问朝臣,皆莫能测其来历。有司马子期,他言隐士风胡子能辨此剑,遂请视之。风胡子曰:此剑号为湛卢,闻越国允常使欧冶子铸此宝剑,后归于吴。此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带之有威,用之无敌,真稀世奇宝。某闻而大喜,佩服在身,未尝轻离。谁想吴王阖闾屡屡遣使索取,某不肯还他。但吴国方强,倘若再来相索,可怎了也?(芈旋云)哥哥,您兄弟想来,此剑原是吴国之宝。他既来索取,不如做个人情,送还了他,两国和谐,可不好那?(正末云)兄弟,你那里知道,此剑非同小可。既到吾国,也是天使其然,岂可便与他去?(唱)【仙吕】【点绛唇】这剑呵冰刃霜寒,玉华光灿,孜孜看。怎飞来坐榻之间,委实的紫气冲霄汉。(芈旋云)哥哥,量此物强杀者波,则是一口剑,那里取神光冲射牛斗之上?听那风胡子做甚么?(正末唱)【混江龙】这剑真为奇幻,世人休做等闲看。我则见英英结秀,湛湛生斑。这剑本在东方平百越,今日个飞来南国镇荆蛮。这剑按阴阳斡运,顺天地循环。采铜出那溪之水,取锡在赤堇之山。下雷雨消隔尘滓,有鬼神守护炉间。这剑他抱精灵多气爽助神威,真乃是免忧愁绝惊恐除危难。现如今河清海晏,国泰的这民安。(使命上,诗云)人去似星驰,江隔如天堑。亲捧一缄书,来索千金剑。小官乃吴国使命是也。奉主公的命,差往楚国下战书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小校,报复去,道有吴国使命在于门首。(卒子报科,云)喏,报的大王得知,有吴国使命求见。(正末云)道有请。(使命做见科)(正末云)使命来此,有何公事?(使命云)小官是吴国来的使命,有书在此。(正末云)将书来我看。原来为这一口剑不与他,果然下将战书来。似此可怎了也?(唱)【油葫芦】久与吴国姬光阻面颜,(芈旋云)哥哥,既是他下将战书来,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正末云)我不怕姬光,怕是那一个人!(唱)怕的那伍盟府天下罕,(芈旋云)量伍子胥有何英雄,哥哥直这般怕他?(正末唱)他正是良才奇宝在人间。我则道重修讯问传书简,原来他相期恶战呈公案。(芈旋云)虽然那子胥多有本事,凭着俺这名山大川,长江险阻,那伍子胥怎便容易到的俺国来?(正末唱)你休道是阻着大川,隔着大山,便有那波涛滚滚长江限,假若是无敌手战应难。(芈旋云)哥哥,若当初依着您兄弟,早早送还了这剑,也不到今日。事已至此,不如会集众官商议,保举一员名将,领兵与伍子胥交战,可不好也?(正末唱)【天下乐】哎,抵多少恶语伤人六月寒,无也波瑞,着俺把剑还,到如今事已在前后悔晚。现放着登仕台,空有这拜将坛,我则怕举贤才人去懒。(云)本待把这厮杀坏了,古云:&两国相持,不斩来使。&你回去,则说选日交兵便了。(使命云)理会的。出的这门来,不敢久停久住,回主公话,走一遭去。(诗云)湛卢宝剑惹刀检,纷纷战国各封强。忙离楚国登途路,不分昼夜到吴邦。(下)(芈旋云)使命去了也。哥哥,这战书上怎么写着来?(正末云)这战书上写着,道孙武为军师,伍子胥为元帅,伯嚭为先锋,领兵四十万,与俺交战。争奈俺国半老兵骄,怎生是好也。(芈旋云)哥哥,岂不闻古云:军来将敌,水来土堰。俺这里有司马子期、子常、申包胥,皆是南楚有名之将,请将来与他商议,有何不可?(正末云)兄弟,你那里知道?(唱)【那吒令】我端坐在,朝堂这间;聚集着,英才这班;怎经的,会临潼那番。(芈旋云)这伍子胥当初在临潼会上,怎生般英雄,哥哥试说一遍,您兄弟听咱。(正末唱)哪里取这般忠义人,英雄汉。他举鼎时,多敢有神力相关。(芈旋云)哥哥,你兄弟想来,秦国文有百里奚,武有秦姬辇,可怎生都不如那子胥,倒让他做个盟府?(正末唱)【鹊踏枝】他、他、他,吓的那秦姬辇怎敢遮拦,百里奚只瞪眼偷看。他向那斗宝筵前,顿剑摇环。(芈旋云)闻他当初在临潼,曾救姬光之难,到今日投吴伐楚,可知道来。(正末唱)便休题吴姬光攧碎了温凉玉盏,他直着秦公子曲躬躬亲送出潼关。(云)令人,与我唤将申包胥来者。(卒子云)申包胥安在?(外扮申包胥上,诗云)忆与伍员别时语,他要覆楚与我复楚。回头已隔数年余,前事今皆弃如土。小官申包胥是也,官封上卿之职。方今春秋之世,首称强楚,为中国盟主者久矣。自伍子胥去后,始觉本国微弱。今日主公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令人报复去,道有申包胥在于门首。(卒子报科,云)申包胥到!(申包胥见科,云)主公呼唤小官,有何事商议?(正末云)今有吴国下战书来,拜孙武为军师,伍子胥为元帅,伯嚭为先锋,领兵四十万,与俺决战,特请大夫计议,何以应之?(申包胥云)主公,论本国止有司马子期、子常二员大将,子期智高勇怯,子常有勇而无智。若吴国果用孙武为军师,子胥为元帅,其锋不可当也。(正末唱)【寄生草】从来道要得千军易,偏求一将难。闲时故把忠臣慢,差时不听忠臣谏,危时却要忠臣干。谁当这借吴雪恨伍将军,我则索求那扶周摄政姬公旦。(申包胥云)主公,若子胥领兵前来,切不可与他交战。你则深沟高垒,紧守城池。等小官直至西秦,借他兵来,那其间内外夹攻,方能取胜。(正末云)则怕秦昭公不肯借与咱兵,怎生是好?(申包胥云)主公,想秦、楚旧为亲戚之邦,必在借与咱兵,不必疑虑。(正末唱)【幺篇】你须想着归期急,休言他去路艰。止不过船临古渡垂杨岸,路逢峻岭滩头涧,小可如君骑羸马连云栈。(申包胥云)小官既为国解难,怎敢避的途路之苦。(正末唱)你休辞山遥水远路三千,我专等你坚甲利刃那兵十万。(云)大夫,你此一去何日可回?(申包胥云)主公,我去只消一个月便回也。(正末唱)【金盏儿】你道是一个月借兵还,三十日报平安。但愿你晓行晚宿无辞惮,休着我悬望的恶心烦。你只看风传金柝远,霜照铁衣寒。(申包胥云)主公放心,小官若见了秦昭公,借的军马即便回也。(正末唱)我可为甚着贤人投敌国,也则怕那猛将过昭关!(申包胥云)那吴国孙武子深知兵法,又加以子胥之勇,俺国中无能胜之者。小官去后,只愿主公坚壁不战,以待秦兵。休听一时之言,坐失万全之策。(正末唱)【醉扶归】你道是伍盟府能雄悍,孙武子又非凡。只要我高垒深沟紧闭关,专等待秦邦返。我只怕你人疲意懒,早淹的过了程期限。(申包胥云)小官则今日辞了主公,便索长行也。(正末唱)【赚煞】你去后我夜忧到明,明忧到晚。若是那秦公子将卿傲慢,你则索将火性儿全然都放坦,是必休便冒渎容颜。那其间借的些金鼓旗幡,将你那洗尘酒开怀儿做了送路盏。(申包胥公)主公,我这一去,若借得秦兵来时,料那伍子胥恐怕前后受敌,必解兵而归矣。(正末云)只要借得秦兵呵,(唱)恁时节吴兵自还,楚城无患,生则怕你别时容易见时难!(下)(申包胥云)二公子,你紧记者,若伍子胥领兵来时,休听费无忌那短见,就要与他家厮杀,有误大事。我即日往秦邦借兵去也。(诗云)东吴滚滚动征尘,济困扶危投远亲。方信家贫显孝子,楚邦有难识忠臣。(下)第二折(净扮费无忌上,诗云)人有好的我偏害,人有歹的我倒爱。我的分毫不与人,人的我会白厮赖。小官费无忌是也。现为楚国上大夫之职,奉主公的将令,着老夫为帅,与吴国伍子胥拒敌。我想来,他的父兄尚然被我杀了,这一个短命的弟子孩儿,有甚本事?我正要与他耍一耍,怕他怎么?(诗云)老夫本领甚可夸,子胥本是我仇家。不愁巨斧当头劈,也只结的碗口一个大疮疤。(下)(伍子胥、孙武、伯嚭领卒子上)(伍子胥云)某伍子胥领兵伐楚,如今已到郢城。大小三军,摆开阵势。远远的尘土卢处,楚家军马敢待来也!(正末同芈旋、费无忌领卒子上)(正末云)某乃楚昭公是也。大小三军,将阵脚射住。我与二公子在将台之上,看费无忌与伍子胥决战去来。(唱)【越调】【斗鹌鹑】他走樊城兀自红颜,过昭关早成皓首。只道他暮景萧萧,依还的雄威赳赳。他本为楚国萦心,权借这吴兵应手。现如今太宰伯嚭敢突前,孙武子为合后。只待要投鞭儿截断长江,探囊儿平吞了俺这夏口。【紫花儿序】将他那乾坤忠孝,更和盖世界英雄,来寻那旧日杀父母冤仇。我则见征云不散,杀气难收。飕飕凛凛,寒风不住吼。大刚来也则是冤仇深厚,扑腾腾鼙鼓惊心,明晃晃剑戟侵眸。(伍子胥云)兀那来将,莫非费无忌么?(费无忌云)然也。来将何人?(伍子胥云)某乃伍子胥是也。父兄之仇,今日须报,你早早下马来请死者!(费无忌云)口走!量你到的那里,且与你斗三百合耍子!(做调阵子科)(正末唱)【调笑令】你每做的来不周,结下了父兄仇,抵多少不是冤家不聚头。今日在杀场上面争驰骤,费无忌你索担忧。他只待摘了你心肝标了你首,可兀的便肯干休。(伍子胥云)出马来,出马来!(战科)(正末唱)【小桃红】史见他旗门开处跃骅骝,高叫道谁敢来和咱斗。早着俺千军万马都惊走,急难收,兀的般威风不信人间有。淹的呵抛下了戈矛,氲的呵遮漫了宇宙,莫不是剑气上连牛。(费无忌云)你看这小畜生,好无礼也,全然不省的有个前辈后辈。则你那伍奢老头儿,也还让着我哩!(伍子胥云)我今日不拿你这老匹夫锉尸万段,誓不收军。(战科)(正末唱)【金焦叶】那一个锦征袍窄窄的把狮蛮款兜,这一个凤翅盔律律的把红缨乱丢。那一个点钢枪支支的把黄幡狠揪,这一个铁胎弓率率的把雕翎稳扣。【天净沙】俺只道他两个都一般状貌搊搜,都一般武艺滑熟,管杀的惨迷离神嚎鬼愁。可原来半合儿不够,早一个先纳了输筹!(云)呀,费无忌却输了也!(唱)【秃厮儿】马以处敌兵乱走,枪着处鲜血交流,偏爱杀伐争战斗。两下里,不相投,难休。(费无忌云)我敌不过他,只是逃命的好,走、走、走!(伍子胥云)你这老匹夫,走那里去!(追科)(正末唱)【圣药王】则他那枪似虬,马似彪,骨碌碌地上滚人头,数载仇一鼓收,片时间叠尸高耸似山丘,恰便似落叶尽归秋。(伍子胥云)早将那老匹夫拿倒了也!大小三军,就此杀向前去,休教走了楚王者!(下)(芈旋云)哥哥,俺家兵大败了,我保着你走了罢。(正末唱)【收尾】眼睁睁见死可也无人救,索把这泼残生告天保佑。则被那借吴兵的伍相逞尽了十分强。(芈旋云)怎得这申包胥救兵到来,可也好也!(正末唱)遥望俺复楚国的包胥且耐着一时守。(同下)第三折(龙神领鬼力上,诗云)长江浩浩显威灵,风浪孤舟谁敢行?直待险时才救护,方知暗里有神明。吾乃汉江龙神是也,掌管着万里长江。有楚昭公弟兄妻子四口儿,明日到此,驾着渔船一只,过江逃难。明日正是四耗九丑之日,合起大风,眼见得都该淹死了的。吾神奉上帝敕令,但有下水者,救护至岸。如今在此等候,这早晚他敢待来也。(丑扮梢公上,嘲歌云)渔人顶笠又披簑,得蹉跎处且蹉跎。一杆轻钩浮游动,闲中无事唱渔歌。唱渔歌,眼观清水玩风波。黄芦随岸长,红蓼遍滩多。江边则老汉,屋中则有渔婆。渔婆道,大哥,大哥,镇日常有甚生活?吃的三杯村糯酒,绿阴中要结丝萝。摆过船舟,斜横了个舵。可打破则个锅。把个家婆来叫吖吖,吵闹得似风魔,阿外外。自家是个梢公,每日在这江边捕鱼为生。今日风平浪静,撑着这船,慢慢的打鱼去来。(正末同芈、旦儿,俫儿慌上)(正末云)兄弟也,走,走,走!(唱)【中吕】【粉蝶儿】则听的兵起东吴,可扑扑胆惊心惧,早则不三战杀入王都。吓得我乱慌慌,忙劫劫,不成活路。偏生生的望眼模糊,悄不见那西秦远来相助。(旦儿云)大王,后面吴兵追赶的至近,你休顾俺子母每,你和小叔叔则逃您的性命咱。(正末唱)【醉春风】则俺这妻子似瑟和琴,弟兄如手共足。(芈旋云)俺怎肯撇下了嫂嫂侄儿也!(正末唱)俺一家四口儿盼程途,俺端的苦,苦。几能够罢息干戈,还归宫阙,抚安黎庶。(芈旋云)哥哥,想俺申包胥与那伍子胥,原是故友。两个曾打赌赛来,一个要覆楚,一个要复楚。若俺申包胥借得兵来,必然退了吴兵,重安楚国也。(正末唱)【迎仙客】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慌速速的强逃生,急煎煎的甘受苦。(内发喊科)(正末唱)脑背后闹吵吵的起军卒,(芈旋云)哥哥,兀的不是追兵渐近了也?前面又阻着长江,江水泛涨,无船可渡,怎生是好?(正末唱)眼前面翻滚滚野水无人渡。(芈旋云)哥哥,兀的江岸边有一只渔船,我试唤他一声咱。兀那梢公,你快船撑过来,我有的赏你。(梢公云)来也,来也。(芈旋云)兀那梢公,将你这船渡俺四口儿过去,到了岸上,我还你的船钱,可也不少。(梢公云)客官,则是船小渡不的。(正末唱)【红绣鞋】不得已央及你个渔父,(梢公云)肯载不肯载,也则自的我。(正末唱)似这般装着势待要何如?我与你也是近疃邻庄共乡闾。(梢公云)怕不是乡闾,大家要看个风水,实是船小,载不起这几个人。(正末唱)你道是船儿小难装载,则要你量儿大救俺家属,早早的过长江无间阻。(芈旋云)兀那梢公,你认不得俺哥哥就是楚昭公,被吴兵追赶至近。你若肯渡半俺过去,久后平定了楚国,那其间将你官封三品,赏赐千金,不强似你在此捕鱼为活?你是寻思咱。(梢公云)你何不早说,既是楚昭公,我须是管下的百姓,便是船小,也只得载将过去。上船!上船!(芈旋云)哥哥,请上船去。(众上船科)(梢公云)仔细,船儿小,可都坐定了!你看偌远的江面,几时摆得到那岸边,才放心也!(正末唱)【石榴花】俺只见云涛雪浪接天隅,这的是海阔洞庭湖。(梢公云)我说不载,不载,您强要上这船来,还不开的半里,早起风了。你看泼天也似的大浪,可不苦也!(正末唱)你看这大惊小怪泼村夫,那里便叫苦,吓的俺魄散魂无。(梢公云)风浪越大了。船儿又小,淹上水来了也。不着亲的,快请一个下水去,才救的一船人性命。(众做悲科)(正末唱)他道是不关亲者当身故,俺四口儿那一个为疏?则被这一家老小同奔赴,(带云)艄公,你小心在意者!(唱)到今日只仗的你做护身符。(芈旋云)哥哥,这风浪越大了,船只较小,不堪重载,似此怎了也?(正末唱)【斗鹌鹑】兄弟是同气连枝,妻子是多情伴侣。(扆旋云)哥哥,则保你的前程,休顾恋你兄弟罢!(正末唱)眼睁睁弟觑着兄,(旦儿、芈做悲科)(正末唱)悲切切子随着母。好叫我穰穰劳劳意不舒,(梢公云)不着一个人下水呵,再一会连船都没了也。(正末唱)他道是霎时都命卒。(芈旋云)哥哥好觑当嫂嫂侄儿,您兄弟拜别了。哥哥,下水也去。(正末云)兄弟,不争你下水呵,(唱)着谁人买马招军,重与俺扬威耀武!(梢公云)风狂浪猛,看看的淹上水来了,快着一个下水去。(正末唱)【普天乐】俺只见掩掩泼泼画船儿歪,囊囊突突梢公絮。(梢公云)这风把船掀过来,淹上水了。还不着个下水去,敢多要死哩?(正末唱)我则见他无休的催促,待不的须臾。(旦儿悲科,云)儿也,则被你痛杀我也。(正末唱)儿悲啼为母离,母痛哭抛儿去。哎,你个掌命司的梢公可便休催促,百忙里割不断他子母每肠肚。但保全了孩儿的身躯,怎顾得夫人的性命?(芈旋云)哥哥,您兄弟下水去也。(正末云)兄弟,你住者!(唱)紧揪住俺这兄弟的衣服。(芈旋云)哥哥,梢公道疏者下船。您兄弟想来,嫂嫂、侄儿与哥哥,正是着亲的,唯您兄弟是个疏慢些的,理当下水。(正末扯芈旋科,云)兄弟,咱两个须亲,还有不亲的哩。(旦儿云)孩儿,眼见的我顾不的你也。大王,这兄弟同胞共乳,一体而分,妾身乃是别姓不亲,理当下水。(正末云)夫人,你说的是。(唱)【上小楼】我着你名标万古,那里也相随百步。你待要留了婴孩,替了亲叔,救了儿夫。你道不共族稍似疏,何妨的从新革故,(旦儿云)大王,我嘱付你咱,好生看顾我这孩儿,我下水去也。(诗云)半生空记百年恩,苦为波涛没汉津。眼看儿夫难共守,生抛幼子若无亲。手足自今同一处,姻缘到底属何人?幽魂定不随风去,飞上青山更化身!(下)(龙神云)鬼力,将夫人救上岸者。(鬼力云)理会的。(芈旋哭科,云)可惜了嫂嫂也!(正末唱)久以后史书中又新添个节妇!(梢公云)船便轻了些,争奈风浪越越的大了,再请一个下水去,还有救哩!(芈旋云)哥哥,风浪越大,可怎了也?梢公道,再请一个下水,还有可救。您兄弟则索辞别了哥哥,下水去也。(正末云)兄弟,咱两个须亲,还有不亲的来。(俫儿云)爹爹,眼见的不亲的是您孩儿也。(正末唱)【幺篇】儿也觑两个是亲骨肉,(芈旋云)哥哥,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武佛门好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