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个人机遇角度谈一下第四次工业革命吗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与机遇_网易新闻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与机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们从历史课上得知,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漫长的工业革命,这场始于18世纪下半叶的变革催生出无数现代工厂,通过供应商品来满足全世界的需要。根据众多历史学家的研究,工业革命发生过三次。第一次革命的标志是蒸汽动力的使用,第二次的标志是装配流水线的诞生,第三次的标志则是早期自动化技术的萌芽。
而如今,我们现在已经揭开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即通过高级集成电路 (IC) 实现机器智能,进而推动整个变革进程。而我们正处于这次革命的风口浪尖,面临着许多挑战与机遇。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我们通过提升机器的智能化程度,一方面可以提高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而改善整个制造流程;另一方面可以继续保持低廉成本带来的优势,并满足全球范围内对商品的灵活性需求。
直到最近,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在工厂车间实现制造流程的灵活性仍然可望而不可即。同一条装配流水线上的机器设备主要用于实现某一项特定功能。在产品线上进行变更就意味着需要大费周章地调整设备,这是时间和资金方面的双重浪费。
但是,产品线的定制化或差异化程度越高,其竞争优势往往也就越明显。借助智能设备,智能化工厂能够以自动化方式即时应对此类变更,缩小流水线生产的规模,避免成本显著增加。然而,打造这种程度的灵活性并非易事。这意味着工厂的每一台设备都必须“实现智能化”,也称为“控制智能”。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努力提升控制系统的智能水平,使其能够对生产环境中感知的事件自动作出响应。举例来说,装配线上的小小一把螺丝刀,也必须能够根据所处理的材料类型(如钢、碳或塑料)自动调整扭矩。
依此类推至整个工厂车间,可能有数百万个设备节点需要实现控制智能。
高灵活性工厂还必须拥有最先进的通信基础设施。当发生产品变更时,拥有先进通信工具的智能工厂可以根据在营业部录入的数据快速调整生产,甚至可以直接根据销售订单进行逐件产品调整。这些通信系统可以是有线和无线形式,但必须能够处理大量数据而不消耗很多电力资源。
有关订单和产品变更的通信流在一个方向传输时,有关工厂车间状态的数据在相反方向传输。能够以较快的速度交换的数据越多,同时消耗的电力资源越少,整个工厂就越具有成本效益,更加可靠和灵活。
第四次工业革命还将为工厂可靠性和安全性开创一个全新时代。部署在整个生产线中的自动化传感器将会帮助进行预防性维护,因此可以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对其进行维修,从而节省时间和资金。这些保养良好的机器还会提高工厂车间工人的安全性。机械手不再需要封闭在墙壁后面,因为传感器和控制智能可以指示附近是否有人并自动调整其定位。
这些传感器将成为工厂的“耳目”,它们通过能量收集为自身供电,并且小巧坚固,能够承受极端温度和振动。最重要的是,由于工厂各处均需部署传感器,因此它们必须成本低廉。
低成本、低功耗、高度可靠且具有高处理能力的控制智能、通信和自动感应 IC,引领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每一天TI的工程师都在突破工厂环境的极限。高集成度 IC 将如何永久改变产品的生产方式,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拒绝访问 | www.ck365.cn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ck365.cn)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0fdd9-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中国不能再失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07:16:30来源:海外网
字号:大中小
摘要:中国再也不能失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既要参与其中,更要利用科技创新,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建设创新型的国家。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30日在北京“三会”聚首,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分别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一再提科技创新,不只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更是希望打造一个人人理解和渴望达到的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使人民生活更舒适和幸福。那么,习近平、李克强接连为“科技”代言有何深意?中国为什么如此重视科技创新?笔者认为需要从历史的纵座标和现实的横座标来思考这个问题。从纵向坐标来看,人类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渔猎社会的前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生态文明)。这些文明发展的原动力当然是科技和创新。最能让人类引以为豪的是,正是科技创新催生的四次工业革命。四次工业革命都不仅大幅地提升了全球的生产力,也极大地发展了经济。而且,每一次科技创新带来的工业革命都比前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更多更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价值,从而持续提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遗憾的是,中国或多或少错过了前三次工业革命,与历史上的这些机遇擦肩而过。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再也不能失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既要参与其中,更要利用科技创新,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建设创新型的国家。从横座标来看,虽然中国已经抓住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而且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跻身于创新型国家也有了起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离创新型国家还差得很远。几个数据可以说明问题:2015年中国GDP为10.42万亿美元,远低于美国的17.87万亿美元,后者是中国的1.7倍。同时,在人均GDP上中国也远远落后于创新型国家,中国人均GDP约合8016美元,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在3.7万美元以上。此外,在创新型国家的各种要素上面,中国也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距离。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对国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但是,中国现在的这三个数值分别是40%、1.4%和50%,远远达不到创新型国家的标准。现实的这种比较既可以看到中国的差距,也是激励中国人发现问题、寻找出路的动力。就是要明确和理解,中国人要怎样做和怎样行动才能把国家建设为创新型国家。对此国家也提出了战略纲要。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中国要用三步走的方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第一步是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20%,研发投入经费达GDP的2.5%,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第二步是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新兴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研发投入经费达GDP的2.8%,总体上扭转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的局面;第三步是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这是一个宏伟的蓝图,需要广大科技人员和全国公众齐心协力,共同完成。那么,如何实现这个宏伟的蓝图?除了主要依靠科技人员之外,其他一些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需要法治、教育、市场竞争、培养和引进人才等多方面的进一步完善,提升综合竞争力。同时,在鼓励科研人员的创新时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长远和宽广的战略眼光。一个比较很能说明问题。同样是依赖大数据和数字化生存的科技创新公司,当百度在利用竞价排名获取利润时,谷歌则是在研发人工智能的阿尔法狗。谷歌以创新、长远的眼光看待成果、价值,让10%的人负责赚钱,90%的人负责科技创新。创新思维和行为的不同,也产生了结果的差异,谷歌市值目前接近1900亿美元,百度仅为200多亿美元。这个对比或许可以启发中国怎样做才能成为创新型国家。当然,在向创新型国家迈进时,也不能忘记,中国在步入信息文明时代同时也需要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再重蹈覆辙。(张田勘,专栏作者)& & 海外网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栾雨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战略机遇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