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重要大股东2017减持新规什么时候继续减持

博弈失衡:A 股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 & 增持家数比 17:2-ZAKER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上证综指稳定不久之后,6 月 19 日晚间,却迎来了大批上市公司的减持公告。其中,大股东和管理层减持的包括有,北斗星通(002151.SZ)大股东拟减持至多 2051 万股,占总股本 4%;塔牌集团(002233.SZ)大股东拟减持 2684 万股,占总股本 3%;合力泰(002217.SZ)实控人一致人拟减持至多 2.9% 公司股份;博实股份控股股东向配偶及子女转让 998 万股;口子窖(603589.SH)监事冯本濂拟减持至多 100 万股;索菲亚(002572.SZ)副总拟减持 18 万股;新宝股份(002705.SZ)董事及高管拟减持不超 59 万股;安科生物(300009.SZ)董事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 50 万股;金圆股份(000546.SZ)副总经理拟减持不超 921 万股;英威腾(002334.SZ)副总拟减持至多 69 万股;蓝黛传动(002765.SZ)董事高管拟减持不超 23 万股;雪迪龙(002658.SZ)部分董监高拟减持不超 189 万股;星河生物(300143.SZ)董事黄清华拟减持不超 17.77 万股;九阳股份(002242.SZ)高管裘剑调拟减持 2.25 万股;恒基达鑫(002492.SZ)董事减持不超 2600 股。另外也有部分其他股东减持的,中际装备(300308.SZ)股东辛红拟减持至多 864 万股,占总股本 4%,其股价 40 元 / 股,达到近两年以来的新高;南大光电(300346.SZ)股东上海同华拟再减持至多 3% 公司股份;文科园林(002774.SZ)股东田守能减持 142.5 万股。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发现,除了中际装备、索菲亚等个别股票为其股价高位以外,多数个股均不属于股价高位,个别还是历史低位水平。另外一方面,也有个别股票在大手笔增持。科达股份(600986.SH)和泰豪科技(600590.SH)则是相继发布了大股东大手笔增持的公告。6 月 19 日晚,科达股份发布了回购公司股份的回购报告书,报告书中显示,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 1 亿元,不超过人民币 5 亿元。科达股份表示,近期股市出现较大波动,同时公司股价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未能正确反映公司价值,不能合理体现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本次回购股份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公司股票长期的投资价值,构建长期稳定的投资者群体,推动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回归。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 5 月 15 日至 6 月 9 日,科达股份公司总经理唐颖已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累计增持公司股份 3748344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39%,累计增持金额 5013 万元。而泰豪科技则是停牌 5 个月后因为收购大股东同方股份(600100.SH)旗下同方洁净 58% 股份因为涉及军改等客观原因而终止,5 月 19 日晚间发布公告大股东同方股份计划自 6 月 19 日起 12 个月内增持不低于 3 亿元,不超过 5 亿元,稳定股价,增持价格不高于 20 元 / 股。增持股份的资金为同方股份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更多内容请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财经新闻6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4小时前
北京商报2小时前
第一财经4小时前
北京商报3小时前
第一财经5小时前
第一财经4小时前
第一财经5小时前
北京商报4小时前
华尔街见闻5小时前
第一财经4小时前
第一财经4小时前
第一财经5小时前
华尔街见闻6小时前
第一财经7小时前346家公司遭重要股东减持 原因各不相同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责任编辑:
财经关键词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多家公司重要股东发布减持计划
6月16日晚,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有10家公司重要股东抛出减持计划或已实施减持。其中,红旗连锁实际控制人曹世如,合计减持1.768亿股,占公司股本的13%。先导智能两位股东拟减持2977万股,占公司股本7.3%。
上市公司股东近期减持马蹄声急,其中不乏“清仓式”减持,6月以来的减持额已相当于4、5月两月减持额的总和。
减持步伐加快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3月1日起至今,除去5月15日当周的少量净增持外,其余时间多数上市公司均处于净减持状态。
进入6月以来,上市公司的净减持数量进一步增加。6月2日当天有8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减持情况。截至6月16日,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净减持超过100亿元,半个月的净减持金额超过4月和5月净减持的总和。其中,先导智能、奥瑞德、慈星股份、中南建设、银之杰、继峰股份减持市值较大,减持市值均在4亿元以上,中小创公司为减持主力军。
6月16日晚间,又有10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其中,4家公司属于实际控制人或者高管减持,其余6家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减持。
石大胜华公告称,公司9名董事及高管人员于6月15日至16日通过大宗交易合计减持公司股份301.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9%,减持价格为38.25元/股至38.42元/股,减持市值约1.1亿元。金智科技实际控制人及高管3人于6月15日合计减持公司28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22%。
银之杰实际控制人李军于6月15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48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70%,减持均价为27.25元/股;持有银之杰5%以上股份的股东何晔同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94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38%,减持均价为27.25元/股。
红旗连锁实际控制人曹世如于5月10日、6月15日通过大宗交易合计减持1.76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
信威集团第二大股东大唐电信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大唐控股”)于6月13日至15日减持1958.9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16.9元-18.35元/股。此外,大唐控股于6月2日通过大宗交易转让500万股。大唐控股减持股份计划实施之前持有信威集团2.1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31%。大唐控股现持有信威集团1.89亿股,持股比例为6.47%。目前大唐控股已完成其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的减持计划。
博达兴实业出于投资原因,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胜宏科技合计不超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40%。
上海挚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于6月14日、15日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迅游科技140万股、150万股,累计减持比例达到公司总股本的1%。
三六五网股东邢炜于6月15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5%,减持均价为30.42元/股。近两个交易日邢炜已累计减持三六五网股份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0%。
“清仓式”减持再现
先导智能6月16日晚间公告,持有先导智能股份2802万股的股东上海祺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计划在复牌之日起十五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等方式减持数量不超过1401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3.44%。
持有先导智能股份1575万股的股东天津鹏萱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计划自复牌之日起十五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等方式减持数量不超过1575万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3.86%,为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
二者减持股份数量合计2977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约7.3%。
目前先导智能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6月12日晚间,先导智能公告称,其聘请的保荐机构和独立财务顾问兴业证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方面表示,为了保证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及重大资产重组事项顺利进行,拟于近日重新聘请保荐机构及独立财务顾问,以继续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及重大重组等事项。本次重组能否顺利进行而变得“前途未卜”。
此外,公司6月7日收到深圳交易所发来的重组问询函。根据公司此前发布的重组预案,标的公司近期净利润持续为负,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标的公司未来如何实现盈利。
6月14日晚间,三钢闽光发布公告称,由于多方面因素终止了重组,而兴业证券被调查正是原因之一。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只要保荐机构被立案调查,需要监管层审批的通常会受到影响。记者
多家公司重要股东发布减持计划
红旗连锁实际控制人曹世如于5月10日、6月15日通过大宗交易合计减持1.76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博达兴实业出于投资原因,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胜宏科技合计不超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40%。
6月16日晚,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有10家公司重要股东抛出减持计划或已实施减持。其中,红旗连锁实际控制人曹世如,合计减持1.768亿股,占公司股本的13%。先导智能两位股东拟减持2977万股,占公司股本7.3%。
上市公司股东近期减持马蹄声急,其中不乏“清仓式”减持,6月以来的减持额已相当于4、5月两月减持额的总和。
减持步伐加快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3月1日起至今,除去5月15日当周的少量净增持外,其余时间多数上市公司均处于净减持状态。
进入6月以来,上市公司的净减持数量进一步增加。6月2日当天有8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减持情况。截至6月16日,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净减持超过100亿元,半个月的净减持金额超过4月和5月净减持的总和。其中,先导智能、奥瑞德、慈星股份、中南建设、银之杰、继峰股份减持市值较大,减持市值均在4亿元以上,中小创公司为减持主力军。
6月16日晚间,又有10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其中,4家公司属于实际控制人或者高管减持,其余6家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减持。
石大胜华公告称,公司9名董事及高管人员于6月15日至16日通过大宗交易合计减持公司股份301.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9%,减持价格为38.25元/股至38.42元/股,减持市值约1.1亿元。金智科技实际控制人及高管3人于6月15日合计减持公司28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22%。
银之杰实际控制人李军于6月15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48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70%,减持均价为27.25元/股;持有银之杰5%以上股份的股东何晔同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94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38%,减持均价为27.25元/股。
红旗连锁实际控制人曹世如于5月10日、6月15日通过大宗交易合计减持1.76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
信威集团第二大股东大唐电信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大唐控股”)于6月13日至15日减持1958.9万股,减持价格区间为16.9元-18.35元/股。此外,大唐控股于6月2日通过大宗交易转让500万股。大唐控股减持股份计划实施之前持有信威集团2.1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31%。大唐控股现持有信威集团1.89亿股,持股比例为6.47%。目前大唐控股已完成其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的减持计划。
博达兴实业出于投资原因,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胜宏科技合计不超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40%。
上海挚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于6月14日、15日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迅游科技140万股、150万股,累计减持比例达到公司总股本的1%。
三六五网股东邢炜于6月15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5%,减持均价为30.42元/股。近两个交易日邢炜已累计减持三六五网股份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0%。
“清仓式”减持再现
先导智能6月16日晚间公告,持有先导智能股份2802万股的股东上海祺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计划在复牌之日起十五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等方式减持数量不超过1401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3.44%。
持有先导智能股份1575万股的股东天津鹏萱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计划自复牌之日起十五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等方式减持数量不超过1575万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3.86%,为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
二者减持股份数量合计2977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约7.3%。
目前先导智能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6月12日晚间,先导智能公告称,其聘请的保荐机构和独立财务顾问兴业证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方面表示,为了保证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及重大资产重组事项顺利进行,拟于近日重新聘请保荐机构及独立财务顾问,以继续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及重大重组等事项。本次重组能否顺利进行而变得“前途未卜”。
此外,公司6月7日收到深圳交易所发来的重组问询函。根据公司此前发布的重组预案,标的公司近期净利润持续为负,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标的公司未来如何实现盈利。
6月14日晚间,三钢闽光发布公告称,由于多方面因素终止了重组,而兴业证券被调查正是原因之一。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只要保荐机构被立案调查,需要监管层审批的通常会受到影响。记者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7月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加速减持 别慌!
证券时报记者 钟恬自今年6月开始,A股市场上重要股东减持大幅加速,直至7月完结这一趋势并无放缓迹象,相反总减持市值再创年内新高。弱市反弹中重要股东们“落袋为安”的倾向使投资者或慌张,或纠结,到底减持潮何时才能减退?是否会使期待中的吃饭行情夭折?认为,从历史数据来看,突然的减持爆量往往意味着在未来2至3月内指数出现阶段性顶部;则安抚投资者,减持不一定是利空,股东减持带来的风险同时也带来机遇。建议,适当规避频繁减持且减持金额较大的个股,可以关注大股东或重要股东大幅度净增持的个股。7月股东减持市值再创新高6月份开始,A股市场上重要股东减持如疾风骤雨般大幅加速,总减持市值达到341亿元,创下2015年7月以来的一年来新高。进入7月,这一趋势并无放缓迹象,从月度数据上观察,重要股东的减持之风似有愈演愈烈之势。7月份总减持市值达到346亿元,超过6月份再创新高。在今年行情表现中,似乎每次反弹都成为重要股东出货的好机会。7月份行情一度转暖,上证综指一度站稳3000点并冲击3100点,虽然7月27日股指受全面趋严监管政策的影响大幅下挫,但7月仍收出小阳线,累计涨1.70%。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共有277家上市公司股东在二级市场有减持交易,合计减持26亿股,套现金额为346.11亿元。无论是上市公司家数、总减持股数还是总减持市值,均创出年内新高。这种现象也出现在6月份和3月份,6月上证综指上涨0.45%,总共有262家公司被重要股东减持24.26亿股、341.36亿元。3月份上证综指上涨11.75%,当月重要股东减持也出现一个小高峰,总减持市值年内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16.60亿元,总共有169家公司被减持13.35亿股。综上可见,3月、6月及7月是今年以来股指收红的三个月份,这三个月份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动作频繁,减持额都出现明显的增长。对应的,1月份总减持市值仅98.94亿元,而2月、4月及5月的总减持市值均为100多亿元。综合来看,今年被减持的上市公司有1567家,主要集中在金融、、、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其中被减持市值在1亿以上的减持有51次,被减持市值较大的公司有、、、、、、等。相较于减持,7月增持数据虽然有所增长,但仍远远落后于减持金额。统计显示,7月重要股东总增持市值为178.55亿元,仅次于1月份的232.84亿元。这一数据最低是在3月份,为115.48亿元。由于增持金额增速远远不及减持金额,3月以来至7月,净增持市值均为负数,其中6月净增持市值为-188.66亿元,而7月为-177.56亿元。清仓式减持未必可怕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近期上市公司频频出现清仓式减持,这种股东拟全部抛售所持公司股份的减持计划,通常会令市场瞩目。不过,投资者不需要看到“清仓”的字样就心慌,清仓式减持并不绝对是负面的影响,也不一定是看空上市公司。据证券时报记者归纳,清仓式减持的原因有以下三种:一是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以为例,公司7月4日晚间公告称,收到股东 CDH Precision(HK) Limited和 CEL Machinery Investment Limited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出于自身资金需求及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拟在日至日期间,分别减持公司股票不超过3725.51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8.59%,共计17.18%,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完成。对于这一清仓式减持计划,认为,小非减持后,公司没有外资参股的背景。作为民参军优质标的,预计将会为未来获得更多的军方认可扫清障碍。二是原始股东出于自身资金需求退出。6月9日,公布的《关于股东减持股份计划的公告》也显示,公司股东优立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立管理”)自本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即日至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方式或其他上海证券交易所认可的合法方式减持公司股票不超过3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5%,减持价格视市场价格确定,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公告显示,优立管理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前持有公司股份375万股,于日上市流通。三是员工持股计划清仓。7月25日下午, 发布公告称,截至日,公司第1期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共计453.43万股已完成出售,后续公司将进行资产清算和分配工作。此外,6月3日发布了关于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满并终止公告,称“信托-中南建设员工持股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减持了3677万股。 如何克服“减持恐惧症”在市场的弱势反弹中,重要股东们“落袋为安”的倾向使投资者或慌张,或纠结,到底减持潮何时才能减速?是否会使期待中的吃饭行情夭折?兴业证券对此的看法比较悲观。其认为,从历史数据来看,突然的减持暴量往往意味着在未来2至3月内指数出现阶段性顶部。同时,由于减持的热情上升,市场内大宗交易开始活跃,折价率开始快速攀升。数据显示,6月大宗交易折价率市值平均已经来到5.00%上方,略小于去年5月份(股灾前)的极值5.52%。从历史经验来看,折价率的赶顶现象往往预示随着股指在未来2至3个月出现阶段性顶部。对此,兴业证券总结,从产业减持与大宗交易的角度来看,似乎场内资金对于6月小幅上涨的行情并未有太足的信心。其认为,上述数据可看出,场内大宗交易主体对于目前市场上流传甚广的“吃饭行情”所推崇的上方空间持相对谨慎态度。事实上,A股市场向来有“减持恐惧症”,当看到重要股东减持时,在信息并不完全对称的情况下,部分投资者往往会跟风走人。对此,一位高校金融系教授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大股东减持都是“负面”的,投资者对大股东减持行为的判断,还是要根据大股东的动机,并结合公司的基本面。比如,一种可能是大股东出现资金紧张,希望套现投资别的领域,或者希望把手中的股票释放出来给一些新的概念投资者,这时对公司基本面的影响便不是负面的。招商证券则认为,一直以来,很多投资者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股东减持是对股价的绝对利空,但仔细想来,答案其实并没有那么显而易见。不可否认,股东的减持行为向投资者传递了股价估值过高的信号,很有可能会导致股价下跌;但另一方面,股东不会愿意将自己的股票低价卖出,他们在实际减持前通过影响公司决策(如发布高送转公告)等方式先推高股价,然后再进行减持。如此一来,就个股而言,大股东减持期间反而可能会存在超额收益。在一些上市公司中,存在着公布高送转伴随着重要股东减持计划的现象,那就是“股东减持混搭高送转”。例如,6月23日,公布2016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实际控制人万卫方提议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0股。随后在6月28日,公司公告称,持股5%以上的公司股东万卫方、薛枫、谭思亮、何雨凝等计划三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6293.9万股,占总股本的19.75%。类似情况的还有。招商证券表示,其研究发现,减持公司实施高送转的比例高于A股市场比例,且减持比例越高,越可能实施高送转;减持比例在5%至8%之间,且减持期间实施高送转的股票样本,80%都在公司宣布减持计划后的前两个月表现出明显正的超额收益,并且平均上涨幅度超过25.08%。因此,其建议,从个股博弈的角度,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减持比例在5%至8%之间、减持公告时股价低于前三个月均价,且存在高送转预期的股票存在中短期的参与机会。不过,在近期存量博弈的市场中,重要股东频繁的减持,无疑会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从而消减市场的投资信心。西南证券建议,适当规避频繁减持且减持金额较大的个股,可以关注大股东或重要股东大幅度净增持的个股。欢迎定制腾讯新闻客户端“股票”频道,重要资讯,一网打尽!扫码关注:腾讯证券(qqzixuangu),立抢10万现金红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kewinfan]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要股东减持股价暴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