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团队微信很认真负责吗?用户怎么说

钉子团队为什么能够成为行业内的领军团队?_百度知道
钉子团队为什么能够成为行业内的领军团队?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超高的质量和技术,对待会员都很认真负责。
采纳率:8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团队家庭皆可畅聊 钉钉新鲜出炉全体验
  近日,阿里巴巴正式推出了新一代的即时通讯软件--钉钉,这个定位于团队共同使用的产品,有何过人之处,该怎么用,能为你的团队帮上哪些忙呢?咱这就来一起看看。  关于钉钉:钉钉是一款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电信网络的无缝连接,针对日常事务、正式事务、重要事务、复杂事务、私密事务进行消息分层,提升沟通协同效率的工具。它提供了免费多人通话、重要消息DING传达、企业通讯录等功能。钉钉目前已经推出Android、iOS以及Window版本。&钉钉系列软件新版本下载:钉钉怎么用? 团队的创建与管理  既然钉钉是面对团队的,那么首先我们要组建一个专属的钉钉团队,在钉钉官网的&企业注册&中输入相关信息即可轻松创建一个钉钉团队,未免被恶意注册,还可申请认证,通过认证后将获得更多的免费服务次数。对于未进行企业认证的用户,团队人数限制为50人以内。管理员可通过提交企业营业执照照片等资料进行认证。认证后,团队成员的每月免费通话时长也将由300分钟提升到1000分钟。  当然了,钉钉不仅仅是给企业/团队用的,把你的家人组成一个团队方便联系也是极好的。图1 创建团队图2 团队管理界面  接下来就可以添加部门及员工,相关操作简单,还可批量导入员工。被添加的员工的手机号会立即收到一个通知短信。图3 创建部门  企业通讯录中的所有员工都可以查阅整个企业中的员工通讯录,管理员可设置是否隐藏某个员工的手机号码。通讯录采用多重加密存储,安全放心。图4 添加员工钉钉怎么用? 全员通知与确保收到  在钉钉中,用户可以轻松群发文字或语音消息消息,展开手机钉钉的首页,点击大加号按钮,就可展开功能列表。对于团队,用户可以直接点击企业群聊天,然后选择所属企业或部门,接着选择需要参与的人员即可发起群聊,钉钉群聊普通用户可支持1500人的群。图5 发起群聊  图6 选择部门  钉钉的聊天窗口支持发送照片、表情符号、文字信息及语音信息。钉钉的语音信息有波形符号提示,让用户一样能看出该条语音信息是不是空白的,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点击语音信息后听不到声音,以为是自己的手机出问题,最后发现是对方没说话的情况了。图7 群聊窗口  可能许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发送了信息给对方,可对方却没有回复,真不知道对方到底收到了没。还有一些人,明明收到了信息,却假装没有收到。为了避免用户发送的信息有人没有收到,钉钉特别推出了信息接收回馈的功能,发送方可以轻松查看接收方有无查看信息。  在用户发送的信息旁会有一个阅读状态提示,点击进去就可看到还有哪些人员未读该信息。图8 阅读状态提示  图9 未读消息人员列表  对于未读人员,用户可采用&ding一下&方式,以短信或电话形式进行其阅读提醒,避免了用户没有登陆钉钉就收不到信息的情况,对方确认后将在发送端返回确认信息。图10 ding一下  图11 短信提醒钉钉怎么用? 过年祝福搞搞新意思  每年过年的时候,手机都会时不时的响起短信提示音,那就是一大波的祝福短信,而这些短信大多都是复制粘贴的,数量一多,就让人看都懒得看了。为了让自己的祝福不至于被淹没在短信海洋中,不搞搞新意思怎么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呢?  使用钉钉的&祝福ding&功能,可以将自己的语音祝福信息以及一张照片发送给对方。语音信息对方可以在接到的电话中收听到,而照片则可以在接收到的短信附带链接中查看,链接包含图片与语音,无需对方是否注册或登陆钉钉哦。这样的祝福会让对方印象较为深刻。图12 收到的短信提示  图13 打开链接效果钉钉怎么用?澡堂模式你知道么  和某人说说八卦信息,却又怕他截图或者转发信息,还怕泄露照片?没问题,钉钉为用户准备了&澡堂模式&,这个模式中,双方都不显示名称,双方的头像都被打格子,这样即使被截图也看不出是谁发送的信息。并且在澡堂模式中,所有的消息都在对方阅读后30秒自动销毁,所有消息不允许复制与转发,做到无证无据。  怎么开启澡堂模式?目前的澡堂模式仅限于两个人之间的普通聊天窗口,任意一方在输入框输入&***&,然后点击发送,就可激活澡堂模式。图14 开启澡堂模式  图15 聊天效果图16 已读消息自动销毁  图17 未读消息保留钉钉怎么用? 免费电话很不错  有些团队成员出差了,每周的例会还要他参与呢,怎么办呢?钉钉的免费电话功能,可以实现免费的、高质量的对方通话功能,这样即使成员分布在各地也可轻松参与讨论、汇报工作进程。钉钉的免费电话采用回拨形式,只要你的电话接听免费,那就是免费的而且通话过程不消耗流量。  使用钉钉的免费电话拨打电话,无需对方是否已经开通或登陆钉钉。在免费通话时间上,阿里为个人提供了每月100分钟,团队300分钟,企业1000分钟的免费通话时间。图18 免费电话  图19 可直接拨打手机通讯录里的联系人  钉钉免费电话还有一个特色功能就是支持多人通话功能,用户最多可以将9个人员纳入群聊之中,过年的时候让远在各地的亲朋戚友一起电话群聊一下,不亦乐乎。通话过程中也可添加参与人员哦。图20 创建群聊  图21 群聊状态  如果群聊时的某一方漏接来电,可以通过接收到短信提示来拨打指定号码,然后输入对应的密码来主动加入群聊。图22 接收到的短信钉钉怎么用?轻松找人员  想要找设计部的人员,却不知道他的联系方式,怎么办?到处打听一下?在钉钉中用户可以直接查看企业通讯录,从对应部门里找到相关的联系人,然后就可以查看对方的联系方式,并且可以直接发信息或电话他。(联系人手机号码可隐藏)图23 查看企业通讯录  图24 查看详细联系方式总结  怎么样,新星钉钉的特殊技能还不赖吧,既有免费电话又有ding一下的它,相信会让你的团队沟通更方便快捷一些,澡堂模式让你畅所欲言,新的新年祝福模式给你带来特别的祝福,赶紧装上它体验一下吧。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相关软件:
大小:56.2M
授权:免费
大小:33.23 MB
授权:免费您的位置:&&&&&&&&&&&&钉子团队
咨询热线:7钉子团队以帮团队用户做到共同致富吗?_百度知道
钉子团队以帮团队用户做到共同致富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啊,对用户很认真负责的,每次都能够及时的帮助用户定制方案呢
采纳率:6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http://www.meihua.info/a/65028
今天咱们不嘚瑟,直接聊点干的。做营销的同学们,常常无法判断产出物料以及产品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今天小马宋教大家用几个简单的工具来进行有效性测试。
1、取名的搜狗输入法测试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讲了取名字的几个原则。如果名字不是非常特别和有意义,我建议你先用搜狗输入法来测试一下名字的有效性。
什么名字容易记住?就是用现有的、通俗的词语做名字,更容易记住。所以如果你取了一个名字,建议你先用搜狗输入法(当然,你也可以用百度、谷歌输入法)输入一下。
比如同样是房产中介,我爱我家和臣信房屋相比,前者的名字在通俗性上有巨大优势。因为我爱我家只要打四个拼音可以直接显示
而且是排名第一的词语
后者不但不能直接打出来,还要几个步骤才能打出来。
这说明不仅这个名字不够通俗,不容易记忆,消费者在网上寻找的时候也会浪费很多时间输入,有的会直接放弃。
比如小米、锤子、魔镜,这一类名字就是现存而且会在输入时第一个出现的词语,这种名字在通俗和易记性上最好。
小马宋就不是好名字,除非你做了智能联想。
再比如像罗辑思维这种,现在是因为名气大,被搜狗输入法收录了,初期会被“逻辑思维”占据,消费者需要重新选择。
还有像“e袋洗”这种中英结合的名字,消费者的输入非常复杂。首先要切换输入法或者中英文,然后“袋洗”这两个字的输入也很费劲,不是个好名字。
2、传播效果的百度指数测试
如果你给自己品牌做传播活动,现有的公号阅读数和微博转发数由于作假太严重,已经没什么参考意义。而如果你只是做广告投放,可能连个数都看不到。所以通过百度指数来检测品牌影响力的升降,是个很简单的方法。
百度指数是以百度海量网民行为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分享平台,百度指数能够告诉用户:某个关键词在百度的搜索规模有多大,一段时间内的涨跌态势以及相关的新闻舆论变化,关注这些词的网民是什么样的,分布在哪里,同时还搜了哪些相关的词,帮助用户优化数字营销活动方案。百度指数相对比较稳定,不会像公号文章的阅读量那样。
虽然百度指数也有可能被刷,但如果不是自己去刷量,通过百度指数监控的对比还是能看出比较真实的变化,因为百度指数来自网民的主动搜索。
我曾听蔡文胜做过一个演讲,他说他判断一个公司好坏,百度指数是他最常用的一个指标。
下面这个图是神州专车的百度指数,那个一阳指你应该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3、策略定位的百度搜索测试
这个恰好看到李叫兽的一篇文章《文案的策略性:只顾KPI的文案没有用》中提到了一段,我偷个懒直接粘贴过来了。
而就文案来说,我遇到的最多的情况就是——写文案的人妄图同时实现多个目标,无法进行战略聚焦。
比如这张框架海报(放在电梯里):
这样放在电梯里的海报存在什么问题呢?
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资源不多(消费者看海报也就3秒),但是却想要实现又大又多的目标。
首先,这个海报主文案『用脉脉实现职业梦想』所体现的战略目标太大——占据『实现职业梦想』的这个概念。
而脉脉能够有效地占据这个概念吗?
其实百度一下就能知道。
我百度了下『实现职业梦想』,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公司在打这个概念,其中包括各种培训机构、商学院、书籍……甚至还有卖西装的:
你为你的新产品写了一个文案,尅搜索一下这个策略定位,如果发现已经被太多品牌占据了,很难成为一个独特的有效的定位策略的。比如你要是搜“怕上火”,就被王老吉和加多宝刷屏,搜“横扫饥饿”则士力架居多,搜“困了累了”第一个默认的是红牛,当然乐虎和东鹏跟进了这个策略文案。
4、新产品的朋友圈测试
从营销的角度出发,你的每一个顾客都是潜在的传播渠道。如果你能让你的产品在被购买后同时在朋友圈晒单,无疑增加了一次免费传播机会。
一个品牌或者产品可能被晒单的机会包括:开箱照、上身照(鞋服类)、使用体验、结果分享(足迹等)等。你在任何一个环节的设计上如果能够赢得一次发朋友圈的机会,都会增加你品牌的曝光率。
比如去年我做的《一本全是广告的书》,取这么个名字确实有私心,因为这种名字会让人有晒书的愿望。下面这就属于开箱晒单
这个属于使用体验晒单
所以当你要推出一款新产品,能不能打动消费者?可以先赠送50-100微信好友,看看晒单率如何。
开箱晒单有几种原因:
被包装盒打动(设计太美不敢看、特别、有缺等)
被文字打动(包装盒上的文字或者卡片)
被产品打动(比如肾六,比如野兽派等)
当然开箱晒单的原因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就此单独写一篇文章都不过分。今天说的是朋友圈测试这个工具,所以不展开讲了。
去年我帮朋友做了一个多肉植物的设计,最初送了50个朋友,有个朋友居然拉了一群然后讨论这个东西,接着在群里又销售了几十盒,说明试销是非常成功的。
如果你发现朋友收到产品后没有任何反应,或者是礼貌性的晒单,那你的设计就是有问题的。
http://www.meihua.info/a/65011
前几天,一位Planner朋友偶然我发了一张草图:
虽然大致见过无数遍,我还是楞了一会儿。
这大概是一份proposal里正常的一页,描述的是social的玩法——如何进行社会化传播。按说应该见怪不怪了吧?谁没做过这一P呢?
我也做过。
但心里还是忍不住的抵触,因为这样造就的传播战役十有八九令人觉得:
这些是我能想象到的,每天形形色色被执行的“伪社交战役”,所能配上的形容词。
“伪社交”战役天天见
1、在social上我们做些什么?
当提到social campaign,大多数social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关键词就浮现出来:
招数不多,除去一些不MECE的部分,怕是已经囊括你关于“一场社会化传播战役”的所有联想了吧?但怎么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viral video就代表结果viral么?social蛮城皆是H5?软文不是做给老板看的么?UGC也成了一种传播手段啊....
2、套路限制创意
当招数固定,“模式化”的campaign套路也随之形成:
是不是感觉见证了各种全民high翻天转发案例后,谁都能来一套。
随意挑选了两个近期结束的社交战役,颇为典型:
案例1前几天某著名空调品牌发起了中秋节活动,以下内容出自该执行公司的案例总结:
官微说“Hey”,明星回“Yo”
这类硬生生发起一个“Step123”互动我们都看了无数遍了。可笑KOL与官微互动这种所谓”互动”是不是很像“台上表演的找了一个特明显的托儿”?除此之外,试问空调品牌的调性与中秋团圆如何生拉硬拽?UGC明明是结果,却变成手段?而H5和KOL明明是手段,却要被大肆赞扬仿佛是结果本身。
结果更不必说:查看评论后基本肯定是刷出来的KPI——这就是主流的社交战役,以KOLs和H5为核心,自说自话完成任务。伪social,假互动。
案例2如果家电不适合搞social,那我们换一个更social的品牌——士力架。
以饿货系列TVC著名的士力架,也在中秋节前后上线了一支Viral video。它们请“华妃”蒋钦拍摄了几只恶搞视频并使用了话题#华妃饿搞士力架#,在social media进行传播。
看完视频我的感受是..“shenmegui”。Viral video哪里Viral了?转发视频,算是一种“互动”嘛?
点击话题标签,你会看到大批量的KOLs购买。喔,还是一次传统广告!伪social,假互动。
3、伪社交战役的弊病所在
模式固化:按部就班,永远采用一样的玩法。主要媒介渠道都固定,idea也自然被束缚!各类纯线上的微博微信活动是此类广告的重灾区。
单向思维:在social上做展示型的广告,面对消费者把自己想说的说完,不管对方在不在乎,听不听得懂,也只能达到reach而非深入影响。一些大品牌自说自话的海报/H5是此类广告的典型代表。
一次社交战役的核心Idea流于表面,没有“真互动”,只有纯内容“展示”。
海报就是海报,放social media上不过语言social一些,和线下并无分别。视频也就只是视频,只不过KOL来转发而不是CCTV来播放。H5还是H5,消费者也就盯着屏幕面无表情的翻页,然后关闭......
还是”伪社交“战役!
那么真社交战役到底是怎样的?
“真社交”战役怎么玩?
1、真&社交战役的目标思考?
首先,对于一场真社交战役来说,应该思考如何
「激发更多正向的获得媒体」
如果不追求earned media最大化,你做的怎么会叫social marketing?岂不只是social media buying么?
依然挂羊头卖狗肉。
2、真&社交战役构建深度互动
「真社交传播试图构建“深度互动”」
深度互动是什么鬼?忘记你在agency所学到的“互动量”吧!——评论、转发、点赞都是些“绩效指标”而已
深度互动是鼓励/激励消费者行动,并期待消费者参与后,能进一步作出预计的反应——可能是邀请他们看场好戏!和品牌一起吐槽怪现象!加入一场线下活动!帮助他们实现一个梦想!分成阵营进行辩论!点评你的活动!完成互动小任务!帮你宣传呐喊!号召其他人也参与活动!
为什么需要深度互动?
因为真正的社交传播战役,是通过与TA的深度互动来建立品牌体验,好的体验会深度触动受众,这样才能获得更多earned media。
换句话说,不光是reach,更重要的是touch!
辨析互动与非互动的区别,我举个前段时间大家都看过的栗子。
《吴亦凡要入伍了!?》这个精彩绝伦的H5想必营销圈朋友大多见过,但这根本不是一次真正意义的social marketing。但请试想,这类H5的技术体验,与视频何异?那么H5的转发,又与咱爸妈朋友圈里刷屏的《惊!这个视频你一定要看!》有什么区别?答案是毫无区别,都是内容制胜,在微信传播罢了。这就不能叫social marketing,也不是深度互动。
3、如何设计深度互动?
那么品牌到底怎样做深度互动的社交战役?下面从精选了6个典型深度互动的国外social campaign,来看歪国人都怎么玩:
前三个来自under armour、Volvo、wendy's。其中前两个都斩获了今年戛纳金奖。
这三个来自伏特加品牌、M记以及sibylla快餐店。和前面的牌子相比低调了不少。
再查阅更多类似的优秀案例后,笔者对”如何设计深度互动“进行了点小总结。
任务-体验-奖励模型
(说是模型,其实并非模式化,因为只是个思考方向)
从Viral性极强的社交战役来看,它们大多是这些元素的组合:
1.品牌指派特别的任务
2.给予特殊体验
3.或是有趣实用的奖励
例如案例3中吉赛尔邦辰和Under Armour的合作,看似只是视频直播,但更重要的互动设计在于:消费者可以通过Twitter发布自己的评论实时投影到吉赛尔邦辰的面前!看直播是品牌号召的任务,而实时互动则是特殊体验。看到自己的言论被直播,就如同弹幕一样是心理奖励。
再例如案例8里的快餐店,除了薯条算命这种脑洞本身就很大的游戏体验,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后还可以抽奖,进一步撩拨顾客,心甘情愿的为他传播。薯条拍照的过程是体验,而抽奖则是奖励。
当然,更普遍的是下面这种,例如案例4沃尔沃超级碗和案例7麦当劳赞助足球,都要求消费者执行一个具体的简单任务,而任务换来的则可能是超级奖励。
对于任务、体验和奖励的构思中,除了“有趣/有用/有奖/简单”这种知易行难的基本原则之外,品牌还可以尝试“顺应行为”(任务统合)
——即消费者本来就有很大倾向要去做的事情,我们把它当做任务指派给他。
例如案例5中M记的活动,要求大人们给拍自己孩子射门的照片,这样大人们的积极性当然更高,因为他们本来就打算拍孩子。
当然,谁说国内没有好案例?
案例9补充前两天刚听闻的社交传播案例,来自兰州某楼盘的“丈量兰州新高度”:“手指丈量”作为简单任务非常容易完成,同时“百万红包”作为奖励刺激受众进一步行动,加上活动本身抓住了市民的荣誉感,使得活动迅速viral起来。听闻在兰州地区2天之内有4万人参与互动,本地人的的朋友圈也被刷爆,确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social idea。
(但从中你也能看到国内思维模式与国外的明显差异:重奖励刺激,不重体验设计)
注意:我想说的是“战役”,不是创意。
几篇10W+阅读量的软文、一个100W点击的H5本身都是爆品,只可期待不可奢求。
4、需要注意的创意原则
玩法很多,本身就是idea,本没有定式。原则有几条需要注意:
1.社交传播更需要idea落的实际——人/物/时间/空间都可以延展
2.站在“我如何能帮到消费者”的角度思考传播——助人为己
3.追舆论而非追热点——听目标受众的声音,发现更多表现机会
4.回顾目标,和品牌所要传递的message密切相关
最后一个,切记!如果深度互动不为message服务,那么最终达不到campaign目标,也是毫无意义的。
开头案例1里的提到的“三行情书”,虽然不难,但与一个家电品牌产品力或价值观上的匹配度都不够高,顾此失彼。而反之,案例9“丈量兰州”的案例中,丈量这一简单互动任务,会让受众很容易认知到新楼盘的兰州第一高度,没有偏离主线。
在中国还未成熟的social行业,无数“伪社交战役”每天都在发生。
毕竟,与“执行难度大的深度互动”相比,选择“在social上做展示型广告”,挣钱要容易的多——可惜也是自嗨的根源之一。
但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每天都在变换的消费者口味,和已被挤占满的消费者心智来说,营销传播方式免不了也在更新换代。
真正好的社交传播战役,应该回归到与消费者的深度互动上,将idea落到实处,才能避免自high害人,创造价值。
期待social人,多做真social的传播。
希望本文能对你有启发。
1.social marketing的现状有其必然性,因为整个行业都存在问题。当你看完这篇文章,&如果能有所启发,并真正用到实践中去,尝试一点点改变,那么就是值得的。
2.&在目前中国social现状来看,对拥有巨大话语权的KOL的应用显然很重要,这也是欧美和中国不同的情况。
3.Reach和Touch都重要,这也是传统广告的价值所在。如果策略/创意好,那在social media上也是优秀的案例。但如果只是照搬传统又吃相难看,就会产出非常丑陋的伪social作品,消费者也不会喜欢。
移动互联网时代,任何公司都有了打造出知名品牌的机会。社长结合自己的经验及日常思考,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打造工作流程做一总结,力争写的有可操作性,让有需求的童鞋照本宣科的照着操作,就能完成品牌打造的目的。
品牌策划流程框架
品牌包含三个维度,知晓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咱们就一一来实现吧。
一、品牌定位
定位内容包括名称、品牌诉求、品牌价值观。品牌定位看似好像很虚,其实是最不虚的,凡是知名品牌,无不是在这三块下很大功夫。对大部分人来说,品牌定位这块也轮不到去操持,所以社长就简单说下,节省篇幅聊品牌要素策划和传播这两块重点内容。
名称定位,举栗子,可口可乐&阿里巴巴、百度,这些名字独一无二、朗朗上口,就是好名字。
如何定位名字,遵循独特性、简单易记、有故事、无歧义这些原则。具体就不再多说,因为大部分情况下,这块工作都由老板拍脑袋决定了。
品牌诉求和品牌价值观,这块也不多说,每个企业都知道这点,也都有诉求和价值观,只不过都停留在了口号上,所以一点作用也不起。
关于品牌诉求和价值观,做好这两点就可以了,第一要体现在企业的日常行为上,第二要用用户的声音去传播,别还傻逼般的自说自话,过时了,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些颜值高的用户,让他们喊出你的价值观,录制成视频,在到处传播,就能让用户无意识的相信。
二、品牌要素策划
这部分内容是重点,这也是最需要实操的部分,品牌要素策划好,品牌打造就完成一大半了。
一个品牌,包含三大要素:视觉形象、品牌故事和专属元素。下面分别描述。
1.视觉形象
这个世界就是看脸的世界。在商业领域,一样,一个企业展示的视觉形象,决定了其在用户心中的定位。
看下面的图
这是小米和某工业品商城的页面对比图,哪个给你档次高的感觉。
再看看这款白酒的文案;
在看看这个品牌的产品图片;
相信很多女性看到这个图片,立刻就认出这是初语的衣服,就是模特的白色眼影这种细小的创新,让自己从众多衣服中独立出来。
上面几张图中的品牌是不是让你感受到不一样的感觉,如果是,视觉形象的品牌传播作用就这么达到了。
视觉形象包括哪些:LOGO、网站或者APP页面设计以及文案,产品图片,还包括各类广告素材的设计。这些视觉内容时刻在无形中向用户传递你的档次,所以,上任品牌总监,视觉形象优化,是你的第一项任务。当然,不是让你去设计,你提出具体的形象要求,让产品部门去改。
具体怎么优化呢:差异化,差异化,差异化,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品牌故事
这个容易明白,也最不容易明白。大家是不是经常看到一些媒体对企业CEO的采访,描述艰辛的创业经历、辛苦的工作以及内心的痛苦,这些基本都是公关稿,事情可能是真的,只是经过文学包装。
怎么策划品牌故事呢?一般从这几个方面,产品、创始人、公司、员工、典型用户等故事;举栗子,雕爷牛腩花500万买秘方,西少爷肉夹馍创始人的悲壮爱情故事,褚橙褚时健的跌宕起伏人生,阿里上市的敲钟人之一是淘宝的重度用户,京东刘强东亲自送快递,这些都是品牌故事。
So,品牌策划第二步,策划大量的故事,注意几点,别编故事,弄大众熟悉的事,和用户相关,即可。
3.专属元素
说专属元素,有点不太容易理解,啥意思呢,就是你的这个品牌所特有的一些个东西,让人一看到这些东西,就想起你这个品牌,或者这个东西就代表了你的品牌。
还是举栗子吧,形象。“亲,我们包邮啊”大家一听,就想起了什么品牌,对,就是某宝;互联网知名坚果品牌,喊用户为“主人”自封为“鼠小弟、鼠小妹”,快书包的“包大叔、包大婶”;
还有独特的产品包装;
独特的企业员工服装;
差异化的产品;
看了栗子,基本明白了吧。
好,归纳:专属元素有哪些,特有的包装、差异化的产品、特有的词汇、差异化的员工形象等,不止这些啊,还有很多,凡是能做到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属于专属元素,就脑洞大开的去发散思维吧。
好吧,品牌策划第三步来了,将你的各种和用户接触的环节,都整的与众不同吧,对电商平台来说,产品包装是最应该做成差异化的。
这些看起来很简单,没啥技术含量,可是一旦你坚持重复做,做到一定程度,你在用户中的品牌形象就根深蒂固了,悄无声息的你在用户的意识中就有了美誉度了,用户自己都不明白什么时候有的这种感觉。
三、品牌传播
品牌要素策划完了,剩下的就是去传播这些要素了。注意,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将品牌传播理解为将品牌要素通过各类渠道传达给用户,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是这么理解的。这种理解是非常初级的,将品牌要素传达给用户,只解决了品牌知晓度,离品牌策划差的远呢。
真正的品牌传播是指将品牌要素内化到用户的心智中,内化到心智,这才是品牌传播。
看品牌传播如何实现。我是通过达成的途径划分的,这样容易可操作。
1.广告渠道和明星代言
这是大部分人所理解的品牌传播,可不是传播,传播出去而已,只解决了品牌知晓度。这个操作简单,只要有钱就行,但是互联网品牌一般不靠这个打造,没钱啊,也没必要,有更有效的途径。
2.自有渠道
包括公司的网站、APP、各种自媒体账号、印制的各类宣传资料,包括实物产品本身,也是一个渠道,产品也是品牌。
这个渠道解决视觉形象传播,概括来说,就是自有渠道的全部文案、页面设计以及图片这三部分,把这些整的与众不同,就行了,就是在传播了。
3.媒体渠道
这个也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操作,将策划的各类故事,不断,不断,不断的在媒体上推,推,推,就足够了。
媒体类别,包括纸媒、电视媒体、网媒、新媒体及广播媒体;当然,不同的媒体对故事的文案是有不同要求的,要有针对性的撰写内容,这就很细节了,属于精细化运营了。
品牌策划第四步来了,找媒体,找媒体,找媒体,推送故事。
4.商务合作
其实商务合作,不仅能解决品牌问题,更能解决流量问题,暂不表这个,只说品牌方面的。
一句话总结商务合作,寻找知名的品牌,联合搞活动,不知道怎么找知名品牌,有个技巧,去百度商务合作,就会出来大把的商务合作需求,寻找合适的品牌,开始追求吧。
加入自己是在没名气,没人合作,那就买吧,买合作,很多知名品牌就是靠这个盈利呢,据说滴滴打车一年仅别的品牌出的合作费就上亿。
商务合作很适合打造品牌的美誉度。
为什么把活动列外一个品牌传播的渠道呢?因为品牌维度中有个忠诚度,打造忠诚度,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和用户建立情感,而建立情感有效但是又高效的方法,就是和用户做活动,不断的做活动。
活动由很多,不仅包括公益活动、用户参与活动和员工活动,任何让用户感觉很爽,很煽情的活动,都是可以的。
一句话,坚持做,不停做,持续做,品牌忠诚度自然打造出来。还有一个小技巧,任何活动都会是很小的一部分用户参与,为了让所有的用户都产生参与感,一定,务必,必须将活动的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所有的途径,传递给每一个用户,并确保他们打开看,借助同理心,没参与的用户也会产生参与感。
6.用户本身
其实用用户本身这个词并不是很准确,只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描述这个,就暂且用这个词吧。
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你和用户接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信息上的接触,如短信、产品接收,也包括服务用户的过程,都在传播你的品牌形象。
将和用户接触的每个环节都优化好,也是在打造品牌。所以,用户也是一个渠道。
用户本身这个渠道怎么维护呢?说一个最便捷的方式吧,将自己和用户所有的接触环节全部整理出来,然后优化。
算了,做好人做到底,将一些主要的关键接触点给大家也列出来吧,省的在自己去找了。
主要的关键接触点有这么几个,广告的展示及互动,线上线下活动中的互动,发送的全部信息文案,产品寄送过程,用户的咨询沟通,售后服务。这些大的接触点下面又有很多的小点,需要做的就是将每个点都做的与众不同,最好有创新的东西以及展现出你的情感,实在没有创新内容,做好差异化也行。
当然,除了这些途径外,对于每个行业或者每个产品来讲,应该还有特有的渠道,这就需要自己去挖掘了。
先说我们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几个角色:
交互视觉设计师(没看错,就是一个职位);
从拿到PM的PRD开始,说说我们团队的设计流程吧:
1.&产品找茬
前提:读懂PRD。确保在需求理解上,与PM保持一致;
查找遗漏。人无完人,再成熟的PM,也难免有疏漏。找出遗漏,与PM反馈、沟通;(这个过程非常重要,若在设计后期(甚至开发后期)才发现疏漏,返工成本太大。)
提出产品新想法。读PRD时,总会有一些产品的好想法冒出来,及时与PM和团队沟通。(这个阶段,仍是产品早期,欢迎新想法);
开始构思交互;
2.&草图快速沟通
通过草图,快速将“产品关键流程”、“关键交互及界面布局”呈现纸面,以此与PM、技术沟通至达成共识;
再次扫遗漏;
收拢想法;(这个阶段,产品设计基本定型)
达成共识;(确保让产品、设计、技术对要做的事情有一致的理解)
(PM需更新PRD、技术开始做开发准备)
3. Wireframe表现产品流程、界面包含:
产品流程图;
全部的页面原型;
Wireframe让团队对产品的理解无异议,对最终的产品有直观的了解。这个阶段,产品需求冻结。开发人员可以依据原型对UI关联较小的部分进行技术开发;
4.&视觉设计;有前面两个“扫清障碍”的过程,这个阶段,视觉设计是非常舒服的事情...
在有相对完整的设计规范、控件规范的前提下,视觉包括:
风格探索;
关键页面的视觉设计;
关键的交互动画表现(如果无法口头向技术表达动画效果时,给出一个“活的”效果,是非常直观的);
5.&视觉素材输出、设计文件标注;
素材用Dropbox或酷盘存储、管理;
Markman是不错的标注工具;
6.&整理、提交设计方面待数据验证的跟踪点;
主要包括:
待验证的产品功能点;
设计过程中争议比较大的部分(产品、交互、视觉);
设计师没有完全把握、需要数据验证想法的部分;(比如:“点击式的菜单”与“下拉手势式的菜单”,哪个更被用户接受?)
为下个版本的设计沟通、设计过程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数据,让设计师的主观判断有依据;为设计师自我观念、想法迭代提供依据(没有眼睁睁的事实,除了难改变别人的想法,也很难改变自我的想法)。
7.设计文件整理、新的设计控件入库;
累活。主要包括:
整理设计文件,方便团队其他人查阅、使用;
将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控件,纳入控件库;更新控件设计规范;
8.开发后期,细节跟进;
与开发跟进细节,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在我们团队,完全依靠规范作业、设计文件标注(不和开发人员说一句话:P),能够确保80%的交互、视觉细节能够被还原。剩下的20%,就要设计师与开发人员肩并肩坐在一起打磨了。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预留这个时间。
主要包括:
界面动画的数值微调;
9.项目设计总结
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犯的错误是?你是如何纠正的?以后如何避免?
分享整个设计过程中,你最有成就感的部分;
这个部分,对于初级设计师非常有帮助,能够快速成长;同时,能够检测设计过程遇到的问题,提高设计、产品开发效率。
------------------------------------------
以上是个人实战总结。
这个设计流程,更适合“对设计有要求的创业公司”,因为,它既包含大公司的规范化、核心设计过程,同时,又能适应小团队的快速作战。这个流程,虽然有9步,但其实不复杂,在我们团队,整个跨度,只有4周。
或许你有留意,我写在最前面的角色介绍里,有“
交互视觉设计师”。
在我从业的过程中,着实没有发现“交互设计师”的这个职位的生存意义,无论向上向下,高素质的PM和视觉设计师都可以兼任。所以,在我们团队,我对设计师的要求是:
对产品的理解,不能弱于产品经理;
交互设计,是思维;
视觉表现,是手段;
刚好,我们团队正在寻找这样的
交互视觉设计师,有兴趣的私信我。我们的产品是:
营销文案的话,是有一套具体的写作流程的。这套流程给小白们,也就是说,从未接触的新手如何变成一个能够写出来的文案有较好的成交率,可以参见这套流程。(大神们轻喷,自以为是大神的你要喷我也拦不住。)1、分析客户需求。客户需求其实不外乎那几个,再怎么,都可以从17个驱动力中挑出来,性,成长需要,惰性满足,享乐满足,舒适的满足,美食美景,获得认同,保护欲的满足,攀比心理,满足好奇,追求效率,可靠(高质量),获得信息,占便宜,合群(不合群其实是在另一个团体中合群),表达自己,移情。先分析你的用户,从这几个客户需求中选取1个以上(一般选择2,3个,选多了没用,重点的需求就那一两个)客户需求分析的方法:17种驱动力中,客户一直没有被满足过的,或者习惯于被满足产生依赖的。2、做文案营销策划。注意,你不是脑白金,也不是阿迪达斯,也不是百事可乐,所以你通常没有那么多钱买流量做品牌和炒作之类的,所以要做策划,争取让每一套文案,都是一群靠谱的,有成交率的销售员。那么,没钱打人海战术所以更要排兵布阵,策划就是如何排兵布阵。简单地说,策划分为3部分:流量点,转化点和成交点。流量点用来做客户筛选,转化点用来做客户教育,成交点用来促使成交。例如“太不巧”这个文案,就很好地做了客户筛选,把自认为是特例,或者生活中常常被非议,或寻求认同的人筛选出来。他们好奇了,就去寻找花絮,于是就有了客户教育。那成交呢?你,家门口的商场,倒闭了,门上贴个大牌子,倒闭,最后3天,全场五折,买一赠一,就是最常见的成交文。把流量点,转化点,成交点如何使用策划好了,然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一篇文章表达,也可以多篇文章表达,然后进行逻辑上,和引导客户行为上的衔接。3、合理表达。这里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影响力》这本书对于营销中满足客户需求的表达方式写得非常棒。比如制造稀缺性,比如表达相似性,制造恐惧,表达互惠,制造好奇,先表达不完美,借力(贴近权威),制造攀比,利用从众心理,促使对方产生承诺,表达自己的一致性,利用数字,重新定义……方法门类比较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分析需求的人性的驱动力已经编辑好在这里:,等事件闲下来了然后恰好又有人催更的话,再把表达方式一一列举出来。当然,你也可以不用等我更新,先看书去。基本上按照先分析客户需求,再定营销策划,最后选取合理方式表达,这样一套按流程写营销文案,将不止是哗众取宠地骗骗外行人,而能真正地促进产品的销售。
http://www.meihua.info/a/64941
作为一个营销人,你肯定听说过《定位》一书,无论是不是已经读了,你都应该知道,这本书传递的其实是市场营销当中举足轻重的一套观念。这套观念牢牢把握了消费者心理,为品牌营销提供了优质的思路。
一、读什么定位?读哪本定位?
作为营销人,肯定有人向你推荐过《定位》,无论是不是读了,你应该知道,他实际上向你推荐的是市场营销当中举足轻重的一套观念。定位的灵魂人物是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仅是写书一项,俩人或联手、或分著,就出版了多达20余本,称之为定位系列;在国内大部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还有湛庐文化的这本《新定位》。
那么这么多选择,我们要如何下手呢?
《定位》和《商战》肯定是其中绕不开的两本。其开宗明义、论述宏大,案例丰富又引人入胜,在整个系列中,论经典性其它作品难出其右。
但是这两本书,加起来有近600页,对很多女性读者来说的确比较沉重,况且像《商战》一书,大量援引19世纪普鲁士战争哲学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思想作为基础,来对自己的观念进行论述,是非常男性化的视角,想必也让很多女性读者望而却步。
对至今迟迟不能下决心去读定位的女性读者,宇见推荐可从该系列的两本“薄书”入手:分别是《22条商规》和《特劳特营销十要》,一方面是这两本书都非常轻薄,又用了一种条分缕析、逻辑明快的方法,为我们将定位中的一些核心观念,总结“翻译”成了若干条具体指引。
另一方面是这两本书言简意赅,可读性强,尤其《特劳特营销十要》,以一囧态百出的新晋CEO,遇到一个蛰伏在电脑里的“精灵”为故事,以典型工作场景为舞台幕布,借“精灵”之口,讲述了定位观念中的十项“要义”,其趣味性也强。
二、定位与其它营销流派的根本差异是什么?
如何用最快最简单的方式,来对定位的思想进行把握?定位与其它营销流派最显著的差别又是什么?
刚才我们提到,像《22条商规》,就属于“条分缕析”式地为我们总结了这套思想的精要。
我们尝试来读几条:
比如《22条商规》中提出的“领先定律”,也是22条商规中的第一条,就指出:“成为第一总是胜过最好,在潜在顾客心智中先入为主,要比让顾客相信你的产品优于该领域的首创品牌容易得多。”
这一条,反映了定位理论的最显著的一个思想,就是要早做!做什么?不是产品,而是进入用户的心智!产品或早或晚,但只要你有办法率先进入用户心智,就有可能成功。
又如《22条商规》中提出的“专有定律”说:“当你的竞争对手已经在顾客心智中拥有一个代名词或定位时,你若再想拥有同一个,必将徒劳无功。”
这一条反映出定位的另一核心思想,是要定位出不同,是要成为消费者心智中的“唯一”,相同的定位、因模仿去定位,在相同市场,毫无胜算。
如果缺乏一个有“唯一性”的定位,这事儿干脆就不要再做了。
还有这一条,叫做“认知定律”,更厉害了,话说的非常狠!说什么?更好的产品是不存在的,用户认为你好,认为你坏,那就是真正的好坏,好坏只在人心,不在别处;这一条反映了定位理论的第三个核心思想,叫做——“认知即事实”,脱离认知谈产品,本末倒置!这也催生了定位理论的根本作业方式,一切跟定位有关的工作,其本质都是围绕着用户的心智,和认知来工作的。
借此,我们可以搞明白,定位理论与过去的营销思想,以及其它的营销流派最本质、最显著的区别是:其它的思想是聚焦于产品上,而定位则完全放弃了对产品的关注,而直接聚焦到消费者心智;其它营销流派多是唯“物”的,而定位则是彻底唯“心”的。
营销的所有工作,所有努力,都围绕着争夺这颗心,影响这颗心,因此可以说定位是构建出了一个前无古人的,横跨了营销学、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的独特研究体系。
宇见认为这张图片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概括出定位理论的核心脉络:实际上就是围绕用户的大脑来构建自己营销的操作。
为什么说上边那张图片很好地概括了定位的核心思想呢?
因为它的确能够简单清晰地向我们传递出一系列定位想传递的重要信息,包括:
1、营销的工作是围绕消费者心智(脑海)展开的,营销的战场在那儿。
2、消费者心智,就像这个大脑空间一样,是有限的,它会天然地抵触、排除掉很多复杂信息。
3、在这个空间内,有一系列的心智“格子”,这里可以放下不同的类,可以不断细分,却很难在一个类下放下太多品牌。
4、心智喜欢专家与领导品牌,因为他们害怕选错、做错;同时,他们对自己认定的“事实”,态度又非常顽固。
三、对以心智为中心的营销操作的分述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要应对这样4个典型特征下的消费者心智,定位理论给出了哪些解决方案:
1、疲于应付的大脑想要“简单”
定位理论认为:顾客的大脑是一个疲于应付的大脑,每天面对大量信息的狂轰滥炸,对消费者来说,信息过载是一个普遍而真实的困扰。
基于此,定位特别强调品牌需要有简单有力的品牌名和视觉锤。
先聊一下视觉锤。
视觉锤是定位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提出者是艾&里斯的女儿劳拉&里斯,这是针对用户每时每刻都在“疲于应付”的头脑,品牌通过“视觉简化”的方式可以很有效的去建立认知的一种方法;简单说就是——你需要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觉元素作为“锤子”,再匹配一句简短有力的Slogan作为语言“钉子”。将“你是谁、做什么”敲打进用户内心。
一个寓意希望和改变的视觉画面,和“Change!we can believe in.”的语言“钉子”组合。奥巴马竞选时期的视觉锤设计,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典范。
据宇见观察,互联网企业普遍不重视视觉锤,拥有视觉锤的品牌很少。并不是说你有一个logo,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你就有了视觉锤,除非它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你的定位,并通过与语言钉子的合力产生出实际威力。
比如我们看到,百度贴吧是一个有视觉锤的品牌,他们的视觉锤由分别被称为“呆萌贱怪坏”的“熊孩子组合”组成。这个视觉锤很有利地反映了贴吧的几个核心定位:其一年轻,所以用这种很呆萌的形象;其二贴吧是一个跟用户谈感情的地方,这是一个有社群容纳感的地方,大家会在这里非常频繁地互动,所以是5个,而不是单独一个“熊孩子”。
所有这些视觉元素加起来,再配合“上贴吧、找组织”的语言钉子。就非常方便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有效地理解你,这就是好的视觉锤的价值。
如此说下来,有没有不好的视觉锤呢?
用“语言逻辑”的方式构建视觉锤是不太好的做法。
比如我们看到“正官庄”这个设计中包括了太多的概念。要体现“高端”,要体现品类——“人参”,要体现“老字号”,要体现年份,还要体现东方的元素,运用了“太极”等等,这就是在用一套语言逻辑的方式来制作视觉锤。这样制作下来,你会发现用户需要很多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这就违背了视觉锤的本质:一图胜千言,能够针对疲于应对的大脑快速建立认知。
2、憎恨混乱的大脑要求聚焦
定位理论强调,用户的大脑非常憎恨混乱。
由于我们的大脑是根据“类别”来收集信息的,所以以此为基础,你最好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品类。
定位非常强调聚焦,因为你要去克服“讨厌混乱的大脑”,所以你需要在别的地方比别人更加专注,因为更加专注可以带来更好的品牌识别度和可见性,更加聚焦有助于你开创出一个对用户而言代表了不同的新品类。
大家知道的一个著名故事是:乔布斯重回苹果之后对产品和业务线做了一个极大的聚焦变革。基本上把所有业务划分为一横一纵,就是对普通用户和专业用户的桌面电脑和便携式电脑,这么简单。
大量的调研显示,用户从来没有因为缺乏选择而忽视品牌,恰恰相反,大量企业却总觉得需要给用户更多选择,所以创造了很多的产品和产品名。实际上这完全没办法让你在一个混乱的环境当中,保持一个清晰的形象。
定位的第二本著作《商战》也提出:如果你没有办法跟大公司竞争,那么你最好在局部的领域保持兵力上的优势。这就是聚焦。
理解这些也就不难理解,定位为什么在中国一直比较推崇阿里巴巴的做法:每个功能价值不一样的业务线有单独的品牌名——B2B业务的阿里巴巴,C2C业务的淘宝,以及B2C业务的天猫。这样方便和消费者的心智建立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也能够让每一个品牌保持高度的聚焦。
3、缺乏安全感的大脑依赖专家、领导者
很多女性在购物之后都有这种表态,说哎呀我是不是买错了?这个东西是不是不够好?多少会显出一些不自信。定位理论指出,因为我们的心智特征就是“缺乏安全感”,就是喜欢寻求他人的指正。当我们不知道这件事情对不对的时候,其他人有没有类似的举动是我们判断自己行为是否正确的标准。
基于此定位认为,我们需要成为专家品牌和领导者品牌,因为消费者的决策对此有很大的依赖性。这样的形象,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安全感”。
大家前阵看“中国好声音”,想必对加多宝广告还记忆犹新。实际上加多宝所强调的就是2个核心元素,一个是我是最正宗的,第二个是领先。
销量遥遥领先的金罐凉茶。
为什么要改金罐,因为金色象征第一,得冠军都是金牌,所以从每一个侧面去强调它是这个品类里面的NO.1,从每一个侧面去强化这一点,所以加多宝的案例是基于对缺乏安全感的大脑的一种应对策略。
4、顽固的大脑强调认知的一致性
用户的大脑非常的顽固,一旦建立了对某一件事情的认知,通常是非常难改变的。具体到营销上,这要求我们不要跟消费者头脑中即有的认知、理解抗争,要学会顺势而为。
基于用户顽固的大脑,不要试图去证明你比用户认为的品牌做的更好。
比如过去有个经典案例就是可口可乐尝试推出“新可乐”,用了大量的测试、实验、证据想要证明新可乐的口味比传统可乐更好,但是消费者完全不买账。这其实就是消费者对某一产品建立认知之后就很难改变的现实。
因此与其去尝试改变消费者的认知,不如去创造真正的不同点,从定位的角度看,在市场营销中,“更好”的产品对消费者是无法被证明,也没有吸引力的,除非这个产品真正“不同”,因此永远是“不同”而非“更好”才是营销人应该、必须、也唯一可以去深入思考的方向。
http://www.meihua.info/a/64945
本文根据社会化营销专家、微博段子手最大联盟鼓山文化CEO铜雀的演讲整理而来。用铜雀自己的话说,“花好钱靠运气,怎么能避免不浪费钱是一个技巧。”
为什么要做社会化营销?便宜
当你考虑要不要做社会化传播的时候,考虑第一点,这个事情是不是便宜。
首先来说要做社会化媒体传播。首先你要明白为什么要做广告?做广告是为了传播也好,其他也好,其实本质上是为了因为便宜。为什么这么说呢?当你有一天要推广产品的时候,你就有几种可能性去做。如果没有广告的话,那么就只能靠你一个个雇销售员,去挨家挨户敲门。这种情况,第一,成本高,第二,说出来的话是不可控的。所以,广告本质上是便宜才会产生的。社会化媒体传播这么火热,更多是因为社会化媒体比广告还便宜,这是个核心因素。其实我觉得我刚看见比如说有做钢铁的公司,这个公司其实我觉得没必要做社会化传播,因为它不便宜。便宜有几个条件:
1.试错成本低。比如说你要去拍地铁广告也好,CCTV广告也好,一次要几百万,上几十万,至少的。这时候成本会非常大,万一失败了呢?而新媒体一条微博最多一两万,便宜的几千块钱。这样的话你可以试试它的反映,哪怕效果好再去改成TVC,改成地铁广告,它的试措成本低,这是一方面的便宜。
2.用户属性匹配。网络活跃用户特点是什么呢?他基本上是喜欢表达的,他们在现实社会里面是周围人中比较领先的这个人。影响到他们,就影响周围一圈人,他们是最Fashion的那些人,这些人士可能也是相对来说更便宜一些。
3.微博用的巧的话,是会起代言作用的。别人夸你好这个事本身是非常有口碑的一个事,是非常便宜的一个事。比方你告诉我这个东西好,我不一定信,但是谁告诉我好,我又愿意信,这个信的成本会比较低。相对来说,做社会化营销的前提是是否便宜,不便宜就不要做。
社会化营销能带来什么?
1.基础曝光。微博日活接近一亿,9600多万,然后微信是5、6亿,知乎现在也不错。这是一个基础,你发出去就有人看到,这是叫基础曝光。但是你要确保这个事,当你就为了基础曝光去的时候,那个内容就需要在一秒钟就要让人看明白。就现在大家的阅读习惯来说,一秒钟看不懂它就不看了,所以一定要特别精巧。
2.&关注度。当很多很多人讨论这东西的时候,关注度就有了,关注度有了以后大家就会好奇,好奇这个事在新媒体上特别特别重要,远高于夸你。
3.&测试口碑。为什么不是好口碑呢?好口碑是不可控的。除非你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你放出来以后,比如人家当时极路由刚开始的时候,其实算是一个偏划时代的小产品了。之前没人这么做过,或者没做这么成功的。他在微博上开始放的时候,他就有99%预算都在微博上,好像它就是一个新的东西,大家喜欢这种东西,也便宜,导致它卖的会不错,但是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这么做。
如果你的产品达不到这样的程度,就需要通过测试,你的产品可能一百个好处,自以为有一百个好处,其中我们关心的可能一个两个都不到。这个其实就是在试错过程,每一次只能打一个点,必须只能打一个,然后这个点试试大家反映如何,好就继续,不好就停。因为新媒体毕竟它的扩张也是有限的,如果这个东西好的话,就放大它去做。这个东西特别特别的有效,并且它测试了好口碑那一点,你可以放大到其他媒体去做。
社会化营销不能带来什么
1.不能带来高转化率。当一个渠道很便宜的时候,一定会消耗到贵,然后大家不用,这是必然经历的。前一段时间微博风靡的九宫格,推荐9个APP,当时特别很有用。四五个九宫格下来弄完以后,一个天使轮投到A轮。但是现在肯定不可能了,因为它的消耗太厉害了。你能不能抓到这个机会是靠运气的,是靠眼光的,这不是靠技巧的。这些东西没什么可讨论的,你看到这个机会觉得好你就试,觉得好接着试,是这个过程,一直到贵了,不试了为止,仅此而已。
2.有时候转发和点链接两者是不可兼得的。对于同一条微博,同一个内容,一个用户只能采取一次性,要么转发,要么点链接,所以你很难兼顾。我们做文化产品比较多一些,有些官微在自己发广告的时候都扭扭捏捏的,就特别没意思,怎么说呢?你自己都不觉得发自己广告是一个荣誉的话,你粉丝更不会觉得。在微博上不要太指望把东西卖出去,更多还是把口碑哄上去。微博是个广场,是夸它好的地方。
我们以前做过一个案例,一个网页游戏,当天游戏收入进帐六百多万,五小时一百万下载量。如果单投我们,或者单投豌豆荚这些渠道,不可能有这个效果。原因就是在于说它这是兼顾的,兼顾有什么好处?其实是大家在讨论它好的时候,提高了它的转化率,并且在渠道上降低了点击成本。
理一理新媒体江湖
1.微博。微博大概是分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叫做草根号。像冷笑话精选,微博搞笑排行榜等,早期靠复制内容起家的一些帐号,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但是通常来说因为没有真人属性在,缺乏个人信服力,所以效果偏差一些,或者说用户是偏新用户和低质用户。铺一些硬广比较有用。
第二块是段子手。段子手就是一群有原创能力的,大家知道背后是个人的这群人。把它当个人用是最好用的,当个渠道用是其次好用的。它确实笼络一群人,大家是很喜欢,是爱他的。如果说一旦有人爱上它的话,单纯把它渠道化是很浪费的,想办法利用起来,怎么把这个人和你产品绑定起来是它的用处。
第三块是媒体。媒体更多来说是一个盖棺定论,是夸你用的,是做PR用的。这东西有用吗?有用。它更多来说是给你自己加分的,而不是一个转化率的。是很重要吗?也很重要,但是不要多,因为它也比较贵,也比较挑内容。
第四块是明星。明星的微博大家各位用过没有?明星的微博价格大概是一条二十万到四十万左右。现在一般来说真正用明星的普遍用法第一是靠刷脸,不花钱,这是主要用法。其次用法是做一个新产品,比如做面膜,然后找明星发一条,然后把明星的截图放在我微博置顶。这些东西一般是这么用的。如果单纯只是发一条微博做渠道的话,这是相当相当不值的,一定不值得。还是看怎么把明星的个人属性和你的产品结合在一起,你可以二次利用,否则明星发微博是没有意义的。
2.微信。微信这块其实一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现在基本上就三条:
订阅号直铺。有一部分人会看到,它其实就像一个TVC,铺出去效果不知道,就这样了,就是曝光作用。相对来说目前来说性价比比较低,还是比较贵的,但是毕竟用户在那放着,肯定也是需要的,关键是找好渠道就可以了,用户和你符不符合,够不够便宜。
H5。H5反正我个人觉得没什么做的必要了,除非你自己炫技。以前有统计,打开H5第三页的概率不到0.05%。
朋友圈。各位都是创业者,或者高管,其实你在自己发朋友圈就很有用,会给你所有的合作伙伴建立一个信心,这个时候是很重要的。大家努力有什么用呢?努力的用途不是改变现实,而是大家愿意帮你。尤其是你特别难的事,别人看着特别轻松一件事。所以说,第一是在自己朋友圈里发这些东西是很有必要的,不是自嗨,是有必要的。再一个是去购买一些人的朋友圈,这很难实现。核心还是在你们怎么能让他们主动愿意去晒,这个后边再说。
3.知乎。知乎非常非常好用,可以说现在性价比是最高的时候了。但是现在管控比较严,刚刚开始管控比较严,但是还是值得用的。知乎大号基本价格都有了。对于大号的长文章,最好用的还是危机公关,他们的写作周期一般是在一个星期以上。其次就是让知乎上的人去评价你,显得你很热门,就OK了。为什么知乎现在便宜?不是说因为知乎使用的人比较多,而是因为只要写的稍微好一点,总会有人搬到别的地方去,这是知乎便宜的地方。
其他,像豆瓣、BBS等,我不知道它有用没用,因为我没做过,但便不便宜是唯一标准。
理清江湖之后,开始做策划
1.首先要确定你是大众还是小众的。如果是大众的就要广撒网,对于大部分产品来说,硬广比软广好用。因为你的痛点也很痛,才会做。但是如果你是小众的东西,你是不适合这么做的。因为你的转化率很低,铺出去一万人看到有一个人是用户。
2.小众产品怎么做呢?其实更多来说是运营。初始阶段,运营的活可以说比营销的活重要一百倍以上。你需要找到你的核心的用户,怎么找?你就可以发广告试试看,下面有没有人夸你。核心用户应该兼顾两个特点,第一,他真的喜欢你,第二,他本身有一定影响力。然后你这个核心用户一定要自己维护起来。你本人也好或者是传说本人也好,你把他拉入QQ群也好,这群人一百个人、一千个人是你的将来的可以说是所有的出发点。这些人有几个特点:
第一,他会永远夸你,因为他在你的群里了,他是你的VIP。
第二,他是你内测用户。不管发什么新东西,给他们试一试,他给你挑意见,哪怕意见你不采用,他们会有很多优越感。你有任何负面评论,他会主动帮你说法,会主动告诉你。当有些人对你不满的时候,他帮你说一句话比你说一句话有用多了。
就包括像360发手机以后,粉丝是放到第一位的,粉丝是爱你的,不要把不爱你的媒体放在第一位,爱你的人很重要。如果小众的话,一定要把这群人运用起来,这些人太重要了,这群人一千个抵一百家媒体。
比如我举个例子,我们说《盗墓笔记》很好看,你会产生兴趣吗?不见得。《盗墓笔记》写的是惊悚的一个盗墓故事,会想看吗?不见得。《盗墓笔记》里边有个小哥特别帅,你愿意看吗?也不见得。这东西都是很虚的东西,帅的人太多了。但是有人告诉你有一群《盗墓笔记》的粉丝赴长白山完成心愿,使得景区每日超载,你可能就会感兴趣这东西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这么火。再比如说每一个盒饭都说自己好吃、卫生、营养,你信吗?你不信。一样的道理,因为大家被骗太多了。
你放大的不是你产品本身那些东西,你要传播出大家爱你这件事。爱你这件事怎么来?就从这一千人来。当很多人爱你的时候,他就会觉得你的产品是好的,你自己夸自己好这是没用。你还要考虑到这个事情,第一,你要传的事是你的事还是受众的事,是你自己要装逼还是能让用户装逼。比如你做个有情怀的事,如果你能让你用户一起装逼,那你就算成功了。如果你是自己装逼的话,没用,自己朋友圈放放就得了。
3.能让一部分人装B起来吗?在我们圈有个理论是这样的,优越感这东西就和吃饭、睡觉、空气一样,是生存必需品,谁能满足优越感,谁就能获得这些人。你能不能给你的用户优越感?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你做的特别低,所谓降维攻击,别人觉得谈论你的时候会有一种自嘲的优越感。另一方面就说你做的特别高,我用你没用,我比你有优越感。尤其是初期,但是一旦到了大众,这些东西全都无效了,就变成特别实在的东西,它不是一个靠前期优越带动的东西。
1.选定方向以后,就扔掉战略和节奏。刚才说了你有一百个好处,一测试哪些好处是大家关心的,然后就用这个好处,下头就扔掉吧。我们也有转发“三个半”理论。第一个,喜闻乐见,就是这个人比我还惨,我特别高兴;第二是感同身受,说的就是我;第三个是Mark一下,这玩意儿都有用;第三个半是转发抽奖。
前三个东西,你发现特点第一就是我惨,说的就是我,还有就是对我有用,核心就在“我”字上,网民是绝对“自私”的一些人,一定要时时刻刻记住这件事,他们没看上的东西,他就不理你,真的就是他不会有任何怜悯心在这里边的。所以一定要找到他关心那个点,反复反复说,让他们帮你去说。这些事情是很碎片化的。
2.软硬结合,硬打击,降低点击成本。刚才说就是那个渠道和口碑。新媒体是做什么?是口碑,本身是大家在夸你好的过程,是在传播大家爱你的事。大家会觉得是你好是应该的,我觉得你不好是我不对。
所以整个新媒体都在做这个事,它不是转化率的事,转化率还是渠道,用户最集中的地方。如果你在微博上发链接,我要点链接过去,跳转页面,再跳转,用户一定就会放弃了。但是当他在新媒体看到这东西很好,又在一个渠道上看到了说这东西很方便下载的时候,他哪怕下载试试,他的成本是很低的。新媒体预算30%就足够了,30%—40%足够了,再高是没意义的,渠道一定要花钱,除非你是个划时代的新产品。
3.首先你要设计一套分享规则,大V只做示范。本质是运营,你把你的产品运营出来一套规则,让大家愿意去分享。为什么愿意去分享?因为它帮我装逼,所以他就愿意分享。这个分享出来之后,首先你有规则,然后大V做示范,假装成为你的用户去分享一次。还有一个事是这样,永远不要相信UGC,这个事是一个血的教训。UGC一万份投稿里能有一个,算极大运气。
4.接下来运营这东西。包括之前可口可乐标签瓶,褚橙,need的零食盒等例子,我收到以后我一定会晒,其实核心来说就是装逼。这个太重要了,一定要想办法做到,装逼是大需求。最后就是简单粗暴也挺好,就在于说如果是大众产品,或者你痛点特别痛的时候,没必要藏的特别深。尤其是你自己的官微,发自己的广告还不好意思,何必呢?就是一定要特别骄傲的说,我官微发的产品,我给你们花钱的机会,我是在为你们好,不要总是着掖着,觉得软广一定高于硬广,不见得。
最后说说运营的事儿
运营其实就是官微运营,微博和微信运营。
微博运营核心在于:第一,它更多最主要意义是在于找到你要的人,因为微博是公开的。谁评论你好,谁评论你坏,评论好你去和他私信,评论好你转出来,这就是微博用处,他是找到人的过程。粉丝重要吗?不重要,一点都不重要。如果这些人是不爱你的,你刷这么多人或者让他们看到有什么意义呢?官微是绝对不可能带来新用户的,是绝对不可能的。你关注过海信,关注过联想,指望关注它再来买东西吗?应该是先想买东西再来关注它。官微主要是帮助你找到核心用户,表示你在。
其实当时黄太吉刚开始起来的时候,我们自己分析,它起来的时候,第一,它靠里边有很多装逼点,包括他晒一些装修也好,在这儿思考人生,吃煎饼果子这些标语,包括这个煎饼本身,或者特别贵,老板娘、老板开奔驰去送外卖。然后你只要在他微博发出来,它官微就会呼应你,你有存在感。我夸你一句就有糖吃,我就会不断的夸你,然后你有什么新产品,你要显示出所有粉丝都是爱你的,不爱你的粉丝不要。这是官微的用处。
微博找到这个人,放到QQ群也好,放到微信群以后,这样去运营,去了解他们的用户,不断和他们聊天。这一千人是比一百家媒体真的好用多了。
再一个是微信运营,微信也不是获取粉丝用的。第一是所谓的做用户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解决售后问题或者解决什么问题,这是一个用处。另外就是我有新产品,我告诉你来买,你能在我这儿,你能第一时间买我的产品就是我给你的福利。有一群人这么想要,我首先推给你,是你沾光,这种态势才行。总结下来,就是把已经成为你用户的人拿到微信来,可能成为你用户的人放到微博上。微博是找人的过程,微信真的是个运营的过程
http://www.meihua.info/a/64927
《如何在文案中应用洗脑?》来一点儿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多图干货。
情怀的本质就是认同感,更加坚信这一点。后文细致说了。
——看完老罗发布会有感。
我没有把消费者当成弱智
这个答案的本意是:
不让好的产品被埋没
因为见过太多劣币靠营销手段驱逐良币的案例了
你可能会觉得我说的有些方法看起来很流氓,很无厘头
但都是刀,有的用来杀人,有的用来做出美食,就看你怎么用了
说在前面:我举的例子很常见,道理很明显,但是90%的创业者或者推广人员都不懂——真的应该懂一懂,这样做起推广就不会又累又没效果了。
就算你这辈子不会亲手做推广,至少,你也会更容易发现商家的洗脑伎俩,省了好多钱。
—————干货分割线—————
10分钟写出不洗脑也有效果的文案:如何让文案做的漂亮?
我个人比较喜欢把洗脑的过程叫为“脑补”
总之,让消费者顺着你的文案,得出一个你想让他得出的结论。
有点儿类似《盗梦空间》
首先给出一个基本原则:
支撑我们做出购买行为的,不是理性的判断,而是我们自以为理性实际上十分感性的判断
看完底下的回答,再想一想,你会发现,大部分时间,我们还确实是不过脑子就买了很多东西呢。
想让消费者变无脑,最简单的套路有三种:
脑补套路第一种:多就是好,大就是好,看起来牛逼就是牛逼,听起来牛逼就是牛逼举例:
哇哦,美国上市公司耶,牛逼耶,如果你正好想学网络营销,看到一个美国上市公司,此时是不是已经动心了?
如果你是目标用户,你的潜意识是这样想的:
然而谁都知道,美国上市公司和教得牛逼之间——
但是,消费者就会吃这一套,而且吃得非常心安理得。
为什么?因为——
在无法100%了解产品时,消费者倾向于从侧面出发,去推测产品的好坏
所以,请记住这一点:
真正的营销,不在于告诉消费者“我们的产品NB”,而是让消费者自己得出结论“他们的产品NB”。
原因:人最相信的,永远是自己,因为我们都觉得“自己不会害自己”、“只有我会对自己100%负责”。
你告诉消费者的,消费者会觉得“他这么夸自己,还不是想让我买东西!我偏不信!”
相反,如果你告诉消费者,“我们是上市公司,很牛逼哒!”
消费者自己就会进入这样一个脑补状态:
美国上市公司耶=很有钱耶=说明之前赚了钱呀=钱从学费里来=学费是学生交的=钱多=所以学费多=所以学生多=大家又不是傻子,能买肯定说明不错=教的不错的=我也试试吧!
再想一想,是不是,你看到的大多数非常流行的广告,好像都没有直接说自己的产品哪儿好哪儿好?
随便找几个例子:
比如这个:
销量多==喝的人多==产品好==我也要喝
比如这个:
品牌多产品多==实力强==赚钱多==选择的人多==产品好==我也要去这儿买
再举个反例:
顶尖的工业设计==嗯,怎么个顶尖法?
康宁玻璃机身==嗯,康宁,有啥用?
完美对称==嗯,完美……嗯?
没有脑补,想把消费者都变成理性的人?
(说明:我不是锤黑,我自己就用锤子手机,我很吃罗永浩的“情怀”,至于情怀的本质是什么,后面也会说)
看看别人家是怎么玩的:
三星啊==牛逼==下血本==牛逼
夏普啊==牛逼==下血本==牛逼
……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牛逼
满屏幕就三个字:“我们用的东西牛逼,所以我们也很牛逼”
所以,以后写文案的时候,别光顾着夸自己了,适当吹一些牛逼,让消费者觉得你牛逼,就好了
消费者觉得你行,你怎么说自己不行,也是行。
消费者觉得你不行,你怎么说自己行,你也不行。
脑补套路第二种:同类——别人觉得好就是好,别人有效果就是有效果,别人买了就说明没问题
别忘了,人类一直是群居动物,我们的思考方式传承于20万年前的群居生活。
典型案例1:你有没有买东西先看评价的习惯?你为什么要先看评价?评价好,商品就好吗?
典型案例2:看完评价你还要看看用户案例?就不说现在的用户案例有几个是真的了。他们用了有效果,你用就也有效果吗?
此时消费者的脑袋中想的是:
好吧,还用我多说么?
脑补过程很简单:
他用了好使==商家一般不会骗人的吧==这么多人用了都好使==这么多人见证就更不会骗人了吧==这个产品一定好使==我用也好使==“添加购物车”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刷评价,并且刷了还不算,还要截成乱七八糟的图出来逼着你看: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买东西的都会放个客户案例之类的玩意儿上来。
商家之所以这么做(我们之所以吃这一套),本质原因是:
“跟着大家,不要乱跑,危险系数会小一些”——这是自几十万年前开始,就根植于我们骨子里的本能。发生购买行为前,我们也会本能地去找大家对这个产品的评价。
一个产品好不好跟评价有必然联系吗?
尤其是中国这网络环境,人家说好,你就敢信?
所以买东西之前,啥都别废话,试用一下再说。
脑补第三种:制造认同感——“我们是一类人啊朋友们”
说在前面: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谈情怀
其实世界上没有情怀,有的只是认同感而已
教英语的老罗为什么牛逼?
因为他教得好?
因为他幽默?
也许,但没说到本质上。
因为他正好符合了大多数人心目中好老师应该有的样子,所以大家认同他。
试想一下,你被12年填鸭教育、各路SB老师(我没有说所有老师都SB,我这辈子最敬佩的人之一就是我的两位老师)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你的同学说:
“有个叫罗永浩的胖子,会在上课的时候讲段子诶。”
然后你去搜了他的演讲视频,发现他不仅讲段子,还不喜欢站在讲台上,跟学生们各种逗贫……总之,那一瞬间,你的心里早已被丘比特射成了筛子:
这特么才是老师嘛!
后来,老罗做了手机。
此时的熊孩子已经长大,到了能够自己买手机的年龄了。
他们的情况(市场的情况):
1、被某米牌暖宝宝暖得死去活来
2、为了肾系手机,除了肾什么都卖了
3、有人宣传发烧,有人宣传性价比,没钱的大学生和小蓝领被关心得不要不要的
4、就是没人关心一下没钱的文艺青年(老子家具买不起,但是买个衬衫一定要MUJI的啊!)
于是这时候,一款以匠人工具为LOGO,以“难得的匠心”为核心卖点的手机,出世了。
当老罗在台上大谈他花大力气优化的UI特效时。
你的眼睛看到了匠心、精细、慢工出细活、认真、较真……等等等等
而你的脑子里却在说:
此时此刻,你对这个浮躁、功利、冷漠的世界的一切蔑视和抵抗,就像洪水遇上了豆腐渣工程,终于有了宣泄的出口。
你认同了老罗
老罗成功地让你认同了他(再一次)
你在心里,已经跟老罗站在了同一个战壕里
此时此刻,所有一年出N款手机的企业,都变成了你们的共同敌人
于是你变成了死忠粉,你有了锤子的情怀
其实,死忠粉(情怀)的本质是:
你认同这个人,你认同他做事的态度,你觉得你们是同一类人,为了让你生存下去,你需要尽力帮助整个群体生存下去,所以你要保护这个群体,因为保护群体,就等于保护了你自己
于是不管这个手机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你都不会管了,一切说锤子手机不好的人,就是在跟你做对。
(我个人很欣赏锤子手机的态度,嗯,我也吃这一套,而且吃得很香)
后来小米也开始玩这一套:
我做一块钢板都这么细致,40道工艺,193道精密工序,怎么样,你们这些“活得认真”的消费者,是否认同我了?咱也是有情怀的人啊
最后总结:
洗脑应用在销售中,最简单那的三个套路:吹牛逼、找例子、找认同。
http://socialbeta.com/t/alibaba-strategy-2015
北京时间 10 月 8 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上市之后的第一份年报(互动新媒体年报-定),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以“一指禅”的电脑输入方式亲自写就一篇致股东公开信,详细阐述了阿里未来战略、平台优势、资本市场乃至竞争对手等外界关心的问题。图媒体整合了长文中的关键信息设计制作了下面的信息图,形象呈现了阿里巴巴未来的战略思路。
以下为马云致股东公开信全文。&致阿里巴巴股东们:阿里巴巴在纽约上市刚过一周年,请允许我借这封信,代表公司以及我个人,对一直相信并支持阿里巴巴的客户、员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表示感谢。过去一年,全球股市波动。我们观察到、也倾听了市场对我们的看法与建议,但我们更清楚阿里巴巴的现状和未来路径。今天的阿里巴巴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健康、强大、从容。我们在坚持自己发展战略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上市那天我说过,我们在美国股市融集的 250 亿美元,不是钱,而是人们对我们的信任。正是因为这种信任,我们有责任与股东以及公众最大程度的保持透明、密切、坦诚的沟通——特别是由于阿里巴巴目前提供的国际服务还刚刚开始,在海外的股东以及关心我们的公众无法直接使用我们服务于中国客户的产品,导致很大部分人从外界看阿里巴巴,有“雾里看花”、“隔海看人”之感,尚不清楚阿里巴巴集团的真实定位。在这里,我想给各位股东分享一下我们的一些思考。一、阿里巴巴的战略是打造社会未来的商业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只是阿里巴巴整体战略的第一步很多人把我们和其他电子零售公司混为一谈,并因此用我们的 GMV 增长率作为对我们模式的评判标准。实际上,狭义的电子商务仅仅是今天阿里巴巴集团战略的一部分,我们追求的是打造一个开放、透明、协同的商业基础设施平台。截至 2015 年 6 月底,阿里巴巴集团总共有 34000 名员工。其中,专门从事“中国零售市场”与 GMV 有关的员工数仅不到一万人。我们仅仅用了约一万人就完成了近三万亿人民币的 GMV 的平台,也就是人均 GMV 达到近 3 亿人民币的平台。尽管已经拥有如此效率,我们依旧认为我们还需要大大提升自己的技术和产品,绝对不能靠人海战术,而是靠创新靠技术来赢得市场。未来几年,我们有机会和能力打造全球大规模企业里效率最高,同时创造生态就业最多的商业组织。除去上面所说的一万人以及供应链上游 B2B 业务的团队和后台,我们总员工数量中接近一半的团队在从事具备重大战略意义的新业务。我们相信只有投资未来,只有坚持长远战略,阿里巴巴才能有真正的未来。我们非常明白只有依靠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只有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商业基础设施,才能全面的帮助中小企业做生意。由于中国商业基础的薄弱,给了阿里巴巴一个全球独特的机遇——打造中国未来商业的基础设施(不是电商基础设施)。我们集团约半数的员工,以及关联公司蚂蚁金服和菜鸟几年来在努力从事着物流,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等业务,以及十年后基于数据技术的健康和数字娱乐业务,我们称之为“double H”产业,Health and Happiness。今天,阿里巴巴投资的菜鸟物流系统已经在帮助处理每年大约 100 亿个快递包裹,我们的互联网金融已经服务近四亿活跃用户,我们的云计算业务居于世界前列并且保持年增长率超过 100%,我们的移动互联网基础产品,包括搜索、地图、浏览器也为中国用户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础服务。未来我们将会给中国数千万家企业提供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大数据,市场营销服务,跨境贸易等等服务。我们对未来的布局是基于独特长远的战略思考在推进的。尽管上述这些平台性业务离我们的目标还很远,并且今天也没有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收入,但其前景足以让人激动,为了这样的未来,我们也会一直坚持下去。我们坚信,商业帝国式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应该坚持平台生态化发展。只有生态系统里的企业共同参与发展,大家是利益共同体,才能持久发展。今天我们的部分战略业务已经初见成效。以物流为例,阿里巴巴 2015 财年每天产生的快递包裹超过 2400 万个,我们的合作伙伴每天有一百多万名快递物流员工在从事递送和运输服务,我们预计十年后,中国将会有 1000 万人从事快递物流服务。这是要靠组织社会力量去做的事,而不是任何一家公司单独可以做得好的事。我们更加相信,未来三年由于有了菜鸟物流平台的独特服务,快递物流服务将会发生巨大变化,物流将会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将会让客户更贴心的服务。物流服务将会是任何电商公司的标配,而不是核心竞争力。因此,帮助所有快递服务公司尽快实现高标准高规范服务能力就是菜鸟的使命。二、中国经济发展和阿里巴巴的关系最近,中国经济放缓的信号让各界担忧甚至有过度恐慌现象。这也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彻底融入了世界经济并且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力。但我要实事求是的说:持续超速增长的经济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持续,更不是中国应该追求的“业绩”。经济超速增长的代价是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在政府一次次转型升级的信号,08 年金融危机的压力,投资和出口的疲惫,以及享受高速增长惯性的思维下,中国经济已经到了非升级不可的时代了。昨天简单粗放的 GDP 增长模式已经让经济难以持续发展。事实上,如果依旧保留昨天追求不合理的超速增长,那么中国付出的代价会更高。我坚信放缓的经济对中国的未来前景是利远远大于弊。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不再需要数量的增加,而是质量的提长。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即使有5% GDP 的增长率,已经是发达国家增长率的一倍以上。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经济经历了解放思想的红利,开放政策的红利,但我们并没有注重激发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力量——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GDP高速增长靠的是制造力,而生活质量增长靠的是创造力。我相信中国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的余地实在太多。未来的中国经济会从出口走向进口,会从外销经济变成内需经济,会从基础设施投资变成基础设施运行。中国会用高科技、新模式、市场化去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总之,中国经济的潜力是巨大的。尽管难度不会小,中国经济未来的奇迹一定在于生产力的释放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给内需激发带来的跨越式发展机遇。经济放缓对阿里巴巴会有影响吗?阿里巴巴到 2015 年 3 月底财年的国内零售市场交易额已经到达 24437 亿人民币,占了中国零售消费总额的 9%。我们预计十年内中国 50%&以上的消费将会通过互联网进行,所以电商市场是巨大无比的。基于此,中国 80%&以上的企业会使用到互联网的电商平台,物流体系,金融服务,云计算以及跨境服务。阿里巴巴今天的投资正在让这一切成为可能。阿里巴巴的业务毫无疑问和中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我们认为未来阿里巴巴提供的服务会是企业继水,电,土地以外的第四种不可缺失的商务基础设施资源。至于经济下滑会带来消费下滑,我并不同意这个看法。认为中国经济下滑,中国人就不愿意消费了这种理论反映了对中国的不了解。中国人的生活理念与西方不同,西方开发国家的消费者善于花未来的钱,而中国人基本上总在存钱,中国人的储蓄存款是世界上最高的。西方消费者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借不到钱花,而中国人确实存钱防老防危机,因此,经济不好未必就没有钱花。而因为有了电子商务的方便和物美价廉,人们反而更愿意在网上花钱。中国目前有近三亿的中等收入人群,未来十年,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将会有 5 亿中等收入人群。今天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远远低于他们的收入水平。消费是要靠创新刺激的,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将会是中国未来刺激内需消费的主要发动机。这一点,大家已经可以从双十一的消费量看出来了。中国不是缺乏内需消费力,而是要思考如何引爆消费力。无论是促进进口,还是拉动三四线城市需求,还是激发六亿多农民需求,阿里巴巴可以干的事和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春江水暖鸭先知……伟大的企业总是诞生在困难时刻,我相信这次中国经济从数量向质量调整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几家全球真正了不起的企业,阿里巴巴希望自己能有幸成为其中之一。三、未来的发展大方向:全球化、农村市场和大数据云计算我们未来十年的愿景将围绕着全球化,农村经济和大数据发展进行。我们的全球化业务专注在帮助中小企业迈出自己的国境,让全世界的中小企业能使用好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营销以及物流平台。只有让他们的业务全球化才能让全球消费者可以购买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和服务。我们相信阿里巴巴今天在中国发展的经验能够同样运用在发展全球化,因为全球中小企业的诉求都是一样的:在透明公平的市场上使出自己独特的竞争力。我们更相信,未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须是让各国小企业业务全球化,也能让各国消费者能够实现真正的全球购。为此,我们已经准备了相当长的时间,执行这个计划也许还需要 10 年,即使是 20 年,我们也会全力以赴,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中国有六亿多农民,中国农村商业基础设施仍然落后。但今天农村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有了淘宝和天猫的城市消费者市场以后,农民可以直接和城市生活相连接。我们目前在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物流平台和互联网金融重新构建农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这不仅仅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更是在解决数据鸿沟和信息平等,解决贫困发展上,阿里巴巴得以积极参与的机遇和福报。因为阿里巴巴的服务,我们看到农村正在发生变化。我们也特别欢迎各位股东能去中国的农村考察,我们今天尝试的努力也许会成为未来无数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模式。在这样的历史性时刻,阿里巴巴必须拥抱变化,投资变化,创造变化!过去 6 年来,阿里巴巴巨大的战略投资就是放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上。我们相信人类已经从IT时代在步入 Data Technology (DT)&时代。数据将会是未来创新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人类将会离不开数据。我们必须在数据技术的投入和发展上不惜一切的投入发展。我们集团本质上是一家扩大数据价值的公司,我们坚定的相信我们在过去6年和未来几年在数据和技术上的投入会有巨大回报。我们正在努力让数据和计算能力成为普惠经济的基础。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觉得和未来潜力相比,云计算和大数据还是个婴儿。关于外界看待阿里巴巴的各种挑战和我们的看法。阿里巴巴有很多挑战,但外界关心的和我们自己关心的可能不太一样。比如竞争环境,阿里巴巴习惯于谈论竞争,也不回避谈论竞争对手……阿里巴巴成立 16 年来也从来不缺竞争对手。我们不是一家被保护起来的企业,我们是在残酷市场的竞争中走过来的公司,16&年来,我们学会了既保持理想主义和价值观,又顽强的生存下来,这并不容易。我们从不害怕竞争,我们只是采用战略布局和完美实施来赢得竞争。阿里巴巴的定位是启动一场商业的变革,我们打造的是未来商业的基础设施,我们是为从事买卖的商家赋能,而不是与从事买卖的商家竞争,从这一点说,今天市场上所谓的“竞争对手”,其实都是未来我们赋能和帮助的对象——换句话说,简单的把今天市场上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当作阿里巴巴的对手,是把苹果和苹果树相比,是对双方都不合适的。阿里巴巴面临的真正的最大挑战,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来自我们对未来的把控和对自己的把控能力上。我们宏大的愿景和独特的生态体系,需要我们有各种不同的专业化人才,需要有适应未来企业发展的独特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庞大的商业生态体系和丰富复杂的结构让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人才,而是各个领域里的领导者,创新者,开拓者……这对一家平均年龄只有 29 岁,创业才 16 年历史的公司来说挑战是巨大无比的。总之,我们的人才,组织文化,管理模式,各生态业务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似乎我们很难有借鉴。一家年轻的公司矢志挑战一项人类前所未有的任务,难度之大,超出想象。但这是一个难得的时代机遇。我们 16 年来一直对自己说:此时此刻,非我莫属。(If not now, when? Ifnot us, who?)各位尊敬的投资者,以上是阿里巴巴上市后,第一次向大家沟通汇报我们的发展思考,篇幅虽然有点长,但确实是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打出来的。感谢您投资参与一个未来商业生态系统的成长。您的投资在我们看来是一份信任。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http://www.meihua.info/a/64822
本文从六种不同的营销角度为你阐述了营销的道理,这其中包括了态度营销,跨度营销,锐度营销,角度营销,温度营销和湿度营销。相信你读完本文后一定会对营销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国庆期间见了不少朋友,聊着聊着基本上都会聊到营销、公关、品牌等本业上去。尽管其它方面大家的观点并不一样,但是有一个事情是大家都认同的——那就是“品牌营销、公关传播越来越难做了。”
虽然说,所有的营销,本质上都是在解决“跟谁说,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去说,怎么说”的事情,但是在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重叠的时代,首先营销的目标对象变得更加模糊不清,即使人的表象是清晰的,但是由于他们“不唯上”、“不唯权”,这让他们的所思所想,不尽为认知;其次,受众触媒的时间、渠道、习惯等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为关键的是,如今的受众都非常有个性,基本上是“千金难买爷高兴”,不合他们心意,不能触动他们的心弦,“怎么说”都没有用。
可以说,十几年前随便拍一支TVC,在央视等强势媒体上进行大量广告轰炸,就可以让品牌、产品广为人知的美好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句话,以往大家热衷的“广度、深度、强度”营销,也即通过强势媒体广度覆盖,借助名人、专家等权威人士进行深度背书,再进行高强度的持久战,就可以让一个品牌脱颖而出的传统方法已经失效了,这种营销方式的边际效益越来越低。
幸运的是,万物有所凋亡,就有所新生,营销方法也是如此。“广度、深度、强度”等营销手段的效用虽然日渐萎靡,但是“态度、跨度、锐度、角度、温度、湿度”等更多的营销方式正在崛起。下面,我们不妨通过一些互联网先锋品牌的实践,体会一下如何抛弃“旧三度”拥抱“新六度”,如何玩转数字时代的“六度营销”。
态度营销:有态度,才有营销
说到态度,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网易”,毕竟网易有态度嘛。实际上,土妖想到的却是大名鼎鼎的“老罗”。老罗不是贩卖情怀和理想主义的么?对,情怀也是态度的一种。
从当年在新东方喊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到做老罗英语培训学校时,把年轻人分为普通青年、二X青年和有思想的青年,并表明“有思想的年轻人在哪里都不太合群,直到他们来到老罗英语培训”;到怒砸西门子冰箱;再到做锤子手机时说道,“不是我选择了行业,是行业选择了我;感到我们公司要改变世界;在巨大成功前夕,我伤感了”;再到最新的“漂亮得不像实力派”……
可以说,天生骄傲的老罗在面对公众时,无时不刻不在“表明态度”,不管这种态度是诙谐的、嚣张的,还是自恋的、隐忍的,也不管你看到了是认可的,还是不屑的,老罗都要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
实际上,老罗的做法可能不够中庸,但是却足够聪明。因为,在移动互联时代,“有态度,才有营销”,或者说是先有态度,然后才有营销。某种角度上,态度的源头是价值观,只有价值观相符的人,才是最忠实的用户,才是最忠实的粉丝。很显然,老罗的每一次表演与呐喊,都是要找出这群价值观趋同的人。
跨度营销:墙外开花墙内香
土妖所理解的跨度营销,实际上不是具体的方法论,而是一种营销思考方式。说白了,就是要跨出营销的“舒适区”,多尝试创新的方法、手段、渠道、形式,多跟异业的玩家进行联合,多走出固有的领地。
在国庆期间,土妖的好几位高富帅、白富美的朋友,都跟土妖发来了一个“拍屏”,问知不知道这是一家什么公司。原来国内一家名为“小牛资本”的公司,在国庆期间把广告打在了纽约时代广场,这一世界十字路口的时代大屏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钉子用英语怎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