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g火箭筒筒“铁拳”是由哪个国家发明的

二战时德军造800万一次性武器,逼得盟军往坦克上装铁丝网
敬礼大头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能有效打击苏军的坦克,德国一名武器博士基于无后坐力炮的原理,发明出一款可以单兵使用的,一次性的反坦克武器,Panzerfaust,简称Pzf,中文称作装甲拳或铁拳,“铁拳”其本质上就是一门超轻型的无后坐力炮,并非是被人们传言的火箭发射器,它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钢制火药管提供反坦克榴弹的出膛动力;插在火药管前的是反坦克榴弹。
根据资料统计,二战中德军共生产了超过800万的各型“铁拳”,对同盟军的坦克造成了严重威胁,从最初射程仅为30m,到后来射程250m的超远距离,德军对铁拳反坦克火箭弹极其看重,大力研发新式型号。铁拳30型/60型和100型是二战时德军主要装备的型号,人们一般所说的铁拳,就是这三款型号。1945年4月份,德国研发出了铁拳250型,但还没来得及测试,德国就投降了,后来少数的样品成为了战胜国的战利品,被瓜分一空。
在各型铁拳反坦克火箭筒的身管尾部都标注有红色的警告字样“注意!火焰喷射!”(德语:“Achtung!
Feuerstrahl!”),这是为了防止射手在使用它时被尾焰烧伤,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威力十足,即使是最早的型号也能达到破甲深度140mm,而铁拳100型甚至可以达到破甲深度220mm,使用铁拳可以从正面击毁大部分的盟军坦克,盟军坦克兵对之可谓是深恶痛绝。
为了减少损失,降低伤害,苏军经过研究发现,若是铁拳发射的弹头在遇到铁丝网、栅栏等这类东西时,有一定的几率会被卡住无法爆炸,或者会提前爆炸从而避免击穿坦克。于是,盟军坦克兵开始将一些金属栅栏或铁丝网安在坦克表面,不过,这些东西真正能产生作用,很多时候都是靠运气,发展至今,当年的这些简陋防御装备已经成为了“格栅装甲”,它对当今火箭弹的防御率可达60%,但对于动能穿甲弹来说,形同虚设。
点击展开全文俄罗斯的RPG火箭筒的优缺点_百度知道
俄罗斯的RPG火箭筒的优缺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Rocket Propelled Grenade(便携式)火箭助推榴弹发射器,俗称RPG火箭筒。   可以认为是迫击炮和火箭的混血儿。它一般由两个独立部分组成;火箭弹和发射装置。  发射筒一般置于发射手肩上,扣动扳机点发火箭发动机,短暂强劲的喷射流推动火箭弹飞行大约150-300米,这主要取决于目标距离和发射手的技能。一个火箭筒手必须清楚火箭弹后喷燃气的危害性,高温高速的热流对处于发射手直后的人员有严重伤害效果。  电影《黑鹰坠落》里的黑鹰就是被RPG打下来的。(有一架黑鹰躲开RPG躲得挺漂亮的,赞一个!)  由于便携式反坦克火箭的速度慢、射程近、精度差,用来打直升机不容易,需要通过严格训练,而且火箭大仰角发射时的尾喷焰在地面反射后还会令射手及周围的人受伤(黑影坠落中的RPG-7尾喷口后20米范围内都是危险区),需要事先做一些准备工作,例如在地面上挖一个大坑或在尾喷口上焊一个角铁来折射尾喷焰。  当今世界上最普及也最受欢迎的便携式火箭发射装置是前苏联的RPG-7。RPG-7与AK47突击步枪一道成为各种反建制武装的标志性武器, 具有不寻常的政治含义  RPG-7源于二战德国发明的铁拳反坦克火箭弹,从RPG-2,RPG-3,渐进而成。  1961年,新型RPG-4通过定型测试,但不幸的是RPG-7也于同年定型,而RPG-7的射程威力更大且维护简便,甚至可以用半自动步枪的某些零件来维护其发射器部件, 所以苏联陆军选择了后者,并被世界40多个国家的军队和诸多恐怖组织采用。
射程近,威力不如反坦克导弹,精度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火箭筒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王亮字体:
请问: 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有什么区别?
提供的知识:无坐力炮与火箭筒从原理上讲是一样的,都是采用动量守恒原理,利用火药燃气后喷使发射器无明显前冲和后坐。△美国古斯塔夫84毫米无后坐力炮火箭筒学名火箭发射器,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单兵武器。一般由定向器、击发机、握把、肩托和瞄准具组成,发射带火箭发动机自推飞行的小型火箭弹。配有破甲弹、杀伤弹以及一些特种弹。因常见的定向器为筒形,亦称火箭筒。主要用于在近距离上打击坦克、装甲战车和杀伤有生目标。现代火箭筒虽然有后喷火,易于暴露目标,但由于其重量较轻,结构简单、威力较大、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已成一种重要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中国80毫米单兵火箭筒无后坐力炮学名无坐力发射器,是一种发射时利用后喷物质的动量,抵销后坐力,使身管不后坐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一般由身管、击发机、握把和瞄准具构成,有的还配有肩托和简易发射支架。无坐力发射器靠膛内火药燃气压力,发射破甲弹、杀伤弹或其他弹种。主要用于在近距离上打击坦克、装甲战车和杀伤有生目标。现代无坐力发射器发展活跃,由于其威力较大,重量较轻,使用方便,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中国过去常称无坐力发射器为火箭筒,实际上二者在原理方面是很不相同。无后座力炮发射的是炮弹,发射时直接用向后喷出火药气体,利用火药在炮身燃烧产生的膛压将其推出去的。火箭筒发射的是火箭,即使没有火箭筒,将火箭弹单独点火,火箭弹也能飞走,在发射时主要起到的是定向作用,本身不承受很高的膛压。二者主要区别是无后座力炮口径一般较大,更长些,重量也大些。火箭筒轻、小些,有些一次性的更小巧。随着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的发展,都采用了发射药燃烧形成的火药燃气压力,推动弹体运动,并利用火药燃气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消除筒的后坐力的原理,但是两者依然有质的区别。无后坐力炮有炮的经典结构:炮闩,再填装的时候需要打开炮闩。而火箭筒则没有这个特征。火箭筒的发射效率要高于无后坐力炮。无后坐力炮质量较大,机动性差,填装不快。火箭筒,填装快速,质量轻,可以做到步兵人手一把。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在二战中开始出现了巴祖卡和铁拳系列火箭筒,这样一个用固体燃料推进发射破甲弹头的武器。很快工程师发现使用火箭原理发射时火焰大,烟雾大,射手在发射时很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同时也很可能引燃射手身上或身边的东西,安全性很差,在一些大口径的火箭筒上甚至出现了专门给射手挡焰的挡板。因此开始试图用相较速燃的炮弹发射药,以传统身管炮的原理设计一款便携的步兵肩扛炮。在后部泄压的无后座原理发明后,无后坐力力炮开始取代单兵用火箭筒。实际上耳熟能详的RPG-7 “火箭筒”其是使用无后座发射原理。但有趣的是,苏联这一类型的炮弹在以无后坐力的原理发射出去后,在远离射手后会弹体的火箭发动机自动点火,随后以火箭弹的方式继续推进。因此从原理上来讲,火箭筒与无后坐力炮区别主要在于无后座力炮的炮弹不自带燃烧室,在膛内是承受发射药的膛压,火箭弹因为自带燃烧室基本是承受很小的内膛压。进一步来说,因为这个缘故,很多火箭筒其实发射筒是使用材质较轻的筒身,而古斯塔夫这类的无后坐力炮虽然长的像火箭筒,但其筒身还是因为要承压是钢材质。1942年春,为了应对二战东线战场上“T34坦克危机”,德国陆军武器办公室在5月提出了分队反坦克武器计划,其成果就是后来的“坦克杀手”式反坦克火箭筒。但是根据计划来看,“坦克杀手”是一种供步兵分队中的反坦克小组使用的大型武器,需要专门的射手和弹药手,以及必要的掩护人员。如果将其大量列装入步兵排的话,就必然占据相当多的人员编制。因此来自部队方面的声音认为他们还需要一种简单有效的,单兵可以使用的,一次性的反坦克武器。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火炮都是要依靠初速度形成助推及破甲动力的,但是火箭弹他靠助推燃料接触目标触发爆炸。同时无后坐力炮是多人远距离发射1000米外可以杀伤,300米内无法形成初速度,火箭筒用于单兵机动作战300米内才有杀伤,一个远距离攻击一个近距离。请注意:本内容来自悟空问答,版权归悟空问答所有,本网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赞同以上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提供,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有任何不妥,请与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猜你还喜欢:标签 :&&&&&&&&&&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xue163.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铁拳反坦克火箭筒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
反坦克榴弹发射器(Panzerfaust、Pzf,称作装甲拳或铁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种德国制造的,廉价的火药推进无后坐力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此武器是一种小型的预装填无后座力炮,而并非是坊间所认为的火箭发射器。它被用来取代先前服役的Faustpatrone,而它众多的型号也一直存在至战争结束。著名的RPG-7被认为参考了装甲拳的部分设计思想。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基本信息
1942年起作为老式的Faustpatrone放大版开发,最终的成品是重不到10千克的一种简单武器。身管由便宜的低等钢材制造,长约一米,内径根据版本在4至6厘米不等。身管后部装有简单的后准星和发射装置。由于没有前准星,射手通常利用弹头的轮廓来瞄准。身管内预装有少量的作为推进药。战斗部重约三公斤,装置在身管前部并有装置在木质尾上的金属整流药罩战斗部的装药量约为800克的TNT/RDX混合炸药。
铁拳在身管的尾部上方标注有红色的警告字样“注意!火焰喷射!”(德语:“Achtung! Feuerstrahl!”)以防止射手被烧伤。身管在发射后即被抛弃,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单次使用的反装甲武器。装甲拳通常抵住肩窝发射,它的可以击穿倾斜30度200毫米的,能从正面击毁大部分的坦克。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
国别:德国
类型:反坦克火箭筒
使用Panzerfausts的芬兰士兵
名称:铁拳反坦克火箭弹
产品名称:铁拳反坦克火箭弹(Panzerfaust 30)
生产单位:德国HASAG公司(Hogo Schneider AG)
现状:停产
用途:毁伤坦克及野战工事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概述
1942年春,为了应对东线战场上“T34危机”,德国陆军武器办公室(HWA)在5月提出了分队反坦克武器计划,其成果就是后来的“坦克杀手”式反坦克火箭筒(Panzerschreck)。但是根据计划来看,“坦克杀手”是一种供步兵分队中的反坦克小组使用的大型武器,需要专门的射手和弹药手,以及必要的掩护人员。如果将其大量列装入步兵排的话,就必然占据相当多的人员编制。因此来自部队方面的声音认为他们还需要一种简单有效的,单兵可以使用的,一次性的反坦克武器。
铁拳的计划招标在1942年夏季开始,唯一入围的计划来自于HASAG公司,在一位名叫兰格韦勒(Langweiler)博士带领下,基于无后坐力炮的原理,于1942年11月就完成了新武器的基本设计。并在1943年3月分将足够数量的样品交给了德国陆军测试。 最初的样品名字叫“Faustpatrone”或者““Faustpatrone 43”。从外观上看它和后来的铁拳一点也不像。到是更加像一枚放大的了手榴弹。其总长度只有600毫米不到,战斗部直径100毫米。但是此时的“Faustpatrone”已经拥有了铁拳的一切基本特征:超口径破甲战斗部;位于发射筒内的推进药。
1943年7月,在对经改进的样品测试后, 下达了3000发的试生产定单。并给它改了个新的字:
“Panzerfaust”!铁拳,这个划时代的名字,诞生了!
这个最初的铁拳型号的全名是“Panzerfaust klein”,另外还有个昵称  叫“Gretchen”(舒伯特,也代表“小伙子”的意思)。
具体数据方面:“Panzerfaust klein”全重3.2公斤,远比招标计划中规定的要轻。其中战斗部直径10厘米,长36厘米,重1.5公斤(原形Faustpatrone重2.5公斤)。里面装填有400克炸药,炸药成分是50:50的TNT和钝化黑索金混合炸药。全部的发射药都装在发射筒里----这是铁拳和火箭筒的根本区别,发射药只有54克重,但是已经足够将战斗部以28米/秒的速度发射出30米远了。而且由于发射药量小,发射时的火药燃气也少,此“Panzerfaust klein”可以在相对狭窄的空间内使用。虽然“Panzerfaust klein”的最大射程没有达到HWA所要求的40米,但是HWA认为30米的射程还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当军方的人知道“Panzerfaust klein”的最大破甲深度是140毫米的时候,“大喜过望”是他们最好的心情写照。因为这意味着德国步兵马上就要拥有猎杀地球上一切装甲目标的能力了。前提:30米内。
1943年8月Panzerfaust klein的改进型号Panzerfaust 30正式投产,在HWA和军方的强力推动下,产量很快就上升到了100,000发/月,最高纪录为200,000发/月。铁拳30型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45年早期。
在铁拳30型正式投产的同时,“Panzerfaust klein”也没有停产,而是继续保持着批量生产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这主要是因为它的重量比较轻,适合空降兵等单位使用。生产起来也比较节省材料。根据比较全面的统计,“Panzerfaust klein”的总产量是1,542,212发。
继铁拳30之后,新的铁拳在1944年中期被开发了出来,它就是铁拳60(“Panzerfaust 60”)。它的绝大部分技术数据和铁拳30型都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就是射程:由30米增加到了60米,这也是它名叫铁拳60型的原因。
由于射程翻倍,这让铁拳60型的实际战斗效能得到了极大的飞跃(从根本上压倒了手掷型武器),所以现在公认铁拳60是铁拳家族中最成功的型号!
在1944年11月份,铁拳100型(“Panzerfaust 100”)被发展出来。它是从铁拳30型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最后一个铁拳型号。结构上和铁拳30型与铁拳60型完全一致,威力也一样(三者的战斗部都是一样的)。只是通过进一步增加发射药的含量(190克)将发射初速提高到了60米/秒,并最终让有效射程提高到了100米。也令自己的总重量提升到了6.8公斤。虽然稍重一些,但是单兵携带一枚持续作战或者行军还是毫无问题的。
铁拳30型/60型和100型的总产量是6,700,100发。是铁拳家族中的主力型号。我们一般说的铁拳,指的就是30型到100型的系列。
在1945年一月份,进行了重大改进后的铁拳150型(“Panzerfaust 150”)问世了。铁拳150型在发射原理上还是采用铁拳30型的设计。但是在战斗部上,铁拳150型则采用了全新的结构:一个尖锥型的风帽+圆柱型的弹体。这种战斗部设计形式的优点有两个:1)简化了生产,风帽和弹体是分开生产然后组合到一起的,提高了生产效率;2)优化气动外型增加了射程。铁拳150型的战斗部直径只有105毫米,远远小于其他主要型号的150毫米。这样不但减轻了重量,而且让风阻更加小了,有助于提高射程;3)保证威力。通过更科学的药罩形状和起爆距离,虽然铁拳150型的炸药装药和破甲药罩直径都比30型/60型/100型小,但是破甲威力上却和它们保持了相同的水平:200毫米。另外,为了弥补战斗部质量减轻对杀伤力方面的降低,铁拳150型还专门为战斗部设计了预制破片套,套上后可以大幅度增加对软目标的破坏效果。可以说铁拳150型是铁拳家族发展中的一次突破,初步确定了铁拳这种武器对战后单兵反坦克武器设计的指导性地位!
铁拳家族在二战中的最终型号是铁拳250型(“Panzerfaust 250”)。它问世于1945年4月份,但是甚至没有来得及进行测试战争就结束了。少数样品被来自东西方的战胜国瓜分。第三帝国的铁拳历史,随着帝国的覆灭也宣告落幕。
在二战中德国共生产了超过800万各种型号的铁拳。
铁拳30型 射程30m, 破甲深度140mm
铁拳60型 射程60m, 破甲深度200mm
铁拳100型 射程100m, 破甲深度220mm
铁拳150型 射程150m, 未完成
铁拳250型 射程250m, 未完成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结构特点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发射筒
铁拳150式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由发射筒、机械式发射击发机构、保险装置、发火系统、瞄准具和背带等组成。发射筒是一个两端开口的光滑直管,内径44mm,用无缝钢管制成,前面有很短的喇叭形扩张段以及弹药定位缺口,后面有筒尾加强箍,筒上焊有表尺框和发射、击发机座。发射系统由火帽、导火管和点火药等组成。
铁拳150式与100式一样,夹在右腋下射击,但不可多次使用。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瞄准装置
该火箭筒采用机械瞄准具,表尺为折叠式,平时可折倒在表尺框内。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弹药
该火箭筒配用超口径空心装药破甲弹。该弹采用弹底惯性瞬发引信。破甲弹的金属零部件大多用低碳钢板冲压制成,除风帽外,均用卷边和点焊方法固接。药型罩用92.2%锌、7.35%铝和0.045%铜的合金制成,壁厚2.7mm。采用1∶1的梯恩梯(TNT)和黑索金混合炸药(RDX)。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使用方式
夹在腋下,打开保险和瞄准,按下发射几座便可发射。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性能数据
Panzerfaust 30
口径--------44mm
德军铁拳反坦克手
携行状态长--------800mm
战斗状态长--------1050mm
战斗总质量--------5.1kg
配用弹种--------破甲弹
弹头质量-------3公斤
弹径--------150mm
炸药质量--------800g
希特勒青年团娃娃兵携带铁拳在柏林街头
初速--------30m/s
有效射程--------30m
射速--------单发
破甲厚度--------200mm
瞄准装置--------简易弹体瞄准
铁拳反坦克火箭筒使用方法
德军“铁拳”30型反坦克火箭弹使用说明
“铁拳”30型技术诸元:
射程: 三十米(最大四十米)
总重: 5.22公斤
弹头重量:三公斤
弹头直径:一百五十毫米
初速: 三十米/秒
穿甲力: 二百毫米(命中角度三十度)
在运输时为了确保安全,铁拳的弹头内没有装入引信,只有在使用前,才将其插入。
和手榴弹一样,铁拳的引信也是放置在搬运箱中。
Rohr: 发射筒
Visier: 瞄准器
Ausloeseknopf: 发射钮
Spannvorrichtung: 击铁张紧装置
Sicherungsfluegel: 保险
Vorstecker:解除固定拴
当铁拳在搬运时,在弹头和发射筒之间插有一根保险固定针,起着固定两部分的作用。只有当引信插入弹头后,才可将保险针拔出,如上图所示。
Spanne:推入击铁
在拔除保险针后,扳起瞄准器,向前推入击铁张紧装置(其中的弹簧被压缩)
Entsichern:解除保险
在完全推入击铁弹簧后,瞄准具后方的发射钮将自动弹出,而击铁被弹回原位,随即将击铁向左旋动,最终解除保险,此时铁拳将进入发射状态。
Entspannen:解除击铁
如果想中止发射,则需将击铁扳回垂直位置。同时紧压击铁底部,然后按下发
射钮(图中黑色箭头),击铁张紧装置随即将被弹出(图中白色箭头)。至此,发射状态被完全解除。
细节说明下图为击铁压入后,发射钮被弹出的安全状态
Gesichert:安全状态
Gespannt:发射钮被弹出
下图为击铁被左旋后,保险被完全解除状态
Entsichert:保险被解除
Gespannt:发射钮被弹出(可发射)
下图为击铁弹回原位,发射钮缩回的安全状态
entspannt:发射钮缩入原位
gesichert: 安全状态
Zielen auf stehenden Panzer in 30m Entfernung
由于弹头的初速为30米/秒,若敌军坦克的时速为30公里/小时,也即为8.33米/秒,所以对于提前偏差量的目测计算也就必不可少了。
该图为瞄准器的详细刻度
在早期的型号中只有中间为30米距离的刻度,而在后期型中又加上20米和40米距离时的刻度。
该图为铁拳最终发射时的状态,当然在面对敌人是,除了你手中威力强大的武器之外,冷静的头脑和高昂的斗志也将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
.铁血社区.[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箭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