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融家,企业家,商人很少被c罗载入史册的任意球

黄金张鹏是国内最好的金融家吗?_百度知道
黄金张鹏是国内最好的金融家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从名字上看,这个人应该专注分析黄金这块的,但金融是很大的一个范畴,金融家这个词太大,不是一般人可以担当得起的,最多只是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我本人也是分析黄金(贵金属)领域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金融家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北京时间3月20日晚间,美国一代传奇富豪大卫-洛克菲勒去世,享年101岁,他是世界最老的亿万富翁。2015年,作为洛克菲勒家族“族长”的他迎来百岁生日。
分享专题至:
据路透报道,101岁高龄的美国银行家、慈善家和总统顾问大卫-洛克菲勒逝世。他是世界最老的亿万富翁。2015年,作为洛克菲勒家族“族长”的他迎来百岁生日。
之所以将洛克菲勒与特朗普来做一番比较,是因为由此可观察到美国经济成长期中,两代企业家随着时代的改变,处事方式,营商手段,尤其是政治经济理念都出现了颇大的差异。而在今天,这些差异正极大地显现在特朗普的执政方针中。
洛克菲勒家族最大一个海外慈善项目就是在20世纪初的中国建立北京协和医学院,播下一颗西方医学教育的种子。1917年,当刻着“民国六年”字样的巨大奠基石沉稳落地的那一刻,一所承载了太平洋两岸科学梦想的医学院,由此诞生。感谢洛克菲勒家族对中国医学的贡献!
巅峰时期,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美国有史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企业能如此彻底地独霸过市场。
洛克菲勒的家族姓氏象征美国资本主义的光荣与梦想,作为缔造美国资本辉煌世纪的显赫家族,大卫以及他的家族与中国结下深厚渊源。
从经理助理做起,9年后升上执行长一职,直到1981年退休,任内适逢中美关系“正常化”,让他于1973年访问中国大陆,并成为人民银行第一个美国合作伙伴。
洛克菲勒家族和中国的连接点,最著名的莫过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这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
1921年成立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
洛克菲勒生前照片
崇尚节俭、热衷创造财富、乐于慈善救助。正是这样看起来似乎对立的精神状态,却使得这个家族形成了在追逐物质之外的更高理念——正如老洛克菲勒所说,“财富是上帝的,而我们只是管家。”
芝加哥大学与洛克斐勒大学都是洛克菲勒创办的。现今的纽约市也有许多洛克菲勒家族出资建立的地标,如联合国总部大楼、洛克菲勒中心等等。
作为洛克菲勒家族的一员,戴维·洛克菲勒在他即将出版的著作《回忆录》中描述了家族为创立洛克菲勒“帝国”所走过的艰辛历程。
据福布斯公司估算,戴维·洛克菲勒身家32亿美元,位居全球富豪榜第603位。在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先前联合发起的“捐赠承诺”行动中,戴维承诺将自己过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百岁富豪洛克菲勒曾自述:房间里到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
来源:“博物馆 看展览”微信公众号
日,戴维·洛克菲勒在睡眠中安然逝世,享年101岁。代表着这位“世界最老的亿万富翁”的传奇一生就此落下帷幕。很多人都只看到了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表象,而忽略了他们对于艺术事业的坚持。如今,洛克菲勒家族已经是第6代了,除了赞助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外,也一直保持着对艺术收藏的兴趣。传奇生涯终会落幕,但艺术事业却从未有尽头。
不久前刚刚去世的美国富翁戴维·洛克菲勒曾在自述中提到:“房间里面到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
日,戴维·洛克菲勒在睡眠中安然逝世,享年101岁。代表着这位“世界最老的亿万富翁”的传奇一生,就此落下帷幕。而洛克菲勒家族的百年收藏事业,是否也会因这位家族掌门人的逝世而走向消亡?
戴维·洛克菲勒
要回答这个问题,或许要从戴维的父亲一辈说起。
洛克菲勒家族家财万贯,靠着石油发家,但家族对于儿孙辈的要求却极为严格。孩子们每周只有不到一美元的零用钱,且必须准备小账本,记录零用钱的去向。如果不够怎么办?方法只有一个:自己去挣。捉老鼠、劈柴、拔杂草等都可以凭时间来计算工钱,或许也就是因为这样,养成了孩子们节俭的本性。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老洛克菲勒,戴维的爷爷)。
洛克菲勒家族合影
戴维·洛克菲勒的父亲被称为小洛克菲勒,他不爱奢侈品,却与妻子阿比·洛克菲勒一样,是一位忠实的收藏爱好者。
小洛克菲勒偏爱中国的明清瓷器,在戴维的记忆中,经常浮现一幅画面:父亲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那些打算买入的瓷器,确保它们没有破裂或经过修复。
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小洛克菲勒,戴维的父亲)。
1911年,小洛克菲勒与妻子搬进了当时纽约市最大的私人住所,那是一栋九层楼的住宅区,在装修新家时,为了寻找家具和装饰物,小洛克菲勒光顾了很多陶瓷店铺,在杜维恩兄弟的店铺里,他买了一堆高大的中国“黑山楂釉”花瓶。
那次交易成了星星之火,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小洛克菲勒买了超过400件中国瓷器,总计花费超过1000万美元。
位于纽约第五大道与56街处的杜维恩兄弟画廊(拍摄于1953年)。
1915年,也就是戴维·洛克菲勒出生的那一年,杜维恩兄弟宣布出售一批摩根氏的遗产中国瓷器。小洛克菲勒立刻向父亲借钱,准备买下,对于父亲的担心,他在信中写道:
“我从未在马匹、游艇、汽车或其他愚蠢的奢侈品上浪费过钱财,我的唯一嗜好就是那些瓷器——那是我唯一不在乎花钱的地方。”
父亲被他的执着感动,拿出了相当于200万美元的证券。
清康熙五彩海礁瑞兽纹大长颈瓶(摩根氏旧藏,后转洛克菲勒二世珍藏)。
戴维的母亲也喜欢亚洲艺术,特别是佛教艺术。她甚至把家里的12号房间称为“佛堂”,那里放满了佛像和观音像,弥漫着浓厚的燃香味。
但比起父亲,母亲在收藏上的取向更为兼容并蓄。她还喜欢中国、朝鲜的高古陶器和雕塑,以及欧美当代艺术作品。但父亲却认为当代艺术“不栩栩如生”,甚至要求母亲别在他经常出入的地方悬挂当代艺术品。
北魏鎏金铜佛像(洛克菲勒家族旧藏)
为了让丈夫看到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价值,阿比做了无数尝试。
1931年,法国现代画家亨利·马蒂斯访问美国,在晚宴上,他对小洛克菲勒说:“创造那些瓷器的人,其实与我的审美目标完全一致。”简言之,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并没有一个鲜明的分割线。
小洛克菲勒拒绝承认自己被说服,但他依旧鼓励马蒂斯别绝望,因为阿比特别擅长苦口婆心,她或许会把他变成一块“软软的果冻”。
亨利·马蒂斯
而虽然品味不同,小洛克菲勒也从未反对妻子的选择,在妻子被残缺却昂贵的唐代大理石观音像深深吸引时,虽然小洛克菲勒有些踌躇不决,但为了“表示对妻子感情的尊重”,他依旧花重金将两尊“很难令人满意”的观音像买下了。
1921年,两人去了亚洲的许多地方旅行,在中国时,还资助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落成以及明十三陵神道的修复。
唐代汉白玉菩萨立姿像
在夫妇俩的努力下,九层房屋宽敞的空间里,藏品越来越多。戴维曾回忆说:“房间里面到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
在当时的市侩社会中,小洛克菲勒夫妇对于收藏的执着是难得的。究其原因,大概就如小洛克菲勒所说:“这些美物会永远给我自己、我的朋友和我的妻子带来欢乐,随着孩子们长大成人,他们也会欣赏那些美物,而这一切,都是以如此朴实、如此不张扬的方式实现。”
小洛克菲勒与妻子阿比·洛克菲勒
1928年,他们的九层住宅楼被拆除,在那片土地上,建成了一座博物馆的室外花园,而母亲阿比,成了这座博物馆的主要赞助人。
因此,洛克菲勒家族内部称其为“母亲的博物馆”,它,便是现在位于曼哈顿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之后的十年里,现代艺术博物馆迁移了三次,直到日才正式在目前的馆址安居。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戴维·洛克菲勒替代母亲,成为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董事会的成员,并最终出任董事会主席。博物馆也逐渐蓬勃发展,从最开始的只有9件藏品,发展到20多万件。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并展示的最著名的艺术品包括:
梵高《星空》(1889年)
《星空》体现了一种内在,主观地表达了梵高对大自然的反应和深刻的想象和记忆。在厚涂、扫的笔触下,在爆炸的星星下面,村庄是一个安静的地方。连接大地和天空是热情的柏树,一棵传统意义上与墓地和哀悼相关的树。这幅画,像它的白天的伙伴,橄榄树,植根于想象力和记忆。留下印象派主义对真理和大自然的不安感和强烈的色彩倾向,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画面,梵高为所有之后的表现主义绘画做了试金石。
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1907年)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是现代艺术起源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幅画描绘的是五个裸体妓女在妓院,两人推开周围的窗帘,留出空间,展现出另外几个好像罢工又或是摆出诱人姿势的女性——他们的眼睛是不协调的或者是凝视的或者是不对称的,并且右边的两个女人带着具有威胁性的面具。
达利《记忆的永恒》(1931年)
《记忆的永恒》是名副其实的,永远难忘的场景。坚硬的物体变得莫名其妙地瘫软在这片无限的幻景,而金属吸引蚂蚁像腐烂的肉。那些柔软的钟表软如熟奶酪,这里的时间失去了所有的意义。这是达利在表达衰变时常见的主题,以蚂蚁代表永久性,特别是当他们攻击一只金表,并且变得异样的有生机。
莫奈《睡莲》系列(1914年-1926年)
《睡莲》系列中,莫奈说,“在这无边无际的水面上,有着无穷尽的幻想”。吉维尼的花园,他的睡莲池和上方的天空,是画的主体,他表示从中可以看到边缘化的抽象感。在试图捕捉自然光线和色彩的不断变化的特性,空间与线条互相溶解,上面和下面,近与远,水和天空也融为一体。在他的大型油画氛围的笼罩下,莫奈试图创造“一个在开花的水中央,可以宁静地冥想的避难所。”
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乐》(1942年)
蒙德里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从欧洲逃到了纽约,被城市的建筑所激发。他还迷上了美国爵士乐,尤其是布基伍基乐曲,找到它的节奏,跟着旋律,一种即兴的美。在这幅作品中,蒙德里安取代黑色的网格,用显眼的黄色线条,横穿在蓝色和红色正方形间。这些断断续续有颜色的颗粒状的块面又被浅灰色给中断。创造出画布上的路径就像城市的格局、交通道路和闪烁的灯光,同样也是爵士乐的节奏。
同时,MoMA也将摄影艺术、电影、电影剧照等纳入收藏,迄今已有2万多部电影以及4百万幅电影剧照,使其成为了美国电影与影片收藏的重镇。
2015年6月,MoMA宣布收藏全球第一面彩虹旗,在这一个特殊的月份发声。
全球第一面彩虹旗由手工染色制成,共有八种颜色:粉红是性别、红是生命、橙是治癒、黄是阳光、绿是自然、蓝绿是艺术与魔术、靛蓝是和谐与宁静、紫则代表精神。
提及近现代和当代美国史,洛克菲勒家族是一个难以避开的词汇。但很多人,都被其“富可敌国”的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他们对于艺术事业的坚持。如今,洛克菲勒家族已经是第6代了,除了赞助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外,也一直保持着对艺术收藏的兴趣。
传奇生涯终会落幕,但艺术事业,却从未有尽头。
参考资料:卡尔·梅耶、谢林·布莱尔·布里萨克著《谁在收藏中国》
本文文图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 看展览”(微信ID:atmuseum)
  本文来源:征宇聊美国(ID:ImmCapital)
文 | 黄征宇
编辑&| 李天宇&&
导读:大卫·洛克菲勒去世了,他的爷爷就是著名的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曾一手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在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个人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洛克菲勒家族能够长盛不衰,正是源自这种对待财富的态度。富人和穷人的差别绝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更是观念上的。你对待财富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读完本文,你会更加明白这个道理。
美国的亿万富翁们为何热衷于捐赠?
美国当地时间3月20日,美国著名的银行家和慈善家、世界最年长的亿万富翁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在纽约家中辞世,享年101岁。他是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 )的最后一个孙子。
洛克菲勒家族已经传承并繁盛了六代,除了惊人的财富、显赫的声名,他们还因对公益慈善给予极大的重视和投入,获得了整个社会的认可和称赞。1962年,《时代》杂志报道过“洛克菲勒教育他的儿子们,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属于上帝,他们只不过是管家”。在大卫·洛克菲勒的有生之年,他捐赠了近20亿美元,范围覆盖了哈佛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之前联合发起的捐赠承诺行动中,大卫·洛克菲勒承诺将自己超过一半的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无独有偶,2015年底,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宣布,将自己和妻子在Facebook所持有股份的99%全部捐赠,用于慈善事业。比尔·盖茨也早在2005年便宣布将数百亿资产全数捐献给“盖茨基金会”,用于医学研究,以及为世界贫困人群提供帮助。除此以外,乔治·卢卡斯、蒂姆·库克都曾表示会捐出自己所有的财富,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为什么美国的富豪们那么热衷于捐赠呢?很多人会说,他们这么做是为了避税。
这话不错。在美国,如果捐款的话,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抵税的功能。不仅如此,你的爱心善举还能带来其他更多的好处,比如名望,给某个顶尖大学捐赠一幢楼,那这幢楼就会以你的名字来命名。另外,捐赠也是进入上流社会交际圈的一种常见方式。假如你想真正进入纽约的上流社会,那通过捐赠藏品加入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s(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成为一名理事,会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理事会可是纽约最上层人士的知名互动平台之一。
然而,以前让我一直不明白的是,比尔·盖茨、巴菲特这些富豪们对赚钱还是很有积极性的,财富对他们来说意义还是很大的,那他们为什么还会愿意把所有的财富全部捐掉呢?也许是为了避税,也许是为了名誉,但并没有义务和必要把全部身家都捐出去啊?而且我们也常常看到,还有很多的亿万富翁都选择匿名捐款,尤其在美国的一些慈善机构以及大学里,常常都会收到金额巨大的匿名捐款支票。这样的例子至少说明了那些捐赠者们并不为名,也不为利,更不是想跨进哪个上流社交圈。
大卫·洛克菲勒
所以一直以来我对此都很疑惑:这不合逻辑啊!毫无疑问,他们都是爱钱之人,不然的话不会积累那么大笔的财富。但为什么他们还愿意全部捐掉呢?按我们中国人的想法,财富完全可以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惠及子孙。但很显然,他们并没有这么做。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的经历让我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从身无分文到亿万富翁,他放弃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我的朋友Ken从事金融投资很多年,已经拥有超过10亿美元的财富。有一次,我们在聊天的时候,他跟我讲起了他自己年轻时候的一段故事。
Ken年轻时很穷,居无定所,银行里连一毛钱存款都没有,靠着救济金过日子;他每天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考虑如何好好分配所剩不多的钱,让自己能生存下去。
有一次,他的口袋里只剩下19.24美元,那时他心里盘算着,怎样用这不到20美元的钱,让自己能多吃几顿,顺利捱到下一次的救济金发放日,想来想去他决定去汉堡店。
在快餐店排队的时候,他的前面站着一位妈妈,旁边是她的女儿,看着有五六岁大。Ken听到小女孩说:“妈妈,今天我请你吃饭!”那位妈妈笑着问:“你哪有钱呢?”这时候小女孩的脸涨红了,不知所措。Ken在一旁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蹲下身来对小女孩说:“我告诉你怎样请妈妈吃饭!”说完就把身上仅存的19.24美元全部掏了出来,塞进了小女孩的手里,然后头也不回地跑出了快餐店。
Ken边回忆边说:“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在马路上飞快地跑着,直到筋疲力尽,才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就在那一刻,我心里感觉到了真正的自由。”
我当时有些听不懂,这也太神奇了吧,怎么会有自由的感觉呢?难道你不担心挨饿吗?他说:“我那时突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当我还揣着19.24元的时候,从经济角度看,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人;而且因为我只盯着这19.24元,所以从思维角度我也是一个穷人,我每天都在思考着这19.24元怎么可以花得更划算,花得更慢一些。但把这些钱全都送出去之后,我心里感到无比的轻松,因为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从今以后的所有财富,那一刻我就不再是穷人,我不再被这19.24元困住!我可以重新定义我自己,所以我是真正自由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他说的是有舍才有得,中国也有句成语叫“破釜沉舟”,Ken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当时那种境况之下,他连19.24元都失去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失去的其实是退路和余地,所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反而能够义无反顾地往前冲,把所有包袱放下了,所有的路都打开了,每条路都是在往前进!
典型的穷人思维:我还不够富,等我富一点再说
很多人会说,我也很想帮别人,但我也不富裕,自己都没钱,怎么帮别人呢?等有了1个亿,到时候让我捐100万绝对是小菜一碟!
老实说,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总想着等我钱再多一点,或者条件再充分一点,就去做某某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Ken这个故事对我触动那么大的原因,他的这段经历让我真正了解到,对待金钱上的思维差别,最终决定了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在穷人的思维模式中,钱是需要储存的,因为赚钱不易,所以不能被轻易用掉;而在富人的思维里,金钱只是众多资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我完全有能力获得任何资源,只要自己想去获取;当某些资源失去了,我也完全有信心能够再获得。
所以,当一个人可以抛除一切顾虑,把身上仅存的钱都给予别人的时候,就代表着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富人思维,已不受金钱所束缚了,那时候的你是完全相信自己,相信可以靠自身的努力更好地重新获得财富。
约翰·洛克菲勒
Ken的故事其实还没讲完,他后来的逆袭之路也极具传奇。在身无分文之后,他认真考虑了自己的未来。一直以来,他都很愿意帮助别人,所以他希望从事一些与此相关的工作。他找到一家心理课程中心,先是在那里做义工,边干边学,没几年便考到了执照,成为了正式的心理治疗师。
有一次,他为一位富翁提供心理治疗,在问题顺利解决之后,富翁就跟他说:“我看你的工作很辛苦,有没有想过尝试着做一些投资呢?要知道,好的投资可以24小时不停地帮你创造财富。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介绍几位华尔街的朋友给你,你可以像帮助我一样帮助他们,提供一些心理治疗。然后你不需要问他们要治疗报酬,就跟他们说你对投资很感兴趣,希望跟着他们学习。”
于是,Ken接受了富翁的建议,去了纽约,开始给这几位朋友持续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也没收他们钱,他收获的是这些投资专家独到的投资理念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很快,一年过去了,其中有一位投资人跟他说:“你也帮了我这么多了,要不这样,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比较好的项目,你有没有兴趣加入?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把你一起加进来,而且你也有机会可以帮助项目里的那些企业家。”这就成了他后来进入投资界的一个起点,而这个起点就是从他向别人给予帮助开始的。
活着就是给予
看完Ken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会说,他的逆袭存在着很大的侥幸成分,如果没遇上那位富豪,他还有现在的局面吗?听起来真是不可思议!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聊到最后,Ken拍拍我的肩膀说了句:Living is giving(活着就是给予)。
活着真正的意义是给别人带来价值,这正是大多数成功者所拥有的心态,也是富人思维里必不可少的一点。
如果你现在有100元,要把其中10元给别人,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点犹豫,更别说像Ken那样全给出去。但问题是,对于创业者来说,90元和100元是没有差异的,你绝不会因为差这10块钱而干不成事。相反,当你给别人10元甚至倾其所有的时候,给别人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价值。而与此同时,你也具有了一种成功者的心态,一种就算给掉全部身家也可以靠自己的能力赚回来的心态,此时你的格局就不一样了,你将完全有机会把现有的局面做得更大。
Living is giving,活着就是给予,当拥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创造的项目才会真正给别人带来价值;你提供的服务才能懂人性有温度,你管理的公司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格局。
为什么有些公司会比同类公司赚更多的钱?因为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在客户眼里更具价值。中国的餐饮品牌海底捞便是很好的一个典型,别的餐厅给予客户大部分是菜品,而海底捞在此基础上还给予了全部且用心的服务。只有给予的价值越大,受众才会更容易接受和喜欢,才会愿意花钱去消费。所以说到底,你最终的成功,正是因为付出和给予。你给了别人所需要的东西,别人也觉得很有价值。而与此相对的,你得到的回报也很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一辈子都在努力赚更多的钱,但同样也非常愿意“给”,而且会给很多很多。有舍,才有得,这是我从Ken的故事中获得的最深刻的认识,也是洛克菲勒家族富传六代的奥秘之一。
回顾那些著名的富人捐赠事例,除了有些人的确是为了某些实际原因去捐款之外,更多的成功人士(尤其选择匿名捐款或者裸捐的)其实还是因为他们具备这种“有舍才有得”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为什么很重要呢?因为它可以让你产生自信感和幸福感。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亿万富翁叫安德鲁·卡内基,他的故事和洛克菲勒家族很相似。安德鲁·卡内基是一个贫穷的苏格兰移民,只有小学文化,直到20多岁的时候仍然一贫如洗,后来他凭借惊人的智慧和努力成为了钢铁大王,跃居世界首富。到达财富巅峰之后,他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并且将自己几乎所有的财富捐赠了出来,涵盖了全美众多的公立图书馆,也设立了难以计数的教育基金、救济基金、和平基金和研究基金。卡内基认为钱和幸福是没有直接关联的,如果想要真正获得幸福,就必须要具备幸福的心态。
幸福的心态往往源于三个方面:第一,自由支配自己;第二,做有意义的事;第三,帮助更多的人。如果我们仔细去体会这三个方面就不难发现,无论自由、意义还是帮助他人,都和付出给予有关系。
19.24元,很多人看到的只是金钱本身,很少人会注意到可以有机会收获驾驭财富的自信和帮助他人的心态。拥有了这些,懂得了奥秘,财富一定随之而来,幸福怎么都不再遥远。
  洛克菲勒家族在华多领域投资
南方日报讯 (记者/冯善书)“洛克菲勒家族是全球知名财团,他们的投资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一个世纪,领域涉及教育、医疗、房地产、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非常专业的团队负责运营。戴维·洛克菲勒的去世或不会影响到该家族在华的现有投资。”一位为洛克菲勒家族工作了近10年的华裔张小姐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
戴维·洛克菲勒生前在2015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第603位,据福布斯官方统计,戴维·洛克菲勒的资产已达30亿美元,主要来源是标准石油公司。
此前有媒体透露,洛克菲勒家族与中国的投资合作最早是在1863年,他们将第一桶煤油卖到了中国。此外,1921年成立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改革开放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的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展。
  美国著名慈善家和亿万富翁大卫·洛克菲勒,系家族第三代中的佼佼者。
百岁洛克菲勒去世 不一样的“富三代”
冷战期间穿梭美苏两大阵营,成为美资银行在东欧的开拓者;家族基金会曾捐建北京协和医学院
20日,美国著名慈善家和亿万富翁大卫·洛克菲勒在睡眠中去世,享年101岁。大卫·洛克菲勒是19世纪标准石油帝国创始人、“资本皇帝”约翰·洛克菲勒的孙子。作为第三代中的佼佼者,大卫·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家族族长,享年101岁的他也实现了祖父活到百岁的愿望。
洛克菲勒的家族姓氏象征美国资本主义的光荣与梦想,作为缔造美国资本辉煌世纪的显赫家族,大卫以及他的家族与中国结下深厚渊源。不仅如此,大卫在冷战时期穿梭于美苏两大阵营,成为美国银行业在东欧的开拓者。新京报记者&王晓枫&张轶骁
出身石油世家成为热衷“外交”的银行家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显赫大家族之一,在19世纪通过石油生意积累巨额财富。在家族第三代中,大卫是兄弟中最年幼者,取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他并未将事业重心放在石油上,而是投身银行业。他曾主管大通曼哈顿银行(摩根大通国际的前身)。
作为银行家,大卫交游甚广,在坐落于哈德逊河岸边的洛克菲勒庄园,他经常款待到访的国家首脑和金融家。不仅如此,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上世纪60、70年代,大卫被视为西方资本主义主要使者,因此习惯性受到国家首脑般欢迎,他在40年里会晤约200位国家元首,这无疑帮助美资银行打开世界大门。
担任大通曼哈顿银行CEO的大卫既是银行家,热衷扩展国际业务,也是国际主义者,热衷增进国与国之间的理解,这从他周游前苏联阵营国家的经历中可以看出。
丹尼·冯在《哈佛传奇》一书中指出,对待与美国冷战的前苏联阵营,大卫走在同行前面。1971年-1972年间,大卫夫妇在东欧四国进行旋风式业务旅行,与政府首脑和金融领袖进行会谈,大卫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盖莱克这样评价大卫——“他大脑里每个细胞都在不停奔跑,这是个活资本家。”
1971年,大卫在罗马尼亚一次会议上表示,美苏之间应建立更密切联系,尤其是经贸联系,铁幕应当被玻璃板替代,这是两国人民呼声。1973年,大卫领导下的大通银行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开设分行,这是自1929年以来,第一家在苏联开设的美国分行。
拜会周恩来总理讲解国际货币体制
不仅与前苏联,大卫还与中国建立联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后,大卫次年6月就来到北京拜会周恩来总理和其他中国官员。在为期十天的访华之旅中,大卫去了北京、西安、上海和广州四座城市。
据2002年出版的《大卫·洛克菲勒传》中记载,大卫的这次访华之旅背后实则一波三折。
通过驻美联络处、对外友协邀请大卫访华安排过程历时数月之久,而在美方人员即将离京最后一天,仍不能确定是否会得到周总理的接见。最终,会见被安排在深夜,周总理最终在大会堂南侧台阶上准时等候洛克菲勒。
会见中,周总理对大卫本人及家族背景十分了解,并惊讶以洛克菲勒在国际政治金融和其他权力圈子内结交之广,竟然不认识宋子文、孔祥熙。那天午夜,洛克菲勒还应周恩来总理的要求,介绍了二战末期的《布雷顿森林协议》,战后的马歇尔计划,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全球贸易扩展,以及欧元市场等。
这一次访华,大卫又成功了,大通银行成为与中国银行建立代理关系的首家美资银行。“这家伙太走运”,许多人如此评价大卫打开中国业务大门。
大卫回到美国后还写了一篇类似见闻的文章,发表在《纽约时报》上,表达了对中国的良好印象。
从1973年起之后的15年间,大卫·洛克菲勒先后5次来到中国。除了第一次面见周恩来之外,他还两次与邓小平会面。此外,1995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赴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期间曾与大卫和基辛格会面。
生活节制有度&热衷慈善捐赠过半财产
除了驰骋商场,大卫·洛克菲勒还常常因为他以及其家族从事的慈善事业而备受赞誉。
在慈善事业方面,大卫和其家族基金会更是和中国结下深厚渊源,社科院美国所前所长资中筠在《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洛克菲勒基金会海外投资中独占鳌头,从成立到1949年退出中国大陆,该基金会对中国医药卫生、文化教育事业进行广泛投资,几乎在每个重要领域都留下痕迹。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最大、最著名的一项事业,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191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始筹建,选址和建筑风格体现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大卫父亲小洛克菲勒的雄心。对于当时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洛克菲勒首先是财富的象征,因此这座建筑被称为“油王府”。
此外,洛克菲勒家族还曾援助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挖掘和研究项目,也是在洛克菲勒家族资助下完成。
尽管家族的慈善声誉由祖辈和父辈创造,但大卫·洛克菲勒也同样热衷于慈善事业。《金融时报》认为,大卫在拥有巨大财富情况下依然过着节制有度的生活。
美国福布斯公司估算,大卫身家32亿美元,在微软公司创始人盖茨和投资家巴菲特先前联合发起的“捐赠承诺”行动中,大卫也承诺将自己过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2015年6月,大卫·洛克菲勒在百岁生日聚会时宣布,将位于缅因州的一套名为“海豹湾”的私人房产,转给非营利机构土地花园保护协会,以后将成为阿卡迪亚国家公园的一部分。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丁磊 司贝文】全球最年长亿万富翁、美国著名银行家、慈善家、前总统顾问、101岁的大卫·洛克菲勒20日在纽约因心力衰竭于睡梦中去世。这位传奇富豪生前在美国政商两界均享有极高威望,拥有庞大的人脉关系网,晚年仍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热衷公益事业。
除了巨额财富外,洛克菲勒家族也因为慈善事业为世人所知。约翰·洛克菲勒一生捐出巨额资产用于慈善事业,他的后代也延续这一做法,家族旗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长期关注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资料图)
洛克菲勒1915年生于纽约,算得上美国“衔着金勺子出生”的典型人物代表。他的祖父约翰·D·洛克菲勒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创始人,是美国第一位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早年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分别就读于哈佛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前总统肯尼迪是校友。在投身商界前,洛克菲勒的阅历就已经十分丰富:他毕业后为时任纽约市长的拉瓜迪亚当助手,有媒体形容他是“以实习生身份代行副市长职务”。二战爆发后,洛克菲勒应征入伍,因法语流利被派往北非和法国战区,负责军事情报工作。其间,他还以助理武官的身份在美国驻巴黎使馆工作。
战后,洛克菲勒回归家族事业,在大通银行任职。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洛克菲勒从助理经理一直做到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1981年退休。美国《福布斯》杂志估算,洛克菲勒离世时个人资产约33亿美元,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已名列600名之外。与21世纪的“后起之秀”相比,“洛克菲勒”这个曾经代表“美国史上最富有”的家族名号似乎有些相形见绌。
洛克菲勒去世原因被指是充血性心力衰竭。(资料图)
然而,洛克菲勒的人生维度远不止商业经营,他最突出的成就也绝非财富积累。他凭借家族、职业和个人经历所积累的广泛人脉,游走于政商两界,在国内外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从艾森豪威尔任期算起,洛克菲勒几乎为每一任美国总统都当过顾问,并以非官方特使的身份随美国高层多次出访。两名前总统曾分别邀请他担任参议员和财政部长,但均被婉拒。在洛克菲勒的“朋友圈”中,有很多国家领袖级人物,比如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和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
洛克菲勒对美国政治的影响一度备受诟病,比如他在冷战期间推动美国对华、对苏贸易,之后又会晤过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和伊拉克前领导人萨达姆。而引发最广泛争议的是,洛克菲勒上世纪70年代末与好友基辛格劝谏时任总统卡特,让国务院接纳当时已被废黜的伊朗巴列维国王赴美治疗淋巴瘤,此事引发了震惊世界的伊朗人质危机。面对各路媒体和阴谋论者的口诛笔伐,洛克菲勒幽默地说:“我争取做到比他们长命。”
彭博社说,洛克菲勒一生勤勉,年逾九旬仍然保持每天工作7小时、定点锻炼身体的习惯。他曾打趣说,自己可能是家族同辈中唯一一个需要“为生计奔波”的人。他曾为慈善事业慷慨解囊,为教育、艺术、国际关系等事由捐出的财富近20亿美元。就在百岁寿辰之际,他还为美国缅因沙漠山岛捐出400多公顷地产。
洛克菲勒虽早年丧偶,但他和妻子麦格拉斯育有6个子女,孙辈和重孙辈人丁兴旺。洛克菲勒还继承了母亲对艺术品的钟爱,收集大量价值连城的古玩名画,其中包括毕加索和莫奈等知名画家的不朽画作,总价值超过5亿美元。1958年至1993年,他还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出任要职。
洛克菲勒家族的铁血发家史:控制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来源:侠客岛&
大卫·洛克菲勒
北京时间日晚,洛克菲勒家族现存最年长的成员大卫·洛克菲勒在美国纽约州波卡蒂科山家中逝世,享年101岁。
比尔·盖茨曾说:“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那就是洛克菲勒”。他所提及的正是大卫·洛克菲勒的祖父——约翰·洛克菲勒。
从一文不名的毛头小子到纵横捭阖的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成了美国第一个十亿级的富翁。
有其父必有其子
日,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生于纽约州哈得孙河畔的一个小镇。其祖上是法国人,为躲避政治迫害,来到美洲新大陆闯荡。他的母亲是个虔诚的基督徒。父亲威廉·洛克菲勒,从贩卖木材、毛皮、食盐到兜售所谓“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堪称百事通。
18岁的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读中学时,同学问他长大后想干什么?”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说:“我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这是他当年的“小目标”。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洛克菲勒很早就表现出了精明的商业头脑。12岁时,洛克菲勒开始发放“高利贷”,将自己积攒的50美元借给邻居,收取利息,以钱生钱。得到了父亲的赞扬,因为父亲威廉认为:“人生只有靠自己,做生意要趁早,只有钱才是最牢靠的。”父亲“赚钱就是王道”的思想,激发了洛克菲勒对商业宏图的向往。
1855年,16岁的洛克菲勒便决定退学到商界谋生。他先到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商学院学了近4个月的会计、银行学,这是他一生唯一一次接受正式的商业培训,随即开始在商海中闯荡。
但找工作远没有想像中的顺利。他很快成了“面霸”——不断面试却一再被人拒之门外。屡败屡战的洛克菲勒,就这样一连坚持了六个星期,有些公司甚至去了两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洛克菲勒终于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月薪12美元。
洛克菲勒除了记好账外,有时也对公司经营出点子。有一次,商行高价买入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竟发现大理石材上有瑕疵。正当商行老板一筹莫展之际,洛克菲勒建议把责任推到负责运货的3家运输公司头上,让它们赔偿损失。此举为公司挽回1000多美元损失,也让老板对其刮目相看,工作第二年就将洛克菲勒年薪提到500美元。
20岁合伙开公司净赚4000美元
工作第三年,在提出将年薪提高到800美金,被老板拒绝后,洛克菲勒干脆炒了老板的鱿鱼,自己单干。1859年3月,洛克菲勒以10%的利息向父亲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积蓄的800美元,与英国朋友莫利斯·克拉克合股创办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公司主要经营谷物、牧草和肉类等农产品。年仅20岁的洛克菲勒,一举迈入了贸易代理行合伙人之列。
开业之初,他们的运气并不好。美国中西部的农作物因霜雪严重,几乎没有收成。农民只好用来年的谷物收成作为抵押,但要求公司支付定金。受此影响,许多同类公司纷纷倒闭。合伙人克拉克建议关门,但洛克菲勒却认为:大家退出市场之际,正好放手大干一场。
通过从银行贷款2000美金,洛克菲勒很快将收集的谷物、肉类倒卖到欧洲,赚取价差。由于经营顺利,公司第一年就净赚4000美元。在搭档克拉克看来:“洛克菲勒有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钱该给我们,他必取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走。”
找替身逃兵役大发战争财
1861年4月,持续长达4年的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总统发布了征兵令。按照年龄洛克菲勒应该入伍参军,但他只想着如何发战争财。
为了逃避兵役,洛克菲勒首先装作有脚病,实在装不下去了,他干脆花钱找替身去充当炮灰。在战事爆发前,洛克菲勒尽其所能贷款,投入所有资金,大量囤积生活物资和战略物质。随着战事的扩大,生活物资价格扶摇直上,订单如同雪片一样向他飞来。短短4年,旁人估计洛克菲勒赚了不下10万美元。
后来,有传记作家说洛克菲勒其实非常关注南北战争。他的办公室就如同陆军参谋部。洛克菲勒花25美元大价钱,买来美国地图贴在墙上。有人认为,洛克菲勒在地图上标注的位置,实际是他的商业网点:黄色标签代表谷物,红色标签代表火腿。所谓的战况图,实际是一张商业进攻图。
26岁买断公司所有权单干
南北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的石油,吸引着成千上万冒险家涌入,一时间,宾夕法尼亚采油区井架林立。两年间,宾州的油井数量几乎翻了一倍。面对繁忙的开采现场,洛克菲勒选择了等待。他的判断是:石油应用还没有普及,原油需求有限,盲目开采必然导致油价下跌。不出所料,由于疯狂地钻油,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许多钻油业主血本无归。
19世纪中后期,描绘美国东部开采石油的画作。在钻井林立的油田上,无数冒险家追逐着被称为“黑金”的石油,希望一夜暴富。
原油一再暴跌之时,洛克菲勒果断出手。与许多人只顾开采原油不同,洛克菲勒决定先从炼油入手。他发现原油在精炼成煤油后,每加仑就可卖到30美分左右,其利润远远超过原油开采。1863年,随着英国化学家安德鲁斯的加盟,洛克菲勒与克拉克成立了炼油厂。安德鲁斯成功从原油中提炼出煤油,此后美国大力发展煤炼油工业以取代鲸油作为照明剂。不到一年,炼油业务成为公司最赢利的行当。
由于扩大生产需要不断投资,克拉克与洛克菲勒这对搭档逐渐出现经营分歧:前者小富即安,不愿冒险,后者雄心勃勃,全力以赴。最终,克拉克以7.25万元的拍卖价将自己的股权卖给洛克菲勒,退出了二人创建的公司。随即,洛克菲勒把公司改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迅速扩充了炼油设备,雄踞当地55家炼油厂的霸主地位。
操纵银行,打压小公司致兄弟反目
随着石油产业的兴盛,公司急速膨胀。日,洛克菲勒合伙创建标准石油公司。很快,标准石油公司就因煤油质量过硬,为行业树立标杆,并控制了美国炼油业1/10的市场。1870年7月,欧洲大陆爆发了普法战争,战火的蔓延造成美国石油出口市场萎缩,原油价格每桶由4美元一下降至3.25美元。宾州等地的采油者自发组织起来,停止开采3个月,许多炼油厂叫苦不迭。
洛克菲勒用公司股票买通克利夫兰各大银行的总裁,让其不得向当地中小炼油厂提供贷款。小炼油厂即缺原油又却现金,要么倒闭,要么被标准石油公司吃掉。两年后,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克利夫兰26家炼油厂中的21家。洛克菲勒的亲兄弟富兰克林的炼油厂,也宣告破产,兄弟从此反目。
在宾州等石油原产区,财大气粗的洛克菲勒设置了一个更大的陷阱。他宣布以每桶4.75美元的反常超高价格收购石油,并且以现金交易。这一举措导致新油井不断增加。两个星期后,石油供过于求的状况打破历史最高纪录。随即,标准石油公司突然宣布下调收购价格,改为2.5美元一桶。
面对质疑,洛克菲勒十分强硬:“标准石油公司从没有承诺原油收购价格不变,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完全是采油者的过错。现在收购价格为2.5美元,你们可以拒绝接受,但我要补充一点,到了下个星期,每桶高于2美元的原油,本公司一概不收购。”洛克菲勒借机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了众多采油企业。许多小业主家破人亡,洛克菲勒为此背负了许多骂名。
创建托拉斯独霸市场
洛克菲勒得陇望蜀,全力扩张。1884年,洛克菲勒把公司总部迁到纽约的金融中心——百老汇26号。随着石油帝国的崛起,因本身庞大而难以驾驭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洛克菲勒清醒地看到这一弊病。
正在这时,洛克菲勒在一本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现一篇文章,里面写道:“小商人时代结束,大企业时代来临。”他感到这与自己的垄断思想不谋而合,于是高额聘请文章的作者多德为法律顾问。正是多德,提出了“托拉斯”这个垄断组织的概念。
所谓“托拉斯”,就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多家企业,不再各自为政,而以高度联合的形式组成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洛克菲勒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在这个托拉斯结构下,洛克菲勒合并了41家企业,他成功开启了美国经济的“垄断时代”。巅峰时期,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美国有史以来,从来没有一个企业能如此彻底地独霸过市场。
创办大学开展慈善事业
功成名就之后,洛克菲勒选择了隐退。退休后,他的工作重心转向了慈善事业。他投资60万美元创办芝加哥大学,并在其后的10年里,为芝加哥大学捐款3400万美元。这是他第一项大笔的慈善捐款。
对于慈善,洛克菲勒采用的也是“托拉斯战术”。冠名“洛克菲勒”的研究所、教育委员会、基金会先后成立,他的捐款总额超过5亿美元。对此,有人表示尊重和感谢,也有牧师谴责洛克菲勒的赚的是“肮脏钱”,因而拒绝了一笔10万美元的捐款。
与此同时,标准石油公司高度的垄断,最终引起了美国国会和华尔街的不满。日,美国最高法院依据《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作出判决:标准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予拆散。公司随即被拆分成了37家地区性石油企业,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亚美等。这些公司经过重组合并,至今仍在业界举足轻重。
日,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岁。据估算,洛克菲勒的个人财富不少于14亿美元,他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十亿级的富翁。美国当年的GDP为920亿美元,就个人财富所占GDP比重而言,美国至今没有人超过洛克菲勒。
1929年,洛克菲勒庆祝自己90岁生日。步入耄耋之年的洛克菲勒,早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慈善事业
洛克菲勒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家族产业。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中心、大通银行,任何一项事业都足以睥睨同行。自他之后的洛克菲勒家族,人才辈出,劳伦斯是“风险投资之父”,纳尔逊则当上了美国第41任副总统家族的慈善事业更遍及全球,有“亚洲第一流医学院”之誉的北京协和医院,就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捐款修建。&
某种意义上,洛克菲勒的一生就是一场高尔夫,他告诫儿子说:“没有一杆完成的高尔夫比赛,你需要一杆一杆地打下去,你每打出一杆的目的,就是离球洞越近越好,直到把球打进。”
转载自微信号《国家人文历史》,有删节
  北京协和医院纪念洛克菲勒:感谢对中国医学的贡献
北京协和医院微博发文纪念洛克菲勒
@北京协和医院:洛克菲勒家族最大一个海外慈善项目就是在20世纪初的中国建立北京协和医学院,播下一颗西方医学教育的种子。1917年,当刻着“民国六年”字样的巨大奠基石沉稳落地的那一刻,一所承载了太平洋两岸科学梦想的医学院,由此诞生。感谢洛克菲勒家族对中国医学的贡献!
洛克菲勒家族基金会1921年创办北京协和医院
19世纪下半叶,戴维·洛克菲勒的爷爷约翰·洛克菲勒创办美孚石油公司,通过石油生意积累了巨额财富。而戴维-洛克菲勒的事业不在石油上,而在大名鼎鼎、位列世界十大银行第六位的曼哈顿银行上。他任该银行执行委员会主席兼总经理以后,使该银行从资金二十亿美元上升到资产净值达三十四亿美元。
德新社2015年的报道,《福布斯》杂志估算戴维·洛克菲勒的身家为32亿美元,位居全球富豪榜第603位。尽管“腰缠万贯”,戴维·洛克菲勒并不看重自己的财富。他先前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说:
“我的人生非常精彩……我相信,物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一个人过得快乐。
不过,如果你没有好友和重要的亲人,生活会非常空虚和难过,那时物质的东西也不重要了。”
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到,和无数世界知名的家族一样,洛克菲勒家族和中国也有着不解之缘。比如,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上,多年位列第一名的北京协和医院,便是由洛克菲勒家族捐建的。
传承六代从未引发争产
标准石油公司、大通银行、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在“9·11”中倒塌的世贸大楼……翻开美国史,洛克菲勒家族无处不在。
据荆楚网报道,1911年,依据休曼反垄断法案,标准石油被分拆,但洛克菲勒家族仍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且经历六代人,从未引发任何争产风波。
家族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深知财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他时刻给子女灌输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孩子没长大前,他没带他们去过办公室和炼油厂,以防孩子知道自己身在豪门。退休后,约翰热衷施舍财富,和钢铁大王卡内基开创了美国富豪捐出财产做慈善的先例。
约翰去世后,儿子小约翰继承了大量的财富,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1913年,一场激烈的劳资冲突使洛克菲勒家族在纽约的宅院受到袭击,这彻底改变了洛克菲勒家族传承财产的态度:
“一方面,小约翰选择了以信托的形式,将财富传承给后代;
另一方面,他将家族财富拿出来彻底从事慈善事业,他一生捐出了5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他一半的身家。”
刚刚去世的第三代族长戴维·洛克菲勒被估算身家32亿美元,他也承诺过,会将自己过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据悉,洛克菲勒家族的信托本金自动传给受益人的子女,委托人把资产注入信托之后,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该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能获得分红收益,不能动用本金,30岁之后可以动用本金,但要信托委员会同意。
这种机制使遗产始终是一个整体,家族企业既不会因为分家而变小或终止,也不会因为代代传递而被逐渐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可以发挥规模优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约翰还打破家族企业的“子承父业”弊病,退休时并未让儿子接班,而是让基层员工出身的阿奇博尔德接任。
此后的洛克菲勒家族后代,只有能者才可以参与企业管理,凭自己实力担任一定的职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第三代,洛克菲勒家族仍能人才辈出,他们成为了美国副总统、大慈善家、风险投资业开创者、摩根大通银行董事长。
曾捐建中国最好的医院
有“石油大亨”之称的洛克菲勒家族与中国的投资合作最早是在1863年,那一年,家族第一代、年仅24岁的约翰·洛克菲勒将他的第一桶煤油卖到了中国。
但洛克菲勒家族和中国的连接点,最著名的却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这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
据时代周报此前报道,1914年,专注慈善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刚成立不久,便派出了中国考察团。对社会状况、教育、卫生、医学校、医院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三次考察的结果让洛克菲勒基金会下定决心,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创办一所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的高标准医学院——这就是后来的协和医学院。
1921年学校建成开学,约翰·洛克菲勒的儿子小洛克菲勒从美国乘坐轮船,历经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赶到中国出席开学典礼。
此后,协和医学院培养出林巧稚、吴阶平、诸福堂等一批顶尖名医,在中国建立起了培养现代医学人才的体系。而这些中国现代医学精英,一人往往可开办一所甚至多所医院或学校,为日后中国现代医学发展打下了基础。
协和医学院成立之初,中国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能够达到协和期望的医预系水平。为此,洛克菲勒基金会斥资捐助13所综合性大学,以提高其教学水平,过程整整持续八年。这其中最大的资助对象是当时中国的世界级一流大学——燕京大学。
70多年后,1998年,小洛克菲勒的孙女佩姬·杜拉尼(PeggyDulany)第一次来到中国,就走进了位于东单的协和医学院。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除了捐建医院,洛克菲勒家族还与中国商业合作紧密。
2003年9月,洛克菲勒家族第六代成员尼古拉斯·洛克菲勒第一次访问北京的时候,就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市场浓厚的兴趣,他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适合投资的国家”。第五代成员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更是表示,中国的投资环境很让他满意,会把北京作为其第二故乡。
就目前而言,洛克菲勒家族在中国的主要投资都放在了房地产开发。此外,他们对在中国投资主题公园、无线通信及媒体等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千金散尽,浮华易老,唯精神和历史能长久流传。
  当地时间3月20日早晨,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掌门人”——戴维·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在纽约的家中逝世,享年101岁。
据悉,他一生中曾到过103个国家,做过7次心脏移植手术。
小时候的零用钱只有三角
戴维·洛克菲勒的爷爷约翰·洛克菲勒于19世纪下半叶创办美孚石油公司,通过石油生意积累了巨额财富。他是19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至今仍被众人所熟知。
日,戴维·洛克菲勒于纽约出生。在当时,他出生的那套9层住宅楼堪称纽约最大的私人住宅。戴维·洛克菲勒的母亲阿比·洛克菲勒是一名杰出的艺术赞助人,在她的帮助下,那套“豪宅”后来成了著名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据悉,虽然洛克菲勒家族当时已有亿万财产,可孩子们每周只能得到三角的零用钱,同时每人还必须准备一个小账本,按父亲的要求将三角钱的使用去向登记在上面,经检查后,如果使用合理,还能得到奖励。
戴维·洛克菲勒的父亲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Jr)从其父亲手中继承了巨额财富,但他对此并不感兴趣,反而总是很紧张并为此感到折磨。
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共有6个子女,最大的是女儿芭布斯,其他的都是男孩。戴维·洛克菲勒的兄长尼尔森·洛克菲勒(Nelson A. Rockefeller)曾成功创下4次连任纽约州州长的惊人纪录,1974年,福特总统任命他为美国副总统。
年幼时,戴维·洛克菲勒会被要求做家务。在韦斯特切斯特的乡村庄园,7岁的他在一天时间内用了整整8个小时来清扫3400英亩(约为13.8平方千米)的落叶。在缅因州,洛克菲勒家族有一个避暑别墅,他徒手拔杂草,每一株杂草赚一便士。
曾被指责没有远见
二战期间,戴维·洛克菲勒参军入伍,但他不能忍受和一个臭哄哄的马倌住一个宿舍。接着,他申请军官培训。凭借一口流利的法语,他被委以北非的情报工作。巴黎被解放后,他在重新设立的美国大使馆工作,汇报法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情况。
1945年,戴维·洛克菲勒进入大通银行,并在银行业迅速崛起。1961年时,他已经是大通曼哈顿银行(1955年,大通银行与曼哈顿银行合并成立大通曼哈顿银行)的主席,并和时任董事长的乔治·钱皮恩(George Champion)一起担任大通曼哈顿银行的联席首席执行官。在海外扩张问题上,钱皮恩认为银行在国内的业务更为重要,洛克菲勒与之发生了分歧和冲突。1969年,当洛克菲勒取代钱皮恩成为董事长和唯一的首席执行官时,他将银行的业务扩大到几乎每一个洲。他曾说,他个人的外交策略,是和国家元首见面,这对大通银行的长远利益来说至关重要。
20世纪70年代,戴维·洛克菲勒与时任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及中国总理周恩来见面,帮助大通曼哈顿银行成为首个在上述国家开展业务的美国银行。如其所述,他为美国和大通银行的经济利益奔走于全球,也为国际金融事务和美国外交政策出力。
尼克松访华打破中美两国之间的坚冰后,戴维·洛克菲勒在1973年来到北京,拜会了周恩来总理,双方在深夜会谈了两个多小时。访问结束后,大通银行成为了中国银行在纽约的代理行。
到了1976年,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国际部门贡献了其1.05亿美元营业利润中的80%。但这并不是彰显了洛克菲勒在拓展银行海外业务上的能力,反之突出了该银行在美国国内的落后表现。从1974年到1976年,该银行的利润下降了36%,而它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们——美洲银行、花旗银行、汉华银行、摩根大通的利润都增加了12%-31%。
也曾有人为此指责戴维·洛克菲勒在海外度过了太多时间,忽视了在大通银行的工作,并非积极进取、有远见的管理者,导致大通银行远落后于花旗银行等其他竞争对手。戴维·洛克菲勒在其自传中写道:“有很多人说这些活动是不恰当的,会受到我在银行所担任的职责干扰。我完全不赞同。”对于他“所谓的外部活动”,他坚持认为,“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全球声望上,都给大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曾违背祖训出自传
戴维·洛克菲勒并不太看重自己的财富。他在接受《福布斯》杂志采访时说:“我的人生非常精彩……我相信,物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一个人过得快乐。不过,如果你没有好友和重要的亲人,生活会非常空虚和难过,那时物质的东西也不重要了。”
亿万富翁皮特·彼得森称戴维是“纽约第一市民”、“纽约最重要的慈善家”。在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先前联合发起的“捐赠承诺”行动中,戴维·洛克菲勒承诺将自己过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他也曾向哈佛大学捐赠1亿美元。
2002年,戴维·洛克菲勒违背了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传”的遗训,写出了历史上第一部、也是迄今惟一一部洛克菲勒家族的自传《洛克菲勒回忆录》。
在这本自传中,戴维表示,家族的背景让他自年轻时代就有机会接触到其他人难以接触的名人,包括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各国总统和政要,并参与了很多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访问。
他是哈耶克和熊彼特的学生,并与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是同学。他在冷战时期造访苏联,跟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都有过直接而锋利的面对面交流。
他的名望之高,不是任何公司头衔所能传达出来的。他的影响力渗透到了华盛顿和其他国家的首都、纽约市政府、艺术博物馆、大学和公立学校。
不过,令人悲伤的是,尽管头顶如此多的光环,并且长寿与富有,但他却不得不目送一个个亲人离世。他的5个哥哥姐姐数年前接连去世,他的儿子、时年65岁的理查德·洛克菲勒于2014年6月驾驶一架小型飞机时坠机身亡。
六代人未引发争产风波
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洛克菲勒家族虽然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但经历六代人却从未引发任何争产风波。
家族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深知财富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他时刻给子女灌输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孩子没长大前,他没带他们去过办公室和炼油厂,以防孩子知道自己身在豪门。退休后,约翰热衷施舍财富,和钢铁大王卡内基开创了美国富豪捐出财产做慈善的先例。
约翰去世后,儿子小约翰继承了大量的财富,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1913年,一场激烈的劳资冲突使洛克菲勒家族在纽约的宅院受到袭击,这彻底改变了洛克菲勒家族传承财产的态度:
一方面,小约翰选择了以信托的形式,将财富传承给后代;
另一方面,他将家族财富拿出来彻底从事慈善事业,他一生捐出了5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他一半的身家。
而戴维·洛克菲勒被估算身家32亿美元,他也承诺过,会将自己过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据悉,洛克菲勒家族的信托本金自动传给受益人的子女,委托人把资产注入信托之后,即在法律上完全失去该资产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能获得分红收益,不能动用本金,30岁之后可以动用本金,但要信托委员会同意。
这种机制使遗产始终是一个整体,家族企业既不会因为分家而变小或终止,也不会因为代代传递而被逐渐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可以发挥规模优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约翰还打破家族企业的“子承父业”弊病,退休时并未让儿子接班,而是让基层员工出身的阿奇博尔德接任。
此后的洛克菲勒家族后代,只有能者才可以参与企业管理,凭自己实力担任一定的职务。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了第三代,洛克菲勒家族仍能人才辈出,他们成为了美国副总统、大慈善家、风险投资业开创者、摩根大通银行董事长。
与中国颇有渊源
事实上,洛克菲勒家族与中国也很有渊源。
他们与中国的投资合作最早是在1863年,那一年,家族第一代、年仅24岁的约翰·洛克菲勒将他的第一桶煤油卖到了中国。
1914年,专注慈善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刚成立不久,便派出了中国考察团。对社会状况、教育、卫生、医学校、医院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三次考察的结果让洛克菲勒基金会下定决心,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创办一所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的高标准医学院——这就是后来的协和医学院。1921年学校建成开学,老约翰的儿子小约翰从美国乘坐轮船,历经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赶到中国出席开学典礼。
70多年后,1998年,小约翰的孙女佩姬·杜拉尼(Peggy Dulany)第一次来到中国,就走进了位于东单的协和医学院。
之后,洛克菲勒家族与中国的故事则从商业领域开始。
2003年9月,洛克菲勒家族第六代成员尼古拉斯·洛克菲勒第一次访问北京的时候,就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市场浓厚的兴趣,他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适合投资的国家”。第五代成员史蒂文·洛克菲勒二世更是表示,中国的投资环境很让他满意,会把北京作为其第二故乡。
2010年6月,洛克菲勒家族成员企业罗斯洛克资本有限公司与新鸿基盛城置业、东方集团联合开发北京丰台区的青龙湖国际文化会都。
除了商业地产,洛克菲勒家族还在中国开展金融服务。
2011年,家族在中国首次试水私募股权基金(PE),之后罗斯洛克(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开业。该公司由罗斯洛克资本有限公司与天津于家堡金融区城市运营商天津新金融投资公司合资成立,洛克菲勒家族的第六代成员,年轻的史蒂文·洛克菲勒三世是该合资基金公司的执行合伙人。
就目前而言,洛克菲勒家族在中国的主要投资都放在了房地产开发。此外,他们对在中国投资主题公园、无线通信及媒体等都表现出了兴趣。
《纽约时报》在戴维·洛克菲勒去世后发表的长篇讣告中如此评价他:
对于洛克菲勒这个日渐淡出人们视线的家族来说,戴维·洛克菲勒可能是最后一位在世界舞台上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出色人物。
文章综合:澎湃新闻、每日经济新闻、荆楚网、时代周报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经营报”】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公众号
据美国媒体消息,美国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族长戴维o洛克菲勒于北京时间3月21日凌晨在位于纽约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1岁。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家族开创了诸多传奇,其见证了美国走向世界第一的历史。根据福布斯美国最富有家族排行榜,该家族健在的成员有200人左右,拥有的净资产总计约110亿美元。
据美国媒体消息,美国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族长戴维o洛克菲勒于北京时间3月21日凌晨在位于纽约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1岁。至此美国Old-Money(传统贵族)的元老-洛克菲勒家族将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政商界,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期,“洛克菲勒”就是“美国财富和权力”的同义词,甚至就是帝国的代名词。
“富不过三代”的定律,并不符合洛克菲勒家族的发迹史。至今这笔传承下来的财富已经绵延了六代。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家族开创了诸多传奇,其见证了美国走向世界第一的历史。
根据福布斯美国最富有家族排行榜,该家族健在的成员有200人左右,拥有的净资产总计约110亿美元。
除了巨额财富外,洛克菲勒家族也因为慈善事业为世人所知。
戴维o洛克菲勒的祖父约翰o洛克菲勒(年)约翰o洛克菲勒在19世纪下半叶创办了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美孚),通过石油生意积累了巨额财富,常被视为人类史上首富。
约翰o洛克菲勒采取大并购的垄断策略经营,使得垄断企业对经济的控制令社会不安。在传奇总统西奥多o罗斯福总统推动《反托拉斯法》的背景下,美孚被美国政府肢解。即使如此他依然没有跌落财富的王座。
约翰o洛克菲勒不仅是传奇富豪,更是近现代文明史上非常出众的慈善家。
截止20世纪2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他赞助的医疗教育和公共卫生是全球性的。
他一生直接捐献了5.3亿美元,他的整个家族的慈善机构的赞助超过了10亿美元。
中国受益尤多,接受的资金仅次于美国,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中国医学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在1921年建立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
这所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掌握现代知识的医学人才。时至今日依然是国内医科大学中的翘楚。
慈善家父亲
老洛克菲勒说过,“赚钱的能力是上帝赐给我们的一份礼物”。他希望把这种人生观传递给了他唯一的儿子——小约翰oDo洛克菲勒,他就是戴维o洛克菲勒的父亲。
然而小洛克菲勒成了家族的掌门人后,他的大半生时间都花在了把家族财富送出去方面,而不是积聚更多财富上面。
小洛克菲勒对保护历史文物和保护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
经过他的努力,英国对北美大陆殖民时代所创建的威廉斯堡古城和法国的凡尔赛宫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因此,洛克菲勒家族能有今天的名声,小约翰绝对功不可没。
帝国的象征
小约翰还对洛克菲勒家族乃至美国做出了一项重要贡献,便是建立起号称“帝国主义”象征的洛克菲勒中心。
由于19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股市崩溃,小约翰o洛克菲勒放弃了诸多产业项目,转而投资不动产,建设洛克菲勒中心,其中主楼高260米,共有70层,楼建成后数十年一直是纽约第一高塔。
八十年代末期,随着美国经济的疲软和日本经济的崛起,洛克菲勒中心曾一度被日本三菱财团买走,这件事情彻底激怒了美国大众和社会精英。
随之到来的便是美国强迫日本签署广场协定,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在短期内,三菱公司迫于财务困难,又把洛克菲勒中心低价卖回给了美国人,此事件为人所津津热道。
在祖荫的光环下,戴维o洛克菲勒生于1915年。也是同辈之中最后一位辞世的。
他是小约翰o洛克菲勒的五个儿子之中唯一一个毕生经商的,在美国大通银行工作了35年,并出任了首席执行官。
他也与全球领导人私交颇深,南非的曼德拉、前国务卿亨利o基辛格都与他关系亲密。
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事,是他要求美国总统吉米o卡特允许被废黜的伊朗国王赴美治病,引发了年发生在德黑兰的美国人质危机。
星辰的黯淡
戴维o洛克菲勒的去世,标志着洛克菲勒家族的历史又翻过一个篇章。
戴维和他的兄弟们(劳伦斯、约翰、纳尔逊和温斯罗普)纵横商界、政界、慈善界和艺术界,令任何美国家族都望尘莫及。
然而洛克菲勒家族贵为Old-Money,其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能力越来越无法与新的高科技企业相抗衡。更失去了历史上曾经垄断的社会地位。
百年洛克菲勒家族还将是贵族的典范,而洛克菲勒的企业却已式微。洛克菲勒的处境,正象征着美国如今的处境。拥有财富,却日渐流失创造财富的能力。
或许洛克菲勒第三代历史使命的结束,亦是美国之于全球地位的一个转折。
来源:& 中国新闻网、新浪财经 、腾讯财经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蔡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征宇聊美国(ID:ImmCapital)
文 | 黄征宇
编辑&| 李天宇&&
导读:大卫·洛克菲勒去世了,他的爷爷就是著名的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曾一手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在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个人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洛克菲勒家族能够长盛不衰,正是源自这种对待财富的态度。富人和穷人的差别绝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更是观念上的。你对待财富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读完本文,你会更加明白这个道理。
美国的亿万富翁们为何热衷于捐赠?
美国当地时间3月20日,美国著名的银行家和慈善家、世界最年长的亿万富翁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在纽约家中辞世,享年101岁。他是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 )的最后一个孙子。
洛克菲勒家族已经传承并繁盛了六代,除了惊人的财富、显赫的声名,他们还因对公益慈善给予极大的重视和投入,获得了整个社会的认可和称赞。1962年,《时代》杂志报道过“洛克菲勒教育他的儿子们,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属于上帝,他们只不过是管家”。在大卫·洛克菲勒的有生之年,他捐赠了近20亿美元,范围覆盖了哈佛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之前联合发起的捐赠承诺行动中,大卫·洛克菲勒承诺将自己超过一半的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无独有偶,2015年底,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宣布,将自己和妻子在Facebook所持有股份的99%全部捐赠,用于慈善事业。比尔·盖茨也早在2005年便宣布将数百亿资产全数捐献给“盖茨基金会”,用于医学研究,以及为世界贫困人群提供帮助。除此以外,乔治·卢卡斯、蒂姆·库克都曾表示会捐出自己所有的财富,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为什么美国的富豪们那么热衷于捐赠呢?很多人会说,他们这么做是为了避税。
这话不错。在美国,如果捐款的话,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抵税的功能。不仅如此,你的爱心善举还能带来其他更多的好处,比如名望,给某个顶尖大学捐赠一幢楼,那这幢楼就会以你的名字来命名。另外,捐赠也是进入上流社会交际圈的一种常见方式。假如你想真正进入纽约的上流社会,那通过捐赠藏品加入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s(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成为一名理事,会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理事会可是纽约最上层人士的知名互动平台之一。
然而,以前让我一直不明白的是,比尔·盖茨、巴菲特这些富豪们对赚钱还是很有积极性的,财富对他们来说意义还是很大的,那他们为什么还会愿意把所有的财富全部捐掉呢?也许是为了避税,也许是为了名誉,但并没有义务和必要把全部身家都捐出去啊?而且我们也常常看到,还有很多的亿万富翁都选择匿名捐款,尤其在美国的一些慈善机构以及大学里,常常都会收到金额巨大的匿名捐款支票。这样的例子至少说明了那些捐赠者们并不为名,也不为利,更不是想跨进哪个上流社交圈。
大卫·洛克菲勒
所以一直以来我对此都很疑惑:这不合逻辑啊!毫无疑问,他们都是爱钱之人,不然的话不会积累那么大笔的财富。但为什么他们还愿意全部捐掉呢?按我们中国人的想法,财富完全可以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惠及子孙。但很显然,他们并没有这么做。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的经历让我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从身无分文到亿万富翁,他放弃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我的朋友Ken从事金融投资很多年,已经拥有超过10亿美元的财富。有一次,我们在聊天的时候,他跟我讲起了他自己年轻时候的一段故事。
Ken年轻时很穷,居无定所,银行里连一毛钱存款都没有,靠着救济金过日子;他每天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考虑如何好好分配所剩不多的钱,让自己能生存下去。
有一次,他的口袋里只剩下19.24美元,那时他心里盘算着,怎样用这不到20美元的钱,让自己能多吃几顿,顺利捱到下一次的救济金发放日,想来想去他决定去汉堡店。
在快餐店排队的时候,他的前面站着一位妈妈,旁边是她的女儿,看着有五六岁大。Ken听到小女孩说:“妈妈,今天我请你吃饭!”那位妈妈笑着问:“你哪有钱呢?”这时候小女孩的脸涨红了,不知所措。Ken在一旁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蹲下身来对小女孩说:“我告诉你怎样请妈妈吃饭!”说完就把身上仅存的19.24美元全部掏了出来,塞进了小女孩的手里,然后头也不回地跑出了快餐店。
Ken边回忆边说:“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在马路上飞快地跑着,直到筋疲力尽,才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就在那一刻,我心里感觉到了真正的自由。”
我当时有些听不懂,这也太神奇了吧,怎么会有自由的感觉呢?难道你不担心挨饿吗?他说:“我那时突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当我还揣着19.24元的时候,从经济角度看,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人;而且因为我只盯着这19.24元,所以从思维角度我也是一个穷人,我每天都在思考着这19.24元怎么可以花得更划算,花得更慢一些。但把这些钱全都送出去之后,我心里感到无比的轻松,因为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从今以后的所有财富,那一刻我就不再是穷人,我不再被这19.24元困住!我可以重新定义我自己,所以我是真正自由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他说的是有舍才有得,中国也有句成语叫“破釜沉舟”,Ken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当时那种境况之下,他连19.24元都失去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失去的其实是退路和余地,所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反而能够义无反顾地往前冲,把所有包袱放下了,所有的路都打开了,每条路都是在往前进!
典型的穷人思维:我还不够富,等我富一点再说
很多人会说,我也很想帮别人,但我也不富裕,自己都没钱,怎么帮别人呢?等有了1个亿,到时候让我捐100万绝对是小菜一碟!
老实说,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总想着等我钱再多一点,或者条件再充分一点,就去做某某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Ken这个故事对我触动那么大的原因,他的这段经历让我真正了解到,对待金钱上的思维差别,最终决定了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在穷人的思维模式中,钱是需要储存的,因为赚钱不易,所以不能被轻易用掉;而在富人的思维里,金钱只是众多资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我完全有能力获得任何资源,只要自己想去获取;当某些资源失去了,我也完全有信心能够再获得。
所以,当一个人可以抛除一切顾虑,把身上仅存的钱都给予别人的时候,就代表着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富人思维,已不受金钱所束缚了,那时候的你是完全相信自己,相信可以靠自身的努力更好地重新获得财富。
约翰·洛克菲勒
Ken的故事其实还没讲完,他后来的逆袭之路也极具传奇。在身无分文之后,他认真考虑了自己的未来。一直以来,他都很愿意帮助别人,所以他希望从事一些与此相关的工作。他找到一家心理课程中心,先是在那里做义工,边干边学,没几年便考到了执照,成为了正式的心理治疗师。
有一次,他为一位富翁提供心理治疗,在问题顺利解决之后,富翁就跟他说:“我看你的工作很辛苦,有没有想过尝试着做一些投资呢?要知道,好的投资可以24小时不停地帮你创造财富。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介绍几位华尔街的朋友给你,你可以像帮助我一样帮助他们,提供一些心理治疗。然后你不需要问他们要治疗报酬,就跟他们说你对投资很感兴趣,希望跟着他们学习。”
于是,Ken接受了富翁的建议,去了纽约,开始给这几位朋友持续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也没收他们钱,他收获的是这些投资专家独到的投资理念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很快,一年过去了,其中有一位投资人跟他说:“你也帮了我这么多了,要不这样,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比较好的项目,你有没有兴趣加入?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把你一起加进来,而且你也有机会可以帮助项目里的那些企业家。”这就成了他后来进入投资界的一个起点,而这个起点就是从他向别人给予帮助开始的。
活着就是给予
看完Ken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会说,他的逆袭存在着很大的侥幸成分,如果没遇上那位富豪,他还有现在的局面吗?听起来真是不可思议!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聊到最后,Ken拍拍我的肩膀说了句:Living is giving(活着就是给予)。
活着真正的意义是给别人带来价值,这正是大多数成功者所拥有的心态,也是富人思维里必不可少的一点。
如果你现在有100元,要把其中10元给别人,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点犹豫,更别说像Ken那样全给出去。但问题是,对于创业者来说,90元和100元是没有差异的,你绝不会因为差这10块钱而干不成事。相反,当你给别人10元甚至倾其所有的时候,给别人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价值。而与此同时,你也具有了一种成功者的心态,一种就算给掉全部身家也可以靠自己的能力赚回来的心态,此时你的格局就不一样了,你将完全有机会把现有的局面做得更大。
Living is giving,活着就是给予,当拥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创造的项目才会真正给别人带来价值;你提供的服务才能懂人性有温度,你管理的公司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格局。
为什么有些公司会比同类公司赚更多的钱?因为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在客户眼里更具价值。中国的餐饮品牌海底捞便是很好的一个典型,别的餐厅给予客户大部分是菜品,而海底捞在此基础上还给予了全部且用心的服务。只有给予的价值越大,受众才会更容易接受和喜欢,才会愿意花钱去消费。所以说到底,你最终的成功,正是因为付出和给予。你给了别人所需要的东西,别人也觉得很有价值。而与此相对的,你得到的回报也很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一辈子都在努力赚更多的钱,但同样也非常愿意“给”,而且会给很多很多。有舍,才有得,这是我从Ken的故事中获得的最深刻的认识,也是洛克菲勒家族富传六代的奥秘之一。
回顾那些著名的富人捐赠事例,除了有些人的确是为了某些实际原因去捐款之外,更多的成功人士(尤其选择匿名捐款或者裸捐的)其实还是因为他们具备这种“有舍才有得”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为什么很重要呢?因为它可以让你产生自信感和幸福感。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亿万富翁叫安德鲁·卡内基,他的故事和洛克菲勒家族很相似。安德鲁·卡内基是一个贫穷的苏格兰移民,只有小学文化,直到20多岁的时候仍然一贫如洗,后来他凭借惊人的智慧和努力成为了钢铁大王,跃居世界首富。到达财富巅峰之后,他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并且将自己几乎所有的财富捐赠了出来,涵盖了全美众多的公立图书馆,也设立了难以计数的教育基金、救济基金、和平基金和研究基金。卡内基认为钱和幸福是没有直接关联的,如果想要真正获得幸福,就必须要具备幸福的心态。
幸福的心态往往源于三个方面:第一,自由支配自己;第二,做有意义的事;第三,帮助更多的人。如果我们仔细去体会这三个方面就不难发现,无论自由、意义还是帮助他人,都和付出给予有关系。
19.24元,很多人看到的只是金钱本身,很少人会注意到可以有机会收获驾驭财富的自信和帮助他人的心态。拥有了这些,懂得了奥秘,财富一定随之而来,幸福怎么都不再遥远。
  洛克菲勒家族在华多领域投资
南方日报讯 (记者/冯善书)“洛克菲勒家族是全球知名财团,他们的投资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一个世纪,领域涉及教育、医疗、房地产、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非常专业的团队负责运营。戴维·洛克菲勒的去世或不会影响到该家族在华的现有投资。”一位为洛克菲勒家族工作了近10年的华裔张小姐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
戴维·洛克菲勒生前在2015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排名第603位,据福布斯官方统计,戴维·洛克菲勒的资产已达30亿美元,主要来源是标准石油公司。
此前有媒体透露,洛克菲勒家族与中国的投资合作最早是在1863年,他们将第一桶煤油卖到了中国。此外,1921年成立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改革开放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的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展。
  洛克菲勒家族何以打破“富不过三代”
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功模式传递了这样一种财富观:财富以及合法创造财富的能力,理应获得社会正当的尊重。
在世界商业史上,可能没有哪个家族能像洛克菲勒一样,家族的兴盛贯穿整个第二次工业革命史,见证人类商业模式的一次又一次的变迁。近日,这个家族的第六代继承人、美国银行家、慈善家以及总统顾问戴维·洛克菲勒在家中去世,享年101岁。
从最早的美孚石油公司,到后来的大通银行、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在“9·11”中倒塌的世贸大楼……翻开美国史,洛克菲勒家族无处不在。从洛克菲勒家族神话的创始人约翰·戴·洛克菲勒算起,这个美国首屈一指的财富家族已经繁盛了六代。
中国有句民谚:富不过三代。很多富人财产从积累到溃败的过程,就正如曹雪芹所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而为什么洛克菲勒家族却能够在延绵六代人之后,依然站在财富巅峰闪耀着光芒呢?
这与他们的财富观念以及从小对子女的教育息息相关。崇尚节俭、热衷创造财富、乐于慈善救助。正是这样看起来似乎对立的精神状态,却使得这个家族形成了在追逐物质之外的更高理念——正如老洛克菲勒所说,“财富是上帝的,而我们只是管家。”
除了继续保持财富的延续,戴维·洛克菲勒也践行着家族的理念。在这百年间,洛克菲勒基金会也是享誉世界的慈善救助机构。很多人并不知道,最早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就是洛克菲勒慈善王国最大的海外医疗项目。
不夸张地说,洛克菲勒家族的发展史,也是整个美国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并且已经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代表。通过自己的劳动白手起家,通过自己的智慧发现商机,通过自己的勤俭积累财富,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功,其实也是百年前美国经济的成功。他们的成功模式也传递了这样一种财富观:财富以及合法创造财富的能力,理应获得社会正当的尊重。
尽管我们很难说,是因为慈善和财富的责任让他们保持了财富的延续,但不可否认,勤俭和责任的教育,潜移默化影响财富接班人的性格。信奉拥有财富也要承担社会责任理念的除了洛克菲勒家族,还有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
□边际(媒体人)
  美国著名慈善家和亿万富翁大卫·洛克菲勒,系家族第三代中的佼佼者。
百岁洛克菲勒去世 不一样的“富三代”
冷战期间穿梭美苏两大阵营,成为美资银行在东欧的开拓者;家族基金会曾捐建北京协和医学院
20日,美国著名慈善家和亿万富翁大卫·洛克菲勒在睡眠中去世,享年101岁。大卫·洛克菲勒是19世纪标准石油帝国创始人、“资本皇帝”约翰·洛克菲勒的孙子。作为第三代中的佼佼者,大卫·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家族族长,享年101岁的他也实现了祖父活到百岁的愿望。
洛克菲勒的家族姓氏象征美国资本主义的光荣与梦想,作为缔造美国资本辉煌世纪的显赫家族,大卫以及他的家族与中国结下深厚渊源。不仅如此,大卫在冷战时期穿梭于美苏两大阵营,成为美国银行业在东欧的开拓者。新京报记者&王晓枫&张轶骁
出身石油世家成为热衷“外交”的银行家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显赫大家族之一,在19世纪通过石油生意积累巨额财富。在家族第三代中,大卫是兄弟中最年幼者,取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他并未将事业重心放在石油上,而是投身银行业。他曾主管大通曼哈顿银行(摩根大通国际的前身)。
作为银行家,大卫交游甚广,在坐落于哈德逊河岸边的洛克菲勒庄园,他经常款待到访的国家首脑和金融家。不仅如此,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上世纪60、70年代,大卫被视为西方资本主义主要使者,因此习惯性受到国家首脑般欢迎,他在40年里会晤约200位国家元首,这无疑帮助美资银行打开世界大门。
担任大通曼哈顿银行CEO的大卫既是银行家,热衷扩展国际业务,也是国际主义者,热衷增进国与国之间的理解,这从他周游前苏联阵营国家的经历中可以看出。
丹尼·冯在《哈佛传奇》一书中指出,对待与美国冷战的前苏联阵营,大卫走在同行前面。1971年-1972年间,大卫夫妇在东欧四国进行旋风式业务旅行,与政府首脑和金融领袖进行会谈,大卫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盖莱克这样评价大卫——“他大脑里每个细胞都在不停奔跑,这是个活资本家。”
1971年,大卫在罗马尼亚一次会议上表示,美苏之间应建立更密切联系,尤其是经贸联系,铁幕应当被玻璃板替代,这是两国人民呼声。1973年,大卫领导下的大通银行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开设分行,这是自1929年以来,第一家在苏联开设的美国分行。
拜会周恩来总理讲解国际货币体制
不仅与前苏联,大卫还与中国建立联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后,大卫次年6月就来到北京拜会周恩来总理和其他中国官员。在为期十天的访华之旅中,大卫去了北京、西安、上海和广州四座城市。
据2002年出版的《大卫·洛克菲勒传》中记载,大卫的这次访华之旅背后实则一波三折。
通过驻美联络处、对外友协邀请大卫访华安排过程历时数月之久,而在美方人员即将离京最后一天,仍不能确定是否会得到周总理的接见。最终,会见被安排在深夜,周总理最终在大会堂南侧台阶上准时等候洛克菲勒。
会见中,周总理对大卫本人及家族背景十分了解,并惊讶以洛克菲勒在国际政治金融和其他权力圈子内结交之广,竟然不认识宋子文、孔祥熙。那天午夜,洛克菲勒还应周恩来总理的要求,介绍了二战末期的《布雷顿森林协议》,战后的马歇尔计划,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全球贸易扩展,以及欧元市场等。
这一次访华,大卫又成功了,大通银行成为与中国银行建立代理关系的首家美资银行。“这家伙太走运”,许多人如此评价大卫打开中国业务大门。
大卫回到美国后还写了一篇类似见闻的文章,发表在《纽约时报》上,表达了对中国的良好印象。
从1973年起之后的15年间,大卫·洛克菲勒先后5次来到中国。除了第一次面见周恩来之外,他还两次与邓小平会面。此外,1995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赴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期间曾与大卫和基辛格会面。
生活节制有度&热衷慈善捐赠过半财产
除了驰骋商场,大卫·洛克菲勒还常常因为他以及其家族从事的慈善事业而备受赞誉。
在慈善事业方面,大卫和其家族基金会更是和中国结下深厚渊源,社科院美国所前所长资中筠在《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一文中指出,中国在洛克菲勒基金会海外投资中独占鳌头,从成立到1949年退出中国大陆,该基金会对中国医药卫生、文化教育事业进行广泛投资,几乎在每个重要领域都留下痕迹。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最大、最著名的一项事业,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191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始筹建,选址和建筑风格体现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大卫父亲小洛克菲勒的雄心。对于当时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洛克菲勒首先是财富的象征,因此这座建筑被称为“油王府”。
此外,洛克菲勒家族还曾援助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挖掘和研究项目,也是在洛克菲勒家族资助下完成。
尽管家族的慈善声誉由祖辈和父辈创造,但大卫·洛克菲勒也同样热衷于慈善事业。《金融时报》认为,大卫在拥有巨大财富情况下依然过着节制有度的生活。
美国福布斯公司估算,大卫身家32亿美元,在微软公司创始人盖茨和投资家巴菲特先前联合发起的“捐赠承诺”行动中,大卫也承诺将自己过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2015年6月,大卫·洛克菲勒在百岁生日聚会时宣布,将位于缅因州的一套名为“海豹湾”的私人房产,转给非营利机构土地花园保护协会,以后将成为阿卡迪亚国家公园的一部分。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丁磊 司贝文】全球最年长亿万富翁、美国著名银行家、慈善家、前总统顾问、101岁的大卫·洛克菲勒20日在纽约因心力衰竭于睡梦中去世。这位传奇富豪生前在美国政商两界均享有极高威望,拥有庞大的人脉关系网,晚年仍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热衷公益事业。
除了巨额财富外,洛克菲勒家族也因为慈善事业为世人所知。约翰·洛克菲勒一生捐出巨额资产用于慈善事业,他的后代也延续这一做法,家族旗下的洛克菲勒基金会长期关注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资料图)
洛克菲勒1915年生于纽约,算得上美国“衔着金勺子出生”的典型人物代表。他的祖父约翰·D·洛克菲勒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创始人,是美国第一位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早年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分别就读于哈佛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前总统肯尼迪是校友。在投身商界前,洛克菲勒的阅历就已经十分丰富:他毕业后为时任纽约市长的拉瓜迪亚当助手,有媒体形容他是“以实习生身份代行副市长职务”。二战爆发后,洛克菲勒应征入伍,因法语流利被派往北非和法国战区,负责军事情报工作。其间,他还以助理武官的身份在美国驻巴黎使馆工作。
战后,洛克菲勒回归家族事业,在大通银行任职。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洛克菲勒从助理经理一直做到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1981年退休。美国《福布斯》杂志估算,洛克菲勒离世时个人资产约33亿美元,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已名列600名之外。与21世纪的“后起之秀”相比,“洛克菲勒”这个曾经代表“美国史上最富有”的家族名号似乎有些相形见绌。
洛克菲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载入史册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