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OLED电视处于什么样的技术新加坡消费水平怎么样

技术小站:
地点:西安
时间:11月16日 14:00 - 17:00
地点:东莞
时间:11月9日 14:00 - 17:00
地点:深圳
时间:11月8日 13:00 - 17:30
地点:深圳
时间:11月2日 14:00 - 17:00
张飞电子工程师速成全集
10天掌握PCB AD画板
教你高速PCB项目整体设计
如何设计STM32单片机系统?
物联网操作系统从写到用
讲师:华清远见
讲师:林超文
讲师:郑振宇
讲师:李述铜
移入鼠标可放大二维码
oled电视与led电视有什么不同
来源: 作者:日 19:23
[导读] 在画面质量上,OLED依然要比拥有量子点技术的LED/LCD电视更出色的画质,尽管后者已经有了相当明显的进步。同时OLED电视也更轻更薄,并且更省电,同时还有迄今为止最出色的可视角度。虽然现在价格还有点贵,但是也开始慢慢便宜了。
  我们不能否认OLED作为次时代显示技术的潜力,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对于液晶技术而言几乎&招招切中要害&,目前OLED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大面板切割的良品率不高导致的成本问题。
  OLED已经完全实现了电致发光,无需背光。因此色彩可以&原生&的显示出来。而液晶因为LED发光二极管的关系,画面明显受到背光源的影响,就像画面表面被蒙上了一层白纱,影响了画质表现。换句话说,背光灯的存在不仅仅影响液晶产品的暗场表现,而是从头到尾都对画面造成了负面影响。响应时间是液晶技术动态流畅性的硬伤,而背光灯则是画质呈现的硬伤。
而在消费电子领域,OLED技术已经不是什么新概念了,从2001年开始,在手机领域就已经开始陆续有产品使用了OLED技术显示屏。而现在,LG开始将OLED显示技术在电视领域逐渐普及,因此消费者对OLED产品又重新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么OLED电视与传统的LED/LCD电视相比是否更有优势?而OLED又有哪些不足?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介绍进行一下了解和对比。
LED的全称是发光二极管。这些小小的半导体二极管,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目前LED由于相对较小而紧凑的体积,被广泛的用于照明领域,并且亮度很高,照明效果很好。但是与电视相比,LED的体积还是不够小,因此LED目前只作为液晶电视的背景光源。
OLED是什么
OLED的全称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简单的说,OLED是通过有机化合物来自发光并且保存电力。OLED电视每个像素都可以独立发光,因此可以选择性关闭,而这也是为什么OLED能够带来全黑背景的原因。
OLED与LED/LCD谁更好
如果在过去,OLED电视几乎在所有领域的表现都要比LED/LCD电视更好,不过由于最近量子点技术的出现和背光功能的改善,LED/LCD电视本身的表现要比三年前成倍的进步。现在的LED/LCD电视有更好的黑位表现,并且大幅提升了颜色效果和降低了漏光现象。因此OLED与配备量子点技术的LED/LCD电视之间的差别已经没那么大了。另外,我们的对比不仅仅只局限于画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来分别将OLED和LED/LCD进行对比。
画面显示深色的能力,可以说是画质表现众多参数中最重要的一个了。更高的黑位等级能够带来更高的对比度和更丰富的颜色。因此也会让整体的画质呈现更让然&眼花缭乱&的效果。当我们提到黑位等级的时候,OLED无疑具有统治地位,无可争议的成为了获胜者。
由于LED电视的液晶背板使用了背光照明原理,因此就算有再先进的调光技术,局部降低LED背光的亮度,可以提升LED电视的黑位等级。但是虽然进步明显,并且将背光影响降至最低,但是与OLED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OLED电视可以关闭像素点的发光功能,不会产生任何光源,因此基本上能够呈现完全的黑色。
获胜:OLED
在亮度对比时,LED电视有着相当大的优势。LED技术现在已经变得非常智能,因此再加上量子点技术的加入,已经让LED电视在亮度上做到了极致。
虽然OLED电视也很&智能&,在黑位等级和对比度上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将OLED电视的亮度调到最大,不仅会降低像素的使用寿命,同时想要再次回到黑色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过渡。
获胜:LED/LCD
虽然OLED有着天生的优势,但是LED的量子点技术可以通过改善背光的纯度,让画面在颜色准确性、颜色数量和亮度上达到与OLED同等的水平。
目前,大多数的高端超高清电视在颜色表现上都非常出色,并且未来还有更大的潜力。
获胜:平局
OLED在响应时间上要比LED/LCD电视短不少,可以说OLED是目前市面上相应时间最短的电视面板技术。因此OLED在这个方面也是绝对的获胜者,而更少的响应时间也意味着可以降低运动目标的模糊现象。
获胜:OLED
OLED再一次成为了赢家。LG生产的IPS显示屏虽然在可视角度上已经要比传统的VA液晶显示屏在可视角度上有着巨大的提升,但是依然无法与OLED面板对比,后者的最大观看角度可以达到84度。而目前最好的IPS LCD液晶面板最大观看角度也只有54度。
获胜:OLED
LG刚刚推出了一款77英寸OLED电视,而这与之前的65英寸相比已经是一种巨大的飞跃。不过LED/LCD在面板尺寸上却有更大的空间,85到90英寸的电视已经有很多不同的产品上市,甚至一些厂商还推出过120英寸的LED/LCD电视。因此,在显示面板极限尺寸上,这次获胜的是LED/LCD。
获胜:LED/LCD
LG表示,旗下的OLED电视在50%的亮度下,每天使用5小时,可以连续使用54年。而这样的承诺是否属实目前来看还无法验证,毕竟现在OLED电视问世也才不到三年时间。不过从目前来看,在使用寿命上,更传统的LED/LCD电视似乎显得更可靠一些。
获胜:LED/LCD
也许在这里,屏幕老化这个词显得有点过于严重了,对于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来说,其实基本上不会面对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CRT电视都会出现屏幕老化的问题,如果画面长时间显示同一静止画面,就会&烧屏&导致出现残影。而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屏幕后面的荧光粉涂层长时间没有获得&休息&而导致磨损,造成了&烧屏&的问题。因此准确的说屏幕老化其实就是烧屏现象。
而后来的等离子电视以及现在的OLED电视同样也要面对这个问题,荧光粉类的物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如果某个像素长时间显示同一内容,那么就会提前开始变暗,而与其它的像素相比,画面明显就会&黑&一块。不过在显示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只要我们不是故意损坏就没有问题。当然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长时间观看有电视台&台标&的频道,比如ESPN体育,那么显示台标的角落就会出现老化问题。
而LED/LCD就没有OLED要面对的这个问题,因此这次获胜的是LED/LCD。
获胜:LED/LCD
OLED面板很薄,同时不需要背光,因此OLED在厚度上要比LED/LCD更出色。同样在耗电量上也要比LED/LCD更小一些,在同样的时间内,更省电。
获胜:OLED
多年前,LED/LCD电视曾也是高价的代名词,不过以前购买LED/LCD电视的价钱现在却可以购买一台OLED电视。比如55英寸的LG B6 OLED电视售价为2500美元(约合人民币16930元),基本上处于一个慢慢降低的趋势。而包括索尼和三星的LED/LCD电视价格大约都在1700美元(约合人民币11510元)到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3540元)之间,要比OLED电视更便宜一些。
获胜:LED/LCD
在画面质量上,OLED依然要比拥有量子点技术的LED/LCD电视更出色的画质,尽管后者已经有了相当明显的进步。同时OLED电视也更轻更薄,并且更省电,同时还有迄今为止最出色的可视角度。虽然现在价格还有点贵,但是也开始慢慢便宜了。
因此总体来说,OLED电视依然要比LED/LCD电视更出色一些。但是目前来看,还是LED/LCD更有性价比一些。如何选择还得看大家的个人喜好了。
oled相关文章
oled相关下载
led相关文章
led相关下载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家庭生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家居生活,智慧家庭的新型生活理念成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庭设备将会联上网络,变得“智慧”起来,智慧家庭的概念成了这几年媒体、企业、用户关注的焦点,而...
创新实用技术专题
供应链服务
商务及广告合作
Jeffery Guo
关注我们的微信
供应链服务 PCB/IC/PCBA
版权所有 (C)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液晶电视与OLED究竟有多大差距?
[摘要]OLED由于自发光、每个像素独立照明的特性,画质效果更加出众,被人们视为等离子的替代品。
腾讯家电讯(编译:刘沙)过去10年,人们一直纠结于“买等离子还是液晶电视”,而现在,等离子已经完全退出市场,液晶领域除了LED/LCD,还衍生出量子点等新的背光技术。唯一例外的,则是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OLED技术,与液晶完全不同。从某种角度来说,OLED由于自发光、每个像素独立照明的特性,画质效果更加出众,被人们视为等离子的替代品。当然,由于成本关系,OLED电视发展至今依然昂贵,而液晶电视也不会坐以待毙,通过大量新技术来增强显示效果。那么,从各个细节方面来看,哪一种技术更好呢?虽然我们通常认为OLED代表着高画质,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所以下面,我们就来从细节方面,看看液晶电视与OLED电视的根本区别和差异。1. 亮度获胜者:液晶液晶电视尤其是LED背光电视,拥有多种背光设计,比如底部、顶部及底部、侧光式、全局式等等,相对来说拥有更高的亮度,而OLED虽然可以自发光,但亮度方面相比LED背光稍低一些。2. 黑色水平获胜者:OLED黑色水平方面,由于OLED的每个像素都是独立自发光,色彩表现更为深邃、自然。液晶电视不论是使用了哪一种背光技术,在实现局部调光时都会产生一些影响,影响黑色效果的还原。3. 对比度获胜者:OLED也许你使用过糟糕的液晶电视或是显示器,会发现其效果泛白,颜色还原极不准确,这基本上是因为对比度不佳状况造成的。另外,对比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黑色水平。虽然在电视评测中很少测试对比度项目,但相对来说,OLED能够产生更佳的对比度效果,同时没有任何晕染。4. 分辨率获胜者:平手不论是液晶还是OLED电视,目前最高的分辨率标准都达到了4K超高清标准。5. 刷新率及运动模糊获胜者:液晶相对来说,液晶屏幕拥有更高的刷新率及运动模糊处理,而目前版本的OLED普遍还存在较明显的运动模糊效果。Cnet测试发现,即便是使用了黑帧插入技术解决运动模糊状况,液晶电视的表现也普遍比OLED更好。6. 高动态范围(HDR)获胜者:液晶HDR是一种可能显著提升画质的技术,在对比度、亮度及平衡性方面均有出众表现。目前,只有极少数LED电视支持该功能,并且需要兼容HDR的影像内容(如4K蓝光)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而OLED方面,虽然已经展示了HDR技术,但其2015年机型还并不真正具备该功能。7. 色域扩展获胜者:液晶另一种今年电视所采用的广泛技术,便是色域扩展技术。比如流行的量子点,便可让电视显示出更广泛的颜色,从而实现不同的显示风格或是丰富本身色彩效果。至于OLED,目前LG技术使用蓝色、黄色荧光体及红绿蓝滤色器来创建ATSC颜色频谱,未来是否能实现色域扩展还不明确。8. 可视角度及均匀度获胜者:OLED虽然IPS、曲面屏幕等技术可以改善液晶屏幕的视角,但仍存在一些死角。OLED则不具有任何视角问题,甚至从极端的角度观看都是基本一致的。均匀度是指屏幕背光的一致性,OLED由于自发光的特性表现更加均匀,而液晶则会因为背光位置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漏光现象,尤其是大多数的侧光式LED。9. 能耗获胜者:液晶液晶电视的能耗取决于背光设置,所以LED背光设计比每个像素独立发光的OLED更加省电。据Cnet测试,使用LED技术的55英寸液晶电视年功耗成本约为14美元(约合人民币87元),LG同尺寸OLED电视则为45美元(约合人民币280元)。10. 寿命获胜者:平手任何平板电视都可能出现“烧屏”现象,也就是图像永久残留。不过,对于液晶屏幕来说这种几率很小,OLED目前也并不确定,总而言之我们不要在使用电视的过程中,显示固定的图像一整夜。至于使用寿命,不论是液晶还是OLED,暂时都没有权威的寿命数据统计,所以行业内普遍认为相差不大的。11. 价格获胜者:液晶显然,液晶电视要比OLED电视便宜地多,成本差距最高可能会达到5倍。不过,OLED电视也在变得越来越便宜,这是值得关注的。总结显然,不论是液晶还是OLED,都具有各自优势。从目前来看,OLED在图像质量、对比度等方面拥有更好的效果;而液晶电视也在努力紧追,通过HDR和扩张色域实现竞争。当然,液晶领域的机型、尺寸更丰富,价位选择也更多,相对来说更适合普通家庭。追求高端视觉享受的用户,OLED则是更好的选择。来源:
[责任编辑:yangzhao]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 &>&oled电视
  OLED技术起源于欧美,但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国家/地区主要集中在东亚,如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等。全球OLED产业还处于产业化初期。全球涉足OLED产业的企业产品主要是小尺寸无源OLED器件,真正对LCD(液晶)构成威胁的有源OLED器件,实现量产的只有少数几家公司。  中国虽具有一定的OLED产业基础,但产业链尚不完善,尤其是上游产品竞争力不强。关键设备以及整套设备的系统化技术等大都掌握在日本、韩国和欧洲企业手中。  虽然OLED产业在近几年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大有取代LCD之势,但是,OLED发展面临机遇的情况下来自技术和市场上的调整影响不小,OLED产业在前进中仍将面临不少挫折。OLED面板的生产厂商主要集中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这三个地区。
  OLED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整个结构层中包括了: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与电子传输层(ETL)。当电力供应至适当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产生红、绿和蓝RGB三原色,构成基本色彩。  现在LED电视机是边界发光的LCD(液晶显示器),它通过分布在屏幕四周的大量发光二极管将光线由独立导线传送到屏幕的中央。它使屏幕变薄了,但同时也带来了令人讨厌的可视角度问题。相反,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屏幕是由有电流通过时能够发光的有机材料组成。由于去除了背光,OLED屏幕的性能比其它竞争产品更为优越。  OLED电视机能够提供更高密度的像素和更清晰的图像,这意味着OLED屏幕能完整显示三维图像而不会象其它大多数电视机那样牺牲图像的分辨率。在OLED电视上欣赏自然风景视频时有如临窗而观,而非观看一个发光的匣子。
  1、LG。韩国LG集团于1947年成立于韩国首都首尔,地址位于首尔市永登浦区汝矣岛洞20号。年销售额高达82,096百万美元(2008年数据),全球目前拥有17万员工。是领导世界产业发展的国际性企业集团。LG集团目前在171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300多家海外办事机构。事业领域覆盖化学能源、电子电器、通讯与服务等三大领域。而LG电子是LG集团规模最大的子公司。自1993年LG电子惠州法人的成立为起点,LG集团进入中国已有19年。LG是仅次三星之后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LG集团不断向无穷的技术领域发起挑战,并致力于新技术的开发,科研开发是LG的发展重点,也是业务拓展的强大后盾。  2、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彩电、数字电视机顶盒、手机为主导,跨粤港的大型高科技企业,是中国三大彩电龙头企业之一,位列中国电子百强企业15位,共有员工两万多名。创维成立于1988年,经过二十六年的奋斗,创维已成长为蜚声国际的中国家电巨子,2006年集团年销售额达125.6亿港元,出口额持续9年居全国领先行列,成功挺进世界彩电十大品牌之列,成为中国电子百强名列第16位的优秀企业。作为连续六年深圳市纳税大户,截至2006年度,已累计向国家缴纳各项税金超过30亿余元,累计向社会各界捐助8000多万元,扶持500多家配套企业,解决约10万人就业。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全称&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最新的显示屏幕技术。  2013年12月,康佳领先众多国产品牌,率先在&10核4K创视纪&发布会上推出OLED电视,同时,康佳OLED电视还在2014年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出。康佳将掌握的10核4Ks技术与OLED电视技术相结合,两者的珠联璧合将带来非凡的体验。再次引领了超高清时代的新风潮,开创极清极智新视纪。  OLED电视机自上世纪90年代初液晶面板横空出世发展至今。液晶面板的普及程度之高、技术发展成就之大,可谓有目共睹。OLED电视机自上世纪90年代初液晶面板横空出世发展至今。液晶面板的普及程度之高、技术发展成就之大,可谓有目共睹。  OLED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整个结构层中包括了: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与电子传输层(ETL)。当电力供应至适当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产生红、绿和蓝RGB三原色,构成基本色彩。OLED的特性是自己发光,不像TFT LCD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等,被视为 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品之一。
免费量房设计
温馨提示: 为了您的利益以及我们的口碑,你的隐私将被严格保密三星放弃扩产OLED电视面板线背后真相是什么
> 三星放弃扩产OLED电视面板线背后真相是什么
三星放弃扩产OLED电视面板线背后真相是什么
编者按:OLED在显示密度、可视角度、轻薄程度上都优于液晶显示技术,然而其制作工艺复杂、良品率低以及价格高又导致其市场接受度不高。虽然三星已经否认放弃扩产OLED电视面板生产线的传言,但是OLED电视面板产能难以上量,显然是该传言的关键诱因。
  业界纷纷传言,“放弃扩产生产线及研发”,在此传言的基础上,业界又传出大陆国产彩电企业将抛弃,转向与LGD在电视领域的结盟,业界专家却称不可能放弃研发。三星是否放弃OLED生产和研发,一时众说纷纭。受传言的影响,三星也站出来对这一信息予以否认。那么三星放弃扩产OLED电视面板产线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本文引用地址:
  三星放弃OLED电视面板产线的技术因素分析
  目前,大尺寸OLED显示面板的两种技术路线一时难分优劣,一种是“LTPS(低温多晶硅)背板+RGB(红绿蓝)OLED”的技术。目前,三星利用这一技术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上取得成功,并在全球OLED手机屏上处于垄断地位。这也是三星到目前为止唯一坚持在大尺寸OLED上采用LTPS技术路线的原因。另一种是“Oxide(氧化物)背板+白光OLED”的技术,主要以LGDisplay企业为首的研发阵营。目前,这一技术在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上良率提升很快,为市场上的OLED电视售价下降带来可能,并且LGD开始大张旗鼓地推广OLED电视。
  由于三星在OLED显示面板领域的研发,一直坚持“LTPS背板+RGBOLED”的技术路线,虽在中小尺寸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但在大尺寸OLED显示面板研发上一直难以突破技术瓶颈,导致产线良率低,成本居高不下,研发方面一直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
  据专业人士介绍,RGBOLED技术是把红、绿、蓝有机发光体在玻璃面板上水平蒸镀,由于在蒸镀时必须要使用面罩,在做大面板时因为重力会造成面罩下沉及混色等问题,因此不适合实现大屏幕和高分辨率。
  另外,到目前为止OLED最大的问题是蓝色OLED物质的寿命短。为了修复蓝色OLED的缺陷,可以稍微多蒸镀一点蓝色OLED物质,但导致的结果是RGB构造中的色彩歪曲现象。
  以LGD主导的“Oxide(氧化物)背板+白光OLED”的技术(也称WRGB技术),则是把红、绿、蓝有机发光体在玻璃面板上垂直蒸镀,使二极管整体发白光通过色彩提纯技术来表现色彩信息的方式。此方式在蒸镀有机物时由于不使用金属面罩,所以不管面板的大小如何都可以均匀的蒸镀有机物,生产性很高,是适合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及呈现高清晰度的技术。并且WRGB技术是通过垂直蒸镀红、蓝、绿色OLED进行色彩提升的构造,所以蓝色OLED的寿命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经过比较,WRGBOLED的优势逐渐显现。资料显示,初期为了找到更优秀的技术,LG同时研究了RGB和WRGBOLED两种方式。在2010年分别用RGB和WRGB做出15英寸产品并反复比较,研究的结果是确认了WRGBOLED的优秀性,从此集中研究WRGBOLED至今。
  而三星放弃对RGBOLED技术开发的传闻,三星方面并未对此正面回应,仅表示今年OLED电视市场相比去年将萎缩,而UHDTV市场将扩容。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三星放弃RGBOLED技术并不是没有可能性,从技术层面可见一斑,引起这场战争的因素并非市场,而是技术。
  三星放弃扩产OLED电视面板的市场因素分析
  众所周知,OLED电视面板一直是平板显示产业界所要进取的目标之一,而韩企的三星在中小尺寸OLED显示面板市场攫取了巨大的利润,并在研发OLED电视面板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但由于技术问题,一直在良率、成本等方面难以得以突破,迟迟没有量产的产线投产,但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却日新月异,特别是UHD显示技术及市场容量的发展和LGD在大尺寸OLED显示面板领域的突破,急于寻求出路的三星,此次传出放弃扩产OLED电视面板产线也在情理之中。
  三星暂缓OLED电视面板扩产计划,不排除三星更换大尺寸OLED面板技术路线的可能性。但对于三星放弃建OLED电视面板厂计划的传闻,三星(中国)相关人士表示,三星没有这一计划(指放弃建OLED电视面板厂)。据DisplaySearch分析师吴荣兵分析,三星只是暂停今年新增OLED产能的计划,没有放弃(未来扩产),这有可能被外界误读。三星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上盈利不错。原计划今年对一条8代液晶面板线进行产能改造,将非晶硅改为OLED,生产大尺寸OLED面板,支持OLED电视业务。三星暂停这一计划,意味着目前还有技术挑战。
  在OLED电视面板研发方面,群智咨询李亚琴也认为,外界的解读不准确。三星在8.5代线上,每月还有1万片OLED面板的产能,产品应用于三星的AMOLED电视,这个产量和技术试验不会停止。李亚琴也提醒,三星暂停OLED电视屏扩产计划,意味着OLED电视的市场化进程低于预期。
  LGDisplay全球推广总裁崔东元在今年4月表示,LGD的OLED面板良率已提升至七成,今年下半年第二条生产线将投产。而三星面对着LGD竞争对手在大尺寸OLED显示面板的突破,已经对自身研发的RGBOLED技术产生了质疑,在良率低,高成本下,继续扩产将冒巨大的市场风险,放弃OLED扩产暂时转向UHD市场也有充分的理由。
  不过对于三星放弃OLED扩产的传闻,让三星供应链厂商受到重挫。美国OLED材料供应商UniversalDisplay股价闻讯重挫。因电视价格战竞争激烈,三星新一代OLED电视面板生产效率此时又难以提升,使得三星打了退堂鼓。其实,三星去年于美国首度推出OLED电视时,就已因为定价每台高达14700美元而吃足了苦头。
  在大尺寸显示面板领域,无论是液晶显示技术还是OLED显示技术,在电视、显示器等大尺寸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三星在大尺寸OLED显示面板领域的研发遇阻,竞争对手LGD又虎视眈眈,市场不会等人。目前,三星和LGD在OLED电视领域争夺的对象就是大陆的众多品牌电视厂商,两者在这一轮的比拼中,特别是三星放弃OLED电视面板产线的传闻,让国产品牌电视厂商开始倾向于LGD。
  国内品牌电视厂商受LGD面板技术支持,纷纷在市场上试水OLED产品。据了解,目前创维、康佳、长虹等整机企业的OLED电视均来自LGD的WRGBOLED技术。LGD生产的OLED面板除了供给LG,还供给创维、康佳、长虹等国内整机厂使用。其中创维及康佳将兼顾曲面及直面两款OLED电视,其余企业则重点放在曲面OLED电视上。
  据创维彩电事业本部总裁刘棠枝介绍,创维OLED电视均采用LGD的面板,原因之一就是三星32英寸以上大屏OLED面板尚未量产,因此无法满足创维OLED电视批量上市的需求。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对于未采用三星OLED面板的原因表述的更为直接:技术不成熟,太贵。
  此外,在市场方面,中国五大主流彩电企业均表示将批量上市OLED电视,LG方面称期待在全球平板电视市场占据首席的中国本土电视厂商跟LGD合作,主导作为下一代电视的OLED电视市场;三星方面的姿态则略显冷淡,并表示OLED电视可能需要3-4年,甚至5年的时间才能被大规模接受和采用。
  所以三星将暂停扩展OLED产线,转攻LEDUHDTV市场。
  目前,OLED电视市场的“决斗”依然在进行中。
  OLED电视面板产能难以上量成三星放弃的关键诱因
  不可否认,OLED作为今年以来迅速蹿红的新一代显示技术,在显示密度、可视角度、轻薄程度上都优于当前主流的液晶显示技术,然而其制作工艺复杂,市场化程度低以及价格优势不明显等因素使得OLED电视上不了量,仍处于观望期。
  目前,上游面板企业能够生产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的仅有三星和LGD两家,虽然三星已经否认放弃扩产OLED电视面板生产线的传言,但也暴露出了OLED上游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据悉,OLED是行业共同关注的未来显示技术方向,目前来看受制于一些关键技术、成本及良品率偏低等因素影响,面板规模性应用及大尺寸产业化尚有较长一段进程。
  据奥维咨询统计,目前只有LGD向中国供应大尺寸OLED面板,但整体供应规模较小,预计未来供应量将达到6-8万片。未来2-3年将呈现OLED技术与当前主流TFT-LCD技术并行状态,短期内OLED还无法替代液晶电视。
  对于三星放弃OLED面板生产的传言,相关人士指出,就OLED的技术而言,三星在行业中是最领先的。尽管三星没有量产大尺寸的电视面板,但它在手机的OLED屏上仍然是出货量最大的厂商。
  另据了解,OLED电视仍处于起步阶段,OLED是一项繁琐的技术,这些电视都基本还处于原型阶段。不过,即使不是,扩大生产仍然是巨大的挑战。你不能几天之内就建立一个OLED电视生产线。这需要时间和资本打造模具和机器,这将付出巨大成本。这些厂家不能冒险深陷债务危机而加速OLED生产。当企业变得过于乐观,建立新工厂,他们的金融风险就将增加。
  结论:OLED电视普及仍待时日
  虽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被业界公认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并被其弯曲的外形和超薄的机身吸引,并感叹OLED技术的新奇,但超高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目前,广为人知的OLED电视产品即以LGD为代表的家电企业推出的。虽然OLED是未来的显示趋势,但显而易见其价格是导致OLED电视难以普及的因素之一。以55英寸电视为例,目前LG55英寸OLED电视在京东商城售价为29999元,而同尺寸的海信、创维、TCL等主流国产品牌的LED电视在京东商城价格为元不等,OLED的价格大约是国产LED电视的6倍左右,这势必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OLED电视的选购,也自然成为OLED电视推广的第一大障碍。
  良品率是衡量面板生产线成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掌握OLED面板话语权的LGD高管近期透露,OLED面板良品率现在已经接近70%,但业内对这一数字不无质疑,认为一年前该数字还仅仅是百分之十几,一年之间提高到70%,除非是期间攻克了较大的技术难关,但LGD并未给出较为详细地消息。良品率偏低直接导致OLED电视成本居高不下,终端消费市场自然水涨船高,大多数消费者依然无法接受高价格。
  另一个就是OLED电视的寿命问题,采用在手机显示屏中的OLED可以维持5千至1万个小时,而OLED电视必须至少维持3万至5万个小时。此外,在刚刚使用OLED电视机时,图像质量应该不成问题,关键在于高水平的图像质量能维持多久。诸如此类的技术难题尚需攻克,OLED才能有质的飞跃。
  随着索尼与松下宣布退出OLED的研发,OLED阵营的圈子又瘦身了,索尼和松下的退出并不意味着其不看好OLED的未来,而是因为OLED技术难度太高,相关技术的研发需要投入太多成本,这对于电视业务一直萎靡不振的日企来说无疑是难以承担的。没有众多企业的集思广益,单靠一两家企业带动,想在推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未来中国企业在OLED领域绝不逊色,京东方5.5代OLED面板线即将量产,华星光电的OLED线也在积极探索。
  不过,韩企三星、LGD在OLED电视方面所走的研发之路,给中国本土面板企业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可以让本土面板企业在研发OLED电视领域少走很多弯路。这正如华星光电AMOLED开发部科长曾志远所下的推断:虽不排除三星在大尺寸OLED上转向白光OLED的技术路线。但三星很早就签订了Oxide技术的专利授权,且这方面的研发也不少。如果三星“转向”,将使中国企业对OLED的技术路线看得更清晰——大尺寸用氧化物技术,中小尺寸用低温多晶硅技术。
激光二极管相关文章:
分享给小伙伴们:
我来说两句……
最新技术贴
微信公众号二
微信公众号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gdp处于均衡水平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