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冰水可以吸收多少空气温升热量计算公式中的热量在冰箱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2005o沈阳)吃雪糕解热是因为雪糕在熔化时______热量;从冰箱内取出一瓶冰水,过一会儿在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是______现象.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吃雪糕解热,是由于雪糕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2)从冰箱内取出一瓶冰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瓶子凝结成小水滴附着在瓶子外壁,属于液化现象.故答案为:吸收;液化.
为您推荐: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是个吸热过程;(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个放热过程.
本题考点: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区分以及吸放热情况,判断物态变化的类型关键是分析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
扫描下载二维码一块2.5千克的铝块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从10℃上升了36℃.若铝块吸收的热量为81000焦.问:(1)铝块的比热容为多少?(2)如果马上将此铝块放入冰箱.5分钟后发现温度下降了24℃.问此过程中冰箱里的空气吸收的热量为多少焦?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一块2.5千克的铝块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从10℃上升了36℃.若铝块吸收的热量为81000焦.问:(1)铝块的比热容为多少?(2)如果马上将此铝块放入冰箱,5分钟后发现温度下降了24℃,问此过程中冰箱里的空气吸收的热量为多少焦?
分析:(1)已知铝块的质量与初末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由热量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铝的比热容.(2)铝块释放的热量等于空气吸收的热量,由热量公式可以求出空气吸收的热量.解答:解:(1)∵Q=cm△t,∴铝块的比热容:c=吸m△t=≈1.25×103J/(kg?℃);(2)空气吸收的热量等于铝块释放的热量:Q=Q放=cm△t=1.25×103J/(kg?℃)×2.5kg×24℃=7.5×104J;答:(1)铝块的比热容为1.25×103J/(kg?℃);(2)冰箱里的空气吸收的热量为7.5×104J.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比热容、空气吸收的热量,应用热量公式即可正确解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物理
4、如图所示,是常见物质的密度,其中液体酒精的密度为
kg/m3,其物理意义是:,若将一块金属铝切去2/5,则剩余部分铝块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反映了密度是
的一种属性.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02年中考物理必备一本全
(1)一块体积是0.5,密度为0.4×的木块的质量是_____(填写以下选项中的序)
A.200千克B.200牛C.800千克D.800牛
(2)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5,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______倍(填写以下选项中的序号)
A.0.8倍B.1.25倍C.0.2倍D.5倍
(3)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物重,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千克,则所需铝的质量是______(=7.9,=2.7)(填写以下选项中的序号)
A.35.5千克B.54千克C.104千克D.158千克
(4)一定质量水结成冰后(冰的密度为0.9×),则____(填写以下选项中的序号)
A.密度减小了B.密度减小了
C.体积增大了D.体积增大了
科目:初中物理
(1)一块体积是0.5,密度为0.4×的木块的质量是_____(填写以下选项中的序)
A.200千克B.200牛C.800千克D.800牛
(2)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5,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______倍(填写以下选项中的序号)
A.0.8倍B.1.25倍C.0.2倍D.5倍
(3)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物重,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千克,则所需铝的质量是______(=7.9,=2.7)(填写以下选项中的序号)
A.35.5千克B.54千克C.104千克D.158千克
(4)一定质量水结成冰后(冰的密度为0.9×),则____(填写以下选项中的序号)
A.密度减小了B.密度减小了
C.体积增大了D.体积增大了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2008初中物理中考模拟练习题(一)&(120分钟,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名磁极&,异名磁极__________。&  2.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  3.1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_____帕。(保留2位有效数字)&  4.绸子跟玻璃棒摩擦,一部分电子从_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_上,使玻璃棒带__________电。&  5.1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30库仑,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是__________安培。如果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伏特,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_欧姆。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__欧姆。&  6.搬起一块质量为25千克的石头,至少需要__________牛顿的力。&  7.一块石头在空气中称,重1.2牛顿,浸没在水中称,重0.71牛顿。由此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牛顿,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千克。&  8.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9.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时,入射角的大小一定是__________。&10.如图1-1所示,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圆筒状容器,内装有质量相同、密度分别为的液体将两支相同的密度计放入液体,都浮在液面上,   (用“>”、“<”或“=”号连接)  1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用动力臂150厘米、阻力臂30厘米的撬杠撬起3000牛顿的石头,所用的动力至少要__________牛顿。&  12.一只灯泡接在照明电路中,通过灯丝的电流强度是200毫安,通电1分钟电流做了__________焦耳的功,有__________焦耳的电能转化成了热能和光能。&  13.重500牛顿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00牛顿的水平拉力,使重物沿拉力方向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前进10秒,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_焦耳,功率为__________瓦特。&  14.用一根刻度尺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测出数据为3.52厘米,则准确数是__________厘米,估计数是__________厘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_。&  15.把1吨水从16℃加热到100℃需要吸收__________焦耳的热烧__________千克烟煤(不计热量损失)。&  16.物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原因是分子间距离很__________,相互作用力__________,绝大多数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__________的振动。&  17.选用保险丝的时候,应该使它的额定电流__________电路上最大的正常工作电流。&  18.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二、连线题(5分)  电动机 & & & & & & & & & & & & & & & &电磁感应三、选择题(15分)将正确答案填在(??)内&  1.下列哪种自然现象是凝华生成的? (??)  2.甲灯标着“220V 60W”,乙灯标着“110V 100W”,丙灯标着“36V 40W”。下列三个问题中可供选择的答案有:  3.如图1-2所示,物体M静止在水平桌面N上,则 (??)  4.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把一个正方体,保持侧面竖直地浸没在液体里的不同深度处,则 (??)6.如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K闭合时,电灯L恰好正常发光。若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 (??)A.安培表示数变小,灯L的实际功率变小,小泡变暗7.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R1=10,R2=20,把他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在相同时间内,R1和R2的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四、判断题(6分)&  1.使用简单机械的好处是一定能省力。 (??)五、作图题:(11分)&  1.如图1-4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重15牛顿,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  (O为支点)  3.画出平面镜前一点S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  4.完成下列光路图。  5.标出图1-8中的磁感线方向。  6.图1-9中小磁针静止,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正负极。六、实验题(12分)&  1.测定某块矿石的密度。图1-10所示为用天平称矿石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用量筒测矿石体积的情况。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在光屏上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与焦点间时,在光屏上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的实像,人的眼睛要看烛焰的放大、正立的__________像,人必须和烛焰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前两空选填 “放大”、“缩小”,“倒立”、“正立”。后一空选填 “同侧”、“两侧”)。&  3.在虚线框中画出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如图1-11是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伏特表和安培表的示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__________伏特,额定电流是__________安培,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瓦特。七、计算题(13分)  1.在一铝壶里(铝壶吸热不计)装了2千克的水,把这壶水从&    3.在图1-12装置中,物体m=10千克,在F的作用下,m以0.4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10牛顿。求: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一瓶冰水可以吸收多少空气中的热量
一瓶冰水可以吸收多少空气中的热量在冰箱冰了一瓶水.想来房间里降温,那么,这样的瓶水可以吸收多少热量啊
一瓶水大约500ml由于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C),吸收的热量大约4万J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一瓶冰水可以吸收多少空气中的热量》相关的作业问题
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克Na2CO3 + BaCl2 = BaCO3↓+ 2NaCl 106.197X .3.=X/3.94X =2.12(10-2.12)/10=78.8%
消石灰是白色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小,直接加入消石灰的话,无论是否变质都会析出白色沉淀(没变质时由于溶解度小,消石灰量过多,没有全部溶解,而残留白色固体,即白色沉淀;变质时一部分反应生成CaCO3沉淀,还有一部分与没变质时一样也剩了下来)我们用Ca(OH)2就是想通过看它是否产生沉淀来判断是否变质,但消石灰无论是否变质
没有图,等到天亮我们也帮不了你,洗洗睡吧,明天去问老师 告诉我们生产了3.94g沉淀,是个信息Na2CO3------BaCO.94 X=2.12g 可知有Na2CO3 2.12g 也就是样品中有2.12g 那么NaOH质量20-2.12=17.88g 质量分数 17.88/20=89.4%
亲,你找的满意回答一定要看清楚别人的题目,那第二个答案好明显是酸滴定碱的指示剂变化.这个答案不是这道题的.2.不同 (错误)用酚酞为指法剂,消耗掉NaOH是就变色了(红变无)(正确)甲基橙要在消耗掉Na2CO3 后才变色,橙变红(偏大)然后第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酚酞的数据是偏大的.楼上的高手都有详细解答.1.吸收二氧化碳,
A、稀硝酸既能和生成的碳酸钠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在除去碳酸钠的同时氢氧化钠也发生了化学变化,不能用这种方法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B、蒸发到最后留在蒸发皿中的固体物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不能用这种方法除去氢氧化钠中的杂质碳酸钠.C、盐酸既能和生成的碳酸钠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在除去碳酸钠的同时氢氧化
氢氧化钠变质后的产物是碳酸钠,本题要验证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故如果检验出了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即可说明该氢氧化钠已变质;A、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是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用酚酞试液无法检验;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加入澄清石灰水可通过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检
你是用装置丙的数据算的,是等于76.67%但是题目中已明确说明用装置丁的数据来算,因此答案是80%
下垫面吸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若少的话,不是意味着它反射到大气中的热量多了,这些光能(短波辐射)空气并不能吸收,直接辐射到太空中去了.空气的升温主要是被地面烘热的(长波辐射).地面吸收的热量少,温度低,对它上方的空气加热效果就差.
万物都具有热传导性,只是不同的物体的比热容不同而已.比热容大的吸收同样的热量,本身升高的温度不大.空气中的热量也会传到金属里去,但是金属的比热容也不算小,金属的温度变化不大,人一般感觉不到.
应该是吸二氧化碳,才会有所影响.吸氧气,不会有什么影响.
把“万能瓶”装满水,然后从长的导管通入该气体,将气体从短导管排出,这样,瓶子里收集的就是该气体,并且不会与空气接触.
加入稀盐酸有气泡Na2CO3+2HCl=2NaCl+H2o+CO2加入适量石灰水Na2CO3+Ca(OH)2=2NaOH+CaCO3(沉淀)
好多动物不常饮水,是因为它们所吃的食物中含有水分. 再问: 真的吗?谢谢!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因为他们通过呼吸吸收了空气中的水)是错误的?望解答,谢谢! 再答: 依靠呼吸吸收的水分极其有限,而且呼气也会丢失部分水分,跟吸入的差不多,所以总量没有吸入。另一方面,只有消化道才能给身体补水,呼吸道没有这个功能。
吸收二氧化碳,溶液中有碳酸钠.如果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反应产物为氯化钠,应该没有影响.如果以酚酞为指示剂,反应产物为碳酸氢钠,相当于有一部分氢氧化钠没有参与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钙体积变大,结果偏大.
C NaOH溶液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钠.首先加入盐酸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2气体,我们肉眼可以看到,但是因为NaOH溶液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要加入过量稀盐酸,保证能有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主要是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膨化食品由于多孔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地变软.
A、澄清的石灰水主要成分是Ca(OH)2,发生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可观察到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B、发生反应Na2CO3+Ba(OH)2═BaCO3↓+2NaOH,可观察到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C、发生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可观察到白色沉淀,故选
A选项,无论是氢氧化钠还是碳酸钠都是碱性物质,都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B选项,碳酸根离子可以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选项,不反应无霜冰箱和有霜冰箱有什么区别?无霜冰箱好吗?-中国建材采购网
无霜冰箱和有霜冰箱有什么区别?无霜冰箱好吗?有霜
原理:采用空气自然对流的降温方式,由蒸发器通过热量传递吸收食品或室内空气中的热量而使其冷却降温。
优点:耗电量相对较低,价格较低,噪音低,食物水分流失慢、有味。
缺点:制冷速度慢、箱内温度不均匀、冷藏内胆后壁和冷冻室蒸发器上易结霜,除霜麻烦。
原理:冰箱所有温室采用强制空气对流降温的方式,蒸发器集中放置在一个专门的制冷区域内,依靠风扇吹送冷气在冰箱内循环来降低箱内温度。
优点:制冷速度快,而且均匀,食物冷冻得快,不串味保鲜好,实现无霜。
缺点:耗电量大,噪音大,食物水分流失快。
无霜冰箱又叫风冷式冰箱。内装有一翅片式蒸发器和一套风道循环组件。风扇将通过蒸发器冷却后,箱内空气形成上下循环,达到制冷的目的。由于吹进的是冷气流,不会导致从储藏的食品中吸收水份而结霜。所以风冷式又叫无霜式,其实无霜只是内壁表面没有霜,蒸发器表面仍然结霜,只不过无须手工除霜而是自动除霜。采用冷气强制循环式进行制冷。
自动除霜,冰箱的蒸发器由于不和食物直接接触,可通过加热系统对蒸发器短时升温,融霜后马上恢复制冷,冰箱内的温度波动极少,既便利又不会影响食物的冷藏质量。大数无霜冰箱都是双开门的大容积冰箱,而消费者在选购时,还可以注意一个小细节,看冰箱的型号是否有字母"W",通常这个"W"就是无霜的意思。日本市场及欧美市场大部分都是无霜冰箱,而在中国国内市场上对开门以上的高端冰箱多采用风冷无霜技术以达到大空间内冷气迅速循环。
600){this.width=600}"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jiancai365.cn/news/8.jpg">&
大家在购买时不要一味的听从销售员的建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大多数的人还是想要家里的家电使用起来更加的省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好,家里的家电不断,那么家电多了用起电来怎么省都省不掉,那可不一定哦,有什么新鲜的花招么?今天我们主
随着家电行业的不断发展,家电产品的不断生产,给人们带来的了不少的方便,但是很多新的电器产品对于部分人来说使用起来有些困难,养生壶就是其中一种,那么养生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现代社会,吹风筒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电器,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吹风筒也有了很多种类型,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所以我们在选购吹风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那么有的朋友就会问了,到
料理机是集打豆浆、磨干粉、榨果汁、打肉馅、刨冰等功能于一身,对于制作果汁、豆浆、果酱、干粉、刨冰、肉馅等均能轻松应对。料理机就相当于是榨汁机的升级产品,从以前的智能榨果汁到现在的搅
说起来健康长寿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那在家居生活中有些东西我们该怎么样使用家里才能跟着长命百岁那?今儿就来说说什么东西我们合理的使用才能让我们全家长寿,说来也奇怪,为什么它就能让我
微波炉是当之无愧的'家用电器辐射污染之王',不仅辐射强度高,而且辐射范围可以广达7米,可谓'一人使用,全家遭殃'。与其它电器相似,微波炉在启动和关闭时辐射强度是最高的
Diliffey狄利菲新风电子净化机CC-XF450-DX
关键词:新风空气过..
济南热水器维修维护服务中心, 我们一直在努力,希望能给您,提供既快捷又周到的专业..
济南热水器维修维护服务中心, 1999年成立至今,一直追求“服务零缺陷,客户10..
济南热水器维修维护服务中心,是一家家电协会的会员维修中心,是专业维修电热水器、燃..
济南热水器维修维护服务中心,1999年成立至今,一直以“客户满意是我们最大的骄傲..
【经营理念】诚信为民,服务为本是“中心”维修人格的标志。
   【服务标准】以..中考物理指要1-4_甜梦文库
中考物理指要1-4
专题训练一考点指津本专题为声现象,知识掌握基本要求:声现象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不同介质的传声性能与传 声速度不同及传播特点;了解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知道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了解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方法. 中考命题热点: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回声测距;实际问题中声音三要素的识别;练习测试一、填空题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 ,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大. 好. 高. 中传播; 不同来加以辨别.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3.声音在介质中以___ _____的形成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 1531 m/s) ,这种方法能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3s,收到回波信 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5.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 运动员的成绩,则 约为 s. 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 11.3s,则乙记录的成绩6.某汽车以 10m/s 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下嗽叭,经 4s 钟听到 回声.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 7.频率为 m. Hz 以上的声音为超声波. dB 以上, Hz 以下的声音为次声波;频率为8.噪声强度如果在dB 以上,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休息,如果在长时间会造成对人的听力的伤害. 9.2005 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 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 感受音乐的节奏, 因为声音是由 生的。 产 二、选择题 10.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11.人在池塘边的脚步声会吓跑附近水域的鱼,声音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A.岸――空气――水――鱼 C.岸――空气――鱼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 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B. “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 C. “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 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 14. 信息 1 :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 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 信息 2 :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 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 请综合 1 、2 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 C.声音在墙壁内传播 16.医用听诊器的作用是 A.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减少声音的分散 B.使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D.缩短听者距发声体距离 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D.利用回声加强原声 ( ) ( ) ( ) ( ) B.空气――水――鱼 D.岸――水――鱼 ( ) ( ) ( ) 17.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A.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 C.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 D.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18. 有些地方, 可以看到图 1-1 所示的标志牌, 它表示的意思是 ( A.该地有乐队,可以出租 B.道路弯曲,注意行车安全 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19.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 ) ))图 1-120tA B C扬 州20kmD三、实验与探究题 20.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 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小明 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材料 距离 衣服 较长 锡箔纸 长 泡沫 短 材料 响度 衣服 较响 锡箔纸 较响 泡沫 弱21.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学习声音之后,小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 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孩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①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②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③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 1-2 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图 1-2 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祛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 A 、B 两个三角形柱状小 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改变 A 、B 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 A 、B 间的距离越长,音调 越低. 小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李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 种研究方法是 . . (2)小李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 A、B 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 (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 (4)请你将小李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 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 22.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 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 波,靠这 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 现声音的 ② 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 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 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 20Hz ,而人的内 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 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 A 、B 中① 和② 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② (2)文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左右, 声具有 . (3) 从短文 C 中可以看出, 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 (4)短文 B 中所填的物理量和音调之间的关系是 四、应用题 2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 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 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① 专题训练二考点指津本专题为物态变化,知识掌握基本要求:物态变化会用温度计测温度;能区分不同的物态变化,理解物态变化的条件;能解释生活及自 然界的单间现象;能识读有关物态变化的图线. 中考命题热点: 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表的正确使用与注意事项;结合社会热点、生活问题考查物态变化 知识,倡导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练习测试一、填空题 1.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几滴红墨水,会观察到 均匀,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10 20的颜色较快变得 .2.图 2-1 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 ,乙的示数为20 10.甲 图 2-1乙3.某人在配制酒精溶液时,把 10ml 的酒精倒入 10ml 的水中,摇晃混合后发现总的体积 小于 20ml.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来吸收大量 形成的(选填物4.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 ,这是水蒸气 态变化的名称);5.防“非典”期间,常用消毒液加热熏蒸的办法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从物理上说, 对消毒液加热是为了 ,弥漫到空气中是一种 现象. 的办法使它变成液态装入打火机的. 后是 效应. .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的6.气体打火机的燃料是丁烷气体,是用 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是 8.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 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 而成的 .7.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会听到“嗤嗤”的声音,同时看到水面上方出现的“白气” ,9.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温度(℃)10.如图 2-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 种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过程中吸热,温度 寒冷的冬夜, 门窗玻璃 . 现象; 现象. 侧出现冰花, 这是 ℃,甲在熔化60 50 40 30甲乙11.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12. 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 而来的.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 夜晚温度迅速降到 0℃以下, 水蒸气会直接 成小水珠附 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图 2-2时间(min).深秋或冬天, . ,成固态的小晶体, 这就是 和13.复习课上,老师写下一副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对联.上联: “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 降” 下联: 盘内水冰, ; “ 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 反映的一共性是 二、选择题 1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 A.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白墙变黑,且刷不净 B.在一杯水里滴红墨水,过一会儿全杯水都变红 C.打开装香水的瓶盖,香味四处飘逸 D.煮稀饭时,米粒在沸腾的水中翻滚 15.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2℃; 用它测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 103℃.如果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 19℃, 那么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A.16.2℃ B.18.1℃ C.19℃ D.20℃ ( ) ( ) ( ) .16.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主要原因是 A.泥沙分子间的引力小于斥力 B.泥沙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剧烈 C.植被破坏,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加快,土地荒莫化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如图 2-3 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 由图可知 ( )温度图 2-3时间A.一定是表示某种固态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B.一定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C.可能是表示某种固态非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D.可能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18.如图 2-4,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至水沸腾,然后再将盛有某种液体图 2-4 的试管插入沸水中,结果,一会儿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由此可以判断 ( A.试管中的液体也是水 B.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C.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 D.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19.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 这样做是为了 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 A.盐水可使冰的熔点降低 C.盐水可使冰的温度升高 B.盐水可使冰的熔点升高 D.盐水可使冰的温度降低 ( ) ) ( )20.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雪很快融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为了21.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A.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C.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 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三、实验与探究题 22.如图 2-5 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 细玻璃管口喷出. (1)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 ,这 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是 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线,观察图像并回答: (1)合金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 (2)这种合金是 晶体” ) (3)合金的熔点是 ℃ 状态. (4)图中 BC 段表示合金处于 ;240 220 200 A 180 图 2-6 B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 .图 2-5,过一会儿手会感到玻璃片变热; (2)分析、归纳上23.如图 2-6 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温度(℃)物质(填“晶体”或“非D C时间 (min) 1 2 3 4 5 6 7 8 9 1024.阅读下列文字,完成表格内的填空. 缥渺的雾, 晶莹的露, 凝重的霜 , 轻柔 的雪, 同样的水分子, 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 物态可以变化, 犹如生活需要色彩. 文中句子 晶莹的露 凝华 物态变化 吸、放热情况25.阅读下列资料,思考、解决资料后面的问题. 资料:1 如图所示,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 、压缩机 、冷凝器 、毛 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致冷剂氟利昂(一种既容易汽化 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蒸发器中迅速蒸发 ① 热,使冷冻室内温 度 ② ,气态的氟利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 热,液态的致冷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图 2-7此致冷剂液化 ③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 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1)在资料的① 、② 、③ 三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 量有问题.你认为他的怀疑有道理吗?为什么? (3)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那么在室内多放几台打开冷冻室门的冰箱能不能降低室内 温度? 26.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 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 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 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 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 27.右图 2-8 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进行,每分钟供热不变).根据图象可知: 这 种晶体的 名称是 是 体处于 质的温度是 是 钟. ,液态名称是 物体处于 ,其熔 点 ,加热 2 分钟 140 120 D E 100 80 60 40 20 B C 0 20 1 2 3 4 5 6 7 8 9 40 A 图 2-8 F 为水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 成小冰晶或温度(℃);②;③.(2)小明发现家里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的质成小水滴,这些小冰状态,加热 6 分钟时,物 状态,加热 8 分钟时,此物 , 此时进行的物态变化 分 ,这种晶体熔化经历了时间(分) 专题训练三光现象考点指津透镜及其应用本专题为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掌握基本要求: 了解光的色散;了解光的三原色;了解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常识性应用;知 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解释相关的光现象;知道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平面镜成 像特点;了解虚像的概念;知道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 距和主光轴;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 像和成虚像的条件;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中考命题热点: 光的色散说明了什么;不同颜色物体透光和反射光的特点;红外线热效应大、紫外线 能使荧光物质感光;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利用光的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解释简单现象;根据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画光路;根据 光的折射规律画光路图;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练习测试一、填空题 1.电影、幻灯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是利用 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画面. 2.人在河岸上观察到水中有白云,这是由于光的 鱼,所看到的鱼的位置要比它的实际位置 的 现象造成. 度.光电转换接收器 S2 S1使剧场里各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 现象造成的;如果观察水中的 (选填“深些”或“浅些”),这是由于光3.水平桌面上放着一块平面镜,一只小球沿桌面向平面镜滚去,结果人从平面镜中观察 到小球的像是竖直向下运动的.由此可知,平面镜与桌面的夹角是 4.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 图 3-1 所示:光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 视的液面发射一细束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 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器接收; 光 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 器显示出来. 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 的光点从 S1 点移向 S2 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 面是 有没有关系?答 (选填“上升”或 “下降”; ) . (选填“有”或“没有”. )液体 图 3-1 光束发射器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 S1 和 S2 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的距离 5.如图 3-2,MM′是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光从空气射到水面 时既发生反射也发生折射.由图可知,A0 是 光线,OC 是 光线,∠N′0C 是 光线,OB 是 角.6.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两岸风景如画,上午七八点钟的时候, 某同学想用照相机拍一张带有水中倒影的风景照片, 那么该同学 应站在河的 光的 岸(选填“东”或“西”)拍摄,这一选择是根据 规律而作出的.图 3-2二、选择题 7.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 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 ( )ABCD8.如图 3-3 所示,用手电筒 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 观察 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A.光射到像上,所以像变亮了 B.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所以像也变亮了 C.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像变亮了 D.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变亮了 9.在照相机中,胶卷(底片)相对于镜头的位置,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一定在大于镜头 2 倍焦距的地方 B.一定在大于镜头焦距、小于镜头 2 倍焦距的范围内 C.一定在小于镜头焦距的地方 D.胶片与镜头的距离没有限制,可以任意调节 10.如图 3-4 是一种被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 时什么也看不见, 斟上酒, 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 下 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 )图 3-4 图 3-3()()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 11.如图 3-5,用自制的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 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②薄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也 可能是缩小的;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 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 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这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 D.③④ 图 3-512.蜡烛处在凸透镜前 2 倍焦距以外,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若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一些 (距离仍大于 2 倍焦距) ,要想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下列所述做法和观察到的像的情况 正确的是 A.将光屏稍远离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大些 B.将光屏稍远离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小些 C.将光屏稍移近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大些 D.将光屏稍移近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小些 三、作图题 13.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以使一细束光的光路发生如图 3-6 的改变.请在图 3-7 (A) (B) (C)中分别画出示意图. ( )A图 3-6B图 3-7C14. 如图 3-8 中, MM′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P 是一个物点,P′是 P 的像点.图中画出了由 P 点射向界面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与探究题 15.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 3-9(a) 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大小约为_________cm;若将一 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 2cm 处,如图(b) ,则透过透镜可以看 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图 3-8OO0 Cm(a)123 图 3-942cm(b)图 3-10 16.假期到了,公园里游人如织.其中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 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景物一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3-10A 、B 、C 、 D 所示.我们可以判定: 照片 片 是用甲拍摄的,照片 是用乙拍摄的. 是用丙拍摄的,照片 是用丁拍摄的,照17.寻找“往日之光” 在科幻小说《 往日之光》 中,作者鲍勃? 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讲述了一段美丽 动人的故事.“想像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厚需要 10 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得多.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还 没有光穿过它.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林中、湖边,带着这些美丽的景致的光陷入慢 透光玻璃中,10 年也出不来.把在这种地方放了 10 年的玻璃镶在城市住宅的窗户上,那 么,在下一个 10 年的过程中,这个窗子外面便仿佛呈现出林中湖泊的美景.各种动物无 声的前来饮水,空中百鸟飞翔,日夜在交替,季节在变化.身居闹市,扰如别墅.” 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幻想, 但关键是要降低飞驰的光的速度.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 部分科幻已经开始变成现实. (1)本文作者进行科学幻想的依据是什么? (2)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一定也有许多奇思妙想吧,简要写出一种想象及其依据. 18.现在,一些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外墙既 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 (1)如图 3-11 所示三幅图中,哪幅图能真实反反映太阳光线通过玻璃膜墙进入室内的传 播途径. 答:___________(填选项中的字母)图 3-11图 3-12(2)小明同学路过某大厦楼前,从侧面往玻璃膜墙看去,发现该大厦前的旗杆在玻璃膜 墙中的像有错位现象,如图 3-12 所示. 他经过分析,认为产生这种错位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上下两块之间镀膜玻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所造成的. 请你利用简易器材,运用模拟的方 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它,要求写出这个实验所需器材和简述实验过程. (3)玻璃膜墙会给人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请举一例. 答: . 专题训练四物体的运动考点指津力力和运动本专题为物体的运动、力、力和运动,知识掌握基本要求: 知道参照物的意义,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知道速度的意义及常见单位的换算;知道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知道平均速度的意义;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图示表示力;会用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知道如 何探究重力、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 态变化的原因;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属性,能解释与惯性有关的现象. 中考命题热点: 参照物并描述物体的运动;简单的速度、路程、时间的运算;探究运动的特点;对力 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作力的图示、示意图;联系实际考查对影响滑动摩擦 力大小因素的理解,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释与惯性有关的常见现象;利用二力 平衡求(或判断)未知力的大小.练习测试一、填空题 1.如图 4-1 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 “观众”通过比 较 一觉, 裁判员” “ 通过比较 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v(m/s)30 20 10 0 1 2 3 4,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 ,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物乙 甲 t(s) 图 4-3图 4-1图 4-22.图 4-2 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甲做的是 动,乙做的是 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 运动;3s 时,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什么? .运3.某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 5N 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 N.突然,他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女孩,他马上用 10N 的力 N. 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过程中,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为 发生4.如图 4-3 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 .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 发生改变. 5.如图 4-4 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 A 和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 12N 的水平拉力 F1 作用下,A、B 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 时木块 B 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图 4-4将 A、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 F2 推 A 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 4-4 乙所示) ,则推力 F2= 二、选择题 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 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N.7.有些同学放学时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因为( 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 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 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 8.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的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A.人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D.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 )9.一辆平板车的一个轮子陷入泥里,小红和小君来帮忙,小君采用帮忙拉车的方法,小 红采用页德值纳喜勘咴档姆椒ǎ袅饺擞昧ο嗤椒ê侠恚导市Ч ( A 小君的好 B 小红的好 C 一样 D 无法判断10. 如图 4-5 所示, 重力为 3 牛的物体 P 挂在测力计下, 其下端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现 拉动物体 P 竖直向上运动,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为 3 牛.下列能正确反映物体 P 运动情况的 纸带是 ( )图 4-511.如图 4-6 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上固定一块磁铁, 人用木杆吊着一块磁铁, 始终保持两块磁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且 不变.则小车的状态是 A.向左运动,越来越快 C.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 )图 4-6B.向右运动,越来越快 D.有时快有时慢的直线运动 12.如图 4-7 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 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则( 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 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三、作图题 13.小花把一个长方形小纸箱放在南海广场的手扶电梯上,如图 4-8 所示,小纸箱随着手 扶电梯匀速上升,请你画出小纸箱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图 4-7)图 4-8图 4-9图 4-10图 4-1114.如图 4-9 所示,用细绳将重为 12N 的均匀实心球挂在墙上,在图中用力的图示画出此 球所受重力. 15.如图 4-10 所示是长在枝条上的苹果,请你在图中画出苹果受力的示意图. 16.如图 4-11 所示,工人用 200N 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将一个物重为 300N 的木箱推上 斜面.请作出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推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 17.某中学九年级科技活动小组用一些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塑料薄 膜,细绳以及回形针制作了一些降落伞,如图 4-12 所示.其中, 有的同学在降落伞挂一枚回形针,有的挂两枚甚至更多的回形 针.同学们将降落伞从教学楼 4 楼阳台(距地高度 10m)释放降落 伞,并测量其降落至地面的时间.(塑料薄膜和细绳自重忽略不计) (1)请说出可能影响降落下落时间的一个因素. (2)预测这个因素变化(增大或减小)时,降落伞下落时间会发生什么变化. (3)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方案,检验你的预测是否正确,并写出实验步骤. ①根据你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应该选用哪些实验器材?图 4-12 ②实验步骤:18.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运动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摩 擦.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带钩的长方体木块,B.带钩的正方体木块 的长木板 实验次数 1 2 3 D.几条毛巾 E 直尺 接触面 木板面 木板面 毛巾面 F.弹簧测力计 压力 4N 6N 4N (1)下表是研究滑动摩擦力得到的数据,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0.5N 0.75N 1.5N ; ; C.表面平整 G.几支圆钢笔①比较第 1、2 次实验得出结论: ②比较第 1、3 次实验得出结论: 系呢?请你用上面器材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器材: 主要探究过程: (选填上面器材的字母)(2)因为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大小,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没有关四、计算题 19.如图 4-13 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 向匀速行驶.当到达 A 地时,车内的钟表 显示为 10 时 15 分;到达 B 地时,钟表显 示(1)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 B 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图 4-13 专题训练五物质的物理属性考点指津本专题为质量、密度,知识掌握基本要求: 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会使用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理解密度的概 念;能用密度知识进行简单计算,并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中考命题热点: 随机结合相关问题命题;会作简单的密度计算;结合液体压强、浮力等命题.练习测试一、填空题 1.将一铁丝钳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 的密度 . ,还必须补充的器材是 求得这金属块的密度. .在测 ,将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剩余氧气2.在“测量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已给出的器材有:天平和砝码、细线、直尺、 金属一块、水一杯.上述器材中,多余器材是 得这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后,应当用公式ρ = 为 0.92×10 kg/m ,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_____kg. 4.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时,发现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指针指在 分度盘中央的右侧, 这时应将横梁 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填“左”或“右”).用调节平衡 后的天平测某物体的质量, 所用砝 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 5-1 所示, 那 么该物体的质量是 g.图 5-13 33.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5. 用一个 2.5L 的瓶子装满食用调 和油,油的质量为 2kg,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为 来装水,则最多可装 则所需铝的质量是 kg 的水. kg.(ρ 钢=7.9×103 kg/m3、ρ 铝=2.7×103kg/m3) kg/m3;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6.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的重力,将一个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 104kg, 7.小明同学有一副木质象棋,为了知道该木质材料的密度,他取来一只量筒,盛水后先 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 180mL,接着他将一枚棋子投入量筒中,稳定后棋子漂浮在水面 上,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 192mL,最后他用一根细铁丝将棋子按入水中,使其被水完 全浸没,稳定后再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 200mL,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小明同学算出 该木质材料的密度,你算出的密度值是ρ = kg/m .3 二、选择题 8.观察右边曲线,是 A、B 两种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的关 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 两种物质的密度ρ A、ρ 密度ρ 水之间的关系是 A.ρB&ρ 水&ρA C.ρA&ρ 水&ρB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 B.ρB&ρA&ρ水B和水的)D.ρ 水&ρA&ρB ( ) 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9.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10.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不是必要的?( A.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了作台面上 B. 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点上 C. 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 判断天平横粱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引完全静止下来 11.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有酒精的杯中时(ρ酒精=0.8g/cm3),从杯中溢出 16g 酒精,若将该 ( ) ) )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A.一定是 20g A.30g、9g A.5:6 三、实验与探究题 14.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 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图 5-2a 所示. ,与月面发生 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同学猜想月 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 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 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 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 4-2b 所示.经过实验, 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质量 m/g 20 20 20 体积 V/cm 7.5 7.5 7.53B.可能是 16g B.30g、5g、4g B.6:5C.一定是 16g C.20g、10g、5g、2g、2g C.2:15D.可能是 24g D.20g、10g、5g、4g D.15:212.欲称出约 39g 物品的质量,应顺次往天平的右盘中添加的砝码是(13.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1:3,体积之比是 2:5,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a 图 5-2b下落高度 h/cm 坑的深度 d / mm 50 60 70 2.6 3.5 5.0 4 5 6 720 20 60 852.5 1.8 7.5 7.570 70 70 7011.3 12.4 14.6 15.9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 1、2、3 三组数据可得: “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_____________有关. (2)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得: “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 “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 “月坑”的深度____________.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华要判断一块金属是哪种物质,物理中鉴别的方法很多,小华选择了测定物质密度 的方法.他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实验测量,结果如图 5-3 所示.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并结 合表一进行分析判断,完成表二中的内容. 表一:几种常见金属密度表 材 料 铅 铜 钢、铁 铝 表二:数据表 金属块的 质量/g 水的体 积/cm3密度/×10 kg?m 11.3 8.9 7.9 2.73-3图 5-3金属块和水的 总体积/cm3金属块的 体积/cm3金属块的密 度/g?cm-3构成该金属块 的可能物质16.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 (1)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 密度应该比水小. 于是他滴了一滴油 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 以证明他的猜想是 的. (2)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图 5-4 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 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 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 107.6g,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图 5-4 甲所示, 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烧杯和花生油 的总质量(g) 150 是 烧杯和剩余花生 油的总质量(g) 107.6 . 花生油的质量 量筒中花生油 的体积(cm )3花生油的密度 (g/cm )3( 3 ) 图 4-3 乙 是 他 在 实 验 结 束 后 整 理 器 材 时 的 情 景 , 其 中 操 作 不 规 范 的 17.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 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 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 1 与 2(2 与 3、l 与 3)或 4 与 5(5 与 6、4 与 6)的体积与质量变 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物质 实验序号 l 甲 2 3 4 乙 5 6 (2)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 结论是: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不相同. (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 四、计算与应用 18.某煤气公司的价格牌上写着:冬季 55 元/瓶,夏季 51 元/瓶.有关资料显示:冬季煤 气的密度为 0.88×103kg/m3, 夏季煤气的密度为 0.8×103kg/m3, 煤气瓶的容积是 0.015m3. 有 人看了煤气公司的价格牌,认为夏季煤气降价了,对此你有何看法?说明理由. 体积(cm ) 5 10 15 5 10 153质量(g) 9 18 27 4 8 12质量/体积(g/cm ) 1.80 1.80 1.80 0.80 O.80 0.80 可归纳得出的3 专题训练六考点指津本专题为压强,知识掌握基本要求:压强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能确定简单情况的压力大小;理解压强是表 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同时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 的方法;知道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的关系;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气体压强与 体积的关系;液面上气压对沸点的影响;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中考命题热点: 压力的图示;简单的压强计算;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及在实际问题中的 应用;探究有关规律的方法;能利用基本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自然现象及应用于简单的 生产技术.练习测试一、填空题 1.啄木鸟用它的喙敲击树干时,听声音就知道有没有害虫住在里面.它的喙很尖,啄木 时能减少了与树木之间的 树木啄破,取出害虫食之. 2. 水平桌面上放一质量为 100g、 底面积为 75cm2 的圆柱形茶杯(杯的厚度不计)杯中有 10cm 深的水,则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压强为 Pa(g 取 10N/kg) .2,从而增大对树木的,这样就利于将Pa,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为N,杯子对桌面的3.如图 6-1 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 h1=O.8m;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 0.1m ,顶部到底部的高度 h2=0.6m,容器中的液体 密度为 1.2×10 kg/m ,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3 3N.(g 取 10N/kg)图 6-1 图 6-2图 6-34.保温瓶中热水不满而盖紧瓶塞,过一段时间,瓶塞不易拔出.此现象表明:体积一定 时, 气体的温度 , 气体的压强 . 假定外界大气压为 1.0×10 Pa.55.小明同学的质量为 50kg,他的一只平底鞋放在方格纸上描绘出的形状如图 6-2 所示, 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 2cm 的正方形,数一下鞋底覆盖的方格数(不满一格的都计为半格) , 可算出这只鞋底的面积约为 cm , 小明穿上这双鞋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2N, 以此可以估算出双脚对地面的压强为Pa.-3 26.小明想用如下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强:将一个面积为 1×10 m 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 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最大刻度值是 5N 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大气压力,如图 6-3 所示, 然后计算大气压强.若大气压强为 1.01×10 P,则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是 明发现不能用这个测力计完成测量,其原因是4 5N.小 .7.上世纪中叶,深水潜艇“的里亚斯特 2 号”在马利来纳海沟潜到至 10 m 深处时,受到 海水的压强是 一事实说明力可以产生 二、选择题 Pa.潜水艇浮出水面后,发现潜艇的直径竟被压缩了 1.5mm,这 的作用效果(ρ 海水=1.03×10 kg/m ,g=10N/kg)3 38.如图 6-4 所示,一个空的平底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F1、 p1;如果把它倒扣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F2、p2,则 A.F1&F2 C.F1&F2 p1=p2 p1=p2 B.F1=F2 D.F1=F2 p1&p2 p1&p2 ( )图 6-4图 6-5图 6-69.同学们背书包时,肩部会有受压的感觉,所以,小红选择了一种双肩背的宽带书包.书 包带宽 5cm,与肩部接触部分长度为 35cm,总质量为 7kg,小红选择这种书包的理由及她 肩部所受压强大小正确的是 A.减小压强;2×10 Pa C.增大压力;0.245Pa3( B.增大压强;2×10 Pa D.减小压力;2.45Pa (2)10.把同种未于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 别为 p1 和 p2.如图 6-5 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A.pl+p2 B. p ? p2 1 2 2)C.3 3 p1 ? p 2 2 p2D.3 3 p1 ? p 2 2 p111.如图 6-6 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的密度为 ( ? 甲、液体乙的密度为 ? 乙,则 ? 甲、 ? 乙的关系是: A. ? 甲 = ? 乙 B. ? 甲< ? 乙 C. ? 甲 > ? 乙 12. 某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 强的特点时,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 水中同一深度, 并将金属盒朝向不同 方向, 实验结果如图 6-7 所示. 那么,图 6-7) D.无法确定 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A.在水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B.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 C.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 13.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14.用压力锅煮稀饭,能节省时间.最主要的原因是( A.锅内气体压强大,使稀饭容易沸腾 C.压力锅传热快,使稀饭容易沸腾 三、实验与探究题 15.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 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 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 了其中的科学性. 如图 6-8 所示的两幅广 告中各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 请你找出来, 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甲图错误: 背了 了 . ;乙图错误:)B.锅内气体压强大,依稀饭不易沸腾 D.压力锅密封性好,使稀饭容易沸腾图 6-8,它违 ,它违背16.一静止在海面的潜水艇模型,在启动之后,4min 内匀速竖直下潜 20m,而后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 动,又运动 4min. 请在坐标系中画出潜水艇模型 8min 之内所受海水压强和时间的关系图像 ( ? 海 ? 1.03?103 kg / m3 , g ? 10N / kg ,潜艇模型体积和 大气压均不计). 17.小明的父亲是一名潜水员.有一天,小明发现了父亲某次潜入水库时,在水面下各深 度处的压强记录,如表一所示: 表一 深度(m) 355 1.50×1059 1.89×10512 2.21×10515 2.49×10520 3.01×105压强(Pa) 1.31×10小明很感兴趣,好学的他利用所学的液体压强知识很快算出水库中对应的深度处的压强 (g=10N/kg) ,如表二所示 表二 深度(m) 压强(Pa) 3 0.3×1055 0.5×1059 0.9×1051215 1.5×10520 2.0×105请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小明计算压强的公式是 P= 成,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二中的空格处. (2)小明父亲的测量值与小明的计算值在每个相同的深度都有差异,找出差异并分析原 因.差异: 四、计算题 18. 如图 3, 平底茶壶的质量是 400g, 底面积是 40cm , 内盛 0.6kg 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 1m 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 (1)水对茶 壶底部的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解: (1)∵茶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茶壶底的压力 F1=G 水=m 水 g=0.6×10=6N (2)茶壶的重力 G 壶=m 壶 g= 0.4×10=4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2=G水+G壶=6+4=10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 ?图32 2,小明还有一次压强计算未完成,请你帮他完原因:.F2 10 ? ? 10Pa S 1你认为上述解题过程中有无错误?如有错误,请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19.如图 6-9,高压锅是家庭厨房 中常见的炊具, 利用它可以将食物 加热到 100℃以上,它省时高效, 深受消费者欢迎. (1)为了防止出气孔堵塞致使高 压锅发生爆炸的危险,放气孔是它的第二道安全防线.放气孔封口是易熔片(熔点较低的 合金材料) ,试说明采用易熔片的物理道理. (2)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直径为 4mm,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 80g, .. 取 g=10N/kg,计算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压强. (3)当高压锅内气压增大到某一值时,锅内气体就能自动顶开安全阀放气.在外界为标准 大气压的环境下,该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对照图所示水的沸点与气 压的关系图线,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煮食物时,可以达到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图 6-9 专题训练七考点指津本专题为浮力,知识掌握基本要求:浮力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能利用重力差法及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 单的浮力计算. 中考命题热点: 侧重于应用;一般结合密度、液体压强命题.练习测试一、填空题 1.如图 7-1(甲) ,逐渐把物块往下放,在物块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是逐渐变小的,这说明物体浸入液体中越多,受到的浮力就 不发生变化, 这一现象所说明的问题是: ;当物块全部 . 浸没到液体中后(见图乙) ,让物块在液体中缓慢地平移或上下移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 7-1图 7-3 图 7-22.一个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挂钩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3N.若将物 体浸到水中,静止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8N.由此可知物体重为 浮力是 N. N. 若 N,水对物体的3.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5N,将物体浸没到某种 液体中静止时, 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恰好回到了零刻线, 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剪断挂物体的线,则物体在液体中将会3 3.4.将一只质量为 20g、密度为 0.5×10 kg/m 的实心球放在容积为 300mL 的容器内,往容 器里加水,最多可以加 中,该物体将 大小与液体的 化后,杯中的液面将会 g 的水. N;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 、 ) 有关.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5.如图 7-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6.在如图 7-3 所示的装有水的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冰块内有一实心小铁块.当冰全部融 二、选择题 7.将两个物体同时浸没到某一液体中,结果它们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这说明它们必有 相同的 A.密度 B.质量 C.形状 D.体积 ( ) ( )8.某农户生绿豆芽时,将绿豆倒入盛水的容器中,发现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 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大于重力 B.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等于重力 C.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等于重力 D.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液面的绿豆受到浮力小于重力 9. 如图 7-4 所示, 一个重为 0.2N 的小球被线拉住而浸没在液体中, 如果它受的浮力是 1.8N, 则线对球的拉力是 A.1.8N B.1.6N C.0.2N ( D.0N )图 7-4图 7-5图 7-610.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A.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 C.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11.如图 7-5 所示,质量相等的 A、B、C 三个小球,放在同一液体中,结果 A 球漂浮,B 球悬浮,C 球下沉到容器底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的体积可能相等 B.如果三个小球的材料相同,则 A.B 两球一定是空心的 C.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FA>FB>FC D.如果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则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 A>ρ B>ρC()()12.某学生做以下实验:先在一只玻璃水槽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将盛有一些小石子的塑 料小船放入水里(如图 7-6 所示) ,测得船底到液面的距离为 h,再每隔一定时间向水里加 食盐并搅动,直至食盐有剩余.问在他所绘制的吃水线至船底距离 h 随加盐量而变化的图 象中(如图 13 所示)正确的是 ( ) 13.如图 7-7 所示,一个木块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设想将木块露出 水面的部分切去并取走,那么 A.剩下的部分木块会下沉,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 B.剩下的部分木块会上浮,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C.剩下的部分木块不上浮也不下沉,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三、实验与探究题 14.新鲜的冬瓜内盛有 5%的 NaCl 溶液,现将小木块放入这溶液中, 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木块露出水面部分高 h,如图 7-8 所示.一段时间 后,h 值与原来相比怎样变化?试加以说明.图 7-8 图 7-7()15.物理课上教师建议大家自己想办法测测常见物品的密度,小红打算利用家里的生活用 品动手测牛奶的密度.能用得上的器材只找到了:弹簧测力计、可乐瓶、茶杯、石块、还 有一些线绳. 所用器材 (1)请你帮助她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按要求填入下表. 实验步骤(并写出直接测得 的物理量的符号 ) 计算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用直接测得的物理量的符 号表示)(2)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 1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 密度的大小、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的大小、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 . 实验提供如下器材:实验桌、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各一个;水、盐水、细线适量;一 大块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各一块;体积不同的铁块各一块. (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你需要的器材: (2)实验步骤: (3)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探究结论. 四、计算与应用题 17. 如图所示, 是小明为防止家中停水而设计的贮水箱. 当 水箱中水深达到 1.2m 时,浮子 A 恰好堵住进水管向箱内 放水, 此时浮子 A 有 3 体积露出水面 (浮子 A 只能沿图示 位置的竖直方向移动) .若进水管口水的压强为 1.2× 10 Pa,管口横截面积为 2.5 M ,贮水箱底面积为 0.8m , 浮子 A 重 10N.求: (1)贮水箱能装多少水? (2)浮子 A 的体积应多大?图 7-95 2 2118.如图 7-10 所示,将一块重为 3N,体积为 100cm 的石块,用细线 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中水的深度由 10cm 上升到 12cm. (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g=10N/kg). 求: (1)石块所受浮力; (2)容器中水的重力; (3)细线松动,石块沉到容器底静止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图 7-10319.小莉家中有一金属块,不知是什么金属.恰逢学校举办科技 周, 于是她进行了如下实验: 先用细线吊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 弹簧秤的示数如图甲;然后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 如图乙.问: (1)这块金属块所受的重力是 铁.她是根据 N. 来判定的.图 7-11(2)小莉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通过计算,初步判定这是金属 (3)利用弹簧秤上的示数,除了能求(1)中金属块重力外,你 还能求出有关金属块的哪些量(至少算出两个,并写出计算过程,g 取 10 牛/千克)? 专题训练八考点指津本专题为简单机械,知识掌握基本要求:简单机械能判断动力、阻力的方向;会作力臂;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种类及其应用; 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和特点;理解滑轮组的特点及应用;知道 F=(G 物+G 动)/n 的适 用条件. 中考命题热点: 会作力臂;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能设 计和应用简单的滑轮组;会解答简单实际应用题.练习测试一、填空题 1.图 9-11 中, 图的握法更有利于拧紧或松开螺帽.(a) 图 8-1(b)图 8-2 图 8-32.如图 8-2 为一根硬棒,棒上标出了 A、B、C 三点,把它作杠杆使用.那么,当以棒上 的 点为支点、动力作用在 点、阻力作用在 点时,最省力. 3.如图 8-3 所示,某人用滑轮先后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匀速提升重物.如果该人的 体重为 800N、手臂所能发挥的最大拉力为 1000N,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则以图甲 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 图乙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 N 的物体; 而以 N 的物体.4.某同学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 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 8-4 所示,请 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 得出初步结论. 比较 A、B 两图可知: 比较 B、C、D 三图可知: 5. 如图 8-5 所示, 轻质杠杆 OA 中点悬挂一重 G=60N 的物体, A 在 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 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 F= F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图 8-5 图 8-4; .N;保持 F 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 A 位置匀速提到 B 位置的过程中,力 二、选择题 6.下图中的铡刀、瓶盖起子、手推车、铁锨都属于杠杆,其中费力杠杆是()7.下列四个民间熟语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A.人多力量大――杠杆原理 B.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C.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D.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8.如图 8-6 所示,杠杆 AOB 的 A 端挂重为 GA 的物体,B 端挂重 为 GB 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 AO=BO,杠杆自身重力不 计.则 A.GA=GB C.GA&GB B.GA&GB D.无法判断 ( )()图 8-69.用钓鱼杆钓鱼的时候,鱼钩已经钩住了鱼.鱼还在水中时,感觉鱼很轻,刚把鱼从水 中拉离水面就感觉鱼变“重”了.对钓鱼过程的下列几种解释,错误的是 ( .. A.鱼离开水后,失去了水的浮力,使人感觉鱼变重了 B.鱼离开水后,鱼的重力增大,使人感觉鱼变重了 C.鱼离开水后,钓鱼线对钓鱼杆的拉力会增大 D.钓鱼杆是一种费力杠杆 10.如图 8-7,绳及滑轮重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若已 知用 F=30N 的拉力可使物体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那么,下 列所求物理量正确的是 A.可求物体重为 60N C.可求物体受的摩擦力为 60N3)()图 8-7B.可求物体重为 90N D.可求物体受的摩擦力为 90N311.如图 8-8 所示滑轮组,正方体 A 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已 知 A 的边长为 1dm,密度为 2×10 kg/m ,动滑轮总重为 2N,若使 A 对 水平地面产生 600Pa 的压强,作用在绳端的拉力 F 为(忽略摩擦和绳 重,g=10N/kg) A. 4 N 三、作图题 B. 5 N C. 1 N ( D. 22 N图 8-8)12.如图 8-9 所示,作出力 F 的力臂. 13.如图 8-10 是斜拉旅行箱的简化模型.画出它的动力臂 L 1 和阻力臂 L 2 . 14.现将一石磙推上台阶,请你在图 8-11 上画出最小力的示意图.O ?图 8-9 图 8-10 图 8-11 O' 图 8-1215.用图 8-12 所示的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重物,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滑轮组的绕线. 四、实验与探究题 16.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可采用图 8-13 所示的装置.实 验 前 , 应 调 节 横 杆 AB 在 水 平 位 置 平 衡 , 这 样 做 的 好 处 是 向 在 C 点应挂 方向应 ;若当时观察到 B 端偏低,可将 B 端螺母 边调.若实验时在 E 处挂三只质量均为 50g 的钩码,则 只钩码杠杆才能平衡; C 点不挂钩码, 若 改在 .图 8-13D 点用弹簧测力计拉,为使杠杆平衡,这时弹簧测力计的最小读数应为N,拉力的17.下表是小王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测量结果,请在空格中 填入适当的值. (每个钩码质量为 50g,g=10N/kg) 实验次数 1 2 动力 F1/N 0.5 动力臂 L1/cm 8 6 阻力 F2/N 1 1.5 8 阻力臂 L2/cm在本次实验课的总结中,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 8-14 所 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边钩码下方再各加挂一只相同的 钩码,释放后观察到的现象将是什么? 小王认为,杠杆仍能保持平衡;小李认为,杠杆将顺时针转动; 小赵认为, 杠杆将逆时针转动, 你的观点是 错误的字句下面画上横线;如图 8-15 所示, 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 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 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 一起了.这幅漫画说明了 . .图 8-1418.阅读方框中的新闻报道,其中出现了一处科学性错误,请在遇险情急刹车乘客受伤本报讯 今天清晨 6∶30, 本 市 21 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 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 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 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图 8-15 四、计算与应用题 19.下表给出了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与沸点的对应关系.技 术员设计了如图 8-16 所示的锅炉水温控制装置, 图中 OC 为一可绕 O 点旋转的横杆(质量不计) ,在横杆上的 B 点 下方连接着阀门 S,阀门的底面积为 3cm2,OB 长度为 20cm,横杆 A 点处挂着重物 G,OA 长度为 60cm.对水 加热时,随着水温升高,水面上方气体压强增大.当压强图 8-16增大到一定值时,阀门 S 被打开,使锅炉内气体压强减小,以保证安全.当重物 G 挂在不 同位置时, 锅炉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可达到的最大值不同, 从而控制锅炉内水的最高温度.压强(Pa) 沸点(℃) 1.0×105 100 1.4×105 110 2.0×105 120 2.7×105 130(1)当锅炉内水的温度达到 120℃沸腾时,锅炉内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2) 当外界大气压强为 1.0×105Pa 时, G 挂在 A 位置, 将 锅炉内水沸腾的温度为 120℃. 求 此时阀门底部受到的气体压力和上部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差值是多少?(计算时可认为阀门 上、下底面积相等) (3)当大气压强为 1.0×105Pa 时,要使锅炉内的水温度达到 100℃时沸腾,应将 G 挂在 离 O 点多远处?20.电气化铁路的高压输电线,无论在严 冬还是盛夏都要绷直,才能使高压线与列 车的电极接触良好,这就必须对高压线施 加恒定的拉力.为此,工程师设计了如图 8-17 所示的恒拉力系统,其简化原理图如 右图所示.实际测量得到每个水泥块的体 积为 1.5×10 m , 共悬挂 20 个水泥块. 已 知水泥块的密度为 2.6×10 kg/m ,g 取 10N/kg. (1)请指出图 28 中的动滑轮、定滑轮; (2)每个水泥块的重力是多少?(3)滑 轮组对高压线的拉力是多大?3 3 -2 3图 8-17 专题训练九功考点指津机械能本专题为功、机械能,知识掌握基本要求: 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会正确使用 W=FS 计算功的大小; 理解影响功率大小的因素,能用公式计算功率,知道功率的推导公式 P=Fv 及应用;理解 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会用η=W 有用/W 总计算机械效率;知道测定机械效率的方法,了解 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能正确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中考命题热点: 与运动、功率等知识结合命题;结合功、功率、运动、机械效率等知识综合命题;探 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结合功、功率等知识命题;用能的转化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练习测试一、填空题 1.建水电站时要让水轮机产生出较大的功率,在流量一定的条件下,需要水流有较大的 流速,而河流流速一般都不很大,因此就要在河中选择合适的地方修水坝.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下列物体中: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B.被拉开的弹簧门;C.空中飞行的小鸟;D.在 冰场上滑行的运动员;E.从斜坡上滚下的石头;F.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具有动 跳的是 、只具有势能的是 、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 3.图 9-1 中,重为 500N 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150N,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 绳端加以 60N 的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____.若物体移动速度为 0.2m/s,则 1min 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J.F AF图 9-1 图 9-2G图 9-3图 9-44.用如图 9-2 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为 120N,加在绳子端的拉力 F=50N.若 被提升物体匀速上升速度 v=0.1m/s ,则拉力 F 做功的功率 P=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η =_________. 5.如图 9-3 所示 ,已知物重等于 G,请你补充一个物理量,用物重 G 和补充的物理量求 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补充的物理量名称和符号: . 机械效率= . ; 6. 工人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 如图 9-4, 汽车车厢高度 h=1.5m, 斜面长度 s=3m, 现用力 F 沿斜面把重箩筐 G=1800N 的重物匀速拉到车上. 若不计摩擦, 拉力 F 为 若实际拉力 F′=1200N,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 7.如图 9-5 所示,在 50N 的水平拉力 F 作用下, 重 800N的 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 为 12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0.2m/s,则 1min 内拉力做的功为 二、选择题 8.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从 P=W/t 可知,功率跟功成正比,所以只要做功多,功率就大 B.功率跟时间成反比,所以只要时间短,功率就大 C.功率大的机器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D.甲每小时做的功比乙每小时做的功多,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 9.如图 9-6 所示,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使重 40N 的物体 A 匀速移动 5m,物体 A 受到地 面的摩擦力为 5N, 不计滑轮、 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 拉力 F 做的功为 ( A.50J B.25J C.100J D.200J ) ;若物体的速度为 J.图 9-5N;图 9-6 图 9-7图 9-810.如图 9-7 是使用汽油打捞水下重物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 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P)随时间 (t)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11.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 (1)滑轮组机 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 (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物重有关(3)滑轮 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与承重绳子段 数有关 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 9-8 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 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A.(1) B.(2) ( ) C.(3) D.(4) 12.邀游太空 21 小时,绕地球 14 圈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时.为了使 快速降落的返回舱安全着陆,在距地面一定高度时需点燃反推火箭的发 动机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那么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的过程中,返 回舱的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C.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 ) B.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D.动能不变,势能增大13. “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勇敢者的运动项目.如图 9-9 所示,一 端系住人的腰部、另一端系于跳台的是一根弹性橡皮绳.当人下落至图 中 Q 点时, 橡皮绳刚好被拉直. 那么, 在人越过 Q 点继续向下的过程中, 人的动能变化情况是 A.不变 C.变小 B.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 )图 9-10 图 9-9()14.某人用如图 9-10 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 260N 的物体,所用的力为 100N,物体提高 1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力做的有用功是 10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65% 三、实验题 15. 小雪和小红在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 一起组装好如图 9-11 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 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图 9-11B.拉力做的总功是 260J D.物体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读出拉力为 0.5N, 同时小雪用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 0.1m, 以 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N)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m) 有用功(J) 总功(J) 2 0.4 0.2 0.2机械效率 100%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00%, 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 请你帮助找 出原因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变化情况) (5) 有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法有关. 根 据探究目的,他们先通过实验测算出如图 9-12(甲)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图 9-12. . . (填(4) 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 6N,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 请你在图 9-12(乙)中画出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组装图. 四、计算与应用题 16.工人用一个动滑轮,将质 t 为 20kg 的货物竖直提高了 2m .己知该动滑轮的机械效 率为 80 % ,求工人的拉力.小明解此题的思路是:因为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所以 F=1/2G=1/2mg;又因为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 =F/F ,故所求拉力 F =F/η ,即得.请判断 小明的思路是否正确?若正确,请按其思路代入数据,解出此题;若不正确,请指出错在 哪里?然后写出你认为正确的解题过程,并求出拉力./ /17.在一些建筑工地、港口常见到各种大型起重机.图 8-16 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简图, 为了保证起重机起重时不会翻倒,在起重机右边配 有一个重物 m0,已知 OA=10m,OB=5m,起重机功率 为 30kW,起重机本身重力不计.求: (1)要使起重机吊起 6×10 kg 的货物时不会绕支 点 O 翻倒,右边配重 m0 至少为多少千克? (2)若机机械效率为 80%,把 5×10 kg 的货物沿 竖直方向匀速提高 15m,需要多少时间?3 3图 9-1318.节能是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同一辆汽车每百公里的消耗与行驶速度的快慢是 否有关呢?星期天,小明乘坐叔叔的汽车 去上海, 于是他决定借此机会对这一 问题 进行探究.他们去时走高速公路,回来时 走 320 国道,得到了右表所示的数据. (1)分析数据后,下明觉得这与他事先的 猜想相吻合.你认为小明的猜测应该 是 . (2)请你算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108km 消耗的汽油质量. 汽油=0.8kg/L) (ρ (3)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 60 kW,那么汽车行驶 108km,发动机做 的功为多少. 平均速度(km/h) 里程(km) 耗油量(L) 去上海 90 108 8.5 回嘉兴 60 116 11.2 专题训练十考点指津本专题为内能,知识掌握基本要求:内能能解释与比热容大小有关的简单现象;知道热值,会进行简单计算;知道改变内能的 方法. 中考命题热点: 联系比热、内能、热量计算等物理知识解决生活、社会、科技、环境等实际问题.练习测试一、填空题 1.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擦燃.前者是用 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实际上是 从一个物体 的方法使火柴燃烧起来,后者是用 .用热传递的方法 . . 到另一个物 的方法使火柴燃烧起来,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改变物体的 体的过程,热量表示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 境造成的主要污染是排出 和产生2.目前,世界各国对控制污染、保护环境非常重视,热机工作时对环 3.如图 10-1 所示,在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然后再向密闭的瓶 内打,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气热量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