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如职场:我为什么卸载了王者荣耀日卸载量

(皇家御用师)
第三方登录:战场如职场 我为什么卸载了王者荣耀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首席人物观
23岁的丁明第四次想要卸载《王者荣耀》了。
这跟新出台的&限玩&规定以及&李白是刺客&这样的历史颠覆没太大关系。丁明接受过高等教育,自认还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管央媒怎么说,他都无法认可:一个民族的知识普及和文化教育,该由一款游戏来承担。
他只是太忙了,又有些厌倦。
游戏的本质,原本是让玩家从紧张现实抽离,在虚拟世界得以发泄和满足,但丁明发现,现实的蝇营狗苟也照了进来:不止一次,他看见一起组队的同事故意为领导牺牲,生生把战场变职场。
自由平等曾经是这款国民游戏的标签,但随着注册用户突破2亿,无数个小生态在其中生发,天生的社交属性,又让它多少有些秀场的味道。
这款以简单著称的游戏,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游戏品即人品
丁明在中午12点半准时回到宿舍,连脸都没顾得上抹一把,踢了鞋半瘫在床上。领导通知今晚要通宵加班,室友已经开始午睡,但是他还想赶在1点半开工前赶紧&黑一局&。
系统提示:欢迎来到《王者荣耀》。战斗开始了。
丁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组团,有时找熟人,有时就是陌生人。这是一款多人协作的游戏,五人才能成团,两团对战,以推倒对方水晶为胜负标准。
战场上活跃的有6种角色:法师、坦克、战士、刺客、射手和辅助,对应的英雄人物有60多种,他们技能迥异,有的出自古代文学作品,比如大乔、李白、武则天、貂蝉等,有的纯属虚构,比如安琪拉,一位以一招制敌酷炫技能著称的女性。
丁明钟情法师,这是一个低调的角色,在团战中常常处于后排。相比皮糙肉厚的坦克,攻守兼备的战士,瞬间秒杀的刺客以及简单粗暴的射手,丁明更喜欢法师这种对团队贡献大、&闷声干大事&的英雄。
多数时候,丁明喜欢让队友们先选角色,自己再去补齐缺口,以保证团队高效配合。这是《王者荣耀》的迷人之处&&相比单枪匹马的打斗,团队协作和战术安排更重要。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会一味忍受&猪队友&。
比如上一场团战里,射手是一位姑娘。按照人物设定,射手的普通攻击极其强悍,不管在团战还是推塔时,都可以稳定制造杀伤力。
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姑娘觉得自己在团队里的地位无可比拟,于是每次自己一死就开始语音轰炸:&不行不行,不能打,我死了你们就不能团战!&
丁明不太能忍受破坏规则的人,&团队作战就是《王者荣耀》的特点,这是优势,更是规则。你既想享受&一起开黑欢乐多&的乐趣,又不屑于遵循团队中的配合和牺牲,那只能自己退出这个战场。&
这种价值观大概和他从事的职业有关。
游戏外,丁明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助理工程师,每天在尘土飞扬的建筑现场和钢筋、模板打交道。除此以外,还要向上级汇报,跟设计师商讨,和工友对接,琐碎并且繁杂。
这是个非常重视团队合作、非黑即白的工种。毫厘之差,带来的可能就是血泪教训。
这跟《王者荣耀》倒是有点像。个人判断的失误不仅会送了自己的人头,还可能葬送了整个团队的前程。
丁明觉得,在游戏里识大体顾大局,有冲劲儿善谋略的人,在现实中一般也不会太差。用他的话来说,&游戏品就是人品。&
 成年人的算计
丁明开始玩《王者荣耀》是在一年前。
当时他大学毕业,刚到单位报道。从校园到职场,融入新的环境总是需要契机,而男生可以借助的最直接方式,大概就是吃肉、喝酒、打游戏。
几个同事爱玩《英雄联盟》,丁明凑了上去,很快混熟。没多久,他又随着队伍迁移到了《王者荣耀》。
新战场让他有了更加强烈的归属感。在游戏战火中,5人小团队就是世界上最紧密的联系&&再也没有什么情谊,比生死之交更牢固了。
《王者荣耀》的设置很简单,杀敌,死掉,复活,再杀敌,直到推倒水晶或者被推倒,游戏结束。它没有宏大的世界构架和磅礴的故事体系,操作难度也被降到最低。
社交是它的独特之处。&
背靠腾讯好乘凉,《王者荣耀》打通了游戏和qq、微信好友之间的渠道,把社交融入游戏。比如选择微信登录的玩家,可以在系统里找到所有在玩的微信好友,以及他们的段位排名。
这能创造熟人圈子。不管在如何险恶的环境里,熟人为伴,总能迅速形成安全区。而段位排名主张的是激励和攀比&&这是游戏厂商们最擅长的套路了。
有人说,没什么友谊是一局王者荣耀建立不起来的。但丁明慢慢发现,友谊之外好像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单位里一起打游戏的以同龄人为主,有时候领导也会加入玩两把。一般这种时候,王者就不再是往日战场上最春风得意的那一个。
丁明有时候会觉得那种场景庄严又搞笑,&谁在故意输,谁把人头故意给了谁,谁在不经意间展现着自己预设好的那一面,大家都看在眼里。&
在游戏里经常一起组队开黑的人,现实中可能也会变成小团体。
丁明在单位里发现了这些苗头,比如看某个领导在《王者荣耀》里的支持者是谁,大概就能猜出他在单位的势力。
但这位理工男不太善于描述这些勾心斗角的细节,&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末了又来了句:
&成年人的算计,你懂的。&
  游戏少年
在《王者荣耀》之前,丁明大部分时间都耗在《炉石传说》上。
那是一款卡牌类竞技游戏,2015年上线,故事建立在《魔兽争霸》基础上,采用回合式对战。
《炉石传说》没有华丽的人物模型和刺激的对峙厮杀,多数时候是在布局、算计、预谋,猜测,而战场里的玩家变化莫测,有时寸土必争,有时又要把筹码拱手相让。
丁明喜欢那种不动声色的较量。
《炉石传说》还在封测阶段,丁明和大学室友就一起入了坑。游戏的设定是单人对抗,但每次开局,几乎都是整个宿舍的人挤在一起出主意。
印象最深的一场对战,是土豪战与宇宙术。最危急之时,丁明命悬一线,宿舍所有兄弟都围在他身后大喊:
&恶魔契约!恶魔契约!恶魔契约!&&&那是一张能够消灭对方一个恶魔,并给自己英雄回复5点生命的&起死回生牌&。
那几乎是丁明生命里最漫长的3秒,心脏好像跳到了嗓子眼。然后下一秒,男生们开始敲桌子、砸鼠标,夹杂着吼叫,几乎要掀翻屋顶。
丁明看了一眼刚到自己手里的牌&&两张恶魔契约。
那次胜利因为动静太大打扰别人休息,被旁边宿舍的同学骂得狗血淋头,但丁明觉得,那才是男生的青春。
丁明《炉石传说》成绩截图
丁明认为打游戏是件挺认真的事情,就像打江山一样,智商、谋略、果敢、手速都至关重要。
他喜欢做攻略,苦思冥想如何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也经常为了一个布局茶不思饭不想。他觉得,记住这些规律,似乎比记住女朋友的生日和重要纪念日要简单。
他热爱游戏。
大四的时候,丁明参加过湖南省的全民石力赛,那是一场暴雪官方的线下赛事,不过他止步在了16进8的阶段。
他甚至有过和同学一起开直播平台,或者做代练,成为职业选手的念头,但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游戏后面紧跟着的,还是&玩物丧志&、&不务正业&以及&毒害青年&。
丁明最终没有走那条注定会受争议的路。
游戏只是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随着毕业、工作和生活琐事的增多,这个比重被压缩得越来越小。
丁明曾经三次卸载《王者荣耀》。
它的上瘾特性广为人知,很多玩家因此称其为&王者农药&,自嘲一入&农药&深似海。
于是就有了这些新闻:
湖南一名小学生为了&打农药&,带着50块钱离家出走12天;重点中学初三尖子生沉迷半年,考砸中考;17岁玩家因为连续激战40多个小时,神经高度紧张诱发脑梗;
很多成年人也沉迷其中。&今天开黑了吗&、&送了几颗人头&成为聊天中极具仪式感的表述,在一些圈子里,不玩&农药&被视为不合群。
事实上,丁明每次卸载时都很痛快:被队友坑得不爽,卸载;连续一周开黑到凌晨,睡眠不足影响工作,卸载。
但回归的理由总比卸载多:大家都在玩不要脱节、下次注意时间就好了。
多数时候&&当那些沉迷于搞职场关系的领导和同事不在的时候&&他在《王者荣耀》里体会到的是平等。
《王者荣耀》不是一个完全由金钱主导的世界,其中没有永恒的王者,玩家想要提高战力,只能靠团队合作和战术配合,用拳头和技术说话。
于是,在丁明的团战里,经常有蹲在脚手架旁叼着烟屁股的工友发号施令,平日里衣冠楚楚的工程师,不得不听从调令躲进草丛,真实世界里的阶级,此刻被段位秒杀于无形。
游戏里还有青春。
与对手兵刃相见的酣畅淋漓,推塔时候的一气呵成,游戏里这些简单粗暴的胜利,会最大限度刺激肾上腺素,让人紧张、激动、血脉偾张&&这总让丁明想起大学宿舍里那个狂欢的凌晨。
直到这次,在升职加薪的压力面前,丁明第四次有了卸载的念头,他想全身心投入工作。
有时候,他会想起《游戏改变世界》作者简&麦戈尼格尔的那句话:
&游戏真正的目的是让我们在这个无趣的世界中生存下来,因为现实实在是个设计得太糟糕的游戏。&
《王者荣耀》确实是某种意义上的新世界。在游戏里,没人会用月薪多少、户口哪里、有没有车、买不买房、属不属羊这些世俗标准,来衡量丁明是不是个合适的队友。
丁明隐隐有些担心:离开之后,自己真的能在现实中找到《王者荣耀》式的幸福感吗?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天TechWeb带来的简直就是过年的最大福利,为你推荐几款超级好用的抢红包手机。有了这些手...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首席人物观
23岁的丁明第四次想要卸载《王者荣耀》了。
这跟新出台的“限玩”规定以及“李白是刺客”这样的历史颠覆没太大关系。丁明接受过高等教育,自认还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管央媒怎么说,他都无法认可:一个民族的知识普及和文化教育,该由一款游戏来承担。
他只是太忙了,又有些厌倦。
游戏的本质,原本是让玩家从紧张现实抽离,在虚拟世界得以发泄和满足,但丁明发现,现实的蝇营狗苟也照了进来:不止一次,他看见一起组队的同事故意为领导牺牲,生生把战场变职场。
自由平等曾经是这款国民游戏的标签,但随着注册用户突破2亿,无数个小生态在其中生发,天生的社交属性,又让它多少有些秀场的味道。
这款以简单著称的游戏,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游戏品即人品
丁明在中午12点半准时回到宿舍,连脸都没顾得上抹一把,踢了鞋半瘫在床上。领导通知今晚要通宵加班,室友已经开始午睡,但是他还想赶在1点半开工前赶紧“黑一局”。
展开剩余88%
系统提示:欢迎来到《王者荣耀》。战斗开始了。
丁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组团,有时找熟人,有时就是陌生人。这是一款多人协作的游戏,五人才能成团,两团对战,以推倒对方水晶为胜负标准。
战场上活跃的有6种角色:法师、坦克、战士、刺客、射手和辅助,对应的英雄人物有60多种,他们技能迥异,有的出自古代文学作品,比如大乔、李白、武则天、貂蝉等,有的纯属虚构,比如安琪拉,一位以一招制敌酷炫技能著称的女性。
丁明钟情法师,这是一个低调的角色,在团战中常常处于后排。相比皮糙肉厚的坦克,攻守兼备的战士,瞬间秒杀的刺客以及简单粗暴的射手,丁明更喜欢法师这种对团队贡献大、“闷声干大事“的英雄。
多数时候,丁明喜欢让队友们先选角色,自己再去补齐缺口,以保证团队高效配合。这是《王者荣耀》的迷人之处——相比单枪匹马的打斗,团队协作和战术安排更重要。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会一味忍受“猪队友”。
比如上一场团战里,射手是一位姑娘。按照人物设定,射手的普通攻击极其强悍,不管在团战还是推塔时,都可以稳定制造杀伤力。
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姑娘觉得自己在团队里的地位无可比拟,于是每次自己一死就开始语音轰炸:“不行不行,不能打,我死了你们就不能团战!”
丁明不太能忍受破坏规则的人,“团队作战就是《王者荣耀》的特点,这是优势,更是规则。你既想享受‘一起开黑欢乐多’的乐趣,又不屑于遵循团队中的配合和牺牲,那只能自己退出这个战场。”
这种价值观大概和他从事的职业有关。
游戏外,丁明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助理工程师,每天在尘土飞扬的建筑现场和钢筋、模板打交道。除此以外,还要向上级汇报,跟设计师商讨,和工友对接,琐碎并且繁杂。
这是个非常重视团队合作、非黑即白的工种。毫厘之差,带来的可能就是血泪教训。
这跟《王者荣耀》倒是有点像。个人判断的失误不仅会送了自己的人头,还可能葬送了整个团队的前程。
丁明觉得,在游戏里识大体顾大局,有冲劲儿善谋略的人,在现实中一般也不会太差。用他的话来说,“游戏品就是人品。”
成年人的算计
丁明开始玩《王者荣耀》是在一年前。
当时他大学毕业,刚到单位报道。从校园到职场,融入新的环境总是需要契机,而男生可以借助的最直接方式,大概就是吃肉、喝酒、打游戏。
几个同事爱玩《英雄联盟》,丁明凑了上去,很快混熟。没多久,他又随着队伍迁移到了《王者荣耀》。
新战场让他有了更加强烈的归属感。在游戏战火中,5人小团队就是世界上最紧密的联系——再也没有什么情谊,比生死之交更牢固了。
《王者荣耀》的设置很简单,杀敌,死掉,复活,再杀敌,直到推倒水晶或者被推倒,游戏结束。它没有宏大的世界构架和磅礴的故事体系,操作难度也被降到最低。
社交是它的独特之处。
背靠腾讯好乘凉,《王者荣耀》打通了游戏和qq、微信好友之间的渠道,把社交融入游戏。比如选择微信登录的玩家,可以在系统里找到所有在玩的微信好友,以及他们的段位排名。
这能创造熟人圈子。不管在如何险恶的环境里,熟人为伴,总能迅速形成安全区。而段位排名主张的是激励和攀比——这是游戏厂商们最擅长的套路了。
有人说,没什么友谊是一局王者荣耀建立不起来的。但丁明慢慢发现,友谊之外好像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单位里一起打游戏的以同龄人为主,有时候领导也会加入玩两把。一般这种时候,王者就不再是往日战场上最春风得意的那一个。
丁明有时候会觉得那种场景庄严又搞笑,“谁在故意输,谁把人头故意给了谁,谁在不经意间展现着自己预设好的那一面,大家都看在眼里。“
在游戏里经常一起组队开黑的人,现实中可能也会变成小团体。
丁明在单位里发现了这些苗头,比如看某个领导在《王者荣耀》里的支持者是谁,大概就能猜出他在单位的势力。
但这位理工男不太善于描述这些勾心斗角的细节,“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末了又来了句:
“成年人的算计,你懂的。“
在《王者荣耀》之前,丁明大部分时间都耗在《炉石传说》上。
那是一款卡牌类竞技游戏,2015年上线,故事建立在《魔兽争霸》基础上,采用回合式对战。
《炉石传说》没有华丽的人物模型和刺激的对峙厮杀,多数时候是在布局、算计、预谋,猜测,而战场里的玩家变化莫测,有时寸土必争,有时又要把筹码拱手相让。
丁明喜欢那种不动声色的较量。
《炉石传说》还在封测阶段,丁明和大学室友就一起入了坑。游戏的设定是单人对抗,但每次开局,几乎都是整个宿舍的人挤在一起出主意。
印象最深的一场对战,是土豪战与宇宙术。最危急之时,丁明命悬一线,宿舍所有兄弟都围在他身后大喊:
“恶魔契约!恶魔契约!恶魔契约!”——那是一张能够消灭对方一个恶魔,并给自己英雄回复5点生命的“起死回生牌”。
那几乎是丁明生命里最漫长的3秒,心脏好像跳到了嗓子眼。然后下一秒,男生们开始敲桌子、砸鼠标,夹杂着吼叫,几乎要掀翻屋顶。
丁明看了一眼刚到自己手里的牌——两张恶魔契约。
那次胜利因为动静太大打扰别人休息,被旁边宿舍的同学骂得狗血淋头,但丁明觉得,那才是男生的青春。
丁明《炉石传说》成绩截图
丁明认为打游戏是件挺认真的事情,就像打江山一样,智商、谋略、果敢、手速都至关重要。
他喜欢做攻略,苦思冥想如何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也经常为了一个布局茶不思饭不想。他觉得,记住这些规律,似乎比记住女朋友的生日和重要纪念日要简单。
他热爱游戏。
大四的时候,丁明参加过湖南省的全民石力赛,那是一场暴雪官方的线下赛事,不过他止步在了16进8的阶段。
他甚至有过和同学一起开直播平台,或者做代练,成为职业选手的念头,但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游戏后面紧跟着的,还是“玩物丧志“、”不务正业“以及”毒害青年“。
丁明最终没有走那条注定会受争议的路。
游戏只是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随着毕业、工作和生活琐事的增多,这个比重被压缩得越来越小。
丁明曾经三次卸载《王者荣耀》。
它的上瘾特性广为人知,很多玩家因此称其为“王者农药”,自嘲一入“农药”深似海。
于是就有了这些新闻:
湖南一名小学生为了“打农药”,带着50块钱离家出走12天;重点中学初三尖子生沉迷半年,考砸中考;17岁玩家因为连续激战40多个小时,神经高度紧张诱发脑梗;
很多成年人也沉迷其中。“今天开黑了吗”、“送了几颗人头”成为聊天中极具仪式感的表述,在一些圈子里,不玩“农药”被视为不合群。
事实上,丁明每次卸载时都很痛快:被队友坑得不爽,卸载;连续一周开黑到凌晨,睡眠不足影响工作,卸载。
但回归的理由总比卸载多:大家都在玩不要脱节、下次注意时间就好了。
多数时候——当那些沉迷于搞职场关系的领导和同事不在的时候——他在《王者荣耀》里体会到的是平等。
《王者荣耀》不是一个完全由金钱主导的世界,其中没有永恒的王者,玩家想要提高战力,只能靠团队合作和战术配合,用拳头和技术说话。
于是,在丁明的团战里,经常有蹲在脚手架旁叼着烟屁股的工友发号施令,平日里衣冠楚楚的工程师,不得不听从调令躲进草丛,真实世界里的阶级,此刻被段位秒杀于无形。
游戏里还有青春。
与对手兵刃相见的酣畅淋漓,推塔时候的一气呵成,游戏里这些简单粗暴的胜利,会最大限度刺激肾上腺素,让人紧张、激动、血脉偾张——这总让丁明想起大学宿舍里那个狂欢的凌晨。
直到这次,在升职加薪的压力面前,丁明第四次有了卸载的念头,他想全身心投入工作。
有时候,他会想起《游戏改变世界》作者简·麦戈尼格尔的那句话:
“游戏真正的目的是让我们在这个无趣的世界中生存下来,因为现实实在是个设计得太糟糕的游戏。”
《王者荣耀》确实是某种意义上的新世界。在游戏里,没人会用月薪多少、户口哪里、有没有车、买不买房、属不属羊这些世俗标准,来衡量丁明是不是个合适的队友。
丁明隐隐有些担心:离开之后,自己真的能在现实中找到《王者荣耀》式的幸福感吗?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图文】一头去上班的驴(职场如战场)值得深思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一头去上班的驴(职场如战场)值得深思
&&一头驴子的职场写照,真实的反映了目前职场人士的处境,寓意深刻,值得学习!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首席人物观
23岁的丁明第四次想要卸载《王者荣耀》了。
这跟新出台的&限玩&规定以及&李白是刺客&这样的历史颠覆没太大关系。丁明接受过高等教育,自认还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管央媒怎么说,他都无法认可:一个民族的知识普及和文化教育,该由一款游戏来承担。
他只是太忙了,又有些厌倦。
游戏的本质,原本是让玩家从紧张现实抽离,在虚拟世界得以发泄和满足,但丁明发现,现实的蝇营狗苟也照了进来:不止一次,他看见一起组队的同事故意为领导牺牲,生生把战场变职场。
自由平等曾经是这款国民游戏的标签,但随着注册用户突破2亿,无数个小生态在其中生发,天生的社交属性,又让它多少有些秀场的味道。
这款以简单著称的游戏,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游戏品即人品
丁明在中午12点半准时回到宿舍,连脸都没顾得上抹一把,踢了鞋半瘫在床上。领导通知今晚要通宵加班,室友已经开始午睡,但是他还想赶在1点半开工前赶紧&黑一局&。
系统提示:欢迎来到《王者荣耀》。战斗开始了。
丁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组团,有时找熟人,有时就是陌生人。这是一款多人协作的游戏,五人才能成团,两团对战,以推倒对方水晶为胜负标准。
战场上活跃的有6种角色:法师、坦克、战士、刺客、射手和辅助,对应的英雄人物有60多种,他们技能迥异,有的出自古代文学作品,比如大乔、李白、武则天、貂蝉等,有的纯属虚构,比如安琪拉,一位以一招制敌酷炫技能著称的女性。
丁明钟情法师,这是一个低调的角色,在团战中常常处于后排。相比皮糙肉厚的坦克,攻守兼备的战士,瞬间秒杀的刺客以及简单粗暴的射手,丁明更喜欢法师这种对团队贡献大、&闷声干大事&的英雄。
多数时候,丁明喜欢让队友们先选角色,自己再去补齐缺口,以保证团队高效配合。这是《王者荣耀》的迷人之处&&相比单枪匹马的打斗,团队协作和战术安排更重要。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会一味忍受&猪队友&。
比如上一场团战里,射手是一位姑娘。按照人物设定,射手的普通攻击极其强悍,不管在团战还是推塔时,都可以稳定制造杀伤力。
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姑娘觉得自己在团队里的地位无可比拟,于是每次自己一死就开始语音轰炸:&不行不行,不能打,我死了你们就不能团战!&
丁明不太能忍受破坏规则的人,&团队作战就是《王者荣耀》的特点,这是优势,更是规则。你既想享受&一起开黑欢乐多&的乐趣,又不屑于遵循团队中的配合和牺牲,那只能自己退出这个战场。&
这种价值观大概和他从事的职业有关。
游戏外,丁明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助理工程师,每天在尘土飞扬的建筑现场和钢筋、模板打交道。除此以外,还要向上级汇报,跟设计师商讨,和工友对接,琐碎并且繁杂。
这是个非常重视团队合作、非黑即白的工种。毫厘之差,带来的可能就是血泪教训。
这跟《王者荣耀》倒是有点像。个人判断的失误不仅会送了自己的人头,还可能葬送了整个团队的前程。
丁明觉得,在游戏里识大体顾大局,有冲劲儿善谋略的人,在现实中一般也不会太差。用他的话来说,&游戏品就是人品。&
 成年人的算计
丁明开始玩《王者荣耀》是在一年前。
当时他大学毕业,刚到单位报道。从校园到职场,融入新的环境总是需要契机,而男生可以借助的最直接方式,大概就是吃肉、喝酒、打游戏。
几个同事爱玩《英雄联盟》,丁明凑了上去,很快混熟。没多久,他又随着队伍迁移到了《王者荣耀》。
新战场让他有了更加强烈的归属感。在游戏战火中,5人小团队就是世界上最紧密的联系&&再也没有什么情谊,比生死之交更牢固了。
《王者荣耀》的设置很简单,杀敌,死掉,复活,再杀敌,直到推倒水晶或者被推倒,游戏结束。它没有宏大的世界构架和磅礴的故事体系,操作难度也被降到最低。
社交是它的独特之处。&
背靠腾讯好乘凉,《王者荣耀》打通了游戏和qq、微信好友之间的渠道,把社交融入游戏。比如选择微信登录的玩家,可以在系统里找到所有在玩的微信好友,以及他们的段位排名。
这能创造熟人圈子。不管在如何险恶的环境里,熟人为伴,总能迅速形成安全区。而段位排名主张的是激励和攀比&&这是游戏厂商们最擅长的套路了。
有人说,没什么友谊是一局王者荣耀建立不起来的。但丁明慢慢发现,友谊之外好像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单位里一起打游戏的以同龄人为主,有时候领导也会加入玩两把。一般这种时候,王者就不再是往日战场上最春风得意的那一个。
丁明有时候会觉得那种场景庄严又搞笑,&谁在故意输,谁把人头故意给了谁,谁在不经意间展现着自己预设好的那一面,大家都看在眼里。&
在游戏里经常一起组队开黑的人,现实中可能也会变成小团体。
丁明在单位里发现了这些苗头,比如看某个领导在《王者荣耀》里的支持者是谁,大概就能猜出他在单位的势力。
但这位理工男不太善于描述这些勾心斗角的细节,&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末了又来了句:
&成年人的算计,你懂的。&
  游戏少年
在《王者荣耀》之前,丁明大部分时间都耗在《炉石传说》上。
那是一款卡牌类竞技游戏,2015年上线,故事建立在《魔兽争霸》基础上,采用回合式对战。
《炉石传说》没有华丽的人物模型和刺激的对峙厮杀,多数时候是在布局、算计、预谋,猜测,而战场里的玩家变化莫测,有时寸土必争,有时又要把筹码拱手相让。
丁明喜欢那种不动声色的较量。
《炉石传说》还在封测阶段,丁明和大学室友就一起入了坑。游戏的设定是单人对抗,但每次开局,几乎都是整个宿舍的人挤在一起出主意。
印象最深的一场对战,是土豪战与宇宙术。最危急之时,丁明命悬一线,宿舍所有兄弟都围在他身后大喊:
&恶魔契约!恶魔契约!恶魔契约!&&&那是一张能够消灭对方一个恶魔,并给自己英雄回复5点生命的&起死回生牌&。
那几乎是丁明生命里最漫长的3秒,心脏好像跳到了嗓子眼。然后下一秒,男生们开始敲桌子、砸鼠标,夹杂着吼叫,几乎要掀翻屋顶。
丁明看了一眼刚到自己手里的牌&&两张恶魔契约。
那次胜利因为动静太大打扰别人休息,被旁边宿舍的同学骂得狗血淋头,但丁明觉得,那才是男生的青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本文相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卸载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