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队伍名字大全都叫神仙

神仙经典|钟吕问道集 论大道第二
我的图书馆
神仙经典|钟吕问道集 论大道第二
吕曰:“所谓大道者,何也?”吕祖问:“所谓的大道,该如何理解?”钟曰:“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莫可得而知也,莫可得而行也!”汉钟离回答说:“大道没有形象可以追寻,没有名字可以描述,没有办法问,也没有办法回答。说它大,它大到没有边界,没有比大道再大的事物了,说它小,它又是最小的,没有事物会比它更小,没有办法知道,也没有办法像道那样行动。”吕曰:“古今达士,始也学道,次以有道,次以得道,次以成道,而于尘世入蓬岛,升于洞天,升于阳天而升三清,是皆道成之士。今日师尊独言道不可得而知,不可得而行。然于道也,独得隐乎?”吕祖问:“古今的修行先人们,他们开始学道,然后成为有道之士,然后有得道,然后可以成道,并且能够居住到海外仙山,上升到洞天福地,成为神仙,最后归于三清,都是成道的前辈,但是今天您却说,道没有办法知道,没有办法做到,作为道、难道你的道与别人不一样是隐藏在哪里的么?”钟曰:“仆于道也,固无隐尔。盖举世奉道之士,止有好道之名。使闻大道,而无信心,虽有信心,而无苦志。朝为而夕改,坐作而立忘。始乎扰勤,终则懈怠。仆以是言大道难知、难行也。”汉钟离回答说:“道是朴实无华的,自然不会隐匿自己。但是这个世界上号称修道的人,大部分是喜欢道这个名字,就算他们听闻到道的真谛,也会没有信心,有了信心又会没志气坚持,早上做到了晚上就改了,坐着的时候做到了站起来就忘记了。开始是勤奋的过度了,最后以懈怠告终。所以我说,大道难以知道,难以做到。”吕曰:“大道难知,难行之理如何?”吕祖问:“请给我讲讲大道难以知道,难以实行的道理吧?”钟 曰:“以傍门小法,易为见功,而俗流多得。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有斋戒者、有休粮者、有采气者,有漱咽者、有离妻者、有断味者、有 禅定者、有不语者、有存想者、有采阴者、有服气者、有持净者、有息心者、有绝累者、有开顶者、有缩龟者、有绝迹者、有看读者、有烧炼者、有定息者、有导引 者、有吐纳者、有采补者、有布施者、有供养者、有救济者、有入山者、有识性者、有不动者、有受持者,……傍门小法,不可备陈。至如采日月之华、天地之气, 心思意想、望结丹砂,屈体劳形、欲求超脱,多入少出,攻病可也。认为真胎息,绝念忘言,养性可也。指作太一含真气,金枪不倒,黄河逆流,养命之下法;形如 槁木,心若死灰,集神之小术。奈何古今奉道之士,苦苦留心,往往挂意。以咽津为药,如何得造化?聚气为丹,如何得停留?指肝为龙,而肺为虎,如何得交合? 认坎为铅,而离为汞,如何得抽添?四时浇灌,望长黄芽。一意不散,欲求大药。差年错月,废日乱时。不识五行根蒂,安知三才造化?寻枝摘叶,迷惑后人。致使 大道日远、日疏,异端并起,而成风俗,以失先师之本意者,良由道听途说、口耳之学。而指诀于无知之徒,递相训式,节序而入于泉下,令人寒心。非不欲开陈大 道,盖世人孽重福薄,不信天机,重财轻命,愿为下鬼。”汉钟离回答说:“傍门小法很容易见到功效,而且外面流传的也很多,大家相互传授,以为这样修炼就可以了,甚至变成了一种风气,从而败坏了大道。有在身体上下功夫的,如吃素、辟谷、采气,有精神上下功夫的如禅定、存想、息心,有行为上下功夫的如布施、苦行等等,各种方法说也说不完。至于采日月精华妄想靠意念结丹期望获得超脱的,治病是可以的。出现真胎息,心中念头不起,可以滋养自己的修养。至于那种金枪不倒,逆走经络的是养生的低级方法;整个人如同枯木一样,心如死灰是修心神走到了歧路上。但是古今求道的人费尽心机被这些错误的方法所牵挂,咽口水当药是得不到天地真机的,妄图把气聚集为丹是不可能办到的。把肝当做龙,把肺当做虎,肝和肺又如何交媾变化呢?把坎当成铅,把离当成汞,如何能够抽添?四时浇灌,望长黄芽。意念聚集不散,不知还虚的方法,而期望获得大药。不顺应天地的节奏,把握不住时机。不知道五行的根本所在,就不能知道天地人之间的分转换变化,最多是触摸到了大道的枝叶而已,却以为自己找到了大道的根源,还把自己的错误见解传播出来,迷惑后人。”吕曰:“小法傍门,既已知矣,其于大道,可得闻乎?”吕祖问:“旁门小术我已经知道了,请给我讲一讲大道,可以么?”钟 曰:“道本无问,问本无应。及乎真元一判,太朴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体,二为用,三为造化。体用不出于阴阳,造化皆因于交媾。上、中、下列 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人也。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其坚 固,而同得长久。”汉钟离回答说:“道本来是没法问的,问了也没有回应。当试图去分辨最初混沌的源头的候,太朴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本体,二为作用,三为变化。本体和作用不过是阴阳之间的变化和互动,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因为阴阳交媾而产生的。上中下排列为三才,天地人都遵循道的规律。万物中,最有灵性最珍贵的就是人了,只有人能穷尽万物的道理,活出自己的本来面目。穷尽真理,了解本性才可以得到生命,保有完整的生命以合于道,这样就会和天地一样牢固,和天地一样长久。”吕曰:“天长地久,亘千古以无穷。人寿百岁,至七十而尚稀。何道之独在于天地而远于人乎?”吕祖问::“天地是长久的甚至没有尽头,但是人的寿命却只有百岁,七十都是很稀有了,是什么样的道只存在于天地之间,却远远的离开人类?”钟曰:“道不远于人而人自远于道耳。所以远于道者,养命不知法。所以不知法者,下功不识时。所以不识时者,不达天地之机也。”汉钟离回答说:“道是不会离开人的,是人离开了道,离开道的原因是养命不知道方法,不知道方法所以无法辨别时机,辨别不了时机就无法抓住天地之间的真机。”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寻山问道:青城山,古称洞天福地、神仙都会,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寻山问道:青城山,古称洞天福地、神仙都会,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旅游爱分享百家号寻山问道,第一站推荐青城山。青城山历史悠久,群峰环绕,林木苍翠,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誊,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自古是文人墨客探幽访胜和隐居修练之地,古称“洞天福地”、“神仙都会”。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时,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并成为天师道的祖山,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关于青城山的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青城山林木青翠,终年常绿,诸峰环绕,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另一种是青城山原名为“清城山”,因古代神话中“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故名“清城”,唐代时佛教发展迅速,佛教和道教在山上发生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儿,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诏书将“清城”写成了“青城”,所以改称青城山,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诏书全文以佐。青城山分前、后山,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则寒气逼人、夏天则凉爽无比,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堪称青城山特色的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上清宫是观赏圣灯的最佳观景处,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亮光隐约,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明灭未定,多时千百盏,灿若星河。传说是神仙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故被人们称为圣灯。现在已被证实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青城山每年9月举行道教文化节,主要活动有道教学术研讨会、祈祷世界和平大法会、结幡法会、道教武术表演、道教音乐表演、道教茶艺表演和道教文物书画展等多项活动,参与其中,可以体验中国道教发源地的养生文化。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旅游爱分享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旅途中美景、美食、摄影分享。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设为首页||||
还没帐号?
微信号:daoisms
您的位置: >
热门搜索: |
问道青城山都会府 天地皆作神仙乡
来源:道教之音&&&&&作者:贵德&&&&&时间:&&&&&
&&记道教之音&问道之旅&第六期走进青城山
山水相依的神仙都会,仙道同生的福地洞天,道教之音朝拜祖庭走进了西蜀第一山&&青城山。有人说,要把握他的神髓,就要善于融入其中,领悟其中物我两相忘的神仙境界,也便会被仙化思维碰出灵感来。
初到成都,还没来得及拜访青城山,便去了都江堰。如果不是去过都江堰,生怕只会让人感觉青城山不过是一处道教名山、福地洞天。二郎担山赶太阳、李冰父子凿离堆、李冰巡江升天、二郎擒孽龙等传说,厚重了都江堰的人间福地。伏龙观、二王庙、城隍庙等古观,虽然现在已经时过境迁,然而西蜀的逍遥之地早就勾勒其中。
青城山下,中,便是问道之旅的第一站。的古色古香,不见世俗变化,三五位道长,几个问道学员&摆龙门阵&闲聊,认知青城历史,问道道教圣境,俨然已经分不清在世间还在仙境?加上窗外的濛濛细雨,天上人间不过如此。
一、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沿着山路缓缓而行,到黄帝望师廊后转乘上善舫至丈人泉,随后又乘索道到上清宫。对于如此上山,学员表示已经完全体验了水陆空三种爬山方式,着实兴奋。然而之后沿着泥泞山路去的旅行,才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爬山寻道?
据戴理松道长介绍,学员所走的山路一般对游客是不开放的,很多游客、信众到青城山虽然能在地图上找到圆明宫等宫观,但是很少有人能找到或者去过。一则是山路难走,从上清宫到圆明宫的山路不对游客开放;二则第一次去青城山的游客、信众不知道别的山路。可谓曲径通幽,坐实了青城山的天下幽的美名。
尽管山路很难走,但是山路两边的野果、野菜、野花、中药以及野生小动物学员们都非常关注。这一刻,我们才发现深山中的道长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一会说这个可以吃,这个有毒,这个花好看等等,着实过足走山路的瘾。
和都市生活一样,我们都是喜欢拍照的。当有人摔倒在泥泞之中,我们还是不让她动,我们先拍照留念,甚至连当事人也很开心,希望能多拍照能定格这种难得的经历。
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圆明宫,殿堂之间,各有庭院,宫内宫外,瑞草奇花,楠木成林,松竹繁茂,有即景联云:&栽竹栽松,竹隐凤凰松隐鹤;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
在圆明宫中,学员们除了结识了养生辟谷班学员外,还与借住在丹房内的修行者多次交流心得。据他介绍,他也是在偶然的机会发现这里这个去处,自此每年都会在山里住半年,以调息养神。
在圆明宫期间,特邀古法指医、成都闲人堂堂主杨武先生向学员们讲解了道教养生功,并针对学员身体情况通过推经点穴、古法艾灸作了指导和治疗,深受学员喜欢。据了解,指医是道家秘传的古老医术。以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观为理论基础,以《》的人体&天人&、&经络&、&气血&理论为具体操作基础。经过望闻问切等方式,进行辨症、论症、施症、配伍所需要的穴位,通过点压揉拨透灌的方式达到疏通经络,平阴阳、调脏腑,温养五脏。
三、六龙回日书高标,冲波逆折有出路。
回来的路上,戴道长带着学员走了青城山上的。这其中包括上清宫、老君阁、祖师殿、、全真观等。据了解,青城山中的道观都没有分布在乘船和索道的周围,只能徒步游览。所以,下山的路,学员们跟随道长徒步下山。
去过青城山的人,或许会把这里的山路称为&蜀道&、那些路边买卖人称作&挑山工&。山路的陡峭,年轻人都要紧握铁链以保障自身安全,而那些为维修山里歇脚亭子的老年人却扛着铁棒来回攀爬,其中艰辛,非亲临不能感受。所以,一般跟着导游上山的游客或者信众,山上的很多道观根本不在计划之中。
艰险的山路面前,学员开始关注这些处在深山而无人问津的宫观香火问题。道长表示,青城山因地处深山而多野果,为维持正常开支便办了酒厂。酒厂以山中猕猴桃为主要原料,主要销往附近的村子。因为酒厂小的缘故,基本上可以维持山里的基本开支。但是宫观需要修缮或者改建时,青城山道教协会协助拨款,以保障道场的清静安全。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道教之音&问道之旅&第六期在走访了山水之后,道长还带领学员前往街子古镇、黄老殿、茶马司等地,查看了附近的文化,以体悟青城山下的文化韵味。
最后,学员纷纷表示将会继续参加之后的&问道之旅&活动,甚至有学员现场向卢老师报名参加&问道&活动。
相关链接:
(道教之音独家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会喜欢
最近更新热度排行
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茅山 乾元观 举行松风阁、全真宗祠等殿堂落成暨神像开光祈福大法会。 法会恭逢...[]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 茅山 乾元观 隆重举行皈依法会。 在皈依法会上,众居士恭敬迎...[]
日(农历十月廿三),由西北道教论坛组委会主办的 道无声西北道教文化展在陕西省图书馆隆重开展,这...[]
日,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支持,中国道教协会主办,西安市道教协会承办,陕西省道教协会、陕西省社...[]
日(农历丁酉年九月初七),北京丰台区宛平城大王庙举办道教宗教活动场所颁证仪式暨神像开光法会。北...[]东城有个叫张信的人,年轻时曾见神仙白日飞行,心中无限向往,于是余生都在学道求仙。只可惜数十年后仍是不得其法,别人笑他痴傻,他却总觉得自己离成仙越来越近了。
张信不理俗事,家中内外全仗着老管家张富贵操持。张富贵如今已是年过七旬,张信数十年来沉迷求仙,因为他的忠义,家业却是越来越大了。只是张富贵年纪越来越大,心中不免感叹,自己死后,这偌大家业只怕用不了几年就会被老爷败光了。
这天,张富贵来到张信的丹房,见他披头散发,丹炉中正烧着不知所谓的仙丹,他暗自叹了口气,叫了声“老爷”。张信问他什么事。张富贵说:“老爷,我今年已经七十一岁了,不知还能伺候您几年。”张信笑说:“你莫担心,等我丹药练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你自然有大好处。”张富贵还要说什么,张信就摆手让他出去了。
张富贵无奈,只得离了丹房,去柜上查看。张家经营着城里最大的一家粮行,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也不为过。远远地看着粮行门口人来人往,他陷入沉思中。自己死了的话,米行这些见都没见过老爷的人必起异心,与其将这好处给了他们,倒不如给真正需要的人,这也算是自己临死为老爷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那时节到处都是灾荒,遍地灾民。张富贵用了张信的名字,在城隍庙开了家粥厂施粥。消息一传开,每日的灾民络绎不绝,众人无不感谢张信。
如此一过大半年。这日,张信服了自己炼制的仙丹,精神格外振奋,难得地出了门。不知不觉来到城隍庙,一看张福贵正在施粥,不由得大为惊奇,将他叫来细问究竟。张富贵将自己的用意说了,又说:“施粥半年来,城中无人不赞老爷的仁义,日后老奴即便死了,老爷也不至于受人欺负。”张信很受感动,说:“难得你如此忠义,但把粥厂关了吧。”
张福贵忙问原因。张信冷冷地说:“你背着我施了半年的粥,也不知费了我多少银两。你莫要以为离开了你,我就活不下去了,这世上,有了银子,谁离了谁都是一样的活。”炼制仙丹需要大量名贵药材,银子永远也不会多,可恨这老奴竟拿张家的银子大方施舍,若不是念在他老了,定要惩罚他。
张福贵听了,长叹口气。然而,他并没有关掉粥厂,而是委托了一个人继续施粥,至于银两,这么多年来,他也攒了不少。
这样一晃又是大半年。这时张信已经因为施粥的事不再相信张福贵了,以他年纪大了为由,提拔了一个远房侄儿取代了他。这侄儿上任伊始,便在偷偷转移家产了,张富贵却也无可奈何。
这日,张富贵晨起时,突然觉得心烦意乱,猜测自己大限将到,就将自己最后一点银子交给了粥厂,回到张家安静地等死了。
张信服了两颗仙丹,自觉得神清气爽,走出丹房,突然见天空有五彩祥云飘来,转瞬间,一位头戴峨冠的仙人落在他面前。他惊喜不已,连声说:“神仙是来接我的?”那仙人却看也不看他,径直来到张福贵的床前,笑说:“张福贵,你的功德满了,随我走吧。”说着牵了他的手,两人脚底生祥云,飞上天空。
张信瞠目结舌,冲着天空叫道:“神仙,错了错了,应该是我呀。”然而,神仙和张福贵已经消失在天边了。
张信受了这打击,一蹶不振,有一天,那侄儿突然拿来一张也不知他是什么时候签的财产赠予书,说这个家所有的一切已经是自己的了。张信被赶出家门,除了修仙,他什么也不懂,没多久就饿毙街头了。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听山人讲故事其它文章
徽州城有个叫孙万山的老汉,一生经历丰富,曾当过兵,百战沙场身负重伤捡回一命,回家途中又遇山贼劫道,于是又做了贼。过两年,官兵大破山寨,他抢了些金银逃回到家中做了买卖,一度富有,但最终被友人欺骗,落得一无所有。孙万山没有娶亲,为免老了无人送终,于是捡了
村里有个叫张兰的姑娘,长得很漂亮,其实她父母长相都很普通,不知道为什么到她这儿就这么漂亮。有人说她可能是别人的种,也有人嗤之以鼻,说那脸的轮廓跟她爹张老黑一模一样。后来,有个初中生给出了答案,说负负得正,两个长得不好看的,往往会生出一个好看的孩子。乍
东村是个外来户聚集的地方。那年出了战乱,有几户人家翻山越岭来到这个山坳里,当时有人见此地背靠元宝山,面对书卷峰,认定是块出贵人的风水宝地,于是定居了下来。百年后,繁衍生息,村子有了上百号人,但从没出过什么贵人。村子虽小,但也有个私塾,先生叫刘全,是个
福婆在路边摆了个水果摊,卖点时令水果,本钱少,货不多,随时卖完随时补货。有时候她男人会来替她看摊,老头七十多了,已经木了,秤也不会看,有人来买水果,还得边上的摊主帮他。福婆老两口命不好,曾有个儿子,但后来得病死了,儿媳秀花带着孙子过,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过去,通村有个叫孙河的人,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母亲艰辛将他养大。这年,老娘给他说了门亲,只等吉日一到,便迎娶进门。这日早上,孙河扛着锄头下田,见村口有个算命的半仙正在替人算命,他瞧着好玩,就凑了过去。不想半仙见了他,招呼他也来算一个。孙河从不
孙家萌家里过去比较穷,因此初中没毕业她就出去打工了,一人比父母两个人赚的钱还多,可以说两个弟弟都是她供大的。弟弟们也争气,读书都很优秀,别人一提起来,都说孙家那两个小子厉害,是状元之才。但从来没有人把她也带进去,因为她初中还没毕业,实在算不得有才。也
陈东是我表哥,比我要大十多岁。他从小到大就不听话,大人不让他做的事他偏做,让他做的事他偏不做,不知道把我姨气哭过多少次。陈东虽然不让大人省心,但是长得帅,不管什么年代,长得帅的人总是很讨巧。村里有个叫小青的姑娘很喜欢他,给他打了条围巾,老长的,在脖子
话说古时,有个叫孙长青的年轻书生,学富五车,才识惊人。然而数次乡试,都未能得中,心里不免烦闷。这年又逢三年一次的秋闱,孙长青想去,但家中漫说银钱盘缠,连余粮都没有。犹豫之时,妻子回娘家讨了些银两回来,孙长青大喜过望,择日辞别妻子,背着行囊出发了。这日
程家秀姐妹三个,父母从小就宠爱她们,没给她们受过一点委屈。程家秀长大后,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何强,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她把何强带回家中给父母看。父母和他聊了片刻后,转过头来对她说,这孩子还行,就是不知道他父母怎么样。程家秀笑着说,我是
北山镇在大山之中。山中常有怪异之事,老百姓就在镇口的地方建了座山神庙以镇邪祟。山神爷虎面人身,传说中,他能护佑百姓安康,惩戒一切邪恶。山里人相信这个,因此庙中香火旺盛,供奉不断。这天夜里,山神庙中住进了两个乞丐,一个叫小六,一个叫老孙,两人吃着供果,
东城有个叫张信的人,年轻时曾见神仙白日飞行,心中无限向往,于是余生都在学道求仙。只可惜数十年后仍是不得其法,别人笑他痴傻,他却总觉得自己离成仙越来越近了。张信不理俗事,家中内外全仗着老管家张富贵操持。张富贵如今已是年过七旬,张信数十年来沉迷求仙,因为
李厚是村里公认的富气老人,他现在跟大儿子住一起,大儿子刚有了孙子,四代同堂,这是村里人羡慕他的一个原因。还有,另外的三个子女虽然不住在身上,但是逢年过节都会回来看他,有时也会把他接过去住,特别是三女儿住在三亚,大冬天我们这儿哈气成雾,他却穿着海滩裤在
路边上有个面馆,老板叫何光。他的手艺其实很不错,不过这边的人大都以大米为主食,所以店里的生意不是很好。但俗话说开门迎客,生意再不怎么样,总是有些客人的。其中,有个姓孙的大爷是店里的常客。孙大爷是北方人,几十年前来这里工作,就在这儿定居了。老爷子吃了几
那年天下大乱,狼烟四起。江州城里有个叫刘定南的秀才,父亲刘河曾做过数任地方官,已告老还乡。刘家虽有名门望族,但刘定南生性淳朴,身上没沾纨绔子弟的习性。这日,家中来了个六十多岁的老人,长得十分矮小,不过刘父却将他待为上宾,言语之中极为慎重。经父亲介绍,
过去,东村有个远近闻名的猎户郑二,打猎的本事很高明,他只要出手就很少有落空的时候。有一天,村中的桂婶说自己在山上被狼袭击了。那只狼硕大无朋,起先是站在高处虎视眈眈地盯了她一会儿,然后居高临下猛扑过来,好在她躲得快,捡了条命。大家都笑,说你就胡吹吧,这
汪定贵天生是个倒霉鬼,刚出生就死了娘,爹在他八岁的时候,扔下他跟一个女人跑了。他在二叔家长大,二叔待他就像个小长工一样,不干活不给吃的。二叔家有个儿子叫汪富,对他也是动辄打骂。长大后,他出去打工遇到个姑娘,带回家来,结果姑娘见他太穷,转头就跟汪富结婚
李子胡同内,有家不起眼的老宅子,门口挂着“收生”的牌子,这便是城中有名的稳婆孙兰娟的家。这天半夜,孙兰娟正准备休息,灯花一跳,有个人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请千万帮我个忙。”随后,她眼前出现了一个大宅的后院,院中一座假山的山洞中,有一
孙琴嫁给丈夫后,日子虽然不富裕,但也安稳自在。只是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压力暴增,丈夫为了他们,随着同乡出去打工。他在建筑队里每天汗流浃背地干活,赚的钱全都寄回家中。孙琴知道这是丈夫的血汗钱,一分钱都不敢乱花。两人本打算攒够了钱就在镇上开个小吃店,孙琴
过去,东城有个叫“兴隆班”的杂耍队,当家的叫老黑,手下有个台柱子双刀花姑,此外,班里其他三个人也各有本事。话说这天,兴隆班在城隍庙摆下场子。花姑手使两把雁翎刀,呼呼有声,泼水不进。本是俏丽女儿家,却使得一手好凶器,引来叫好不断。老黑趁着这热闹劲,拿起
年前回老家的时候,我见到了程芳。程芳要比我大好几岁,并没什么交集,之所以对她印象很深,是因为那时村里人在教育子女要孝顺父母时,大多都会以她为反面教材。但等我长大后,仔细回想,发现她的所作所为其实都很正常。程芳是个弃婴,那对生而不养的父母直接将她扔在了
听山人讲故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道队伍名字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