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吞入东南亚并入中国“亚马逊”Lazada是不是一桩

互联网+智库
? ? ? ? ? ?
当前位置: &
& 分析:阿里巴巴吞入东南亚“亚马逊”Lazada是不是一桩好买卖?
分析:阿里巴巴吞入东南亚“亚马逊”Lazada是不是一桩好买卖?
http://www.100ec.cn&&日10:59&&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6月21日,马云在底特律&连接&中小企业论坛上说,&是电商,阿里巴巴不是。阿里巴巴帮别人成为电商&。一时间,&阿里帮别人成为&登上各媒体头条。  马云造势功夫是国内大佬之首,一周后,6月28日,阿里巴巴宣布完成对东南亚排名第一电商Lazada的增资,新增10亿美元投资对Lazada的持股比例上升到83%。  从去年开始,阿里巴巴就步步深入,在其化重地东南亚市场快速整出了一个自己的&亚马逊也许有人说,在国内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阿里巴巴没在东南亚复制一个自己,却买了一个类亚马逊或的B2C模式电商。真是这样么?  我们觉得,并非如此。看重Lazada的电商基础设施能力,符合阿里巴巴&出海&的策略,阿里巴巴其实抢在对手前面,获得了在东南亚市场的先机和能力。  Lazada是谁?阿里巴巴看重其什么?  Lazada2012在东南亚成立,幕后推手是最为成功的初创企业孵化器Rocket Internet,后者擅长将成功的商业模式复制到新型市场,但其依靠&抄袭&手段迅速崛起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作为Rocket Internet最成功的作品之一,Lazada最初复制亚马逊模式,快速横扫东南亚6个国家,第一年就同时进入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尼市场,而不是先进入单一市场再规模化,快速布局抢下市场主导地位。  一开始,Lazada裼B2C模式,掌控整个,快速建立仓储和履约的能力。2014年开始,Lazada将重心移转到B2B2C的开放市场(retail marketplace)。这既可继续增加平台上的商品,又不用冒存货的风险。据说,2年以后,也就是2016年,Lazada开放市场销售额已占整体的75%-80%,剩下20%-25%才是B2C模式。  这意味着,Lazada平台上的卖家越来越多,Lazada所建构的一站式履约服务就越&值钱&,可以通过向卖家收取解决方案服务费获利。这会减少之前建立B2C及物流带来沉重亏损压力。  Lazada有一个重要能力是自建最后一公里,从建立之日起,Lazada自建物流子公司Lazada Express,共有60个配送中心、8个仓储,和也有集货中心(sourcing hub。同时,Lazada目前在整个东南亚与62个物流合作伙伴合作,负责郊区物品配送。  整体看来,Lazada除了B2C之外,其实是阿里巴巴在的模式,从的B2B2C、的C2C及(Lazada是Hello Pay)的物流能力。显然,在东南亚的覆盖、自建后一公里物流能力都是Lazada的优势,其建立之初的目的就是待价而沽。  那么,阿里巴巴更看重什么?我们觉得,Lazada正好可以帮助阿里巴巴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  今年6月,Lazada品牌招商主管郑宝刚在一次上透露,Lazada上目前有6500万件商品,90%来自于华南、华东的大陆卖家。这正是阿里化&买,全球卖&践行。  所谓&天猫出海&,就是天猫将利用过去所累积的优势,以技术赋能的方式,发挥阿里巴巴生态体系的协同效应,帮助内地商家和商品走向全球市场,实现全球72小时送达。  而在东南亚,阿里巴巴可以通过Lazada,辐射东南亚地区逾5亿的非华人群体,跨越语言障碍,选购中国的商品,而通过Lazada前往东南亚的商家,只需要签署线上协议再透过菜鸟官方转运仓,就可拥有&一店卖全球&的机会。  事实上,为了拓展东南亚,阿里巴巴已经布局很久。  2014年,菜鸟斥资2.49亿美元新加坡邮政10.35%股份。今年3月,首个eWTP在马来西亚启动。天猫出海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开通&Taobao Collection&站点。蚂蚁金服更是在东南亚展开了大采购,除了Lazada旗下的Hello pay以外,还了泰国的Ascend Money、菲律宾的Mynt、印尼的Emtek等移动支付厂商。  东南亚电商有多大盘子?  根据2016年Google和Temasek联合发布的,东南亚经济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2000亿美元,其中,零售电商规模将从2015年的55亿美元(约369亿人民币)上升到880亿美元(约5896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速32%。电商渗透率将从0.8%提升到6.4%。  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为3.8万亿人民币,2010年为4610亿人民币。这意味着,到2025年,东南亚网购市场规模将达到中国2010年左右的水平(按1美元=6.7元人民币计算)。  东南亚市场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东南亚现有网民2.6亿,预计未来5年,将增至4.8亿,每月新增380万用户。其中增速最快的将是印尼,未来5年的复合增速预计达到19%。  阿里巴巴抢先同行一大步  我们觉得,东南亚当前电商格局类似早期中国市场,比较零散,还没有什么巨头出现。  Lazada由于模仿的是亚马逊,所以Lazada有自己的物流体系和类似Prime的会员订阅服务。今年4月,他们联手、Netflix、等推出了名为LiveUp的会员订阅服务。内容和Prime类似,比如用户可以享受更快的配送服务和来自Netflix的视频内容。  根据境外机构的调查,2016年12月,Lazada是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越南被访问次数最多的B2C电商平台。尤其是在泰国,访问次数更是遥遥领先。  虽然,阿里在2016年4月刚获得Lazada的控股权,但Lazada已快融入了整个阿里生态中。去年双12,Lazada的GMV突破4000万美元,其中60%来自移动端(从这里可以看出东南亚电商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移动端,而非PC端)。  相较于阿里巴巴在东南亚的激进动作,其他电商巨头则略为保守。  2015年,在推出了京东印尼站,目前功能日趋完善。商品覆盖14个大类,103个子类,每月流量约100万到300万。另外,今年5月传出,京东有意入股上面提到的Tokopedia,但一直没有公开披露进展。整体来讲,京东在印尼的发展没有多大声响,京东也没有花大力气。  对于亚马逊来说,印度是其国际化必争之地,但在东南亚,则进展不大。据说亚马逊本打算在今年1季度进入新加坡,但随后宣布推迟。更早之前,他们向新加坡线上超市Redmart提出收购要求,但被拒绝(后来Lazada收购了Redmart)。  此外,中国第三大电商曾参与融资的东南亚电商平台Ensogo去年6月,宣布关闭所有东南亚业务。  风险和机遇?  这样看来,在东南亚市场,阿里巴巴已走在同行竞争对手的前头,而且步子还很大。但对阿里,有机会,也有风险。  东哥解读电商(ID:DGJDDS)在《财报解读|阿里一季度超预期增长60%,股价为什么没大涨?》解读过,阿里巴巴2017财年第4季度(自然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国际零售业务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并表了Lazada业务,这推动了整个国际电商板块(零售+批发)达到98.5%的增幅。2017年第一季度,阿里国际电商板块实现收入39.4亿,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8%上升到10%。  但是,阿里电商国际业务主要是通过投资并购方式实现业务的扩张,但也带来了运营亏损。  根据往年Lazada财报看,从2013财年到2015财年,虽然净收入一路高歌猛进,分别为7550万美元、1.54亿美元、2.75亿美元,但其营业利润持续亏损,幅度分别为6790万美元、1.5亿美元、3.29亿美元。  Lazada历年经营显示,亏损额比营收都要高得多得多,事实上Lazada除了市场份额大之外,在运营效率方面非常差。至少还处于一个高速的投入期阶段。  不过,东南亚市场情况复杂,不同国家,不同状况,电商基础设施也很差,要想真正收获成功,阿里巴巴可能还需要假以时日。但至少,阿里巴巴可以通过Lazada,用资本买时间和经验,对比亚马逊和京东在东南亚的开拓,阿里巴巴还是领先了一步。  阿里巴巴的风险是,要用多久去消化这个亏损投入期,最终实现在东南亚的成功。  目前,只有一点确信无疑,对Lazada,建立之初的目的就是待价而沽,其成立5年即如愿被富爸爸收入麾下才真是大赢家。(来源:东哥解读电商;文/赵骐)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启动“跨境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课题研究”(详情),采用平台调研、园区调研、用户调查、平台评测、“神秘买家”抽查、政策研究、桌面研究等调研方法,对三类全国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开展调查:1)电商巨头设立的跨境电商平台,如亚马逊海外购、天猫国际、淘宝全球购、唯品国际、京东全球购、聚美极速免税店、国美海外购、苏宁易购海外购等;2)独立运营综合型跨境进口电商,如网易考拉海购、洋码头、丰趣海淘、寺库、走秀网、小红书、达令、波罗蜜、冰帆海淘、摩西、hai360海外购、西集网、86mall等;3)垂直型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如蜜芽、宝宝树(美囤妈妈)、宝贝格子、孩子王、美美箱等。成果将形成国内首份《2017年度跨境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除供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监管措施决策参考外,还将于明年315前通过全国媒体向全社会发布。
【】【】【】【】【】
「关键字」
& &(1)凡本中心注明“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或带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水印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 ,其版权均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中心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与本中心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违者本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
& &(2)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中心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中心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中心不承担责任。
& &(4)凡本中心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与机构,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关于本中心发布的用户投诉稿件,信息均由用户通过本中心投诉通道提供,本中心不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真实性有误,请与本中心联系,本中心将在核实后进行处理。& &(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中心内容者,本中心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中心联系的请发送相关内容至邮箱:)&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
  近日,市民刘女士在途牛旅游网购买机票时,被客服告知当天经济舱机票已售罄。然而,刘女士在航空公司官网发现,该趟航班实际还有多张经济舱待售。刘女士认为,途牛在售卖产品过程中利用信息不对称,误导消费者,...
生态型企业:
行业热点:
曝光专区: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人士,请联系: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_csrf_token
xfIPw4K82D59NlAoBfxlyB
wmqRpcCsrfToken
xfIPw4K82D59NlAoBfxlyB
阅读:570回复:1
电商蓝海东南亚版亚马逊Lazada开店解析
发布于: 23:57
&& &&& & & &&p&&br/&&/p&&p&&/p&&p&&/p&&p&&/p&&p&&strong&Lazada是谁?&/strong&&/p&&p&如果你已是电商行业的老鸟,你会发现本土电商平台(例如淘宝)拥有明显的本地优势。2012年成立于新加坡、深谙东南亚国情的Lazada(www.lazada.com) 就是如此,仅用三年时间便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目前年经营额已达十亿美元,日均访问量400万,入驻商家数超过1.5万。加之电商巨头亚马逊尚未进军东南亚,Lazada一枝独秀,2015年Lazada交易额飙增,仅3月份一个月就破13亿美金,同比增长350%。&/p&&p&&/p&&p&&strong&哪些卖家适合做Lazada?&/strong&&/p&&p&很多人说Lazada是东南亚的亚马逊,我觉得是亚马逊和Wish的结合体——Wish所有订单都来自移动app,而Lazada未雨绸缪,目前正同步发展电脑端与移动端;同时Lazada的销售规则很贴近亚马逊。如果你有亚马逊、Wish的运营经验,相信能非常方便快速地在Lazada上开设店铺;如果是速卖通、Ebay的卖家,可能需要转变下运营思路。&/p&&p&&/p&&p&Lazada有6个分站,除了越南站,其他5个国家都对中国电商开放。新卖家会先入驻马来西亚站,根据业绩情况,Lazada会考虑邀请开通其他站点。另外,东南亚的电商市场尚在培育阶段,虽然Lazada宣称已有超过1.5万个卖家入驻,但我想实际活跃的卖家应远远小于这个数字,尚未形成太大竞争。&/p&&p&&strong&Lazada开店有什么条件?&/strong&&/p&&p&Lazada开店条件不算高。自与Payoneer正式合作后,已经取消了必须有外币对公账户的要求了。也就是说,开个Lazada的店铺,一张企业营业执照、一个身份证复印件就能搞定。&/p&&p&所需要提交资料如下:(在Lazada注册后,Lazada招商经理会提供下列表格)&/p&&p&登记表格(公司和申请人名字要中英文,地址写英文);&/p&&p&New MP Seller Account Information表格;&/p&&p&申请公司的营业执照,申请人或法人身份证复印件;&/p&&p&注册公司名一致的Payoneer企业账户(在这里注册)&/p&&p&提交1项登记表 ,通过审核后,Lazada平台会发送网签协议、注册Link到卖家申请时提交的邮箱里,Seller可下载2项的表格填写好后,与3项一起发送给Lazada平台。&/p&&p&&strong&Lazada开店难不难?&/strong&&/p&&p&&/p&&p&&br/&&/p&&p&&strong&Lazada上到底能获得多少订单?&/strong&&/p&&p&Lazada开放大陆招商也就是今年3月份的事情。而一些很早嗅到商机的电商卖家,通过注册香港公司先行在Lazada上开店,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我就见识过日出2000单的大卖家。我没有官方详细数据,只能说Lazada的发展速度很快,今年的订单总量预测是上一年4倍。能否获得订单跟很多因素有关,选品、SKU数、定价、物流等等,这个只有自己操作体验才知道。对了,Lazada卖的最好的产品可是3C和Fashion类产品哦。&/p&&p&&strong&Lazada操作体验&/strong&&/p&&p&&strong&【Lazada的优点】&/strong&&/p&&p&&strong&不会随意罚款&/strong&&/p&&p&老实说,我不喜欢某平台的罚款政策,可能是由于该平台中国卖家构成比和商品结构造成的,但有时候莫名其妙就被罚款,体验不愉快。Lazada也会有罚款政策,但更多的是通过减少订单的方式对买家进行惩罚,比如如果比例、店铺健康指标超标了,会在未来一周内降低一半的订单。此外还有暂停店铺、参加培训等惩罚措施。&/p&&p&&strong&不会随意接受买家退货&/strong&&/p&&p&Lazada在保护卖家方面做得还算不错,只有在寄错、少寄、损坏、描述不符的情况下,才会接受客户退货退款。并且进入到卖家店铺的订单都是已经经过Lazada验证、可以正常发货的订单,此时Lazada已经收到了买家的钱了,资金方面有保障。&/p&&p&&strong&付款及时&/strong&&/p&&p&Lazada会通过系统和人工定期检测运单跟踪号在物流平台的签收记录。如果包裹显示已经妥投、客户签收,则这笔订单收入将在下周五进入到你的Payoneer账户。注意了:自日,Lazada与Payoneer正式合作,Lazada打款是以API对接直接入账到Payoneer企业账户的,这个是自动的,每周五即时免费到账。接下来卖家只需要将钱提现到对公银行账号或者公司的法人代表或股东账号即可。&/p&&p&&strong&QC控制(产品质量审核)&/strong&&/p&&p&Lazada的产品质量审核是我见过最为严格的平台QC了。除了fashion品类,其他所有品类都要求白底,且不允许任何不相关的内容出现(标注了爆款、新品、包邮都无法通过审核),水印、倒影、多图等都不行。此外,对于可能涉及到侵权知名品牌的也会被拒绝上线。&/p&&p&&strong&不用跟用户直接沟通&/strong&&/p&&p&你是否愿意接受淘宝、速卖通的模式,花大量时间、雇许多客服没完没了地去跟每一个客户闲聊呢?这会让我崩溃。Lazada干脆得多,客户下单,卖家发货,货到打款,完了。&/p&&p&&strong&【Lazada尚待改进之处】&/strong&&/p&&p&&strong&退货成本高&/strong&&/p&&p&要从Lazada香港仓库拿回退货,需缴纳10美元。算了,帮我销毁吧。&/p&&p&&strong&缺乏给力的ERP软件支持&/strong&&/p&&p&目前为止,还没有Lazada官方认可支持的ERP软件,极少数可以对接的也不太给力。订单多的话,处理起来非常不便。&/p&&p&&strong&物流太繁琐&/strong&&/p&&p&Lazada的订单并不是想走什么渠道都可以。得使用Lazada认可的物流,提出申请后才能使用。所以,即便你有自己很便宜的渠道,但不是Lazada的发货渠道,就没办法了。以下是部分发货物流:&/p&&p&&/p&
最新喜欢:
用户名cnzugm
铜币1094枚
发布于: 16:04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或者&
Powered by阿里巴巴亚马逊东南亚开战 东南亚零售企业如何应对?
亚马逊对印度市场投资30亿美元,是Flipkart和Snapdeal的有力竞争对手。阿里巴巴也不落后,出资10亿美金收购Lazada。中美两国的巨头全方位进军东南亚市场,这对当地市场是一件好事吗?
  亚马逊对印度市场投资30亿美元,是Flipkart和Snapdeal的有力竞争对手。阿里巴巴也不落后,出资10亿美金收购Lazada。中美两国的巨头全方位进军东南亚市场,这对当地市场是一件好事吗?    亚马逊和阿里巴巴都对东南亚进行大量投资    这两家企业将竭尽所能占据市场份额,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这明显很有利。那么对它们的竞争者而言呢?    可以确定的是,面对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攻势,规模相对较小的电商网站并没有做好应对。比如印度的Flipkart降低了它的估值。没有证据显示东南亚的电商网站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    东南亚零售企业要如何应对两大电商巨头?    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在美国市场,沃尔玛已经在亚马逊的攻势下败退,后者在2015年超过了沃尔玛的市值。从规模上来说,东南亚也并没有可以比拟沃尔玛的零售商。更重要的是,东南亚企业要面对的是两家这样的巨头。    那么东南亚的大型集团和政府会就这么袖手旁观吗?东南亚会出台贸易保护政策,帮助当地的创新企业抵抗这些巨头吗?这两大巨头能吞下东南亚的市场份额吗?虽然巨头进入东南亚有利于消费者,但是消费者会重新转而支持当地经济吗?    所有的证据都证明了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性,它是能决定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全球扩张命运的战场。此外中东、南美和非洲地区也在长期战略里,不过东南亚市场已然成熟。中国和美国市场早已经被巨头纳入囊中,东南亚市场是亟待开发的绿地。    东南亚市场的重要性不容低估,两大巨头之间的竞争对理解中美两国的地缘政治有一些启示。这些巨头是增加还是降低东南亚电商市场的规模呢?暂且拭目以待吧。    东南亚的大型集团和政府会就这么袖手旁观吗?两大巨头之间的竞争对理解中美两国的地缘政治有一些启示。    
发现资讯的价值
中研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热点图文分析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
烦请联系:、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研究院
风险投资是在创业企业发展初期投入风险资本,待其发育相
风险投资是在创业企业发展初期投入风险资本,待其发育相
“十三五”规划对“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南亚国家人均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