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乌干达需要准备什么盛产什么宝石

斯里兰卡,印尼,乌干达三个国家怎么样_百度知道
斯里兰卡,印尼,乌干达三个国家怎么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宗教及政治型态、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印尼人口超过2,因此国内经济深受产茶情况的影响。乌干达曾被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称为“非洲明珠”,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通称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基督教,并于地理大发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横跨赤道,东邻肯尼亚,南接坦桑尼亚和卢旺达。斯里兰卡有悠久历史的国际参与。在自由化进程中,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全称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 ,旧称锡兰,于2010年建立了统一的经济市场,并将倾力于2015年合并为统一的联邦国家——东非联邦,被誉为“宝石岛”。所以在经济初期阶段,矿业让它有不少初期发展优势,每年宝石出口可以达5亿美元的出口值,红宝石、蓝宝石及猫眼最出名。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中意为“乐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宝石王国”、“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全境大部位于东非高原,多湖,北连南苏丹。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尼国有建设公司(WIKA)牵头的印尼国有企业联合体,当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签署了雅万高铁合资协议。雅万高铁将连接雅加达和万隆、苏门答腊岛,被马可·波罗认为是最美丽的岛屿,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人将其含义扩大到邻近地区。因石油资源可实现净出口,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创始成员斯里兰卡、布隆迪与卢旺达组建了东非共同体。乌干达与肯尼亚、坦桑尼亚。经历了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后,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Republik Indonesia,英语。中国古代曾经称其为狮子国、师子国、僧伽罗。斯里兰卡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而该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是锡兰红茶。印尼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印尼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该组织 。印尼群岛自公元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印尼当地统治者吸收外国文化,平均海拔米,有“高原水乡”之称。乌干达一词最初是东非沿海居民对巴干达人的国家-布干达的称呼,西接刚果(金)。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15万平方公里,联合国的一员,英联邦,G77,不结盟运动。它是目前唯一在人类发展指数被评为“高”的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印尼曾经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年),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独立,总面积24,线路总长约150公里,将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50-300公里。建成通车后,从雅加达至万隆的时间将缩短为约40分钟。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该国亦为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48亿(201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增长速度持续加快。斯里兰卡最大优势在于矿业和地理位置,它是一个宝石富集的岛屿,世界前五名的宝石生产大国,是个热带岛国,位于印度洋海上,英联邦成员国之一
采纳率:93%
来自团队:
亚洲斯里兰卡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南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西北与印度半岛隔保克海峡相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坦桑尼亚简况
坦桑尼亚简况
国名: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THE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日宣告成立。   面积:945,087平方公里,其中大陆部分为942,430平方公里,桑给巴尔2657平方公里(包括桑给巴尔岛、奔巴岛),陆地面积为886,000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在非洲大陆排在第13位。   地理位置:位于非洲东部,南纬0°59′至11°44′,东经29°19′至40°30′之间。东临印度洋,北邻肯尼亚和乌干达,西北与布隆迪、卢旺达接壤,西面同刚果(金)相邻,西南与赞比亚和马拉维相接,并与莫桑比克以鲁伏马河为界。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和尼亚萨湖环抱西北、西、西南三面。   人口:约3200万(2000年),其中坦大陆3110万,桑给巴尔约90万。据统计,城市人口占25%,农村人口占75%。现人口年均增长率2.8%左右。人均寿命40岁。   风俗习惯:食品以玉米为主,肉类主要食用牛、羊、鱼类,蔬菜较少,喜食芒果、香蕉、木瓜等水果。衣着简单干净,因居民中信仰穆斯林的人口接近1/3,妇女衣着较保守。平时尽量避免使用左手以保持清洁用以抓取食物。人民乐观豁达,热情好客,拜访客人通常以糖、茶等作为礼物。生活随意懒散,工作效率低下,周日通常到教堂做礼拜。      物价水平:国内消费价格指数以1994年底为100计算,截止2002年底达到224.8,年均上涨超过10%。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中等收入阶层的生活消费指数以1994底为100计算,截止2002年底达到176.6,年均上涨超过5%。   首都:达累斯萨拉姆(DAR ES SALAAM,以下简称达市),在斯瓦希里语中意为“和平之港”。现有人口300余万,既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972年坦桑政府决定在多多马建立新都,迄已有国民议会、革命党总部及部分政府机构先后迁往新都,国民议会会议在多多马举行。由于历年财政拮据,进一步迁都计划长期搁置,形成了政治中心一分为二的现行格局。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25个省(REGION),其中大陆20个,桑给巴尔5个。全国现有114个县(DISTRICT),其中大陆102个,桑给巴尔12个。25个省分别是:阿鲁沙(ARUSHA)、滨海(COAST)、多多马(DODOMA)、伊林加(IRINGA)、基戈马(KIGOMA)、乞力马扎罗(KILIMANJARO)、马腊(MARA)、姆贝亚(MBEYA)、莫罗戈罗(MOROGORO)、姆特瓦拉(MTWARA)、姆万扎(MWANZA)、林迪(LINDI)、鲁伏马(RUVUMA)、欣延加(SHINYANGA)、辛吉达(SINGIDA)、塔波拉(TABORA)、坦噶(TANGA)、卡盖拉(KAGERA)、鲁夸(RUKWA)、达累斯萨拉姆(DAR ES SALAAM)、桑给巴尔城区和西方(ZANZIBAR TOWN/WEST)、桑给巴尔北方(ZANZIBAR NORTH)、桑给巴尔南方(ZANZIBAR SOUTH)、奔巴北方(PEMBA NORTH)、奔巴南方(PEMBA SOUTH)。    除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和多多马外,还有阿鲁沙、姆贝亚、姆万扎等重要城市。      民族:系单一民族国家。现有人口中班图语系人约占95%,尼罗特语系人占4%,另外1%的人口由阿拉伯人、印巴人和欧洲人后裔及上述少数民族与当地人通婚的后代组成。现有124个部族,散居在1万余个村落。主要部族有苏库马(SUKUMA)、马孔德(MAKONDE)、查加(CHAGA)、哈亚(HAYA)、尼亚姆韦齐(NYAMWEZI)等。   语言:斯瓦希里语(SWAHILI)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用于官方文件、行政、商业、高等教育。阿拉伯语在桑给巴尔岛应用广泛。   宗教:坦桑系崇尚信仰自由的国家。由于历史及政治等因素,在宗教领域形成了以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原始拜物教等三大教派为主体的基本格局。其中大陆内地居民多信奉原始拜物教(约占20%)。城市居民多信仰基督教(约占35%),主要由天主教、福音路德教和英国圣公会等教派组成,其中天主教信徒人数最多。从地理分布看,沿海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约占45%),桑岛居民99%以上信奉伊斯兰教。从宗教的社会结构看,目前基督教信徒大多数处于社会中上层。由于信仰上接近西方、普遍接受英语教育且文化程度较高,因而基督教徒从改革中受益较多。而广大穆斯林群众普遍处于社会下层,文化教育水平较低。   自然地理:大陆地形总体上西高东低,自东向西分别为呈梯级状分布的海拔6-10米的带状滨海平原、60-80米的丘陵,300-400米和米的高原,此外还有米以上的山脉。东非大裂谷贯穿西部,并向北延伸,形成许多湖泊、高山。境内有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终年积雪,为休眠火山。有世界第二深水湖坦噶尼喀湖,水深1435米。有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总面积6.7万平方公里。坦桑境内还有鲁菲季河、潘加尼河、鲁伏河、鲁伏马河、洼米河等主要河流。内陆水系流域总面积221,445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4.8%。   桑给巴尔由桑给巴尔(又称翁古贾岛,以下简称桑岛)、奔巴岛及20余个小岛组成,与大陆最近距离为36公里,除极少部分地区海拔高于100米外,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6米以下。桑岛除西海岸为砂岸外,其余90%是珊瑚海岸。奔巴岛地形与桑岛相仿。   气候:大陆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温热,全年温差较小,无明显四季分别。年平均温度在21-26°C之间,每年12月至次年3-4月气候相对较热,6-9月则比较凉爽。全国雨量偏少,80%的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000毫米。在达市以北地区,每年10-11月为小雨季,4-5月为大雨季;达市以南地区11月至次年5月为雨季,其中12-3月降水比较集中。   桑给巴尔邻近赤道,气候终年温热,最高温度约34°C,最低温度21°C,全年气候分为凉热两季,12月-3月为热季,平均温度一般25-28°C;6-10月为凉季,平均温度23-25°C。桑给巴尔雨水丰沛,年降水量在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两个雨季。4-5月为大雨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0%以上,11-12月为小雨季,降水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20%。   主要节假日:每年有公共节假日14个,全民放假总计16天。
坦桑尼亚简史
  坦桑尼亚历史悠久,是非洲古国之一。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人原本为同一民族,在经济、文化和语言等诸多领域均一脉相承。两国在历史上均曾成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和蹂躏的目标,因而均留下一篇独特的民族历史和近乎悲壮的殖民史。   大陆:公元7-8世纪,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大批迁入,阿拉伯人于10世纪末建立伊斯兰王国。1886年坦噶尼喀划归德国势力范围。1917年英国占领坦噶尼喀。日宣布独立,成立坦噶尼喀共和国。   桑给巴尔:于1890年沦为英国“保护地”,日获得独立,成为苏丹王统治的君主立宪国,日苏丹王的封建统治被推翻,建立桑给巴尔人民共和国。   日,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组成联合共和国,同年12月29日改国名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政府:坦桑尼亚实行总统制,内阁由联合共和国总统、副总统、总理、桑总统、各部部长和总检察长组成。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民直选产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两届。总统有权任命总理(提名后需经国民议会审议并通过)和内阁部长、副部长等,与议会共同拥有立法权。总统候选人由合法政党提名,并经全国选举委员会认可后方可参加总统大选。除总统外,所有内阁成员均应从在任议员中产生,任何议员席位因故被取消,其部长职务也将自动丧失。部长是总统委派主管各部的首长,其任命、罢免和制裁权均归总统。为方便工作,各部还设一至两名副部长。各部主要业务负责人是常秘(原称首秘),主持本部日常工作,负责定期召开各司、局长会议,准备各部重要议案、法令、部长演说辞和对国民议会质询的答辞。政府主要部委有总统办公厅、副总统办公厅、总理办公厅及其它19个部。本届联合政府于日组成,仍由革命党执政。主要成员如下:   总 统:本杰明.威廉.姆卡帕(Benjamin.William.Mkapa)   副总统:阿里.穆罕默德.谢因(Ali.Mohammed.Shein)   总 理:弗雷德里克.特卢韦.苏马耶(Frederick.Tluway.Sumaye)   二、国民议会。坦桑尼亚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主要职权范围如下:审议并通过属于联合事务和坦桑大陆事务的法律。审议并通过国家税收政策。审议政府政策和行政措施,对政府预算提出政策咨询。讨论其它重大问题。坦桑议会是独立于司法和行政的国家机构。   现议会议员总计278名。其中直选议员231名,在直选议员中大陆181名,桑50名。妇女特别席位议员47名,桑给巴尔代表会议代表5名及联合政府总检察长1人。议员任期5年。坦桑选民法定年龄为18岁,议员候选人法定年龄21岁。国民议会下设常设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议会反对党党团由议会中拥有30个议席以上的多个反对党组成。该党团可组建正式的领袖和影子内阁,其成员在政府相应部门负责的问题上表达反对党的意见。现任议长:皮尤斯.姆塞夸(Pius Msekwa)。   三、司法机构。坦桑尼亚司法机构包括特别制宪法院、上诉法院、高级法院、驻节法官法院、县级法院、初级法院、仲裁法庭和乡法庭、检察院和常设调查委员会。坦实行“法治”、“司法独立”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上诉法院大法官为整个司法系统的最高官员。现任大法官:马纳马斯.萨马塔(Barnabas Samatta)。   四、政党概况   坦桑尼亚政党政治经历了由多党制向一党制转变,尔后1992年又向多党制转轨的历史进程。目前坦有13个登记注册的政党。革命党现有党员350万人,为执政党,占绝对优势。在议会278个议席中,公民联合阵线、全国建议和改革会议、劳动党和联合民主党等12个反对党占13席。   五、群众团体   长期以来,群众团体在坦桑政治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曾系革命党推行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群众基础。实行多党民主制后,青年团、革命党妇联、革命党双亲会、工会联盟等群众团体已成为维护和促进社会各阶层民众利益的有效机制。   六、政治形势   坦桑尼亚政局长期稳定。在首任总统尼雷尔倡导下,坦桑逐渐形成了政权和平交接的传统。1992年7月改行多党制,经平稳过渡于1995年10月举行首次多党大选。原执政党革命党以85%的绝对优势获胜继续执政,姆卡帕和萨勒明分别当选联合共和国总统和桑给巴尔总统。1996年6月,革命党全国特别代表大会一致选举姆卡帕总统接替前总统姆维尼出任党主席。1997年11月姆在革命党“五大”上连任党主席。2000年10月坦桑举行第二次多党大选,革命党获胜,姆卡帕蝉联坦桑联合共和国总统,卡鲁梅任桑总统。姆主政以来将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列为施政重点,注意惩治腐败,加强良政和革命党自身建设,巩固与桑岛的统一,同时加大经改力度,推进私有化进程,使政局保持稳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一、 宏观经济概况   坦桑尼亚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结构单一,基础薄弱,发展水平低下,系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在殖民统治时期,英殖民当局仅仅将坦桑当作廉价的原料供应地,不重视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建国后,坦桑经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建国初期,以《阿鲁沙宣言》为宗旨发动的“乌贾马”运动(类似中国的人民公社)因超越了当时坦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阶段而以失败告终。此后,由于坦桑坚持走非洲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西方援助国停止援助,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又有失误,尤其是1978年的坦乌战争对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后果,国民经济长期处于特困状况。   姆维尼总统1985年上任后,开始调整内外政策。1986年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件,实行“结构调整计划”,确定了稳定工业,促进农业发展的战略,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增强微观经济活力,推行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坦桑经济得以缓慢回升。1990年前后,坦桑经济每年均以3%左右的速度保持增长态势。但姆维尼执政后期,西方主要援助国和国际金融组织认为坦政府短期行为严重,财税秩序混乱,因而纷纷冻结援助,坦桑经济增长速度放慢,通货膨胀加剧,财政拮据,国民经济再度陷入困境。1995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第二最贫困国。1995年,姆卡帕政府上台后,通过与西方签署“增强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大力推进以市场经济和私有化为主导的经济改革政策,经济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近年来,坦政府在前几年经济改革成功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宏观调控,推行私有化。为促进经济发展,坦政府还成立了以总统为首的国家商业协会及以总理为首的投资指导委员会;召开全国金融会议,出台微型信贷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减免外资企业部分税费,免去高科技技术产品附加税,酝酿改革劳工法等。2000年,经济增长4.9%,通货膨胀率为5%,GDP折合85亿美元,人均约266美元。   2001年,经济总体形势良好。矿业、旅游业外资流入增多,接受外援10亿美元,出口不断增长,外汇储备保持在10亿美元以上,通货膨胀率在5%以内,预算赤字控制在3%左右,财政状况有较大好转。私有化进程稳步推进,国家电信公司和国家供电公司顺利完成改制,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果。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投资环境有较大改善。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在其年度《非洲竞争力报告》中,将坦桑的竞争力列为非洲首位。在前景乐观指数中,坦桑排名第二,仅次于尼日利亚。2001年底,坦桑被批准达到"重债贫穷国"动议中规定的完成点,将在今后20年内获减免外债32亿美元(使所欠外债减少54%),有利于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02年坦桑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GDP增长率为6.2%,人均GDP 251美元,通货膨胀率降至4.2%,失业率13%。进出口贸易总额25.47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16.6亿美元,出口总额8.87亿美元,贸易逆差7.73亿美元。 2003年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GDP预计增长率为6.3%,有关数据如下: 坦桑尼亚2003年7月主要经济数据 1.国内生产总值(GDP):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8.4万亿坦先令,折合86.59亿美元,其中货币收入占71%,非货币收入占29%。2002/03财政年度(日至日)GDP总值94,935亿先令,折合89.99亿美元。 2.GDP增长率:2002年GDP增长率6.2% 3.人口:2002年底全国总人口3456万 4.人口增长率:2002年人口增长率3% 5.人均 GDP:2002年人均 GDP 251美元 6.通货膨胀率:2002年通货膨胀率4.2% 7.外汇储备:2003年3月底外汇储备为15.3亿美元,可满足7个半月进口需要 8. 贸易额:2002年进出口总额25.47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16.6亿美元,出口总额8.87亿美元,贸易逆差7.73亿美元 9.货币单位:坦桑尼亚先令。2002年底美元兑坦先令比价为1:976;2003年6月比价为1:1055 10.国内财政收入:2002/03年度财政收入约11,723亿坦先令,占该年度GDP的比重为12.3%。财政收入中,进口税占42%,所得税占22%,国内产品增值税占13%,国内产品消费税占7%,其他税收占10%,非税收入占6%。 11.外援:2002/03财政年度共接受外援9.79亿美元,其中软贷款4.51亿美元、无偿援助4.47亿美元、免债0.81亿美元。 12.债务:2003年6月债务总额为79,211亿先令(按同期美元与先令比价折合75.08亿美元),其中外债65,182亿先令(折合61.78亿美元)、内债14,029亿先令。 13.税率:关税分别为0、10%、15%、25%,公司所得税30%,增值税20% 14.失业率:13% 二、经济结构及主要经济行业、主要企业 (一)经济结构 坦桑经济基础薄弱,结构单一,主要依靠矿业、旅游业和农牧业,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自然灾害和国际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制造业和加工工业发展滞后,开工率普遍不足,服务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水、电、通讯等费用高,且供应不稳定,企业运营成本高;内外债负担重;走私猖獗,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此外,因人口增长率长期处于3%的高水平,近年来经济低速增长的成果几乎被过快增长的人口抵消,国民生活水平迄未明显提高,仍属重债贫穷国和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 (二)主要经济行业、 主要企业    1、农业   坦桑农业以种养殖业、林业、渔业、牧业为主体,系第一大产业。农业为坦国民经济基础。农业产值近年在40亿美元上下,约占GDP的48%;年出口额4.5亿美元左右,占出口总额的60%;全国3456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0%。近几年,农业年增长率在4%上下。   坦国土面积94.5万平方公里,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温度21-26&C,日照充足,各地区地形及降雨量差别较大,具有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湖泊及河流众多,水面共5.9万平方公里,水源丰富;棕红壤、火山灰、草甸土、热带黑土分布广,土质肥沃。全国可耕地面积4300万公顷,已耕地面积约700万公顷。   但大部分地区气候偏干旱,降水量超过750毫米的稳产区仅占20%。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投入少,水利和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差。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由小农生产,依靠人工耕作,基本上靠天吃饭,生产易受草害、虫害和干旱影响。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下。   (1) 种植业    A、粮食作物。耕地面积300多万公顷,种植玉米、木薯、小麦、水稻等。近几年,粮食年产量约700万吨,丰年自给有余,并可少量出口。由于人口及饲料和工业用粮不断增长,粮食供需矛盾突出,每年约需进口60万吨粮食。    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00多万公顷,年出口创汇近3亿美元。六大经济作物2002年前3季度的产量和出口额分别为:腰果11450吨和687万美元,咖啡20810吨和2048万美元,棉花14350吨和1217万美元,烟草12980吨和2473万美元,茶叶16130吨和2040万美元,剑麻8740吨和465万美元。坦还生产除虫菊和丁香等作物。   近年来,由于国内产量的降低和国际市场价格低迷,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出口增长乏力。   (2)畜牧业。42.5%地区具有适合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畜种以牛、羊为主。截止2003年9月约有1770万头牛、1250万只山羊、350多万只绵羊和88万头猪。每年商业屠宰牲畜头数约195万头。坦畜牧业生产率很低,畜牧产品及畜力未充分利用,肉类和乳制品的自给仍较困难。畜牧业产值不足农业总产值的10%。   (3)林业。森林面积44万平方公里,蓄木量约13亿立方米。主要树种有檀木、桃花心木、柚木、乌木等。坦重视森林保护,对原木砍伐限制较多。年出口木材及其工艺品约380万美元,出口原木(仅限于柚木和檀木)仅1700多立方米。林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7%。   (4)渔业。海岸线800多公里,内陆水面5.9万平方公里。适于食用的鱼类超过500种,年捕鱼量约45万吨,占农业总产值的6%。非洲鲫鱼占上述捕鱼总量的80%多。海产品有大虾、王鱼、鲨鱼、沙丁鱼、章鱼及贝壳类等。坦渔业落后,捕捞作业大部分由个体渔民进行,渔民人数约4.3万,渔具原始,捕鱼量少。渔业资源的开发潜力较大。   2、制造业   制造业系坦桑经济的重要部分。目前,坦政府已将该行业作为振兴经济和摆脱贫困的关健行业。1985年改革以来,停止了政府工业项目建设,主要利用外资和私人资本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受贸易、投资自由化及政府补贴逐年减少冲击,坦制造业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其余企业亦大多处于半倒闭状态。   1985年后,受贸易自由化和进口商品的冲击,坦桑制造业年产值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12.7%降至1999年的8.3%。制成品出口额逐年下降。为扭转制造业衰退趋势,坦政府制订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从1990年9月至2001年底,坦桑已批准注册企业1844家,其中外资企业为1021家,允诺投资额达65亿美元,可提供 26.6万人就业机会。上述项目以原有企业的改造和扩建为主,新增项目不多。   在外资参与下,坦桑私有化进程取得积极进展。到2001年7月底(财政年度)坦拟进行改制的395家国有企业中已有326家国有企业实现了私有化,其中122家出售给了本国企业或个人,190家与外国投资者建立了合资企业,14家出售给了外国投资者。坦政府还计划在2003年12月之前,对5家特大型国有企业,即坦港务局(THA)、坦铁路公司(TRC),坦电力供应公司(TANESCO)、坦通讯有限公司(TTCL)及达市供排水局(DAWASA)实行私有化。   近年来,坦桑私有化政策效果开始逐渐显现。特别是自1995年姆卡帕执政以来,制造业得到一定恢复和发展。酿酒、卷烟、面粉、食用油、肥皂、清洁剂、饮料等消费品制造业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回升。饲养业、纺织业、印刷出版业、包装等行业正显露出勃勃生机,建材业亦因全国范围进行基础设施、工业及民用建筑建设扭转了衰退势头。一些企业,如南非投资的坦桑啤酒厂和美资(后变成日资)的坦桑烟草公司经私有化已扭亏为盈并成为坦利税大户。   据统计,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4.3%,纳税额占坦财政收入的25-35%。2002年,制造业产值占GDP比重为7.4%。   目前, 政府正积极推进“稳定工业发展政策(SIDP)”的实施,以期在2005年使坦桑成为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工业产值占到GDP的25%。SIDP政策要求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以便吸引更多的私人投资。同时,引导企业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努力调整经营策略,增强自身竞争力。   3、能源   坦桑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石油、煤炭、水力及潮汐等领域。其中石油开发仍在勘探阶段,天然气已开发待运送。煤炭开发始于70年代,首家煤矿由中国政府援建。水电开发潜力较大。潮汐及风力开发尚在探索阶段。   目前,坦桑能源消耗构成大致为:木材等生物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90%,石油占6%,水电1.7%,煤等其它能源2.3%。商业性能源构成为:石油82%,电力15%,煤3%。   (1)石油。2001年,坦石油消耗量120万吨。在全国能源消耗总量中,石油占10%,该产品进口耗费政府外汇收入约11%。1999年以前,坦原油进口由坦桑石油发展公司(TPDC)垄断,1998年进口量为67万吨。进口原油由坦意炼油厂进行提炼。此外,坦每年还进口大量成品油。1998年,成品油进口量为40万吨。由于坦意炼油厂提炼成本高出国际水平2倍多,2000年1月被关闭。   近年来,在外资参与下,坦桑陆地及海洋油气勘探工作得到加强。截至2000年底,共11家公司在坦从事石油勘探,其中本国公司1家,外国公司10家,即都柏林国际坦桑尼亚有限公司(爱尔兰)、安特利姆资源公司(加拿大)、卡诺普资源公司(加拿大)、西方矿业公司(塞浦路斯)、恩多弗资源公司(澳大利亚)、塔佩特公司(澳大利亚)及非洲风险投资资源公司、西方地球物理公司等。勘探地区主要有:曼达瓦、奔巴、翁古贾、达累斯萨拉姆平原、基桑吉雷、马菲亚、坦噶、鲁伏和金吉基等地。   坦桑在松果松果和姆纳西湾分别探明储有天然气约300亿和150亿立方米。由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资助的松戈松戈气田正由加拿大管道公司和奥塞洛特公司进行建设。该项目计划铺设一条长约250公里的输气管道向达市输气、建设一个日处理能力达7000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加工厂及一个装机容量为112MW的发电厂,预计总投资3.34亿美元,目前已授标给一家印度公司。此外,政府还在与英中图洛石油及化工财团就开发姆纳西湾气田项目进行谈判。   (2)电力。坦桑水力资源丰富,发电潜力超过4.78亿千瓦。但电力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目前仅有375万千瓦得到利用,大部分水力资源尚待开发。目前仅有10%的国民能用上电,坦工业用电价格较高,每度电12美分,为肯尼亚、乌干达等周边邻国的2-3倍。全国断、限电现象时有发生。电力工业发展严重滞后正成为制约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坦桑国内发电装机容量到2002年底为990万千瓦,其中水利发电为584万千瓦,火力发电406万千瓦。2000年发电量为233,980万千瓦,其中水力发电219,030万千瓦,火力发电3020万千瓦,油气发电11,930万千瓦。全国主要有下列几个大型水力发电站:基达图水电站(装机容量204万千瓦)、基汉西水电站(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姆泰拉水电站(装机容量80万千瓦)、潘加尼水电站(68万千瓦)、哈莱水电站(装机容量21万千瓦)和蒙古水电站(装机容量8万千瓦)。火电站主要有设在达市的紧急发电厂(EPP)及乌本戈火力发电站(装机容量112万千瓦)、马来西亚1998年投资建成的独立发电厂,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此外,坦电力供应公司还有44家小火电厂分布在全国各地(装机总容量90万千瓦)。近年来,由于火力发电站设备严重老化、燃油成本过高,火力发电量锐减,一些发电站只有在供电紧张时才用来应急。   坦桑目前在建的较大型电力工程是伊林加省煤矿坑口电站。该项目预计投资额为6亿多美元,装机总容量15万千瓦,目前正在筹建之中。   坦桑电力供应由坦电力供应公司负责。该公司受设备老化、成本过高及用户拖欠电费等问题困扰,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02年初,电力公司开始由南非公司进行商业化运营。   (3)煤炭。坦桑煤炭储量较为丰富,估计储量12亿吨,探明储量3.04亿吨。坦桑煤矿品质较高,可与南部非洲各国的优质煤炭相媲美。   目前,坦桑煤炭资源远未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长期以来,坦桑政府受财力所限,无力投资兴建煤矿。外国资本亦因煤矿投资周期长、回报低、坦基础设施状况落后而无意进行投资。受上述因素制约,坦桑采煤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中国政府于1998年援建的基畏那煤矿至今仍为坦桑唯一具备一定开采规模的煤矿,2003年产量约为10万吨,占坦桑全国煤炭产量90%以上。   受产量制约,煤在坦桑能源消耗总量中仅占2%,主要用于火力发电。近年来,工业能源消耗逐年增加,能源产业发展滞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鉴于此,政府已于近年出台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旨在吸引外资参与石油、天然气、煤炭勘探与开发。在市场需求刺激与政府优惠政策双重推动下,坦桑煤炭开采可望得到加强与发展。     4、其他矿藏   坦桑尼亚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现已探明数十种矿藏,总储量在南非、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刚果(金)之后,居非洲第5位。   (1)概况。黄金:全国许多地区均有发现,其中维多利亚湖在地质和规模上可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及津巴布韦的主要黄金产地相媲美,探明储量1800万盎司,估计储量高达3000万盎司。2001年产量约40吨。钻石:目前已知的300个金伯利岩中约有20%储有钻石,已探明钻石矿储量约250万吨。此外,600处地质特性类似的金伯利岩及东非大裂谷、鲁克瓦湖和塞勒斯盆地边缘的冲积地带也有钻石矿藏。2001年产量约20万克拉。宝石:红宝石、绿宝石、祖母绿、坦桑蓝、石榴石、电汽石等均有发现。目前坦桑的宝石多为小规模手工开采。铁矿:估计储量超过3亿吨,已探明储量8500万吨。磷酸盐:储量约1000万吨。钛:储量约3350万吨。锡、钨:探明储量25万吨。高岭土:估计储量20亿吨。黑砂:估计储量4725万吨。镍:探明储量4.05万吨。纯碱:储量100万吨。此外,坦还有铀、铅、锌、石墨、铂、铬、锰、水银、银、钼、钒、铝土矿、石灰石、石膏、云母等矿藏。   坦桑目前国有和私人矿产大都规模很小。规模较大的矿区主要有威廉姆逊钻石矿、基畏拉煤矿和一些外国投资的金矿。绝大多数矿藏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利用。在坦桑政府的鼓励下,近年来外国对坦矿业的投资增加,截至2000年9月,共有50多家外国企业获准在坦从事采矿活动,实际到位投资总额已超过7.2亿美元,协议金额超过20亿美元。   (2)金矿开采。金矿勘探和开采在坦矿业投资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预计年间,坦桑各大金矿年总产量可望达到甚至超过140万盎司。目前,坦桑主要黄金投资项目有:南非阿桑惕公司与澳大利亚坚强资源有限公司合资的鲁苏金矿,估计储量为240万盎司,预计年产量18万盎司,已于1998年底投产;加拿大巴利克公司从加拿大苏顿公司购买的布连库鲁金矿,估计储量高达900万盎司,预计年产量达30万盎司,目前已开始试采。南非南德金矿资源公司与加拿大潘吉亚矿业公司合资的尼阿利戈金矿,探明储量为155万盎司,于2000年投产;加拿大潘吉亚公司与南非的英美公司合资的姆维梅金矿,探明储量130万盎司,探矿工作已经完成;澳大利亚的东非金矿公司投资的尼亚比尔马及尼亚比盖纳金矿,探明储量100万盎司,预计年产量13万盎司,于2000年投产;南非阿桑惕公司投资的尼亚坎加金矿,估计储量620万盎司,预计年产量45万盎司,现正在开发中。此外,澳大利亚东非金矿公司及加拿大的萨迈克斯在坦盖塔县均有金矿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   (3)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钻石、石油、天然气、贱金属勘探和开采吸引的外资亦不断增长。主要项目有:英美公司在卡拉圭县勘探镍矿;BBC公司在纲钦维亚县勘探贱金属;德•比尔斯公司在辛延加和塔波拉省勘探钻石;佳蒙(坦桑尼亚)有限公司在坦桑南部勘探铀矿。此外,坦国家开发公司正在积极寻求与外国公司合作开发煤、钛、钡、铁等矿场。   随着新增投资项目陆续投产,矿业已成为坦桑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亦是非传统产品出口创汇第1大产业。五年间,矿业分别增长11.7%、9.7%、17.1%、27.4%和9.1%。1999年,矿业产值为858亿先令,占GDP比重已由1998年的2%提高到2.1%。2000年,矿产品出口达17,820万美元,较1999年的7330万美元增长143%。目前,坦矿业以钻石、黄金、宝石和煤炭开采为主。其中钻石和黄金出口占矿产品出口总额的66%,其他矿石占34%。                 5、旅游业   坦桑尼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全国范围内自然景观众多,非洲三大湖泊: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和马拉维湖均处在坦桑边境线上。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终年积雪的赤道雪山乞力马扎罗山世界闻名。恩戈罗戈罗火山口、东非大裂谷、梅鲁山、马尼亚纳湖等亦为著名的自然景观。坦还有遍布风光秀丽的岛屿和自然沙滩的800多公里海岸线,以及桑岛奴隶城、世界最古老的古人类遗址、阿拉伯商人遗址等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此外,坦共有130多个部族,拥有绚丽、独特的部族文化,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坦桑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园占国土面积25%。如加上保护区,则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3。目前,坦境内共有国家公园12个,面积38920平方公里;野生动物园17个,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还有50个野生动物保护区,1个生态保护区和1个海洋公园。此外,政府在发达国家援助下,正在开辟新的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园及野生动物保护区。   现有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园如下:塞伦盖蒂(Serengeti)国家公园,恩戈罗恩戈罗(Ngorongoro)国家公园,塔兰吉雷(Tanangire)国家公园、米库米(Mikumi)动物园、塞鲁斯(Selous)野生动物园、乞力马扎罗(Kilimanjaro)国家公园、阿鲁沙(Arusha)国家公园、姆科马齐(Mkomazi)野生动物园、鲁阿哈(Ruaha)野生动物园、伦格瓦(Rungwa)野生动物园等。其中,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以野生动物数量、种类众多及每年一度的野生动物大迁徙享有盛誉;塞鲁斯野生动物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占坦国土面积6%;米库米野生动物园以动物种类及数量著称;鲁阿哈野生动物园以鳄鱼著称。   近年来,坦桑政府正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旅游业。   (1)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政府迄今已重点修复了通往阿鲁沙及各国家公园的公路干线。投资3500多万美元修缮和扩大了国有旅馆和电讯网。   (2)推动旅游业非国有化。自1990年起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向旅游业投资,吸引外国公司参与国有饭店、机场管理,提高管理技术和服务水平。经外国公司承包管理后,阿鲁沙的梅鲁山饭店及乞力马扎罗机场等先后扭亏为盈。   (3)积极扩大对外宣传。坦桑旅游部门迄今已在欧美和远东设立了办事处,1995年与设在丹麦的非洲旅游协会签署合作协定,重点开拓欧美市场。近年来,坦政府还积极参加在欧美、中东及远东等地区举行的大型国际旅游博览会,极力推销坦旅游资源。   (4)实施各种优惠政策举措吸引外资开发旅游业。年,坦投资中心共注册了214个旅游业项目,投资总额为2650亿先令,创造就业机会20676个。包括喜来登在内的一些国际和地区知名旅游公司已先后进入坦旅游市场。   在上述举措推动下,旅游业已成为坦桑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来坦旅游的外国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从1990年的13万人和6500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63万人和7.3亿美元。1999年,坦被非洲旅游国际会议评为非洲第5大旅游目标国,仅次于南非、摩洛哥、突尼斯、毛里求斯。据统计,1999年旅游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新增产值的贡献率已达18.5%,创造了全国50%以上的外汇收入及14.8万个就业机会。 2002年,来坦旅游的外国游客达到80万人。      6、商业与餐饮业   坦桑尼亚第三产业总体水平不高,商业(包括批发及零售业)与餐饮业构成第三产业主体,是国民经济组成部分之一。1999年,商业与餐饮业产值为7631亿先令(1美元=731先令),比1998年增长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5%。近年来,在国民经济总体增长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强劲的带动下,该产业增长率有所回升,2000年实际增长率为8%。   坦桑商业以食品及服装销售为主。据统计,年,进口商品中65%为日用工业品,本国工业品仅占国内市场35%的份额。近年来,坦桑国内日用工业品生产投资增长较快,绝大部分新增投资均投向日用工业品生产。   达市国际商品贸易博览会(萨巴萨巴SABASABA)是坦唯一规模较大的商品交易会,每年7月7日举行,2002年举行了第26届。在当年举行的博览会上,共有近千家国内客商及320家外国客商与会,达成出口交易额1800万美元,进口交易额450万美元,国内交易额22亿先令。   据统计,1999年全国约有321家饭店、旅馆,床位总数约17235个,旅游业从业人员为148000人。但饭店档次偏低,管理水平不高,客房实际平均利用率不足50%。另外,坦桑目前尚待开发具有本国特色的食品以吸引更多游客。   总的来看,坦桑国民经济近年来的增长未能有效提升国民购买力,国内市场规模有限,商业与餐饮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基础设施情况   坦桑地域辽阔,交通运输及通讯在内外贸易及发展生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980年后,受国民经济负面因素制约,坦桑基础设施建设及维修投入严重不足,公路、铁路及港口运输能力大幅下降。1990年后,在公路、港口运输向私营部门开放政策刺激下,运输业有所恢复。1999年,交通运输与通讯业产值为2942亿先令(1美元=731先令),比1998年增长5.8%,占GDP的5.4%。   但总的看,坦桑交通运输与通讯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1997年,大部分公路被“厄尔尼诺”洪水毁坏,迄未完全修复。部分低等级公路甚至根本无法使用,导致边远地区与外界联系中断。全国农业物资供应、粮食收购与调配无法及时进行,农业发展及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一)公路。坦桑公路运输量占全国总运输量的60%。全国公路里程总长8.5万公里,其中干线公路约1万多公里,省际公路约3万多公里,县际公路及农村支线约4万多公里。部分干线还是非洲东南部诸国重要的出海通道。主要有:从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至赞比亚、马拉维、刚果(金)公路;从达市至阿鲁沙并进而通向肯尼亚的“东部走廊”;可通向布隆迪、乌干达、卢旺达等国的维多利亚湖沿岸公路等。此外,从坦桑南部纳曼加直通埃塞俄比亚的公路及坦噶尼喀湖东岸公路等虽尚待改建,但地理位置重要,目前已被列入东非公路网建设计划。   总体来看,政府受财力困扰,尚不能有计划地改善陆路交通。目前,坦桑全国范围高等级公路很少,真正沥青路面的公路4000多公里,主要是从首都达市经姆贝亚省通往马拉维和赞比亚的公路和达市通往多多马和阿鲁沙的公路。其他公路年久失修,路况较差,极大地影响了运输效率。   1990年,坦桑政府开始实施“综合公路计划”,旨在修复和改善公路干线及省际公路的运输状况。1996年,坦政府对该计划进行了扩充,计划在年间投入9亿美元巨资,其中政府自筹10%,外国援助90%,将80%的公路干线、50%的省道恢复至正常状态。截至2000年初,该计划实际耗资9.65亿美元,但仅修复公路干线1454公里,远未完成预定目标。目前,坦政府正在实施第二阶段“综合公路计划”,即“紧急公路修复计划”,并计划在年间修复遭“厄尔尼诺”洪水毁坏的1428公里水泥路、575公里土路和6818公里低等级公路,计划投资5.5亿美元,其中90%资金依靠外援。   与此同时,坦桑政府已于1999年底制订“公路发展10年规划”,计划在年间铺设2500公里公路干线。但由于资金短缺,上述计划何时实施尚待见晓。   (二)铁路。坦桑全境铁路总长3576公里。铁路目前仍是坦桑境内主要交通运输手段之一,主要有坦赞铁路、达市经多多马通往姆万扎的中央铁路及通往阿鲁沙的东非铁路。上述铁路联结大陆17个省,并与赞比亚、刚果(金)、布隆迪、卢旺达、乌干达及肯尼亚等国相连,是东非诸内陆国家重要的出海通道。    1、坦赞铁路。总长1680.5公里,其中坦境内977.3公里,系中国最大援外项目。1970年10月动工兴建,1975年6月全线通车。设计货运量为每年200万吨(双向)。目前,坦赞铁路管理落后,设备严重老化,20%的轨枕及全部通讯设备需要更新,一半以上的员工接近退休年龄。由于年货运量不足60万吨,客运量约90万人次,铁路经营陷入严重亏损。    2、中央铁路及东非铁路。分别由德、英殖民者建设,1929年全线通车,总长约2715公里。现由坦铁路公司经营,即将进行特许经营。1998年,货运量约为99万吨,其中约30万吨为转口货物。客运量达39万人次。中央铁路路基被1997年“厄尔尼诺”洪水毁坏严重。此外,坦桑铁路公司设备老化,缺乏可靠的机车动力。上述因素严重影响了铁路运力。 (三)水路运输。坦桑水路运输分为远洋航运、沿海航运和湖泊航运。1998年,全国共有各类船只5427条,注册运力600万吨,客运量62万人次,货运量355.4万吨。   1、远洋航运。中坦联合航运公司是坦目前唯一一家远洋运输公司,由中、坦双方合资经营。公司自有货轮3条,租用货轮1条,总载货能力约6万吨。1999年运量为25万吨。坦原有国家远洋运输公司坦桑航运公司已倒闭。目前,有16家外国公司在达市港口设有办事处,开展远洋运输业务。   2、沿海航运和湖泊航运。目前,坦桑沿海航运和湖泊航运已向本国私营部门及外资开放。希腊和加拿大投资的沿海航运公司是坦最大的沿海运输公司,经营达市与大陆其它港口及桑岛的客货运输。   湖运主要由坦桑铁路公司的水运部经营,该公司在维多利亚湖、坦噶湖、尼亚萨湖均有运输船队。1998年,该公司货运量近15万吨,较上年增长13%;客运量为47万人次,较上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大湖地区政局不稳影响。   3、港口。主要有达累斯萨拉姆、坦噶、姆特瓦拉和桑给巴尔四大海港。此外,沿海及内湖还有一些小港口,如林迪、基尔瓦、马菲亚、姆万扎等。在上述港口中,达市港口、坦噶及姆特瓦拉3大港口由坦桑港口管理局管理。达市港口为天然深水港,是坦最大的海港,年设计吞吐能力为1010万吨。进出口货物大多经此出入境,赞比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马拉维和刚果(金)的部分进出口货物也经此转运。年吞吐量约300万吨左右。 由于赞比亚最大的铜矿公司2003年决定通过达累斯萨拉姆港出口铜矿,拥有11个泊位的达港货运量显著上升,2003年6月和7月赞比亚铜的运输量分别达到11,884吨和13,312吨。而同期南非德班港该货物的运量仅为3,341吨和3,472吨。 目前坦桑政局稳定,通过达港运输货物风险较低。同时,坦政府高度重视航运业的发展,已采取包括拓宽、拓深航道,修复铁轨及加强港口硬件设施的配置等措施, 使得达港竞争力大为增强,货运量稳步上升。   (四)民航。坦桑目前共有达累斯萨拉姆、乞力马扎罗及桑给巴尔3大国际机场。其中,达市机场和乞力马扎罗机场可停降波音747客机,桑给巴尔机场可停降波音737客机。除上述机场外,坦桑大陆20个省会城市均有小型机场。   坦国家航空公司,即坦桑尼亚航空公司(ATC)已于1992年开始实行商业化经营。目前,该公司拥有客机2架、租用客机2架,政府专机2架。该公司除经营国内航线外,还经营多条国际航线,飞往东南非、欧洲、中东地区及印度。此外,坦航与马拉维航空公司联合经营达市-约翰内斯堡航线。坦航与乌干达航空公司、南非航空公司联合组建的“联合航空公司”,经营达市-恩德培(乌干达)-伦敦航线,但由于经营不善,该公司已于日停止运营,目前正等待私营部门收购。   除坦航外,坦还有两家国内航空公司,即Precision航空公司及空中旅游航空公司。前者主要经营达市-姆万扎-布科巴航线及达市-桑岛航线。后者主要经营各种旅游航线。   目前,英国航空公司,肯尼亚航空公司、瑞士航空公司、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埃及航空公司、海湾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公司、埃米尔航空公司和也门航空公司等均有国际航班飞往达市。   1998年,达市机场、乞力马扎罗机场飞机起降架次达9845次。客货运量均有较大增加。接待旅客10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78.9%。货运量达26万吨,较上年增长75.7%。1998年,坦全国民航总客运量为108万人次,较上年增加13.2%。 (五)电讯。坦桑有线电话业务由国有通讯企业坦桑电讯有限公司垄断经营。但其它电讯业务已向私人资本及外资开放。 截止2001年初,坦桑已有Mobitel(坦桑尼亚)有限公司、Tritel有限公司、南非Vodacom公司及Zantel有限公司在大陆和桑岛开展业务,TTCL的Cilnet 移动通讯公司亦获经营许可。截至1999年底,已有9家公司获数据通讯经营执照,10家公司获因特网服务执照。   1998年,坦桑电话交换能力为185,885门,较上年增加2%。有线电话线路为121,769门,较上年有所增加。电传交换能力自1991年以来始终保持在4550门水平,电传线路为1592门。总体来看,坦通讯业发展水平较低。截至1999年,仅有2%的家庭装有电话。 (六)邮政。由坦桑邮政公司经营。目前,该公司正进行业务调整和精简。1998年,下设邮局数量从1997年的484个减至292个。但个人信箱数量有所增长,1998年为158,455个。经过改革,坦邮政效率、安全可靠性近年来明显提高,业务量亦有较大增长。1998年,处理普通信件达4000万封,挂号信件及快信达251万封,国内包裹21,000件,国际包裹约3000件。 四、资源情况(农业、林业、渔业、草药、石油、稀有金属、宝石) A. 农业资源 一、剑麻 坦桑尼亚是世界上主要的剑麻生产国之一。2001年产剑麻约2.35万吨。其中加工成各种绳索4000吨,编制地毯5000平方米。2001年出口剑麻及剑麻制品1.3万吨,约合730万美元。主要向英国、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出口。中国农垦总公司2002年至今已从坦桑进口了2000多吨剑麻,价值约120万美元。由于剑麻产品属无污染环保产品,可用于制作绳索、地毯、挂毯、家具、工艺品等200多种产品,国际市场对其需求有望不断增长。 坦桑种植剑麻始于殖民地时期,其主要剑麻农场都在那时开辟。目前,10个主要公司生产的剑麻占该国总产量的80%以上。坦桑设立了剑麻委员会,负责协调国内剑麻的生产与销售.还建立了剑麻研究所,推广有关剑麻生产与管理的先进技术。坦桑鼓励剑麻出口,对剑麻的生产和销售没有过多的税收和限制措施,但也没有出口补贴。 2000年国际剑麻价格下降到最低点。坦桑剑麻的平均价格降到每吨520 美元左右。2001年以后,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化肥和剑麻的替代商品化纤价格大幅度上涨,坦桑国内剑麻的市场价格也随之上涨。 坦桑的剑麻纤维按照质量不同,分为几个商业等级,包括:NO-1,1 AND 3L,UG 7 NO-3,TWO NO-1,TWO NO-2等。其中比较常用的有: UG 级:纤维长 60公分,基本洁净。FOB价为580美元。 3L 级:纤维长 90公分,十分洁净。FOB价为760美元。 剑麻的运输方式为集装箱运输,每20尺集装箱可以装运15吨,到中国主要港口的运价为800美元左右,平均每吨运价为50-60 美元。 坦桑剑麻主要出口商联系方式: 1. MOHAMMED ENTERPRISES (TANZANIA) LTD P.O. BOX 20660 DAR ES SALAAM, TANZANIA TEL: 8930/1 FAX: 3183 WEBSITE: HTTP://WWW.METL.NET E-MAIL: dewjim52@hotmail.
2. D.D RUHINDA COMPANY LTD. P.O.BOX 1987 MARKET STREET, TANGA, TANZANIA TEL: 6579 FAX: 6800 3. TANGANYIKA SISAL SPINNING CO.LTD P.O.BOX 733 DAR ES SALAAM, TANZANIA TEL: 5069 FAX: 5074 4. TANZANIA SISAL BOARD P.O.BOX 277 TANGA, TANZANIA TEL: 4401/2 FAX: 5060 二、烟草 坦桑烟草主要分布在大陆9个省的19个县内。主要品种分为:烟熏烟(flue cured tobacco),占烟草产量的78%;深色烤烟(dark fired tobacco),占烟草产量22%。约3.4%的农民依靠种植烟叶生存,烟草出口占农业出口的7.4%。年度烟叶产量2.5吨,2000/01年度烟叶产量2.8吨,2001/02年度烟叶产量3.2吨,每年均略有增长。 (一)坦桑烟草工业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坦桑尼亚烟草局(Tanzania Tobacco Board):政府宏观管理、促进和调控烟草工业的部门,总部位于摩洛哥罗市。 联系方式:P.O.Box 227, Morogoro, Tanzania Tel:
Fax: 1 E-mail: tobaccoboard- 2、烟叶商:指烟叶商从农民手里收购成熟的绿烟叶,然后加工成干烟叶进行内销和出口贸易。年度有经营许可的烟叶商有: (1)坦桑尼亚烟叶烟草公司(Tanzania Leaf Tobacco Company), 坦桑最大的烟草公司,位于摩洛哥罗,经营烟熏烟和深色烤烟。 (2)迪蒙摩洛哥罗烟草加工有限公司(Dimon Morogoro Tobacco Processor Limited), 位于摩洛哥罗,经营烟熏烟和深色烤烟。 (3)Woodslide有限公司,Interleaf有限公司和premier烟叶有限公司位于松哥亚(Songea),经营深色烤烟。 3、烟草种植者:个体烟草种植者在村初级合作社的统一支配和支持下进行耕种。分布在各地的初级合作社按地区组成五家合作协会,分别是: (1)西部区域烟草合作协会,位于塔博拉(Tabora)地区。 (2)卡哈马烟草合作协会,位于辛扬加(Shinyanga)地区。 (3)春亚烟草合作协会,位于姆贝亚(Mbeya)地区。 (4)中部区域烟草合作协会,位于辛吉达(Sinida)地区。 (5)坦噶尼喀湖烟草合作协会,位于鲁克瓦(Rukwa)地区。 2001/02年度,注册的烟草种植者共9万人。这些种植者在协会和其它烟草机构的组织协调下合作生产。 4、烟草加工厂:目前在坦桑有3家烟草加工厂,年加工能力7.8万吨。其中坦桑尼亚烟草加工有限公司和迪蒙摩洛哥罗烟草加工有限公司年加工烟熏烟和深色烤烟能力分别为4万吨和2万吨,均位于摩洛哥罗;松哥亚烟草加工厂年加工深色烤烟能力1.8万吨,位于松哥亚。 5、制造商:坦桑尼亚香烟公司是该国唯一的香烟制造商,位于达市,现由日本国际烟草公司经营。桑给巴尔香烟厂已停产多年。 6、坦桑尼亚烟草研究所:位于塔博拉地区。主要进行研究和传播烟草种植技术。 坦桑烟草工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香烟销售上缴国家税收累计约400亿坦先令,约合4200万美元。农民也从种植烟叶中受益,收入通常高出其它农作物种植。据分析,坦桑尼亚有年产25万吨烟草的潜力,但目前产量仅略超十分之一。 (二)市场销售、出口情况 烟叶商从农民手里收购烟叶时,必须遵照有关部门根据烟叶收成情况制定的最低收购指标性价格,在过去三个季节里,平均价格为烟熏烟1.03美元/公斤,深色烤烟0.87美元/公斤,价格为到厂价。 近8年烟草出口情况(坦桑尼亚烟草局统计资料) 出口年度 出口量(万吨) 出口额(万美元) 烟熏烟 深色烤烟 烟熏烟 深色烤烟 .98 0.29
.00 0.04 4051 56 据坦桑尼亚海关资料统计,月,烟草累计出口约313.37亿先令,约合3299万美元,出口量(净重量)1.89万吨。主要出口至南非、德国、荷兰、比利时、埃及、丹麦、日本、希腊、葡萄牙、英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 从坦桑进口烟叶的手续并不复杂。与当地持有经营许可的干烟叶销售商按照国际贸易规则进行交易即可。 (三)限制坦桑烟草工业发展的原因 2001年,坦桑烟草出口额仅列出口商品第七位,排在棉花之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每亩产量低,质量不高,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不够。 2、农村市场和基础设施差,农民缺乏销售手段。 3、销售中心太少,尤其在深色烤烟生产区。 目前,坦桑正着手制定烟草工业发展十年规划,计划2003/04 年度实施,以期逐步解决上述不利因素,提高生产力。 (四)建议 坦桑烟草资源比较丰富,质量较好,一些欧美国家均从该国采购,我国尚未有进口记录。建议适当增加对国内专业贸易公司的财政补贴,促进烟草进口,以改善两国贸易不平衡状况。由于坦桑烟叶的产量较低,坦桑投资中心正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国投资者,发展农业和烟草业。 三、咖啡 坦桑是世界主要的咖啡产区之一,咖啡年产量4-5 万吨。咖啡引种始于17世纪,种植园的开垦以及大规模的咖啡贸易则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德-英殖民地时期。咖啡是坦桑主要传统出口商品之一。近年来,该国咖啡出口量一直在8000万美元以上。现在是继贵金属和宝石之后的第二位出口商品,占该国出口总值的12% 左右。 坦桑出口的咖啡以生咖啡为主。批量大,质量较好,在国际市场有一定声誉。出口对象以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等国为主。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咖啡的消费也日见增加。可以考虑进口部分坦桑咖啡,用于丰富国内市场或者加工后转口其他国家。 坦桑咖啡从品种上分为阿拉比克(ARABICA)和罗伯斯塔(ROBUSTA)两类。其中罗伯斯塔咖啡颗粒较硬,脂肪含量也较高,产于气温较低的湿润地区。坦桑咖啡以阿拉比克咖啡为主。主要的出口品种是采摘下来经过干燥和筛选的生咖啡(GREEN COFFEE)。咖啡以颗粒的成熟程度和完整程度分为AA级、A级 等级别。每一级别中又因具体特点不同而有价格差别。其中AA 级和 A 级咖啡颗粒饱满而又完整,可以在焙烤之后装袋直接供应消费者。其他等级的生咖啡只能用于加工咖啡粉和速溶咖啡。 坦桑的大宗咖啡交易以每年数次的咖啡拍卖为主。一般购买者可以参加标买,也可从其他咖啡商那里购买。 2002年4月坦桑咖啡市场拍卖成交价(美元/公斤) 等级 价格(高) 价格(低) 平均 AA 1.22 1.12 1.13 A 1.18 0.94 1.08 B 1.12 1.00 1.03 PB 1.06 1.02 1.03 C 0.80 0.72 0.74 坦桑咖啡主要出口商联系方式: 1. MOHAMMED ENTERPRISES (TANZANIA) LTD P.O. BOX 20660 DAR ES SALAAM, TANZANIA TEL: 8930/1 FAX: 3183 WEBSITE: HTTP//WWW.METL.NET E-MAIL: dewjim52@hotmail.
2. TROPEX LTD P.O.BOX 20302 DAR ES SALAAM, TANZANIA TEL: 2790 FAX: 2793 3. INTERNATIONAL COFFEE EXPORTERS LTD P.O.BOX 748 MOSHI, TANZANIA TEL: 0774 FAX: 1244 4. AZANIA FRESH FOODS INDUSTRIES LTD P.O.BOX 94 BUKOBA, TANZANIA TEL: 0755 FAX: 0756 5. CITY COFFEE LTD P.O.BOX 9779 MOSHI,TANZANIA TEL: 0863 FAX: 0864 6. TANICA LTD (速溶咖啡) P.O BOX 9660 DAR ES SALAAM, TANZANIA TEL/FAX: 0950 E-MAIL:
B. 渔业资源 坦桑尼亚东临印度洋,拥有850公里长的海岸线和约22.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西北部与肯尼亚和乌干达共享世界上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西部有坦葛尼喀湖等较大湖泊。河流众多,覆盖全境。内陆水系流域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由于地处热带,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终年温热,年平均温度在21-26&C之间,虫草微生物大量繁殖,为渔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温床和丰富的食物。 坦渔业落后,捕捞作业大部分由个体渔民进行,渔具原始,捕鱼量少。目前年捕鱼量约45万吨,占农业总产值的6%。2000年水产品出口7630万美元。大湖地区的非洲鲫鱼占上述捕鱼总量的80%强。由于湖泊和河流交通不便,淡水捕渔难以发挥我现有渔船优势,此项合作暂难考虑。坦政府认为12海里以内的渔业资源有限,现有本国中、小捕鱼船已趋向饱和,故只允许并鼓励外渔在近海12海里至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深海进行捕捞作业。这个区域中的海洋渔业资源中,具有商业捕捞价值的有大虾、龙虾、蟹、章鱼、鱿鱼、海参、乌贼、鲨鱼、沙丁鱼和金枪鱼等。根据坦农业部渔业局提供的资料,坦近海渔业年生产潜力可超过10万吨。 坦政府欢迎外资投向捕鱼、渔产品加工、渔船、渔机和渔具生产、渔耕和相关的服务行业。有关政策规定及入渔条件如下: 一、如悬挂坦国旗,捕鱼证为每年5000美元,注册费200美元。如悬挂外国国旗,捕鱼证分为3个月、6个月和一年有效3种,前两种捕渔证3000美元,后一种16000美元,另每种捕渔证需交纳2000美元的注册费。获得捕鱼证后,即可在坦专属经济区内自由捕捞,自由离开。如需在坦港口停靠,添加给养,则须办理入境手续。 二、对船只马力大小无限制,但要求能保证航行安全。 三、严禁电渔。 四、对鱼虾的捕捞量暂无限制,但坦政府正研究限额问题。 五、无休渔期。 六、达累斯萨拉姆港有11个万吨级码头,年吞吐量约350万吨,但无渔业专用码头。 七、坦近海海底地理状况不佳,多为岩礁、珊瑚礁混合沙砾,不适合拖网作业。 八、当地无船只修理厂。肯尼亚的蒙巴萨港距达累斯萨拉姆港约180海里,有鱼船修理厂。 坦国内市场对渔产品的需求尚有较大缺口。随着全球范围内渔业资源的逐渐减少和人口的增长,渔产品的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坦海洋渔业资源较丰富,入渔条件较好,我企业在渔业领域与坦开展互利合作有着良好前景。 坦政府现有4个海洋渔业加工厂,加工大虾、龙虾、章鱼和鱿鱼。但尚无鱼罐头加工厂,基本上对渔产品只是通过日晒晾干处理,产品质量较差。故坦政府鼓励建立此类加工企业。此外,在当地加工熟鱼、腌鱼和鱼翅也可考虑。 坦桑尼亚目前捕鱼船主要为硬木制船。随着森林的逐渐减少和环保意识的加强,传统造船原材料来源将受到很大制约。在坦投资设立以玻璃纤维为原材料的造船企业已成为坦政府积极鼓励的一个投资合作领域。 在渔具生产方面,坦现仅有2个渔网生产企业,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渔网、钓钩和鱼线等渔具生产投资小,见效快,亦可成为我与坦进行渔业合作的一个新领域。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坦桑尼亚政府同样鼓励渔耕,包括湖区和近海。坦海洋气候稳定,几乎没有海啸、飓风等灾害性天气,海面平静,海水温度适中,具有发展渔耕的良好条件。坦政府规定,养殖大虾出口,可免交海场使用费。国内企业来坦投资近海养殖似应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对坦桑渔业领域的投资,涉及到以下几个相关机构: 1、自然资源和旅游部:主管投资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出口渔产品的质量管理等。 2、坦桑尼亚投资中心:所有3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如获得该中心的投资优惠证书,可享受进口原材料免税和5个工作许可等优惠待遇。 3、工业和贸易部:提供有关市场信息。 4、国家环境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核环境压力评估报告。 C. 林业资源 坦桑尼亚位于东非大陆,国土面积约94.5万平方公里,森林和林地面积共3,350万公顷,覆盖率达46%。其中有1,300万公顷森林保护区,8万公顷人工林场。该国林业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坦桑木材工业主要的原料来源,并为92%的农村地区提供木炭燃料。此外,坦桑的大河源头多位于森林保护区内,约80%的国家电力来自水利发电。坦桑林地呈现的生物特性多样化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药材、水果和经济收入,也为旅游、狩猎、养蜂业和其它副产品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林业为坦桑提供约73万个就业机会,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 一、坦桑林业基本政策 1998年3月,坦桑尼亚政府通过新的国家森林和养蜂业政策。 该政策之宗旨在于加快林业和养蜂业发展以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大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力度,造福子孙后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林业和养蜂业的有效管理,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2.通过促进林业和养蜂业和贸易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外汇储备。 3.通过对各种生物、水源和土地的保护,保持生态平衡。 4.通过与各方合作,提高国家对林业和养蜂业的管理和持续发展的水平。 坦桑政府希望此项政策能为林业和养蜂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个人、社区和私营企业参与林业和养蜂业开发,在内外两个市场上,进一步扩大此领域内的投资和贸易机会。 二、坦桑林业概况 坦桑3,350万公顷森林,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按森林类型分布,可分为封闭森林,占地1,400公顷,占森林 总数的4.18%;灌木115公顷,占0.34%;林地31,985公顷,占95.48%。按森林使用情况分类,可分为有产出森林23,755公顷,占森林总数的78.04%;无产出森林9,745公顷,占21.96%。按森林法律地位分类,可分为森林保护区13,059公顷,占森林总数38.98%;国家公园森林2,000公顷,占5.97%;公共森林面积18,441公顷,占55.05%。 坦桑共有人工林场16个,森林种植面积8万公顷。树木种类主要有松树、柏树、桉树、柚木等。人工林场每年可提供木材约129万立方米。其中姆芬迪和伊林加地区人工种植面积最广,共40,529公顷,每年可提供木材64.8万立方米;阿鲁沙地区人工种植面积次之,共6,885公顷,每年可提供木材11万立方米;乞力马扎罗地区人工种植面积5,588公顷,每年可提供木材9万立方米。大多林场树木已经成材,可以砍伐。 约160万公顷森林保护区位于水域丰盛地区,起到滋养保护水源和生态环境的作用,在此领域内的森林严禁砍伐。约1,140万公顷天然森林可以进行商业采伐,这些树木种类繁多,可进行半加工和深加工,用于工程建设、细木加工、家具制造等。坦桑主要木材种类有黑木、乌木、鸡翅木、檀木(白、红檀)、花梨木、桃花心木、柚木、橡木等。黑木,用于木雕、橱柜、地板及乐器;乌木,用于木雕及地板;此二种木材现已面临枯竭,新植树木生长期较长。鸡翅木、白(红)檀木,此二种木材较为普遍,适合做建筑材料、家具和地板。 坦桑木材资源极为丰富,但其木材加工业却相当落后。大多木材加工厂设备陈旧甚至关闭。一些个体小木材厂经营虽然较为活跃,也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只能从林场购买少量的树木进行加工。加工成品因技术陈旧和操作不正确,质量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此外,坦桑落后的基础设施也制约了木材工业的发展。大多森林位于偏远地区,许多地区尚未通电,且道路年久失修,有些地区尚未通车,使得木材砍伐和交通运输十分困难。这种情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善。 三、坦桑木材出口市场情况 坦桑虽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出口却很少。2000年出口木材及其工艺品约385万美元,仅占当年出口市场份额的0.59%,出口商品排序第19位。出口商品主要有木雕工艺品,出口全世界;乐器,出口亚洲及欧洲;地板,出口西班牙、英国、德国等;紫檀和柚木原木,出口印度、阿曼、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软木板材,出口南非、索马里、美国、阿曼;白檀木粉,出口印度、阿拉伯国家。 据坦桑尼亚森林主管部门统计,该国木材出口市场对木材产品的年均量如下: 产品 出口量 参考价格(FOB) 原木(檀木、柚木) 10000M3 USD300/M3 地板 26,000M3 USD700-1,000/M3 乐器 120M3 USD10,000/M3 木雕 300,000PCS --- 白檀木粉 100T --- 锯材 10,000M3 --- 枕木 2,500M3 --- 坦桑1995/96年度-2000/01年度木材及相关产品出口情况 年份 原木 锯材 黑木 地板 木雕工艺品 树种 95/96 5,295M3 130M3 74M3 864M3 168,493PCS 16KGS 96/97 2,178 51 29 330 52,197 --- 97/98 9,525 8,631 108 1,125 264,512 --- 98/99 3,897 8,066 122 68 253,124 216 99/00 2,319 10,797 91 108 207,658 89 00/01 1,724 511 63 157 83,746 43 总计 24,938 28,186 487 2,652 1,029,730 460 总金额 (百万美元) 8.46 2.98 4.28 4.77 2.43 0.021 从以上统计数字可看出,坦桑木材出口量不大,而且近两年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 1.坦桑政府于1998年制定法规,确立了国家森林在保持生态平衡和保证宏观经济稳定中的重要地位,限制森林采伐并设置了严格的审批程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出口。 2.森林工业落后,设备陈旧,生产加工的木材产品质量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 3.缺乏技术工人和资金。 4.基础设施落后,偏远地区采伐和运输困难。 四.坦桑林木出口政策 坦桑政府对木材及其加工产品出口有一套完整的手续和规定。 1.允许出口的木材及产品 ①原木:仅限于柚木和檀木 ②木材:软木锯材,如松树和柏树;柚木、檀木锯材;所有 硬木和软木的地板制品;特殊用于乐器制造的木材,如黑木。 ③半加工和加工成品:如木雕、工艺品、家具、门窗、桌椅等。 2.禁止出口的木材及产品 ①除柚木、檀木和软木外,其它硬木原木及其粗加工产品禁止出口。 ②木炭 3.办理出口许可 出口商在出口木材之前,需填写一年内拟出口产品的出口申请表,同时向森林和养蜂局提交以下文件。 ①公司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 ②贸易证书复印件 ③由坦桑尼亚税务局颁发的所得税完税证书复印件。 ④客户定单或询盘复印件,标明价格、体积、重量和交易货币。 ⑤银行对出口商前一年经营报告复印件(仅用于更新出口许可)。 ⑥由森林和养蜂局颁发的林业和蜂业贸易注册证书复印件。 由森林和养蜂局签署批准申请后,出口商应备妥出口货物发票及装箱单,到森林和养蜂局进行产品检验和分级。货物不超过200美元或10万坦先令被视为礼品、样品或非贸易产品,超过以上金额的则被视为贸易产品。非贸易产品分级费2万坦先令,贸易产品分级费5万坦先令(每单货物不超过20M3分级价格)。 待检验和分级完毕后,需向森林和养蜂局交纳一定费用以获取出口证书。非贸易产品出口证书费2万坦先令。贸易产品出口证书费5万坦先令。 五、建议 中坦双边贸易额近年发展较快,2000年为9,053万美元,其中我对坦出口8,576万美元,从坦进口477万美元,坦对我存在巨额逆差。2001年前十个月,双边贸易额为7,607万美元,比去年略有增长。在此期间我从坦进口的271万美元中,原木约68万美元,锯材(48立方米)3万美元,还有少量乌木木雕、乌木木块和观赏性树木,木材出口额列坦桑对我出口商品首位。由于坦桑可供出口的商品有限,仅有腰果、咖啡、茶叶、棉花、剑麻、烟草及黄金、钻石等矿产品等,且上述商品价格缺乏竞争力,我国内需求不大,因此我增加这些商品的进口有困难。而坦桑森林资源丰富,木材产品较多,我应充分利用坦桑这一优势,采取措施,如提供更高额度的财政补贴等,扩大木材进口,以弥补我国内市场供应不足,改善两国贸易不平衡状况。 考虑到坦桑森林工业基础薄弱,基本不具备深加工条件,应尽可能进口原木,同时可根据国内市场需求状况,进口半成品或锯材以规避坦桑对部分原木品种出口限制。此外,坦桑加工水平较差,质量较好木材制成品如家具等多从南非、欧洲、东南亚等地区进口,可推动我有实力企业来坦实地考察,探讨以独资或合资形式举办家具厂和其它木材深加工项目,其中部分产品可返销国内或出口,以在发展中努力解决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 C1. 有关林业资源的补充情况 坦桑国土面积约94.5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44万平方公里,蓄木量约13亿立方米。主要树种有檀木、桃花心木、柚木、乌木等。坦重视森林保护,对原木砍伐限制较多。2000年出口木材及其工艺品385万美元,出口原木(仅限于柚木和檀木)仅1724立方米。林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7%。 坦桑是一个能源贫乏国家,本国没有已开发的石油资源,煤炭产量也很少,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以木材作为能源。据估算,坦桑每年采伐的木材在3500万立方米以上,大部分被用做薪炭。 近几年,坦桑出口的木材为1万立方米/年,主要销往印度和欧美国家,另有少量出口阿拉伯国家。近年来,每年向中国出口1000立方米左右。品种全部是硬木,包括原木、锯材和硬木雕。经营者为在坦桑的中国个体商贩。 坦桑政府允许但是并不鼓励木材出口。对于进入流通渠道的各种木材,坦桑政府要求林地承包商收取树木复种费,用于重新植树,另外省区和国家还要征收两级木材交易税以及出口许可证费用。税额依据木材的品种而定,每立方米从20美元至55美元不等。以黄檀木(PAU ROSA)为例,每立方米从林区采伐出来以后的成本价格约为200美元,加收树木复种费10-15 美元,省区和国家各征收55 美元树木采伐税收,之后还有木材出口许可证费大约相当于货物总值的 10%。这样,其出口离岸价格就成为每立方米400美元左右。 坦桑通常出口的原料木材规格为直径30厘米,长2 米至2米50的原木,或者8 英寸乘以8 英寸见方,长2 米至2米50的锯材。常见品种有: 1、鸡翅木,(PANGA-PANGA)。褐色硬木,锯材每立方米约380美元(FOB-达累斯萨拉姆)。 2、黄檀木,(PAU ROSA)。红褐色硬木,锯材每立方米约400美元(FOB-达累斯萨拉姆)。 3、非洲桃花心木,(AFRICAN MAHOGANY)。褐色硬木。锯材每立方米约380美元(FOB-达累斯萨拉姆)。 4、柚木,(TEAK)。原木每立方米约250美元(FOB-达累斯萨拉姆)。 除此以外还有另外十多个品种。 坦桑没有装卸木材专业码头,通常的木材出口使用集装箱运输,每立方米至中国主要港口的运费为60-70美元。由于坦桑出口的木材主要是高档硬木,其综合价格还是可以被接受的。在国内市场,用这些木材加工的地板块价格每立方米都在1.5万元人民币以上。 坦桑木材加工业相当落后。大多数木材加工厂设备陈旧。一些个体小木材厂经营虽活跃,但缺乏资金,只能从林场购买少量树木进行加工。加工成品因技术陈旧和操作不正确,质量较差。此外,坦桑落后的基础设施也制约了木材工业的发展。大多数林区地处偏远,许多地区尚未通电,道路年久失修,有些地区还无法通车,使得木材砍伐和运输十分困难。这种状况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因此,坦桑木材尚未形成商业生产规模,难以形成交易市场。但随着坦桑基础设施的改善,丰富的森林资源必将使森林开发成为新兴产业。目前,20英尺集装箱可装硬木13立方米,中国到岸价约5000多美元,用于制作高级家具,应该还是有利可图的。 坦桑的木材出口商的联系地址为: 1.DOMUS WOODWORKS CO LTD P.O.BOX 6724 DAR ES SALAAM, TANZANIA TEL: 5662 FAX: 5692 E-MAIL: Coastal_ 2. ANISHA SAWMILLS LTD P.O.BOX 5240 DAR ES SALAAM, TANZANIA TEL: 5062 FAX: 3953 E-MAIL:
3.O.C.C CO.LTD P.O.BOX 5196, DAR ES SALAAM, TANZANIA TEL: 5974 FAX: 3294 E-MAIL:
4.MANICA LTD P.O.BOX 6342 DAR ES SALAAM, TANZANIA TEL: 4878 FAX: 5165 E-MAIL:
5.TANGANYIKA WATTLE CO LTD P.O.BOX 1807 DAR ES SALAAM, TANZANIA TEL: 5418 FAX: 6622 E-MAIL:
D. 药用植物资源 坦桑尼亚地处热带,气候潮湿,森林和林地面积共3350万公顷,且多环绕于河流湖泊周围,林地呈现出生物特性的多样化,生长着种类繁多的热带特色植物,其中不乏药用植物。特别是在低地林区、树丛以及草地生长着各种药用植物。 坦桑科研机构对乞力马扎罗、汤加、莫罗戈罗、达累斯萨拉姆以及滨海等5大省区405种森林植物进行研究表明,有21.9%种植物可用作草药,但有大约57%种植物药效未能确认。初步研究显示,生长在非洲的药用植物共有254种(占世界药用植物总数的62.7%),其中46种(占总数的11.4%)仅生存于东非地区,有13种(占总数的3.2%)仅坦桑尼亚独有。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森林砍伐及农村放火开荒、烧碳及用材每年毁灭着很多生长着野生药材的丛林和树林。为保护生态系统和植物资源,坦桑尼亚自然资源和旅游部近年来已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其中有关药用植物保护方面的有: 1、鼓励传统从医者拥有自己的药用植物园,普及药用植物种植。 2、鼓励相关大学、林业部门和研究机构普及药用植物种植,并提倡共同研究开发。 3、通过收集药用植物种子保护药用植物胚种。坦全国植物遗传资源中心及相关部门将开展此项工作。 4、普及当地药用植物的科学种植。 5、推广公共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6、在土地使用和规划时,注重药用植物保护。 目前,坦桑药用植物的利用主要是药材出口和供传统医生使用。近年来,坦药用植物出口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1997年,坦桑尼亚共出口药用植物7,421,711公斤,产值4,571,007,283先令(约合740万美元);1998年出口5,771,022公斤,产值5,654,410,071先令(约合850万美元);,091公斤,价值6,832,312,356先令(约合917万美元)。1999年,坦药品出口占全部政府药材开支的31.62%。由于贫穷,大多数坦桑人无力购买进口药品,患病时多求医于传统医生,使用草药,以单方煮汤或复方煮汤和鲜食服用。虽然药材加工粗糙,质量和卫生没有保障,但在坦桑有一定市场。坦桑医学界对使用传统药材治疗疾病一般持肯定态度。据坦桑全国医学研究院进行的一项调查,超过60%的坦桑人希望拥有一个自己的传统保健医生,这些人主要集中在农村。估计目前坦约有7.5万名传统医药从业者,其中城镇约有2000名。每一名传统医生平均要为400人服务,而1名合格的传统医生则平均要接纳2万人。在城市,很多医生通常要依靠出卖传统药品来维持生计。 坦桑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许多独特的天然药物品种。该国使用药用植物的历史悠久,但开发和利用传统草药的工作尚处起步阶段。药用植物的开发、研究与种植将有望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坦桑许多传统药材在品种和用途上与中国所用中药相似。特别是香料性药材比较适应中国中药市场的需要,例如丁香、檀香、木香、沉香、半边莲等。我国有关企业可探讨与坦桑当地企业合作开发这些药材,扩大中药的制药原料来源。 E. 石油资源 石油,号称“黑色黄金”,拥有石油资源,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即有了相当的保障。 坦桑尼亚属最不发达国家,2000年,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在全球排名倒数第39位。自从1986年开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后,坦桑经济持续增长,石油及其产品消费量日益增加。因没有石油生产,所需石油及其产品消费全部依赖进口。现坦每年进口石油约120万吨,耗费外汇1.5美元,约占其年进口总额的10%。坦桑经济落后,出口产品少,连年外贸巨额赤字,且外债负担沉重,2000年底,外债高达75.9亿美元,而同年的GDP仅为85亿美元。由于国际收支持续不平衡,坦先令币值不稳,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此外,国际油价的波动,也制约着坦经济发展。 一、石油勘探和开发政策 坦桑政府对石油的重要性早有认识,从独立之初就大力鼓励石油勘探。但因石油勘探投资庞大,政府无力实施,因此制订了种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国石油公司前来投资,并于1969年成立了坦桑尼亚石油公司(TPDC),通过它邀请并参与各国公司来坦勘探和开发石油资源。现坦桑政府相关的优惠政策包括: 1、 免费提供前期勘探资料; 2、 可协商的开发计划:对于勘探区域中的勘探作业,原则上必须在4年内完成,但坦政府对具体的作业计划不下指令,石油公司可与其进行协商。 3、 勘探成本补偿无地域限制:石油公司在坦桑购买一定区域勘探权后未发现石油,又另购勘探区域时,如在新区域内发现石油,则其在未发现石油的勘探区域内产生的勘探费用可计入新区石油开发成本,在销售石油时进行补偿。 4、 优惠的利润分享比例: 根据《1980年石油勘探和生产法》,一旦发现了石油并投入生产,所产出的石油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成本石油(COST OIL),另一部分称为利润石油(PROFIT OIL)。成本石油是用于弥补石油公司的勘探和开发费用等前期投入,年产量少于2500万桶,其产量的60%划为成本石油,年产量在万桶的为50%,5000万桶以上为40%,一直到完成成本弥补为止。利润石油部分则根据日产量的不同,石油开发公司可获得其中的30%-50%,其余部分为坦桑尼亚石油发展公司所有。 5、 坦桑尼亚石油发展公司参与投资的股份不超过20%; 6、 所得税和石油产地使用费由坦桑尼亚石油发展公司缴纳,即从其应得的比例中缴纳; 7、 勘探设备免税; 8、 无预先缴纳的费用,如合同签字费(SIGNTURE BONUS)等; 9、 无需银行保证金等 二、石油蕴藏及勘探历史 根据地质分析和岩层分析,坦桑的石油蕴藏可能集中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和众多盆地、西部的大湖地区和部分盆地。因此,坦桑对有关石油所进行的地质考察和勘探基本上也都集中在上述地区。根据考察和勘探的相关资料和结果建立了坦桑石油勘探资料库,其中有大量的地理和地球化学研究资料、从超过100个钻孔和33个深井的挖掘中获得的钻探数据、上千公里的重力研究、空气磁力研究(GRAVITY,AIRBORNE MAGNETOMETER SURVEYS)及地震分析数据(SEISMIC DATA)。空气磁力研究(包括陆地和海上)于1971年和1976分别进行。重力研究是各地区研究的综合,其中最完整的是沿海曼达瓦(MANDAWA) 和鲁伏玛(RUVUMA)盆地,较大的近海岛屿和鲁夸(RUKWA) 裂谷盆地。坦桑目前有24000公里陆地(ONSHORE)地震分析数据(SEISMIC DATA)和28000公里的海上(OFFSHORE)地震分析数据(多集中在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浅海地域)。根据对上述有关地质考察资料进行分析,普遍认为坦桑蕴藏有丰富的石油。 坦桑的石油存象证实了地质分析。远在1896年,坦喀尼喀湖就有出现石油渗出的报告。最近,在湖面上发现有油膜存在。目前,有4个明显的石油渗出地,分别位于奔巴岛西岸、温加宗戈(WINGAYONGO)、姆纳兹湾附近和内陆的裂谷盆地。 从1952年起,就不断有外国石油公司来坦进行石油勘探。到2001年为止,坦桑境内共开凿了26眼初探井(WILDCAT)和8眼开发井(DEVELOPMENT WELL),覆盖面积为28万平方公里。其中24眼在沿海地域,2眼在鲁夸盆地。这些井的钻探大部分是在没有足够的地震对照(SEISMIC CONTROL)和地质结构检测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他的则位于较为不可能有石油蕴藏的盆地边缘。大体上,坦桑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经过了四个阶段: 1、1952年——1964年 BP和SHELL公司获得了沿海和岛屿的勘探权。他们打了超过100个浅层钻孔,作了大量重力、空气磁力、映象和折射(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研究,发现了一个厚沉积层并在桑岛、奔巴岛、玛非亚岛和曼达瓦盆地各打了一眼初探井。虽然从这些井中没有发现石油蕴藏,但证实了含油地层的存在。 2、1969年——1979年 国营的坦桑尼亚石油发展公司(TPDC)成立,与AGIP公司签定了第一个产品分享协议。在此期间作了大量的海上和陆地地震研究。1973年,AGIP公司和AMOCO公司打了3眼海上和2眼陆地探井,并在1974年发现了松果松果(SONGO SONGO)天然气田,其中有石油伴生,但每一百万立方英尺含量仅为半桶,不具备工业开采价值。松果松果天然气田现已探明的储量为1万亿立方英尺。其开发和利用经过多年的曲折现走上正轨。今年十月,坦获得了世界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2.1亿美元的贷款,由美国的AES公司、英国的PANAFRICAN ENERGY、坦桑的TPDC和电力公司(TANESCO)联合开发、输送和利用松果松果天然气。 3、1980年——1991年 颁布了《1980年石油勘探和生产法》。高昂的石油价格吸引了大量的勘探行动。坦桑历史上大部分的勘探都集中在这一时期。1984年AGIP公司在姆纳兹湾(MNAZI BAY)发现了天然气,估计储量为1万亿立方英尺,其中伴生石油的含量尚无具体数据。坦政府正积极寻求合作伙伴联合开发。 4、1992年——2001年 在这一阶段开始时期,基本上没有新的勘探。从1995年开始,许多国际公司如坦噶尼喀石油公司、ANTRIM、CANOP、ALBERTA、NDOVU等陆续获得了沿海盆地和海洋石油勘探权。 目前,坦桑首都以北到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交界地区及深海地区的石油勘探权尚未售出。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知名国际石油公司都曾参与坦桑的石油勘探,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石油。一些公司放弃了继续勘探,但仍有公司不断加入,如NDOVU 公司打算2002在东松果松果地区的浅海打两眼初探井。 三、我石油企业在坦的机遇和风险 我国现在已经是一个石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渠道多样化对我经济安全十分重要。开发和利用国外资源是党中央“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我优势企业赴非开展资源开发合资合作,也是贯彻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的具体体现。 坦桑政局稳定,对我友好。坦桑政府多次提出,希望与我加强在石油开发领域的合作,并允诺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开发条件。经过40多年的勘探,坦桑积累了大批有价值的地理地质资料,亦可以向我提供,企业的前期成本可大为减少。坦政府有关石油的立法和优惠政策比较完善,石油勘探和开采的法律政策风险较低。 在坦桑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的风险也是巨大的。虽然普遍认为坦桑存在石油资源,但目前尚未发现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蕴藏。根据所处位置和深度等情况的不同,在这里打一眼初探井的费用从500万至1000万美元不等,投资大,很可能一无所获。此外,坦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但就目前而言,问题较多,如:水、电、燃料价格昂贵,供应无保障;交通、通讯设施落后;办事手续烦琐、效率低下;官员腐败等。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企业研究投资考察问题时应有充分考虑。 F. 矿产资源 坦桑是一个矿产蕴藏丰富的国家。目前,该国正大规模开采的矿产有黄金(年产140万盎司)、原始钻石(年产22万克拉)。其它金属矿物蕴藏包括铂矿、富铁矿、钛铁矿、锰铁矿、铅锌矿、铌钽矿、钴矿、铀矿和镍矿。非金属矿有云母、石英和宝石等。过去,矿产只是坦桑的次要出口货物。近年来,在西方各国对坦桑的矿业开发投资急剧增长之下,坦桑的矿业产值每年以20%以上速度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和出口的支柱产业。2001年,坦桑贵金属和宝石的出口金额为2232亿坦先令(约合2.4亿美元),占坦桑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一。出口国家以法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上述矿产中,大规模开采的黄金和钻石矿,由英国以及加拿大和南非等国的跨国资本经营,其开采和加工都由国际托拉斯集团统一进行,并不在坦桑国内单独销售。目前,在坦桑进行销售金矿和宝石的公司,主要是一些当地资本经营的小规模矿业公司,销售的主要品种为金矿石和洗选出来的金矿砂。其价格以国际黄金价格为基础,根据矿石的含量以及提炼的成本而定,带有相应折扣。一般来说,由于当地技术条件所限,通常交易方式都是由买方自行验货,并以FOB 形式支付。 除黄金外,坦桑的矿业公司还销售一些转口自邻国的矿产。主要产品有: 1、电解铜:产自赞比亚。其价格和质量均参照伦敦金属交易市场价格。交货地点:达累斯萨拉姆港口。可以航运至世界各地。到中国的集装箱运价,每吨50美元左右;1000吨以上的散货运输,每吨25-30 美元。 2、粗炼镍矿:含量90% 左右,颗粒状。每吨约4500美元,价格随伦敦金属交易市场价格浮动,但较国际市场价格为低。可供量每月数十吨。产自坦桑尼亚西部地区或者转口自刚果。 坦桑尼亚是一个铁矿蕴藏丰富的国家。在坦桑西南部坦赞铁路沿线附近就有勘探储量在4500万吨含量50% 以上的铁矿。另外,还有其他几个含铁量在30%-50%的钛铁和锰铁矿。由于资金和技术条件所限,坦桑的这些矿藏均未有效开发。所以如果进口这些矿藏,只能以投资开发为前提。 坦桑矿产主要出口商的联系方式为: 1.APPS MINING CO. LTD P.O.BOX 5758 TANGO, TANZANIA TEL: 6433 FAX: 6466 2.ABBY'S MINING CO.LTD P.O.BOX 7733, DAR ES SALAAM, TANZANIA TEL: 3315 FAX: 3400 E-MAIL:
3.TANGEO INVESTTMENT RESOURCES LTD P.O.BOX 3164,DAR ES SALAAM, TANZANIA TEL: 0235 FAX: 4400 E-MAIL:
G. 稀有金属资源 一、矿物蕴藏情况 坦桑尼亚领土总面积为 945,000 平方公里。其国土分为内陆和岛屿两部分。内陆占绝大部分面积。坦桑的岛屿中没有已勘探和开发的矿藏。在其内陆国土中,有大约20% 为国家自然公园和禁猎区。其中,在国家公园的范围内是绝对禁止进行矿业活动的,在禁猎区内进行矿业活动要经过特别批准。另外,在部分原始森林地区,也限制开发矿业。 坦桑尼亚的矿业发展只有不到100年的历史。从19世纪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人讲什么语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