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发.22lr,想拆子弹弹头拆解把火药弄出来,怎么弄

干货珍藏版| 枪弹总概览—手枪弹篇(1)
我的图书馆
干货珍藏版| 枪弹总概览—手枪弹篇(1)
所谓“手枪弹”,指的是弹壳长度较短,发射药量较小,比较适合用短枪管的手枪发射的弹药,一般来说初速较低,动能较小,有效射程也比较近。而“步枪弹”就是与手枪弹相反的存在,发射药量较多,适合在较长的枪管上推动弹头达到较高的初速,有效射程也比较远。不过手枪弹和步枪弹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线,更没有“手枪只能用手枪弹,步枪只能用步枪弹”这种怪论。把子弹划分为手枪弹和步枪弹,只是便于快速了解这种子弹的大致性能范围而已。从金属壳定装弹发明至今已经有一百好几十年了。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出现过的枪弹品种可谓数不胜数。某死人在自家的骨头堆里扒拉了一阵,拖出手枪弹的大合影各一张,包括了大部分的常见弹种,以及一些多少有点名气的不那么常见的弹种。所以,某死人就决定抖抖这一身的懒骨头,写一个简介性质的东西出来。以后再有问子弹的,就可以直接扔一个链接过去砸倒了,省时又省力。枪弹概览——手枪弹篇1. .22短弹(.22 Short)算是最古老的定装弹之一,由史密斯-威森公司设计于1857年,配用于S&W Model 1转轮手枪。刚推出时名字里其实没有那个“短”字,只是后来出现了比它更长的.22口径子弹,才加了个“短”字以示区别。此弹采用边缘发火,推出时裸铅弹头重29或30gr.(约1.9g),发射药也只有4gr.(约0.26g)黑火药,初速略微超过300m/s,枪口动能不足100J,比起防身,可能更适合打老鼠。不过由于后坐力极低而且精度不错,所以很长时间一直作为射击比赛用弹。(弹头直径:5.6mm,弹壳直径:5.7mm,底缘直径:7.1mm,弹壳长:10.7mm)2. .25柯尔特自动手枪弹(.25 Auto Colt Pistol,缩写为.25ACP,公制标识为6.35x16mmSR)算是最小的中心发火枪弹之一,由天才的枪械设计大师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配用于自己的FN M1905手枪,之后被一系列微型手枪采用,成为流行一时的自卫用手枪弹。不过说实话,.25ACP实在太弱了。在发射45gr.(2.9g)弹头时,初速只能达到248m/s,枪口动能仅89J,比一般认为的最低杀伤动能标准78J只高出一丝,就算是用设计良好的JHP弹头也还是不够看,拿来防身只能说“好歹比刀子强点”。配用此弹的手枪一般都十分小巧,藏在背心口袋或者女士手包里十分合适,比如著名特工007在换用华尔特PPK之前用的就是一支发射.25ACP的伯莱塔M418.(弹头直径:6.4mm,弹壳口部直径:7.0mm,底部直径:7.1mm,底缘直径:7.7mm,弹壳长:15.6mm)3. .32史密斯-威森短弹(.32 S&W Short)又是一个黑火药时代的老古董,设计于1878年,最早配用于S&W Model 1 1/2转轮手枪。最初这种子弹装9gr.(0.59g)黑火药,可以把98gr.(6.4g)的铅弹头推到215m/s,动能约148J,只有在非常近的距离才能算是有效的弹种。(弹头直径:7.9mm,弹壳直径:8.5mm,底缘直径:9.5mm,弹壳长:15mm)4. 5.45x18mm MPTs 7N7算是比较新的弹种了,设计于1970年,从1973年开始随着PSM手枪正式装备苏军。此弹的特色在于采用了前钢后铅的半穿甲尖弹头,和同期比利时的5.56x45mm SS109步枪弹的弹头结构类似,显著提高了对软质防弹衣的穿透力,近距离可以穿透48层凯夫拉。而全弹体积和.25ACP类似,使得配用的枪可以十分小巧。虽然由于动能还是太低,杀伤力不足而有“猎鼠弹”的恶名,但作为便衣隐蔽携带的手枪或者高级军官的自卫手枪用弹也还不算太差。7N7弹弹头重2.5g,用PSM手枪发射时初速约320m/s,动能128J。(弹头直径:5.63mm,弹壳口部直径:6.26mm,底部直径:7.64mm,底缘直径:7.64mm,弹壳长:18.03 mm)5. .22长步枪弹(.22 Long Rifle, .22LR)是前面那个.22短弹的后继者,设计于1887年,弹壳加长,发射药增多,性能自然提高了不少。从手枪到步枪都适用,可以说是超级流行的老弹种。由于太流行,变化也就多得没法列举,只能说用步枪发射时枪口动能大致上在200J上下,拿来打松鼠和兔子之类的很好使,打人就差点意思了。(弹头直径:5.6mm,弹壳直径:5.7mm,底缘直径:7.1mm,弹壳长:15.6mm)6. .32柯尔特自动手枪弹(.32ACP,公制标识为7.65x17mmSR)同样是勃朗宁的杰作,也称为7.65mm勃朗宁弹,设计于1899年。此弹上世纪中期在欧洲极为流行,配用的大都是小巧的自卫手枪,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德国华尔特公司的PP和PPK手枪了。PPK作为007的配枪几乎成了特工的一种象征,而当年希特勒在地堡里吞枪自杀时用的也是它,绝对称得上声名显赫了。不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32ACP还是太弱,动能太低,就算使用空尖弹制止力也不足以信赖。60gr.(3.9g)弹头从2.5英寸的口袋枪发射时初速可以达到320m/s,动能约200J。(弹头直径:7.94mm,弹壳口部直径:8.55mm,底部直径:8.6mm,底缘直径:9.1mm,弹壳长:17.3mm)7. .380柯尔特自动手枪弹(.380ACP)也称为9mm勃朗宁短弹,设计于1908年,公制标识为9x17mm。这种子弹算是最低限度的能靠得住的自卫手枪弹,可以把95gr.(6.2g)的弹头推到300m/s,动能约278J,配上JHP弹头可以有比较像样的制止力。二战中意大利面条用的手枪弹就是这一种,在当时各国的军用手枪弹里是仅次于AV国8mm南部弹的第二弱。对这种子弹某死人要强调的是,写英制标识的名称时绝!对!不!可!以!把末尾那个0去了,因为.38ACP(照片中的41号)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弹种!(弹头直径:9mm,弹壳直径:9.5mm,底缘直径:9.5mm,弹壳长:17.3mm)8. 9x18mm马卡洛夫弹是另一种苏联特产,设计于1946年,随着马卡洛夫PM手枪一起装备苏军。这种子弹虽然和前面的.380ACP一样标称为9mm口径,实际上弹头直径要大上一圈,所以是绝对没法在给9mm直径弹头设计的枪械上使用的。看看7.62x54mmR和7.62x39mm等俄国子弹,弹头直径大一圈也算是一种俄国特色?95gr.弹头在这种子弹上可以推到320m/s,动能317J,比.380ACP要强那么一点。(弹头直径:9.27mm,弹壳口部直径:9.91mm,底部直径:9.95mm,底缘直径:9.95mm,弹壳长:18.10mm)9. 9x18mm Ultra是1936年德国设计的子弹,原本打算给德国空军使用,但是未被采纳。虽然戈林死胖子喜欢搞自己的一套,但德国人好歹没傻到给不同军种装备不同子弹的地步。到了70年代,Walther PP Super、SIG Sauer P230、Mauser HSc-80和Benelli B76等若干枪型倒出了用这种子弹的型号,不过也没流行起来。对这种子弹的信息很少,只知道弹头直径9mm,弹壳长18.3mm,6.5g弹头初速能到323m/s,动能339J。10. .32柯尔特短弹(.32 Colt Short)是设计于19世纪70年代的古老弹种,配用于一些小型的口袋转轮。这种子弹可以把80gr.(5.2g)的弹头推到227m/s,动能134J。(弹头直径:7.9mm,弹壳直径:8mm,底缘直径:9.5mm,弹壳长:15.5mm)11. .17 Hornady Mach 2缩写为.17 HM2,是由.22LR的弹壳缩口到.17英寸而成的弹种,弹头更轻小,初速更高,弹道更平直,然后更贵。17gr.(1.1g)弹头的初速可以达到640m/s(接近2马赫,这就是子弹名字的由来),动能225J。(弹头直径:4.4mm,弹壳颈部直径:4.6mm,肩部直径:5.7mm,底部直径:5.7mm,底缘直径:7.0mm,弹壳长:18.1mm)12. .45格洛克自动手枪弹(.45 Glock Auto Pistol)是格洛克公司给自家的格洛克37/38/39设计的新弹种,目的是在与格洛克17大小相同的枪身尺寸上获得与.45ACP弹相当的弹道性能。新弹比.45ACP略短,但是膛压更高,在格洛克37上可以把230gr.(15g)弹头推到285m/s,动能609J。虽然有一些州的警察采用了格洛克37,但这个弹种在目前看来还不能算是成功的。(弹头直径11.5mm,弹壳长19.2mm)13. 9x20mm勃朗宁长弹(9x20mm Browning Long)设计于1903年,配用的依然是勃朗宁自己设计的手枪,并一度被法国、比利时、荷兰和瑞典采用。这种子弹可以把110gr.(7.15g)弹头推到300m/s,动能322J,和9x18mm马弹差不多水平。但是之后就没多大发展了,现在变得比较稀有。(弹头直径:9.09mm,弹壳口部直径:9.68mm,底部直径:9.72mm,底缘直径:10.3mm,弹壳长:20mm)14. .30佩德森弹(.30 Pederson,7.62x20mm)也称为.30-18 Auto,这种子弹是给有趣的“佩德森装置”(Pedersen Device)设计的。“佩德森装置”是一个整体的改装套件,可以在略微改进的春田M1903步枪上替换原有的枪机组件,把原本是弹仓供弹的单发栓动步枪转换成40发弹匣供弹的半自动步枪,进攻时能提供数倍于栓动步枪的密集火力——当然单发杀伤力就没得比了。.30佩德森弹弹头重80gr.(5.2g),在加装了佩德森装置的M1903上初速约为400m/s,动能416J。由于佩德森装置并没有投入实战,而且在战后迅速的撤装销毁,这种子弹也就跟着消失了。(弹头直径:7.85mm,弹壳口部直径:8.50mm,底部直径:8.53mm,底缘直径:8.50mm,弹壳长:19.70mm)15. .41柯尔特短弹(.41 Short Colt)是从更早的.41边缘发火短弹(.41 Short Rimfire)改变底火形式而来,1874年起随着.41口径的Colt New Line转轮手枪一起出现,用14gr.(0.91g)黑火药推动160gr.(10.4g)的裸铅弹头。这种子弹从未成功过,所以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的过客。(弹头直径:10.2mm,弹壳直径:10.3mm,底缘直径:11.9mm,弹壳长:16.5mm)16. .450亚当斯弹(.450 Adams)是源自英国的中心发火式转轮手枪弹,最早在1868年配用于亚当斯转轮手枪。此弹用13gr.黑火药发射225gr.的大口径铅弹,初速仅200m/s上下,动能不足300J。虽然动能不高,但由于口径够大,所以比前面那些动能相仿但口径小得多的弹种还是要强一些。此弹一度被英军正式采用,在一战期间还有使用的记录,但最终还是被.455 Webley和.476 Enfield等新弹种取代了。(弹头直径:11.6mm,弹壳直径:12.1mm,底缘直径:13mm,弹壳长:18mm)17. 7.63mm曼利夏弹(7.63mm Mannlicher,也称为7.65mm曼利夏弹,7.65x21mm)是随着斯太尔-曼利夏M1901手枪一起登场的,在南美流行过一阵子。这种子弹发射5.5g弹头时初速刚好达到音速(340m/s),动能318J。(弹头直径:7.8mm,弹壳直径:8.4mm,底缘直径:8.5mm,弹壳长:21mm)18. 8mm斯太尔弹(8mm Steyr,8x19mm),或者叫8mm Roth-Steyr,于1907年随着Roth-Steyr M1907自动手枪一起被奥匈帝国骑兵采用,定型为Repetierpistole M.7(M.7自动装填手枪)并拿着它参加了一战。Roth-Steyr M1907算是世界上第一种被主要国家的军队正式采用的自动手枪,所以这种子弹也就是第一种被大国军队正式采用的自动手枪弹了,算有点历史价值。这种子弹的7.5g白铜全被甲弹头初速约330m/s,枪口动能约410J。(弹头直径:8.16mm,弹壳口部直径:8.80mm,底部直径:8.85mm,底缘直径:8.85mm,弹壳长:18.65mm)19. .357西格(.357SIG)在枪弹中属于晚辈,诞生至今不过20年,由著名的德国枪械制造商西格-绍尔公司与美国的弹药厂商联邦弹药公司共同设计。这种子弹的设计目标很简单,就是要在4英寸左右枪管的自动手枪上获得与.357 Magnum转轮手枪弹相当的性能表现,同时适合用自动手枪的弹匣供弹,子弹名称中的.357就是为了凸显这一点。自动手枪受握把尺寸的限制,子弹的全长不能太长。为保证弹匣容量,弹壳直径也不能过大。所以设计者选择使用尺寸适中的.40 S&W弹的弹壳作为基础,将弹壳口部收细成瓶形,然后安装一枚9mm弹头。在275MPa的高膛压驱动下,125gr.(8.1g)弹头在4英寸的枪管上能达到440m/s的初速,枪口动能784J,比普通的9x19mm弹高出一半,制止力相当出色。(弹头直径:9.02mm,弹壳颈部直径:9.68mm,肩部直径:10.77mm,底部直径:10.77mm,底缘直径:10.77mm,弹壳长:21.97mm)20. .38柯尔特短弹(.38 Short Colt)最早是用在改装成使用定装弹的Colt M1851海军型转轮手枪上的。由于原本使用散装火药的M1851海军型转轮手枪极为成功,保有量巨大,因此在进入定装弹时代以后有很多人选择将爱枪改装成使用定装弹,给了.38柯尔特短弹很大的市场,最终成为了一种成功的弹种,还发展出若干种加长和加强弹壳的强化版来,著名的.357Magnum都可以说是它的直系后代。这种子弹可以把129gr.(8.4g)弹头推到237m/s,动能236J。(弹头直径:9.1mm,弹壳直径:9.6mm,底缘直径:11.3mm,弹壳长:19.40mm)21. .40史密斯-威森弹(.40 S&W,10x22mm S&W)是1990年新设计的弹种。这种子弹是由10mm自动手枪弹(10mm Auto,照片中的43号)截短弹壳发展而来,起源很有意思。10mm自动手枪弹是一种十分强力的弹种,但就是太强力了,后坐力变得不容易控制,于是不少人(比如一些FBI的特工)选择用减少发射药量的缩水版。可这么一来,继续使用原本长达25mm的弹壳就没意义了,于是史密斯-威森公司按照减装版的性能表现推出了将弹壳缩短一点的新弹种,制止力明显强于9x19mm,而后坐的可控性又明显好于.45ACP,而且用双排的大容量弹匣也没问题,获得了不少好评。不过传统的全威力10mm爱好者对这种截短的缩水版嗤之以鼻,称之为.40 Short & Weak。不过不管怎么说,.40S&W的性能还是不差的。180gr.(11.7g)的重弹头在4英寸枪管的自动手枪上初速可以达到320m/s,动能差不多正好600J,不管是普通人拿来自卫还是执法者拿来对付罪犯都不成问题,目前已经是比较流行的弹种了。(弹头直径:10.2mm,弹壳直径:10.7mm,底缘直径:10.8mm,弹壳长:21.6mm)22. 9x21mm IMI是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在9x19mm派弹基础上开发的弹种。虽然弹壳长度长了2mm,但由于弹头的装入深度加大了,所以总长度与9x19mm弹几乎相同,性能也几乎完全相同。这种子弹其实是为那些法律上禁止民间持有和使用军用规格弹药的国家开发的,而这类法律实际上纯属蛋疼。比如说7.62x51mm NATO和.308 Winchester是同一种子弹的两个名称,前者算是军用规格的弹种,而后者就是民用规格,所以同一种枪,如果枪身上刻着使用7.62x51mm NATO就是违法,而刻着使用.308 Winchester就合法。某死人对这类法律不可理喻的程度只能表示汗颜。115gr.(7.5g)弹头初速390m/s,动能约570J。(弹头直径:9.03mm,弹壳口部直径:9.63mm,底部直径:9.93mm,底缘直径:9.96mm,弹壳长:21.15mm)23. .41 Action Express是Action Arms公司于1986年面对民用市场推出的,希望能提供一种可以由普通的9x19mm手枪稍加改装就能发射的制止力更强的弹种。为达到这个目标,弹壳采用了缩缘设计,也就是说底缘直径小于弹壳直径,而与9x19mm手枪弹保持一致。这样一来,普通的9x19mm手枪只需要更换枪管、弹匣和复进簧就可以改用新子弹,成本上比买一支新枪低。至于性能表现,厂家宣称与同等长度枪管发射的警用规格(直白点说就是警用减装版)的.41雷明顿马格南弹相近。不过与前面说过的.40 S&W相比,这种子弹用同样180gr.的弹头初速却只能达到270m/s左右,动能也只有426J,明显更弱一些。所以,虽然有易于改装的优点,这种与9x19mm比性能提升不明显的还是子弹没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弹头直径:10.4mm,弹壳直径:11mm,底缘直径:10mm,弹壳长:22mm)24. .38史密斯-威森弹(.38 S&W)又是一种十九世纪的古董。这种子弹在1877年随着史密斯-威森.38口径单动转轮手枪(S&W .38 Single Action,或者叫S&W Model 2)一起推出,是史密斯-威森公司第一种.38口径的手枪。有趣的是,S&W的老对头柯尔特公司也生产这种子弹,外形几乎完全相同,差别仅仅是使用了平头铅弹,以及挂上一个.38 Colt New Police的名字而已。英国曾正式采用过这种子弹,称为.38-200或者.38/200,后面的200指使用重200gr.的弹头。在使用这种重弹头时,初速仅有190m/s左右,动能235J。看起来很弱,不过人家毕竟是使用黑火药的,在那个年代也还算说得过去了。(弹头直径:9.2mm,弹壳口部直径:9.79mm,底部直径:9.82mm,底缘直径:11.2mm,弹壳长:19.7mm)25. .356史密斯-威森团队弹(.356 Team Smith & Wesson,.356 TS&W)是史密斯-威森公司与1990年代中期给IPSC射击比赛设计的一种子弹,只是不怎么卖得动。147gr.(9.55g)弹头可以达到383m/s的初速,动能700J。(弹头直径:9.0mm,弹壳口部直径:9.7mm,底部直径:9.92mm,底缘直径:10mm,弹壳长:21.6mm)26. 9x19mm派拉贝鲁姆弹(9x19mm Parabellum)又叫9mm卢格弹(9mm Luger),1901年设计,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流行的子弹规格没有之一。各方面性能非常均衡,没有明显的缺点,当然也没有明显的亮点,所以通常拿来做描述其它弹种性能时的基准线。除了标准膛压的弹种,增强发射药的+P和进一步增强发射药的+P+规格也十分常见。标准膛压的弹种发射115gr.(7.5g)弹头时初速大约390m/s,动能约570J。(弹头直径:9.01mm,弹壳口部直径:9.65mm,底部直径:9.93mm,底缘直径:9.96mm,弹壳长:19.15mm)27. .38陆军射击队弹(.38 Army Marksmanship Unit,.38 AMU)是一种专门为美国陆军射击队参加1964年的国家射击比赛而开发的弹种,未进行过商业销售。这种子弹实际上就是改为半凸缘的.38史密斯-威森特种转轮手枪弹(.38 S&W Special),装上重148gr.(9.6g)的比赛级冲孔弹头(Wadcatter),用特制的S&W Model 52和1911手枪发射,初速只有230m/s左右。(弹头直径:9.06mm,弹壳直径:9.55mm,底缘直径:10.23mm,弹壳长:28.57mm)28. 7.65x21mm派拉贝鲁姆弹(7.65x21mm Parabellum)也叫7.65mm卢格弹(7.65mm Luger)或者.30卢格弹,在自动手枪弹里算是祖宗级的。这种子弹是从最早的自动手枪弹7.65x25mm博查特弹发展而来,弹壳缩短以减小握把的前后宽度,配用于1898年的卢格手枪上。弹头重93gr.(6g),初速370m/s,动能410J。这种子弹本身并不算是很成功,但是由它的弹壳扩口并截短得到的9x19mm派弹就成功的无以复加了。(弹头直径:7.85mm,弹壳颈部直径:8.43mm,肩部直径:9.61mm,底部直径:9.89mm,底缘直径:10mm,弹壳长:21.59mm)29. 8mm南部弹(8x22mm Nambu)是旧日本的主力手枪弹,设计于1902年,配用于南部14式和南部94式等手枪以及百式冲锋枪。如果硬要说这种子弹有什么优点的话,大概只有“后坐力较小易于控制”这一条了吧。102gr.(6.6g)弹头初速只有290m/s,动能不过278J,杀伤力和制止力在二战期间的主要军用手枪弹里绝对是倒数,只有面条国用的.380ACP还能跟它争一把倒数第一的位置——不过由于.380ACP好歹口径也要大那么一点,所以某死人认为南部弹胜算不大。记得以前时不时就会见到网上有吹嘘8mm南部弹“杀伤力巨大堪比达姆弹”之类的神论,对此某死人只想说,就那么豆点的动能,杀伤力高个鬼!(弹头直径:8.13mm,弹壳颈部直径:8.71mm,肩部直径:10.00mm,底部直径:10.23mm,底缘直径:10.50mm,弹壳长:21.43mm)30. .32柯尔特长弹(.32 Long Colt)是前面那个.32柯尔特短弹的兄弟,仅仅是弹壳长度多了一截子而已。由于弹壳容量的增大,.32LC比.32SC略强一点,可以把80gr.(5.2g)弹头推到260m/s,动能约176J。(弹头直径:7.9mm,弹壳直径:8mm,底缘直径:9.5mm,弹壳长:23mm)31. .455韦伯利自动手枪弹Mk I(.455 Webley Automatic Mk I)是一种从1913年一直生产到二战中期的弹种,原本配用于英国韦伯利-斯科特自动手枪,但也有部分皇家海军的1911手枪使用此种子弹。这种子弹是由历史悠久的.455韦伯利转轮手枪弹改为半凸缘设计而成,224gr.(14.6g)弹头初速约214m/s,动能334J。虽然动能不高而且初速很低,但仗着口径大,在手枪弹里也算是制止力不错的弹种了。(弹头直径:11.56mm,弹壳口部直径:12.09mm,底部直径:12.12mm,底缘直径:12.80mm,弹壳长:23.62mm)32. .32史密斯-威森长弹(.32 S&W Long)是.32 S&W短弹的加长版,1896年推出时用的也是黑火药。这种子弹以准头好出名,柯尔特公司也就毫不客气的山寨了一把,换上个平头的裸铅弹头,然后挂上“.32 Colt New Police”的名字拿出去卖。这种子弹用98gr.(6.4g)弹头时初速大约219m/s,动能153J,不管是拿来自卫还是警察执勤都太弱了,流行程度远不如.38口径的兄弟们。(弹头直径:7.9mm,弹壳直径:8.6mm,底缘直径:9.5mm,弹壳长:23.4mm)33. .38/200 Mk IIz是一种按照英国军方标准生产的.38 S&W。一开始的.38/200 Mk I使用重200gr.的裸铅圆头弹,但很快英国人就发现这种子弹违反自己刚签了字的海牙公约,于是设计了改用180gr.(11.7g)全被甲弹头的Mk IIz,初速则掉到糟糕的180m/s,枪口动能仅190J。由于口径不大,初速甚低,动能也实在是拿不上台面,再加上用的还是能量释放效率低下的全被甲弹头,使得这种子弹在二战期间名声极坏,不过正式从英军撤装一直拖到1963年。(弹头直径:9.2mm,弹壳口部直径:9.79mm,底部直径:9.82mm,底缘直径:11.2mm,弹壳长:19.7mm)34.&.45凸缘自动手枪弹.45&Auto&Rim是一种相当名不副实的弹种。虽然名字里带着自动二字,它实际上配用的是发射.45ACP弹的转轮手枪,比如一战时的M1917。原本为无底缘设计的.45ACP在转轮手枪上使用时,需要用半月夹之类的夹具把若干发子弹卡在一起,才能用转轮手枪的退壳杆正常退壳,而凸缘设计的.45AR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除此之外,两者的表现基本相当。普通的230gr.(15g)弹头在此弹上初速大约是260m/s,枪口动能507J。(弹头直径:11.48mm,弹壳口部直径:11.90mm,底部直径:11.96mm,底缘直径:13.09mm,弹壳长:22.87mm)35.&.450短马格南弹(.450&Short&Magnum&Cartridge,.450&SMC)是由Triton公司在.45ACP的基础上开发的新弹种,全弹外形尺寸不变,但是弹壳底部加厚以增加强度,底火也从原本的大型手枪弹底火换成更坚固的小型步枪弹底火,使得子弹可以承受高得多的膛压,性能自然大幅度提升。在发射230gr.(15g)弹头时初速可以达到350m/s,枪口动能919J,也算对得起名字了。(弹头直径:11.48mm,弹壳口部直径:12.01mm,底部直径:12.09mm,底缘直径:12.19mm,弹壳长:22.86mm)36.&.45&Super是另一种.45ACP的衍生型,设计于1988年,也是前面那个.450&SMC的前身,两者弹壳的差别仅限于底火不同。.45&Super通过加厚弹壳,使新子弹可以承受的膛压增加了1/3,初速自然大幅度上升。230gr.弹头初速约340m/s,比.450&SMC略弱,但动能依然高达867J,远强于.45ACP。(弹头直径:11.48mm,弹壳口部直径:12.01mm,底部直径:12.09mm,底缘直径:12.19mm,弹壳长:22.86mm)37.&.50&GI(.50&Guncrafter&Industries,用公制标示是12.7x23mmRB)是一种在2004年推出的大口径子弹,实际上就只是为了满足一些狂热的.50口径爱好者。由于一开始配用的Guncrafter&Industries&Model&No.1和No.2都是1911类型的手枪,所以弹壳采用了缩缘设计,使底缘部分的直径与.45ACP弹相同,这样一来手枪只需要更换枪管、复进簧和弹匣就可以在使用.45ACP和.50GI之间转换。作为口径最大的自动手枪弹之一,.50GI可以把重达300gr.(19.5g)的弹头推到210m/s,动能约430J,或者把230gr.弹头推到300m/s,动能675J。虽然枪口动能跟.45ACP差不太多,但由于口径增大,制止力依然不是开玩笑的。不过这种子弹并不适合实用射击(比如执法或者防身)。弹药难买、可用枪型太少、容弹量过低,以及后座还是过强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决定了它就是种在靶场上玩的玩具而已。(弹头直径:12.7mm,弹壳直径:13.4mm,底缘直径:12.2mm,弹壳长:22.8mm)38.&9x23mm温彻斯特弹(9x23mm&Winchester)是温彻斯特公司于1996年为IPSC射击比赛设计的弹种,目的是在保证达到IPSC&Major组威力要求的前提下,提供比现有的.38&Super更好的安全性和供弹可靠性。但不幸的是,等到这种子弹开始投产的时候,IPSC比赛的规则改了,对Major组的威力要求降了一点,使得现有的.38&Super弹不需要增强发射药到危险程度就能达标,于是这种子弹也就没了存在价值。125gr.(8.1g)弹头在这种子弹上能达到440m/s的初速,动能784J。(弹头直径:9.04mm,弹壳口部直径:9.68mm,底部直径:9.93mm,底缘直径:10.01mm,弹壳长:22.86mm)——39.&.455韦伯利弹Mk&II(.455&Webley&Mk&II)是英军装备的韦伯利转轮手枪弹中的第二个型号,与Mk&I的区别在于发射药从黑火药换成了新式的“科岱”无烟药,弹壳也略短一些。这个弹种从1897年起成为英军的主力手枪弹,断断续续的用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50年才撤装,也算是劳苦功高了。当年的原版Mk&II使用的是重265gr.(17.2g)的圆头裸铅弹,初速仅有177m/s,动能269J。还是那句话,虽然动能低,但人家口径大,所以对人时表现并不弱。(弹头直径:11.55mm,弹壳直径:12.19mm,底缘直径:13.46mm,弹壳长:19.55mm)40.&.44史密斯-威森俄国型(.44&S&W&Russian)是1870年推出的一款使用黑火药的转轮手枪弹,配用于史密斯-威森公司给沙俄制造的Model&3转轮手枪。虽然是按照俄国人的要求开发,但这种子弹设计的还是十分的成功,出口欧洲以后很快就赢得了“非常准确”的名声,被很多人用于射击比赛。也正由于它的流行,后来才会以它为基础设计出了.44史密斯威森特种转轮手枪弹(.44&S&W&Special),并最终发展成了可以说是大威力手枪弹的象征的.44雷明顿马格南转轮手枪弹(.44&Remington&Magnum)。不过这种子弹及其配用枪支却没让史密斯-威森公司发财,反而由于俄国人单方面削减订单以及包括俄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的大规模山寨闹得差一点就由于资金周转不开而关门大吉。某死人也就是在了解到这一段的时候才明白为啥当年柯尔特公司的创始人山姆·柯尔特要满世界的申请专利,而且对侵犯自家专利的都要告到对方赔的血本无归才算完——山寨厂子害死人呐。最初的.44&S&W&Russian用的是重246gr.(16g)的裸铅弹头,初速约230m/s,动能423J。(弹头直径:10.9mm,弹壳直径:11.6mm,底缘直径:13.1mm,弹壳长:24.6mm)41.&.38自动手枪弹(.38&Auto,9x23mmSR)也称为.38柯尔特自动手枪弹(.38&Automatic&Colt&Pistol,.38&ACP),跟前面的.25ACP、.32ACP、.380ACP和.45ACP一样出自枪械大师约翰·摩西·勃朗宁之手,各位对枪械史不熟的看官也可以想象这位传奇级的大师水平高到何等程度了吧?1900年这种子弹随着柯尔特M1900手枪一起推向市场,刚上市时的商业弹发射130gr.(8.45g)弹头时初速高达380~410m/s,但很快就发现这种装药量太过接近M1900手枪结构的承受力极限,对寿命很不利,所以各弹药厂的产品均开始减装药,最后初速稳定在320m/s左右,枪口动能432J,跟9x19mm派弹差不多少。也正因此,虽然.38&ACP在美国的销售情况还算不错,欧洲人却偏好弹壳更短而且是无底缘设计的9x19mm,所以没有流行起来。(弹头直径:9.0mm,弹壳直径:9.8mm,底缘直径:10.3mm,弹壳长:22.9mm)42.&.38&Super&Auto是1929年推出的.38&Auto的变体,外形尺寸完全一致,但是膛压增高,130gr.弹头初速可达398m/s,动能669J。或者说,这种子弹更接近.38ACP刚推出时的性能。不过无论如何,这种高膛压的子弹在为.38ACP设计的枪支上使用是不安全的,因此从1974年起新生产的弹壳底部标识一般都写成.38&Super&+P,以强调这是一种高压弹。这种子弹刚推出时,由于比当时警察常用的.38Special转轮手枪弹更强,可以击穿当时的防弹衣,所以受到了一些关注,但随着.357Mag等强力转轮手枪弹的出现也就不再有优势了。目前这种子弹最常见的搭配就是在.38口径的1911手枪上用于IPSC等射击比赛,另外在拉美等地区也是比较受欢迎的自卫手枪用弹种。(弹头直径:9.0mm,弹壳直径:9.8mm,底缘直径:10.3mm,弹壳长:22.9mm)43.&10mm自动手枪弹(10mm&Auto,10x25mm)由著名的手枪实用射击专家Jeff&Cooper设计,最初的目标就是要获得一种弹道性能比.45ACP更好,而制止力超越9x19mm的Man&Stopper。当这种子弹随着Bren&Ten手枪一起于1983年上市的时候,它的表现可以说不止达到,而且超过了设计时的预期:重达200gr.(13g)的弹头可以被轻易地加速到400m/s,动能高达1040J,差不多两倍于.45ACP和9x19mm弹。FBI由于在著名的1986年迈阿密枪战中深感现有的9mm手枪制止力不足,订购了大批发射10mm&Auto的S&W&M1076手枪装备执行危险勤务的探员,同时要求HK公司开发了发射同种子弹的MP5/10型冲锋枪用于装备HRT(Hostage&Rescue&Team,人质营救小组)和SWAT。在1988年的测试中,10mm&Auto被认为是市场上现有的所有自动手枪弹中最适合执法用途的,当然其过大的后座力也受到一些非议。FBI在训练和使用了一阵子以后,也认为它的后座力对大部分一般水平的探员来说过强了,于是推出了称为10mm&Lite或者10mm&FBI的减装药版本——实际上后来的.40&S&W的性能表现就是以这个为标准的。不过全威力10mm&Auto的铁杆支持者数量依然不少,所以包括Glock&20在内各种使用此型弹药的枪械还是相当常见的。如果能控制得住它的后座力,而且不在意配用枪械的体积和重量,那么10mm&Auto作为自卫用弹种绝对值得信赖。(弹头直径:10.17mm,弹壳口部直径:10.7mm,底部直径:10.8mm,底缘直径:10.8mm,弹壳长:25.2mm)44.&.45柯尔特自动手枪弹(.45&ACP,11.43x23mm)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手枪之一了,设计于1904年,1911年随柯尔特M1911手枪成为美军标准手枪弹,可以说是美国人“.45情结”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大批的大口径狂热分子。单就弹药本身的性能而言,军用的230gr.全被甲弹头制止力和杀伤效果都并不算特别出色(当然还是比9mm的全被甲弹头强得多),到是由于弹头重导致很容易过穿透。不过如果是执法和自卫用的空尖弹头,弹头膨胀后造成的直径超过20mm的巨大永久空腔绝对是一记重创,所以是完全值得信赖的弹种。最初的230gr.军用全被甲弹初速250m/s,枪口动能468J。而现代的+P甚至+P+规格的强装药弹可以把185gr.(12g)的空尖弹头推到370m/s,动能达821J。。(弹头直径:11.5mm,弹壳口部直径:12.0mm,底部直径:12.1mm,底缘直径:12.2mm,弹壳长:22.8mm)45.&9mm斯太尔弹(9mm&Steyr,9x23mm&Steyr)设计于1911年,次年随着斯太尔M1912型手枪装备奥匈帝国陆军,一战中是该国的主力手枪弹,在两战之间还继续作为奥地利、罗马尼亚和智利等国的军用手枪弹,部分MP34冲锋枪也使用此弹,所以也算是个成功的弹种。弹头重115gr.,初速340m/s,枪口动能约432J,跟9mm派弹处于同一水平。(弹头直径:9.03mm,弹壳口部直径:9.62mm,底部直径:9.70mm,底缘直径:9.70mm,弹壳长:23.2mm)46.&9mm拉果弹(9x23mm&Largo)也叫9mm&Bergmann-Bayard或者9mm&Bayard&Long,这是由于此弹配用于Bergmann-Bayard&1903手枪的关系。西班牙长期使用这种子弹,从手枪、冲锋枪到卡宾枪都有,所以这种子弹更常见的称呼才变成了9mm&Largo(Largo在西班牙语里是“长”的意思)。发射125gr.(8.1g)弹头时,初速大约335m/s,枪口动能455J。另外,虽然外形尺寸接近,但是9mm&Largo和前面说过的9x23mm&Winchester以及9x23mm&Steyr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也没有通用性。(弹头直径:9.02mm,弹壳口部直径:9.63mm,底部直径:9.91mm,底缘直径:9.96mm,弹壳长:23.11mm)&47.&.32哈灵顿-理查德森马格南弹(.32&Harrington&&&Richardson&Magnum,.32&H&R&Mag,7.62x27mmR)是哈灵顿-理查德森公司于上世纪80年代在.32史密斯-威森长弹的基础上开发的弹种。新子弹弹壳加长了大约4mm,发射药也增强了,发射85gr.(5.5g)弹头初速可以达到385m/s,动能408J,比.32&S&W&Long强得多,所以挂了个magnum的名字。不过整体来说,不算很受欢迎的弹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种突缘弹是靠底缘在弹膛中定位的,而且弹壳直径和.32S&W&Long一样,所以设计发射这种子弹的转轮手枪也可以使用.32&S&W&Long和.32&S&W&Short。(弹头直径:7.9mm,弹壳直径:8.6mm,底缘直径:9.5mm,弹壳长:27.3mm)48.&.22温彻斯特马格南边缘发火弹(.22&Winchester&Magnum&Rimfire,.22&WMR)推出于1960年。应该说它不是一种手枪弹,而是适合十几二十英寸枪管发射的步枪弹。但由于子弹本身尺寸不大,有若干不同厂家的转轮手枪和自动手枪发射这一弹种,所以也被放在手枪弹里了。刚推出时这种子弹使用的是重40gr.(2.6g)的铅弹头,在长20英寸的步枪枪管上初速达到620m/s,枪口动能500J。但如果在仅4~5英寸的手枪枪管上发射,初速就会掉到只有370m/s上下,动能也只有178J。所以,这种子弹作为步枪弹是一种还不错的狩猎小型猎物(比如兔子狐狸之类的)的弹种,而作为手枪弹的话就只能说“好歹比用.22LR强点”了。(弹头直径:5.7mm,弹壳直径:6.1mm,底缘直径:7.5mm,弹壳长:26.8mm)49.&.38&Dardick&Tround可以说是枪械发展史上最奇葩的弹种之一,名称中的Tround是由“三角形triangle”和“弹药round”两个词复合而成,很形象的说明了子弹的外形。这种子弹于1958年由发明家David&Dardick设计,其特点是配用的枪械其弹膛是与子弹外形一致的侧开口的三角形截面,子弹不是由后方推入,而是从侧面的开口嵌入其中,击发后空弹壳再从侧面抛出。这样一来配用的枪械其枪机就无需做往复运动,很适合转膛结构。至于子弹本身,实际上就是一个三角形截面的塑料外壳,里面可以放入一枚普通的9mm口径手枪弹,比如.38&Super之类。由于在性能上实际上没有任何优势,反倒由于奇怪的外形导致生产和储运方面的麻烦,在民用市场上价格也没有竞争力,配用的枪外形还极为难看,等等原因,最后这个三角子弹的点子还是被废弃了。50.&.17霍纳迪马格南边缘发火弹(.17&Hornady&Magnum&Rimfire,.17&HMR)是霍纳迪公司在前述的.22&WMR的基础上设计的弹种,于2002年推向市场。这种子弹是把.22&WMR的弹壳缩口,然后配上一个.17口径的尖弹头,弹头通常重17或20gr.(1.1或1.3g)。由于弹头的减轻,初速较.22WMR更高,17gr.弹头在步枪上可以达到780m/s,动能335J。同时由于尖弹头飞行阻力较小,使得.17&HMR比.22&WMR的弹道更加平直,代价是口径缩小以及枪口动能明显降低,而且适合的猎物体型更小。(弹头直径:4.5mm,弹壳颈部直径:4.8mm,肩部直径:6.0mm,底部直径:6.0mm,底缘直径:7.3mm,弹壳长:26.9mm)&未完待续作者:Skull_Lord
馆藏&37116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弹弹头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