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创业的路上,如何怎么样才能买创业板走得最更远

给一个中年朋友的创业建议 - 动点科技
给一个中年朋友的创业建议
前几天一位相互网慕已久,素未谋面的朋友找到我,聊启动创业的事。
这位哥是互联网前辈级人物,后一直做大企业中高层。三年前创业,拿了不少融资,但因为被合伙人排挤,一年前离开。最近一年作为顾问,帮助两家朋友的公司取得了非常优秀的业绩,现在想和传统企业合作孵化电商相关业务。
我先和这位朋友聊了一下业务,觉得他理解非常透彻、到位,从中我也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所以对他的建议主要是在架构、资源合作和发展路径上。
虽然我远不能算成功,但因为从事投资行业,案例听过无数,所以从规避风险角度,给他提了几个建议,也分享给中年出来创业的朋友:
一、慎选合作方
创业合作伙伴,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合作一旦启动,就不可能很快中止,少则三年五年,多则十年八年。
对于 40 岁左右的创业者,机会成本越来越高,一旦选错合作者,时间、精力、热情统统白费。所以“负责人做事业”的第一步,就是对合作方做充分的调查,以及对合作模式做出周密合理的设计,以求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这里面具体的技巧包括:
1. 一定要保证合作方“志同道合”:合作方要对业务的方向和手段有充分的认识和认同,且不能有任何急于求成的心态。
在这位老哥筹划的一个项目里,有一个房地产行业的投资人,期望这个项目快速成长,在 3-5 年内上市。对于这样的资本合作方,绝对要非常慎重。创业初期,应该把 100% 的精力放在如何开拓事业上,这时候如果股东方找麻烦,轻则费心费力拖后腿,重则事情搅黄。我一个朋友甚至因为和传统企业合作方闹翻被人身威胁,拖了三年才彻底脱身;
2. 对合作方过往经历做周密、详尽的考察 :即便是“多年老朋友”,如果双方之前没有生意上的来往,只是吃饭喝茶聊天的关系,也会有一定风险。
这位老哥上一位合伙人就是这种,认识近十年,关系甚好,最后还是反目。风险最低的合作方,是“曾经让别的合伙人赚到钱”的合作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个人过去的合伙人,和他合伙赚过钱,而且合作愉快,这样的合伙人可信程度最高。或者,能够最大程度证明的,只有事实;
3. 警惕自己“抱大腿”的心态 :在大公司做习惯的人,往往在心态上会有依赖心理,总希望自己能够在一个平台上做事,能有人把一部分的问题搞定。有合作伙伴能从资源上协助自己,当然有助于项目成功。
但是我们在创业初期做资源性合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止几个问题的发生:
a. 和资源方的目标、期望不一致。任何合作都是互利的,在做资源合作的时候,最资源方的期望和创业者的目标错位,这样不仅资源最后无法落实,而且需要在磨合方面消耗大量无谓的精力;
b. 资源无法落实。很多资源方的资源看起来很多,其实早就被企业内部瓜分完,对于初期的小创业公司,很难在早期就产生很多实际利益,这时候大公司资源再多,也抢不到手;
c. 和资源的接口磨合过于复杂:最好的资源是完全互补资源——业务互补、利益互补,结合接口简单,在合作后立刻爆发威力。
但是实际上,很多创业公司需要的资源,需要资源提供方有高配合度才能达成。比方说服饰电商需要快速供应链,而老的出口制造企业多半习惯了长周期大批量,就需要对方做生产线调整。这种合作,除非对方一把手有绝对的决心推动,否则在执行起来并不比找一个独立供应商容易太多;
b. 资源的长期价值和股份比例不匹配:一些公司为了早期起步容易,往往喜欢找行业上下游公司入股,但在公司创业初期,因为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找到的股东又不是特别有实力的企业,或者找了有实力的企业,但所占股份比例过大。这两种情况都比较麻烦。
对于前者,当公司长大,需要更有实力合作方的时候,老合作方往往为公司寻找更有实力合作方制造障碍,对于后者,创业实际变成了公司内部创业,创业者自己很难主导业务方向,或者干脆被控股方踢出局;
总的来说,公司股份和回报机制,要努力做到公司在前期、中期和后期,无论对于创业者还是合作方,付出和回报都能对等,而且创业者能够主控业务方向,尽量从合作方获得支持而不是麻烦。
二、磨合过的团队很重要
对于多数创业,一开始就有一个磨合顺畅、执行力不错的团队,能为事业顺利起步起到关键作用。一个企业,如果从零开始,任用的就是没有配合过的合伙人和没有配合过的全新团队,碰到的的麻烦会比较多。
因为一个人的资历、口才、想法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能力最终是在“做事”中证明的。一个一开始就能做事的团队,往往好过一个表面看起来很优秀很豪华的全新团队。所以如果要有创业的打算,就要尽早去想办法搭一个可以做事的团队,当机会到来的时候,容易快速抓住。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团队的素质往往不能满足公司做大的需要,所以当抓住机会,业务迅速扩大的时候,就要不断用更有能力的人逐渐给老团队“换血”。很多创始人到这个时候往往觉得“对不起老部下”,“下不了手”。其实只要把利益回报和职责适度分开就可以想办法解决。
三、不要一开始把事情想得太宏大
在大公司做习惯的人,即便做到高管,其实也是在一个很大的支撑平台上做事,而且由于做了多年,已经感受不到这个平台的存在。高管在创业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当年自己企业的样子来规划现在的企业,会想很远很远,然后看看现在需要设置什么业务和岗位。
实际上,大多数创业企业的方向都会改变,甚至和之前设想的方向天差地别。而创业公司资源有限,不可能有很多资金来浪费,所以把机构搞得过于完备,往往会导致烧钱过快,甚至很快亏光。很多务实的小创业企业,每个人都身兼数职,不仅要避免冗员,而且要有“把一个人掰两半用”的精神。
一个公司,最重要的不是机构完备,而是把业务跑通。所谓把业务跑通,也就是能够让生意在小规模基础上先转起来,一方面不断发现与修正问题,另一方面磨合团队。对于运营、销售型的企业,先找到一个能赚钱的方向来养活自己的团队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小公司就像游击队,当你没有正规军的资源。首先强调的是战斗力,什么叫战斗力?就是在多快好省基础上的执行力。在局部能稳准狠快速获胜的能力。
这时候,团队强调的首先是心齐,其次是有自我学习、修正、进步的机制。如果一个团队,能够经常打胜仗,那么团队就
上一篇下一篇
动点科技特邀作者
如果你的产品足够锐意创新,欢迎
有了这款产品,你再也不必为拍证件照跑腿奔波。
关注我们邮件订阅
输入您的邮箱地址:创业初期 如何寻找合适的合伙人
合伙人时代的到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公司与人的关系已经从单纯的资本雇佣关系转向共创、共享、共担的合伙联盟关系,合伙人的时代已经到来。大型成熟公司将高潜力员工发展成为合伙人以保持企业的活力,如万科合伙人计划;而创业公司更是需要寻找到卓越的合伙人以实现公司的生存和突破。作为全球最优秀的创始人之一的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在被问到是如何成功地完成从创业者到管理者再到决策者的转变时,他回答到:“可以把这一转变看作从问‘怎么做’到‘做什么’再到‘谁来做’的过程”;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关于苹果成功的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只寻找顶级人才,苹果公司的顶级研发者的绩效是其他科技公司普通软件工程师的9倍;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在近期的演讲中也着重强调了合伙人的重要性,他表示:“合伙人的重要性超过了商业模式和行业选择,比你是否处于风口上更重要。”在一个面对300名企业高管的关于“如果你从头开始打造企业,现有员工中,你再次雇佣的比例占多少?”的问题调查,综合答案是“大约50%”。创业公司找到优秀合伙人的精准率比这个比例甚至还低,很多创业公司发展瓶颈就是合伙人团队的瓶颈。那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以下创始人寻找到优秀合伙人的四步法会给很多企业带来帮助。找什么样的合伙人?-画像古代官府为了抓捕罪犯,通常会让画师模拟罪犯的画像以发布“海捕文书”,虽然中国古代画风笔法多以写意为主,不以写实见长,但画像的目的是在古代人识字率不高的情况下尽可能说明罪犯特征,古代也比较封闭、政府实行了保甲制或连坐制,很容易识别头部特征的外来人,因此画像找人在古代还是最有效的方式。古代的模拟画像技术一直流传到今天,并不断被改进以应用到案件侦破中。如果创始人有了宏伟想法之后,紧接着考虑的就是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找合伙人的第一步就是要思考你想找到什么样的合伙人,什么样的合伙人才能一起把你宏伟的想法变成现实,借鉴画像找人的方法可以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优秀的合伙人,这里的画像即是“人才标准”。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在曾说到:“制定人才聘用高标准,现在是、将来也是公司成功最关键的要素”。潜力因素是比经验、智商等更能预测一个人的未来发展空间。基于过去经验和现在能力的面试理论假设前提是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能力是预测未来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就如要评估一个运动员在即将到来的比赛中的成绩,是通过它过去的训练表现、以往比赛成绩等来预测。但现在我们面临的环境是多变的、复杂的、难以预测的,因此除了考察以往的因素,评估其未来的潜力更具有价值。而且对于创业企业来说,除非创始人具备耀眼的职业经历、资本或社会影响力,否则很难能找到经验和能力俱佳的合伙人,创始人从潜力角度去评估,更易发现具备合伙人潜质的人才。当然共同的价值观和教育背景也是重要的评估要素。去那里找合伙人?-五同关系网“同学、同事、同志、同行、同乡”创业阶段组建合伙人团队是最关键的事情,创始人不可能大规模的采用公开人才筛选的方式去找到合伙人,创始人面对茫茫人海最困惑的就是去哪里找合伙人,我们从知名企业合伙人构成中也许能找到答案。阿里巴巴合伙人团队:十八罗汉众所周知,阿里巴巴的成功离不开18个合伙人团队,也就是著名的18罗汉,我们分析一下18罗汉与马云的关系。从合伙人背景资料来看,除5名合伙人不能确定加入阿里的背景及和马云的关系外(不纳入计算范围内),其他合伙人均与马云是夫妻、同事的亲人、朋友、校友、师生、合伙伙伴等亲密的关系。马云的人格魅力和事业愿景凝聚了身边有密切关系的优秀人才,在阿里艰难的创业阶段,基于亲密关系的高度稳定合伙人团队使阿里挺过难关、突破重围,造就了阿里巴巴的辉煌。腾讯合伙人团队:五虎将腾讯的5位创始人在创业前最主要的关系是同学和同事。其中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和陈一丹是从中学到大学的校友,前三位是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而曾李青则是马化腾姐姐的同事,也是许晨晔的同事。马化腾认为:这样的关系心态上会好很多,可以相互吵架不记仇,相对在外面萍水相逢的,遇到争执的话很容易出问题。”腾讯的这种基于同学和朋友关系的合伙人团队,分工明确、各有所长、相互信任、价值观一致,形成理性的标杆创始合伙人团队。百度创始合伙人团队:七剑客百度最早创业的7大创始人分别为:李彦宏、徐勇、刘建国、雷鸣、郭眈、崔姗姗、王啸,被业内称“百度七剑客”。因李彦宏美国留学和工作的背景,百度的合伙人构成中和阿里、腾讯的合伙人有很大的不同,有校友关系的是3位,而且不是直接的校友关系,是通过妻子和行业专业交流认识的,有3位是通过公开招聘渠道加入的。李彦宏没有国内积累的人脉,因此没有较亲密的同学、朋友资源,作为在外企工作的顶尖技术专家,通过公开招聘寻找合伙人便是可行的选择方式,但有校友关系的合伙人仍然占比达到50%。新东方合伙人团队:三驾马车新东方昔日“三驾马车”中,俞敏洪和王强1980年一同考进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两人风格完全不同,王强多才多艺,后来成为新组建的北大艺术团团长,是“绝对的风云人物”;而俞敏洪出身农村,对城市生活充满陌生感。因为都喜欢读书,两个人交往密切。1983年,徐小平来到北京大学团委担任艺术团的指导老师,3人随后产生交集。这样的校友关系在即使徐小平和王强离开新东方后,三个合伙人仍然保持着同志般的友谊。携程合伙人团队:携程四君子携程创业四君子中,除CEO梁建章是复旦毕业的,沈南鹏、范敏、季琦均是上海交大校友。早在1982年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沈南鹏和梁建章这两个数学“神童”同时获奖,从此产生交集。1999年春节后的一天,梁建章与季琦、沈南鹏等上海交通大学校友聚会,几个年轻人就互联网话题热烈地讨论了一夜。最后的结论是:一起做一个向大众提供旅游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因此交大校友关系是携程合伙人团队的链接纽带。复星的合伙人团队:复旦五虎“复旦五虎”是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范伟、谈剑这五位复旦校友组成的复星合伙人团队。1992年“复星”创始资本仅3.8万人民币,到2012年,净资产已超过516亿元。总结起来他们团队有这几个特点:第一:相互信任。第二:志同道合,能力互补。第三:各尽其才,个人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途牛合伙人团队:校园里培养创业默契10多年前的大学校园,创业还是个新鲜词儿。不过那时,东南大学学生于敦德已经开始创建学生社区“先声网”,并且就在那时,他跟现在的COO严海峰相识并成为搭档。2006年,于敦德、严海峰等4名东南大学校友回到母校创业,建立“途牛网”,开启了在母校的第二次“学业”。2014年5月,途牛网在美挂牌上市。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有句广为传播又毒害至深的台词:“千万别和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基于以上实证的研究,我们发现基于创始人的同学、同事、同志(好友)、同行、同乡”等亲密关系的圈子才是合伙人人选的关键来源,不是所有的同学、同事、同志、同行都可以做合伙人,但是从五同圈子中选到合适合伙人的方式是创始人寻找合伙人的最靠谱、最高效的方式,如果基于亲密关系的圈子都不能合伙创业,那么公开寻找的陌生人更难组成合伙人团队,并且在创业前期,寻找到优秀的陌生人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当然,合伙人选择和团队的组建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人才策略,并不是完全或一直从五同圈子中选择合伙人。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时,其合伙人团队增加到了30人,而其中18罗汉留在合伙人名单的只有7人,其他23人均是发展过程中从社会招聘中引进的优秀人才,百度上市后除李彦宏外其创始合伙人也基本陆续离开百度,腾讯的创始合伙人也陆续通过不同形式退出腾讯。从较多企业的人才策略的变化,可以总结出企业从初创企业到成熟企业的吸引人才的策略,从基于强关系为主的人才引进,到引进基于弱关系的社会人才招聘到采用基于契约的职业化经理人关系的变化规律。如何评估合伙人:按画找人-清单式的评估法当创始人要寻找合伙人的时候,不妨列出基于亲密关系的五同圈子的人的名单,按画像找人,依据合伙人标准进行一一对照,以寻找合适的合伙人。雷军表示,当年在选择创办小米时,从来没有硬件创业的经验,因此要搞定硬件工程师其实非常困难,而雷军当初的做法就是:“用Excel表列了很长的名单,一个个找合伙人。”当你找到有可能是合伙人的人选时,到底如何评估是否是创始人需要的合伙人,这一难题困惑了很多人。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心理学家卡尼曼,在其21岁时曾作为以色列国防军的一名中尉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全军建立面试系统。卡尼曼想出了与战斗相关的6种特质,包括责任心、社交能力甚至还有男子气概等。针对每个要素,他就每个候选人的生活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深入考察他们之前做过的工作、是否守时、和朋友互动的频率、对体育的爱好和参与度,还有其他一些方面。面试官要按指导提出问题,倾听回答,然后对每个特质按1-5分进行评分,这种把6种测评分数加起来的简单办法最终证明能很好的预测士兵们的表现,效果远远超过以前的评估模式,之后的40年,军队一直在使用卡尼曼的方法,基本没有变化。上述卡尼曼的面试评估方法就是基于画像特征——人才标准的评估方法。把你想找的合伙人标准列成菜单式的项目,通过提问考察实际表现,并进行评分,评估清单上的合伙人,最终选择出优秀的合伙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最爱南京,最懂生活
苏州中心官方微信,
把吃喝玩乐装进爪机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
提供报警求助、政策咨询办事办证等警务服务
江苏女性温暖贴心的移动家园
同名查询、自助移车,关注南京公安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v_ziqingli]
热门搜索:
女司机醉驾被交警查处后,竟然还在自己车前摆POSE拍照,1月17日&@南京交警&官方微博发布这一照片并配文&喝多了,没毛病!&引发广大网友热议。1月18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交警二大队获悉,这是该大队民警在夜查酒驾时,拍照取证过程中拍下的画面。经了解,1月12日晚上11点多,交警二大队民警在虎踞南路开展夜间整治,一辆
1月5日以来,泰兴市公安局陆续接到报案,称江苏某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肖某骗取江苏某公司和部分群众的资金,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元。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警方调查发现,日后,肖某关闭通讯工具,全家人失联,去向不明。泰兴市公安局立即组建专案组,开展侦查。1月13日,抓获该案犯罪嫌疑人之一叶某,1月14日,主要犯
1月16日,江苏宿迁一名9岁男孩被外出洗澡的妈妈留在家里,因为害怕爬出窗外不慎从6楼掉下。小区邻居经过被吓一跳,没想到小孩说:“阿姨,你抱抱我”。小区保安报警后,民警赶紧把孩子去了医院。目前孩子暂无生命危险。
66岁的刘生付,是宿迁泗阳的一名医生。他的家离医院17公里,但他仍骑车上下班,坚持了38年。他拒绝孩子们给他买车:“路上遇到突发情况能随时停车,一些‘老病人’也能看到自己”。38年,6辆自行车,47万公里,问诊量30万人,致敬当之无愧的“骑行医生”!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曾经一起跑新闻的哥们儿 如何成为创业合伙人?
来源:传媒狐
  访谈对象:懒熊体育创始人 韩牧VS黎双富
  韩牧:出版小说集多部,曾任《财经天下周刊》主笔、界面新闻体育总监
  黎双富:前新浪驻NBA记者,著有《斯特恩传》
  曾经一起跑新闻的哥们儿,成为创业合伙人是什么样的体验?
  传媒狐这次对话的懒熊体育创始人韩牧和黎双富,大概是最有发言权的两个人了。
  两个都对商业、体育感兴趣的前记者,在跑一个选题时认识,后来一拍即合,创业做起了国内首个体育产业平台“懒熊体育”。
  传媒狐见到两位创始人时,他们正忙得昏天黑地,为懒熊体育明年1月11日在上海举办的体育产业嘉年华活动“赶路的人”做各方面的准备。
  大多数创业者都陷在不断找钱、赚钱的压下之下,但形象笨重的懒熊却走得很稳当。日,“懒熊体育”微信号发出第一篇文章;2015年6月,懒熊拿到联科创盈200万元的天使投资;7月,韩牧和黎双富先后离职,全心全意打造懒熊体育;2016年3月,懒熊体育又获华人文化产业基金领投、九合创投跟投的1200万元Pre-A轮融资;9月,懒熊体育完成A轮4200万融资,华人文化继续领投,熠帆资本、娱乐工场、贵格基金跟投。
  钱总是追着他们跑。
  显然这是冰山一角,私底下的压力唯有当事人最能体会。但两位创始人,都曾是以压力著称的传媒业中的翘楚,抗压能力也不容小觑。
  从来没有过记者经历的韩牧,在30岁时选择进入《财经天下周刊》当一名实习生,从零开始。
  “当时实习工资是一个月1000块,需要在前台每天签到才能领到。有时候真想不要了。”韩牧笑说。
  也许是媒体史上创了“高龄”纪录的实习生,但他进步飞快,接连采访到多位重要商业人物,并为杂志撰写封面。他很快脱掉了实习生的帽子,成为正式记者,后来升为主笔,还拿到杂志社“年度优秀记者”。
  黎双富曾经是新浪驻NBA记者,圈内人称“富哥”,连续多年在前线采访,是中国唯一全程见证热火三巨头从组建、磨合到两连冠的中国记者,也是首个跟队进白宫采访的中国NBA记者。驻美期间,除了赛事本身的报道,他还经常采访联盟和球队的高管,了解背后的商业运作。
  相较而言,采访写作是单人单线作战,而创业则是千头万绪。两位记者出身的合伙人面对的是新领域的探索、彼此之间和团队之间的磨合碰撞。
  体育商业是空白领域
  传媒狐:您之前发表过多部小说集,后来为什么要转型做财经记者?
  韩牧:因为做财经记者比较有趣,能接触到许多商业人物。其实我从很早开始就考虑往财经方面转型了。中国商业媒体的历史其实不长,读者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经济也发生了转型。相比之下,美国大多数商业媒体的变化不大,基本能保证高水平的产出。国内的人才流失太快,商业记者如果没有多年的积累,是不会有商业逻辑的。而现在的商业记者都太年轻了。
  传媒狐:创业的契机是什么?
  韩牧:我在《财经天下》时就做了懒熊体育的微信公众账号。那时我发现,国内的新媒体没有涉及到商业体育这一领域,几乎所有的体育新闻都是报道竞技体育。
  举个更实际的例子,比如大多数国内媒体报道了一个体育合同,介绍某个球星拿了多少钱。我们会关注这个球星是怎么拿到投资的,为什么能拿到投资,某场赛事门票收入是多少?赛事如何办的,招了多少赞助商。背后的运营模式是怎样的――背后有哪些推广方,赞助商和合作方。即使有这方面的资讯,也很零散,没有系统。如果不从商业的角度解读一个事情,是说不通的。只有将体育和商业结合起来才能深入。懒熊体育就是找到了这个空白点。而且我自己本身也喜欢体育,关注运动品牌,关注他们的财报和商业方面的内容。
  黎双富:我本身是体育记者,经历比较单一,因为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做体育记者。读中学时就想做NBA的采访,但是只报道纯粹的体育新闻,就会陷入机械地重复,必须去接触高管,了解背后的运营。我本身也对此很感兴趣。我在美国呆了5年,明白了不从商业角度考察的话,就不会读懂球星球队的决定。找到这样一个角度后我就豁然开朗了。
  我和韩牧是2012年通过跑选题结识的,他提出做体育商业媒体,我感同身受。在美国,体育垂直媒体在业内的口碑和地位很好,专注做体育商业在国内是个机会。于是我们便开始探索,我们的内容通过朋友圈的传播,迅速吸引了一部分高管。他们对我们写的内容感兴趣,主动找到我们,说我们写的东西很有价值。我们从商业角度解读体育界的人和事,目标用户是体育商业的高管和精英。
  韩牧:我们还在《财经天下》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要融资。
  做了懒熊体育账号之后,更是吸引了大咖们的关注。姚明、耐克阿迪的体育品牌的高管对我们都很关注。
  最开始每天都是独家采访。我们的采访偏高端。乐视体育的人事变动、腾讯体育5亿NBA。都是我们先爆出来的。
  当然这些依靠的都是我当记者时积累的资源。
  传媒狐:微信公号的运营情况如何?
  韩牧:目前粉丝量超过15万。
  我们没有刻意去关注粉丝数量。其实一篇好的文章,即使粉丝只有1、2千人,但自传播形成的效果还是很大的。那时的微信内容不像现在这么多元化,如果做了别人没做过的内容,读者会觉得很新奇,分享意识也特别强。现在模仿我们的公众号有很多,削弱了我们的优势。所以我们目前尝试做更深层次的调研,做我们自己的产品。订阅号不是我们唯一的端口,但订阅号还是一个很重要的窗口,早期给我们积累了很多用户,也提高了名气。
  传媒狐:什么时候拿到第一笔投资?
  韩牧:2015年6月。当年年初就有投资者提出,但被我们婉拒。
  传媒狐:最后怎么选定投资人?
  韩牧:基于两点,一点就是业内比较专业的投资者,第二点就是投资方要热爱体育。另外我们现在主要做媒体,如果以后转型到基金,需要有精通商业运营的投资者,未来有可能成为我们合作伙伴。
  还有一个就是华人文化,起初他们对天使项目的兴趣不大。但考虑到想转型,想在产业布局,想占据入口。所以也向我们抛出了橄榄枝。最后我们选定的天使轮是联科创盈的 200 万元人民币。
  传媒狐:拿了这么多融资,会不会有压力?
  韩牧:当然会。刚开始员工紧缺,主要靠我们俩撰稿,出差路上写,上下班路上写,去争取接触更多的人。需要保证每日更新内容,总之有更多的内容压力。一旦冒头拿到了融资,便会有很多效仿者出现。这时的压力也会增大。
  还好我们的投资方不是很重视眼前利益,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拿到融资后,是一个双向选择,基于相互的信任。他们对我们俩是比较认可的。更关注我们懒熊体育的内容,我们怎样梳理我们的品牌,怎样管理我们自己的团队。给的更多是建议,也是比较看好我们。我们一直在努力,不想辜负投资人。&
  传统媒体人过于迷恋文字,缺乏创新
  传媒狐:第一笔融资到手后,才开始招聘吗?
  韩牧:我们从2015年7月份才开始招聘。加上基金团队,接近40人。第一批招了10人左右。
  传媒狐:投资方对你们的运作有干涉么?
  韩牧:投资方基本看创始人的团队建设情况、产品的方向性和前景。我们是开拓者的身份,需要具备革新精神。他们并没有过多干涉,只是在管理方面提出好的建议。我们询问的更多是管理方面的问题,如何激励员工,怎么管理团队,招聘方法等等。
  一开始招聘并不容易。大多数前同事认为体育是个特别垂直的领域。我们的第一批员工都来自我们的用户,他们有一种激情,很多都是从零开始培养,但后来发现,长期这样是行不通的。这样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成本。后来我们又招聘了一些媒体从业者。比如一些从《财经天下周刊》离职的人。这个人事变动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精力。
  传统媒体人和新媒体人的平衡不能打破。传统媒体人大多缺少创新精神,对文字的迷恋度过高,而新媒体的目标是创造用户需要的,创造有价值的东西,提炼出干货,要以用户为大。做记者需要勤奋,需要不断地否定自己。所以现在很多年轻记者的实力不亚于资历深的记者,甚至有所超越。
  传媒狐:第一批的那些员工,现在还在吗?
  韩牧:目前还有5个。有一些不太适合我们这个平台。主要是能力的问题。他们不敢去突破自己。懒熊体育的企业文化是很笨重,但要踏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早期的员工普遍缺乏积极性,带慢其他节奏快的员工。而且对其他人员有影响。这样一个团队永远跑不快。
  传媒狐:应聘者爱好体育,是你们的要求吗?
  韩牧:这是我们最开始的招聘标准。但我们是一个商业财经媒体,首先要懂商业,有商业逻辑,而现在我们更倾向于了解商业的人才。很多商业媒体记者不愿意涉足体育,逼着我们只能从懂体育的人开始培养。如果一个新员工具有商业知识,再去深入了解体育,相对会容易一些。
  传媒狐:你们的员工以90后为主,经验也不足。怎么培养他们?
  韩牧:在培养员工的时候,培养他们写出更加精品化的选题。半年了,慢慢成熟。鼓励大家操作超出能力的选题,负责各自的项目。有困难的时候可以邀约专家,开小组会,全力推动项目向前走。公司会全力提供资源和方法。他们才是是这个项目的牵头人。公司会协助大家做各自的项目。传统媒体往往喜欢单边作战,这一方面我们做的比较开放,鼓励大家都去学习。
懒熊体育10月组织的员工运动会
  传媒狐:写完了稿子,谁来修改?
  韩牧:我们会有两个大编辑,帮助员工改稿。
  传媒狐:两位目前的主要业务?
  韩牧:大方向的把握。需要争取一些突破资源。独家新闻需要自己挖掘。
  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拓展商务合作渠道,融资和对外战略合作,会参加各种演讲活动等。
  内容仅仅是我们的入口
  传媒狐:在天使轮获得融资后,又拿了pre-A轮投资。这之间你们有没有资金方面的短缺?
  韩牧:我们在融资方面一直比较顺利。华人文化很早就提出要给我们融资。大家都说去年年底是资本寒冬。我们没有经历资本寒冬。相对于一般创业团队,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
  我有个观点,融资顺利还基于我们始终领先产业,包括产业概念,产业动态,对于资本市场的一个判断。
  传媒狐:今年5月18日,你们办了首届体育产业跨界峰会。影响力不小,你们邀请了姚明、陈可辛等大咖。当时活动的创意过程是怎样的?
  韩牧:另外一个合伙人做过很多类似的活动。他是知名公关公司博雅公关的前员工,活动由他策划。这次活动非常增色,活动后,迅速做了A轮融资。几十家要投我们,最后由华人文化领投。很多大的机构也提出了融资的意愿。
  早期一般比较顺利。刚开始估值低,融资比较容易。估值变高后,B、C轮融资会比较谨慎,愈发困难。春雨医生都走到了D轮、F轮,公司规模大了融资的难度也会增大。
  传媒狐:拿到华人文化的融资后,接下来大概怎么做呢?
  韩牧:拿到A轮融资后,主要看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再造能力。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从内容上赚钱,文中没有软广。内容是我们的一个入口或出口,为行业提供一些资源。
  我们主要在金融上发力。我们有一支基金,目前已经投了很多项目,基金负责人就是天使轮投资人。另外我们也在做FA业务,帮助创业者完成融资,我们从中间收取佣金。我们有一个独立的团队来负责这方面业务。另外开展企业服务,举办针对创业者和行业大佬的线下活动,比如在杭州,厦门,广州,深圳,哈尔滨等地的线下活动,媒体活动都有赞助和冠名。把每个地区的资源打通,对创业者的培训,针对CEO的培训。最近我们在和高校谈,在和某顶级高校合作,开设高管班。通过各种企业服务培训课程收费。
  懒熊体育现在的定位是一个商业体育媒体平台和产业服务平台。迎合创业者的需求,开设小班培训课程。感知创业者最大的需求是什么。我们做垂直领域,只做体育方面的创业培训。我们是一个细分领域的入口。
  传媒狐:各方面业务的工作人员怎么划分?
  韩牧:基金,运营,内容分开。
  传媒狐:面临的困难有哪些?
  韩牧:公司刚起步时,我们在招人方面遇到过困难。当时懒熊体育找了七八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后来我才发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来做商业体育的报道几乎是不现实的。从财经金融方面挖人,别人直接说不屑体育这个小坑,从体育媒体挖过来的人写的商业稿子又不堪入目。
  融资的过程也很焦灼。刚拿融资时,我们不知道能发展的如何?能否拿到第二轮融资。所以压力还是很大的。5&18活动前,压力非常大。没有和大家签合同,完全靠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没有找公关公司,怎么接待怎么采访,如何让嘉宾愿意参加,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嘉宾在没有出场费的情况下能否出席,我们也很焦虑。事情多的时候,也会睡在办公室。创业就是面对无数的问题,然后去解决这些问题。
韩牧参加论坛
  传媒狐:举个例子来讲呢?
  韩牧:拿5&18来说吧。当时确定有几位商业大佬要参加。包括万达、阿里、乐视、华人&&前期做准备工作时,光大片视频就花了十多万的预算。
  整个过程也很曲折,我们想尽各种办法来解决大咖的问题,让嘉宾能按计划参加。
  从送机服务到安排食宿路线,表现出我们的诚意。
  当然嘉宾们比较认可我们。从我们的平台收获了很多信息,我们确实给这些大佬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传媒狐:有没有很失望,或者很绝望的时候?
  韩牧:我们俩都是80后,我们对90后没有太深的理解,辛苦带了半年,有些时候并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付出了很多时间成本,却没有回报。认知不一样。他们生存压力小,抗压能力差。内容方面,我们花了很大的心血去给员工培训。
  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挑战。刚开始创业时,是员工招聘和人事变动的苦恼;随着公司发展,业务增多,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再融资时,要求较高的格局。融资的时候也有。比如签协议时,涉及很多条款,牵扯到很多利益。投资方之间也有较量。融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顶住很大的压力。
  A轮融资7月份结束,但签协议是在9月。接下来我们的融资会暂停,安心做自己的产品。我们开始做商务,过去内容擅长,随着公司的发展,不能再迷恋内容,逼着我们去做其他的业务,比如培训,FA,商务。在这期间,我们摸索到了很多技巧。
  创业和做调查记者一样,都处于非常焦虑的状态
  传媒狐:传统媒体人怎么突破自身的局限?
  韩牧:对传统媒体人来说,融资和商务合作是新的内容,但这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学习。沟通技巧和谈判技巧都需要多学习。融资方需要回报。最开始公司规模小的时候,没有话语权。
  邀请嘉宾和做调查记者有相似之处。需要很强的沟通技巧,有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因为平台不错,能形成很好的宣传效应,商业人物也还挺愿意参加的。
  传媒狐:创业过程中,传统媒体人是优势多还是劣势多?
  韩牧:劣势还是比较多的。思维固化。我的个人经历比较复杂,退过学,写过书,做过商业记者,后来转型创业,不算单纯的媒体人。经历过很多的压力和风浪,每次转型我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心态自然也会比较平静。我30岁还在《财经天下》做实习记者。
  传媒狐:你进入媒体的经历其实听起来还挺不可思议的
  韩牧:我30岁从实习生做起,一个月才挣一千块钱。后来也做了很多重要的报道,包括潘石屹的封面报道、中国基督徒商人等,我喜欢做调查突破,喜欢做商业人物。这些商业精英们在后期的创业中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黎双富在NBA赛场采访科比
  传媒狐:怎么采访到潘石屹的?
  韩牧:当时是这样的,要做一个专题,是“办公楼下的趣商业”,所以我到建外SOHO街边所有的店去采访,采访了几十、上百家店。后来我们有一个比较资深的编辑跟我说,你们要是能采访到潘石屹就很牛逼了,他当时就给我们潘石屹公司的电话。但联系的时候那边却说“潘总没时间”,一下子就拒绝了。我觉得不能放弃,就给他们的公关每天凌晨2、3点发邮件,就说我最近在采访这些店铺,都反映是建外SOHO的物业有问题,不仅建外,现代城朝外SOHO都有这个问题,就是一直不停地刺激他。刺激到几天之后,这个公关就给我打电话了。这个人也是媒体出身,她说你真的很努力,真没见过你这么努力的。他后来就说给我安排一个群访,可以问两个问题。但我跟他说不行,让安排一个专访。这个专访就可以让我转正了!就可以改变我的命运!后来他真的给我安排了一次一个多小时的专访。我们才做成了潘石屹的封面报道。
  后来我们做过很多大的报道都是这么突破的。就是你要对采访对象晓之以情,或是感动自己。
  传媒狐:后来还采访过哪些大佬?
  韩牧:还有申花的老板朱骏等人。
  黎双富:我给他补充一点:他喜欢凌晨3、4点给大佬发私信。赶上哪个大佬一无聊,半夜刷微博可能就给他回了,因为那时候粉丝的“骚扰”相对较少,触达率更高。
  韩牧:我采访朱骏的时候他处在静默期,任何人的采访都不接受的。我就给他发短信,但是他说他在台湾,最近不方便说话。我就想了一个招,说我原来是上海申花的球迷,一直知道你是真正喜欢足球的,对上海申花投资很久,我还说我也喜欢魔术,我为了采访筹备了很久很久,如果你不接受我的采访就像你失去足球,失去魔术世界的心情一样。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我就是给他发了一个长短信,希望他能感同身受。后来他回复了我,我就找了一个点采访到了他。其实我当时也有点逼他的意思,他让我和他的副总裁商量采访事宜,还没有定下来我就已经和我们的制作团队飞到上海了,到他们公司门口了。就是说你怎么也得见我一次。那次也是做了一个封面出来。
  传媒狐:这些采访经历对你们也是一种人脉的积累吧。后来在创业过程中有没有用到这时候积累的人脉呢?
  韩牧:当然会用到了,因为这些人都是在圈子里的,他们就知道你写的东西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写的多是故事和特稿,而这个行业以前多是体育赛事和竞技方面的报道。
  传媒狐:除了人脉资源的累积,这种采访方式对你后来的工作是不是也有帮助呢?
  韩牧:当然有!做调查记者和突破记者都是非常难的,就是非常焦虑。这种人能够脱颖而出就是因为有强大的抗压能力。有抗压能力,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这样的人就很少,在任何媒体也只有一两个。
  做调查记者的时候压力就已经很大了,睡在办公室,自己给自己压力。
  媒体人创业需要找到非媒体人来协助
  传媒狐:管理上有遇到什么问题么?
  韩牧:我们商业媒体的从业经验太少,金融和商业的硬件知识不够硬,有很多新知识要学习,不如科班经济学出来的人。我们会和比我们公司做的好的CEO交谈,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经验。
  这个学习过程让我们进步很快。有的时候他们给我讲公司投资从A轮到B轮到C轮的运作。我当时还不能理解,但也先记下来,等我们公司到一定规模就能理解了。一开始我特别反对的就是打卡,因为一开始管理特别好。但是公司人多之后我才了解管理的重要性。采取“打卡”这种现实的管理方式是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公司管理方式很多时候没有对错,只有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是适合的。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事情我需要慢慢理解。
  传媒狐:你们俩人会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吗?
  韩牧:当然会有,但是我们有一个原则。就是所有的妥协和意见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不是说我觉得这样做好是因为我高兴。
  黎双富:我认为我们的价值观基本一致,全力以赴,把杂念抛弃掉。
  传媒狐:你们的工作流程怎样?
  黎双富:工作职责分得很清。韩牧对外,媒体宣传。我对内,公司管理。
  传媒狐:每天的日程安排?
  黎双富:习惯早起。早上把工作梳理好。韩牧的作息比较晚。
  传媒狐:会有身体透支的状况吗?
  韩牧:有时会感冒生病,谈融资谈了几个月。结束后身体出现了状况。之前的弦儿绷的太紧,一旦完成是一种释放。
  传媒狐:有什么样的调节方式?
  黎双富:保持运动,调整作息。创业者的压力是很大,但也没有多严重。我们的先辈们,那些创业者,同样经历了大风大浪,温饱都难以解决,他们的抗压能力更大。现在的人心理素质差一些。对我们俩来说,身体的疲惫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主要还是要看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
  传媒狐:怎么协调事业和家庭呢?
  黎双富:这有时会考验你的沟通技巧了,给家人一个期待。让她们理解虽然现在会很辛苦,但是结果会更甜。
  韩牧:我父亲小时候外出做生意,很少时间陪我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现在都提倡多陪陪家人,每个阶段对生活的舒服度要求不一样。不只是经济方面的要求,还要陪伴家人,维护家庭等等。
  传媒狐:所以你受到父亲的影响比较大么?
  韩牧:我不清楚,不过父亲给我的影响是有的,让我比较能吃苦耐劳。
  传媒狐:你呢?算是被动的创业么?
  黎双富:我算是被动创业吧,但是骨子里想做点儿东西,我的父辈没有经商的经验,但他们踏踏实实做事的传统影响了我。
  传媒狐:对媒体人转型有什么建议?
  黎双富:一个称职的媒体人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想把所看到的世界分享给其他人。最先掌握动态,感知到创业的最新方向和趋势。另外,他们的资源是最强的。接触了很多人,也学会了创业的方法。
  劣势在于习惯于单边作战,缺少管理能力,怎么激励团队,如何分工,媒体人创业需要提升。另外,怎么找到非媒体人来协助,需要反复思考。
  整理:薛奇慧 白佳慧
(责任编辑:姜超 UN838)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创业才能致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