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手机成本oppo原装屏幕多少钱钱

【极度网-科技犬消息】6月29日消息,今天下午,OPPO在北京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公布了Find X在国内的售卖信息。该机8GB+128GB版售价4999元,256GB支持超级VOOC闪充版为5999元,兰博基尼版则是9999元,将于7月13日正式开售。
在今年5月底的时候,OPPO宣布了一项人事调整,沈义人被任命为OPPO助理副总裁,接替副总裁吴强全面负责中国大陆市场营销业务。沈义人出生于1988年,2013年加入OPPO,OPPO手机那句红遍大江南北的广告语“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就是出自他之手。在此之前他曾在小米公司待过较短的时间。曾经的小米社区运营人员被赞有创意 来自官方资料显示,沈义人于2013年加入OPPO,曾经是爆款R系列的参与者之一。OPPO经典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营销口号,沈义人也是参与者之一。据网易科技了解,沈义人在OPPO之前还曾经是小米社区的运营人员。沈义人大概在2011年加入小米社区,2012年下半年转而做小米的市场品牌营销。
之所以离开小米是因为当时小米社区的人纷纷接到了猎头的电话,有来自乐视的,有来自OPPO的,那年小米的人很吃香。当时,2013年小米获得了新一轮融资,估值100亿美元,短短3年从估值2.5亿美元增长到100亿美元。雷军还在一封信中提到,2013年华为等行业巨头们终于深刻感受到了小米模式带来的行业形势变化,喊出“向小米学习”的口号,以小米为标杆发起冲击。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和方法论已经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2013年4月之后,沈义人离开了小米,加入了OPPO。据小米社区的人透露,当时离开的几个人只有沈义人的选择是正确的,OPPO当时给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解决住房问题,但前提要去深圳。因此,有几个人不愿意去深圳,而错失了这个机会。
沈义人曾向媒体表示,其离开小米完全是个人原因离开,并非通过猎头,另外,其还表示OPPO也没有给他解决住房问题。在OPPO待没多久的沈义人,随着2013年12月,刘作虎离开,创立一加,而又被刘作虎选中去了一加。但是,据了解,其在一加的时间很短暂,在一加1发布会(2014年4月份)之后就离开了一加,回到OPPO。
日,OPPO宣布沈义人为OPPO助理副总裁,全面负责中国大陆市场营销业务。无论是在当时的小米还是曾经的一加,沈义人都被评价为“有想法,有创意”的人。根据OPPO官方介绍在沈义人推动和参与下,OPPO多次创造经典营销案例,助力OPPO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品牌。其参与策划的R系列确实成为了OPPO的爆品。被誉为OPPO最经典最成功的广告语“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他也是参与者之一。
沈义人称OPPO Find X前期产能会比较紧张,要到今年8月份才会好转。同时他也透露,这次OPPO与兰博基尼合作推出的Find X版本,在今年年底前有望在兰博基尼的专卖店中铺货。因为OPPO Find X正面采用6.42英寸OLED材质的曲面全景屏,屏幕纵横比为19.5:9,屏占比高达93.8%。这款产品还采用了独特的双轨潜望结构设计,将前后镜头和3D结构光模组都设计在了这个电动马达的升降结构上,不启用相机时会隐藏起来,让整个手机浑然一体,正反无开孔。也正是因为这个创新的工业设计和业内领先的3D结构光技术,造成了这款手机量产极为困难,或许成为OPPO最难买到的手机。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DKDBrUM7qGmN6D1m5Tsas2FwqhY4IaCnnfE4ZObSwsaqJ9.jpeg为什么OPPO和VIVO手机的性价比真的很低?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OPPO和VIVO手机的性价比真的很低?
结论是:OV卖的起价钱的真正原因是,在他们的领域内,没有竞争者。小米有无数友商,荣耀、魅族、锤子、乐视、360,一个死了,一波又扑上来,结果只能陷入价格战的汪洋大海中。而OPPO和VIVO,则一边泡着下午茶,一边默默吃下了更大的市场。 OPPO的陈明永说过一句话,深以为然。 “真正的围棋高手,是你围你的地盘,我围我的地盘,我们可能没有任何厮杀,高下已见。”然而,这是真的吗?在知乎,对于手机的回答,应该有两种角度:(1)对于厂商和手机销售商,利润是衡量手机是否成功的核心指标;(2)对于消费者,性能/价格比是衡量手机是否合适的核心指标。对于消费者的核心要素——性价比。有人说,看重性价比的都是屌丝 ,OV用户不看性价比,为了驳斥这种观点,我们看如下购物场景:方案A:一台32GB版本 ip7,5388;方案B:一台32GB版本ip7,售价还是5388,但是京东做活动,领券立减200;方案C:一台32GB版本ip7,售价依然是5388,但如果充话费入网,送600话费,且无任何其他附属条件。把三个方案摆在你面前,选哪个?如果不是抬杠,一般人会选C,这个结论没问题吧?性是32G版本ip7,价是得到32G版本ip7 和4788。相同的产品更低的价格,这就是性价比。你看,消费者总是会在乎性价比的,对吧?有人说:什么是性价比?这世界上有公认一致的性价比么? 事实上并没有。 举个例子,小米用户会说,小米的性价比高过苹果! 但是果粉们马上报以呵呵一笑,你的性价比,只是堆配置、拼参数罢了,重点在“价”,而不在“性”。论体验,苹果完胜好吗,系统流畅,指纹识别秒开,拍照更细腻,近场支付很风骚,为了这些体验和逼格,我就愿意花更多钱,装一把土豪咋样?这句话是对的,对于产品,相同的价格比性能,相同的性能比价格,这个“相同”也可以是一个范围,比如相差10%以内。所以没有人会拿小米5根ip7比性价比。对于一款手机,最核心的部分是数据计算模块,也就是SOC+RAM+ROM,毫无疑问,这一块小米5被甩开了(如果对次有疑问,请上百度补课);屏幕被甩开了,相机被甩开了 ,机身设计与做工被甩开了……性价比的前提是“性”。但OV真的具有这种性能上的足够领先,以至于价格上理所当然的高一截吗?显然不是!很多人拿苹果举例子的时候,就没想过A系列处理器吊打同时代高通等已经很多年了吗?第二点,自拍,美颜这玩意,真的有多少技术含量?业界公认的手机相机标杆是苹果、三星;相机界的领导者是佳尼索M富,没有一家以自拍为主要卖点和技术攻克难点。这是我的小米5s自拍:这是另一个自拍软件的效果:这是我的EM1的样片,利用光线进行了一点点遮瑕。实际上,美颜三法则,磨皮瘦脸拉大眼,这玩意有些技术含量,但算不上技术难点。OV一直以自拍为主打卖点,在知乎上也大量被提及,然而遗憾的是,没有哪怕一篇文章有认真的自拍效果对比,以说明OV的自拍到底强在哪?同样的还有所谓的信号、品控等。对于后置相机,稍微对手机有较深入了解的应该知道DXO,这是一家相机测评机构,其分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OV没有一款手机送测,这多多少少能说明一些问题。而国内各大测评机构也有意或者无意,避开了诸如R11、小米6、P10的横向对比,这也多多少少能说明一些问题。以上,我们能够看出,ov的手机实际上并没有如IP般全面的领先,有的只是一些大V不断鼓吹的似是而非优势。性价比的前提是性能,而在性能没有领先的前提下,却说什么“谈性价比的都是屌丝”,这是一种滑稽的说法。再说企业,利润=销售收入-成本。成本包括物料成本、渠道成本、税收、营销成本、研发成本和其他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利润是最终评判指标,一切能够提升最终利润的成本都是必要的。但是,对于消费者不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成本包括创造价值部分和不创造价值部分。物料成本,比如骁龙820或者835相对于625或者660,比如UFS相对于EMMC,这部分的成本的提升是属于创造价值部分成本的提升;而渠道成本和营销成本,这部分成本不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创造价值部分成本。实际上,对于OV来说,看得见的豪掷几十个亿的广告和营销费用平摊到每台机子上,还真不多,毕竟其每年近亿的销量可以将其分摊。相对于这种总体提升的成本部分,每售出一台手机需要给渠道的分成,以及在这种过程中花在每个门店上的营销费用,这或许才是最恐怖的。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OPPO副总裁吴强透露,截至2015年,OPPO线下门店已经有20多万家。这个数字远超华为,也是像魅族这类品牌的10倍。紧挨着OPPO门店的vivo也完成了2016年渠道的密集织网。目前vivo线下零售店数量已经达到25万家,售后服务中心已达430余家。IDC数据显示:OPPO2016年的手机销量是9900万台,VIVO是7700万台:如果只考虑国内市场,就意味着每店平均每年卖出不到400台手机,即便OV的店大量重合,每店平均出货量也不过800台,平摊到每天不到3台。为了每天售出这三台手机,每店需要基本的房租、水电、员工工资、加盟商提成以及不定期的促销活动费用等等,这些成本最终可是都要平摊到每台手机上的。如今,HOV在中国的线下几乎已成了一统江湖之势能,ip有自己的加盟系统与OV分开,三星在中国式微,其他厂商销量小不足以分摊。全国这几十万的手机卖场,可都是指着OV过生活。近几年,在我国的大街小巷开满了手机店,很多地方,一条街就是十几家。可中国的手机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多手机店吗?这是我们家附近超市的手机店,关闭了!这是显然的事情,总的市场需求毕竟有限,门店数量急剧增加,单店销售量必然下降,为了保证足够的利润以维持门店的生存,唯一的法门就是提高单品售价,这也是为什么OV在线下能够一统江湖的根本。但OV其实是以“廉价版本ip”的姿势出现的,有人说买OV的人不在乎性价比,可如果真的不在乎性价比,为何不买ip呢?我一点都不相信,一台连ui都照抄ip的手机,能够提供什么不同于ip的差异化体验?这句话的意思是,OV的单价其实是有上限的,所以xplay6 4599的售价,加上一系列的促销活动之后,售价不到4000,其销量依然惨淡。为了维持ov庞大的线下王国,单品利润必须保证,这是OV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售价无法提升的前提下,OV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成本上做文章。对于一台手机,产品利润=售价-成本。对于消费者,成本分为两部分,创造价值部分和不创造价值部分。我们一直说小米是模式和商业的创新,所做的其实就是尽可能砍掉不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部分,而以更低的售价为消费者提供更好地服务,而OV其实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不创造价值部分的成本不降反增,为消费者创造价值部分的成本就只能削减了。这也是OV的X和R系列产品一直不上旗舰SOC的根本所在。所谓的性价比,其实就是把钱尽可能多地花在创造价值部分成本上。对于手机这种极度透明的行业,没有更大的市场,所谓的更大市场,不过是各种花式带节奏,让消费者晕头转向,最终不得不付出大量额外的成本以得到类似的服务,这就是所谓的“更大的市场”的由来 。
[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OPPO手机进货价曝光,开满大街的手机店到底能赚多少钱?
赛诺发布了2017年1月中国智能手机的市场报告,OPPO与vivo分别以12.9%与13.7%的增长领导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华为与荣耀双品牌运作使得华为手机整体加起来销量是913万,是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真正的冠军。小米与三星下滑比较严重,分别下滑16%与25.5%。在线上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显示,华为的荣耀品牌逆袭小米成为线上销量冠军,但是从销售额来说苹果依然是销售老大。乐视手机线上销售一个月仅卖出21万台,大跌42.2%,看来贾跃亭需要新的机型来刺激消费了。 现在国内处于换机潮,智能手机属于基本饱和状态,消费者在选购手机的时候更加理性,不会受到各种夸大宣传的噱头所吸引,更加注重品牌、配置、性价比与售后服务。智能手机已经进入下半场竞逐了,2017年手机行业是“涨”声一片,随着手机零部件的价格上涨,手机终端的售价也跟着上涨,过去靠低价冲量不赚钱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手机行业遭遇大变局 OPPO、vivo的好时光还能维持多久?
&&出处:北京晨报
&&阅读:22596次
摘要这是一个最坏的行业,充满不确定的挑战;这是一个最好的行业,充满无穷的想象和机遇。
&  经过了2016年&乱世&混战,2017年开局伊始,手机江湖便陷入躁动&&突如其来的涨价成为第一关键词,轰轰烈烈的渠道大战如火如荼,裁员、换帅消息还在不断传出&&智能手机经过10年的黄金时代,正步入新的行业拐点。市场见顶,存量市场争夺战更加惨烈,市场格局如何走向?
  这是一个最坏的行业,充满不确定的挑战;这是一个最好的行业,充满无穷的想象和机遇。
  涨价潮为何突至?
  元器件采购成本上涨,叠加汇率影响
  手机行业最近出现一个反常现象:小米、魅族、乐视、努比亚等厂商纷纷调高了部分机型价格。
  其中,魅族Note5 3GB运行内存版售价上调100元;红米4系列价格均上调100元;努比亚miniS也将售价上调100元;360
N4S骁龙版也调整了售价,在天猫和京东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现象。总之,涨幅从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涨价的主角也都是千元机。
  一加CEO刘作虎在微博上说,2017年手机行业的主旋律是&涨价&。本周360即将发布新机,针对可能卖高价的市场传闻,360董事长周鸿祎(微博)的回应是:&虽然大家都在涨价,但360手机每涨一块钱都得对得起用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北京晨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轮手机涨价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从全球市场看,从2016年开始一些原材料开始涨价,人力成本、电力成本、运输成本都在增加,基本成本支出增加;第二,汇率变化对手机成本也构成极大压力,从去年开始人民币一直在贬值,而很多元器件的采购都以美元计。
  据了解,在手机的成本结构中,主芯片组、显示屏与触控模组、前后摄像头、存储模块四大件几乎都处于缺货的状态。尤其是OLED显示屏涨势汹汹。小米去年就曾遭遇过4个月的供应链短缺难题,而OPPO当红爆款机型R9系列手机,在上市前7个月里据说有3个月严重缺货。目前手机元器件短缺现象尚未缓解。
  一位手机公司高管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在涨价前的确有些顾虑,但是用户需求在提升,对高配置的千元机需求旺盛。这也是他们敢逆市提价的底气。
Technology中国研究总监王阳看来,100元的涨幅还是蛮大的。毕竟低端机的纯利润能做到3%到5%就不错了。而涨价的结果还是要看消费者是否买单。
  更多的厂商会否跟风涨价目前还未可知。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指出,涨价只能说明品牌溢价不够。手机产业比较特殊,供应链的动荡是一个常态,一个优秀的品牌对于供应链应该有较强的掌控能力。在某手机商高管看来,涨价恰恰是今年竞争加剧的一个开始。
  性价比会成为历史吗?
  用低端换销量的路数行不通了
  最近HTC高管放话,HTC将停止追逐在低端入门市场的手机销量,转而专注于设计和销售高利润的设备。无独有偶,春节前罗永浩宣布锤子将放弃千元机产品线:&为了品质今年要做高端,所有千元机以下产品线全部砍掉,因为低端会拖累产品质量。&
  种种迹象表明,&不求前期利润、先靠性价比上量&的做法正在让道给&卖一部手机赚一点钱&的传统商业模式。更多的厂商开始向价格战说不,向高端要利润。
  从去年开始,许多厂商转型加强中高端市场布局。华为向5000+市场发动冲击,甚至造出万元机;OPPO、vivo冲上了4000元档位;连一向打性价比牌的小米也秀出自家的概念机;金立也推出高达6999元的高端机,甚至还有16999元奢华手机。
  尽管千元机市场依然是不能放弃的山头,但是向低价要规模的路数已经过气了。
  GfK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中高端(2500元至4000元)成为智能手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该机构预计,2017年中国手机市场中高端规模将进一步放大,持续推动中国手机市场结构升级。
  王阳认为,千元机永远有市场。但是千元机不再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性价比也不会消失,毕竟各个价位都有自己的用户群。
  中兴通讯终端总监吕钱浩认为,面对成本上升的压力,厂商一般有三个选择:第一条路,通过聚焦产品实现单品规模上量来摊低成本;二,增加更多的附加值,实现品牌溢价;三,向中高端市场转移。在他看来,这三条路线大部分厂商都会交叉使用。但最核心的一点是,未来手机终端是产品、创新、渠道、服务、产业链、品牌等多个纬度的竞争。&向体验要用户,向用户要口碑,向口碑要品牌,最终实现从品牌获得利润。我想这是更多终端厂商的必由之路。&
  学习OV好榜样?
  线下渠道成为手机产业资源集聚的主战场
  从去年夏天开始,&蓝绿大厂&OPPO和vivo就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市场速度,纷纷超越小米,跻身中国手机第一梯队。密集的线下门店、重金赞助热门综艺节目、高价聘请代言人成为OPPO、vivo崛起最明显的助力。一时间OV模式风光无限,友商们纷纷效仿大力拓展线下门店,线下渠道成为手机产业资源集聚的主战场。赛诺数据显示,2016年线上市场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线下渠道基本保持着20%以上的同比增长率。
  华为启动&千县计划&,在重点368家零售店基础上,向县城实体店布局;小米则以小米之家为基础,计划用3到4年的时间开出1000家店;金立正将四线到六线市场的门店从7万家扩张到10万家;乐视、魅族和360等分别与迪信通合作拓展销售网。
  从学习小米到学习OV好榜样,就像当初说互联网思维万岁,渠道真的是万能的吗?
  王艳辉指出,OV模式大家都看到了他们的门店和广告,但更核心的要素是他们走的是品牌运作之路,靠多年的耕耘打出了品牌溢价。渠道只是OV成功的一个因素。OPPO每年的产品并不多,但几乎款款是爆品。OPPO副总裁吴强认为,2016年OPPO的成绩要归功于简单专注做年轻用户喜欢的拍照手机。
  在更多专业人士看来,OV的成功并非一日之功,他们在社会零售渠道里已浸淫了十多年。4G时代中国手机渠道的调整成就了他们今日的辉煌。但这个行业变化太快,每个公司只有根据自己产品定位和特点,在线上和线下找到符合自身的渠道平衡点,才是更重要的。
  互联网手机还有的玩吗?
  以营销驱动的1.0时代结束,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2.0时代来了
  回望2016年,雷军(微博)说自己有些&迷茫&。这一年小米手机的确掉队了。&小米过去冲得太快,提前透支了成长,需要降速调整和补课。&雷军反思说。
  随着电商红利日渐消退,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手机遇到了成长天花板,他们借以立身的价格武器不再锋利,也终于懂得互联网可以改变手机的渠道,却难以改变行业的运营规律和游戏规则。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纯的价格战未来很难在这个惨烈的市场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Counterpoint研究总监闫占孟表示,一味追求价格战和营销战难以长久。
  事实上,此次受元器件成本上涨影响最大的,首当其冲就是主打性价比的&互联网手机&,这也暴露了互联网手机微薄的利润。
  在业界看来,互联网手机圈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变革&&以营销为驱动的1.0时代结束,进入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2.0时代。竞争的下半场,互联网手机们如何才能顶住压力、完成进化?
  荣耀总裁赵明指出,2017年中国的手机行业将经历前所未有的焦虑与困惑。&当下对于互联网手机而言,确实是生死抉择的时刻。&
  这个时刻,荣耀给出的进化方案是:为产品、创新和用户提速,来应对风险和挑战。而小米将在黑科技、新零售、国际化的道路上聚焦。360手机则立志通过产品创新来站稳脚跟。
  中国手机现在最缺什么?
  专利、技术、供应链话语权不在本土企业手中
  尽管在国内遇到了寒流,但小米在印度的战果还不错。IDC数据显示,2016年小米以119%的年增长率首次挺进前五,名列中国手机榜首。而去年第四季度,小米已跃升成为印度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市场份额达到10.7%。据悉,小米很快将获得印度政府的许可,在印度运营自有品牌的零售店。
  实际上,在印度市场活跃着大批中国手机玩家。华为去年10月份启动了&印度制造&,并宣称2017年要在印度夺取10%的市场份额。OPPO、vivo、金立都已经或者准备在印度建厂。如果说2016年是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厂商全面征战海外市场的元年,那么,今年淘金的步伐会更大。
  尤其是中国市场已经见顶,人口红利正在消失。赛诺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手机市场同比增速17%,预计2017年增速是1%,而且未来三年都是1%到2%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华为、OPPO、vivo三家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小业者生存空间大大缩小,而海外依然有广阔的天地。
  但是这块香饽饽并不容易吃下。专利、技术、供应链的话语权不在本土企业手中。其中,专利更是绕不过的大山。华为、中兴、OPPO、vivo、小米、金立等都在海外市场遭遇过专利起诉。纵观国内手机品牌在海外被起诉,主要以印度市场和美国市场为主。
  实际上,近几年中国手机商对于专利意识已经大大提升,纷纷与高通缔结合约。2016年中国专利数据排行榜上,六家手机厂商挺进前十。
  &如果说中国手机市场大格局已定,海外市场中国品牌的血拼才刚刚开始。&王艳辉认为,未来十年是中国品牌走向海外的黄金十年,最大的看点是有可能出现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牌。
  中国手机好时光能维持多久?
  今年会有大批品牌被淘汰
  上周末,TCL通讯中国区总裁杨柘被免职的消息传出。在他统帅的一年多里,TCL手机业务并没有明显起色。这家老牌手机企业此前还经历了裁员风暴。业界普遍认为业绩不佳是杨柘离开的主要原因。
  从去年年底开始,换帅、调整、裁员甚至破产等消息便包围着手机圈,TCL、中兴、联想都在经历转型阵痛。相对华为OV的爆发及盈利暴涨,二三线品牌的盈利及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据王阳观察,去年有二三十家小品牌消失。目前国内市场活跃的手机品牌还有50多家,到今年年底很可能只剩下30家。
  魅族科技副总裁李楠也认为,今年会有大批品牌被淘汰。但市场的玩家不可能只有三家,剩下五大是有可能的。&战斗还没有结束。&魅族今年也要将利润放在首位。
  &这是一个最坏的行业,充满不确定的挑战;这是一个最好的行业,充满无穷的想象和机遇。&中兴通讯终端总监吕钱浩分析指出,今年的手机竞争从单纯的资本战、营销战向资本密集型、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市场密集型转移。在他看来,手机商间的竞争也不再是单一的产品、单一的价位段或者单一的市场,而是一个全产业链、全球市场、全用户和全体验的竞争。&竞争比以前更激烈,也更好玩、更残酷,并且更有看点&&没有永远的赢家。&
  2017年
  最值得期待的手机黑科技
  双摄、全网通、曲面屏、超长续航是2016年手机技术创新的几个标签。尽管近几年手机的创新遇到瓶颈,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5G即将到来,今年又有哪些黑科技值得期待呢?
  柔性屏
  手机可以任意弯折
  曲面屏在去年大放异彩,穿在不少旗舰机身上。任意弯折的柔性屏也许会成为今年的新潮流。很多厂商正在研究柔性屏技术,苹果已经申请了相关专利。柔性屏可以让手机的形态带来更多的想象,比如手机可折叠翻盖,甚至缠绕在手腕上。
  充电时间越来越短
  目前具备快充技术的手机不在少数,而随着技术进步充电时间会越来越短。随着高通骁龙835的正式发布,新一代快充技术Quick Charge
4.0也得以实现,据悉这项技术可以在15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充入高达50%的电量,能够实现充电五分钟,通话5小时。魅族最近更是把快充技术用到了千元机上。
  无线充电
  摆脱电源线
  尽管无线充电技术已经有厂商推出了,毕竟凤毛麟角。早在2012年,诺基亚就推出相关产品,可惜没有火起来。无线充电技术会让手机从电源线中解放出来,相信会大有市场。据说苹果正在研究一项用于iPhone和iPad的无线充电技术,而且最快可能将这项技术用于2017年发布的产品。
  人工智能
  手机更懂你
  这是当前最火的一个概念。此前荣耀的人工智能手机Magic惊艳亮相,它可以通过感知与深度学习,记住用户的习惯行为,做到智能为用户提供并推荐服务。而人工智能如何与手机结合得更加紧密、更加接地气将是一个重要进化方向,不少厂商都在冥思苦想如何让手机变得更智慧。
  虹膜识别
  安全性更高
  指纹识别已经是主流手机的标配了。更酷的虹膜识别备受关注,眨巴眨巴眼睛就能开机。并且,虹膜识别的安全性远高于指纹识别,在越来越重视信息安全的今天想必会大有市场。去年三星Note7就搭载了这一技术,可惜遇到了不测。据说三星即将发布的S8将具备这一功能。
艾媒报告中心公众号华为手机先学小米再学OPPO和vivo 自行研发成本高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通信漫谈。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近日媒体报道IHS分析认为华为2015年出货量近半数的手机采用的是外包ODM模式,这即是说华为手机其实与小米手机并无太大不同,都是由代工业者设计并制造。另一半产品采用华为海思芯片的手机则是华为自主开发。为什么华为要采用这样的方式呢?  2G时代,随着TCL等第一代国产手机品牌被外资品牌击败后,中国进入了山寨机时代,联发科推出的turnkey方案大受欢迎,因为这些山寨机品牌缺乏技术实力,而联发科的turnkey方案整合度高基本上可以拿到主板后加个外壳就可以推出一款新手机,联发科也因此获得了快速发展。  进入智能手机时代,高通为了与联发科竞争也推出了高整合度的QRD方案,降低手机开发技术难度,两家芯片企业的这些方案也推动了中国代工业者的繁荣。  正是这完善的代工链条助推了小米的崛起,小米2010年成立的时候是做MIUI系统的,希望借用户刷机来赢得用户,到了2011年的时候其借助这种完善的产业链服务正式进入手机市场,芯片企业提供高整合度的芯片、ODM业者提供设计、英业达帮助它组装出高品质的手机,而小米只需要做好营销工作和自己的MIUI系统。  这种模式成本低、推新款手机速度快,小米于是短短几年就打败了传统的中华酷联,这当中小米的营销创新和MIUI功不可没。随后到了2014年OPPO和vivo开始崛起,这两家企业则主要是依靠在线下渠道的优势崛起,可见中国手机品牌风起云涌与技术研发的关系并不大。  华为面对着小米的崛起于是在2013年紧急推出品牌荣耀学习小米的营销模式在线上崛起,随后看到OPPO和vivo在线下渠道的强势又开始学习后两者的线下渠道打算推千县计划。  华为向来强调的自主研发为什么作用不大?因为成本太高了!华为海思芯片整合度远不如高通和联发科,这导致其采用自家芯片开发手机不得不进行自主开发,这花费了华为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IHS的这份报告则揭露了这个事实,采用高通和联发科整合方案的手机依靠现有的完善产业链显然是最好的办法,华为与其他国产手机品牌并无不同,并且华为的这个比例相当高。  其获得成功更多是与它学习小米、OPPO、vivo的营销创新有关而非其拥有的技术研发优势,毕竟自行研发需要太多的时间和资金,无法应对市场的迅速转变。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通信漫谈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05/26 16:4405/26 13:3305/25 16:3405/25 01:2805/24 11:2005/21 20:0005/19 16:0005/19 13:39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oppo原装屏幕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