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生意圈上班兼职做什么生意好过吗

朋友圈变生意圈&专家:不要相信“有图有真相”的骗局
&&&&来源:&&&&
&&&&&&字号
原标题:朋友圈变生意圈 专家:不要相信“有图有真相”的骗局
  受采访者提供的朋友圈中卖三无产品的截图。
  随着微信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朋友圈的“生意”,“微商”一词也应运而生。微信朋友圈都是些“知根知底”的熟人,大家更愿意去相信朋友圈的信息,营销效果也就更好。如此一来,相对封闭的朋友圈逐渐变为了生意圈。
  中国网记者采访了十几位人士,大家对于相识的人在朋友圈卖三无产品的观点基本一致,反感又无奈,问到会不会购买的时候,大部分表示不会。
  现状:朋友圈被狗粮刷屏
  在北京工作的王女士经常要出差,有些人见面没聊几句就想要加朋友圈,王女士不好拒绝,可打开他的朋友圈,发现就是卖东西的微商,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朋友圈里什么商品都有,吃喝穿用样样具备。“想关心一下朋友动态,看些有用的分享,都被卖东西的刷屏了,天天像是看滚动广告一样,以至于我现在都不爱看朋友圈了。”王女士说。
  另为一和王女士情况相似的蔡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朋友圈也有很多人在卖东西,“不熟得都屏蔽了不看,但是还有一部分是同学,不好意思屏蔽。”蔡先生说,“有时早上起来想看看朋友分享的新闻,发现被猫粮狗粮刷屏了,要不就是被蜂蜜、黑猪肉这些刷屏。”
  记者注意到,朋友圈卖东西的分为几类,分别是:利用区域优势进行国外产品的代购、转发商家的图片文字作为分销商进行销售、个人所制作的物品类如食物等。
  记者查询得知,三无产品最基础的概念就是:无生产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产品。如属国外产品或品牌,无论产品多好、多火,只要是未在中国境内持有相关的手续和证件,也会列入三无类。可见,朋友圈所售商品,大部分为三无产品。
  微商:东西都是亲自把关
  记者采访了几位朋友圈中的微商,他们表示,东西都是亲自把关试用过的。
  一位微商对记者说,我是一个妈妈,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宝宝,我放弃了原来的工作,选择了这一行。受自身条件限制,选择的销售渠道有的时候也是无可奈何,我觉得只要是踏踏实实做真货就不会招来朋友的厌烦。
  还有微商表示,自己卖的商品都是亲自把关的,关于商品是优化的,仿真的,在文字描述里有一说一,最起码做到问心无愧。
  另一位自制琥珀蜜蜡饰品的微商告诉记者,自己在朋友圈卖东西只是兼职,由于喜欢琥珀也喜欢设计,自己就动手创作了很多作品,发到朋友圈大家也都喜欢,让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
  然而据记者了解,不少在朋友圈交易过的人士,都不那么满意商品的质量。
  曾在朋友圈购买过物品的李人士对记者说,在朋友圈上凭着精美的衣服搭配图片和各种点赞的文字,另外听信朋友的推荐,就果断入了一件,然后因为衣服材质实在无法忍受就给退了,期间搞得很不愉快,连朋友都得罪了。
  另一位在朋友圈购买黑猪肉的刘先生对记者说,微商的产品价格普遍偏高。“没听说的牌子,敢卖品牌一样的价格。”刘先生说,经别人推荐,自己添加了在朋友圈卖黑猪肉的微商,之后买过几次,但是觉得价格太高最后放弃购买。“比超市的黑猪肉价格高出30%,我问过对方,除了朋友圈,他没有别的销售渠道,他每天都发很多黑猪的活动照片,来展现他家的猪很健康,就算质量保障,因为性价比原因,我也无法多次购买。”刘先生认为,价格过高,很可能是没有人监管,自己随意定价,或是分销商代理加价。
  专家:对于朋友圈营销有法律适用空白
  记者就朋友圈的三无产品销售,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巍,他表示,朋友圈并非是电商平台,很难适用消保法关于电商平台的连带责任形式。同时,朋友圈的表达属于网民民事表达自由领域,相关表达信息内容也不属于纯粹商业广告性质,因此,工商管理部门也很难对其按照广告法等强制性规定进行约束。
  朱巍认为,从现有法律制度上讲,在朋友圈遭受消费者权益损害,只能向经销者和生产者主张权利,朋友圈的平台服务提供者仅承担“通知删除”的责任,而非电商平台责任形式。国家监管部门,也不能依法对朋友圈的“广告”营销信息事先监管。因此,从法律适用角度看,朋友圈营销还是个空白。
  朱巍建议,对于网民来说,一方面,不要轻易相信“非熟人”发布的营销信息;另一方面,也不要继续相信“有图有真相”的骗局。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对于那些纯粹进行营销号,要比照网络广告进行监管;对于立法者来说,需要重视如何规制自媒体的营销情况,借鉴网络实践出现的问题,对现有法律空白及时进行修补。(记者 肖冰)
(责编:谷妍、王丽)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从娱乐圈到生意圈,圈子对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从娱乐圈到生意圈,圈子对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生意圈汇天下百家号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想必不少明星对这句话别有一番感触。一旦成名成为公众人物,也就意味着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必须牺牲自身隐私权以保证与头顶王冠带来的利益相平衡。正如当下热门话题--白百何出轨,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八卦狂欢。如今出轨事件曝光,虽然截止目前陈羽凡表明两人已于2015年离婚。但两人2016年仍在微博秀恩爱还是受到了网友的讽刺。随之而来的是过往的种种隐秘与黑料历史的挖掘。由此白百何的星路历程也映入大家的眼帘。从不太知名的女版文章到票房女王,从名不见经传到嫁给陈羽凡之后拓宽人脉在演艺圈开辟一番天地,其参演电影票房累计已达45亿,坐实票房女王称号。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流言蜚语,拉帮结派。娱乐圈又是一个被放大的江湖。为抢资源争地位拼美貌,明争暗斗的不亚于一场后宫戏。白百何年纪不大,便已有所成就,已经站在了绝大多数人的前面。其过程历经辛苦,内涵也不言而喻。一个明星的上位,撇开自身实力不说,绝对与其人脉关系息息相关。虽然白百何与陈羽凡结婚目的各有各的说法,但是成婚后的她确实在演艺圈大展宏图。一方面,其自身演技可圈可点,另一方面,借助其丈夫的影响力在圈内拓宽自己的人脉,为自己获得良好的发展道路。事实上,娱乐圈就是一个做生意的圈子。一部影视作品的背后一定是企业与企业的合作,人脉与资源的碰撞。发展自己的人脉,扩展自己的圈层是有百利无一害的。哪个圈都一样,比如现在的微商为什么这么火?究其原因,经营好朋友圈人脉圈子为制胜法宝。别看人家生意小,优秀的微商经营人随便月入过万无非是因为“熟人经济”“人情社会”在当下中国的社会发展模式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并且短时间内这种模式打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巩固现有人脉,积极扩大朋友圈,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是绝对有利于自身长久发展的。很多时候,我们在不断优化自身的同时,也需要用长远眼光看待问题,做出一系列的长远化规划。“眼光要朝前看”,人是发展的,事物是发展的,认知同样也随之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利用现有的资源,整合人脉关系,不断共享,以期共同进步,获得最佳效益。但是,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如何获取资源人脉成为一大难题。全球化的竞争表明,平台公司正在迅速改变市场,多家创业公司战略焦点从控制资源转为精心整合、对接、共享资源,从优化内部流程转向外部互动,从增加客户价值转为生态系统价值最大化。由此,企业家对信息的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化。也为我们生意人的人脉拓展提供了更多更大的机遇,让更多伙伴携手共赢,实现商业的最大价值。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生意圈汇天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生意圈,汇聚天下生意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调查称90%的朋友圈中有人卖东西 朋友圈成生意圈_网易新闻
调查称90%的朋友圈中有人卖东西 朋友圈成生意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南国早报记者调查发现,100名网友中有90人表示所在微信朋友圈中有人卖东西朋友圈成生意圈 微信购物难维权近日,南国早报记者向100名网友发起调查,发现90%网友所在的朋友圈都有人在卖东西。但是,由于商家大多没有正规资质,且属于私下交易,一旦发生纠纷,很难维权。为此,南宁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发出消费提醒:网购要尽量选择到正规电商处购买商品,并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支付,千万不要直接给卖方打款调查一90%的朋友圈都有人卖东西3月7日,记者在朋友圈发起了关于微商的调查,先后有近百人参与调查,共有90位网友称朋友圈有人在卖东西,其中18位网友称,他们的朋友圈保持有10个以上的人在卖东西(详见右图)。“春节刚过完,朋友圈又多了好几个卖东西的人。”网友“可爱老太”无奈地说,有几个朋友还专门建立了微信聊天群,她想退出都不好意思。实在被吵得不行,只好静音。“可爱老太”告诉记者,她的朋友圈,有一个前同事专门做奢侈品代购,有一个同行专门做澳洲食品和日用品代购,有一个同学专门做欧美原单箱包,有5~6个朋友做旅游产品,有3个亲人做护肤品。今年春节过后,又多了一个朋友专门做日本药品代购,一个亲人做蜂胶代购。记者发现,在朋友圈里开微店非常容易,只要按照提示,先在微信上关注微店的公共账号,再根据提示进行注册。整个开店过程,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完成。此外,开微店无任何门槛,也不会对本人的真实信息进行核查。不过,在绑定银行卡时,需要填写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开微店还需要进行注册,而一些在微信上“摆地摊”销售的,则连注册都不需要,直接发图,直接买卖。建议:给朋友圈加一道防火墙在朋友圈买东西一定要警惕那些半生不熟的人,尤其是不认识的、搜来的、摇来的所谓“朋友”,还有一些通过各种聊天圈添加的不直接认识的朋友,都不要轻易相信。最好关闭一些隐私功能,给自己的朋友圈加一道防火墙。调查二70%的人在朋友圈买过东西“你是否在朋友圈买过东西呢?”调查中,有70位网友表示,在朋友圈买过东西;有50位网友在朋友圈有过不止一次的消费经历。网友“温馨”告诉记者,她有一个同事离职后,到巴黎求学,并做起了奢侈品代购,由于价格比国内便宜很多,所以,她经常找同事帮忙买包包和衣服,至今,已经找同事帮忙买了3个包包,还有衣服,质量都不错,没有出现过问题。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网友都像“温馨”这么幸运,在调查中,选择“在朋友圈消费次数为一次”的网友,有一半以上的表示是因为买到的商品质量不理想,存在质量问题,不敢再消费;20%的表示商品和店家描述不一致;20%表示售后商品不满意不予退换货;另外还有部分表示,价格并不便宜。对于“在朋友圈买东西理由”这个问题,不少网友都选择了“熟人,信得过”;而选择“从不在朋友圈买东西”的网友则表示,因为看不到实物,不敢买和对付款方式不放心。建议:固定选择几家信誉较好的卖家在微信朋友圈里做生意,有很多都是一锤子买卖,根本没有什么售后服务。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固定几家信誉较好的卖家,最起码能提供退换货服务。调查三不少人碍于情面吃了“哑巴亏”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当他们在消费时遭遇了消费陷阱和欺诈,向商家索赔无果时,会选择向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举报。而记者从南宁市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了解到,该中心至今为止未接到过一例来自微信朋友圈的消费举报,这是为什么呢?“哪里好意思啊?大家都是亲人或朋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网友“小不点”告诉记者,去年8月,有个朋友在朋友圈发出大量奢侈品的图片,很多图片都是来自奢侈品店的卖场,有外国店员、有商品实物图片。朋友说,自己的表妹在国外求学,可代购LV等品牌,价格实惠。一天,“小不点”在刷屏时看中了一双黑色短靴,国内售价要3000多元,但是朋友处只要800元。“小不点”转了800元给朋友,靴子很快就到手,可是,每次穿进去,脚趾都会被鞋子染成黑色。问朋友,对方只是答了一声“这样啊”,就再也没有回复。碍于情面,“小不点”也没有找这位朋友的麻烦,只是再也不敢找这朋友买东西了。市民罗女士说,去年她在朋友圈花168元买了一瓶号称“可4小时除痘”的澳洲产啫喱。“不仅没有4小时除痘,4天都没有除掉我脸上的痘痘。”罗女士说,这样的交易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既然买了,也不想跟朋友抱怨了。建议:保留交易证据朋友圈的交易行为一般没有发票和交易合同,在发生纠纷时,往往碍于情面,一般消费者都会自认倒霉。不过,朋友之间的买卖也应当注重正常程序,尽量让对方提供有效的发票等。即使没有发票、合同等,也要注意留存银行转账记录、交易双方对话记录等,这些是形成买卖合同关系的过程证据,发生纠纷维权时可以用上。工商提醒:网购尽量选择正规电商
“由于微信朋友圈商家很多没有经过微信平台的认证和审核,也未办理工商登记,工商部门查处起来难度较大。”南宁市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国家工商总局《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第7条明确规定:“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从事网络商品交易的自然人,应当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开展经营活动,并向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交其姓名、地址、有效身份证明、有效联系方式等真实身份信息。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依法办理工商登记。”而微信最初的设计只是一种聊天交流的工具,账号具有私密性、虚拟性、临时性的特点,还可以随意删除其发布的信息,一旦这些微商销号,又没有实体店,工商部门难以监管。另外,像消费者通过微信聊天,直接通过网银付款,这样的行为属于私下交易,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权益很难得到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的对象是有正规资质的经营主体,像这样个人间的私下交易很难维权。消费者如果要挽回经济损失,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的办法来解决。因此,要尽量选择到正规电商处购买商品,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支付,千万不要直接给对方打款。如果发现被骗,应第一时间向微信平台举报,同时注意保留好通话记录和卖家信息,及时报警。
本文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肖世艳 阮萃 李俭芹 熊至娟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朋友圈”变“生意圈”&熟人经济有传销嫌疑
&&&&来源:&&&&
&&&&&&字号
原标题:“朋友圈”变“生意圈” 熟人经济有传销嫌疑
  今年3月底,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3.96亿。在这个比网络社区更为封闭、人与人关系更为紧密的微信朋友圈里,一些人利用朋友圈的熟人经济营销商品,他们的标签是“微商”。在这个圈子有的商品物美价廉,有的则有假冒嫌疑,有的让购买者欢喜不已,有的让人买完就后悔。
  微商的做法引起了腾讯的关注。5月6日,微信事业群正式成立;5月16日,腾讯开展“雷霆行动”打击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的假货以及假海外代购。这或许标志着,鱼龙混杂的“微商”走到了“十字路口”。
  □现象
  “朋友圈”变成“生意圈”
  近来,很多人发现微信朋友圈中商品销售或代购的消息泛滥,有微信用户惊呼“朋友圈”都成“生意圈”了。
  “朋友圈”充满商品信息
  近一段时间,白领王女士愈发觉得自己的朋友圈跟以前不一样了,仿佛一夜之间,微信朋友圈里充斥着做生意的氛围――最开始是某些商家打折促销和集赞送礼活动信息被频频转发,逐渐地她的朋友里竟也有不少人在做产品代理、代购生意。那些以个体户身份做朋友圈生意的人自称“微商”。
  一些开实体店的卖家也开始尝试走微商之路。王女士逛服装批发市场时就注意到,不少卖家主动添加消费者的个人微信号,以方便通过朋友圈发帖向顾客展示新品。他们表示,维护这些客户的生意比新拓展一个客户的成本要低。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还有一种另类的微商,他们赚的不是产品销售的钱,而是广告费。比如某人经常发“姐姐在海外可代购”的营销帖,事实上这个人可能根本没有姐姐,也根本不做代购,而是帮某个代购商家发帖做口碑营销。
  这类微商通过熟人营销,将广告主的营销帖精准覆盖某种类型的朋友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规律在微信朋友圈中已经得到检验。在广告主的需求驱动之下,也滋生了不少团队作战的朋友圈营销公司,这些营销公司发展出的“个体广告公司”,跟电脑PC端的“水军”极为相像,不过质量更高。
  靠微信交易月赚10万元
  在淘宝上开店卖柠檬杯等杂货的店主小K就是这些微商中的一个。她的个人微信号签名是“XX牌柠檬杯省级代理、XX面膜现货”。她第一次把客户加为好友,是今年2月份时,那时有淘宝客户以售后咨询为由加了她个人微信号,不过到今年4月份时,她已经有600个优质客户兼好友了。“他们(客户)喜欢微信的交流和交易方式,觉得方便。”
  小K发现,朋友圈营销转化率很高,交易全部是先钱后货,付款方式是支付宝或者银行卡直接转账,回头客青睐直接用银行卡转账付款。小K说,现在她能从微信交易中月赚10万元。“月赚六位数是纯利润。我这样的微商还是挺多的,我做得不算好。我朋友的朋友一个星期赚30万。”不过,她也感慨:“做这行的越来越多,竞争压力也大了。”
  小K的生意是跟一位亲戚合伙打理,她的亲戚负责打包、发货、管理库存,她则负责营销和售后,“我们是小微商,大微商是一个比较大的团队,但也是用个人账号营销,没有开订阅号”。“我推荐的东西保证正品,有售后问题我会处理,不需要第三方监管。我是正规微商,要做长久生意的”。小K常常在朋友圈发帖,提醒她的客户,一个188元的儿童柠檬杯,卖9.9元包邮的都是假货。
  品牌代理“圈内”随处可见
  跟开店的小K们不同,还有不少微商资产非常轻,甚至与“皮包公司”类似。例如,有的只做产品代理商,根本不需要注册公司,也不需要开店,入行门槛低,一键转发推广便捷。这类微商发展迅速,多级代理的“一件代发”模式也由此诞生。
  记者在某微商论坛看到,某不知名化妆品各省代理长年发帖招揽下级代理。有意思的是,招商联系方式留的都是微信号,产品颇有“特供”微信营销的意味。事实上,已有多位微信用户向京华时报反映,微信朋友圈中常出现的营销帖多为市面上少见的化妆品和快消品品牌。另外,各种海外代购之多仿佛也是朋友圈特色。
  前述某化妆品一位代理商向记者强调,作为该化妆品代理不需要较大费用,无须签约,最开始只需要按规定从上级代理处购买几套化妆品试用,之后还可以参加微商营销课。赚钱的方式就是赚产品进货和零售的差价,下级代理批量进货价格更低,上级代理也可代发货给客户(一件即可代发),但价格更高。
  □调查
  产品鱼龙混杂维权难
  记者调查发现,朋友圈中推销的商品有名副其实的真货,但也有商家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真是鱼龙混杂。
  朋友圈中假货横行
  “朋友圈变成大卖场我就忍了,但各种假货横行,就真的是乌烟瘴气了。”北京的赵先生曾一气之下屏蔽掉这类朋友圈信息。当记者问及是否会举报假货、假代购时,赵先生犹豫地摇摇头,一则他很难判断熟人卖的到底是不是假货,二则他认为举报亲戚朋友太不仗义。
  赵先生的矛盾普遍存在于微信用户的内心。但数据显示,随着假货、假代购的增多,这类投诉数量呈上升态势。5月16日,腾讯发出公告称,过去一段时间,不少人在朋友圈发各种名牌包、鞋子、饰品、手表、钢笔等图片,都号称是卡地亚、欧米茄、PRADA等国际名牌;还有各类海外代购,他们提供的单据足以乱真,但产品却是假的。
  综合记者采访以及微信自身调查的情况,在微信上最为常见的假货之一是“新百伦”跑鞋,有微信用户通过熟人买到上千元的新百伦跑鞋,事实上这种高仿品出厂价只有200多元,熟人作为N级代理已经被层层加价。更夸张的是,有的直接标明是“高仿A货”、原版1:1。
  来自工商局的调查发现,“朋友圈”代购维权困难。比如一些代购店收了钱交了货以后就消失了;消费者买到假货后难以界定该谁赔偿。根据相关规定,一旦微信“朋友圈”的商品交易出现商品质量问题或拒绝履约等消费纠纷,除非销售者有明确的固定经营场所,否则消费维权将出现无源追溯的困局,往往无法介入处理;如果消费者在微信上购物没有聊天记录且是直接转账,日后维权就缺少了证据。
  熟人经济有传销嫌疑
  王女士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最近她还发现自己的亲戚朋友,甚至公司楼下美甲店老板都在微信推销几种不知名面膜,他们还热情洋溢地鼓动王女士加入代理的行业,号称做代理后每月随随便便可赚上千元,好好干月收入可超10万。
  王女士感觉,谈及创业、致富等问题时,几个朋友的煽动力很强,观点极为一致,“像是被洗脑了一样”。王女士在网上论坛里查询获知,不少网友也反映这几种产品在朋友圈中转发率很高。而有网友对这些产品进行“扒皮”后发现,这些产品滥用央视颁发的所谓奖项,配方功效不知真假,发展代理更是不遗余力。
  王女士担忧,自己的朋友会不会误入了传销组织?对此,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互
  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介绍,一般而言传销有三个特征,一是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比如缴纳加盟费;二是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数量或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佣金,不销售任何商品;三是发展下线,组织形成网络。
  “传销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但仅在朋友圈转发营销帖还不是传销。”赵占领还介绍,微商发展下级代理是为了赚差价,这不属于传销,但是微商号称产品是“厂家直销,原版正品”,实际卖的是假冒伪劣产品,就构成了虚假广告,是可以被追究责任的。另外,不少微商号称下级代理无须签约和交加盟费,但要求下级代理必须购买产品试用,如果他们收取了产品进货费后卷钱跑路,这就构成了诈骗罪。
  “微商”面面观
  什么是“微商”?
  利用微信朋友圈,向自己的微信通讯录中的好友推荐商品,或者群发产品广告,以达到传播产品信息,吸引购买的目的的一种商业行为。
  营销手段有哪些?
  通过向朋友圈发送或转发产品信息,为好友推荐产品;主动与好友沟通,说动对方并为其代购;发广告。
  微商销售哪些商品?
  重复使用的快消品,比如奶粉、尿片等非常适合朋友圈销售。通过口碑传播,一些平时较少听到的小众品牌也有可能迅速蹿红。
  目标客户有哪些?
  微商的客户群大都是年轻人和“妈妈团”,他们乐于在移动端购物,忠诚度高、黏性强。
  定期跟微商购买快消品,日常与微商互动,已经成为一些年轻妈妈的消费习惯。
  微商如何扩大朋友圈?
  除了口碑传播、熟人介绍以外,微商们通过“摇一摇”、“查找附近的陌生人”以及投放“漂流瓶”等方式扩大朋友圈。
  目前坊间流传着许多“自动微信加粉软件”,通过这类软件,可以自动查找附近的人进行循环加粉。小微商们还自发通过抱团的形式“交换好友”,比如互发对方的营销帖,进行“互赞”营销。
(责编:张歌、陈健)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通信一周热点回顾
通信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初次进入苏州生意圈的人应该怎样做?_百度知道
初次进入苏州生意圈的人应该怎样做?
我有更好的答案
去熟悉、结交同行朋友,诚恳地请教经商经验,多参加群里的讨论和聚会,结交人脉。
采纳率:100%
去熟悉、结交同行朋友,
诚恳地请教经商经验,多参加群里的讨论和聚会,结交人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合上班族做的小生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