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lab家具店好不好

the 23 Lab 我们想把每株植物都养出它的姿态 梵几·家具品牌 fnji furniture online shop
串门 visit friends
the 23 Lab 我们想把每株植物都养出它的姿态
the 23 Lab的工作室在杭州滨江区的一处民居,门口堆着高高低低层层叠叠的植物,长势很好,错落有致。因为热爱植物,金燕和王一这两位年龄相仿的女生三年前一起创立了“多肉植物实验室”,被大家开玩笑称作“金社长”的金燕负责工作室的整体审美基调和计划,而王一则是植物顾问,负责与植物对话。除了多肉外,近来他们扩大了种植品种,也开始帮一些商业空间做整体的绿植设计,“不是说多肉植物不做了,”金燕介绍说,“我们更名the 23 Lab,也还保有实验室的意思,只是规模扩大了,多肉是其中一个小的分支。”两层楼的工作室里,各种奇花异草,恣意生长。有的一根枝干笔直向上,顶部枝叶散开,繁茂葱郁;有的饱满温柔,打开一朵花的样子,静静地簇拥在一起。蕨类植物们横七竖八长得欢快,顶天立地的仙人柱扎实沉默;紫藤趁夏季爬满墙壁,龙舌兰一生只开一次花。除了植物之外,the 23 Lab的工作室里也堆满了她们收藏的各种宝贝,从南洋的柚木老家具,雀巢做的盆器,到耐用顺手的棕编苕帚。“你看到它的利落劲没?特别好用!”金燕向我们展示了一把她很喜欢的园艺剪刀,而王一忙着向对植物充满好奇的我们一一介绍:“这是布纹球,需要公母种在一起才能生长”;“那株光秃秃的植物还在缓根……”金燕和王一每天都要在工作室呆到很晚,但做跟植物打交道的活儿,从来乐此不疲,只希望每颗植物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们说:“我们不是搞植物批发的,也不是卖植物的,我们是想把每棵植物都养出它的姿态,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梵几 X the 23 Lab朱晗:我知道之前你们一直在做“多肉植物实验室”,后来扩大了规模,更名the 23 Lab,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王一:我们两人因为一个共同的朋友认识,又因为喜欢植物一起创立了植物工作室,两人的生日都是23日,而且认识的时候也都是23岁,觉得“23”是跟我们很有缘分的数字,于是决定就叫the 23 Lab。古奇:我从做室内设计开始关注植物,很多国外杂志中的植物,比如大叶伞、天堂鸟这类,国内的植物市场几乎都找不到,只有近似的品种,在国内首次看见这些植物就是在你们这里。从以前你们做多肉植物,到现在在你们审美范围内扩大植物品种,这种转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金燕:我2011年4月份辞职到杭州,当时就一门心思想做植物,于是找多肉植物这块入手。我们算是杭州最早一批做多肉植物的人,那会也是蛮拼的,还到上海弄了大棚,全情投入。可是做到后面,发现感觉慢慢不对了。本来我们也不是做生意的料,于是干脆就退出了这个环境,回到杭州,在自己家里的阳台上养了一些之前收藏的品种。后来,因为一场意外,阳台失火,几乎所有的多肉植物都烧死了。接着我们为此沉寂了大半年的时间,之后也谈不上转型,在做多肉的过程当中接触了一些农科院研究植物的老师,把我们当自己的学生一样教我们,大家在一起相互探讨,加上我们去日本时也看到很多好看的植物,非常喜欢,就把大叶伞等这批植物养起来了。之后,周围有些设计师朋友也会叫我们帮忙搭配植物空间,慢慢也就算是到了今天这样。所以这个过程算是自然而然吧,当时我们甚至连收费也不知道怎么收,直到今年年初,才制定了收费方案。之后呢,我们种植物的过程中又发现实在找不到好看的花盆,我们种多肉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植物的习性也比较了解,于是就又决定自己做花盆。古奇:我做室内项目时也遇到要找花盆这件事,找不到就只能拿卖植物送的塑料黑盆凑合。金燕:好看的花盆真的很难找!以前我们还喜欢那种很老的,农村用的瓦盆,市场上也找不到,我们还会为了一个瓦盆把植物也买下来,然后植物移走,瓦盆留着用。后来是真的受不了,于是就自己做盆。很巧的是,现在教我门做花盆的老师,也是姓金,和我算是本家,对我们特别好,教我们很多东西,都是化学的东西:水泥,加上氧化铁、氧化铜,然后出来漂亮的颜色。水泥透气性好,植物喜欢,而且外形也很简单、纯朴,不花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做了水磨石、水洗石的产品,之后还有水泥和木头结合的产品,看的入眼的都会自己做。我们不是搞植物批发的,也不是卖植物的,我们是想把每棵植物都养出它的姿态,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植物为什么需要提前很久就要收过来种好、缓根,经历风吹雨淋、春夏秋冬,因为植物也和人一样,一百棵当中有那么二三十棵免疫力低下的、会死掉的,我们就把它们淘汰掉,不会说别人买回家后这株植物莫名就死掉了。剩下的,我们再花时间把它们的姿态养出来,换上我们喜欢的花盆。所以我们的植物其实都不舍得卖。哈哈。所以只能卖批量化生产的东西,就比如花盆。朱晗:自己在家里养植物的时候,有时候就把植物养死了,觉得很可惜,所以免疫力低下的植物也是会被自然淘汰的?金燕:对于植物来说,如果它本身就很健康,你多浇浇水,保持阳光照射,注意通风,其实是很好养活的。所以,比如我们进了一百盆植物,死掉二十盆这件事太正常了,剩下的八十盆我们再好好养,活下来的这一批植物就会很好,再交到每一个买到这些植物的人的手中,是不会出问题的。朱晗:听说你们有一盆植物,去过很多地方,能和我们说说吗?王一:我们的这盆植物叫姬玉露,是一盆多肉。之前家里养了一些我们珍藏的品种,但因为一场意外的火灾,植物几乎都被火烧光了,当时我们拼命救了一盆姬玉露出来,细心照料后它居然活了过来,而且长得很好。后来,正巧我们的一位摄影师朋友王飞,要去位于巴基斯坦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徒步,他觉得这盆姬玉露生命力非常顽强,于是就把这它也打包进行囊,想给它注入更多的故事,让它的生命更精彩。回来后王飞办了展览,很多他徒步路途中遇见的人和姬玉露的合影,让人震撼。(王飞摄影作品)朱晗:你们两位养植物之前在做什么?金燕:电视节目制作。本来我学的是技术这一块,大二的时候又去学了电影,去北京那边拍了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纪录片,也自己做了影像工作室。之后就遇到了王一,本来我是很喜欢植物,但是不属于特别敏感的,毕竟我还是对视觉上的东西更敏锐一点,我们就很互补。王一:我们算是同行,最早我也是做编导,后来做娱乐节目主持人。但其实我不喜欢做主持人,站在台上也不大说话,后来加上金燕一鼓动,我就辞职了。金燕:辞职之后,生活一下就美好起来了,但是呢,也确实很辛苦。今年有一天晚上,王一在开车,我坐在旁边,我想到三、四年以前,我们刚开始做多肉的时候,想在外面买一杯星巴克咖啡得卖十几颗多肉才可以,这么回忆以前,感觉好像还挺辛苦。但是当时不觉得苦,很有干劲,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只是现在你再去想那会儿,就觉得还是吃了很多苦。古奇: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你赶上那段时间,你的冲劲最足,期望最高,就算吃着苦也会很快乐,但这个阶段也会过去,而且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金燕:真的就是你说的这样,我当时就坐在车里“哇哇”哭了起来,万分感慨,又哭又笑,怎么就那么走过来了。到现在,工作室也换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好。古奇:在北京,我常看到很多喜欢养植物的人,会把各种植物摆得层层叠叠、高高低低,是不是植物互相之间作用的环境、湿度也能相互帮助?金燕:植物就是喜欢生活在一起,需要给它们营造环境,他们自己相互之间散发出来的物质就会让彼此越长越好。你可以大、中、小型的植物搭配摆放,再在阴凉一点的地方摆苔藓,因为把苔藓单独摆在某个阴蔽的地方,是不易养好的,一定要给它营造环境,而且这样看上去层层叠叠,也美。我们工作室就会这样,摆好一簇,营造起氛围,正在欣赏,结果一个人来了看到后很喜欢,就全抱走;过一段时间,又摆好一堆在一起,另一个人来了,又都拿走了。哈哈,因为我们自己也很喜欢,很舍不得,但是看到喜欢植物的人眼神里的那种期盼,我们觉得被他们带回去这些植物肯定有保障。朱晗:你们有没有比较偏爱的的植物?the 23 Lab:大叶伞。不娇气,好养,枝干很漂亮,放在家里很好看。大叶伞在最初进到中国,是日本人带的种子过来的,培育好了后,它会自己长小树,发出小树芽,像生小孩一样,这样的小苗再移栽到别的盆里,就又可以慢慢长大。古奇:我在日本时看到很多人家的花园里有很多丛生类的树,你们今后有没有想要做这种大的,类似树形的植物?金燕:这个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嘛,看自己哪一天有了条件,就会去做了,想法和愿望都是有的。王一:我们上次去参加一个植物展,珠海有一家的植物都是澳洲进口的,长得又美又野,叶子的形状也很奇特,可我想不起它的名字,每天都苦恼地捶胸顿足。这种植物需要比较暖的气候才能生长,所以在杭州以我们现在的条件还种不了。但是如果真的碰见对植物有想法的人,愿意去做,哪怕是在商业空间里开辟一个玻璃小暖房,灯光打起来,也可以给这样的植物营造一种氛围。这次我们去京都的植物园,虽然地方不大,但也有一个花棚,开始呈现的是热带比较湿润区域的植物,有很多鹿角蕨,往前走,能感觉环境开始干燥起来,那部分摆的就是多肉植物。走着走着,就看到一个黑屋子,是专门给晚上开花的植物居住的房间,当时看见,我们感动地都快掉泪了。这间暗的房间模拟了晚间的湿度、气温环境,时钟显示的时间也是晚上十点,还有蟋蟀悉悉索索的声音。于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只在晚上开花的植物,比如我看到一些月下美人,就在里面开得很漂亮。这个花棚像一个植物之家,喜欢不同环境的植物会“住在”不同的房间。金燕:在那里我们还看到很多老年的工作人员,他们每天都用心打理植物,虽然做得都是日常的维护,也不用花费很高的成本,但实际上他们却在做很大的事情,所以这个花棚让我们处处感动。朱晗:对于the 23 Lab,两人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金燕:我们喜欢的植物实在太多了,大的小的植物都喜欢。如果我们真的是那种生意人,那就奔着一个“什么能挣钱,什么讨客户喜欢”,朝着这个方向去做就好了,但我们又不是那样。所以,我们就希望通过开发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有了利润后再来养我们的植物。现阶段就是做花盆,以后可能衍生到家庭类的各种用品,比如托盘、肥皂盒这类小产品。如果我们把植物作为赢利性的事情来做的话,很快就会厌倦的。微博请搜:@the23Lab采访:古奇、老梅、朱晗摄影:张媚文字:朱晗
特别栏目 special feature
400-641-639920,598被浏览1,595,822分享邀请回答8417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weixin.qq.com/r/3jvD22bEXDsjrSK4927M (二维码自动识别)30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理想生活实验室 - 为更理想的生活
登录 注册
理想生活实验室近期精华内容汇集,一起关注全球消费市场动向和各种最新玩法攻略。
请填写正确的邮件地址
&版权声明 This sit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核心提示有时候,或许我们可以暂且放下那些遥远的旅行圣地,而是从所在城市的创意空间开始一场微旅行,设计一到两天的慢生活提案。当然,在这里你可以完成吃喝住行以及观赏到很棒的艺术展。
有时候,或许我们可以暂且放下那些遥远的旅行圣地,而是从所在城市的创意空间开始一场微旅行,设计一到两天的慢生活提案。当然,在这里你可以完成吃喝住行以及观赏到很棒的艺术展。本篇将从杭州这座城市开始,带你玩转杭州最具文艺气息的创意园,一起去看老厂房如何在设计师的手里重获新生!杭州是个现代化建设极快的城市,大部分街道的老建筑痕迹都已消失无踪。建设者喜欢改头换面,甚至是凭空建造出一座新城,而实际上,如何利用城市老旧的空间,使其产生新的意义,才是考验着城市和居住者智慧的大课题。位于留和路139号的东信和创园是仅剩不多的完整保留下来的老空间,历经50多个春秋风雨,当时鼎盛的工业人潮已经从老厂房中褪去,唯有这61幢房子和1000余棵高大的乔木构建着厂区宏大的空间。而如今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创意人和设计师们的纷至沓来,老厂房开始了它的新生。当重新走进这里,看着关于老厂房的各种使用方式,这些空间和区域,有的已成为杭州文艺圈人尽皆知的店铺,有的则非常低调地生长,重点不在于如何将老房子改建得多么华丽而现代,而是身处其中得人或设计者,如何运用老厂房的优势,营造出现代人乐于参与和拥抱的氛围。31间地址:杭州市留和路139号和创园31幢TEL:1由 31Space艺术空间、Kingdom金桃餐厅、Hugo虚谷设计酒店、元白展厅、一桥杂货店组成的集合空间。进园区大门抬眼望去的第一幢楼即是,因为是整个厂区的第三十一号楼,故名“31间”。老车间在改建和设计的时候,保留了原有的斑驳,同时又赋予它现代与时尚的气息。|| 金桃餐厅Kingdom入口处的一辆白色小虫子BEETLE,赚足了前来就餐者的目光。1961年全木梁结构的建筑,用外露木头支撑起的“双人字”屋顶,二楼引进自然天光,以工业复古感配件为主轴,呈现一种低调内敛的空间性格,让材料和元素自己发声。菜品的定位是无国界料理,好吃的有趣的东西都会在这里以最优雅的姿态出现。在这里,美食与空间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 虚谷酒店Hugo走入虚谷,拥有八间不同风格客房的设计师酒店,让人们在生活节奏紧张且喧嚣的都市中寻找一处静谧如山谷一样的地方让身心得到栖息。每间客房都有不同的主题,例如由the23lab打理的植物房,梵几杭州客厅主人老梅打理的家具房,元白主理人布置的茶器房,当然特别适合喝茶打坐……真想把每个房间都住一次!|| 一桥杂货店手作复古风品牌“年轮公园”创始人钟钟的线下实体店,重温手造的美好事物,贩卖复古的手作产品。用天然的金属与木料,保持对原物的信仰,复刻对经典继承,又夹有店主私心的改良,店里的每一个细节或许都藏着故事。黄铜物件和工业复古灯是年轮公园最受喜欢的产品。除了会售卖一些线上热门的产品外,也会有一些私人珍藏和独家订制款。|| 元白展厅元白的名字来源于书法家启功的字号,元是开始,白为纯粹。设计师汪浩认为好的设计一定是做减法,而简单到极致就是禅。和创园是元白全新启幕的展厅,将空间和器物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沁入内心的静谧之感。除了两个创始人自己设计的茶器品牌“不惑”,也会寄售从日本精挑细选的设计师器皿,定期会有主题小展览,分享日常器物的美好和生活美感的乐趣。|| 31Space艺术空间31间的开放展览区,每月的31号在这里都会上演一场大展。9月份首展“张大鹏的31张黑白照片展”人气颇高。也旨在为更多的本土优秀设计师艺术家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与平台,让人们有更多机会欣赏到这些好的作品。 家具店|| 木墨地址:东信和创园 32 栋 1 楼开放时间:周二—周日10:00-18:00木墨的创始人叫李思恩,据说他开出这家店之前曾换过十几种工作,例如做陶艺、开摄影工作室等,直到开始做家具,才算是找到了“正道”。于是,一旦发现了真正的兴趣点,便一发不可收拾。走进木墨展厅就有一种家的美好感觉,以简洁实用为主,能长长久久地用,就像给自己做的东西一样。|| 致家家居地址:东信和创园19幢TEL:3如果不是在园区住上一晚都不知道这里居然有这么多高逼格的店。“只要愿意,随时可以旅行,在自己的房间里。”在致家展厅,你可以解放双脚,也可以释放钱包。当然,最重要的是,放大你的感官,发现生活的新视角,在此收获一份愉快。除了家具、家纺,也为旅途中的人们提供轻食简餐。|| 梵几地址:东信和创园15幢该园区入驻的第一家店,由国内设计师古奇高创立的独立家具品牌,“梵”是净空与安静的意思,“几”是家具,意为净空安静的家具。同时梵几的谐音是“凡几”——平凡的家具,梵几希望做些实实在在被生活所用,并且自然的融合在生活当中的家具。“生长于野,安于室”,或许这家店体现的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让人向往的生活。|| 一屿地址:东信和创园65幢TEL:9一屿是由两位好闺蜜共同经营的一家集家具、家居用品为一体的家居生活方式品牌店。家是她们的梦想,同时她们也想为更多人造梦。在店主看来,一盏灯、一张床、一张沙发、一台电视……家由无数一个构成,一是开始也是全部。家,则是心之所安处。家,就是自己最后的岛屿,这便是这家店的由来。而好东西总需要时间,需要耐得住寂寞。茶和咖啡|| 宋聘茶书院地址:东信和创园30幢东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8:00TEL:69一栋充满文人雅器与普洱茶香的大房子,一所以传授琴棋茶书画花为任的茶书院。除了售卖各种茶叶茶器之外,特别分门别类了关于茶的各种相关书籍,当然你也可以在这里喝一壶好茶。创办人施继泉身体力行当代文人的生活方式,茶、书、琴、花,将工作与生活融于一体,过着想要的生活,做着喜欢的工作。这里简直就是现代社会中的一座乌托邦。|| icoico coffee地址:东信和创园13幢小和山下,屏峰村前藏匿着一间名不间经传的小小咖啡馆,可这里出品的却不仅仅只是一杯咖啡。据说这里开门的时间可不多,所以能不能喝到咖啡全靠运气。店内是浓浓的复古风,空气里可以闻到诱人的豆子香。店里放着古典的老唱片,环绕着优美柔和却带着年代的声线。手冲咖啡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咖啡的香气,沉淀着时间驻足的宁静。如果碰上下雨天,还可感受树荫下滴着小雨的诗情画意,这时候怎能不进来坐坐。器物店|| 禾下陶社地址:东信和创园7幢陶艺师宋杰的个人工作室,2012年白沙泉的禾下陶社对外营业,一边卖器皿,一边也给人上陶艺课。搬到如今这个偏僻的创意园区是在去年十一月,结束掉了陶艺课堂,宋杰想更专注地做喜欢的器皿。禾下的器皿以日用器为主,最大特点就是实用主义,并且注重材质的表达,用不同的材料去表达器物背后的故事。|| 不器家地址:东信和创园 64 幢 103“不器”两个字很美,就像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那边,却拥有强大的气场。说:君子不器。又说:当其无有,器之用也。不器专注于做陶瓷器物,希望把陶瓷最真实简单的美拿给人们。所有的产品都是自己设计生产,主要以线上售卖为主,这家展厅有一百多方。店主小北说,这里的风格粗朴,展厅产品不多,也会陈设一些不在线上出售的器物。欢迎大家来喝茶,不过要记得提前打电话,我们人少哈。其他|| NICOkids地址:东信和创园68幢TEL:8目前国内最火的儿童摄影机构,在潮爸潮妈的口耳相传中这里成为了儿童写真拍摄的“圣地”。走进店里,一幅幅真实动人的孩子照片展现在你的眼前,让人忍不住赞叹摄影师抓拍得真好!于是,你不得不感叹“原来摄影的初衷,只是记录真真实实。 而这也是带给宝宝成长中最有价值最真实的情感记录吧!”(部分照片由店主提供)&来源:feekr旅行
相关新闻关键字:
48小时热榜新闻视频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州衣之家品牌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