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和美国gdp对比为什么比美国低

5,687被浏览1,394,379分享邀请回答3.8K2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weixin.qq.com/r/t0S2ruzESrE1rajN9xGl (二维码自动识别)3344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帖子主题:国外网友讨论: 为什么中国军费占GDP比重这么少?
共&0&个阅读者&
军号:6035855 工分:9020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国外网友讨论: 为什么中国军费占GDP比重这么少?
简介:国外网友提问,为什么中国的国防预算相对于其GDP这么低,就财政方面而言,额外增加1.5到2个百分点的GDP对其政府不是什么问题。相比之下,在80年代中期的冷战中,荷兰和比利时的军费开支占GDP的3%,当西德增加对西柏林国防的补贴时,西德和法国的支出接近4%。(说明:中国1.5%)国外网友回答:Jorvikson如果他们把钱花在投资上,那么随着经济的增长,军费的预算还会增加。他们也没有真正的威胁,需要增加预算。 冷战时期,西方有苏联的威胁,自苏联的威胁解除以后,预算从那时起就减少了。kenobi中国也有巨大的经济。因此,1.5%的GDP可以算出相当大的预算。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中国的大部分军费开支都流向了中国制造的武器系统和物资。典型的西方国家购买西方相应的产品,它们往往会在价格上有巨大的利润空间。我不知道这个因素有多大,但是中国军事人员的工资可能比西方低很多?sanderudam从本质上讲,中国不会从大量支出中受益,原因有很多。中国在美国之外没有其他真正的军事威胁。中国的邻国没有一个会对中国造成相当大的伤害,而俄罗斯现在比70年代左右更接近中国。但中国知道,它无法与全球超级大国美国进行军事竞争。当然,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但还没有达成。试图与美国竞争会带来许多后果。首先,它将把美国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中国身上(就像冷战期间苏联对苏联那样)。这意味着美国将增加他们在东亚的存在,增加军费开支,并将所有注意力转向中国。这将意味着中国必须花费更多的钱来保证地方安全。与目前的情况相反,美国的注意力分散在众多不同的地方(恐怖主义,俄罗斯,伊朗)。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支出将会抵消这一效应。其次,增加军费开支意味着减少对经济、社会凝聚力和其他内部以及外部方面的支出。这是否意味着经济增长放缓?这是否意味着,通过对这些经济体的投资减少,对中国在亚洲、非洲和南美的经济实力的影响会减弱?可能是一些或者全部。资源不是无限的,中国也从其他资源可以使用的地方获益――替代成本。第三:中国确实在国防上花了很多钱。中国国防开支约为2000亿美元。但地方购买力的实际支出要多得多。在中国,中国比美国能从1美元得到更多。比较国家之间的原始数据可能不会给出正确答案。或许最后,中国还能从增加支出中得到什么?他们的军事工业和军事科学部门能处理更多的投资吗?增加支出会使中国获得更好的武器,更快,更大的数量,还是仅仅会增加通货膨胀?当然,一些额外的钱会带来额外的资本收益,但它是否有效地使用了呢?NotAnotherSJWAgain中国的所有成本都较低。举例来说,你最爱的1000美元的iPhone在中国的生产成本大约在350美元左右,其余的都是研发、营销,主要是苹果的利润。此外,我们的F35项目的成本是数万亿美元,因为我们用钱填满了国防承包商的钱包,还有开发新技术的困难和成本。中国的研发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ProfessorDingus我正在解释为什么不值得向中国派遣地面部队,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不需要有不成比例的庞大军事预算的原因之一。另外请注意,我从来没有说过美国和它的东亚盟国会参与地面部队。我指的是他们的空中和海上防御能力。单靠空中力量并不会迫使中国这样的大国屈服。中国拥有必要的防空系统和空中力量,足以对美国造成重大伤亡。所以不太可能采取敌对的空中行动。中国的反舰导弹威胁着美国军舰。贸易战争不会在操纵在军队手中,所以他们在讨论中国军事预算时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是在军事冲突中失去贸易机会成本的情况下。当然,他们需要继续发展网络战能力、人工智能、和导弹技术等其他方面的技术。TyraCross日本――因为国际宪章的约束,他们不能成为侵略者。韩国――由于经济上的依赖、朝鲜攻击的威胁,所以不会对中国采取任何行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他们更喜欢日本人,甚至是美国人。(来源:我在SK逗留了一段时间,和韩国人约会)俄罗斯――中国和俄罗斯是天然的竞争对手,但它们彼此需要,而且有很多相互的同盟,俄罗斯也依赖一带一路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印度――老实说,这是唯一真正的威胁。老实说,一场真正的战争不会发生,因为两国都有着深刻的政治结构,结果对两国来说都是灾难性的。这就是为什么两国在没有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最终会结束不断升级的争端。美国在亚洲――他们的力量来支持他们的盟友....如果这些盟友不打算攻击中国(他们不会这样做),美国甚至不应该在这个名单上。zangorn对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国家外交政策的需要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与邻国友好并信任他们的国家并不需要昂贵的军队。美国拥有我所说的昂贵的外交政策。欧洲国家可能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因为这些国家的起点较低,或许他们有来自欧洲国家或美国的压力,要求他们加大国防开支。对于低国防开支,有很多非常合理的解释。人们曾多次说过,中国在伊拉克战争上花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决定是一项更好的投资,因为现在他们已经建立了一些真正的实力,转化为持久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不会持续,除非你继续花钱。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国外网友讨论: 为什么中国军费占GDP比重这么少?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国外网友讨论: 为什么中国军费占GDP比重这么少?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中国GDP到底咋计算的 跟外国的算法不一样吗?
最初,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过MPS和SNA两种,其中MPS最早由前苏联创建,主要服务于计划经济,后来随着苏联解体等原因退出历史舞台。1968年,联合国公布SNA体系,并于1970年起在全世界推广。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一直用的是MPS体系。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公布了2015年经济数据,2015年全年GDP比上年增长6.9%。数据发布之后,统计局长王保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特意强调,中国的GDP计算基于可靠数据,有一个扎实的数据基础,中间不存在干预数据的可能。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GDP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吗?GDP对老百姓的生活有啥用?中外的GDP计算方式是否存在不同?为了让自己国家的GDP数据更好看,各国都把哪些奇特数据算了进去?我国GDP是这样计算出来的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s)全称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最初,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过MPS和SNA两种,其中MPS最早由前苏联创建,主要服务于计划经济,后来随着苏联解体等原因退出历史舞台。1968年,联合国公布SNA体系,并于1970年起在全世界推广。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一直用的是MPS体系。1985年,我国开始建立GDP核算制度,到1993年我们彻底转向SNA体系,正式把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在2003年再次改进GDP核算制度,加入IMF倡导的数据公布系统(GDDS)。2015年我国再次升级GDP核算制度,这部分我们单独放到后面细说。并不是所有人的经济活动都会被算入GDP核算中,我国GDP核算的基本单位为:在中国大陆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有用一定的活动场所(厂房或住宅),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持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单位或住户。这里面并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经济领土范围包括我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比如驻外使领馆,但不包括外国在我国的领土“飞地”。举例来说,我国驻美领馆内的经济活动算在我国GDP内,外国人在北京上班也算在我国的GDP内,但我国公民如果再外国驻京使馆内开店赚的钱,就不会算成我国的GDP。我国GDP使用生产法计算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中外的GDP计算上有何不同。西方很多国家核算GDP的时候采用的是支出法,最终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净出口三部分的总和。我国采用的GDP核算方法是用生产法来计算,把GDP从产业的角度,分成一产、二产、三产的增加值,二产可以分为工业和建筑业的增加值,三产可以分为金融、交通和其他服务业等的增加值,分别算它们的增加值,然后进行加总。从2004年开始,国内对于GDP的核算,实行“分级核算、下管一级”的原则,目前使用的是国家、省、市、县的四级核算,为此,目前国内的GDP被称为“国内生产总值”,而省、市、县各级的GDP则均被称为“地区生产总值”。GDP核算到底准不准?正如前文所讲,我国的GDP使用四级核算,而由于各级核算使用的指标不同,依据的资料也有差距,在市统计局的地区GDP数据出炉后,还需要上报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进行汇总和审核,最后才可以发布。因此,由省级汇总的数据与国家直接核算得到的数据相比,有明显误差,且近几年这种数据差距越来越大。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每个行业都配备了统计人员,因此,每个行业未必有具体的、准确的经济数据登记和备案。特别是小型企业、个体经营户等,其财务资料非常少。通常对这种情况,统计部门会先按照这些企业之前的数据进行“快速推算”出一个初始值,之后在对数据进行核对修正。核算一次GDP需要多长时间?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GDP数据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美国会根据情况及时修订GDP季度GDP初步核算数一般于季后15天左右完成;季度GDP初步核实数在年度GDP初步核实数发布后45天内完成;季度GDP最终核实数在年度GDP最终核实数发布后45天内完成。这里,地方跟国家的统计数据出炉时间也会有些不同,以太原市为例,每季GDP数据的发布时间,为每个季度结束后一个月的20日左右。而年度GDP发布耗用的时间则更久,整个汇总过程需耗时两个月。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由商务部负责分析统计,惯例是每季估计及统计一次。每次在发表初步预估数据后,还会有两次的修订公布,主要发表时间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上文我们提到,2015年三季度我国再次升级GDP核算制度。这一次,我国采纳的是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体系。SDDS与之前的GDDS框架基本一致,但前者对数据覆盖范围、公布频率、公布及时性、数据质量、公众可得性等方面要求更高,并且需按标准公布实体经济、财政、金融、对外和社会人口等五个部门的数据。其中,新GDP算法方案一个重大的变化是,将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投入等计入GDP,这会导致GDP总量大增。新算法带来的变化不仅仅局限于全国经济总量、增速,还对分省市自治区地区经济总量造成巨大影响。北大中国经济核算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表示,“东部地区研发投入比例大,这些地区GDP和人均GDP显然会有所增加,但是西部地区研发投入比例小,这样东西部差距会拉大。”把知识产权研发计入GDP的做法在其他国家早已通用。美国2013年就据此重新修订了GDP数据,最主要的修订内容就是把研究与开发支出以及娱乐、文学和艺术品原件支出等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这使得2012年美国GDP比原先统计的增加了3.6%,约5598亿美元,比比利时一个国家的GDP规模还高。但对于这种经济的“统计性增长”并不是谁都买账。《金融时报》对此给出的评论就是:GDP数据一致是美联储判断加息与否时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国这样调整有“掩耳盗铃”之嫌。瑞信也评论为:数据虽然“好看”了一些,但怎么说也不会影响美国经济的本质。意大利统计局宣布把毒品、卖淫、走私记入GDP最后再分享一些国际上GDP核算的“花边”新闻。为了让国家GDP数据“好看”一些,有些国家还曾经惹过争议。2014年5月,意大利统计局宣布把毒品、卖淫、走私记入GDP,这一行为在当时引起过轩然大波。但随后英国也宣布效仿意大利,将百亿英镑毒品与性交易纳入GDP统计。英国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分析预计,计入卖淫与贩毒活动后,当年英国的GDP将增至2.828万亿美元(合1.816万亿英镑),比法国同期的预计GDP高出10亿美元。其实早在1987年时,意大利就已经把地下经济纳入GDP,随后该国GDP一夜之间暴涨了18%,超越英国成为西方国家中第四大经济体。该事件还被称为“il sorpasso”(意大利语超越的意思),意大利举国欢庆。意大利英国的做法跟荷兰把大麻销售被视为和咖啡店的收入类似。这些国家这么做是为了增加各自在欧盟GDP中的相对份额,要知道欧元区基金的分配正是基于此。同时,GDP增加可以做大负债率和赤字率的分母,降低这两项核心指标。虽然将可卡因等纳入GDP之后,意大利获得的补贴可能会减少,但该国的负债率和赤字率将更加接近欧盟标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gracey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黄剑辉: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人均GDP不到美国两成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副秘书长、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
  和讯股票消息,11月7日,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联合主办的新供给【2049战略圆桌】第六期在北京艾维克酒店召开,中航国际交流中心协办。本期会议的主题是“贯彻五中全会研讨‘十三五’规划暨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副秘书长、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做了主题发言。
  黄剑辉表示,尽管建国6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算总量的话,以购买力平价来看,中国去年已经超越了美国,是18.03万亿美元,占全球16.6%,美国只有16.1%。但从人均的角度看,差距还相当巨大。2013年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7.6%,如果按6.5%的经济增速算,汇率采用综合汇率,到2020年人均GDP可以达到1.28万美元,但也只是接近了中等收入的门槛。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就提出“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再怎么努力,到2049年的理想状态也只是达到西班牙、韩国的人均水平。
  以下为发言实录:
  黄剑辉:尊敬的洪崎董事长,贾康院长,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我向大家汇报的主题是“迎接‘十三五’迈向2049 建设新中国”,副标题是“以高质量的新思想、新制度供给促进全球化背景下的改革创新型国家建设及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十三五”是解决第一个一百年的问题,2049年是中国建国一百周年――第二个一百年。
  审视今天,经过37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迎接“十三五”,要以新理念、新制度供给来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迈向2049,要以高质量的新思想、新制度供给促进全球化背景下的改革创新型国家建设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新中国”,这个“新中国”是2049年的中国,要全方位打造和提升“中国力”,锻造和延展“中国美”。
  首先,回顾一下中国的近现代史。1840年到1949年,国家长期积贫积弱、落后挨打,这一百多年先后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与其他国家形成了强烈反差;1952年,中国人均GDP低于1820年,在世界GDP中的比重是由1820年的1/3降到1/20,实际人均收入是从世界平均水平降到了平均水平的1/4。近现代以来,包括孙中山、邓小平等领袖在内的无数中国仁人志士,为了中国的富强、繁荣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这些前人的思想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事件为中国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上世纪80年代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1987年提出,“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是“1991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跟“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不是一个概念,只是从生活的角度。第三步是“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
  1960年以来,从GDP增长趋势可以看到中国虽然自1949年以来实现了统一,经历了抗美援朝的胜利,解决了挨打的问题,但是GDP只有印度的2/3,从年中国仍面临一个挨饿的问题,多数指标都是在全球170位以外。1978年以来,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步入新世纪后,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是由于增长质量不高、区域不平衡、生态、民生、民主法制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所以中国在国内外都面临着一个捱骂的问题。时至今日,中国2014年世界排名前15位,占全球的13.3%,美国的22.4%,如果以购买力平价来看,中国去年已经超越了美国,是18.03万亿美元,占全球16.6%,美国只有16.1%,中国已经比美国高0.5%,而日本只有4.3%。由于汇率和实际的增长,我们是18.03%,比IMF公布的17.63%还要高一点。然而我们确实还面临发展不平衡等多方面的问题。
  展望未来,很多学者谈到,未来30-50年的中国,在和平发展和崛起的进程中,将进入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战国时代,需要借鉴当年搞《战国策》的观点制定“新战国策”。最近,林毅夫教授谈到他的新结构经济学思想源泉来自亚当•斯密。2012年初,贾康院长提出“要以中国新供给经济学创新促进中国未来发展”,我们“新供给”的思想源泉是来自于先秦诸子。
  第二部分,迎接“十三五”。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改革开放和民族振兴的新篇章、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五中全会来看,对比“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可以看到许多不同。“十一五”是13篇,第二篇是谈“新农村”问题,“改革”是放在第八篇;“十二五”规划是16篇,内容很多,“改革”放到第11篇;“十三五”规划只有8篇,第一篇谈“形势和指导思想”,第二篇谈“理念”问题,“十三五”文字和架构非常简洁。徐司长分析了架构,我来作一个提炼,放在一个新型宏观经济框架中来看这个问题。
  “十三五”提供了新的思想供给、新的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个新的思想来提供新的制度供给,就是改革制度、法制中国。四中全会的要点作用于供给端和需求端,一方面创造新的供给,一方面释放新的需求。新的需求,我把它归纳成“中国梦”和“世界梦”,真正的“中国梦”内需并不是谈“消费”,不是过去很多人谈的刺激消费、扩大消费。中国人民到底要什么?大家必然首先都希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习总书记在“十八大”结束以后会见记者的时候谈到,人民要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环境优美。从外需来看,并不是“出口”就是“外需”。难道出的越多外国人越高兴吗?全球“和平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平等合作、互利共盈是人类发展成共同家园,整个“地球村”成为和谐世界,这是“世界梦”。所以,中国的发展如何服务于“中国梦”和“世界梦”这样一个“需求”。前面提到五中全会的五个坚持、五个着力。第一个,坚持创新发展,要拓展区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经济、蓝色经济、推动农业现代化、制造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方面,就是要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经济建设与国防协调。这些都是五中全会发布的建议稿的基本框架。绿色发展,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点体现了先秦诸子的观点,儒家思想。先秦诸子讲究“天地人”的合一,人与天地要和谐发展,而不是一味“人定胜天”这种观点。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的利用资源,还要加大环境治理,筑牢生态的安全屏障。开放发展方面,就是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动“一带一路”、参与全球治理。共享发展,就是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贾院长这几年倡导了很多次,还有徐诺金司长有关成果也提到,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和创业、推动健康中国、完善社会保障、促进人口等几个方面。
  近几年来,在洪董事长、贾康院长的领导下,新供给经济学也在不断发展。2012年,在“十八大”之前,提报了《中国需要构建发展以改革委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这篇文章。2013年6月,给习总书记、李总理也提交了建议稿《以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改革中加快实现“中国梦”进程的政策建议》。2014年12月,徐林司长安排“新供给”做了几个课题,后来我们向发改委规划司呈报了《中国“十三五”及中长期经济发展新动力研究》、《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这两份报告,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过程中,姚司长在《重燃中国梦想》里也对“中国公元1年到公元2049”做了大历史跨度的分析和展望。贾院长也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议,重要的就是五年规划与四十年规划并重,把“十三五”和“2049”放在一起来考虑。
  第三部分,向大家汇报一下“2049”的一些研究成果。在“十三五”研究的基础上,放眼第二个一百年,为了解决不确定性,放在“以1567年为起点横向全球化、纵向中国大跨度的历史时空”来寻找一些规律性、确定性的东西。概述为“乘改革东风扬帆启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东风”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架设改革创新之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持续强化软硬实力阔步重返世界之巅”。以此为框架,“新供给”在洪董事长、贾院长的领导下,做了十一章十五个专题,现在都基本上完成了。在国情特征的分析基础上,这项研究对汉唐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对近五百年来全球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也进行了对比,对中国与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的国际竞争力也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未来35年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及发展目标进行了分析。汉唐以来的历史回顾是南开大学马教授做的,未来30年的发展环境是范剑平首席做的,中国未来35年的发展目标和量化分析是国家统计局盛来运司长和国家信息中心范首席两个团队分别做的。这是中国自己的团队首次对长周期中国发展进行的预测,过去一谈都是高盛预测中国、美林预测中国,而我们自己的团队没人很好地做一下,现在终于做出一个成果。此外,还有十五个专题。文化发展、政府治理,政府治理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魏加宁做的,马上要出一本书。财税改革,创新驱动,改善生态问题,农民工问题,是徐诺金司长做的。姚所长做的老龄化问题。今天出席会议的王副理事长做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产业的2049。
  从国情特征方面,中国是位于亚太处于比较适中的位置,中国的地理位置是一个C型,C的开口就是东海和南海方向。这是在世界上比较少的陆海兼备的国家,也是中国之所以能提出“一带一路”这样一个战略的根本,是由我们地理位置决定的――北西南都是陆地,开口是海洋方向――这是一个特征。
  第二方面,中国疆域很辽阔、人口众多、民俗繁杂,这种情况具备超大的国内市场规模。中国为什么能搞互联网经济?为什么很多产品能迅速降成本?这跟我们国家自身的超大国内市场规模有关,中国一国就比欧盟整个市场规模还要大得多。
  从文化和民族精神来看,姚司长的专著《梅花与牡丹》强调:梅花精神”是求真务实,可以概述为体现以汉代主流思想、不畏艰险的大禹精神、黄河等为特征;牡丹以滚滚东流、融入大海的宽广胸怀为特征,以长江文明为突出特点。
  回顾中国近三千年王朝兴衰的周期规律,我们研究了相关的几本书,认为只有通过成功的实施变法、改革,国家才能振兴。“十三五”徐司长提到创新驱动,“创新”很重要的就是“制度创新”,必须以“制度变革”为指引,而不仅限于科技创新的问题,不改革必然会导致制度僵化,则会导致国家的衰亡。从开放来看,中国先秦以来的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外开放关乎中国国运的兴衰。从15世纪中期以后,西班牙作为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大国以及从几个大国的兴衰历程来看,其成败教训也在于是不是实行改革开放。前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当今日本为什么会停滞?这都跟他们陷入制度僵化固步自封有很大关系。
  从技术层面来看,洪董事长强调了很多次未来技术变化、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国外很多大腕学者也都有研究,包括未来方向、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全球互联网化,也会呈现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格局。从中国经济发展来看,以“一带一路”为抓手成为全面开放的经济体等方面,储蓄率未来会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有所下降,人类也将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进入零边际成本社会,这跟“共享经济”有一定的关系,共享以后边际成本趋于下降。
  面对这样的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态势,我们“新供给50人论坛”经过反复研讨,也提出“新三驾马车”:“改革开放”是一驾新的马车,改革制度、开放市场,不仅对外,还要对民营资本、对内进行开放;“创新创造”,现在李总理也多次谈到鼓励“双创”;最后落脚点落到“生态民生”的改善。所以,从未来发展的情况看,一定要着眼于长跑,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要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提升国际竞争力,而且要把生态民生改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提升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发展的根本,是构造生态改善、生活改善,民生改善并没有放再一个首要的位置来看。同时,也要全面深化改革,要强化市场型政府。美国经济学家出版的《权力与繁荣》提出的最核心结论,就是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过去讨论大政府、小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比较多,但是没有谈要关注强化市场,但实际上政府一定要让市场效率变的很有效。徐司长提到改革的关键就是要“提升效率”,并且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来衡量。下一步也会进一步向“全面开放型经济体”迈进,国际创造需求,国内创新供给,实现中国竞争力的提升。从发展理念方面,强化“制造业和实业立国”这样一个理念,以“新制度供给”应对“新技术革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经济”,开创中国品牌的新时代。
  最后一部分,建设新中国。2049年的中国,我们的一些思考,核心就是要全方位打造提升“中国力”,锻造和延展“中国梦”,以“文化软实力”为特征。党的“十八大”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现在已经通过了“十三五”,聚焦第一个一百年。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会见记者的时候,提出一句很打动人心的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提到很多具体指标。从打造“硬实力”来看,包括国防实力、外交实力、科技实力,解放生产力都是“硬实力”。“软实力”以中国传统的先秦诸子、汉唐文明都有很大挖掘空间,与现代民主法制科学相结合,可以重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思想力”,这样通过软硬实力的提升打造“中国力”。同时,促进和引领全球和平发展、构建和促进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以及和谐共处的地球村。另外,还有全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今天下午会发生历史性事件,习总书记和马英九先生在新加坡会见,很多人觉得很突然。这方面我做过持续研究。马英九先生会见宾客的时候说,台湾跟大陆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他表示在中国历史上政权分分合合,所以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句话就是“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马英九5月14号讲的。因此,今天的会见还是顺应了海峡两岸共同的愿望。
  从量化分析来看,2013年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7.6%,预计到2020年“十三五”能够实现,如果按6.5%计算。汇率采用综合汇率,认为应在2020年达到1.28万美元,这个只是接近了中等收入的门槛。有人谈“十三五”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不对的。因为“接近”这个门槛,就跟人走到这个门槛,跟“跨越”这个门槛是两码事。能不能跨越,我们的观点是还要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接近了这个门槛却没有跨过去。所以,如果能实现6.5%,只是达到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但是没有跨越。
  中国按汇率去年已经超越美国。我们是按5.5%增速来计算,按3.5%、6.5%、5.5%、3.5%这三个来计算,未来几十年还能持续增长7%、8%这是比较有疑问的,不太符合盛来运司长和范剑平首席从国家纪委和国家统计局两个半官方的测算结果。结论是我们到2025年会超越美国,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由%将上升到21%左右,美国的比重则会降到20.5%。到2049年,分析按比较保守的六种情形,即使按偏保守的倒数第二种,也是有望实现前面小平同志提出的目标,赶上意大利、西班牙、韩国等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也只能相当于美国的50%。尽管咱们发展的很快,但是人家也在发展,能赶上它的50%,但是能达到意大利、西班牙、韩国2049的水平,也就是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算到这个结论的时候,我们才感到小平同志真正的伟大,80年代他就提出了“三步走”的目标,而且他提出“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在我们国家在中央的领导下都很努力,就这么追赶,但是也只能偏保守一点追到中等发达国家,在2049年追上西班牙、韩国也已经相当不得了了。
11/06 14:2011/07 11:3211/07 11:2311/07 00:5611/07 00:40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gdp和美国gdp对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