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怎样的新零售渠道让服装实体店进货渠道行业生意不再难

2017新零售10大关键词丨零售行业年终盘点
11:41:41&&&&来源:中国网开发区&&&&
一场仿佛能够带来历史机遇的零售变革——新零售,自发声起已经走过一个年头了。所谓的新零售元年2017,也一定会因为其承载的“新零售”开端与试错的责任使命,在零售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抹重彩。
因此,2017年的新零售注定是要被时代记录的。或对或错,或起或伏,应新零售而生的各式概念以及物种,除去其要经受时间沉淀考验的宿命,也终会因其背后的革新性价值为历史所关注。
为此整理出了2017年新零售的十大关键词,以便业内人士参考。
1、重构人货场
人、货、场是零售行业中永恒的概念,不管技术与商业模式如何变革,零售的基本要素离不开“人货场”这三个字。而“新零售”的重要标志,以“人货场”中所有商业元素的重构为核心代表。
以前传统的商业主要是货、场、人的顺序,先有商品,之后有了商品交易的场所,再去连接人。在新零售背景下,用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的时代,需要去重构人货场的逻辑,即趋向于人、货、场的顺序。
所谓的“人、货、场”逻辑顺序表达的是:市场不再盲目地生产商品,而是先借助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统计用户的消费需求、消费特征,利用这些数据设计产品的样式、特征、形式投入生产,根据市场动向推出产品。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场”,场景体验在新零售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新零售背景下的场,是要给消费者构建虚拟场景,拉近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从而帮助消费者完成全新的直观消费体验。
供应链是指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各相关者的连接或业务的衔接。“新零售”旨在提升用户体验和提高效率的功能实现关键在于背后供应链体系的支撑。因此,新零售时代下的争夺战,决定核心在于企业的供应链能力。
在传统零售中,供应链主要还是局限在供应链的后端,即采购、生产、物流等职能,和消费者、销售渠道的协同整合严重不足,这让供应链的反应总是很滞后。
而新零售时代下的供应链各个环节必须高度协同,共同服务消费者,强调的是“全位一体”,供应链成为了“供应链+营销+大数据”。
根据普华永道所编著的《CEO观点2017:中国零售业转型之旅》显示:中国CEO表示高缺货率和订单交付过程的低效服务是他们目前面临的两大问题。而阿里对于新零售库存的解读是朝着“企业库存降到零”的方向转变,这给供应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也要求供应链朝着“精准”服务方向前行。
比如新零售最典型的案例——盒马鲜生。在其运营中对商品广泛使用了电子标签,将线上线下数据同步,如SKU同步、库存同步、价格同步、促销同步;实现线上下单,线下有货,后台统一促销和价格,这些都为新型供应链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3、全渠道/线上线下融合
新零售的主题是“线上线下与物流的结合”,因此线上线下融合和全渠道法则成为企业在新零售背景下的革新共识。线上电商纷纷拥抱线下市场,而线下传统企业也不断发力线上,快递企业也快速快速发展线上线下,企图抓住新零售契机,全面提升市场占比。
比如,作为快递行业巨头的中国邮政速递EMS布局线下的步伐从未停止,与宏达通邮建立战略合作,借助中国邮政速递的线下网点以及覆盖面极广的高端楼宇,布局线下O2O体验店,通过跨境商品体验店这种线下布局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线上体验不足的缺陷。
中国邮政速递的线下体验店面积近千平米,店内引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品牌入驻,且注重民生,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日用需求,品类以母婴、美妆、食品、日用为主,近万种SKU,价格与线上几乎一样。邮政速递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将邮政EMS闲置的经营点盘活。二是解决线下体验问题线上消费缺陷,提升了用户体验。
不置可否,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运营成为了新零售时代企业创新变革的首选打法。
4、转型升级
新零售下,人和商品之间的连接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技术和移动智能的突破,使整体的零售行业运转效率大幅提升。而传统实体业为了迎合新零售下消费者的新的需求轨迹,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转型升级。
特步副总裁肖利华曾表示,“新零售时代是以消费者为核心(大数据支持的精准极致体验)、智慧品牌引领、快速柔性供应链为支撑、线上线下全网全渠道融合、高效运营的全新时代”。
而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10月30日通过的《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里,明确表示要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加快转型升级。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这对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5、无人零售
2017年7月,阿里在其淘宝造物节上发布了淘咖啡,由此引爆了无人零售的概念。随后无人零售的各种样态成为了资本争相追逐的风口,凭借着大数据与新技术的运用被誉为一种新商业模式。
无人零售按照形态主要分为无人便利店,无人值守货架和自助贩售机。与传统零售相区别,无人零售的典型特点是通过自动服务或自主结算,减少零售对人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费者的时间成本,提升购物体验。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9月末,已经有至少16家无人货架获得投资,最高达到3.3亿元,融资总额超过25亿元。
此外,9月2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无人值守商店是商贸流通领域从需求侧的角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尝试,能更好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韩彦表示,新零售行业从年初开始发酵,从无人售货柜到办公室架子,从无人便利店到便利店即时消费圈。
各路玩家已经在不同格局上拉开差距。“新零售布局将是一盘大棋,拼到最后靠的还是基本功,不论是团队的执行力、对供应链的把控,还是基于消费者洞察的商品研发或是围绕位置和流量的争夺等等,都会是最终致胜的根本。”
6、精选模式
日,小米发布了小米严选商城app,名为“米家有品”。与此对标的网易严选,也在2017年新零售背景下凭借“好的生活,没那么贵”的理念成为除京东阿里之外的电商新选择。
在网易严选成为市场的一匹黑马之后,2017年中国网购市场迎来了“精选”热潮,电商纷纷开始向“品质”发力。
亿欧的“十九大后,这就是你想遇见的新零售机遇,对不对?”这篇文章专门对精选企业进行了盘点,并解释了精选模式能够成为零售行业新机遇的大致背景。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精选模式电商的出现,满足了愿意为高品质生活支付一定溢价的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总体来说,还算相对小众。
这种“精选模式”的电商首先会成为中国新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主流,而随着“精选模式”电商品类扩充,会逐渐向普通消费者渗透,吸引更多新消费者和新消费者需求的进入。”
7、社区便利店
除了无人零售之外,社区便利店也成为新零售时代行业探讨的热词。2017年尤以7-11便利店的提及频率为例,社区便利店在新零售背景下的价值又一次被行业重塑。
爱便利创始人范永刚在参加由亿欧主办,猩便利、EasyGo协办的“新零售智能未来”峰会时曾表示社区新零售,是流量入口的新势力。
拿两个头部市场北京和上海来比,上海便利店的发展比较发达,接近1万家。但是北京才仅仅2千家,所以北京的机会相比上海还有5倍、10倍的发展空间。
而2017年10月,绿城、鲜生活、易果8400万美元全资收购好邻居,以探索社区便利店新模式就是社区便利店在新零售背景下变革发展的缩影。
8、“消费降级”
新零售的原始动力是消费升级,而新零售又直接满足了消费降级的核心需求——去除品牌溢价之后的品质保证。
母婴电商蜜芽创始人刘楠在一次长江商学院的分享会上发表言论称,在某些特定领域,消费不是在升级,反而在“降级”。
“消费降级不是消费升级的对立面,而是在消费升级达到一定程度后降级,因为我们对价格有了更高的要求。”刘楠表示,降级不是指商品和服务的品质,而是指价格的合理性。
而亿欧在“喊了这么久消费升级,有没有想过消费降级的风口正在来临?”这篇文章中提到,我们处在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并存的时代,背后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对于其可支配收入的再分配。在可支配收入固定的情况下,如果发生消费升级,那么必然伴随着消费降级。
9、渠道下沉
据“中金点睛”2017年研报表示,受益于人口回流与消费水平提升,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力与市场规模正快速崛起,率先渠道下沉抢占三四五线城市的零售企业面临成长机遇,此外拥有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的门店网点,也有助于零售商的渠道价值与入口价值重估。
2017年8月,阿里巴巴在杭州举行了零售通发布会,在发布会上,零售通提出了六大战略,即小店提供丰富有竞争力的优质商品;
建立兼容高效的三级仓配体系;打造专业社会化零售铁军;区域渠道行业全面拓展;面向小店服务的全面升级;携手优质小店拥抱新零售——天猫小店。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林小海宣布,今年零售通将接入50万家门店,打造1万家天猫小店。零售通的目标是二至六线城市,下沉到西部县级市场。
无独有偶,9月份京东超市宣布,将加快在全国三四线城市的布局,大力推行“京东超市百城行”活动,为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带动品质消费升级。
而刘强东此前宣布,未来5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发展成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欲以“渠道下沉”之法来解决用户量增长放缓之困,难度较大,由于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接受程度与一线城市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情况。
10、全社会大协同
2017年的“双十一”,是各电商平台新零售布局实践的一场大考。“新零售”提出的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打通线上线下商品、支付、物流、会员等商业生态体系的构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今年的双十一,在新零售背景下,除了不断刷新的商业数字之外,其背后金融、物流等全社会高度参与的商业大协同才是关注重点。技术、商业、数据、智能化在“双十一”这天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场全民参与的商业大集结中,物流、支付等商业全链路的通畅成为新零售改革的根本所在。
在“双十一”的刺激下,国内所有物流企业、金融机构都在全力以赴,从机器人分仓到智能化分拣,再到金融机构的无缝数据处理,种种高精度的商业协同紧密进行,不断推动国内商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人、货、仓、配的结合。未来60%、70%、80%的零售应该是新零售,传统零售不通过技术、数据和供给侧的重新改革,我觉得没有前途。”
总归而言,伴随着“新零售”的语境,2017年诞生了多种复合集约型的零售组织新形态,零售活动的多方参与主体也逐渐回归本位,“新零售”概念也因此逐渐被业界认可,成为零售行业变革发展的驱动催化剂。
[责任编辑:费忠海]什么是新零售?新零售实现的路径?
一位哲人讲:"商业做到极致,都会上升到哲学高度"。
实体零售做电商,不一定是新零售;百货商场增加生活体验服务,也不一定是新零售。联商新零售顾问团秘书长云阳子认为:"传统零售要真正走出商业困局,应该溯源归因,不仅仅是方法和术的层面,还要上升到经营哲学层面,才有可能迈进新零售。经营哲学的落地,就是企业经营模式;传统零售与新零售的经营思维不同:传统零售是以企业效率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新零售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传统零售经营模式,以企业效率为中心,更关注自己,有我之境。
新零售的经营模式,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更关注他人,无我之境。
经营模式的不同,决定了价值导向不同,在方法和术的实施上,就会有差异。
联商新零售顾问团在今年9月份组织了一场便利店干货交流会,其中关于到店和到家的争论特别激烈,大致分为两个流派:
A派基于企业效率为第一标准,便利店提供到家服务,可能增加成本,可能降低门店连带率,会影响整体运营效率。因此,A派认为便利店提供到店服务就能满足便利需求,而提供到家服务是多余的,浪费的,没有必要的。
B派基于用户体验为第一标准,便利店提供到家服务和到店服务,消费者能选择,用户体验会更好;只要用户体验更好,今天企业运营效率可能会降低,但用户基数大了,明天企业运营效率可能会提高。
如果我们突破思维,以后天的角度看明天;便利店实施O2O全渠道,提供到家服务与到店服务,消费体验更好了,会慢慢导致门店经营效率的提升。比如:便利店辐射人群更广,到店服务影响500米范围,到家服务影响2公里范围,可能提高人效;便利店商品更多,除了门店商品,还有区域仓的商品可预售次日达,可能提高坪效。这才是新零售,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重塑!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对"人货场"进行价值重构。
新零售的经营哲学,更关注人。以用户体验为优先,兼顾企业效率,最难的是"度"的把握,这只能靠悟性与智慧了。
传统零售企业,以企业效率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一般是股东第一,客户第二、员工第三;
新零售企业,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一般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传统零售人与新零售人,价值驱动也是迥异。
传统零售人,以企业效率为中心,更关注自己赚钱,口头禅是"这个生意怎么赚钱",视角更关注眼前及短期收益。
新零售人,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更关注服务他人,口头禅是"这个事情怎么改变行业或世界",视角更关注未来和长期收益。
所以,在利益分配体系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分:传统零售企业无期权,新零售企业有期权。
新零售来了,所有零售领域也面临着经营模式重塑,这是大时代的特征:撕裂中成长或消亡。
新零售方法论:新零售=商品&人2
新零售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经营模式的核心是人,整体方法论也是把人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前阿里巴巴总裁卫哲谈到:"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公式:E=MC2,经济=商品&人2。其中的C的二次方是让商业的原子弹爆炸的关键。如果我们只会经营商品,而不会经营人,企业的发展就很可能被卡在这儿。"
云阳子认为,借用把卫哲的观点进行优化,新零售方法论可以定义为:用公式表达:新零售=商品&人2。用文字表达,新零售是通过商品来经营人;商品是建立与人的关系,经营人是新零售运营模式的核心。
经营人,主要是客户与内部员工,兼顾包括上下游的各类商业伙伴。通过商品来经营人,是新零售的精髓,也是整体方法论。
新零售=商品&人2零售是通过商品经营人
案例一:吴晓波频道。网红电商代表,通过文章建立与人的关系,重度经营粉丝,跨品类贩售各种商品,包括酒、服装、茶油等。
案例二:茵曼。O2O电商代表,通过棉麻女装建立与人的关系,重度经营粉丝,茵曼准备1个亿让粉丝创业,实体门店扩大品类贩售女装、童装、家居用品、家具等。
案例三:小米。小米的案例,很多传统零售人并不看好,因为小米手机商品利润太低,难以支撑其商业模式。而从新零售的观点看,小米的商业逻辑是成立的,资本市场也已经获得认可。小米通过手机建立与人的关系,高性价比手机获得消费者口碑;经营人才是盈利的关键点,所以小米能推出非手机商品,而且能获得高销量。
以上案例,归纳总结为新零售运营三板斧:引流商品,经营社群,增加服务内容。经营社群和增加服务内容,实体零售必须借用互联网和电商,才能发挥效力。比如:社区超市,通过生鲜建立与人的关系,服务好社区几千个家庭,扩大经营品类服务社区家庭。所以O2O线上线下融合,是迈向新零售的标志!
新零售三大进化路径
新零售进化有三大路径:
1、线上线下融合。零售O2O或全渠道,都是一个意思。
体验式消费。体验式消费,生活服务类的商品。
产业生态链。
新零售进化路径一:线上线下融合
渠道变了,中国零售渠道发生很大的变化,有2个关键词:"社区化"和"移动化"。线下渠道因为"社区化",离消费者更近了;线上渠道因为"移动化",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有机会链接和融合,我们称之为"O2O"或"全渠道"。
百度百科对O2O的解释是线上到线下,这个定义是不贴切的。联商新零售顾问团秘书长云阳子认为:"O2O,就是线上线下融合。一个O代表线下,一个O代表线上,中间的"2"代表两个意思:链接和融合。"这是源自科技的力量,移动化能使线上与线下发生链接,才有可能融合。
O2O线上线下融合,不仅是实体零售迫切需求,也是电商企业的强需,但最关键是还是中间的那个"2":链接与融合。链接代表移动技术,融合代表企业经营,移动技术的进步推动企业经营的进化升级,甚至经营模式的变革。
链接代表移动技术,包括移动终端和APP。微信前几天推出的小程序,跨平台和无需下载,国外报道微信为超级APP,链接一切;小程序能极大的推动零售O2O的发展,可能会激活品牌商,品类专业店,社区店等零售业态蓬勃发展。
融合代表企业经营,是一种经营思维,也是具体的经营管理。我们通常会从"人、货、场"价值重构的方向进行思考,进行线上线下融合的具体实施。
1、为了实现线上线下同款同价,可能需要改变实体店加盟体系;
2、为了实现实库虚库一盘货,可能需要解决异构系统的中间件来打通库存信息;
3、为了实现任意终端可调拨发货,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
4、为了采集会员行为数据,需要把会员的帐号打通,并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分析消费行为;
5、为了让门店导购与线上导购融合一体,需要软件工具支撑,还有利益刺激,还有技能培训。还有很多,用阿里的分类方法归纳,就是"商品通"、"会员通"、"服务通"。
在实施O2O项目,除了以上业务层面,一定不能忘记新零售的整体方法论:通过商品来经营人。特别是经营人,人即资产这种理念值得推崇,合伙人、期权、阿巴米模式等等企业组织变革,在新零售进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目前真正实施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商零售企业并不多,联商中国零售研究中心整理了部分参考案例:
购物中心领域:可关注万达的飞凡,阿里的喵街。
百货商场领域:可关注大商集团的天狗网,天虹的虹领巾,阿里银泰网。
大卖场领域:可关注大润发的飞牛网。
综合超市领域:可关注阿里的盒马鲜生。
社区超市领域:可关注京东到家、淘宝到家。
便利店领域:可关注淘宝便利店。
每个零售领域的购物场景不一样,O2O实施差异很大,可以多参考阿里O2O项目:喵街、银泰网、盒马鲜生、淘宝到家、淘宝便利店。目前来看,阿里的喵街与银泰网是不成功的,值得百货与购物中心从业人员反思。
O2O线上线下融合,迈向新零售的必经之路,不仅仅是做电商,更要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进行重度优化,这是一场自我变革,需要改变自己。所有的零售商,都需要过O2O线上线下融合这道坎,躲不过的!
新零售进化路径二:零售
体验式消费
按照华创证券的新消费系列报告的说法:"我国消费者走过"以时间换取收入"的阶段,正在进入"以收入换取闲暇"的阶段,与闲暇相关的服务、娱乐、体验式消费刚刚起步。中国消费者生活方式变了,服务消费比例越来越高,商品消费比例越来越低"。
零售体验式消费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零售各业态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
购物中心业态,目前比百货业态发展的更好,也是因为消费者生活方式变了,需要更多的体验式消费,比如:餐饮、电影、游乐场等。购物中心的零售占比,有3个代表:较高的是深圳万象城67%、一般的是南京德基广场55%、较低的是广州正佳广场40%。
百货业态,基本升级进化到百货购物中心化,大部分零售占比80%以上。
超市业态,目前零售体验式消费的案例不多,盒马鲜生是比较有名的案例,生鲜超市餐饮的模式,在业内造成很大影响。
便利店业态,7-11、罗森、全家等便利店的商品也早已经进化为快消品餐饮,鲜食能占到日销的40%。
实体零售业,在新零售进化路径上,大多选择了零售体验式消费的方式。但现状是陷入困境的多,成功的极少。为什么路径选择对了,还没有迈进新零售呢?
最核心原因是大多实体零售并不重视经营人。比如:从经营角度,消费者没有数据化,商品没有数据化,如何真正把用户经营好?从员工角度,没有更好的利益分配方式,如何吸引人才?总之,记住新零售方法论:通过商品经营人。
传统零售是以企业效率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新零售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这是两种经营思维。在信息越来越透明,消费主权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传统零售已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新零售更适合未来的发展。
新零售进化路径三:零售
产业生态链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新零售,更关注人,更懂经营人。不仅是消费者,以及内部员工,还有上下游的商业合作者。
零售产业生态链,就是关注上下游的商业合作者,而且一定是平台模式。
当下最值得学习的是阿里,举两个案例。一个是淘宝个体户,一个是C2B。
关注下游商家:淘宝现在的活力,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关心个体户的生存。淘宝2011年十月围城事件之后,类目搜索流量开始倾斜小而美的个体商家,再加上免费活动报名政策和一件代发的分销系统,淘宝部分个体户一直能生存的很好,所以才有万能的淘宝,什么东西都能找的到,淘宝能就成为了购物搜索平台。
关注上游商家:C2B,阿里参谋长曾鸣首创并力推,供应厂商能个性化定制并快速提供商品。2016年1月李克强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
"融合发展的会上提到:"所谓"C2B",就是消费者提出要求,制造者据此设计消费品、装备品。这是一场真正的革命:一个企业不再是单个封闭的企业了,它通过互联网和市场紧密衔接,和消费者随时灵活沟通。这是大势所趋啊!"
阿里的案例告诉大家,新零售关注人,包括上下游的商业合作者,这是典型的生态思维:成就他人,方可成就自己。
京东与阿里,是典型的零售产业生态链,除了是零售平台,还提供仓储物流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IT技术服务,整合营销服务等。双方经过近10年的平台运营模式之争,从现阶段的结果看,阿里的联营模式比京东的自营模式更适合综合电商平台的运营。
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大型连锁商超业态,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综合零售平台,也应该为商家提供各类增值服务;大型实体零售平台也会面临着联营模式与自营模式之争,甚至是商业模式的重塑。如果不是用平台运营思维来做零售产业生态链,几乎很难成功,所以大型实体零售面临着非常大的自我变革。
方向对了,路就不怕远!
新零售发展方向,就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重塑,方法论就是通过商品经营人,进化的路径有3条:100%零售商家会实施线上线下融合的O2O,少数中大型零售商家会采用零售体验式消费,极少数大型零售商家会采用零售产业生态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没账号?一键数据猿账号
已有账号?
已有账号?
不容错过的资讯
大数据学堂
大数据企业推荐
大家都在搜拒绝访问 | www.eeff.net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eeff.net)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ef43c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2017新零售10大关键词丨年终盘点家具产业
一场仿佛能够带来历史机遇的零售变革——新零售,自发声起已经走过一个年头了。所谓的新零售元年2017,也一定会因为其承载的“新零售”开端与试错的责任使命,在零售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抹重彩。
因此,2017年的新零售注定是要被时代记录的。或对或错,或起或伏,应新零售而生的各式概念以及物种,除去其要经受时间沉淀考验的宿命,也终会因其背后的革新性价值为历史所关注。
作为行业观察者的亿欧,为此整理出了2017年新零售的十大关键词,以便业内人士参考。
1、全渠道/线上线下融合
新零售的主题是“线上线下与物流的结合”,因此线上线下融合和全渠道法则成为企业在新零售背景下的革新共识。线上电商纷纷拥抱线下市场,而线下传统企业也不断发力线上,企图抓住新零售契机,全面提升市场占比。
比如,作为线上零售巨头以及“新零售”发起者的**,布局线下的步伐从未停止。2017年2月,**与线下实体零售百联集团联姻,以及11月,其入股大润发等等无不说明**线上线下趋同运行的决心与野心。
除此之外,服装零售以及母婴零售企业等也都在加码全渠道经营。比如母婴零售企业孩子王推出线下智慧门店,母婴线上零售平台蜜芽推出线下蜜芽乐园,传统线下母婴零售平台好孩子推出线上新零售渠道“妈妈好”等等。
不置可否,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运营成为了新零售时代企业创新变革的首选打法。
2、重构人货场
人、货、场是零售行业中永恒的概念,不管技术与商业模式如何变革,零售的基本要素离不开“人货场”这三个字。而“新零售”的重要标志,以“人货场”中所有商业元素的重构为核心代表。
以前传统的商业主要是货、场、人的顺序,先有商品,之后有了商品交易的场所,再去连接人。在新零售背景下,用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的时代,需要去重构人货场的逻辑,即趋向于人、货、场的顺序。
所谓的“人、货、场”逻辑顺序表达的是:市场不再盲目地生产商品,而是先借助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统计用户的消费需求、消费特征,利用这些数据设计产品的样式、特征、形式投入生产,根据市场动向推出产品。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场”,场景体验在新零售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新零售背景下的场,是要给消费者构建虚拟场景,拉近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从而帮助消费者完成全新的直观消费体验。
供应链是指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各相关者的连接或业务的衔接。“新零售”旨在提升用户体验和提高效率的功能实现关键在于背后供应链体系的支撑。因此,新零售时代下的争夺战,决定核心在于企业的供应链能力。
在传统零售中,供应链主要还是局限在供应链的后端,即采购、生产、物流等职能,和消费者、销售渠道的协同整合严重不足,这让供应链的反应总是很滞后。
而新零售时代下的供应链各个环节必须高度协同,共同服务消费者,强调的是“全位一体”,供应链成为了“供应链+营销+大数据”。
根据普华永道所编著的《CEO观点2017:中国零售业转型之旅》显示:中国CEO表示高缺货率和订单交付过程的低效服务是他们目前面临的两大问题。而**对于新零售库存的解读是朝着“企业库存降到零”的方向转变,这给供应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也要求供应链朝着“精准”服务方向前行。
比如新零售最典型的案例——**鲜生。在其运营中对商品广泛使用了电子标签,将线上线下数据同步,如SKU同步、库存同步、价格同步、促销同步;实现线上下单,线下有货,后台统一促销和价格,这些都为新型供应链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4、转型升级
新零售下,人和商品之间的连接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技术和移动智能的突破,使整体的零售行业运转效率大幅提升。而传统实体业为了迎合新零售下消费者的新的需求轨迹,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转型升级。
特步副总裁肖利华曾表示,“新零售时代是以消费者为核心(大数据支持的精准极致体验)、智慧品牌引领、快速柔性供应链为支撑、线上线下全网全渠道融合、高效运营的全新时代”。
而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10月30日通过的《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里,明确表示要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加快转型升级。
贯彻党的***精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合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这对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5、无人零售
2017年7月,**在其**造物节上发布了淘咖啡,由此引爆了无人零售的概念。随后无人零售的各种样态成为了资本争相追逐的风口,凭借着大数据与新技术的运用被誉为一种新商业模式。
无人零售按照形态主要分为无人便利店,无人值守货架和自助贩售机。与传统零售相区别,无人零售的典型特点是通过自动服务或自主结算,减少零售对人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消费者的时间成本,提升购物体验。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9月末,已经有至少16家无人货架获得投资,最高达到3.3亿元,融资总额超过25亿元。
此外,9月21日,***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无人值守商店是商贸流通领域从需求侧的角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尝试,能更好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韩彦表示,新零售行业从年初开始发酵,从无人售货柜到办公室架子,从无人便利店到便利店即时消费圈。
各路玩家已经在不同格局上拉开差距。“新零售布局将是一盘大棋,拼到最后靠的还是基本功,不论是团队的执行力、对供应链的把控,还是基于消费者洞察的商品研发或是围绕位置和流量的争夺等等,都会是最终致胜的根本。”
6、精选模式
日,小米发布了小米严选商城app,名为“米家有品”。与此对标的网易严选,也在2017年新零售背景下凭借“好的生活,没那么贵”的理念成为除京东**之外的电商新选择。
在网易严选成为市场的一匹黑马之后,2017年中国网购市场迎来了“精选”热潮,电商纷纷开始向“品质”发力。
亿欧的“***后,这就是你想遇见的新零售机遇,对不对?”这篇文章专门对精选企业进行了盘点,并解释了精选模式能够成为零售行业新机遇的大致背景。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精选模式电商的出现,满足了愿意为高品质生活支付一定溢价的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总体来说,还算相对小众。
这种“精选模式”的电商首先会成为中国新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主流,而随着“精选模式”电商品类扩充,会逐渐向普通消费者渗透,吸引更多新消费者和新消费者需求的进入。”
7、社区便利店
除了无人零售之外,社区便利店也成为新零售时代行业探讨的热词。2017年尤以7-11便利店的提及频率为例,社区便利店在新零售背景下的价值又一次被行业重塑。
爱便利创始人范永刚在参加由亿欧主办,猩便利、EasyGo协办的“新零售智能未来”峰会时曾表示社区新零售,是流量入口的新势力。
拿两个头部市场北京和上海来比,上海便利店的发展比较发达,接近1万家。但是北京才仅仅2千家,所以北京的机会相比上海还有5倍、10倍的发展空间。
而2017年10月,绿城、鲜生活、易果8400万美元全资收购好邻居,以探索社区便利店新模式就是社区便利店在新零售背景下变革发展的缩影。
8、“消费降级”
新零售的原始动力是消费升级,而新零售又直接满足了消费降级的核心需求——去除品牌溢价之后的品质保证。
母婴电商蜜芽创始人刘楠在一次长江商学院的分享会上发表言论称,在某些特定领域,消费不是在升级,反而在“降级”。
“消费降级不是消费升级的对立面,而是在消费升级达到一定程度后降级,因为我们对价格有了更高的要求。”刘楠表示,降级不是指商品和服务的品质,而是指价格的合理性。
而亿欧在“喊了这么久消费升级,有没有想过消费降级的风口正在来临?”这篇文章中提到,我们处在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并存的时代,背后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对于其可支配收入的再分配。在可支配收入固定的情况下,如果发生消费升级,那么必然伴随着消费降级。
9、渠道下沉
据“中金点睛”2017年研报表示,受益于人口回流与消费水平提升,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力与市场规模正快速崛起,率先渠道下沉抢占三四五线城市的零售企业面临成长机遇,此外拥有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的门店网点,也有助于零售商的渠道价值与入口价值重估。
2017年8月,**巴巴在杭州举行了零售通发布会,在发布会上,零售通提出了六大战略,即小店提供丰富有竞争力的优质商品;
建立兼容高效的三级仓配体系;打造专业社会化零售铁军;区域渠道行业全面拓展;面向小店服务的全面升级;携手优质小店拥抱新零售——**小店。
**巴巴集团副总裁、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林小海宣布,今年零售通将接入50万家门店,打造1万家**小店。零售通的目标是二至六线城市,下沉到西部县级市场。
无独有偶,9月份京东超市宣布,将加快在全国三四线城市的布局,大力推行“京东超市百城行”活动,为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带动品质消费升级。
而刘强东此前宣布,未来5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发展成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欲以“渠道下沉”之法来解决用户量增长放缓之困,难度较大,由于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接受程度与一线城市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情况。
10、全社会大协同
2017年的“***”,是各电商平台新零售布局实践的一场大考。“新零售”提出的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打通线上线下商品、支付、物流、会员等商业生态体系的构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今年的***,在新零售背景下,除了不断刷新的商业数字之外,其背后金融、物流等全社会高度参与的商业大协同才是关注重点。技术、商业、数据、智能化在“***”这天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场全民参与的商业大集结中,物流、支付等商业全链路的通畅成为新零售改革的根本所在。
在“***”的刺激下,国内所有物流企业、金融机构都在全力以赴,从机器人分仓到智能化分拣,再到金融机构的无缝数据处理,种种高精度的商业协同紧密进行,不断推动国内商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巴巴董事局主席**表示,“新零售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人、货、仓、配的结合。未来60%、70%、80%的零售应该是新零售,传统零售不通过技术、数据和供给侧的重新改革,我觉得没有前途。”
总归而言,伴随着“新零售”的语境,2017年诞生了多种复合集约型的零售组织新形态,零售活动的多方参与主体也逐渐回归本位,“新零售”概念也因此逐渐被业界认可,成为零售行业变革发展的驱动催化剂。
家具产业(jiajucy)
本平台转载并注明其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立场,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方取得联系。
家具产业每天为您及时分享家具行业有效资讯、服务一路随行,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家具产业合作QQ:
【友情推荐 &奥尼娜家具】
官方微信号:奥尼娜(aoninajj)
点评扫一扫发现更多美食攻略申请入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烟实体店进货渠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