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混改概念股一览表票有哪些值得投资国企混改概念股一览表票龙头

混改+军工龙头股,砸锅卖铁买入此军工妖股,后期必将暴涨
混改+军工龙头股,砸锅卖铁买入此军工妖股,后期必将暴涨
很快就要春节了,近期的股市行情也让大家很失望,不少都放弃操作股票了。感觉比较迷茫,不知道如果才能把握住热点板块抓住牛股。今天我就和大家分析一下当下的热点板块,希望对在股市迷茫的朋友有点帮助。
最近IPO提速明显,不少高估值创业板面临冲击。在存量资金博弈、板块轮动较快背景下,龙头混改概念股出现分化很正常。不过,国企改革概念在2017年有较大进展,未来混改概念作为国企改革最主要主题,那么相关个股波段性机会自然少不了。同样元旦以来多个省级城市的“两会”皆以国企改革为讨论重点,“混改”更是重要突破口。由此可见“混改”的操作机会还是很大。
国企改革概念在资本市场也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小浪潮,先是以供给侧改革为主导的煤炭和钢铁行业在2016年纷纷表现,而后则是以联通、石化和军工为首的混改概念接力上涨,但受改革进程和资本市场大环境限制,这些概念性的机会往往只是一个短暂的阶段性行情,且分布行业较多,把握起来很难,要想做到提前布局必须要对国企改革有个全面的认识。
从改革的方向上来看其实主要分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供给侧改革、整合兼并重组三个方面,而混合所有制改革又被定义为改革的关键突破口,自然会率先成为2017年风口前端的行业,近期军工板块所以表现出众就是因为军工板块涉及混改概念最为集中。回到操作上其实只要我们清楚每个改革方向涉及的板块,在这些板块中找到那些主要涉及的个股,行情把握起来就不是很难了。
每个阶段的改革都会有侧重点,当前是混改革先行的阶段,所以混改革将会是短期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军工又是混改革的领军行业,自然关注度会更高,捋顺逻辑关系之后自然就能找到领涨行业板块和个股,同理对于供给侧改革和央企整合浪潮再度来袭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用推到领涨行业和个股。
关注整个国企改革板块动向,特别是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军工5大行业和10家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试点概念。
具体到微观个股的操作来说,在基本面分析上要选择业绩好的标的进行观察,从技术上来讲不能追涨杀跌,寻找量价关系合理的个股进行操作。然而并非所有个股都能进行操作,只有符合黄金买点的个股才有可能短线获利。自己把握不好的朋友可以扫我交流学习。最后祝大家2017都能有个好的收益。推荐内容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ARTICLES谈股论金|廖英强博客|股市聊聊吧|第一财经|谈股论金|廖英强
当前位置: >>
981&人参与&&日 09:10&&分类 : 概念股&&
远方财经10月31日讯:据远方财经了解,第三批国企混改试点即将开启,那么,国企混改利好哪些上市公司呢?第三批混改受益股有哪些?下面,远方财经就来为大家盘点下2017最新混改解析,仅供投资者参考!  中国核建(601611):业绩稳健增长,工业及民用工程业务增长较快,期待混改进一步推进  事项:公司发布2017 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2.16 亿元,同比增加7.04%。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0 亿元,同比增加1.40%,扣非后同比减少2.0%。前三季度实现EPS0.19 元。  前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Q3 归母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公司 实现营业收入292.16 亿元(同比+7.04%),相当于公司2016年全年营收414.05 亿元的70.56%。分季度看,公司2017Q1、Q2、Q3单季分别实现营收80.08 亿元(同比+4.92%)、108.45 亿元(同比+3.97%)、103.63 亿元(同比+12.26%),Q3 营收同比增速较Q1、Q2加快,我们判断或与期内公司在建项目收入确认增加有关。净利润方面,公司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0 亿元(同比+1.40%),相当于公司2016 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99 亿元的63.83%。分季度看,公司2017Q1、Q2、Q3 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21.65%)、1.84 亿元(同比+1.51%)、2.16 亿元(同比-6.61%),自Q2 起归母净利润增速趋缓,Q3 同比出现下滑。  毛利率及期间费用率均有所提升,资产减值减少,经营性现金流较去年同期净流出大幅增加:公司三季报综合毛利率达到9.48%,较去年同期(9.15%)提升0.33 个pct,较2017 年中报(8.93%)及一季报(8.39%)均有所提升。期间费用方面,公司三季报期间费用率为6.81%,较去年同期(5.57%)提升1.24 个pct,主要为销售费用同比增加0.32亿元(+159.98%,因贸易业务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同比增加3.32 亿元(+29.41%,因研发费用支出增长所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06 亿元(+28.42%,因在建项目投入所需增加融资规模及市场资金成本上升所致)。净利率及ROE 方面,公司三季报销售净利率为2.10%,较去年同期(2.14%)基本持平,但较2017 年中报(1.99%)及一季报(1.85%)均有所提升;ROE(加权)为5.49%,同比降低了1.64 个pct。资产减值方面,公司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0.26 亿元较去年同期0.62 亿元大幅减少0.36 亿元(-58.56%),主要为款项收回坏账准备转回所致。现金流方面,2017 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32亿元,较去年同期流出大幅增加13.09 亿元(-250.35%,去年同期-5.23亿元),主要为付现增加所致。  前三季度新签合同额稳健增长,工业与民用工程业务增长较快:根据公司公告,2017 年1-9 月新签合同548.8 亿元,同比增长15.5%;分业务来看,新签军工工程57.6 亿元(占比10.5%),比上年同期增长201.9%;核电工程67.9 亿元(占比12.4%),比上年同期减少42.5%;工业与民用工程423.3 亿元(占比77.1%),比上年同期增长25.3%。分季度来看,Q1 新签合同89.3 亿元,Q2 新签合同274.2 亿元,Q3 新签合同185.3 亿元,Q2、Q3 新签合同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公司承建了云南省昆明空港经济区航空物流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黔南州科技园一期、都匀新闻发布中心及都匀经济开发区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长春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 项目、慈溪市观海卫新城基础设施建设PPP 项目、缅甸仰光GOLDEN CITY 综合体项目等大型工业与民用工程总承包项目、PPP项目等,2017 年中报数据显示工业与民用工程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7.8%,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业务。公司军工工程、核电工程和工业与民用工程已形成互相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发展格局。  核电及军工工程建设领域领军企业,有望受益于混改进一步推进:根据公司公告显示,公司是我国国防军工工程重要承包商之一,是我国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专业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30 余年来不间断从事核电工程建设的企业,一直是核电工程建设领军企业,代表了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公司承建了我国全部在役核电机组的核岛工程,在行业内长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未来随着新沿海核电项目建设的有望重启、内陆核电研究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的逐步就绪以及我国自主核电技术的&走出去&,公司有望持续发挥核电工程建设主力军的作用。此外,公司作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6 家中央企业试点单位之一,截止到目前已公布中核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中核新能源&)等两批共5 家试点子企业,在实施产权混合、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工作。公司3 月公告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我们认为公司后续有望受益于混改的进一步推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7 年-2019 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7.8%、9.0%、9.8%,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3%、11.0%、12.0%,对应EPS分别为0.34、0.37、0.42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 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13 元,相当于2017 年38 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波动风险,项目履约不达预期风险,核电及国防军工工程推进不达预期风险,PPP 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回款风险等
(责任编辑:远方财经)
  中国船舶(600150):船舶龙头,受益全球航运复苏、央企混改  控股股东&&中船集团: 以军工为核心,船舶 3 大指标居中国第 1、世界第 2控股股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船集团,南船)为中央直属特大型国有企业。中船集团以军工为核心, 贯穿船舶造修等 6 大板块。 中船集团造船量 3 大指标新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船舶完工量稳居全国第 1、世界第 2。  中国船舶: 中船集团核心上市公司, 民船制造业龙头,全产业链布局  中国船舶是中船集团核心上市公司,整合了中船集团旗下大型造船、修船、海洋工程、动力及机电设备等业务板块,具有完整的船舶行业产业链。  全球船舶行业: 已低迷 10 年; 全球航运复苏大周期临近  1) BDI 指数上行,航运复苏有望传导至下游船舶行业: BDI 指数从 2016 年最低点 290 点已上涨至 1200 点左右,上涨幅度超 3 倍。  2) 全球经济逐步回暖,新船订单量大幅上涨: 2017 年上半年,全球承接新船订单 245 艘,约合 2379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34.6%。  中国船舶:全产业链覆盖, 业绩弹性大, 业绩增速拐点有望到来  1) 外高桥造船: 造船行业龙头,完工总量常年居国内船厂之首; 中船澄西:国内修船行业龙头; 沪东重机: 国内船舶动力装备龙头  2) 公司年报披露 2017 年计划完成营收 163.44 亿元。我们判断在行业复苏的背景下,公司业绩有望大幅超预期。  3) 业绩弹性大, 下半年业绩有向好趋势: 考虑到 2016 年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达 37.56 亿元, 2017 年有望大幅降低,公司 2017 年全年业绩弹性较大。  中船集团为央企混改首批 6 家试点之一,关注混改进程  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中船集团位列其中。 中船集团混改原则:优先选择在纯民品、竞争性强的业务领域进行积极混改; 持续做好资产证券化工作,把握好时机和节奏、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优先支持人力资本和技术要素占比较高的相关单位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 按&十三五&规划,中船集团将以改革为动力,以资本为手段,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2) 中船集团江南造船(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等优质资产尚未上市;  3) 关注之前南北船主要领导互换。  公司为造船龙头,受益于航运复苏。 我们判断公司今明年订单有望超预期。预计公司今年将扭亏为盈,
年 EPS 为 0.17、 0.53、 0.74 元,对应 PE 为 149x、 48x、 34x,目标价 32 元,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手持订单持续下滑的风险; 在手订单增加的风险;船舶市场、海工市场复苏乏力的风险;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的风险;财务成本大幅上涨的风险。
(责任编辑:远方财经)
  鲁北化工(600727):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落地,新能源产业合作持续推进  事件:  据鲁北集团官网报道, 9 月 6 日, 鲁北集团、聚泽资产新能源产业基金合作签约仪式隆重举行。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与聚泽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新能源产业基金对无棣金海湾锂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用于年产能 2 万吨碳酸锂的建设和发展。  投资要点:  碳酸锂项目落地, 迈出锂电池新材料坚实一步。 本次鲁北集团与聚泽资产管理能源产业基金规模 2.6 亿元, 其中劣后级资金 0.6 亿元,由双方共同认购,优先级资金 2 亿元,由聚泽资产负责募集,存续期为 3 年。基金由聚泽资产进行管理,所建项目由鲁北集团负责运营。 该项目总投资 2.6 亿元, 设计年产 20000 吨碳酸锂新材料,其中主产品为电池级碳酸锂年产 16000 吨、单水氢氧化锂 4000 吨(其中 1386 吨用于生产高纯碳酸锂)、高纯碳酸锂 1000 吨,副产品主要为元明粉及钙渣。钙渣可用于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能够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项目总投资收益率 30.75%,项目投资利润率 29.58%,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25.71%,所得税后项目投资回收期 4.78 年。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建设鲁北锂电池新材料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能源产业合作持续推进, 国企改革呼之欲出。 年初鲁北化工与锦江集团、恒杰实业及杭州金投发起设立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金,该基金总额 10.01 亿元,主要投向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煤焦油加氢项目、电子特气项目。 产业基金的成立和后期运作将进一步加快公司产融结合的步伐,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布局日渐清晰。 2016 年 7 月 15 日, 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形式引进战投锦江集团, 其持有鲁北集团 44.5%股份。 锦江集团在参股鲁北集团后, 已经实质性参与鲁北集团部分经营管理工作, 包括进行一系列的国企改革措施。  新旧动能转换,跨入企业发展快车道。 公司传统主业总体经营形势向好,上半年营收 2.63 亿元,同比增长 4.75%;归母净利润 2686.71万元, 同比增长 108.86%。随着环保督查的持续推进,部分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快速回暖。公司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及系统化技术改造,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增长明显。 与此同时,公司在新能源和技术创新领域的拓展不断取得阶段性突破, 此次 2 万吨碳酸锂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加速公司在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拓展的步伐。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 不考虑公司新业务拓展和国企改革的贡献,预计公司
年 EPS 分别是 0.13 元、 0.15元、 0.18 元。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布局以及传统主业各主要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改善, 销售价格稳中有升。 维持& 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进展不达预期; 下游产品回暖不及预期; 公司国企改革推进的不确定性影响。
(责任编辑:远方财经)
  中国联通(600050):三季报业绩提升明显,看好混改红利稳步兑现  事件:公司发布2017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58亿元,同比下降0.6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168%;业绩与前期预告一致,符合预期。  经营状况持续向好,创新业务模式推动规模效益发展  公司前三季度主营业务(移动+固网)收入1879 亿元,同比增长4.1% , 增幅较上半年的3.2%持续提升。公司全面推广2I2C、2B2C 等创新业务模式,以低增量成本促进公司业务规模效益发展,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1%。网络运行及支撑成本同比上升3.2%,主要由于网络规模同比扩大带来铁塔相关费用增长。公司深化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人工成本同比上升13%。销售通信产品成本同比下降36%,主要由于通信产品销售同比大幅下降。财务费用同比上升16%,主要由于带息债务增加以及市场利率上升。EBITDA 同比上升6%,增幅较今年上半年的5.5%持续提升。  移动业务发展提速,固网业务收入保持平稳  公司转型移动业务发展模式,移动业务发展提速,前三季度移动出账用户净增1.3 亿户,达到2.77 亿户,ARPU 值有所提升;其中4G 用户净增5573 万户,达到1.6 亿户;移动业务收入1170 亿元,同比增长6.7%, 增幅较上半年的5.2%持续提升。面对异常激烈的宽带竞争,公司以视频引领高带宽内容及应用产品,优化端到端的客户服务,促进用户消费升级及融合发展,固网宽带用户达到7741 万户,比去年底净增217 万户,ARPU 值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固网收入696 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混改持续推进,看好混改红利稳步兑现  公司混改方案获正式批文,引入战略投资者将与公司多层面创新合作, 形成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在零售体系、渠道触点、内容聚合、家庭互联网、支付金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CDN、产业互联网、支付金融领域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董事会实现了股权多元化,有望迎来更加市场化的决策。股权激励将激发员工积极性,全面提升公司的活力。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9.96元  维持公司17-19 年EPS(完全摊薄)分别为0.06 元、0.09 元和0.13 元,混改持续推进,公司有望通过业务转型+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推动业绩持续成长,维持目标价9.96 元,&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体制改革进度不达预期,创新业务拓展不达预期
(责任编辑:远方财经)
  东方航空(600115):国际线承压,受益汇兑收益盈利改善  事件:东方航空公布2017 年三季报,1-9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5.05亿元,同比增长2.78%,归母净利79.15 亿元,同比增长18.24%,对应EPS 为0.5471 元,同比增长11.02%。其中第三季度营收294.85 亿元,同比增长1.41%,归母净利35.68 亿元,同比增长3.09%。  国内航线供需向好,国际航线持续承压。17 年1-9 月东航整体RPK/ASK增速分别为9.1%、9.5%,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3pct、4.2pct,由于需求增速略低于供给增速,整体客座率同比下滑0.3pct 至81.4%。  国内航线:1-9 月国内航线RPK/ASK 增速分别为9.6%、8.5%,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4pct、2.2pct,,客座率提升0.78pct 至83.17%,国内航线供需向好。国际航线:需求疲弱,运力增速放缓,1-9 月RPK/ASK增速分别为8.3%,11.6%,较去年同期增速下降23.4pct、19.8pct,客座率同比下滑2.39pct 至78.4%。  收入增速放缓,成本增速逐季度改善。17 年Q3公司营收增速为1.41%,较上半年3.64%的营收增速放缓。2017 年Q1、Q2、Q3 航油出厂价分别同比+55%、31%、9%, 而公司各季度营业成本分别同比+15.95%、10.05%、4.01%,燃油对航空公司的营业成本影响较大,油价同比增幅逐季度减小,因此对成本的影响也逐季度改善。  费用控制良好,主业盈利能力改善。17 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升值4.5%,公司录得汇兑收益12.98 亿元(Q3 汇兑收益6.24 亿元),公司财务、销售、管理费用分别同比-72.2%、+1.80%、1.24%。17Q3 公司净利润同比+3.09%,低于上半年34.46%的净利增速,主要是由于上半年东航物流股权转让大幅增厚利润,17 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净利同比-9.6%,而上半年扣非归母同比下滑21.7%,表明公司主业盈利能力改善。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未来供需结构持续改善,预计公司 17-19 年 EPS 为 0.50 元、0.51 元、0.56 元,对应 PE为 14x、13x、1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航空需求下降;油价大幅上涨;突发疾病与安全事故。
(责任编辑:远方财经)
  中国石油(601857):油价复苏、天然气需求增加,公司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  结论与建议:  公司发布17年半年报,1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759.1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6.76亿元,同比增长近24倍,实现每股收益EPS为0.07元。17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23.5亿元,同比增长24.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9.75亿元,同比下滑51.27%,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84.37亿元,同比增长106.08%。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际油价逐步反弹,期内平均油价同比大幅上升,目前原油价格相对平稳,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给予 &买入&  评级。  国际油价反弹上涨,勘探与生产板块扭亏为盈:2017 年上半年,北海布伦特原油和WTI 原油现货平均价格分别为51.77 美元/桶和49.94 美元/桶,同比增长30.0%和26.0%。集团平均实现原油价格为49.68 美元/桶,较去年同期33.09 美元/桶增长50.1%。同时,集团原油产量435.8 百万桶,比上年同期下降7.4%;可销售天然气产量1,738.7 十亿立方英尺,比上年同期增长4.4%;油气当量产量725.7 百万桶,比上年同期下降3.0%。受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和国内天然气产量增加影响,2017 年上半年,勘探与生产板块经营利润69.16 亿元,较去年同期-24.19 亿元增利93.3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三项费用率同比下滑,增厚公司净利润:公司17 年上半年三项费用共计775.13 亿元,同比减少4.85%,三项费用率同比减少6.23 百分点至15.89%。公司在员工费用上不断完善功效挂钩机制,严控用工总量,加强人工成本控制,同时在销售、一般性和管理费用上公司积极实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公司17 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1.92 百分点至6.18%,管理费用率同比减少3.57 百分点至7.39%,财务费用率同比减少0.73 百分点至2.32%。财务费用上,公司上半年外汇损失7.24 亿元,而去年同期外汇收益5.37 亿元,外汇损失致财务费用率下滑减缓。  国内天然气需求增加,天然气齐带动天然气与管道板块业绩增长:2017 年上半年,国内天然气市场需求实现较快增长,增速再次回升至两位数;国内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天然气进口量大幅增加。据国家发改委资料显示,2017 年上半年,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146 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5.2%;国内天然气产量743 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天然气进口量419 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7.9%。公司17年上半年天然气销售量为983.32 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4.0%,同时,国内油气改革持续推进,推动大型油气企业的油气管网业务独立,公司管输效益增加,2017 年上半年天然气与管道板块营业收入1,426.49 亿元,较去年同期1,223.36 亿元增长16.6%。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19 年实现净利润368.59/501.65/600.24 亿元,yoy+366.57%/+36.10%/+19.65%,折合EPS为0.20/0.27/0.33 元,目前A 股股价对应的PE 为40X/29X/25X,对应的PB 为1.24/1.22/1.20。目前H 股股价对应的PE 为25X/18X/15X,对应的PB 为0.77/0.76/0.75。目前国际油价在反弹后窄幅振荡,公司业绩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国际油价大跌;2、国内天然气需求不及预期
(责任编辑:远方财经)
  北方国际(000065):毛利率有所提升,三季报业绩超预期  前三季度业绩超预期。 2017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67.25 亿元,归母净利润 3.4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2.57%、 54.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121.17%。其中,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7.4 亿元,同比减少 9.47%;实现归母净利润 1.50 亿元,同比高增 115.5%。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高增系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以及收回较多前期应收账款,冲回资产减值损失所致,表明公司业务推进持续向好。  毛利率有所提升,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公司 2017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13.14%,同比增长 3.45%。公司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6.91%, 同比增长 5.61%, 其中销售费用率 4.13%,同比增长 2.49个百分点,主要系职工薪酬及新市场开发费等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率 1.64%,同比下降 0.26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 0.88%,同比提升2.88 个百分点,主要是公司本期因美元汇率波动产生汇兑损失所致。 2017 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净额 13.2 亿,较去年同期多流入 12.2 亿,主要因为公司国际工程项目收到上年度项目回款较多。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1717.6 万元,同比减少 116.2%,主要原因是项目回款较多,应收账款减少。  在手订单充裕。 2017 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 20.37 亿美元,其中 Q2 新签合同约 13 亿美元,环比增长 76%。截至 2017 年 6 月末,公司累计已签约未完工项目合同 121.87 亿美元,大约是 2016 年收入的 9.4 倍,其中已生效正在执行的合同总额为 51.40 亿美元,约为 2016 年收入的 4 倍,已签约但尚未生效的合同总额为 70.47 亿美元。公司在手订单充裕,未来业绩增长有保障。  受益于集团支持,民品业务值得期待。 公司于 2016 年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将母公司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的优质民品国际化经营业务注入上市公司。收购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从原有的国际工程承包及房地产扩展至重型装备出口贸易、物流服务、物流自动化设备系统集成服务、光伏产品贸易及工程服务、金属包装容器的生产和销售等,进一步强化公司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公司为北方公司旗下唯一上市平台,北方公司&十三五&已明确提高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战略,公司将持续受益于中国北方公司的支持。  上调至&推荐&评级。 公司 2017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有所提升, 净利润显着增长, 业绩超预期。公司上半年新签合同高增长,在手订单充裕, 未来业绩增长有保障,公司民品业务后续发展值得期待,且公司为中国北方公司旗下唯一上市平台,将持续受益于母公司的支持。预计公司 17/18 年归母净利润为 6 和 7.5 亿元, EPS 为 1.17和 1.46 元,对应 PE 为 21.1 和 16.9 倍, 上调至&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海外业务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责任编辑:远方财经)
  华锦股份(000059):业绩稳定增长 将受益行业盈利持续  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 2017 年第三季度业绩情况,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0.08 亿元,同比增长6.09%;归母净利润为 4.01 亿元,同比增长 49.26%;公司每股收益为 0.2505 元/股,同比增长49.28%,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产品价差仍处于历史高位,公司弹性有望凸显。 公司已形成 800 万吨/年炼油(本部 600 万吨+北方沥青 200 万吨)、 63 万吨/年乙烯的炼化一体化能力,是上市公司中炼油和乙烯产能与当前市值比对应弹性最大的标的。 目前柴油产品价格上涨, 17 年市场均价为 5628 元/吨,较 16 年全年均价上涨 17%; 目前国内石脑油裂解制乙烯工艺价差为 190 美元/吨, 乙烯与石脑油价差高达 763 美元/吨,两者均远高于历史水平。  营收稳定增长,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公司营业收入较二季度小幅增长, 经营性现金流较年初扭亏,环比大幅增长, 但营业总成本增长显着, 主要受管理费用与坏账准备计提大幅提升影响;公司营业外支出较去年同期增长 625%, 主要由于&三供一业&移交费用支出影响;公司所得税费用为 0.46 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 241%。  石化景气持续, 公司有望受益柴油、 乙烯改善。 当前油价背景下,炼油和乙烯盈利良好。由于柴油重卡销量增长,以及基建启动, 今年 1-8 月国内柴油消费量同比增长 0.8%, 扭转过去负增长的局面。 未来新国标对柴油品质要求的提高, 能够对柴油价格形成有效支撑。在低油价下,石脑油路线乙烯竞争力凸显,同时我们预计未来美国石化项目大概率延期。在主要下游聚乙烯、苯乙烯等需求带动下,石化景气良好。  盈利预测及估值: 我们认为目前公司柴油及化工品具有价格支撑,下半年公司仍将受益行业景气,我们维持公司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2 元、 1.33 元、 1.43 元,公司当前 PE 为9X,17-19 年行业 PE 分别为 13X、11X、10X,公司价值被低估,我们给予公司 17 年行业 PE13X,得到目标价为 15.6 元,维持 &买入&评级
(责任编辑:远方财经)
来源:(微信/QQ号:),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本文链接:
本文标签:&&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远方财经(C)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方国企混改概念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