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为什么不自己做intel 电脑棒

Intel移动芯片为何没有承接PC芯片的风光
从&2013&年起,Intel&就在移动领域频频发力,在智能手机领域,先后和联想华硕合作,推出产品。在平板领域,更是砸钱低于成本给中国的各路山寨厂商,希望拿到&4000&万的出货量。但是事与愿违,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平板,Intel&都不得志,原因何在呢?一、X86&的难题其实&Intel&对于手机领域并不陌生,早在&iPhone&出现以前,Intel&的&PXA&系列处理器一直是市面上性能最好,速度最快的移动处理器,在&ARM9&的时代,做出来&ARM11&的性能。在很多很多年以后,中兴曾经红极一时的&U880&使用的还是&PXA&的核心。Intel&不够走运,在&2006&年卖出了移动部门,苹果在&2007&年就发布了&iPhone,掀起了移动互联网革命。而等到&Intel&明白过来要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在&PC&上,Intel&与微软组成联盟,X86&处理器和&Windows&系统软硬结合,建立起坚固的堡垒。而在移动领域,ARM&和&IOS、安卓已经建立起来另外一个堡垒,Intel&的地位从防守转为进攻。Intel&要进军移动领域,首先要解决&X86&和安卓兼容性的问题。为此,Intel&花了两年多。而当&Intel&终于可以运行绝大部分安卓应用无障碍的时候,ARM&已经用这两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Intel&悲哀的发现,虽然自己开发的新核心性能优秀,但是面对&ARM&阵容确没有压倒性的性能优势。而且这两年智能手机的性能已经过剩了,即使&Intel&的芯片性能有些许优势,用户也体验不出来。而另外一方面,Intel&为了&X86&的兼容性消耗了大量的晶体管,在功耗发热方面也不占优势。为了&X86&指令集,Intel&事倍功半。二、基带的融合问题对智能手机来说,基带处理器是核心,应用处理器是附加。所以,这几年高通、MTK&高歌猛进,TI&和&Nvidia&步履维艰。而&Intel&以前同样是没有基带处理器,这样&Intel&无法进入到智能手机领域,于是&Intel&收购了英飞凌,拿到了基带技术。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通讯芯片的融合难度远远超过了&Intel&的想象。2010&年收购了英飞凌,到了&2014&年还没有融合基带和应用处理器的&SOC&做出来。没有集成&SOC,厂商开发难度就高,产品质量稳定就难,Intel&的竞争力就差。而到了&2014&年,市面上已经不止高通一个竞争对手,MTK&已经能做出性能一流的芯片,海思、三星也都解决了自己基带的问题。Intel&缓慢的基带融合进度让它在智能失去了竞争力。三、廉价方案之痛传统上,Intel&只是一个芯片制造厂商,虽然在&PC&时代,Intel&也生产做工精良的主板。但是&Intel&从来没有做过廉价的成本控制型方案。这让&Intel&在平板市场也碰了壁。在山寨平板市场上,虽然&Intel&已经把处理器价格压得低于成本,但是没有廉价方案,平板的价格就是下不来。Intel&后来与瑞芯微合作就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四、Intel&的选择问题其实,Intel&不是实力问题,而是选择问题。Intel&目前还有强大的&CPU&设计能力,有世界顶尖的制造工艺。如果&Intel&去设计制造&ARM&处理器,苹果都未必是对手。是应该在移动领域坚持&X86,还是屈服于形势使用&ARM&指令集呢?此外,Intel&习惯于&PC&和服务器市场的高利润,到了移动市场要做低价竞争,降低利润率。甚至有可能拉低自己&PC&和服务器市场高利润,Intel&会为了移动市场的份额降低利润率吗?Intel&要解决移动领域的困境,首先要做出选择。‍
阅读本文后您有什么感想? 已有
人给出评价!
14-09-2614-09-1913-11-0513-09-2012-05-2812-01-1111-08-3011-05-19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会显示出来
Copyright &
PC6下载(www.pc6.com).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湘ICP备号&主题:为什么同个价位下,AMD的性能比intel要强大一倍,但大家还是买intel?
泡网分: 0.3
帖子: 2577
注册: 2009年01月
FX8300八核盒装在淘宝的价格只要700多元.
而i3 4150盒装的价格也要700多元,
性能相差非常大.
FX8300比i5的很多型号也要强大.只是功耗稍微大些.
为什么同个价位下,AMD的性能比intel要强大一倍,但大家还是买intel?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3846&&回帖:226 &&
泡网分: 4.323
帖子: 3673
注册: 2011年11月
cpu本来就已经性能过剩了,强点弱点有什么关系。。。不如买个心理上觉得稳定点的。
泡网分: 35.588
帖子: 5800
注册: 2001年11月
amd确实容易出莫名奇妙的问题,就像楼下有泡菜说的,主板质量整体不行。
泡网分: 25.764
帖子: 16962
注册: 2005年10月
核心价值观 发表于
转一位无忌大神(忘记ID了,见谅)的总结!
不需要管升级目的,无忌自有四大标准答案,供楼主参考
性能过剩党:现在电脑性能已经远远...看来我是硬盘党了,其实是硬盘是整个系统的瓶颈。
本帖由 iPad Mini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3.071
主题: 1225
帖子: 6426
注册: 2008年02月
解4K对CPU要求很高,很多美片已经4K了
泡网分: 0.793
注册: 2014年10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13.438
帖子: 4446
注册: 2010年03月
这几年intel的CPU 真保值!!!!!
泡网分: 0.331
注册: 2009年12月
以前精打细算的朋友一直用的amd,现在也改intel了,问其原因,答,改英特尔没那么多莫名其妙的问题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251
注册: 2014年07月
鍥犵壒灏旂殑鍝佺墝鏁堝簲
泡网分: 23.127
帖子: 9583
注册: 2008年06月
我觉得是旗舰效应。
由于大众有一些高端车,导致一些人开着桑塔纳和捷达也觉得自己的车是好车
当年由于只有佳能有全幅,导致很多拿着XXXD的人也觉得自己的相机高人一等。 本帖最后由 nahcooo 于
19:51 编辑
泡网分: 28.333
帖子: 1823
注册: 2003年05月
不做阿凡提 发表于
我小姨子上台式机玩撸啊撸,让我给配,...这话说的,让人浮想联翩呀。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7.0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3.683
帖子: 1882
注册: 2005年02月
不用来工作,真无所谓,,
但为了稳定性,选I 是明智的,,,
泡网分: 1.728
帖子: 1511
注册: 2005年08月
zhongsuper 发表于
还好意思用红字来强调,现在配电脑谁给别人推荐amd平台,那是对别人的不负责
你以为intel敢定这个价格,销量还远超amd没有道理?在无忌还不懂性价比高的是垃圾?何况amd的性价比根本不高,高分低能说的就是按摩店的U
按摩店的cpu市场占有一路下滑,各种高端的U被intel的低端U吊打,价格一降再降都挽救不了市场占有率
你还自以为很懂,看了两张跑分图与价格就为amd不平,你以为amd平台性价比高?我小姨子上台式机玩撸啊撸,让我给配,不到300块的X4 640,100块的880G,4G*2的专用条,不到700三大件齐了,配合500块的微星7850 HAWK 2G,撸啊撸没压力,过一年两年可以上1055T,再战两年不成问题。要是上I家,弄个I3就近600了,板子不说贵不贵,就算二代I3的H61便宜也是100,但内存差钱了吧,两条4G又400,一套平台差了一张显卡,性价比在哪里?别跟我说3258+Z97,现在再说说怎么叫对别人不负责?
泡网分: 28.478
帖子: 5070
注册: 2005年05月
我等不玩游戏的人,配机通常就是中高端I U加低端主板,多年实践证明稳定性和性能完全没问题,差的仅是可扩展性。
我的台式机就是E3 1230 V2 和H61主板,主板才两百多块,同价位的话如果AMD要保证稳定性就需要大厂主板了,一般便宜不了,而且能达到E3 1230 V2性能的A U,貌似当年还挺难找,即使找到价格也毫无优势,这么一算的话,我多花个三四百就能在性能和稳定性上得到更大的提升,给我个买A 平台的理由?
泡网分: 2.78
帖子: 4461
注册: 2014年07月
吟平 发表于
没脸看了,8核去和2核4线程的比性能。。。比的是同价格范围的,也没错。问题是光列出普通用户不怎么用的多线程跑分结果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按摩店核多一倍跑多多线程程序比英特尔的低端U的确快一些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78
帖子: 4461
注册: 2014年07月
弄着玩儿 发表于
正宗键盘理论大神.除了会说秒还会什么??
...装逼遭雷劈,知道吗?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0.444
帖子: 8885
注册: 2012年02月
弄着玩儿 发表于
用不要脸的方法竞争.当然市场占用率高了!
年个人一直英特尔.AMD双修,无英粉.A粉偏执的毛病!。
英特尔公司实施了三种类型的滥用市场垄断地位行为:
其一,英特尔公司为电脑生产商提供大笔折扣,前提是后者必须全部或大部分使用英特尔公司生产的中央处理器;
其二,英特尔公司还多次花钱买通电脑生产商,让后者不要或暂缓建造使用超威公司中央处理器的电脑的生产线;
其三,为了与超威公司在服务器市场上争夺战略客户,英特尔公司还以低于平均成本的价格提供中央处理器。
  欧盟委员会说,所有这三类行为都是为了将超威公司赶出市场,每一类行为都构成了滥用市场垄断地位的违法行为,并且这三类行为相互补充,是一个总体垄断战略的组成部分。
英特尔上诉欧盟处罚案败诉 将难逃巨额罚单
日 10:18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13日上午消息,欧盟第二最高法院周四裁决,欧盟委员会五年前对英特尔(36.32, 0.07, 0.19%)处以的10.6亿欧元(约合14.4亿美元)罚款并不过分。
  欧盟委员会2009年认定,英特尔通过为戴尔、惠普(37.63, 0.13, 0.35%)、NEC和联想等企业提供回购的方式打压AMD(2.83, 0.00, 0.00 ...amd一直都让intel nvidia当软柿子捏
cpu部分就和你说的一样,gpu,你看现在nvidia出的那个游戏开发工具包,明显的故意拖慢amd显卡的速度。
amd也抗议,但是。。。但是。。。。。。
amd的农企名字不是白来的,不知道他们的管理层到底怎么想的。
泡网分: 0.068
注册: 2012年01月
弄着玩儿 发表于
2000年代的事吧?最近烧的一个是AMD X4 645,华硕狮心王散热
换了U后可以用
之前烧的是一个AMD的双核,原装风扇。。。
年代久远,已经不记得型号了
泡网分: 1.077
注册: 2014年04月
远童 发表于
买AMD吧!AMD多年来都没有从技术或市场方面用过类似对手的恶心手段。何况一般用APU已经足够了。单芯片静音还能偶尔照顾下游戏...马甲大法算不算恶心手段?……技术上的领先 就是敢于采用恶心手段的底气。对任何公司都一样
本帖由 smartisan SM705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2.69
帖子: 4527
注册: 2002年10月
10年买的搭载AMD 弈龙1045T的戴尔XPS到现在还用的呼呼的,丝毫不慢,都不好意思更新了。
泡网分: 96.607
帖子: 28691
注册: 2006年03月
财务咨询公司ERS集团的主管迈克尔·威廉姆斯(Michael Williams)进行了一项针对英特尔的市场研究,
认为在过去的十年里,如果没有英特尔的垄断,消费者至少可以节省610亿美元的支出,计算机厂商也可以节省200亿美元的费用。
微软中国跨境避税遭查 补缴1.4亿美元欠税. 07:13:13
国外媒体报道,微软公司已经向中国方面补缴了1.4亿美元税款。这是中国在跨境避税问题上处理的首个“大案”。
中国当局已经对公司展开了反垄断调查........................................
本帖最后由 弄着玩儿 于
11:36 编辑
泡网分: 96.607
帖子: 28691
注册: 2006年03月
远童 发表于
买AMD吧!AMD多年来都没有从技术或市场方面用过类似对手的恶心手段。何况一般用APU已经足够了。单芯片静音还能偶尔照顾下游戏用不要脸的方法竞争.当然市场占用率高了!
年个人一直英特尔.AMD双修,无英粉.A粉偏执的毛病!。
英特尔公司实施了三种类型的滥用市场垄断地位行为:
其一,英特尔公司为电脑生产商提供大笔折扣,前提是后者必须全部或大部分使用英特尔公司生产的中央处理器;
其二,英特尔公司还多次花钱买通电脑生产商,让后者不要或暂缓建造使用超威公司中央处理器的电脑的生产线;
其三,为了与超威公司在服务器市场上争夺战略客户,英特尔公司还以低于平均成本的价格提供中央处理器。
  欧盟委员会说,所有这三类行为都是为了将超威公司赶出市场,每一类行为都构成了滥用市场垄断地位的违法行为,并且这三类行为相互补充,是一个总体垄断战略的组成部分。
英特尔上诉欧盟处罚案败诉 将难逃巨额罚单
日 10:18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13日上午消息,欧盟第二最高法院周四裁决,欧盟委员会五年前对英特尔(36.32, 0.07, 0.19%)处以的10.6亿欧元(约合14.4亿美元)罚款并不过分。
  欧盟委员会2009年认定,英特尔通过为戴尔、惠普(37.63, 0.13, 0.35%)、NEC和联想等企业提供回购的方式打压AMD(2.83, 0.00, 0.00%),因此对其施以重罚。卢森堡常设法院法官周四支持了这一决定。
  法官称,欧盟委员会的这一处罚并不过分,仅相当于英特尔2008年营业额的4.15%,而这一处罚最高可以达到10%。
本帖最后由 弄着玩儿 于
11:39 编辑
泡网分: 42.283
精华: 1帖子: 4517
注册: 2002年09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10.12
注册: 2009年02月
买AMD吧!AMD多年来都没有从技术或市场方面用过类似对手的恶心手段。何况一般用APU已经足够了。单芯片静音还能偶尔照顾下游戏
泡网分: 96.607
帖子: 28691
注册: 2006年03月
zhongsuper 发表于
真是笑死人了,强行转移话题,转进如风,典型的网络屌丝的作风。抒情、转进、打滚三大技巧你全部用了个遍
翻了我半天回复,结果拿其他帖子毫不相干的一个回复来反驳,真是辛苦你了
想到一个网络屌丝想反驳别人,默默的翻回复,花费大量精神,最后终于拿出来回复如获至宝,我都要笑死了,你真有娱乐精神,愉悦大家
无忌还有这种极品,哈哈哈小毛孩就是小毛孩.实践经验没有,理论成堆,卖弄嘴皮子一个顶仨.典型键盘理论大神!
本帖最后由 弄着玩儿 于
10:25 编辑
泡网分: 0.331
帖子: 1023
注册: 2012年01月
吟平 发表于
没脸看了,8核去和2核4线程的比性能。。。没脸看了,2核4线程去和8核的比价格。。。
泡网分: 18.127
帖子: 2083
注册: 2006年09月
KINGWILL 发表于
首先 slot1时代的PII 和Celeron&&核心是铝顶 其次 盒装SEPP封装的,易碎贴是贴外壳上 不会贴里面否则Intel不保修 散片贴背面背卡口位置 绝对不会贴到核心上去。其次,就那U PII 0.25um的热量 哪怕450也不会因为核心上有一块易碎标签而烧掉。而Slot1的后期PIII Coppermine有烧掉可能 但100%带原装散热器,所以不可能拆了去贴标。因此只能说您没有实际经历过此年代,或当时还不太懂这个正解,说实话那时候的INTEL的U真心不热,不超频的话一个不带风扇的散热片都够用了,高热是从P4开始的
泡网分: 42.283
精华: 1帖子: 4517
注册: 2002年09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1.077
注册: 2014年04月
arnold 发表于
SLOT1时代的Intel,不少JS在CPU硅片与散热外壳之间贴个保修的纸标签,必烧...首先 slot1时代的PII 和Celeron&&核心是铝顶 其次 盒装SEPP封装的,易碎贴是贴外壳上 不会贴里面否则Intel不保修 散片贴背面背卡口位置 绝对不会贴到核心上去。其次,就那U PII 0.25um的热量 哪怕450也不会因为核心上有一块易碎标签而烧掉。而Slot1的后期PIII Coppermine有烧掉可能 但100%带原装散热器,所以不可能拆了去贴标。因此只能说您没有实际经历过此年代,或当时还不太懂这个
本帖由 smartisan SM705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077
注册: 2014年04月
bugegg 发表于
服务器领域也是陪练。
农企16核的产品只相当于 等等等等 同级别8核的一半性能。
也就是INTEL 1核性能相当于AMD4核。...这个跟整个系统的架构有关系的吧
本帖由 smartisan SM705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5.629
帖子: 1438
注册: 2010年09月
弄着玩儿 发表于
小孩就是小孩.理论成堆,
回帖[1256].实拍不见一张,正宗键盘理论大神。
...真是笑死人了,强行转移话题,转进如风,典型的网络屌丝的作风。抒情、转进、打滚三大技巧你全部用了个遍
翻了我半天回复,结果拿其他帖子毫不相干的一个回复来反驳,真是辛苦你了
想到一个网络屌丝想反驳别人,默默的翻回复,花费大量精神,最后终于拿出来回复如获至宝,我都要笑死了,你真有娱乐精神,愉悦大家
无忌还有这种极品,哈哈哈 本帖最后由 zhongsuper 于
00:02 编辑
&版权所有:&&&&  Always&Connected&PC(中文名称尚未明确,英特尔称其为全时互联PC),既是一个新概念,也不是一个新概念。  之所以说它新,主要源于“Always&Connected&PC”这样一个称呼,是从去年年中才首次被大家所熟知;而之所以说它不新,是因为从产品端来讲,很早就有类似功能的产品出现。  在文章最开始的地方,我们不妨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到底要不要像手机那样随时随地都能连接到网络?”·Always&Connected&PC是什么  Always&Connected&PC概念并不神秘,字面意思就是这类产品的主要卖点,即通过支持通信模块,使电脑能够随时随地连接到网络,实现全时互联功能。  笔记本业界首次通过官方场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英特尔,时间是去年六月份的台北电脑展,时任英特尔公司客户端计算事业部移动端副总裁的Chris&Walker先生表示:“基于移动与应用的需求,我们对于全互联,即Always&Connected的移动PC市场非常看好。”  除了希望通过搭载独立4G&LTE模块实现这一功能之外,厂商们其实也在探索e-SIM解决方案,并且希望在未来的硬件平台中集成这一功能,使之成为PC本身就具备的功能之一。在英特尔首次在正式场合谈及Always&Connected&PC概念的同时,其实市面上已经有近30款在售产品具备了Always&Connected功能,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小米Air&4G版笔记本电脑等等。  而去年年底,在2017年高通骁龙技术峰会上。Always&Connected&PC概念再一次在正式场合被提及。高通执行副总裁兼QCT总裁Cristinano&Amon宣布骁龙芯片将被使用到未来的PC产品上,帮助PC实现随时随地的互联网连接。同时微软、华硕、惠普等厂商,均宣布将推出搭载骁龙芯片的、支持Always&Connected功能的PC产品。高通对Always&Connected&PC的定义  可见,无论是传统PC行业领军者英特尔,还是即将对传统PC行业格局产生冲击的后来者高通,都对“Always&Connected功能”登陆笔记本电脑有所期待。·上网本引发的全时互联尝试  Always&Connected&PC本身是一个新概念,但涉及到产品端,却并不能称之为新。  2008年,随着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推出,笔记本行业又多了一条全新的产品线——上网本。2008年底,AMD也推出面向上网本平台的低功耗处理器产品。一时间,上网本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不过,上网本产品在刚刚推出的时候,大多数还是走笔记本电脑的老路子。尤其在互联网连接方面,并没有像后来的平板电脑那样率先尝试3G模块联网,而是依旧采用了RJ-45以太网口+WiFi的形式。上网本引发了第一次全时互联尝试  不过,随着上网本产品日渐成熟、且同质化现象加深。有厂商在寻求差异化的路上开始做出新的尝试,为上网本添加了SIM卡模块,以使上网本能够通过3G网络随时随地连接到互联网。目前笔者能够查询到的网络上首次明确提及支持SIM卡模块的上网本是BenQ&Joybook&Lite&U101,2008年的一款产品。之后,包括惠普、华硕、宏碁、联想、戴尔等在内的拥有上网本产品线的厂商,都陆续推出了支持SIM卡模块的机型。  这可以说是全时互联PC的第一次尝试。·2合1电脑融合全时互联功能的再尝试  不过由于性能和功能上的局限性,上网本这类产品来得快去得也快。短短两年左右时间,上网本就从主流沦为边缘化,最终逐渐退出笔记本历史舞台。与上网本一同出现的全时互联功能,也遭受了池鱼之灾。直到2012年……  2012年,伴随U系列低电压处理器的成熟,英特尔推出了两个全新的笔记本产品概念——超极本以及2合1电脑。  作为笔记本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形态革命,虽然超极本概念已成历史,但2合1电脑的概念直到今天还在被广泛使用。而这两类主打移动便携性的产品,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过Always&Connected功能的搭载,但一直以来都不温不火,OEM厂商多数情况下也不会以此为产品的主要卖点,有些产品即便搭载了SIM卡模块,也可能未被用户所注意到。2合1电脑与超极本又一次对全时互联进行了尝试  因此可以说,“自古以来”,全时互联功能之于笔记本电脑,就并不是一个新技术,而是一个经过数次尝试,依然没有找到前行方向的迷途者。  那么为什么智能手机实现全时互联之后就成为IT数码领域首屈一指智能互联设备,而笔记本电脑上的SIM卡联网功能就一再被忽视呢?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nb.zol.com.cn/672/6727129.html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10暂无报价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最新科技资讯下载ZOL APP专业市场大有可为?设计电脑不能爆发
日 00:31&&&出处:&& 作者:李佳辉&&
  在游戏市场一片繁荣火爆的景象下,昔日的芯片巨头Intel备受冷漠。Intel今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仅增长3%,这个数据在NVIDIA高达46%的增长率面前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Intel在游戏市场的存在感不高。在此背景下,Intel开始力推设计电脑的概念,一如当年推进一样。那么,设计电脑能成为PC市场的下一个爆发点吗?为什么Intel要推进设计电脑市场?  当一家公司定下自己的重点发展方向时,一定要有无数个理由来支撑自己的选择,即使没有,也要找出这些理由。& & Intel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2015年Q1)仅增长3%,对于Intel这样体量的公司来说,如此微小的增长幅度已经可以被看做危险的信号,而2015年第四季度的Intel财报中显示,Intel的净利润同比(2014年Q4)下降1.3%。Intel还宣布将在全球裁员1.2万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1%。& & 总说PC市场遭遇寒冬,PC产品出货量连续XX季度下降,但PC产业的另一个领头羊公司却在整体不景气的PC市场中实现了爆发性增长。NVIDIA本年度Q1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6%,它的股价也随之飙升,财报发布当日股价上浮15%,截止6月29日,NVIDIA的股价已经上涨到45.9美元,而Intel的股价则仅为31.19美元。  虽说在公司的体量以及市值方面,NVIDIA还差得远,但是对资本来说,有增长潜质的公司才更值得投资。在种种市场数据中Intel都没有一个能让资本满意的答案,这样的大背景下Intel不得不在PC市场中打开一个新的战场,让Intel的处理器能卖的更多。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性能到今天已经完全够用,一个i5处理器足以满足市场上大部分游戏对性能的要求,普通消费者对升级CPU、更换电脑这事儿没有特别大的兴趣。Intel必须开辟新战场,而设计市场刚刚好符合Intel卖更多利润更高的高端CPU的需求。不久前发布的十核心处理器就是面向这一市场推出的产品。设计电脑市场是一个怎样的市场?  就如同轻薄笔记本市场,设计电脑在PC市场中一直存在着,Intel从此前提出超极本的概念到今天提出设计电脑的概念,目的无非是希望能够更精准地定位消费人群。  设计电脑和超极本有几个共同点:  1、都属于比较高端的产品;  2、客户群有限,但消费能力高;  3、更新速度快,每次更新的提升明显。  在Intel的愿景中,希望设计师能够每12个月更换一次电脑,结合设计电脑高端定位带来的高昂单价,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会给Intel带来一次流水,市场也就活了。& & 设计电脑和Intel提出的超极本也有几个不同点:  1、产品形态更加丰富,可以是笔记本、二合一,也可以是台式机、一体机;  2、性能高于普通电脑;  3、市场更加狭窄,消费人群更加有限;  4、狭窄的市场空间中却有着更细分的产品类型。  超极本时代,厂商和消费者只关心机器便携性怎样,续航时间好不好,而设计电脑却有着更多的评价维度,2D设计跟3D设计对电脑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设计师在不同场景下对PC的要求也多种多样,不可能仅凭一款产品打通用户的全部需求。  但对于OEM厂商来说,设计电脑市场是一个门槛更低的市场,做超极本需要考虑整机的性能、散热、功耗等维度之间的平衡性,而设计电脑就像是一个更细分的DIY市场,摸准了需求(或者说找到了能抄袭的配置),宁美国度们分分钟就能DIY出一台面向设计师的电脑。  Intel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毕竟做设计最核心的处理器部分,目前只有Intel是最好的。为什么设计电脑不会是PC市场的新爆发点?  消费市场中主要有两种势力推动市场发展:  一是消费者主动选择产品推动产业发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时下大火的游戏市场,消费者对游戏的需求带动了以、游戏机以及游戏制作为代表的产业链。  二是由商业公司推广产品带动产业发展,比较典型的例子是iPhone带起了智能手机市场,在没有iPhone的时候没人想着去买智能手机,而现在很少有人会去买一台功能机。  Intel在之前的超极本以及这一次的设计电脑都属于后者,超极本的概念曾经红极一时,但至今已鲜有提及,Intel官网中也放弃了超极本品类。但轻薄本市场确实在蓬勃发展,戴尔、华硕ZenBook 3、雷蛇Blade Stealth等等优秀的产品数不胜数。& & 一个普通消费者为什么要去买一台设计电脑呢?我可能会买一台高性能电脑打游戏,也可能因为便携性选择一台轻薄本,也有可能买又便携、性能又好的游戏本,那么我为什么会买一台做设计的电脑呢?设计电脑本身是面向小众消费者的产品,也只有设计师或者准设计师群体才会为之买账。  Intel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9600万设计师,Intel的期许就是让这近1亿消费者撑起这一细分市场。但Intel不可能指望9600万设计师能每一个人都能买一台设计师电脑,9600万的数据当中又有许多对电脑没有那么高的设计种类,比如网站的美工、小公司的职员、设计院的学生等等。& & 综合以上,我认为设计师电脑无法成为PC市场的下一个爆点,设计师电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也只能作为非常小众的群体存在。而在未来,设计师电脑或许会像当年的超极本一样慢慢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只不过少了人为的标签,不再那么刻意,就那么自然而然地走到了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中。■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ntel平板电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