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是否能绿色金融的发展,有什么优势

日09:41&&&&&&&&
记者 王璐&&&&&&&&来源:金融时报
  策划人手记
  今年的“两会”上,环境保护问题成为与会者的热门话题。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实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的言论,更是为我国创新发展方式指出了方向。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目前的主要任务和途径。而绿色经济的建设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本刊特别策划“聚焦绿色金融”系列专访,通过与行业内专家学者的对话,找出存在于“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试图探索出一条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之路。
  林伯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内容为能源经济学和能源政策,是2008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家能源委员会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价格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能源安全理事会主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能源顾问委员会委员,新华社特聘经济分析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约观察员,《金融研究》编委会成员。
  近来,空气质量令社会各界关注。金融业能为人们渴望的碧水蓝天做些什么?在金融领域,绿色金融也是相关机构长期努力发展的方向。事实上,早在6年前,原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联合提出过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然而截至目前,绿色金融仍未能形成规模,问题出在哪里?又该如何解决?围绕这一话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林伯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认为,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一方面政府的支持政策带有不确定性和一定的“效应”夸大;另一方面绿色信贷项目前期投入的风险大,银行不能轻易贷款。为此,政府要摆正位置,在政策支持的同时,尽量把手从相关企业中抽出来,将企业的优胜劣汰交给市场决定。
  需建立绿色金融评估制度
  记者: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金融的支持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林伯强:在全球减排压力日益增加的今天,许多国家都在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我国也面临艰巨的任务。在如是环境背景下,绿色金融的发展十分必要。一方面,政府要节能减排,建立相关清洁生产机制和政策;另一方面,企业也有需求,尤其是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需要通过融资来完成低碳项目。而绿色金融将为相关企业提供相应优惠政策来引导其发展绿色经济,达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
  绿色金融主要是指,银行将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作为自身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有效的绿色信贷促进机制和较为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同时,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扩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等低碳项目的融资来源,增强节能环保相关企业融资能力。相对于传统的行政手段和政府直接和间接投入,采用绿色金融这样的市场手段更有效率。
  记者:绿色金融有无统一的评判标准?您如何评价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
  林伯强:目前绿色金融恐怕尚无统一的评判标准。因为绿色金融的特性和绿色经济涉及外部性问题(能源稀缺和环境污染),用传统的方法比较难以评估。但是,显然发展绿色信贷需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标准。比如,2012年曾有几家民间环保组织共同发布了《中资上市银行绿色信贷表现排名()》的报告,综合评价了中资上市银行近四年来的绿色信贷质量。其中,仅关于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贷款的一项数据,类型就不尽一致。有的银行披露了“两高”贷款余额,有的银行披露了退出“两高”行业的贷款金额,有的则是披露了“两高”类贷款的占比情况,还有的披露了因环保因素否决的贷款笔数。混乱的指标,使得“两高”贷款数据交叉混淆,难以精确统计。因此,国家需要建立绿色金融组织评估制度,出台统一的标准,促使绿色信贷更加规范。
  目前,虽然银行对于“两高”项目呈现一定的渐离趋势,但由于绿色经济(如新能源)出现的问题,绿色金融发展相对越好的银行可能面临越大的风险。绿色融资项目期限长、管理成本高,涉及外部性,当包括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陷入大面积亏损的时候,谁做得多谁就可能亏得多。抛去外部性(社会责任)的考虑,银行做得越大可能说明对风险没有把握和决策性失误越多。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和新能源开发的“绿色信贷“,无疑是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的重要融资方式。但在新能源发展进入”寒冬“时,绿色信贷也随之进入了尴尬境地。目前绿色经济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传导到了绿色信贷上,使得效益大打折扣,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
  银监会《绿色信贷指引》提出了一定的方向,要求将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情况作为监管评级、机构准入、业务准入和高管人员履职评价的重要依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确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和目标,建立相应的机制和流程,开展内控检查和考核评价,明确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的责任并配备相应资源,从组织上确保绿色信贷的顺利实施。同时,银行需完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明确绿色信贷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推动绿色金融的创新,完善相关信贷管理系统。当然,这些都是官话,现实中如何结合“绿色经济”的外部性效益评估绿色信贷金融是监管层和金融机构面临的首要问题。相对于传统的贷款评估标准,给予一定的空间,是评估绿色信贷金融的基本原则。
  拯救“绿色”行业需要政府和企业“双管齐下”
  记者:早在2007年,原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联合提出过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然而,6年中,除在信息报送方面有所突破外,绿色信贷仍没形成规模,问题出在哪里?
  林伯强:日,原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联合提出了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被称为绿色信贷金融。绿色信贷金融不但遏制“两高”产业的盲目扩张,同时也为鼓励引导发展低碳项目的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保证。
  虽然政策指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借钱渠道,但绿色信贷仍没形成规模,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相对于传统的“两高”项目,“绿色经济”项目规模原本就比较小;二是绿色信贷金融项目涉及外部性问题,常常需要政府特殊政策支持,而政府特殊政策带有不确定性和一定的“效应”夸大;三是节能减排见效慢、资金回收也慢的特性,这决定了绿色信贷金融项目前期投入的风险较大,而银行业绩要求银行慎重考虑风险,结果很可能是银行不能轻易发放贷款。
  记者:上述问题如何解决?政府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林伯强: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和企业“双管齐下”。仅以新能源产业为例。日前,美国和欧盟对新能源(风电和光伏产品)的“双反”将对我国的光伏产业造成极大的伤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光伏产品有近90%出口海外,其中销往美国市场的产品占比约15%,欧盟市场更是占到近六成,出口额高达204亿美元。由于我国国内光伏市场容量相对小,如果欧盟和美国实施惩罚性关税,或导致中国的光伏产品丧失价格竞争力,从而失去在这两大市场的份额,至少短期而言对我国光伏产业的打击是致命的。
  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增长已经有一段时间,从行业发展角度来说,快速增长后停下来整合是正常现象。只不过,由于遭遇美欧“双反”,整合过程可能变得非常惨烈。应对此次危机,需要从企业自救和政府拯救行业两个方面同时进行。
  就企业而言,解决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必须经历行业整合,这可能是一个残酷的过程,但也是重生的必经之路。但整合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企业及整个行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在整合过程中尽量放手,让整合淘汰成为市场行为。通过“双反”的教训,企业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更好地把握市场风险。
  而政府方面,则必须“救市”,即拯救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地位。新能源行业发展是新能源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期望在国际上站在产业前沿的朝阳行业。不能由于一些国家或一些市场的贸易保护使其受到大挫折,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的救市有其必要性。值得一提的是,“救市”主要不是救企业,而是救行业,即在企业整合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尽量把“手”从企业当中抽出来,将企业的优胜劣汰交给市场决定。目前政府最需要做的,是采取优惠政策和补贴支持,从产业链的终端把国内市场做大,以迅速扩大对设备的需求,弥补国外市场萎缩。
  在对新能源行业进行补贴的同时,政府还应当注重产业链的两端,即技术研发和终端利用——研发不行,就是落后产能;终端利用不足,便是过剩产能。特别是在起步发展阶段,作为相对较贵的能源产品,新能源的两端单纯依靠市场发展是比较困难的。由于新能源的研发周期比较长,回收成本也需要较长时间,因此相当大一部分的研发资金可能要来自于政府。政府的资金支持不单单是从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也与我国新能源的国际战略位置相关。而在终端利用上,国内外都需要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和补贴,我国尤其如此。目前电价是政府控制的,电价承受能力不如发达国家,太阳能比较贵,做大不能缺少政府补贴。总而言之,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但政府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为绿色金融创造良好环境
  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清洁能源新增投资达到2430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了30%。今后政府还应为清洁能源发展做哪些工作?
  林伯强: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性选择,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明显。2010年是全球清洁能源投资迄今为止增长最迅猛的一年,比2006年的投资翻了一番,是2004年投资总额的5倍。在中国,清洁能源投资也比同期增长了30%至511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清洁能源投资数额最大的国家。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迅猛的投资似乎并不能吸引银行的贷款。原因在于,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清洁能源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却短期内难以获得经济效益,商业金融机构投资兴趣并不大。而要解决清洁能源项目融资难的现状,依然要回归到政策层面。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性资金的投入,包括政策性贷款、贴息贷款、税收减免、直接补贴等方面。政府还需要通过协助项目融资等方式,使清洁能源项目获得开发资金的支持。根据国际经验,美国财政部的补贴计划就从2009年到2011年,支持了美国大量的太阳能光伏和光热项目的开发。同时,美国能源部的清洁能源扶持计划还包括贷款担保计划和风能技术的生产税收抵免计划,以支持对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入,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
  其次,政府还要积极鼓励资本市场融资和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建立和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多种融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清洁能源的商业化进程。2010年10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表示“将推进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创投资本对绿色产业的关注。绿色产业一直是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
  再次,政府应当支持明确的固定电价,这对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清洁能源项目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明确的固定电价的支持下,清洁能源项目能够获得预期的收益,有利于清洁能源开发商的积极参与和项目融资。风电的固定标杆电价便是一个范例。仅在2010年一年,我国的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就达到1800多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突破了4400万千瓦,全球第一。国家发改委2011年发布“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确定了固定太阳能发电标杆价格,可以预见,今后几年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速度将因此获得较大的提升。
  此外,清洁能源发展还需要其他政府优惠的配合。在清洁能源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政策支持。我国早期以“还本付息、合理利润、全额收购”为原则的鼓励政策,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清洁能源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一阶段,国家能源局还将推出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并继续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政策设计,特别是配额制、交易制度;大规模风电的并网、管理运行,包括海上风电,太阳能的分布式利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创新制度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在成为机遇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目前新能源正在发生的问题提醒了小微企业,在介入相关产业的过程中,需谨慎和有效把握风险。
  记者:请您谈谈绿色金融的前景。
  林伯强:不可否认,我国绿色金融存在一些问题。从行业自身来看,新能源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困境;从银行方面来看,出于风险大的考量,信贷方面相对谨慎;从政府方面看,能源领域价格改革不到位,补贴和监管也并不完善。但这些都只是阶段性的问题。要大规模发展绿色经济,肯定会遭遇调整期,因此对绿色经济的现状不要过于悲观。就长期发展而言,绿色信贷肯定会越做越大,我们对此也不必抱怀疑的态度。
  现在最需要做的是,社会各界必须重新审视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以往新能源发展方式存在不可持续性,只注重中间环节设备制造的投入,而忽视了终端市场的开发利用,造成了相当的浪费。这给绿色信贷带来了负面影响,让金融机构对此担忧。毕竟大家都是满腔热情地参与进去,一旦出现问题,都很难受。因此,政府应该重新审视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战略规划,使得绿色信贷更具有可持续性。只有把绿色经济做好,绿色信贷才能做得更好,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相关附件: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绿色金融能有效“赋能”绿色发展
绿色金融不仅可“赋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引导实体经济步入绿色转型通道,而且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绿色金融不仅可“赋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引导实体经济步入绿色转型通道,而且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目前,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力量仍主要停留在政府层面,需要动员和激励广大社会资本提供更多绿色资金,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和市场参与主体建设,培育和开发更多的绿色金融工具,拓展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创下近10年来的季度新高,其中,2017年前9个月中国作为发行人的绿色债券发行量居各经济体首位,全球占比高达18%。
  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的各项部署,绿色金融不仅可“赋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引导实体经济步入绿色转型通道,而且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绿色金融可望发挥连接供求的桥梁和整合资源的作用,为改善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在激励措施、地方试点、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环境压力测试、绿色评估与认证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012年至今,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沪深交易所等多个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发行、绿色公司债、绿色金融体系等一揽子文件。今年6月份,浙江、广东、新疆、贵州、江西等省份一些城市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截至目前,至少有10余个省市区建立了50余只地方政府支持的绿色基金,A股市场占总数20%的上市公司已披露环境信息。
  这些生动实践表明,发展绿色金融能够有效“赋能”绿色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支持有环境效益的项目,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融资可获得性,降低污染性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融资可获得性;另一方面,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看,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强化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偏好,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企业和银行的期限错配,为投资者提供新的资产类别。
  目前,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力量仍主要停留在政府层面,大批中小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参与能力薄弱,缺乏社会资金进入绿色产业的合适渠道。据估算,我国每年需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大气污染治理等各种绿色投资总额约4万亿元,政府只能出资约10%。这就需要动员和激励广大社会资本提供更多绿色资金,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和市场参与主体建设,培育和开发更多的绿色金融工具,拓展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渠道。
  但是,仅凭现有的政策支持还不够。首先,在宏观层面,应积极考虑通过再贷款、专业化担保机制、财政贴息等方式来支持绿色信贷,探索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对有良好绿色表现的银行予以一定激励。同时,继续鼓励突破传统的绿色信贷局限,设立更多绿色发展基金,探索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强制性的绿色保险制度,鼓励更多商业银行探索环境风险对银行的压力测试,鼓励更多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
  其次,在微观层面,引导更多地方政府设立绿色基金,积极开发绿色指数与相关产品,引入更多民间资金进入绿色金融领域。同时,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鼓励地方出台适合本地的绿色金融实施方案,建立地方绿色项目库,为地方项目对接国内绿色资金。
  再次,不能“关起门”发展绿色金融,要在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基础上,积极吸引绿色外资,发展碳金融市场、环境权益抵质押体系,真正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绿色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国内实体经济的绿色转型。(作者:周琳,来源:经济日报)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位网友推荐了本文
444&次阅读&&&&2&次回应
所属数据库
更加轻松、好看、有用、时尚的财经资讯及全球金融市场行情。
您还能输入&300&字
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重阳联合创办的智库
时长:7分钟
新华网传播思想力的高端智库平台
时长:1分钟
时长:7分钟
绿色金融能有效“赋能”绿色发展
您可以添加如下代码,然后复制粘贴到你要引用的网站下
绿色金融不仅可“赋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引导实体经济步入绿色转型通道,而且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绿色金融不仅可“赋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引导实体经济步入绿色转型通道,而且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
还没有思客帐号?
登录或创建一个账号
还没有思客帐号?
邮箱格式不正确
验证码不正确
扫码关注思客
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
还没有思客帐号?
登录或创建一个账号
还没有思客帐号?
邮箱格式不正确
验证码不正确李克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
来源:新华网
  【李克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李克强: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加强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责任编辑:杨雄 UF047)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互金平台转战绿色金融 机遇与挑战之下如何大有可为?_商讯_产经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AIJING.COM.CN
当前位置:
个股查询:
互金平台转战绿色金融 机遇与挑战之下如何大有可为?
本文来源于中华网 
1月16日,互联网金融平台财富星球举行了&资产端战略转型发布会暨绿色金融服务中心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宣布向绿色金融战略转型,为国内再生行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打造绿色金融生态服务圈。
在&互联网绿色金融市场的潜在机遇与挑战&为议题的圆桌论坛环节,财富星球CEO郭新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中再生协会绿色金融服务中心执行秘书长、中再融副总裁郝泽刚、凤凰WEMONEY频道主编王奇提出共识&&中国的再生资源市场还未完全发展起来,但未来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市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新进入赛道的主体也必将得到一定有先发优势,这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而言,既是一场机遇,更是一次挑战。
图:财富星球CEO郭新涛与业内大佬谈绿色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再生市场充满机遇,但行业发展遭遇资金瓶颈
近年来,再生市场受到了政府、企业各方关注,不仅被列入十三五规划中,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设立为当前全社会需要齐心协力重点推进的核心工作之一。
可以说,再生资源行业前景可期,但在现实发展中却存在着成本高、风险大、回报率低等桎梏。在现实的金融环境中,该领域的企业更是相对弱势的群体。对此,凤凰WEMONEY频道主编王奇表示:&可再生资源领域中小微企业比较多,因中小微企业普遍规模较小、集中度低、竞争力较差、风控难度大等原因,长期不被金融机构重视,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就成为了这些企业成长道路上的最大路障。再加上绿色环保工程的推进需要大规模集中的中长期资本支撑,而在整个绿色环保产业的有关金融支撑当中,仍有许多不足,这也是再生行业虽然前景可期,但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互联网金融平台转型绿色金融 机遇与挑战并存
互联网金融平台经历了2017年的严管之后,纷纷进行战略转型,新金融进入了下半程,不少金融平台纷纷下沉到细分市场,而有着60多年发展历史的再生资源行业,更是一个低调的&绿色金矿&。分析预测,到2020年国内再生资源的可回收量将达到3亿吨。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瞄准这一市场互金平台将大有可为。
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转型进入这个&充满机遇&的行业,财富星球CEO郭新涛认为&无论从绿色金融市场的蓝海空间来看,还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市场指导来看,绿色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财富星球作为一个老牌互联网金融平台,此次决定向绿色金融战略转型,并与中再生协会绿色金融服务中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与中再生协会、中再生协会绿色金融服务中心、中再融等在资产拓展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未来将为国内再生行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打造绿色金融生态服务圈,我们希望此举,不仅能实现企业的自身价值,更能下沉到整个产业链中,与大量实体企业合作,共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再谈及绿色金融未来将会是何种状态之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则表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变化,绿色金融领域将会有更多偏积极的政策出台,给绿色金融带来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另外,互联网最新技术的应用又将进一步把信用环境、信息环境、交易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有效整合。从政策和技术这方面来看,绿色金融的前景值得期待。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无论对实体企业或是互金平台而言,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正如财富星球CEO郭新涛所言,互联网金融行业具有特殊性,想要做成行业巨头太难,因为它和所有行业都会有交叉,细分领域也很多,比如三农、绿色金融、消费金融、车贷,具体能在哪个一个方向做到最大,需要时间去证明。但对于资产的选择上,财富星球希望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创造社会价值。
(编辑:姚道辉)
财经网微评论(人参与)
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条)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民生银行践行绿色金融服务理念,大力发展网络金融 _ 东方财富网
民生银行践行绿色金融服务理念,大力发展网络金融
东方财富网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等问题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为解决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全球都在提倡采用低能耗、低碳环保的生活、生产方式。相对于传统,网络金融具有低成本、低能耗、高效、便捷等突出优势,如果社会大众更多地通过网络渠道办理业务,享受银行无纸化、低成本电子金融服务,无疑有助于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量,为保护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为改善环境、履行社会责任,始终坚持节约经营战略,大力发展网络金融业务,并通过大力宣讲网络金融安全知识、制定优惠定价和推出多种促销回馈活动,积极引导客户使用电子渠道办理业务,为环保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创新产品。
  为推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长期以来,深入分析挖掘客户需求,以之为导向开展产品创新和优化,不断推出网络金融新产品和新服务。尤其是去年,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推出新版国密版U宝,将个人信息加密存储为数字密文,确保客户账户安全,同时通过内置下载器,实现驱动程序的自动下载、安装、升级。除此以外,民生银行还对手机银行、跨行通等产品进行了优化,目前已为客户打造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短信银行、直销银行等丰富强大的网络金融服务体系,使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各种业务,全面满足了客户的多种金融需求。
  第二、加强产品和服务宣讲,提高客户对网络金融的认知度。
  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客户不熟悉、不会用,也将面临被束之高阁,无法发挥实际效用的风险。为促使客户了解、知晓、使用民生银行全面丰富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该行不断致力于加强对客户的网络金融知识宣讲教育,在全国支行网点配置网银服务机,并组织大堂经理进行专门培训,熟练掌握网络金融知识和网银服务机的使用方法。同时,建立大堂经理借助电子银行体验区设备为新开网银、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的客户提供一对一指导的日常工作机制,更直观形象地指导客户正确、安全使用,促使客户养成良好的网络金融使用习惯。民生银行大堂经理娴熟、生动、形象的现场指导,有效提高了客户的操作技能,赢得了客户的积极配合和踊跃参与。另外,民生银行在门户网站首页专门策划创建了安全提示频道,向客户进行金融安全、移动支付安全、电子银行安全法宝等专项知识普及教育,并将假冒网站以及不法分子进行网络欺诈的常用手法予以公布,告知客户,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有效地宣传和普及了网络金融安全常识。
  第三、推出手续费优惠措施和多种回馈促销活动,使网络金融成为切实的“惠民”服务渠道。
  为吸引和鼓励客户更多地通过电子渠道办理业务,民生银行采取优惠定价策略,网上银行转账汇款手续费较柜台更优惠,手机银行签约和交易均免手续费。同时,民生银行还推出了“民生手机银行聚‘惠’嗨起来”全年性回馈促销活动,其中“天天有奖?聚‘惠’欢喜”是为当天使用手机银行交易的客户提供一次抽奖机会,奖品包括价值5000元以内的手机或Pad等时尚电子设备每日1部,100元和10元手机充值卡每日各派送10张和500张,另有10万份100民生银行积分回馈给客户,参与客户如果在朋友圈分享活动信息或者中奖情况还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周周特惠?聚‘惠’惊喜”是针对所有客户每周组织的竞买活动,每周六12点开始,每两小时推出1部时尚电子设备,以市场价为起始价,每分钟降价10元,竞买成功者可获得优惠惊喜;“十元抢票?聚‘惠’心喜”活动所有手机银行客户均可参与,每周五12点--下午18点前,民生手机银行每小时将送出200张10元电影票,先到先得。手续费优惠和精彩纷呈的回馈促销活动赢得了客户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民生银行网络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4年,个人网银和手机银行客户数双双突破一千万户,当年年底该行手机银行客户数突破1300万户,交易量突破3万亿元,前三季度手机银行交易量占比位列行业第三。电子渠道的广泛使用有效地分流了柜面客户,为社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能源,客户也避免了跑银行取号排长队的烦恼,节省时间和精力,有效减少了交通成本、车辆磨损和尾气排放,实现了社会环境、银行和客户的互利共赢。
(责任编辑:DF137)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金融优势劣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