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更新,可是我登个可以更新的苹果充电时候提示登入我按下去他就转到别的去呀。

光晕搞笑对白(从吧里整理出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光晕搞笑对白(从吧里整理出来)
&&光晕搞笑对白(从吧里整理出来)
你可能喜欢设计师 Yoyo设计师 Yoyo美的IT用户体验设计部部长,首席用户体验官关注专栏更多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日本旅游记 - 北海道&,&author&:&youwenwen&,&content&:&日本旅游第二程是北海道。\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先写在前面,我和老婆大人都非常喜欢北海道。我们陆续走过了函馆,登别,札幌,小樽。没有时间去富良野看花,不过这四个地方已经让我们很满意啦。\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第一个城市,函馆。\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们去函馆,有两大理由,第一是函馆的夜景,是世界三大夜景,我们订的酒店都在函馆山下,就是为了方便看夜景。结果我们那天到函馆发现台风来了,酒店大堂放了一块牌子,说上函馆山观夜景的缆车停运,而且外面感觉要下雨的样子,我们就想算啦,不看夜景了。第二个理由是函馆海鲜朝市,第二个理由远超预期。\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到了酒店入住,已经快晚上6点了,我们出来散步到酒店旁边的金森红砖仓库,仓库旁边是海,天色已暗,海景也开始不太清楚,拍了几张照片。\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函馆小海景夜色,很喜欢。\u003Cbr\u003E\u003Cimg src=\&2097cedbffcb9c698b0429c.jpg\&\u003E\u003Cbr\u003E码头一个小角落。:)\u003Cbr\u003E\u003Cimg src=\&b7ae714db1bdd8cf7497bac9fc827e64.jpg\&\u003E\u003Cbr\u003E在仓库区域慢步,走过一座桥,看到一个漂亮的小港口。\u003Cbr\u003E\u003Cimg src=\&fc802ddd8fbf787c0828b1.jpg\&\u003E\u003Cbr\u003E红砖仓库里面很多小店,挺值得逛的,这家店的小猫很可爱。\u003Cbr\u003E\u003Cimg src=\&fbf35f78f59eeb756f0e5964.jpg\&\u003E\u003Cbr\u003E踏着夜色回酒店,路边一家孤独的便利店,小城的便利店很有美国农村便利店的风格,空旷,安静,和月光,灯光默默地聚在一起,像一幅画。lol\u003Cbr\u003E\u003Cimg src=\&e529e366ea7.jpg\&\u003E\u003Cbr\u003E晚上10点左右回到酒店休息,想着第二天早上得早起去函馆海鲜朝市,就早休息了。结果第二天我5点就醒了,我就一个人先出来探探路。\u003Cbr\u003E\u003Cbr\u003E5点下楼,走到海边小城的小街上,一个人都没有,天色已经很漂亮了,拍了一张街景的样子,很干净。:)\u003Cbr\u003E\u003Cimg src=\&ee.jpg\&\u003E\u003Cbr\u003E海边也是刚睡醒的样子,我知道海鲜朝市5点就开工了,所以沿着海往海鲜朝市走着,边走边拍照。\u003Cbr\u003E\u003Cimg src=\&05a7fc17c3ee00b5a015.jpg\&\u003E\u003Cbr\u003E偶尔抬头看天,海鸟飞过,天色越来越亮了,心情也开始变好啦。\u003Cbr\u003E\u003Cimg src=\&8e6f06cba95fba429c66134abc639bf3.jpg\&\u003E\u003Cbr\u003E然后走到这里,函馆必来的地方,一定不要错过哈!\u003Cbr\u003E\u003Cimg src=\&380ba3c2ac9a04c109b7.jpg\&\u003E\u003Cbr\u003E5点开始海鲜朝市里数十家店陆续都开门啦。\u003Cbr\u003E\u003Cimg src=\&ada9e74408.jpg\&\u003E\u003Cbr\u003E海鲜店的老板们已经开始摆摊了,我一边走一边查tabelog看哪家海鲜早餐评分高。\u003Cbr\u003E\u003Cimg src=\&e8d33d55bc5c5f9ff67bb1.jpg\&\u003E\u003Cbr\u003E然后走进一条小街,用手机拍了这张照片,拍的原因是这家店里面已经坐满人开始吃海鲜早餐了,才5点半啊!后来仔细一看照片,这张是原图,简直就自带漫画感啊,好漂亮的颜色和感觉。:)\u003Cbr\u003E\u003Cimg src=\&94f586b11aebf45394f5c.jpg\&\u003E\u003Cbr\u003E我最后选择了一家评分高的海鲜餐馆,走回酒店接老婆大人,我们两个7点半回到海鲜朝市,吃到了最好吃最好吃的海鲜早饭,哈哈哈哈!超级开心!\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说到吃,这是函馆的精髓啊!\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日本朋友反复给我说,到北海道,任何奶制品都很赞。我们北海道全程每天都喝不少当地产的牛奶,很好喝!\u003Cimg src=\&ced286e82b495ae06cbca.jpg\&\u003E\u003Cbr\u003E夏天的函馆,产哈密瓜,300日元一小块不便宜,不过很好吃哈。:)\u003Cbr\u003E\u003Cimg src=\&7a4a9651cc5dab2d4f4b885ef9c5f08f.jpg\&\u003E\u003Cbr\u003E在函馆的第一个晚餐前,我们散步散到函馆山下,有一家小丑汉堡店。这家店在各种函馆攻略里都有推荐,所以我依稀记得,因为晚餐我们准备在红砖仓库里找馆子吃,所以我建议买一个小丑汉堡尝一尝。结果发现,小丑汉堡的炸鸡汉堡相当好吃,非常推荐。:)\u003Cbr\u003E\u003Cimg src=\&0a3ea34f8f9f45c9c59f94.jpg\&\u003E\u003Cbr\u003E晚餐还要排队,看来吃货不少哇,老婆大人吃了她喜欢的天妇罗,我点了烤鸡肉,不过最好吃的,是这个烤扇贝。海边吃海鲜,感觉好幸福。\u003Cbr\u003E\u003Cimg src=\&75a79dce9430f7fbc21622.jpg\&\u003E\u003Cbr\u003E重头戏当然是海鲜朝市的美食啦。\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和老婆大人本来是不太喜欢吃生食的,例如生鱼片,更别说生鱼子,生海胆等了,以前在美国,国内吃过不少日本馆子,没有发现特别喜欢。\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这次的就餐过程就是颠覆!\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点了店内招牌,三色海鲜饭,海胆、鲑鱼子、蟹腿,小心翼翼地尝试了一下,好好吃!新鲜的海胆口感浓厚美味,蟹肉鲜甜可口,当季的鲑鱼子让大海在嘴里爆炸开来,太好吃啦。:)\u003Cbr\u003E\u003Cimg src=\&5affb788baf.jpg\&\u003E\u003Cbr\u003E套餐里还有扇贝,也是超级好吃。\u003Cbr\u003E\u003Cimg src=\&eff6e4c72cdd624a7c03657.jpg\&\u003E\u003Cbr\u003E老婆大人点的海胆盖饭,她特别喜欢。看来以后得关注哪儿的海胆好吃了,哈哈哈哈。:)\u003Cbr\u003E\u003Cimg src=\&699d9e541bb1a0f73ad277d745acde45.jpg\&\u003E\u003Cbr\u003E店里当天的特点,烤海胆,太好吃了。。。\u003Cbr\u003E\u003Cimg src=\&c6e060f33b2f8ddddedb.jpg\&\u003E\u003Cbr\u003E这张照片是吃完了海鲜早餐后,我乐滋滋地往酒店走的样子,老婆大人抓拍的。-_-'''\u003Cbr\u003E\u003Cimg src=\&095188feaae79f50cf5b0a5b.jpg\&\u003E\u003Cbr\u003E函馆JR站到酒店方便,函馆山、金森红砖仓库、海鲜朝市都在一个区域,走路就可以逛。景色美,安静,美食多,海边小镇的感觉很棒,我很喜欢。\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然后从函馆坐2个多小时火车到了登别,著名的温泉小镇。火车开到一半,右边就是全海景了,好棒,还没有太注意时间,就到站了。\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登别温泉街是最适合住的地方,这里离地狱谷、熊牧场等景点近,大酒店也有自带的温泉浴场,吃东西也方便。我们到酒店入住,这也是旅行全程我们唯一住的一家和式房间。\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没错,一股浓浓的席子味,哈哈哈哈。\u003Cbr\u003E\u003Cimg src=\&7c447eefcc.jpg\&\u003E\u003Cbr\u003E晚上才泡温泉,下午我们先去熊牧场玩。听说北海道的“熊出没请注意”就是来自这个熊牧场。\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有点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地方要坐缆车上山,我以为就在山下呢。缆车还坐了蛮久,到了山上的熊牧场,温度下降了一些,还有雾气。\u003Cbr\u003E\u003Cimg src=\&ccffd699f5709.jpg\&\u003E\u003Cbr\u003E进门就看到可爱的熊。\u003Cbr\u003E\u003Cimg src=\&9e92c40fa4e409aa735d505b12e6b645.jpg\&\u003E\u003Cbr\u003E然后到一群熊在的牧场,挺好玩的,很多游客在给熊喂食。\u003Cbr\u003E\u003Cimg src=\&b2b9c764eebe9fa6f65c8.jpg\&\u003E\u003Cbr\u003E我买了一袋鲑鱼,和老婆大人一起专心喂熊。。。那些熊向你挥手,意思就是把鲑鱼往它那里扔,哈哈哈哈。\u003Cbr\u003E\u003Cimg src=\&25ad4fd29ad6.jpg\&\u003E\u003Cbr\u003E山顶景色很好,看着熊和后面的海景,时不时丢一颗鲑鱼出去,然后聊聊天,很开心的,很棒的动物园。\u003Cbr\u003E\u003Cimg src=\&5f2d8b300f6e873e81aa.jpg\&\u003E\u003Cbr\u003E坐缆车下山,海景一直有,很漂亮。\u003Cbr\u003E\u003Cimg src=\&baa0de0a32ed61e4a26fc3.jpg\&\u003E\u003Cbr\u003E逛完熊牧场后,走路到地狱谷,这是登别的大景点,去逛这里,可以知道登别的温泉都是从哪儿来的。\u003Cbr\u003E\u003Cimg src=\&083fd682f3bacd.jpg\&\u003E\u003Cbr\u003E登别随处可见的招牌形象。\u003Cbr\u003E\u003Cimg src=\&3cd0cc518f3d240c86e6bbed72cfc5ac.jpg\&\u003E\u003Cbr\u003E走进地狱谷,地貌奇特,硫磺的味道很明显。\u003Cbr\u003E\u003Cimg src=\&2df70d4f10f20271bb8e.jpg\&\u003E\u003Cbr\u003E这水好像有80度。。。奔流的热水。。。\u003Cbr\u003E\u003Cimg src=\&dfb47cf94e.jpg\&\u003E\u003Cbr\u003E继续往地狱谷深处走,看到更大的温泉,在阳光下冒着热气。\u003Cbr\u003E\u003Cimg src=\&db043498eb.jpg\&\u003E\u003Cbr\u003E老婆大人特别喜欢地狱谷这个行程,虽然走路很多,但是风景一直不错,她还顺路打下了几个pokemon go的道馆。。。\u003Cbr\u003E\u003Cimg src=\&feb6dd1242.jpg\&\u003E\u003Cbr\u003E好大一个温泉,都是热水,为啥我想到了烫火锅。。。\u003Cbr\u003E\u003Cimg src=\&dc1994fffaf1fe553f9389.jpg\&\u003E\u003Cbr\u003E地狱谷走完,很累了,在温泉街吃了好吃的,就回酒店休息了一会,然后和老婆大人分别去泡温泉了。\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第一次在日本泡温泉,感觉很舒服。我们住的酒店是温泉街应该最大的一间,所以温泉有不少池子,平均小池子1到2个人,大池子6个人左右,人不多。室内池子是24小时开放的,室外池子开到晚上12点。\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去的时候,大概是晚上8点,我泡到10点左右。\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在室外池子泡着42度的温泉,看看天上的星星,吹吹风,感觉很舒服。:)\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在登别我们所有饭都在温泉街吃的,这就是一个温泉小镇也没有啥更多的餐饮选择,温泉街都是小店,每顿饭都吃出了一点孤独的美食家的感觉,哈哈哈哈。\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烤饭团上面有一块正在融化的黄油!\u003Cbr\u003E\u003Cimg src=\&7fed347814.jpg\&\u003E\u003Cbr\u003E好吃的烤肉。\u003Cbr\u003E\u003Cimg src=\&7fe2afc30de9f04aad68e.jpg\&\u003E\u003Cbr\u003E我要认真说这碗拉面。日本朋友给我说到北海道要吃拉面,还给我讲了很多种类,让我选择着吃,可惜我忘记了,于是进了一家小店时,我想吃拉面。我翻了一会简单的菜单,看到有一个面的卡通插画,然后简单写了一个面字,我就问老板,这个面里面有肉吗。。。老板说有猪肉。。。我说好。。。\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结果面上来卖相很一般,我就开始吃。\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好好吃!\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不知道怎么形容,味道很新鲜,调料很搭,面条很特色,和国内的面条质地有点不同,类似方便面的升级版。。。升很多级的版本。。。形容不上来,反正很好吃!心中的最佳面条第二就是它了!第一当然还是我们重庆小面。。。\u003Cbr\u003E\u003Cimg src=\&ffeb.jpg\&\u003E\u003Cbr\u003E北海道要多吃奶制品,哈哈哈哈,我一直记得,所以在登别温泉街一个路边小店,买了鲜牛奶,好喝哈。\u003Cbr\u003E\u003Cimg src=\&92abfc0af31aa80e2c084.jpg\&\u003E\u003Cbr\u003E登别玩的很开心,熊牧场、地狱谷,一个小地方的几个景点都很值得逛,晚上累了又有温泉泡,还有美食,完美。\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第二天我们起个大早,坐火车去札幌。\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1个多小时火车就到札幌了,大城市,住的京王酒店在札幌站附近,交通方便。\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札幌我们没有准备太细逛,有点可惜没有时间去白色巧克力工厂了,不过我们倒是吃了不少巧克力。。。\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晚上路过的札幌钟楼。\u003Cbr\u003E\u003Cimg src=\&377dc445cb95e62e752d7467.jpg\&\u003E\u003Cbr\u003E札幌的旧道厅很美,我很喜欢。\u003Cbr\u003E\u003Cimg src=\&fd10dc23f88c8df6af7224.jpg\&\u003E\u003Cbr\u003E天色,灯光,旧道厅。\u003Cbr\u003E\u003Cimg src=\&8c281aace7646adc771a0fa269c9a026.jpg\&\u003E\u003Cbr\u003E很漂亮。\u003Cbr\u003E\u003Cimg src=\&cf975f7b6bc05.jpg\&\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小樽是很多朋友推荐的地方,听名字我感觉挺小清新的,离札幌很近,坐火车30多分钟。这条火车路线很棒,海景好美。我在火车上用手机拍了一张,坐火车时看到的北海道海景,好棒。\u003Cbr\u003E\u003Cimg src=\&fd3e9e53cf3dc476ffb0a684ff648a63.jpg\&\u003E\u003Cbr\u003E到了小樽,有点小下雨,拍了一下当地最有名气的运河,游客超级多。\u003Cbr\u003E\u003Cimg src=\&a5b06ef1e0b546.jpg\&\u003E\u003Cbr\u003E小樽有一条商业街,逛着条街就可以啦,很方便。\u003Cbr\u003E\u003Cimg src=\&6cf52143c4cfede1d4f3a39.jpg\&\u003E\u003Cbr\u003E街上挂满了当地的特产,哨子,海风阵阵,铃声不断,很有意思。\u003Cbr\u003E\u003Cimg src=\&d0f7ddf795fa13d78a35b.jpg\&\u003E\u003Cbr\u003E这家店走过一定要停下来,先吃再买,一定哈!这个店的招牌冰激凌是我们在北海道吃到最好吃的冰激凌。\u003Cbr\u003E\u003Cimg src=\&667b84a4eb78ec7ca260e.jpg\&\u003E\u003Cbr\u003E小樽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倒不是那充满游客的商业街,也不是八音盒博物馆美妙的音乐,而是一家偶遇的天妇罗小馆。\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和老婆大人本来想吃寿司,下午2点的样子走到一家当地不错的寿司店,一问要排队90分钟。。。全是游客。。。我们就想换地方吃啦。\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然后走进这家只有8个座位的天妇罗小馆子,老板就是厨师也是服务员,菜单也非常简单。\u003Cbr\u003E\u003Cimg src=\&efc6e3580fcfdbd388e548.jpg\&\u003E\u003Cbr\u003E我们点了两份海鲜天妇罗,天妇罗里有蟹腿、虾、三文鱼、鳗鱼、南瓜、茄子、蘑菇等。\u003Cbr\u003E\u003Cimg src=\&17c744f475be2dd9efa9695a.jpg\&\u003E\u003Cbr\u003E太好吃了!吃过最好吃的天妇罗!其实在小樽时走路多,下雨,寿司店又要排队,本来有点小不开心的,结果。。。结果被无敌好吃的天妇罗拯救啦!\u003Cbr\u003E\u003Cimg src=\&8c6451ead7f7f42f0a73d99fe08ce4ba.jpg\&\u003E\u003Cbr\u003E回到札幌,不少攻略说在札幌必吃成吉思汗烤羊肉,我们就跑去吃一家当地不错的成吉思汗烤羊肉。\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烤羊肉很好吃,有一种羊肉的膻味,配着葱、洋葱、豆芽一直烤,边吃边点,根本停不下来。。。\u003Cbr\u003E\u003Cimg src=\&7d2e16cccfc9.jpg\&\u003E\u003Cbr\u003E北海道玩了好几个地方,有点累了,去机场坐飞机到东京。当时我们就想,到了东京就不暴走了,休闲逛为主。\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札幌新千岁机场很值得逛逛,我们时间紧没有走完,有巧克力制造工厂,有机器猫乐园,还有好多购物的地方,很棒。\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这是一面哆啦A梦的墙。:)\u003Cbr\u003E\u003Cimg src=\&8f4ff84a62c062ea0dce4db.jpg\&\u003E\u003Cbr\u003E北海道很棒,各个小城市都有特色,交通便利,海景美,美食多的惊人。以后肯定会再来的哈。:)\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下一程是东京。\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谢谢阅读。:)\u003Cbr\u003E\u003Cbr\u003Ethanks,\u003Cbr\u003Eyoyo&,&updated&:new Date(&T09:56:5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0,&likeCount&:18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7:56:52+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0,&likesCount&:181},&&:{&title&:&日本旅游记 - 东京&,&author&:&youwenwen&,&content&:&日本旅游第三程是东京。\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前面大阪和北海道确实走累了,所以我们东京就准备玩轻松一点,不准备走太多景点和路,不过最后其实也走了蛮多路的。lol\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从札幌到东京的飞机上,拍到了很美的天空照片,很喜欢这张,干净的感觉。\u003Cbr\u003E\u003Cimg src=\&65f5b00e975a2f9afa3046d.jpg\&\u003E\u003Cbr\u003E快到东京时,拍到一张很有意思的照片。以前去海边浮潜,用水下相机拍到上半边是海上下半边是海下的照片,觉得很有趣,这次拍到了云上是蓝天云下是城市的照片,棒棒哒。:)\u003Cbr\u003E\u003Cimg src=\&455f3ac44e86f22e5dc0a9.jpg\&\u003E\u003Cbr\u003E第一次在飞机上拍到彩虹。\u003Cbr\u003E\u003Cimg src=\&b6aef71d5cf0e09a44e200.jpg\&\u003E\u003Cbr\u003E因为有购物计划,所以在东京我们住在银座的千禧酒店。酒店楼下就是东银座地铁站,步行几分钟到银座地铁站,交通便利,酒店周围的商场和餐厅很多,步行10分钟能到筑地鱼市。\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在酒店收拾了一会,我们就准备去新宿御苑,从酒店刚出来我看到木村拓哉的广告牌,从小看他的日剧长大的。。。太帅了。。。\u003Cbr\u003E\u003Cimg src=\&ae518d21b804cf33d491a.jpg\&\u003E\u003Cbr\u003E走到新宿御苑,天开始蒙蒙下雨,老婆大人走累了在咖啡厅休息,我一个人走进还有半小时就关门的新宿御苑。\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临近关门,小雨纷纷,公园里人很少。逛了一会,看到有摄影同好在摆拍。lol\u003Cbr\u003E\u003Cimg src=\&6d264eb294eebd532e624dc039b00b68.jpg\&\u003E\u003Cbr\u003E他对着的景色是这样的,清净的公园和繁华的高楼在一个画面里。\u003Cbr\u003E\u003Cimg src=\&deefe0fff08b1f4d1a637c543b358a5a.jpg\&\u003E\u003Cbr\u003E公园很干净,还有玩飞盘的老外。\u003Cbr\u003E\u003Cimg src=\&4a951d83b05d190f26b4e343b83b3430.jpg\&\u003E\u003Cbr\u003E雨淅淅沥沥,时下时停,公园的路面开始积水,有些路走不过去,我走了大半个公园就准备离开啦。\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在公园里拍到的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是这张,雨水倒影出树叶和蓝天。:)\u003Cbr\u003E\u003Cimg src=\&8ece5deb8107.jpg\&\u003E\u003Cbr\u003E新宿御苑逛完,感觉没有太多评价,就是觉得干净,干净得让人心情很好。\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8月20日刚好是东京的一个花火大会,在神宫外苑,百度了一下说每次都有上百万人参加这个大会。我们去凑了一下热闹,不知道有没有上百万人,不过人真的很多。大家随着人流走动,边走边看绚丽的烟火。\u003Cbr\u003E\u003Cimg src=\&c09d90e6d9d2ea68cd58fe.jpg\&\u003E\u003Cbr\u003E我们走在路边,随手拍了一些照片,烟火还是很美的。\u003Cbr\u003E\u003Cimg src=\&e1ac567c84ae8eba179cffc3.jpg\&\u003E\u003Cbr\u003E我最喜欢这张,纯粹的绚丽感觉。:)\u003Cbr\u003E\u003Cimg src=\&4ce9f5e8e19e13fe92914.jpg\&\u003E\u003Cbr\u003E这张也很漂亮,孤独的电线杆和绚烂的烟火形成强烈的对比,有淡淡的落寞感。\u003Cbr\u003E\u003Cimg src=\&728f529ef6efdd6.jpg\&\u003E\u003Cbr\u003E烟火依次盛开,很热闹,大家都很开心。每次烟火爆炸声起,旁边一群路人就哇哇直叫,感觉很可爱,哈哈哈哈。\u003Cbr\u003E\u003Cimg src=\&6e4bb535f9da2f4ec8d50.jpg\&\u003E\u003Cbr\u003E多彩的绚烂。\u003Cbr\u003E\u003Cimg src=\&e5bf5a8b0366bff2b9114487.jpg\&\u003E\u003Cbr\u003E很多日本人是穿和服来看烟火大会的,不太好意思拍别人,就在回地铁站的路上快速拍了一张前面穿和服的小女孩,照片有点模糊,ha ha ha。lol\u003Cbr\u003E\u003Cimg src=\&a3af587df921f8371e8e.jpg\&\u003E\u003Cbr\u003E看烟火大会前,我们逛了一下新宿歌舞伎町,很多人逛街,很热闹,我们在这里吃了超级好吃的鳗鱼饭。:)\u003Cbr\u003E\u003Cimg src=\&aead0e3ee0fc6600ed9c.jpg\&\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第二天天气格外好,去看日本皇居。\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从地铁站走向皇居的路上,经过一个政府建筑,挺漂亮的。\u003Cbr\u003E\u003Cimg src=\&906fc07cfa.jpg\&\u003E\u003Cbr\u003E到了皇居,看到很出名的二重桥。\u003Cbr\u003E\u003Cimg src=\&2f1aaed6f38a.jpg\&\u003E\u003Cbr\u003E就是一个很干净的桥。。。\u003Cbr\u003E\u003Cimg src=\&ec633c3ab2991b13dce4aa.jpg\&\u003E\u003Cbr\u003E天色很好,皇居门口的广场很宽阔,这种宽阔让在各种日本小街巷穿梭了好几天的我们很不适应。草地和树木都很漂亮。\u003Cbr\u003E\u003Cimg src=\&cfbeccba780aa.jpg\&\u003E\u003Cbr\u003E从皇居往地铁站方向走,准备去东京塔,经过这个人行道时,突然感觉好干净。。。真是的,到了日本,我好像对一个地方的形容词只有干净了。。。哈哈哈哈。lol\u003Cbr\u003E\u003Cimg src=\&100fe319ed02b05c4f19.jpg\&\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到了东京塔,先在附近吃了一顿怀石料理,才往塔的方向走。我们没有上东京塔看景色,因为今天的重要活动是海贼王粉丝老婆大人逛东京塔下的海贼王主题乐园,我负责拍照和陪同。:)\u003Cbr\u003E\u003Cimg src=\&d88ee10aa403f82500f29.jpg\&\u003E\u003Cbr\u003E一进主题乐园,就有专门带动气氛的主持人进行介绍,暖场,唱歌,跳舞,让大家high起来。老婆大人迅速进入了狂热粉丝状态,我默默地跟着走。\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大屏幕带氛围的墙纸,我只认识主角。。。\u003Cbr\u003E\u003Cimg src=\&a97d69afa09b26fe046a2e.jpg\&\u003E\u003Cbr\u003E主题乐园有不少小剧场让粉丝们观看,重温动漫精彩瞬间,大小粉丝们都看得好认真。\u003Cbr\u003E\u003Cimg src=\&2aedd11afeef1de0f321bae.jpg\&\u003E\u003Cbr\u003E这个镜子迷宫倒是挺有趣的,有点吓到我了。。。\u003Cbr\u003E\u003Cimg src=\&702af1ac783f2a4c7eba89.jpg\&\u003E\u003Cbr\u003E最精彩的部分当属海贼王真人表演秀了,我们在排队时拍到一个可爱的小粉丝,他带着海贼王动漫里标志性的草帽,很可爱。\u003Cbr\u003E\u003Cimg src=\&dcb61c5c44c679f7b951c731c0065f5f.jpg\&\u003E\u003Cbr\u003E演出有点类似舞台剧,很精彩,主持人和演员都很专业,帅哥美女很多。\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主持人很帅,很卖力带动气氛,他讲了很多与海贼王动漫相关的笑话,大家都笑得很开心,当然我是听不懂的。。。\u003Cbr\u003E\u003Cimg src=\&0e5e784ab58ff4c12cae3.jpg\&\u003E\u003Cbr\u003E把这个演出的照片发了朋友圈,所有海贼王粉丝朋友都说这个角色扮演的很有感觉。\u003Cbr\u003E\u003Cimg src=\&4d5b3dd0ce3c.jpg\&\u003E\u003Cbr\u003E不知道这是谁,全程耍帅的持剑帅哥。\u003Cbr\u003E\u003Cimg src=\&3e305b0f68dfe030daebd.jpg\&\u003E\u003Cbr\u003E很年轻的演员。\u003Cbr\u003E\u003Cimg src=\&fba9b526e95da.jpg\&\u003E\u003Cbr\u003E漂亮的演员。\u003Cbr\u003E\u003Cimg src=\&cfc8dd7249edb1b94818e25.jpg\&\u003E\u003Cbr\u003E演员组合亮相,粉丝们可开心啦。\u003Cbr\u003E\u003Cimg src=\&9c55dc528c954aca84ae095.jpg\&\u003E\u003Cbr\u003E最后我这个年过30对海贼王一窍不通的中年男子,在老婆大人的安排下,拍了一张主题乐园照片,旁边是谁我也不知道,我这次深刻地理解和学习到了吃瓜群众的真正涵义,哈哈哈哈。\u003Cbr\u003E\u003Cimg src=\&db3fae343af.jpg\&\u003E\u003Cbr\u003E海贼王主题乐园之行,老婆大人非常喜欢,给满分,那我也给满分啦。:)\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浅草寺也是知名景点,不过下雨,我们就简单逛了逛。不如京都寺庙好看哈。\u003Cbr\u003E\u003Cimg src=\&0c203b90d72bebedff3b0c.jpg\&\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因为每天保持20000步的节奏,老婆大人有点累了,所以有一个下午老婆大人在银座酒店休息,我出来自由活动。\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认识我的人肯定能猜到我要去哪儿。。。\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东京有一个地方,能欣赏柯布西耶的建筑,也能欣赏莫奈的睡莲,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大赞啊!\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柯布西耶的建筑。\u003Cbr\u003E\u003Cimg src=\&d390c1c07db21a434239.jpg\&\u003E\u003Cbr\u003E美术馆里面的建筑线条。\u003Cbr\u003E\u003Cimg src=\&34f21fc2b0a9f25e89a28f69a4457c25.jpg\&\u003E\u003Cbr\u003E好几层的名画慢慢看,感觉好幸福。:)\u003Cbr\u003E\u003Cimg src=\&a86c3d4bcba53d95cd899.jpg\&\u003E\u003Cbr\u003E讲个好玩的故事,这次我旅行中读的书是达芬奇密码,书里刚好有最后的晚餐的故事情节,然后我在逛美术馆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副最后的晚餐!虽然这幅最后的晚餐不是达芬奇画的那幅,不过还是很巧啊,我就着书里的剧情在这幅画前面看了好久。。。\u003Cbr\u003E\u003Cimg src=\&686d146b7e91de2d793d.jpg\&\u003E\u003Cbr\u003E美术馆旁边是科技馆,听说也很棒,但是没有时间逛啦。这是科技馆门口的大鲸鱼。\u003Cbr\u003E\u003Cimg src=\&dd7e989a8dc4dc91cb2ff1f.jpg\&\u003E\u003Cbr\u003E美术馆逛完,逛东京国立博物馆。\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博物馆展品很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幅字,我一看,哇,日本人好潮,博物馆里都有人生赢家这样的书法作品啦,好神奇!\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后来我看了介绍,才发现这幅字当然不是写的人生赢家,写的是敬天爱人,是一句名人名言。我把这幅书法作品发朋友圈,很多朋友们说写的是人生赢家。lol\u003Cbr\u003E\u003Cimg src=\&41009c7fdb73f87ba4e0.jpg\&\u003E\u003Cbr\u003E上野公园是博物馆美术馆迷必去的地方,我还有好几个馆没有时间逛,这个公园至少有5个美术馆和博物馆,好赞啊。\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在一个台风天,老婆大人陪我去了一趟秋叶原。作为从小玩游戏的资深玩家,必须来逛逛。\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大雨时避雨躲进高达咖啡店,点了一杯高达咖啡。lol\u003Cbr\u003E\u003Cimg src=\&3559ca38bcf50e3e45aefaffba081d05.jpg\&\u003E\u003Cbr\u003E看到这种满是海报的楼,就感觉很有秋叶原的样子。\u003Cbr\u003E\u003Cimg src=\&b822be28dae0d6ed7c8f440e5c160cdb.jpg\&\u003E\u003Cbr\u003E我去这栋楼很认真地打了几局街霸。。。\u003Cbr\u003E\u003Cimg src=\&9f03506fab3befb4be9e28cfd022ddeb.jpg\&\u003E\u003Cbr\u003E秋叶原很多小店,可以买游戏,动漫周边等,可惜我们年纪都大了,玩了玩游戏就回酒店休息了。lol\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最后一个行程写晴空塔之旅。\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晴空塔很高,观景台有350米和450米两个高度。我们中午到晴空塔观景,买票时好心的服务员给我们说,现在大雨,上去看到的是雾蒙蒙一片。。。我们就没有上去,在晴空塔下的商店和餐厅逛了一会。\u003Cbr\u003E\u003Cbr\u003E逛到这里刚开业不久的pokemon go商店,好可爱。。。\u003Cbr\u003E\u003Cimg src=\&e0ff1e7c05c0018ebfaee7e.jpg\&\u003E\u003Cbr\u003E然后在晴空塔下的一个猪排饭餐厅吃完午饭,我们就离开晴空塔了,老婆大人有点小不开心,一直说可惜了,于是晚上我又带老婆大人回到晴空塔准备上塔观景,想着到了晚上再雾蒙蒙的,城市也得有灯光吧,夜景还是可以看看的。\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结果晚上竟然天晴了,一上观景台就看到超级美丽的景色!\u003Cbr\u003E\u003Cimg src=\&2d08a0c832eccbc4239cfa350d160bd0.jpg\&\u003E\u003Cbr\u003E城市夜景,靓丽的夕阳,以及远方若隐若现的富士山,超级棒的景色!\u003Cbr\u003E\u003Cimg src=\&48b0b24e6e27afa1e17b.jpg\&\u003E\u003Cbr\u003E在450米的观景台逛了一会,看看夜景,拍拍照片,挺轻松的。\u003Cbr\u003E\u003Cimg src=\&b3dcf1b38b3c026fb0a997.jpg\&\u003E\u003Cbr\u003E450米的观景台是环形的,走一圈能看到整个东京的景色,走廊挂满风铃,风铃随风响着,看着夜景,心里很平静很舒服。\u003Cbr\u003E\u003Cimg src=\&f92b24d2440afafdd48e24.jpg\&\u003E\u003Cbr\u003E回到350米观景台,就热闹一些,有合照服务,有表演,挺有意思的。:)\u003Cbr\u003E\u003Cimg src=\&817e0e6fed.jpg\&\u003E\u003Cbr\u003E离开晴空塔之前,拍了一张塔的样子,这是日本现在最高的建筑,634米。\u003Cbr\u003E\u003Cimg src=\&5e6ea074bde3.jpg\&\u003E\u003Cbr\u003E晴空塔之旅看到美丽的景色,感觉挺有缘分的,很棒的行程!:)\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最后说到吃。\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东京美食太多,我们都是就近吃,玩到哪儿就在哪儿附近吃。\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在新宿逛街时走进一家鳗鱼饭,虽然没有英文菜单也没有英文服务,但是我们用Google翻译和乱猜,竟然点到不少好吃的东西,烤鳗鱼肝和烤鳗鱼串都很好吃。\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当然,正餐是鳗鱼饭啦。\u003Cbr\u003E\u003Cimg src=\&52d1cdf5f197f5118ac9b.jpg\&\u003E\u003Cbr\u003E超级好吃。lol\u003Cbr\u003E\u003Cimg src=\&00f2bdabd4dd8d454237.jpg\&\u003E\u003Cbr\u003E烤淮山也很好吃。\u003Cbr\u003E\u003Cimg src=\&fcbc3ca759ead6.jpg\&\u003E\u003Cbr\u003E在晴空塔逛街时走进一家炸猪排店,起司猪排超级好吃。。。在吃这个餐厅之前我一直以为所有炸猪排饭都是堂本家那个味道。。。\u003Cbr\u003E\u003Cimg src=\&3abf8fb666ac.jpg\&\u003E\u003Cbr\u003E在东京塔附近吃了一家怀石料理,服务很好,菜品精致好看,可惜我没有吃饱。。。\u003Cbr\u003E\u003Cbr\u003E鱼豆腐,感觉和便利店吃到的味道差不多。。。哈哈哈哈。lol\u003Cbr\u003E\u003Cimg src=\&b6e4b9f0ba5.jpg\&\u003E\u003Cbr\u003E烤鱼还蛮好吃的,就是太少。\u003Cbr\u003E\u003Cimg src=\&a.jpg\&\u003E\u003Cbr\u003E鱼生还不错,很新鲜,很脆。\u003Cbr\u003E\u003Cimg src=\&c61dbefb2d.jpg\&\u003E\u003Cbr\u003E在临回国前的晚上,终于有时间好好吃一顿寿司啦,我们从酒店步行10分钟到筑地鱼市,找到一家不错的寿司店。\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们桌前是一位很资深的师傅,做寿司时一丝不苟,很严肃的样子。\u003Cbr\u003E\u003Cimg src=\&f31193ddc28beb23fcaaf59.jpg\&\u003E\u003Cbr\u003E师傅很快就做出了我们点的本店招牌寿司组合,超级好吃,超级好吃,超级好吃。\u003Cbr\u003E\u003Cimg src=\&dca6fde77728c5c.jpg\&\u003E\u003Cbr\u003E吃完了鱼的寿司,又点了贝,海胆等寿司,都是无比美味。\u003Cbr\u003E\u003Cimg src=\&efaa6ce537cea8c4dda903c.jpg\&\u003E\u003Cbr\u003E我还点了一碗海鲜汤,热腾腾的,很好喝。\u003Cbr\u003E\u003Cimg src=\&bed785fee.jpg\&\u003E\u003Cbr\u003E吃完美食,准备离开时,我想给做寿司的台子拍一张照片,我拿起手机,寿司师傅突然做了一个拍照pose,太可爱了,哈哈哈哈,赶紧拍下来。:)\u003Cbr\u003E\u003Cimg src=\&a0d60bb7bc5f27d582ccf.jpg\&\u003E\u003Cbr\u003E然后回酒店,打包收拾,第二天回国啦。\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三个游记写完,简单总结一下。日本离中国近,旅游方便,不像去欧洲美国要飞10多个小时;日本城市很干净,交通方便,公共服务、酒店餐厅服务都很好,老百姓素质挺高的;物价相对中国一线城市不算贵;美食多;遍地便利店和自动售货机,买东西方便;日本的甜点很有特色,买点带回来当礼物很不错的。\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玩了10天,走过大阪,京都,函馆,登别,札幌,东京,存了570张照片,吃了各种各样的美食,带回一堆好吃的礼物,我们玩得很开心。:)\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谢谢阅读!\u003Cbr\u003E\u003Cbr\u003Ethanks,\u003Cbr\u003Eyoyo&,&updated&:new Date(&T07:04:0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5,&likeCount&:10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5:04:0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5,&likesCount&:103},&&:{&title&:&如何适应新工作环境&,&author&:&youwenwen&,&content&:&周日参加兄弟部门美的金融在深圳的招聘专场,分享了关于如何适应新工作环境的思考,并帮助主办方为来听宣讲的同学们抽奖和颁奖。今天想把周日的分享内容总结成文章,抛砖引玉。:)\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因为来参加面试的同学主要是开发、运营、产品职能,所以我没有准备讲设计的专业分享,在金融支付的负责人和技术专家讲完美的和美的金融的介绍后,主办方希望让我来讲讲故事。lol\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其实挺紧张的,很少做非设计专业的演讲,所以这次我仔细想了想之前很多知乎朋友问过我的职业发展问题,结合这次招聘,准备了“如何适应新工作环境”这个话题。\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对于社招新同学,如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呢?我认为有4个点可以帮助思考:优势、劣势、变、不变。\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b2fa0f35d383a59df6b16cbc.png\&\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1,优势。\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优势是我们在上一份工作中沉淀下来的技能、经验、心态、视野、状态、思考能力等,这些经过验证并有效的点,会成为我们在新工作环境的第一波发光点。\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业务还没有熟悉,团队还没有熟悉,这时帮我们快速融入新工作、新团队、新业务的最好入口就是我们之前工作中拥有的靠谱优势,这些优势具有跨公司适配性,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在新岗位产生价值,以实际工作价值来打好新工作的基础。\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在演讲时举了一个做设计的例子,简单讲述了交互设计场景思考方式和专业文档方式的延续性优势,这个优势帮助我在连续几个公司都产生了专业价值,帮助我迅速建立设计信用和设计方法。我相信除了设计,任何职能岗位都会有类似的优势可以从上一份工作延续到下一份工作,这个延续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工作经验、优点、思考能力、流程方法都有足够的认识,并对新工作岗位有一定了解,才能建立优势关联,把优势快速扩展到新工作,为自己的后续工作做好铺垫。\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这种优势可能包括:一个创新的工作方法,一套有效的工作流程,一系列系统的专业思考方式,一个精专的工具,优秀的表达能力,令人信服的论证能力,业界视野,快速学习能力等。\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优势的快速顺延,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打开新工作局面。\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2,劣势。\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换工作时,很多人面临更好的职位和收入,还是很纠结,因为他们在担心新工作来临时给自己带来的劣势。\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在演讲时举的例子,是我在工作前几年主要负责面向消费者的产品设计,后来转变到同时负责面向企业的产品设计,这个从ToC到ToB的设计转型,是我设计工作转变的一个劣势。因为转型到ToB设计,之前很多ToC设计的经验、教训、思考方法、用户群体认知、工作流程、信息架构设定、交互流程思考等都会不再适用。而且ToB产品特有的面向某一类企业用户的大量专用名词、复杂业务逻辑、更深层级的信息架构等,对设计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是一个劣势例子。\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们在考虑新环境新机会时,一定要仔细思考我们的劣势。劣势如果大到无法弥补,就一定要考虑新环境是否适合我们。举一个夸张的例子,如果你非常不喜欢骑马,那去应聘一个马术教练的岗位就得三思。\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们职业环境变化带来的劣势可能包括:产品开发节奏加快带来的不适应,上级更高的要求,团队资源从充裕到缺乏,曾经擅长的技能失去作用,曾经的职业关系网络需要重新建立,进入新业务,进入新职能等。\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如果劣势不是不可克服的,那么很多时候劣势会变成好事,因为这些劣势带来的我们主动的应对和解决,能帮助我们弥补自身短板,扩大我们的能力广度和深度。\u003C\u002Fb\u003E例如我开始讲的例子,当我转型ToB产品设计后,对信息架构、交互设计、用户研究等专业领域有了更深更广的理解,我也接触到很多全新业务,扩展了我的视野,让我能更全面参与、实践、反思各行各业各领域的用户体验设计。\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3,变。\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面临新环境,我们有很多需要改变的东西。\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3b722dfffa49.png\&\u003E\u003Cbr\u003E首先是心态,心态的变化是最需要注意的。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环境,过去的光环、影响力、成功经验等都逐渐消失。当然专业能力还在,但是新环境注定带来全新的开始,所以我们一定要放空心态来认真面对新岗位和新挑战。\u003Cb\u003E每个岗位都需要不同的心态来对待。\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业务的变化一定存在,就算从A银行跳到B银行做一模一样的工作,业务还是有差别。理解业务的变化,是我们开展新工作的第一步。\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团队变化需要好好适应。例如你是一位主管,在之前公司你和团队的默契度已经很高,你们的工作方式、流程、思考方式都趋同,你的团队能高效高质量完成工作,那在你面对新的团队时,你就需要仔细沟通、研究团队构成,对团队的能力、工作、专业构建、状态等都需要好好了解,调整自己的同时调整团队,尽快提升团队的工作默契度。同时,上级、同级、部门内合作、跨部门合作等团队变化,都是我们面临新工作时必须考虑并尽快适应的点。\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工作方式的改变需要在理解业务和团队的变化后尽快完成,尽快筛选出我们之前工作中靠谱的地方,并修正一些我们之前工作中养成的不适合新环境的习惯,让自己的工作方式与新环境是一个基调、一个方向的。一个简单的例子,从外企到民企,工作方式的改变是巨大的,如果适应期过长,会影响你的新工作发展。\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生活方式的改变是现在职场人士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毕竟与早些年比,现在的职场人士更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家庭、生活品质等。但是一般来说,新工作会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举的例子是在美国硅谷、腾讯、华为、美的工作时,不同公司的不同工作时间、出差频率、工作节奏、交通方式等,都让我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u003Cb\u003E我的建议是,尽量让改变把自己往健康的生活方式去指引。\u003C\u002Fb\u003E例如我到华为工作后,每天6点半起床,那这个早起的习惯就延续到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例如我经常出差,我就要学会如何保持锻炼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更能适应出差频率高的工作环境。\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最后,任何的改变,都是一个跳出舒适区域的挑战。\u003C\u002Fb\u003E年轻人可能舒适区域的感觉还不够深刻,因为年轻人精力充沛,勇于改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养成一个牢靠的舒适区域,但是工作久一点的职场人士舒适区域就非常明显,甚至大到可以影响理性决策。我的建议是,如果有预期不错的变化,如果决定要去做改变,就要勇于跳出舒适区域,去营造一个可能更舒适的区域给自己。\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4,不变。\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刚才我说了很多新环境会带来的改变,以及我们要如何应对。接下来我也希望认真写写不需要改变的东西。面临新环境,我认为不变的点包括:专业度,方法论,热情,好经验,好习惯。\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ccfeed3e73ca69d3aff08.png\&\u003E\u003Cbr\u003E首先专业度是不需要变的。我在演讲时说,我们作为专业人士,专业可以帮助我们在任何公司、任何团队、任何环境产生价值。当然,价值的大小受很多客观、主观因素影响,但是专业是产生价值的根基。我们的专业度是不需要改变的,到新环境继续使用就好,我们只需要保证专业持续进步。\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方法论是我们工作一段时间后,对自己的专业工作产生的一个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方法集合,可能我们很多人对方法论的认知还比较模糊,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完成工作的过程和方法,本身就是在积累和形成一套方法论。大家应该主动思考自己工作中的方法论,多反思多调整,这样工作质量和效率才提升的快。我认为方法论是可以不变并延续到新工作的,例如一个方法论优秀的设计师,从A项目换到B项目,项目不同业务不同团队不同,他也可能产出优秀的产品设计。\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工作热情需要不变,对专业的喜爱需要不变。如果换到新环境,工作的心气和热情都变小,那这个新工作做好的可能性也不大。\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经验是可以传承的,但是要注意一定是可复制可落地的经验。例如你在A公司有一个很好的项目管理方法,到了B公司,经过适当落地调整,这个项目管理方法一般也能靠谱使用;但是如果你在A赌场玩游戏机赢了10美元,你去B赌场用同样方式想再赢10美元,这个经验就不靠谱。我在演讲时举的例子,是我在不同公司对用户体验设计流程的思考和建立。在不同团队、不同业务,建立设计流程都可以依照一个通用的思路,然后根据公司、部门、业务特性进行小调整就可以有效使用,而不用在每一个新环境就建立一套完全不同的设计流程。\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好习惯是不需要改变的,这样的好习惯包括:保持锻炼,乐于助人,少玩电子游戏等。我演讲时举的例子是读书和写作。\u003Cb\u003E好的习惯,在生活中可以让自己更充实、更健康,在工作中可以让自己更自信、更有竞争力,好的习惯一定要保持。\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这次关于职业发展的演讲,还是挺有意思的,在演讲后的问答过程中我也了解到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困惑和思路,我也有收获。:)\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6af1d52dc9ec4ced4f620583.jpg\&\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谢谢阅读!:)\u003Cbr\u003E\u003Cbr\u003Ethanks,\u003Cbr\u003Eyoyo&,&updated&:new Date(&T08:16:3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7,&likeCount&:12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6:16:3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7,&likesCount&:123},&&:{&title&:&专业文章写作经验&,&author&:&youwenwen&,&content&:&团队每周例会都有专业分享环节,快轮到我的时候,我问大家想听什么设计专业话题。我心里想着这些话题:交互设计进阶,设计与商业,设计视野拓展,设计推动力,设计创新,设计新动力等,想着大家对哪个话题感兴趣,我就准备好并好好讲。结果,大家一致要求我讲,如何成为网红。。。\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当然不是网红,不过我知道大家开玩笑之余想听什么,所以我分享了这个话题,专业文章写作经验,给团队分享一下自己写设计专业文章的经验和故事。\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从2012年3月开始到现在,我已经保持写作习惯4年半,写作内容有60%是设计专业文章,20%是职业发展文章,20%是随笔旅游类文章,一大部分发布出来了,一小部分自己留着读。在这次分享中,除了设计专业文章,我也讲了一些职业发展、随笔旅游类文章的写作经验。\u003Cimg src=\&v2-5e671bebb6dfb51f2fd516ef599b1ed1.png\&\u003E\u003Cbr\u003E我想从6个方面来讲如何进行写作,可能每种内容的写作方式有不同,我不会写段子、政治、热点评论、日常生活等话题,主要还是集中在设计专业上,所以我列出的6个方面可能有偏颇。\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整体的思考包括:信息来源,写作的源头;积累方法,如何积累来自源头的内容,进行写作储备;动笔执行,如何动笔;自我调整,如何得到反馈,如何优化自己的写作能力;持续写作,如何保持写作并养成习惯;沉淀思考,思考自己写作现状与下一步发展。\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在思考和讲述这6点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把这几年写东西的过程理了几遍, 收获颇丰。\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3ab94cdeabb2bbe6e312caa3d7d5bd68.png\&\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1,信息来源。\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我写东西的内容主要来自6点,如下图,排名有先后。\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实际工作是最容易写的,不用太多构思,写下真实过程和感受就可以,可信度高,读者代入感强。其次是不同视野,写的东西如果能提供不同视野,展示不同世界,内容就会精彩,例如大家都在日本美国旅游的时候,你的游记是在南极,就会有不同的风景展现。经验积累也是写作的内容来源,长期精专一个职业或者一个爱好,能系统有效地思考和描述,给自己和读者都带来沉淀和参考意义,帮助大家学习和执行,是非常好的写作内容。生活兴趣需要占写作来源的一个小部分,因为人都是有生活和爱好的,生活兴趣内容很容易产生共感和联系,例如我写过一篇关于五月天的文章,不喜欢五月天的读了应该完全没有感觉,但是喜欢五月天的可能读了会有一定共感。排名靠后的是不同见解,因为我比较少写与热点讨论相关的争论文,不想也懒得去参与或者引起争论,不过不同见解带来的写作内容也很精彩,有思辨性,能给自己和读者激发灵感。最后是读书思考,我喜欢写读书笔记,这个更多是为了自己写,发笔记出来也可能给读者带来一点点摘要和激发灵感的功能,挺好的。\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b2dfe4ba98fc0.png\&\u003E\u003Cbr\u003E思考一下,以上6点信息来源,很多是固定的。实际工作不会轻易转换,视野也是逐步定型,生活兴趣不太可能一年换好几个,所以我认为激发灵感的最佳手段,除了勤于思考,就是这两个性价比最高的方法,读书与旅游。\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读书,脱离自己固有世界,融入千奇百怪又精彩无比的大千世界,然后进行双向融合,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考维度。旅游,放松去玩,认真感受不同文化和思维,保持好奇,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写作灵感。\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例如在宁静岛上读三毛,同时感受优美的景色和文字。\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f5175dcb8be8082bacddf.png\&\u003E\u003Cbr\u003E例如游览日本京都清水寺,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韵味。\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2ef96cf911f2fa41a1a90.png\&\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2,积累方法。\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第1部分的信息来源充分后,如何积累内容便于写作呢?\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很简单。先动笔,把有趣的知识点、思考、论据等记录在笔记本上、电脑上、手机上。因为我不是专业作家,工作忙,不太可能有整块时间去构思一篇文章,所以我平时都是在主动整理零散信息,有一点,攒一点,然后如果能形成一篇有结构有价值的文章,我就写出来。在积累的过程中,自己脑子里的思路成型很重要,不需要在纸上写出提纲,但是脑子里对写什么东西得有清晰思路,需要扩充哪个部分,需要增加哪个部分,都要有谱。还有一种积累方法,比较有意思,就是和有趣的朋友讨论某个话题,在讨论过程中积累出一套值得写的内容。\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bb969fac2abb606dd73159a.png\&\u003E\u003Cbr\u003E谈到积累,一定要有好的载体。除了电脑手机上的软件工具,我也推荐传统的纸和笔。\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翻到2007年我研究生一年级上的一门叫“界面与交互设计”课程的提纲,老师在第一节课的作业里就布置大家去买一个笔记本,用来写、画自己的设计灵感和设计思考。老师推荐的是Moleskine这个牌子,这个牌子我一直用到现在。\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强烈推荐哈,也许有些同学会觉得有点贵,不过相信我,贵的笔记本你会更认真记笔记的,哈哈哈哈。lol\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002b89b8d8e2179cc38e.png\&\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3,动笔执行。\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信息来源积累好后,就可以动笔啦。别怕动笔,其实动笔很简单,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信息来源和积累占很大一部分时间,其实当你构思好一篇文章,写作起来是很快的,一般2000字的一篇专业思考文章,30分钟内能完成。写完一篇文章,不要急着发,读一遍,改一遍,最后查一遍,自己琢磨琢磨觉得写的不错,再发出来。\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动笔执行,主要就是不要懒。lol\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efcc5febee9b139b09c5a50.png\&\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4,自我调整。\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开始动笔执行,就有文章陆续写出来,后续的自我调整很重要。写文章一方面是给自己读,一方面给读者读。先考虑自己,写的东西是否对自己有价值,自己想把后续写作方式做什么样的调整,要想清楚。再考虑读者,读者的有效反馈很重要,可以客观评估自己写的东西哪些地方可以加强哪些地方需要调整。调整是渐进的,不要太激烈,如果只是业余兴趣写着玩,写作首先是让自己开心的,读者的反馈你也不用全听,适当调整就好啦。\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当然,有工作和生活上的朋友给提意见,当面聊聊,是很有帮助的。这里要特别感谢不在互联网圈的老婆大人对我写作的循循教导。。。给100个赞。。。写的好的文章,你占99%功劳。:)\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e2e12d0e54aa5ee4.png\&\u003E\u003Cbr\u003E以下几张配图是我在美术馆拍的,辅助一下论点。:)\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觉得听意见并进行自我调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人会选择性听意见。所以练习自己的开放和心胸是很重要的事情,听取意见,优化自己,感谢提意见的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对网络上无脑或者没有基本素质的无理评论,拉黑就是,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去照顾这类人。lol\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bd66608add.png\&\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5,持续写作。\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开始稳定写作,并通过自我调整,写的东西会到一个不错的质量,这个时候如何保持持续写作就是一个难题了。因为业余写作是不带来任何物质收入的,动机其实不大,非物质激励的满足感在业余兴趣的背景下是可以间断不持续的,所以很多时候写着写着,一忙起来,就不想写了。。。\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的第1个动力是自我动力,我认为写作是对自己有价值的爱好并想进行下去,其次是外部激励,虽然写的东西很小众,关注的人不多,不过读者每次留言里的鼓励、私信里的赞许,都是对我写作爱好的精神激励,这是一种暖暖的正能量。:)\u003Cbr\u003E\u003Cbr\u003E长期持续写作,频率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制就好。我现在工作越来越忙,写作频率变小,不过爱好还是在维持哈哈哈哈。而且这种习惯已经成为我在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例如任何时候,有好的设计经验沉淀、精彩的设计故事、好的设计方法、有趣的工作经历,我都会想写下来,再看是不是值得分享出去。\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40b199a3df3a5c610c1a962.png\&\u003E\u003Cbr\u003E有一个好习惯,长期坚持,会让人变得有那么一点点与众不同。我们大部分老百姓,生活是很普通的,所以那么一点点不一样,就会让生活有趣很多。下面这个图酷酷的,一个站立起来的字母,在千篇一律的光线里虽然渺小但是精彩。\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378500bab2efcaa64fe15.png\&\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6,沉淀思考。\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写了4年半,算是一个长期爱好啦,我的沉淀和思考是什么呢?\u003Cbr\u003E\u003Cbr\u003E首先我想写一下写作的优点,这个我在之前不少文章里已经讲过啦,简单重复说一下,写作让自己保持在学习状态,多思考多记录,增益自己,同时又能让读者得到一点点知识、经验、乐趣、灵感,感觉很棒。\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写作也有不少压力,例如忙起来想写又没有力气写的窘迫,例如读者私信问专业问题因为忙不能好好回答的尴尬,例如很多知乎问题邀请我但是我没有本事回答好只能默默忽略邀请的不好意思。。。当然,还是那句话,写东西是爱好,开心就好。:)\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瓶颈当然也有啦,例如老婆大人最近老说我才气已尽,写知乎不勤快。一方面工作忙起来,写作时间和精力变少;一方面我不太喜欢写时事热点,写的东西集中在设计上比较小众,而这几年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管理等话题我也写了上百篇文章,方方面面写过,如果不是有思考的不同维度,不想再重复写;最后我也和我的几个微信粉丝群的小伙伴们说过,最近设计工作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思考和工作的层面比以前高和难,有时写的东西思考的内容不太适合在网络上给年轻设计师小伙伴们分享,所以我就自己留着读,也是最近产出比较少的原因。\u003Cbr\u003E\u003Cbr\u003EAnyway,瓶颈我需要克服啦。当然,一切的原因,还是因为我比较懒。。。\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关于后续写作的想法,我希望能保持一个稳定的频率写下去,记录自己的工作成长和生活乐趣,很多朋友问何时写书,其实最近几年联系我的出版社朋友不少啦,他们很热心人很好愿意提供很多关于出书的帮助,不过我现在工作较忙,感觉写书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如果想写就得写好,所以暂时没有考虑啦。当然,再一次,一切的原因,还是因为我比较懒。。。lol\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eb71d2e5d3ce20e0a6f8a.png\&\u003E\u003Cbr\u003E写作还有一个好处,安静。\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现在的世界太复杂,工作忙,人多,生活节奏快。借用资生堂的这个广告,一切都好拥挤。\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f68b10ea45bf24f4feaf4b4f43c1efbe.png\&\u003E\u003Cbr\u003E这时,我们都需要一个完全安静下来的方式,就像下图里躺着用毛巾盖住脸晒太阳的小伙子一样。\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0cbfcf61ffb.png\&\u003E\u003Cbr\u003E写作是我的安静方式,我可以在任何地方,家里、咖啡厅、午休时间的办公室,安静下来,进入我自己的世界,写东西,沉默一会,思考一会,笑一会,很有趣。这种30分钟的完全自我时间,对现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和舒缓方式。\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写作也有成就感啦。领英发布11篇文章,有14万关注。\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771e0c4d0be.png\&\u003E\u003Cbr\u003E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知乎,虽然写的东西小众,关注不多,但是你来我往的知识交流,是知乎最有趣的地方。:)\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c8ef3af6cd7cbe0fc604c4c09d2ec067.png\&\u003E\u003Cbr\u003E写作,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最后谢谢这几年读我写的东西,给我鼓励,向我提问题,和我讨论专业,支持和帮助我的小伙伴们,谢谢哈!:)\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谢谢阅读!\u003Cbr\u003E\u003Cbr\u003Ethanks,\u003Cbr\u003Eyoyo&,&updated&:new Date(&T03:10:5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2,&likeCount&:13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10:5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2,&likesCount&:137},&&:{&title&:&32岁半的思考&,&author&:&youwenwen&,&content&:&最近好多时间点,一个是本科毕业10年,一个是参加工作8年,一个是回国5年,有一些小感触,然后看到一个知乎问题,“30岁做什么,可以在5年后受益匪浅?”\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看到问题又有一点感触,就想把一些想法写下来,给自己做个记录,同时抛砖引玉,听听大家的想法。\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回答如下:\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32岁半。\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想写一些我30岁时候想的、做的事情,这些改变让我这几年有一些小变化和小受益。\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1,不能再任性。\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很真实的,在30岁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任性了。\u003Cb\u003E所做的改变是自己为人更稳重。\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爱吃的东西,不会再放开胃口大吃一通,感觉美好的食物浅尝即止就好。\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家里的责任要担当起来,意识到自己任何生活和工作上的选择和改变,都会影响家庭,我的改变是不再所有决定都自己想自己做了,而是开始与家人商量,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进入我的决策环节,一起讨论后,再踏踏实实自己拿主意。\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工作的执行,思考,和转换,都会想得更仔细,不会像年轻时候只考虑到很少几个维度。\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这几年一直在改变自己任性这个习惯,虽然做不到很完整,但是帮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更好了,心性也稳了一些。\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2,局限。\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30岁时,毕业参加工作6年,从校园走进社会,走过一些地方,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认真干活。这些积累帮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稳定的认知并开始意识到局限。\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不会再轻易海阔天空地订目标想未来,而是更稳重地思考职业发展,在一个自己认可并接受的局限下思考自己的工作和发展方向。\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感觉自己更踏实了。当然,踏实不一定是完全正向的,也会带来挑战风险和异想天开的缩减。\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对自己个人的局限也在30岁时有不少认识,例如我要锻炼成八块腹肌感觉很难了现在就想着保持锻炼让身体健康,例如我想业余时间写一部玄幻小说近期也很难实现。以前有很多爱好,要收敛、聚焦形成对自己有益同时又喜欢的爱好,例如读书,逛美术馆,写随笔等。\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认识到局限,我的改变是,生活工作每一步都更倾向于稳定以保证有好产出,以前那种天马行空的思维精彩,确实少了一些。\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这种对局限的认知以及我做的改变,我也不知道对我这几年是不是全是好事,能不能优化,也许还需要时间去思考和沉淀这块内容。\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3,时间。\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30岁开始觉得时间宝贵。以前可能还有无所事事的时候,现在感觉时间宝贵,不能浪费。\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改变是开始有意识地把时间安排给家庭,工作,有益的习惯,朋友这些方面,自动屏蔽了很多以前的时间消耗大项目。\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例如看美剧,以前一周追6部,现在一个月看不了一次。例如看玄幻,以前能晚上偶尔一口气看到凌晨3点,现在只是每天早饭时间看15分钟。\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还有一个改变是,开始有目的地给自己留一些个人时间,让自己能在这个繁杂的世界中有放空的时候,例如一个人去美术馆看一小时展览,例如午休时间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这几年对时间的认识和改变,让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一些小进步,但是离一个优秀的时间控制者还差太远,以后会继续优化这块内容。\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最开始想到的就是这3点,然后又想到一些相对零散的点。\u003Cbr\u003E\u003Cbr\u003E30岁之后感觉人会成熟,或者说老一点,以前小时候特别不理解大人为什么饭后散步,走这么久,多无聊啊。几个大人聊聊天,喝喝茶,能扯一下午,多无聊啊。好多想不通的,30岁一到自己立马也一样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_-''''\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的几个微信粉丝群里,有很多年轻人,有时看他们讨论的设计问题,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我都能明显感受到不一样。我给他们讲设计知识和工作经验,同时我也在群里了解和学习年轻人的思考方式和想法。感觉30岁之后还是要保持与年轻人的沟通和交流。\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可能30岁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地把30岁当回事,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的状态并开始认真做改变,毕竟三十而立啊。\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最后一个想写的点,就是30岁开始时,我对一些事情同时拥有两种矛盾对立的认知。\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这个对立是,意识到自己不足,知足。\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走的地方越多,越觉得自己见识少,工作的职位越高,越觉得自己不够本事还得努力学,时时刻刻感觉自己进步了反而又更弱了,老是觉得自己不足。\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但是又同时开始慢慢知足。例如我24岁刚毕业参加工作时,我想好好干活,争取5年后当一个大公司里面的小设计经理,3年后我回国在腾讯当设计经理时是27岁;后来我想能不能有机会在30岁时在一家500强公司做设计总监,多负责一点设计工作,2年后我在华为做设计总监时是29岁;后来我想能不能在35岁时在一家500强公司做设计做到高管序列,迎接更大挑战,3年后我在美的做体验设计高级管理序列时是32岁。一路很辛苦,但是一直有进步和收获,我是知足的。不过一路走过来,发现上面那个“越发意识到自己不足”的事实越来越成立,又是矛盾的。\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感觉这个矛盾和解决过程至少要持续到35岁。\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写了不少,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字不成体系,请见谅。希望有一点点帮助。\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谢谢阅读!:)\u003Cbr\u003E\u003Cbr\u003Ethanks,\u003Cbr\u003Eyoyo&,&updated&:new Date(&T01:46:2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8,&likeCount&:31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46:2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8,&likesCount&:312},&&:{&title&:&好大学对未来很重要么?&,&author&:&youwenwen&,&content&:&看到一个知乎问题,有点感触,简单回答一下哈。\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question\u002F2Fanswer\u002F\&\u003E好大学对未来很重要么? - 尤文文的回答\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刚好看到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也问过我,简单想法如下。:)\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不要信鸡汤,也不要沮丧。\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考虑沉没成本这个因素,不要太考虑和纠结于以前已经发生的事情。\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如果你还在读高中,那好大学很重要,最好是清华北大等名校,最好能出国读名校,好的大学能让你接触到更好的教育环境和人,能更好地提升你的知识和职业竞争力。\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如果你已经上了一般大学,那更好的本科与你无关了,除非你重新考大学,太耽误时间不建议,这时,你应该考虑的是考上一个名牌大学研究生或者进入一家优秀的公司工作。\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不要过多考虑以前的事情,不要自怨自艾或者埋怨什么,因为这样做没用。\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只考虑以后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的事情,然后认真做好,问心无愧求进步就行。\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这个答案也适合回答很多小伙伴问我出身、阶级等是否重要的问题,一样的逻辑,不要纠结以前已经发生的事情,只想以后你能改变的事情,然后行动起来。\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谢谢阅读!:)\u003Cbr\u003E\u003Cbr\u003Ethanks,\u003Cbr\u003Eyoyo&,&updated&:new Date(&T05:24:5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9,&likeCount&:22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24:5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9,&likesCount&:221},&&:{&title&:&周杰伦的歌&,&author&:&youwenwen&,&content&:&写在前面: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周杰伦的歌,希望你读文章的时候,脑子里会响起他的歌。:)\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高中时候,住校,有一天晚自习前跑到校门口的超市买零食,看到一个很小的电视,在播放一个MV,一个年轻人在唱,周杰伦周杰伦周杰伦,周杰伦周杰伦周杰伦。。。\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当时愣了一下,想,谁啊,好奇怪的歌,疯子。\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高中晚自习,我旁边的室友在用随身听听歌,他笑嘻嘻地给我说,来来,听好听的歌啦,然后给我一个耳机,我带着一听,“嗷咿吆嗷咿吆咿嗷咿吆嗷咿吆咿,嘿”,我当时一惊,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不是普通话啊。\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室友嘿嘿一笑,说,你不懂,然后把磁带拿出来,用铅笔开始转磁带,给我说,再给你听一遍。\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后来听了星晴和龙卷风,觉得这个歌手还不错,能唱一些我能听懂的歌,然后我就开始借室友的磁带听周杰伦的歌。\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从此周杰伦在重庆就多了一个小歌迷。\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有一个步步高复读机,是爸爸妈妈给我买来练习英语的,复读英语的功能没有用过几次,不过在高中住校的夜里,复读机外放周杰伦的歌是它的常用功能。\u003Cbr\u003E\u003Cbr\u003E8个人的宿舍,复读机放着周杰伦的歌,大家边聊天边听歌,一直听到复读机的电池用完。\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后来读大学,从重庆到北京,来来回回的飞机行程,每次都能想起开不了口前奏里飞机起飞的声音,很好听,很舒服的感觉。\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刚进大学时,普通话不太好,开始几周都不太能和同学交流,就安安静静听歌,简单爱,威廉古堡,安静,都很好听。每次听到“不会骑扫把的胖女巫,用拉丁文念咒语啦啦呜”,都觉得好好笑。\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大学日子过得很快,后来上铺军军准备考研,隔壁铺的铭铭准备保研,力力准备找工作,我在考GRE申请出国啥的,大家都开始忙起来,所以我们四个一起宅在宿舍的时候不多。印象很深刻的是,下午大家饿了,我们拜托军军骑车出人大小西门去买凉拌猪头肉和状元饼,拿回来,大家各自坐在自己的床上,边吃美食边玩自己的电脑,也不说话。\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安静了一会,军军打开电脑音箱,放了一首周杰伦的歌,忘记哪首了,好像是晴天,大家就开始一起唱,虽然我们都唱得不好听,不过唱得很开心。\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大四时候,流行彩铃,我的彩铃是一路向北。每次妈妈给我打电话,都会说,你这是啥子彩铃哦!我就笑笑,说,哈哈,周杰伦的,是一个明星。\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大学读完,大家各奔东西,出国前,我下载了周杰伦的所有mp3,存入我的联想笔记本,带着这些音乐去了美国。\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也喜欢听五月天的歌,超级喜欢,五月天的歌让我很开心,但是我不能一直连着听,周杰伦的歌我可以一直听,一直循环。研究生修了两个专业,经常在通宵自习室里面做作业,记得图书馆很亮堂,我的笔记本有时嗡嗡响,耳机里一直是周杰伦的歌。\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后来到硅谷工作,买了一辆8000美元的二手日本车,我刻录了一张CD,可以在车上听周杰伦的歌啦。加州的天气一年四季都很舒服,下班开着车,摇下车窗,听周杰伦的歌,回家去啦。\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有一次,一个黑人兄弟开一辆大大的黑色SUV和我并行,一起等红灯,他车里放着大声的rap,超级吵的音箱,他副座的兄弟给我微笑打声招呼,我记得我当时也是开着车窗,也放着音乐,忘记是龙拳,还是听妈妈的话了。我礼貌地给黑人兄弟回了招呼,心里想,我放的歌,好听多啦,哈哈哈!\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那时我的手机铃声是甜甜的,很少有人给我打电话,99%是我老婆打给我的,所以每次铃声一响,就是,“我轻轻地尝一口这香浓的诱惑,我喜欢的样子你都有”,每次听到铃声就跑去看来电显示,是老婆打来的就很开心。当然偶尔也有来要设计稿的产品经理。。。\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不是那种超级粉丝对每首歌都熟悉得不行,但是基本周杰伦的歌我都听过,早期的歌听的多一些,也更喜欢一些。\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很多歌都和生活场景绑在一起了,例如我一个人坐火车时,就会听火车叨位去,回到过去这些老歌,在大自然里,喜欢听稻香。觉得很神奇,这些听了这么多次的老歌,怎么还是这么好听。\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我也听了周杰伦很多演唱会版本的歌,最喜欢演唱会版本的园游会,“你手中那张周杰伦的票在哪”,他真的超级有才华。\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时间在走,物是人非,很多都会成为过去。对于我来说,周杰伦是我们80后的记忆。\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现在其实听歌已经很少了,中午喝咖啡看书时,偶尔会挂着耳机,听听周杰伦的歌。\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也许老了后,走在街边,突然听到周杰伦的歌曲,我还是能跟着唱出来,边唱边开心。\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谢谢阅读!:)\u003Cbr\u003E\u003Cbr\u003Ethanks,\u003Cbr\u003Eyoyo&,&updated&:new Date(&T15:48:0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2,&likeCount&:13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3:48:0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2,&likesCount&:133},&&:{&title&:&创意黏合剂读书笔记&,&author&:&youwenwen&,&content&:&最近读完一本设计书,叫创意黏合剂,日本设计师水野学先生写的,书有点像散文集,结构比较松散,但单篇一一读也觉得很有趣,所以今天把自己感兴趣的点记录下来,配上一些自己的粗浅思考,作为笔记。:) \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1,并非是灵光一现,而是终于发现。 \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因为我的工作其实是把散落在世界上的、无数的、杂乱无章的想法碎片收集起来,并将合适的想法碎片粘在一起。” \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很多人对设计师有一个小误解,他们认为设计师关着门,在漂亮的工作室里,对着Mac屏幕冥思苦想设计方案,突然一下灵感来了,就产出了有用有效又美观的设计。灵感、灵气这些词形容设计师被使用的厉害,其实我认为作者的描述更贴近事实,是我们很多在企业工作的设计师每天所在的状态,把公司、业务、产品、商业、用户、自我设计意识等很多杂乱的碎片收集起来,整理好,然后一个碎片一个碎片去理解、琢磨,再进行整体布局,才有一个设计方案雏形的产生。设计师的工作,其实说仔细了反而没有那种灵气四溢的感觉,更像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体力活。 \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很多次分享我都有讲,设计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浪漫的工作,其实它所承载的思考方式、工作流程、投入产出等很多维度,都与传统研发领域是相似的。我们设计师其实都是在脚踏实地地工作。 \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设计师用自己的视野,去接纳世界新的信息,连接上用户,为了商业目的和更好的用户体验,认真持续地在做一个拼图游戏,直到拼出美丽的风景。这个过程很辛苦,我喜欢作者对设计产生过程的描述:“并非是灵光一现,而是终于发现”。 \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当然,在厚积薄发的同时,我们设计师还是比很多职业要有灵气的。lol\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2,不要做和商业毫无关系的小孩子。 \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委托人的需要、顾客的期望、市场、预算、目标人群、自己的设计。客观俯览全部,将所有的要素组合到一起才是一幅完整的画作、一个完整的项目。此时你会发现,“我的设计”真的只占全部项目中很小的一部分。” \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有人认为设计是“个人感性的表现”,其实这是误解。只有主观性和客观性达到平衡,设计作为工作才能成立。遵从自己的感性随性地表现自我的人,要么是极少数的艺术家,要么就是和商业毫无关系的小孩子。” \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在企业里做商业产品设计,设计用户每天使用的产品,无论如何都是商业和用户走在前面的,他们是基础,没有产品设计一开始就是基于设计师本身的气质和个性而启动的。。。偶尔有也是一些纪念品或者概念设计,大规模大范围应用的产品设计,不是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我们所有设计师都应该知道这一点。当然,我们可以在成功满足商业和用户需求后,在产品里加入代表自己个性的设计元素,不过主和次得分清楚才行。\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在我的设计微信群里,不少小伙伴在问,拿一个其他公司的成熟产品练手做改版,有没有意义。我解释过好几次我的想法,我认为从练习的角度,能让你更熟悉工具或者提升自己的设计思考能力,有一点意义,但是总体价值不大。因为从其他公司团队外部去看一个产品,没有任何商业思考根基,没有对产品特性和功能有深入了解,没有对这个公司技术平台能力的了解,连别人的产品用户数据都没有任何信息,怎么可能做出有意义的改版呢?也许从视觉设计角度来看有一点点意义,例如换一个视觉风格看看感觉,但是从交互设计角度来看,意义比较小。相信大家在工作中都经历或者见过做出漂亮设计但完全无法落地的例子,原因很可能就在与创新设计过于追求风格和气质,忽略了商业和用户。\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我们不是极少数的艺术家,我们也不要成为和商业毫无关系的小孩子,以商业和用户为根基,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构建设计方案,一步一脚印地做设计,才是我们正确的工作方式。我们还年轻,不要急于表现“我的设计”。 \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3,不要局限自己。 \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既然一起协同工作,就不要刻板地执着于“自己的头衔”只做自己负责的事情,而是应该作为“团队的一员”开展工作。这样既是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体贴,也能产生更灵活的想法。” \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设计师有时会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区域。大概故事情节都是这样的,年轻的设计师带着无限热情和憧憬进入公司,在设计工作中用尽全力,但是在商业、产品、技术等很多场景讨论下各种碰壁,后来认清现实,把自己圈定在设计的区域,在其它领域前妥协。\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这个故事的前面是对的,确实设计所受的局限很大,但是结果不对,不应该退回到自己的设计阶段默默不语,而是应该把自己设计师的头衔摘下,去尝试体验其他职能,做到有基本的换位思考能力和共感。这样跳出来,反而会让设计师更广度地理解产品设计开发全流程,在设计方案产出、各角色沟通、产品设计大局观等很多方面快速提升,实现设计师的设计推动力大幅提升。\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而且我认为跳出自己的设计领域来思考问题,并执行和推动,是走向设计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未来设计承担更大权责的第一步。所以,不要局限自己,设计师有时也可以像姑获鸟的瞬移大招一样,无处不在哈。lol\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4,所有的体验,都有其意义。 \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我认为“知识的输入等于增加信息”,但是如果无法将信息与经验融合,信息是无法转化成知识的。” \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很喜欢这句话,我们现在每时每刻都在接受信息,手机上看朋友圈,知乎上看回答,论坛上看帖子,电视上看新闻,听家人说,听同事说,听朋友说。。。信息无所不在,信息处理不完。但是我们知识精进了吗?不一定。\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我一直觉得人的大脑就像宝库一样,无数的记忆和经验存在这里,外界的信息不停打过来,如果一个信息激发了一个记忆或者经验,产生了思考并得到有价值的思考结果,这才是有意义的。就像作者描述的一样,信息与经验需要融合。\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这里的关键是信息,经验,融合方法。\u003Cbr\u003E\u003Cbr\u003E信息,我们要保证自己持续得到优质信息,例如好的信息渠道、靠谱的朋友、优质的工作平台、优秀的同事等。\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经验,我们要多走多看,积极并认真体会世界,做事不怕陌生,有一点点勇气去突破,在有限的时间内积累更多的经验,例如在公司工作时主动到海外出差,例如从熟悉的工作行业切换到陌生但更有挑战的行业等。\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融合方法,也是思考方法,把信息和经验结合起来,是思考的结果,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积累起来并磨练出可复用的思考方法,能提升我们融合信息与经验的效率和质量。一日三省吾身,是对的,不去思考,就很难进步。\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3fdffdff1bf6b84c591d.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67\&\u003E\u003Cbr\u003E\u003Cb\u003E超级喜欢上面这句话,“我觉得所有的体验都有其意义”,吃过的亏,走过的路,读过的书,无论是苦闷还是开心,都是人生精彩经历中的一部分,这些“所有的体验”,都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以依赖的宝贵财富。\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最后,水野学先生还在书中提到要给商品赋予人的情感,他在设计商品的过程中,会给商品加入人的描述,例如把一个城市形容为一种类型的人,然后用这种类型的人的特点来设计商品。很有意思的观点和方法,也许这也是他设计的熊本熊火遍日本火遍朋友圈表情包的原因吧,哈哈哈。\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b878a824d472eee4b2861adf534ea782.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2\&\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谢谢阅读!:)\u003Cbr\u003E\u003Cbr\u003Ethanks, \u003Cbr\u003Eyoyo&,&updated&:new Date(&T13:38:4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1,&likeCount&:9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38:4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充电时候提示登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