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联通的前员工,我对联通混改最新员工退出的困惑

输入**21*666666#手机号码变成空号后,要怎么变回来?帮忙下_百度知道
输入**21*666666#手机号码变成空号后,要怎么变回来?帮忙下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要给我分
不然是小气
采纳率:4%
你试试 #21# 再按拨出键
##21#→打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手机号码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作为联通的前员工,我对联通混改的困惑......_小兴美文集
作为联通的前员工,我对联通混改的困惑......
核心提示:作为联通的前员工,对联通现在这个样子是感到痛心的,毕竟在联通奋斗过,拼搏过,现在虽然离开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很要好的同事还作为联通的前员工,对联通现在这个样子是感到痛心的,毕竟在联通奋斗过,拼搏过,现在虽然离开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很要好的同事还在联通,现在联通混改了,本来我认为联通还是很有希望重新崛起的,但是通过这几个月的观察我对联通的混改前景有些困惑,我之所以困惑是因为在联通混改后网络上主要讨论了三个大的举措:第一个举措就是混改后披露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联通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有多方面的原因,这个在网络上也有很多观点提到,但有一点,作为联通的管理层联通领导们还是难辞其咎的,但混改后就实施核心员工的持股计划,很可能会造成持股的核心员工和不持股的一般员工因为利益不一致造成的对立,更别说居然还出来一个亚洲最佳管理团队!我真的想问问颁奖的金融亚洲的那些评委们,你们确定这不是在黑联通!联通这业绩是亚洲最佳,那电信呢,移动怎么办?第二个举措就是现在论坛上热议的各个省市版本的员工退出规划联通员工太多,这个是共识,但怎么优化,怎么精简,这个应该仔细研究,大部分在联通工作的基层员工都是普普通通的打工者,在联通做了这么多年,现在让他们退出,对他们来说不公平,有人说总部不也精简了么,但是人家高层可以分流到中层,中层可以分流到基层,原来的基层怎么办?直接退出?第三个举措就是现在的分片承包做小CEO制度让员工和联通先解约然后承包片区,先别说将来前景如何,我不认为能应对今后电信特别是移动的大规模营销,时至今日,联通已经是三大电信运营商里面最弱的一环,人力就不说了,无论是物力还是财力都比不过电信移动,现在联通的办法是把人员尽量赶到市场上去,让大家各自为战,用业绩来考核员工,这也造成了联通高度重视新发展用户数,极度不重视老用户,甚至有了老用户与狗的笑话,但现在新用户发展已经饱和了,说穿了大家都是在互相挖存量,这条路总有一天会走不通,到了那时候,习惯了各自为战的联通怎么办?更别说就是现在,不改变联通的口碑,联通的发展也已经举步维艰了。最让我感到困惑的,联通要混改了,整体居然没有一个大的思潮来反思之前的失误和败笔,很多企业在发展方向失败或者成功后都会召集人员探讨过程中的得失,今后怎么避免,以后怎样才能做的更好,但联通到现在居然没有一个这样的文件或者会议出来,这个是我最不理解的地方!通信路上,一路相伴!一个有态度的圈子!官方微信号:tongxinquan_168,免费订阅中!投稿:,获高额回报!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王晓初逐条回应联通混改:BAT持股多少,员工持股应无障碍
澎湃新闻记者 周玲
17:05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联通(600050)股东大会上,混改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5月9日,中国联通(600050)董事长王晓初在股东大会上表示:“联通混改牵涉的部门很多,需要与十个部委沟通,很多部委沟通都是我亲自跑的,难度是有的,正在一个一个突破,希望越快越好。”根据中国联通之前披露的信息,混改方案还需要两个月时间,希望自5月16日继续停牌两个月。王晓初称,中国联通是大型央企第一家进行国有股份制多元化改革的,上面的决心还是很大的,改革就是去掉不合理的,需要方方面面沟通,这需要点时间。此前有传言称,中国联通的混改方案中,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将从63%变成36%,三家科技巨头百度、阿里、腾讯(下称BAT)将持股20%,还有说引入中信集团、中国广电。据此,有投资者提出,这种改革就是大杂烩、大拼盘,混改都被磨得没有棱角了。而云南白药改革就是国资民企各50%,国资不谋求董事长位置,完全按照市场化来引入人才。对此,王晓初强调,从本意来讲,跟提问投资者的想法是一致的,改革力度真正让支配资源的要素由市场来决定 ,企业就按照企业的规则来运营。“但也应该看到,国家把企业分成几类,比如云南白药这类就是全面市场化竞争,还有一类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不同类别国家对股权有一定的要求的。”王晓初说,“我觉得股权多元化很重要,但更重要的不是股权多元化,而是市场化机制。”具体来说,就是真正把决策给董事会,董事会和管理部门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力。“这一切最核心是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改革,国企改革最核心的是个人劳动价值贡献和企业、股东的利益一致化。我们还是有决心,真正把它改革好。”王晓初说,现在从股权结构上可能不完全达到你们的想法,但改革的最终目的,有决心朝着最终目标进行的。不过,对于具体的股权分配方案,王晓初未予披露,他说,现在还不能询问具体的方案,正在与主要部门沟通,大概一共牵涉到十个部委,还在抓紧进行,“我们申请两个月时间,我们当然希望越快越好, 早点按照改革以后的道路进行,也是中国联通的当务之急。”在当天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王晓初也介绍了联通和BAT的合作进展。其中,和腾讯的合作方面,王晓初谈到,联通尝试与腾讯的QQ、微信作为主要电子渠道,通过它的销售网来销售产品,也给他们的客户带来好的体验。通过这个方式进行了半年,腾讯这块新增2000万用户, “这类合作我们的尝试很成功的 ,这种方式占一定比例后,对实体渠道进行他调整使得成本更合理。”和阿里合作效果同样不错。王晓初说,和阿里在支付和金融系统和网购系统都有合作,包括在云和大数据有初步的接触,总体上跟阿里在业务上合作更目标具象是集团客户 ,腾讯是个人业务,“阿里合作给我们带来了是200万-300万用户。”王晓初当天未披露和中国广电的合作进展。至于混改方案是否符合预期,王晓初表示,“市场上的消息有真有假 ,我不能评价,作为管理层是希望公司改革后真正独立运营,按照自身的运作、市场化运作是我们最大的目标。”但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王晓初说,这次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主要是核心员工和骨干, 这个可以给大家说, 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障碍。中国联通年业绩不佳,2016年营收和现金流出现正增长。不过,进入4G时代,中移动又拉开了与联通和电信的距离。对此,王晓初坦言,在实体渠道和终端上,中移动对联通进行了全方位封锁,实体渠道发展比较困难,联通选择与腾讯和阿里这些电商进行合作。“我们与中移动进行全方位正面竞争是不现实的,它很有钱嘛,把我们很多好的实体店都买了,我们要差异化经营,做自己擅长的。”王晓初透露。中国联通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实现止跌回稳,达到2409.8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95.6%,但相比2015年下半年剔除铁塔出售收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约人民币11.4 亿元已有明显改善。附中国联通股东大会现场速记(摘要)提问:A股有3000多家上市公司,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吹风会,只安排了联通对混改的议题做了专题介绍 ,董事长(王晓初)在香港的年报上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央企混改也是非常重视的。王晓初:应该讲党的三中全会,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改革核心是更加让市场来决定资产最终配置,改革核心也是让企业更加成为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个改革的过程,之前都是小企业或者说企业的一部分改革,是某一领域的改革。中国联通这次是从局部改革到整体改革的试点,是大型央企第一家进行国有股份制多元化改革的。上面的决心还是很大的,但改革就是去掉不合理的,需要方方面面沟通,需要时间。大型央企改革,我们希望冲出一条路,为其他改革打下基础。提问:外面传闻联通混改三家BAT持股20%,联通集团持股从63%变成36%,还有说引入中信集团、广电,这种改革就是大杂烩、 大拼盘,混改都被磨的没有棱角了。云南白药改革就是国资民企各50%,国资不谋求董事长位置,完全按照市场化来引入人才。王晓初:从我们本意来讲,跟你想法是一致的,改革力度真正让支配资源的要素由市场来决定 ,企业就按照企业的规则来运营。但也应该看到,国家把企业分成几类,比如云南白药这类就是全面市场化竞争,还有一类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不同类别国家对股权有一定的要求的。但我觉得股权多元化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不是股权多元化,而是市场化机制。一,真正把决策给董事会,把董事会和管理权的权利做事 ,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利。所有这一切最核心是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改革,国企改革最核心的是个人劳动价值贡献和企业、股东的利益一致化。我们还是有决心,真正把它改革好。尽管我们现在从股权结构上可能不完全达到你们的想法但改革的最终目的,有决心朝着最终目标进行的。问题:董事长还是透露少了点。王晓初:现在还不能询问具体的方案,正在与主要部门沟通,大概一共牵涉到十个部委,还在抓紧进行。我们申请两个月时间,我们当然希望越快越好, 早点按照改革以后的道路进行,也是中国联通的当务之急。问题:2015年、2016年铁搭并没有带来收益,2017年上半年能否带来收益?王晓初:今年铁塔收益率会上来,分给三家权益会有个过程。问题:请说一下联通与BAT业务合作的设想。王晓初:去年是联通比较惨的,曾经在3G时代日子是比较好过的,无论是网络,与其他两家有很大优势。4G三家又回到一个起跑线,确实在渠道和终端上,受到中移动封锁,联通的渠道被移动收购了,因为他们有钱嘛。加之我们自身在4G上也犹豫了一下,、2016年都十分艰难,但我们策略调整初步见到成效。联通业务可以用三句话:第一叫聚焦,过去与中移动全面竞争,现在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资金实力不够。现在东南沿海大城市是联通聚焦的城市 ,4G投资是2015年年底,开始了全面布局。西藏等城市希望中移动向我们开放,没有网络借助中移动的网络进行漫游。同时我们的资金效率会更高。聚焦下一步动作会更大,包括在5G上联通有整体的想法,用小资金撬动大市场。 第二个是合作。过去三大运营商都有很大的毛病,我们的业务自身自灭,自家做,自身离互联网最近,但业务没有互联网化,没有想到互联网。现在实体渠道被中移动封锁很紧 ,但成本是巨大的,我们尝试与腾讯的合作腾讯的QQ、微信作为主要电子渠道,通过它的销售网来销售产品,也给他们的客户带来好的体验。通过这个方式进行了半年,腾讯这块新增2000万用户, 这类合作我们的尝试很成功的 ,这种方式占一定比例后,对实体渠道进行他调整使得成本更合理。第三个是创新。通信业务上从简单用户上发展上已经遇到瓶颈,电话和宽带相对饱和,真正增长是创新,一个是技术上创新,尤其是物联网的空间是巨大的,过去解决人和人 ,现在人和机器,市场巨大。我们在这块投入,包括人员的培养,目前是最好的 。我们有物联网的公司,车联网的公司,明显看到效果了。二个是垂直市场,工业信息化,交通城市管理,政府,大型企业的信息化,还有巨大的市场。目前我们看到每个月环比都略有增长。改革还是有决心的,真的想把中国领头企业真正变好,也是有困难,部委我都是亲自去跑的,还是很难的,正在一个一个去突破,希望给我们一点时间,把企业内生动力解决好。问题:阿里和广电与联通合作情况?王晓初:阿里合作不错的,支付和金融系统和网购系统都有合作,包括在云和大数据有初步的接触,总体上跟阿里在业务上合作更目标具象是集团客户 ,腾讯是个人业务。阿里合作给我们带来了是200-300万用户。跟广电的部分不能评论,等待不同的监管部门去讨论,没有新的情况。问题:混改有很多说法,这些说法与联通自身期待是否吻合?王晓初:市场上的消息有真有假 ,我不能评价,作为管理层是希望公司改革后真正独立运营,按照自身的运作、市场化运作是我们最大的目标。问题:员工持股应该没有问题吧?王晓初:员工持股这次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主要是核心员工和骨干, 这个可以给大家说, 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障碍。问题:如果铁塔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对2017年业绩是否有较大的贡献?王晓初:铁塔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计划上市。今年铁塔收益率会上来,分红有个过程。问题:2017年利润增长有什么预期?王晓初:公司还是希望长期稳定,有机会来调整,用户发展的方式要进行改变,与中移动拼实体渠道,拼价格,现在越来越困难,但通过自身IT系统建设好,与腾讯阿里对接形成新的渠道,价格上可以低很多,我们的营销成本几乎没有,只有配送,一个用户10-15元的配送成本,利润就大大改善了。今年我们还没有对实体进行大规模减少调整,如果今年发展的好,实体渠道进行调整,渠道没有必要与中移动进行大规模进行,对利润空间大大改善。宽带的竞争确实激烈,资费上受到很大冲击,宽带从竞争微观层面,价格有必要一些调整但是不简单跟随,增加内容和服务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目前移动给社会代理商包干。宽带融合,中国电信抗击移动比公司好,移动和宽带融合产品较好,加快已有用户多元化融合。宏观上,竞争的大格局,移动占比1600亿,宽带400亿,有失有得,固网损失在移动弥补。问题:公网对讲行业的趋势和看法?流量经营方面的战略和打法?陆益民(联通总经理):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大王卡等,用流量价格下降来刺激流量消费,大王卡DOU超过10G。流量经营的问题,3G时代我们有差异化优势,我们反思当时流量价值这边做的还不够。现在我们对流量价值高度重视,通过流量价格的下降,来达到流量突破,带来新增收入和利润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在成本和现金流方面的弱势,要通过这个来弥补,流量价值目前也是我们重要突破的地方。流量价值这边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力度,但是会有节制。公网对讲是增值业务。公网对讲整个网络需求还不旺盛,但是网络能力都是具备的,这些创新业务我们都在尝试。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这边我们也都在部署。问题:5G的时间节奏和计划?王晓初:5G我们有自己的实验室,和主要厂商都有联合实验室。技术方面我们都在紧紧跟随。现在问题是5G技术分类很细,到底跟随哪种技术标准。到底5G开启哪段的频率,还要等待政府的审批。政府也在讨论之中。真正具备商用规模的使用时间,我们和主要的厂商,芯片公司等都有实时的跟踪。现在的计划是2020年,在一些特定场合下,最快能提前一年。问题: 国际上电信运营商收购内容商,联通是否有这方面想法?王晓初: 国内监管与美国欧洲不一样,我们很难像美国那样让运营商去收购内容商,公司在监管条件允许下会与内容商进行内容合作,相信端的能力越来越强,成为综合控制中心。
责任编辑:沈关哲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联通,混改
评论(47)
澎湃新闻APP下载联通混改疾进138天:员工持股启动在即 收入将变化|联通|中国联通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联通混改疾进138天:员工持股启动在即 收入将变化
联通混改疾进138天:员工持股启动在即 收入将变化
  索寒雪
  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被认为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日前在解读十九大报告时也指出,鼓励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联通混改的迫切程度和深入程度是本轮国企改革中幅度最大的企业。与以往国企改革的“拖泥带水”相比,联通的混改一直在“极速”推进中。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作为混改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员工持股,已经启动在即,而持股人员的大名单正处于层层筛选的前期阶段。
  忽增人才遴选
  不久前,集团董事长王晓初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联通混改的员工持股名单即将完成。“就在2017年年底和2018年1月之间全部完成。”王晓初同时向记者确认,3% 的员工将持股。
  时至2017年年底,联通果然有了“大动作”。
  记者从多条渠道获悉,联通在2017年年底异于常态,忽然展开了“人才遴选”。
  据联通内部人士透露,2017年12月底,联通内部发布“联通战略人才遴选通知”,该通知标有“特急”字样。
  通知责令各省、直辖市联通分公司,展开战略人才遴选。人才遴选分为领军人才、专家人才、骨干人才和新锐人才四个级别。按照该标准,级别最高的为领军人才,即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能够引领专业改革发展创新,影响或支撑集团战略决策的核心带头人。
  此外,专家人才,指在运维专业领域发挥突出作用的带头人。以下依次为骨干人才和新锐人才。
  按照人才遴选的办法,领军人才、专家人才由集团人才管理工作组遴选产生;骨干人才和新锐人才由分公司遴选产生。
  此时,也适逢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向记者透露的员工持股名单完成的时间点。
  但是中国联通对此未予回应。
  2017年8月公布的《中国联通: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首期授予方案(草案)摘要公告》(以下简称《摘要公告》)中指出,联通将向核心员工首期授予不超过约8.48亿股限制性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约32.13亿元。而员工持股的目标人群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公司核心管理人才及专业人才 ”。
  按照本次人才遴选的办法,其比例也与王晓初透露的3%的员工持股比例相契合。
  据了解,各级分公司只遴选骨干人才和新锐人才,分别为现有专业人员基数的3%和8%。
  此外,各级人才会采取逐级产生的办法,即领军人才从专家人才中产生,专家人才从骨干人才中产生,骨干人才优先从新锐人才中产生。
  前述内部人士指出,骨干人才为人员基数的4%。高级别的领军人才和专家人才都将从这批人中选出。
  更为直观的感觉,一位分公司中层部门管理者认为,自己并不会进入到持股人员的大名单内。
  《摘要公告》中指出,激励对象可以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或者核心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董事会认为应当激励的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员工,不包括独立董事和监事以及由公司控股股东以外的人员担任的外部董事。
  收入将变化
  国务院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最近在一次公开的会议中指出,联通员工持股后将大幅增加持股人的收入。而坐在台下的王晓初笑而不语。
  联通对员工持股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规定。
  《摘要公告》中指出,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本计划及公司其他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如有)累计获得的股票总量,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
  股本总额均指最近一次依据本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或依据其他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如有)进行授予时公司已发行的股本总额;作为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对象所获授限制性股票预计的在其授予时的收益价值控制在其薪酬(含预计的激励收益)的30%以内。
  此次人才遴选中,对其收入变化只是一笔带过——人员名单将公示5日,“正式发文公布入选名单后,将兑现待遇”。
  此前,联通下属子公司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2017年下半年的收入下降得非常多,约15%。”此外,一些相关的福利也大幅减少,“包括一些通讯补助也被取消了。”
  而年底分红是否有,有多少,“还是个未知数”。
  当记者问及中国联通下属分公司降薪一事时,王晓初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应该说,今年(2017年)收入和往年比差不多。”
  在管理人员薪酬分配上,联通也在建立新的制度。“从个体层面上,联通坚持按劳分配,打破平均主义,管理人员基于价值创造目标确定绩效年薪,能高能低;员工建立薪酬与贡献挂钩的机制,鼓励多劳多得。”王晓初表示。
  联通能否翻身
  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这被认为是我国电信行业深化改革、打破垄断的重大举措,现在的中国联通是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
  三大电信运营商中,中国联通的表现一直欠佳,中国联通公开披露的 2016 年年度业绩信息显示,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 2742.0 亿元,同比下降 1.0%,其中服务收入实现止跌回稳,达到人民币 2409.8 亿元,同比增长 2.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 6.3 亿元,降幅 94.1%。
  因此,通过新资本的引入,盘整、激活中国联通的优势资源,重新建立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对中国联通而言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程度。
  联通混改的迫切程度和深入程度是本轮国企改革中幅度最大的企业。
  日,联通集团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中国联通(600050.SH)发布混改方案,、、、等四家互联网巨头,以及多家垂直行业企业和两家基金,以780亿元人民币的总对价,成为中国联通的战略投资者。
  其中,联通混改最具革命性的改革动作,就是把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3.7%降低到36.7%,大幅降低了国有股权比例。
  由于引入了民间资本,管理方式和层级上,联通都尽量向市场化靠近,大量的员工退出,甚至领导干部岗位也实行了退出政策。
  王晓初表示,在干部聘用制度上,中国联通“动真格”。“14名正副职管理人员退出,党组管理人员退出率超6%。”高层管理人员“退出”,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行为,“今后每年会有1.5%的常态化退出比例。”王晓初表示,从管理层面上,“破除到龄转任非领导职务制度,改变过去‘退居二线’人员长期处于半修养的状态。”
  按照王晓初的计划,这场轰轰烈烈的减员行动将持续近两年的时间,王晓初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随着改革的深入,员工收入并不是恒定值。“2018年以后,收入要看业绩。”
阅读排行榜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作为联通的前员工,我对联通混改的困惑......
作为联通的前员工,对联通现在这个样子是感到痛心的,毕竟在联通奋斗过,拼搏过,现在虽然离开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很要好的同事还在联通,现在联通混改了,本来我认为联通还是很有希望重新崛起的,但是通过这几个月的观察我对联通的混改前景有些困惑,我之所以困惑是因为在联通混改后网络上主要讨论了三个大的举措:
第一个举措就是混改后披露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
联通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有多方面的原因,这个在网络上也有很多观点提到,但有一点,作为联通的管理层联通领导们还是难辞其咎的,但混改后就实施核心员工的持股计划,很可能会造成持股的核心员工和不持股的一般员工因为利益不一致造成的对立,更别说居然还出来一个亚洲最佳管理团队!我真的想问问颁奖的金融亚洲的那些评委们,你们确定这不是在黑联通!联通这业绩是亚洲最佳,那电信呢,移动怎么办?
第二个举措就是各个省市版本的员工退出规划
联通员工太多,这个是共识,但怎么优化,怎么精简,这个应该仔细研究,大部分在联通工作的基层员工都是普普通通的打工者,在联通做了这么多年,现在让他们退出,对他们来说不公平,有人说总部不也精简了么,但是人家高层可以分流到中层,中层可以分流到基层,原来的基层怎么办?直接退出?
第三个举措就是现在的分片承包做小CEO制度
让员工和联通先解约然后承包片区,先别说将来前景如何,我不认为能应对今后电信特别是移动的大规模营销,时至今日,联通已经是三大电信运营商里面最弱的一环,人力就不说了,无论是物力还是财力都比不过电信移动,现在联通的办法是把人员尽量赶到市场上去,让大家各自为战,用业绩来考核员工,这也造成了联通高度重视新发展用户数,极度不重视老用户,甚至有了老用户与狗的笑话,但现在新用户发展已经饱和了,说穿了大家都是在互相挖存量,这条路总有一天会走不通,到了那时候,习惯了各自为战的联通怎么办?更别说就是现在,不改变联通的口碑,联通的发展也已经举步维艰了。
最让我感到困惑的,联通要混改了,整体居然没有一个大的思潮来反思之前的失误和败笔,很多企业在发展方向失败或者成功后都会召集人员探讨过程中的得失,今后怎么避免,以后怎样才能做的更好,但联通到现在居然没有一个这样的文件或者会议出来,这个是我最不理解的地方!
作者:cfc0316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通混改员工安置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