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零差价药店怎么办以后开药店还挣钱吗

药品零差价 药店怎么办
来源:慈溪日报 日期:日 字体:【
】 视力保护色:
&&& &以前在医院开了药方后,就跑到药店去买药,会便宜不少,现在医院药价降了,我再也不用多跑腿了。& 6月28日起,我市全面启动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其中药品&零差价&销售这一项重要举措受到市民热切期盼。家住城东新村的孙阿婆和老伴身体都不好,经常要上医院看病,但配药都是到药店去配。新医改实施后,孙阿婆表示会直接在医院配药。
&&& 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一周来,零售药店的生意是否已受到影响?记者日前走访了城区部分药店了解到,多数药店表示暂未受到影响,不过对未来经营也有些担忧,将商讨相应对策。
医院&零差价&售药,不少市民不知情
&&& 位于城区青少年宫路的&百姓药店&是一家平价药店,店长孙女士告诉记者,她的药店因这个平价招牌吸引了不少顾客,来买药的大多是附近居民。她说,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后的这几天,暂时还没有给自己的生意带来很大冲击,其中一个原因是许多市民不知道医院药品降价情况。另一个原因是,不少人不愿为了点小痛小病就去医院,出于方便都就近买点药。
&&& 说话间,店里进来一位女士,表示要给11岁的女儿购买钙片&康普力星&,是一种超微生物钙咀嚼片。记者一问,这位姓阮的女士还真不知道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一事。她告诉记者,自己住在附近,经常到这家药店来买药,&我就买点钙片,不想跑到医院去。&随后,店里进来一位男士,他因胃部不适来买一盒&胃康灵&,花了3.9元。他告诉记者,自己知道医院的药价便宜了。不过他也表示,如果去医院就要多花10元的挂号费,&关键还要排队,这个实在太麻烦了。&
生意会否受影响?多数药店表示担忧
&&& 记者走访了城区多家连锁药店,相关人员都表示,从最近一周看,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后并未对药店生意带来很大影响,但今后会怎么样,心里没有底。
&&& &虽然这两天没多大影响,但是并不意味着以后也没影响。&慈溪弘德医药零售有限公司浒山中西药连锁店的一位销售人员回应记者。她说,这几天天气渐热,买夏令品的人挺多,像克痢痧、黄连素、藿香正气丸都卖得不错,也许是这个原因,最近到药店来买药的顾客并没有减少,这几天的销售情况尚可,销售额基本与前阵子持平。
&&& 记者随后走访了弘德药店位于吉祥路的一家连锁店,销售人员表示,医院&零差价&售药以来,药店生意略有减少。一位姓周的药剂师说:&顾客减少是肯定的,现在这一举措刚实施,影响还不是那么明显。&至于这个&滞后期&会有多久,她表示现在也不好说。
药店如何应对?观望后调整策略
说到如何应对&零差价&,&百姓药店&的孙店长透露,医院的药品降价了,今后药店肯定会有不少顾客流失。不过他们还是会先观望一段时间,到时候再根据实际销售情况作调整,比如适当采取些降价措施、提高服务质量等。
&&& 对此,青少年宫路&正源大药房&一名姓高的药剂师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坦言,自从去年社区医院进行&零差价&售药后,店里一些治疗慢性病的药,比如治疗高血压的&施慧达&、&波依定&等药品,其销售量就已经下降了不少。而最近公立医院也实行&零差价&售药,今后来买常用药的顾客还会减少。他向记者透露,药店内部已经在商讨一些应对措施,也考虑增加一些食品和饮料的销售。&今后我们考虑以销售药品为主、食品为辅,进行多元化经营。&
【】【】【】零差价冲击客源&单体药店或迎“关门潮”
The possible policy of zero price
addition in hospitals will challenge the business model of single
pharmacy, since they will lose their competition superiority if
hospitals can’t add money on drugs and sell them only at the
purchasing price. According the report of Guangdong SFDA, there
were 3021 single pharmacies disappeared from the market last year,
whereas chain-pharmacies are much more competitive than single
pharmacies.
零差价冲击客源单体药店或迎“关门潮”
来源:东莞日报作者:医药卫生网&
新医改政策出台后,零售药店将会越来越“难过”?广东省
药品零售企业发展研讨会7日在东莞举行,会上,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广东就已经注销了3021家零售药店,单体药店生存空间已越
来越窄,而新医改基本药物、全民医保制度出台后还将给零售药店带来更大冲击。
药品零售市场已经饱和
“目前广东省一年用药量已接近一千亿了,全省每年用药量都以20~30%进行增长。”广东省食药监局药品流通监管处副处长卢君强告诉记者,2010年是广
东医药市场发展比较快的一年,截至目前统计,全省现有批发企业1633家,零售药店是48951家,其中连锁门店11147家。
记者同时了解到,其中东莞早在2003年就已经率先在全省内实现了“村村有药店”。目前,东莞共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38家(其中本地连锁6家、外地连锁32家),药店总数超过了6000家。
市场快速发展,药品零售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据南方医药研究所统计,目前东莞有1/3的药店是挣钱的,有1/3是持平的,有1/3处于亏损状况。
对此,卢君强表示,目前,药品零售市场确实已经饱和,2009年,广东零售药店超过了5万家,2010年,全省就注销了3021家药店,其中主要是单体药店减少了,连锁药店增加了。“接下来单体药店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窄。”
“零差价”冲击单体药店客源
“接下来,新医改的政策还将会对药品零售企业产生更大的影响。”卢君强说,新医改加大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村卫生站的扶持力度,不仅给予人工补贴,而其中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的实施更是能让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享受到药品的出厂价。
“这样一来,药店没有了价格优势,谁还到药店去买药。”东莞市一药店老板告诉记者,此外,东莞已经提出要健全医保政策,实行城乡居民医保全覆盖,届时,到医院门诊看病用药都能享受到报销政策,这意味着单体药店将全面失去顾客。
电子商务是发展新方向
“接下来零售药店市场发展的必然则是数量将逐步下降,并逐步向连锁药店整合。”面对市场的新状况,卢君强认为,零售药店的发展应该采取多元化经营。“核心就是降低成本。比如零售药店可走收购制药企业路子,或与民营医院合作,探索药房托管等。”
此外,药店向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发展也是一个方向。研讨会上,业内人士表示,实体药店综合成本中有30%的成本是铺租和人工。“网上销售大大降低了成本。”卢君强表示,目前,广东省批准的网上药店共有6家,“其中东莞有一家,发展非常快,营业额现以40%的递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零差价以后开药店还挣钱吗
我打算开一个要点,但是现在国家搞零差价,那样的话要点未来的发展怎么样呢?谢谢各位了~~
10-01-21 &匿名提问
你好,看了以下这篇报道,您也许会有所感悟!新医改方案提出,通过在社区医疗机构中实行药品零差率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按照卫生部要求,明年3月底之前,各省政府举办的3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要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按照这个比例,山西省卫生厅准备在16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启动。
   顾名思义,零差价就是零利润销售,进价和售价一致。在多数百姓心中,这是件为民省钱的大实事。其实早在2007年,山西省就先后有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水零差价。
   &零差价&究竟只是盈利的噱头?还是真能给百姓带来实惠?12月29日,本报记者对话全省试行零差价的先锋人物--太原市杏花岭区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侯彦。
   山西晚报:实行零差价,承诺186种药品无利润销售,当年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何评价&零差价&的效果?
   侯彦:效果要靠老百姓来评价。现状是,目前我们和百姓都面临一种&怪现象&:即使实行了零差价,社区里的药还是要比外面的药房贵。一盒阿莫西林,零差价销售为6块5,不到一百米的药房卖6块甚至5块8,老百姓怎么想?我一个人大呼&试行成功了&不是自欺欺人么?
   山西晚报:对,百姓认为自己受骗了。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
   侯彦:真相是,我们确实在做零差价。因为但凡大一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不靠药费盈利。
   目前,大家都不愿意实行零差价,因为这牵扯到体制改革和企业转型问题。这么说吧,现在省内的公立性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半数以上都是&两套牌子,一套机构&。说通俗点儿,就是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背后还托着一个中小型医院。中心和医院的经营者是同一个人或者一套领导班子,甚至中心的药房就是医院的药房,这样把钱放在一个锅里算,领导这边要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那边还要在中心免收药品利润,不可能实现。
   山西晚报:那你是怎么做的呢?
   侯彦: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前身是山机医院。2003年中心刚成立的时候,也是两个牌子。患者少,日子不好过,我们也钻了一段时间空子:在既是医院又是社区的机构做手术赚钱。除了开颅、开胸、胰十二指肠等难度系数高一点的,一般手术我们都能做。为的是用医院的技术贴补中心。
   时间不久,我们就刹车了,因为我意识到这样势必将中心拖垮,特别是不符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设置要求。同年,我们对中心进行了完全转型,摘掉山机医院的牌子,轻装上阵,用原来的技术、场地和人才,全心全意经营社区。现在,这样的机构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数。
   山西晚报:如您所言,转型成功了,但即使在这样&成功&的机制下,零差价还是没有实现。
   侯彦:在这一点上我很惭愧,或者说,有苦难言。我来给你算一笔账,一盒药我5块5进的,原来卖6块,零差价后卖5块5,但百姓受益大吗?不大。因为医药公司卖给中心的药价本身就不便宜。
   为什么不便宜呢,一是进货渠道的问题,这个就不多说了。还有就是不能形成规模,相比于大药房,中心的每次进药量比较少,正规药商自然要以高于药房的价格出售。如果政府在这个时候正确引导,打通统一配送渠道,进行药价招标,同时鼓励更多中心&抱成团&,实行零差价,统一购进低价药,靠低价卖出吸引患者,何乐而不为呢?因此说,在现阶段,零星几个中心实行零差价,不成气候,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营销的手段。当然,这也是无奈之举。社区医疗服务最终要回归公益,这也是社区医疗机构的责任。
   山西晚报:&零差价&的提法到底好不好?能长久吗?
   侯彦:我认为老百姓的生存哲理很实用:同样的东西,省钱了,就是好。但是现在有个怪现象,就是有些基层单位被政府惯出了坏毛病:只要给钱就干,不给钱不干。
   拿零差价来说,一分钱不挣卖给患者,那我中间的差价谁来补呢?大家都看着政府。但事实上,政府每年都在按服务居民的人头来拨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还有租房补贴。拿我们中心来说,一年30多万,不算多,但支出我们这里40多个医护人员的工资没有问题。再加上我们自己的诊疗费、仪器检查费,残疾人康复理疗服务费等,完全可以正常运转。特别是近年来我们自己想办法,开设了名老中医进社区、家庭医生上门等质优价廉的服务,每日的患者数量由2004年的日平均二、三十人到现在的一百六十多人,患者多了,收入自然就上去了,这才是长期效益。只要进入良性循环轨道,零差价没有理由不长久。
   山西晚报:有人说,中心的药价是暴利?
   侯彦:暴利谈不上,但利润肯定是有的。按照国家规定,医疗机构内出售的药品,价格都应该控制在15%以内。但是由于面临&吃不饱&的生存难题,相当多的中心都在&以药养医&,药价不规范,个别药品的利润要达到40%-50%左右。
   什么是药品零差价?打个比方,进价10块钱的药,卖10块是零差价,卖10块5就不是了吗?对百姓而言,零差价不是便宜了块儿八毛,对企业的发展来讲,零差价也不该是一个噱头。它应该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操作体系,优化医疗资源,规范进货渠道以及政府推出可行性的制度支持,而不是政府对中心一味地限制,无原则的承诺,中心以懒人的姿态自居,伸手等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应该回归公益,在政府的引导下,要自己找路子,图生存。在这一点上,我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百姓一样,充满期待,拭目以待。 (记者 王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有暴利 街头药店十年增4400家
没钱赚 药商“老大”今年关门20店-青岛报纸电子版
&第03版 焦点
第01版 : 首页第02版 : 要闻第03版 : 焦点第04版 : 民生第05版 : 城事第06版 : 城事第07版 : 调查第08版 : 城事第09版 : 社会第10版 : 社会第11版 : 社会第12版 : 专版第13版 : 幸福时光拍第14版 : 星闻第15版 : 综艺第16版 : 综艺第17版 : 精读第18版 : 赛点第18版 : 福彩第19版 : 体彩第23版 : 广告第24版 : 关注第25版 : 家里那些事第26版 : 家里那些事第27版 : 家里那些事第30版 : 作文课第31版 : 校园联盟第32版 : 小记者
?有暴利 街头药店十年增4400家?限制开店距离控制总体数量
有暴利 街头药店十年增4400家
没钱赚 药商“老大”今年关门20店
岛城药店密度每1700人一家高于同类城市平均水平数量饱和及社区零差价药品种增加致生存空间变小
&&&&药店扎堆开,如今成了岛城街头一景。虽然给市民买药提供了方便,但是过度开店引发的一连串不良反应也开始显现:一度被认为是赚钱好行当的药店已经从暴利时代转入了微利乃至亏损时代,入不敷出导致不少药店关门。岛城最大零售连锁药店――丰硕堂药店今年以来就关闭了近20家分店。业内人士无奈地说:“由于数量过度饱和以及社区零差价药品种增加,药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记者&田璐&实习生&房婷婷
现场100米路上开了6家药店
&&&&“如今,买药真是比买冰糕都方便了,一出门遍地是药店。&”昨天下午,在大连路上,市民孙家进笑着说:“5年前,这条路上只有一家药店。现在,你看看,已经有海王星辰、国风等七八家药店了,最近的两家药店只差了不到10米。&”
&&&&与大连路相比,齐东路上药店的扎堆程度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不到100米的路段,国风、安盛堂、丰硕堂、百姓阳光、海王星辰、胶东6家药店“摩肩接踵”。其中,丰硕堂、百姓阳光、胶东三家药店仅一个门头房之隔。而昨天下午,记者沿伊春路步行不足1000米,就看到百草厅大药房、丰硕堂大药房、国风大药房、众生大药房等十余家零售药店分列道路两侧。同样在浮山新区、逍遥二路、徐州路、中山路等路段,以及炙手可热的台东商圈,药店“三步一店,两步一门”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
数据1700人就拥有1个药店
&&&&零售药店分布如此密集,的确方便了老百姓买药。但对于药品零售行业来讲,却是一件头痛事。调查显示,岛城的药店已经处于严重饱和状态。&2002年的时候,岛城才有600家药店,可如今已经拥有5000余家药店。也就是说,平均不到1700人就有一家药店。而国内大部分城市的药店密度则是每3000个人才拥有一家。青岛的这个数字远远高于了国内同类城市的平均水平,甚至比发达国家还高。而据药品零售行业研究机构调研显示,按药品的服务量来讲,平均3000人一个药店,是零售药店最低生存的保障。
&&&&为了防止药店盲目扩张,市药监局2006年曾出台规定,通过审批的新开药店必须与旧药店间隔250米以上,营业面积需达到100平方米。但是药店扎堆开的现象并没有因此而得到遏制。
算账高利润变低利润至亏损
&&&&“过去,药品综合利润在30%左右,最好的时候是2004年,药店的纯利润在10%左右。”一家药店的老板说,“现在的药店大部分都勉强维持,甚至是亏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药品利润下降了。我们为了争取顾客,只能在药品价格上做文章,降价促销。一盒康泰克批发价13元,零售12.8元;一盒50毫克/片规格的倍他乐克批发价要10.8元,有些商家只卖8元,为的就是增加客流量,促进其他药品的销售。&”药店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零售药店的成本账:目前一名执业药师的月薪至少3000元,一名营业员的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一个药店通常要配备两名执业药师和两名营业员;一年的房租要在10万元以上,各种税费、日常开销,一年也得5万元左右。算下来,一个标准的零售药店一年正常的运营成本应该在27万元左右。如果按照目前该行业30%的销售毛利率计算,一年100万元的营业额才能支撑一个零售药店的正常运行,也就是说每天要有大约3000元的营业收入。而现在经常一天的收入都不到2000元,有的时候才1000元。
调查多重压力致药店生存难
&&&&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争抢顾客降价促销让药店的利润直线下降,甚至赔本赚吆喝。而另外一方面,医院电子处方以及零差价药进社区等外部因素则分流了药店大量的客源。最近两年,药店的客源逐年下降。
&&&&“说实话,以前我们顾客都是从医院里来的,占了我们一半以上的客源。而现在少了至少一半。&”昨天下午,在岛城西部一家大医院门口的药店里,工作人员说,目前很多医院为了防止处方外流,直接利用电子处方在医院内各科室间流转,根本不经过患者的手,患者想“医院开方、药店拿药”有点难。同时,“从药店买药比在医院买药便宜”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变成了历史。由于社区医院的基本药物按照进价零差价销售,零售药店的价格优势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原先经常在零售药店买药的消费者转头走进了社区医院。新医改实施以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凭借&“零差价”和“医保报销”的优势,分流了药店的相当一部分客源。店员坦诚地说:“一盒尼福达我们卖19.9元,进价就17元多。但在社区医院,市民报销70%的药费后只需自付几元钱。你说我们还哪有竞争力?&”
恶性竞争埋下安全隐患
&&&&药店过多、过密导致的恶性竞争,最大的受害者是百姓。药店辐射半径越来越小,利润也随之萎缩。过度竞争也造成了不当竞争。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商家为谋取利润不择手段,老百姓的用药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药店货架的“底层规律”,想买便宜药得弯腰到药架的底层找,一些低价药甚至遭商家下架,导购却为从药品销售中分成而向消费者推销高价药;一味追求多元化,以提升盈利为唯一目标,什么挣钱卖什么;药店违规卖药,近年来国家陆续增加零售药店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品种,但无论政策如何严格,处方还是可有可无。而且,当第一家药店出现不良手段打破生态平衡时,其他药店迅速跟进。这些无序的行为成为了医药行业的硬伤,大大阻碍了其健康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药店挣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