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米上市,华为入股海马汽车可以入股小米吗

如果小米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那么华为上市的市值能超阿里巴巴么
本文共计1180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
新的一年开始,关于小米上市的消息已经基本落实了。之前有消息说投行已经认可了雷军2000亿美元的定位,不过最新的消息是小米的估值是达到1000亿美元。
1000亿美元这个定位应该是比较接近小米目前的价值。
不过有意思了,如果小米价值达到了1000亿美元,那么如果华为上市的话,市值将达到多少呢?华为能否超越马云的阿里巴巴呢?
小米目前是全球第六的手机生产商,雷军说小米2017年的营收已经突破了1000亿元。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华为将在2017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商。
不过华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手机生产商,华为有三大业务,包括了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还有运营商业务。目前消费者业务也就是最重要的手机业务,营收其实之占整个华为的34.5%而已。
华为在2016年的营收已经达到了5000多亿元,2017年的营收已经突破了6000亿元。目前华为的竞争对手,不管是手机业务的苹果、三星,还是通信设备的爱立信、思科、IBM都是资本市场的明星。
不过华为就是一个异类,它一直不上市。
对于那些在全球影响力巨大的公司,基本都是产品跟资本两手捉,只有华为是一个异类。如果华为上市的话,华为的手机业务不弱于小米,虽然距离苹果有巨大差距,但是如果小米可以估值1000亿美元,那么华为的手机业务估值1200亿甚至更高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除了手机业务外,华为的企业业务价值多少呢?
目前华为在通信设备市场最大的对手思科,目前的市值达到了1500亿美元左右。华为的通信业务至少不会差于思科。
所以如果参考竞争对手来估值的话,华为如果上市的话市值应该是在2500亿美元左右。这个可以让华为成世界市值前20的公司,但是还不足以超越阿里巴巴。
马云的阿里巴巴目前的市值已经接近了5000亿美元。
那么如果从另外一个市盈率的角度来计算呢?
2016年华为的利润达到了370亿人民币,按照正常来说,市盈率应该是在40倍左右。2107年的利润应该更高一些,那么按照这个计算,华为的总市值应该是在15000万人民币,也就是2000亿美元左右。
从这个角度来计算也差不多是2000亿美元的市值,跟台湾的台积电是差不多的水平。
不过阿里巴巴的市盈率已经差不多接近100倍了,是因为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平台型公司,自然比华为可以获得更高的估值。
从不同角度来计算,华为的市值都应该是在亿美元之间,绝对超过了小米,但是要超越阿里巴巴还是有难度。
不过华为这些年虽然不上市,但是在整个华为的上下游却催生了无数的上市公司,这一点却是连阿里巴巴都做不到的。目前华为的电池供应商欣旺达市值达到了138亿,华为的手机连接器供应商立讯精密市值839亿元,移动天线合作商信维通信市值531亿元,另外还有歌尔股份、春兴精工等等上市公司。
这些公司能够上市,都是得益于华为的合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铮铮铁骨:揭秘真实蛟龙突击队附近人在搜什么
如果雷军成首富,小米员工怎么办?
  (速途网专栏
作者:朱翊)前些日子,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其创始人马云也一跃成为全中国首富,与阿里巴巴共成长的众多合作伙伴和员工,也借此机会在一夜之间纷纷晋升百万、千万富豪之列。因此,有媒体发出报道,称员工如果能与公司共同实现成长,那么员工就一定能在特定的时候分享公司荣获的财富和荣光,特别在工作责任与公司利益分担上,公司的成长与员工的利益更是息息相关。  客观的来说,这样的理论确实是事实。  华为将99%的股份分散给员工,因为华为将员工视作企业最大的资产;马化腾在今年12月1日至5日进行套现后,所持予的腾讯股份仅为9.87%;而作为千亿市值公司的掌舵人马云,如今所持有的股份也只有8.8%……这些公司虽然领域和业务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乐于减持自己的利益,继而给予公司和员工更多回报和收获。  但,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做到如此“福利”。  小米:只有雷军的“意外”  在IT业界一直有一个传闻:360创立的时候有40%的股份为员工持股,上市前稀释到20%,“是员工持股比例最高的互联网公司”。所以,今天即便有很多人不喜欢360公司,但对周鸿祎本人仍然充满敬意。不过,在小米身上,这种现象却是一个例外。根据目前已有披露信息数据,目前小米公司的持股状况为雷军持股77.8%、黎万强持股10.12%、洪峰持股10.07%、刘德2.01%,且这四人均为小米管理团队成员。至于小米普通员工持有多少股权,算下剩余的大概就知道了,小米公司的员工想要得到股份并不是容易的事。  这就意味着,假若小米有天上市,雷军便会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的新首富,但小米员工则鲜有成为富翁的机会。创始人之一持予股份高达77.8%的行为,也已经从本质上说明了小米的公司结构更像是集中式方式,并非普通员工可以“当家作主”方式的公司。因此,和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的上市方式相比,小米如果上市,所成就的只是少数人的利益,而不是阿里巴巴、百度这样动辄带动千人成为富豪的方式。  小米员工怎么办?  该干活的还是干活,该喝西北风的还是喝西北风,该睡觉的还是睡觉。  创业者:股份是双刃剑  谈到创业与股份,就不得不提到股份的处理与公司的发展,以及创始人的心胸以及对利益的关注程度。一般情况下,关注公司与员工利益多余自身利益的公司,其在发展方式与路途上的顺畅几率都会变得更大,而过于看重自身利益大于公司利益的,反而更容易死掉。  所以,不同的创业者在这方面的心态完全不同,从既有的市场案例来看,大多选择与员工共同分担利益和收获的公司,在长久发展以及稳定性方面,都较之其他公司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这是因为,大多创业者在发展过程中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给予员工更多,员工才能回报更多,否则,员工只能离去。因而在股权处理与公司发展方面,大多创始人均选择了股权开放原则。  小米在这方面是个例外,一方面是因为小米有着业界更为知名的品牌与影响力,所以即便小米的股权100%归属雷军所有,也有一大群求职者跟随。如果小米的领导者是一个普通人员,那么小米早已崩塌。对于普通创业者而言,如果不具备雷军影响力,那么在股权管理这方面恐怕还是别学雷军了,因为普通创业者没有雷军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对于创业者而言,放开气量和眼光,将暂时的利益分散给其他员工,届时公司得到的回报和收获都会更大,这对于公司和个人的发展都是利好方式。如果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对利益看得很重,那么其所遭受的待遇就完全是另一种景象。因为不是每个创业者都是雷军,也不是每个员工都是小米员工。  利益与股权:不如一起同甘共苦  作为目前市场上与雷军匹敌的周鸿祎曾在多个场合说过,要让员工得到最好的回报。
“最挣钱的事是帮别人挣钱”。公司初创早期至少拿20%-30%的资金做一个股票池,这对于创业者非常重要,可以用于股份调节和企业利益分配。周鸿祎曾举例说过,如果创始人是“1”,那团队就是后边的“0”;团队越多后边“0”就越多,创造的价值就越大;相反,如果没有团队,那创业者再大也只是“1”,就是拥有100%的股份还只是“1”。  反观雷军,从创业至今从未表示过如此类似的话语,因为他掌控了超过3/4的股权。对于创业者而言,学习周鸿祎可以得到更多人力资源,学习雷军则会得到更大风险,当然,如果你的影响力和雷军具有相同的期望值,则不在同列范围。  普通创业者没资金和资源,更没社会认可的知名度和品牌,因此退让股权和稀释自身话语权便是最好选择。在创业成长路途中,过于信奉别人的成功是一种风险,雷军偶尔也会讲述岗位奉献和产品创新,却从未承诺要给员工物质回报。所以,这方面过于学习雷军的创业者,所遭受的后果代价是巨大的。  小米在创始人持有超过3/4股权的情况下能走到今天,有多方因素的结果。  对于普通创业者来说,人力资源是最大的财富,在无法提供巨额资金保持团队成长的情况下,出让一部分股权分享给其他人,这是对其他人最好的尊重方式。如果将利益看得太重,迟早会因为利益而分道扬镳。事实上,出让自身股份给员工的诸多业界大腕,如今他们的财富和名望都很不错,但过于掌握在意自己财富的人呢,比如这位新首富,在超过马云那一刻已经遭致骂声一片。
  共苦不同甘,这可能是对创业者最大的挑战,对于创始人和领导团队而言,这也恐怕是最大的难题。这就像小米如果上市,得到利益的只是雷军,其他人该搬砖的还是得搬砖,该喝西北风的还是得喝西北风,千万别以为公司上市了,你也跟着风光了,这样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三年后小米要当第一,华为却用事实来回答雷军!三年后小米要当第一,华为却用事实来回答雷军!洛丽塔科技百家号小米2017年全年出货量超过9200万台,成功进入国内一线行列,魅族与小米的差距达到了7000万台,已经不是一个量级,无法放在一起比较。雷军甚至话称要在十个季度重回国内第一。2017年第四季度小米更是以96.9%的增长率超过了OPPO和VIVO,排名全球第四,仅次于苹果、三星和华为。不过也不要高兴的太早,小米增长的份额基本上都是国外市场,国内市场的增长率并不高,刨除乐视让出的份额,小米并没有实现太高的增长,甚至被荣耀超越,排名第二。在繁华背后其实隐藏着更多的危机。诚然,小米在印度和俄罗斯市场都取得了突破,在印度甚至一度超越三星,成为印度最大的手机品牌。但是小米在印度最受欢迎的还是千元以下的红米手机。现在的印度市场就像当初的国内从功能机换代到智能手机时一样,等到普及智能手机,二次购机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价格更高、品质更好的手机,小米的高性价比在这时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国内市场就是最好的明证。去年的国内市场销量最高、增长最快的并不是小米,而是华为。华为去年的出货量达到9090万台,同比增长18.6%,份额也也同比提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了20.4%,也就是说五个购机者就有一人选择了华为或是荣耀手机。OPPO只得了第二名,但是这个第二名只是针对OPPO自己说的,如果算上步步高全系的手机,肯定会超过华为。OPPO的出货量在8050万台左右,只有2.7%的增长率,但是市占有率仍然居高不下,保持在18.1%。OPPO的表现不理想,VIVO也一样,VIVO去年的出货量是6860万台,下降了0.8%,市场占有率为15.4%。小米的出货量为5510万台,32.6%的增长,市场占有率在9.3%左右。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在现有的格局下很难实现突破,幸亏乐视退出,小米才会有这么高的增长,否则,雷军所说的逆转只能是国外市场,国内并没有。华为收获的应该是三星的粉丝,三星的市场萎缩后,三星粉丝大都转投了华为和OPPO的怀抱。华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国内第一品牌,小米想要在十个季度取得国内第一,除非小米真有什么颠覆性的产品出现。否则,难!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洛丽塔科技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展示全球最新最酷科技产品,带你跟上科技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698被浏览921,901分享邀请回答baijia.baidu.com/s?old_id=40046直接说结论,小米的净利润大概在公布的十倍以上,也就是18%,当然现在我觉得没有那么高但是要知道华为的净利润也只有7%,这也侧面证实了小米的软件收入,因为比华为卖的还便宜的小米,光靠硬件收入不可能净利润还高过华为最近有新闻说小米估值1400亿,明显假新闻500亿到800亿差不多------------------------------------------补充一下小米13年净利率的问题,公布年利率1.8%的是小米科技,而小米科技是小米的子集,《华尔街日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小米的净利润是小米科技公布的净利润的十倍,42亿美元收入,5.6美元净利润,算出来净利率是18%----------------------18%的净利率是我直接引用原文章的,不知道他是用什么算法,我自己算的是13%,这个比较合理,18确实太高了不过估值我用的是10%来算的,市盈率用的40,如果是18%净利率来算,那小米的估值就破千亿了1400亿估值的新闻提的比较多,如果是按18%的利润率,市盈率50,市值是有可能到1400亿。或者是按13%的利润率,70倍市盈率。不过这个卫星放的有点大了,最新的新闻我看的也是雷军出来否认了芯片夕阳行业争议比较大,原文修改了,我不否认芯片在战略层面的意义,但投入大毛利低也是事实,华为的终端业务也是没有通讯业务赚钱的,不影响我的结论华为流传的一句话:圣无线,神终端,海屌丝,大爷软,科学家。这句话可以提现各部门的地位-----------------------------不知道为啥突然多了这么多赞,也多了一些回复,统一回复一下关于芯片夕阳产业芯片产业很多年前就被国外定义为是夕阳产业,只不过最近几年国家不满国外的垄断在大力发展这个行业我就是相关行业的,上面那段话是我导师在我写这段回答之后说的----------------------------------回答一下评论区关于2000亿美元估值和去年10亿美元净利润的问题,我去找了一下数据出处,发现这两个数据竟然出自于同一新闻,而10亿美元的净利润是投行根据小米170亿美元的营收预估出来的,算出来净利率不到6%,如果估到2000亿美元那就是200倍的市盈率,我倒是想知道在a股之外还有哪位天才敢给一个净利率如此低的硬件公司这么高的市盈率一句话,非上市公司除非它自己公布否则你是看不到它的财报的,具体什么情况还是等它上市吧反驳我的麻烦上干货谢谢676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华为、OV、小米为啥不上市?我们今天就来扒一扒|上市|财报|华为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华为、OV、小米为啥不上市?我们今天就来扒一扒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成功敲钟都是一场加冕仪式。不仅有着鲜花与掌声,还有着十分可观的现金流涌入,增加了企业底蕴,降低失败风险,还能借此一步登天。但是,在互联网行业中有着一批拒绝上市的企业,他们这种逆潮流的“任性”究竟是为什么呢?笔者将为大家揭晓答案。
“市”有多好?为何大家都爱上
  谈及上市的优势,近期就有一个鲜活的例子。今年2月24日,顺丰上市之后,老板王卫身价暴涨,一度超越网易CEO丁磊,逼近马化腾、领衔的第一集团。而顺丰本身的市值也一举超越万科、美的等老牌企业,收货可谓颇丰。
  而且,上市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不止是这些肉眼可见的丰厚回报,上市的优势还可以从多个层面中得到。
  首先,公司上市是对公司声望和信誉值的极大提升,公司的名声提升能够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免费的广告效应,大量的合作伙伴,银行信贷等级的提升,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支持、招聘时人才的信任以及公司内部源动力的激发。
上市=财神爷来了
  其次,上市意味着公司规模化和规范化的进一步发展。上市后能够急剧获得大量资本,这些资本用于公司发展后公司规模势必将会膨胀;与此同时,上市体系中的监管和新股东的进入将会让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发生变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制度和职能的规范化。
  再者,上市代表着股东手中股票的变现成功,企业市值的扩张。这种扩张是伴随着股市中大量真金白银的涌入的,相比之前一次一次的融资,上市意味着获得了资金的洪流,长久而又广阔。
  有多大好处,就有多大风险
  而如果上市之后全盘尽是好处,那么相信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拒绝上市。而现如今,依然有着一批公司选择不上市,那显然就和上市的风险挂钩了。
上市门槛难倒不少英雄汉
  当然,现如今尽管上市的门槛降低了,但上市依然并不容易。据第三方统计,今年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在国内外上市总数量147家,创历史新高。但这相对于超过两千万的中国企业基数来讲,依然是太少。上市条件中,除了相关法律条文规定之外,净利润必须超千万的硬条件淘汰了一大批跃跃欲试的企业。
  而且,即便企业达到了上市的标准,也未必就能够心甘情愿的去上市。上市的风险一般主要集中在监管、经营和信息透明度三个方面
  上市后意味着监管力度的增加。上市之后财报的重要性要远超以往,公司的一举一动都会备受瞩目。而商业领域从来就不是一个能推心置腹的战场,监管力度增加会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压力。
上市后,企业可能脱缰
  上市后的企业可能会脱缰。原本的企业是在创始人所打造的团队周围正常运行,而上市后,企业股东变更会引入新成员进入董事会,可能会一步步削弱原本管理团队对企业的掌控。同时,原本拥有股份的股东可能出售手中股权变现走人,高层动荡对于企业的影响毫无疑问是不利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信息透明度。由于监管力度增加后,企业的财报中对于企业从事业务会进一步透明化,这可能导致企业重要客户和经营模式的对外泄露,对于竞争对手来讲无疑是好机会,但是对于上市公司部分就可能会有不利影响。
  为什么是科技企业
  “天下不上市企业有一石,科技企业独得八斗”——我编的
  这句话虽然并不能很好的体现现如今任性不上市的公司情况,但是科技企业实在是太惹人瞩目了。其他不谈,有名的不上市科技眼前就有华为、OPPO、vivo、小米、美团、今日头条、滴滴、蚂蚁金服等一系列大牌,这些公司的实力毫无疑问已经达到了上市标准,但是为何他们就是拒绝上市呢?
分久必合的市场,又合了
  简单来讲,科技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崛起迅速,新领域开发迅速,市场化划分也很迅速。崛起迅速不难理解,科技公司一旦显现出黑马成色,会很快得到投资方的认可进而呈现一骑绝尘的态势迅速起航,运气好还会被BAT等大公司看上成为大金主,只要有好的产品、好的技术、好的创新,那么就不愁没钱。
  新领域开发和市场划分可以归于一起,典型例子可以参考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从出现到崛起,再到OFO小黄车与摩拜两家几乎把市场完全划分,时间不过短短一年。这种情况在此前的滴滴快滴和优步的竞争中也曾经出现过,可以说科技领域的企业是更迭最快的,因为新技术不断出现,新领域不断划分,进而导致新的风口中飞起一批科技公司。
市场变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这些公司总结下来有如下特点,新领域崛起成功占领风口;得到风投迅速扩张市场份额;两家或者三家企业互相争夺,投资进入白热化;最多两年,决斗出现胜者或者剩者,那么这家公司就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局面:所在领域天下无敌,或者谁也吞不掉谁,因此经营良好;原本的幕后投资人握手,所持股份比例基本定型,而且公司的创始团队基本稳定,所以也不想换人;再者,市场定型后口碑效应已经形成,是否上市影响不大,因此没必要。
  敲钟敲累了
  前面的分析对于新兴领域的几家企业是适用的,但是对于手机行业的几个巨头来讲就扯不上边了。华为是出了名的打死不上市,OPPO和vivo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也多次声明就不上市,而其中一个比较奇怪的是小米,资历和实力都不及其他几家,那么他又是为何呢?
雷军敲钟太多了
  众所周知,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在创办小米之前已经成功打造了三个上市企业,分别是金山,YY和猎豹移动。这三家公司让雷军的互联网经营能力得到了外界的认可,雷军在2010年前后几乎一直在敲钟,小米要是再敲钟真的是太累了。
  2010年雷军联合诸多手机的业内人士打造小米之后,这家公司凭借雷军独到的营销手段和低价高配的市场定位很快得到了大批的用户。小米崛起后,迅速在手机市场抢夺地盘,但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开始显现:主打低端领域势必难以提高卓越的品质和做工,手机散热问题和饥饿营销都成为用户争议的焦点,小米的口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小米显然是不适合上市的。第一,小米有着充裕的资金流,饥饿营销的模式一直玩了这么多年始终没有玩脱,这证明小米确实有钱,不需要快速回笼资金。第二,小米的管理不存在问题。雷军两个字就是小米的招牌,何况现在小米还是雷军的招牌,相互作用之下不存在管理上的问题。
错过了最美的年华
  第三,口碑和下滑趋势。小米在2015年出货量等方面达到巅峰之后,近两年呈现下滑趋势。同时,口碑的问题不容小觑,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很可能会被市场牵着走,遭遇多方面的打击;
  第四,信息披露问题。小米在主打的低利润产品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会被人看好,而且再涉及新的产品线和其他方面时,财报很可能不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同时也会被对手所获悉,这对于小米来讲并不可靠。
  这些公司真不用上市
  小米在手机领域算是新人,而另外三家则要成熟的多,在不上市方面也是任性的多。但是他们的任性更多的是人性,也是基于对市场的负责。
不上市,任正非又对了
  华为不上市的原因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津津乐道,作为一家市值超过千亿的企业,几乎已经是全球“不上市联盟”中的龙头老大。而华为不上市的原因有其独特的一面,除了不差钱以外,华为的股权在内部消化严重,几乎已经实现了全员持股,这种情况下上市反而可能引发企业员工惰性,失去了股票激励效果。因此华为掌门人任正非一度表示,不上市,华为就有可能称霸世界。现实来看,华为不上市的决定也确实非常明智。
  OPPO和vivo这两家与华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是出身于步步高旗下,技术、资金和市场实力经过十余年的打磨已经十分成熟,而且两家企业主打的线下攻势,通过不同渠道的广告投放已经基本做到家喻户晓,那么为什么要上市呢?敲钟太麻烦了。
不偷税,不贷款,不欠钱,不上市
  说起不上市,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那就是“老干妈”陶碧华。有人说老太太上年纪了不懂股市,但是老干妈是真的懂自己的产品。老干妈不上市有底气也有道理,老干妈绝对不缺钱,而且扎根中国发展,放眼全球扩张,主打的是线下交易,有着卓越的产品品质,上市又有什么意义呢?
  上市敲钟无异于开门淘金,有人说问心无愧,税务清廉,何必怕上市后的财报查询?那么家中无贼,也无赃物,又有几人愿意把自家改造成免费博物馆呢?上市不仅仅是公司敛财,还要对股东和股民负责,若是自己造的一艘船只能乘载300勇士,突然涌入千军万马后,掌舵人是否还能安然无恙呢?
  一味追求上市的企业切勿只看到了眼前的利,而忘却了身后的责,那毕竟是万千股民对企业的信任。
格芯对台积电的指控包括以忠诚折扣、排他性条款或罚款等方式威胁...
外媒报道称,随着昨日iPhone 8系列和Apple Watch 3正式发售首日,...
上任四个月之后,权桂贤面对媒体,这位生于1964年,曾担任外官的...
蓄力很久的vivo,为我们带来一款全面屏手机,那么这款全面屏手机...
参考价格8388元
Face ID解锁
参考价格5888元
双面玻璃设计
外观变化不大
参考价格6988元
全是曲面屏
参考价格3299元
个性化模块丰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股小米的上市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