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 御 air pro御air值得买吗

Mavic Air究竟值不值得买?5iMX评测室深度解析Mavic Air究竟值不值得买?5iMX评测室深度解析5iMX我爱模型百家号北 京时间日凌晨,DJI大疆在美国率先发布了全新一代“御”Mavic Air无人机。之所以每次都是在美国先发布,是因为美国乃大疆全球最大的市场,而中国目前是潜力最大市场,有望超越英国成为第二。今天,DJI大疆创新在纽约发布“御”Mavic Air随行无人机文/图 5iMX特约评测员Gordon |关于Mavic Air这款机型,可以先看这个60秒的视频。和5iMX先前预测的一样,它是一款定位介于大疆Spark(晓)和Mavic Pro之间的机型,无论是从体积、售价,还是从续航时间、图传距离等参数来看都是如此。然而,随着对Mavic Air评测的深入,我们渐渐发现Mavic Air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么简单,除了高超的制造工艺外,其计算性能也强大到超越了大疆以往的任何产品。后来我们得知,Mavic Air虽不是旗舰机型,但却是大疆最新一代智能飞行平台与全新生产线结合的产物。那么Mavic Air究竟值不值得吗?往下Spark、往上Mavic Pro,Air的定位和价值是什么?别着急,我们按照惯例,从开箱开始慢慢说起。Mavic Air的官方公布重量为430克(含电池)。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一听可乐330毫升,大约340克重,一瓶农夫山泉550毫升,大约560克重,Air介于两者之间。那它有多大呢?如图所示,一手掌控。外形上有点像一个小号的Mavic Pro,加上折叠方式与Mavic Pro一模一样,因此叫Mavic Air并不为过。不过你不要被它的外观所欺骗了,它其实和Mavic Pro除了长得像以外并没有什么内在关系,它是大疆全新设计的一款折叠无人机,其内在更趋向于精灵4 Pro(后文详说)。比较贴心的是大疆在原包装里附送了一个硬壳的尼龙随身包,一套螺旋桨,以及4个护桨。这套基础套装的售价为4999元。而全能套装增加了2块电池,一个挎包以及一套螺旋桨,售价为6399元。Mavic Air依然采用大疆独有的前机臂水平向内折叠,后机臂垂直向后展开的折叠方式。在早先的评测文章中我们曾经提到过,这种折叠方式可以很好地利用空间,同时保证4个螺旋桨在一个水平面上,更利于飞行稳定性。注意看Air的前后机臂并不是一样长,但是展开之后却能保证4个轴等距,并且在一个水平面上。螺旋桨有一定的向外倾角,这是空气动力学的考虑,让飞行姿态更加稳定。受限于机身尺寸的小巧(轴距限制),Air只采用了5英寸的螺旋桨——代号为5332S的非折叠桨。尽管这款桨的桨效要高于同尺寸的折叠桨,但和Mavic Pro上那套8英寸折叠桨组成的动力系统相比,效率还是要低一些(桨直径越大,理论上能提供的拉力越大,可适配更低转速的电机,因此效率更高),加上电池容量缩小,Mavic Air仅采用11.55V 2375mAh 27.43Wh的智能锂电池,就算整机重量减轻,最终的续航时间可想而知必定不及大哥Mavic Pro。而大疆官方给出的续航时间为21分钟(无风情况下),根据以往测试经验我们推测Air的安全飞行时间应该在15分钟左右(后续测试可以证实)。有两处小细节值得一提,前臂上的折叠支架(上图),既是支架,又内藏有天线。飞行时一定要展开以获得更好的信号。另一个是“藏在”机身里面的云台相机(下图),这个设计一方面是利用坚固的机身来保护脆弱的相机和云台,二则是采用了新的3维减震技术,以往的云台都是通过减震器吊装在机身上的,而Mavic Air是上、左和右三个方向固定,稳定性更好。提到这个云台Gordon再啰嗦两句,它的角度抖动量(精度)是±0.005°。我特地查了一下悟2的云台精度是±0.01°,所以与其说这是大疆有史以来最小的一款三轴云台,不如说它是大疆有史以来精度最高的一款三轴云台。另外这款云台的设计转角为俯仰-100°至+22°,可控转动为俯仰-90°至0°。也就是说,镜头往下最多能垂直地面拍摄,往上只能水平拍摄,那多出的+22°是干嘛的呢?嘿嘿,当然有用的,当你在“慧拍”模式也就是手势控制模式下,Mavic Air是可以在地面仰望你的。另外,大疆还设计了一个略有点复杂的云台相机保护罩,目测成本不低,但工艺真的没话说,合上之后严丝合缝,卡位手感也一级棒。加上黑色的半透明设计也比之前的白色保护罩更加酷炫和美观。Mavic Air自带8GB机载内存,支持扩展Mirco SD卡说到做工,Gordon从第一代精灵开始,把玩过大疆的每一款无人机,目睹了这家无人机公司从“DIY产品”向消费电子产品转变的每一步历程。而这一次,Mavic Air无疑是大疆又一个里程碑,每一个接缝、每一个转折面都处理得非常到位和细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机臂与机身的结合处,采用了双轴承设计,阻力感与到位感拿捏得非常精准,既不会太松——保证飞行震动时的稳定,又不会太紧——用户可以轻松折叠和展开。机身整体给人一种很紧致的感觉,就算用力掰机臂,也没有明显变形或者松动的迹象。大疆在制造工艺方面的进步,来源于他们对生产线的不断升级。自2015年罗镇华(有着苹果和富士康背景)加盟大疆以来,大疆在采购和生产全环节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去年罗升任大疆总裁,足见大疆对于制造的重视。说到制造,Gordon再说句题外话,MavicAir的其中一段官方宣传视频中,有大疆生产线的首次曝光哦!Mavic Air正是产自这条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大家不妨找来看看。Mavic Air 最大飞行速度为68.4公里/小时,超过了Mavic Pro铂金版的65公里/小时。该飞行速度只能在S运动模式下实现的,且S模式下不提供避障或APAS功能,APAS只有在P模式下才行。从我们实测来看,Mavic Air的飞行姿态还算不错,比Spark稳、比Mavic Pro差一些,毕竟轴距差距摆在那里。另外Mavic Air的刹车比较急,一开始还不太适应,不过在视频拍摄状态下刹车速度会放缓,大疆说这是为了保证拍摄的平滑性。再来看看Air的遥控器,这个遥控器相对MavicPro也有小升级,其一做工更好,其二摇杆可拆卸,终于可收纳于遥控器内,缩小了整体的收纳空间。以后遥控器放进兜里也不会发生摇杆挂到衣服面料的囧境啦。好了,开箱到这里,下面开始说重点... 重点之一 :画质 相信很多航拍爱好者都很关心Mavic Air的拍摄画质,其实大可放心。虽然它只采用了1/2.3英寸CMOS,有效像素1200万,但却能拍摄4K@30fps以及fps视频,并且视频最大码率提升到100Mbps(码率越高画质越好),和精灵4 Pro的1英寸CMOS 相机相当,超过MavicPro的4K@30fps 60Mbps码率,远高过Spark的1080P@30fps。所以说Mavic Air并不是Pro的阉割版,他们内在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代产品。另外Gordon注意到,Mavic Air还可以拍摄fps高帧率视频,这点亦然超越了大哥Mavic Pro。高帧率拍摄能带来正常速度回放时特殊的慢动作效果,而对于航拍来说,用于拍摄奔跑、冲浪等场景,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感,丰富了无人机的可玩性。 重点之二 :智能 Mavic Air的智能其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安全,二是拍摄。先说安全。Mavic Air前、后、下部分别集成了三对双目摄像头,能够在最大8米/秒的飞行速度下感知到前视24米、后视20米范围内的障碍物。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和精灵4 Pro上那套系统非常类似(大疆将其命名FlightAutonomy系统),但Mavic Air在精灵4 Pro基础上又有升级,升级为FlightAutonomy 2.0,并且可以实现全新的APAS高级辅助飞行系统。我们先不管这些复杂的专有名词怎么念,先弄懂它们是什么才是关键。其实很简单,FlightAutonomy就是借助无人机采集的多维度信号进行定位,其算法融合前、后、下双目视觉、主相机、TOF传感器、IMU等15组数据。该技术最早出现在精灵4 Pro上,如今的2.0在算法上更加先进,硬件集成度更高、计算效率也更高(笔者推测),因此大疆放言Mavic Air可在无GPS的环境、甚至指南针受到干扰的环境中飞行,并且能对用户打杆的操作精准反馈。而APAS是通过7个摄像头采集到的实时视频数据进行进行三维环境构建,从而在原来仅能识别障碍物的基础上升级为可绕开障碍物飞行。大疆在发布会上专门安排媒体编辑驾驶Mavic Air去撞树,足见其对APAS技术的自信。不过Gordon依旧要提醒你,APAS功能并不是万能的,就像汽车无人驾驶技术一样它只是辅助技术。正常情况下,它能且只能对前、后行方向上的障碍物进行避让(绕行)。如果用户操作中包含有向左、向右或向上的动作依然会有撞击的风险。所以奉劝新手一句:“猥琐飞行,别浪!”而最最最让Gordon兴奋的是MavicAir拥有的一键短片功能,尤其是在原来4项基础功能上新增的“小行星”和“彗星”拍摄模式,简直爱不释手。要知道,这种镜头就连航拍高手也要反复实验好几遍才能完成,而小行星更是需要强大的后期支持,现在在Mavic Air身上只要一键,最多两键。我们先来看看小行星和彗星的演示画面。“小行星”模式的拍摄过程是:Mavic Air从正对被摄目标开始,边后退边上升,镜头对准目标(这个阶段和之前的“渐远”模式相同),到达预设高度后,开始自动完成一张全景拍摄,然后机内合成,倒放,就成了最终的“小行星”视频。而“彗星”模式是在原有“螺旋”基础上,再叠加一个逆向的“螺旋”,就形成了彗星的飞行轨迹,在飞行过程中,Mavic Air镜头会一直锁定被摄主体。其视觉感受相当震撼,尤其当你置身在靓丽的景色中的时候。以前Gordon曾用手动模式拍摄过类似镜头,但说实话,真的太难了,你要全神贯注盯着屏幕,根本没有时间摆Pose。我想这两个功能出来后,航拍高手也想拥有吧!对了,大疆很聪明地把这两个短视频的剪辑时间控制在10秒,你懂的,Mavic Air就是你的朋友圈刷赞利器。最后说说全景,这个功能其实在Spark上就出现了,但是Mavic Air又升级了,从36张缩减到25张,所有计算均在机内拼接完成,约8秒即可合成一张平滑、完整、清晰的3200万像素球形全景照片,分辨率。 重点之三 :图传 Mavic Air宣称采用大疆最新的增强型双频Wi-Fi图传,2.4/5.8GHz双频。FCC规范下最远支持4公里,CE规范下最远2公里,国内参考FCC。相信看到这里,很多航拍老玩家又该失(tu)望(cao)了。先别着急下结论,等着5iMX多次拉距测试完成以后再下结论不迟。目前Gordon只是短暂上手体验,100米以内有干扰情况下(场地内有多台无人机在试飞)图传偶尔会卡顿一两下,超过100米卡顿开始变频繁,超过200米彻底失联……Mavic Air开始自动返航。这基本符合Wi-Fi图传的特性——看环境。不知道后续升级固件之后情况会不会好转。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千万不要指望Wi-Fi图传能打败大疆OcuSync高清图传。从这一点看,Mavic Pro还是有Air未能超越的地方,Mavic Pro用户不必太伤心。 重点之四 :手势控制 手势控制出现在大疆Spark机型上,命名为“慧拍”。提起慧拍,Gordon立即回想起Spark上这个功能的不完善之处,比如:第一:太暗无法识别,比如人在逆光情况下;第二:反映延迟,Spark的跟随动作明显滞后于人的手势;第三:拍摄手势识别率低,经常比了手势不拍照(未识别到)。而Mavic Air上手后的体验可总结为四个字:大为改观。第一:飞行器更加跟手,反应速度更快;第二:手势控制范围更大,在2-6m之间;第三:手势识别率更高,拍照难的问题得以解决。测试视频请点击文末 “了解更多”此外,智能跟随功能也升级了,更加易用。你不用再在屏幕上框选目标,Mavic Air可自动识别多个目标(官方公布是可同时检测多达 16 个目标),你只需选择其一进行跟随即可。而且还可以识别车、船等物体进行跟随,识别率也有提升。此外跟随的方式上也增加到三个,正常跟随、平行跟随和锁定跟随。总结:Mavic Air究竟值不值得买经过短暂的上手体验,我们发现Mavic Air并非是Mavic Pro的简化版,更不是Spark的升级版,它与前者是在折叠方式上的相同,与后者有些软件算法上的相同。准确说它是全新一代的产品,代表着大疆最新的生产线制造水准和最新的飞行计算平台性能。Mavic Air有着许多超越前辈们的表现,比如:l 大疆最小体积和最高精度的三轴机械云台,超越“悟”2;l 100Mbps码率下的4K视频画质和帧高速摄影,超越Mavic Pro;l 更高的制造工艺和更先进的SOC,以及更优秀的散热表现;l 大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飞行计算平台,超越精灵4 Pro;l 更加智能的避障功能APAS,以及更加好玩的一键拍摄功能;关于第四点有必要展开说一下,Gordon有向大疆证实Mavic Air的计算能力的确超越了大疆其他的无人机。光是7目视觉融合算法,在过去的平台上只有精灵4 Pro能做到,而要实现APAS高级辅助飞行功能和“小行星”视频,对平台的计算量要求非常高(大疆的全景拍摄也是在机内完成的,8秒合成25张照片,3200万像素),拿精灵4 Pro平台超超频勉强可以实现,但那样会带来极高的功耗,而Mavic Air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因此这一代SOC芯片在计算性能和功耗上的平衡表现可见一斑。不得不说,大疆确实在无人机行业做出了卓越的成就,从飞控、图传、到影像光学,再到如今的计算平台以及制造工艺,大疆一直在攻克各种各样的行业难题,成为独角兽也是理所当然。说了这么多,MavicAir究竟值不值得买呢?Gordon认为是值得的,首先我的观点是买新不买旧,新平台的可玩性和升级潜力更大,其次便携性更好,第三安全性更高,第四Air更好玩,全景、一键短片等应用很实用。而令人纠结的只有两点,续航和图传,关于这两点,5iMX会进行更加深入的测试,敬请期待吧!想看测试视频请点击文末 “了解更多”.................................................................................「5iMX玩家论坛」一个遥控模型大神都爱去的地方,关注我们吧!微信公众号:love5imx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5iMX我爱模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业遥控模型及无人机玩家论坛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视频】大疆 Mavic Air 评测:丢掉手机和遥控器后,无人机还能平步青云?
大疆近期推出了一款中端航拍无人机 Mavic Air,它的性能相当强劲,比如前、后、下三向的双目视觉传感器可以感知四周环境,支持 APAS 避障系统,运动模式下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 68.4 公里/小时,在设计、飞行、拍摄、安全上下足功夫的它随时准备着让你展开一段新的冒险。
好了,2018 地表和天空最强的 Mavic Air 操作性能和前辈们比较起来表现如何,请听我们细细说来:
流线型的外观和工艺让 Mavic Air 显得更为酷炫,「御」家族的可折叠设计更是落实到了每一个细微的角落:包括内置天线的可折叠脚架和可拆卸式的遥控器摇杆,都是便于你减少收纳空间而做的精心设计。一体式的云台锁扣有利于拆卸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保护云台和相机。
在规格上,飞行器的轴距因为体积的缩小从 330mm 变成了 213mm,重量上比 Spark(大疆目前最轻机型 300 g)增加了 130 g,电池变成了 27.43Wh,官方提供的续航参考也只有 21 分钟。我们来看详细的对比参数(左侧都为 Spark):
接下来我们看 Mavic Air 的 “慧拍”模式——这种手势操纵最早“发明”自 Spark,便于小白用户用手掌快速体验空中摄影的乐趣,无需通过软件界面教学模式等复杂操作,就能完成“一键大片”。这次更新之后还支持用户在完全依赖手势的情况下,完成一段识别范围内(官方数据为 2~6m)起降、拍照、录像、接近、飞远等一系列互动控制。
在完成这次手势控制的体验中,我最大的感触是:相较 Spark 而言,Mavic Air 的控制灵敏度是大大增加的,并且在起初有种一不小心它就会从我的手掌范围逃出的感觉。而这得益于新增加的 7 套视觉传感器,分别部署在了飞机俯仰面之外的各处,在数量上可以说是完败现有全系列消费级的 DJI 产品。当然这还不是它的全部“魔法”,放下手掌之后 Mavic Air 即可进入到一种平行跟随模式——仅仅是跟随但也并不简单,升级后的智能跟随可同时用于检测多个目标,并由用户手动进行选择其一进行跟随,比较之前自动识别后无法选择车船具体物体进行跟随,Mavic Air 在使用场景上大大优化,并且不再那么容易跟丢,傻傻分不清了。
进入到智能跟随之后,Mavic Air 在前往圈定目标的前方飞出的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智能功能——比如选择小行星、彗星模式,飞行器便会自动执行固定的飞行轨迹,并自动录制一个十秒钟的视频,在完成设定好的动作后,它会自动返回到初始位置。而此时,在你手机 APP 的回放相册中神奇的一幕发生了——一个自动剪辑好的十秒短片可供你一键分享,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降落之后从 SD 卡中导出原视频素材进行二次编辑。充分发挥了自拍的精神——即时分享,一键炫耀。
另外,值得称道的一点是:Mavic Air 机身自带了 8GB 存储空间,接口也换成了 USB Type-C。这一点细微的改进解决了出门忘插 Micro SD 卡的尴尬。更重要的是机身内部存储的读写速度非常快,从机身存储拷贝视频文件至电脑,读取速度可以达到 100MB/s 以上。但我们发现,由于相机默认可以记录 4K@30fps、100Mbps 视频,机内存储空间基本上可供 10 分钟左右的连续录制消耗。当然如果你是重度航拍需求的话,建议出门前还是配足 128G 的海量高速 Micro SD 卡。
在大疆这次给媒体的评测亮点手册中,没少给新增加云台广角的 24mm 做文章——事实上,Mavic Air 使用了与 Mavic Pro 完全相同的 1/2.3 英寸 CMOS,因此画质本身和 Mavic Pro 不存在太大差距(1200w 像素值和 HDR)。有所不同的是,Mavic Air 使用了一套等效 24mm 的广角镜头,而非 Mavic Pro 上的 28mm,这也意味着 Mavic Air 单张照片、视频本身就能获得更广的视野。比如说在 1/2.3 英寸镜头加持下,利用 Mavic Air 拼接一张全景照片只需要 25 张,同样的全景在 Mavic Pro 上是 34 张,Spark 则更多,需要 46 张。更重要的是 Mavic Air 所有的照片拼接在机身内部就能自行完成,等待大约 1 分钟之后,就可以通过 APP 以获得全景照片,直接分享。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这次 Mavic Air 的实时图传信号也做了加强,由于内置了增强通信信号,在增加了 5.8GHz 的频道后,整体增强型双频 WiFi 图传画质为稳定的 720p 输出,并且将最长信号接受范围延长到了 4 公里之外。这点比较传统的光波传输画面也不相上下。对于有远距离摄影需求的小伙伴也是一大福音。
吹捧了那么多,坚信没有十全十美科技产物的 Harry 也来“数落”几点 Mavic Air 的美中不足:
Mavic Air 启动按钮在机身电池底部,而不像 Mavic Pro 在正上方一目了然,对于不太了解无人机的新用户来说,肯定是希望一切外部条件具备之后再按下开机的按钮,而不是像这样双击启动后再拿在手里找起飞坪。容易造成电池浪费的恐慌情绪以及(担心突然启动)的不明恐惧感。
配对的连接延迟:无论是通过手机+WiFi 还是通过遥控器+手机的配对形式连接飞行器,都需要按下飞行器尾部那条长长的键位,通过次数与提示音的区别来完成两种方式的配对程序,但我们都遇到过长时间后网络连接失败或者遥控器对频无响应的问题——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实验,最后还是通过扫机身二维码的方式来连接上。
键位的功能建议:用过 Spark 的大疆老用户可能知道它的开机键是位于屁股后方,正面是一个云台上方的红外识别屏,如果正确开启后就可以单手拿好面朝自己,直接人脸识别一键放飞,整体的体验是很流畅自然的。而 Mavic Air 在硬件上的重新设计将这样行云流水的体验割裂开来(你需要先后按下两个按钮,还要通过上述第二步完成最后设置),另外这个键位的设置也不免让人吐槽,飞行器正后方这么大个按钮就只是配对作用,实在有些对不起它在外观设计上“处心积虑”的一再压缩,不过官方人士已经对我们表示关于它的更多功能开启正在考量中(比如慧拍模式的一键启用),值得期待。
续航:21 分钟少吗?由于 Mavic Air 低电量警告中会有强制自动返航程序,如果你拍摄的景观离起飞地点有一段距离,并且你操作的熟练程度没有达到开启运动模式的水平,算上起飞返航以及低电量警告可能留给你的时间并不多了。这样一来,假如你是重度航拍用户的话,就需要考虑多备几块电池。
那么最后还是回到灵魂拷问——值得购买吗?我们相信对于消费者来说,选它还是 Spark,这不是一道简单的价格上的选择题。
毕竟购买无人机的人群对于上千元的价格区间敏感度并非那么强烈,而就像是大疆公关发言人在媒体见面会表示的:Air 的出现并非是在已经有的产品线做升级,而是通过深化技术做出符合市场需求与消费者体验的产品,让目标用户毫不犹豫地去做出判断和选择。所以对于大疆自己来说,这样一款产品也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升级换代,而是对自己在消费无人机领域的独孤求败保持一种创新的姿态和斗志,如果 Mavic 是那个 1,那么以后的产品研发都是在无限给它添上后面的一个个 0,就像他们自己说技术没有止境会持续探索下去,无限接近极致的 Mavic Air 只是这一阶段大疆给自己,给无人机爱好者们的最好成绩单。
如果你一定要看价格,那我们也可以告诉你,这次 Mavic Air 在性价比上很讲良心——RMB 4999 的标准套件包含图上的所有,是的你没看错,有遥控器和桨叶保护罩,就连遥控器的可拆卸式遥感也怕你弄丢给了一套备份;和良心相对的,由于整机经过重新研发包括螺旋桨(直浆不可折叠)和智能电池都没有办法和其他任何产品线的配件通用。这点来看,可能大疆也跟苹果一样“学坏了”。
本文 【视频】大疆 Mavic Air 评测:丢掉手机和遥控器后,无人机还能平步青云? 来自 动点科技.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动点科技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英双语科技媒体
TechCrunch 中国官方网站
今日搜狐热点大疆Mavic Air全方位体验:便携与航拍画质能不能兼得?_什么值得买
大疆Mavic Air全方位体验:便携与航拍画质能不能兼得?
小编注: 长期有效,参与就有机会赢苹果iPhone X、净水壶等多款好礼。如何成为视频达人,获得专属勋章和更多金币,请点击来了解,就等你来呦!
大疆新品无人机Mavic Air支持4K/100M航拍、三轴机械云台、3200万像素全景、一键小行星效果、APAS辅助飞行等……都是无人机黑科技呀!但是这么小的机身,续航与图传能行吗?来看飞哥实测体验!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HeyDrones微信公众号,我们的原创将会在这里首发
关注无人机、相机、稳定器,提供创意&教程,记录你的精彩瞬间。DJI Mavic Air(御Air)开箱,入手9日心得及经验之谈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DJI Mavic Air(御Air)开箱,入手9日心得及经验之谈
“飞过1K算我赢!&”,“讲笑啦,过800算我输,咸鱼等你!!&”,以上就系两位飞友之间的对话。没错,其中一个飞友是我,航拍1年虽然时间不算长,也不算老飞手,顶多就是刷刷锅,拍拍照飞着玩。但也经手过几台:御Pro三进三出,精灵4P+/精灵3S/晓一进一出,最后一台御Pro在御Air到手三天后就讲ByeBye,处过这些之后,对御Air的认识更为深刻。& &&“御” Mavic Air进一步平衡了性能与便携性,首次将4K三轴云台相机融入进本就紧凑的机身中。“御” Mavic Air重量仅为430克,在经典3D折叠基础上,改用直桨,机臂直嵌入机身,折叠后的飞行器面积大小与手机相当,一手即可轻松掌握,真正做到了“极致便携”。性能方面,“御” Mavic Air相机采用1/2.3英寸、1200万像素CMOS传感器,支持以100Mbps码流录制4K/30fps视频、fps慢动作视频,更大码流可在录制过程中捕捉更多细节,获得更出色的画质表现;其三轴云台控制精度高达±0.005°,可显著提升飞行时画面的稳定性。此外,“御” Air动力系统强劲,良好抗风性能使其在5000米高海拔地区仍能正常工作。御” Mavic Air搭载了全新的一键球形全景功能,用户可随时分享360度全景照片。“御” Mavic Air可拍摄3200万像素球形全景照片,并有出色的机内拼接能力。在自动拍摄25张照片后,即可快速合成一张平滑、完整、清晰的球形全景照片,并可一键分享至SkyPixel天空之城等社交平台。此外,“御” Mavic Air还支持竖拍、广角和180°全景拍照模式。飞行器内置8GB机载内存,供应急储存使用,支持扩展MircoSD卡,可将照片、视频通过机身USB 3.0接口导出。 值0 点评0 原创1 好价1&最初的一手精灵3s完全不能满足需求,也就压抑着玩了很短的时间;接着的御Pro拍摄效果总觉得差点什么,于是换了精灵4P+,拍摄效果是完美,性能也完美,作为飞行的黑卡三代,对于完成航拍任务无可挑剔,可是太不方便于是又入回了御Pro飞着玩,接着就碰上了大环境逆风了,到处禁飞禁飞禁飞,无奈出清;接着又入了晓,可惜玩了2次就觉得没意义,在御Air发布之际我又回到了御pro,这些进进出出之后,渐渐明白了自己就是想找到一台均衡便携/飞行性能/拍摄性能的机器,而御Pro只能算接近而不能算符合。对于御Air,本来我就是不相信WIFI图传,本来就只愿意相信御Air只是御Pro的降级版和晓的升级版,在思想斗争了好多天之后忍不住赌一把(大不了咸鱼相见),第一次在DJI商城买了这台御Air,那种旧观念突然推倒重来的震撼,夹杂着喜悦,却重新激起我原本渐冷的拍摄激情。& &DJI商城下单,第二天就到,为什么要选亮骚红?因为太多白色(装单纯)、黑色(装Cool),那我就骚红吧。不过盒子上仍然是初雪白,盒子比想象中小,比起御Pro全能套要小巧好多,而标称21分钟续航仿佛暗示你三电的全能套才是标配,所以也就果断全能套了。果断开箱:广告盒子上会标示为红色。标示为红色打开,很简洁,质感非常好的主机盒子(商城上卖的不便宜啊),质感非常好的单肩包(内有配件),一盒其他配件和说明书。开了拿出来就这样,这个全能套取消了用得很少的车充但还是保留USB转换器(御Pro全能套多数飞友都没用过车充和USB转换器)。开箱三件套打开了,充电管家很精致,可以折叠,而且手感甚好。全家福虽然开箱时已经10点半多,但仍然心急如焚想知道自己是否输了,果断连续插插插充电。电池管家充电充电中骚红真的很亮骚,质感虽不如磨砂的黑/好,塑料感也强,明显拉低了档次,但我红,我就是红,就如空中飞着的一个红包。折埋展开后,重新设计的云台保护罩和固定扣的确非常方便科学,比起御Pro那固定扣麻烦得想吐,特别是黑夜光线不足基本好难扣好。重新设计的云台固定罩让我惊喜,手感体积跟御Pro相仿,但摇杆能拆卸收起,收纳起来比御Pro好多了。红御Air及遥控后视避障以及信号灯/功能按键,仓。机头前视避障机头伸展开来还是很漂亮,个人感觉比起御Pro好看。机头侧面看机身。侧面电池拆卸开关背上的散热孔,整体感觉设计和做工真的进步了好多。尾部后视避障这个新款三轴云台真可以说是晓和御Pro的集合,等效24mm广角(御Pro28mm),跟精灵4P一样的视觉,固定光圈2.8(御Pro2.2).新款三轴云台新款三周云台及摄像头我还是喜欢把他塞进御Pro的单肩包,塞起来比御Pro轻松多了。还是塞进我喜欢的御Pro单肩包
& &使用感受&当晚第一次开机,激活,下载升级固件,第一次居然失败了,搞了个把小时最后升好,眼看12点多,但还是忍不住要试试,或许能赶上明天一早咸鱼见99.99新。&同一个9楼顶,类似的晴天,我飞精灵4P大约3K左右,御Pro三台也就2K左右,御Air首飞1533无双丢,既然赢了也就算了,回来顺便测试拍了几张照片和一小段视频,降落完成共15分钟还有15%电。惊喜满满啊&。接着看拍摄性能和画质,参数是浮云,实际对比出真知。我玩过3台御Pro,感觉就是总有不同程度的跑焦,边缘画质下降很厉害,但缩图看还是不错的。御Pro28mm镜头至于御Air,由于等效24mm镜头,跑焦情况就少好多,不过缺点是不能手动对焦,也就是不能通过点屏幕选取对焦点来对焦,也没有中心点对焦,联系过DJI客服知道这款定焦镜头只能自动对焦。画质方面我说要比御Pro进步不少(可能很多御Pro飞友不相信),机内合成算法强大,芯片运算效率非常高,合成的全景照片画质居然很好,等效24mm合成九宫格就有点等效14mm的味道了。在拍了几天之后,我认为是综合水平已经超越御Pro,当然了,我是站在航拍效率/效果的立足点上,成片率高。很多新功能是御Pro不能比拟的,例如一键短片,各种全景照片。& &总结时候不早了,最后说说心得总结。优点:后来试过GZ老城区拉锯1670妥妥的,即使恶劣干扰环境下1K也没悬念很稳定,足够完成超视距拍摄任务以及一些探索性的飞行。新的增强型WIFI图传是目前市面上买得到的最好的WIFI图传,虽不如御Pro的OcuSync高清图传和精灵4P/悟2的LightBridge,但在5千元这个价位已经毫无竞争对手。便携性比晓还要高,可折叠机身折叠起来手感很好,但要注意顺序,至于桨叶折叠个人觉得没必要,折叠的话用起来还麻烦,远不如现在打开就飞了。照片拍摄性能非常好,小底成像效果暂时最好,等效24mm镜头和cmos以及算法的调校非常好(请饶恕我再次贬低御Pro),加上悬停精度±0.1米比御Pro±0.3米高得多,同高度同风速2秒长曝成像非常高,噪点虽然还有但可以看得出降噪算法也进步了很多,有HDR,这个很有用。用过Air拍照片后再也不想用御Pro了(但拍照片弱于精灵4P必须的)。视频拍摄效果比御Pro好,参数上已经优胜(弱于精灵4P必须的),其余不用赘述。这么小的机器有前后下三向避障,并且有最新的安全飞行系统,室内飞行也非常稳定,你还想怎样,价格又不贵。运动模式速度比御Pro快,价格又比御Pro便宜,你还想怎样?御Air是暂时我能找到对于便携/续航/飞行性能/拍摄性能最为平衡和优秀的航拍无人机。便携提高使用率实用性,续航和飞行性能关系实用性,拍摄性能则是航拍之中重中之重。再好的相机飞得不稳没用,再好无人机续航不好没用,稳定的续航好的相机好的无人机,如果不便携,每次只能郑重其事地背出去,电池循环数只能龟速增加,上咸鱼的话确实可以保值,但违背了航拍的初衷。缺点:DJI将其定位为又一款消费级爆款,直接扼杀7000元以下其他所有品牌,决定御Air必然是业余玩具(好在这玩具也可以让你玩成专业的,只要你有心)。没D-log格式,少了些后期玩法,定位业余必然如此。续航标称21分钟不如御Pro,我觉得可以接受,就看你了。其余缺点就是不如御Pro二代的新特性,拭目以待吧。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3)
文中提到的商品
群晖 DS218+ NAS & SkyNAS + 西数4TB红盘*2
pple 苹果 HomePod 智能音箱
小鱼在家 智能视频音箱
Lynk & Co 领克 01(三天使用权)
SteelSeries 赛睿 Sensei 310/Rival 310 游戏鼠标(随机发货)
森然播吧二代电音版
【轻众测】飞利浦 便携迷你USB桌面旅行插座
赞42评论97
赞24评论29
赞31评论51
赞547评论297
赞583评论496
赞1018评论796
赞493评论344
赞534评论48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疆御ai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