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工作时间越长越不容易相信空头支票的处罚

为什么人越长大越不再相信爱情呢??_百度知道
为什么人越长大越不再相信爱情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或者说你曾经感情受过创伤.所以你就会逃避.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天天长大.对爱情的理解也随着自己的长大慢慢多起来.而在你身边又有可能有过很多被爱情伤害过的人.看的多了就会对爱情有所怀疑.慢慢的边的不太相信爱情.其实你这只是看到了事情的结果了.那些曾经被爱情伤害过的人在他们被伤害之前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其实是多么幸福快乐的.那只是你自己把自己逼到了死角里去了.爱情就象人生一样充满了波折.爱情也是人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了爱情你的世界就会变的暗淡无光.就失去了精彩其实我觉得你的观点有错误的地方.并不是说越长大就越不相信爱情
油、盐等都是需要钱爱情其实就是在现实的打压下消失了的,要生活下去,单单靠爱是不行的,还是要物质方面才行,考虑的问题也就多了,而要物质方面就是要钱,所以现在的人越来越看重钱而不再是爱情,以前是认为只要有爱什么都可以但现实却是残酷,爱情不能当饭吃,现在考虑的都是以后怎么生活。柴、米人一长大
当人成长了会怕怕孤单
怕伤心人长大了顾虑就多了所以就会感到不安不相信爱的人会永远不变心
伤的多了就不在相信爱情
因为自己在感情路线上经历的太多拉,有时候在失败的最后画上了句号~!所以。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相信爱情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投行被赋予了太多的光环,真实情况可能与光环相比相差太多。&br&个人利益相关:在跟进一个A股IPO项目。&br&外地项目出差是常态,然而并不一定是五星宾馆。一个月在北京的房子可能只住四五天。&br&强度很大但也没有那么大,分公司分项目。还是可以活着的,有陪自己喜欢的人以及来知乎答题的时间。&br&国内大部分做投行的,真的没有看出气质多好多帅。主要男士耐操些倒不是因为能力强些,详情见中信建投新招员工合照。&br&比如有一波人是专门做本地IPO项目或者做本地的债。出差大概是从金融街到朝阳,从朝阳到海淀,摊手。&br&IPO从着手到最后上市在目前的中国可能可以长达五到八年的时间。大概是你的一整个职业生涯的青春。当然发债目前很火周期也短。&br&你可能想的投行生活是这样的:&br&&figure&&img data-rawwidth=&477& data-rawheight=&308& src=&https://pic4.zhimg.com/v2-c0791afcefeccbf7af02ca6e3e2e377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0791afcefeccbf7af02ca6e3e2e3777_r.jpg&&&/figure&&br&其实我看到的一般是这样的:&br&成吨的材料要整理。&br&桌子上只是冰山一角,桌子底下的几个大箱子的材料也依然是要整理。&br&你可能觉得“稳定的”年薪百万,但那其实只是当到了老总的薪水,普通刚入行的人,大概也就在15-40万之间,在国内算不错,但并不是非常夸张,随着行情,薪水波动幅度很大。&br&无尽的dirty work和PPT…tough hour &br&有句话叫做Goldman Sachs rules the world.&br&既然那么差,为什么还是最优秀的人挤破头要进来。&br&股份制运营以及债券等本身的发明就是人类商业社会最顶尖的制度架构和资源融通的精髓。&br&投行作为一级市场上起舞的人,自然会对这些人类最精华的社会机制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以及接触同龄人难以接触到的高管和社会各层的人,律师会计师政府要员银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行业,锻炼自己的能力。&br&也就是说,你未来的潜在商业价值会非常的大。&br&世界上大部分非十分技术类的工作,只要你有投资银行的工作经验,都是非常加分的选项。他是你视野、毅力以及逻辑等综合能力最好的判断。&br&&br&有些人会在IBD的路上迷失自我,或者说,高薪给了他们资本和机会去纵欲过度,成为欲望的奴隶,但大部分banker都知道自己要什么社会要什么,并努力去解决问题,提升自己证明价值。&br&不要过分神化这个初始其实大部分时间boring的职业,也一定记得,一直处于人们讨论焦点的事物,必然有很多其可取之处。如果没有更好的,能去投行也是对于职业发展非常受用的。&br&投行男可能有30%的概率他是个渣男,但有99%的概率他是个非常值得交往和合作的伙伴。&br&&br&最后放一个留学生在投行咨询实习工作的良性networking的二维码,欢迎在金融领域(无论回国还是在国外)的朋友们相互认识,约饭约咖啡约狼人。&br&设置两个小小的门槛,首先至少拿过四大这样水平的实习。&br&第二内心阳光,千万别像评论里某外资行工作的人一样阴阳怪气、真的不欢迎。&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g/AWauUnePgYCw5uH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g/AWauUne&/span&&span class=&invisible&&PgYCw5uH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p&哎?二维码加不了?可以留言,我来私信拉乃们&/p&
投行被赋予了太多的光环,真实情况可能与光环相比相差太多。 个人利益相关:在跟进一个A股IPO项目。 外地项目出差是常态,然而并不一定是五星宾馆。一个月在北京的房子可能只住四五天。 强度很大但也没有那么大,分公司分项目。还是可以活着的,有陪自己喜…
&p&今天想到一个idea来教人五笔,个人感觉不错,与君分享。&/p&&p&本文的关键句:&/p&&p&&b&即使不背口诀,你也能大致猜到一个汉字对应的五笔编码是什么&/b&。&/p&&p&&b&一、五笔的基本常识。&/b&&/p&&p&&b&二、以句子“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为例,我们来看五笔是怎么编码的。&/b&&/p&&p&评论区里三位初学者的反馈:&/p&&p&&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feng-zi-zhou-18& class=&internal&&疯子周&/a&&/p&&blockquote&您好,今早看了您的五笔技巧,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blockquote&&p&&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ai--xiao-li& class=&internal&&楚若&/a&&/p&&blockquote&非常感谢,根据你的答案,我三天基本掌握了五笔,然后就是不断磨练和提速了。……
&/blockquote&&p&&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di-tian-yu-90& class=&internal&&以天为宇&/a&&/p&&blockquote&谢谢答主,看了后自已练了两天,现在基本会了。&/blockquote&&p&-&/p&&p&大部分不懂五笔者以为,五笔的编码需要死记硬背,口诀枯燥难解,然后止步于学习,这是错误的。&/p&&p&五笔的编码规则大致符合汉字组成规律,简洁高效,所以才被很多人使用。&/p&&p&试想,如果五笔编码规则很差,那为什么五笔可以从众多形码中脱颖而出,至今仍有众多推崇者呢?&/p&&p&(搜狗、QQ、百度各种五笔的存在即是明证)&/p&&p&&b&即使不背口诀,你也能大致猜到一个汉字对应的五笔编码是什么&/b&。&/p&&p&在此基础上再背口诀,事半功倍,同时不致因口诀不熟而不会拆字。&/p&&p&听我详细道来:&/p&&p&&b&一、五笔的基本常识&/b&:&/p&&p&五笔将键盘分为五个区,每个&b&区&/b&包含五个位置,按&b&位&/b&号从小到大顺序:&/p&&p&一区(横区,左手五键。从食指到小指,下同):G(11) F(12) D(13) S(14) A(15)&/p&&p&二区(竖区,右手五键):H(21) J(22) K(23) L(24) M(25)&/p&&p&三区(撇区,左手上五键):T(31) R(32) E(33) W(34) Q(35)&/p&&p&四区(捺/点区,右手上五键):Y(41) U(42) I(43) O(44) P(45)&/p&&p&五区(折区,左手下五键):N(51) B(52) V(53) C(54) X(55)&/p&&p&如图所示:&/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28ba92ebbae0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28ba92ebbae05_r.jpg&&&/figure&&p&&br&&/p&&p&这样,可&b&用11表示一区第1位置、即1区1位的键-G键,用12表示一区第2位置、即1区2位的键-F键&/b&,后面不再赘述。&/p&&p&每区第一位置的键,G、H、T、Y、N分别可代表字根横、竖、撇、捺/点、折,即一、丨、丿、丶、乚,后面不再赘述。&/p&&p&五笔输入法就是把一个字拆成若干字根,然后把每个字根对应到字母键,根据字母键完成输入。某个字在五笔使用者脑中的变换过程是:字 =& 四个以下字根 =& 四个以下字母。(入门以后,过程可变为:词组=&四个以下字根 =& 四个以下字母)&/p&&p&将字拆成若干字根(也就是所谓的“拆字”)的几项简单规则,提前说下(&b&我认为,这四个规则读过一遍就可以记住,记不住的同学,请再读一遍,看是不是没读懂&/b&):&/p&&p&【规则0】:字根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按笔顺可将一个字拆成若干字根,比如“汉”可拆成“氵&、&又”,“本”可拆成“木“、”一”,“单”可拆成“两点”、“日”、“十”。&/p&&p&【规则1】:字根的第一笔在哪个&b&区&/b&,第二笔在哪个&b&位&/b&,就在哪个键。比如字根&土&:第一笔横,第二笔竖,所以在横区竖位、即1区2位的键——F键(12);字根“儿”,第一笔撇,第二笔折,所以在撇区折位、即3区5位的键——Q键(35)。&/p&&p&(横区=1区=第1区,竖区=2区,撇区=3区,捺/点区=4区,折区=5区&/p&&p&横位=1位=第1位置,竖位=2位,撇位=3位,捺/点位=4位,折位=5位)&/p&&p&【规则2】:字根与其字形相近的字根在同一键。比如“五”与“王”相近,所以在G(11)&/p&&p&【规则3】:同一笔划构成的字根,笔划类型在哪个区,笔划数在哪个位,就在哪个键。比如“一”在G(11),“二”在F(12),“三”在D(13)&/p&&p&当然,由于汉字的多样性,上述几个简单规则只能覆盖部分常用字根,其他字根需特殊记忆。&/p&&p&&b&二、以句子“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为例,我们来看五笔是怎么编码的:&/b&&/p&&p&&b&1. 知&/b&:tdk&/p&&p&“知”可拆成三个字根:&/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789bdb1_b.jpg& data-rawwidth=&162& data-rawheight=&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2&&&/figure&&p&1) 撇+横:规则1,一划为撇,二划为横,在t(31)&/p&&p&2) 大:规则1,一划为横,二划为撇,在d(13)&/p&&p&3) 口:【特殊记,&口&(kǒu)在k】。顺带记,k键只有“口”、&川”(规则3,三竖在k(23))&/p&&p&&b&2. 乎&/b&:tuh&/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2ea3c13ffafce05d674483_b.jpg& data-rawwidth=&164& data-rawheight=&5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4&&&/figure&&p&1) 丿:t&/p&&p&2) 两点+横:规则2,两点加一笔,与两点相近,与两点在同一键;规则3,两点在u(42)。&/p&&p&3) 亅:h&/p&&p&&b&3. 发&/b&:v 或 ntcy&/p&&p&两种打法:&/p&&p&a. 一级简码(用一键打出),规则1,一划为折,二划为撇,在v(53)&/p&&p&b. 拆字根:&/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3ad4e6bd13c1403b1ddd7_b.jpg& data-rawwidth=&112& data-rawheight=&5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2&&&/figure&&p&【又】【丶】&/p&&p&1) 折:n&/p&&p&2) 丿:t&/p&&p&3) 又:规则1,一划为折,二划为捺,在c(54)&/p&&p&4) 丶:y&/p&&p&&b&4. 现&/b&:gmq&/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7f2ff6e2d08eb48bdf217b3b152132bd_b.jpg& data-rawwidth=&163& data-rawheight=&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3&&&/figure&&p&1) 王:规则1,一划为横,二划为横,在g(11)&/p&&p&2) 冂:规则1,一划为竖,二划为折,在m(25)&/p&&p&3) &儿&(撇+折):规则1,一划为撇,二划为折,在q(35)&/p&&p&&b&5. 更&/b&:gjq&/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51ae14b5a45e3ea74c2_b.jpg& data-rawwidth=&165& data-rawheight=&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5&&&/figure&&p&1) 一:g&/p&&p&2) 日:【特殊记,&日&在j】&/p&&p&3) 乂:【特殊记,“乂”在q】&/p&&p&&b&6. 大&/b&:dddd&/p&&p&大:基本字根,因常用,设定为键名汉字(用相同四键打出),规则1,一划为橫,二划为撇,在d(13)&/p&&p&&b&7. 的&/b&:r 或 rqy&/p&&p&两种打法:&/p&&p&a. 一级简码(用一键打出),规则1,一划为撇,二划为竖,在r(32)&/p&&p&b. 拆字根:&/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05d_b.jpg& data-rawwidth=&151& data-rawheight=&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1&&&/figure&&p&1) 白:规则1,一划为撇,二划为竖,在r(32)&/p&&p&2) 勹:规则1,一划为撇,二划为折,所以在q(35)&/p&&p&3) 丶:y&/p&&p&&b&8. 世&/b&:an&/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c8baf26c5386caa9bc613c122c0bcef_b.jpg& data-rawwidth=&110& data-rawheight=&5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0&&&/figure&&p&1) 廿:【特殊记,“廿”与“艹”相近,在a】&/p&&p&2) 折:n&/p&&p&&b&9. 界&/b&:lwj&/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cdf23a45_b.jpg& data-rawwidth=&166& data-rawheight=&5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6&&&/figure&&p&1) 田:【特殊记,&田&在l】&/p&&p&2) 人:规则1,一划为撇,二划为捺,在w(34)。顺带记,w键只有“人”、“八”、“登字头”、“祭字头”(四个字根相近)&/p&&p&3) 两竖:规则3,两竖在j(22)&/p&&p&(图片来自link: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52wubi.com/wbbmcx/search.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五笔怎么打_五笔拆分图解&/a&)&/p&&p&-&/p&&p&综上,上述9字中,需要特殊记的字根只有五个(口、日、乂、廿、田),其他字根对应键位只要你读过一遍即可记住。&/p&&p&(实际上,若你愿意背一下2区各位的首字口诀“目日口田山”,需要特殊记忆的字根只剩“乂”、“廿”两个;若你知道W(34)都是与“人”相像的字根(“人、八、登字头、祭字头”),这个“乂”也不会错安在34(不规范的撇开头字根,一般都在35);若你知道F(12)都是与”土“相像的字根(“土干二干十寸雨”),这个“廿”也不会错安在12(不规范的横开头字根,一般都在15))&/p&&p&五笔是如此地符合汉字规律,只要能花点时间记口诀,一天学会真不是吹牛。&/p&&p&(实际上,从知道五笔到学会初步使用,我只用了一天)&/p&&p&关于五笔的进阶知识,“多字根汉字的输入”、“字根汉字的输入”、“末笔识别码的辅助输入”、“词组的输入”,感兴趣的同学,可再看下我写过的更详细教程:&/p&&p&link: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ouban.com/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uxxm的五笔教程&/a&&/p&&p&-&/p&&p&&b&有同学说,“你所谓的规律事倍功半,是在误导人,实际上只背口诀就够了。”&/b&&/p&&p&我解释一下,&b&规律和口诀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b&&/p&&p&例如,根据口诀”大犬三羊古石厂“,你可以回想起”大“、”犬“字根在某个键,却无法想起”右“、”龙“的上半部分也在这个键,而根据我说的【规则2】,你会猜到”右“上半部(”大“少一捺)、”龙“上半部(”犬“少一捺),这些与”大“相像的字根与“大”在同一键。&/p&&p&再进一步,这个键上的字根是可以一次性记忆的。&/p&&p&大、犬、“右”上半部、“龙”上半部:“大”引申出的字根(&大&多一点或少一捺之类的)&/p&&p&石、古:“石”引申出的字根(“古”和“石”很像,关联记忆一下)&/p&&p&厂、丆:“厂”引申出的字根&/p&&p&三、羊(”三“+不出头的”丨“)、斜羊(”三“+不出头的”丿“):“三”引申出的字根&/p&&p&套字底:包含“三”的复杂字根,作为字根的原因是包含它的字挺多的:“套”、“肆”、“鬓”&/p&&p&如果还记得我前面说的【规则1】,【规则3】,&/p&&p&你猜“大”、“石”、“厂”、“三”、“套字底”及其相似字根在哪个键?&/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fa34aabc4cee6d648f28b_b.jpg& data-rawwidth=&55& data-rawheight=&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55&&&/figure&&p&-&/p&&p&&b&有同学说,“读完你写的东西,还是无法见字拼五笔码,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字根什么不是”&/b&&/p&&p&我也解释一下,&b&想知道什么是字根什么不是,靠的是多练、多记,不能光指望规律、口诀&/b&。&/p&&p&或许我的学习经历可供大家参考:&/p&&p&我花几节课时间背熟了口诀,然后尝试见字拼五笔码,发现行不通(不知道什么是字根)。&/p&&p&我的做法:&/p&&p&1. 准备一个笔记,记录不会拼的字的五笔全码是啥,分析为啥这么拼。 &/p&&p&2. 按此方法,敲一整天,然后基本上见字就会拼了。&/p&&p&举几个例子,当拼“昨“、”天“、”刚”这三个字时,做为初学者的我的思路:&/p&&p&1. 拼“昨”时,先猜想,&昨&是“日”+“乍”?“日”在J(“日早两竖与虫依”),“乍”呢?不知道,查下五笔全码,发现是JTHF,噢,“乍”对应的是THF,“乍”第一笔撇对应的是T,第二笔横对应的是H?噢,不对,横是G啊,噢,“撇横”连起来对应的是T?竖对应H?两横对应F?全对上了,哦耶。“撇横”、“两横”字根要记下来。一般地,“撇”、“撇横”都在T;“两横”在F。&/p&&p&2. 拼“天”时,先猜想,“天”是字根?在哪个键?不知道,查五笔全码,发现是“GDI”。“天”的字根是G?那根据字根字打法,第二个字母应该是G啊,这里是D,所以“天”应该不是字根。“天”的第一笔横是G?“大”对应的是D(“大犬三羊古石厂”;或者猜,一划横,二划丿,在13)?I是啥?噢,末笔识别码,末笔捺,杂合结构,在43。字根字的打法、“大”字根,末笔识别码的定义要记下来。一般地,字根字的打法是字根所在键+字根的笔画;“大”在D;末笔识别码使用每区的前三键,根据末笔类型(区号)+汉字结构(位号)确定是哪个键。&/p&&p&3. 拼“刚”时,先猜想,“刚”是“冈”+“刂”?“冈”没背过,可能不是字根,拆开看看,“冂”是下框,在M(“山由贝下框几”;或者猜,一划竖、二划折,在25),“乂”在Q(&犬旁留乂儿一点夕&;或者猜,撇开头不规整的字根,在35),“刂”呢?两横在F,同理两竖在J?三键了,再试试末尾识别码,“刚”末笔是竖,左右结构,识别码是21?“MQJH”?输入下试试,对了,哦耶!“冂”、“乂”、“刂”字根要记下来。一般地,“冂”在M;“乂”在Q;“刂”在J。&/p&&p&-&/p&&p&另,有同学说五笔是给专业人士使用的输入法,实在是想多了:&/p&&p&&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五笔打字落伍了吗? - 赵扶风的回答&/a&&/p&&p&-&/p&&p&凑热闹,留个值乎主页,欢迎提问:)&/p&&p&&a href=&https://www.zhihu.com/zhi/people/876096& class=&internal&&值乎 - 说点儿有用的&/a&&/p&
今天想到一个idea来教人五笔,个人感觉不错,与君分享。本文的关键句:即使不背口诀,你也能大致猜到一个汉字对应的五笔编码是什么。一、五笔的基本常识。二、以句子“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为例,我们来看五笔是怎么编码的。评论区里三位初学者的反馈:
看到前面 &a data-hash=&f1f48047f28fda1b999b4c01ff2338de& href=&//www.zhihu.com/people/f1f48047f28fda1b999b4c01ff2338d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张阿土& data-hovercard=&p$b$f1f48047f28fda1b999b4c01ff2338de&&@张阿土&/a&
贴的照片,突然想到我好像也拍过这么一张背影装X照片。翻了半天,终于扒拉出来。&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960& src=&https://pic4.zhimg.com/v2-eec2aa2a11abb_b.jpg& data-rawwidth=&8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ec2aa2a11abb_r.jpg&&&/figure&地点公司,不记得是在多少层了,当时是下来有事找人。&br&&br&&br&前话:接受不了中夹英或者简写名词的就不用看了,一方面是我个人的恶劣习惯,一方面有些东西写中文反而看着别扭。我个人默认对投行有兴趣或者想进投行的,这些都不是问题。&br&&br&&br&NY BB IBD,离开也有一年半了,说下街上的情况吧。虽然业务上全球各地office差不多,但有些东西还真是vary from city to city, from company to company, and from group to group。&br&&br&投行业务很多,一般我们说banking指的是IBD部分。&br&IBD又分corporate finance(industry coverage, M&A),以及capital market(ECM, DCM)。&br&各块又分很多组,比如拿industry coverage来说,其下又有healthcare, energy, TMT, FIG等等。各家投行都有自己的强势group,同一家投行不同location的强势group可以完全不同。Group好不好,主要是看deal flow以及exit opps。不过有一点,如果选择ECM的话,最好是去大投行,美国的话就是GS, MS, JPM, BAML, Citi, CS这几个。&br&总之,如果长期目标是在金融圈混的话,不要只看big names,更要考虑你所选择的group。当然如果想以投行为跳板跳企业的话,有些时候靠公司名头可能更能唬得住人。&br&这个问题下应该会有不少在校学生关注,请记住如果目标是投行,尽早规划职业路线,永远不嫌早,保证自己在校期间有足够的实习经历和漂亮的GPA。&br&&br&&br&(一)关于留学生&br&&br&至少在美国,越大的投行越不存在不招留学生一说。&br&因为签证的问题,小firm可能会比较在意身份。但BB、咨询、IT公司这三类,绝对是美帝少数不介意身份的行业,对留学生非常开放。一是因为身份状态的歧视对他们来说,是legally not allowed;二是因为这三类公司sponsor签证数量最多,就算员工抽签抽不中,直接park到海外公司,来年用L1签证搞过来再战。&br&BB里面留学生真的不算少了,尤其是女生,junior阶段有很多亚洲面孔。&br&&br&我想之所以很多人觉得BB不要留学生,主要还是因为BB对学校出身和networking很看重吧,虽然等你真的在这行做久了,什么学校什么networking,通通是浮云,没人会过多注意。&br&&br&首先networking不是语言流利就可以的,还有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文化背景的融入等等这些问题。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很多人跟老外英语聊天毫无压力,但你能像跟一个中国人聊八卦一样,跟一个老外唠嗑政圈商圈娱乐圈时尚圈等等各种圈子的八卦随口吹个“想当年我大姑的小舅子的邻居的表妹的老公曾经blablabla如何”这种牛B偶尔再来个“吃瓜群众”“宝宝心里苦”这种流行语吗?这就造成了BB IBD跟IT很大的不同,IT行业很多你专业技术过硬才是重点,不会把重心放在networking上。&br&&br&另外一个跟IT不同的地方就是,BB特别看重学校出身。与其说BB“歧视”非美本,不如说“歧视”non-target school。&br&&br&target school指的是那些投行有on-campus recruitment的学校,这些学校往往有很多校友在街上,所以会比别人更有优势。&br&除了那几所top名校,是不是target school不能一言而定,要看地区等因素。比如北大是GS上海的target school,但不是GS NY的target school,同理伦敦政经。哪怕同在美国,比如Rice毫无疑问是各大投行Houston office的target school,但是对NY office来说却然并卵。&br&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街上Stanford的人相较于同层次其他学校的人,真的很少,可能因为身处加州这个地方更倾向选择科技行业而不是投行吧。&br&&br&&br&(二)关于CFA&br&&br&看到有回答提到CFA的,首先要说,CFA本身并不是没用的,但是如果你打算进入banking以及一直做banking,CFA真的没必要。我指的是在美国,其他国家看情况,隔壁加村很多banker都有CFA,我国的话,CPA和司考大概更好用。&br&&br&如果是准备进入或者打算以后转行进入corporate finance/security research/asset management/portfolio management的话,那么CFA有用。HF现在不少也把CFA当成entry requirement了。&br&&br&对于毫无金融背景的人来说,CFA最大的作用是告诉投行你对金融有兴趣。如果你学校不好、没有networking、已经毕业走不了校招,CFA是不会成为你进IBD的助力的,投行也绝不会因为你过了CFA就给你面试机会。&br&&br&就我个人接触来说,搞banking的考CFA的有,但是是少数,这里面多数考CFA又主要是为了挑战自我。尤其是junior时期的那几年,考CFA非常没有时间价值,性价比比较低。这么说吧,如果申请投行工作,networking&internship have higher ROI than CFA;如果已经工作,MBA&working experience then have higher ROI。&br&&br&再次强调,以上是对banking以及在US的情况而言。&br&&br&&br&(三)关于女性&br&&br&我一直认为没必要否认整个投行圈男多女少的状况,事实上这行确实是male-dominated。男女天然存在的差异注定了女性如果要达到和男性一样的高度,比如MD,会比他们更加辛苦。&br&&br&排除某些group氛围原因,junior时期基本没有来自公司的性别歧视,甚至女生还可能因为性别“占便宜”。要知道对BB来说,种族和性别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公司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br&&br&不过从长远职业规划来说,banking对女性更加tough,越往上升,女性压力越大,尤其是到了higher level的时候已经是有家有孩子的年纪。政治正确的话谁都会说,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普遍上来说仍然是女性承担了较多的family work,平衡好家庭和工作两者间的关系,往往女性承受的压力以及付出的努力更多些。&br&&br&我以前身边接触的banker男女比例大概是7:3。坦白说我个人挺喜欢在投行这种male-dominated的环境里工作。不是因为男多女少可以利用性别少干活(事实上在投行女生没能力的话越漂亮越容易被看不起),而是因为可以把重点完全放在工作上而不必关心其他。投行这圈子里的男同胞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工作上会尊重你,除了个别极品,很少会因为你是女生就轻视你的能力或者以貌取人谁漂亮就多帮谁。而且男性确实更加straight-forward,很多时候在工作上遇到tough time,好不好、该不该、对不对可以跟他们直说,他们不会觉得这是personal attack,大家掐完架还是好同事。&br&&br&总之对投行这个环境来说,不管是入职招聘还是之后工作,与其说是性别歧视,不如说是丛林法则。在这个环境下越强调性别,反而越容易被周围的人隔离。性别这问题吧,可能这几年美帝太强调政治正确了,我个人觉得反而男同事更敏感更小心翼翼些。&br&&br&&br&(四)关于工作&br&&br&感觉很多人夸大了投行的工作强度,当然考虑到地区、group等的不同,常年往死里加班也是存在的。就我自己和同行朋友经历来说,工作的强度一年平均下来差不多是一周70-80个小时,没见过平均100小时的。一周工作100+甚至140小时的情况当然也有,但绝不是常年这种状态。不忙的时候七八点回家,忙的时候昏天暗地,连轴转上几天几夜简直不能更正常。&br&&br&压力这东西,可能做trading的承受更多吧。Banker主要还是时间压力,其他方面并不觉得压力很大。就是节奏比较快,干什么都靠挤时间,比如我每天基本就是早上上班的过程中刷邮件看新闻,邮件包括每天的dealbook update以及订阅的行业网站推送,到公司再划拉一份报纸,基本就是只翻标题一目二十行扫内容,搞得看新闻跟打仗似的。&br&&br&主要还是会觉得很累,哪怕7点就能回家10点就能上床睡觉,还是觉得累。我有段时间真的有点嗑Xanax上瘾,因为严重失眠,要靠着药镇静安眠,而且直到现在感觉我都改不了熬夜的坏习惯。因为华尔街之狼那部电影,经常会有外行问花街人是不是很多吸毒抽大麻的。我只能说,吸毒抽大麻的我一个没见过,但拿着精神类药物安眠镇定的很多。大家经常调侃一个等式,Xanax + scotch = bingo。&br&&br&至于出差,VP以上经常飞,ANL和ASO相对来说比较少,但还是要看group,基本上都是deal oriented,比如有时候roadshow可能会出差一两周在外,或者有时候due diligence时期management meeting也需要飞。&br&&br&什么出行头等舱这种听听也就得了。机票基本都是coach,有些时候也会订Y-UP tickets。很多seniors常常可以升舱的原因是他们在各家航空公司积分特别特别高。另外就是,roadshow有时候有corporate jet可以坐。&br&&br&不过五星酒店还是没问题的,Four Seasons/Ritz Carlton/Marriott equivalent。&br&&br&坦白说,尤其是对ANL和ASO时期来说,出差太痛苦了,因为出差意味着就算你不在办公室,你也要继续你手上的其他工作啊,毕竟大家手上都是好几个deal,一个MD带你走不代表其他MD就放过你。而且,参加各种meeting更痛苦,连续好几天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然后第二天要参加一个好几个小时的management meeting,关键吧你全程只有听的份儿,基本上一个字都不会有机会说。老实说,这种时候真的是除了想睡觉还是想睡觉。可是不能睡啊,更痛苦的是还不能灌咖啡提神,不然老跑厕所就麻烦了。&br&&br&&br&总之除了负责deal的MD外,很多时候出差各种无趣又痛苦。有时候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人,但投行希望客户觉得我们很care你,所以有时候会多带banker出差。一般这种情况的话,MD喜欢带看起来比较稳重的男生以及颜值比较高的女生,当然前提是能力都不错。学生气太重真的不是好事,是大部分新人都希望尽力摆脱的东西。&br&&br&不过有一点,跟国内投行人经常抱怨要上山下乡去鸟不拉X的地方不同,我们虽然有时候也会去比较远的地区,但同时也意味着风景会很不错,毕竟美帝的农村跟国内完全两样,很多时候大家一口一个村得叫就是叫着玩而已。所以有时候项目搞定,可以晚飞回个一天,找找美食兜个风什么的,也算是个放松吧。&br&&br&平时工作忙,朋友间聚会都靠硬挤,经常大家schedule好了聚会,谁谁突然要加班谁谁突然要飞西海岸来不了了。所以说啊,这种工作环境下还能保持下来的友情,都是真爱啊!不过平时相处最多的还是同组的人,下班时间一起去吃饭,说些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事,讲讲高层们的八卦,等等等等,也挺快乐的。主要还是看culture,在US BB,culture真的是太重要了,直接影响到平时工作愉不愉快。就说我们部门的一个头儿,不走冷酷风,特别平易近人。本人是个花蝴蝶,有段时间他勾搭上一个百老汇的演员,然后经常送我们歌剧票。男同事直接抗议,凭什么把票给我们女生不给他们啊,他们才是需要票的人,dating的时候哪有姑娘买票的,都是男生们买啊!主要是部门氛围好,大家关系都不错,所以开开玩笑不会有人发散到女权之类的问题上。&br&&br&&br&另外,街上banker从外表来说,确实是比较人模人样的,还是很符合外行人对banker的光鲜印象的。和国内最大的不同是,酒肉场合少,比较注重饮食和身材管理。尤其是男性banker,十个里面有六个是健身狂。&br&着装也是比较重视的,比较重要的时候seniors甚至会提前跟组里的人确定第二天的穿着,一方面不愿意每个人穿得都一样,显得很呆板,另一方面也确保大家match each other,不然一个红领带一个黄领带或者再冒出来个红衬衫那就尴尬了。&br&&br&国内如何我不知道,但是讲道理,就花街来说,BB IBD帅哥美女的比例还是很大的,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家比较注重外表管理吧。&br&&br&不过坦白说,虽然在工作上大家会彼此欣赏,但在婚恋这个问题上,男banker和女banker更多是互相嫌弃的状态,觉得对方都不是良人人选。就我个人看到的情况来说,双banker谈恋爱或者结婚的很少。如果把选择局限到金融圈里,女生的话更愿意选择除了banking以外其他领域的男生,HF/PE/S&T/AM等等这些。按我一个朋友的话来说,反正就是不dateIBD男和咨询男,不然两个人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br&&br&在婚恋这个问题上,IBD这行其实反而给了人接触很多高层次人群的机会,不管是同事还是客户,至少硬件条件没有差的。花街女性高管,很多老公都是牛X轰轰的人物,比如共和党的Ted Cruz和Chris Christie。所以我其实反而建议有这方面考虑而犹豫要不要进投行的女生,抛开顾虑直接进。当然,还是那句话,这是对US来说,国内的话主要是来自的家庭压力,没可比性。&br&&br&至于薪水,高薪是肯定的,就是国内也应该没人否认薪水起点比其他专业的同学高吧。花街没什么人会抱怨薪水低,但是经常会讨论性价比,花大价钱去读MBA再来IBD值不值之类。撇开第一年实际只工作半年这种税务细节不谈,我现在仍然十分清楚得记得我在投行经历第一个完整的一年后,扣税扣开销后,就只剩了38K。我当时跟我大哥抱怨,觉得自己这一年的付出很不值得。我大哥安慰我说,有这些经历才是重要的。&br&&br&这也是我一直建议只要有想进投行的想法,就放开了大胆争取进去的原因吧。并不是因为投行能教会你多少东西,投行经历有没有价值不同人也有不同的看法。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投行的工作经历非常transferable,它可以把你放在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上。想长期在这行混下去,只要能坚持熬;想转行了,不管是转企业还是金融其他领域,都有很多选择。&br&&br&&br&我是从其中跳出来的人之一,离开的直接原因是我要回国,但其实离开这个行业原因也不是一个两个。10%是因为这些年一直在外,想多些时间陪在爸妈身边;10%是因为考虑到我家那位的工作,他的工作具有不可违抗性,两个人想走下去的话,总要有一个人妥协一下,而我妥协比他妥协更好些;另外80%的原因是我实在是没有足够的欲望和追求支撑自己在banking这条路上走下去,越来越不愿意拿健康去刷经验,尤其是失眠越来越严重生理期越来越调皮。坦白说,对这行我的心态比较矛盾,我其实并不喜欢banking这行,但我特别喜欢跟banking里这群头脑聪明效率高的人一起工作,没有太多bitchy的事分心,以至于我感觉自己到现在哪怕面上无所谓,内心还是很嫌弃和低效率的人共事的。&br&&br&&br&好像写了好多,其实我真的还蛮怀念IB的日子。&br&不过就只是怀念而已,反正我是不会再跳回去了︿( ̄︶ ̄)︿
贴的照片,突然想到我好像也拍过这么一张背影装X照片。翻了半天,终于扒拉出来。 地点公司,不记得是在多少层了,当时是下来有事找人。 前话:接受不了中夹英或者简写名词的就不用看了,一方面是我个人的恶劣习惯,一方面有些东西写中文反…
长文大量干货慎入&br&&br&作为一个比较重度的英文内容消费者及内容行业从业者,我表示2015年国内大热的内容创业包括今天的视频内容热,这些真不算什么稀奇的。在国外,早有无数人通过内容创业发家致富,出任CEO,赢取白富美了。为何国内如此滞后,原因后面分析。&br&&br&首先声明一个观点,内容创业无非就是通过输出原创内容通过广告、电商、粉丝支持等赚钱。不一定非得融资,非得做大平台、大生态。自由职业者写博客,有了粉丝赚广告卖东西就不是创业吗?与其讲高大上的融资、风投,还不如看看实际一些的草根就能干的,立马就能赚钱的内容创业。&br&&br&首先是写文章的,我们来看看国外有哪些可以借鉴学习的案例:&br&&br&&b&1. NerdFitness&/b&&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df4d31adb_b.png& data-rawwidth=&1207& data-rawheight=&5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9df4d31adb_r.png&&&/figure&&br&我在这个回答里&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国外有哪些小众有趣的个人网站? - 五百击的回答&/a&提到过。Alexa全球排名24,078。网站创始人为Steve Kamb,就他一个人运营。Steve是一个健身爱好者,曾经有一个不错的在油艇上的工作。他发现网上很多关于健身的知识都是错的,于是开始写博客讲自己所知道的健身知识。刚开始写作风格和大多数网文一样,零碎化的list短文之类,写了两个月才90个订阅者。后来辞去工作,也没想好如何赚钱开始全职搞这个网站。后来Steve决定坚持自己nerd的风格,每篇都长篇大论,反而订阅量开始上涨。&br&&br&如何赚钱:电子书。基本内容免费,成系列的电子书收费。不仅有内容,Steve还在网站上建立起一个活跃度非常高的论坛,并经常组织线下交流活动。Steve的年收入数十万美元,最重要的是拥有自由,可以边旅游边工作。&br&&br&Steve的经验:&b&一定要垂直细分&/b&,健身类博客多如牛毛,Steve瞄准的就是和他一样喜欢健身也很宅的nerd。&br&&br&&br&网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erdfitness.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rd Fitness: Helping You Lose Weight, Get Stronger, Live Better.&/a&&br&&br&2. Mixergy&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eaaf8d0eeaf14590cdd005_b.jpg& data-rawwidth=&1197& data-rawheight=&4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eaaf8d0eeaf14590cdd005_r.jpg&&&/figure&&br&创始人和运营者也是一个人:Andrew Warner。网站Alexa排名:73,001&br&这个网站提供对各类Startup创始人的采访内容,例如他们是如何一年做到月百万UV,如何从一个idea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等等,大量的创业实操干货。采访的对象以中小规模Startup的founder为主,也有像Paul Graham这样的人物。&br&&br&如何赚钱:采访基本都是远程视频采访。查看文字内容免费,查看视频收费。可以购买会员查看所有视频内容。非常简单的模式&br&&br&Andrew的经验:创业不要想着先做用户做流量再赚钱,他曾经因此亏掉了辛苦赚来了钱。所以mixergy从一开始就有商业模式,就能盈利。&br&&br&网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ixergy.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earn from Proven Entrepreneurs&/a&&br&&br&&b&3. Waitbutwhy&/b&&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363ffa92d846d00f8bf20ef_b.jpg& data-rawwidth=&969& data-rawheight=&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363ffa92d846d00f8bf20ef_r.jpg&&&/figure&&br&两个人运营的一个网站,一人负责写文章,另一人负责网站架设维护等。Alexa排名:13,134&br&Waitbutwhy的成绩,共写文章80篇左右,阅读量3200万,平均每篇40万左右。Waitbutwhy的出现是对如今大量快餐网文最好的回应。平均一周只推出一篇文章,但每篇都是长篇大论的深度分析,内容主要涵盖科技、政治、实用知识等。他们创作的Elon Musk系列大受欢迎,就连Elon Musk本人也在Twitter上转过他们的文章。不少文章也翻译成中文在国内互联网圈流传。&br&&br&如何赚钱:粉丝捐赠,一年能有10万+美元。如今也开始卖书了。&br&&br&网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aitbutwhy.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ait But Why&/a&&br&&br&&b&4. mindbodygreen&/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3ae358aec094dd4b1c893a_b.jpg& data-rawwidth=&1187& data-rawheight=&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3ae358aec094dd4b1c893a_r.jpg&&&/figure&&br&非常受欢迎的健康内容博客。内容主要涵盖饮食、运动、健康生活等。Alexa排名:4,466&br&创始人Jason Wachob曾经是华尔街金融人士,身长2米。因为经常出差从飞机,患有很严重的腰痛,尝试过各种方法无法治愈。后来开始练瑜伽,竞神奇地治好了腰痛。于是Jason创立mindbodygreen,开始写一些自己关于瑜伽、修身养性方面的文章,很长时间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坚持。后来逐渐通过优质的内容积累起了用户和流量,如今也有一个小规模的团队和兼职供稿队伍。&br&&br&如何赚钱:在线收费视频课程,瑜伽、冥想、烹饪等&br&&br&网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mindbodygreen.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ndbodygreen&/a&&br&&br&&b&5. universetoday&/b&&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761dd07e869d121b8d698d_b.jp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5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761dd07e869d121b8d698d_r.jpg&&&/figure&&br&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一个关于宇宙、天文的网站。Alexa排名:19,209&br&网站主要内容为宇宙、天文方面的话题,在google上搜一些问题例如“宇宙有多大”,&为什么冥王星不是行星“等话题,都能在前几个搜索结果找到universetoday的文章。&br&这里有一篇对创始人的采访,讲到他是如何从0做到月300万UV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earchenginewatch.com/sew/how-to/2187666/from-0-to-3-million-monthly-visitors-learn-one-mans-proven-strateg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rom 0 to 3 Million Monthly Visitors: Learn One Man’s Proven Strategy&/a&&br&&br&网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universetoday.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niverse Today&/a&&br&&br&以上只是部分案例。&b&在国内,几乎任何一个垂直领域优质内容都是严重稀缺的。&/b&这也是为何一定要学好英文、善用翻墙的原因,要不然你就错过太多精彩。同时也说明处处是机会,只要你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不是也无所谓,只要你有兴趣愿意钻研,同样可以在某个细分领域找到自己的用户,建立自己的品牌。&br&&br&我们再来看看Youbute上的一些内容创作者,那就更丰富了。我主要看恶搞类和健身类的比较多,下面的案例主要也是这些方面的。&br&&br&&b&1. JoshPalerLin&/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8cfb72aba71f02f6d3e_b.jpg& data-rawwidth=&970& data-rawheight=&5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78cfb72aba71f02f6d3e_r.jpg&&&/figure&&br&一个在美国的台湾人。最早开始看恶搞就是因为他,是在优酷上看到搬运工搬的视频然后再去youtube找,后来发现youtube上有大量的职业恶搞者,粉丝都不少。如图所示,他的恶搞频道有近200万人关注,平均每期视频有百万的播放量,有些甚至超过千万。&br&&br&如何赚钱:直接通过Youtube的广告分成。曾经看到,&b&每百万播放量内容原创者能分到2-3000美元&/b&。如果每期都在百万播放左右,一周出一期,那月收入也轻松过万美元了。&br&&br&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youtube.com/user/JoshPalerLi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com/user/JoshPa&/span&&span class=&invisible&&lerLin&/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2. Remi Gaillard&/b&&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4c370b35a181d01425f44_b.jpg& data-rawwidth=&938& data-rawheight=&5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c370b35a181d01425f44_r.jpg&&&/figure&&br&法国的恶搞帝,最早在youtube上发恶搞视频的。曾经是超市销售员,因为发了恶搞视频出名,后来干脆辞职全职拍恶搞视频。比较有名的是恶搞警察系列,例如抢了执勤的警察的帽子马上就跑之类。最有名的壮举是,在2002年法国杯决赛之后,在全国观众面前,Remi伪装成冠军队球员与其他队员一起庆祝,接受媒体采访,还有当时法国总统的接见。&br&&br&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youtube.com/user/nqtv&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com/user/nqtv&/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br&&br&&b&3. Jack Vale Films&/b&&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c02a2a17b704b1da71a196adc6d711d_b.jpg& data-rawwidth=&979& data-rawheight=&5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c02a2a17b704b1da71a196adc6d711d_r.jpg&&&/figure&&br&比较早的youtube恶搞频道,以在各种场合(电梯,超市,广场)的放屁系列闻名。最近还开启了家庭档,时不时让他女儿和自己一起恶搞。&br&&br&Jack Vale除了有youtube的广告收分成之外,还会偶尔接一些小商品的广告,例如经常使用的那个放屁道具等。&br&&br&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youtube.com/user/jackvalefilm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com/user/jackva&/span&&span class=&invisible&&lefilm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4. LAHWF&/b&&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eba1b7bda020_b.jpg& data-rawwidth=&968& data-rawheight=&5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eba1b7bda020_r.jpg&&&/figure&&br&&br&刚毕业没几年的,一直在校园里拍恶搞视频。他的频道还有曾经来中国恶搞中国人的视频系列。按他自己的说法,每周只需要工作两三小时。&br&&br&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youtube.com/user/LAHW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com/user/LAHWF&/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br&&br&&b&5. Barackdubs&/b&&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85f94b6cfed0bdcc9aaf_b.jpg& data-rawwidth=&949& data-rawheight=&5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85f94b6cfed0bdcc9aaf_r.jpg&&&/figure&&br&&br&专门恶搞奥巴马的,有过百万粉丝。形式都是根据当时流行的歌曲,然后根据歌词把奥巴马平时演讲中的词语组合在一起,配上那首歌的背景音,弄的像奥巴马在唱一样。相信很多人看过,最新的一期是Justin Bieber的Sorry&br&&br&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youtube.com/user/baracksdubs/feature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com/user/barack&/span&&span class=&invisible&&sdubs/feature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6. Ownage Pranks&/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eed48ddd2b0cf3a7868bbc25133e93a_b.jpg& data-rawwidth=&955& data-rawheight=&5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eed48ddd2b0cf3a7868bbc25133e93a_r.jpg&&&/figure&&br&电话恶搞频道。伪装成口音重的印度人,越南人,或者黑人等给一些餐厅、星巴克、或者苹果商店等打电话,问一些诸如如何用ipad看porn之类的问题,再配以生动的卡通动画。最有名的一期是恶搞一个中国餐厅的华人老板,最后两人的对话以互相的fuck your mother, fuck your whole family, fuck your mother's mother告终,这期视频播放量近2000万。&br&&br&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youtube.com/user/OwnagePrank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com/user/Ownage&/span&&span class=&invisible&&Prank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健身:&br&&br&&b&1. fitnessblender&/b&&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a254ed339e8e9df928767_b.jpg& data-rawwidth=&966& data-rawheight=&5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a254ed339e8e9df928767_r.jpg&&&/figure&&br&夫妻档。网站和视频频道由夫妻二人全职维护运营,两人均为前职业健身教练。没有获得过任何外部融资,但依然把网站做到Alexa排名15,000左右。Youtube频道订阅用户300万+,有多部视频播放量在千万以上。&br&&br&如何赚钱:Youtube广告分成,还有网站上成体系的视频教程&br&&br&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fitnessblender.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ome | Fitness Blender&/a&&br&&br&&b&2. xHit Daily&/b&&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de3fc77ca7de0a2da2bc453f2d7e519_b.jpg& data-rawwidth=&998&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2de3fc77ca7de0a2da2bc453f2d7e519_r.jpg&&&/figure&&br&&br&频道订阅用户200万+,主要是两个健身教练美女。大量的优质专业原创视频内容。她们针对身体的各个部位的锻炼做了许多视频创作。不少视频被国内的营销号抄袭或搞成动图在微博、优酷等平台流传。但频道八个月前已经停止更新了,不知什么原因。&br&&br&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youtube.com/user/XFitDaily&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com/user/XFitDa&/span&&span class=&invisible&&ily&/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3. Bar Brothers DK&/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785f39af20b_b.jpg& data-rawwidth=&967& data-rawheight=&5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785f39af20b_r.jpg&&&/figure&&br&&br&很多Youtube内容创作者还有自己的全职工作或其他身份,例如这个频道的维护者就是一个德国的高中生。他发布的第一部视频:16 Year Old Incredible Body Transformation! 讲述了他是如何通过街头健身让自己的身体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这部视频至今收获播放量近2000万。他也因此开始自己的视频创作之路。比较有意思的是,老外似乎都从小就有创业精神,或者不管多小的团队,也会正儿八经看待自己的事。例如这哥们就称自己为Bar Brothers DK的Founder&CEO&br&&br&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youtube.com/user/chrisbarvikin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com/user/chrisb&/span&&span class=&invisible&&arviking&/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音频:&/b&&br&音频的了解的不多,推荐一个曾经follow了很久的。&br&&b&We're Alive&/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ffc29b3a426d07707e2_b.jpg& data-rawwidth=&998& data-rawheight=&5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ffc29b3a426d07707e2_r.jpg&&&/figure&&br&一个iTunes上连载的播客,讲丧尸危机来临末日生存的故事,很多人喜欢的题材。背景设定不错,故事精彩,配音、音效等都属上乘。在iTunes上粉丝很多。还有专属的网站,上面有BBS,Wiki等&br&&br&剧本为创始人自己所写,曾经拿着剧本到处去找投资。未来估计有可能拍成电影。&br&&br&如何赚钱:音频内容里的赞助广告,完成的音频内容的售卖等&br&&br&网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werealive.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e're Alive&/a&&br&&br&&b&还有一些和内容产业相关的&/b&&br&&br&例如有一个公司upworthy,做专业的标题党。他们只干一件事,寻找Youtube上有潜力火但是没火的视频,然后给它改个标题再分发出去。公司有个标题委员会,讨论如何修改一个标题之前,每个人要先准备好15个标题。这家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为800万美元。&br&&br&还有快餐内容的代表buzzfeed。上面全是各种list,心灵鸡汤。10个你这生应该去的地方之类。Buzzfeed最新一轮融资的估值在15亿美元。&br&&br&Viralnova,我在这个回答&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互联网行业有哪些闷声发大财的公司? - 五百击的回答&/a&里提到过。一个人创建的网站,流量最高时和buzzfeed不相上下。内容全是转载,创始人每天花10多个小时到处寻找值得转的内容,一天只发几篇。去年貌似以1亿美元被收购了。&br&&br&所以,讲了这么多,可以看出,内容创业并没有多么的高大上。只要你在某个领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没有也行,可以通过钻研去成为“砖家”),加上一些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懂一点传播的知识,养家糊口是没有问题的。那为什么国外无数内容创业者都赚了真金白银,国内到近期才开始热起来。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br&&br&&b&1. 知识产权保护的严重滞后。&/b&这基本是一个共识,去优酷等视频网站上看一下,大量的youtube搬运工,视频网站之间互相搬的等等。文字内容更是抄袭泛滥。近几年,微信公众号开先河,严厉打击抄袭者,让内容原创者有了更多的安全感。优酷也推出了视频内容原创标识等,还有第三方的如维权骑士等。随着对原创内容保护意识的提升,让抄袭者的成本更高,内容创业者的春天才真正到来。&br&&br&&b&2. 写作习惯、拍摄习惯。&/b&在国外,有大量的全职blogger。这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生态,不少名校毕业的并没有去找工作,而是成本一个写手自由职业者,并没什么丢人的。网上还有相应的教程,教你如何blogging赚钱,如何传播等等。还有视频拍摄的习惯。国内那么多视频网站,似乎都没一个像youtube那样真正的纯UGC的平台。像优酷这样的,也是UGC+PGC,一方面有用户上传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大量的电视剧电影等版权购买内容。国内似乎还缺一点随手就拍的这样的习惯。对比流量也会发现巨大的差异,Youtube在全球网站流量排名第2,中国最大的优酷在100名左右,完全不是一个量级。&br&&br&&b&3. 缺少成熟变现渠道。&/b&Youtube很早就推出了广告分成计划,而且相对要慷慨许多,平台与内容生产者的分成是4.5:5.5,平台分45%,内容生产者分55%。即使是这样,还经常有内容生产者抗议分的太少。而国内很晚才有这样的分成计划,而且申请审核特别繁琐。分成也是吝啬,比例是7:3,平台得大头,内容生产者只拿30%。另外,还有一些相关服务的欠缺。例如前面提到的waitbutwhy,主要靠粉丝捐赠来坚持运营。他们用了一个叫patreon的creator捐赠平台,貌似国内还没有这样的?或许是个不错的创业机会?&br&&br&最后给几点建议,不管是草根想通过自媒体赚钱养家的,还是想干大事融资融资上市的,我认为内容创业,有些准则是相通的。&br&&br&&b&1. 内容目标受众要精准垂直。&/b&之前有个人问我公众号如何涨粉,他说他弄了几个月,才2000关注。我一看他的公众号,上面什么都有,如何做人的、对微商的看法、讲中美关系的、转载的、投稿的。有几个人会长期关注这样的公众号?除非他是名人。以前面提到的nerdfitness为例,健身人群本身就是一个垂直群体了,但是还不够细分,所以他瞄准了和他一样喜欢健身的nerd,所以获得了成功。&br&&br&&b&2. 内容要有辨识度。&/b&从排版、字体的选择、字号大小、配图风格、颜色搭配、配音、语言风格等,最好有一套完整的一致的东西。理想的情况是,让人不看作者不看出息,看到文中某一段话或某一张图就知道是谁写的。这也是无数自媒体人提到的“人格化”的东西。&br&&br&&b&3. 长青内容 + 干货 + 营销文(追热点、心灵鸡汤)缺一不可。&/b&universetoday的创始人讲他的成功秘诀时,就提到他准备了许多evergreen的内容,例如“宇宙究竟有多大”之类的。为何叫evergreen常青内容,因为这样的内容永远不过时,永远有人在搜索引擎里找。另一方面是干货,干货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干货的阅读成本比较高,需要阅读时思考,所以一般阅读量不会很高。但正,是这些有价格的东西才能留住用户。再就是营销文,各种追热点的,心灵鸡汤的,这些是能带来巨大流量和用户的。有过公众号运营经验的都知道,可能写了多篇干货没多少人看,每天涨粉就几十,结果一篇10万+的心灵鸡汤一下就带来数千甚至上万的粉丝。那如何留住这些新带来的粉丝,就靠平时积累的干货。&br&&br&&b&4. 有产品化的能力。&/b&此条仅适用于想干大事的:)如果不想只做个媒体(毕竟媒体的变现渠道有限),还想提供服务,想做社交平台等,那就必须得有这样的实力,以及粉丝要有这样的属性。例如有一些讲笑话的微博微信大号,我很难想象除了讲讲笑话还能做出什么花样来。
长文大量干货慎入 作为一个比较重度的英文内容消费者及内容行业从业者,我表示2015年国内大热的内容创业包括今天的视频内容热,这些真不算什么稀奇的。在国外,早有无数人通过内容创业发家致富,出任CEO,赢取白富美了。为何国内如此滞后,原因后面分析。 …
Update:&br&&br&谈不上是李叫兽公众号的粉,但李叫兽公众号2015开始所有的文章每周都读,整理出了这个个人有史以来内容最丰富的脑图。&br&脑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分类,每周读完加入,这也算是我个人搜集和整理信息的一种方式,否则读完之后很难形成系统化的思考和应用。&br&本人知识产权从事及创业者,营销、文案、市场都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所以边实践边学习。&br&顺便 &a data-hash=&6a422fb2ea7dc5ede2686ecf53d3930e& href=&//www.zhihu.com/people/6a422fb2ea7dc5ede2686ecf53d3930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李靖& data-hovercard=&p$b$6a422fb2ea7dc5ede2686ecf53d3930e&&@李靖&/a&本人,顺致谢谢。&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1eaab2ef05f9e93e78a_b.jpg& data-rawwidth=&3508& data-rawheight=&3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50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1eaab2ef05f9e93e78a_r.jpg&&&/figure&原档链接: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bppFmFH&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bppFmF&/span&&span class=&invisible&&H&/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密码: mxxt
Update: 谈不上是李叫兽公众号的粉,但李叫兽公众号2015开始所有的文章每周都读,整理出了这个个人有史以来内容最丰富的脑图。 脑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分类,每周读完加入,这也算是我个人搜集和整理信息的一种方式,否则读完之后很难形成系统化的思…
谢邀,我如何打造知识体系?&br&&br&我想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期待的答案是一个书单,可是我要告诉你这并没有什么卵用。&br&&br&&b&我想大部分人都经历过高中,你会发现高考650分的人和450分的人书单基本上是一样的。书单本身并不能造成知识体系的差异,甚至接触信息的数量本身也不能。&/b&&br&&br&可是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让人感觉“充满洞见”,“具有启发性”,“能谈笑风生”,而有的人却不能?&br&&br&这往往并不是因为他们接触了更多的信息,找到了更适合搜信息的网站,或者偶然获得了绝密的书单,&b&而是因为他们处理信息的方式、看书的方式与众不同。&/b&&br&&br&而我就讲讲我是如何整理信息,并且获得“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前方鸡汤预警)&br&&br&&b&&u&1,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u&&/b&&br&&br&&br&我在看书的时候,每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都停下来去寻找联系——&b&看看有什么其他的现象能够被这个理论解释。&/b&&br&&br&比如我在一本讲神经心理学的书籍中偶然看到这样一句话:&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ceeadb9e2aa_b.jpg& data-rawwidth=&587& data-rawheight=&4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ceeadb9e2aa_r.jpg&&&/figure&&br&&blockquote&&b&人的爬行脑(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b&&/blockquote&&br&这句话如此之简单,任何人看完、学习完甚至把它背得滚瓜烂熟都不会超过5秒钟。&br&&br&但是我却当场就学了1个小时以上。&br&&br&我问自己:&b&我遇到的那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所解释呢?&/b&如果不找出至少5个现象我是不会罢休的。&br&&br&首先我想到了iPod的文案“把1000首歌放到口袋里”,这句话显然比“小体积大容量的mp3”要好的多,因为上面说了“人的大脑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视觉化的信息”,而“1000首歌放在口袋里”能够就是更加视觉化的信息。&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dc54cfaf91f2f3fcf6f9b1_b.jpg& data-rawwidth=&1212& data-rawheight=&8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dc54cfaf91f2f3fcf6f9b1_r.jpg&&&/figure&&br&既然这样,还有哪些视觉化的文案呢?比如“能拍星星的手机”?“只融在口,不融在手?”&br&&br&除了广告文案,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br&&br&&b&对了,“理论的传播”本身就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啊!&/b&&br&&br&“只要抓住机会,即使你能力不高,也更有可能成功”,这句话早就有了,但是并没有被大家挂在嘴边。&br&&br&直到雷军说了句“台风口上,猪也会飞。”比起前面抽象的理论,这是更加视觉化的表达,自然容易朗朗上口,从而被记住和传播。&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11d07b2a99a6ef30f4941_b.jpg& data-rawwidth=&437& data-rawheight=&2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11d07b2a99a6ef30f4941_r.jpg&&&/figure&&br&哦对,说到“朗朗上口”,众多的谚语也是流传多年、朗朗上口啊,那么它们是不是“视觉化”的呢?&br&&br&&b&的确是的,谚语并没有说:&/b&&br&&p&“同时实现多个目标”&/p&&p&“拿在手里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p&&p&“敌人现在很害怕”&/p&&p&“不要第一个出风头”&/p&&p&“早点行动更加有机会”&/p&&br&&p&&strong&而是说:&/strong&&/p&&p&“一石二鸟”&/p&&p&“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p&&p&“敌人如惊弓之鸟”&/p&&p&“枪打出头鸟”&/p&&p&“早起的鸟有虫吃”?&/p&&br&&p&&b&人们口口流传的,除了谚语,还有什么?&/b&&/p&&br&&p&自然是谣言了,实际上,谣言也是视觉化的信息:&/p&&p&“wifi会杀精”,而不是说更加抽象的“wifi对健康不好”;&/p&&br&&p&还有呢?&/p&&br&&p&&b&古人对抽象现象的解释也是视觉化的&/b&(这样更加容易理解),为了解释成雨的原因,他们塑造了雷公电母和龙王,它们都有明确的视觉化形象。他们更加容易相信龙王这样的视觉化信息,而不是抽象的自然原因。&/p&&br&&p&&b&甚至很多伟大的演讲也是视觉化的。比如马丁路德金并不是说:&/b&&/p&&blockquote&“我们追求人人生而平等,我们要减少种族歧视!”&/blockquote&&br&&b&而是说:&/b&&br&&blockquote&“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blockquote&&br&&b&还有呢?&/b&我喜欢足球,突然发现球员的绰号也是视觉化的,比如“独狼罗马里奥”、“小坦克鲁尼”、“小跳蚤梅西”,而不是抽象的“一意孤行罗马里奥”、“勇猛鲁尼”和“灵活梅西”。&br&&br&……&br&“爬行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这句话如此简单,1秒就能看完,但是用这种方法,即使看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br&&br&书上可能会对理论举例说明,但是&b&那仅仅是别人使用理论解释现象,并不代表你也可以用同样的理论来解释现象。&/b&&br&&br&所以我在看书或者接触任意一种信息的时候,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理论,总是问自己:&b&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还有呢?还有呢?(一般要找到5个以上)&/b&&br&&br&之所以这样,是因为&b&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并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b&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建立联系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大。&br&&br&当你只有一个知识的时候,增长1个知识可能就是增长一个知识。但是当你有10000个知识,接触1个新知识可能意味着增长了5000个知识——因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识建立了联系。&br&&br&&b&&u&2,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u&&/b&&br&&br&当我接触了一个新知识的时候,不光要想“过去的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要想“&b&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所改进?&/b&”&br&&br&比如仍然是上面的知识点,“人的大脑喜欢视觉化”,我的哪些行为或者工作可以被这个知识所改进呢?&br&&br&首先就是我自己的公众号,过几周可能要写写“产品的象征性价值”,如果视觉化的话,不如改成“给用户带上合适的帽子:你的产品会想帽子一样,影响用户的形象。”&br&&br&还有我的演讲,比如前段时间的《你为什么会写自嗨型文案》中,我把两种文案写法(追求语言的华丽VS追求影响用户的感受)人格化成了两种人——X型文案人和Y型文案人,从而让人一下子记住。&br&&br&还有,我甚至想到了将来求婚的时候,不应该说&b&“我想和你永远在一起&/b&”,而是“&b&我希望有一天我们都70岁了,仍然能手牵手走在XX的沙滩上。&/b&”(更加视觉化)&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795cafd29a5d_b.jpg& data-rawwidth=&674&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795cafd29a5d_r.jpg&&&/figure&&br&总之,当你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一定要提前构思一下——&b&这个知识会如何改变我的行为?将来我可能会怎么用它?&/b&&br&&br&为什么呢?&br&&br&&b&因为很多人的问题并不是缺乏知识,而是到了某个时刻想不起来应该用什么知识。&/b&而这种提前的设想(将来我可能会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什么问题),就可以让你形成一种“自动触发”,到了某个问题,就可以立马想到相应的知识。&br&&br&就好像熟练的司机开车遇到突然状况的时候,不用思考也知道松油门踩刹车踩离合——这些知识已经形成了“自动触发”,可以很容易被应用。&br&&br&&b&&u&3,尝试去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u&&/b&&br&大部分人满足于既定的任务和日常的生活,不想去深入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b&而有一部分人却在别人停止思考、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习以为常的时候,仍然积极地探索答案。&/b&&br&&br&比如在有一次出去吃饭的时候,我走进一个很廉价的盖浇饭餐厅,见到了这种菜单:&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6ccc6f444d95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6ccc6f444d95_r.jpg&&&/figure&&br&&br&同行的朋友都觉得这样的菜单隐隐让自己很不舒服,不知道该选什么。但他们都让老板推荐了几个菜之后开始吃起来,忘记了刚刚“不舒服”的选择过程。&br&&br&&b&而我却无法容忍这种模糊的感觉,希望探究一下背后的道理。&/b&然后想着想着,突然想到了很久之前看过的一个心理学实验:&br&&br&&p&研究人员随机找了2组消费者,在两组面前都呈现了一系列昂贵的果酱,并且给他们提供试吃机会和优惠券。&/p&&br&&p&不同的是A组消费者面前摆着6款不同的果酱,B组消费者面前摆着24种不同的果酱。&/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40ab8f73_b.jpg& data-rawwidth=&701&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40ab8f73_r.jpg&&&/figure&&br&&p&&b&结果发现,A组中有30%的人最终购买了果酱,而B组中只有3%的人购买&/b&——都说选择多是好事,但过多的选择让B组消费者在比较的过程中心疲力竭,最终放弃了购买。&/p&&br&&p&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决策瘫痪”,指选择过多的情况下,人会因为对比选项耗费的过多精力而直接放弃做决策。&/p&&br&&p&&b&这不就是家餐厅菜单的问题吗?&/b&主人自己觉得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但是这么多选择反而过多耗费了消费者的脑力,最终降低了所有选项的吸引力。&/p&&br&&p&&b&然后我再继续想,还有什么事件和这个是类似的?&/b&&/p&&p&比如肯德基为了方便选择,菜单只有20多道菜,甚至还推出了套餐来简化选择。&/p&&br&&p&再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喜欢“单品爆款”而不是“机海战术”。&/p&&br&&p&&b&还要再想,将来我有什么行为可以因为这个知识而改进?&/b&&/p&&p&结果还真的有。&/p&&br&&p&有一次我做募捐的时候就使用了这个技巧,一开始队友都是说:“有一个XXX公益项目,请支持一下,捐一些钱吧,多少都行!”&/p&&br&&p&而我就想到了自己的这次经历,觉得这样说会提高捐款人做决定的成本(他还需要想一下到底捐多少合适),因此建议队友改为:“帮帮这些孩子,捐10块钱吧!”&/p&&br&&p&结果募捐的数量大幅度上涨。&/p&&br&&p&&b&很多人可以容忍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和模糊性。在他们眼里,世界已经变得如此熟悉,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见怪不怪了。&/b&&/p&&br&&p&&b&但是我却无法容忍这种模糊性和一知半解。&/b&&/p&&br&&p&再比如我本科在武大时,曾在快递点看到一个牌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2b35f5e3_b.jpg&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2b35f5e3_r.jpg&&&/figure&&p&看到后我觉得有点怪怪的,然后就停下脚步去想,还拍了下来。&/p&&br&&p&最终发现哪里奇怪了:&b&快递公司把“武大分部”这样的信息放在显著位置,却把“申通快递”这样的信息给边缘化。&/b&&/p&&br&&p&从设计角度来讲,这个牌子的核心表达的信息是“武大分部”,可是对于一个放在武大的牌子来说,“武大分部”有什么意义?难道武大会出现“华科分部”这样的牌子?&/p&&br&&p&&b&但是对申通快递来说,这样做却又是合理的&/b&——对他们的快递员来说,所有的牌子都是“申通快递”,因此“申通快递”这几个字是没有用的,他们更加关系的是“华科分部”还是“武大分部”这样的信息。&/p&&br&&p&所以,用互联网时髦词汇来说,这个牌子并不是“用户导向”的。&/p&&br&&p&&b&然后再想,有没有其他人研究过这个呢?&/b&&/p&&br&&p&后来我学了心理学才知道perspective taking的理论,人考虑问题习惯性先从自己出发,而不是对方出发。&/p&&br&&p&&b&然后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解释呢?&/b&比如我过去发邮件简历的时候,命名直接是“简历.pdf”而不是“李靖.pdf”。&/p&&br&&p&再比如早上看到太阳,所有人都会说“日出了”(自我视角),而不是更加客观的“地转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ca99f01d0f1ee4ea470e4f21dc8138c3_b.jpg& data-rawwidth=&602&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ca99f01d0f1ee4ea470e4f21dc8138c3_r.jpg&&&/figure&&br&&p&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历史上的“洞察力”事件,路径经常出人意料地相似——在大部分人对反常的现象视而不见、放弃思考的时候,总有一部分人选择去解释它、探究它。&b&因为他们无法容忍自相矛盾、不明不白和模糊性。&/b&&/p&&br&&p&&b&比如X射线的发明:&/b&&/p&&p&伦琴在做研究时,发现及时用纸板盖住了阴极射线发射器,房间另一头的氰亚铂酸盐钡屏幕还是会发光。&/p&&br&&p&其他很多研究者都发现了这种现象,但是他们都把这种现象解释为“设备疏漏”等原因。而伦琴却无法接受这种牵强的解释,于是花费精力去探究,最终发现了X射线。&/p&&br&&p&&b&&u&结语:&/u&&/b&&/p&&p&经常有人问我“你是如何构建的知识体系”,写出来后,我却发现原来如此之简单:&/p&&ul&&li&&b&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b&——看到知识后问自己:还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还有呢?还有呢……&br&&/li&&li&&b&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b&——问自己:这个知识可以用于做哪些事?还有呢?还有呢……&br&&/li&&li&&b&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b&——遇到反常或者有趣的事情,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者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的事件?&br&&/li&&/ul&&br&&p&我知道很多人会不喜欢这个答案,他们更加期待的是具体的一套工具,&b&比如一个思维的模板、一个整理知识的软件、一个搜索知识的网站或者一个优秀的书单&/b&。&/p&&br&&p&但是我提供的却是一种“无法看了就会”的方法。这种方法就像“俯卧撑训练技巧”一样,无法让你看到之后就能增长胸肌,非得自己付出大量的努力来训练才行。&/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5e49f322e30b7ff1f13_b.jpg& data-rawwidth=&545& data-rawheight=&3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5e49f322e30b7ff1f13_r.jpg&&&/figure&&br&&p&实际上,洞察力、知识网络化等能力增长的确跟肌肉增长原理差不多。&b&肌肉增长需要大量的刻意训练来刺激肌纤维的生长,而洞察力等能力也需要大量的思考、练习和探究,来刺激新的大脑神经突触的增长。&/b&&/p&&br&&p&所以,如何构建庞大的知识网络?并不是要单纯多看书多接触世界就行了,而是有“好奇心”,总是想建立联系,想用知识提升现在的工作,想问“为什么”。&/p&&br&&br&&b&小时候你看到天空是蓝的,你会问:妈妈,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啊?&/b&所以你一直在进步、一直在理解这个世界。&br&&br&&br&直到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对所有的事情都习以为常,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也就渐渐失去了洞察力。&b&当你开始觉得,天是蓝的是因为它一直是蓝的,公司有这个规定是因为它一直是这样做的,某个偏方有效是因为一千多年来一直是这样,那么你就失去了洞察力。&/b&&br&&br&&p&John Carter教授对哈佛大学商学院几十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和取得一般成就的人最大的区别就是2点:&/p&&br&&b&1,他们相信自己,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些什么。&/b&&br&&br&&b&2,他们喜欢问为什么。&/b&他们无法容忍自相矛盾、模糊性和不清不明,他们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br&&br&最后,借用乔布斯的一句话:&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93cd16d9adef_b.jpg& data-rawwidth=&1434& data-rawheight=&7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3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93cd16d9adef_r.jpg&&&/figure&&br&&br&喜欢更多的启发式分析,搜索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李叫兽”(ID: Professor-Li)
谢邀,我如何打造知识体系? 我想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期待的答案是一个书单,可是我要告诉你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我想大部分人都经历过高中,你会发现高考650分的人和450分的人书单基本上是一样的。书单本身并不能造成知识体系的差异,甚至接触信息的数量本…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b339cdd6eed6a0e2d24cf7be21a3a60_b.jpg& data-rawwidth=&433& data-rawheight=&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b339cdd6eed6a0e2d24cf7be21a3a60_r.jpg&&&/figure&&p&李叫兽已经火了将近一年了。&br&起源是今年年初一篇3000文案和30000文案的区别。但是标题是经过网友修改的。&br&聊聊一个清华营销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在没有几年工作经验和成功案例的前提下,&br&通过各种组装的营销理论,逆袭成为营销达人的。&br&甚至获得罗胖的赞誉,长期供稿给罗辑思维的音频知识平台&strong&得到。&/strong&&br&最近又开始组织文案训练营,每期两个星期。&br&第一期799元/人,限额500人。&br&第二期999元/人,限额2000人。&br&统计一下,一个月就快速赚到240万RMB。&br&可见社群的发财之道是多么的显著。&br&远远高于订阅得到专栏的199元/年。&br&当然这种快餐式速效类的课程,也应该高一点。毕竟是即学即用的干货。&br&但是具体到每个人,每个人公司,每个产品,其中的效果就不见得那么好说了。&br&这也造成很多人对李叫兽这个人充满争议。&br&在知乎、脉脉、公众号都有。&/p&&p&&strong&争议一&br&&/strong&本身李叫兽是没有任何成功营销或文案经验的人。&br&&/p&&p&仅仅是一位毕业两年的营销管理专业的学生,虽然是武汉本科,清华硕士。&/p&&p&但是经常以营销达人自称,并且拼接组装各种经典营销理论,&/p&&p&重新包装变成自己的一套营销文案理论。&/p&&p&但也有人调侃,他没有自己的经典案例,但是成功的把自己给营销出去了。&/p&&p&至少从写文章和公众号运营的角度,他可以成为营销达人了。&/p&&p&或许他最好的发展应该是教授公众号作者怎么运营公众号。&/p&&p&比如怎么写文章预告,怎么克制内容每天一篇深度分析文章,&/p&&p&怎么梳理文章结构包括提出问题,&/p&&p&找到解决方案,提出理论支撑,提供身边案例印证等等。&br&&br&&strong&争议二&/strong&&br&李叫兽的营销理论不具操作性。&br&&strong&实际上李叫兽的每篇文章都有把未知因素当做已知条件的错误。&/strong&这是做用户调查和访问最常见的问题。比如在用户调查那篇中,说到调查方法有独特行为观察、临界点访谈等。可是谁知道通过独特行为观察、临界点访谈就一定能从用户口中得出我们需要的用户需求,以及解决用户需求的方法和方案呢?如果这个前提没有解释清楚,后面介绍的方法再好再有道理也是没用的。还有群体说服力那篇,通过利用4种群体(渴望 回避 喜爱 拒绝)一定能达到说服用户的目标吗?没有其他的群体吗?包括消费者为什么反感营销,提出的四点解决方案(感知目标阻碍 感知广告杂乱 理由正当性 感知操控意图),消费者一定是因为这个几个原因吗?如果解决了这几个毛病,营销就能让用户满意吗?没有其他的原因了?&br&类似这种以未知当前提的问题很多。&br&&/p&&br&&br&&br&&p&&strong&李叫兽的文章套路就是:&/strong&&br&1 提出问题,让读者感知问题,渴望得出解决方案。&br&2 指出问题根本,给出解决方案,并分成一二三四列举。&br&3 论证每种方案的正确性,并举例。&br&4 总结&br&&br&我在得到上购买李叫兽的《李叫兽文案精选集》里面介绍了他制作的两个案例。&br&&/p&&p&&strong&一是南孚电池的一系列海报&/strong&&/p&&p&这个海报主要是通过结合生活中一系列的应用场景表达南孚电池电量的充足和耐用,以及通过作用多种色彩,让年轻人更青睐。&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ae1baf794fabbc2ac2e9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cae78c94cdd256aa2d92634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e71891abfad613e6fea51ddaf57d8df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8fbcc6a320f12663cc5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f747021bda65da8f976b9f2c8d98681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53bdc4bbdebc2bbdd5b2cf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088fdba4eb7e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ff11e8c0ec7ff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figure&&br&&br&&p&&strong&二是睡宝枕头的海报&/strong&&/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729cbd97ea1f82cbcc3f9b_b.jpg& data-rawwidth=&160& data-rawheight=&1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0&&&/figure&&br&&br&&p&切入点:设计师个人形象加收纳方便。&br&&br&至于这两个案例效果怎么样,不得而知。可能我不是那个圈子里面的人。&br&具体可以去问问当事人。&br&&/p&&p&我们应该宽容理解的看待这件事。&br&李叫兽的文章,逻辑性 、启发性的却很高。相对于互联网从业者来说。因为从事互联网的人时刻都在使用文案。互联网文案与广告的文案两回事。互联网的文案是为了点击 阅读 转发。主要是三类人。产品人员设计使用引导页等功能性描述,运营人员的活动策划 推送 活动规则等。新媒体运营需要运用简单文案打理微信 微博。一个标题 一个描述等都很关键。&/p&&br&&br&&br&&p&&strong&李叫兽火爆的原因;&/strong&&br&&/p&&p&一 是互联网从业者大部分都需要使用文案。但市场上没有快捷的学习方法。即使有各种理论。也没有时间阅读。或者没有专业知识无法理解。&/p&&p&二 互联网追求高效及时的反馈,但每个产品都不一样,没有普适性的理论来支持从业者的实际操作。&/p&&p&三 李叫兽超强的逻辑思考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对身边案例的收集和洞察。&/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头支票的处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