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拉木措是怎样的木材呢

在树干横断面上如果髓心偏向一侧,且偏心部分的年轮特别宽,它在解剖构造和材性上与正常材都有显著的差异,这部分木材称之为,是木材的一种缺陷。而在阔叶树材中产生于倾斜树干或枝桠的上侧,即在受拉的一侧,称为应拉木(tension wood)。
一般外观/应拉木
在原木断面上应拉木通常表现为:①&偏宽年轮,其髓心亦偏向一边。②&应拉木的木质化程度较正常材差,所以其材色较正常材深,材质粗,松软。③&最大特征:生材锯剖时,板面易起毛刺,旋切单板时,板面也会。
检验方法/应拉木
番红亮绿染色法——把木材切片先浸在1%的中,然后再浸入1%的中,如果是正常材,则切片呈暗红色,如果是应拉木,则切片呈淡绿色。这主要是由于应拉木没有正常的木质化组织。
碘—氯化锌染色法——将1克碘,1克碘化钾,100毫升水配成A溶液。然后用2克,100毫升水配成B溶液。先把切片在A溶液中浸渍几秒钟,然后移入B溶液中,直至全部染色。或先后用A溶液和B溶液涂刷在木材表面上,应拉木部分会呈现蓝灰色或蓝紫色,而正常材呈现黄褐色。
间苯三酚—盐酸染色法等,其效果与碘—氯化锌法是相同的。
显微构造和超微结构/应拉木
应拉木的特征不同于正常材,主要表现在它的纤维细胞上。应拉木纤维的胞壁内层为(简称G层)。胶质纤维的胞壁结构有三种类型:①&G层附着在次生壁的S3层上。②&G层代替了S3层,而S1、S2层没有变化。③&G层附着在次生壁S1层上,不具有S2、S3层。G层的出现,不论哪一种类型,其胞壁都比正常材的纤维胞壁要厚。
化学组成/应拉木
在应拉木的化学组成中,和灰分的含量增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减少。制浆实验证明,应拉木化学浆粕的产量高于正常材,(因为其纤维素的相对含量较高)且机械分离比正常材容易。(因为其木质素的相对含量较低,而木质素是一种结壳物质,在细胞壁中起到了水泥的作用)但这些浆粕生产的人造丝的强度低。(这与纤维的长度有关)
物理力学性质/应拉木
一块木材的应拉木部分与其相邻的正常材部分在许多物理特性上都有所不同,有时比针叶树材的与正常材之间的区别更显著。
①&由于应拉木含有厚壁的胶质纤维,其比重可能比正常材大30%,如果胶质层较薄,比重增加得便很小,只有5%~10%。②&应拉木的和与正常材不同。如:颤杨的顺纹理干缩率比正常材高100%~200%,美国白栎高达300%,可高达500%,在干燥时极易引起溃陷。应拉木顺纹理干缩率增加的原因直接与胶质纤维的含量有关。③&应拉木的顺纹抗压强度、横纹抗压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剪强度都比正常材明显的小。
相关词条/应拉木
参考资料/应拉木
[1]《》 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云南植物研究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8:29:29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编:410004
湘教QS4_022 丨 网络中心技术支持应力木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将直立的树干保持倾斜或水平位置,则上侧与下侧之形成层分裂活动发生变化,所以形成偏心的生长,生长迅速的一侧生成具有异常组织结构的木材,称为应力木。
应力木 reaction wood
偏心增大侧被子植物在上侧,裸子植物在下侧。因上侧受到树干重量产生的牵引力,而下侧则受到压缩力,故分别称为应拉木(tension wood)及应压木(compression wood)。应力木与正常的木材在物理及化学性质上不同,应拉木与正常木材相比色淡木质化程度低,应压木相反色暗褐木质化程度高。应拉木木质纤维的次生壁最内层具特有的胶层。一般主张在树干内,应拉木产生收缩力,应压木产生伸长力,形成一个使倾斜的树干转向直立方向的力。关于应力木形成的原因有从看力的方向角度来解释的,也有从树干的重量产生的物理力的角度来考虑的,而后者能说明许多盘卷实验的结果。另外还有的主张由于植物激素分布不匀为应力木形成的原因。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font color="#06年以来主持科研项目一览表
作者: 文章来源:
2006年以来主持科研项目一览表(排名不分先后)
国家&973&计划专题
人工林地下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生物量积累的关系及其地域分异规律(-01)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专题
城市绿量需求分析(2006BAD03A1608)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专题
城市森林健康经营技术研究(2006BAD03A06-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
防灾减灾农田防护林构建与经营技术集成与示范(2009BADA6B006-1)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专题
沿淮低洼地特色产业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09BAD6B05)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特异性通用表达盒的构建(-002-003)子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球孢白僵菌的繁殖与自然群体交配型关系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耳霉属分子系统学及其中国资源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利用多位点序列分析研究白僵菌中的复合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树种多样性、生产力以及土壤碳氮动态特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森林流域氮素动态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松材线虫病危害后马尾松林土壤碳氮动态及流域水平氮淋失特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人工授力树干应拉木形成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人工授力树干应拉木形成与激素控制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DNA分子标记的木材识别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斑痣盘菌目多基因系统发育学研究及分类系统重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中国斑痣盘菌目系统分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针叶树生多基因分子系统学及其与寄主关系的研究(联合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红脂大小蠹嗅觉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栎旋木柄天牛寄主选择与交配行为的化学通讯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虫生真菌的种群遗传结构与森林昆虫的流行病之间的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竹细胞、组织的力学行为及其与材料强韧功能的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玉米木质素合成关键基因调控对茎秆抗倒性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皖南山区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及其与林下植物多样性、土壤涵养水源关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用树体环剥技术快速分析油茶基因功能的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核型分析和实时观察确定虫草有性型和无性型关系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白僵菌持续控制松褐天牛的生态学效应与环境安全性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胶质层对应拉木物理力学性质影响机制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基于细胞骨架排列的应力木细胞壁形成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稻草直接还田模式下水稻主要土传病原菌的宿存及影响因素9)
国家基金委中加国际交流项目
石灰岩山地植被保护与更新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
《中国真菌志》第四十卷斑痣盘菌目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山核桃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
混交模式对北亚热带马尾松林碳吸存的影响机理(03)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
斑痣盘菌目多基因分子系统学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
特大冰雪灾害后森林土壤养分有效性动态的长期变化及其对森林恢复的影响(01)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
人工林落叶松生长应力形成机理的研究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
外源激素调控马尾松应压木的形成机理研究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05-0560)
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
十一五国家支撑项目子项目
竹增强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十一五国家支撑项目子项目
辐照技术在环保竹质新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竹藤资源培育与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技术研究备选项目之竹材微观构造的同步辐射x射线三维成像观察和特征参数分析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竹藤资源培育与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技术研究备选项目之竹材微观构造的同步辐射x射线三维成像观察和特征参数分析测试&&科技服务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专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村镇公共设施的服务功能整合与空间布局优化技术》和《农村社区生态景观建设关键技术》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舒城县油茶产业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子课题
茶树病虫和天敌资源调查、鉴定、保存与编目()
863重点课题子课题
细菌类生物杀虫剂研究和产品创制
863重点课题子课题
真菌、病毒类生物杀虫剂研究与产品创制
863 重点课题子课题
被毛孢真菌资源及其新型天然活性物质研究()
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专题
安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机制和潜力(XDA)
环保部公益行业专项子课题
微生物农药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使用技术研究项目()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
优质黄精种质资源培育技术黄精资源培育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林业局公益林行业专项子项目
天山云杉种群结构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国家林业局公益林行业专项子项目
沙壤土质条件下不同灌溉方式的节水效能及模型研究 ( -2 )
国家林业局
影响东至森林健康因素的研究(2006-GJLYJ08)(技术负责)
国家林业局
滩地高效利用模式构建技术试验示范(2006BAD03A1505)
国家林业局
滩地高效利用模式构建技术试验示范&&安徽子专题滩地林构建与可持续经营技术试验示范(2006BAD03A1505-4)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专题
利用造纸厂污泥制造人造板先进技术的引进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专题
速生木材热压-高温热处理关键技术引进()
林业科技支撑计划专题
竹造纸污泥纤维板制造与评价技术(2006BAD19B07-6)
林业科技支撑计划专题
竹材防虫、防霉辐照改性技术的研究(2008BADA9B0301)
国家林业局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竹藤标准体系的研制与构建(2006BAD19B0101)
国家林业局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子项目
西南山区退化天然林恢复技术体系集成与筛选 (2006BAD03A10-6)
国家质检总局
茶叶基地多效及综合生物杀虫剂的研究及应用技术()
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科研项目
人为导入外来昆虫病原真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流行潜力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杜仲异戊烯焦磷酸合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以及酶功能鉴定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红脂大小蠹持续控制新途径:信息素与虫生真菌联合应用(ChineseIPM0702)
教育部回国启动基金项目
马尾松混交林生态系统结构、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研究()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耳霉属系统学研究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人工培养冬虫夏草子实体的研究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丘滩一体型疫区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低丘岗地林业血防生态安全体系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D38B070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生态建设驱动的科技支持及应用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短纤维生物材料单纤维力学性质研究()
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
安徽省霍山县毛竹产业化科技示范工程
国际竹藤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笋-幼竹-成竹解剖性质比较研究与预测模型构建&()
国际竹藤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黄藤材材质均质化及尺寸稳定化研究()
国际竹藤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我国主要商用棕榈藤材的主要材质(06/07-A02)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培训项目
生物质材料切片技术人员培训计划
中国木材标准技术委员会
杉原条材积表(-T-432)
国家林业标准制修订项目
制、修订《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方法》(-T-432、/4/5/6/7/-T-432、-T-432)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公路边坡绿化基质筛选与优化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松墨天牛高效驱避剂的筛选与引诱剂的改进
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
真菌杀虫剂系列化产品的研发及应用技术的研究(A)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专项
速生优质多抗杨树生物技术育种(
安徽省科技厅(省科技攻关)
油茶良种选育与快繁技术研究(B)
安徽省科技厅(省科技攻关)
北缘油茶新品种规模化繁育及丰产示范林营造()
安徽省科技厅
安徽省国外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
安徽省科技厅
杨树优良品系选育与深加工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安徽省科技厅
城市公园地下空间利用指标体系研究()
安徽省科技厅
安徽省研究实验基地优秀中青年科研带头人培养专项资助项目
安徽省科技厅
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重点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斑痣盘菌目分子生物学研究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油茶品种系统发育的研究()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滚动支持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杨树应拉木纤维素与丝蛋白共混机理研究(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球孢白僵菌持续控制地下害虫的种群生态学机制与土壤系统反馈研究()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射线对黄藤短纤维力学性质影响机理()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台湾虫草的人工培养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两种重要外来入侵林业害虫:栗山天牛和栎旋木柄天牛生物控制新途径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杨树制浆性能改良的分子育种技术研究(KJ)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经营集约度对马尾松混交林碳循环的影响()(KJ)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油茶新植苗枯死原因及预防技术体系的研究(KJ)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马尾松正常木和应压木生长应力与木材性质关系及其模型的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
板栗膏药病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B)
安徽省教育厅
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可持续经营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07JYM240)
安徽省教育厅
信息素与病原真菌持续控制重大林业入侵害虫-红脂大小蠹的研究(zd)
安徽省教育厅
城市园林绿地避难场所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KJ2008B02ZC)
安徽省教育厅
次生落叶与常绿阔叶林林窗更新研究(6KJ175B)
安徽省国际合作项目
加拿大糖槭品种资源及栽培技术引进()
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
苹果属山荆子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
安徽省自主创新专项基金
环保石头纸成套装备消化吸收再创新及其关键设备与配套技术研究( 11Z0101061 )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人工林小径圆柱材干燥的研究(C)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等院校学生公寓家具》标准制定(C)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徽派木结构古民居的结构性能及其维护加固研究(KJ2008B01ZC)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有限单元法的实木家具榫结合结构优化设计(KJZ)
安徽省社会科学基金
安徽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资助项目
几种重要虫生真菌抗旱性研究及抗旱菌株的选育&()
安徽省高校优秀人才资助科研项目
生态环境对毛竹材性的影响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基于GIS的合肥市城市防灾公园体系研究(KJ)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沙发界面特性对人体坐姿舒适性影响的研究(KJ)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辐照技术处理制备竹塑复合材料的研究(KJ)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研究项目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8jyxm096)
安徽省教育厅省级教育研究项目
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
安徽省林业厅
中幼林抚育间伐技术研究与推广(林丰办[2003]46)
安徽省林业厅
针阔混交林造林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安徽省农发局
油茶新品种繁育及丰产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农发项[2009]55号)
安徽省农发局
金寨优质油茶产学研一体化示范与推广&农发项
安徽省人才培养及科研带头人专项
球孢白僵菌在不同生境下的动态及多样性研究
安徽省人事厅人才开发专项资金&
安徽油茶遗传多样性的分子评价和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研究 ()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资助项目
应拉木对人工林杨树单板和纸浆质量影响机理的研究
安徽省世行加灌三期项目
农田防护林布局、栽植及防护技术的研究(农发项[2007]93号)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白腐菌在杨木制浆中的预处理应用研究( C )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
安徽省杜仲资源的遗传结构及保护利用策略研究(KJ)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布点影响因素的研究(KJ)
安徽大学新区校园环境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合肥市新桥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安徽农业大学稳定和引进人才专项&
油茶遗传多样性研究(yj2008-3)
安徽农业大学校长青年基金
自然干旱胁迫下不同杨树萌蘖苗气孔相应特征比较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校长青年基金项目
屋顶花园绿化设计与营造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城市规划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安徽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园林规划》重点课程建设研究园林设计课程综合性实验
安徽农业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滁州市建委
滁州市环滁西路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
黄山风景区栎旋木柄天牛控制技术研究
合肥市科技局
合肥垂直绿化乡土藤本植物筛选与节水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合肥市森林资源空间属性数据库建设研究(合科[2006]27)
合肥市园林局
合肥市城市道路绿化骨干树种的选择
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斜纹夜蛾真菌杀虫剂的研究与产品创制
Copyright 2012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邮编:230036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小黑杨应拉木茎形成层cDNA文库构建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pdf 9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xe600;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Candidate:
Supervisor:
Prof.YangChuanping
A.Prof.Wei
Supervisor:
for:Master
DegreeApplied
ForestTreeGenetics
Speciality:
Examination:
DateofOral
June,2010
University:
ForestryUniversity
4\ll\7吣
l蚴5Ⅷ㈣0Y20
小黑杨(Populus
快,材性好等特点,已经广泛用于制造各种板材和造纸工业中。为研究小黑杨应拉木木
材形成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并鉴定出木材形成相关基因,通过模拟重力对小黑杨茎
生长产生影响后,进行了以下研究。
以小黑杨茎形成层组织为材料,分别构建了模拟重力胁迫后弯曲茎上侧与下侧形成
层eDNA文库,文库的平均插入片段长度为1.2 kb,重组率约为98%、95%。
048条高质量的ESTs序列,
通过对小黑杨形成层组织eDNA文库的测序,获得了6
其GenBank接受号为:GH626174.GH632222。这些序列共代表了5007条单一基因
(unigenes),其中包含621条contigs和4
明,其中5334条EST(代表4
EST分析表明,文库中功能未知(Function
(Metabolism)类基因占13.3%,蛋白合成(Protein
transduction)类占8.49%、蛋白质定向(Protein
facilitation)类占6.03%、细胞防御(Cell
(Transport
(Transcription)类占5.8%、细胞结构(Cell
条单一基因,这些基因的功能涉及了木质素合成、细胞结构构成、细胞壁多糖合成代谢
或发育调节等,占总EST的7.2%左右。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木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