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耳机499hifi耳机怎么样

查看: 9967|回复: 26
小米头戴耳机的长短两个“评测”
主题帖子积分
俱乐部理事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08:57 编辑
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耳机听音乐也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当下耳机市场鱼龙混杂,有低至10元的劣质耳机,也有高达数千元的“HIFI”耳机,那么该如何去判断一个耳机的好与坏呢?音质是最为重要的评判标准,因为耳朵是最诚实的,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近期小米发布了一款头戴式耳机,它配备了50mm大尺寸航天金属振膜,“HIFI”级高保真音质,手机也能轻松驱动,而且外观也非常时尚高档。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感受“HIFI”带来的震撼吧!
▼小米头戴式耳机的包装采用了白色纸盒,简约大方!
▼包装盒的背面对产品的基本配置资料进行了说明,右下角注释着公测版三字,不对外售卖,只供“发烧友”体验,为了正式版更加完美。
▼打开包装盒最上面是一张跟盒子同样大的小米头戴式耳机使用说明书,简单的一张纸,已配图的形式教用户使用,非常的直观易懂。
▼小米头戴式耳机附送了皮革硬壳收纳包,能更好的保护耳机,收纳包正面印着MI字。
▼收纳包的另一面印着“1MORE DESIGN”LEGO,从活塞耳机开始加一联创就专为小米量身定制“发烧级”的耳机,而且多次取得了著名的IF设计大奖,达到了双赢的局面。小米头戴式耳机的发布无疑又是一次新的挑战,想必在“HIFI”领域也会占得一席之地。
▼收纳包打开采用拉链的形式,拉起来很顺手,不会有卡顿的现象,这里给细节的做工手动点个赞!
▼打开收纳包小米头戴式耳机就躺在那,对,就静静的躺在那里,是那么的高雅,脱俗。
▼小米头戴式耳机配件非常丰富,除了标配的大、小耳罩,及镀银线以外,还额外配置了3.5mm转6.3mm 镀金转接头、航空转接头、便携耳机袋,满足更多使用场景。
▼小米头戴式耳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沉稳,大方,高贵典雅。金属与皮革的搭配,让人觉得协调完美。50MM超大尺寸的金属振膜,带来了更好的音质,其中振膜选择了更轻,硬度更高,传导性更好的航天材质“铍”,它能让音乐更加自然清澈,高音更富有穿透力。
▼小米头戴式耳机采用介于开放式与封闭式之间的半开放式声学结构设计,它能综合两者之间的优点,能清晰的分辨出音乐里各种乐器的声音与位置,还原更多的细节,仿佛就在现场一样。
▼强大的32欧低阻抗设计,能让手机轻松驱动。不但能减少失真还原音质,还能有效的降低外界的噪音。
▼通常头戴式耳机佩戴的舒适感很重要,小米头戴式耳机采用高品质的蛋白皮,如同肌肤般的舒适,配合柔软的海绵填充,舒适感还不赖。头带的外侧可谓高大上啊,黑色高档的皮革,外加红线的点缀,美感十足。
▼细节是最能体现做工的,头戴与耳罩之间用金属片做了一个衔接,上面还刻有&L&和“R“,能更好的分别左右耳。
▼金属片的里面藏有拉伸装置,适合不同大小的头部。
▼这次小米头戴式耳机想的非常周到,航空转接头这么高端的东东都配的有,在灰机上也可以享受&HIFI&了。不过小编就一屌丝做不起灰机。
▼3.5mm转6.3mm镀金转接头,可以当麦霸啦!
▼线控只设计了一个按键,应该是为了更好的兼容其他机型吧。内置美国 Knowles (楼氏)进口微机电麦克风,官方数据,名字听起来很牛B,总的来说就是通话效果更清晰。
▼耳机线采用凯夫拉材质与镀银无氧铜线相结合,凯夫拉沿用了活塞耳机的成功设计,韧性十足,不易拉坏,还能有效的减少缠线的烦恼。镀银无氧铜线采用左右耳直通的设计,又与麦克风相分离,可以有效的减少信号的干扰,带来更优的音质。
▼左右耳的插孔分别用绿色和红色的设计,一眼就能分辨左右耳,免去插错位置的烦恼。
音质体验 小米头戴式耳机拥有高保真的音质,半开放音腔带来的最佳还原现场效果,和双阻尼系统降噪等强悍功能。那么它带来的音质到底如何呢?接下来小编就把体验的真实感受分享给大家吧!
由于暂未入手带有“HIFI”芯片的小米NOTE,为了能达到测试的最佳效果,所以用同样带有“HIFI”芯片的VIVO X5 MAX作为前端。
一些经典试听曲目,均为无损音乐。
曲目一《曼波NO.5》+火车经过声
开场从右边耳朵远远就听到火车的轰轰声,慢慢的从身边驶过,再从耳朵左边缓缓离去,犹如身临其境一样。拉丁舞曲的舞步声非常清晰,立体感十足。
曲目二《渡口》
蔡琴的渡口是视听的必备曲目之一,因为它能最直观的听出三频的表现力。开头的鼓声给人一种非常强的带入感,整个人都融入了在音乐里,在蔡琴经典的人声下,小编的感受是中低音沉稳,准确,高音清晰不刺耳。
曲目三《加州旅馆》
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也是一经典之作,应该也是煲机必备曲目,这里就不多说了,一句话总结感受:声场,乐器,内容都相当丰富,小米头戴式耳机的“HIFI”表现力不错。
曲目四《好久不见》
陈奕迅是小编比较喜欢的男歌手,好久不见这首歌能听到浓厚的感情色彩,且声音识别度非常高,声音扣入人心,感人至深。
小米头戴式耳机有着时尚的外观,不错的工艺,“HIFI”级高保真的音质,双阻尼降噪系统及手机轻松驱动的特点。尽管部分频段有些不足,但足以媲美市面上千元级别的耳机了。综合感受下来小编认为499元的价格还是值得购买的。
主题帖子积分
俱乐部理事
1、 设计佩戴用料以及配件这几个方面,都挺不错,比不上日系那几个牌子的精细度,但是跟森海AKG同价位比设计佩戴用料配件的话,算做得更好了,左右耳机可插拔线槽内有颜色标识这很贴心。
2、 声音方面据说还在持续修改中,目前这一版(第二版)的素质还可以,没有中频凹陷三频明显脱节声场畸形之类的大短板,但是调音不行,给人感觉就是把一个素质尚可的单元塞进壳子里完事儿,不会让人觉得糟糕却也不会让人觉得好听,温吞水一样,无风格无犀利更无感动,第一版比这个声音还要更差一些。
3、 国产头戴耳机基本就没做出来经典款过,说明这玩意儿的确不好做,耳机这东西你要是诸如BEATS 般外观潮流广告硬,那么你作为装饰品去卖并无不可。若不具备这个基因,拼的就是调音,这跟馆子拼的就是味道是一个道理,我不管你用的是上好的材料还是下等佐料加地沟油,谁家好吃谁家有生意,不会调音的厂家就跟不会炒菜的厨子一样,还是老老实实打下手(干代工)去吧。这个玩意儿虽说卖500元,但是若拿去跟目前只卖到不到200的K420对比,随便拉大街上让人盲听的话,相信除了聋子谁都会选择K420——这就是调音。
主题帖子积分
俱乐部理事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09:15 编辑
我一直不喜欢“评测”这个词。不喜欢看评测,也不喜欢自己写的听感文被称为“评测”。原因就是我觉得第一篇文章那样的,就是“评测”。第二篇那样的,是“感受”。你可以感觉到这是一个有经验、熟悉产品的人、见过市面的人,对这个产品的Feel、把握、感受。
我觉得这种感受,远远比“评测”有价值。
这一长一短两个“评测”,大家说哪个有参考意义呢?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前排就坐。
主题帖子积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既然是快餐,就别和大餐色香味了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本帖最后由 anshan_ljh 于
10:45 编辑
测评一应该来自于普通消费群体的中关村,多是摸得着看得见的描述;测评二应该来自于准专业挑剔群体的论坛,多是深层次的理性分析。
& && &&&个人以为假以时日小米能做出优秀的耳机,因为它有的是钱,可以把歌德老爷子从上帝那里请回来当调音师。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歌德老爷进了小米恐怕要被毒害
第一篇评测已经不知从哪里说起。第二篇我有点怀疑k420那么厉害?我是没听过...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耳机听音乐也是最为常见的方式。”
多么美妙的开头啊。。。
古典做作,蓝调粗鄙,爵士颓废,摇滚狂躁
森海庸俗,爱科阳痿,拜亚死板,歌德风骚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johnlincopy 发表于
歌德老爷进了小米恐怕要被毒害
第一篇评测已经不知从哪里说起。第二篇我有点怀疑k420那么厉害?我是没听过 ...
我觉得是因为小米太糟糕了……233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强大的32欧低阻抗设计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1more这家公司,除了耳机做的实在不怎么样之外,还算是一个很成功的公司的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1楼那篇也好意思叫评测……这种“小编”和给骨头就摇尾巴的狗有什么区别?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评测二那个是林SIR写的,他的文章我一般都当成文学作品来看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評測可以信 但不可迷信 有選擇的提取有用的信息
听的是音乐不是声音
优秀版主奖
耳机鉴赏奖
社区建设奖
Powered by谁才更HiFi 小米Note和MX4 Pro听感对比
 作者: 王迪 编辑:
  【IT168 评测】Hi-Fi原是英语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高保真,换成容易骗稿费的说法就是“高度还原声音真实效果”的意思。而从去年到今年,厂商突如其来刮起了一股HiFi风,从vivo到,再到1月的Note,都将战火烧到了这一市场。但究竟是否算得上HiFi?最近热度颇高的的Note和MX4 Pro又是否仅仅是炒作了个噱头?两款产品究竟孰优孰略,我们今天这篇文章随便聊聊。  写在前面的话  问题一:魅族MX4 Pro和小米Note究竟算不算的上HiFi  答:两款手机无论是核心DAC还是实际素质,都达到了千元级别HiFi播放器的水平  记得早年HiFi界曾有这么个说法:玩家庭影院的瞧不起玩台机的,玩台机的瞧不起随身HiFi的,到了今年,手机HiFi似乎又成了大家新的目标。同时结合HiFi这个不慎严谨的说法,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手机HiFi是个完全没边界和门槛的事情。▲ES9018K2M+德州仪器OPA1612 高增益照推不误  所以仅从这个角度考虑,界定手机HiF够不够格,似乎就只能拿随身HiFi的产品做类比了。事实上,仅以七彩虹C3这种仅采用德州仪器PCM1770的入门级HiFi播放器为例,两款手机搭载的DAC就已经可以稳赢不输了。而到了具体听感和素质上,两款手机也确实有着达到千元级别HiFi播放器的水平。那么说手机能HiFi,似乎在逻辑上没什么问题。  问题二:素质和听感,谁才是HiFi的重点  答:听感第一 毕竟手机HiFi数模转换选择不多 但外围电路和调音风格却千差万别  素质和听感孰优孰略,也许在更高的层级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但是手机HiFi的答案却比较统一。毕竟要想HiFi,首先你需要一个能够准确将由0、1组成的数字信号转化成电路信号的完整方案,也就是此前说的数模(DAC),而这也是决定播放器推力、声场的关键所在。但无论是小米Note还是MX4 Pro,其实都是基于ESS同一套整体方案延伸出来的版本,因此整体的素质其实差别不大。▲前端、 不同设备素质级别相似但是听感迥异  但是除了各级预防构成的DAC外,围绕DAC的外围电路,则决定了播放器的调音风格。鉴于这一部分的千差万别,且不同的调音改造出的不同“听感”才是影响你音乐感受的主要部分,所以这当然才是我们要评测的核心。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所说的音质,也就是指的这个听感。所以有些人喜欢浓浓的重低音,有些人喜欢清丽的女高音,种种喜好也都是靠耳朵和听感收货。  所以在明确了以上两点的基础前提下,我们来看看分门别类放一些歌。看看两款手机的素质是不是真的差别不大,同时再来看看那款手机的调音风格,更为适合您。  既然明确了听感优先的逻辑,那么我们也就不再赘述两款手机放了怎样的运放,最高推力能上多大的塞子了。毕竟在静下心来听听歌的时候,能有那么几秒的高音颤入心尖,有那么几个鼓点打在你心上,才是大部分用户关心的问题。而如果真的对独立音频芯片感兴趣的用户,我们也在文章的最后一页准备了一些硬件上的解析。  在测试设备这一环节,为了保证准确性我们对音源,播放器都进行了限定。其中乐曲选自Flac格式的30MB容量大小的音频作为音源,对2KHz以上的声音能有不错的细节保留。同时考虑到厂商的调音风格会内嵌到播放器中,所以系统自带播放器自然是我们测试的首选平台。▲SR60是一款中频偏凹 但是整体表现优秀的  由于魅族MX4 Pro拥有高低增益模式,实测阻抗高达250欧姆的拜亚动力DT880照样直推,所以在耳机设备方面我也选用了低阻抗冻银线版的IE80以及32欧的歌德SR60作为对比。其中IE180横向声场开阔,中低频凝练,人声部分包围感强,高频表现也可圈可点,是一款杂事但更偏向于交响曲目的塞子;而歌德SR60作为一款经典的千元一下级别耳机,声场开阔,中频厚实,低频下潜和量感都不错。  测试场景:流行男声  测试曲目:Where did me baby go(John Legend)  最先上场的的是个ER60和MX4 Pro的组合,选曲则是美国新灵魂乐歌手John Legend的Where did me baby go,整首曲目以钢琴及架子鼓为主要伴奏乐器。点开音乐的一瞬间,首先是被中低频温软,高频清亮的一通大鼓和钢琴前奏给震了一下,其中钢琴在中高频的演绎足够凝练,同时器乐的定位清晰,连带着声场一起给一起撑开的感觉。中低频的大鼓下潜和瞬态表现也都不错,后期跟上的一串细密的嗵嗵鼓更接近中频,器乐的空间结象感优秀,并没有和大鼓挤在一起的感觉。▲MX4 Pro UI实拍  在人声加入以后,虽然初听之下John的沙哑嗓音有着不错的还原,但是细听之下你会感觉声音大部分挤在中频偏高的地方,偶尔的鼻腔共鸣能跑到中高频会有些干涩冷凝的感觉;再仔细听一会人声似乎仍旧有些偏远。中频略凹,似乎是MX4 Pro搭配SR60的唯一缺憾了。到了IE80和MX4 Pro的组合,中低频的大鼓一上来就有些轰头,切到音乐设置以后发觉系统也自动识别到了低增益的耳塞模式。再听下去嗵嗵鼓的瞬态依旧良好,而人声的中频的包围感明显增强。整体来说低增益下MX4 Pro的中频、低频、中低频更柔,但是搭配IE80以后就有些量感汹涌了。▲小米Note&UI实拍  接下来则是小米Note和歌德的组合,上来之后明显感觉声场小了一圈,当然,肯定不能说是不开阔。低频部分表现和魅族表现相似,但是嗵嗵鼓更为抢眼,结像感和立体感都更强。同时人声偏低音的部分细节更丰富使得人声的整体效果立体化,感觉也没那么远了。两者叠加的话,小米Note在中低频和中频这一部分的优势会更高一些。将IE80换上以后,上来的大鼓明显低频的瞬态控制更好,钢琴在中低频下端的泛音和鼓声的主体部分没有MX4 Pro那种挤到一块的感觉,大鼓声音的回弹感和小鼓的瞬态优秀。  测试场景:流行女声  测试曲目:夜来香 (小野丽莎)  虽然同为流行人声,但以Bossa Nova曲风见长的小野丽莎无论是在编曲/配器还是人声的音色都明显有所差异。依旧是歌德RE60+MX4 Pro的组合先登场,前奏部分的长笛音色凝练,钢琴和旋的部分根音和属音辨别清晰,中高频的吊镲和节奏镲也有着很细腻的泛音和节奏感。而到了人声部分,女声的纤细和空灵感有着很好表现,但是似乎依旧感觉有些远。切换到IE80以后魅族整体宽松的声场和在大耳机的表现差异不大,但是和旋的属音和根音就基本上是挤在一起出来的了,同时由于整首钢琴伴奏的Key都属于中高频段,乍听之下几个高音对于耳朵的刺激性极高;而人声部分的包围感则强了一些。▲魅族版本中高频更优秀  无论是耳机还是耳塞,音乐到了小米Note声场似乎就小了那么一圈。如果说刚才这首歌在MX4 Pro是一个小型的演播厅进行的,那么现在似乎就是一个教室了。当然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更为紧凑的效果反而会给人一种人声更“厚实”的感觉。同时无论是在SR60上还是在IE80上,鼓得瞬态表现更好,声音收放更有力,展现了很好地节奏性。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小米Note在中高频的表现就没有MX4 Pro那么抢镜了。虽然各种镲依然在中高频这块和长笛有着很好地共鸣并且彼此定位清晰分离良好,但泛音在空气中散开的没那么自然悠远,而且此起彼伏的动态节奏也差了一些。▲同一首歌曲有着不同的味道  流行人声听感总结:  所以在流行这部分展现上,魅族和小米似乎确实印证了此前的猜测,两套方案整体素质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虽然小米没有准备高阻抗模式,但是普遍的32欧姆耳机推的轻轻松松,细节声场都不差。但是调音风格上两者就产生了分歧了。仅从目前看,魅族的声场更大,整体声音出来也更为宽松舒展,尤其是在高频部分的表现抢眼,细节丰富,高频清亮,在三频均衡的塞子或者耳机下低频的动态量感也非常优秀,不过人声虽然不薄,但是结象偏远,没有那种声音贴脸的感觉。小米的整体选择就似乎更为流行一些了,声场小了一圈,中低频的控制力和解析也下了不少心思,所以大鼓小鼓动态回弹都非常抓人,人声的结象也更为符合笔者的一贯听音风格。所以目前来看,小米Note更适合挺流行,但是MX4 Pro对于大编制的表现似乎能甩开小米一条街了。  测试场景:Live现场版  测试曲目:和自己赛跑的人(李宗盛)  周末娱乐档,“我是歌手”和“中国好歌曲”无疑是最火的两个,同时不少音乐平台也都会第一时间提供歌曲的下载。换句话说,相对于在录音室的CD版本,大家对于Live现场版的音乐展现形式更为感兴趣,新得编曲和配器也更容易展现“人声、感情、器乐”的互动美。所以如今音乐播放,Live版已就成了不可不测的一个方面。▲MX4 Pro+SR60  歌曲选自李宗盛“理性与感性”音乐会,曲目为“和自己赛跑的人”。作为台湾教父级别创作人,现场的编曲和配器还是非常老道的。音乐切入后MX4 Pro和歌德SR60的表现非常合拍,魅族所提供的声场表现完全赢了包括此前iPhone 5s和在内所谓“好听感”手机不止一个层次。得益于MX4 Pro在声场上优势和现场的人声分布条件,此前人声结象偏远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齿音效果清晰但不会引起耳朵的疲劳。主歌之前的管钟,不仅清亮纤细,并且细腻饱满;大量的细节和良好的声音控制让这一乐器的展现极具立体感,有一种流星划破天空的感觉。  换到IE80后耳塞导致的声场缩紧不可避免,同时中高频部分也由于IE80自身的问题被收缩。而中低频的鼓声的泛音则被加强,折叠的低音并没有原版的弹性十足,整体表现都偏弱。▲小米Note播放器界面展示  相比较而言小米Note依旧保持了前面的诸多特性,但是AB对比无论是整个现场的的结象感还是中高频的立体感都比MX4 Pro弱了一筹。当然这里面萨克斯和和电音吉他的高音部(中频偏高段)表现的也很不错,尤其是电音吉他部分,更是蒙上了一层金属色,虽然弱于MX4 Pro,但差距不大。倒是开场大鼓一串连响来的心惊动魄,瞬态、下潜、回弹表现干净利索。就算是切回到IE80上这种表现也没有太多缩水。  测试场景:日常使用  测试环境:实用系统自带播放器播放歌曲  尽管并非听感部分,但是作为整体达到千元级别素质的播放器,除了能播放好音乐以外,能否有良好的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说的是,笔者测了半天也没有在两款设备上找到“长按音量键切换曲目这种功能”,而对于出街听歌,盲操作切换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过进一步筛选,在播放音乐的时候,魅族支持锁屏界面切换音乐,而小米依旧没有。所以从逻辑上讲,魅族在播放操作上似乎更成熟一些。▲在解锁界面加入了播放器插件  另外小米虽然在播放器内整合了百度音乐,但是多次搜索后无论是音乐质量还是音乐数量,魅族的音乐平台都稳胜一筹。举个例子,百度音乐的大部分曲目(会员账户最高下载格式)均为HQ级别(320K的ACC有损压缩格式),而魅族至少半数以上的音乐已经达到了SQ级别(Flac无损压缩)。同时魅族的账户还可以无缝收藏自己喜欢的音乐并且下载。所以仅从播放体验这一环节,新近发力的小米短期内和魅族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两款手机整体听感总结:  至此也该到了给两款手机的下一个综合评定的时候了,两款手机仅从听感的角度看,整体素质表现相当。这一点虽然小米没有针对所谓高低增益进行手动的调试,但表现同样优秀。不过虽然两款手机对于高阻抗塞子是照推不误了,但是距离推得好其实还有一定的距离,比如笔者曾尝试用MX4 Pro直推拜亚动力的DT880大耳机,面对250欧姆的耳机,魅族虽然能推开,但是最终的听感就实在是寒酸了些,我就不展开了。  同时两款手机在相同的素质情况下,各自在不同频段的表现不尽相同。这其中MX4 Pro整体声场更大,音质略显宽松,无论是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都有着细腻的展现。但是相应的,在中低频的瞬态就略显不足,整体上量感多过于质感;中高频的清亮、信息量大、同时声音比较凝聚对耳朵的侵略性更强;在中频上,较远的结像感另其在男声的演绎上略显不足,所以总体来讲是一款适合流行女声以及交响和现场的前端。  这方面小米Note就比较讨好流行听众了,低频量感质感兼具虽然没有MX4 Pro层层堆叠散开的檀香味,但是贵在收放自如,拳拳到肉;中频的包围感更好,整体音染温暖略带松木香气;在高频上,小米Note就显得略微乏力,虽然音高到了,但是信息明显偏散,反映到三角铁等一甘中高频乐器,就是泛音不够圆润,声音不够立体。但是这种表现对于大部分流行曲目的演绎都更为讨喜,也容易一耳朵收声就能被震到。所以听感来讲,两款塞子各有优势。  拿着码字的钱,揣着意见领袖的梦,战战兢兢把听感这种主观的东西写的争取客观一些,其实到这小编是打算舒口长气的。但是除了客观部分,关于手机和HiFi,佛法三千,道法自然,隔壁门口李二婶炖猪蹄的调料,其实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有些话还是有必要说一说。▲独立声卡HiFi的前提  先来辟个谣,据说小米在音频上的堆料这次又创了业界新高,良心品质,但其实这件事不见得如人们口中说的那么夸张。特地去官网看了下,ESS产的ES9018K2M一枚,德州仪器OPA1612和定制版ADI ADA4896双运放算是此次小米高增益耳机照推不误的主要因素,剩下的双晶振采用率彻底告别了一两年前闹心的安卓SRC问题,其他的就没什么硬件相关了。同时去魅族官网也看了一眼,一样双晶振一样的ES9018K2M,一颗OPA1612比小米似乎少了点什么,但是淘宝一下这枚运放也不到20元。当然对于手机厂商一头扎入ESS的大环境,整体方案也确实翻不出太大的区别。真要是说小米堆料真比友商多下太多心思,那您也可以看看魅族的薄膜电容。所以说“两款产品在基本素质上差距不大,不光是听感的结果,更是用料的原因”。▲原厂耳机的效果不会如宣传那版优秀  然后来说说手机HiFi您还需要什么,毕竟明年将是国产手机整体HiFi的一年,守着现成的入门级别发烧设备,一直用自带耳机,其实还真High不起来。眼看对面一苗条身姿摇曳,迎风却顶着一股劣质花露水味,也就什么都不美了。所以,面对“换个好手机,其实不如换个好耳机”这种公论,您要是真有心HiFi,下心思选个500元左右的靠谱耳机还是必要的。  不过赶在手机HiFi大行其道以前,想着未来这一场场新品发布,突然觉得这倒也是个多方受益没人吃亏的买卖。眼看着手机厂商将拍照这条阳关大道走入了技术瓶颈,HiFi无疑是下一个突破口,所以手机HiFi自然是极好的;对于芯片厂商,以前厂商找ESS谈芯片基本上还是一千的数量级,毕竟发烧友是真少。不过有了手机这种千万级订单的雇主,注定2015年会是一片坦途。但是如果您觉得厂商都笑了,我们是不是就该买单挨宰,这种说法倒也有些绝对。虽说日常生活烧友其实不多,但是那天拿出了两年前的备用机听了两耳朵音乐,瞬间就有种恍若隔世的落差感。原来我们曾经忍受过那样的音质。所以好多提升,您虽然不甚明朗,但确实潜移默化提升了日常的娱乐体验。因此花不太高昂的造价,能换来感觉得到的改变,这件事,还是多多益善的。
屏幕尺寸:5.5英寸
CPU核心数:八核
操作系统:安卓Android 4.4
后置摄像头:2070万像素
运行内存(RAM):3GB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屏幕尺寸:5.5英寸
CPU核心数:八核
操作系统:安卓Android 4.4
后置摄像头:2070万像素
运行内存(RAM):3GB
电池容量:3350毫安时小米6取消3.5mm耳机孔,并且不上HiFi芯片,这是作死吗?
直接把用手机听音乐的用户拒之门外,这样是不是只能去买VIVO XPLAY6了?
这些回帖亮了
引用6楼 @ 发表的:我知道一条好的耳机线卖6000多块钱,小米和苹果觉得这东西没必要,我是不信的。舍得花6000买耳机会用手机听歌?推得动吗?
取消耳机孔还上hifi芯片不更作死
你连音频原理都没搞清楚能不搞笑吗hifi芯片 说白了是个dac 数模转换 这个一定要3.5mm输出模拟的usb是数字口 装hifi芯片没有的
音乐发烧友就去买专业的播放器,不是发烧友有没有hifi没什么区别
你这意思小米6就不能听歌了?
别的不说,hifi上vivo独自一档。
你这意思小米6就不能听歌了?
这题我来答,这是—— “黑科技”
听音乐就买个专业级砖呗,大法家的才1000不到。就算米6+1000,也不比华为强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是的,小米在作死,作大死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我知道一条好的耳机线卖6000多块钱,小米和苹果觉得这东西没必要,我是不信的。
总比小米note2强多了。。note2就是辣鸡,拍照屏幕太差了,小米6把这两个改了 只是hifi这块没有恢复小米note1的水准而已。。可以了
引用6楼 @ 发表的:我知道一条好的耳机线卖6000多块钱,小米和苹果觉得这东西没必要,我是不信的。舍得花6000买耳机会用手机听歌?推得动吗?
取消耳机孔还上hifi芯片不更作死
音乐发烧友就去买专业的播放器,不是发烧友有没有hifi没什么区别
引用6楼 @ 发表的:我知道一条好的耳机线卖6000多块钱,小米和苹果觉得这东西没必要,我是不信的。6k这个档次已经是 k3003和ie800了………我想 这个档次并不会用手机听。80 铜涡轮 ue900用手机也就算了。
引用10楼 @ 发表的:音乐发烧友就去买专业的播放器,不是发烧友有没有hifi没什么区别裤子口袋没那么大,只能放一个手机
听歌随身带个砖头不麻烦?别说什么万元以下听个响,要这样,怎么有的耳机只要几十元,有的几百元,有的几千元。当然,为了听歌,我不会选择小米,我买的是蓝厂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专业听hifi的就没人会买所谓的hifi手机吧 高不成低不就。手机上搭载hifi基本都噱头
引用15楼 @ 发表的:专业听hifi的就没人会买所谓的hifi手机吧 高不成低不就。手机上搭载hifi基本都噱头是不是噱头看配的什么芯片
引用8楼 @ 发表的:舍得花6000买耳机会用手机听歌?推得动吗?有好推的吧
当然上台更好
但手机推也不错
引用17楼 @ 发表的:有好推的吧
当然上台更好
但手机推也不错买小米省下的钱,能买个索法的砖了。
你连音频原理都没搞清楚能不搞笑吗hifi芯片 说白了是个dac 数模转换 这个一定要3.5mm输出模拟的usb是数字口 装hifi芯片没有的
引用8楼 @ 发表的:舍得花6000买耳机会用手机听歌?推得动吗?抱歉,我没说耳机,我只是单讲线,一根线6000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451人参加团购429.00元&799.00元
1056人参加团购289.00元&639.00元
125人参加团购386.00元&969.00元
940人参加团购518.00元&799.00元
196人参加团购146.00元&229.00元
450人参加团购299.00元&799.00元
26人参加团购145.00元&160.00元
168人参加团购589.00元&999.00元
510人参加团购399.00元&729.00元
1101人参加团购399.00元&799.00元
101人参加团购459.00元&799.00元
1397人参加团购159.00元&3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499耳机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