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司员工增持股价下跌票后,股价反而继续低迷和下跌

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上市公司开启增持潮,市场跌出价值了吗?
作者:郭施亮的博客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上市公司开启增持潮,市场跌出价值了吗?》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五穷六绝七翻身,如今印证了五穷六绝的现象,至于七翻身可否实现,仍存未知数。但是,对于最近一段时期的A股表现,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了恐慌,而近期股市的急跌走势,与2013年6月钱荒风波的股市表现相比,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从3587点骤降至2837点,市场指数下跌20%,而创业板指数更是出现显著的下跌力度。至于个股方面,多数个股的累计跌幅远远超过同期市场指数的跌幅水平,更有甚者出现短期跌幅超过40%乃至50%的情况。 对于近期A股市场的急跌走势,从一定程度上来自于政策环境持续收紧的影响,其中包括了IPO高速发行、独角兽加快上市、股权质押平仓压力的集中释放以及金融市场去杠杆压力的延伸预期等。 然而,在这系列因素的冲击影响下,股市轻松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但随之而至的,则是迎来了一轮轰轰烈烈的股权质押平仓压力,受此影响,资金踩踏现象、流动性危机风险等,也随之爆发,市场甚至有触发局部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在经济基本面向好、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本来不应该出现如此非理性的市场走势。但,对于近期的股市下跌,确实有些出乎市场预期。 谈及外部环境,除了外部无规则出牌压力的因素影响,外围市场环境并未出现大幅恶化的表现,而期间美股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创出了历史新高。内部环境上,经济环境并未暴露出明显恶化的一面,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仍未发生实质性的拐点或恶化的信号,而最有可能的问题,则是股市晴雨表功能的发挥,即对未来国内经济不明朗的预期作出了提前的反应,但在国内金融风险整体可控的背景下,实际上股市的表现有过度反应的可能。纵观以往多年股市与经济的关系情况,实际上两者之间并未存在过于密切的联系,股市晴雨表功能并未更真实反映出当前经济的发展状态。 经过一轮非理性的调整行情,A股市场的估值得到了进一步地压低,而沪深市场的平均估值也创出了近年来的新低水平。至于A股破净股方面,也超过了200家的水平,而破净股数量超过200家,也是这些年来非常罕见的现象,而在2008年非常极端的市场环境下,股市破净数量也仅有214家左右。 在市场系列数据得以压缩之际,实际上上市公司增持的意愿也明显升温。其中,有数据显示,今年6月19日以来,逾百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增持计划,而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均以不同形式增持股票,有的增持力度非常明显。至于部分上市公司,还采取了延迟减持的计划,试图从最大程度上缓解股价的下跌风险。 确实,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出发,如果股价继续任性下跌,那么将会进一步触发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平仓风险,而如今A股市场涉及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数量庞大,占比超过97%,甚至达到了无股不押的状态。由此可见,对于这一股权质押平仓风险,足以引发市场局部的系统性风险。对于上市公司积极增持的举动,一方面有积极护盘自救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防范上市公司股票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危机。与此同时,对于当下低迷的股票市场以及非常廉价的股票价格,部分上市公司的大手笔增持,实际上也看到了上市公司自身的投资价值。 上市公司开启了增持潮,虽然不能够说明这是股市完成最终探底的过程,但起码也是阶段性的相对底部区域。面对A股破净率大幅提升、定增倒挂现象的频繁上演以及股市平均市盈率的大幅压低等现象,实际上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A股市场长期投资价值开始逐渐增强。 如果不是经济基本面、企业盈利能力发生实质性恶化的风险,那么股市的持续非理性走势更大程度上还是受压于政策环境的影响。或许,对于市场而言,投资信心修复的关键,还是取决于政策环境回暖的预期,而最直接的体现,则是IPO发行节奏会否骤然降低、IPO募资规模是否大幅缩减等。 退一步来说,假如影响股市的人为因素、政策环境仍未得到实质性的回暖,那么将会从一定程度上延长股市筑底的周期,而面对股市持续扩容、大股东减持不断的大环境,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表现可能会延续低迷,而股市回暖,更需要看到实质性的政策刺激信号。
责任编辑:《上市公司开启增持潮,市场跌出价值了吗?》 相关文章推荐一:上市公司开启增持潮,市场跌出价值了吗?
五穷六绝七翻身,如今印证了五穷六绝的现象,至于七翻身可否实现,仍存未知数。但是,对于最近一段时期的A股表现,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了恐慌,而近期股市的急跌走势,与2013年6月钱荒风波的股市表现相比,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从3587点骤降至2837点,市场指数下跌20%,而创业板指数更是出现显著的下跌力度。至于个股方面,多数个股的累计跌幅远远超过同期市场指数的跌幅水平,更有甚者出现短期跌幅超过40%乃至50%的情况。 对于近期A股市场的急跌走势,从一定程度上来自于政策环境持续收紧的影响,其中包括了IPO高速发行、独角兽加快上市、股权质押平仓压力的集中释放以及金融市场去杠杆压力的延伸预期等。 然而,在这系列因素的冲击影响下,股市轻松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但随之而至的,则是迎来了一轮轰轰烈烈的股权质押平仓压力,受此影响,资金踩踏现象、流动性危机风险等,也随之爆发,市场甚至有触发局部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在经济基本面向好、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本来不应该出现如此非理性的市场走势。但,对于近期的股市下跌,确实有些出乎市场预期。 谈及外部环境,除了外部无规则出牌压力的因素影响,外围市场环境并未出现大幅恶化的表现,而期间美股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创出了历史新高。内部环境上,经济环境并未暴露出明显恶化的一面,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仍未发生实质性的拐点或恶化的信号,而最有可能的问题,则是股市晴雨表功能的发挥,即对未来国内经济不明朗的预期作出了提前的反应,但在国内金融风险整体可控的背景下,实际上股市的表现有过度反应的可能。纵观以往多年股市与经济的关系情况,实际上两者之间并未存在过于密切的联系,股市晴雨表功能并未更真实反映出当前经济的发展状态。 经过一轮非理性的调整行情,A股市场的估值得到了进一步地压低,而沪深市场的平均估值也创出了近年来的新低水平。至于A股破净股方面,也超过了200家的水平,而破净股数量超过200家,也是这些年来非常罕见的现象,而在2008年非常极端的市场环境下,股市破净数量也仅有214家左右。 在市场系列数据得以压缩之际,实际上上市公司增持的意愿也明显升温。其中,有数据显示,今年6月19日以来,逾百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增持计划,而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均以不同形式增持股票,有的增持力度非常明显。至于部分上市公司,还采取了延迟减持的计划,试图从最大程度上缓解股价的下跌风险。 确实,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出发,如果股价继续任性下跌,那么将会进一步触发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平仓风险,而如今A股市场涉及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数量庞大,占比超过97%,甚至达到了无股不押的状态。由此可见,对于这一股权质押平仓风险,足以引发市场局部的系统性风险。对于上市公司积极增持的举动,一方面有积极护盘自救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防范上市公司股票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危机。与此同时,对于当下低迷的股票市场以及非常廉价的股票价格,部分上市公司的大手笔增持,实际上也看到了上市公司自身的投资价值。 上市公司开启了增持潮,虽然不能够说明这是股市完成最终探底的过程,但起码也是阶段性的相对底部区域。面对A股破净率大幅提升、定增倒挂现象的频繁上演以及股市平均市盈率的大幅压低等现象,实际上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A股市场长期投资价值开始逐渐增强。 如果不是经济基本面、企业盈利能力发生实质性恶化的风险,那么股市的持续非理性走势更大程度上还是受压于政策环境的影响。或许,对于市场而言,投资信心修复的关键,还是取决于政策环境回暖的预期,而最直接的体现,则是IPO发行节奏会否骤然降低、IPO募资规模是否大幅缩减等。 退一步来说,假如影响股市的人为因素、政策环境仍未得到实质性的回暖,那么将会从一定程度上延长股市筑底的周期,而面对股市持续扩容、大股东减持不断的大环境,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表现可能会延续低迷,而股市回暖,更需要看到实质性的政策刺激信号。
责任编辑:《上市公司开启增持潮,市场跌出价值了吗?》 相关文章推荐二:6月首周A股震荡上涨,说好的“五穷六绝”和“世界杯魔咒”呢?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8日电(吴亦涵) 随着股市进入六月行情,一些关于A股市场上的“下跌魔咒”也逐渐进入人们视线,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所谓的“五穷六绝”和“世界杯魔咒”了。 “五穷六绝”是股市上人们屡屡提到的一种说法,指的是A股每到5月就会出现下跌行情,6月更是会加速下跌;而世界杯魔咒,指的是在世界杯期间,人们会因为沉浸于观看球赛而减少市场交易,从而导致股市低迷的现象。 不过如今,6月已经过去了一周,在这一周的时间里,A股股市在震荡中小幅上涨,截至6月7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109.50点,较5月底上涨了0.45%。那些“下跌魔咒”还会现身吗?
上证指数6月以来的股市表现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对此,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梳理了近十年的行情发现,所谓“五穷六绝”的行情,近年来并不能得到数据的证实。而有业内人士分析,在世界杯期间A股出现的下跌或成交量下降的现象,更多还是受到了当时市场上其他因素的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所谓的“下跌魔咒”并不成立,但这些“魔咒”的背后,确确实实反映出了A股市场上存在的某些特征。 “五穷六绝”难以获得数据证实 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梳理2008年-2017年期间每年5月及6月的股市行情发现,在这10年间,上证指数在5月上涨的次数为4次,下跌次数为6次;在6月上涨和下跌的次数均为5次;其中,仅有、2012三年间出现过5月与6月同时下跌的情况。 而深证成指在5月上涨和下跌的次数均为5次;6月的上涨次数为4次,下跌次数为6次;同样也只在、2012三年间出现过5月与6月同时下跌的情况。 因此,从数据可以发现,近十年来,尽管A股有三个年份确实出现过5月与6月同时下跌的情况,但大体上看,无论在5月还是6月,A股市场的涨跌情况基本持平,所谓“五穷六绝”的说法并不具备普适性。 那为何A股市场上又屡屡出现“五穷六绝”的说法呢?太平洋证券策略分析师喻培林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这种说法主要是来自于2005年以前的投资者,对每年5、6月份A股市场上因为出现一个年报公布后的真空期,从而导致市场交易相对平淡的现象的归纳。 而在联讯证券策略团队看来,“五穷六绝”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其主要反应了A股市场在5、6两个月份中出现的两个特点。 “首先,是考虑到市场上的财报行情,每年的上市公司一季报与上一年的年报都会在4月底前披露完毕,而股价的上涨根本上是依赖于公司业绩的,因此市场往往会对财报行情进行提前布局和炒作。但到了5月份,上市公司的财报基本披露完毕,市场上缺少催化剂,此前因财报行情炒作起来的股票价格就会出现一定的回落。 此外,从中国经济活动的规律来看,一般来说,每年的2-4月是中国各种方针政策陆续制定与落实的阶段,也是春节之后企业陆续复工,生产经营活动回归常态的阶段。因此到了5月和6月,随着经济政策逐步确定、经济数据陆续披露,当年的经济面貌将更加真实的展现在投资者眼前,从而影响到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以及投资的判断。”联讯证券策略团队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具体解释道。 “世界杯魔咒”更多来自于巧合 据招商证券统计1994年-2014年六届世界杯期间,以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为考察对象,发现过去六次世界杯期间,上证综指四次下跌,深证成指五次下跌,创业板指()两次均下跌。 从上述的数据来看,A股确实存在着“世界杯魔咒”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市场上有一个普遍的说法是“由于世界杯赛事十分精彩,投资人的精力被分散,特别是机构操盘手和基金经理的注意力被分散,从而使得市场表现冷清,出现成交量下滑,股市下跌的情况。” 不过对此,联讯证券策略团队却表示了不同的观点。其认为,上述的说法在欧洲国家反应更加明显,像在德国这种非常热爱足球的国家里,交易员们就会抽出更多的时间关注世界杯比赛。而中国市场尽管也有这种现象,但对于股市的作用相对要小很多。而且,影响A股市场表现的因素众多,就几次世界杯期间的A股市场表现来看,有相当多的因素都比所谓的“世界杯魔咒”更加重要。 “比如2010年的世界杯,那时候A股市场确实出现了下跌,但需要注意的是,那年刚好是在2008年的经济刺激计划之后,市场上资金放水的力度已经开始**减缓,而外部市场的欧债危机也在逐渐发酵,这些都是对当时股市产生更大影响的事件。”联讯证券策略团队说道。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亦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类似于“五穷六绝”或者“世界杯魔咒”这样的说法,更多是来自于投资者对市场的一个经验性总结,但是每年经济的大环境不一样,股市的情况也不一样,这种经验并不能作为判断股市行情的依据。 “不过,“下跌魔咒”对于投资者的投资情绪可能会产生影响,从而造成行情的波动,但是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这种由情绪引发的短期影响并不影响对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行业的判断。对A股投资者来说的话,还是应以价值投资为主,也就是以公司的基本面为主来进行投资。”该分析师说道。(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上市公司开启增持潮,市场跌出价值了吗?》 相关文章推荐三:安居宝响应增持员工人均亏近5万原标题:安居宝响应增持员工人均亏近5万新京报讯(记者林子)“公司兄弟们快买自己家的股票,亏了算我的”。去年6月,类似由董事长或大股东兜底,让自家员工增持的玩法在A股密集爆发。而随着时间的迁移,很多公司的兜底增持将在一年后,也就是今年6月进入“偿债期”。记者在同花顺i问财上查询发现,截至目前,“兜底增持”概念股共有30只,在日至日,这30只概念股的前复权股价只有3家公司上涨,其余27只股票的股价全部下跌。而具体到去年6月的那波兜底式增持潮中,根据同花顺数据,至少7成个股股价较去年6月初下跌,这预示着,至少7成响应兜底增持的员工或出现浮亏。去年6月1日至今,安居宝跌33.92%、科陆电子跌17.30%、长城动漫跌30.97%、奋达科技跌26.27%。安居宝员工人均浮亏近5万去年6月2日,奋达科技和凯美特气的控股股东率先以兜底为承诺倡议员工增持,去年6月5日午间,星徽精密、安居宝2家上市公司发布员工增持并兜底的公告;而当日晚上,科陆电子和星辉娱乐也相继发布员工增持兜底公告。在最初,兜底增持的公司股价出现了明显提升。股价的攀升鼓舞了更多上市公司。到了6月6日,乐金健康、兴业科技、长城动漫、长城影视、雪人股份、智慧松德、东方金钰等向员工发出兜底承诺,其中东方金钰董事长赵宁称,本人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本次倡议仅代表赵宁先生的个人意见,并非董事会决议。至此,去年6月的兜底承诺潮中已有19家上市公司参与。兜底承诺给企业带来的股价提升并没有持续很久。将时间线拉长到一年来看,根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智慧松德在给出兜底承诺的一年内,股价累计下跌36.93%,长城动漫股价累计下跌30.97%,雪人股份股价累计下跌19.10%,科陆电子股价累计下跌17.30%,乐金健康股价累计下跌13.59%,长城影视股价累计下跌3.38%。日到6月9日,智慧松德及全资子公司共有12位员工购买了公司股票,他们购买平均价格13.20元,购买金额41.72万元。而截至今年5月31日收盘,智慧松德股价报7.48元。以此计算,这12名员工浮亏了17.93万元,人均浮亏1.49万元。日收盘后,安居宝公告披露,在约定时间内,合计21名员工响应了董事长的号召,累计增持公司股票26.56万股,增持均价为9.03元,增持总金额约239.88万元。截至日,其收于5.24元,区间跌幅为41.9%,21名员工浮亏了约100万元,人均浮亏近5万。安居宝、东方金钰等公司重要股东减持在号召兜底增持潮中,有的公司重要股东却趁机减持。日宣布兜底增持的安居宝,去年8月24日,发布了关于大股东、董监高股份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张波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张频先生、李乐霓女士及公司董监高的《减持计划》,本次拟计划减持不超过250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目前总股本的4.6009%。东方金钰在2017年6月发布兜底增持公告,当时董事长称看好公司长期价值,号召员工进行兜底式增持,但是不到半年时间,公司控股股东却多次减持股票。去年9月29日,兴龙实业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东方金钰2699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套现2.81亿元。到了11月24日,东方金钰发布的公告显示,持股31.8%的控股股东兴龙实业拟在未来半年内减持不超过1.08亿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8%。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日,东方金钰的控股股东兴龙实业回应市场称,东方金钰实控人赵宁关于“兜底增持”的承诺真实有效。作者:林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上市公司开启增持潮,市场跌出价值了吗?》 相关文章推荐四:年内股价腰斩,这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扔出高达10%增持方案
近期的A股市场比较弱势,中小创题材股大多跌幅惨烈,不过在6月13日晚间依然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大股东在内大小非减持计划,包括莎普爱思的大股东拟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55%股份、龙宇燃油持股9.26%股东九泰基金拟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3%股份、二六三实控人拟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0.38%的股份。 在这种背景下,一家遭遇控股股东抛出大幅增持方案的上市公司格外瞩目——金力泰,其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宁夏华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于对公司主业市场的长期看好,并对公司战略升级的发展前景和企业价值充满信心,计划自 2018 年 6 月 14 日起12个月内增持公司5%-10%股份。不过,该控股股东的大幅度增持,很大程度上有“救急”的意图。
主营涂料,包括汽车涂料、工业涂料、陶瓷涂料的金力泰过去几年虽然业绩并不出色,其中2017年净利润4735.49万元同比下降32.58%,今年一季报净利润更加只有764.02万元同比下降28.73%,但是在二级市场上股价却被资金疯狂炒作,从2012年到2017年也是十倍大牛股的存在,中间包括2015年联手全球领先的液体和粉末涂料供应商艾仕得涂料系统设立合资公司让公司形象变得高大上。 不过在去年12月底启动的停牌,最终以终止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告终随后宣布筹划股权转让,并在今年2月正式形成股权转让,原控股股东吴国政以协议转让方式15.50 元/股将公司15%的股权,总作价10.94 亿元转让给中国国防金融研究会旗下的宁夏华锦,宁夏华锦成为了金立泰新的控股股东,但新控股股权入主的消息前后却是金力泰股价崩盘的开启。 今年以来,金力泰的股价跌幅已经高达52.22%,从高空坠落,包括6月11日宣布复牌并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后至今连续三日跌停,最新报价7.98元/股,这也让新的控股股东中国国防金融研究会旗下的宁夏华锦显得十分尴尬!充当了接盘侠,亏损严重,还背上骂名。
在总持股比例只有15.07%的背景下,金力泰新的控股股东宁夏华锦也是阔出去了,为稳住公司股价,助力敲开跌停板(截止6月13日金力泰依然是无量一字板跌停,收盘跌停板上依然躺高达41万手封单,资金依然在疯狂出逃中),抛出了最高10%的增持方案,一来图稳定公司股价,提振市场信心,二来也是强化自身对金力泰的控制权。 不过,过去的金力泰只是题材股的炒作潮,近年来的业绩包括今年一季报的业绩都并不乐观,如今更像是长线炒作资金在上演胜利大逃亡,大额增持效应影响的还只是短期罢了。此外,除了原实际控制人吴国政在今年2月以协议转让减持15%给现控股股东套现10.94亿元外,公司原第二大股东、IPO前持股25.00%的纳路香港在去年高位更是已经完成了清仓减持离场。
责任编辑:《上市公司开启增持潮,市场跌出价值了吗?》 相关文章推荐五:维护股价稳定,他们比你更急!大批上市公司股东宣布增持或取消减持
连续两天,一大批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为维护股价稳定,大股东增持股份或取消原来的减持计划。 19日,面对A股市场的非理性下跌,30余家公司迅速反应,发布了控股股东或高管增持动作及增持计划。昨天,又有一批公司打出“组合拳”:除了追加公布增持计划之外,一些上市公司高管或大股东纷纷终止原减持计划。 高管放弃套现计划 A股市场向来谈减持“色变”,尤其是上市公司高管以及重要股东的减持操作往往会引发中小投资者的“反感”,甚至对股价造成一定影响。 不过,记者梳理近期公告发现,随着近期大盘震荡下挫、个股普跌,一些上市公司高管或大股东纷纷终止原减持计划,显现出对自家股的“呵护”之心。 此外,或是考虑到股价已大跌等因素,另有一些公司的股东、高管在减持期限内并未实施套现举动。 金晶科技最新所发公告显示,在6月19日股价大跌逾9%后,公司收到了包括董事长王刚在内的7名高管发来的告知函,上述高管决定提前终止原减持计划,并承诺在今后一年内不减持所持上市公司股份。 按照原计划,上述高管拟在今年6月28日至12月25日期间各自减持一定数量的股份,如今减持尚未启动便宣告终止。根据公告,金晶科技上述高管终止减持的决定是基于对公司稳定健康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合理判断。 无独有偶,辉隆股份也于6月20日披露,公司董事李锐“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决定提前终止股份减持计划。而李锐原计划在2月28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 54.11万股股份。 此外,原计划减持不超过1000万股自家股的东方铁塔实际控制人韩汇如,也在6月19日决定终止实施股份减持计划,韩汇如表示将通过其他方式筹措资金满足其个人资金需求。 不难发现,上述高管决定终止减持所涉及的标的公司,近几月来股价均经历了大幅下挫。在此背景下,若相关高管再实施减持,无疑将对股价起到“雪上加霜”的效果。 明确减持,却未有动作 与前述情形略为相似的是,另有一些上市公司股东、高管尽管早已明确了减持计划,但在减持期限内却迟迟未实施减持动作。 例如,海洋王6月20日公告显示,公司三位董事杨志杰、黄修乾、李彩芬尽管早在去年11月下旬便披露了相关减持计划,如今减持计划期限已届满,但三人却未通过任何方式减持公司股份。 同样,新宏泰副董事长兼财务总监高岩敏、董事兼副总经理冯伟祖也在数月前披露了减持计划,但两人至今也迟迟未实施减持计划。 而作为茂业通信第一大股东的一致行动人,上海峰幽至6月19日减持期限届满也没有减持所持茂业通信股份。 本已计划好的减持方案,随后为何不实施?记者昨日电话采访了相关上市公司,但其均表示减持与否是股东的个人行为,公司并不知晓背后内情。 “作为上市公司股东,其减持与否会受很多因素决定,如果期限内已筹到相关资金或股价未达到其目标减持价位或出于规避相关敏感期等,相关股东都可能不实施减持操作。”一家上市公司人士向记者介绍。 A股公司上演增持接力赛 再接再厉,继昨日3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或回购计划后,今日又有逾50家公司发布了股东、高管增持公告。 泛海控股今日公告,控股股东中国泛海在完成今年第一期增持计划后,随即开展第二期增持。 中国泛海于20日增持了200.84万股公司股份,同时计划在年底前增持1亿至10亿元的公司股份(含20日增持部分)。 与此同时,公司部分董监高拟通过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或信托公司的定向资金信托等进行增持,计划在年底前增持1亿至2亿元。 海格通信的增持计划也很有“分量”,公司控股股东广州无线电集团拟委托设立中邮证券珠江1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拟不超过10亿元,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且计划在8月10日前完成实施计划。 同方股份的控股股东清华控股也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票,累计增持股票数量不低于1000万股,不超过3500万股。以当前市价计算,预计斥资8300万元至2.9亿元。 增持计划规模逾亿元的还有四川路桥、中迪投资等。 四川路桥控股股东四川铁投集团拟在未来一年内增持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5亿元的公司股份。20日,四川铁投集团在二级市场斥资591.75万元进行了增持。 中迪投资实控人李勤则计划未来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1亿元,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 此外,生物股份、豫金刚石、亚太科技、常铝股份、青岛金王、曲江文旅、粤宏远A、开创国际、吉林敖东、世纪星源、岭南股份、万邦达、数码科技、中天科技、天壕环境、唐德影视、富祥股份、乐普医疗、顺络电子等多家公司也公告了股东的增持行为或增持计划。 除增持外,回购也成为多家公司的选择。 如天音控股计划斥资2亿至5亿元用于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0元/股,公司20日收盘报价为7.07元/股。 恒宝股份也决定用自有资金,拟以不超过7.20元/股的价格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为1亿至2亿元,公司20日收盘报6.61元/股。 德展健康拟以2亿元回购,回购价格不超过12元/股,公司20日收盘报7.94元/股。 双箭股份则是由实际控制人沈耿亮提议进行回购。根据提议,此次回购价格拟不超过8元/股,回购总金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6月20日收盘,双箭股份报5.83元/股。公司称将尽快就上述提议制订回购议案。 已有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则在20日开始出手,柏堡龙19晚间公告回购计划,在20日进行了回购,当日回购便斥资2536.72万元。此外,新界泵业、劲嘉股份、梦网集团等也在20日实施了部分回购计划。 此轮增持大潮中,“兜底式”增持倡议重出江湖。 华瑞股份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孙瑞良提交了《关于鼓励内部员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书》,承诺凡于今年6月21日至7月11日期间净买入的(不低于1000股),且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并在职的员工,若因该增持并在特定期间内减持造成损失的,孙瑞良将以个人资金予以补偿,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 6月20日,公司高管、股东入场实施增持的有北京科锐、长鹰信质、鸿博股份、国轩高科、大连圣亚、海陆重工、天原集团、得润电子、深圳惠程等。 其中,国轩高科和大连圣亚的高管、股东在19日晚间发布增持计划后便于次日进行了增持。 编辑:孙放 紧急驰援!上市公司新一波“增持令”枪响 深度分析 | 情绪宣泄过后,应理性看待市场的涨跌 多重底部信号出现,主力已“抄底”这些标的 本期责任编辑:张晓光 ▼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联系我们:021-。
责任编辑:《上市公司开启增持潮,市场跌出价值了吗?》 相关文章推荐六:盘点:A股市场大跌之后,哪些公司在增持、回购股票千股跌停过后,A股上市公司出现了一波增持潮。6月19日晚间,三棵树(603737)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洪杰在当日增持公司股份0.4%,并计划增持3000万-1亿元,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三棵树并不是个例,市场震荡行情下一批上市公司宣布了回购、增持计划。Wind数据显示,仅6月19日共有27家上市公司净增持,合计规模为2.93亿元。Wind数据显示,从6月11日至6月19日,有163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增持,增持规模合计为33.63亿元。另外,有66家上市公司实际或发布了回购公司股票计划,其中有27家上市公司实际进行了回购操作。中金公司分析师称,可以将上市公司增持和回购情况纳入选股考虑因素。具体来看,投资者情绪短期或难以出现明显好转,但考虑经济仍有韧性、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态势依然稳健、当前市场估值已经处于两年来的低位水平。因此,该机构对市场中期前景仍不悲观。在具体操作上,建议近期关注重点选择内需为主的板块的同时,可以结合公司增持和回购的情况作为辅助性的参考来增加投资安全边际。6月19日27家公司净增持Wind数据显示,按照变动截止日期统计,日共有27家上市公司净增持,合计规模为2.93亿元。从增持的参考规模来看,净增持市值超过1000万元的共有9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中储股份(600787)、捷成股份(300182)、浙江永强(002489)、三棵树(603737)、常熟汽饰(603035)、东音股份(002793)、三房巷(600370)、国风塑业(000859)、正裕工业(603089)。6月19日有27家公司净增持。数据来源:Wind在上述27家上市公司中,净增持公司最多的行业板块有Wind资本货物、耐用消费品与服装、材料行业,分别为6家、5家、5家。6月19日净增持的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板块情况。数据来源:Wind中储股份在6月19日的净增持市值最高,为4306.78万元。中储股份主要从事物资经销和物流业务,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并于同年在上证所上市,注册地点在天津市。根据中储股份6月19日的公告,其控股股东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储集团)当日通过上证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573万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26%。而且,中储集团还有进一步增持的计划,“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中储集团拟在未来6个月内(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义继续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含本次已增持股份)。中储集团本次增持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另外,在6月19日,也有上市公司公告了重要股东回购情况或计划。仅6月19日就有2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购计划,分别是健康元(600380)、广生堂(300436),回购金额分别是333.6万元和1846.9万元。另外,有3家上市公司筹划进行回购计划,分别是中衡设计(603017)、天源迪科(300047)、宝通科技(300031),区间预计回购股数分别为520万股、8.15万股、2000万股。近一周净增持超过1亿元的有7家上市公司Wind数据显示,根据公告日期统计,年初至6月19日共有792家上市公司净增持,合计规模为604亿元,而以近一个月为统计维度,则有331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增持。中金公司研报显示,作为公司内部人行为,集团或重要股东的增减持和回购动作往往会受到其他投资者的较多关注,尤其在近期多重负面因素叠加背景下A股市场表现相对低迷的时点更是如此。新时代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市场大幅下挫背景下,股东增持、股权激励、回购计划正在持续推出。以公告日期来统计,从6月11日至6月19日,有163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增持,增持规模合计为33.63亿元。从增持的参考规模来看,在这超过一周时间内,净增持超过5000万元的共有19家上市公司,其中净增持超过1亿元的有7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三爱富(600636)、日海通讯(002313)、东北制药(000597)、冀东水泥(000401)、鹏起科技(600614)、云南城投(600239)、国祯环保(300388)。近一周净增持上市公司TOP20。 数据来源:Wind在上述163家上市公司中,净增持公司最多的行业板块有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 分别有16家、16家、11家、11家。而这些行业也是在近期市场中,震荡幅度比较大的板块,电子、通信、计算机行业均在6月19日日跌幅超过5%。近一周净增持的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板块情况。数据来源:Wind从具体的净增持市值来看,三爱富以3.22亿元位居首位。从6月11日至6月19日,三爱富的重要股东净买入股份数量合计2083.15万股,共涉及5位股东,变动次数为24次。三爱富主要从事氟聚合物、氟精细化学品、氟制冷剂等各类含氟化学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公司成立于1992年,并于199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8年一季报显示,三爱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637.2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74.24%;营业收入为4.4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69.12%6月14日晚间,三爱富公告称,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原股东姚世娴及其一致行动人于1月23日至6月13日集中竞价方式买入公司股份,持股比例超过5%。根据此前的收购协议可获知,举牌方为收购标的奥威亚的原股东,也曾书面承诺“不谋求控制权”,此举只是协议中的规定动作。近一周有66家上市公司实际或发布了回购股票计划相比较而言,公司重要持股人的回购情况也值得关注。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共计有508家上市公司实际或发布了回购公司股票计划,其中有近48%的上市公司(241家)回购是在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生,回购行为明显增加。而以市场发生震荡的近一周计算,从6月11日至6月19日,有66家上市公司实际或发布了回购公司股票计划。其中有27家上市公司实际进行了回购操作,占比为40.9%,涉及为6.48亿元。另有3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购计划。从回购的具体原因来看,大多数的公司回购股票是股权激励注销的原因,还有小部分比例是盈利补偿或市值管理。近一周实际或发布了回购公司股票计划的上市公司。数据来源:Wind而在近一周上市公司实际或发布了回购公司股票计划中,中国建筑(601668)就有5次回购,区间已回购股数为1058万股,回购价是1.79元/股,区间已回购金额为2640.86万元,5次回购的目的均显示为股权激励注销。中国建筑以房屋建筑承包、国际工程承包、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勘察设计为核心业务。“A股市场不具备持续下跌的基础”在近期市场连番下行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增持和回购动作的背后,释放出稳定市场的积极信号。多家大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公司,也纷纷发声,认为投资者不需要因为短期波动过于悲观,应理性对待市场调整,坚定对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和优质上市公司的信心。上海大型私募机构重阳投资表示,6月19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股票市场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都出现了负面情绪的集中释放。不过,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定,经济金融风险正在逐步释放,A股市场不具备持续下跌的基础。A股市场短期的情绪波动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更好地布局优质企业的机会。在策略上,将继续聚焦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尤其要坚持自下而上深挖个股。富国基金则认为,本轮下跌后,优质上市公司将迎来买点。同样看好优质企业的,还有著名“私募大佬”王亚伟执掌的千合资本。该机构表示,从长期来看,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一方面来自于估值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依靠优质企业的盈利增长。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成熟稳定期,各个行业正在呈现龙头企业优势逐渐扩大的现象,因此,中国的优质蓝筹企业正在迎来行业格局稳定、竞争优势强化的投资甜蜜点。在当前位置,集中了中国优质企业的A股市场整体下行风险是有限的,但优质企业长期的上行空间远远大于下行风险,值得长期投资者适时入场布局。《上市公司开启增持潮,市场跌出价值了吗?》 相关文章推荐七:“兜底式增持”补偿期限将至:七成响应号召浮亏A股的“兜底式增持”锁定期近期陆续到来。一年前风靡A股的“兜底式增持”锁定期近期陆续到来。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目前至少七成响应兜底增持的员工股票处于浮亏状态,如果要全部兜底,这些公司董事长合计要掏出1634.41万元(不包括3家没有发布具体增持数据)。20余家公司兜底本月到期一年前A股市场的大幅调整,二级市场持续走弱,不少公司股价承压。多家公司董事长纷纷发出倡议书,表示股价出现“非理性下跌”,强调“公司已经凸显”,倡议公司员工积极买入自家公司股票,且员工持股期间的亏损“由本人予以补偿”。于是,“兜底式增持”在2017年6月密集上演。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6月,A股有23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或实际控制人鼓励公司员工积极买入自家公司股票,其中包括奋达科技(002681)、安居宝(300155)、星徽精密(3004**)、科陆电子(002121)、星辉娱乐(300043)、长城动漫(000835)、长城影视(002071)、宝莱特(300246)、凯美特气(002549)、智慧松德(300173)等。奋达科技是最早宣布兜底式增持的上市公司之一。日,奋达科技控股股东、董事长率先以兜底为承诺鼓励员工增持,倡议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全体员工积极买入奋达科技股票。实际控制人承诺,凡日至6月6日期间净买入的奋达科技股票,且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并在职的,若因增持产生的亏损,由实际控制人予以补偿,收益则归员工所有。大部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12个月,这意味着大部分将在本月到期。这些股票的股价表现目前如何?事实上,“兜底式”增持公告发布后,立竿见影。奋达科技公告当日股价涨停,次日再涨3.45%;安居宝受兜底增持,股价在日下午直线拉升至涨停,日-6月8日累计上涨38.92%。不过,随着发布“兜底式增持”倡议公司增多,“涨停效应”迅速消失,不少公司股价很快回调。截至日,奋达科技收盘价回落至8.94元/股,相比13.05元/股的员工增持均价已下跌31.49%;安居宝股价报收于5.08元/股,相比9.03元/股的员工增持均价跌幅达43.74%。超过七成股票浮亏随着兜底承诺临近到期,这些公司的股价走势,大多并未因兜底式增持而走强。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在上述23只发布兜底式增持计划的个股中,有17只股票价格出现下跌、占比超过七成。其中,9只股跌幅超过10%,4只股跌幅超30%。这些兜底增持的规模有多大?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上述员工增持计划中,增持资金达到1.13亿元,3家公司董事长兜底规模超过1000万元。如果要全部兜底,这些公司董事长合计要掏出1634.41万元(不包括3家没有发布具体增持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兜底式增持”出现了升级版。日,骅威文化实际控制人郭祥彬承诺,凡在日至6月15日期间,公司员工使用自有资金净买入公司股票,且连续持有达到12个月并在职的,如因在前述期间买入公司股票实际产生的亏损,由实控人予以补偿,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该实控人还进一步承诺,如果员工净买入骅威文化股票在持有期间(达到12个月)收益不足10%的,由其本人予以补足;若连续持有时间不足12个月即发生减持行为的,或自买入之日起12个月内离职的,则不予补给。根据后续进展公告,骅威文化共有36名员工响应了增持号召,共计投入资金778.14万元进行增持,增持均价每股10.04元。但此后公司股价一路走跌,在日跌至两年来的最低点达6.38元/股。截至目前,如将10%的保底收益计算在内,骅威文化董事长需要支付361.48万元才能兑现承诺。(原标题《“兜底式增持”补偿期限将至 七成员工股票浮亏》)《上市公司开启增持潮,市场跌出价值了吗?》 相关文章推荐八:大跌过后多家上市发布增持公告,仅两家企业披露原标题:大跌过后多家上市发布增持公告,仅两家企业披露股东减持计划周二A股市场陷入恐慌性,沪指大跌3.78%,创下两年新低,深证指数大跌5.31%,数大跌4.82%,创业板指数暴跌5.76%创三年新低,个股更惨烈,千股跌停,盘中更加一度近1500股跌停。在这种背景下,盘后宣布增持的上市公司较此前明显增多,比如山鹰纸业控股股东拟斥资2亿至10亿元增持,财信发展控股股东拟增持不超3%,河北宣工控股股东拟增持不超2%,华业资本更是先披露拟5亿至10亿元回购股份,随后控股股东华业发展、股东玖威医疗等,还有部分董事及高管均披露增持计划,上演三军用命保公司股价的一幕。然而,除了那些因为股权质押而触发减持的股东,依然有两家“厚脸皮”发布了减持计划,这让本来弱势、处以恐慌性杀跌阶段的的公司股价无疑犹如雪上加霜。第一家是,康德莱,其宣布持股8.44%股东建银拟6个月内清仓减持。这是一家主营医用穿刺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上海企业,在2016年的11月IPO登陆A股,在经历上市初的爆炒后过去一年多来公司股价不断走低,至今跌幅已近七成。虽然康德莱IPO上市以来的业绩并不差,2017年营业收入12.56亿元,同比增长10.98%,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18.12%,而今年一季报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19.17%,净利润2444.08万元同比增长2.22%。但是康德莱的IPO自2017年11月陆续解禁以来,就一直面临众多大小非的疯狂套现,先是解禁初期的2017年11月随即遭遇建银医疗计划6个月内减持不超总股本的6%、张江高科拟18个月内清仓减持所持公司4.71%股权、与其一致行动人紫晨减持不超总股本的6%,今年2月又遭遇宏益博欣拟减持公司不超6%股权。如今好不容易等来建银医疗基金的原减持计划到期,随即迎来更猛烈的清仓减持计划打击,并且丝毫不考虑二级市场当前的惨况。而值得注意的是,康德莱在互动平台上表态过部分业务将受到贸易摩擦的冲击。第二家是中文在线,其发布公告称华睿海越、王秋虎两位股东拟6个月内清仓减持不超3.02%股份,两者的持股均为IPO原始股。中文在线主营中文数字出版、互联网教育业务,中文在线过去概念众多,典型的题材股之一,近期先后发布过与快手战略合作、与万达影视开展IP开发运营合作的公告,虽然未能成功刺激公司股价,但甚是吸引投资者眼球。2015年11月底以来中文在线股价不断走低,今年一季报亏损3093.35万元,让市场加速对其未来发展的质疑,股价呈现加速走低的一幕,最近两个交易日更是连续跌停板,至今最高跌幅已达86%,是A股巨大的财富蒸发场之一。不过这并没有让大小非华睿海越、王秋虎对中文在线惜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上市公司开启增持潮,市场跌出价值了吗?》 相关文章推荐九:“兜底式增持”补偿期限将至,七成员工股票浮亏一年前风靡A股的“兜底式增持”锁定期近期陆续到来。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目前至少七成响应兜底增持的员工股票处于浮亏状态,如果要全部兜底,这些公司董事长合计要掏出1634.41万元(不包括3家没有发布具体增持数据)。20余家公司兜底本月到期一年前A股市场的大幅调整,二级市场持续走弱,不少公司股价承压。多家公司董事长纷纷发出倡议书,表示股价出现“非理性下跌”,强调“公司股票投资价值已经凸显”,倡议公司员工积极买入自家公司股票,且员工持股期间的亏损“由本人予以补偿”。于是,“兜底式增持”在2017年6月密集上演。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6月,A股有23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或实际控制人鼓励公司员工积极买入自家公司股票,其中包括奋达科技、安居宝、星徽精密、科陆电子、星辉娱乐、长城动漫、长城影视、宝莱特、凯美特气、智慧松德等。奋达科技是最早宣布兜底式增持的上市公司之一。日,奋达科技控股股东、董事长率先以兜底为承诺鼓励员工增持,倡议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全体员工积极买入奋达科技股票。实际控制人承诺,凡日至6月6日期间净买入的奋达科技股票,且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并在职的,若因增持产生的亏损,由实际控制人予以补偿,收益则归员工所有。大部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12个月,这意味着大部分将在本月到期。这些股票的股价表现目前如何?事实上,“兜底式”增持公告发布后,立竿见影推动。奋达科技公告当日股价涨停,次日再涨3.45%;安居宝受兜底增持利好刺激,股价在日下午直线拉升至涨停,日-6月8日累计上涨38.92%。不过,随着发布“兜底式增持”倡议公司增多,“涨停效应”迅速消失,不少公司股价很快回调。截至日,奋达科技收盘价回落至8.94元/股,相比13.05元/股的员工增持均价已下跌31.49%;安居宝股价报收于5.08元/股,相比9.03元/股的员工增持均价跌幅达43.74%。超过七成股票浮亏随着兜底承诺临近到期,这些公司的股价走势,大多并未因兜底式增持而走强。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在上述23只发布兜底式增持计划的个股中,有17只股票价格出现下跌、占比超过七成。其中,9只股跌幅超过10%,4只股跌幅超30%。这些兜底增持的规模有多大?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上述员工增持计划中,增持资金达到1.13亿元,3家公司董事长兜底规模超过1000万元。如果要全部兜底,这些公司董事长合计要掏出1634.41万元(不包括3家没有发布具体增持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兜底式增持”出现了升级版。日,骅威文化实际控制人郭祥彬承诺,凡在日至6月15日期间,公司员工使用自有资金净买入公司股票,且连续持有达到12个月并在职的,如因在前述期间买入公司股票实际产生的亏损,由实控人予以补偿,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该实控人还进一步承诺,如果员工净买入骅威文化股票在持有期间(达到12个月)收益不足10%的,由其本人予以补足;若连续持有时间不足12个月即发生减持行为的,或自买入之日起12个月内离职的,则不予补给。根据后续进展公告,骅威文化共有36名员工响应了增持号召,共计投入资金778.14万元进行增持,增持均价每股10.04元。但此后公司股价一路走跌,在日跌至两年来的最低点达6.38元/股。截至目前,如将10%的保底收益计算在内,骅威文化董事长需要支付361.48万元才能兑现承诺。(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叶映橙)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市公司开启增持潮,市场跌出价值了吗?"的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怎么联系你
我也是,加一起十万了,怎么上岸啊,辽宁的。谁能帮我一下给他白干几年又如何啊。现在逼得没办法了
我欠了网贷20多万了到现在都被催债十多天有点扛不住了有没有好心人帮帮忙带上上岸的
[url=http://tadown.com/fs/6kawwf3/]点击进入下载-欠了一身网贷如何快速上岸教程.txt[/url]
佛山地区,求贵人相助,自己有一台汽车但是户名是父母的,如果有贵人帮助,汽车可以压着帮忙保管!
欠了信用卡和网贷8万左右,有没有可以帮忙上岸的人,可以以工作偿还,或者工作了以工资偿还,本人是设计师,准备云上班了,上班了工资还是不错的,月薪有1 W左右,只是现在网贷逾期,催债影响家人的生活,有没有大佬先帮忙上岸,后期业务合作回报也可以,本人业务能力还是不错的,因生意上的失败而导致欠债,只求快快先这些结清,还生活一个清静,安心发展事业
常州求上岸
大神常州求带上岸,已经借的乱七八糟,完全还不上了
求大神带上岸,活不下去了
求上岸,我欠了十几万,不敢让男朋友知道
**Fguiihgjkk
野望集团还钱,我是一个10个月孩子的宝妈,也是之前野望的股东及员工,去年4月份,我还在孕期待产,野望集团现在的董事长余根强找到我老公,说是要做餐饮公司,通过老公认识我,第一次见面,我就觉得很不靠谱,拒绝了,其后又找过很多次,我都通过各种方式拒绝了。但是时隔两个多月,我生下孩子后,老公的原来同事杨晓明,谢文龙又找到我老公说要创业,于是我老公带着他们找到余根强,几个人一拍即合。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我老公拿了5万,杨和谢各拿10万给了余根强。事后我知道了,犹如晴天霹雳。孩子呛羊水我们都拿不出钱来,硬是我找婆婆要了1万块,我老公竟然为了这事信用卡套现5万。我快疯掉了,但是木已成舟,我只能硬着头皮,进入这家公司好好工作(公司到我家只有一条马路),估计余根强当初就想到要今天这样对付我们吧,非要把我变成股东。
在公司里,从产品研发到策划,到商务团队的组件都是我夫妻俩一手操办。公司开业之初我两次引进商务团队,都被杨晓明阻扰。后面放弃了,但是余根强天天找我要求我到别的公司挖人,没有办法,想想我自己也是里面股东了,公司发展好对我也有利,所以,我试探性的介绍了一个团队进来,果不出所料,余根强立马翻脸,过河拆
野望集团还钱,我是一个10个月孩子的宝妈,也是之前野望的股东及员工,去年4月份,我还在孕期待产,野望集团现在的董事长余根强找到我老公,说是要做餐饮公司,通过老公认识我,第一次见面,我就觉得很不靠谱,拒绝了,其后又找过很多次,我都通过各种方式拒绝了。但是时隔两个多月,我生下孩子后,老公的原来同事杨晓明,谢文龙又找到我老公说要创业,于是我老公带着他们找到余根强,几个人一拍即合。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我老公拿了5万,杨和谢各拿10万给了余根强。事后我知道了,犹如晴天霹雳。孩子呛羊水我们都拿不出钱来,硬是我找婆婆要了1万块,我老公竟然为了这事信用卡套现5万。我快疯掉了,但是木已成舟,我只能硬着头皮,进入这家公司好好工作(公司到我家只有一条马路),估计余根强当初就想到要今天这样对付我们吧,非要把我变成股东。
在公司里,从产品研发到策划,到商务团队的组件都是我夫妻俩一手操办。公司开业之初我两次引进商务团队,都被杨晓明阻扰。后面放弃了,但是余根强天天找我要求我到别的公司挖人,没有办法,想想我自己也是里面股东了,公司发展好对我也有利,所以,我试探性的介绍了一个团队进来,果不出所料,余根强立马翻脸,过河拆
我也不知道下面发的帖子
我也不知道啊,下面有人发的帖子
欠了短期网贷6万,催收公司,天天打电话,爆通讯录,求帮助,网贷水太深真心的想死的心都有,谁能帮帮我,我想上岸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股东增持对股价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