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异 离坚白”“离坚白”都是哪个先秦思想流派的主张?

“同异”、“坚白”之争的重新解读
日 13:51 来源:原载《学术月刊》2003年第6期
作者:周山
内容摘要:
作者简介:
  四、结语:名家内部不存在“合”、“离”两派  综上所述,有以下几点结论:  1、坚白、同异之辩是先秦哲学中的历时很长的热门论辩,不是一个学派内部也不是一、二代学者讨论的问题。在坚白、同异论争中,不同学派的学者,既有互争也有通过互争汲取对方思想而形成互渗。  2、“盈坚白”因“离坚白”而起,“合同异”因“别同异”而起。“坚白”与“同异”是两个思想内容与思辩方法均为不同的论题;持“盈坚白”观点的人未必一定持“合同异”观点而反对“别同异”;持“离坚白”观点的人也未必一定持“别同异”观点而反对“合同异”。因此,构不成“合同异”与“离坚白”两派的对立。  3、“逐万物而不反”的惠施主张“别同异”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后来也从庄子那里汲取了“合同异”思想;公孙龙主张“离坚白”,也注力于“同异”之辩,他不仅讲“别同异”也讲“合同异”,因为他的“同异”是既讲条件性,也讲相对性。正如《庄子.秋水》透露:“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后人说他主张“离坚白”而反对“合同异”,显然有误。惠施既不是名家内部“合同异”一派的首领,公孙龙也不是名家内部“离坚白”一派的首领。名家内部也不存在“合同异”和“离坚白”这对立的两派。  本人再次提请正在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以及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同仁对冯友兰先生关于名家内部存在“合”、“离”两派的结论稍加注意,不要让前辈学者可能误读之处继续以误传误。多一点原始文本的解读及原始资料的梳理分析,多一点自己的研究结论。本人的上述看法,不是这一问题的结论,只是为同样对这一问题怀有兴趣的同仁提供一种参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李秀伟)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www.cssn.cn. all rights reserved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百家争鸣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百家争鸣 bǎi jiā zhēng míng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百家争鸣】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百家争鸣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百家争鸣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成语解释]&&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思想;鸣:指发表意见。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阴阳、名、纵横、杂、农等名家称为诸子百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争论呈现出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今指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成语出处]&&《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正音]&&争;不能读作“zhònɡ”。[辨形]&&鸣;不能写作“明”。 [近义]&&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反义]&& 噤若寒蝉 强求一律 一家之言 [用法]&&比喻允许各种学术流派发表意见。常同“百花齐放”连用。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结构]&&主谓式。
[例句]&&     ①为了促进学术进步;界必须~;不能强求统一。    ②没有~;就没有科学的繁荣和理论的发展。
[英译]&&All schools of thoughts contend for attention 百科解释如下: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 成语概述 • 百家流派 • 出现原因 • 历史环境《中国思想史》张岂之doc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中国思想史》张岂之.doc
《中国思想史》张岂之.doc
《中国思想史》张岂之.doc
简介:本文档为《《中国思想史》张岂之doc》,可适用于人文社科领域,主题内容包含《中国思想史》作者:张岂之先秦篇夏商周(宗教)春秋战国(先秦子学)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商周宗教思想、夏商周的异同共同点: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127人已下载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及代表人物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思想流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