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相机好洗照片富士还是柯达好的好

富士相纸和柯达相纸哪个好,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富士相纸和柯达相纸哪个好,有什么区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清晰度方面。在根据一般人的实际冲洗照片的体验,下面对柯达相纸和富士相纸对比如下,富士光面的照片显得光亮,能明显的看到颗粒甚至马赛克、厚度方面,富士的相纸纸基要明显的薄于柯达,对相纸厚度有要求的,还是选择柯达为好,原因是绒面的表面本身就是有颗粒的,照片效果要好于光面。2、色彩方面:1,而柯达绒面反而能降低颗粒感。5,两者都表现出了完美的品质。如果数码文件的原片图像质量不高,柯达及富士光面均表现不好,明度高于柯达光面,柯达绒面因为表面有颗粒,其亮度要明显的不如光面的照片,还是柯达绒面好一点。4,这倒是不是冲洗的问题,而是高档次冲洗机器解晰度高而造成的颗粒感明显、保存方面,柯达绒面由于纸张特性使得留下的指纹印不明显,如果照片需要传阅或研究用,同样表现优秀;但相对来说,富士的锐度要高一点(也叫“清晰度”,它是反映图像平面清晰度和图像边缘锐利程度的一个指标。)。3、亮度方面柯达相纸和富士相纸都是业界的知名品牌
若干年前,玩胶片相机,那时感觉富士的相纸冲印的照片颜色艳丽,色调偏冷,风景照很是漂亮。用柯达相纸冲印的色调偏黄,看人的肤色比较光鲜,风景就不适合了。不能说哪个好,就看个人的喜好和选择。
现在的大部分冲印店都用富士的魔术手的设备和冲印工艺,一般都标配富士的相纸,更合适一些。而柯达的机器较少见一些。总的来说都比乐凯强的多,没什么太大区别。
大部分冲晒店一般习惯用柯达皇家相纸~
要看具体型号了,两者高端相纸都很好
其他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相纸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已被0人收藏
&人像冲印用富士的好还是用柯达的好?
来自:保密
发帖:46+133
我用尼康的CP4500照的人像
-------------------------------------------------------------------------------------------
...楼主...
来自:保密
发帖:34+2236
不二之选 ~~
-------------------------------------------------------------------------------------------
~!~!~!盗版有理~~!~~!拒绝正版~~!@~!由我做起~~~~~~~·~!QQ:587611 ,C750 ,F700 ,F200
来自:保密
发帖:51+1814
克达的有4D冲印技术,不要减裁的.
-------------------------------------------------------------------------------------------
生活不缺乏激情,缺乏的是懂得体现那激情的感觉.
色魔摄影军团司令
来自:保密
发帖:127+976
人像用柯达
风景用富士
-------------------------------------------------------------------------------------------
来自:保密
发帖:202+8112
-------------------------------------------------------------------------------------------
我的图片博客 http://photo.bokee.com/lostgoat
相册 http://lostgoat.photo.163.com
来自:保密
发帖:17+967
感觉富士真的可以……银盐冲的片子颜色可以
-------------------------------------------------------------------------------------------
http://img.album.pchome.net/00/23/40/16/2ccf86d221a4abafdfdb90.jpg
昨天我因了解而相爱,今天我们因了解而分手!
来自:保密
发帖:34+2236
克达的有4D冲印技术,不要减裁的
怎么我们这里的老给我载剪。。。。。。
-------------------------------------------------------------------------------------------
~!~!~!盗版有理~~!~~!拒绝正版~~!@~!由我做起~~~~~~~·~!QQ:587611 ,C750 ,F700 ,F200
来自:保密
发帖:48+1039
我比较喜欢柯达的色彩,看起来很生动,但富士的色彩拍风景很自然。(都是指100度负片)
-------------------------------------------------------------------------------------------
请帮我找相机:100x60x18mm以下,140克以下,手动暴光,内藏式镜头,有镜头盖
来自:保密
发帖:90+2803
大家说反了吧。
富士是针对亚洲人肤色、肤质开发设计的,颗粒相对细腻色彩相对自然,更适合拍人像。
而柯达是针对欧美设计的,色彩浓郁颗粒相对较粗,拍风景还不错,毕竟色彩、饱和度很好,可拍亚洲人像就不如富士了。
-------------------------------------------------------------------------------------------
Canon IXY50+KM α5D+Minolta α807si+VC700
AF24-105/F3.5-4.5(D)+APO AF100-300/F4.5-5.6(D)+AF50/F1.7N
来自:保密
发帖:78+401
严重同意楼上的,我去汉口路的富士冲的,感觉不错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12+141
-------------------------------------------------------------------------------------------
海的博大和我的渺小
...10楼...
来自:保密
发帖:1+15
6楼的,你冲洗的是4寸片还是4*6的?我们这里4*6的不剪裁
-------------------------------------------------------------------------------------------
...11楼...
来自:保密
发帖:46+133
谢谢大家,不过分歧很大埃
-------------------------------------------------------------------------------------------
...12楼...
来自:保密
发帖:90+2803
要想研究胶卷还是去无忌转转吧,我用胶片单反才7个月,主要用的就是柯达拍风景,富士拍人像
-------------------------------------------------------------------------------------------
Canon IXY50+KM α5D+Minolta α807si+VC700
AF24-105/F3.5-4.5(D)+APO AF100-300/F4.5-5.6(D)+AF50/F1.7N
...13楼...
来自:保密
发帖:3+29
现在富士的数码冲印是最好的,但是冲人像,还是推荐你有柯达的
-------------------------------------------------------------------------------------------
...14楼...
来自:保密
发帖:90+2803
哦,原来是问数码冲印呀,不好意思我看错了
数码冲印我不了解,也就不发表意见了
-------------------------------------------------------------------------------------------
Canon IXY50+KM α5D+Minolta α807si+VC700
AF24-105/F3.5-4.5(D)+APO AF100-300/F4.5-5.6(D)+AF50/F1.7N
...15楼...
来自:保密
发帖:9+67
15楼讲得很好, 继续讲下去, 你就把数码当胶卷讲, 没什么大区别.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6楼...
来自:保密
发帖:90+2803
呵呵,说到胶卷话就多了。简单说说吧。
胶卷分为负片和正片(反转片),他们又都有彩色和黑白的。
反转片柯达和富士都很不错,从细腻到高色彩饱和度的产品线也都很齐全。但大家平时很少接触,我也就不多说了。
至于负片,大家平时经常用,主要的有柯达、富士、柯尼卡、乐凯等等。
最常用的是柯达和富士,比如柯达金胶卷100、200、MAX(400),富士的SUPERIA100、200、X-TRA(400)等。
从特点上说富士色彩自然细腻(颗粒细),特别是PROPLUS100(一种走私进中国的富士负片)颗粒超细。
柯达的色彩很好看,但仔细品位有些比真实景物浓郁,颗粒细腻程度中等。
说到颗粒细腻程度,主要是放大到10寸以后的直观感觉,或者用底扫扫描进电脑上看到颗粒程度。
先这些吧。
-------------------------------------------------------------------------------------------
Canon IXY50+KM α5D+Minolta α807si+VC700
AF24-105/F3.5-4.5(D)+APO AF100-300/F4.5-5.6(D)+AF50/F1.7N
...17楼...
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人像冲印用富士的好还是用柯达的好?
数码影像推荐
最新二手发布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下载客户端
奖励分值:您今日还有 3 点分值可以奖励 [ 20 点奖分可自动换取 1 点PP]
请输入4位有相同表情的数字
&违反国家法律&&&&&&&&&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恶意刷屏&&&&&&&&&&&&&&&内容重复&&&&&&&&&&&&&&&攻击管理员
&本人要求删除&&&&&&&&当事人要求删除
&与主题无关&&&&&&&&&&&水贴软文&&&&&&&&&&&涉及敏感政治内容
&被要求删除,你懂的&&&&&&&&&&&盗号并发布违规或广告内容
扣除hp值:
宽带山警务室
&恶意刷屏&&&&&&&&&水贴软文
&违反国家法律
&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网页不能打开
&图片不能显示
已报名参加的人员:富士会成为第二个柯达吗——从X-Pro1看富士的策略
发表时间: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 石慕林
责任编辑: 黑眼圈
  首先俺今天的确又当了一回标题党,其次作为一个富士的忠实用户俺直到现在还没有产生更换俺手头的富士产品的想法&&无论是已经用了4年的S5PRO还是冰箱里的一大堆维尔维亚&&在此之前俺曾经更换过4款DSLR。
  首先让俺们从技术角度看一看XF系统:相比其他厂家推出的EVIL产品X-Pro1的确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实际上如果XF系统的AF性能和操控被证明和DSLR足够接近并且价格降到目前X100的水平的话俺很可能会上一套。
  俺们有理由相信胶片生产商出身的富士推出的这块去掉了低通滤镜的X-Trans 传感器能够带来更好的色彩和细节表现:更加类似胶片的滤色镜排布相比传统马赛克传感器能够更好地避免摩尔纹和伪彩,从而使得去掉低通滤镜成为可能并以此获得更好的细节表现;富士宣称占据总像素5/9的绿像素更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尽管俺不知道这样能否更真实地还原色彩。从俺自己的经验看,俺认为S5PRO是俺使用过的所有DSLR中色彩表现最好的一款,俺认为X-PRO1基本上也会成为目前在产的所有EVIL当中色彩表现最好的一款。但是从本质上讲X-Trans 仍然是一块马赛克传感器,除了色彩滤镜排列方式改变和去掉低通滤镜以外和其他传统马赛克传感器并没有根本区别,既没有使用传说中的有机滤镜也没有使用非马赛克结构的多层传感器,而后两者富士都已经申请相关专利。这可能是由于新型传感器技术和工艺上的不成熟,也可能是成本上会有大幅提高,当然更可能是为了把马赛克传感器的剩余价值榨干的挤牙膏行为。
  光电混合取景器能够给俺们带来更加类似传统旁轴相机的感觉,这也是在所有EVIL当中首次出现的配置,这个配置给俺的第一印象是这几乎可以把X-PRO1定义为一台传统意义上的旁轴相机,而增加这个配置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和在售的任何一款EVIL竞争&&它让俺们很自然地想起了那个被神化了的叫好不叫座的M9。至于几位无忌网友刚刚传出的试用体会里提到X-PRO1的AF速度基本和X100一样并没有出乎俺的意料,富士长期作为胶片生产商的地位决定了她对色彩更加在行而不是机身性能,同时她从来没有独立推出过高性能机身,显然缺乏这方面的积累。另外一方面,如果XF真的是定位在NEX和M系列之间的话,这并不是一个致命弱点&&M9甚至连AF功能都没有,而拍摄人文、风景和静态人像也的确不需要多高的AF性能。
  至于首批推出的3个镜头,毫无疑问也是现有所有的EVIL系统首次推出的镜头中最专业和最让人心动的。尽管还没有详细资料,单看XF卡口的尺寸和NEX卡口是很类似的,17.7mm的法兰距离和NEX卡口仅仅相差了0.3mm,从官方图片上看卡口直径应该和NEX也很接近,相对庞大的机身使得XF卡口看起来比NEX卡口在NEX5和NEX3上更协调。最后,X-pro1的尺寸和重量肯定是所有已发布EVIL中最大和最重的,相比之下它更接近入门级DSLR的水平。
  总之,从参数和配置上看X-PRO1是到目前为止EVIL的最高端产品,无论从成像、市场定位、价格、体积还是重量,与其说它的竞争对手是NEX、M4/3或者J1,还不如说它的参数其实是瞄着那个贴着可乐标的M9。而这也正是俺在这个贴子要当标题党的原因:这样的市场定位不足以支撑FUJI要成为全球第三大相机生产商的目标,而富士在2010年的全球数码相机销量中占据了8%的份额,基本上和松下奥林巴斯持平,甚至比宾得和理光都高,产能并不是制约XF系统出货量的关键因素。当然很有趣的是柯达在2010年居然也取得了8%的市场份额,现在它面临的窘境证明了光靠小DC赚钱是多么不靠谱。XF系统毫无疑问无法取得M4/3、NEX和1系统那样的销量,甚至很可能卖不过PQ系统,最好的估计也就能和NX和理光一较高下了。俺认为EVIL推出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取得类似画质的情况下比DSLR有更小的系统体积和更低的价格,而XF系统恰恰没有做到这2点。XF当然会有大量拥泵&&很可能包括俺,但这肯定不是给99%的相机用户准备的,甚至不是给绝大多数EVIL用户准备的。至于作为M4/3联盟的成员富士为啥要单独推出一个全新卡口&&如果直接推出搭载X-Trans 传感器的M4/3机身肯定会取得更大的销量,俺认为很可能是对前些年和NIKON合作时受制于人产生的不愉快记忆犹新,当然也许是商务上没有和P/O谈拢。但是M4/3本身是个开放卡口系统,并不像F那样被一个公司独占,富士在这个系统里遇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肯定比S系列DSLR小得多。
数据来源:
  因此俺的结论是X-pro1在技术上并没有倾尽全力,更重要的是系统定位上的问题导致了XF系统无法给富士带来胶片时代NCMP那样的主流可换镜头相机生产商的地位,而拥有一个叫好又叫座的卡口系统其实是富士在转型过程中避免成为第2个柯达的一个有力保障。尽管富士是3大胶片生产商中在民用影像市场表现最好的,但是俺认为它的策略仍然有改善的空间。
  原帖链接:
周关注度:8241
周关注度:6989
周关注度:6326
周关注度:6241
周关注度:6879
周关注度:6573
周关注度:6541
周关注度:6357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老冤家柯达与富士:胶片双雄的冰火两重天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郑峻责编:木木
  冰火两重天
  柯达与富士,黄色与绿色,胶片时代的一对老冤家,曾经主宰全球影像市场,伴随着数代人的成长。进入数码时代后,两家传统霸主同样遭受过冲击,但眼下的命运却截然相反,一家欢喜一家愁。
  日,柯达公司在纽约依据《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对于成立131年的影像巨头柯达来说,辉煌的历史终于走到尽头。柯达股价在过去一年累积下跌了88%,目前仅为0.55美元,市值不到1.5亿美元。
  同一个月,富士胶片在拉斯维加斯召开的消费电子展(CES)发布了重量级单电相机X&Pro&1,并正考虑投资陷入财务丑闻的传统光学公司奥林巴斯,借此扩大光学业务。目前富士市值将近120亿美元,全年营收接近500亿美元。
  同样是传统胶片厂商,同样遭受数字影像冲击,为何柯达和富士走出了两条完全相反的轨迹,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命运?
  数字先驱者
  柯达是胶片时代毫无争议的霸主,但同样也可以说,“成也胶片,败也胶片”。胶片带给柯达辉煌的历史、无限的荣光、巨额的利润,导致他们迟迟不愿走出这个安乐窝,对数码影像反应迟钝以至于被市场所抛弃。
  1975年,柯达实验室研发出了全球首台数码相机,1991年推出基于尼康技术的首款数码单反DCS&100,几年后又推出首款傻瓜(Point&and&Shot)数码相机。可以说,柯达是数码影像的发明者。
  如果柯达不那么沉迷于胶片带来的巨大利润,而利用自己的领先技术,大力开发数码相机业务,或许如今的市场仍然是柯达独大的局面。但结果却正好相反,数码相机的发明者却最终被市场所抛弃。
  当时的柯达高层对数码影像技术存在两方面的顾虑:一方面担心数码影像会蚕食胶片市场,冲击公司的巨额利润;另一方面认为打印照片是人们保存记忆的首选手段,对照片冲印市场恋恋不舍,对数字化时代准备不足。
  炸楼也没用
  年,柯达胶片利润下滑了70%。直到这个时候,柯达才意识到数码已经是大势所趋,当年柯达宣布停止投资胶片业务,开始寻找转型之路,更在2007年为表决心炸掉胶片大楼。但这个标志性举动并未给柯达带来市值改变。
  虽然柯达在数字传感器技术方面曾占据领先,但他们却始终未能将创新转化为实际商机。柯达的数码相机也曾在美国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由于技术更新缓慢,价格缺乏吸引力,在佳能、尼康、索尼等日本厂商的围剿下,销量持续下滑。
  而在传感器技术方面,柯达的研发进展也非常缓慢。虽然柯达CCD色彩成像技术上仍有优势,但始终未能有效解决高感问题,此外价格也居高不下,目前只有莱卡等少数厂商还在使用柯达的CCD。数码单反已经普遍采用CMOS传感器,而CCD市场也被索尼、富士等厂商占据。
  曾打造全球首款数码相机的柯达在2005年不得不宣布放弃数码单反,随后又在2006年将数码相机转让给新加坡Flextronics,彻底推出了数码相机市场。去年11月,柯达更将CCD传感器部门出售给了私募公司Platium&Equity。数码技术的创造者柯达却被数码时代所率先抛弃。
  富士做医疗
  而在胶片时代始终被柯达压着一头的富士,他们在数字化道路上则要坚决得多。虽然直到1997年才推出首台民用数码相机,但自从1999年研发出Super&CCD技术后,富士就一直在大力发展自己的数码业务。2002年,柯达产品数字化比例只有25%,而富士已经达到了60%。
  与柯达一样,富士的胶片业务也受到了数码影响的明显冲击。但富士并未留恋昔日的荣光,而是进行了大规模的业务转型。2004年开始,富士大规模收缩胶片业务,进行全球大规模裁员。
  胶片不再是富士的核心业务,为了拓展数码相机市场,他们大力研发Super&CCD技术,将相机制造从日本仙台转移到中国苏州,以降低成本。富士的CCD具有独到的技术优势,而且也是日本乃至全球少数几家完整掌握数码相机技术的厂商(富士、索尼、佳能、适马)之一。
  富士还通过收购进军利润丰厚的医疗市场,目前他们的医疗业务包括了药品研发、放射器械、医疗光学仪器,甚至还进入了化妆品市场。2008年开始,富士决定将医疗作为未来业务重心,影像业务所占比重降至三成以下。
  押宝打印机
  或许是柯达在胶片时代过于成功,他们的转型之路颇有些“船大难掉头”的感觉。在数码已经明显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柯达仍然不愿放弃冲印连锁市场。2002年,柯达中国冲印店数量高达8000多家。虽然柯达后期曾采取措施重组这些店铺,但也耗费了宝贵的大量资金。
  除了数字影像方面毫无起色之外,早在2003年,柯达就开始在商业印刷和医疗影像方面进行了扩展和收购,但却收效甚微。2005年,曾在惠普领导打印机部门的彭安东(Antonio&Perez)出任柯达CEO。
  彭安东希望将自己在惠普的打印机成功轨迹延续到柯达,最近数年柯达一直在大力发展打印机技术。但随着打印机从喷墨转向激光,缺乏技术优势的柯达始终未能占据市场。
  此外,柯达顽固地相信,消费者拍摄完照片后会选择打印保存,因此一直看好照片打印和终端市场。但随着互联网进入社交时代,用户更习惯以数字形式保存照片,并通过网络进行分享。柯达错误预判了市场发展方向,再次错过转型机会。
  破产非末日
  申请破产保护并不意味着柯达的末日,通用汽车等美国知名公司都曾经申请破产保护,在重组之后又再次上市。根据柯达提交的破产文件,他们已经从花旗集团获得了9.5亿美元资金,并委任FTI咨询公司对进行破产重组。
  在提交破产之前,柯达向苹果、HTC、三星等公司提出专利诉讼,认为这些公司侵犯了柯达数码成像技术专利。虽然这些诉讼未能挽救柯达破产的命运,但却显示了柯达最有价值的资产。
  外界认为,虽然柯达市值不到1.5亿美元,但作为数码影像先驱,柯达的专利至少价值30亿美元。去年8月,柯达宣布逐步出售1100项数码技术专利,但却因为破产危机而无法获得合适的报价。
  鉴于柯达依据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法庭可能会对柯达的专利技术进行拍卖,这更有利于售出高价,去年微软、苹果、谷歌争抢北电网络专利就是最好的例子,最后成交价是起拍价的数倍。
  此外,破产之后柯达还可以摆脱沉重的员工福利负担,轻装上阵进行重组。未来柯达可能会分拆成数个部门:传统影像可能会成为一个独立子公司,从事胶片等小众业务;打印机业务会成为柯达的主要部门。
  富士惜柯达
  今年1月的CES,新浪科技在拉斯维加斯参加了富士产品发布会,并参观了富士展位。富士美国总经理凯斯•贝克(Kayce&Baker)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富士对柯达的状况感到非常遗憾,希望柯达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她表示,作为胶片时代的竞争对手,两家公司都遭受了从胶片到数码的冲击,但富士进行了更为坚决的转型,也选择了明确的业务转型道路。目前医疗业务已经成为富士的现金牛,在雄厚的财力支持下,富士才能继续投入研发数码相机业务。
  柯达申请破产保护,也不是胶片的终结。虽然胶片已经不再是主流,在电影领域还存在较大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柯达、富士、伊尔福等企业仍在继续生产,未来的胶片可能会成为价格昂贵的小众精品(Boutique)市场。
  百年辉煌,终有尽日。一个占据百年技术领先的巨无霸企业,因为无法适应市场潮流和技术更新,而在十年内迅速衰败乃至破产。柯达的辉煌和沦落已经成为了商学院的经典教材。未来走过破产的柯达,也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您好, []|
柯达沉没 富士为何青春依旧
  百年胶片行业巨头柯达宣布破产,令摄影发烧友为之扼腕。也有人认为,柯达破产是数码成像技术取代老式胶片的必然结果。但柯达长期的竞争对手富士却在逆境中坚挺。在柯达市值萎缩到2.2亿美元的同时,富士以126亿美元的价值傲视同行。同样面对数码时代的挑战,为何柯达倒下,而富士坚挺?个中因由令人深思。   文字:王希怡  曾几何时,柯达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品牌,当年的柯达宛如今日的谷歌。  1976年之前,柯达在美国胶片和相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90%和85%。直至上世纪最后十年,柯达仍经常位居全球最有价值的五个品牌之列。  随后,数码成像取代了胶片,智能手机取代了照相机。柯达的年收入在1996年(160亿美元)达到巅峰,但其在2011年收入骤减至62亿美元。  在柯达泥沼深陷的同时,其长期竞争对手富士公司表现却差强人意。区别是,柯达未能适应市场变化,而富士却成功地转型,实现盈利。即使经历了艰难的一年,富士的市值仍达126亿美元,而柯达仅为2.2亿美元。  富士奇迹:创新、求变、多面出击  上世纪80年代,富士看到数码成像技术正在给传统胶片敲响丧钟。富士制定三大策略迎战:一、从传统胶片业务中尽量争取更多的利润;二、为向数码影像业务转型做准备;三、开拓新业务。  相较于柯达,富士的转型更为成功。胶片有点像皮肤,两者都含有胶质。就像相片会因氧化而褪色,化妆品公司尽力让民众相信抗氧化剂可以保护皮肤。在富士的20万种化学合成物的名录中,4000种与抗氧化剂有关。富士于是研发一条起名为艾诗缇(ASTALIFT)的化妆品生产线。目前该品牌已打入亚洲市场,并将于今年拓展到欧洲。  富士胶片还为其胶片专业技能找到新出路。例如,为LCD平板屏幕制造光学膜。2000年以来,富士已经在这个领域投入超过40亿美元,并已经取得回报。在一种可扩大LCD屏幕可视角度的光学膜上,富士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00%。  富士总裁古森重隆在掌管富士期间(2000年至2003年),迅速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2000年以来,古森在40个子公司上花了90亿美元。他大幅缩减开支、裁退员工。在18个月时间里,由于贬值的影响,以及裁退、缩编多余的经销商、产品开发实验室、管理者和研究人员,古森的重建耗费超过了2500亿日元(33亿美元)。“那是一段痛苦的经历。”古森说,“但是按之前的情形发展下去,没人能幸存。所以我们不得不重建经营模式。”  这种先发制人的做法并不是日本企业的传统风格。很少有日本企业家会迅速行动、大额裁员和继续疯狂的支出。不过,由于日本股东很少针对企业的短期表现向管理层施压,并且能容忍企业持有巨额现金,所以富士才能按照古森的想法转型。  柯达厄运:自大、运气差、判断失误  柯达和富士都曾预测到时代的变化。两家公司都意识到数码影像业务的利润并不会十分丰厚。马特森说:“精明的商人认为不应急着转型,因为投入1美元在胶片上面就能产生70美分的利润,而投入到数码影像上则最多产生5美分。”不过,两家公司必须转型。在这方面,柯达的动作更为缓慢。  柯达的企业文化在公司转型过程中帮不上忙。尽管柯达有很多长处:对科研大量的投资、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以及和当地社区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是,柯达还是变成了一家自大的垄断企业。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赞助商的争夺中,富士抓住柯达自大的弱点击败了柯达。借助洛杉矶奥运会,富士成功渗透柯达的大本营——美国市场。  曾为柯达公司充当顾问的哈佛商学院教授坎特表示,柯达的总裁们一心追求产品的完美,却不关心产品的创新和高科技的运用。他们很少聆听外界的建议。此外,柯达的运气也不好。柯达希望其在胶片生产过程中研制的数万种化学物可以转用于生产药物,结果,柯达的制药部门经营不善,于上世纪90年代就被出售了。  在1993年至1999年期间掌管柯达的乔治·费舍尔捣鼓出几款数码相机,使消费者可以在网络上张贴和分享自己的照片。  如果费舍尔更聪明的话,他会利用这个主意做出类似FACEBOOK的网站,但费舍尔却缺乏这样的灵活性和创意。  此外,柯达也未能正确地认知新兴市场。该公司曾希望中国崛起的中产阶级会买很多胶片。但这些中产阶级很快发现数码相机更酷。很多人甚至从没有相机直接过渡到购买数码相机。
[责任编辑:fanghu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科技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科普数码科技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柯达与富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